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困境(通用12篇)
教学的困境 篇1
作文作为语文考试中的半壁江山, 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 语文教学难, 作文教学更难。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的写作兴趣呈现以下现状:一是年龄较小、阅历浅;二是视野不阔、知识面窄;三是教法单一、学习被动。作文教学较为枯燥, 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 还是学生写、老师改, 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对现有的作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 选准薄弱环节着力, 通过多读多悟提高学生文学积累。
面对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现状, 教师首先要针对现状开展原因分析。当前许多学生阅读量不足、文学积累薄弱, 这是造成作文写作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学生的阅读量和文学积累就像楼房的根基一样, 必须要夯实打牢, 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在教学中, 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
首先, 指导学生制订切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我对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明确要求, 每名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得少于50万字, 并制订阅读计划, 安排阅读进度。其次, 我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的阅读活动。针对不同类型作品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的文章细细品味, 有的文章快速略读, 有的文章不仅深入阅读, 还要分析研究。最后, 在阅读积累方面予以指点。要求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之后, 要回顾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等。一般情况下, 我要求学生摘记精彩的语句片段, 以及文章主题等, 在摘记过程中逐步积累文学知识, 从而为写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 发挥下水范文作用, 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长期以来, 语文教师在作文的写作指导方面不够形象具体, 部分教师只是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指导要求, 许多学生在听了教师的指导之后, 仍然茫然不知所措, 提高不快。我曾进行问卷调查,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 优秀范文更有利于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依托于范文的技巧指导则会更加形象生动。因此, 我在作文写作指导环节进行了尝试, 充分发挥下水范文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之前, 我抽出专门时间进行下水作文的写作, 将各种要求充分考虑进去, 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篇优秀的范文。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发挥下水范文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首先, 在出示范文之后, 同步出示一组研究题, 包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选题立意的分析, 遣词造句的分析等多个方面, 要求学生分组对教师的范文进行研究。其次, 在学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 讨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你认为文章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哪些可以借鉴学习。通过这样的分析, 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将抽象的写作技巧指导转变为形象化的示范;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针对文章的选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说说如果是自己写这篇文章, 将会怎么写, 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集思广益中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启发。最后, 在深入分析活动之后, 我要求学生撰写写作提纲, 将选题、内容组织、文章结构等方面初步罗列, 并开展小组之内的学习交流活动。这能提高学生在作文写作构思方面的层次, 为进一步写作奠定基础。
(三) 着重培养写作兴趣, 制定多元化教学方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使写作教学事半功倍, 收到很好的效果。
1. 多元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影视、歌曲、游戏、情景设置等活动, 让学生去听、去看、去玩、去做、去思考、去探索, 在开心中培养起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 再通过指导, 正确引导学生写作。作文指导不宜越俎代庖, 削弱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2. 回归生活, 拓展写作视野,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学生要写作, 首先要有素材, 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作文言之无物, 没有时代感, 没有生活气息, 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 拓展学生生活范围, 开阔写作视野。
(四) 拓展作文教学空间, 通过丰富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条件。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有节奏的, 许多学生埋头于题海之中, 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简直成了书呆子。这样的学习环境,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我在作文教学中,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 将教学的空间从教室和课堂45分钟拓展开来, 以丰富的活动为突破口,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 同步促进学习成效的提升。另外, 结合学校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 拓展作文训练空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参与的各种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 增加生活素材积累, 增强文章的真情实感, 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 有效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为提升作文教学成效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 在作文教学中, 面临教学成效不佳困境的时候, 教师更应当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 注重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创新, 积极探究实现教学成效突破的方法, 使作文教学走出成效低下的困境。
教学的困境 篇2
时间: 2015-9-29 作者: 刘冬梅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对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学微视频的制作仍是一个新事物。由于理念的不同、技术的不熟练、等因素,在教学微视频制作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境。结合目前微视频制作的现状,笔者对这些困境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对中小学教师制作教学微视频有所帮助。
选题设计方面
1.选题与实际所讲解的内容不对应
一是选题对应的知识内容范围大于微视频中实际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二是选题对应的知识内容范围小于微视频中实际讲解的知识内容。尽管前部分的知识点可能是后面内容的铺垫或基础,但在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中,应该将重点放在解析选题对应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晰。
2.选题设计发生偏离
微视频在知识内容上与选题基本对应,但在选题设计上发生偏离。以《认识人民币》为例,选题对应的设计思路是呈现旧版和新版人民币,并加以分析,使学生获得对人民币的初步认识。而在实际的微视频教学中,教师却将重点放在分析国外的币种,偏离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实然”的选题设计与“应然”的选题设计要保持一致,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内容呈现方面
1.视频容量过多
有些视频容量过多,即视频内容上,是对应教材的一堂课的知识容量,时间长达20~30分钟。形式上,包括教师出现在“镜头”里,把教师的讲解完整、地拍摄下来;把课堂完整地拍摄下来;教师出现在视频的一角,进行讲解;教师不出现在视频中,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呈现的都是完整的一堂课,只是将现实的课堂照搬到屏幕上而已,事实上,视频中的有些内容更适合在课堂活动中完成。
这种类型的视频,一方面,将“微视频”和“微课程”的概念相混淆,意图以“视频”代替现实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这类视频与传统的视频课程差别不大,实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课程资源,无法与现实的教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知识内容的“整张推出”
有些微视频在呈现知识内容时,一个页面里的内容同时呈现出来,然后对内容进行逐一讲解。这种知识内容的“整张推出”问题,容易出现在两种录制形式中:“录屏软件+PPT”和“录屏软件+Word”。
学生观看微视频时,在同一时间接收到的是布满整个屏幕的信息;教师在讲解部分内容时,其他的内容会对学生造成干扰,学生很可能分不清楚教师所讲的是哪一个知识点。这种类型的微视频其实就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强调的仍然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3.呈现思路不清晰
具体表现在:一是视频中各部分内容的呈现只是堆砌,内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主题无关的信息过多,重点不突出,造成整体画面混乱,教学主线不明。二是视频中知识内容的呈现过快,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消化,就已经进入了新知识内容的学习。
技术运用方面
1.媒介运用不恰当
微视频的制作需要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微视频导入环节中,所选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与教学主题关系不紧密,造成微视频冗余信息过多。二是所选的媒体形式与知识内容不符,意义牵强,并不能很好地表达知识内容的含义,有时甚至会出现扭曲。三是对媒体信息综合处理不当,有些教师单纯追求技术精湛,却忽视了内容本身。比如背景音乐声音过大,覆盖教师讲解的声音;背景图片太过花哨,影响视频内容的清晰呈现;插入的动画设计不当,在教师重点讲解文本时动画依然重复播放,没有作适当停顿,分散学生注意力等。这些形式的运用,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
2.录制方式选择不当
微视频的录制有多种方法,比如自由拍摄式、录屏软件录制式、合成式、混合式等,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录制,才能达到最有效的呈现。
