业绩增长

2024-10-05

业绩增长(精选11篇)

业绩增长 篇1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成为中国有机硅材料行业第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上市后, 硅宝科技进一步规范运作, 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 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 为广大股东和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为“打造成为世界有机硅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的宏伟愿景而不懈努力。

硅宝科技所处行业为有机硅行业, 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和工业领域, 建筑领域用于建筑幕墙、房屋建筑的密封和门窗节能、玻璃加工, 工业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力环保、电子电器、汽车配件、机械、太阳能、道路桥梁、机场接缝等。有机硅室温胶在建筑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 并作为建筑密封材料列入了建材行业的鼓励类产业;建设部颁布的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有机硅室温胶替代其他粘结剂的趋势己愈来愈明显。有机硅室温胶相对于其他粘结剂长期以来由于价格偏高,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但近年来, 有机硅室温胶由于其性能卓越、环境良好、价格下降, 而同时期的聚硫、聚氨酯等其他石油基高性能粘结剂价格不断走高, 传统意义上的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 这对有机硅室温胶扩大应用范围将是长期利好。

技术研发能力是本行业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 这就对硅宝科技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硅宝一直致力于对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技术开发的创新, 相信硅宝的明天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市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业绩增长 篇2

兔匿龙腾。无论你愿意或是不愿意,2011年已经过去,又到了本刊一年一度盘点中国直销企业业绩的关键时刻。

照例,本刊盘点的企业主要针对31家获牌企业,其中包括已经拿到牌照但尚未得到官方正式公布的厦门金日和山东安然。

2011年,中国直销行业继续气势如虹,在增加了天狮、爱茉莉、金日、炎帝和安然等5家拿牌企业的情况下,拿牌企业境内直销整体业绩达到774.66亿元,同比增长30.61%。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刊每年一次的直销企业业绩盘点并不代表着全是企业真实的销售数据。我们每年用心来做,为的是给业界一个参考,给中国直销的行业历史留下清晰印记。

因为上市企业2011报表尚未出台,很多直销企业也习惯于对实际销售业绩进行保密,而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透露的业绩也不一定真实,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本刊记者对每个数字都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求证,力求让这些数据更为靠近真相,反映事实。

如果某些数据出现较大偏差,那确属在本次盘点的能力所及之外,希望业界朋友进行指正。如果能够得到证实,本刊将在以后的杂志上对此进行更正。

业绩代表的是过去,眼光盯准的是未来。不管我们2011年的业绩表现如何,希望在已

经开始的2012,中国直销企业能够戒骄戒躁,共同做大蛋糕,分享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注:以下销售金额单位除注明外,一律为人民币。)

安利:267亿元

安利(中国)在中国直销业老大的位置上不但岿然不动,而且与竞争者的距离越拉越远。

2011年底,安利(中国)在其年会上宣布,2011年业绩为267亿元,相较于2010年的220亿,增长了21%。这份成绩单也消除了业界对郑李锦芬离开后的安利(中国)的担忧。显然,新任大中华区总裁颜志荣给美国总部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安利(中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安利纽崔莱营养保健品虽然在2011年7月全线提价10%,但并没有对市场带来消极影响。相继推出的皇后金锅、空气净化器等高消费耐用品正逐渐成为安利(中国)公司销售的新增长极。

2012年,安利(中国)将相继推出益之源净水器、纽崔莱全植物蛋白质粉等一系列新品,这也让安利的经销商充满期待。

据熟悉安利的行业人士表示,仅仅依靠安利经销商数量的增加并不足以支撑安利业绩的快速增长,其中国市场业绩的持续增长与公司循序渐进的产品推出策略有很大关系。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当安利(中国)如锅具、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高消费耐用品都推出之后,安利(中国)的业绩有可能会进入增长的瓶颈,“这在日本市场有先例。”

完美:118亿元

稳居中国直销市场业绩二把交椅的完美(中国)在2011年表现得中规中矩。

据接近完美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2011年完美(中国)业绩达到了118亿元,相较2010年的107亿元,增长10.28%,这个增长率小于业界的预期。

不过,本刊在调查中听到了另外的说法。有人士表示,完美公司2011年的业绩接近130亿,但没有达到最高预期值的150亿。据说2008年,完美总裁胡瑞连对着经销商说过一句话,“要在3年内将完美业绩突破100亿!”结果,临近2010年的大限时,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此完美公司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市场刺激措施,在最终*完成了“三年冲百亿”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对市场进行了一定的透支。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美公司2011的业绩仍能持续增长,不得不说完美的市场基础强大而稳定。

2011年完美公司也在寻求下一步业绩突破的尝试,包括引进稻盛和夫哲学管理思维包装企业管理,投资10亿人民币建立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注资5000万美元涉足人参产业、收购南非葡萄酒酒庄等。看来公司仍然将产品作为市场业绩的主要突破口。

无限极:85亿元

无限极是中国直销业2011年最大的惊喜,很少有人能想到,做到这么大业绩的企业还能实现几乎翻番的业绩增长。

不过对于具体的销售数据,无限极则拒绝提供,只承认“取得了相当大的增长”。因为增长确实太大,以至于业界很多人都突然关心起无限极来,其相关的市场业绩传闻也多了起来:从80亿到100亿都有。不过本刊综合多方面的数据和对消息渠道的判断,认为85亿这个数字让我们感觉更靠谱。

2011年的无限极无疑红得发紫。这个公司曾经在公益慈善方面乏善可陈,但却率先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他们一举捐资6800万为家乡江门建设李文达大桥和无限极大桥,颇有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味道。

业界将无限极的成功归功于一个优秀家族企业文化的成功传承,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近两年的顺利实现——那些逐渐建成的超级形象店和遍布12个城市的健康走活动就是见证。

2012年,无限极将迎来自己的20周年华诞,一系列新产品和促销活动即将推出。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市场将迎来第三个过百亿的直销企业。玫琳凯:66亿元

玫琳凯(中国)的2011年,没有失落也没有太多的惊喜,一切都在公司的规划中进行着。

玫琳凯2011年持续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我们从广东省相关部门处了解到的消息,玫琳凯2011年在广东全省的销售总额为7.429亿,纳税1.0749亿。玫琳凯(中国)业绩同比增幅在20%左右,全国销售总额约为66亿元,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个数字和玫琳凯美国本土市场业绩基本相当,2011年谁是玫琳凯全球市场的老大,可能还需要仔细核算。

过去的一年里,品牌与文化建设仍是玫琳凯(中国)的重点。除加大宣传力度外,玫琳凯在2011年9月推出了全新的幻时系列,为业绩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年10月,玫琳凯推出粉红巴士,以走近消费者的方式,再次让玫琳凯“美丽到家服务”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下一步,玫琳凯将会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这或将为玫琳凯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2011年,玫琳凯(中国)相继启动数个生产基地和合作建厂计划,投入力度历史罕见。可见,中国市场在玫琳凯集团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玫琳凯(中国)的发展源于其独特女性文化所产生的差异化竞争力,其信仰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黄金法则让很多女性从内心解放了自己,这种内心的自由甚至超过获得金钱的喜悦。

坊间传闻1958年出生的麦予甫将于2013年——即55岁时退休,如果届时中国市场业绩能达成85亿的业绩,他将获得一笔巨额的退休金。不过,玫琳凯(中国)公司相关人员向本刊记者否认了这种说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看到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接班人出现的征兆。

新时代 34.3亿元

新时代曾经一直被业界低估。2011年12月28日,新时代举办销售精英表彰大会,公司总经理黄永刚在会上透露,新时代在2011年取得了喜人的业绩。据知情人士透露,新时代2011年业绩增长高达30%,业绩为34.3亿元。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从新时代集团的子公司变成中国能源环保集团的“孙公司”时,曾有人在为新时代直销的未来担忧时,新时代人自己却高兴不已,“以前集团都盯着我们这块肥肉分,现在集团根本看不上我们这点业绩了,乐得自由。”

新时代市场靠的也是老的销售队伍,当年刘贵生的出走,在搅起一阵市场波动后,也刺激了新时代留下来的老团队奋发向上的斗志和他们学习专业团队甚至系统运作方法的决心。因此几年下来,新时代的经销商队伍整体获得了新生。随着企业在产品方面的多元化突破,新时代团队的稳定性凸显了强大的市场消费力,从而让业绩获得积极提升。

天狮(中国区):32亿元

2011年,天狮终于迎来众望所归的直销牌照,其市场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据天狮集团资深人士透露,2011年,天狮中国区实现销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成功系统增加43%,金星系统增加46%,几乎是齐头并进。

据多位接近天狮公司高层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天狮集团海外市场业绩与中国区差不

多。因此,天狮集团全球直销业绩估计在六七十亿元之间。

同时,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引领下,发展成为全球化多业态的跨国集团,将文化传播与全球发展相结合,天狮的这种战略理念得到了海内外的认同。天狮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加上直销牌照的助推,中国区业绩出现了大幅攀升,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表示,中国区业绩增长幅度为44%,同时也带动了经销商的收入增长,基础经销商收入基本实现同步稳定增长,一些高阶经销商收入甚至增长了近200%。

天狮是中华民族直销企业的标杆,虽然因为牌照问题一度市场受阻,但是随着牌照落地开花,未来发展的障碍已经扫除。2012年,天狮国内市场的发展更令人期待。

三生:25亿元

三生是中国新兴直销企业中的佼佼者,管理的有序和加盟团队的罕见稳定给业绩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2011年是三生的收获之年:成功推出三生财智宝移动商务系统和三生有享网,在电子商务方面初尝甜头;全力打造有机食品基地,开启有机产业新蓝海……

2012年1月10日,黄金宝董事长在三生(中国)2012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会上表示,2011年公司的业绩超额完成。2011年,三生公司自己定的业绩目标是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0亿元。而记者从多方途径了解到,三生(中国)2011年完成的实际业绩为25亿元左右。

三生公司堪称业界团队整合做得最好的企业之一,钱人齐、伍斌、易*、陈东方、苏永、黄春荣等来自不同公司的直销精英都能够坚持从零开始扎根三生,实在令人惊讶。

随着三生在2011年会上更名为三生(中国),2012年该公司将全力打造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向着规范化跨国企业的道路大步迈进。富迪:18亿元

