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2024-10-03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精选10篇)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1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种社会变迁也深刻影响着学校生活, 学校道德教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 电子传媒和网络作为一种十分普及的大众传媒方式, 已经毫无遮拦地将儿童引入成年人的世界, 高尚与丑恶都一股脑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它们对于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在电子传媒和网络的巨大影响面前, 教师和家长都显得惊慌失措和无所适从。风雨飘摇中, 学校如何坚守精神家园的理想?我们必须深刻审视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问题, 正视危机, 找寻学校教育力量的始基。

一、学校道德教育遭遇的时代困境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工业化和城镇化, 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价值基础也趋于瓦解, 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十分严重:都市病、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心态冷漠、公德缺乏、信仰缺乏, 等等。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传统价值丧失已经给学校德育造成有目共睹的危机。这些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二是青少年生活的家庭环境发生变化, 三是学校德育面临学生亚文化群体的影响。

1. 学校周遭:社会病态严重侵蚀公共生活的道德环境

中国目前正在跨入现代之门[1], 正在努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转轨。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 现代化成为今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 而人们观念的现代化则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传统社会中, 每个人都作为族群个体而存在着, 现代化强调个人作为主体的价值, 这就引发了价值观体系的重大变革。一方面, 我们看到个人的主体性价值得到承认, 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挥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个人从压抑中获得人性的解放, 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中的个人主义思潮影响, 个性的解放也导致人的私欲泛滥。严重利己行为、吸毒等各种社会病态严重侵蚀着公共生活的道德环境, 失业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成为凸显的社会问题, 这一切都使得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的阵痛。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随着现代化在中国的推进, 商品经济社会也正在改变着人与人的传统社会关系, 市场经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驱动着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满足。人与人之间淳朴的充满温情的交往关系变成了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迅速膨胀起来的个人主义侵蚀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由此造成了整个社会传统价值观体系的瓦解, 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道德生态环境也失去了平衡。从企业造假到官员腐败, 从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到暴力事件的发生, 等等, 诸多社会问题都使得学校教育的社会道德资源变得十分匮乏, 教师和学生也因此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无奈与迷茫, 直接表现为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地位的丧失。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与校外的道德恶化现象形成巨大的反差,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导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日益变得软弱无力。

从文化普及的角度看, 大众传媒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革。但是, 由于文化管理体制与法律方面的不健全, 文化市场的混乱导致文化经营者为追求商业利润而表现出媚俗的倾向。低俗的文化产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冲击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网络制造的虚拟生活世界中, 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都失去了约束力, 个人主义发挥至极端, 一些人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这些都严重影响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学校教育在与大众传媒的对抗中, 其教育效果不断受到削弱。例如:“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问题之一。“网瘾”表面上是心理问题, 实质上则是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对孩子失去吸引力的一种表现。

2. 学校逐渐失去稳固的后方基地:传统家庭生活结构的解体

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 除了学校生活之外, 家庭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学校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中国的家庭结构及其稳定程度正是发生剧烈的变化, 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质量。

从城市家庭生活的结构来看, 尤其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城市, 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家庭日趋小型化, 而且家长的工作时间也不断延长, 无法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与心理沟通。这样的家庭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 但是, 潜在的危机则是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缺损导致家庭生活中长辈对孩子道德影响力的减弱。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里, 如果失去家长的有效影响, 他们的生活时段就可能被电视、网络所侵占。这些孩子就可能模仿传媒中的成年人, 而这种“偶像崇拜”中存在着向善或向恶的不同可能性。

从农村家庭生活的结构来看,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 大批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与此同时, 农村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不复存在了。随着父母进城务工, 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 他们多数是与年迈的祖辈生活在一起。这正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面临的新问题。这一切变化都使得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对儿童教育的职责无法实现, 无形中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

另外, 现代社会发展也带来家庭生活中的文化反哺现象。例如, 在信息化时代里, 孩子们掌握新技术、接收新信息的能力明显优于家长, 这更加剧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问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十分困难。

家庭生活原本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 但是, 如果家庭生活无法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依恋感, 那么, 家长的权威作用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衰弱。家庭也就无法与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3. 不和谐的校园: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中, 学校主流文化制约着学生亚文化群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信息社会的开放使得学生有可能接受到不同亚文化的影响, 加之青少年群体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 因此, 当代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亚文化群体。这些亚文化群体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与学校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相抵触的一面。

学生亚文化群体中出现的偶像崇拜就可能与学校的榜样教育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与学校树立的榜样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很多青少年来说, 他们过着一种两极性的生活:一极是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学习;一极是对偶像的神魂颠倒。”[2]也许, 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 但是, 青少年对娱乐明星的热情超越对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家和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注意力, 将导致学校教育在这些学生心中的直接降格。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校外各种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超出学校教育的有限作用, 并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干扰。如果学校德育无视信息社会中小学生亚文化群体的特征, 单纯固守传统道德教育的老路子, 只能使学校德育陷入困境, 而且, 在困境中挣扎的学校道德教育正在走向边缘化、外在化。我国著名德育理论专家鲁洁教授对这种倾向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一, 边缘化, 指道德教育既然在使人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些技能方面无能为力, 它就不可避免地沦为无用的教育, 在学校中的容身之地越来越小。第二, 外在化, 指道德教育的价值己经丧失殆尽, 道德被认为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人们关于道德的认识就是遵守规范和规则, 而这些规范规则又被视为源于客体世界的运行规律, 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几乎没有关系, 这样, 道德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自我涉入的学习, 当然也就生成不了任何自我道德定位及明确方向的道德态度。[3]

上述事实表明, 学校生活充满着危机, 这种危机总是意味着可能引发不幸, 但是,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为开创新起点的机会”[4]。当然, 这个新起点不是简单地恢复中断的发展, 而要对迄今不合适的学校生活加以批判性分析, 恢复被抛弃的良好的教育开端。

二、学校生活:教育价值秩序的颠覆

当代社会, 效率主义与功利主义主宰着现实社会的诸多领域。学校教育似乎已被淹没在实用与功利主义的冰水中。[5]学校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在种种利益诱惑面前, 学校似乎已经放弃应该追求的道德教育理想, 学校的功利倾向已经浸染着整个校园。学校生活的价值秩序已经被颠倒了, 这也正是今天学校教育的“道德软肋”。

1. 升学为圭臬:教育丧失本义

对教育的本义之思, 有必要进行词源学的回溯和教育史的回眸。英语中的“教育” (education) , 源于古拉丁语。拉丁文“Educare”的词源是Ex (出) -D u cere (引) , 原初义为“引出, 引领”。其实, “引出”不仅表示教育影响出自内发, 而且表示之所引的方向。这个方向暗示教育旨在使人向善。因此, 本来意义上的“教育”, 是指“善”的影响, 也可视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语。制度化学校教育出现之前, 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 时至今日, 教育价值并非在于培养孤立的个体, 而是一定社会的成员, 即“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 并尊重不同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个性差异”[6]。

今天, 功利取向浓厚的社会生活不断浸染着校园文化。在急功近利的文化影响之下, 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 都迫切需要一个好的升学率提升其社会知名度, 进而获取各种利益。因此, 学校生活中的一切都以升学为圭臬。从知识学习到特长培养, 都以升学为第一要务。在现有国情之下, 升学总是以选拔性考试为依据。学生为了摆脱被淘汰的命运, 只能拚命地学习那些应试所需要的书本知识, 他们不可避免地沦为学习的工具。一个沦为学习工具的孩子, 仿佛就是教师或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

竞争和淘汰早已经是校园里游荡着的幽灵, 学习的压力已经占用了孩子们太多的时间了。于是, 大部分孩子摆脱书本的方式就是电脑 (网络) 和电视, 而对于那些不堪忍受学校生活重负的孩子, 虚拟的网络世界似乎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他们在网络游戏中肆意宣泄着他们对学校生活压迫的怨恨与不满。人在某些网络游戏中, 除了暴力、色情之外, 就剩下一个空洞的人的躯壳了。在此, 无论是学校生活中的“好学生”, 还是沉溺网络中的“坏学生”, 都是一个“单向度的人”。教育的本真价值在时下校园里遭遇被颠覆的命运, 教育迷失了最原初的意义。

2. 爱的缺失:教育无所依托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把“情”和“爱”比做教育上的水。他说:“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7]在夏先生从教的时代, 学校教育从制度和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 好像掘池, 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因此, 夏先生担心学校教育忽视生命所在——人的培养。其实,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 技术理性变得日益强大, 夏先生对爱的教育的忧虑依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中, 学校教育被视为一种产业, 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消费者和学校教育产业的产品。学校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或智力。旁观者知识观[8]支配着学校的学习生活, 教师很少关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学生心灵的关系。封闭式考试、单一正确的答案造就了学校生活氛围充满了压力与恐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和冷漠。换言之, 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精确、预见和控制, 而不去寻求智慧和心灵的安静。这就造成了一个人与自身的疏离。“这种疏离遮蔽了自我的感性本质和社会性的类本质。这种自我疏离的原子式的主体成了在物质经济利益的竞技场上自我谋划和自我计算的自私自利者”。[9]

这种教育的直接弊端就是造成了学习者的异化。学习已经演变成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 这种教育在导致人被异化的同时, 也带来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就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 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0]。学校生活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真是空虚极了, 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爱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现时代的学校教育在培养知识人、工具人的单车道上已经走得太远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他们的智力水平也许越来越高, 但是, 其心灵的健全却令人忧虑。当然, 没有一个教育者愿意把风险和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但是, 教育者必须把威胁到青少年生活的事情纳入到教育学的思考视域之内。

