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4-06-22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精选12篇)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1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客观性, 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并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当采取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 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 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我国要真正走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将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客观性

1.1 中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众所周知, 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现它们的永续利用, 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 我国的资源现状很不乐观。从水资源来看, 我国人均水量按1997年人口计算仅2200m3/人,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 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看,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并且每年还在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减少。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 最近7年间, 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亿亩, 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从矿产资源看, 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1]。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 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为了发展经济, 大量消耗资源, 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

(1) 水环境每况愈下。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60亿吨, 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饮用水的安全受到威胁, 生态用水匮乏, 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其中4 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 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 (水库) 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7 5%以上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2) 大气环境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59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 大大超过环境容量, 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

(3) 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2 0 0 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941万吨, 其中有3000吨的危险废物未经任何处理,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二次污染严重。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36亿吨, 集中处理率为54%, 仍有6200万吨未经任何处理。监测结果表明,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 0%。

(4)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5) 生态环境恶化, 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现状警示我们, 资源短缺和局部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 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和直接影响。因此, 必须尽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 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国际环境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解决资源供需缺口, 积极寻求国际资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这将导致我国资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增加, 也要求有坚挺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 再加上争夺国际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 供给方加价不可避免。入世后我国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改进技术, 更新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之一。利用国际资源的成本增加,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 这要求我们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出现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新特点。我国与美、俄、英、法、德、日等国家相继建立了各种战略伙伴关系, 但遇到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经济因素时, 这种关系又将是何等的脆弱。日本为了争取到更多的俄罗斯远东的石油资源, 大力开展“金元外交”, 最终石油管道由“安大线”、“安纳线”改为有利于日本的“泰纳线”, 虽然此方案也有俄罗斯基于环保因素的考虑, 但俄罗斯将开发远东地区作为其复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避免为争夺国际资源而产生不必要的外交摩擦才是上策。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西方一些国家不再以经济制裁来封锁中国的发展, 但意识形态和价值形态领域的渗透会不断增强, 国家间政治力量的对比会有增无减, 这会增加我国利用国际资源的变数。有报道显示[4], 我国经济总量已排名世界第六, 外汇储备已突破7000亿美元,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国际社会舆论不一, “中国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论”甚嚣尘上。虽然我国及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发展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不会对任何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构成威胁, 但“中国威胁论”还是对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带来负面的影响和不小的难度。2005年初我国第三大石油集团公司——中国海洋总公司, 在收购美国优尼克石油公司的过程中, 最终因商业以外的原因——美国会议院的反对而夭折, 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价值形态领域的渗透和政治利益集团间角力不容忽视, 基于国家战略安全的考虑也要求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

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上世纪90年代初,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并制订了《中国2 1世纪议程》, 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 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 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其存量相对人类发展的需求, 相对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言, 总是稀缺的, 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的话, 总有一天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 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了威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是相悖的, 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六强之列, 在未来20年里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但这种增长还是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前提的, 从能源角度看, 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几乎是目前所有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的总和。这就难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方面是缓解当前资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经济和国家战略安全、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根本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摒弃传统的资源高度依赖型发展模式, 重视和发展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

目前学术界将循环经济归结为3 R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 (Reduce) , 要求用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二是再使用原则 (Reuse) , 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 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三是再循环原则 (Recycle) , 要求生产出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 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 我国在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方面的特殊国情, 要求我们必须克服劣势, 发挥后发优势, 实行跨越式发展。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 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条件都十分充裕, 他们用了近200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这样的历史条件, 对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已不复存在。中国人口多, 重要资源紧缺,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脆弱, 经济基础薄弱, 增长方式粗放。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为我国经济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二,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是继承已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 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发展循环经济, 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适合我国国情, 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3、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当采取的措施

3.1 转变传统观念, 进行制度创新

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 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首先, 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我们从GDP中, 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 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有多大呢?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核算体系, 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 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 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20多年来,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

其次, 在政策层次上, 要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志制度, 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二是要在政府采购中, 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 推动政府绿色采购;三是要通过政策调整, 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 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例如:对于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 对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 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 (污染排放) 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建议专门设立环境技术开发基金, 重点支持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促进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公用性事业方面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3.2 抓好生产和消费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工作

3.2.1 在资源开采环节, 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 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 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 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 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 降低采矿贫化率, 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

3.2.2 在资源消耗环节, 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 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电动车、汽车、计算机、家电等机械制造企业, 要从产品设计入手, 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 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零部件或材料, 提高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

3.2.3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 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 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 积极发展再生能源, 推广沼气工程,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3.2.4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 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 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

3.2.5 在社会消费环节, 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 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 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于法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福建信息纸业.2006年第4期

[2] 方治伟.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集团经济研究.2006.01下半月刊

[3] 杜宜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 石金友, 张建毅.改革中发展, 节约中开发——浅议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工程咨询.2005年第11期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2

十年前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系统的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

六年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更何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把环境问题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生命。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完善环保的投入机制和环境经济的政策,加大政府、社会、企业对环保的投资力度,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

策。国家和社会还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3

[关键词]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制度設计

一、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基础

(一)社会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基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发展方式,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机制在“两型”社会中的作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社会严峻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新路子,建设“两型”社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法理基础

法以社会为基础,法律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法律具有滞后性,而社会的发展要求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使其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建设“两型”社会的法理基础在于法律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还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使环境和资源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畴,更有利于发挥法律的调整机制作用,以达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进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①

二、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指导立法行动并贯穿于整个立法。“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是指国家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或意欲实现的结果。它是立法者对“两型”社会所追求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保护与自然的态度。

“两型”社会的立法目并不单一,它追求多元价值,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环境提供发展的平台,同时人类的自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三者不能偏颇,任何一个要素的失衡都将会影响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两型”社会的立法不仅应保护环境,维护人体的健康,亦应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同时要保护环境、保障基本人权,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

“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是指在“两型”社会立法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否则人类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开采自然资源的方式是可持续、适当的,缺少或失去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更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至于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得以提升。

(二)合理运用市场诱导机制的原则

“法之理在法外”,单纯运用法律手段有时难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合理运用法律外手段解决法律中的问题是可行与有效的。法律取决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律调整方法与手段的变化,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其要求的法律,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②

“两型”社会要求改变过去以强制命令为主的方式,要求通过完善市场经济诱导机制,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市场行为,政府的管理模式也转为激励管理模式,经济诱导原则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所要主要采用的原则之一。从制度上大力扶持和培养环境和资源市场的形成,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利益诱导机制的介入,使“两型”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两型”社会立法中的具体制度设计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两型”社会的立法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以外,笔者认为,立法者还应确立以下具体的制度:

(一)健全环境和资源法律责任制度

违反义务承担相应责任,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如此才能使得触犯法律者有畏惧心理,进而去守法或不去从事相关违法行为。我国相关的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有待修改和完善,要把抽象的原则性的条文明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作了明显的限制,但很多违法行为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律责任相对应,法律责任不能落实。③因此,健全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两型”社会立法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据和保障,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当前,建立生态境补偿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代际之间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

(三)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

有权利必有救济。法制完备的国家,法律应具有可诉性,争议可以通过司法得到救济,这是“两型”社会所必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将传统的三大诉讼合而为一,对环境纠纷实行整体式的诉讼救济的新型诉讼制度。它是具有预防、激励、政策形成功能,保护私益和公益于一体的专门诉讼环境诉讼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日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④专门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环境诉讼对环境纠纷整体性的肢解,克服对环境纠纷的诉讼救济实行分离式诉讼所带来的公益保护缺位,私益保障不足,预防功能低下等问题。在“两型”社会确立环境诉讼制度,能够使得我国的诉讼制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注释]

①王庆芳,姜文:《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其立法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5)。

②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3)。

③王树义:《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评析》,《环境法——电子期刊》,2003(1)。

③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制度构想》,别涛:《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版。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4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涵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地包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两个方面。所谓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单地讲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这个理念, 最早正式提出, 是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 我们党今天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吸收借鉴了这个理念, 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来的。用“友好”来形容环境, 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情感, 对构建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美好向往。2005年我国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核心内容是,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遵循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 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 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 导致我国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 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另一方面,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未来农村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 我国生态和环境将面临着新一轮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期产生、分期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近20年的短暂发展中集中“爆发”了出来。

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 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 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在全世界144个国家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序中都比较靠后, 其中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排在第100位以后, 淡水资源量也排在第55位以后。但是我国资源消耗大, 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 是日本的7.1倍, 美国的5.7倍, 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而且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 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 德国的26.4倍, 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

可见,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而未来15年, 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 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 这些都需要以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为支撑。若环保问题解决不好, 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因此, 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瓶颈”, 根治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正是基于这些现实,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战略选择。

三、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这为建设“两型”社会指明了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诸多方面, 但重点是观念问题, 特别是大力提高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首先, 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 全民一起动手才能取得成效。为此, 开展对全民的宣传, 树立节约观念, 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 全面介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推出一些资源节约先进典型, 曝光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案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 增强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其次, 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 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 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

总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 每个人浪费一点, 拿十三亿一乘, 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 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 拿十三亿一乘, 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 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每时每刻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节约资源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形成“人人爱节约, 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基于我国国情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因此, 要大力倡导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关键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参考文献

[1]王宾、刘盍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浅议》,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 (4) 。

[2]阳中良、周雪敏:《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4) 。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2。

论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浅谈 篇5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机制

Abstract: At the Fifth Plenary meeting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 put forward the building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The building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e can divide human society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environment-dependent society, the second stage is environment-confrontational society and the third stage is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Of course,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also under construction.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s a kind of concept, its essence is to re-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r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The practical mechanisms of the building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re the ideal mechanisms, and the economic mechanisms,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chanisms and the legal mechanisms.Key words: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building; the mechanism of practice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必须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不断提高我国资源环境保障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对立,再到新的和谐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根据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变,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环境依赖型社会,第二个阶段是环境对抗型社会,第三个阶段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当然,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正处于建设之中。

1.环境依赖型社会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力量显得十分单薄,人类像其他动物一样完全服从自然界的支配和统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1]在“人的依赖关系”的条件下,人类完全依赖于自然界。到了农业社会,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类开始将自然界作为对象来开发,开垦土地、种植庄稼,而不像以往那样只是采食现成的野果和狩猎,所以,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原始的对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出现了对自然的破坏,主要是过度地开垦土地和砍伐森林造成的。但是,那时的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那些破坏还在自然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总体上,人与自然之间还是基本和谐的。我们可以把处于与自然环境这种关系下的社会叫做环境依赖型社会。

2.环境对抗型社会

自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逐渐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投入使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工业社会又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消费。这导致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木材、淡水、矿产等资源的巨大需求。大量开发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的急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愈来愈呈现出对抗关系。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已经从匍匐在大自然脚下的奴隶一跃而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但人类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沉重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我们可以把与自然环境处于这种严重对抗关系下的社会,称为环境对抗型社会。

3.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类社会在完全依赖自然环境并受其支配下生存,固然不可能生活得富裕、自由和健康,但是,人类社会这样与自然环境严重对抗,控制与支配自然环境,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和要求,也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最终会遭受灭顶之灾。因为,毕竟地球的资源有限,承受人类破坏的能力有限。人类进入环境对抗型社会,不到几百年,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破坏却远远超过了人类几百万年的辛苦劳作。这使人类自己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趋于枯竭,从目前探明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储量看,恐怕不到一个世纪,就会消耗殆尽,能源危机已现端倪;而更为严重的又一后果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破坏了生态平衡,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开始变暖,水资源出现世界性危机,大批森林草原惨遭毁灭,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臭氧层日益变薄,这些都使地球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环境危机不断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再与自然环境对抗下去了,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关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尚没有范式化的概念,本文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理念,其实质就是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当然这种和谐不是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那是在以人服从自然为前提的和谐,而此时的和谐是以人占主导地位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自动实现的,是靠人类的主动调控实现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1.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至今还没达到这样的状态,在古代,自然过于强大,人类完全处于大自然的控制之下,既畏惧自然,又不得不依赖于自然,这时候的人类是完全被动地去适应大自然,谋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但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和谐,真正和谐的前提是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到了近代,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日益增大,人类开始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但过于自信,准备控制和支配自然,与自然处于对抗的地位。只有到了当代,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下去,人与自然是共存共亡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经历这样的演变,这与人们对发展的本体的看待的不同不无关系。在古代,那些唯物主义者的本体和本源是一回事,本体就是自然,而社会和人并不重要。这必然导致人们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看得重于人,人与自然之间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近代占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把人看作发展的唯一本体,一切都要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个时候的自然已退居次要地位,那么人们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然以人为重,人与自然之间也不可能建立和谐关系。当代,人们要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和谐关系,必然要以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为哲学基础。马克思将社会和人也纳入了本体的范围,创造了社会本体论。这样发展的本体就变成了三个,即自然本体、人本体和社会本体,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本体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和谐共处的必要。