崛起的富迪永远是中国直销行业关注的焦点。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掌舵人陈怀德总有办法让富迪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这不能不让众多的行业人士叹服。

2011年,得益于易富宝电子商城的成功推出和其他一系列市场刺激措施的运用,富迪公司业绩再创佳绩。随着这些年的调整,富迪的市场也越来越稳定,多款新品的发布,也给富迪的业绩做了重要的支撑。

不过对于具体的销售数据,富迪公司却闭口不谈。本刊通过不同的消息渠道了解到,2011年富迪的业绩应该在16到20亿之间。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评估富迪2011年的业绩大约为18亿元。

太阳神:16亿元

2011年的太阳神直销持续着近几年来高速发展的态势。据本刊的了解,太阳神营销总部的贡献值已经成为太阳神集团最大的销售和利润部门。

2010年,太阳神公开宣称业绩成功突破10亿元大关。2011年上半年,本刊从太阳神高层人士处了解到,他们最高的月销售业绩已经接近2亿。本刊从太阳神市场渠道了解到,太阳神在2011年业绩至少实现了60%的增长,达到了16亿元的高峰。

2011年,太阳神直销的战略重心依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常态化发展。继“小康直销”、“剩者为王”等概念之后,2011年太阳神再次提出了“快乐直销”这一创新经营方式,并随之开展

了“养生文化万里行”、旅游研讨等一系列活动,真正达到了让经销商以太阳神事业为乐,以直销为乐,以快乐为推动力发展直销的目的。

太阳神是中国直销业中为数不多的直销模式的探索者与创新者,其一直坚持的理性、规范发展思维屡屡为业界所称道。2011年,太阳神直销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获得了太阳神集团总部的高度肯定,太阳神直销总部升格为太阳神集团营销总部,这也为2012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尚赫:14.5亿元

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的高速增长后,跨上10亿元台阶的尚赫在2011年稍微放慢了增长的步伐。

根据尚赫公司向本刊提供的数据,2011年,尚赫全年业绩为14.5亿元,同比增长10.74%。

在2010年业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尚赫在2011年加大了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投入,一系列由公司出资、经销商冠名的希望小学援建举动,不仅很好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还增强了团队间的凝聚力。

康宝莱:13亿元

2011年对康宝莱(中国)来说是个调整之年,康宝莱开始调整对营养早餐店的过度依赖并积极推进和重视小额订单的达成。在这样积极的战略思路下,康宝莱的业绩持续增长,也展现出康宝莱(中国)领导层娴熟的企业管理能力。而越来越健康的市场业绩,给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据康宝莱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全球主要市场业绩全面飘红。其中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区销售额增长7%,达到了5500万美元。加上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业绩,康宝莱前三季度业绩总和已超过1.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2%。根据2011年前三季度的增幅和2010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表现,我们估计康宝莱(中国)2011年整体业绩在2.1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为13亿元。

不过本刊在与康宝莱内部高层人士的交流中,得到公司另外一个数据:康宝莱(中国)的实际销售业绩已经突破20亿元大关。

康宝莱2011年的良性发展还得益于公司在广告支持上的给力。2011年,除续签贝克汉姆所在的美国洛杉矶银河队之外,康宝莱还投巨资签下了西甲劲旅巴萨以及其头号球星梅西。为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康宝莱要求梅西拿起乒乓球拍讨好中国球迷。关键是,这些代言者在2011年表现异常突出,巴萨的五冠王和梅西的金球奖让康宝莱的影响力得以强劲传播。而性格率直真性的中国区总经理李延亮,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趋成熟,有望赋予康宝莱(中国)更大的发展格局。

雅芳:12亿元

至今,雅芳以及雅芳(中国)仍然没有从源自中国市场的“贿赂门”中缓过气来。

2011年,雅芳(中国)业绩延续了2010年的下滑颓势。据公司公开的财报显示,雅芳(中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2%、28%和11%。按此趋势,第四季度业绩要实现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实际上,雅芳公司的财报从2010年开始就不再披露雅芳(中国)的具体业绩。2010年,经过本刊多方评估,其业绩应在15亿元左右。根据上述跌幅,以全年下跌20%计算,其2011年业绩估计在12亿元左右。

应受“贿赂门”影响,劳苦功高的钟彬娴不得不让出CEO的位置。最新消息显示,雅芳副董事长Charles Cramb因参与“贿赂门”事件而被董事会解雇。

现任雅芳中国区总经理的欧德睿一直试图将雅芳推向全直销模式,但这种改革在数千家并不热衷于多层次直销的店主面前阻力重重。2012年初,雅芳在广东开出首个直销服务中心,意味着雅芳(中国)将继续推行全直销的改革。雅芳亚太区高级副总裁Bob Briddon在揭幕仪式上强调:“我2012年亚太巡访的第一站选择了中国,中国市场始终是雅芳重要的长期发展机会。”

“贿赂门”的持续发酵,令雅芳(中国)的公共关系跌入冰点。在河南工商2011的通报中,雅芳因为“违规操作”被当地工商机关查处,成为唯一一家被通报的拿牌企业。

如新:10亿元

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新(中国)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动荡和管理层的调整后,经过如新(中国)和如新集团的共同努力,终于重新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即使在普遍增长的如新全球市场,如新(中国)也锋芒毕露。

如新(中国)的市场业绩在2011年里暴增。据悉,如新大中华区已经保持了18个季度的持续增长,2011年大中华区的销售额预计可达3.5亿美元,占如新全球销售总额的20%。按此推算,如新2011年的全球业绩应该在17.5亿美元左右。

如新集团的财报显示,如新(中国)2011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了45%、77%和69%的高速增长。通过与2010年年报数据的比较,我们估计如新(中国)2011年的业绩可能在10亿元左右,如果这种评估成立,这也是如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业绩。据悉,如新(中国)曾在2005年创下过8.9亿销售额的峰值。

ageLOC抗衰老产品系列是如新业绩的最大推动者。2011年末,如新ageLOC新品上市一周,即创下全球销售额破亿美元的佳绩,大大刷新了前款产品所创下的首发纪录。

宝健:9亿元

低调的宝健在业绩的对外口径上很矛盾,公司每年都乐意主动地公开宣布业绩呈现持续性的增长,但对于具体的数据却总是三缄其口。公司相关人员对本刊表示,“因为不是上市企业,所以并没有义务公布销售业绩,但记者可以按照近几年每年增长20%的数据来写,不用公布具体的数字。”

如果按宝健公司相关人员提供的增长率计算,宝健公司2011年的业绩至少在22亿元左右。不过本刊从对宝健公司消息灵通的人士处了解到,2011年宝健公司业绩在9亿元左右。这个业绩相对于2010年10亿的业绩而言,呈下降态势。

对于市场业绩下滑的原因,该消息人士透露,“可能是宝健公司的经销商队伍老化,以及产品更新速度过慢造成的。”

中脉:9亿元

2011年,中脉业绩增长并不突出,但难得的是基本理顺了公司的发展思路和理念,确立了“生态养生”的大战略方向。

据悉中脉科技2011年销售业绩为9亿元左右,这一业绩相对2010年的增长幅度还算不错,但应该没有达到中脉管理层的预期。

2011年初,中脉也曾为了业绩增长而进行了其他业务模式的尝试与突破,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一些短期利益驱动的项目,认真做起了纯粹的直销。2011年,中脉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产品之上。事实证明,所有业绩做得好的团队都是在产品终端销售方面表现优异的团队,而这也是中脉公司所要看到的结果。

2011年,中脉向商务部申报了8个新的直销区域,十余种新型升级产品也得到商务部核准。2012年,中脉科技将继续加强对“生态养生”品牌的打造,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推广,进一步调整市场节奏,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并加强潜力产品的重点研发和推广。

隆力奇:7亿元

隆力奇2011年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人来人往。先是吕雷钧、骆超父子以及钱港基的相继离开,然后是刘兰香的回归。尤其是刘兰香的回归,令人不得不对徐之伟的胸怀竖起大拇指。

随着这些年隆力奇在直销方面的快速发展,董事长徐之伟对直销的探索与研究也越来越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他在积极地探索着如何把自己多年来的传统企业管理经验与直销行业的独特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011年,隆力奇在市场方面进行了很多大手笔的投入:在经销商内部进行形象大使的选拔、投入巨资在产业园兴建道观、投入4.5亿元在CCTV上进行品牌宣传等。

隆力奇作为中华民族日化品牌在直销领域的作为令人尊敬。据悉,2011年隆力奇直销业务业绩在7亿元左右,不过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

罗麦:7亿元

2011年的北京罗麦在业绩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011年,北京罗麦科技由于引入了两大超级市场力量而组建成三大事业部:由公司副总经理谷峰领衔的市场一部、由最先加盟的公司副总陶国林领衔的市场二部,以及由

最后加盟公司的副总经理郭炳廷领衔的美业部。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整个2011年,罗麦市场一部的业绩约为1亿元左右,市场二部为1.5亿元左右,美业部业绩在4.5亿左右,总计

约7亿元。

不过,飞速成长中的罗麦在2011年底出现了巨大的市场动荡。因矛盾的长期积累与冲突,导致罗麦美业部的主要市场力量善德国际系统离开公司,让罗麦美业部2012年的发展突生变数。

嘉康利:6亿元

因为前期业绩基数较小,嘉康利(中国)近两年的业绩增长率在中国直销界非常抢眼。

本刊在采访时,嘉康利的高级经销商们纷纷表示公司2011年业绩已经突破10亿大关。据说这一数据是嘉康利(中国)总经理黄海涛在1月份的会议上公开宣布的。有嘉康利经销商甚至给本刊列出了非常详细的业绩数据:2010年,嘉康利(中国)业绩增长了4倍,达到了1.8亿元;2011年,公司业绩增长了498%。据此算来,嘉康利(中国)2011年业绩高达10.76亿元。如果这些数字属实的话,嘉康利(中国)应是业绩增长最快的拿牌直销企业。

