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型风电

2024-10-05

友好型风电(精选5篇)

友好型风电 篇1

1 并网友好型风电特点

根据GB/Z 19963—2005, 风电场是指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风电场是将风能捕获、转换成电能, 并通过输电线路送入并网的场所。实际的风电场主体主要由4部分构成: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的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旁的检修通道、变电站站内外道路、风场内道路及风场进出通道的道路;集电线路;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所发电能的汇集与传送通道;包含风电场的运行监控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变电站。

风电场的主体和核心是风电机组, 因此风电机组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友好程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风电机组的性能可以完全反映风电场的运行性能。作为需要若干风电机组配合运行的风电场, 即使风电机组运行在最优效率和最佳状态, 也会因风电场功率分配不合理、风电场不具备集中进行功率因数调整的设备、能量管理技术或通信技术落后等原因, 导致风电场并网点的电能指标无法达到最优的友好状态, 严重情况下甚至连基本并网指标都无法满足。

2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评价指标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的评价指标应当包括通用技术要求、开机停机控制、有功功率调节、无功功率调节、电压运行范围及调节、安全与保护、通信及信息传输、并网检测及认证、频率和电压的调节、低电压穿越、风电场模型及参数识别、功率预测及调动自动化等。

在通用技术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满足通用的防雷和接地、电磁兼容、耐压要求、抗干扰要求等各项国标要求。

在开机停机控制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具备开机、停机以及恢复并网的可控能力, 即具备根据接受到来自于并网调度机构的指令进行操作的能力。

在有功功率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必须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 并能根据并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同时, 风电场具备根据并网要求限制输出功率变化率, 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并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在风电场并网前, 需要进行相关的有功实验。

在无功功率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应具备协调控制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 能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首先充分利用风电机组及分散式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 仅靠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 在风电场集中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在风电场并网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无功实验。

在电压运行范围和调节能力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满足并网要求的电压偏差运行范围, 即在并网要求的电压偏差范围内风电场具备正常运行能力。具备一定的应对电压闪变、谐波等抗干扰能力。风电场参与电压调节的方式包括调节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和调整风电场升压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变比。风电场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切换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根据并网调度部门的指令进行调整。

在安全与保护方面, 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风电场应配置继电保护装置。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应具备各种安全保护和电气保护功能, 切实保障风电机组安全。电气保护主要包括机组的过流、过压、欠压、频率过高、频率过低等保护。

在通信和信息传输要求方面, 风电场与电网调度部门之间的通信方式、传输通道和信息传输由并网调度部门规定, 包括提供调度电话、自动化数据、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信号等信息的传输通道, 提供信号的方式和实时性要求等。传输信号包括正常运行信号和故障信号2个部分。

在风电场并网检测和认证要求方面, 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必须采用经过认证的机型, 经过测试达到相关的性能指标。风电场应当进行全部机组并网调试运行, 并在相关时间内向并网调度部门提供有关风电场运行特性的检测报告。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频率和电压有多种调节模式。风电场根据并网频率情况具备自动调节有功功率的能力, 以协助调节并网频率。风电场根据并网电压情况具备自动调节无功功率的能力, 以协助调节并网电压。风电场可以运行在功率因数控制模式、无功优先调节模式、频率优先调节模式等多种调节模式, 以适应并网调度不同情况下的要求。

在低电压穿越能力方面, 风电场需要满足并网导则中对于低电压穿越的相关要求, 并进行相应的低电压穿越测试;对故障期间没有切除并网的风电场, 其有功功率在故障切除后具备快速恢复能力。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开发商应提供风电机组、电力汇集系统、风电机组、风电场控制系统用于系统仿真计算的模型及参数, 用于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调度运行参数。风电场应跟踪风电场各个元件模型和参数的变化情况, 并随时将最新情况反馈给并网调度部门。

在风电场功率预测能力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调度机构要求, 配备与风电场规模相适应的实时风能监测系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及相应的自动化和通信装置, 保证其正常运行, 并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在调度自动化方面, 并网友好型智能风电场要求风电场自动化数据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传输规约, 并具备完善的风电场运行集中监控系统。

3 结论

本文对并网友好型风电场应该具备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并网友好型风电场的评价指标, 包括通用技术要求、开机停机控制、有功功率调节、无功功率调节、电压运行范围及调节、安全与保护、通信及信息传输、并网检测及认证、频率和电压的调节、低电压穿越、风电场模型及参数识别、功率预测及调动自动化等, 以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摘要:风电作为一种特殊的发电方式, 其大规模并网后势必会增加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智能并网建设将为大规模风电接入和消纳搭建现实通道。为实现合理应用智能并网技术以保证大规模风电的无缝并网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并网友好型风电场应该具备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并网友好型风电场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风力发电,新能源并网,友好型风电

参考文献

[1]余贻鑫, 栾文鹏.智能电网述评[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4) :1-8.

