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困境

2024-10-20

教育的困境(通用12篇)

教育的困境 篇1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这些留守少年在迈向成年的过程中难免走向歧路。各级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针对这个群体的再教育。这种教育以国家投资为主, 亦有相当一部分由官督商办, 国家对这部分民间集资的培训机构进行补贴。

这些政策旨在对已经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再教育。如今, 留守少年成为这些学校的主要招生对象。这种继续教育模式, 因为很好地解决了一部分留守少年“盲目求职而不得”的就业问题, 遂成为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 全国各个类型的专业培训学校遍地开花, 有一部分甚至将广告做到了国家级电视台。很多学校更是打出“扶贫培训”的旗号, 承诺“就业之后从薪水中扣除学费”, 来吸引这部分留守少年。而国家对这部分扶贫技术学校进行财政拨款, 补贴到人, 以资支持。然而, 这些培训机构一旦多了起来, 就显得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扶贫培训机构弹赞不一

那些接受了培训的留守少年, 能否通过4到5个月的技能培训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此能够依靠诚实的劳动养活自己, 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陕西省渭南市是最早以扶贫开发为目的对当地的贫困农村学生进行培训的再教育机构, 该培训学校最初仅是一个教授厨师技能的专业培训学校,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陕西扶贫培训集团已经成为陕西省数一数二的再教育培训机构, 其培训不可谓不正规。类似这样的学校, 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 应该是“抢手货”了吧?然而某培训学校的一位老师的话给这种乐观的情绪泼了凉水:“学生们一期只能学习4个月到半年, 能学个什么?皮毛都学不下。很多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知道。比如说挖掘机和装载机的操作, 很多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时间少于100个小时, 怎么能够合格?”

对于学校提出“毕业能安排工作”这一条, 该老师表示, 学校提出安排工作那都是幌子。表面上, 每个学生交200元到500元的安置费用就能得到安置。其实学校跟很多用人单位有协议, 学校给用人单位一部分资金, 让毕业学生来此实习, 实习期结束, 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毕业学生的去留问题。“学生白给干几个月活儿, 还能取得一笔费用, 用人单位当然双手欢迎。最终能够获得这项工作的学生, 凤毛麟角。”

另外, 很多扶贫学校为了套用国家的扶贫资金, 在招生中做手脚、在学籍上作弊也是屡见不鲜。据该老师介绍, 某学校教务处的负责人出了车祸, 新任的负责人不了解情况, 在发放毕业生相关证件的时候, 按照名单把所有的证件都寄给学生了。然而有一部分学生都是在校学生介绍的, 只有名字而本身没有报名入学, 学校只是为了占用这个扶贫资金名额。很多没有报名上学的孩子突然接到毕业证书, 哭笑不得。“这下捅了篓子, 很多家长打电话问究竟, 当然没人敢说。”

该校一名学生介绍, 学校在招生方面管得非常严。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有招生任务。而且用招生任务来压制在校学生的学习。比如说, 招到一个学生, 就可以奖励上车操作时间若干。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生根本完成不了, 学校没办法, 就让说出村里不上学在外打工的熟人的情况。国家给每个入学学生有补助, 学校不足额发放, 还有这些吃空饷的, 也是很大一部分资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上学而突然收到毕业证书的原因。当然, 这样的错误出现的概率非常低。很多时候, 这些只有名字而没有入学的学生的一切相关资料, 都只是保留在教务处而已。

培训机构无法改变留守少年尴尬现状

培训机构为这些留守少年提供的技术培训, 能给这些准备打工的留守少年带来一丝就业路上的希望, 能使他们一定程度上获得一个不需要完全依靠体力完成的工作, 但是却完全不能解决他们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这些接受教继续育培训的少年或者青年们, “以前在学校什么样, 现在还是什么样。大多数人不合格, 心理认知上没有变化, 世界观没有变化, 德育无从谈起。”一位培训老师如是说。

这种培训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 只不过是辍学之后最后一次获得了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机会。尽管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 他们仍然抓住不放。一位学生说:“我们经常会去上网, 学校不允许自由外出, 我们基本上都是翻墙出去, 很方便。”这还给这些留守少年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全省各地的留守少年纷纷聚集在一起。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4个月的培训, 我总共花费了家里1万多元, 大多数时间我在外面跟同学晃。”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之下, 未能让这些留守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而继续培训机构更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了。

教育的困境 篇2

老鸦关小学 肖玉仙

摘要:学前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因此,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渐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同时,国家对学前教育也提高了重视程度。但是,对于当前的农村来说,教学设施和师资质量等条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当下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提出相关的建议,寻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家长的配合,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与建议

在人的一生中,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学前时期是人的身心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发展最快,可逆性最强的时期。学前教育不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人们喻为整个教育事业这棵大树的“根”,如果根基薄弱,那么整棵大树势必倒下,为此,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发展滞后,存在着诸多的因素,致使农村大部分儿童面临学前教育的困境,值得大家思考。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缺乏正规管理

目前,由于各区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幼儿园(大部分都是私立的)入园费用及教师的薪资待遇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

地区收费标准过低,这样的乡镇很少有人愿意承担办学责任。而且,学前教育是属于非义务教育,在国家的财政统筹中占有的地位低,资金补足少,这样就导致教育资金紧缺,仅凭借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助,很难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而且政府也没有过多的投入关注,这样就加剧了农村办园资金不足,导致学前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致使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直接没有幼儿园,只是在各完小内附设一个一年制的学前班,只招收五、六岁的幼儿,三、四岁的幼儿就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呆在家里散混,安全难于保障。

在管理方面:由于资金紧缺,只好统一由小学管理,没有专业的教师配置。农村人口比较分散,生源比较少,而且,国家也没有进行统一规定,所以,缺少相关的监督机制和灵活的办学体制,进而使得学前教育缺乏质量的保证,加之教学设备及办学条件比较差,导致一些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一些贫困地区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进而将学前教育过度到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上,统一采用小学教学的方式,进而来提高幼儿的知识构架,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农村学前教育规模小,缺乏社会、家长的支持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都是私立的,只有各个完小中附设的学前班是公办的,但都由于资金紧缺而导致规模较小,从而活动场地也相应的狭小,没有流水洗手设备,没有保温桶等饮水设备,没有达到一人一巾一杯等最基本的办园条件,更不必奢谈有足够的玩教具和图

