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变脸教学

2024-07-22

川剧变脸教学(精选10篇)

川剧变脸教学 篇1

川剧的变脸

宁夏灵武市一小胡林芳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的地方戏剧——川剧,初步了解中国戏剧脸谱艺术,引发学生对川剧艺术的喜爱愿望,学会尊重地方艺术,加强民族情感。

2、通过欣赏川剧《江雪》唱段和模仿川剧表演动作,激发学生深入感受川剧奇妙的“变脸”、高亢的腔调等地方戏剧的特点。

3、了解川剧“变脸”艺术的有关知识和面具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动手制作“变脸”面具。教学重难点:

1、感受川剧高腔的韵味。

2、制作面具并模仿“变脸”进行游戏。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面具等。

2、学生:色卡纸、剪刀、彩纸、油画棒、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师:昨天,班里有位同学告诉我,她学会了戏剧表演中的一个技巧,想展示给你们,想不想看呀,有请×××同学上来表演。

2、学生表演

(师:她用手蒙着脸干什么呀?)

3、讨论:谁知道她模仿的是什么表演技巧?“变脸”是什么地方?什么剧种中的特殊技巧?

4、学生带面具进行表演

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将要给你们表演他学会的“变脸”。我们一起来观看他的表演。

谁能说一说,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的课题二——川剧的变脸。

5、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川剧及川剧绝活——变脸

1、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川剧及川剧绝活——变脸的相关知识。

师:谁能说一说你知道那些和川剧及变脸有关的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资料

2、师介绍川剧及川剧绝活——变脸

(1)川剧: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含有用四川话演唱的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2)欣赏川剧《江雪》唱段,感受川剧高腔的韵味。(3)川剧绝活——变脸: “变脸”变的是什么?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是因使用面具而形成的技巧,是一种在演出中用极快速度更换面具来刻画戏中角色的特技。

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扯脸: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

川剧形成于明末清初,川剧变脸绝技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戏圣”康子林作了重要的改革,刘忠义老师将脸谱改为绸布制作。直到“变脸王”王道正老师的改革川剧变脸才日臻完美,名扬天下。

“变脸”所用面具是用猪尿泡或纸、布、薄绫子按演员的脸型制成,很薄,在按剧情分别绘上相应的脸谱,可多层叠加在一

起使用,演出时再一层一层撕下面具,从而形成“变脸”的效果。

川剧变脸有整脸变与局部变、面具变与技巧变、当场变与赶场变等不同的变法,依据变脸的次数又有“三变脸”、“五变脸”、“九变脸”之称,其中,“九变脸”难度最大。

3、欣赏川剧中的“变脸”视频(1)欣赏“变脸”视频

(2)思考并讨论:变脸过程中,人物面具有什么特点?(3)欣赏各种川剧“变脸”脸谱图片

(4)讨论并归纳“变脸”所用面具上的脸谱的特点。A、面具的外形要符合表演者的脸部轮廓。

B、面具的五官要夸张,再加上一些花纹图案突出五官。C、面具的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

三、制作“变脸”所用的脸谱面具

1、欣赏小朋友画的脸谱面具

2、出示制作要求

(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B、可先在彩纸上画出面部五官,再剪下贴在准备好的面具上,并加上一些花纹图案突出五官。

C、还可以直接在面具上用油画棒画出人物的眉、眼、嘴、鼻,但要画得夸张一些。)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我们也来玩变脸

1、每个小组派1人为代表,将本组面具收齐做游戏——“变脸”。

2、评选优秀面具制作小组及个人

3、评选优秀表演人员。

川剧变脸教学 篇2

关键词:川剧,《变脸》,帮腔,美学效果

中国戏曲从远古走来, 犹如长江之水发源于青藏高原, 最初的涓涓细流曲曲折折, 终于过千山而凝大气, 纳百川而现大象, 成为一个人间奇迹, 也是我国国粹得以自豪的原因。我国的戏曲中, 川剧作为几大剧种之一, 以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灵活的创作形式, 无论是在历史渊源还是形式特色等方面, 都是我国戏曲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帮腔”是川剧中高腔的一种主要形式, 其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在关节处起点化作用, 往往是一句或者几句帮腔, 竟会达到意在言外, 心领神会的艺术效果。帮腔即戏曲作品演出中的帮唱部分, 通常出现在后台或者台上, 其作用在于描绘环境、营造气氛以及表达剧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 它相较由剧中人物自己演唱, 要更加耐人寻味。帮腔是川剧高腔中最具特色的部份, 不仅具有起腔定调、还可以以第三者的视角阐述评价、代替剧中人物讲话、表达角色难以言说的内心独白、抒发人物的情感等多种功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浅析帮腔在川剧《变脸》中的设置及其产生的美学效果。