[2]张丽英, 叶廷路, 辛耀中.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5) :1-9.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研究 篇2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外部性理论;主体制度;文化制度;科研制度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17-(0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早期的敬畏自然,到近代工业文明后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到今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过去由于片面注重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深刻反思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建立新型的财富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改变传统的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绩效评价标准,把环境建设的优劣纳入地方发展的评价指标,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稳定为基础,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1]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们对和谐处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最新理念,也是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新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是在环境保护理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以往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当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提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从世界发展的视角看,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当人们还陶醉于工业化的繁荣与成就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却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加剧,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害。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了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惨痛现实,令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

从中国发展的视角看,近几十年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以大气污染为例,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包括北京在内有7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199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烟尘排放量140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00万吨。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2]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条件

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条件。首先,从中国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家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时,在实践中,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3]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针。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正确而妥善地处理好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再从外部条件来看,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支持下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一词。而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式列入国际社会议程。此时,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零增长”(过分强调环保)和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偏激思想,而是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体现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思路。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环境保护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张。国际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念发展与实践经验,为中国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经济思想最早是19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4]其后,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阿瑟•庇古首次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影响效果。[5]近年来,外部性理论不断发展,众多的学者将外部性理论引入自己的探讨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具体而言,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并没有考虑到。[6]按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就是:“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担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7]从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经济,即在没有成本付出的情况下,有某种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另一种是外在不经济,亦称负外部性,也就是在没有任何利益获得的情况下,却有某种成本需要第三方来负担。

(一)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解读

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如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被造成环境破坏的社会主体所独享。可以说,外部性问题最具意义的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即人们因受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所承担的外在成本。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各方主体决定和进行经济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其行为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果;所以,表面上双方以及多方达到的供需平衡能够给交易的各方带来最大的收益,但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成本,交易的双方本身不必承担这个成本,却由整个社会替他们承担这个成本,例如冶金、化工等企业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物等大气污染,不仅降低了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而且还会通过空气流通影响周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会与降雨混合而污染河湖、土壤等,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将因此而受到严重损害,虽然这种污染是由某一企业造成的,但却由整个城市居民,甚至整个城市圈居民承担其带来的危害,承担不该承担的成本。

(二)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研究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因为环境保护不仅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还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积极的”或“正的”外部性。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就是环境保护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相偏离,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被其他社会成员所分享,但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却要环境保护者独自承担。例如某一城市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采取环境保护的治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该城市的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给周边地区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即可以给与环境保护投入无关的他方带来收益。这种正外部性也正是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所在。但环境保护这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受企业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和人们短视性的影响,往往不会由企业主动为环境保护付出,从而造成了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中,应该加强宣传,改变人们的环保理念,争取公众的大力支持,同时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撑。

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要消除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则是更好的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应。通过外部性理论对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为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给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制度

第一,政府主体的主导作用。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要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逻辑起点,明确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只有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引导,才能有效避免和阻止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各相关企业和广大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发挥出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果,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效益的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即建设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的政府。环境保护的进行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是服务型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要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不仅在宣传环境保护方面起引导作用,在环境保护对策的具体实施中、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撑中、在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中,政府都应起引导作用,使环境保护能够和谐运行。

第二,公众主体的参与作用。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是根本保障。环境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环境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权利,人们应该尊重环境的发展权利,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同时,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将会使没有付出环境保护成本的广大公众所享有,因此,应该在环境保护中最大限度的实现公众的参与。人们在付出一定的环境保护成本后,也会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环境的维护。在公众参与中,应建立起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首先,对于普通公众,应该加强其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落实于人们生活的日常细节之中,主动自觉地维护和参与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这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其次,对于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克服企业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促使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最后,对于科研人员应加强引导,提高环境保护的科研水平,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的宣传。通过表彰和奖励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先进团体促进环境保护在民间的开展,通过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企业的惩罚和通报,促使各企业和普通公众自觉保护环境。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文化、艺术管理制度及文物制度等,广义的文化制度还包括政治的和法律的制度、社会组织形式、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制度不仅对文化的创造、产生、应用具有保障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有调适功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企业、公众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协调运作,不仅需要资金支撑,更重要或者说更深层次上还需要形成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文化,需要一种人人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文化制度。文化既内在于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又外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度和规则等,文化动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环境友好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的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文化都以其特有的方式通过价值观念、价值信念、价值追求等来引导人们对自己“人之为人”的生存进行定位,并指引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今天,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相应的文化导向力和推动力。文化对于个体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道德予以规范和保障,而文化制度建设则能促进人之道德进化,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会更好地发挥文化的正动力。所以,应该以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张力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导引形成环境友好的文化发展力,促使环境友好型理念深入人心,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科研制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科研制度予以保障。现代科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保护的和谐运行,迫切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撑。要充分利用各科研院所和各高校的科研资源,这对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在科技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支撑方面,要加强科研院所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结合。首先,各科研院所要根据各地区环境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各科研院所可以组织科研力量,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环境的状况和特点,调查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成因和发展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其次,各科研院所要加强与各个企业之间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与造纸、冶金、化工等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企业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培养环境友好型产业等等,使环境保护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落实,从企业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的投入,要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潜在效益,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金制度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进行,财政支持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环境保护的实施中,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因此,应拓展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促进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贯彻落实。目前,中国环境保护已有多条资金渠道,主要有:基本建设“三同时”和技术改造项目中按规定比例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城市建设资金中用于环保的部分,排污收费取得的资金,国外贷款或赠款,此外,还有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用于环保的资金。在环境保护中,要合理利用这些资金,加强环境保护资金的管理、监督等,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