2.人与人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人与人和谐的社会,这也是它最本质的特征。人与自然的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基于此,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和谐,也必须,而且首先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等,而这些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的利益。利益可以分为个人或者局部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人们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而冲突也势必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正常发展,所以,人与人之间应该维持和谐的关系。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需要对利益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既能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也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3.环境与发展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环境与发展和谐的社会,这是它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环境与发展共处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之中。两者具有共同的目的,无论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是发展经济,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人类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取得全面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大自然的和谐而保护环境,为发展而发展。环境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互为前提,谁也离不开谁,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首先,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是环境能否良好平衡的前提,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失去了环境改善的根本保障。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需要一系列的机制来保障其顺利进行。

1.观念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环境友好型社会本身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这是针对以前人们对环境不友好的观念、习惯和行为提出来的。所以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就要进行一场观念的更新和革命,真正在人们的心目中建立起人与环境要和谐友好的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讲,观念机制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首先,要彻底抛弃旧的以物为本、以经济增长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次,要彻底抛弃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旧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经济机制

经济是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样离不开这个基础来支撑,它要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机制,因为它是与以往不同的社会形态,要求人与环境和谐友好,与以前的不和谐不友好相对。而这个新型的经济机制就是循环经济,因为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首先是减量化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处理上。其次再利用原则。该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最后,资源化原则。该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使其作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正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3.制度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觉行动,而这需要良好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引导性或者强制性力量使经济活动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比较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排放的成本和效益,最终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一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完善、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和依托。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在调整经济利益的关系时要兼顾微观个体利益和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因此必需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促使环境行为融入效率市场的约束和调节的范围当中。另一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相关制度建设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成为推动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动力。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各项制度,比如,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环境信息报告制度,政府部门绿色采购制度,绿色税收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社会团体参与和监督制度。再次,要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最后,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科技机制

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技为动力。两个半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危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科技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加快开发替代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建立环境友好的科技体系。首先,要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技术,其次要发展可再生资源恢复技术,再次要发展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最后要发展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

5.法律机制

法律、法制和法治秩序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们是环境友好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上。法制建设既是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环境友好社会的基本条件和法律保障。法律具有调整社会关系、协调不同社会利益的重要功能。只有通过法律才能有效地处理环境友好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才能保障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目标、任务、计划的顺利实现。建设环境友好社会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相对稳定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而法律的稳定性恰恰能够满足政策稳定的基本要求。法律是使环境友好社会建设活动制度化的重要方式。首先,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律体系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科学的层次,形成协调、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其次,要加强环境教育立法。再次,要加强环境友好市场立法。最后,要加强环境友好生态区立法。

参考文献: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6

基金项目: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环境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06AKS001);苏州市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方世南,男,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摘 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诉求,呼唤着绿色实践方式。绿色实践方式是对传统实践模式的纠偏和超越,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实践方式从实践效益观、实践动力观以及实践主体观等方面进行一场关于实践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绿色实践方式;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诉求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0)01000107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诉求,呼唤着绿色实践方式。导致人与环境不友好的深刻原因,是人类长期所持有的非绿色的价值观以及在此指导下的非绿色实践方式。只有认真反思人类的价值观和实践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纠偏,建构科学的价值观和绿色实践方式,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类实践的价值取向,保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人类始终能够沿着人与环境友好和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

一、绿色实践方式是对传统实践模式的纠偏和超越

实践作为主体能动地变革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结果并不必然地表现为真善美,并不必然会给实践者和人类带来幸福。那种诸如毁林造田、过度放牧和捕捞、随意污染环境的实践活动,只会导致人与环境的不友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抽象地不加分析地抬高和夸大实践的作用,认为实践总是值得肯定的,实践就是一切的做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对实践本身进行价值评价则是必要的和应当的。实践不是目的,只是人类达到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手段。人类要通过实践使生产发展、生态优良和生活幸福,其前提条件是必须使整个实践系统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都处于最优化的状态。也就是说,无论是实践的主体系统、客体系统还是中介系统都必须处于良性互动的和谐状态。而这种和谐状态,则是一种绿色状态——人与环境的友好状态。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双向建构活动,其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活力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人与生态环境的互馈和互益的关系锻炼和提升着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实践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索取能力,这一能力主要体现在这种索取的现实性、合理性、适度性和可持续性上;二是生态环境对主体这种索取的可供给能力,这一能力体现在这种可供给能力要保持可承受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这两种能力的协调程度和发展水平决定着环境友好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实践的水平和效果并决定着实践的价值。

从价值和价值评价的角度看,实践的价值性体现在实践主体和生态环境在这两种能力方面的增长性、互馈性和互益性上。通过实践,主体和所作用的生态环境两者都能获益,就体现出实践的价值。主体和生态环境在实践过程中互益性程度越高,实践的价值就越大,否则就越小。主体与生态环境在实践活动中达不到互益,也就是说主体的获益建立在生态环境受损的基础上就会导致无价值;主体和生态环境在实践中不友好,出现互相敌对和互为其害现象,就会导致负价值或者反价值的现象出现。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在精心考虑自身价值的同时,又悉心地呵护生态环境,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地给人类创造利益,就达到了双向价值的实现。人类在实践中如果只是考虑自身利益,置生态环境价值于不顾,巧取豪夺甚至到杀鸡取卵和竭泽而渔的地步,就削弱和剥夺了生态环境的可供给能力,人类在得到暂时的和细微的价值的同时,却失去了长远的和根本的价值,这种反价值的实践活动是不可取的。

因此,实践是充满着价值色彩或者说是充满着绿色价值色彩的活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是个过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实践主体对于生态环境的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绿色价值追求。求真,即是实践主体主动地认识生态环境及其价值,求得对生态环境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求善,即是实践主体自觉追求与环境友好的“应有”和理想的境界,把实践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友好以及在此基础上达到的互益和共赢作为奋斗目标;求美,即是人类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应生态环境,达到人和生态环境在更高层次上的浑然一体,即天人合一的状态。这就是人类追求的美的境界。美是人类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最高的和最理想的境界。绿色实践方式,就是人类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必然选择,也是摆脱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困境的不二法门。

