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的差生教育(精选12篇)
职业学校的差生教育 篇1
发展教育是世界各国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九五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加速科技进步。为推动科技进步, 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从我国国民的素质结构看, 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素质不高, 教育水平也偏低, 教育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技术上, 应着重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人才, 促进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正在普及基础教育,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高等教育规模目前扩大比较慢, 然而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展中等专业技术应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我过目前中专教育现状是中专学校教学质量偏低, 因此学生素质也同样偏低。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生源素质比较低。近年来中专采用自主招生, 生源竞争激烈, 因此大多数中专学校不断降低门槛。中专学校招收的部分初中生学习很差。在中专教学过程中家大了学校管理教学难度, 同时也影响了办学声誉, 如此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差等生年中专的观念。学校教学手段落后设备也跟不上, 学生的技能训练无法得到提高, 产教无法紧密结合, 然而这些环节在中专教学中至关重要。总之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今天这种不景气的中专教育气候, 现实的, 历史的;社会的和学校自身的;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原因。
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差生不但不爱学习, 而且时常违规违纪,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这种学生身上班主任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然而目前中专学校这种差生又偏多, 我们的工作重点也就转移到对这些差生的教育上。现根据学校的特点, 对所谓“差生”教育进行的一些思考。
“差生”的表现及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更有甚者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市场违规违纪, 影响班风班貌;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对学校的安全稳定造成不好的影响;更有甚者活动能力强, 与社会上不良群体联系相互影响染上恶习, 进而对老师和家长产生强烈的抵御情绪。
差生”教育的方法探索:在对于差生的教育上必须落实服务学生, 因材施教的理念。明白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对于中职学校的“差生”来说,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是首先需要的, 只有具备了这些他们才能更好的服从老师的引导。因材施教试内容的增加是有必要的。
对于设计问题的思考也进入我们的考察视线。美国纽约州的综合艺术测试将应用设计考查放到与绘画同等的位置, 而通过调查, 如今国内高考美术招生考试中也有关于设计内容的考试, 但不多, 另一情况则是以往有考过而最近几年陆续将其取消了, 在此, 需要我们对设计内容的去留问题展开一番探讨。考察国内设计考试常以构图完整、色彩协调、画面整洁与否、颜料涂匀与否等为评判标准, 注重对技术性的考量, 与纽约州综合艺术测试中设计测试比较, 中间映射出设计考查的重点问题, 技能还是创意?设计在于创意, 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非单纯的手工设计制作, 创意始终是设计的核心所在, 由此, 设计考试的重点理应注重对考生的设计创意及创新能力的关注, 而非倾向于技能。具体到美术考生, 比起精细的制作, 考创意更来得合理有效, 解决了这一问题, 想必设计内容的去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是设计是指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 了解差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掌握规律后实现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 知道什么样的方法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类学生“好逸恶劳”, 但是这正好是我们教育的下手点。在教育中暂时回避学生厌恶的劳, 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逸”, 在培养学生健康“逸”的过程中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并养成呈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他们认识和习惯得到提高之后教会他们学会劳。比如好动的“差生”, 可以在体育方面入手, 组织成立运动特长班, 在初期教育重点放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上, 同事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运动同事约束他们不迟到早退, 遵守训练规定和强度培养良好的习惯, 并学习一些初级专业技能。而一些不爱运动的“差生”则普遍喜欢上网、看小说, 对他们可以成立自我提高班, 首先老师对学生展示网络等对于学习的帮助, 学生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引导学生在网上和阅览室查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将查找的结果用于评价他们学习的能力, 同时慢慢引导他们向专业知识靠拢。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首先避开了“差生”厌学这块硬骨头, 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教育的入手点, 用其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教育轨道, 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就好像为学生做一道喜欢的菜, 在他们吃的过程中教他们就餐礼仪, 整个过程中学生快乐老师也轻松。