在完善作为环境保护物质基础的资金利用的具体措施中,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环境保护资金的渠道来源和规模。由于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效应,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扶持,同时要向各排污企业征收环保费用;由于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企业的环境污染会产生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危害,因此,对企业征收的费用应该高于治理污染的费用。其次,要加强环保资金的使用。一方面,可以直接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另一方面,应将部分环保资金投入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环保科研,加强科技对环保的推动,以带动更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再次,要完善环保资金的监管。一方面,应加强环保资金的科学管理,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要统计清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要确保资金投入环保或与环保相关的领域,避免环保资金被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窃取。最后,还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资金的运用,以促进其保值、增值,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利益分享制度

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环境利益成果的社会,环境利益共享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环境保护的利益分享制度,才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必须在利益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主体间的环境利益均衡。构建环境利益整合制度需要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权益,使各个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共享环境保护成果。但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就应在设计环境利益整合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到代内的利益问题,还要考虑到代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综观国内外环境利益整合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利益整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环境利益整合政策的法律化,来切实实现环境利益共享。因此,首先,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利益整合的政策法规。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利益整合的健康稳步发展,各地区之间要加强协调,制定统一、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要明确有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之间开展环境合作利益共享的互补原则,界定各地方政府所负有的确保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环境保护中的职责以及处理环境利益整合的总原则,促进各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利益整合政策的法律化。其次,改革环境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市场化、法制化的多元分配制度。从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损害谁付费的视角下,从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视角,从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视角,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的利益分享的落实。最后,运用财政手段实现环境产品的分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要逐步通过财政资金的协调分配,来确保环境保护成本的分担,促进环境保护利益的分享,提高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六)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纠纷解决制度

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围绕利益分享、成本分担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纠纷,如何及时解决纠纷是保障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运行的前提。在纠纷解决制度中,首先,应划清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利益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再根据各方承担责任的大小、付出成本的多少来享有收益;其次,要注重广大社会公众环境权益的保护,在制度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

在环境纠纷的诉讼解决制度中,要逐步放宽起诉资格。在环境案件中,如果仍然依据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由公民个别地寻求法律救济,使得仅是起诉人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而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并没有解决,社会意义更是十分有限。环境公益诉讼旨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原告的资格不应局限于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者,应扩大到“与本案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升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同时,明确环保团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建立有利于原告的诉讼费用承担机制。在环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制度中,要完善仲裁和调解制度。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功能在于促进社会自治与社会合作,是现代社会寻求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9]尤其在调解方面,要着眼于以社区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为中心,发展社会中间层的功能,促进环境纠纷的妥善解决。在具体的纠纷处理方式中,应以和解为主,兼采其他方式,力争使各方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平息纷争,化解矛盾,促使争议得到公正、彻底解决,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切实改变以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唯一指标,要把环境质量也作为评价政府工作、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财富观念,认识到环境也是财富的一种,并且是其他财富的基础,着力培育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给,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J].求实,2006(8):1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http://www.1488.com/china/Info/communique/Content.27K.2008|10|03.

[3]徐统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严峻现实与对策建议[J].当代生态农业,2006(1):18.

[4]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

[5]张天上,于宏.权利冲突的经济分析——外部性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3):53.

[6]梁小民.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12.

[7]董德坤,朱道林,王霞.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4(4):55.

[8]李长健,伍文辉,涂晓菊.和谐与发展:新农村文化动力机制建构研究[J].长白学刊,2007(1):124.