长期以来全球所进行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充分利用,以高额消费推动大量生产的具有极大弊端的非绿色的实践模式,其直接结果是引发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等一系列矛盾的日益激化,使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频发等生态破坏问题日渐凸现出来。这种非绿色因而充满着严重弊端的实践活动已经使人类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其认识论根源是传统的单一的和狭隘的价值观念。传统的价值定义将价值视为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片面突出价值的主体性,评价价值完全以人类的需要和满足为轴心,将客体置于只能服从和提供满足主体需要的地位。在实践活动中,为了主体的需要,可以无视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其发展对人类提出的要求,可以一味地索取,而不承担对生态环境反哺的责任。这种价值观说到底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高度抽象的价值一般,它不是实体,是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既有主观性的一面,又有客观性的一面。在价值问题上,应该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考察。只从主体需要出发对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作出说明,就离开了价值只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除此以外就不能存在这一特定的语境范围,谈论价值也就毫无意义。价值作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作用和双边活动中产生的。简而言之,正如没有客体也就没有主体一样,没有客体的价值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主体的价值,反之亦然。因此,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和双向互馈的关系。就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言,人在向生态环境索取、获得自身价值的同时,还必须精心地呵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的价值也能得以实现。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体现了科学的价值诉求。就是要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顺应和善待生态环境、呵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要在人与生态环境之间架起双向作用和双向建构的桥梁:人善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也善待人;人与生态环境不友好,生态环境就会以各种方式对人进行报复,导致环境危机,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在由人与生态环境所构成的息息相关的有机系统中,对生态环境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对社会的破坏,因此生态环境灾难实质上是社会灾难和文化灾难,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是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生态环境的紊乱是由于人类的非绿色的实践活动引起的,但又在人类身上施加了痛苦的影响。生态环境危机因此也就不仅是生态学上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人的问题和价值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追求人类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元价值的实现。

二、绿色实践方式在价值论视域引发的根本性变革

绿色实践方式作为对传统的非绿色的价值观和非绿色实践模式的解构与超越,是一个由诸多环节构成具有多方面内容的实践系统。它从实践观念、实践手段到实践行为等方面体现出绿色的价值底蕴。倡导绿色实践方式并由此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从科学的价值论视野深刻认识其所引发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

首先,在绿色实践效益观上的根本变革。人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实践是通过绿色的实践效益体现出来的。绿色的实践效益观是一种始终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实践视野中加以考察和评估的观念,是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助于环境发展的互利、多赢的绿色经济增长观。而非绿色的实践效益观只追求能够为主体带来近期的和直接的经济利益的经济增长,追求的是人与环境不友好的价值实现。绿色的实践效益观揭示经济增长与发展以及与人的幸福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理上的物质东西的累积和吸取所表现出的数量的增加。而发展应该体现在质量上和功能上的改进。发展的合理性除了要充分考虑对人类的有益性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有益性,发展要遵循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规律,遵循生态学高效、和谐与自我调节的原则。为此,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经济的合理性要兼顾和服从生态的合理性。发展的人文性体现在发展是以促进人的才能增长和全面进步的发展,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有益于人的健康进步和身心自由的发展。发展并不只是为了经济指标的增长,它不是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发展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物质的方面,更主要的还应体现在人的身上。那种脱离人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单一的为经济增长而增长的思想与实践是错误的。如果以环境遭受破坏和人们的公共健康受到影响作为代价来追求发展,就会出现非人性和反人道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会给人类带来幸福,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可以说是不能冠以发展之美名的。发展的可持续性揭示经济只是外部的有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或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使发展永远持续下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充分考虑发展代价和环境承受能力的适度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当作任意索取和处置的客体,要将人口、环境、资源等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当代发展的高速度。要追求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发展。而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追求能够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

其次,在绿色实践动力观上的根本变革。从笼统的和一般的意义上说,以科技为主导的生产力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但是,从绿色价值观和绿色实践方式的视野看,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也是极为不利的。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是以绿色科技为主导的绿色生产力的发展。

将科技区分为绿色和非绿色绝不是生造概念,而是实践中的必要。科技的绿色与非绿色的价值属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科技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原来沉睡在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被开采出来,成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开采煤、石油、天然气,使人类获得越来越多的能量,但是又带来空气污染,使臭氧层越来越稀薄。许多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又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以及硫酸盐悬浮微粒,人造的氟氧碳化物破坏平流层臭氧,使其含量日渐稀薄,其他各种形式的污染也造成了烟雾(霾害)、酸雨等。由于科技对环境的负面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许多国家兴起了一股反对科学技术的思潮。被西方称为环境保护理论的先驱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区分绿色科技与非绿色科技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绿色科技是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不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有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科技。非绿色的科技是那些不利于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科技。科技对生产力的进步作用应该在于,不损害生态系统自组织的优化,反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如果科技对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就不是第一生产力,相反,会成为第一破坏力。在美国,就有人将环境危机归结为科技的发展。“迅速发展的技术,它的规律就是利润,许多年来一直毒化着我们的空气,腐蚀着我们的土壤,剥露着我们的森林,并且毁坏着我们的水资源。”[1]“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技术,除了广泛地造成自杀性的污染外,再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它是一种灾难,不仅影响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而且也影响到我们耕种的土地和了解甚少的空间。但是这一切,最悲惨的还是现在隐伏在人们身体中的化学物品对人类所造成的污染,技术在慢慢地毁灭人类,人类在默默地吞食自然。自然选择已成为过去,最后剩下的只是技术。 ”[2]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倡导绿色科技观。对环境友好的绿色科技,如能够让自然资源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的科技,包括让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矿产资源循环替代、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再生以及生态环境循环净化的科技,既可以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的保证。

用绿色价值观和绿色实践方式来分析生产力,也必须将生产力区分为绿色生产力与非绿色生产力两种不同类型。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包括了自然力、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力。生产力的源泉的抽象形式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环境系统,也就是以土地、河流、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矿物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自然力。它构成了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源泉。从对生态环境所起的不同作用看,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产力:促进发展的生产力(建设性生产力)和不利于发展的生产力(破坏性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是不破坏环境相反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生产力,如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广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产品;治理沙漠、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优化水环境。让荒漠变绿洲,荒山变果园,荒滩变城镇,水患为水利。非绿色的生产力越发展,如采取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所获取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对生产力的源泉从源头上加以扼杀,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负价值或反价值的东西。

再次,在绿色实践主体观上的根本变革。片面高扬人的主体性而贬抑客体性的现代化实践模式,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崇尚并引以为豪的模式。工业革命时期,被马克思称为“工业生产的司令官”的资产阶级像魔术师那样呼唤出了巨大生产力,其实践成果充分显示出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神奇性。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骄傲地认为,凭着人类的理性和力量,可以呼风唤雨、移山倒海。“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其豪迈气概惊天地,泣鬼神。在实践中高扬主体性,有利于人类通过能动性的发挥,对自然界进行有效改造和利用,让它按照人类意愿贡献出人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是,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也助长了人们只重视主体性而忽视客体性的错误倾向。只讲人的能动性,而忽视了人的受动性,即受生态环境的制约性,没有看到人类的一切连同自己的血肉都是生态环境所提供的。正像人永远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人也永远不能离开支撑自己生命的生态环境。人们抽象地谈论以人为本,这种文化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成为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就容易置客体于绝对服从主体的奴隶地位,就会否定以生态环境为本的思想,使生态环境在日益膨胀的主体性作用下越来越恶化,从而也使以人为本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成为一句空话。马克思说得好:“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49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就是将人与环境置于互为前提和相互作用的平等地位。因此,倡导以人为本与倡导以生态环境为本是不矛盾的,反而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本”,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单一强调以人为本,否定以生态环境为本,以人为本只能在抽象的意义上存在。试想一下,在人类必须服从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状态下,在生态环境恶化状态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在人类因不善待自然而导致瘟疫、疾病、地震、海啸、沙尘暴等天灾人祸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还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可言?