书;没有规定相关功能室,如保健室、活动室、卫生间、教具、音乐活动室等。造成管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安全责任不明确等现象。尽管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像每个幼儿收取一部份费用,但是远远不够。社会和家长不但不支持,也不领会,甚至从未为孩子的成长考虑过,还责怪学前教育的收费高。说句心里话:“有的父母虽然天天去挣钱,但是从未给孩子买过一件玩具,不知是怎么想的,真是一言难尽。”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被歧视,待遇得不到解决

大部分学前教育者都没有得到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从整体上造成幼教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有待提高,导致整体素质普遍走低,这样就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部份教师年龄偏大,在教育教学中,尽管认真、努力的工作,效果明显,但最终还是被歧视。在待遇方面也没有什么变化。其次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多数幼儿园没有达国家规定的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1.5-2名教师的最低要求,一班一师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一些从小学调入的公办老教师,只因掌握的信息技术没有年轻教师熟练一点,就被歧视,虽然让她们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考试,但是评优奖惩、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无法获得相应的权益,严重影响着她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困境;原因;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10

当前德育教育面临着困境,处于低谷。欲求其出路,关键是要找出产生困境、出现低谷的原因。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德育课本身的内容或者社会给予德育课创造什么样的氛围,而关键在于德育教育者本身。如果我们不正视变化了的现实,,仍因循守旧,死抱着教条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肯承认德育的社会价值,仍然为了应付考试而脱离活生生的现实,那么我们德育教育是难以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要突破目前的状况,应采取三个办法。

一、德育教育应紧帖时代

应当承认,德育课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行改革。但是面对相对稳定的教材,

德育教师或照本宣科,或将其讲活,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作为德育工作者当前能做的,就是紧贴时代,把教材讲活。

紧贴时代是德育课自身特点决定的,德育教育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学科,它与历史学科不同。如果我们的教学回避现实所提出的问题,或者用过时的理论回答现实的新问题、解决新矛盾,这样的德育教育必将失去本身所具有的针对性、现实性的特点。为此,我们课堂教学内容应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平日里,笔者注重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和电视新闻报道中摘录一些教学资料,坚持天天看电视新闻节目,浏览报刊、杂志,并抓住时机把当前热点问题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上力求课堂教学与时政相结合,课下的作业同样和当下的热点紧密相连。经常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了解我们国家的和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对比变化,发现进步,珍惜现在;寻找不足,设想策略,树立主人翁意识。这样我们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深切感到了时代的召唤,成就感油然而生。

紧贴时代也是受教育者本身的迫切需要。当今时代是新矛盾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的世界。学生对国际的、国内的诸多问题都十分关心,也难免产生疑惑;他们需要了解,也更喜欢评说。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学能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能够与时俱进,帮助他们授业解惑,必然会受到他们的欢迎、支持和喜爱。

二、德育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素质

教師为人师表,是学生的学习楷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学生读书就是读教师。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效果就特别好。而教师的形象是由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的,德育教师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人格素质等。

提高德育教师的政治素质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时代在前进、理论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新知识、新学科、新理论层出不穷。加上当代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求知欲强,在新形势下德育教师应注意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进入新意迭出、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德育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提高德育教师素质是根据德育教师的现状提出来的。我们应当正视目前不少德育课教师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过窄的严峻现实,我们的教师绝不能满足现有状况,大踏步地寻求突破,紧跟飞速发展的时代,坚持在职进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高教学水平,树立良好形象。

三、德育教育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其认识的有效措施。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其形、声去创建与教学实践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德育课的热情。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中的《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一课时,我运用了动画技巧,突破教学难点。人生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我们中职学生,都已经历了人生旅途的童年、少年期,已开始步入青年初期。在这些不同成长时期,每个人在身体上、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方面,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矛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在身心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既使将来毕业了,参加工作了,职业生活中也必然充满着各种矛盾。比如:工作中的顺利与困难、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中的师傅与徒弟、领导与被领导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生活方面的恋爱、婚姻、家庭等,无一不充满着矛盾。面对诸多矛盾,先解决哪个呢?那就是先解决主要矛盾和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我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动画:一个壮汉用力拉住牛的尾巴,怎么也拖不动,而一个小孩用绳子拴住牛鼻子走,似乎毫不费力。惟妙惟肖的画面和妙趣横生的动画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而且还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再感到深奥、抽象了。

中国精英教育的困境 篇4

其实上述网帖中强调的顶尖大学应以“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为目标, 说的就是精英教育。这和我们常说的顶尖大学应定位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 笔者认为中国顶尖大学的使命就是搞好精英教育, “错位”之说言重了, 比较恰当的是“不到位”。

在强调“教育公平”的语境下, 讨论精英教育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 15%~50%为大众化阶段。但社会的精英教育阶段与大学的精英教育, 实际上是两回事。也就是说, 过去我们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 大学的教育并非精英教育。比如清华, 一段时间的定位就是“工程师的摇篮”。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顶尖大学缺乏精英教育的成熟经验, 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我们还要搞精英教育呢?这其实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要求。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让更多的中国人成为未来社会的领袖, 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要, 也是世界对我们的要求。“985工程”“2011计划”的意义, 或许正在于此。

无论中外, 精英教育都是一个“烧钱”的差事, 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源支持。缺钱, 也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学的常态。国外一流大学校长有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争取资源。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卡斯帕尔曾开玩笑说, 他一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和别人握手。在中国, 如果名校校长和官员、企业家靠得太近, 就会招来很多非议。这便是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 即使中国的校长也整天和人握手, 也未必能筹来那么多钱。