对于那些很头痛的班级还可以增设一名有管理经验的副班主任, 以配合正班主任的管理, 这样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或许能受到很好的效果。
在实践中过程中, 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使学生有受歧视的感觉。在对“差生”的教育过程中, 要相应调整学校常规教育模式, 专门调整和设计教学内容。对“差生”的考核是以综合素质为主, 专业技能为辅, 考核方式也要相应调整。在教育差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变化, 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逐步向专业技能教育引导。这些“差生”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思维活跃, 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差生教育。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告诫自己, 也许一个差生只是一个学校的千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对差生是否能成功教育关系到差生的命运和家庭的幸福, 同时也关系社会。我们需要对社会抱有责任感, 正确对待差生以及教育工作的特点, 以“教育要服务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来开展“差生”教育工作, 再差生的教育领域可以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创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教育的世纪, 职业中专的教育方法必须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需要。要求我们集中优势办学, 同时需要大批具有现代的先进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的教师, 对差生的教育要不抛弃不放弃, 将他们同样培养成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
本身存在问题, 关键在于对考试侧重点的把握上, 明确人才选拔目标, 对于设计考试的恢复, 是美术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需要。
通过对美国纽约州综合艺术测试内容及形式的考察及其相关对比, 启发了我们对国内美术高考内容及形式的思考, 作为一种参考, 倘若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借鉴并运用到我们的改革实践当中, 相信美术高考将在各省乃至全国的美术人才选拔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阿瑟·艾夫兰著, 刑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2]王柯平.杨平.李中泽.黄水婴著.《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专教育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而中专教育中差生的教育又是薄弱环节中的弱点。本文就如何帮助中专差生学习提出几点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差生,教学
职业学校的差生教育 篇2
有一位老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多年的教学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作为教师,本着师者父母心的原则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尽心尽责,然而现实总会令人失望。班里的一名“差生”一直逃课,有时来了却不想进教室,在校园里到处乱逛。我多次劝说,有时候甚至低声下气。但他每次总找一些荒唐的借口,不是心情不好没心思读书,就是教室太窄坐着难受。今早上政治课又逃了,理由是政治老师不够漂亮。面对他,我的耐心已在近3年的磨练中渐渐消失殆尽。我只能选择放弃。
有人认为老师不应该放弃或者说老师不能放弃.因为老师的职责就是育人。越是“差生”越是不能放弃。但是也有人同情这位教师的选择。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面临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到底是否应该放弃,放弃对教师、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放弃了这个学生应该怎么“处理”﹖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换位思考——我们能够放弃吗?
假如这位学生就是你自己,学习基础差,上课又听不懂,在教室里又很难受,又不能不上学(家长不准),你难道不想选择逃课吗?但是,你是不是真正需要老师放弃你呢?你完全可能想,我就是学习差嘛,其它方面并不比其他同学差,我的篮球打得不错,上次还为我班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呢?我在劳动上也是很积极的,但这些,老师看见了吗?老师就只知道给我讲道理,这些大道理我早就知道了;老师不重视我,我还读书干吗?毕业后,重新认真学点技术,照常可以生活,而且说不定还要比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出息;不是我想逃课,也不是我不想学,是我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课又不照顾我们这些成绩差的,有什么办法呢?但是,我绝对不希望老师不管我!真的。
假如这位学生是你的子女,你同样绝不希望他的老师选择放弃,总希望老师能想办法找到学生学习差的根源在哪里。希望老师上课时不要讲得太难,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多学习一点,有所长进,尤其是要遵守组织纪律,品行要学好,学会做人。老师,求求您了,您不管他,他会学坏的,将来怎么办?他成绩不好,只要品行好,将来还可以找到一点事做,至少他自己还可以养活他自己,如果品行又不好,就完了……老师,再次求求您,管严点!老师,当我们这样去想时,我们还能够选择放弃吗?一个教师要宣判一个学生已无药可救,立即扫地出门,这是一件太残酷的事情!