一、现代川剧《变脸》概况

在众多的川剧作品中, 帮腔的独特运用成为许多作品的点睛之笔, 川剧《变脸》就是将帮腔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并且加入全新的改革, 使其特色更加显著, 更加耐人寻味。

川剧《变脸》是著名剧作家魏明伦“人性”系列的又一成功之作, 他把“反封建”的母题升华为一种具有巴蜀文化风韵的审美意绪, 通过江湖艺人水上漂和他的“孙子”狗娃的悲欢离合, 在鞭挞那个人祸连年的黑暗社会的同时, 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扭曲, 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人性悲歌。在深层意义上说 , 川剧《变脸》在细细品味人性的同时 , 思索了人生和人的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无论是水上漂, 狗娃, 还是男旦梁素兰, 从他们身上或浓或淡地显露出了历史的无情、个人无力、人生命运的不公。

二、“帮腔”在川剧《变脸》中的设置美学

川剧的帮腔是引入适当的弦乐, 结合人声形成的唱腔, 其特色在川剧《变脸》中的运用非常突出, 这也体现了作者魏明伦在其“戏曲改革”中的深层含义。“帮腔”独特运用, 给本身感天动地的故事情节渲染了气氛、突出了情感、变换了形式、以及增添了不一样的效果。下面就具体通过作品中的“帮腔”的运用, 阐释其形成的美学效果。

(一) 川剧《变脸》中帮腔的设置特色

《变脸》这部作品的“帮腔”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首先, 从内容设置来说, 这部作品中“帮腔”的设置毫无例外地在介绍故事背景、表达人物情感、烘托感人气氛上起到了突出的效果。在作品开始, 四位伴唱演员高喊着“跑滩要跑, 叫卖要叫, 闹台要闹, 高腔要高”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具有四川特色的川江码头, 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在主人公水上漂被陷害被抓时, 心中的无助被台前的帮腔唱出心声:“天下乌鸦一样昏, 洪洞县中无好人”, 短短的两句唱词道出了此时此刻水上漂最真实的感慨以及难以言说的冤情。像类似的场景, 导演通过帮腔演员的饱含深情的演出, 不仅对环境和气氛增添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人物内心感受, 突出了全剧的悲情气氛, 升华了主题。其次, 从形式来说, 《变脸》这部作品的“帮腔”运用最突出的要数其在形式上的设置。这部作品中的“帮腔”首先是在整部剧的开始和结尾同样由一位男声表演, 唱道:“道琴一响话沧桑, 返璞归真唱善良, 请君试问川江浪, 人情与之谁久长”。开始和结尾用了相同的唱词在结构上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并且着重突出了整部剧的主题, 直接点明了剧作家和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对于人性思考的中心思想。其次, 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分析, 整部剧中“帮腔”的运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开始和结尾, 由男声负责, 中间的部分由女声负责, 结构严谨有序, 男声唱出了主题, 女生唱出了内心。并且每到剧中人物情感复杂、情绪高涨、矛盾冲突激烈之时即“帮腔”的运用之时, 恰到好处。最后, 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在整部戏的上半部分, 主人公水上漂喜得狗娃这个“孙子”, 欲将自己的所有宠爱和家传绝技给予后辈, 却不料得知狗娃是个女娃, 失望和气恼让水上漂狠心赶走狗娃, 可怜的狗娃不断哀求, 两个主要人物长时间的情绪僵持、矛盾加剧, 无论是主人公还是观众的情感都被调动到最高点, 此时女声“帮腔”的出现“帮腔帮她说句话, 幕后走到台前来, 满场观众也悲哀, 要求老汉留女孩”质朴真切地一番唱词, 成为全剧的点睛之作。