笔者理解网帖作者的本意, 是希望国家更加重视精英教育。特别是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剥离与其宗旨不符的附属功能。这当然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 中国顶尖大学也会碰到现实的无奈。中南一所大学校长就曾坦言, 学校一年网络成人教育的收入, 已远远超过了国家的985专项经费。如果中国顶尖大学也和国外一样, 全球遴选大师, 保持很小的规模, 不涉足经营相关活动, 所缺的经费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近10年来, 中国顶尖大学都在进行精英教育的相关探索, 国家和大学也给予这些试点项目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关心的经费问题、行政化问题等, 在这些试点项目里都得到了较好解决。相比较而言, 笔者更为关心的是其培养模式。

“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 “小班化讨论”的教学形式, 是美国一流大学精英教育较为成熟的经验。在清华“姚班”和其他一些试点学院里, 我们也能发现它的影子。从目前的试点效果看, 确实也很不错。培养学生对于研究的真正兴趣、独立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是精英教育的重点。如果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同样会受到就业影响, 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就有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这或许意味着, 要么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没有落实, 要么是培养模式不接地气。笔者最为担心的是后者。

围绕中国精英教育的模式问题, 其实民国时期就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土货校长”张伯苓的教育思想, 那时候的南开大学, 毕业生适销对路, 也出了不少大师。

监狱教育改造的困境与出路大全 篇5

监狱教育改造的困境与出路

教育改造作为改造罪犯的三大手段之一,在维护监狱工作长治久安、努力打造平安监狱,持续推进监狱质量全面建设战略,更好服务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监狱体制的深入变革,教育改造自身暴露出不少问题,也面临着种种障碍,在困境中求发展。所以必须理清思路,拨云去雾,打开出路,使得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监狱工作宗旨。

一、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劳动改造的强化与教育改造的弱化

劳动改造的强化与教育改造的弱化在经济社会中不是个别事例而是普遍现象。由于我国建国之初就确立了监企合一的制度,监狱既是国家刑罚的执行机构,又承担着企业生 产的功能,更甚者还担负着建立一个小社会的责任。在当今社会,这一体制尚未改变,监企仍旧是一体,监狱仍旧承担着刑罚执行的职能和经济功能。这样一来,监 狱除获得国家的部分财政支持外,还需由自己想办法解决另外一部分资金。而且在经济社会中,监狱企业还要上交一部分税收或利润。因此在这种直接利益的驱使 下,监狱必然会重视监狱企业的效益,也就是注重罪犯的劳动成果。同时,由于监狱要向上级单位上交部分利润,上级单位对监狱的考核直接与此有关并且占大比 例。那么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氛围。这样就必须强化罪犯的劳动,并且在对罪犯的考核时,同样以其创造多少劳动成果为重要依 据。如此一来,劳动改造就被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所异化,劳动较强地发挥创造物质的功能,而改造的目的由此被冲淡,甚至于造成罪犯厌恶劳动的后遗症。可以认 为强化劳动创造物质的功能,冲淡改造的作用,实际是在强化劳动的惩罚,也就是实现劳动的报应。根本上这与劳动改造的现代目的相冲突。

2、重视监管,轻视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一方面对教育与监管的定位不准。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影响事 件有两大因素:内因和外因,内因决定事件的发展方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监狱宗旨是“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从这方面讲,教育改造矫正灵魂、攻心治 本,是内因,监管改造重看硬守、规范行为,为外因。但部分人民警察在治标与治本的问题上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认为只要监 管不出现事故,教育改造工作只是监管工作的配角。为了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因此,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施教措施少,使短期的稳定蒙蔽了人民警察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长此以往,给狱内秩序稳定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标本兼治才是确保监管秩序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治本之策。

另一方面民警的观念跟不上教育改造本身的步伐。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分人民警察跟不上时代的 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对涉黑、涉毒、涉枪和“法轮功”类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 足,对“80后”罪犯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不予重视,对近几年出现的“同性恋”、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的罪犯准备不足,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干警从传统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上下功夫。

3、人民警察素质与提高改造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1)部分民警的能力、素质确实有待加强。以江苏监狱为例,现在少数罪犯已达到本科、研究生学历,民警总体上也就是大专、本科,在苏北监狱个别民警还是中专,再囤于工作性质和场所的限制,疏于学习教育业务,视野不如罪犯开阔,思想不及罪犯新潮,往往在教育中“说”不过罪犯。

(2)监狱教育力量相对薄弱。部分监狱还是“大机关、小基层”模式,基层民警配备不足;监区、分监区各配备一名教育干事(兼职),对于目前的改造形势,已是远远不够。

(3)民警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当前受监狱住房城市化的影响,民警的住房压力、子女受教育的压力比较大。缺少学习,常产生本能危机。严格的工作要求使民警不胜负荷,不少民警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有轻微的心理障碍。这些均影响了对罪犯的教育效果。

4、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存在误区。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不少监狱领导及普通民警分不清教育与心理矫治的区别,认为心理矫治同教育一样 都是面对面开展工作,换汤不换药。部分基层民警对“大机关”有抵触心理,对心理矫治人员来监开展工作不主动配合。

(2)人员配置上存在误区。心理矫治是一项 专业型很强的工作,其人员配备必须专业化、社会化,实际上不少监狱的心理矫治人员都是由其他科室抽调过来的民警担任的,缺少专业知识,且无实际经验。

(3)使用上存在误区。罪犯心理矫治又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如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量表(WAIS-RC)可以测知不同罪犯的智商、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 能力等,利于罪犯调配工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可测得罪犯的气质类型,予以不同的施教;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可以排摸罪犯的精神状 况;用应对方式问卷可以测骨干犯、事务犯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融入基层,方能发挥作用。但少数监狱却让心理矫治人员搞一些理论工作,甚至放在应付领导检查上,再不,用行政命令指导心理矫治工作,明确提出期限和效果,让其发挥“万能”作用,严重制约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相关对策和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1、重塑经济社会中的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