我想到了一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许只有如此,才能体现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和热爱学生的品质。事实是,一个学生被放弃,老师就可能遭到其他学生的唾弃,因为老师的行为使他们感到心寒。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老师培养出一群同样冷漠的学生!这是教育的悲哀!我非常赞赏把“差生”称作“有待提高的学生”的老师,这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同时也说明“差生”是可以转化的,而极难转化的往往只是少数。而我们精神上一松懈的话,1
就会把本来能够教育好的“差生”抛弃掉。我们自己也许可以继续晋级职称,但对于孩子来说,很可能这一生就这样毁了。
俗话说这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长呢,何况一个班里有五十多个孩子存在差异呢,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二、众里寻她千百度
既然“差生”成了问题,就应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言道:方法总比问题多。那么到哪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们调查,94%的未成年人犯罪,其首要原因是学业失败。让孩子在学校里体验成功,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反复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反复失败的孩子更容易失败。
“差生”的类型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上看说不定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后面;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本人接触了一些“差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
1.要爱不要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对待差生,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人格威望及其对学生的真挚热爱和期望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情的温度提高到差生思想的“熔点”,使师生的感情熔炼在一起,促使差生转变。憎恨、厌弃、冷若冰霜只能使差生愈益走向歧途。
2.要教不要训。
对中差生要从正面教育入手,以理服人,讲究教育过程中的艺术性,把耐心说服和必要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训斥、谩骂、讽刺、挖苦的简单方法只能使效果适得其反。
3.要严不要罚。
严,不是苛刻。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严格要求;对其缺点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严格与尊重相结合,激起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其成为一
种积极的鼓舞力量。用变相体罚方法来整治学生,即使你有恨铁不成钢之心学生也不会有丝毫感激之情。其结果学生只会以逆反心理相报。
4.要拉不要推。
差生的转变不是做一、二次工作就能见效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反复、耐心的教育。要善于发现差生、细微进步、反复抓、抓反复。切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拉一把“回头是岸”,推一把“万丈深渊”。
5.要正不要斜。
老师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得意门生”,不轻视差生,懂得人总是在发展变化,差生中也可能出人才的哲理。
6.要和不要凶
平易近人,满腔热情易被学生接受,也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感化作用。有些老师可亲不足,可畏有余,摆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用高压的方法制服对方。这种方法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激化矛盾。
四、摹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教育者要学会运用赏识,多尝试目标性的语言激励。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或对号入座。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者经常性地对着某个学生吼着“笨蛋”、“差生”、“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差生”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它的负向功能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
教育者要学会艺术性地使用常规教育手段。比如对学生的惩罚、家访、找学生谈话等等,这都是一些常规的教育手段。但使用这些手段的时间、场合、方法不一样会有不同的效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伤害人。当代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也有一些惩罚性的措施,但他的措施不伤害人。犯了错误写500字的说明书,锻炼写作能力。迟到了,为班上的同学唱一首歌或做一件好事以弥补,多好啊!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再者家访。现在的家访可以说是老师怕,家长怕,学生更怕。为什么?老师怕原因有二。一是怕麻烦,二是怕家长不接待。老师到学生家里家访,学生的家长爱理不理的,老师自讨没趣,能不怕吗?家长怕什么?他们怕的是老师上门告状,数落家长。家长多没面子啊,能不怕吗?学生怕什么?就怕老师告状,搞得不好要挨揍的。
大家都怕家访,原因在哪呢?原来家访似乎变成了学生在校表现差的象征,成为老师向家长“告状”杀手锏。应该说,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家长可以掌握学生在校的表现,从而相互配合,形成最佳合力;通过家访,老师和家长可以相互督促,相互勉励,增强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知道,老师和家长时刻在关心着他们的成长,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正因为如此,身为教师何必非要等学
生犯错误了才去家访呢?换一句话说就是,为什么要把家访变成告状式的访问呢 ?
浅谈职业学校中的差生转变 篇3
【关键词】爱心 鼓励 耐心 评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2-01
作为一名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班主任,我面对着这样一群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自律性差;任性、散漫;做事懒惰、不吃苦;自暴自弃;社会不良习气感染严重;不健全、贫困家庭较多……
几乎每一名学生都占据了以上我所见到的大部分情况,他们就是很多人眼里的差生!
那么,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放任自流、自生自灭?我想,所有人都会给出否定的回答:“不行!”特别是对于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来说,绝对不行!由于大环境的客观原因,使得很多问题孩子来到职业技术学校念书,既然来了,既然是学校,我们就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
他们还都是孩子,还是属于成长中的孩子,很多的过错不能全归罪于他们身上。他们也是堂堂正正的人,他们将来还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如果不在学校多加以教育,他们的将来会如何?之于社会又如何?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希望。他们较其他成绩好的学生更早面对职业教育,他们的动手能力得以长时间的锻炼,这是他们的优势,等他们参加工作后,他们就是动手实践的好手,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工程师,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会有相当大的贡献!
所以我想,对他们的教育,对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深思、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我作为职业教育学校的班主任,我有着这样的经历、经验,正是这些经验,让我相信,他们可以更好!