巴赞曾经说过, 电影有他的第四面墙。戏曲也不例外, 帮腔演员走到观众之中, 这次并没有唱出人物内心, 却是唱出了观众的内心, 无意间自然地将观众和作品之间的第四面墙打破, 观众不再是作品之外的观众, 而变成了作品故事中的一部分, 从而拉近了剧中人物以及观众的距离。作品走进观众心理, 观众走进作品之中, 二者相互交融, 其展示的艺术性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此时此刻的观众、剧中人物、甚至剧场都融为一体, 成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可以说, 这一个“帮腔”的设置自然又相当巧妙, 成为全剧的点睛之作。

(二) “帮腔”设置的美学效果

上文已经说到, “帮腔”在川剧《变脸》这部作品中运用独具匠心, 成为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也是其他作品为之效仿和借鉴的。从“帮腔”对于这部作品产生的影响上来说, 主要由以下两种:

1、“现代化”突出

传统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贯注与体现。在这部作品中, “变脸”是传统川剧的特色绝活, 这部作品以传统川剧“变脸”为基础, 同词异意表达黑暗社会的人情善变, 剧作家更关注那个时代的“人”以及其观念、思想和状态, 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将“传统化”转变为“现代化”做到自然而又令人印象深刻。在戏曲中的原创或改编的剧目“现代化”不仅表现在作品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上, 还表现在作品的形式、结构、表演、音乐与舞美等表现手段的更新上。其中“帮腔”的设置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为作品增添的“现代化”的效果。形式上说, “帮腔”的设置给整部作品的形式增添活力, 变得丰富不呆板, 内容上, 正是因为有“帮腔”演员的演出, 大大增添了感情基调, 既代表作品人物的立场, 也反应观众的态度, 使得全剧的人文关怀的现代化思想越发突出。当然, 需要说明的是, 戏曲的“戏曲化”与“现代化”问题, 实际上就是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的问题。“戏曲化”并不只是“现代化”的追求, “现代化”也绝不是传统戏的任务。戏曲没有其本身的“戏曲化”就没有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没有“现代化”的戏曲也就将失去它更新发展的手段和条件。这一点, 魏明伦以及《变脸》已经用实际的行动阐释给了我们。

2、“言情化”浓郁

言情化, 是戏曲形象主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不朽的戏曲形象都是以情动人的。言情, 是中国戏曲形象的整体特征之一, 是一个形象, 乃至一个剧本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国优秀的戏曲作品, 是充溢着“情”的作品, 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也是充溢着“情”的形象。而优秀的戏曲作品, 与平庸之作的最大区别, 不在于有无情感的描写和表述, 而在于所染写的情感方式和和情感的力量及深度。作品《变脸》正是一部突出“情”的作品, 导演和剧作家从不同角度表达情感, 力图覆盖多种角度, “帮腔”此时成为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言情的表达方式。

(1) 情的抽象与具象

戏曲对于“言情化”的处理, 在创作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情的抽象和具象就是其一。抽象的情, 指把具体的、朦胧的、万千差异的“情”加以分类、规范、概括、提取等等, 从大量的情感事例中抽象出来。具象的“情”主要指把情感具体化、外化、物化的过程。

《变脸》中狗娃对水上漂的感情质朴单纯, 恩情、孝义通过情节表现得淋漓精致。狗娃为报答救命之恩, 跟着水上漂出海卖艺, 为了表达孝心, 圆水上漂的梦, 冒险把别家的小男孩带到水上漂身边, 自己却吃尽了苦头。像这样的种种情节都是作者将人物情节设置抽象成人物的情感, 同时利用“帮腔”等具体手法, 又将整部剧的感情具象化。抽象的情, 往往要靠具象展示或渲染。“帮腔”演员对于剧中人物内心的表达同样也是将人物间的感情具象化, 形象化以及直观化。

(2) 情的贯穿和间离

在戏曲形象中, “情”是贯穿始终的元素。比如《邯郸记》中卢生奢华之矫情;《义侠记》中武松任侠之豪情等。所谓情的间离这里指:一种正在持续中的情, 被其他戏剧因素所间断、穿插;或者是角色与人物形象的感情距离。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第一种。

《变脸》这部作品中, “帮腔”在作用和效果上主要是言情传意, 在其形式上, 帮腔贯穿了全剧的始终, 从开始到结尾, 以及中间剧情的发展。这样形式上的设置, 对整部剧情感的梳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 “帮腔”演员多在表现人物内心所想, 传递思想感情, 特别是在每一场中间的空隙或者剧中人物感情产生裂痕、误解的时候, 加入“帮腔”, 用第三人称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在感情上起到连贯的作用, 在形式上, “帮腔”的加入又对剧中人物情感起到穿插和间离的效果。