以自由拍摄式为例,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摄像机+白板”、“手机+白纸”,两种形式操作简单,教师能够很快掌握相应技巧并进行录制。有些学科,如美术课,需要对操作技巧作精细呈现,就比较适合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诸多缺陷,如仍给学生一种在课堂听课的感觉,不利于知识点的形象化呈现;不利于复杂内容的讲解;教师或者教师的手出现在镜头里,容易转移学生的视线,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聚焦。
以录屏软件录制式为例,这种录制方式有三种表现形式:“录屏软件+PPT”“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软件+手写板”。其中,运用频率较高的是“录屏软件+PPT”的形式。但有些学科内容并不适合这种形式,如需要对解题思路进行逐步呈现的学科,则更适合采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的形式。且“录屏软件+PPT”的形式本身也有局限,大部分教师仅仅是将原有的PPT内容“读”出来,并没有结合知识点进行重新设计。
以合成式为例,这种录制方式是将已有的视频、动画、文本等进行组合,比较适合讲述故事、呈现情境和分析案例等,可以作为视频的导入内容,或者在视频内容讲解过程中穿插出现,但如果知识内容完全以这种形式呈现,对于理科类性质的学科并不适合。
混合式录制方式是将多种录制方式结合运用,需要教师对学科内容呈现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耗费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教师往往因教学任务重,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研究和设计,而仅仅采用单一的录制方式。
3.视频画面设计不协调
每一种录制方法都会涉及视频画面设计的问题。整体视频画面的协调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如果视频画面设计不当,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下面以“录屏软件录制式”为例分析。
其一,以“录屏软件+PPT+手写板”的形式录制微视频,教师在讲解PPT上文本内容时,可以借助于手写板对重难点问题作深入分析;而对于插入的图片或者链接的视频,也可以在手写板上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但往往是PPT页面、图片或者链接的视频占据了大部分的版面,而用于重点知识讲解的手写板却只占小部分,造成主次颠倒,不利于学生对重要内容的思考。这些插入的图片或者视频,其实只是辅助知识点理解的工具,而在手写板上知识点的深入解析才是要重点突出的内容。
其二,以“录屏软件+手写板”形式录制微视频,教师可以在手写板上直接呈现知识内容,这种方法更适合于讲解“数理—逻辑”类知识点,教师在手写板上逐步展示讲解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对一个页面的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往往将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布满整个画面,即使是逐步呈现后的结果,也会导致整个视频画面的拥挤和混乱,不利于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
4.视频录制不精良
视频画面不清晰。有些视频可能因为导出的格式不对,或者是页面背景色与笔触色对比不明显,造成视频画面闪烁、模糊,学生看不清画面内容或者看得很吃力,都会引发学生学习的负面情绪。
杂音干扰。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没有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内容无关的声音也出现在视频中,如办公室其他教师的声音、教室里学生的声音等,或者出现麦克风电流声、按键音、点击鼠标的声音等,这些噪音干扰有时甚至贯穿于微视频的始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微视频的效果。
语言表达方面
1.“课堂味”浓
在制作教学微视频的初期,教师往往很难脱离传统课堂中“权威角色”的影响,所录制的微视频依然给学生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具体表现在:常带有上课的一些口头禅;讲解知识点时过于严肃、生硬等。
这种“学究式”的讲解,是在“训练”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这种“训练”隔离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语言表达力求生动、活泼,具有亲和力,营造出一种与学生“面对面聊天式”的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语速过快
微视频制作中,教师不直接面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解清楚一个知识点,总是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结果微视频中教师只是在快速地念出PPT上的知识内容而已。
教师在快速的讲解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学生还来不及加工处理,就已经进入了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超出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造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一知半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消化和理解,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放慢语速,在重难点问题上有意识地作短暂停留,给学生的思维以“喘息”的空间。
结论
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 实践困境
一、引言
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外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涌现出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罗米索斯基的“知能结构论”、梅里尔的“成分显示论”、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巴纳斯的“宏观教学设计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论”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这些研究趋向于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用系统方法来探索教学设计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虽然这些理论都是各自独立地发展,但却得出相类似的结论。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起步较迟,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学设计自引入我国几十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行为的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教师的能力体系,增强了教师在教学中更科学地介入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但教学设计明显带有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印痕,中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实践困境。
二、设计的机械化取向
作为近些年来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著名教育学者李克东、谢幼如提出了有名的三维选择模型。它是教学设计理论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表明了我们已经从引介走向整合。我们知道对认识对象分类分析是西方人的一个思维上的特点。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整体性的特点比较强。一方面这种分解分析法有助于我们认识对象,但另一方面也与我们习惯的整体感知,宏观把握的心理结构相左。如此,教师在实践环节可能会对分解进行机械化的处理,如果从客观主义出发,这种分解不能融入教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则可能课程完全程式化,因此,同一个课堂教学的内容,一百个老师按照这种规则来设计则教学可能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教学的机械性,教学设计的结果是教师失去个体风格。而这与将要实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是不相容的。
三、设计的理论化取向
我们说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但这个桥梁的理论性与工具化不协调。一方面研究理论层出不穷,但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上进展不大。我们只是描绘了一个蛋糕如果按照某种途径去做会是什么美好的味道,而具体的工艺是什么我们不甚了了。教学设计是操作性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做到行动者与研究者的结合。使得近年来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脱节,与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没有实质性影响,或者说走向了行动者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操作的境地,众所周知,我国的教学论在发展过程中则有较好的实践性,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相比之下,教学设计在近年的实践环节建树不多。这与一门操作科学不相符,理论文章不能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则是研究的虚假繁荣,充其量只是同一理论的衍生和反射,不具有真正意义。由此,教学设计仍要坚持行动研究法。从具体的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寻找理论和方法。
四、教师究竟要设计什么
教师究竟要设计什么的问题,正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而教学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目前这类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分析和构造方面。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因此,被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在我国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从创设情境这个任务的实现来看存在现实的障碍。在给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在教学目标内容等既定的情形下,教师发现自己能做的工作极其有限,片面地理解甚至就是在上课时选用什么媒体的问题。学生行为的设计可以忽略,因为这些行为是点缀性的,也不一定是这一组织形式的必需品。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设计是以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这样就不难理解课件开发为什么风行全国,因为教师发现,除此以外,和以往一样很难有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只是对自己做什么的设计和媒体做什么的设计。这样我们就发现教学设计和过去的教案同义化了。
原有方案可以解决教学问题而且操作驾轻就熟的话,就没有必要采用一套看起来更复杂而且不能很好掌握的系统方法。如果教师只是认为教学设计和过去的写教案一样的话,从教学设计的实践来看就缺少了动因。同样对这种做法也无法作出批评。从层次上来看,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实践的主体,但这一环节的实践者对教学设计未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R·M·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 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克劳斯·迈因策尔. 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张劲松,陈阳. 学习风格理论视野中的大学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08.
[4]冯锐,李晓华. 教学设计新发展:面向复杂学习的整体性教学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9.