现代刑罚目的必然要求监狱必须把教育改造摆在中心位置。监狱一切工作的重心是如何做好教育改造,以实现现代刑罚的主要目的。由于现实状况是劳动改造被置于中心位 置,而教育改造在经济利益面前被迫退居次要位置,甚至于尽占可怜的比例。鉴于这种情况,为在根本上实现现代刑罚的主要目的,就有必要重塑经济社会中的劳动 改造与教育改造。重新把教育改造置于中心位置,把经济利益追求放在次要位置。

监企分开是现今监狱体制改革的关键。监企分开实际上是把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与经济职能分开。换言之,还监狱本来的面目——国家的刑罚执行机构,把创造经济利润的功能剥离出来。原属监狱的企业脱 离监狱的管理后,可以成立监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其统一管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监企分开在根本上把监狱及其管理人员从原来高度追求经济效益的 主观态度转变到教育罪犯为主上来。因为监企分开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监狱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监狱及其管理人员的直接利益挂钩。这样一来,监狱及其工作人员可以从 繁重的经济劳动中解放出来,相应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教育罪犯上。

2、积极探索三大基本教育手段在改造罪犯中的最佳结合点

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监狱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造罪犯三大基本手段,为此,我们应当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以实现对罪犯改造的最佳效果。狱政管理、劳动改造如果不能与教育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只强调狱政管理或劳动改造,就难以 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因此,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寻找三大改造手段共同发挥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综合发 挥改造罪犯的积极作用,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

3、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民警队伍的综合素质。

(1)打造“拴心留人”工程。监狱当局及监狱领导要真正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警的工作困难、生活困难,倾听民警的呼声,落实从优待警的规定,待遇向基层一线倾斜,如优先晋级、晋职等。特别是农村监狱的住房城市化问题,各级领导要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帮助民警解决住房难、行路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

(2)推进“素质强警”工程和“业务育警”工程。监狱要站在服务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抓好民警队伍建设,当以打造“学习型监狱”为契机,鼓励及组织民警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定期安排民警警体技能培训、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充实一线警力,让民警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予以必要的学习时间,形成“工作+学习”的模式;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形成制度,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教育业务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

4、坚定不移地推进罪犯心理矫治。

(1)加大宣传,强行推进。对于罪犯心理矫治这一新事物,自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接受,上级机关应加大宣传,让民警和罪犯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消除”无用论”及“恐慌心理”,转而积极接受。另外,上级机关也要坚定认识,排除干扰,强力推进,让其早日发挥作用。

(2)建立良性的运行模式。上级对监狱方面要予以足够的经费、指导及检查;监狱要专款专用,配齐配强心理矫治人员,尊重心理矫治的规律,摒弃行政命令的方式;构建开放的心理网站,发布信息,开通咨询热线,对社会开放运转;加强与社会机构的交流,实施心理矫治人员走出去,引进来,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来监狱会诊与治疗;加大心理矫治软环境建设,提高心理矫治在民警和罪犯中的认可度。监区、分监区要主动走进心理矫治,理解支持心理矫治,加强对罪犯的教育,配合开展心理矫治。在矫治方式上,要充分使用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等方法,运用多媒体、测谎仪等器械,来保证矫治的效果。

5、建立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价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6

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些困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厘清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两个层次的教育

一是技术层次的教育,学会、学懂信息技术;二是学科整合层次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技术层次是基础,整合层次是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两者都贯穿着文化的背景,脱离了文化的技术和整合将因失去精神目标而苍白无力;信息技术文化的教育以前两者为载体,没有了它们,文化观念的形成也无从谈起。要应用信息技术,要使学生在各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则首先必须会使用计算机,会应用网络技术和基本的通讯技术。不懂信息技术,不会使用信息技术,就谈不上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片面强调应用和整合,忽视基础性教育,在理论上讲不通,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也行不通。

二、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主要特征是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小学的基础上开展信息与信息媒体的教育以及灵活运用信息与信息媒体的教育。教学应使学生学会更好地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信息资源去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研究技能,学会选择并决定对自己的工作最为合适的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学会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与质量;学会进一步改进和修补的工作;学会用一种更适应于接受信息者的方式去呈现信息。例如,基础应用软件的高级操作方法、计算机通信的操作、较复杂常用软件的使用、简单的编程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可在其他各学科中设定可以调查或可以开展活动的课题,围绕解决课题而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调查得到的资料、利用信息媒体技术发表课题学习结果等活动,从而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三、应处理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对机器、软件操作能力的训练,完成任务与驱动知识的学习等方面的关系

这几种关系的处理,其实质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机器的操作者。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以某种技能掌握为目标的技能培训。

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认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等都是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语文教育的困境初探 篇7

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 目前还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中考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 更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逐步实行的素质教育中, 还会较长时间的存在。但是, 因此而生的应试教育却极大地阻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把语文教育也置于了十分难堪的境况之下。 (1) 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也是应试教育, 逐渐走向畸形; (2) 和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教育的应试倾向是最不明显的, 或者说又不全是考什么教什么, 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最不明显, 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的脱节; (3) 语文的中考和高考, 尤其是高考题目和其他科目的题目相比,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 使应试的语文教育相对滞后; (4) 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考试成绩上, 缺少其他的评价手段。基于以上原因, 使语文教育成了“四不像”, 十分的难堪被动。从而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没有学习兴趣, 滋生了学不学都一样的错误思想, 认为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远不如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学习主体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效果?

二、缺少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大部分中学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学生把课下学习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 有的学生甚至一天除了语文课, 其余时间一分钟也不学语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 语文训练量少。语文训练题难出, 而学生做题速度却快, 不像理科的一道题会让学生思考好长时间; (2) 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 靠大量做题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3) 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少自我价值实现感。一道数学题, 学生经过思考解出后, 马上会产生价值实现的愉悦感, 从而产生出持续学习的兴趣。而语文题却难以给学生带来这种愉悦, 一道题答出后, 不知是否正确, 对答案才发现有对有错, 愉悦之感难以激起, 长此以往, 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4) 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造成各学科间的时间之争, 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以上四点决定了语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争必定失败。像魏书生先生那样让学生一天、一周、一月干多少多少事, 在几个学校能够行得通?