(3) 情的言说与意境

在现实生活中, 情感与环境虽属于不同的范畴, 却又是无法分离的。作者之意、形象之情, 无不依托于一定的或是特定的“境”;“境”则又能涵容和传达作者之意、形象之情。可见, 二者的地位之重, 影响之深切。川剧《变脸》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部作品中, “帮腔”在内容设置上主要以传达感情、引起共鸣, 同时, 主要出现在作品的开始和结尾部分, 主要是用于环境的阐述和意境的传达。并且, 情感的传递和环境的阐述并不是两中孤立的存在, 情中带景, 景中有情,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 使得这部作品的“帮腔”才会变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从而不难看出, “言情”与“意境”的关系, 正如卜键老师所说, 意境的底蕴、核心或曰精华之所在, 在于言情;言情的物化, 诸情之间、情与境之间的交融, 形成了意境。非“言情”无以至“意境”, 无“意境”则情无所寄托, 则谈不上言情。

因此, 优秀的剧作中的形象塑造, 无不以言情胜;平庸之作中的概念人物, 正在于其言情的浮泛, 正在于其曲白之情缺少感染力。中国戏曲的写意风貌, 戏曲舞台上的传神表演, 舞台下的帮腔设置, 戏曲的意境, 戏曲形象的传奇化和类型化特征其基础都建筑在言情化特征上, 或与之互为表里。

三、结论

对于现当代的戏曲作品来说, 帮腔的艺术功能意境超出了它本身的界定, 而成为中国戏曲诸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感性形式, 成为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美学品格的特征之一。一些时兴的话剧、歌剧、歌曲等, 已经注意吸收、借鉴戏曲帮腔的功能和形式, 以丰富自身对美的艺术形式的追求,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现象, 也说明帮腔的艺术活动仍在延伸和发展中。

参考文献

[1]夏兰.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实事出版社, 2009.

[2]李乡状.川剧艺术与欣赏[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

[3]胡度.帮在点子上[J].艺术世界.1991 (1) .

[4]陈多.戏曲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5]陈志伟.中外艺术精粹——川剧[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6]王新民.中国当代戏剧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7]卜键.从祭赛到戏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川剧变脸揭秘 篇3

变脸绝不是为了耍醋,而是用来表现剧中人物情绪或者心理的突然变化,是准确揭示剧中人物思想活动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扑哧”——随着口里吐出一团艳丽的火焰,“唰唰唰”,曲艺演员同时又亮出了自己的变脸绝技——在一瞬间变了3张脸谱!底下观众齐声叫好。变脸大师彭登怀居然能在25秒之内变出14张不同的脸谱!这么迅雷不及掩耳的“易容术”怎么就那么神呢?

四招练就变脸绝技!

其实,别看变脸看起来很神秘,只要掌握了它的手法,也就是以下四招,揭开神秘面纱的变脸,也就没那么神了。

一、抹脸——胡子眉毛一把抹!这种变脸手法是最简易而且最原始的方法。它是将化妆用的油彩涂在脸的特定部位上,表演时,利用转身、埋头或者披风挡的动作做掩饰,用手往脸上一抹,嘿嘿,脸就变了!《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采用的都是“抹脸”的手法。

二、吹脸:这可能是最不好受的变脸方式了。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淘气时玩没玩过吹面粉?“噗”——瞬间,原本干净的脸蛋就变成小白脸了!“吹脸”的原理和这差不多,只不过变脸用的材料比较神秘:放在地上盒子里的各色烟灰!当然演员们还需要在脸上多抹点油,增加黏性。在演员装作倒地的瞬间,用嘴吹灰,同时闭眼、闭气,不同颜色的灰沾在脸上,原来的脸就变成了一张丑陋而恐怖的脸了。

三、扯脸:比起前两招,扯脸就显得环保得多。而这个手法可能是现在最时髦的变脸手法了,现在的变脸大师们几乎用的都是这种变脸手法。方法是事先将不同的脸谱画在一张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张小心地贴在脸上。丝线的头就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比如腰带上),在表演时,故意做出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掩饰动作,比如用扇子、伞等道具掩人耳目,趁机扯下面具,完成变脸。所以这招又叫“扯脸”。

四、气功变脸:传说此招是用运气的方法改变脸色,据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演员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心理。遗憾的是,如今此项绝技已经失传,是真是假,小编也没见过,只能感慨了!