走出课堂教学的困境 篇4
一、课堂教学活动困境的表现
文化建设层面,教学评价标准仍旧以纸笔测评分数为依据。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价的结果,纸笔测试仍是现阶段学业成绩评价的主要方式。教师往往仅关注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无法走出传统教学中知识直接传递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效率与学生课业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层面,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呈现分隔化。目前,学生接受的是学科化知识,其知识体系以知识块模式来搭建。然而,各学科知识的分隔,造成学生各知识之间缺乏有效链接,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学但不会用”成为常见现象。学科化知识教学虽有利于专门知识的掌握,却容易造成知识的分隔。现实中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调用不同知识谱系的知识,而知识缺少融合的弊端就此显现。
学习过程层面,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有效理解和思考,产生思维倦怠。听课时,学生只关注到教材内容传递了哪些明确的知识,仅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而较少思考这些内容的深层释义,缺乏本质属性上的概括,忽视其意义和价值。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被动性逐渐显现,产生了心智的倦怠与麻痹,只想尽快获得结论性知识,而逐渐丧失了对问题主动探求的兴趣。审题时常依赖于原有方法,更多依靠对知识的回顾建构文本信息间的联系,不能通过整体分析问题形成完整思维情境。
二、课堂教学活动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对知识实用价值的片面追求。
知识的教育价值由知识的实用价值、认知价值、发展价值共同构成。然而,因知识结果的可视化与可测量性,知识的实用价值被教师过多关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知识的获得等同于智慧的生成,大多数教师只是自在地呈现知识,并未自觉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就被忽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播途径及速率大为拓展,知识总量不断扩张,人们主要关心的不再是知识量的获取,而是面对大量知识信息的涌入如何进行辨别、筛选及再生知识的能力。
2. 课本知识自身的良构性。
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在新的实际情境中,是由于学校所教的知识大部分是经过简化处理,具有良好学科结构的知识即良构知识。而在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解决需要学习者具有大量的非结构性知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倾向于将所学教材内容同先前教授的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而并非以学生的经验作为统觉基础,故而学生形成的多为孤立的、独立性较强的学校知识体系,日常生活经验被遮蔽。虽然课本知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系列结构良好的学科知识,但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则需要学生掌握概念的复杂性,辨析概念的相似性,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问题解决过程中。在学生的意识中,这些学科知识是由各个零碎的文本所构成,不明了各个信息材料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面对实际问题显得束手无策。
3. 课堂教学过程的简化性。
实际教学活动中,学校及社会更多关心的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效果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结果。然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经过细致推理、论证等思维过程后得出的结论,其背后隐含着思维过程和结论两种基本信息,而学生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一般只获得结论信息,而并不能了解和掌握结论背后所隐含的思维过程。倘若教学活动中师生只关注结论信息却忽视了思维过程的习得,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是无益的。
三、课堂教学活动困境的消除
1. 转变旧有教学观念,由知识传授到智慧养成。
知识既是学生的认识对象,也是其认识世界的智力工具,但不能将教学简单等同于知识传授,应培养正确的知识观。首先,知识不是绝对的结果,而是扩大认知的材料,是认识世界的媒介。其次,知识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其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思考能力:了解当前的学习材料,思考新知识对原有知识的关系是补充还是挑战;反思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可以继续探索了解。追问还有哪些未知问题难以当下就获得答案,需要长期思考探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对知识进行实践反思,使知识得到重新理解和重组,促进知识的建构与创新,实现转知成智。
2. 更新现有教学方式,由答案分析到问题引导。
“问题犹如导向,引领我们不断去接近知识的高山”。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可以连续构筑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可以引发求知冲动,保持持续的思考,使知识围绕核心观念形成知识块,并不断构筑拓展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将知识结构化。教师在进行问题引导时需注意以下三方面。首先,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关注教材内容本身,通过理清文本信息间的关系,形成对材料的理解,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能够运用先前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其次,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是否有引发学生持续思考的可能,问题的提出应成为学生不断思考讨论的助推器。第三,提问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专注思考的时间,提问要适时、适量,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连续且深入的思考。若教师一味关注“答案”,等待学生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绝对无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3.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由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隐藏在知识背后完整的思考过程。教师需要将知识讲授的过程进行结构化处理,可采用思维导图形式来呈现,将动态思考过程以静态的形式可视化展现,使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考过程外显化,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思维过程的条理性掌握。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发现知识间潜在的相似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通过不断探索,了解事物间的联系,深入理解知识内涵,促使知识内化,自主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实现由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转化。
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主要途径 篇5
内容摘要:当前高中学生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要走出困境,必须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贴近生活,创新作文命题,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困境 途经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作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今的作文教学面临着诸多尴尬,如何走出困境,是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索的问题。
1、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是关键
要让学生改变写作文是一件苦差事的看法,就必须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上下功夫。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如下激发作文兴趣的方法。
(1)仿写激趣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最有效。
(2)情感感染激趣
文学是人学,离开了人的情感,语文就会失去它应有的魅力。正因为文学浸润了深情,所以才会散发出迷人的诗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情感境界,让学生受到感染,和作家作品达到共鸣,进而引发自身情感的真实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冲动。
(3)展评、发表、肯定评价激趣
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最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投稿,学生作文一旦发表,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肯定认可,通过宣传鼓动来掀起一股投稿热潮,同时再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激发他们创作热情,青年人的热情一旦被点燃,这种力量将是无穷尽的。对中下水平的学生,习作不能见诸报端,可选其某一方面较成功的习作,在班级展评,或小组合作办手工墙报,在肯定评价中,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获得幸福的成功体验,同样也可达到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目的。
(4)教师写下水作文激趣
教师能写下水作文,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同一般。首先,借助老师的下水作文,学生可以借鉴老师优点获得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鼓励。写作对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场硬仗。可老师的参与,会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和他们一起战斗的。这就如同战场上将军和士兵一起冲锋战斗的鼓动性一样,学生当然愿意老师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同时,教师的参与,也能在作文讲评时结合自身的体验,做到有的放矢。
2.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创新作文命题
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无疑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生活、欣赏生活。
3.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对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文章要有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具有个性。语言创新可以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深厚方面下功夫。词语生动首先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词语的灵活搭配更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
4.评改语言个性化,实现教师评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
如前文所述,作文是一个人语言与思维的体现。因而写作会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评改时,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应该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评改语言的运用。
5.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素材的积累是创造的前提,没有大量的积累和感悟是不会孕育出高水平的个性之花的。因此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并做摘抄,写随笔、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和读后感等。阅读为学生铺就了一条指向真善美的路,让学生拥有了生命优雅的步履;学生浸润在书中,心灵和思想就会慢慢沾上书香,逐渐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
只有走出困境之后的高中作文教学,方能和新课改的脚步合拍。同时,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作文将不再是枯燥的流水线,而是润泽生命的小河,带着春的鹅黄、夏的翠绿、秋的遍地金黄、冬的皑皑白雪,叮叮咚咚,一路欢歌。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阅读教学的改进 篇6
从学校层面来说,受到升学率压力的影响,不得不在“投入少、产出高”的数理化和外语上多下功夫。而一些语文教师的自我轻视更是让本来就不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走调变味。语文的确是最难提高成绩的科目:学习内容多,目标不容易把握,方法难以确定。有些教师认为多讲总比少讲好,于是就满堂灌:黑板写满了,教师讲累了,学生也听睡了;还有些教师喜欢把什么都做成课件,课堂上缺少基本的读、思、议的环节,课堂教学效率极低;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使一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离开讲台,从知识的梳理到解读,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由学生主宰,热闹得俨然是一堂高效课。其实,学生没有能力驾驭课堂教学、没有能力全面准确把握教学知识,这个底数每个教师心里都明白。