[9]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

友好型领导的管理风格 篇3

这几年有另一新管理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友善领导者的崛起。与以往单纯强调等级权力与结果导向的管理风格不同的是,友善领导风格是一种开放、互动、成长式的团队管理方法。它与其他用户友好的商品一样有着可贵的特色,为员工所接受和青睐。

在知识社会中,组织的等级和形式正在迅速地成为过时的东西。随着知识员工阶层的崛起,雇员掌握有许多可以由他们自己支配的技能与知识,这就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那些以前限制他们进入高层的信息或关键的资源,员工对工作完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工作的意愿和自主性,而这些知识员工又有比较高的成就需求,追求自我实现,这就提升了他们在雇佣关系中讨价还价的筹码。另外,组织的形式正在日益扁平化、分散化、虚拟化,网络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博客、BBS等都使得传统的办公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沟通、工作、学习的时空灵活性大大提高,这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预示着管理控制和监督更难,需要更多的技巧。所有这些都为友善领导者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一、“球员兼教练”

球员和教练两个词都源于体育。顶尖的网球手、高尔夫球手和篮球队等其他竞技项目的运动员都有教练。教练往往是球员出身,因为技艺精湛、经验丰富而作为教练帮助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技能,并制定重大赛事的行动战略。后来这两个词以及“球员兼教练”也就作为一种学习工作方式从体育领域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球员-教练也就应运而生。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扩宽并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知识作业的兴起与普及是主导管理观念与方式改变的重要因素。

雇员友好的领导者并不害怕参与解决问题,相反他们更像是个“身兼教练的球员”。他们不仅要统筹全局,安排部属,还乐于亲临第一现场,加入工作小组发动群策群力,不断实验并争取创新的解决方案,与员工们一起并肩作战,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球员与教练双向沟通,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分析解决困难的过程。球员不仅仅直观地学习以提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练作为身先士卒的冲锋者为其它球员树立了榜样,鼓舞了士气,起了能动的模范作用。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企业是一个整体,员工都在看着领导者的一言一行,继而就会跟着模仿。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说过:“领导在学习的时候比教授别人的时候更能树立有影响力的模范角色。”行动是无声的命令,雇员友好型领导拒绝空谈,而用实际行动说话,有很强的执行力。领导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起带头表率作用,才能具有说服力,才能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身兼球员这一角色的领导者必须不断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并且将自己的成长与组织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耻下问,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新知,取长补短,坚持不懈自我学习是雇员友善领导者的秘诀之一。彼得·圣吉博士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建立和发展一个学习型组织,领导者所扮演的是多元的角色。他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他们负责建立一种组织,能够让其他人不断增进了解环境的复杂性、树立愿景和改善共同心智模式的能力,也就是领导者要对组织的学习负责。因此知识经济的企业领导者要用球员的心态去完善自己,和其他的球员共同进步,同时作为教练他又得比球员超前一步、领先一点,把团队带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二、走动式管理

零售巨头沃尔玛多年蝉联全球500强之首与创使人山姆·沃尔顿勤勉务实平易的管理风格是分不开的。山姆60多岁的时候,每天仍然从早上4:30就开始工作,直到深夜,偶尔还会在某个凌晨4:00访问一处配送中心,与员工一起吃早点和咖啡。他常自己开着飞机,从一家分店跑到另一家分店,每周至少有4天花在这类访问上,有时甚至6天。在周末上午的经理会前,他通常3:00就到办公室准备有关文件和材料。上个世纪70年代时,山姆保持一年至少对每家分店访问两次,他熟悉这些分店的经理和许多员工。后来,公司太大了,不可能遍访每家分店了,但他仍尽可能地跑。美国著名的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世界有影响的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封闭的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走动式”管理上,即到所属各公司、各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沃尔玛和麦当劳的成功秘方都是多元素的,但是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却是举足轻重的催化剂。他们共同的特点就在于领导者身先士卒,深入到生产销售的第一线,体察民意,了解真情,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这也是走动式管理的精髓和要诣,及时有效的现场管理和情感沟通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也解决不了的难题,还可以促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工人见面、交谈,听取员工的困难与建议,可以让管理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行的状况,同时高层管理者看得见的领导方式也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与主动性。走动式管理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技术,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三、门户开放

不论从象征意义还是从现实的实践来说,友善的经理人员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他们以平易近人的作风为荣,想方设法鼓励别人随时进来聊天,或诉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喜悦和快乐。沃尔玛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最高领导到各级负责人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欢迎员工随时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公司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互相尊重,彼此信赖,关系非常融洽亲切,像一个和睦奋进的大家庭。靠着这种感情沟通式的管理,沃尔玛和通用电气公司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这种沟通式管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友善的领导者不局限于计划组织,还善于倾听周围人的想法,不仅了解雇员的希望与志向,更理解他们的顾虑,当然还包括员工提出的建议甚至解决方案。友善的领导者也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兴趣,从最近的业务议题到上星期与家人在超市的购物经历都是他们拉近与员工距离的话题。他们勤于培养与员工亲和的关系,并尽量满足下属的需求,让员工安心满意地工作。人的因素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其中观念整合是先导。所有的管理问题归结到最后都是沟通问题。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培养起与员工之间健康的互动关系。