三、重构学校道德生活的始基:爱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爱是教育的原动力。”[11]针对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现实, 有识之士开始质问:“有谁真正关心什么东西对孩子们才是真正重要的?对我们也是真正重要的?难道我们只是像棋子一样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棋盘上吗?”[12]具有使命感的教育者必须认识到, 关爱孩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恢复或重建学校道德生活的始基就要从爱的教育入手。

1. 以爱作为学校德育的价值诉求

自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以来, 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就是崇尚理性贬低情感。在技术理性日益昌盛的今天, 人们不再将情感生命视为一种富有价值的事件。现代人无法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 道德也失去生活目的的奠基。在德国著名现象学伦理学家舍勒看来, 这正是现代人所犯的时代错误。在我国社会现代进程中, 学校教育正在饱受这种错误所造成的侵害。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时代的困境中挣扎, 正在走向被边缘化和被外在化。学校德育被外在的道德规则遮蔽了道德关怀, 儿童从家庭进入学校后, 其道德感成长的连续性受到阻断。于是, 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变得有“道”无“德”了, 学校用一系列外在的规范约束学生, 但是, 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未真正受到触动。

舍勒认为:“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 他就是爱之在者, 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13]从舍勒的视角看, 爱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天性, 为意志指明了方向。在生活共同体的成员之间, 爱使他们具有了休戚与共的情感体验。人的最初的、原始的道德体验就是爱的体验, 这种体验就是在这个家庭生活情境中诞生的。家庭是一种以爱为根本特征的道德生活实体。家庭是儿童道德感的诞生地, 是道德教育的始基。

儿童进入学校生活的时候, 他内心并非是一片“道德空白”, 道德感的基调已经在家庭生活中形成。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是在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必要发展。始于家庭, 并不意味着限于家庭, 孩子会长大, 他会从家庭走进学校, 再从学校走入社会。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关注儿童道德感生长的始基, 就会关注“爱”的教育。学校德育也将开辟一个新的视域。从正本清源的角度看, 爱的教育可以从根源上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复归人文的本性。

2. 爱的教育氛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心境

事实证明, 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曾把教育氛围理解为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14]。从儿童的视角来考察其生活质量, 幸福、无忧无虑、不为恐惧和担忧所困扰是基本心境。保护和发展这种愉快心境是教育者的职责所系。因为, 我们从海德格尔那里得知, “现身的有情绪从存在论上组建着此在的世界敞开状态”[15]。正是这种错以为最无关宏旨的情绪, 以一定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和生活。简言之, 情绪历来支配着我们把握事物的方式, 也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

与成年人相比, 情绪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能更大。如果一个孩子处于忧郁的情绪中, 他的整个生活就会变得阴沉, 他也无力去保持与外界的关系, 可能退缩到自我之中, 冷漠地过着颓废的生活。当前, 来自学校生活的压力造成一些未成年人的情绪低落。对于这些孩子来说, 学校与其说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场所, 不如说是一个丧失快乐、丧失自我的场所。于是, 网络世界的游戏生活成为这些孩子逃避现实, 摆脱伤害的“好”去处。

与之对照, 愉悦心境能够催人奋进。愉快的心情能够使一个孩子振奋起来, 有勇气扫除一切枯萎的影响, 以向一切美好的事物敞开心扉。因此, 教育者必须尝试去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情绪, 避免或防止学生产生忧郁的情绪。好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 而且对其各种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也有必要营造充满爱的教育氛围。在爱的教育氛围中, 教师眼中没有“差生”或“弱者”, 只有对每一个需要教育的孩子的关爱与信任。爱和关怀引导着儿童的道德生活, 他 (她) 在体验被爱与被关怀的同时, 也逐渐形成了爱老师和关怀同伴的道德直觉。学生与教师就置身于一种充满爱和关怀的教育关系之中。

总之,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学校教育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学校教育的合法性地位正在被削弱, 学校生活对于孩子的魅力也正在逐步消逝。但是, 源自教师的爱和期待能够产生一种创造力, 进而改变一个孩子的生活境遇。在这些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险阻, 但是, 只要他们心中有爱, 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永远有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2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行业都急需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的人才。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还要学好文化课,特别是学好英语。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英语教育的困境及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 英语教学 困境 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急需英语方面的人才。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单位,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要想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中职院校还要提高教育水平,特别是提高英语教育水平。

一、中职院校英语教育的困境

1.学生基础薄弱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导致英语教学得不到较好的效果。中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意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对英语知识掌握得不够而惧怕英语,学习英语的压力很大,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信心。此外,中职学生还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不用学习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学生片面地认为专业技术是必学课程,而英语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态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教师的教育方式落后

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练习少,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在英语学习中,需要不断地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学生只要会做题,就可以在英语考试中得到高分,教师只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在许多中职院校中,所选英语教材的内容都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就业需要相脱离,英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突出,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由于教师对考试有一定的误解,导致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大大下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以考试主导教学,缺少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4.教学方式缺少特色

在中职院校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缺少对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多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长久下去会使课堂变得沉闷、无趣,使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兴趣。

二、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长时间的积累所造成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因素提出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1.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都离不开兴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就等于失去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中职院校中,英语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不注重英语的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活跃起来,这对学生学好英语非常重要。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学校可以举行一些英语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传统教育中,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学思路,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定位为实际应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并把英语运用到实际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出更多的英语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灵活运用教材,改变教学内容

现在大部分中职院校选用的英语教材都比较缺乏针对性,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按照教材内容教学,就不能实现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教材,改变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补充,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就业需求更加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冯卫.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困境及其改革对策[J].考试周刊,2013(66).

[2]马成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困境及改革措施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3]王丽仙.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J].才智,2013(19).

学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3

一、学校劳动教育概述

1. 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劳动, 创造了物质财富, 提高了生产水平, 推进了社会发展, 因而才有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总之,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根源。”[2]

2. 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劳动教育是以个体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 强调实际动手操作为原则, 使个体身心等各方面得到相应发展的教育理念。”[3]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 从而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劳动情感与态度。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可以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种多样的结合。劳动对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学生习惯培养、智力发展、道德品质提升、意志磨砺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内容所不可比拟的功效。

二、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层次性意识缺乏, 简单重复问题严重

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才可能取得实效性。个人成长的规律表明, 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劳动教育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有针对性、有所侧重的教育内容, 教育的内容也应当是螺旋上升、深度和广度逐步加深的。遗憾的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的劳动教育内容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缺乏应有的层次性, 存在严重的简单重复问题。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劳动教育都停留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的层面, 扫地、擦玻璃、拔草、植树。为数不多的社会公益劳动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卫生维护或者是参观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 没有实际的“操作实践”, 使得劳动教育始终停留在较低层面。既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也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 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 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 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4]

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新欢递进的趋势不明显, 倒置问题严重

由于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除了劳动教育内容简单重复外, 教育内容倒置问题也很严重。以至于出现了“对小学生讲热爱劳动, 为人民服务, 对中学生讲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到大学生那里却搞起了文明宿舍评比”的现象。在中小学, 迫于考试的压力, 教师一味追求教育内容的理论深度, 劳动提高内容被严重忽略;到了大学, 部分学生甚至连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内容安排不仅造成中小学教育内容的“超负荷”, 也极大制约了大学劳动教育的展开,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劳动教育的出路

1. 科学制定各个学段劳动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

(1) 小学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培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 在个人受教育历程中承担着基础性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六七岁到十二三岁之间, 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身心处在快速发育阶段, 但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初始时期。劳动教育也应从娃娃抓起,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树立劳动意识。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劳动教育素材, 劳动教育也因简单、具体, 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校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比较基础的劳动, 从自我服务做起, 培养个体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 自觉承担自己的事情, 为日后独立面对生活打下很好的基础。家庭是个人的第一个生活环境, 也是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 在家务劳动方面, 需要家校联手, 让孩子承担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劳动, 洗碗、拖地、收拾房间,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家长的辛劳, 心怀感恩之心。参与班务劳动, 如擦玻璃、打扫教室、绿化校园、植树等活动, 不仅营造清洁、美好的校园环境, 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合作能力。

(2) 中学劳动教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进入中学阶段,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 身体、心理发育趋于成熟, 自我意识萌芽, 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学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 从理论意义上说, 通过中学教育之后, 他们需要直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的磨砺, 培养他们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拥有较好的挫折承受力和恢复力。

中学阶段的学校劳动教育可以走出校园, 深入社区、公共服务部门, 如敬老院、福利院或者是田间地头。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保证, 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相对集中的机会来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之前, 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劳动技能训练, 告诉他们相关的注意事项, 考核标准, 以及相关的要求, 使他们理解现实状况,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具体的实践中, 一定要让他们独立、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从而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 更加清楚准确地认识自己。在任务完成之后, 鼓励他们进行总结, 并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体力劳动对于学生来说, 不仅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也不仅仅是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果没有这种情感, 一切教育都是空谈。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观念,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大学劳动教育:劳动能力的提升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思维发展也由感性的经验思维向理性的逻辑思维过渡, 批判性和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大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他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并且敢于批判权威, 大胆创新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课堂灌输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 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历练。大学的劳动教育不单单是一种磨砺教育, 更多的是一种技能教育,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仅仅靠单方面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需要更多的学科交叉、渗透, 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寻求突破,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真正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 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