从学生本身来说,多数学生认为语文是主课中的副科,是费力不讨好的学科,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学科。语文学科本身积淀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同样的训练中得不到像其它主科那样显著的学习效果。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在语文训练上多下功夫。而更加青睐数理化和外语。这就压缩了语文学习的时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诸多原因导致语文学习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这不仅影响国民语言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而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也是令人担忧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认识不深入;练习不系统;训练不科学;讲评只说答案。弄得学生在阅读方面不知从何下手,在阅读理解题目上频频失分。而命题者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图揣测作品原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关题目,这些都使阅读教学陷入更深的困境。
我们应该重视作者写作目的及作品生成的意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完成作品多元性的解构。我希望重申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体现在作品的输出和重建。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获知作者呈现在文章中的表象知识和深层意义。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优秀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而对作品的重建则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作品多义性的把握,联系实际一步一步走向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分析母亲对待大哥和两个嫂子以及大哥的女儿的态度,逐步体会母亲作为后母当家的艰难处境。同时也就可以理解母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是既严格要求又关爱满怀。严格要求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父亲去世母亲作为后母持家,已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其中既包含了要对父亲负责(或是对整个家族负责),又包含了母亲作为家长希望我出人头地的复杂情感。而之所以对“我”关爱满怀,乃是出于人伦天性,是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母爱。这样一步步推理,就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母亲形象的伟大。回视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自己的母亲,她们既要为学生操劳吃穿,还要为生活而奔波在外。天下母亲的优良品性便在学生脑海中清晰了,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所以说,阅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下面笔者针对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4条措施:
一、在表象知识下适当深化本质性认识
做阅读不光是看文章中写了些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固然是初中阅读训练的重点),同时尤其不要忽略我们的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认识主体。所以在认识文章的表象知识后,还应该去适当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后,教师就应提出这样的疑问——作者既然是伟大的文学家,那为什么不“学而优则仕”入朝为官呢?这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分析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学生就可以找到作者沉湎于山光水色的原因了。这样就把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人穷则返本”的特点:人在屡屡遭受挫折后,则反观本心,唤起了人类动物属性的一面,热衷于山水就显得顺理成章。同时也就能理解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情怀——知识分子仕途不畅,则寄情山水,以抒发胸中的愤懑情绪。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寄情于景”等多种表现手法。虽然看起来有一定难度,似乎超出了中学生的理解范围,但这种逻辑上的解读学生是容易接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
二、系统练习有利于集中解决阅读障碍
初中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阅读目标,在这个目标下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设计在某些方面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抓住这些规律解题,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有些学生在八年级对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不理解,总是混淆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如果通过对比性阅读的练习,就能让学生感觉到二者间的不同。而我们目前所给的课时刚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其它的课外阅读集中性训练很少。因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少、难以处理各类材料之间的相关问题,所以即便教师讲解得很明确的知识点,学生也无法准确把握和应用。不是时间长了忘了,就是没有实践经验搞混了。因此,要增加系统练习课时,才能避免阅读题目频频失分。
三、阅读训练要讲究科学性
不论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时间的安排,亦或是讲评方面我们都做得很不够。目前大多数的阅读训练都只是随着同步练习做一些,学完精读课之后练习一篇,自读课就干脆省略了,根本就没有成型的阅读训练计划。在零散的时间里练习一些未经科学设计的作品,内容杂乱缺乏联系,题目针对性不强,这让教师和学生都很难把握。也就没有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结构,使学生优化处理信息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所以,要讲究阅读训练的科学性。
四、讲评不一定要照着答案
有些知识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参照标准答案,但在具体内容的补充方面,我们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作答。但有些命题人所给出的答案,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偏离了文本认识。这时,我们要敢于修正偏差。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到文本阅读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个既切合自身实际,又不偏离文本的答案。让阅读理解变成语言训练的材料,而不是仅仅针对于阅读训练本身的题目。而且在讲评时还应当注意到阅读材料的文化属性、文学属性和工具属性。
总之,要走出语文教育的困境,不妨先从改变阅读教育的现状开始,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向一个科学合理的境地。从而达到以读促教,教读互长的目的。
走出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篇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考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作文可以了解到学生字、词、句的积累,以及识字、写字、语感、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语文素养。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好奇,但认识不足。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作文训练命题的形式范围很狭窄
由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
2. 学生阅读量小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迫使学生围绕几本教科书死记硬背,教材以外的书籍几乎与他们无缘,升学压力,呆板的教学形式,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应对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加大资金、物质方面的投入,建好图书室,更重要的是图书室要及时对师生开放。
3.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
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依据书本给学生讲了许多,但从来没有带领学生进行过社会实践活动,以致学生成天被关在学校教室中,再加上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很少出去旅游,很少到过名山大川、大城市,眼界十分狭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自身实践太少,体验太少,所以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我认为,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应有序地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趣的见闻,新近发生的事件,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老师适时命题,学生自然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教师经常训练学生抓住这些机会练笔,让他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就达到了作文最理想的境界,即能够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受到情境的感染,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写出有真情的文章。
二、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1. 指导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
面对同一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思维发散,要想使学生立意独特,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对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用评语激励学生写作
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在作文评改中,要及时有效地给学生反馈信息,让他们从中得到激励。教师的评语应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增加,应坚持鼓励原则。渴望别人赞扬是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学生尤其如此,老师的表扬永远是他们的最爱。作文批语要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老师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的肯定与表扬,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努力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诸如立意、选材、开头、结尾、语言表达等方面,指出其习作中的点滴进步,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到写作其实并不难,同时又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做,既能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又能帮他们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同时也奠定了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即使是指出学生缺点,也要用委婉、热情期望的方式,以免挫伤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会使他们永远也不想作文。我还鼓励学生针对老师的评语写“反评语”,及时沟通,教学相长。
4. 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师的思想解放了,只是为学生作文减少了阻力,但写作文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个人,所以要想让学生作文真正提高,解决学生的问题才是关键。首先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不怕作文,慢慢喜欢上作文。学生为什么怕作文?是因为他们不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把作文看成是用书面语言说话,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敢写就成。慢慢地学生有话说了。自然就不怕作文了。其次要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其浓厚的写作兴趣。
5. 搞活作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迷津,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6. 利用阅读语段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