智能友好型并网装置的研制 篇4

并网操作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操作,由于受传统并网思想及并网装置水平的限制,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容量的发电厂所采用的并网装置水平各异。而且现在采用微机并网装置的发电厂,面向多对象时,需要在外部配备切换箱,导致接线复杂,使用不方便。再则,多数并网装置并网类型单一、人机互换不直观等。多种原因导致并网操作在人力、物力上成本很高。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发展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标志着国内智能电网战略全面启动[1]。智能、友好的特性是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采用基于CORTEX-M4核心的32位ARM处理器,采用MQX实时操作系统(RTOS),通过双CPU设计方案实现了智能友好型并网装置的研制,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并网操作的上述问题、并适应了智能电网对并网操作提出的新要求。

1 基于双CPU和RTOS的解决方案

本装置采用双32位CPU架构,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解决方案。主CPU负责完成数据的采集计算、同期调节、同期捕捉、逻辑判断等功能,辅CPU完成人机操作、后台通信、同期表显示等功能。原理示意图见图1。

1.1 高性能32位CPU

本装置的两个CPU选用飞思卡尔公司基于CORTEX-M4核心的K60系列ARM处理器,其主要特点如下:嵌入式数据处理芯片,运行速度达到了150 MHz,能满足并网装置实时性的要求;片内具有高达128 kB静态RAM数据存储器和1 MB的FLASH程序存储器,不用外扩展存储器,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求;具有10/100Mbps以太网MAC接口,以太网控制器带10/100BaseT/TX,支持IEEE1588对时,支持媒体独立接口MII,还具有多组CAN,IIC,UART和SPI通信接口;高分辨率的PWM输出通道,可进行多种外围接口扩展;集成内部和外部看门狗,独立的实时时钟RTC等。

1.2 MQX实时操作系统RTOS

MQX实时操作系统设计用于单一处理器、多处理器和分布式处理器等形式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内存占用少、大小可裁剪、面向组件的架构和便于使用。它实现了真正的实时性能,采用汇编代码手工优化上下文切换和中断程序。实时的、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多线程处理。

1.3 CAN总线通信

采用双CPU架构后,数据实时共享是保证两者之间的协同工作的主要手段。采用双口RAM来交互协同工作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此法虽然可以达到高速的效果,但是,数据线和地址线将大量增多,导致占用口线较多且不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本装置利用处理器的CAN总线连接,采用103协议处理机制实现了数据共享。

CAN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信总线,可提供高达1 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应用于电磁干扰比较大的场合。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独特的非破坏性总线仲裁、硬件自动重发、采用短帧数据结构、CRC校验等独特的功能使CAN总线成为目前抗干扰能力最强的现场总线。本装置两者之间的数据报文格式见表1。

ID帧共11位,主要用于标识两CPU的地址,用于内部控制器过滤使用。每帧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含义:D0~D4为报文类型,D5~D6为帧标志位,D7为ACD位。其中帧标志位含义为,00为单桢、01为多帧之首帧、10为多帧之中间帧、11为多帧之末帧。ACD位为1时,表示主CPU希望向辅CPU传输事件记录报文。

2 智能性的体现方法

智能性首先表现为可以识别不同的并网类型,使各种型式和各种功率的同步发电机并入系统或者使两个电力系统并列;其次和监控系统应该具有丰富的通信方式,不但能够兼顾传统的串口通信、而且应该具有适合智能电厂的以太网通信等[2]。

2.1 满足各种并网型式

可根据运行方式自动改变并网点类型,满足电力系统中差频并网和同频并网两种方式。

2.1.1 差频并网的条件

差频并网是指在发电厂中,发电机与系统并网或已解列两系统间联络线的同步并网,它们是两个电气上没有联系的电力系统并网[3]。其特征是在同步并列点处两侧电源的电压、频率均可能不同,且由于频率不相同,使得两电源之间的功角(电压相位差)在不断变化。进行差频并网是要按准同期条件实现并列点两侧的电压相近、频率相近时,捕获两侧电压相位差为零的时机来完成的平滑并网操作。

2.1.2 同频并网的条件

未解列两系统间联络线并网属同频并网(或合环)。这是因并列点两侧频率相同,但两侧会出现一个功角δ,δ的值与联接并列点两侧系统其他联络线的电抗XS及传送的有功功率P成比例。其表达式为

式中:E为电机等值电动势;U为系统母线电压。

这种情况的并网条件是当并列点断路器两侧的压差及功角在给定范围内时即可实施并网操作。否则就进入等待状态,并发出遥信信号,提示调度人员进行相应调度,当再次满足后,即并网。

2.2 丰富的通信方式

本装置利用K60系列CPU强大的功能,物理层配置了1路RS232、2路RS485通信口;还配置了2路10/100 Mbps以太网口。规约分别支持103规约和Modbus规约,另外还预留资源可支持IEC61850规约。

有上述功能的配置,装置不但可以方便地与传统监控系统通信,而且可以和适合与智能电厂的监控系统通信。

3 友好性的实现方法

友好性首先表现为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并网特点,对电网运行不产生不利影响[4];其次可以面向多对象并网,并且要摒弃传统的用外部切换箱实现的方式,解决现场布线比较复杂的情况;再则还应具有人机交互信息丰富和方便的特点。