三、教学改革追求形式, 急功近利, 缺少语文教学的实质性突破

当前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困境 篇8

一、存在问题概述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领军人物。部分院校各院系专业均缺少在国家、省一级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大家。富有较强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人才担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比例偏低。

2.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部分院校教学系专业教师数量缺口大,师生比偏高,与教育部1∶16的规定差距较大,影响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结构普遍有待优化,一些系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经验欠缺;一些系中老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大部分精力被分散到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之中,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科研;一些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居多。

3.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系兼职和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教学以外的学术科研活动;部分外聘教师在外兼课较多,工作投入不够,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辅导员队伍数量偏少,特别是专职辅导员普遍紧缺。

(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单一。部分院校由于历史原因,专业系部只开设有2到3个专业,专业数量过少,结构单一,不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2.专业建设不深入。部分学校的少数已设专业缺乏深入的调研论证和牢靠的市场基础,导致专业一上马就出现生源短缺甚至无人问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专业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计划落实不够、实训建设对应性不高等情况。个别专业存在课程体系重叠、专业界限不清、培养方向模糊等问题。

(三)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没有完全凸显职教特点,一些学校的工科类专业,还没有形成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凸显理实一体的院本教材体系。

2.普遍存在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合理问题。比如:课时计划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延长或缩短课时的随意性很强,特别是大部分院校对思政类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这种随意删减问题教突出。

3.大部分院校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急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丞需优化和完善。

(四)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激增,造成了实训设备紧张,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系部专业由于生源减少,实训设施利用率较低,存在院外实习单位联系困难等问题。

(五)教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研的定位不够明晰。存在比项目、比论文、比各类奖项的倾向,忽视了学院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科研应用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二是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比较浮浅的层次,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学院的科研优势难以有效对接。三是校企合作基本呈现“一头热”的情况,这是普遍现象,企业的主动性不强,层次不高,合作缺少实质性成果。

(六)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院校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普遍存在二级教学部门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影响整体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工作效能滞后等问题。

二、对影响因素简要分析及建议

1、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市高职院校建设负债压力巨大。高校债务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省属高校债务问题基本化解完毕,而市属高职院校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将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纳入全省高校债务化解的总盘子,由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有效推动各市政府尽快完成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一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偏少,建议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下放给学校,实行评聘合一;二是高水平学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在人员编制方面,各高职院校可在编制总额和年度用人计划内,自主负责招聘录用专职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农村小学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师资,集中办学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存的问题

甲镇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丘陵地区,境内有山有水,并有国道经过,经济发展处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交通比较便利,属于中国中部比较典型的农村乡镇。镇上有镇中心小学一所,有学生,老师囊括了甲镇大部分生源和师资。另有农村小学若干,分布在下辖各村。这些农村小学中,目前生源和师资尚可的小学只剩一所,即紧挨着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小学,其规模大概为镇中心小学的四分之一,是本镇规模仅次于中心小学的小学,本文中称其为A小学。为了方便管理,本镇其他农村小学在行政上已同此小学合并,称为A小学某村分校。

下面以甲镇农村小学的一些具体现象为例,指出农村小学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学的生源堪忧。

甲镇作为一个工商业并不是很发达的城镇,其境内70%以上的人口均为农业户口,而且由于国家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对城乡户口的差别待遇,甲镇小学生源应当有不少于80%来自于农村,假如完全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农村小学应当具有80%的学生。而事实上,甲镇一共有1300多个小学生,其中中心小学一家就占了1000多个,A小学200多个,其他A小学的所有分校加到一起不到30个。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不到本镇所有学生的20%,这里的小学生总数还不包括本镇到县城小学就读的生源。其中A小学B分校只有2个学生,C分校只有1个学生,已经处于被撤销的边缘。

2、师资不足。

以A小学为例,其一共有学前班到六年级共7个班,按照教学要求,需要教师不少于25人,考虑到请假等因素,县教育局为其配备的教师编制为27人。但实际上,由于教师病退、辞职以及调动等原因,A小学的在岗教师从来没有超过24人,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A小学不得不经常性地临时聘请1-2位其他人员担任教师工作。

3、师资结构不合理。

以A小学为例,共有在编教师23人,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5人,而且这5人全部为女性。虽然学校按照教学要求,也设置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各种课程,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均由教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老师兼任。在年龄、性别以及专业结构上均难以满足优质教学的要求。

4、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尤其是电子教学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国家对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视,A小学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两年国家财政仍然为其拨款建立了微机室,并为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不可谓不高。但事实上,由于A小学根本没有专业的计算机维护和使用人员,大多数40岁以上的教师甚至根本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会,这些电子教学资源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使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农村小学存在的两大基础,即生源和师资。下文将继续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农村小学教育困境产生的原因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上的不足,事实上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难点,即农村小学竞争力不足,对学生和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根据对甲镇小学的考察,这种竞争力或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的加速和交通的日益便利。

城镇化和交通的便利化对农村小学带来的冲击是根本性的。由于城镇化的发展,甲镇有很多农村居民在城镇购置商业房产或在城镇就业,这部分居民几乎100%将其子女送到城镇小学就读。A小学每学期均有不少学生转学到城镇小学,其理由大部分为商业房产的购置,小部分为就业的原因。而交通的便利化主要表现为国家本世纪以来大力建设的农村公路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而这也使城镇小学的影响力通过公路延伸到了所有的乡村。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强的师资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优的教学质量,对具有重视子女教育传统的中国农民来说,无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村村通公路带来的村村通校车的结果,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就读城镇小学带来的交通不便的影响,从而使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选择将其子女送到城镇小学就读。两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农村小学生源锐减,而城镇小学则猛增。