不过本刊从嘉康利公司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嘉康利(中国)2011年业绩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实际业绩是2010年的三到四倍之间。据此推算,嘉康利(中国)2011年的实际业绩应该在6亿元左右。不过这样的增长率仍然是值得称道的。

嘉康利业绩的高速增长首先源于中国区高层采用了非常务实的、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与产品策略。嘉康利的成长原因还很多,比如新产品的推出,比如不断有高阶经销商的加盟。对于已经到来的2012年,本刊认为,如果尽快摆脱对同行的挖角行为来刺激业绩的高速增长,才是嘉康利(中国)的当务之急。

安惠:5.4亿元

不知不觉中,安惠生物已经成立9年了。这是个特别的直销企业,传统的老板和传统的职业经理人,自己摸索,默默成长。

2011年12月,安惠迎来了公司9周年庆典。安惠董事长陈惠宣布,2011年公司实现了整体业绩同比增长35%。按照2010年的业绩计算,安惠2011年的业绩大约在5.4亿元左右。

安惠一直缺乏非常内行的直销职业经理人,看惯了行业**的老板也不敢轻易相信外来的直销职业经理人。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惠仍然能够取得5.4亿的业绩确实非常的不容易。2011年,前富迪执行总裁赵晓飞加盟安惠担任顾问,不过却似乎被公司雪藏。有业界人士表示,安惠副总裁柯建民在包括帮助公司拿牌等事情上劳苦功高,而且为人忠诚踏实,很难有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2012年,安惠将继续在政企关系和文化建设方面发力,但是这些是否会给市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还需要时日观察。

克缇: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克缇集团在中国业务分为美容院和直销两条线,因此我们这里说的业绩

是直销版块业绩。

如果以克缇(中国)专业直销队伍所创造的业绩来说,那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克缇至今没有在专业直销队伍的吸引上有任何建树。或许,克缇在资金上也没有特别紧迫的需要。

但是克缇直销的业绩并不因此就变得难看,因为克缇美容院线的很多人,现在已经通过直销版块来报单,那么这样的业绩也属于克缇直销版块的业绩。

据悉,克缇美容院线的经销商高层多是从台湾过来的,都是老牌的直销人。他们在得到公司授意可以转型到直销版块后,鼓动了很多美容院转投直销版块。

2011年初,台湾IT界知名职业经理人余敬伦加盟克缇担任其副总裁兼中国区执行长,全面负责克缇在大陆的直销业务。余敬伦表示,2011年是克缇的储备期,2012年是克缇提速发展的阶段。

有克缇经销商表示,克缇集团在中国大陆的总业绩估计在20亿左右,其中通过直销版块产生的业绩大约有6亿元,不到总业绩的三分之一。不过,本刊从其他的更可靠的渠道处了解到,克缇公司2011年的直销业绩大约为5亿元。

虽然直销业绩在增长,但是克缇直销的业务主要还是依赖美容院,专业直销商队伍的生存还是很艰难。据记者观察,至今仍留在克缇的一些专业直销团队,其实很多都处在骑驴找马的状态。怎样为专业直销队伍开辟生存空间,让直销业务摆脱对美容院线业绩的蚕食,是克缇必须解决的问题。

金士力佳友:3.3亿元

金士力佳友是还没有完全找到直销突破口的内资企业之一。从拿牌后的几次调整来看,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反而成为金士力佳友发展的最大掣肘。

金士力佳友2011年的最大新闻是将前总经理姚则兵又请了回来,条件是总裁叶军退出实际的管理,副总裁邢耀宗离职。显然,这是一个断臂的措施,但能否重生,还需要观察。

2011年,决心一雪前耻的姚则兵卯足了劲,一改创立之初的服务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呼叫中心,使用起CTI电脑电话整合系统,完全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健全了全国物流配送机构;与买多网达成合作,登上了电子商务的客船,让事业有了突破的可能。

据可靠消息称,金士力佳友2011年业绩同比翻番,预计在3.3亿元左右。未来,金士力佳友还将在各地市场设立健康旗舰店,为经销商提供便利服务,业绩也将继续增长。

绿之韵:2.2亿元

绿之韵是获牌内资企业中比较特别的一个。直销商出身的老板胡国安谨慎坚守基业,他在自己设定的一个底线范围内,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来寻找企业做大的机会。2011年,据绿之韵高级经销商透露,公司业绩增长并不明显,大约在2亿出头的样子。

绿之韵曾在2010年整合了很多团队,2011年,整合中该出现的问题也都冒了出来,该聚则聚,该散就散,好在大家都是好合好散。

2011年,除了在产品和教育方面发力外,绿之韵也尝试在管理方面创新。但现在看来,搭建新的管理班子也许才是绿之韵的突破之道。不知道在2012年,这些方面会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好在,绿之韵的团队已经调整得比较稳定,坚定不移的老经销商队伍对这个人情味十足的企业相当忠诚,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基础。

美乐家:2亿元

2011年12月21日早上8点,美乐家2011年全球业绩首次突破10亿美元,终于跻身世界直销的“十亿美元俱乐部”。与美乐家全球市场的发展相比,美乐家(中国)的业绩增长显然拖了后腿。

2011年10月,美乐家大中华区副总裁暨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刘树崇对媒体表示,“美乐家(中国)前9个月营收约3.5亿元人民币,今年的营收目标可达5亿元人民币。”然而本刊从众多美乐家经销商处了解到,虽然沈阳、杭州、厦门等网点的设立为美乐家(中国)的业绩带来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情况远没有刘树崇所宣称的那么乐观,“业绩应该没有到3亿元的水平。”根据我们对美乐家的评估,我们判断美乐家(中国)公司2011年的业绩大约在2亿元左右。美乐家年会将于2012年3月4日召开,届时公司将公布2011年的中国区的真正业绩。

2011年,美乐家(中国)进行了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也整改了物流,增强了服务,但对业绩的提升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美乐家还有一个致命伤是内斗严重:在美乐家(中国)公司内部,富足系统和立光系统一直为谁是老大斗得不可开交,让业界看尽笑话。

康力(本部):2亿元

广东康力是2011年中国直销业的重点关注对象,其通过“阳光直销”平台,甘做“中小企业孵化器”,旗下已整合了20多家直销实体。

我们如果将这些整合的直销实体业绩都算入康力公司,那康力的业绩是非常惊人的,因此我们这里主要是谈康力公司本部的业绩。

整合是广东康力2011年的绝对主题,董事长许瀞予和总裁王君平均耗费了大量精力在这方面,其直销本部的发展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有消息称,康力公司本部销售业绩约在一个月1千万元左右,加上各大加盟企业上交的管理费用,整个2011年,康力公司总部的总收益应该在2亿元左右。当然,因为加盟式的操作模式,广东康力的利润率应该非常可观。

正是因为有可观的利润,因此,2011年康力公司得以动用巨资投入方兴未艾的有机食品领域。据悉,康力公司与多家科研机构及东北、湖南的产粮基地合作,生产有机大米,以率先抢占转基因食品阴影下的有机食品商机。

据悉,今年上半年,康力公司本部的有机大米加盟店有望正式推出,这也将对2012年康力本部的业绩增长有所助推。

葆婴:1.8亿

优莎纳并购葆婴海外母公司后,为了照顾中国官方的态度,一路走得谨小慎微,以至于让自身的管理团队都出现了动荡。还好,一向低调的葆婴公司在中国市场稳住了阵脚,业绩稳中有升。

据悉,2011年,葆婴公司业绩在1.8亿左右,小幅上涨。

整个2011年,葆婴都在习惯新角色的过程之中,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市场拓展,都有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出现,来自原优莎纳销售队伍的专业运作思维也对葆婴经销商的刺激较大,以至于整个公司上下都掀起了一阵学习的风气。

作为一家务实的公司,据说葆婴2012年的任务仍然以稳定融入为主,预定的业绩目标也锁定在40%左右的上涨率。因为基数较低,这个目标要求应该来说非常踏实。葆婴要想实现大的业绩突破,可能需要在市场融入和管理层架构方面做出大的调整。

金日:1.3亿元

2011年7月就拿到了第29张直销牌照的金日,却至今未获国家商务部的正式公布。虽然记者已经看到了有金日经销商*的金日直销经营许可证原件照片,但让记者很吃惊的是,商务部的直销行业管理系统中竟然没有金日的申牌声明。在这样的情况下,金日的直销运作得就相当的低调了。理所当然地,金日在2011年的直销业绩就不会有很大的起色。

有经销商表示,虽然金日2011年的业绩增长幅度蛮大,但是也不过3000万元左右。另有经销商表示,8—12月份,也就是拿到牌的消息出来之后,金日的业绩有所上涨,“有三个团队,每个团队业绩在300万左右”。

金日总经理罗永亮对本刊表示,他们不希望把业绩公布出来,也不希望本刊将金日纳入到业绩报告之中。不过我们从其他的消息渠道处了解到,金日直销的业绩被低估,其全年的销售额应该不会低于1.3亿左右。

随着拿牌事宜的传出,很多团队都开始和金日接触并谈判加盟事宜,原致明德三三系统领导人王彬宇已经加盟金日。2012年,等到商务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金日的直销牌照后,不知道金日直销的策略能否迎来脱胎换骨的改变?