3.1 面向多对象并网的实现

中、小型发电厂的特点是机组数量较多,单机容量不大,同期接线设计多为全厂同期点经由同期小母线与并网装置连接。这种方式虽然因多个同期点共用一台同期装置带来同期接线的复杂,但投资相对较小。所以友好的并网装置应该解决此问题,本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若并网装置具有M种出口功能(如升压、降压、增速、减速及合闸等),能供N个并网对象使用。本装置采用图2所示电路结构,比常规的一对一的电路少用M(N-1)个继电器。某并网对象被选中时,电路两端的本对象继电器均动作,当满足某项功能时,功能继电器出口,则此功能回路接通。

为保证多对象被选中时不误动,本装置用硬件电路进行闭锁。闭锁电路由运放构成的加法器和比较器构成,当有超过一个同期对象时,加法器输出的电压超过了比较器的门槛电压,比较器翻转输出高电平驱动出口闭锁继电器。

3.2 优良并网的性能的实现

本装置采用傅氏算法求出电压幅值,进而求出电压差。在此期间并用软件测频算法求出频率,根据两侧频率的变化,用频率跟踪算法不断地修改AD采样间隔,使电压幅值更加准确。同时,本装置的硬件测频回路,根据两侧电压滤波、整形后的方波宽度,实时地计算出频差。本文采用非线性预测并辅之于线性插值法来实时计算相位差,使装置能捕捉到最佳并网时机。

发电机对系统并网时,发电机组的转速在调速器的作用下不断在变化,因此发电机对系统的频差不是常数,而是包含有一阶、二阶或更高阶的导数。所以本装置非线性预测按式(2)计算理想的导前角δdq。

式中:tdq为导前时间,即控制CPU发出合闸信号到断路器合上所经历的时间;ωsi为第i个计算点的滑差角速度,可按式(3)求得。

式中:2τx为两计算点间的时间;δi、δi-1分别为本点和上点的角度值,可按式(4)求得。

式(2)中滑差角速度的变化率dtdωsi可按式(5)求得。

该方法每计算一次相位角至少需要半个信号周期,所以不能很好地保证以高精度捕捉到合闸时机。鉴于此,本装置通过线性插值算法来预报最佳合闸时机,具体做法如下[5]。

1)压差、频差满足条件,且相位差向0°逼近时,分别计算出δi、δi-1。

2)按照式(3)、式(5)算出ωsi、ddωtsi,并根据式(2)算出δdq。为了计算方便,将式(2)进行简化,只计及式右边的第一项,据此算出ti-1、ti。构造线性插值函数δj=f(t j),即

把ti+1=t i+(ti-ti-1)代入式(6)预测出下一点的δi+1。接着判断是否δi+1>δdq,若是则转第1)步重新计算,否则向下执行。

3)把δdq代入式(6)左边,求出tj。所以从第i点开始延时tj-ti的时间发出合闸指令,可以使断路器在相位差为0的时刻合闸。

3.3 丰富的人机交互性能

本装置采用一款320×240液晶,采用全中文类Windows菜单模式,结构清晰,通过菜单提示,可完成装置的全部操作,使用方便。

主页面实时显示全电量参数,并将同步表功能在液晶上显示,解决了传统用数码管做同步表不精确和不友好的弊端。

4 并网装置性能测试

并网性能实验分别由OMICRON公司的CMC356测试仪、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的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验证。结果见表2和图3。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两种测试方法表明,并网装置在较宽的并网条件约束范围内,并网角差小于1.5°,且在常用的并网条件约束下,并网角差小于1°,对系统无不良影响,达到了优良的效果。

5 结论

本文从目前并网的现状出发,结合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对并网提出的相关要求。采用高性能的CPU和稳定的实时系统,利用优良的算法,精简的电路等,实现了智能友好型并网装置的研制,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本装置经过了开普实验室基本性能、EMC测试,结果完全合格。本装置在河南某2×600MW机组上投运,并网综合性能及经济性很高。

摘要:为了解决国内现有的并网装置不能智能地面向多对象、使用不够方便,导致并网操作在人力、物力上成本很高的瓶颈,提出了研制一种智能、友好型并网装置解决问题。采用飞思卡尔公司基于CORTEX-M4核心的K60系列ARM处理器,利用MQX实时操作系统(RTOS),并结合智能电网建设对并网装置提出的智能、友好的具体特性,通过双CPU设计方案,实现了智能友好型并网装置的研制。通过动模实验及现场试运行情况,证明该装置解决了现有并网操作的上述问题、适应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智能,友好,并网,K60,MQX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LIU Zhen-ya.Smart grid knowledge reader[J].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10.

[2]施婕,艾芊.智能电网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9):2-3.SHI Jie,AI Qian.Research on several key technical problems in realization of smart grid[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9,37(19):2-3.