三、绿色实践方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绿色实践方式作为帮助人类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困境,支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实践方式,是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动力作用在于,绿色实践方式建构了新型的认识论——绿色认识论;新型的实践论——绿色实践论;新型的价值论——绿色价值论。这些都是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首先,绿色认识论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重要观念力量。绿色认识论是当代人类探讨人与环境友好问题的重要认识成果——生态文明论。人类文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凝聚为不同类型的文明结晶。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迄今所取得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环境良好和人全面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崭新认识成果和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人与环境协调论是绿色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如果说,工业革命时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单一的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关系的话,那么,生态文明阶段,人与环境的关系则是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组成的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永远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永远不能成为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决定着,只有人类将自己视为大自然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尊重自然,善待环境,才能使自然顺从人的要求,使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主体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论是绿色认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实践活动将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成为自然界的强者。实践活动确证着人的主体性并推动其发展。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被主体加工和改造的自然日益成为属人的自然,即人化的自然。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创造能力以及人所掌握的物质力量。这一结果很容易助长人们对主体与客体分裂化的认识,即导致人们过分夸大主体的能动性,而忽视主体的受动性;重视主体自身价值和对客体的索取能力,而忽视客体应有的价值以及对主体的可供给能力。这种实践观就是非绿色的。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禀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这是表现和证实他的本质力量所必要的、重要的对象。 ”[3]120-121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态环境作为实践主体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来源,构成了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基础。人对生态环境索取得越多,主体性就越强大,同时,生态环境支出也越多。一旦索取与支出不平衡,即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整个实践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尊重主体的同时,还必须以人道主义的伙伴态度来对待自然。一味地掠夺自然,反自然的价值取向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反人类自己。必须以绿色与非绿色来衡量实践是否具有人道性的价值取向,要对实践本身的合理性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否则,不加分析地抬高主体性,不加分析地高扬实践的大旗以及任意地拔高人的主体性,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绿色实践论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所谓绿色实践论,就是主张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始终将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和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实践活动应追求的重要目标。确立和弘扬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人与环境协调和谐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地进行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合理地利用和悉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支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文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使生态环境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源于人的问题。绿色实践需要实践主体的生态文明化,生态文明促进和推动人的文明。生态文明、人的文明和社会文明从本质上说具有一致性。人的文明培育着生态文明,推动着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反过来又促使着人的文明和社会文明。在生态文明、人的文明和社会文明三者的耦合和互馈式作用中,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方式等领域都会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催生着绿色自然力、绿色生产力、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绿色文化等新生事物,推动着社会文明进入一个更加崭新的阶段,展示出人与自然协调和谐以及人与人协调和谐的美好景象。

在全球现代化运动快速发展,生态资源的可供给能力逐渐衰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危机已成为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全球性问题的今天,绿色实践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绿色实践的状况已经关系到社会发展状况,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快速和持续地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绿色实践是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能否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畅通无阻、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性能否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保证的重大事情。

最后,绿色价值论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多种价值的实现。倡导和采取绿色实践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人与环境友好,人类能够幸福生存并世代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命题本身就是充满着鲜明的价值色彩的命题,体现了人与环境协调、和谐和共赢的绿色价值观,反映了人类努力的新方向。绿色价值观是一种主张多元价值共存和共荣的价值观,是人与环境和谐的价值观。绿色价值观注重的是人与环境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近期价值与长期价值的统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以及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的统一;国家和地区的个别价值与人类整体价值的统一。在绿色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管理方式等都会发生以绿色为主题的全面而根本性的变革,催生着绿色政治文明、绿色制度文明、绿色管理方式、绿色生存方式以及绿色文化等多种新生事物,推动着社会文明进入更高阶段,展示出人与自然协调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和谐的美好景象。

参考文献:

[1]巴来•康芒纳.封闭圈[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2]赵红洲.论反科学思潮: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1,12(8):11-19. 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7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1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征

现今社会, 经济在飞速发展, 人们愈加追求更舒适更适合居住的生态环境, 其中通过制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再利用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我国制定的治国方针和发展计划, 人类的长远发展需要依靠自然的长期供给, 而非一时的利用。我们需要配合环境的发展态势和资源的再生形式, 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无论是广大学者还是人民群众都尤为关注该问题, 而我国政府认为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务之急。

其中, 资源节约型社会尤为强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生产消费活动中, 加强提升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率和绿色消费理念, 提升污染物的治理率, 减缓损耗率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该种形态社会下, 人类利用资源将达到高效、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的目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则根据人类生存所依附的自然条件各方面表现情况为依据, 努力配合现阶段生态情况及资源的态势, 配合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经济活动,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内在影响因素, 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发展历程中需要保持的因素之一, 人类的经济活动将配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 与自然统一和谐发展。

2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2.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治国的核心内容,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达到长远的发展目标, 而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社会群众也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所以要贯彻落实我国的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就必须关注生态的发展, 并且配合落实建立“两型社会”的建立。

2.2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重要任务, 其中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所以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环境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与自然应该争取达到最协调的双赢状态, 人们在利用自然提供的资源的同时, 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尽可能保障社会资源的再利用, 并且严格把控污染以及过度资源索取的现象发生。

2.3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的, 两型社会的构建能够直接促进我国经济。人类在追求文明和经济发展的时候, 目光不仅需要聚焦到传统观念的发展影响因素上, 还要关注保护自然情况是否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以及效率。据调查统计, 人类想要保持现今经济的发展态势, 需要利用比之前翻一倍的生态资源, 所以我们必须坚守保护环境、降低消耗的理念。

3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措施

两型社会的构建目的在于要将现今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低投入、高产出模式, 保障社会发展的模式是高效、低排放、资源利用率高的态势。建立两型社会的最终目的在于将飞速发展的经济、 加速推进的城市化建设以及迅速提升的消费速度所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损耗率降到最低。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两型社会”的构建。