欧瑞莲:1.1亿元

一些外资直销企业至今未能摸清中国直销市场的门道,欧瑞莲便是最典型的一例,虽然其已获牌3年多。

传说中的“业绩倍增高手”皮埃尔·马德森接任欧瑞莲(中国)总裁后,欧瑞莲(中国)市场未见任何起色。在欧瑞莲的财报,对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只字未提。由此可以看出,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大中华区毫无亮点可言。

据欧瑞莲之前的财报显示,欧瑞莲(中国)2010年的总营业额为1.026亿元,占全球总营业额的0.73%。因此我们推算欧瑞莲(中国)2011年的业绩大约在1.1亿元左右。

欧瑞莲(中国)3年多来一直未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模式,虽然曾以玫琳凯为重点的挖墙脚对象,但效果并不明显。部分在欧瑞莲(中国)市场中举足轻重的经销商已经呈现出观望的态势。

安然:1亿元

安然是兔年最后一个拿到直销牌照的企业,也可以说是2012年开年首张牌照的获得者。这个承前启后的特别礼物,多少可以宽慰一番安然人在2011年有些迷茫的心态。2011年对安然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五星级酒店开业,二期工业园正式使用,正式进军国际市场,进军资本市场。然后,就是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之下,其总裁竟然选择辞职并自行创业,而且是在知道安然直销牌照即将尘埃落定的情况之下,的确令人费解。总裁的离去也让安然直销管理层出现真空,暂时由区域总监苏永涛接管。

据悉,2011年11月,安然拿到了商务部有关允许开展直销业务的批复;2012年1月9日,拿到了正式的直销经营许可证。安然董事长助理李志凌对本刊表示,正在积极准备相关资料,等待商务部的最后公示。

据一位对安然非常了解的业界资深人士称,2011年安然直销的业绩预计为1亿元左右。

炎帝 5500万元

2011年12月9日,炎帝生物拿到了本的最后一张直销牌照。炎帝成为业界获得直销牌照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2010年12月,商务部正式受理炎帝申请直销牌照的资料;2011年1月30日,申牌声明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出现;2011年10月10日,炎帝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2011年12月9日,炎帝的服务网点得到批准,获得直销牌照的消息被国家商务部公示。

炎帝生物在2011年的业绩并不耀眼,董事总裁钟建和表示:“因为一直主张先拿牌再运作,所以没有大力展开直销业务,只采用了加盟店的方式低调经营,因而业绩不高,预计2011年业绩在5000-6000万元之间。”

2012年肯定是炎帝计划中的发展之年,怎样在中国直销业的白热化竞争中体现理性直销的竞争力,这不但需要智慧,还需要耐得住诱惑。

哈药:2000万元

哈药是中国直销业中没吃上羊肉却惹得一身骚的样本,这也给众多意欲进入直销行业的传统巨头们敲响了警钟,并不是有钱就能做好直销的。

2010年10月,哈药直销因运作混乱被有关部门勒令停业整顿,随后哈药集团便决定停止直销业务,将团队嫁接给三生公司。然而很多哈药经销商并不甘心,坚持不走并继续开拓市场,让哈药直销业务死而不僵。

2011年,哈药**不断,“污染环境事件”、“豪华装修事件”等层出不穷,每一次出事都有人顺带挖出“涉传事件”做文章,搞得哈药焦头烂额。

2011年下半年,哈药最终确定彻底终止直销会员计划,要求在2012年3月份之前全部完成退单,不愿离开的可以转为传统专卖店经营。此决定一出,令经销商陷入绝望,下半年的直销业绩基本就可以忽略了。由此看来,2012年中国直销界是没有哈药了。哈药直销什么时候再卷土重来,只有等时间来证明。

据2011年上半年还留在哈药直销的高级经销商表示,哈药直销业务在2011年应该创造了2000万左右的业绩。

爱茉莉:100万元

虽然爱茉莉一直将2012年定为直销版块的启动之年,但实际上早在2011年8月通过招聘经销商并培训的手段,开始了直销业务的试水。但相对于旗下专柜品牌的四处开花,其直销业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1年7月,爱茉莉拿到了商务部颁发的第28张直销牌照。从同年8月开始,爱茉莉就在相关招聘网上公开招聘直销员。据悉,爱茉莉第一批直销员有48名,都需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然后以“访问直销”的模式进行运作。爱茉莉直销员需要每天到公司准时报道,实行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早上是讨论工作计划,下午是分享各自的销售心得,周末才有时间真正去实践销售。

为了配合直销业务培训和顾客体验,爱茉莉于2011年底在上海思南公馆为俪瑞思品牌建立了一个漂亮的临时性会馆。同时,俪瑞思品牌在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网络阵地上开展了小规模的赠品活动,以尝试拓展品牌影响力。

业绩增长态势可期 篇3

报喜公司超七成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14日,共有884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占1954家A股上市公司(剔除6家10月上市的新股)的45.24%。与9月29日的747家相比(详见上期文章),增加了137家。

在884家公司中,报喜的公司合计654家,占73.98%。其中,业绩预增291家,略增192家,续盈85家,扭亏86家。另有46家预减,36家略减,37家首亏,105家续亏。还有华电国际、襄阳轴承、国元证券、宏源证券、美达股份、特力A等6家公司表示无法预计三季度业绩。

在业绩预增的291家公司中,有147家公司预计同比增幅在100%以上。其中,预增10倍以上的有12家,东凌粮油、长电科技和*ST嘉瑞3家公司业绩预增50倍以上。

在7月初股市刚刚走出底部时,市场较为担心的是,上市公司业绩不可能维持上半年高增长的态势,因为6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增速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不过,最近的数据显示,经济增速在三季度已见底回升,主要表现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止跌反弹,从7月份的51.2%大幅攀升至9月份的53.8%,显示制造业情况好转,扭转了经济回落的态势。分析人士认为,在第四季度,如果政府不突然大幅收紧信贷供应,或者外部需求突然大幅走软,那么经济增速很可能继续改善。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态势有望持续。

行业景气继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4.7,比二季度上升1.1点。该指数在100以上,反映景气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该数据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景气在继续回升。那么哪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情况较乐观呢?

考虑到业绩预告公司的行业代表性,我们对各行业报喜公司的市值占该行业总市值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统计显示,按照申万行业划分,报喜公司的市值占行业总市值50%的行业有电子元器件(60.79%)、家用电器(55.87%)、黑色金属(54.77%)、交运设备(51.23%),其次是轻工制造(49.12%)、有色金属(47.53%)、纺织服装(47.11%)、农林牧渔(39.19)、信息设备(37.54%)、机械设备(37.43%)、医药生物(35.90%)和商业贸易(34.15%),其余行业均在30%以下。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和采掘行业公司报喜的占比不到10%,分别是5.01%、6.38%和9.12%。

报喜公司市值占比较高的行业的增长态势比较明确。推动业绩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产品价格上涨和销量增加。一方面,7月份和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3.3%和3.5%,连续创下年内新高,9月份有望再创年内新高。而7月份和8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分别上涨了4.8%和4.3%。比如,宝钢股份将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从半年报时的140%~160%提高到170%~190%,主要原因是钢材市场形势好,销售价格较原预测高。另一方面,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市场需求旺盛,销量继续增长推升业绩上升。比如,上海汽车预计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140%以上,主要原因是,截至9月30日,公司整车销量突破26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

申银万国报告认为,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整体继续下滑,四季度整体盈利将继续下滑但可能趋缓。部分上中游行业盈利能力、利润增速下滑局面可能在四季度大部分改善,部分下游景气行业高景气维持。通胀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升温,将带动资产和消费类行业的预期向好。

中小板增势延续

截至10月14日,在482家中小板公司中,有453家发布了业绩预告。报喜的公司多达396家,占了发布预告公司的87.41%,好于主板水平,延续了中期的增长态势。

在116家业绩预增的中小板公司中,预计业绩增幅超过i00%的公司有62家,其中三钢闽光、海鸥卫浴、华帝股份的预计最大增幅分别为18倍、17倍和13倍,而中钢天源、德豪润达、升达林业、卫士通预计增长6倍以上。

10月以来,多家中小板公司向上修正了业绩增幅,主要因为市场情况超出了中报时的预期。其中,齐翔腾达在半年报中预计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50%~80%,修正后预计增长100%~110%;海峡股份原预计净利润增幅-10%-30%,现修正为30%~40%。

尽管中小板业绩喜人,但目前面临的调整压力不小。除了估值偏高、市场风险积聚外,中小板解禁压力也不容忽视。据WIND统计,今年第四季度,A股将有2550.73亿股限售股解禁,是三季度的5.4倍。其中,中小板四季度将迎来74.35亿股限售股的解禁,为年内最高。而面对高企的股价,中小板公司的持股股东正上演着“胜利大逃亡”,也印证了股价偏高的判断。

创业板差强人意

与中小板公司相比,创业板公司带来的惊喜甚少。截至10月14日,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家数增至28家,仅占123家创业板公司(除10月上市的新股)的两成。其中,预增19家、略增2家、续盈1家、扭亏1家。随着预增公司的增加,报喜公司比例升到82.14%,但仍落后于中小板公司报喜的比例。另有3家预减、2家略减。

预计增幅100%以上的有双林股份、向日葵、东方日升、新大新材,增幅接近100%的有上海凯宝、国民技术、长信科技、长盈精密、前照光电,台基股份、乐视网、华星创业、中瑞思创等公司增幅均在80%以下。

华为终端国内业绩爆发式增长 篇4

紧随运营商步伐

作为国内三大运营商的重要合作伙伴, 华为终端一直致力于与运营商共同打造用户体验好、品质高、性价比高的系列化终端产品, 并与运营商陆续合作推出了众多具有良好口碑和销量的明星产品, 尤其是在手机领域。

华为终端今年在中国EV-DO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持续保持第一。在和中国电信合作中, 华为千元智能机C8500在中国区销售超过300万部, C8650更是60天销售过100万台, 今年有可能冲击500万部。在与中国移动合作上, 华为终端推出的T8100、T8300持续热销, 2011年内销量将冲破100万部;而T2010和T1201零售已过100万部。至于WCDMA终端, 则是华为终端中产品线最长、产品数量最多、积累度最高、技术最领先的一块, 已形成了2.8、3.2、3.5、3.8、4.0、4.1英寸全系列智能手机布局, 全面支撑中国联通的终端需求。

核心创变带来快速增长

2011年8月, 华为终端在全球首次发布其移动互联网品牌理念“自在分享 (Let’s simply share) ”, 拉开了华为终端品牌创变的序幕, 致力于打造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B2P (Business to Person) 终端品牌。

业绩增长 篇5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企业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不前进或停止不前就意味着落后,其唯一结局将会是死亡。因此,所有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地前进——提升经营业绩。主要原因是来源于股东回报、客户要求、员工期望、供应商稳定关系和社会责任等利益相关者。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技术更新、行业管制,以及不断变化的多样性的客户需求等等因素,虽然企业提升经营业绩越来越困难,可是对企业来说却越来越迫切。他们采用了许多措施,如:财务重组、薪酬战略调整、流程优化、精简组织、产品创新、外部联盟和关注客户等等。领先觉悟的企业经营领导者都体会到薪酬战略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以求薪酬战略能促进企业经营薪酬战略的实施,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那么,薪酬战略要怎样来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成长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如何产生的。

企业需要有明确的薪酬战略定位,鉴定其获取经营成功的关键业务领域,设定在关键业务领域内必须取得的经营目标和行动步骤,企业对员工的预期行为和目标进行激励,使员工按照即定行动步骤进行协调工作,以个体的业绩积累来达成企业的经营业绩。在这整个过程中,企业经营业绩的获取是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结果。

其次、在企业取得经营业绩的过程中,薪酬是如何发挥效用的?