然而,虽说招式都是这几个,但要没有合理的舞台设计、得心应手的道具配合、以及长时间的多次练习,真要将脸变得炉火纯青,那真可谓是天方夜谭了。

脸谱DIY

怎么样,明白了变脸的密秘,你是不是觉得变脸也没那么神秘了呢?也想试试身手了吧?那就从制作脸谱开始吧!

工县准备:铅笔,毛笔,各色水彩或彩笔,硬卡纸,剪刀,皮筋或细线,脸谱图形样本。

制作步骤:

一、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脸谱图形样本。比如你崇拜忠肝义胆的英雄,可以选择红脸的关公;如果你喜欢漂亮动人的美女,就可以选择白娘子的脸谱图形。

二、选好自己喜欢的图形,用铅笔将脸谱按合适的比例勾勒在硬卡纸上。

三、在勾勒好的脸谱上,用毛笔根据脸谱图形样本,蘸上不同颜色的水彩或直接用彩笔进行描绘;将描绘好的脸谱晾干。

四、小心地用剪刀将晾干的脸谱沿着边剪下,注意留出系皮筋或细线的位置和小孔。

五、将皮筋或细线系在剪出的脸谱的小孔上。

最后,你就可队将亲手制作的脸谱戴在脸上炫一下了。

温馨提示

川剧《变脸》观后感 篇4

这是我来到一小上课的第三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我严格遵守活动中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爱护学生,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次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川剧变脸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生长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90后可能和我一样对中国戏曲文化还是相当的不了解,通过戏曲教学,我发现其对习惯现代剧的我们也具有极大的魅力。川剧《变脸》,其情节同样波折感人,意味深长。

川剧《变脸》不是单单讲述中国变脸绝技的戏剧,而是更侧重于情节、人物情感、内涵的表达,更蕴涵层层深刻的变脸含义。本剧主要讲述了身怀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的艺人水上漂的一段波折经历。水上漂老年膝下无子,孤单一人,在观音会上,偶然结识“活观音”男旦梁素兰(人称活观音),活观音目睹了水上漂的变脸绝活,恳请他投身梨园,被他婉然拒绝,但俩人诚投意恳的交谈,使水上漂萌芽了收留后代以传绝活的念头。渴望绵延子嗣,传承技艺的水上漂又从人贩子手中花大价钱买下狗娃,狗娃聪明伶俐、孝敬长辈,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水上漂发现狗娃是个假小子,不禁大失所望,又不忍心将其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狗娃则以‘老板’代替爷爷,留在水上漂身边,依旧相依为命。好景不长,狗娃勤奋努力,习得除变脸外的所有技艺,但生性好奇、对水上漂的重男轻女不服气的狗娃,暗中偷看“老板”变脸秘密,不小心引发出一场火灾,酿成大祸,不得已内疚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拥挤时拐走高家孙少爷天赐,而狗娃在流浪乞讨中,又落入人贩手中。在人贩子破旧的阁楼上。她结识了三岁男孩天赐,并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不料水上漂反惹出一桩绑票案,狗娃的报恩之举给水上漂带来杀身之祸。水上漂被以“拐卖儿童罪”锒铛入狱,拒绝高价保释后,警察局便把本县十几起未结的儿童案全算在他头上,他被判以死刑。狗娃闻讯痛悔不已,去找梁素兰帮忙,恳请他去救爷爷,梁素兰求告护国军师长,却断然遭到拒绝,狗娃情急之中在护国军师长寿宴上亲身上演了一出〈舍身岩〉,为了为爷爷洗刷冤屈,纵身跳崖,感动了军部师长,水上漂得以昭雪,但此刻狗娃却要永久的告别爷爷了。