3.1推进企业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

两型社会的建立主要依靠现代生产体系转变, 我国企业也需要竭力迈向“两型企业”的转变过程。企业不仅需要适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还需要尽快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大力开展以资源节约和环保为前提的高新技术和产品, 已达到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目的。尤其是一些高损耗、 高排放的企业应该着力于研究出节能、低碳、低排放的模式, 坚守淘汰对环境有强烈危害的产品和技术, 竭力推动企业转型。

3.2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

“两型社会”的构建能够顺利实施, 首要任务是需要一个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实施。我国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以及资源节约的奖惩制度上海不够完善, 导致大部分企业并不能重视该问题, 导致严重阻碍“两型社会”构建的步伐。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普遍表现出公众参与缺失的情况, 可操作性和功能性还有待加强, 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 当前我们必须致力于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 才能依法为今后的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保障。有效杜绝政府和企业之间互相的责任推诿等影响生态破坏问题无处追责的现象发生。

3.3营造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目前, 我国企业及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相对狭隘, 不够全面。我们应当培养人民群众建立绿色的消费观念, 而不仅仅在于浅显的保护环境方面, 比如主动消费绿色产品、参与循环式的消费模式;还需要大力开展各项关于两型社会的构建宣传, 逐步引导社会公众迈向一个文明、节约的消费体系。政府部门应该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两型社会的建立中, 树立正确的尊重自然, 节约消费的理念, 逐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 加快两型社会建立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创新体系建设, 2009 (13) .

[2]赵文.简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构[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 (7) .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8

一、“两型”社会的内涵

(一) “两型”社会提出的理论背景。

一般认为, 在国际上, “两型”社会的含义可以追朔到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 它明确指出了人口的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种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 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 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概念。2004年日本发表了《环境保护白皮书》, 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就此诞生。而在国内,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份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在10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 “两型”社会的含义。

对于“两型”社会的含义, 国际国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 很多学者都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进行定义的。我们先从“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个基本概念谈起。对于节约, 侯华认为, 节约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在日常消费中崇尚节俭, 反对浪费;二是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或更多的财富, 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而“环境友好”的含义任勇则认为“环境友好”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 “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 而最终这种负荷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环境自净容量之内, 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而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则有更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比较典型的是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并且潘岳强调了这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社会形态。解振华则强调了它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殷瑞钰说,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密不可分。资源利用率高了, 排放量减少了, 环境污染自然就减轻了。也有学者谈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夏光俞等人认为,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并行的两个理念。徐云博士则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 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关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而宫维明认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 有更深的内涵。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 并且能够循环利用,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纵观“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章, 大多都从国内国际环境, 资源供需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谢晶莹突出强调了这是由我国当前的国内形式所决定的。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而目前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潘岳则认为其重要意义是为了解决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国际压力。

侯华则说这是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国内的资源储藏量在急剧下降, 有的甚至濒临采尽, 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了, 重要的矿产资源大量从国外进口, 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而马凯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 要再实现GDP翻两番, 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 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是难以为继的。

李铁明则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 汲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教训,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又一次理论升华。而方世南也认为在“自然、社会、人”相互之间的依存度和互馈性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 社会和谐既表现为社会内部各个相互关联着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又表现为对社会内部各要素产生根本性影响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两型”社会的构想是很好的, 但要真正的把构想转换成实际, 把一个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行动, 变成有益于人与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社会还需要我们大力的去研究讨论和实践。

(一) 宣传教育, 转变观念, 重构价值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献当中, 建设途径普遍都谈到了宣传教育, 并且这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习近平特别强调了要通过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的良好氛围, 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还有很多学者认为, “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是转变观念。魏复盛首先强调了我们的思路要向控制污染的源头转变, 要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而杨卫军说要确立新的“社会-自然”观, 消解“人类中心论”提倡“辩证主体主义”,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体。也有学者认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是重构价值观。比如林明清就强调了确立珍惜资源和财富的价值观, 对资源的保护和对财富的处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 更是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首选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是在各种“两型”社会文献中都有重点论述的, 这是学者们公认的建设“两型”社会的首选途径。陈吉宁教授的“四个抓手”之一就是强调了循环经济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 它还强调了核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李杜则认为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 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而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实现了资源、经济、环境的共赢。而舒庆说要在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 即企业之间基于环境保护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关系。

(三) 实现“两型”社会, 法治建设应该先行。

对于“两型”社会的法治建设, 则有更多的学者来述说, 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军, 是为“两型”社会建设引航和护航的。马凯强调了要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及消费者对废旧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李平则说坚决杜绝“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现象, 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司法体系。任勇等人认为法治建设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 这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

(四)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是实现“两型”社会的关键。

科技对于任何社会的进步无疑都是最关键的, 对“两型”社会的建设也不例外, 基本上探讨“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章, 都谈到了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关键性作用。马凯强调的是要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性和关键技术, 包括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

四、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综合以上文献, 本文认为, “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 为今后本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前研究表现出一个新研究领域的明显特征:首先, 研究主体的多元性。由于两型社会建设还是个新事物, 资深学者或新进爱好者、政界官员或商界精英, 似乎都有话语权, 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诉求空间。其次, 研究主题的聚集性, 对于一个新主题, 研究者的目光首先总是聚焦在概念、内涵、意义, 一般性的对策措施等相对集中的问题。最后, 研究结论的开放性。由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 研究者可以对几乎所有话题毫无陈见地畅所欲言, 自由辩论, 因而, 研究者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学科在观点和方法上的应有的共识。

“两型”社会建设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 应该抓紧抓好。理论界应该为此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朝以下两方面发展:

(一) 实现研究内容的“专”、“深”化转向。

由于“两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是新领域、新课题。宏观的、原则性的、总体性的研究远远超过具体的、实际的、专业性的研究, 介绍性的、描述性的文章还占了很大部分, 真正有份量的、启迪性强的、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论文还不多见。因此, 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实效和时效, 尽量避免宏大叙事式的研究, 实现研究领域的“专”、“深”化转向。

(二) 推进研究方法的转型和研究视角的提升。

当前“两型”社会研究文献还在不断增加中, 有价值的成果也在逐步涌现。但从总体上看, 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待提升。“两型”社会肯定是有一系列定量指标的, 我们要加强指标确立的科学性, 可实现性, 并且用不同的事例一一论证, 我们要尽快转变单纯描述性的、定性说明的研究方法, 在提高论文针对性、可操作的基础上, 增加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

总之, 现有的“两型”社会建设研究已经为我们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 拓展了一片广阔的理论空间。