为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竞争,企业必须吸引、留住、激励和利用企业所能挖掘到的最优人才,并使其充分发挥才干为企业服务。但是,如果员工不能感觉到有所回报,或是对回报的预期很低时,就并不愿意施展他们的才干。

从人的行为学观点讲,员工才干的施展并转化为业绩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条件(做什么)——行为(能做什么及如何做)——结果(为什么做及做得怎样)。在这整个业绩转化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企业的目标,包括条件和结果目标,条件目标(做什么)是由企业依据业务发展和经营薪酬决定的,不是说员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目标(做得怎样)是由企业经营薪酬战略目标及其分解目标决定的,从而使员工的行为结果符合企业目标。另一是员工目标,包括行为和结果目标,行为目标(能做什么及如何做)是员工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具有相关能力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活动的规范过程;结果目标(为什么做)是员工要采取行动或开展相应活动所预期的回报,是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薪酬激励所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使薪酬发挥效用,首先应满足企业和员工的目标要求,其次再平衡员工才能发挥与回报,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并使其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式进行运作,从而达到企业所需要的工作结果(业绩)。

第三、什么是薪酬战略?

薪酬战略是将企业经营竞争薪酬战略转化为一系列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成果产生积极影响的薪酬项目和投资活动的一种行动过程。可以帮助和引导企业通过资源的利用加强其期望的员工行为,为企业薪酬决策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反应出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策略。

从薪酬战略进行思考,薪酬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行为,改变了过去那种仅仅将薪酬看作成本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这种投资,即对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其投放在最有效的领域,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企业要思考的是投资多少(薪酬总量),投资在那些地方(关键领域),怎样组合投资(薪酬项目),对什么进行投资(才干施展和结果),投资的回报如何等问题。

第四、薪酬战略受那些因素制约?

薪酬战略既然是一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过程,和其他任何投资过程一样,它也受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就薪酬战略而言,主要受到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专家,北京大学国学营特聘专家,《老子心经》、《易道智慧》作者,《中华孝文化》、《名师论道》主讲嘉宾,易道学体系创始人,易道营销管理学专家,现任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国学研究院主任,陈沛亮老师是首个在学术上深度破译易经和道德经玄妙关系的专家。

薪酬战略在外部主要受到政府、行业环境和工资水平影响。政府出于建立一个良好和公平的用工环境来管理企业的薪酬支付程度和方式,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来强制规范企业对员工劳动报酬。行业环境决定了企业基本薪酬战略模式,如传统制造业、网络高科技行业和金融服务行业在薪酬战略上就具有明显的区别。工资水平为企业制定薪酬战略提供了一个相对的外部参考基准,这和企业所处的地域密切相关,如深圳、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就具有显著的不同。

薪酬战略在内部主要受企业和员工两方面影响。企业方面主要为经济能力、支付文化和经营薪酬战略,经济承受能力决定了薪酬支付的绝对量;支付文化主要决定薪酬支付的价值观念,如将薪酬看作成本和将薪酬看作投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对薪酬战略的影响也完全不同;经营薪酬战略影响薪酬的支付方式,即支付在哪些地方,重视什么结果。员工个人对薪酬战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员工个人的能力水平、能力施展,以及所表现出的工作成果,作为薪酬战略如何来平衡员工行为和结果,员工的业绩回报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

第五、在企业取得经营业绩的过程中,薪酬战略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大众在华业绩显著增长 篇6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困难,石油价格上涨以及汇率等对汽车业的不可测因素,我们对亚太地区的未来前景仍然充满信心。我们相信汽车行业的增长趋势仍将持续,因此我们已定下了宏伟目标,在未来5年内,使本地区的销量至少翻倍。"大众汽车集团董事副总裁潘师上周四雄心勃勃地说。

中国目前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大众汽车集团董事副总裁、中国事务总负责人魏智博博士表示,为巩固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他们将不断提高在中国生产的车型的国产化率,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汇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200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共销售了69.7万辆轿车(2002年为51.3万),同比增长36%。同时,大众汽车以30.8%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着中国汽车市场领先者的地位并使中国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业绩增长 篇7

自1976年Fama发表了有效市场综述的经典论文以来, 经济学家就在不断地对市场信息进行研究, 以确定什么样的信息对投资者是有用的。

研究发现, 要以尽量小的成本使投资者获得尽可能有效的信息, 就要求投资者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理, 而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可以使得数据的筛选更为有效。1968年Altman提出了经典的Z计分模型, 根据行业和资产规模为33家破产公司选择了33家非破产配对公司, 确定资产营运资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债务留存收益率、债务权益市价率五个指标为判别变量。1980年, Ohlson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非配对样本的105家破产公司和2 058家非破产公司, 实证分析得出对破产估计具有显著统计性的四项财务指标为总资产/物价指数取对数、总负债/总资产、资产报酬率/总负债、营运资金/总资产。

我国的财务预警研究起步较晚, 其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有:1999年陈静在《上市公司财务恶化的实证分析》一文中运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法建立了预测模型, 认为单变量模型中的指标单一使得预测结果无法识别, 而多变量模型存在自变量不独立等技术性问题;2006年姬光美运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别建模, 其认为通过两种模型综合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以更科学地解释公司破产的原因。

本文拟通过因子分析法、多变量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指标进行筛选, 运用模型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作出估计。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公司业绩改善的实质就是找到与公司业绩增长相关性较大的指标, 具体应用中可以用SPSS软件来完成。

二、样本和指标的选取

1. 业绩增长公司样本的选取。

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波动较大, 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较为复杂。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环境持续改善使得我国的公司业绩普遍得以增大, 尤其是矿产资源、房地产、能源等行业的公司业绩增长幅度较大。为了使结论具有可比性, 我们考虑了行业特点、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可能选取的样本情况, 在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企业中随机选取了6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包括驰宏锌锗、天威保变、宝钛股份、思源电气等。这些上市公司2006年的每股收益与2005年相比, 增幅都达到100%。

由于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其财务数据的可信度自然会大打折扣, 因此本文仅采用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 以取得较强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2. 数据的收集。

本文分析时所使用的财务报表数据主要来源于和讯网,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对一些有明显差异的比率又与其他网站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并运用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

3. 比率的选择。

由于财务比率的数目和种类较多, 我们根据指标的通用性和相关性选用了反映公司的变现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的12项财务指标。具体包括:营运资本 (X1) 、流动比率 (X2) 、速动比率 (X3) 、现金流量比率 (X4) 、股东权益率 (X5) 、资产负债率 (X6) 、应收账款周转率 (X7) 、流动资产周转率 (X8) 、总资产周转率 (X9) 、销售利润率 (X10) 、资产利润率 (X11) 、权益净利率 (X12) 。

三、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通过研究一系列可以直接观测的指标的相关矩阵, 以各指标的相关关系为依据找出可以控制所有变量的几个公因子, 从而达到简化模型、以少数变量解释原变量目的的一种统计方法。

1. 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

相关矩阵是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的直接依据, 同时我们也需要借助相关矩阵判断被分析的数据是否适合用于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可以直接检测变量是否适用于因子分析法, 通过软件测试得知矩阵的KMO测度值大于0.5, 因此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2. 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 确定各变量的特征值和变量的贡献率。

运用SPSS软件标准化处理程序可以得到各公因子的统计量 (见表1) 。从表1可看出, 前5个变量包含了85%的变量信息, 并且只有前5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1, 因此确定需提取的公因子数量为5个, 原来的12个变量被新提取的5个公因子代替。

3.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旋转因子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通过坐标变换使得因子的实际经济含义更易于被解释。因子坐标旋转方法一般使用正交旋转法, 具体包括:四次方最大旋转方法、方差最大旋转法和等量最大法三种。本文使用的是方差最大旋转法。用SPS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可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表 (见表2) 。

根据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因子的实际经济含义进行解释。公因子F1与变量X9关联度较大, 将其定义为反映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因子;公因子F2与变量X10关联度较大, 将其定义为反映公司销售盈利能力的因子;公因子F3与变量X1关联度较大, 将其定义为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子;公因子F4与变量X11关联度较大, 将其定义为反映公司资产盈利能力的因子;公因子F5与变量X12关联度较大, 将其定义为反映公司股东投资回报水平的因子。

4. 公司业绩增长潜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本文通过SPSS软件提取5个公因子并建立模型, 从而对公司业绩增长潜力进行评价。本文将因子贡献率作为每个公因子的权数, 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如下:

Y= (i=∑15!i Fi) /i=∑15!i

其中:βi表示各公因子的权重;Fi表示相应的公因子;Y表示公司业绩增长潜力的分值。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模型可得到以下模型:

根据该模型, 本文计算出60家公司2003~2005年的业绩增长潜力的分值, 根据分值对公司的业绩增长能力进行排序。在排序的结果中选择了相应年份误判率最低的划分点。2004年的样本总数为60家公司, 其中13家公司的业绩大幅度增长, 47家公司的业绩未大幅度增长。本文以2003年的财务指标为样本数据, 通过模型测算2004年的业绩大幅度增长的公司数量为16家, 其中9家公司的业绩在2004年确实发生了大幅度增长, 而另外7家公司的业绩没有大幅度增长, 即模型的误判率为:7÷47×100%=14.89%;相应地, 本文预测的2004年业绩未大幅度增长的公司数量为44家, 其中40家公司的业绩确实没有大幅度增长, 而另外4家公司的业绩发生了大幅度增长, 即模型的误判率为:4÷13×100%=30.77%。同理可计算出2005年和2006年的模型预测结果, 具体见表3。