教育管理部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管理部门, 是提高劳动教育水平的组织保证。我国尚没有专门负责劳动教育管理的部门, 负责劳动教育活动管理。这使得劳动教育没有在现实中发挥功效。因此, 要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理顺当前管理体制, 给劳动教育一席之地, 从而使得劳动教育可以名正言顺进入学生教育工作。

(2)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监督和导向的功能。通过评价标准的引导, 可以为教育者进行劳动教育指明方向, 引导教育过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 缺乏一个有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使得学校教育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棒来引导劳动教育问题。因此, 我们要做好劳动教育工作, 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引导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实施。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出发, 对我国学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简单严重、倒置等现实困境进行分析, 提出当前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层层递进, 不断深化的劳动教育内容, 并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学校劳动教育,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姜丽群, 吴福生, 张渭城, 等, 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

[3]马爱.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J].文教资料, 2013 (20) .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4

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空间日趋拥挤和大班额日益增多。学校建设是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空间拥挤和大班额问题的根本举措,然而却面临教育用地、建设资金及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困境。要化解这些困境,我们应当着眼于四个举措:一是开通教育用地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合理合法的土地置换;二是加大学校建设资金投入,拓展建设资金来源;三是协调政府各部门,设立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四是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学校建设督导评估力度。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区 义务教育 学校建设 困境与出路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空间拥挤与大班额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校建设,如何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校建设标准和班额标准来进行学校建设,无疑是当前解决城区学校拥挤和大班额问题应当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江西省G市城镇化进程加快,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42.56%,较2012年增长3.22%[1]。本研究基于实证调查的思路,综合考虑空间拥挤、大班额问题的严重性及学校建设的紧迫性等因素,选取江西省G市作为调查样本,就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存在的困境以及如何化解学校建设困境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一、学校建设的紧迫性要求

1.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学校空间日趋拥挤

按照《江西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规定,城市中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以学校班级数为标准,指标最低控制线为: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20~39平方米;初中生生均占地面积25~39平方米[2]。

调查发现,G市2014年城区小学142所,初中72所,现有校园总面积5 605 537.26平方米,而同期城区小学生在校生人数为311 431人,初中生在校生人数为168 684人。G市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11.94平方米,初中生生均占地面积11.18平方米。通过与省级规定的生均占地面积标准的比较,发现该市城区小学和初中学生生均占地面积即使与最低标准相比相差也将近一倍。其中初中生生均占地面积与标准的差距比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与标准的差距更大。换言之,G市中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小学和初中相比,初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据调查,2014年G市城区有中小学校214所,在校学生人数480 115人,占地面积5 605 537.26平方米。如果按照政府文件规定的标准,G市须增加55所学校(24个标准班级),须新增校园面积2 648 060.09平方米,相当于现有占地面积的47.24%。

另一方面,近年来,G市城区人口增长较快,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近6年来(2009~2014),在校生人数由2009年的小学生207 499人、初中生116 618人增长到2014年的小学生311 431人、初中生168 684人。小学生在校生数增长率达到50.09%,初中生达到44.65%(见下页图1)。而同期全省在校学生数的增长率为29.62%,可见G市在校生人数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省水平。按此增长率预计2020年G市城区在校生人数将达到小学生467 426人,初中生244 001人。按中小学生生均用地的一般标准(取最低值20平方米/人)测算,G市城区小学、初中校园占地面积要达到14 228 540平方米,而目前城区小学和初中占地面积是5 605 537.26平方米,仅为规定标准的39.40%,还须增加8 623 002.74平方米,相当于现有占地面积的1.54倍。若未来几年内,G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用地不能得到相应增加,教育用地缺口问题必然会成为制约该市今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瓶颈。

2.大班额问题日趋严重

近年来,G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的增长,使得城区受教育人数也急剧增长。究其原因,三个因素不容忽视,第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迁至城区就读;第二,G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优秀乡贤从外地转移回到家乡务工、创业,其子女也随迁回来就读,增加了城区就读的学生人数;第三,城区相较于农村而言,义务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师资等,更加吸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城市中小学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就教育公平而言,这一举措保障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校教育资源有限,而短时间内学校规模又无法得到扩展,因此导致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规定:小学标准班额为45人,初中标准班额为50人,超过标准班额则称之为“大班额”[3]。据调查,G市城区小学现有班级数5110个,初中班级数2727个,其中小学班额为46~55人区间的班级数为861个,班额为56~65人区间的班级数为1900个,班额为66~75人区间的班级数为1816个,班额为76人以上的班级数为103个;初中班额为51~60人区间的班级数为1019个,班额为61~70人区间的班级数为1100个,班额为71~80人区间的班级数为347个,班额为81人以上区间的班级数为20个[4]。通过分析,城区小学超标准班额占小学班级总数的91.58%,其中班额为55人以上的班级所占比重达到74.73%,班额为65以上的班级所占比重达到37.55%;城区初中超标准班额占初中班级总数的91.16%,其中班额为60人以上的班级所占比重达到53.79%,班额为70人以上的班级所占比重为13.46%。由此可知,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严重程度(具体见图2)。

注:超班额指超标准班额,大班额指小学55人以上、初中60人以上班额,超大班额指小学65人以上,初中70人以上班额。

二、学校建设的现实困境

1.教育用地困境

教育用地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根据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建设占用土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市、县人民政府对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按项目供地。教育用地作为建设用地的一种,必须服从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征用。那么这样就存在一个弹性空间,教育用地能否审批上,能审批到多少,都要服从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教育用地作为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民生工程,有可能会被其他经济用地项目挤压,造成教育用地指标有限。

另外,用地的审批程序也存在现实困境,因为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土地的审批本身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从程序上来看,土地审批需要一套完整的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土地年度利用计划,而地方政府在制定这些土地审批材料时,往往由于规划不足,或者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没有将教育用地审批材料单列出来,只是笼统地划归于建设用地。这样就造成了土地审批的一个较长周期,与当前教育用地紧张的现实困境形成鲜明反差。根据对G市的调查走访发现,关于教育用地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用地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较长;另一个是在整个建设用地审批指标中,学校教育用地指标有限。例如,该市某区2014年审批650亩地,2013年解决教育用地95亩,差不多占了六分之一,其他民生工程用去400多亩,剩下100多亩地用于城区建设。尤其面对当前土地利用紧张的整体形势,学校教育用地审批程序及指标限制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2.资金困境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建、扩建及新建的资金投入不足是学校建设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包括: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国务院规定开征的教育费附加、用于义务教育的附加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收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社会捐赠、教育基金和救灾款项等。而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中用于城市中小学校舍的维修补助。从以上经费来源来看,用于城区学校改建、扩建及新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及社会捐赠部分。按照国家办学标准,G市目前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用地缺口为8 623 002.74平方米,如果按照1500元/平方米的建设标准,光学校建设的费用缺口就达129.34亿元。而同期G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225.31亿元,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拨款为90.12亿元。可见学校建设尚需经费已经超过义务教育经费总和。另外,通过调查走访发现,G市对于加强城区义务学校建设资金投入的呼声很高,并且指向财政拨款对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发现,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资金不足,第一,近年来中央和省级部门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支持确实高于城区,相应的政策配套也是向农村倾斜。G市财政收入总体一般,以现在小学600元和初中8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以及中央60%、省级32%、县级8%的配套标准,学校建设本级经费十分吃紧。第二,G市本身属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尚且吃紧,但是又面临城镇化建设,道路交通、工矿产业等被摆上了优先发展战略。第三,地方政府对于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意识不到位,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经费问题往往被忽略。

3.规划困境

学校建设的规划包括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和学校建设用地规划。涉及到教育用地、城区总体规划和城区人口等方面,科学良好的规划是学校建设顺利开展的先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学校建设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应当考虑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学校建设布局规划方面,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合理布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在学校建设用地规划方面,应当根据适龄人口及城镇化进程情况,研究制定与城镇化进程同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义务教育用地专项规划。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是学校建设规划的教育用地缺口量的预测,应当把城区人口因素放入专项规划的重要位置。第二个是新建、改建及扩建所要考虑的土地问题,包括新增多少教育用地,哪些地方得改建、扩建,改建和扩建量又是多少。第三个是学校建设规划的整合问题,就是把学校建设规划各个细节纳入整体规划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考核的范围,如果不符合上级政府的规定或者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规划的合理性就丧失;如果不考虑学校建设规划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那规划的必要性也将丧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对专项规划进行监督检查,且专项规划的执行情况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G市部分县区依照本县区的实际制定了学校建设相关的规划,而有相当一部分县区仍然没有制定相应的学校建设规划。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县区制定了学校建设规划,但没有遵照规划执行,学校建设规划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而部分没有制定学校建设规划的县区,在学校建设上更是缺乏整体性、前瞻性。总而言之,G市学校建设规划困境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县区没有制定学校建设规划;二是部分县区制定了规划,但是学校建设规划缺乏整体性、前瞻性,学校建设布局规划不合理,教育用地规划不科学;三是部分县区制定了学校建设规划,但是缺乏有效执行。