每次做阅读题,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独完成题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文章中精美的段落、精彩的句子都是写作的材料,遇到这样的内容,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仿写、识记,并且积累在笔记本上,要求他们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浅析英语新闻写作的教学困境 篇8
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而如何写出地道的英语新闻则是困扰了国内新闻、教育界很多年的问题。在中国目前形势下, 培养既精通英语又熟悉新闻的新闻工作者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加强对外传播。但是, 目前国内的新闻学专业开设的英语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大大影响了这门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英语新闻写作是在新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从宏观角度讲, 该课程有两个授课目的:其一, 帮助学生熟悉掌握英语媒体新闻采访写作的规范, 理解并巩固这种实践规范所代表的新闻从业理念, 因此, 专业知识是这门课程的首要内容。其二,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以英语写作能力为主。作为双语教学程, 教师必须使用英语来介绍专业知识, 达到专业科目学习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这两个目的。从微观上来说, 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对英语新闻文体、语言风格以及报道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引导学生尝试用英文进行新闻报道写作, 对国外媒体报道进行编译, 增强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
然而, 作者教学过程中发现, 多数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很薄弱的。而英语新闻因其自身特殊的文体特点, 和一般文体的英语写作有很大的区别, 学生们费尽心思写出的新闻作品中, 词不达意、句子结构混乱, 不符合英语新闻文体特点的缺陷不少;从客观上看,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师资力量的短缺, 目前上海大部分高校新闻学专业所开设的英语新闻写作课程没有循序渐进的, 有章可循的教材;此外, 由于该课程缺乏既精通英语, 又精通新闻学的教师, 英语新闻写作的教学长期只是讲授语言知识点。这些现状引发了作者对英语新闻写作教学困境的思考, 并希望通过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 对今后该门课程的教学能有所启示。
2 英语新闻写作课程面临的困境
2.1 多元化专业背景教师的匮乏
英语新闻写作这门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最理想的授课教师应该是具有复合专业背景, 有着扎实的英语功底, 并且曾在外语媒体有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 同时具备讲述新闻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能力。但是这种高水平多元化背景的教师在高校中非常匮乏, 因此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通常由纯外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 授课内容中缺乏对新闻专业知识的详细讲解, 过多地强调英语语言的输入, 在教授新闻写作时重点在放词汇、语法、拼写、标点符号和行文组织之上。
英语新闻文体有着自身的特点, 例如英语新闻的标题, 通常称为“headlines”, 意思是标题语言, 有着特殊的语法特点。如冠词通常省略, 用现在时态表示过去, 称为“历史现在时”。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学时需要充分地讲解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 如果只是对中文新闻进行简单的翻译, 即便词汇、语法再正确, 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也不符合要求和规范。另外,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导致中英文新闻写作的理念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灾难性新闻的表达方式上,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 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 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 而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 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如果没有外语媒体的新闻从业背景, 则不会对此差异有很深的理解和体会, 也就不能够在英语新闻写作授课时向学生详细地讲解。
2.2 教学方法不得当
英语写作课程主要有三种教学方法:成果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英语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主要运用前两种教学方法, 但由于英语新闻写作课程自身的特点, 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影响了教学成果。
成果教学法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 强调文章中要使用适当的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对文章组织结构来说, 强调主题句、段落的组织与文章的结构。成果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提供刺激, 学生做出反应, 再进行强化的过程。鼓励对输入信息的模仿和再创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支配地位, 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 这使得学生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用词、句法和段落组织都要进行严格的修改和评价。学生完成写作之后, 教师批改作文, 以最终的批改得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依据。受纯语言专业背景的影响, 该教学方法是英语新闻写作课程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 使得在衡量一个英语新闻作品时, 重点放在评判其词汇、语法、拼写、标点符号、内容与行文组织之上, 只注重作品是否合乎语言规范, 而不在意作品是否具备较高的新闻专业素养的要求。
体裁教学法是指教学写作按照不同的语篇体裁来进行, 如信件、通知、研究报告、广告和科技性说明文的写作。体裁教学法以语篇的体裁分析为基础, 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该教学方法认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写作的社会情境以及写作目的, 帮助学生分析目标语体并给予明确指导, 可以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新闻报道的体裁一般可以分为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 从内容上分可分为时政新闻、体育新闻和财经新闻等。在英语新闻写作的教学中, 运用体裁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新闻文体有着区别认识, 写作训练也更加有针对性。但最大的问题是, 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得对新闻写作课程过于注重纯文体的训练, 对于新闻采集、构思酝酿的训练则较少体现。众所周知, 新闻作品的优劣, 要求作者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素质、独特的构思能力以及熟练的传达能力, 它是从事新闻写作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新闻写作质量的保障。只有熟练的表达能力, 显然不足以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2.3 合适的专业教材匮乏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 把握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作为一门实践性写作课程, 其教材与学科性教材有所不同。它既注重对新闻写作知识系统的严密编织, 又要为培养新闻专业理念而就社会生活或自然界话题展开讨论。
然而, 目前的教科书市场缺乏一套比较完整的、由浅入深的、适用于写作英语新闻写作教学的教材。据统计, 目前英语新闻写作的教材一种是引进的纯英文教材, 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英语新闻写作》, 这两本教材都是由英语国家的专家学者写成, 国内出版社引进过来的。这类教材的优点在于加大了英语语言的输入, 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让学生能够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写作;缺点在于这类纯英文版教材让学生感觉非常吃力, 过于强调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的篇章布局和写作手法。另外一种教材是国内的新闻业界人士编著的, 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闻英语写作:从实例到实践》。这类教材是国内媒体行业一线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编著的, 融合了自己对新闻写作的探索,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但是对于新闻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 教材系统性不强, 更多的只是对一些新闻写作的经验之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英语新闻写作课程的教材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既通俗易懂又专业性强, 既有系统性讲解新闻专业知识, 又有大量的范文实例以及写作规范技巧。
2.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中国高校大学生喜欢英语写作课的学生数只占受试者的1/3左右, 20%的参与者表示不喜欢英语写作课, 而约50%的学生则表示不喜欢也不讨厌。作为新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双语课程, 英语新闻写作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的程度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 相对较低。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要学习英语新闻写作表示非常不理解和困惑,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不是对外报道, 会写用中文进行新闻报道就可以, 不需要学习英语新闻写作。在这样的态度下, 学生缺乏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
另外, 新闻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 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 经常发现单词拼错, 名词单复数用错, 固定搭配用错, 句式单一, 只会用简单句, 不会用复合句。与一般的写作相比, 新闻报道要求非常高, 必须准确、客观、公正, 对读者有吸引力, 这对作者的语言功底要求很高。因此很多学生感觉非常吃力,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
2.5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写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充分, 也是目前英语新闻写作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一些学校设置的英语新闻写作课程只有2个学分, 36个课时。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里, 想要既能够介绍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 又有大量的范文讲解、阅读赏析以及不同体裁新闻的写作训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仓促之下, 课堂上只能简单对一些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和介绍, 作文教学不够系统和全面。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英语新闻写作课程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师资力量薄弱, 多元化专业背景的教师非常缺乏;该课程特点决定传统写作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存在很大弊端, 过于注重对语言正确性的训练, 或者过于注重对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训练, 不能够有效地将新闻专业知识和语言训练相结合;缺乏适合该门课程教学、将新闻理论知识讲解和写作训练相融合的专业教材;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 对英语新闻写作缺乏兴趣以及专业课程学分低, 课时量不足以完成整个作文的教学。
摘要:该文分析当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开设的英语新闻写作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包括多元化专业背景教师的匮乏、教学方法的不得当、专业教材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学效果。论文试图通过探讨目前的教学困境, 改善今后的教学现状,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新闻写作,教学困境,教学方法,专业教材,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John H.Noonan.英语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4.