2、农村教师的待遇偏低。

虽然国家对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由所在地教育局统一规定。从理论上来讲,农村小学教师同城镇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两者最后享有的经济利益却具有相当的差别。首先,城镇小学教师在日常生活设施、教学设施乃至日常生活福利方面比农村小学教师更具优势;而且,由于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几乎全部居住在城镇,其每月的交通费用即为一笔不小的费用;最后,城镇小学教师还有农村小学教师不具备的人脉资源。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在经济上面临着双重的压力,一方面小学教师本身待遇不高,因此很多教师都想方设法向其他收入更高的行业转移;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相对于城市小学教师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因此农村小学教师主要是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往往不甘于在农村小学任教,而是设法将自己调入城镇小学。上述A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即为原有的教师辞职和调出到城镇小学,而缺乏新的师资的调入。

3、农村小学规模偏小,难以使师资形成合理配置。

如甲镇A小学B分校和C分校,由于只存在1-2个学生,所以其配备的教师也只有1位和2位。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应的教师不可能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负责某一课程,而必须承担几乎所有的课程。A小学虽然情况好不少,但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如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仍然必须由对这些课程不大熟悉的语文、数学或者英语老师承担。

4、对教学资源缺乏日常管理,造成其大量闲置。

甲镇A小学虽然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微机室,并且在教室里安装了成套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但基本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只负责安装完即不再过问。即不进行系统的培训,也不对A小学是否使用这些资源提出任何要求,从而使其处于事实上的闲置状态,造成巨大的浪费。

根据之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小学相对于城镇小学,由于其客观上存在教学质量的差距,而其地理上的优势又为城镇化和交通便利化大大抵消,所以其对农村生源的竞争力远不及城镇小学;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着行业整体报酬本就不高,而其报酬更是低过城镇小学的同行的双重压力,致使农村小学对教师缺乏吸引力,造成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不足。两者作用的结果,导致农村小学普遍规模偏小,师资难以形成合理配置,而上级部门对其管理也流于形式,从而进一步降低其对生源和师资的吸引力,陷入某种程度的恶性循环。

三、农村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应的对策即应努力增强农村小学对生源和师资两方面的吸引力,从而打破上述的恶性循环,使农村小学教育能够起到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良好作用。因此,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

1、提高农村小学对生源的吸引力。

城镇化和交通便利化是大势所趋,因此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农村生源流入城镇小学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前提下,农村小学要想继续保持其对于农村生源的一定程度的竞争力,就必须将其学校的设施和师资的配备努力向城镇小学看齐。因此有必要裁撤一些完全没有竞争力,对有限的教学资源造成相当程度浪费的学校,如本文中提到的A小学的B分校和C分校,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集中财力和师资建立一些规模较大的农村中心小学,以缩小其相对于城镇小学在教学质量上的差距,如甲镇的A小学就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对于拟裁撤的学校的学生转入中心小学造成的交通成本增加的问题,建议国家通过财政补贴,考虑在农村小学实行免费校车制度。至于无法通校车的交通特别不方便的地方,可以考虑实行寄宿补贴制度。2以上措施可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农村小学学生就读的实际成本,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对生源的吸引力产生的正面作用应当不小。

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待遇。

上文已经提到,由于交通费用以及学校本身条件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虽然在名义上同城镇教师享有相同的待遇,但实际上却要低于其城镇的同行。因此,国家有必要考虑对农村小学教师设立专项补贴,类似于企业对外派到条件恶劣地区工作的员工实施的补贴。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师整体报酬不高的问题,但在补贴金额足够的情况下,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应当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3、加强对现有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管理。

主要针对现有的高科技电子资源,要使其对教学的推动作用落到实处。这不仅仅是给农村小学建立专门的微机室,给所有教室安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要使所有的教师对这些先进的教学资源能用、爱用,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3并将其利用率纳入日常考核,从而使这些价值不菲的先进教学设施能够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即能大大提高农村小学对生源和师资的吸引力,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农村小学面临的生源和师资不足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总结

学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10

一、学校劳动教育概述

1. 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劳动, 创造了物质财富, 提高了生产水平, 推进了社会发展, 因而才有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总之,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根源。”[2]

2. 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劳动教育是以个体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 强调实际动手操作为原则, 使个体身心等各方面得到相应发展的教育理念。”[3]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 从而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劳动情感与态度。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可以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种多样的结合。劳动对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学生习惯培养、智力发展、道德品质提升、意志磨砺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内容所不可比拟的功效。

二、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层次性意识缺乏, 简单重复问题严重

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才可能取得实效性。个人成长的规律表明, 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劳动教育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有针对性、有所侧重的教育内容, 教育的内容也应当是螺旋上升、深度和广度逐步加深的。遗憾的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的劳动教育内容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缺乏应有的层次性, 存在严重的简单重复问题。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劳动教育都停留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的层面, 扫地、擦玻璃、拔草、植树。为数不多的社会公益劳动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卫生维护或者是参观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 没有实际的“操作实践”, 使得劳动教育始终停留在较低层面。既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也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 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 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 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4]

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新欢递进的趋势不明显, 倒置问题严重

由于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除了劳动教育内容简单重复外, 教育内容倒置问题也很严重。以至于出现了“对小学生讲热爱劳动, 为人民服务, 对中学生讲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到大学生那里却搞起了文明宿舍评比”的现象。在中小学, 迫于考试的压力, 教师一味追求教育内容的理论深度, 劳动提高内容被严重忽略;到了大学, 部分学生甚至连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内容安排不仅造成中小学教育内容的“超负荷”, 也极大制约了大学劳动教育的展开,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劳动教育的出路

1. 科学制定各个学段劳动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

(1) 小学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培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 在个人受教育历程中承担着基础性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六七岁到十二三岁之间, 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身心处在快速发育阶段, 但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初始时期。劳动教育也应从娃娃抓起,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树立劳动意识。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劳动教育素材, 劳动教育也因简单、具体, 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校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比较基础的劳动, 从自我服务做起, 培养个体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 自觉承担自己的事情, 为日后独立面对生活打下很好的基础。家庭是个人的第一个生活环境, 也是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 在家务劳动方面, 需要家校联手, 让孩子承担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劳动, 洗碗、拖地、收拾房间,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家长的辛劳, 心怀感恩之心。参与班务劳动, 如擦玻璃、打扫教室、绿化校园、植树等活动, 不仅营造清洁、美好的校园环境, 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合作能力。