四、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距离建模时间越近, 误判率则越低, 模型对预测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则具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5个公因子中公因子F1的贡献率最大, F1是反映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因子, 因此在分析预测公司业绩增长潜力时应该特别注意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 如此才能挑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同时, 本文利用财务预警的研究方法研究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 旨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进一步研究可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使研究更加科学, 另外可以增加研究的样本数量, 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 1999;4

[2].陈晓, 陈洽鸿.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0;3

业绩增长 篇8

年初以来, 为快速提升产能, 满足市场需求, 一汽-大众经管会带领全体员工, 积极寻求对策, 挖掘生产潜力提升产能, 以合理布局与科学计划, 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一汽-大众经管会召开专题研讨会以及召开多次部门协调会议,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措施, 从实际出发, 对全年的产销目标进行了多次调整, 达到一个新的挑战目标, 并提出要紧紧围绕双方股东的战略部署, 抓住市场新机遇, 全面提升能力攀极限, 夯实基础谋未来, 力争实现经营业绩新突破的工作思路开展全年经营工作。一汽-大众上下形成了顽强拼搏, 锐意进取, 夺高产, 保市场的工作氛围, 尤其是奋战在各生产岗位上的员工们, 克服了重重困难, 加班加点, 保质保量地紧张工作着。

销售方面, 大众品牌各车型销量均呈现喜人的增长态势, 其中, 捷达共销售119538辆, 以突破10万的成绩继续领衔众车型;销售主力军宝来共销售75472辆, 月均销量过万, 在主流家轿市场依旧占据热销车型前列;速腾则以60020辆的销售数据也实现了月均过万的好成绩;随着2011款迈腾的助力, 这款B级代表车型也收获了41725辆的销量, 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而2009年刚刚推出的高尔夫, 在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销量攀升, 并以26254辆的业绩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

奥迪品牌6月份共销售新车21203辆, 以同比增长62%的出色成绩创造了奥迪在华最佳单月销量记录。至此, 2010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奥迪品牌销量累积达到108600辆, 已经超过去年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 同比增幅高达64%, 再次树立了高档车市场标杆。其中, 国产车型累计销售93993辆, 同比增长57%;而进口车型上半年销售新车14607辆, 同比增长高达139%。其中, 奥迪A4L轿车6月份单月销量突破4400辆, 上半年累计销售26622辆, 同比增长逾一倍, 再次巩固了其在中型高档轿车市场的优势。而奥迪A6L作为国内高档行政级轿车市场的领袖车型, 6月份销量再次过万, 上半年累计销量59465辆, 同比增长28.3%, 以稳健的市场表现继续保持其引领者地位。而上市不久的国产Q5单月销量2444辆, 半年累计销售7906辆, 以势不可挡的销售势头见证了其卓越性能和精准定位。

目前, 一汽-大众各车型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不仅涵盖了A、B、C三个中国最主流的轿车市场, 其在各细分市场也都处于高端或主力车型, 并且, 高尔夫、新捷达、宝来1.4TSI、CC和国产Q5的上市, 也使一汽-大众的产品线更为丰富, 随着这些车型在汽车市场逐步发力, 一汽-大众下半年的整体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 一汽-大众众多新项目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 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产能快速释放中, EA111发动机按时实现投产;代表大众品牌中先锋前卫的高性能运动车型GTI震撼上市;内饰和外饰做了很大改进, 安全性得到升级的新捷达成功按时上市;动感与优雅完美结合的高级轿车CC成功实现SOP并将于7月中旬投放市场。同时轿车三厂 (成都) 建设和改造按计划进行中。此外, 经双方股东批准建设的广东项目已经顺利签约。

业绩增长 篇9

由于四季度处于一个对业绩预期不断验证的过程中, 同时流动性从顶峰回落, 流动性的衰减和业绩转好预期中有一个衔接的过程。市场资金供求失衡将可能被放大, 应该密切关注新股发行节奏以及大小非解禁对市场资金需求的压力。从估值角度上可能的突破契机来自超预期的业绩增长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在投资机会选择上应该遵循立足业绩增长的原则。对一些估值水平远远脱离业绩支撑的品种, 选择回避。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建议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景气行业, 挖掘业绩持续增长;二是出口复苏受益行业, 这部分业绩行业底部转好的方向明确;三是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市场环境:流动性向左, 业绩向右

一、公司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全年增长可期

在年初时市场普遍预期2009年业绩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但随着中期业绩公告完毕, 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环比增长显著。从已经公布的2009年中期业绩来看, 有可比业绩数据的1598家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2%、-8.05%和-13.61%。从单季度业绩增长情况看, 2009年第二季度可比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19.92%、34.74%和36.28%, 业绩改善显著。从单季度净利润增长率看, 2008年底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大幅下滑的趋势正在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由于2008年下半年业绩基数较低, 2009年第三、四个季度业绩实现正增长的可能性很大。2009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实现15%左右的增长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

从市场一致预测来看,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2009年预测净利润增长19.04%。从华泰证券一般股票池看, 323家重点公司2009年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长19.99%。整体来看, 研究员覆盖的重点公司的2009年盈利增长水平平均能达到20%左右。

从沪深300一致预测趋势图中我们看到, 研究员们在2009年上半年一直在不断调低预测, 当时的经济数据不明朗, 离复苏还有很大的距离, 尤其一季度业绩下滑仍达到24.95%, 经济刺激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诸多行业走势不明。而进入7月以后, 7月初和8月末, 一致预测有两次较大幅度的调高。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获得正增长的预期变得更加乐观。这将在下半年较好经济数据的支撑下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从而影响整个市场投资人的心理预期。

而从分行业预测数据看, 净利润占比较大的金融和石化两个板块增长态势已定, 金融保险板块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净利润占到全体上市公司净利润的60%, 这部分2009年业绩平均增长比例达到13.67%, 市场整体利润增长格局基本可以确定,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 整体A股上市公司业绩达到10-15%的增长可能性相当大。分析2009年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因素, 我们认为, 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政策是主要行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而未来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将是经济复苏能否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

从上面对2009年业绩增长的预期看, 研究员重点覆盖的公司2009年盈利增长水平平均能达到20%左右。在净利润总额中占比比较大的一块金融保险和中石油、中石化2009年预期利润平均增长13.67%。我们预期整个A股上市公司2009年全年业绩增长在10-15%。也就是除去金融保险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利润巨头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2009年业绩增长水平在25-38%。

二、市场估值:缺少安全边际, 期待新动力

从市场整体水平看, 目前2009年预测市盈率21.54倍, 其中金融保险业16.02倍, 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其余行业的市盈率水平在30.71倍。结合上述业绩预期水平, 我们对目前市场估值水平的判断是处于合理区间, 扩大安全边际, 期待来自于业绩的推动力。换句话说从估值角度并不能明示市场的运行方向。可上的可能性来自于业绩推动力的增强, 安全边际扩大。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四季度我们将把眼光重点放在业绩超预期的挖掘上, 以提升投资品种估值的安全性。

从历史水平来看, 2005年以来市场平均市盈率在33倍, 目前市场静态市盈率水平29.31倍, 低于历史均值。目前PB值3.63倍, 也在历史均值3.65倍附近。综合市净率和市盈率, 与历史水平相比较, 目前市场估值水平基本合理。从行业来看, 金融保险板块权重大, 估值低, 其余大部分行业的估值缺乏安全边际, 市场的上行空间取决于非金融行业业绩增长的推动力。

三、资金供给:增量资金进场, 平抑扩容压力

(一) 新股发行

从今年6月份新股开闸以来的月度新股发行量来看, 首发和增发募集资金量达到1225亿, 与历史同期相比, 仅次于2007年同期1300亿的募集资金量, 从对市场的资金需求量上来看, 接近历史最高值。7月份792亿的募集资金量也排在57个月份中的第四位。我们认为这与发行节奏的安排有关系, 旨在平抑上半年超常规膨胀的流动性。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 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创业板、甚至还有国际板的设立等等, 仍将构成市场资金的庞大需求。

从WIND提供的数据来看, 目前 (截至9.28) 发审委通过等待发行的公司58家, 其中创业板16家, 如果全部在四季度安排发行的话, 不含创业板估计募集资金额将接近355亿 (按照全部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额平均8.45亿元估测) ;目前增发预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公司有47家, 合计募集资金额估计为513亿元 (按照信息披露的预计募集股数和增发价格下限估测) ;创业板一块目前149家已受理企业预计募集资金总量为336.05亿元, 平均募集资金额2.25亿元。假设4季度创业板密集发行150家, 按照目前的2.25亿元的平均募集资金额计算, 可能的资金需求在337.5亿。综合来看, 先不考虑国际板设立的资金需求量, 四季度可能的资金需求量将超过1200亿。不过这将取决于新股发行的节奏, 预计四季度新股发行节奏将成为管理层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

(二) 新基金发行

而从资金的供给量来看, 近期管理层加快基金审批以及QFII资金进场的步伐明显加快, 主要目的当然是平抑市场筹集资金的资金需求。9月份开放基金进入密集发行期, 正在发行和刚结束募集的基金共有18只, 其中指数基金10只, 9月份有望募集资金500-550亿元。截止9月28日, 已经结束募集的大成行业轮动基金首募规模达30.86亿;鹏华精选成长首募逾30亿元;中证100增强型指数基金首募逾35亿。而八月份基金募集近500亿元, 7月份募集资金760亿元, 加上基金的一对多产品发行提速, 可以推测未来三月将有近千亿新增资金入市, 有效缓解新股发行和银行贷款减少带来的市场资金压力。

从历史上来看, 偏股型基金的月募集资金已经超过2007年9月份的牛市水平, 如2009年7月份募资额达768亿元, 超过了2007年9月份的650亿元, 09年9月份募集资金更有望创历史新高。