[3]李瑾鸿.应用模糊控制原理在差频并网下的自动准同期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2):96-97.LI Jin-hong.Algorithm research of the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under difference frequency power grid using fuzzy control principle[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9,37(2):96-97.

[4]王思耕,葛宝明,毕大强.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风电场并网控制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21):49-50.WANG Si-geng,GE Bao-ming,BI Da-qiang.Control strategies of grid-connected wind farm based on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1,39(21):49-50.

试论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 篇5

本文结合我国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做了全面的思考,旨在实现土地整理由单纯的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及生态管护的转变,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促进土地整理与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以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整理与环境友好

1、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

土地整理(Land Consolidation or Land Re-arrangement)的准确定义在国际上尚未统一确定,该词最早源于德国和瑞士,随后法国、俄国、加拿大等国也开始提及。“土地整理”在日本被称为“土地整治”,在中国台湾被称为“土地重划”,我国与之相对应的表达有土地整治、土地改良、土地治理和土地调整等。

1999年,土地整理作为一种以补充耕地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国土整治措施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此该名称被正式确立。尽管不同的行业对土地整理的准确内涵尚未达到一致,但现在公认的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整理仅指采用技术工程、生物工程等措施,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这正是本文所涵盖的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分类很多,根据整理对象不同,其总体上可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市地整理。农地整理的特点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并辅以田、水、路、林、村及乡镇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开发,以实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居住环境及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市地整理也称非农用地整理或建设用地整理,是指在城镇规划区域内对经过长期历史变迁形成的城镇土地利用布局按城镇发展的规律和新时期城镇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造,以达到城市土地再利用的目的。

2、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的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整理的内涵也不断扩展,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就是新时期下响应党中央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号召应运而生的,该类型的土地整理要在实现传统土地整理内涵的基础上,达到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稳定的目标。

环境友好是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基本准则、以环境保护为社会底线,实现以人为本的人地可持续发展,它在经济上表现为以最低的资源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在政治上表现为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各类手段解决民生问题。环境友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需要渗透到社会活动的每一个领域中,土地整理活动也不例外。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就是要把土地整理项目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综合考虑,使整理后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在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尽管我们不断宣传和鼓励推进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但短时期内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持续推进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建设仍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还需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建设的意义

首先,开展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就是要引导土地整理向生态意义的土地整理方向发展,即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增强环境生态效益的评估力度,从真正改善整理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最终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

其次,开展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可以使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因土地的不合理开发而造成的损失。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所倡导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展环境友好型进行土地整理,不仅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更有利于子孙万代的繁衍生息。

最后,开展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三农”政策的核心,而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手段,而其中开展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是整个农村土地整理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在农村土地整理中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有利于促进农村“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研究现状

1、国外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思路探讨

(1)德国的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之路。德国的土地整理活动是在专门的官方机构的指导下,在地产主、公共利益代表和农业职工代表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土地整理官方机构在州、地区及基层均有设立,其中州为最高权力机构,它对州范围内的土地整理机构的设置和土地整理范围的划定具有决策权。土地整理由参加者联合会具体执行,但参加者联合会必须在土地整理局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主要承担组织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同时还需实施必要的土壤改良,负责土地整理有关经费的筹措和使用以及完成土地整理局不承担的其他任务。随着历史的演进,德国土地整理的目标在逐渐提高,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土地整理活动开始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在追求土地整理农业利益的同时,更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保持。现阶段,德国的土地整理特别重视对景观和生态的保护,确保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生态可行性,避免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形成更加合理、功能性更强的景观生态环境。

(2)荷兰的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思路。一直以来,荷兰的土地整理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行为,从其产生时就与土地复垦以及水资源管理等一些生态保护活动紧密相连,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土地整理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农用地面积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政府所重视和推广。但随着战后荷兰经济的全面恢复,人们开始更多地考虑土地整理给传统乡村的土地景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强调土地整理必须与环境相协调,在保证生态景观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走荷兰特色的土地整理之路。进入21世纪后,荷兰土地整理的生态意识得以进一步强化,并将这一思想在2004年写入国家《土地整理条例》,明确要求在土地整理规划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土地生态景观。

2、我国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建设现状

我国的土地整理事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土地整理的实践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已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总面积为165.87万hm2。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土地整理的范围和深度还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土地整理项目尚处于重视完成“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这两个硬任务,忽略对耕地生态环境保护,有时即使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大多也只是在田间道路两旁,人工营造防护林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整理活动还仅仅是一个打破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然后重建新系统的过程,而此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整理区域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整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对生态环境因子的考量,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三、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目前,土地整理主要包括未利用土地开发、耕地综合开发利用及土地复垦三大类。三类土地整理活动必须保证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否则会对耕地自身的生态环境和除耕地以外的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各种整理活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图1所示。