[2]陈瑜.过程语体教学模式对英语新闻写作的教学启示[J].新西部, 2011 (12) :224-225.
[3]陈娟.中西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比较研究[J].传媒观察, 2012 (2) :33.
[4]汪晖.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7:181.
[5]蔡惠萍, 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 :22-23.
[6]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3-24.
[7]申静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法[J].理论研究.2012 (18) :120-121.
走出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困境 篇9
针对以上情形, 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当前迫在眉睫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窘况呢?应该怎样一步一移地走出困境呢?本人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努力探索, 初步摸出了一条大体可行之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
一、更新作文教学理念, 唤醒内心深处灵魂
面对作文教学变革的大趋势, 应奋力突破应试作文的“八股文”框架。第一, 确立“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教学指导思想。一方面引导学生追求做人的真谛, 提升文化品味;另一方面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生命的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中。第二, 作文思维从单一守旧走向多元创新;思想内容求:“新”;思维形式上求“异”。第三, 语言方面力求个性化, 丰富多彩;摒弃俗语空话套话语言公式化。第四, 作文评价痛改拘泥于考试作文命题与评分标准的“一元化”, 趋向“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开放民主, 创新鼓励。
二、激发作文兴趣, 诱发写作冲动
臧克家说:“作文可贵而难为。”写作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 也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学生觉得作文难写, 自然产生畏惧抵触情绪。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慧也认为教师的第一教学原则是力求使教育有兴趣, 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兴趣, 因此, 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强烈求知欲和浓厚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才能变学生“怕写”为“爱写”, 变“厌写”为“乐写”,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使学生对作文有内容要求,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怎样“激趣”呢?方法很多, 列举如下:
1.情境作文
看到学生拿起钢笔咬笔头, 抓耳挠腮, 左顾右盼, 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来, 一副可怜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举行一个活动:全班静思5分钟之后, 每人上讲台各自大声说出三句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 并由公众评选七名优胜者, 老师率先示范。活动圆满结束后, 同学们余兴未尽, 趁热打铁, 纷纷提起笔来围绕本次活动记下了当时的气氛及自己的感受。
2.组织课外活动, 丰富作文素材
如就网络对中学生的利与弊展开辩论赛;就“迎国庆、树新风”进行演讲比赛, 课外阅读知识抢答赛……
以一变应万变, 触一发而动全身, 中学生的学习最容易从兴趣出发, 为兴趣所左右, 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由“哑口无言”蜕变成“口吐莲花”。
3.材料激发
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联系起来设计作文。如复述课文或课外读物、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
三、作文训练的内容与方式
(一) 指导学生随时积累素材, 养成良好习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一样, 没有生活素材的积累, 写作技巧再高也难以写好作文, “有米下锅”是解决作文的基本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生活扩大视野是解决作文素材来源的关键。现在许多学生一心只顾啃书本恋网络, 以致两耳不闻窗外事, 孤陋寡闻、心灵闭塞,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写作起来思路狭窄、内容单调。不是生活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并观察周围的一切, 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掘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从而写出内容真实具体、情感真挚动人的好文章。
1.日常训练,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时, 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每次在学生观察之前, 明确观察方法:对于人, 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细节等方面进行观察;对于事, 在观察中弄清起因、经过和结果;观察物可以从形状、大小、姿态、色彩、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景可以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不同的时间进行等;观察后, 指导学生依观察所得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样的训练持之以恒,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
2.激发兴趣, 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认真记日记是一种习惯, 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才能确保其真正养成。我主要从日记内容与激励手段两方面入手激发他们兴趣。一方面指导学生编写他们喜欢的想象作文。我给出几种事物, 如老虎、蜜蜂、狐狸或官员、记者、房子等让学生结合这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展开想象创作一篇文章。另一方面, 每周批阅学生日记时在精彩处写下鼓励性话语, 延伸课堂外的师生互动。每周选若干篇写得不错的片段或文章当众宣读并评选“每周作文新星”。
3.开阔眼界, 重视延展课外阅读
阅读是摄取材料的重要途径, 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生活空间毕竟有限, 基本是三点 (教室、寝室、饭堂) 一线的生活, 要打开写作的广阔天地, 只有多读书、读好书, 广涉猎, 多采撷, 博闻强记, 以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并对精彩片段整理归类和保存。
(二) 转换思维, 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迈向“多元”
农村中学生由于涉世不深, 阅历有限, 思维简单, 导致作文人云亦云, 观点陈旧, 毫无创意, 缺乏个性。针对这一通病, 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越雷池”, 打破思维定势束缚。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应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尊重学生个性, 鼓励学生发展的原则, 针对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分析, 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
(三) 文本对话, 挖掘课本资源促进作文教学
为什么将写作与课文相结合?因为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扩大了视野, 接受了思想情感的熏陶, 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 所学的内容与课文相关, 有可写的。另外, 与课文结合而又有变化, 有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兴趣。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
写作与课文相结合从基本性质上分, 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模仿性的读写联结、创造性的读写联结、换元运思, 反弹琵琶。
1.模仿性读写联结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初学写作模仿是必要的, 如学写字、绘画需要临摹一样, 目的是为了学会写。已经会写了还要引导学生创造。模仿最终是为了创造。主要形式是写提要、重新组合 (记述顺序的转换, 人称的变更) 、摘录优美语句并仿写等。
2.创造性的读写联结
主要形式有续写、扩写、缩写和读后感以及文章评论的写作等。也可以让学生就一个场面, 一个情节展开想象, 或者以作者、作品的主人公为对象写信或提出来某一方面的问题等。还可以就课文写感受、启示、写想象文等。
3.换元运思, 反弹琵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构思成文、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文中有许多作者的观点和女儿的观点, 学生是否同意这些观点呢?教师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讨论分析, 依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以这样的方式训练写作, 既提高写作能力, 又训练了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 多管齐下, 切换作文训练方式
1.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
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怕写作文、无从下笔, 写作水平低的情况, 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制定计划, 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平时留下任务, 告诉同学们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 每节语文课开始的5~8分钟找一两名学生就自己观察到的, 或想象到的说给大家听。当学生说得有新意时, 我大力表扬;当学生说得不够流畅时, 允许他们坐下来想想再说, 也允许其他学生当堂修改, 这样既培养了发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 思维能力及语言的组织能力, 也培养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2.材料作文训练
以一件事、一种现象、一段话、一幅漫画、一至几则新闻等为材料, 以学生身边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为主,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进而速写。a.读清文题的要求, 注意题中那些指令性的文字, 涉及文体、形式、字数的规定。b.读懂材料含义。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注意材料所显示的表面信息与隐藏的深层含义。对此需要反复咀嚼、提炼。
3.命题作文训练
走出英语听力教学的困境 篇10
筅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任晓梅