三、建议与对策

1.开通教育用地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合理合法的土地置换

面对教育用地的审批程序及指标限制的困境,政府部门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建议市级人民政府申请,省政府部门批准,开通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对于教育用地的审批从一般建设用地审批中单列出来,对于教育用地的征地要求应该优先考虑,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执行。真正做到教育用地问题“特事特办”,以缓解当前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其次,针对城镇土地利用总体吃紧的情况,学校建设用地考虑利用土地置换的办法获得,前提是土地要符合置换的条件:已经依法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者建设用地使用证的土地才能够置换。所以像一些国有或集体所有的闲置用地就可以通过这种办法进行再利用。尤其是老城区,由于本身土地利用紧张,老城区的学校可以通过置换土地进行学校扩建。实行义务教育用地储备制度,将规划预留的城区中小学建设用地纳入教育用地总体管理范围,实行储备管理。

2.加大学校建设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来源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直接依托义务教育总体经费,完善义务教育总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保障城区学校建设资金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在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财政收入4%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对市、县(区)级政府财政预算、教育附加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各住宅开发建设项目费等,要确保足额比例投资于城区公办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各地设立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项目分配机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如期和提前实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县(市、区)给予经费奖励。

依照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建设项目经费可以适当降低本级财政的配套比例,加大省级、中央财政配套资金比重。其次,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是整个教育财政来源的重要基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教育费附加资金以及土地出让金的部分资金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中的比重。最后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采取税收激励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集资。加强民办学校建设,分担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压力,落实对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确保民办学校在土地审批、项目建设、税收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民办学校资源来缓解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空间拥挤和“大班额”问题。

3.协调政府各部门,设立学校建设专项规划

学校建设规划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力。根据现阶段学校建设规划的困境,建议没有设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县市设立学校建设的专项规划;已有学校建设专项规划的县市,要着重完善并修改不符合实际的规划部分以及学校建设规划中的监督与责任部分。鉴于此,我们应当厘清学校建设规划的问题域,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下区域内适宜入学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行政各部门应参与学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建设,针对老城区配建不足或新建设小区未达到配建学校标准的情况,当地政府应了解周边住宅区情况后统筹配建。

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布局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保障学校用地,做好土地供应、监督工作;规划部门要组织编制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加投入,支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最后是学校建设规划的执行问题,一定要协同政府各个部门,做到权责分明,建议在规划中写入详细的执行时间表,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学校建设督导评估力度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因此,要顺利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空间拥挤及大班额问题,地方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要通过督导评估,不断督促各县区市解决当中面临的问题。具体而言,城区学校建设资金方面,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应划出10%至15%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使用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汇报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用地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方面,除了协同本级政府各部门之外,还应当接受上级规划部门的监督。总而言之,对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应该遵循规划先行,教育用地和建设资金两手抓,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G市振兴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EB/OL].[2014-06-24].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fmbd/c_1111283570.htm.

[2] 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赣教基字〔2011〕54号)[EB/OL].[2011-07-22].http://www.jxedu.gov.cn/zwgk/1jcjy/index.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建设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EB/OL].[2002-04-17].http://www.mohurd.gov.cn。

[4] G市《2014/2015学年初城区普通中小学综合统计报表》[Z].2015.

浅谈西藏学校教育面临的种种困境 篇5

西藏这片高耸在云雾之中的神奇土地, 物种的生存与繁衍都面临强烈的威胁与挑战, 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与发展, 并让高原文化丰富绵延数以千年,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西藏群山逶迤, 地广人稀, 道路阻隔, 牧民放牧迁徙, 行踪不定。险恶的自然环境, 给西藏的学校教育带来的重重困难。西藏无法跟上中国发达地区工业革命的步伐, 就业机会十分稀缺, “读书无用论”的意识根深蒂固。落后的社会发展环境又让西藏的学校教育陷入困境。

针对上述自然的和社会的种种不利因素, 我们国家对西藏教育给予了许多扶持的政策,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学, 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西藏的义务教育, 对学生实行“三包政策”, 即在校就读的学生能够“包吃、包住和包穿”, 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藏族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对西藏地区来讲, 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确实面临诸多的困难。虽然西藏地区地广人稀, 但中小学校总共只有一千所, 所以学校分布十分散远, 每所学校的学区十分宽广, 小至一百平方公里, 大至数百公里, 况且都以山路为主, 许多地方都没有通路和通车。在此次活动中, 我认识了一位叫罗布次仁的老师, 到现在还有通讯联系, 他的家乡在林芝墨脱, 这是一个县, 但到目前还没有通路。他到咸阳参加本次培训, 连续走了三天路程, 才乘上汽车。有很多老师就到拉萨参加培训, 光在路上所花时间就要半月之久。对很多藏族孩子来说, 上学的路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是拦在孩子求学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也因为有了国家“三包”的好政策, 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容易流失的问题。

此外, 西藏的文化背景、社会现状、语言政策、民族间磨合等方面的种种制约, 直接影响到了西藏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其一, 从西藏学校管理整体水平来看, 还停留在较低层次。校长和中层干部的选拔任命, 还没有形成“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选拔机制, 一大批业务骨干还没有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一定程度上, 也滋长了学校管理中的一些不正之风。

其二, 从西藏学校教师的民族归属来看, 他们是由绝大多数的藏族教师和少数的其他民族和汉族教师组成。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在逐步融合, 但还有不少地方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 尤其在宗教信仰和某些风俗习惯仪式上, 都有本质区分。所以, 在教育教学中, 藏族教师和汉族教师在核心价值观念的判断上会有一定的冲突, 时常会造成教育文化上的冲突。而作为校长或行政管理者, 为了维持民族的团结, 尊重藏族的文化信仰, 在处理问题上对藏族教师有所偏袒, 从根本上影响了管理的质量和效能。

其三, 从西藏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程度来看, 他们平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尤其是接受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机会十分稀少。而通过培训的西藏老师又反映, 新课程理念虽然很好, 发达地区教育实践也很先进并值得借鉴, 但是回到自己的学校, 又觉得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现状。西藏老师反映他们的理念和现实之间差距实在太大。西藏学校教育中, 很多学校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都很少, 说是学校, 其实就是一个办班点。由几位老师和几十名学生组成的小学, 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比比皆是。教师包班教学、复式教学还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形式, 很大一部分学校内, 一名教师担任教好几门课程的比比皆是, 所以教育质量很难提高, 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很难有提高。

其四, 从西藏学校的小学生课业负担来看, 他们在小学中就要学习三种语言, 依次是藏语、汉语和英语, 所以他们的学习负担很重。对藏族学生来说, 他们的第一语言是藏语, 第二语言是汉语, 第三语言是英语。对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来说, 因为在藏族学生的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 所以教学质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以汉语教学为例, 藏族孩子没有很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在学校中, 除了汉语课外, 其他学科的教学都用藏语交流。在家庭和各类交际场合, 学生们基本上也都是用藏语开展交流。这就导致汉语教学质量十分低下, 应试教学现象十分严重, 更有甚者, 还导致汉语教学中弄虚作假现象越演越烈。据部分汉语老师反映, 一至五年级期末考试由学校自己出试卷, 考什么, 就教什么、练习什么、复习什么, 考试分数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质量。到了六年级, 毕业考试由县里出试卷, 很多学生的汉语考试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不少学生汉语考试成绩只有十几分甚至几分。

其五, 从教育的环境来看, 西藏人口的大部分是农牧民所占有, 虽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比较重视, 但是由于历史的累积, 广大农牧民的教育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的水平上。在这么好的国家政策下, 不愿意小孩送到学校读书, 都想小孩留在家里干农活或放牧放羊, 这就导致近期西藏的教育中心放在控辍饱学上。在西藏就业机会稀缺, 已毕业的不少学生没有就业, 甚至在上级的政策下, 导致在广大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了“读书无用处”的观念, 就在前面的种种环境下, 在学校, 控辍饱学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西藏的学校教育仍然存在种种困境, 学校管理效能低下,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西藏学校教育的不良现状, 也是西藏地区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种种教育问题的综合的必然的反映。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分和学校, 必须在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 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学校发展, 在改革与发展中解决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定军.关于西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M].西藏教育出版社, 2003.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6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经济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政府投入、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都较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扩招, 高校录取率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达80%以上, 现在高校招生制度进一步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对普高学生实施注册入学政策, 跨入高校的门槛对学生来说进一步降低;中等教育中, 职业学校对初中毕业生的吸引力更低,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 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越来越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某县级市为例, 初中毕业生人数2006年11000人, 2008年7300人, 2010年6400人, 2015年5300人。该市四所三星以上普高录取的人数稳定在4000人以上。该市职业学校为了生存已由原来六七所学校合并成一所, 招生人数不到最高时期的一半。中考总分780分, 而300分以下学生占了一半, 其中数学成绩更低。生源总数锐减使得学生实际上都是“双差生”, 他们各方面层次均较低, 这与实施多年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的课题。

二、中职数学教育的现实困境

由于上述原因, 中职数学教育实际上困难重重, 面临困境:

学生问题:据调查, 某校2013年有中职学生449人, 数学平均分仅42分。许多学生初中数学知识基础差, 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都很差,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教材问题:现行中职教材仍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与完整性, 内容抽象、不能体现职教的特色, 与专业课程严重脱节, 与学生现状极不吻合。

教师问题:面对一群不是趴在桌上睡觉, 就是玩手机、看不健康书刊的学生, 教师普遍心理疲劳, 由开始工作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 发展到后来怕上课、怕面对学生、不愿与学生多说一句话的心理状况, 其教学动力低, 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每况愈下, 不能认真研究学生现状与教材,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辅助手段缺乏, 特别是某些学校缺乏数学教师, 由其他专业的教师, 如机械、机电、财会、化学等专业的教师改教数学, 其教学实际结果只能是自己似懂非懂, 学生一点不懂。