(2) 中学劳动教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进入中学阶段,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 身体、心理发育趋于成熟, 自我意识萌芽, 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学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 从理论意义上说, 通过中学教育之后, 他们需要直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的磨砺, 培养他们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拥有较好的挫折承受力和恢复力。

中学阶段的学校劳动教育可以走出校园, 深入社区、公共服务部门, 如敬老院、福利院或者是田间地头。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保证, 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相对集中的机会来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之前, 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劳动技能训练, 告诉他们相关的注意事项, 考核标准, 以及相关的要求, 使他们理解现实状况,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具体的实践中, 一定要让他们独立、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从而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 更加清楚准确地认识自己。在任务完成之后, 鼓励他们进行总结, 并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体力劳动对于学生来说, 不仅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也不仅仅是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果没有这种情感, 一切教育都是空谈。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观念,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大学劳动教育:劳动能力的提升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思维发展也由感性的经验思维向理性的逻辑思维过渡, 批判性和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大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他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并且敢于批判权威, 大胆创新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课堂灌输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 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历练。大学的劳动教育不单单是一种磨砺教育, 更多的是一种技能教育,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仅仅靠单方面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需要更多的学科交叉、渗透, 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寻求突破,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真正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 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

教育管理部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管理部门, 是提高劳动教育水平的组织保证。我国尚没有专门负责劳动教育管理的部门, 负责劳动教育活动管理。这使得劳动教育没有在现实中发挥功效。因此, 要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理顺当前管理体制, 给劳动教育一席之地, 从而使得劳动教育可以名正言顺进入学生教育工作。

(2)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监督和导向的功能。通过评价标准的引导, 可以为教育者进行劳动教育指明方向, 引导教育过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 缺乏一个有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使得学校教育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棒来引导劳动教育问题。因此, 我们要做好劳动教育工作, 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引导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实施。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出发, 对我国学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简单严重、倒置等现实困境进行分析, 提出当前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层层递进, 不断深化的劳动教育内容, 并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学校劳动教育,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姜丽群, 吴福生, 张渭城, 等, 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

[3]马爱.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J].文教资料, 2013 (20) .

当今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篇11

关键词:生态学;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但结合近代生态学发展动向,归纳各种观点,可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学的基本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科与学科之间逐步碰撞和交融,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从自然科学扩展到人类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关照社会问题的一种理论学说和方法论体系。现在,“生态”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专业术语,而是逐渐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其理念主要有:

1.开放性。生态学强调任何生态系统都不可能孤立于环境而存在,而是时刻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道德教育愿意接受来自外部的信息和意见,关注社会变迁对道德教育的要求,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2.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然而平衡是动态的而非绝对静止的,是存在于一定范围之中的,是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动态演进的。生态系统某一部分的改变,均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稳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然而正是这种动态演进,使得生态系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續发展。

二、道德教育的现存问题

1.学校道德教育的封闭性。社会变革是学校的“晴雨表”,学校是社会的“影子”。今日之学校已经很难抵御各种价值取向尤其是非主流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辐射式”影响,当今道德教育的问题之一便在于它的封闭性,学校试图在瞬息万变、多元价值的社会中保持一方净土,努力把环境的影响摒绝在外,然而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及现实告诉我们,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社会的孤岛”。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封闭性和自在性,试图为学生打造一种完全净化、正向、积极的环境,把社会的道德混乱与失范挡在门外,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成为温室中的花儿,面对复杂的道德现实不知所措,学校道德教育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念被质疑,陷入了局部生境效应的僵局,打破这种效应是我们在今后的道德教育改革中应着力解决的困惑与难题。

2.德性创造的缺失。生态学把人视为有“生命力”的主体,人的生命的活力来自于创造。发展应该是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双向决定的,是它们的一种融合物,个体通过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接纳生态环境施加的影响。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通过道德体验完成道德的内化。教育并不是让人去“出席”教育的场合,它必须是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当中,与教育情境发生有机的联系,这种教育才有发展的意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既有道德规范进行反思与批判的主体精神,为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实现道德价值体系的更新,促进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仍然无法脱离传统的单向道德灌输,把学生仅仅作为被动的个体,在既有的社会道德规范面前,个体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任何对道德传统、道德权威的质疑都被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个人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地遵从既定的规范,在与道德的相互作用中,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受到忽视。

三、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迁。“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只有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存在,这就使得冲突无法避免。但这种冲突并不完全是消极的。相反,它正是社会道德、个体道德生成、运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原动力。”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文化、思想、多元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革新的助力,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的转化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关键。矛盾与冲突是事物进步的源头活水,社会转型给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学校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新的社会环境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气息,丰富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资源,使道德教育生态系统更加富有生机。

2.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道德。在杜威看来,根本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更新或丰富它的内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活,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既然道德本身是不断变动的,那么以道德为基础进行的学校道德教育就应改革其思想,从教会顺从变为教会选择,引导学生形成对道德创造性的自我认识。道德教育的过程不只是一种自上而下支配、渗透的外铄过程,更是自下而上的适应和创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孝志.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2]李韬.关于德育的生态学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0(7).