1、农用地整理可能带来的环境负效应

农用地的整理可能涉及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零星耕地的归并和田、水、路、林、村规划与改造,这都有可能导致农田生态景观异质性减少、破碎度减小,从而破坏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引起气候因素、水资源和水文状况的变化。此外,农田整治中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而改良土壤的方式,通过使用农膜、农药、化肥而提高耕地生产效率的方式,均有可能引发耕地污染、地下水体污染及地力下降等环境及耕地质量问题。

2、未利用土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负效应

现阶段,开发未利用土地是实现耕地数量的占补平衡的有效手段,但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本来就存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采用该方式增加耕地需要特别谨慎,如果开发不合理,将可能导致土地整理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及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灾害,甚至可能引发诸如自然淡水体减少、水质下降或富营养化、水生物减少、水文环境恶化等外部环境问题。

3、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环境负效应

土地复垦是综合利用土地生态学、土地经济学、环境科学、土壤学及区域规划等理论,对需要重新利用的土地进行恢复、综合整治的过程,包括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两个过程。不同类型的土地复垦可能引发不同的生态问题,如矿山废弃地复垦若使用污染的客土可能引起耕地二次污染,灾害地复垦可能引起抗灾害能力减弱,建设施工破坏地复垦可能引起土地的污染及地力下降等。

四、解决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政策措施

(1)制定完善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到国家、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者乃至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综合性活动,这些利益的实现与维护都必须要有整套完备的法规政策体系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土地整理中土地整理区的选定、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实施及实施后的监督管理都需要有章可循,有案可查。因此,制定完善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是解决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问题的有效保障。

(2)实施各部门环境友好一票否决制。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诸多因素的社会活动,参与的部门和行业较多,在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难免意见不统一,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约定的环境友好决策权来保障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的切实利益。因此,实行各部门环境友好一票否决制是保障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顺利实施的有力措施。

(3)严格把关环境因素可控性。土地整理工程涉及到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大气、水文、气候等诸多环境因素,各类因素在不同项目区内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不论项目区如何变换,必须严格把关环境因素可控性,对于可控的环境因素,在各个环节里进行控制;对于不可控环境因素变化,尽量不进行土地整理,做到实事求是。

2、技术措施

(1)加强项目区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在土地整理中,要坚持环境友好的思想,并在项目区选址、可研、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贯彻和落实。对项目区的选址要严格按照坡度在25度以下,地质条件稳定,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要求进行,此外还应具备可用的农业水资源和农业生产活动承载力,并且适宜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在项目选址完成后,要把环境友好问题作为可研和规划设计阶段的重点来考虑,并在可研报告中用单独的一章对规划环评进行阐述;项目施工阶段要从施工材料、施工方式等环节加强环保;对施工监理环节一方面要监督施工单位是否环保施工,另一方面要配合和协助施工单位处理好有关环境友好的变更设计;在项目竣工后,要组织专家就环境友好问题进行专门验收,并监督施工单位全面清理施工材料和工程垃圾,对所发现的影响环境的因素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

(2)重视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首先,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改革,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条件,重点挖掘农地内部潜力,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非农用地整理,提高低效非农用地的使用效率,以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其次,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要切实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问题,在进一步加大农地整理力度的同时,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最后,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土地整理既要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相结合,又要提高现有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将区域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

(3)严格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切实贯彻落实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要严格做好项目的规划环评工作,在环评中,应把握好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只能在相应的规划区域范围内开展,规划环评不仅要考虑该项活动对整理项目区环境的影响,还要做好其对项目区所在背景区域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对影响环境因素的考虑,要体现出因子的相关性,并且涉及区域要广泛,重点对土地生态因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等主要因子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对土地整理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涉及农地的污染状况、地下水及地面水体的水量及水质、水土流失、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内容的整理项目,要建立一个包含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

3、社会措施

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就必须获得公众的支持。可以说,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公众生存空间。公众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项目中,既有利于公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又有利于体现土地整理项目决策的合理与公正,从而实现公众所追求的“有限的政府权力与有效的公众责任”。

五、结语

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以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对整理规划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工程建设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做到充分考虑,要摒弃单纯注重耕地面积增加而忽视系统内其他要素的改变对周围生态景观的不利影响的传统思维。总之,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设,要在尽可能维护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新的负反馈机制,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系统中各组份的总体生产力,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最优的生态效益。

摘要:本文论述了土地整理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的概念、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思路和经验,并对我国传统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负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地整理,环境友好,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姜志德:论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1).

[2]陈建设、韩武波: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土地整理的战略作用[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

[3]严丽平、邵霞珍、吴次芳: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6(12).

[4]贾文涛、张中帆:德国土地整理借鉴[J].资源.产业,2005(4).

[5]丁恩俊、周维禄、谢德体:国外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7(2).

[7]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增刊.

[8]胡振琪、赵艳玲、程玲玲: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3).

上一篇:《天狗》下一篇:功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