一、充满爱心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任教的这些学生,基本上从小在批评和否定声中长大,从做事不符合家长、学校要求的那天起,他们就没有被表扬过、没有被信任过,更没有所谓的成功过。于是,我抱着尊敬他们、抬高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地位的心理去走近他们。每一次和学生谈话,我都会说:“谁说你不行,别人比你强在哪里,你的智商比别人低么,你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我的尊重和鼓励下,孩子们放弃了自卑的心理,也会诚恳的跟我说一些他们的内心想法。之后,我也充满关爱的对他们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得到了来自师长的诚恳关爱,使他们忘掉了曾经鄙夷、冷漠的目光,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值得关爱、值得注意的人。就这样,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距离近了,对他们的教育基础也就打下了。
二、与学生畅谈理想、介绍现实
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理想,社会的大环境让他们也了解很多成功人士,有的令他们羡慕,有的他们也想超越,只不过他们在之前的努力上做的不够,没有坚持,没有把握住自己,于是才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我告诉他们:“还来得及,因为你们还是个孩子,你们还是个学生,时间够用!”其实他们也知道,成功不是空想,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不能坚持。于是我就多给他们讲一些社会现实:“有理想当然好,但要务实,你们走出校门面对的不一定是‘光鲜’的工作,但每一份‘光鲜’的工作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努力的结果,而你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先做好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认真学习文化、认真动手操作、认真培养良好品德。没有眼前的成功,何谈将来的成就?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不是充满幻想、侃侃而谈、纸上谈兵的水货。你吃饭了,你就有力气;你学会技术了,你就会工作。这就是现实。”
三、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号入座、反思进取
孩子们不可恨,虽然他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着某些过错。
针对我班学生的情况,我总结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学习基础差进而不爱学习;学习惰性强、不坚持;无组织、无纪律,太过自我;易冲动、做事不多加考虑无顾忌;社会不良习气感染太重,如抽烟、喝酒、早恋等;攀比、过度消费;小团体情况严重、成邦结派、匪气严重……
面对这些问题,我找了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谈话,共同分析他们到底都有哪些不良习惯、不良习气,在我的引导下让他们自己总结出不足之处,之后师生二人共同探讨成因、分析好坏,得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贬低、瞧不起学生,要让他们感受到我是在诚恳地把他们带上光明的人生之路,让他们放下戒心,真诚的与我交流。这样,我对他们的引导就轻松了许多。
四、耐心跟踪、时刻辅导
耐心是对我们班主任的要求与考验,并不是我们做到了各种指点方法就完事大吉。培养人才是长期艰苦的工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必须做到耐心的跟踪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他们之前已经习惯了不良行为,一下子改过来是不现实的,在他们有偏差的时候及时指点、及时教育,这样不仅体现我对他们的真重视,更能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甚至避免半途而废。
五、长期鼓励、不定期评定
孩子毕竟是孩子,学生毕竟是学生,甚至包括我们成年人,也需要鼓励、激发。对于做出的积极转变,我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及时让他们自知,肯定了他们的成就,树立了他们的信心。我让他们知道“我行”!只要有机会,我就给他们以评定,是否进步、是否改观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的努力,微笑的面对生活。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工作中的浅薄总结,但就像习总在讲话中所说:“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我们的方法管不管用,用了才知道。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管理方法自然不同,但我们的宗旨肯定相同:培养出合格的新型技术型人才。我想,通过我们所有职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敬请指点。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8—21
[2]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通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6
[3]向才毅,谭绍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4]谭家德,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
职业学校的差生教育 篇4
一给予“差生”以爱心坚持转化工作
1. 奉献爱心
作为教师, 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 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中, 学生才会向教师敝开自己的心扉, 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教师多与他们交谈, 也让他们多与好的学生交往, 把他们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时常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或同学间出现问题, 或对师长的批评有意见, 就会发生顶撞, 产生敌意。上课带着消极的情绪, 这样都会影响学业的进步, 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差生”。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清是非, 教育学生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换位思考, 才能与他人沟通好,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教师还要时时给“差生”创造提供成功的机遇条件, 让他们总量处于希望之中, 从而增强学习的勇气。大量的事实表明: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 是学生安心学习, 力求上进的最好的人际环境。