摘要:“两型”社会建设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 学界观点纷呈, 建树颇多, 待探讨的问题更多。本文试图对“两型”社会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重点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意义、途径等三个角度评述“两型”社会的研究成果, 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初步展望。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9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于资源的消耗, 过度的消耗资源不但会引起资源的短缺, 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为了发展经济, 消耗了大量资源, 对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 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切身的感受到, 水污染, 大气污染等给我们每一个人所带来的伤害。中国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与对资源的消耗, 造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 高消耗带来了高收益, 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必须即使加以解决。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国家就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 同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然是最重要的内容, 这充分说明了, 党和国家对于建设两型社会的高度重视, 也反映了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 建设两型社会势在必行。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律保障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 其中将全面依法治国例如其中, 充分说明了法律在保障社会发展中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 建设两型社会同样需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作为保障, 脱离了这一点, 在政策的执行上往往会出现阳奉阴违, 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会大大影响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国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资源消耗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模式, 短时间内很难改观, 同时, 传统的工业模式, 粗放的发展方式都在制约着两型社会的改革进程, 单单依靠倡导是不能实现的, 必须通过法律的约束性、强制性和权威性来制约才能有效保证两型社会的建设, 因此,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法律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且刻不容缓, 必须尽快加以健全和完善。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保障的相关举措

( 一)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 政府部门在保证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建设两型社会是国家的重要部署, 政府部门首当其冲, 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公权力, 加大对资源消耗巨大, 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的监管和治理, 要清楚的认识到, 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这一道理, 对于传统的以资源消化为主的企业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 对于新进产能的投入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审理, 重点扶持环保的新型产业的发展, 而对于高消耗、高污染产业要加以控制,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而保证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 二) 规范企业管理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离不开企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 企业的生产经营多半依赖于对资源的严重消耗, 许多省份的发展都是依靠煤炭、石油等高污染的企业来推动, 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给环境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因此, 企业对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作用十分明显, 企业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可现实情况确实, 我国虽然制定很多关于土地、水、大气的法律法规, 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违规行为的治理的约束力还不够大,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治理和监管还不够严格, 违规成本低, 获得利益空间大等问题, 致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屡禁不止, 必须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治理处罚力度, 才能有效保证两型社会的建设。

( 三) 倡导全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人们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忧虑, 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获取舒适健康的生活上面, 但是, 由于我国公民普遍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 法律观念淡薄, 严重阻碍着我国的法律发展进程, 制约着两型社会的建设, 所以, 要把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增强公民环保观念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营造全民环保的热烈氛围。同时, 保障公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 当前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到来, 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行为也都有自己立场,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站出来对一些不良的现象进行批评和指责。所以, 要充分利用好公众监督的积极作用, 以全民监管的形式, 让一些违规行为和污染行为无所遁形。

参考文献

[1]吕迎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 2011.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10

关键词:生态,森林,环境,启示

1 引言

笔者于2010年暑假在英国进行了20d的实习体验, 感受到了英国青山绿水的优美自然环境。住宅的四周都留有小空地, 种有果树、花木, 长满了芳草, 城乡一体, 和谐优美;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道路干线两旁, 满目皆是草坪、多年生花卉或高大乔木, 形成一条条沿高速公路或道路延伸的“绿色走廊”;在城市, 以植物景观为主的自然公园星罗棋布;在农村, 除了森林就是牧场, 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在了解到英国生态建设也走过了一条从破坏到恢复的曲折道路时, 笔者对其社会生态建设进行了探究。

2 英国生态建设措施

2.1 立法保障

早在1949年, 英国就颁布了《国家农村场地和道路法》, 重在保护农村自然景观;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 依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 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取用的许可证制度;1967年颁布《森林法》, 重在保护林地和恢复森林;1981年实施《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 强调农业环保;1990年制定《环境保护法》, 两年后又制定《废弃物管理法》, 以加强对城市和家庭废弃物管理;1993年颁布《国家公园保护法》, 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

2.2 政策扶持

(1) 鼓励国家、私人、公私合营多途径恢复森林。

由于英国国有林仅占全国林地面积的34﹪, 森林恢复最大困难是难以获得足够的宜林地, 一方面国家林业委员会通过买地进行大规模造林。另一方面, 通过各种方式为私有林主提供无偿技术服务, 通过形式多样的补助、减免林业税等政策来鼓励私有林主造林的积极性, 包括新林地资助计划、现有林地资助计划及农场主林地资助计划等, 资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英国森林面积, 改善林地景观, 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及人们憩息地, 并为农村及资源贫乏地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鼓励农田退耕或休耕造林。

英国执行了欧盟的一定比例的农田退耕或休耕的政策, 在休耕和退耕的农田上造林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1988年英国建立了农用林地基金, 以补偿农民因造林而承受的经济损失, 1994年更名为农场林地奖励基金。农民或农场主造林并获得林业部门的认可, 就可以申请奖励基金。造林补助包括新植造林, 更新造林, 天然更新, 优等地, 社区林地, 地区差, 年度经营, 林地改良, 牧业损失等等种类。

(3) 税收优惠保险排忧。

英国实行林业优惠税收政策, 为了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造林, 林业收入不在收入税和企业税征收范围, 但经营林地的支出不允许税收减免。此外, 国家林业委员会还通过森林火灾保险等措施来降低投资造林者的风险。

2.3 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 英国政府发布了“可持续林业——英国林业政策及目标”的报告, 制定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 其主要政策目标包括可持续地管理现有林木与森林, 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获得多种效益。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阻止林地挪做他用, 控制林木采伐;促进更新造林;开发对环境无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办法;保护半天然林, 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鼓励发展林地和森林游憩潜力, 鼓励地方将林地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鼓励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立新林地, 鼓励新林地高质量的景观设计等。

2.4 创新参与机制

英国林业部门制定许多政策、战略、措施支持民众参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管理。一个良好的社会参与机制在英国业已建立, 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机制高度重视对各利益团体、个人的教育和培训, 增强参与意识, 提高参与水平;以制度形式吸引和保证各利益团体、部门、个人的参与。如森林经营资金投入制度、森林资产化经营管理制度、经营方案认证制度、林业项目决策制度以及乡规民约等;所有这些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参与的制度化。还通过立法以法律形式确保各利益团体、部门、个人享有的参与权并约束参与者的行为。

2.5 规范林业标准化经营

英国林业经营除了依靠林业法律外, 主要是通过林业标准化来规范管理。育苗、造林、抚育、采伐、野生动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及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均有各自的经营标准。这些林业标准均是通过林业科研部门研究后制定, 经使用修订后实施的。