如是而论, 目前中职数学教育不容乐观, 甚至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基本意义。

三、中职数学教育的出路

要改变中职数学的现状, 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 通过数学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习习惯, 健全其人格, 促进其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富于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 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善于联想, 把死的知识讲活, 把枯燥抽象的概念加工成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对照讲述。创设佳境, 诱发思维, 设疑布障, 引起悬念,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兴趣, 使兴趣持久下去, 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知识中本质的美, 要培养学生的恒心,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热情相助, 分析原因, 鼓起学生信心, 培养顽强的毅力,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勤思多问, 善于预习和复习, 学会整理学习过的知识,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堂上要专心听讲, 独立思考, 及时完成作业, 会从教师的讲述中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 从而减少学习困难, 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助动力。

总之, 面对现实, 脚踏实地, 以生为本, 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加快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发挥数学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提升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 提高中职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对家长、学生的吸引力是大有可为的。

摘要:中职学校面临生源萎缩、学生基本素质差、数学教育教材不适用、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要多方入手、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关键词:数学,教育,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83-392.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7

继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校长开房”事件后,短短20天内全国至少发生8起校园性侵事件。这些事件频频挑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道德底线。施暴者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无论他们受到怎样的惩罚,都无法弥合受害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按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预防犯罪专家王大伟教授的说法,每1起性侵害案背后,可能有6起隐案。可以说,被曝光的性侵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在此类案件中,几乎所有的受害者均缺乏最基本的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折射出我国学校性教育的严重缺失。伴随性侵事件的连续曝光,一时间,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纷纷热议性教育。2013年9月16日,教育部等四部门也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强调各部门“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

一、学校性教育的困境

实际上,这早已不是性教育第一次暴露在公众视野。1987年,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撰文呼吁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1]曾引起广泛关注。此后20多年社会上主张强制实施性教育的呼声不断。近年来随着性侵学生案件的频频曝光,社会舆论支持性教育纳入中小学正规教育体系的呼声也愈来愈高。相对于公众的期盼,我国中小学的性教育实践似乎停滞不前。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校园性侵案件频发最终也不过是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的一阵呼吁,或者是官方出台某个文件,一旦公众关注的热潮过后,校园性教育依然回归低迷与被动状态。

当前讨论主要集中于“要不要开展性教育”、“何时开展”、“由谁开展”、“怎样开展”等问题。在著名性社会学家潘绥铭看来,目前讨论的层次太肤浅,“全世界除了中国和朝鲜,大概都早就开始性教育。瑞典的性教育历史都有七八十年了,我们现在还没赶上人家30年代。”[2]在笔者看来,他的评价并不为过。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性观念愈益开放,相对于未成年人的性犯罪急剧增加,学校性教育显得严重滞后。大量调查证实,未成年人最期望从学校课堂上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和健康的性观念,但学校的性教育内容残缺不全,而且遮遮掩掩、讳莫如深。据教育部门有关人员估计,我国目前需要50万性教育专业人才。[3]可现实却出现矛盾:一位名叫彭露露的有志于性教育的人类性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到中小学求职却屡屡碰壁。原因是学校没有专职性教育教师编制,而且担心“性教育”课会引发争议,招致舆论压力。在政策上,国家相关部门一再发文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学校的性教育却流于形式,羞羞答答——“老师们挑着讲,学生们偷着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地区积极开展性教育试验,编写了不少“性教育”读本,最终均难以推广,至今未能实现重大突破。深圳曾出版《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读本》,2004年开始在24所学校开展性教育试点。结果由于教材“尺度过大”遭家长投诉,同时因为课程本身未能纳入教学计划,首印两万册读本陷入无法推广的尴尬境地。在笔者看来,突破当前学校性教育困境,亟需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对性教育进行顶层设计。

二、羞涩的官方话语

在官方话语中,国家相关部门对性教育的态度始终是羞涩的。1988年8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要求各中学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方面进行青春期教育。这是我国首次将有关性教育的内容纳入正规教育体系。1996年北京出版首套《青春期健康教育》(试用本)教材,书中唯一涉及性生殖内容的部分仅一句话:“通过男女的性生活,精子和卵子在女性输卵管相遇受精而结合成受精卵。”仅仅为这一句话的表达,教材编者斟酌了很久。表面上,这句话仿佛讲述了生殖过程,但其实学生读后还是不懂什么是生殖过程,因为它没有说明“什么是性生活”、“精子和卵子是怎么相遇和结合的”等实质性的问题。这种高度抽象和模糊的表述,反映了教材编审部门对性教育的忌讳程度。

从1988年开始,一系列与性教育相关的内容相继被纳入学校课程:预防艾滋病教育(1990)、健康教育(1992)、计划生育(1995)、预防毒品教育(2003)、公共安全教育(2007)、预防性侵犯教育(2013)等等。目前,社会上已对与性相关的教育直呼“性教育”,但国家相关部门对此用语始终持回避态度。至今,教育部从未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过“性教育”一词。最接近“性教育”的用语是“性健康教育”、“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

在实践上,官方的羞涩态度突出地表现在教育部门容易屈从于传统性观念和舆论压力。在中国这样性传统保守的国家,开展性教育不可避免会引发社会争议,遭遇来自部分家长、教师、校长和其他领导的阻力。改革开放后,我国不少地区已积极开展性教育试验,编写了不少“性教育读本”。20多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一种“读本”升格为“教材”,主要原因在于“读本”往往因“直白、坦率、胆大”挑战了传统性观念,未能通过教育部门审批。性教育试验者一旦挑战传统的性观念,引发社会争议,教育部门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息事宁人的策略,站在保守和传统一边。2011年,被媒体称为北京市“首部性教育教材”的《成长的脚步》因“大尺度和前卫”引发热议。北京市教委旋即回应,该书不是所谓的“首部性教育教材”,北京没有中小学性教育教材的编写计划、试点计划和推广计划,并强调将依据《国家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积极审慎地进行探索,加强研究。[4]从中不难看出官方对性教育的审慎程度。

上述态度表明,性教育在官方话语中被理解得十分狭隘。依国际通行理念,性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涉及到性教育,每个阶段教孩子什么内容,都应该有所安排。性教育在时间上不限于在中小学和大学阶段。研究表明,2—3岁的儿童已开始对性感到好奇。不少发达国家已将性教育延伸至学龄前阶段。从内容上看,性教育是涉及性知识、性道德和性文明的教育,它不仅仅涵盖官方文件中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性健康等教育。按照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性教育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有关人类性征的准确信息;(2)与性行为、健康、冒险和决策有关的价值观、态度和各种行为社会规范;(3)与性有关的决策制定、自信、交流、协商和拒绝等方面的技能;(4)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5]在我国,性教育内容大多散见于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一系列“工作条例”、“通知”、“意见”、“计划”中。这一事实表明,国家相关部门主要将“性教育”视为一些社会问题的“灭火器”,而不是着眼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这本质上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恰如一位学者所言,“当青春期的问题困扰时,我们开展青春期教育;当艾滋病来临时,我们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当少女怀孕、人流等问题出现时,我们开展生殖健康教育”。[2]

三、学校性教育地位模糊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在文件中明确承认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其羞涩态度致使性教育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模糊。依国家相关规定,目前性教育不是一门独立课程。开展性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以“健康教育”为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学科教学、班会、团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等;学科教学主要以“体育与健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生物”等课程为载体进行渗透。通过渗透方式实施性教育虽有针对性、灵活性等优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性教育的内容分散在多种学科和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们很难获得科学系统的性教育。性教育是一项对学生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系统工程,因此灵活的学科渗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只能作为辅助形式。

由于没有独立的地位,性教育的课时不仅量少,而且毫无保障。依相关规定,“健康教育”每学期为6—7个课时。相对于性教育的丰富内容,一学期几个课时远远不够,有时甚至仅有的少量课时也不能保证。2003年,重庆曾编写过一套性教育教材,并在多所小学试点性健康教育。然而,没过几年,性教育教材因“减负”要求而被裁掉。[7]另一方面,性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包括性道德教育、性别教育、性法制教育、性美感教育等,再加上尺度不易把握,因此实施难度大,师资要求高。可是,我国中小学的性教育多由生物、德育、心理、体育等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本身缺乏性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在实际的性教育课堂上,常见的情形是,老师们一讲到有关性的内容要么含糊地一带而过,要么干脆让学生自己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中学负责人对此非常不满:“我们学校的生理课是体育老师教,但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教,生理课成了学生的自习课,这样搞肯定不行。”[8]性教育不是一门独立课程,因而学校没有专门的性教育教师岗位,其直接结果是学校无权招聘性教育的专业人才。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性学硕士彭露露求职无门,便是这一困境的真实写照。反过来,学校无力吸纳性教育专业人才,这不仅使提高性教育质量无望,而且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在性教育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据悉,目前全国高校仅有首都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开办了性教育的辅修专业。

性教育不属于国家强制要求开设的课程,因而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使教育部门难以监督中小学性教育的实施。教育部门下发的文件多为原则性、纲领性的“纲要”和“意见”,虽反复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实践缺乏针对性和约束力。这为学校的性教育实践留下相当大的弹性空间,或者说,教育部门“放任”学校自行开展性教育,直接的结果是,性教育的开展完全取决于学校领导的个人意志。在应试压力下,绝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更不用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性知识。即使在少数重视性教育的学校,由于很少得到国家明确而强有力的支持,一旦引发家长投诉,学校的性教育探索极易受到上级干预或迫于舆论压力而中止,因此大多数学校只能采取“最保险的”(当然也是最保守的)方式开展性教育。