2. 善于捕捉“差生”的闪光点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差生不是每个方面都差, 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质, 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 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我教过的班级中有个学生他的文化课不是很好, 属于刺头的那种, 但他体育特别擅长。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表现他的感召力。我首先先赢得他的尊重和好感, 我与他一起打球, 给他个惊讶后, 再经常和他谈心, 缩短了我们的距离。在课堂上, 先对他提出简单的问题, 等他回答出来后, 进行表扬, 增加他的自信。告诉他:你不仅体育特别棒, 而且回答问题也同样棒!他从此在学习上有了自信和积极性, 成绩上来了, 他的那些陋习随之消除了, 由差生转变成了中等生。由此可见, 教师要善于寻找差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鼓励, 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 使他们产生上进心。
二帮助“差生”树立人生目标
1. 调动“差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学生入学时, 就有了就业意向。这样他们思想上就松懈, 学习就没有动力。人没有动力就不能前进, 动力对学生起着启动、指向、推动、维持、支持和强化作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 干一件事, 知道它, 了解它不如爱好它, 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 喜欢学, 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 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 达到乐在其中, 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对那些不喜欢的科目, 可以采用兴趣暗示法。比如对数学, 在学习之前, 首先进行热身运动, 摩拳擦掌, 面带笑容, 看着数学, 大声说:“数学, 从今天开始, 我要喜欢你啦!”当你摩拳擦掌、面带微笑进行自我暗示时, 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 厌烦、恐惧的情绪都被冲散, 心灵之门渐渐打开, 要学的知识就容易吸收进来了。
市场竞争的机制决定了优胜劣汰, 进入21世纪后, 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便不能为社会做贡献, 不勤奋学习就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 端正了正确的思想, 让学生们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结合兴趣, 才会使他们有所转变。由“让我学”转变成“我想学”。
2. 提高听课效率
很多“差生”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效率低, 成绩上不来, 渐渐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这些学生, 我们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学好每节课的内容。现在我们大多采取多媒体教学, 在这里就是个模拟课堂、图文并茂, 就像上课一样,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效率高, 而且不易走神) , 他们也可以边听边做笔记, 提高听课质量。以课堂学习进程的特点为标准的学习方法分类, 通常分为预习法、听讲法、复习法、作业法等。
(1) 学会预习
自己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 分析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复习、巩固和补充有关的旧知识, 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 判别新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为接受新知识做好相应的准备。这种课前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比较课堂教学中老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和水平。
(2) 学会听课
学习上差的学生, 也大都因为课堂上听课这个环节过不了关, 不是不认真听讲, 就是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进度, 听不懂, 课后尽管花了很多时间, 也仍然跟不上。所以, 学生要学会学习, 关键要学会听课。上课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不能心猿意马, 要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 要特别注意做好课堂学习笔记, 手脑并用, 把一些需要记的重要内容——学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或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记录下来, 便于复习。
(3) 学会复习
一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二是要及时。三是要有计划。四是要结合思考。五是要勤动手, 写心得, 列纲要, 作笔记, 手脑并用, 使知识更加条理明晰。
(4) 学会作业
平时做作业要养成不想清楚不动笔、不弄明白不做题、做完习题要检查的良好习惯, 还要养成先复习课文再做作业的习惯, 不依赖别人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充分利用好课堂学习, 才会提高学习成绩, 才会更好地转化差生。
三结语
怎样教育差生的些许感想 篇5
云阳县凤鸣中学
邱光德 中学英语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学生都各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差生也是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对象。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在优秀教师眼里,他的学生永远有可塑性,差生更是如此。
一、对学生只有鼓励帮助的份儿,永远没有讽刺挖苦的权利。我所教的高一(5)班,有几个可爱的学生,为首的王超,人长得精神,一身帅气!可就是不爱学习,上课不拿书,劝其学习,他头一昂:“像我这智商,基本就告别书本了!”真是让人又气又恼又笑,十五六岁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令人痛心!为此我多次找他谈心,了解到他已经以玩到任何事物都不大感兴趣的程度,惟一感兴趣的就是踢足球。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班上还有几位类似王超的学生,对于他们,我时时鼓励;只要愿学肯学,啥时都不晚。我给他们举生活中的实例,以此为榜样,再耐心地开导和循循善诱,见效了。树争一张皮,人争一口气!不怕起点低,就怕没志气!对这类学生切忌讽刺挖苦,不能伤其自尊,以防破罐破摔。
二、正确对待矛盾的产生与激化,要以宽阔的胸襟谅解学生。十五六多的学生,还处在人生朦胧时期,没有社会阅历经验,却会无理狡辩。这也可以说是人生最“危险”的时期。如果使其流入社