我们不禁联想到‘变脸’的深刻含义。通过这部剧,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官场混沌,水上漂有冤无处伸,人欲横流。那样的年代,心术不正的官员不上演着一出出变色龙的戏份,他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逮着机会就像百姓伸出贪婪的双手,只可怜了那些被冤枉的穷人。水上漂这样一个年迈艺人便是那个时代挣扎在底层民众的一个缩影,高价的保释金缴付不起便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冠以各种罪名。善变的贪婪的官员像吸血鬼一样压榨着劳苦大众,官官相护,置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水上漂的情感变化也可说成是另一种“变脸”:一开始以为狗娃是男孩时,娇宠万分,一则自己有了后嗣,二则变脸绝活后继有人;但发现其为女孩时,大失所望,更断绝祖孙关系,要将其逐出‘家门’,当狗娃为其送来天赐时,原本就已思念狗娃的水上漂更加感激万分,然而到最后,狗娃为救爷爷纵身跳崖,爷爷为此深深忏悔、抱着狗娃紧紧不放,水上漂情感的变化又何尝不是一种变脸呢?

在表演过程中穿插了慈航观音为救父命而在舍身崖前割断绳索跳崖的情节,也许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为了接下来发展天赐在戏院丢失的剧情而铺垫的,但到最后,我们明白,这是为了讴歌狗娃——这个十岁左右、生性善良的小女孩如观音一般。小女孩狗娃虽然被爷爷赶出家门,但仍时时刻刻牵挂爷爷,再又一次被人贩子关起来时,想到天赐正符合爷爷的希望,便攀爬着、经过重重困难将天赐送给爷爷,又默默的离开。后来狗娃为帮爷爷洗冤,纵身跳崖,只求换爷爷的清白,最后我们欣慰地看到人性的真善美终将战胜狭隘落后的传统观念。这样的舍身精神堪比观音救父。所以戏剧在安排慈航观音救父的情节时,就把拥有善心的小女孩比作观音。

川剧变脸教学 篇5

及表演顺序

一:四川长嘴壶功夫茶艺表演 表演时间:5分钟 可以互动

串词:四川茶艺最为特色的就是用1.2米长的铜壶掺出滚烫的开水注入茶碗中。持壶者(茶艺师)在掺茶之前秀壶艺、既:茶艺师将中国武术中的18般兵器的套路融合于长壶壶艺,品茶人会在茶艺师掺茶过程中享受到即有武术、杂技、茶文化为一体的四川特色的中国茶艺。

二:川剧舞蹈:俏花旦 表演时间:5分钟

舞蹈是借鉴具有巴蜀地域风格的川剧艺术旦角之一的花旦作为创作元素。

融会川剧的音乐风格,用舞蹈的现代创编手法以及舞蹈的古典身段等肢体语言,运用花旦头顶的野鸡翎子展现花旦角色的乖巧伶俐,幽默风趣。舞蹈融入了川剧身段,手法,舞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该舞蹈曾荣获全国舞蹈大赛金奖,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演出;

三:川剧小品:皮精滚灯 表演时间:10-12分钟;

皮金是富家少爷,也是名副其实的“粑耳朵”,某天在外头打牌,老婆得知后,看看是如何“修理”这位故事主人翁的。。川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也是四川独有的,节目滚灯,更是川剧绝活之一,与变脸、吐火、藏刀等并列其名,另外借此机会,让来自省外的客户也有幸欣赏这台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表演者:成都市川剧团演员

表演形式:灰谐、幽默、搞笑。

表演人数:2人

四:四川特色舞蹈:麻辣乖幺妹儿 表演时间:4分钟

四川麻辣天下皆知。四川人麻辣的个性美女在本舞蹈里面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欢快的川剧节奏的音乐,穿着大红大绿,拿着小蒲扇的川妹子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娇俏中透着麻辣,眼神中含着柔情,活脱脱吃着辣椒长大的川妹子,烫火锅辣不怕的乖么妹。

表演:四川省歌舞剧院

五:川剧绝活:变脸 表演时间;6-8分钟

《变脸》教学反思 篇6

教师活动:揭示课题“小丑变脸”后,在photoshop中打开“小丑”和“小孩子”两幅图片。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小丑”这幅图片中小丑没有头。

师:你们会给小丑装一个头吗?

生:不会。

师:那看好老师来“变魔术”,给小丑装一个头。

演示运用套索工具选取小孩子的头部后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给小丑装一个头。

(附要求:

1、你能完成这张图画吗?

2、想一想,怎样用套索工具选取图形的方法?

学生活动:完成选取小孩头部,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用套索工具选取图形的方法?