四、亟需顶层设计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性观念渐趋开放。学术界对性科学的研究亦不断深入。就社会舆论看,绝大多数公众、专家学者、教育者和领导均认识到实施性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中小学强制推行性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把握性教育的尺度。因为许多人担心,性教育实施不当可能会刺激学生对性的好奇心,甚至鼓励他们尝试性行为。这种担忧很正常,已强制推行性教育的国家几乎都遇到过此类问题。例如,作为世界上最早强制实施性教育的国家,20世纪初瑞典全国曾就是否开展性教育进行激烈辩论。反对者认为,人的性意识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唤醒它后果不堪设想。支持者则认为,这头狮子已被唤醒,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时反对者占据上风,甚至一位劳工领袖因发表支持性教育的演说而遭起诉。[9]考虑到传统的性文化观念,在我国强制推行性教育面临的阻力更大。然而,如果等待公众在强制推行性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再实施性教育,那么我们将会永远等待下去。因为公众在性教育方面不可能完全达成一致。即使实施性教育较早的德国也在2013年4月因小学性教材太露骨而引发强烈争议。[10]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性文化传统,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论证才能把握性教育的恰当尺度。但是,对性教育的羞涩态度表明,我国在性教育问题上过分囿于传统的性观念,解放思想的勇气不足,缺乏改革性教育的魄力。

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理应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在涉及公共利益时,国家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应受制于传统的羁绊。国家相关部门的羞涩态度无意中强化了传统的性观念,即“性”不宜被公开探讨,它仅属于个人隐私;“性”不是与爱、美好、幸福相联,而是与肮脏、下流的事物相关。不可否认,社会上仍有许多人担心,实施性教育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的性行为提前。然而,国际经验普遍表明,性教育极少(如果存在)会导致性行为提前,相反,它有助于推迟性行为以及导致更加负责任的性行为,或者可能对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11]我国已有的性教育实践表明,及早实施性教育不仅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在性犯罪中的伤害,还可以增强他们抵制不良性信息的能力。著名性心理学家爱理斯也认为,“如果性教育方式得当,即使是货真价实的淫秽出版物,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12]一份调查显示,相比于其他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学生们最期望从学校课堂中获得性知识。[13]学生们也对学校“坦率、开放、科学的”性教育普遍持欢迎态度,一位从事“青春期教育”的教师曾在成功实施教育后写道:“反响是出人意料的,孩子们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害羞,但比我想象的认真。……整整一堂课,孩子们激动万分,下课铃响时几乎没有人愿意离开,一群孩子簇拥着我问这问那……我坦然和开放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面对这么点经验就支支吾吾,那孩子们今后就什么也不会问了……以适当的态度,尽早开展性教育,孩子的人生就能更加快乐、明朗。”[14]

目前未成年人迫切需要系统、科学的性教育,而我国的性教育不仅没有专业师资和课时保障,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欲突破当前学校性教育困境,国家有关部门不必忌讳“性教育”,应当在正式文件中坦率大方地使用“性教育”概念,并将“青春期教育”、“生理卫生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性健康教育”等置于“性教育”的理念下重新进行顶层设计。首先,政府应当承认在中小学强制开设性教育的必要性。“强制”之所以必需,是因为在目前条件下仍有不少家长、教师、校长和领导因传统性观念和应试压力而回避、敷衍、甚至抵制性教育。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性教育的学时数量、课程目标和内容、师资标准,从而使性教育获得制度保障。其次,在缺乏专业师资的条件下,教育部门应有计划地对德育、心理、生物等学科教师进行性教育专业培训。同时,国家应大力扶持高校培养性教育专业人才。最后,开展性教育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工程,学校作为实施主体必然会遭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相关行政部门应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鼓励学校探索实施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宽容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保护探索者积极性。只有相关行政部门从文件到政策、从制度到实践作出明确的规定,学校性教育才可能获得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才能有效回应未成年人对性教育的渴求。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8

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即家长对学校教育施加影响、通过采取一定手段最终实现预期目的的过程。从内涵上看,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指家长从事的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 (学生) 的教育活动。”[1]由此可知, 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辅导孩子学习、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会等影响孩子成长的活动都属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范畴。狭义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是指家长与教师和其他教职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家长支持并参与到学校教师的活动中, 帮助儿童在品德、学业、社交、能力等方面取得进步”。[2]因此, 狭义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更多地指家长对学校事务的直接干预。从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现状来看, 广义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内涵更符合我国国情。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成长, 但这一目标的实现, 又涉及了多个层面的权责问题。每个层面中, 家长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而具体的权责也不一样。

1.教育主体层面的参与

作为广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家庭教育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长自觉地承担起了相应的伦理责任。这种责任使家长成为教育主体,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对学校教育施加自己的影响。具体来说, 对于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不仅会很关注, 也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尽力进行干预, 如在家对孩子进行课外辅导, 或给孩子提供学校教育以外的其他培训等。

2.教育投资者层面的参与

长期以来,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都有一些收费项目, 国家虽然承担了大部分的基础教育开支, 但无法包揽, 家长分担部分教育费用成了一种必要。即使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免费后, 高中阶段教育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仍由家长分担。因此, 除了在伦理责任层面扮演教育主体的角色外, 家长还扮演了教育投资者的角色。尤其是农村地区, 很多家长把送孩子上学当成一种投资, 有投资就会关心相应的回报。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 希望学校教育质量与自己的投入相匹配就成了很多家长的最大愿望。

3.公民权利层面的参与

除了履行伦理责任和关心投资回报, 作为纳税人, 家长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权利诉求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公民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烈, 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且, 作为准公共产品, 中小学教育理应受到公民的监督与干预, 这既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朝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是让现代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困境:当前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实写照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从整个中小学家长群体看, 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提高,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不少家长不惜重金, 为孩子的教育创造各种条件; (2)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使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苏醒, 家长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干预学校教育的行为愈发常见; (3) 由于历史原因, 面对社会巨变及人们的权利诉求, 从教育行政部门到中小学校, 都没有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 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行动方面, 都滞后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需求增长。以上因素, 导致了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矛盾与困境急需克服。

1.缺位与越位:教育主体层面参与的现实问题

从本质上说, 教育主体层面的家长参与中小学教育, 是家长践行伦理责任的一种表现。中国社会历来都很重视, 在今天, 这种传统被经济社会发展所冲击, 呈现出了一些新问题。

(1) 主体缺位:家长影响学校教育空白。从地域分布看, 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农村;而从社会阶层分布看, 主要存在于下层低收入者群体。在农村, 很多年轻家长常年在外务工, 留下了大批留守儿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这些家长无法履行自己的伦理责任, 他们把监护权转让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但替代性家长要么无暇顾及, 要么无能为力, 其结果是在参与学校教育问题上的主体缺位, 孩子一出校门就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中小学校孤军奋战, 教育质量堪忧, 问题孩子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这种情况在城市低收入者群体中同样存在, 不少家长为了养家糊口忙碌奔波, 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2) 主体越位:家长干预学校教育过度。与家长参与中小学教育时主体缺位相反, 大部分城市家长和一些农村家长 (这部分人正呈增大的趋势) 依仗自身在经济上的较好条件, 千方百计干预孩子的教育。一方面用课外辅导或培训来弥补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包办孩子的成长, 干预孩子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其结果是架空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不仅加大了孩子的负担, 也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在儿童社会化方面的功能发挥。

2.个体性与公共性:教育投资者层面参与的现实冲突

“教育投资可以分为两类:政府教育投入和非政府教育投入。政府教育投入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非政府教育投入的种类较多,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学杂费, 此外还包括社会捐赠经费、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3]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实行收费制度, 即使近几年开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费, 高中教育依然向家长收取为数不小的学杂费。但是, 除去私立学校,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经费绝大部分由国家承担, 作为个体的家长只分担了少部分。

今天, 由于受市场经济思想影响, 中小学家长作为教育投资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把学杂费当成学校教育的价格, 希望像购买一般商品那样, 用个人的投资换回相对等的教育产品。但事实上, 作为准公共产品, 学校教育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样明码标价, “通常所谓‘教育价格’不能当做一般产品价格来理解。价格在教育资源配置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教育价格’只具有比喻意义”。[4]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是一项必须兼顾社会各方利益的公共事业, 因此, 任何投资主体都没有权利单方面要求学校教育满足自己的主观意愿。但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家长缺乏对国家教育事业的相应了解, 曲解中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 喜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 无形中忽视了中小学教育的社会公共性质, 把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教育成本分担关系错误地理解为消费者与产品供应商之间的买卖关系。在与中小学校的交往过程中, 家长容易以个人的一己之私衡量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学校教育行为, 往往出现对学校教育行为的误读与误判, 给中小学教育措施的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带来消极影响。

3.权利实现与义务履行:公民权利层面参与的现实障碍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最高层面, 是公民在教育领域中实现应有的权利与履行该尽的义务。相对前面两个层面的参与, 这一层面的参与和家长的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 因而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大。