目前, 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 英语听力难教, 学生不爱学;课堂枯燥, 学生学习效果差。其实,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 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总体来说, 可以分为如下几方面:学生、教师、教材。下面, 本文就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逐一研究, 并寻求解决方案。
一、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背景复杂, 教育背景不同。由于在原来各个学校培养的过程中, 英语侧重点不同, 各个学校的英语师资队伍也不同, 因此, 这些学生选择以英语为专业后, 听力水平显得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英语笔试成绩可能还不错, 但是一接触到英语听力, 可能连很简单的一句话也听不懂, 如:“Can you help me put it down?”这样的学生往往大声朗读练习少, 发音不准确 (自己读不准, 别人以准确的发音说出来的英语他们也听不懂) , 没有接受过什么听力训练, 没有任何听力技巧。有的学生听力则非常不错, 接近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 简单的对话可以完全听懂, 大段的文章也可以听出中心思想, 有一定的听力基础和技巧。
此外, 在高中阶段, 学生接受的大多是应试教育, 习惯了老师的灌输, 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被动, 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差。这些学生升入大学后, 在英语听力学习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1.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首先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还对死记硬背啃书本、教师满堂灌的高中教育记忆犹新, 他们不知怎么学, 不知学习重点放哪里;课上只想被动地让老师灌输知识, 不敢发言。这样的学习状态很难在短期内适应英语听力学习。
面对这样的困境, 学校在课程设置中, 应考虑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 帮助学生开拓新思维, 转变学习方式。专任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参考学习计划, 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辅导和咨询。例如:在学习方法上, 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听说互动的原理, 多作大声朗读练习。读时, 要读得准、读得快、读得流利。快读时, 就自然而然地练习了听力中的节奏、重音、语调、连读、弱读等。其次鼓励学生多说, 多参加各种英语活动, 如英语角、英语演讲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别人发言认真听, 自己也要主动发言, 这些都是练习听的过程。再其次, 要让学生多跟读。先要选择好合适的录音资料, 最好是难度适中, 内容有趣, 发音纯正的资料, 这样有助于练习学生的语音、语调, 提高听力水平。
许多学生在听力课上, 羞于开口, 极大地妨碍了听说互动的展开。听力教师应从多方入手解决这一问题:在说的主题上, 选择与上课内容有关、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特别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话题, 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课堂组织上, 以小组活动为主, 如情境模拟、角色表演、小组讨论汇报等。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如课时紧,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 课外准备, 课上汇报。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准备时间,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听力基础差, 缺乏听力技巧
在很大程度上, 学生在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以读、写、译为主, 听、说不够, 再加上部分地区高考中无英语听力测试这一项, 听力更不受重视, 部分英语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差, 几乎没有什么听力技巧。听力基础差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练习。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逐步渗透听力技巧, 并在教学中不断应用和检验这些技巧。例如, 学生一个普遍的听力问题就是:做听力练习时, 强求自己听懂每一个句子的单词。这种状况下的听力理解以单词理解为基础, 殊不知听不懂一、两个单词, 也可以听懂一句话的大概意思;听不懂一、两句话, 也可以听懂一大段话的主要意思。总而言之, 学生不会泛听。这要求教师循序渐进, 慢慢引导学生多接触各种听力材料, 逐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敢听有生词的语音材料, 并且会听, 能听出一段语料的大概意思。
3. 听力起点难确定
学生的整体听力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教育背景不同, 学生自己本身的英语水平也各不相同, 仅凭分数, 很难为学生确定一个合适的听力起点。而确定一个合适的听力起点, 对于学生来说又至关重要:若是起点定高了, 学生自然觉得听力难, 学起来也没有兴趣, 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 课堂气氛也很难活跃;听力起点定低了, 学生会觉得课堂没有挑战性, 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调研工作, 查询学生的英语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测验, 以便确定学生的平均英语听力水平, 选择合适教材。
4. 课外听力资源少
社会上的英语听力资源确实不少, 可是学生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例如:学生都比较喜欢网上的听力资源, 如网上的各种英语视频、音频:新闻、影片、歌曲等等。但上网通常要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因为大部分学校还不能保证人手一台电脑。并且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很难持之以恒地定期利用网络资源。教师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 还应鼓励他们更好地利用便携式的影音存储播放设备, 如mp3、mp4、手机等, 随时随地听英语。
此外, 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 集体备课, 集体管理一个网页, 将与课堂有关的资料、与听力有关的信息, 推荐学生听的影片、新闻、练习等发布到网上, 为学生提供一个听力资源库, 补充学生课外听力资料。
二、教师因素
1. 教师的教育背景
目前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教学的思路里充满着应试教育成分。例如:教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知识的点滴输入, 而忘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学会学习,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体会教育的精神, 多多参加各种教育培训、研讨, 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前, 应明确自己所教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把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统一起来。
在教学方法、手段上, 以往的听力教师上课比较机械:放录音、听录音、对证答案。这样的课堂学生觉得枯燥, 教学效果也差。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教师, 应积极学习并勇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如交际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等, 转变教师角色, 从以前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督促者;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 在备课时, 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讲这节听力课?为什么要听这个练习题?在课上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个练习也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教学手段上,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生动有趣的教学工具, 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 并应用到教学中去。试问当今社会的人有谁能抵挡电视的魅力呢?又有几个不爱上网呢?听力课如果能将视频和音频完美结合, 把生动的画面、最新鲜的话题和动听的音乐、声音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2.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都很少。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交流时间大部分在课上, 课外交流很少。教师应尽量在课外和学生多沟通, 多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专任教师还应多和学生的辅导员联系, 间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个人特长、爱好等, 做到因材施教。此外, 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还有另一个障碍, 那就是代沟。据笔者观察, 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在20岁以上, 就容易有代沟。教师应深入学生心理, 关心学生所想,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和学生一起成长, 密切关注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科技, 做到人老心不老。
三、教材因素
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听力教材也越来越多, 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选择教材的问题。应根据学生平均听力水平选择教材, 重点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听力习惯, 打好听力基础。但不管使用哪种教材, 教师都应灵活机动地运用教材, 取此教材之所长, 补彼教材之所短, 综合利用几种教材。由于学生的听力水平差异性大, 在听力教学中, 要灵活运用课本, 如可以略去暂时不适合学生听力水平的部分, 补充一些其他的语音资料, 这些语音资料可以是其他听力书上的精彩部分, 也可以是一些影音资料, 如英语flash, 网络视频、新闻等。
总之, 英语听力教学在生源、教师、教材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上仅为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相信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英语听力教学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蔡粤生, 李敏锐.EFL环境下的听力异步教学研究.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008 (3) .