教师活动:用单击加拖动的方法来用套索工具选取图形。

教后反思: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本课导入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个小丑还缺一个头”,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川剧变脸教学 篇7

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中将大量的看、画、做、玩融入活动中,强调体验,丰富学生的感受。本课我使用一段川剧《变脸》的视频导入,一是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变脸这门艺术形式,而是通过观察抓住变脸的要素:色彩、花纹、表情。从而引导学生对变脸的太阳的样子的思考。在引导学生分析范画的环节,学生很快能归纳出太阳变脸的要素:脸型、光芒、花纹、表情。我将教材中的构图分析改为让学生根据作业要求演示出太阳的大小,使学生认识起来更直接、更直观。在出示范画启发构思环节,

我将范画和学生试画的太阳巧妙组合,“变脸”出:生气的、流汗的、可爱的太阳形象。让学生很直观地学习到太阳形象与阳光造型表现的关系。不仅激发出了学生兴趣,而且很快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

作为美术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洋姑娘与川剧 篇8

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变脸、一段段流动地域风格的唱腔,魅力独具的川剧,让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洋姑娘迷上了它……

前不久,在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举办的一台大型文艺晚会上,当主持人介绍川剧《白蛇传》选段“水漫金山”的片段时,舞台上走来一位俊俏的洋美女,她那有板有眼的台步,她那像模像样的表演,一招一式都令台下的观众赞叹不已。

这位洋姑娘是谁?她怎么会表演川剧呢?

一部世界名剧让她对中国魂牵梦萦

她就是远渡重洋前来成都学习川剧的美国大学生白灵芝(Liza・Bielby)。

白灵芝1980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苏比利尔湖畔一个名叫马维菲的小镇上。,中学毕业以后,白灵芝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密歇根州KalamazooCollege大学艺术系,攻读人类生态学和戏剧学。读大学时,一个偶然的原因,使她对神秘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的老师爱德门塔(Edmenta)是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Brecht)的崇拜者,他对布莱希特的许多戏剧作品充满兴趣,其中尤其推崇的是一部名为《四川好人》的戏剧作品,因而,他特地将其翻译成英语,并于5月组织学生排演了这部戏。白灵芝在剧中扮演三位神仙之一的东方神仙以及女主人公、四川好人沈黛。

这部话剧成功演出之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漂亮的白灵芝也成了师生们追捧的偶像。

虽然白灵芝“一炮走红”,但她却并未因此飘飘然,她的思想游离在《四川好人》这部话剧之外:为什么布莱希特写的剧本要以中国的四川为背景?四川人真有那么好吗?现实中的四川是不是出好人的地方?四川人好在什么地方……这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她,让她对四川生出许多向往。

巧的是,在此后的一天上午,一个小孩在校园附近的湖边戏水时不慎掉入水中,一位不会游泳的名叫李舒的中国青年,奋不顾身地救起了那个孩子,而自己却差点被淹死,幸好被飞速赶到的救生艇及时救起,才幸免于难。这件事被当地媒体报道以后,引起了小城市民的轰动,李舒也因此而成了小城市民心中的英雄。而让白灵芝惊异的`是,李舒竟是四川人。

这件事发生后,白灵芝似乎对四川又多了一份了解,她也因此对四川更加着迷,到四川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8月,在一家美国公司的支持之下,她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跨进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大门,学起了汉语。

在北京教育学院学习期间,白灵芝对中国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尤其喜欢老子、庄子哲学。

7月,她听说与自己一起长大的邻居姐姐、也在中国留学的东方晨曦(Rehema),正在四川绵阳市搞一个环保项目,于是心生一计,缠着东方晨曦,要求一起参加东方晨曦的环保项目,并且以戏剧的形式宣传环保。东方晨曦同意了她的要求,也采纳了她的提议,在绵阳市南山中学搞了一个免费的为期三周的“南山中学环保戏剧夏令营”,吸引了26位高二学生参加她们妙趣横生的课题研究。

在与学生们一起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白灵芝惊奇地发现,在绵阳城里一些很原始而简朴的茶馆里,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着一种很好看的戏剧,那些唱戏的人画着脸谱,在古朴的音乐中咿咿呀呀地唱。演员的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演技看上去既传统,又现代,既闪耀着中国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又散发着西方时尚的舞台艺术魅力,同时还有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