(1) 权利实现的渠道不通。公民权利不仅指一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基本生存权利, 还包括对国家公共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与参与权利。作为公共事务机构的中小学校, 家长自然有权利了解其日常运行的相关信息, 并能对学校教育教学方针制定、措施的施行发挥个体的影响。就其本质而言,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中公民权利的实现乃是国家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与一般民众对公共权利的分享。分享的前提是给家长赋权, 并给家长提供实现权利的平台与空间。然而, 在今天的中小学校, 这样的平台尚未真正建立, 传统形式的家长委员会亦或家长学校只是中小学公布信息的场所, 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依然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

(2) 义务践行的意识不明。公民权利的实现是以履行义务为代价的, 没有义务, 就无所谓应该有的权利。作为公民, 家长有权利参与学校事务, 表达个体的意见与声音, 同时, 也有义务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家长对个体的公民角色认识不全面, 把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片面理解为个体维权, 即把自己与学校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纯粹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对立关系, 时刻想着的是学校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他们随时做好了出手纠错的准备, 却很少想过, 当学校发展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 如何帮助学校渡过难关?这种状况使学校在有困难时得不到家长的支持, 从而让学校对家长失去信心, 也正好给其消极应对家长的权利诉求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三、出路:当前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究其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困境, 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发挥不足、教育开支的分担制度不健全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实现的途径不顺畅造成的。因此, 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才能找到跳出困境的出路。

1.巩固学校主导地位, 重申学校教育功能

面对家长的缺位, 除了采取让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上学等对策外, 中小学应该积极作为, 为家长伦理责任的履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进行直接交流的渠道:如在学校建立网络聊天室, 给孩子提供一个与父母视频交谈的空间;或者与通讯部门进行合作, 建立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互通平台, 及时把孩子的在校表现告知家长。当然, 这类措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但至少能产生一定效果。

至于家长的越位问题, 其成因除了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与隐性竞争外, 还有家长对中小学教育的不信任。近年来, 诸如教师在课堂上保留一些关键知识点, 以备课后辅导之用的丑闻时有发生, 这让家长对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孩子成才产生了怀疑。尽管让孩子脱离学校, 在家接受教育的现象极少, 但送孩子上课外辅导班、过多干预孩子学习的行为却是见多不怪了。因此, 要想树立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必须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中小学要一如既往地禁止教师开展有偿补课, 同时, 应加大师德师风建设的力度, 尤其是要对师德师风内涵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 把按课程标准传授完整的知识体系当成师德师风内涵的基本点, 以确保学生能接受到应有的知识、技能教育。同时, 建立与完善相应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监督制度, 除了督查教师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方法外, 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完整性也纳入监督的范围。

2.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建立学校财务公开制度

“教育成本分担, 或曰成本补偿, 指的是教育投资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 即教育投资如何在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合理分摊并最终实现的问题。”[5]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确立各教育投资主体间的关系, 并通过教育法规、学校财政预算的方式让家长知晓。让家长清楚自己的教育投入在学校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 使其明确中小学教育的公共性, 从而明白个体的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另外, 学校应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及时把学校的各项收支情况告之于众, 这样, 既能够满足家长对学校教育经费去向的知情权, 也能很好地监督学校的财务工作。

3.加强公民社会建设, 形成志愿者活动的常规化

作为公民的家长分享学校教育活动的相关权利, 这不仅是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在全社会建立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机制, 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几千年来, 我国都是一个由政府独揽公共事务的封闭性国度, 民众既无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权与决策权。要打破这种局面, 唯一的做法就是建立公民社会, 与政府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建设。“公民社会的含义是指在政治的民主自治程序及国家所不能侵犯的公民个人权利空间, 通过细化的制度得到很大程度保障的前提下所组织的志愿组织、并能保障公民的生活权利、休闲权利等。”[6]公民社会的作用主要是能够给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一个稳定而规范的平台, 当然, 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中涉及了政府的放权, 也需求家长转变观念, 实现从学校教育的旁观者向主人翁身份的转身。目前, 可行的策略是改造传统的家长委员会, 使其变为涵盖家长、教育专业人士等的学校教育评估与监督组织。

不过, 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于转型中, 公民社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具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 在发展中仍然面临很多困难”。[7]除了需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公共权利分享机制, 公民社会建设离不开民众的自觉奉献, 这需要培养人们的公民责任意识。“公民的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公民除了对自身负责之外, 还要对所处的群体及社会负责, 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8]当前, 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所配备的资源有限, 很多事务需要家长在人力与物力上的自觉支持。显而易见的是, 当前靠个别家长通过捐助等形式为学校教育添砖加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要调动广大家长支持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加强国民的公民责任意识养成无疑是当前整个社会的一大任务。“公民的责任意识靠‘自生自发’的长期博弈和试错来形成恐怕很难和现代化的速度相匹配, 这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所以我国公民责任意识的提升就需要人为的干预, 公民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就是提升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8]根据国外公民社会建设经验, 志愿者组织无疑是公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组织。但成熟的志愿者组织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 政府不能袖手旁观, 在必要时政府要提供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只有建立了成熟的志愿者组织, 用组织来引导和规范家长的行为, 才能最终形成家长自觉投身学校建设的良性循环。

总之, 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种涉及多个层面和多种权利的社会活动。只有厘清每个层面的家长角色, 并确定相应的权益范围, 才能在概括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 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41.

[2]马天宇.左手&右手——上海市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13.

[3]袁连生, 田志磊, 崔世泉.地区教育发展与教育成本分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1) :74-82.

[4]刘业进.教育成本分担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6) :87-90.

[5]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 1992:320.

[6]马喜亨.关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与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3 (1) :155-156.

[7]金璐, 戴雪松.公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J].大庆社会科学, 2012 (3) :104-105.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儿文学;教学困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37-001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整个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将使幼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展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对国民个体成长和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需要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而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必然对中职学校教有更高的要求。作为幼儿师范学校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的幼儿文学教学,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幼儿文学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幼儿文学教学不受重视,教师缺乏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对幼儿文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幼儿文学的“教”与“学”陷入诸多困境之中。

一、幼儿文学教学的困境

1.教学课时的减少

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对于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安排是在第三学年度,而教材设定的学习时间为一年。然而,由于现在国家教育部规定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学期,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拿出一学期甚至高于一学期的时间放在岗位实习上面,因此很多院校都对教学流程安排进行调整,导致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学习时间只有半学期,课程安排紧凑,幼儿文学教学面临着教学学时严重不足的局面。

2.教师专业上的局限性

对于幼师的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从事教学的老师大多数为语文学科的教师,他们基本上都是中文专业毕业,对于文学方面的知识极为擅长,但是对于幼师生所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幼儿园的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多,未能从实用性方面出发,导致教师只是进行单纯的文学教学,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且其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可操作性。

3.教材的体系不够完善

幼儿文学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文体论、鉴赏论和创作论这三个模块进行创建的,虽然教材的编写也涉及到一定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但仍是以文学为主,未能将其与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整合。而幼儿文学这门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与了解一些幼儿文学的基本知识,阅读大量的中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训练幼儿文学的写作能力,然而并未对幼师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规定和指导。

二、幼儿文学教学的对策

1.课程设置

尽管幼儿文学课程的开设在幼师学校中已相当普遍,但很多学校都是把幼儿文学课列为选修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而言,幼儿文学课毫无疑问地处于副课地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地位既然不高,课时当然也少,并且教材变动比较随意。幼儿文学课经常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也相对较轻,在这种现状下,教师也往往很难花大力气搞教学研究,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幼儿文学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符的。

学校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能忽视幼儿文学课程的开设。必须通过幼儿文学的教学,让学生把握中外幼儿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幼儿文学成为师范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给幼儿文学以相应的学科定位,幼儿文学教学和研究是难以振兴的。所以必须进一步为幼儿文学“正名”,以使幼儿文学课程理直气壮地跻身于文学课的行列,把幼儿文学课列为必修课,安排相对充足和稳定的课时,提高其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地位,成为幼师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幼儿文学在师生眼里的从属角色。

2.教材改革

幼儿文学一些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教材的编写不仅涵盖了基本理论与文学史的内容,而且还精选了各文体的一些精品佳作予以点评,观点上也比较新。但问题是教材的层次性不明,缺乏规范化的教材也导致了幼儿文学教学培养目标的混乱和无序,培养目标、教学程度和教学侧重点等等的把握全在于教师的灵活掌握。

当前幼师学校使用的教材变动性比较大,幼儿文学教材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幼师生编写的教材。所以,应尽快编写一套适合各阶层教学的规范化的教材,以适应中职幼儿文学教学的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首先,这套教材一要能体现出它的阶梯性,如按幼师、专科等不同层次进行编写,各层次教学内容的分布要重点突出;其次,要注意它的实用性,让教师便于操作,如可以选取名篇名著作较为详细的范例分析,又能够包含中、小学实际教学的指导内容,对学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再次,教材编写一定要体现教学实践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就业指导相结合,教材内容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3.教学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幼儿文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满堂灌”和缺乏实践性、操作性的教学还非常普遍。教师本人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多是以讲授为主,很少“以学生为主”,相对于《幼儿文学》课的教学而言,改变这一状况尤为重要。另外,由于教学设备的缺乏,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也还很少运用,网络的资源很难得到充分的运用。因此,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是今后幼儿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篇10

一、翠屏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经验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缺乏师资力量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如何为农村学校补充师资,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成为考量教育是否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主要包括“提质、保量”两个方面, “提质”表现在加强教师培训、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 “保量”体现在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换制度、校长坚持教学、开展连片走教、配齐配足体育和艺术教师、引进社区力量充实教师资源、提倡“小先生制”等方面。