[2]张琼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反思.文艺生活, 2009 (3) .
中职化学教学困境的突破研究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42-02
摘 要 中职化学教学因其特殊的现状特点和教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如何将这些深奥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突破化学教学困境是当下中职化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化学;教学;教学困境
1 中职化学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中职化学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代谢途径复杂、内容枯燥乏味,是历年来学生反映最难学习的一门课程。在此,笔者想首先引用一篇教学杂志上的调查问卷来侧面反映目前中职化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问卷针对 300 名中职学生进行了如下的问答(1)在中职化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带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2)对你而言,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在哪里?(3)你希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哪些方面的改进。最终的问卷结果如下:生动新颖的实验以及教师轻松幽默的课堂讲解占到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前两位;而在学生认为化学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哪里的答案中,需要大量记忆的繁琐的化学公式和抽象的理论概念不出意外的上榜;而多达 90% 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丰富教学形式,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见目前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形式、方法过分单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化学教学在中职教育工作中高效的开展。
2 中职化学教学困境产生原因
2.1 客观原因:
中职化学教材内容抽象、枯燥、乏味、专业性强,涉及的化学结构式、反应过程复杂、难记,代谢过程仅有文字叙述,中职学生难以理解;另,由于教材的权威性,专业知识的严密性,使教师教学受到制约,对枯燥难记的概念、化学结构及代谢过程必须按教材讲授,以保证生物化学知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限制了教师的课堂发挥。其次,各种条件的限制,化学教学缺乏直观的教学用具,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动态表述代谢物化学结构的变化特点和代谢过程的化学变化。再者,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个别教师制作课件存在困难,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只是将文字、图片罗列出来,难以动态展示代谢过程的变化规律,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当下中职化学难学、难教和难学好、难教好已成为中职化学教师、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主观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相对而言学生基础差,缺乏扎实的化学知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且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明显。而且,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多,但学时少,且课程安排衔接不当。另,部分中职化学教师在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和教学对象质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变得有些无所适从,更有部分化学教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如何帮助中职化学教师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是目前中职学校化学学科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中职化学教学困境突破策略
3.1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因其特殊的现状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从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只有这样中职化学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而且对专业课比较重视,这就给化学课教学增加了难度。那么中职院校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呢?
首先要揭示化学之美,稳定学生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例如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把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的红色褪去。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还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邊,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使学生明白化学内容基础,却影响深远。让他们认识到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来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另外,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再引入教学内容);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2 重视增设实验环节: 中职化学课程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们也喜欢通过亲自动手去领会生物化学的奥秘,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参与的意识。在教学中,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由于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会更有兴趣,操作就会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按一定目的安排实验活动;(2)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与实验;(3)让学生分析实验所得资料及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与报告。
实验课程教学可以考虑给学生开设大大小小实验项目,实验项目要有一定难度梯度,从较简单的“糖颜色反应”的验证实验到“α-淀粉酶活力测定”探索实验循序渐进,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登讲台讲课,培养他们的自信。例如,在讲解糖有氧氧化时,因为第一个反应阶段和糖酵解的过程相同,就可以让学生来讲解反应过程,同时设疑,为什么同样的过程无氧和有氧情况下产生的能量却不相同,这种方法能取得了较好的化学教学效果。
另一种开展教学的方式是善于“设问”。例如讲解蛋白质变性时,先提出疑问生鸡蛋易消化吸收还是煮熟的鸡蛋易消化吸收,然后再讲解蛋白质变性的概念、理化性质的改变及变性的临床应用。再如讲解酪氨酸代谢时,先让学生了解白化病的临床表现,再讲代谢过程;讲解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时,先讲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什么肝炎患者皮肤、眼球发黄,是不是眼球、皮肤变黄色就是肝脏疾病,就会传染呢,然后再讲解代谢过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增强记忆,而且能把枯燥的理论和临床应用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袁孝风. 化学课程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郑长龙. 新课程教学法 [M]. 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如何走出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篇12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认为要切实走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文”结合, 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
不少语文教师感叹, 现在的中学生作文空洞肤浅、虚情假意。但我认为, 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修养所致。文气之“气”, 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之气质、胸怀、思想、性格以及审美情趣。新课标倡导写作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就是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可以说, 古文家的“养气说”以及现代的教学理念都十分强调作者思想修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却常常把思想给忽视了。这种倾向应该纠正, 作文教学应该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格建构为指归, 重视养气, 努力实现从单纯的作文训练到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那么, 怎样才能加强作文与做人的有机联系, 促进作文教学与人格建构的相互结合呢?
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 才会有积极的人生观, 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并为之感动。也只有热爱生活, 才会热爱并且敬畏生命, 才会怀有对整个人类 (包括自然界) 的同情心和悲悯心。这些是写作的动力, 也是作文具有深刻思想性的重要条件。
其次, 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包括游历) , 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 开阔视野, 进而形成其思想。
第三, 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 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四, 要重视艺术教育。以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艺术具有移化个体心灵、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健康审美情趣的作用 (这一点又往往被学校教育者所忽视) 。同时, 艺术教育 (尤其是文学欣赏) 又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和精神底蕴。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可谓一举两得。
二、回归本源, 强化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 脱离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可以说, 亲近自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手段, 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当学生为一草一木而感怀的时候, 当学生为一山一水而动情的时候, 他们的作文便有了需要表达的思想, 而他们的人格、他们的情趣同样会得到一次难能可贵的提升。
与生活和自然相结合, 这是作文教改的趋势。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 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 有真情实感。虽然它也许还很稚嫩, 但它毕竟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可贵的生命的活动, 是创作主体个性的张扬。
三、重视文本, 搭建课文与作文的桥梁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密切联系、互为一体的两个重要环节, 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补充,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文章, 是学生学习的范文,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可以阐发课文的思想意义, 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 以《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评论文中的一个观点;还可以借用教材新编故事, 如《闰土种粮当大款》、《在孔乙己新开的咸亨酒店里》等。通过这些启迪学生想象, 引导他们从模仿进入创造。
以课文为基础延宕开去, 通过指导启迪, 引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学生在对人生和生命获得了一些理性认识之后, 内心深处必然有所触动, 就有了想要表达的渴望, 这时再诉诸笔端, 就会有自己的真切体会, 深刻领悟, 这也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过程。
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 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老师可作适当引导, 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为人处世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作文时, 避免人物形象的单一化、符号化、脸谱化, 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刻画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
【教学的困境】推荐阅读:
中学体操教学的困境06-17
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07-06
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09-08
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10-31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05-25
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08-19
教学困境10-19
英语教学困境07-10
初中作文教学困境分析07-12
农村英语教学困境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