(三) 大小非解禁:分量不小、不容小觑

2009年10月解禁总量3192.39亿股, 创出单月解禁量的历史新高。10月解禁量占2009年9月底流通总股本的31.50%, 全部A股总股本的18.63%, 解禁总金额为19714.16亿元, 占流通总市值的19.44%, 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10.24%。经过10月份大量限售股解禁后, A股市场的限售股占比将从9月底的47%, 下降至30%, 至2009年底, A股市场限售股占比将下降至28%。限售股解禁被市场视作四季度的一个重要压制力量。长期来看, 限售股解禁影响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构, 也是影响市场的资金供求的重要因素。

四季度共有226只个股发生限售股解禁, 解禁量占总股本比例在30%以上的个股有90家;解禁金额较大的个股为: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上港集团、上海汽车、大唐发电、中国建筑、新湖中宝、平煤股份、上海电气、广深铁路。我们对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和股权分置限售股份的解禁股东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 发现多集中于控股股东 (98%) 和大非 (98%) 。

根据分析我们发现, 股改限售股减持的高峰基本发生在指数位于3000点以上的时间段内, 且市场整体静态的PE在35倍水平。目前市场整体静态PE为29.5倍, 沪深300指数接近3000点, 故从市场点位和市场估值角度考虑, 四季度限售股有一定的减持动力, 但意愿应该并不强烈。

由于股改限售股和首发原股东配售股合计解禁额为22042亿元, 占四季度解禁总额的93%, 影响较大, 故我们对这部分限售股的减持规模做了一个测算, 预计减持金额为281亿左右。虽然相比解禁规模, 股改限售股和首发原股东配售股的减持规模已大幅缩减, 但是绝对金额也不小, 对于未来市场将产生一定压力。

投资策略:着眼复苏、挖掘增长

一、市场趋势判断

通过以上对市场环境的分析, 四季度可以这样概括:流动性向左, 业绩向右, 估值居中。市场将在流动性衰减和业绩增长的博弈中寻找新的平衡。我们认为在市场大方向的把握上应该认清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复苏是可以确定的趋势, 需要进一步把握的是复苏的强度和复苏的速度。二是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是可以确定的趋势, 需要进一步把握的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幅度。三是流动性增量有削减但整体流动性仍充裕, 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市场资金量在新股、新基金发行以及大小非解禁之间不断的博弈给市场资金面带来的失衡。

因此在大方向上我们应该把握基本面向好的大趋势, 相对于其他品种, 股票市场仍具备相对投资优势。由于四季度处于一个对业绩预期不断验证调整的过程中, 同时流动性从顶峰回落, 流动性的衰减和业绩转好预期强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衔接的过程。市场资金供求失衡将可能被放大, 应该密切关注新股发行节奏以及大小非解禁对市场资金需求的压力。从市场高度上可能的突破契机来自超预期的业绩增长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在投资机会选择上应该遵循立足业绩增长的原则。对一些估值水平远远脱离业绩支撑的品种, 应该回避。

二、投资机会选择

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建议着眼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景气行业, 挖掘业绩持续增长;二是出口复苏受益行业, 这部分行业业绩转好的方向明确;三是受政策影响的一些主题性投资机会的选择。

(一) 关注景气行业, 挖掘业绩增长

从对毛利的跟踪情况看, 2009年中期化工、公用事业、采掘、信息设备、金融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毛利超过2008年中期。从对毛利的跟踪情况看, 2009年中期化工、公用事业、采掘、信息设备、金融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毛利超过2008年中期。其中化工和公用事业2008年是低谷, 2009年是向常态化发展的恢复性增长, 而食品饮料, 采掘、信息设备、金融服务以及家用电器等行业毛利水平均较2008年中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三季度业绩预告看, 预告三季度业绩增长的行业集中在家用电器、信息设备、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生物等行业。由于第四季度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全年的业绩增长预期将逐渐明朗, 对业绩增长公司的分辨也将愈加有确定性。我们上面对市场整体业绩增长分析的过程中, 从行业来看, 上半年同比业绩增速较高的行业集中在电力、石化、信息设备、信息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建筑建材等, 这些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在20%以上。从已经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看, 略增和预增公司合计176家, 占到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0.8%, 行业中预告增长公司比例较多是家用电器、信息设备、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生物、化工以及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在176家公司中制造业公司有116家, 占比66%。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预告三季度业绩增长公司的行业为餐饮旅游、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金融服务。

从华泰各行业对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看, 预测2009年重点公司业绩增长40%以上的有建筑建材、交运设备、食品饮料、电器设备、信息服务和房地产行业。

从上述对中期业绩、三季度预增公司数据统计以及重点公司的业绩预测看, 建筑建材、家用电器、医药生物、交运设备、房地产以及金融等行业2009年业绩能够获得确定性增长。综合上述统计及预测情况, 我们对各行业2009年下半年景气描述状况评价如下:

综合上述对行业业绩与下半年景气度的考察, 落实到投资标的的选择上, 我们重点跟踪的323家公司中有226家2009年的预测净利润获得增长, 其中有16家扭亏公司。我们筛选了部分目前估值相对较低盈利预测方向不断调高的公司。我们认为是一批盈利方向持续向好, 具备相对安全边际的公司。

(二) 着眼出口复苏, 选择受益公司

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出口依赖型的经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复苏, 中国出口有望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业绩。

就行业来看, 中国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8个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水平高于总体水平52.1%, 反映出这些行业的景气度高, 出口有望进一步复苏。其中, 表现最为强劲的是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 这三项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都超过了60%, 显示了强烈的复苏信号。

从出口收入占行业收入的比例看, 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有集装箱运输行业和港口行业、代工性的行业、船舶制造业、港口机械行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卫浴行业、玻纤行业、家用空调行业、纺织业等。

结合国内外供求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回升速度, 我们行业研究员认为出口复苏对电子信息产业、家用空调行业、纺织业、家具行业、草甘磷行业、工程机系行业的利润增长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

总体看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外贸依存度较高, 从国研网公布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出口交货值看, 08年1-11月外贸依存度 (出口交货值/工业总产值) 是59.9%, 09年受刺激内需和出口下滑的影响比例有所下降, 1-6月外贸依存度54.3%。因此, 一旦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复苏, 将使中国的出口一定程度恢复, 将对电子信息产业出口需求造成提升。重点关注生益科技、莱宝高科等。

家用空调行业

我国家用空调行业的外销量已达到3500万台, 占全部销量的比重超过50%, 而在全球范围内来看,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大国, 全球每售出10台空调, 就有7台是在中国生产的,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空调产品的成本优势和齐全的配套体系。前期金融危机对家用空调冲击比较大, 但目前形势已有好转, 有逐渐复苏迹象, 如果世界经济能顺利复苏, 则将为该行业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该行业代表性的公司有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和青岛海尔, 它们将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受益, 并且在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过程中, 它们着眼转型, 能成功地抵御危机, 并还能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可见其在经济复苏后, 将厚积薄发, 建议重点配置。

纺织业

纺织服装可分为三个细分行业:化纤、纺织、服装行业。其中, 出口依存度超过50%的有纺织子行业, 化纤行业直接出口比例不大, 但纺织品出口会带动对化纤原料的需求;纺织行业出口比例较大, 出口回暖直接受益最大;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以内销为主, 出口回暖引起经济复苏, 今年以来被压抑的服装消费需求重新得到释放, 服装企业将间接受益。建议关注华孚色纺。

工程机械行业

我国工程机械产品主要出口地区为亚洲、非洲以及欧洲, 而从出口国分布可以看出石油、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为我国工程机械主要出口国。09年上半年原油、有色金属等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 行业投资信心逐步恢复, 同时0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逐步企稳, 采矿行业、能源、冶金等等行业对工程机械需求将逐步恢复。

由于国外工程机械采购多数依赖银行信贷支持, 全球金融系统恢复稳定, 银行信贷逐步恢复正常将对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需求带来有利支撑, 我们认为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前景将逐步得到改善。从出口外销比例来看, 受益全球经济复苏较大的上市公司为安徽合力、山推股份、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

草甘膦行业

由于草甘膦只能用于转基因作物, 而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较大的地区为美洲地区, 因此我国的草甘膦产品80%用于出口, 草甘膦行业是典型的出口依赖型行业。。影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全球性的粮食短缺问题, 转基因作物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 是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二是对新能源投资的热情增加, 主要是燃料乙醇, 但原油价格超过80美元/桶, 对新能源的投资会显著增加。在供应方面, 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产能基本稳定, 由于专利过期, 新建产能的可能性很小, 相反, 关闭原有装置的可能性较大。国内草甘膦产能在2007、2008年增加较多, 由于目前草甘膦基本上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 退出产能较多。明年国内基本上没有新增产能, 草甘膦供应将会减少。从供求两方面来看, 如果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复苏, 那么草甘膦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相关上市公司有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华星化工、扬农化工等。

家具行业

我国的家具行业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 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房屋的装修, 所以该行业与美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虽然目前美国的房地产表现不如中国表现抢眼, 不过我们判断美国房地产正处于一个企稳回升阶段, 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成屋销售数量为489万套, 环比出现上升, 同比降幅为0.2%, 降幅继续减少。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国际房地产行情的逐渐回暖, 有望带动家装出口企业的业绩增长。重点关注宜华木业。

(三) 关注结构调整中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主题之一:结合节能减排, 关注低炭经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低炭经济成为全球共同的话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为主旨的低炭经济越来越被关注。在频繁的高端对话中, 低炭经济成为焦点问题, 12月份的哥本哈根会议有可能达成某些的协议。从中国的国情看, 低炭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角度看, 低碳经济与中国既定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等既定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结合发改委提出的下半年致力于结构调整, 发展节能减排的要求, 鼓励非矿物能源、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的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望促使低炭经济成为四季度主体投资的热门板块。环保设备、智能电网、清洁煤发电、核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有望获得政府支持, 建议关注、龙净环保、东方电气、自仪股份、奥特讯、海陆重工、天威保变、拓日新能、金晶科技、特变电工、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和平高电气。