2.6 启动社区森林建设

英国林业委员会与乡村委员会于1989年7月联合发起一项“社区森林建设计划”, 目的是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主要城镇郊区营造12个社区林。社区森林建设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便利游憩。建设社区森林优先保证不断扩大的城区与农村景观相衔接。社区森林的规划有地方社区、地方政府、地方业界以及志愿团体等参与, 森林的设计、营造、维护都在社会广泛参与下进行。地方政府是关键性参与者, 如资金提供、专家建议和人员配备。

2.7 推行林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英国推行的林业部门预算绩效评价, 对于控制林业部门的开支、提高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和林业部门的责任意识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英国林业委员会每年都必须与财政部签订由责任条款、目标条款和如何完成目标3部分组成的《公共服务协约》。“责任条款”部分规定英国林业委员会的部长应对协约负责, 并负责提交协约;“目标条款”部分规定在相应的财政支出状况下, 要完成哪些目标, 这些目标往往都是可以量化的, 可以用指标进行衡量;“如何完成目标”部分规定英国林业委员会在实践中, 计划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 以完成其确定的目标。每年秋季英国林业委员会要向议会提交《秋季绩效评价报告》, 分析对比其实际工作结果与《公共服务协约》中所确立目标之间的差距, 并向议会和公众公布。

3 对湖北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3.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我国《森林法》中规定的公众参与方式仅有公众“植树造林”的义务。我国的公众参与是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的最下层, 就是以提供劳动力的形式参与植树造林。而要直接参与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的最上层, 就是管理、经营计划和制度的制定。政府应定期公开生态、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的建议和监督, 那么公众参与湖北省当前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将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2 启动森林保险机制

由于森林的公益性和林业的产业弱质性,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森林保险事业发展, 发挥政府在森林保险中的主体作用, 强化森林保险的政策性, 建立完善的森林保险险种体系。可从森林火灾保险开始, 向其他意外自然灾害险种和人为意外损失险种等发展, 逐步建立森林综合险种的保险, 以适应多种森林风险防范的需要, 降低投资森林建设者的投资风险, 满足广大林业经营者的需求, 聚集社会资金投向森林事业。

3.3 改革育林基金征收机制

(1) 取消育林基金。

确立政府对公益林投入主体地位, 尽快把公益林投资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使育林基金尽快退出历史舞台。

(2) 对商品林开征林地税。

林地税征税对象是商品林, 按林地面积征税, 不按林产品产量征税, 税源范围相应扩大, 且具有稳定性。开征林地税可以奖勤罚懒, 鼓励林主多投资、多造林、多产木材。有利于林业生产者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

3.4 建立生态环境利益补偿机制

根据“谁保护, 谁受益;谁破坏, 谁补偿”的原则, 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生态补偿还应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 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3.5 创新造林机制

科学造林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搞好林业的持续发展, 可起事半功倍之效。在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地区间林业发展中, 实行5个有机结合, 即造林绿化同调整林木结构、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绿色产品结合;同构建防灾减灾、水土保持等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结合;同发展生态城镇、乡村、人居结合;同合理开发、永续利用资源结合;同发展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文化结合。并坚持将规划的合理性、布局的科学性和植物的多样性始终贯穿在5个有机结合中。

参考文献

[1]马祥庆.英国林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 2001, 14 (5) :56~62.

[2]刘芳芳, 李苏娟.森林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保险报, 2011-03-22 (6) .

[3]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11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F205

21世纪的今天,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建设不仅仅是当前社会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贯彻落实,同时也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建设探索进行探讨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建设的必要性

现如今,两型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其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小部分,对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而当前高职院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发展同样也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具体体现:

(一)和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主题相适应

资源节约型和友好型高职院校的建设,不仅仅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角度而言,对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设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同时对于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自然生态系统協调可持续控制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保证作用。学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有利于学校学生环保意识以及节能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保障了学校学生自身全面的综合性发展。

(二)推动了两型社会的和谐建设发展

高职院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同时也推动了两型社会的和谐建设发展,院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并帮助学生将人生的目标以及高尚的理想追求加以树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热衷于公益事业,对资源进行节约,对自然加以尊重,进而为两型社会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总而言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企业以及学校的和谐发展,并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带来了相对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的额建设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的建设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发展,更要和两型社会的和谐建设发展的主题相适应,顺应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结合我国实际的情况,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院校加以建设,其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一)正确理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的基本内涵加以明确,将现代化院校两型的建设发展和社会两型的建设发展相吻合,进而对当前院校教育教学进行科学化的设计,进而实现资源节约意义上的教学和环境友好保护意义上的教学。

(二)高职院校领导提高对两型院校建设的重视

高职院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发展,其院校领导就要加强对两型院校建设的重视度,首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号召加以相应,端正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认识,进而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同时就要对高职院校两型建设的基本实施方案加以制定,充分的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保护的主题突出,并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处理,对经费加以保障,进而保证工作的顺利稳固进行。最后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提高对工作的创新研究,并将两型高职院校的建设在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中纳入,对其各项工作的绩效考核目标加以制定,必要的时候基于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三)加大两型院校建设的宣传力度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就要将两型院校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大,借助于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以及告家长书等进行宣传,定期的开展两型院校建设的相关主题,本着资源节约的消费理念,对现有的消费方式进行引导,并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更要对和谐的校园环境加以营造,将学校的各类资源和其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加强对学校公交公用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加强学校当前的环境建设发展,将学生科技环保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并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加强。同时在对和谐校园环境加以营造的过程中,就要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将教育的质量显著提高,并为现代化两型社会的构建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最后对和谐校园环境加以营造,就要将院校各个部门对两型学校建设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做好学校资源节约处理工作,对院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充分利用学校当前的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安排,进而将教学成本显著降低,做好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的培养,将厕所改建成一种缓冲式的冲水厕所,倡导学生对食堂粮食加以节约,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无纸化办公加以推进。做好院校绿色环境的规划,保证环境的整洁和清洁。

结语:

高职院校节约型环境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发展,更要和当前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主题目标相适应,并本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资源节约意识加以培养,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基础上设施进行科学化的改造,充分利用院校的基本资源,提高办学的水平和教学的至来那个,进而逐渐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庆. 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初探 [J]. 时代教育,2013,23:262-263.

[2] 林霞,王平宇 等 .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的探索与构思 [J]. 江西化工,2010,01:184-186.

[3] 焦宗莲.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立法初探 [J]. 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03:52+54.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篇12

这一重要论断, 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 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 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 为实现这一发展, 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 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 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 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 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 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 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 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 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 “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 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 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 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 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 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 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 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 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 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 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 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 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 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 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 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 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 征地违法违规, 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 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 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 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 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 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 但必须继续努力, 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 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 “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上一篇:职业中学后进生的转化下一篇:剥制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