这是一种什么戏?为什么这么好看的戏有那么多的老年人喜欢看?却少有年轻人看?为什么唱这种戏的人和看这种戏的人都那么高兴?演员们的每一个微妙的面部表情和手势都代表些什么意思……对戏剧极敏感的白灵芝惊叹之余也诧异不已。

后来她通过了解,才知

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篇9

川剧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的情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打造川剧特色。通过川剧传习基地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创新我区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现将我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作以回顾。

一、领导重视,有章可循。

学校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川剧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川剧文化如何走进学校,如何在学校健康发展,学校如何借助川剧文化进校园来推进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规划的川剧文化传承调研。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文广新局牵头,会同区教科体局、区文化馆、区艺术家协会以及学校进行了多次座谈、实地调研。经过论 证,确立了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为广安区川剧传习基地学校。并于2015年4月28日举行了广安区川剧传习基地授牌仪式。

二、成立领导机构

自开展川剧特色教学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 长:张培友 副组长:周长芹

组 员:刘德江 付群力 付小红 蒋甜甜 唐玉婷 林帮玉 王明坤

三、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广安区厚街小学成立于1933年,是一所近百年的历史名校。厚街小学校与广安川剧团仅一墙之隔,学生从小就能听到川腔,感受到川剧韵味。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厚街小学校在发展自己特色教育中尽享便利。为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的情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为广安区川剧传习基地学校。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必须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所作为。全体教师要确立“以川剧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共识。”

四、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我们厚街小学的“厚道”教育,它凝聚了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而川剧教育正是培养厚道人的有效途径。现如今,川剧老艺人面临接班人稀缺的现实,我们为什么 不投其所好呢?为此,我们请到了原广安川剧团老艺人为我们的授课教师。利用现有川剧团的闲置剧场,作为我们的教学场地。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在原有的艺术特长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川剧体验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艺体教师的特长,建立起了川剧形体训练班、川剧绘画班、川剧剪纸班、川剧演唱班等。

五、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要让特色教育长足发展,必须依法治校。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在教科体局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制度的创新,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

要让“川剧融入校园文化”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有支撑川剧特色教育实施的硬件做有力的保障,否则就将流于形式。学校按要求配备了川剧训练专用教室、艺术活动室等,为学生统一印制川剧校本教材,并想办法筹集专项资金逐步配齐了川剧特色教育所需的音频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摄像设备、各种乐器、表演服装等。

六、以课堂为抓手,凸显特色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普及教育为抓手,着眼于全体学生川剧兴趣的培养。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感知川剧艺术。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 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七、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学校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川剧形体训练班、川剧绘画班、川剧剪纸班、川剧演唱班等。并将川剧普及课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并带动学生学唱川剧(学校广播系统每天定时播放优秀川剧曲目)和学习有关川剧知识,在普及川剧知识和学唱有关曲目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抓好学校川剧表演社团的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川剧表演艺术水平。到目前,川剧剪纸、川剧绘画作品已多次接受市、区领导检查验收;川剧表演节目《川剧童韵》已于9月28日在广安市第三届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上首次登台成功演出,受到市、区领导一致好评,川剧传习工作初见成效。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校现在川剧教育的艺术氛围浓厚。喜爱川剧、热爱川剧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川剧作品也多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创建市级川剧教育特色学校,是一件富有教育意义的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学校将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努力把川剧教育打造成广安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为更好更快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川剧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

看川剧品韵味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10

王老师很苗条,各种各样的衣服都能穿。她有着一头瀑布似的长发。还有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巴,更是让我们全班的同学纷纷叫口不绝。

王老师会变成生气的黑脸,每当我们上课不专心听讲,或上课时吵闹就会向我们大发雷霆。有一次,王老师正在黑板上认以真真的写写画画,写一会儿,就转过来有声有色的给我们讲课,她就写一会儿,讲一会儿,写一会儿,讲一会儿这样的循环着,于是有的同学就趁着王老师转过去的时候玩玩具、跟别人说悄悄话。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位同学正在玩东西,突然,王老师转了过来,发现了同学的小动作,那位同学被罚了一顿“竹笋炒肉”。

别以为王老师只会变黑脸,她还会变温柔。有一次。下课了。一群女生在办公室外跳皮筋,突然王老师从办公室走了出来,那群女生害怕似的躲了过去。可王老师却一下子从办公室门口跳了过去,在那玩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就站全那里惊呆了。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趣味练习下一篇:2建设条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