主题之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 关注国企重组。工信部部长李毅中8月13日表示, 工业增速下滑势头得到遏制, 下半年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调结构上来。主要是推进十个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并启动了汽车、钢铁业重组工作。其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兼并重组方案拟年内出台。最近一段时间, 宝钢集团重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重组山西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兼并湖南长丰集团等均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粮收购蒙牛, 华润入主华源, 中纺兼并保定依棉, 宁波维科兼并淮北印染均取得重要进展。预计兼并重组的进程仍将继续推进, 我们看好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重组带来的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 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建议关注近期由于电力行业水电定价体制改革带来的整个电力行业的整合重组, 其中上市公司兼并地方水电企业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主题;建议关注上海本地部分业绩持续没有改善的上市公司, 上海地方政府和国资委对地方上市资源重组势在必行, 关注上海本地上市的重组动作。

主题之三:结合自主创新, 关注创投概念。发改委在谈到调整结构时重点强调, 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是应对未来竞争、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重点扶持和发展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带动作用强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从目前申报的创业板公司看, 大部分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预计创业板的挂牌进一步推动市场对科技股以及创投概念的热情, 参与度有望逐步提升。四季度, 创投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对高科技股的追逐有望成为市场的又一热点。建议重点关注持有创投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 如电广传媒、赛迪传媒、力合股份、紫江企业、复旦复华等。

综合上述投资思路与主题, 我们筛选出四季度重点关注的15家公司, 见下表:

业绩增长 篇10

《广播与电视技术》:祝贺公司Furio摄像机机器人遥控跟踪系统 (以下简称:Furio机器人) 夺得本届BIRTV“前期采录”类产品奖, 这是中国广电用户对于该款产品的认可。请您介绍一下该款产品, 以及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前景?

徐洋:去年BIRTV展会期间ROSS公司携带Fruio机器人在中国第一次展出, 那个时候由于是新生事物, 还没有被广大用户所了解, 直到去年9月30日, 在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最后一场《巅峰之战》中, 节目组使用Fruio机器人参与节目的制作, 成为了Fruio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如火如荼的市场业绩的发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国内一线、主流综艺节目中, 特别是收视率在前几位的节目中, 基本上都有Fruio机器人参与现场制作。今年湖南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东方卫视播出的《舞林争霸》、中央电视台出播出的《舞出我的人生》以及即将在江苏卫视播出的《全能星战》,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都采用了Fruio机器人。

最值得自豪的是, Fruio机器人还参与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神州十号发射直播》节目拍摄。在神州十号发射的节目中, 使用了两套具有三维、虚拟功能的Fruio机器人。在这次节目制作过程中, Fruio机器人以独特的操作方式、稳定的工作系统以及无法比拟的拍摄视角, 赢得了中央电视台技术团队的高度认可。在本届展会中央电视台展台上, 展出了我国神州十号发射的节目制作成果, 广大观众可以在这个成果展示中看到Fruio机器人的身影。通过这次合作, 中央电视台技术团队还希望在今后的台内大型节目中, 广泛应用Fruio机器人参与拍摄、制作。这就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 Fruio机器人在中国广电行业所取得的成绩。

对于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 公司认为, 首先, 由于Fruio机器人在国外节目制作领域的成功经验与用户认可, 使得我国引进节目的国外版权方指定使用Fruio机器人参与节目制作;其次, Fruio机器人凭借独特的拍摄视角、拍摄效果以及系统的操作模式更加适合某些节目的制作需要。比如, 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中, 在拍摄舞台全景的一个机位上, 这个机位正好在那英和张惠妹之间, 如果用人、机拍摄模式, 将会破环现场的整体画面;如果不设机位, 更无法实现电视上所呈现的舞台整体效果。

《广播与电视技术》:ROSS公司对于Fruio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开拓, 配备了怎样的市场资源?

徐洋:ROSS认为, 对于一款好的产品, 不但要有好的市场推广, 更要有好的技术和售后服务, 特别是重装备的产品和特种设备。ROSS公司正在完善与产品市场增长相配套的服务团队, 集中公司全部的力量满足目前已经应用了设备的用户需求。目前, 每一家应用Fruio机器人的用户或制作团队都会由ROSS派驻专门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在这一方面, ROSS没有像以往一样, 将售后服务交由经销商来负责, 主要是为了保证高水准的技术支持。Fruio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今天令人瞩目的市场业绩, 不仅是因为产品在技术和品质上的领先与卓越, 也是由于ROSS公司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与用户信任。令人欣喜的是, 到目前为止Fruio机器人在所参与的节目拍摄制作过程中, 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

随着Fruio机器人市场进一步的发展, ROSS公司在系统备件以及库存方面将及时的补充和调整。公司以一比一的产品备份, 来应对用户使用中可能突发的任何“意外”。同时, 公司还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形成一南一北两个服务窗口满足全国范围的广电节目制作市场需求。

《广播与电视技术》:在谈到机器人的时候, 常常联想到复杂的技术和精密的机械, 请您介绍一下Fruio机器人在使用方面的特点?

徐洋:Fruio机器人在节目拍摄过程中的设置和使用是非常简单的。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 主要是技术人员与节目创作团队前期的沟通与策划, 根据节目风格与艺术表现的要求, 来设定机器人的拍摄轨迹、参数。这个“创作”过程需要相对缜密的过程, 而接下来的系统安装与调试只需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工, 并且设备的实际操作非常简单, 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的轨迹进行定位和不同角度的拍摄。

《广播与电视技术》:任何新出现的技术、产品都会遇到后来的模仿者、跟随者, ROSS公司在这方面有怎样的考虑?

徐洋:Fruio机器人的出现与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它有ROSS公司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强大的服务团队作为保障和后盾的, 这是任何其他公司所不能模仿的。我们看到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产品, 可以说, 他们在品质、功能与用户体验上与Fruio机器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于节目制作应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在机器人系统中的核心技术部分 (比如, 升降系统部分) , Fruio机器人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 这是节目制作方选择我们的重要原因所在。我们认为Fruio机器人凭借ROSS核心的专利技术和公司强大的机械制造能力, 可以将目前的市场优势继续保持至少2年。

从ROSS公司业绩增长角度来看广电市场, 之所以Fruio机器人能够参与许多明星节目的制作, 很大程度是由于节目制作团队的“导播”做出的决定, 而业内大部分的“导播”又是ROSS公司切换台的老用户。ROSS切换台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稳固的市场占有率和优良的口碑, 这也为Fruio机器人的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OSS公司在中国广电市场一直保持着一线品牌的产品品质和市场地位, 我们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用户服务不断地维护这一品牌形象。

《广播与电视技术》:今年公司展台上的布局和主题是怎样的?

徐洋:今年ROSS公司为了配合Fruio机器人的市场拓展, 将这部分产品放在了展台的中心位置, 并且ROSS公司其它的产品围绕机器人来搭建完整的节目制作系统。公司认为在目前的广电市场, 凭借单独产品来进行市场销售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除了产品品质、技术指标各异以外, 各厂家的同类产品在技术应用上逐渐趋同。因此, 需要以更加富有内涵的方式来展示产品的特性。在本届展会上, 广大观众可以看到ROSS公司不同以往的展示:搭建了以Fruio机器人为中心的制作系统, 真实再现了《中国好声音》等一系列明星节目的幕后制作环境, 让广大用户真实的感受ROSS公司产品的制作能力, 并为用户未来的系统搭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广播与电视技术》:今年BIRTV展会的主题是“媒体的期待我们的行动”, 从这个主题中可以反映出, 中国的媒体市场在发生悄然的改变, 不再是被动的适应技术的变革, 而是主动的寻求自身的发展。您认为目前中国媒体有怎样的期待和需求?公司有怎样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媒体的期待的?

徐洋:ROSS公司认为目前广电行业发展的环境下, 媒体的生存压力巨大, 不但要面对来自广电自身各频道、各栏目的内容竞争, 也面临着来自行业外视频节目的竞争。传统媒体在追求高质量的节目制作同时, 也希望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制作设备来控制节目成本。ROSS公司正是应和媒体的这一“期待”, 为广电用户提供性价比最高的系统方案。比如:Fruio机器人机器人参与节目的制作, 在突破传统拍摄模式的前提下, 能够为出品方节省几个固定机位。

《广播与电视技术》:ROSS公司在中国广电市场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徐洋:Fruio机器人广泛被市场接受是ROSS公司所预料到的, 但是, 在中国市场发展如此迅速是公司始料未及的, ROSS公司中国区办公司的全部人员高负荷的运转起来。对于下一阶段的市场业绩, 我们一直抱有理性的心态, 一旦市场增长超越了我们对用户的服务能力, 这对于产品的销售、公司的品牌都会产生负面影响。ROSS希望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 并在我们及时的、完美的技术服务保障下, 做出精品的节目, 这对于用户、对于ROSS公司都是完美的成绩。在售后服务方面, 公司会进一步扩充备件库来满足未来国内市场的发展。

星宇股份:收入业绩双增长 篇11

LED车灯获得进一步突破。公司与奇瑞的LED大灯领域合作深化,并具备批量化技术和经验。为未来订单打算,公司年产50万套LED车灯项目拟开建,项目合计投资5.88亿元,投建期2年,投资回收期6.28年,内部收益率20.7%,全部达产后新增营业收入8.55亿元。

前照大灯增速依然领先。由于奇瑞和一汽大众的畅销车型配套,加上下半年,奇瑞的销量增速迅速回升,带动公司前照大灯销量快速增长,增速达到了30%;后灯的销量增速达到26%。但是总体来看,一汽大众和奇瑞的收入占比合计下滑0.8个百分点。

财务费率,销售费率较大幅度节省。由于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的利息收入,财务费用为-4597万元,同比节省3383万元;销售费率大幅下降1.7个百分点。随着新工厂投产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公司产品质量及产品一致性有较大幅度提升,为公司大幅节省销售费用。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波段式上行态势明显。

【业绩增长】推荐阅读:

业绩提升10-20

业绩合同05-24

岗位业绩06-11

业绩报告06-18

未来业绩07-08

经济业绩08-03

公司业绩08-05

业绩导向08-07

辉煌业绩08-18

投资业绩09-06

上一篇:深孔台阶控制爆破下一篇:强制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