1. 加强教师培训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 对于农村教师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翠屏区在探索农村教师培训方面为我们提供的经验借鉴主要有:第一, 加大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力度, 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第二, 按照“聚焦课堂, 广聚资源, 提高质量”的原则, 积极探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培训, 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成都、重庆、上海、江苏、北京、香港等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广泛吸纳市内外优质培训资源。第三, 以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学校与城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组成片区研修联组,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规范教师管理制度对于农村教师质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 翠屏区在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方面的积极举措有:第一, 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 实行城乡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 从实际出发, 以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计算方式向农村学校分配教师编制, 适当增加小班化学校教师编制、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 新增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第二, 根据教师绝对减少数量和办学规模变化的实际, 每年核定一次增人计划, 及时通过公开竞选、引进、考试调用、公开招聘等途径补充教师队伍, 同时要求新录用的教师重点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第三, 大力推进城区教师支持农村教育, 鼓励支持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

3.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是有效缓解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的重要举措, 翠屏区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 按人均100元/月标准发放农村教师特殊岗位奖励, 按人均200元/月标准发放班主任岗位奖励, 同时按人均100~200元/月发放农村教师专项补贴, 按人均200~400元/月发放农村教师爱岗敬业专项奖励。第二, 在乡镇建设教师周转房总面积为13 355平方米、教师休息室总面积为3420平方米, 参照限价房的 (低于市场价20%~30%) 建设方式、以乡镇或学校为单位适时推进“园丁楼”建设, 在中心城区建设“园丁小区”, 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鼓励教师扎根农村。第三, 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的岗位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凡是在农村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 退休时岗位级别可在现任专业技术级别范围内晋升一档 (不占用学校的岗位设置数) 确定退休待遇。凡是在农村偏远地区任教20年及以上、离退休年限不足5年的教师,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可不占用学校的职称和岗位设置数。第四, 依法确保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全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第五, 进一步增加骨干教师数量, 且骨干教师评选向农村学校、职业学校倾斜, 使城乡学校在骨干教师拥有量上基本相当。

4. 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换制度

农村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是造成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翠屏区在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换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 鼓励城区中小学教师到边远中小学任教, 规定城区中小学2000年以后新聘任的教师应到农村中小学任教2年以上。第二, 开展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活动, 城镇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 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第三, 鼓励城区教师在编制、工资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农村学校任教, 男性未满50岁、女性未满45岁的中小学教师, 每年按照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的3%~5%的比例, 安排到捆绑学校或薄弱乡镇学校任教一学年。接收城区教师支教的农村学校, 要派出相同数量的年轻教师到对应的城区学校跟岗学习, 对派出支教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和交通补助, 对到城区跟岗学校的教师,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报销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

5. 校长坚持教学

为弥补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 翠屏区实施校长坚持教学制度, 以寻求缓解专任教师教学压力、缓解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等问题。翠屏区对校长坚持教学制度做出了明文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兼课、听课、评课, 参与教研活动和教育改革实践, 确实因为学校规模太大或有其他中心工作任务不能兼课的, 必须报经区教育局批准;校长每周兼课2~4节, 副校长按教师平时课时量的1/3兼课;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参与教研活动不得少于5次;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参与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

6. 开展连片走教

翠屏区出台文件实施紧缺学科教师连片走教制度, 加大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力度, 乡镇中心校统筹管理聘用本乡镇教师, 对音乐、体育、美术、劳动、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缺编的学校派出专任教师走教, 共享教师资源。同时明确规定乡镇中心校语文、数学学科教师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必须有近3年在下属各校区带教20次以上的经历, 其余学科教师应有在下属各校区走教200学时的经历。

7. 配齐配足体育和艺术教师

为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翠屏区下大力气配齐配足农村所缺的体育、艺术教师。第一, 配齐配足学校体育教师。翠屏区按照有关阳光体育开展的相关要求, 对义务教育1~2年级每4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3~9年级每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对规模特别小难以单独配备体育教师的农村小学 (教学点) , 可以按所属学校班级总数配备专职、兼职体育教师, 建立“走教”体制, 保障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到位。第二, 配足配强艺术教育师资。翠屏区通过建立和实施教师激励机制等灵活的人事编制政策, 提高农村艺术教师待遇, 让农村优秀的艺术教师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和用得好。

8. 引进社区力量充实教师资源

为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在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的前提下, 翠屏区通过积极引进社区力量来充实师资力量, 具体有以下创新点:第一, 引进“家长义工”, 每周安排一节到两节课让在校学生的家长做“教师”, 介绍家长所从事的职业, 从而更加多元地向学生介绍社会实践经验。第二, 学校聘请社区里的老革命、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为社会辅导员, 在特定纪念日邀请到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

9. 提倡“小先生制”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针对我国当时师资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小先生制”, 虽然“小先生制”提出已将近百年, 但是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翠屏区针对农村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 以解放学生为前提, 重新赋予了“小先生制”生命, 例如, 在教学方面, 组建学生学习小组, 在小组内部让学生教学生, 学生都不懂的再由教师统一讲授, 这样既使教师的课堂讲授更具有针对性,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之外, 通过轮流值班周制度, 让值班班级参与学生管理、校园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

二、翠屏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面临的困境

翠屏区通过自身对农村教育的探索, 为我国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翠屏区在探索农村教育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也值得我们深思。

1. 教育经费有效供给不足

翠屏区地处宜宾市中心城区, 有五粮液集团做财政支柱的教育经费本不应有问题, 但是却存在经费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第一, 把土地转让费10%用作教育经费难以得到保证。翠屏区作为宜宾市主城区, 土地转让费被市政府直接管理, 土地转让费并未纳入翠屏区财政。“一城二主”管理重叠带来教育经费有效供给不足, 成为翠屏区实行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壁垒。第二, 城乡生均经费不足且倒挂现象严重。现行生均经费按照农村小学生均600元/年、农村中学生均800元/年调拨, 城市学生按小学生均380元/年、城市中学生均560元/年调拨。生均经费偏少, 为小规模学校生存带来了最为致命的伤害, 同时城乡生均经费倒挂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也令人深思。

2. 教师工资依然偏低

虽然翠屏区为鼓励农村教师留职任教给农村教师提供了相当丰厚的生活补助,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村教师工资偏低依然是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之一。在走访翠屏区李庄镇某学校某教师时, 该教师表示:“由于国家教师基本工资起点较低, 加上翠屏区颁发的农村教师补助, 有20年教龄的我月薪2830元, 在教师内部工资占居中上等地位, 但是与同龄人中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工资相比, 工资却低得可怜。”

3. 教师流失依然严重

翠屏区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方面, 出台的政策对于短时间内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成效显著, 但是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大环境下, 地方政府开展相应的教育改革活动虽然成效显著,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地方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多是为一线城市培养师资。虽然翠屏区普通教师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 但是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和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名教师流失依然严重。留住教学名师是摆在翠屏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4. 常态教学依然效率低下

与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教育行政部门相比, 一线教师的教育热情远未被调动。农村学校教师常态教学依然效率低下,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教育改革, 对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一定帮助, 但是农村教师教学效率依然没有质的提高。如何调动农村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积极性, 是翠屏区教育行政部门极力想解决的问题。

5. 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依然动力不足

翠屏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良好, 当地大型企业也积极捐资助学, 但是企业捐资助学的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社会力量不规范的捐资助学必然带来学校之间两极差距拉大。社会力量出于自身的考虑, 只赞助已是优质的学校而对农村薄弱学校置之不理。如何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成为摆在翠屏区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又一难题。

三、翠屏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的启示

翠屏区在探索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方面做了全方位探索, 为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的补充提供了积极借鉴, 翠屏区在改革过程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笔者通过对翠屏区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进行分析, 认为要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 顶层设计与本位探索相结合

顶层设计与本位探索作为补充农村学校教师的两种方式, 彼此是上下位的关系。从宏观方面来看,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我们既要坚持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掌握, 也要积极鼓励地方农村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寻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1]从中观方面来看, 我们要坚持地方政府为主的顶层设计与当地学校为主的本位探索相结合, 挖掘地方特色, 把千篇一律的学校建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从微观方面来看, 在学校内部要坚持学校的整体规划的顶层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本位探索相统筹, 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 翠屏区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 为其他地方借鉴其经验提供了可能,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 翠屏区经验不能适应每个地区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要求, 为此, 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在积极借鉴翠屏区经验的同时, 深入思考当地教育实际, 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要深刻明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只有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 才能寻求到当地教育发展的新希望。

3. 教育改革与“为改而改”

农村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症结所在, 探索农村教育发展新方式既是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 也是实现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强烈需要, 为此推行教育改革、践行教育改革成为此时、此地、此关系中必然的存在。[2]例如, 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的过程中, 个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存在“为改而改”的现象, 将教育改革异质化, 使关于人民幸福的事业成为一项数字累积而成的政绩工程。为此, 推行懂教育者管教育的教育改革成为弥补“为改而改”的一种现实途径。

摘要: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开展了以“提质”与“保量”为重点的全方位探索, 为各地积极开展农村教育改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借鉴, 但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也值得我们进行深思。因而, 借鉴翠屏区教育改革经验而不迷信翠屏区经验, 将顶层设计与本位探索相结合、将翠屏区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摈弃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为改而改”的错误理念成为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困境

参考文献

[1]张旭.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之三维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4 (3) .

上一篇:电力供应企业下一篇:中小创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