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与消解 篇12

弱势群体的概念及成因

弱势群体又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或“脆弱群体”、“边缘群体”,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在社会权力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状况的人群。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弱势群体一般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两类 (1) 。改革开放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 我们吃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 没有强弱之分;改革开放之后, 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 才有了贫富之分、强弱之别。

实践证明, 社会性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源, 就在于我们对利益的制度设计与固化。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2) 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利益。” (3) 可见, 利益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因, 当然也是改革的发轫, 因为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和权力的再调整。

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只讲觉悟、讲奉献, 多劳可以, 多得就不行。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 不尊重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 (4) 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真正落实了“按劳分配”原则, 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中国改革开放之船得以起航。

“按劳分配”原则是把“双刃剑”, 它的有效实施, 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开始走出“共同贫穷”的阴霾。但“按劳分配”的制度设计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劳动能力。社会上存在大量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他们大多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二是有各种工作岗位。有些人有劳动能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 可能没有工作岗位, 如失业者、下岗职工、非正规就业者。他们大多属于社会性弱势群体。三是仅对单独的个体。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健全, 一些劳动者背负着“上养老, 下养小”的重担, 虽然从“按劳分配”的角度看, 对“劳动者”是公平的、合法的, 但其家庭仍然会沦为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一种——贫困户。

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第一, 受先天素质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残疾儿童和女童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处于劣势。据统计, 2008年, 正常儿童在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分别为99.54%、98.5%, 但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为67.1%、81.9%、84.2%。 (5)

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 导致女性群体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女性群体, 在受教育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据显示, 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 还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女性的文盲半文盲率都高于男性, 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倍多。 (6)

第二, 受地区因素影响, 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学生入学率和辍学率等方面存在差距。

在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初中生辍学流失现象严重。初中生辍学率超过3%的县全部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还有10%的学校辍学率高于7%, 有的甚至达10%以上。 (7) 到了非义务教育高中阶段, 高中生总人数中就读于农村高中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第三, 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突出。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 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 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8) 可见, 流动人口的主力军是农民工。

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有三种:一是完全辍学;二是在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 但借读费较高, 而且存在不公平待遇;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这是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的选择, 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体现在多个方面: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育经费等。弱势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所处地域的环境, 决定了其子女很难进入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现实中, 学生的家庭背景强烈地影响着学生进入重点或非重点中学。出身高阶层家庭的学生中, 在重点中学就读的高达61.9%, , 在普通中学的为38.1%;而出身低阶层家庭的学生则恰恰相反, 在重点中学就读的为38.9%, 在普通中学就读的为61.1%。 (9)

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这里的教育不平等, 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其所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和谐主动的发展。就社会弱势群体而言, 主要表现为中考、高考分数线存在地区差异, 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子女的成功机会、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等。

弱势群体教育困境的消解

教育的公益性, 决定了公平是教育的内在特征。公平的教育有利于改变社会分层、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也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的重要手段;不公平的教育却能够成为凝固和复制贫富差距的工具, 加速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对于弱势群体而言, 由于处于不利地位和状况, 改变自身劣势的能力有限, 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必要消解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用不平等的政策解决事实上的不平等。

思想观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刻的。要消解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就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因为如果按传统的平等观——“人人平等、机会均等”来推进现代教育的话, 势必会出现弱势家庭、父母和其子女之间的一种往复恶性循环, 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所以, 必须坚持差异的平等观, 树立“弱势补偿”和“优先扶持”的基本理念, 用不平等的政策解决事实上的不平等。

所谓“教育补偿”, 就是对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采取补偿性政策措施, 以弥补其由于不利地位所造成的教育损害。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和优先扶持, 应当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决策、目标和实施体系中。

创新制度, 完善法律, 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教育不公平问题, 往往是由于政策和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仅仅具备科学的理念还不够, 必须创新制度, 完善法律, 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一是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为了使各类教育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弱势人群充分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除了重大教育决策实施听证制度和咨询制度以外, 应在各级教育决策系统特别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活动中建立教育行政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 保证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员等所有的教育利益相关者, 能够有机会参与教育的公共治理。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更要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 共同讨论制定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公共政策。

二是逐步完善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制度。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也有《残疾人保障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但由于内容的规定过于笼统, 被保障人的许多合法权益只是落实在文字上, 走不进现实中。所以, 我们迫切需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如美国的《教育所有残疾儿童法》和《特殊教育方案》, 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来进行教育立法, 以完善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建立教育补偿制度。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之一, 要把弱势群体教育保障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 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要适当调整宏观教育政策, 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异;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政策、法规, 如《弱势群体教育保障与资助办法》, 对弱势群体教育保障的经费来源、组织管理、政府责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从临时性资助向制度性资助转变。

全民关注, 共同参与, 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社会救助网络。

在一定意义上, 社会救助可以被认为是个体利益向公众利益的让渡行为。为此, 政府应当通过营造宽松和鼓励性的政策环境, 推动社会组织及个人对教育救助的支持, 构建一个全民关注、共同参与的教育救助网络。一是实行倾斜性政策, 如减免税收等, 引导个人和企业捐资教育。二是建立表彰制度, 宣传和表彰教育捐助行为, 提高企业或个人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三是建立联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元化渠道, 吸引更多的社会捐资, 甚至可以考虑发售教育彩票, 筹措资金用于教育救助。四是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援助, 争取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以及海外华人的帮助。五是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提高社会捐助财、物的管理能力与社会公信力。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 加大教育补偿力度。

长期以来, 我国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必保的重点, 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快。近两年, 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3%左右, 但仍不及世界平均5%左右的水平, 而且在教育投入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重所占份额仍然很低。要从根本上改善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弱势群体教育长期积贫积弱的现状, 必须继续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建议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规定县财政中义务教育、尤其是弱势群体教育的比例, 设立弱势群体教育保障与资助专项资金, 建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规范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 确保贫困地区学生接受最低限度的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 切实把特殊教育纳入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 保证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学生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加大执法、司法力度, 确保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落实。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 提高弱势群体成员自身的素质和权利意识, 并成立教育弱势群体维权中心;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实施监督体系, 通过严格的教育执法来强化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要对各种侵犯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行为进行实质性司法干预, 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确保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摘要: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而教育公平则是维系和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但是, 由于我们对利益的制度设计与固化出现偏差, 导致现实中弱势群体教育陷入困境。为了消解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只有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创新制度, 完善法律;全民关注, 共同参与;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加大执法、司法力度, 才能确保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弱势群体,困境,教育,消解

注释

1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成因。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8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209页。

4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第146页。

5 中国教育新闻网资料中心: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7月17日公布。

6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第472页。

7 陈至立:《力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中国教育报》, 2006年11月30日。

8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改革》, 2006 (5) 。

上一篇:学校财务内控下一篇:轻型挖坑机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