会,被坏人所利用,就会走上犯罪之路。因此,对有缺点错误和不足的学生,不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给其改错的机会,让其理解:教师,学校对他们是真心爱护的,使其感到教师的温暖与关怀。
高一(16)班的任幸,是个留级生,据说在本班就是个品行不端的学生,经常挨教师的批评,这个学生留级后,以自己学过为荣,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不但不学习,而且还挑三拣四,喧哗起哄,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我找他谈心,谈学习、谈理想,谈琐事聊天,惟独不谈他的过去。我说:“你的过去如何,我不想知道,你在教师心目中应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既然选择了留级,就是想把失去的光阴补回来,可你现在的状态,和不留级的有何区别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年的恶习哪是三言两语可以化解的?该生错误开始升级,课堂叠纸飞机撇着玩,和女生唠闲嗑,要不就拿出手机打游戏,有时竟然还做起了广播操,以示对教师批评的敌对。我于是停下了课,让同学们观赏其做操,并对其不规范的动作给予纠正。由此他看出教师没有恶意也就收敛了许多。对这样的学生不能撑之过急,要因势利导,使其走出思想的怪圈。
三、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徒有其名。
高一(16)班差生较多,厌其学习者为数不少,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显示出教师责任的重大。是知难而退,还是迎头而上?教育这块阵地历来是前进与后退的必争之地,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把守主好这块阵地。配合教学,我在自习课时,对学生进行健康的
思想教育,如找来课外阅读物《孙权劝学》,我以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事例教育学生;人要有真才实学,明确做学问,掌握学问的重要性。学习闻一多的《色彩》一诗,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的一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更加色彩斑斓。学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准则与人生信条。如是,久而久之,效果较佳。
从教者皆知,正确的理念与教诲在不断地影响着学生,使其潜移默化。由此,学生的内心也在发生着变化!被称着教育难题的武大三粗的蒋某几经周折,终于静下心来想学习了,熊某、吴某虽懒于翻书,但可以从他们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希望的火花又燃起来了。我这时便趁趁热打铁,把握火候,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在教学中,我感到,教师不但应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其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益心的人。教师的光荣就光荣在尽心尽力塑造新型的人才,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从事的正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四、巩固教育成果,防止滋生新的差生。
所谓新的差生,是指主观不努力,学识尚浅,成绩下滑的学生。常言道 :“一条鱼腥一锅汤。”而高一(5)班学生何止一条鱼,不学习的学生内心里有丰富的世界:一叠“令人眼羡的贺年卡,一个精巧的工艺品!”可以令全班学生膛目!不学习,比吃穿,一些学生的心思游离了学习。对此,怎么办?
士气可鼓不可泄。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学习的内容,鼓励鞭策学生,时时进行巧妙的思想教育与熏陶。如写一封信,我首先让他们
写给深爱他的爸爸和妈妈以及关爱呵护他的所有亲人。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十足信心和百倍勇气。
书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课上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课余平心静心和学生交朋友,谈心交心,以心换心。感情上和学生贴近了,消除了差生对他人的敌意,自己心情也舒畅了。师生关系由此和谐融洽,其乐融融,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顺畅进行。
人所共知,教育是无止境的,高一学生的人生阶段还算不上稳定阶段,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但尚缺乏是非辨别能力,极易上当受骗和被黄色污染腐蚀。这时候老师如果对差生厌恶,就会造成学生厌倦老师,以至厌倦学习,厌倦学校等不良心理,从而造成教育的失策,以至学生流落社会,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一些麻烦。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学生好比是一块玉石,老师就是一名雕工,只要耐心雕刻,即使一块朽木,也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工艺品。这是我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巩固教育成果,防止滋生新的差生,关键在于整体认识的提高,如果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无可替代,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因素。尽管是微妙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和保护它就会像天边的彩虹一样,绽放出灿烂与美丽。
神笔马良的故事流传日久,可有谁想过,马良的成绩源于善良与真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需要善良与真诚去赢得学生的敬爱,以利我们顺利地完成浇花育人之使命!
我愿做一位护花者,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地去耕耘。
“差生”斩获国际大奖的教育启示 篇6
关兵,这个朴实憨厚的农村小伙子,初中学习差、两次中考都失利,高考也不理想,上大学学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按照我们通常的评判标准,这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甚至是个“差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差生”却获得了国际大奖。面对这个“差生”创造的奇迹,作为教育者也许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学校应成为托起学生梦想的地方。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时候的关兵虽然文化课成绩一般,但喜欢画画。当时,关兵一家住在南阳安皋镇中学的校园里,父亲关宏太是这所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特殊的条件让关兵很容易接触到粉笔。关兵用它在墙上地上满世界的涂抹,没事就往教室里闯,当着大哥哥大姐姐的面公开展露自己的“才华”。关兵的父母把这只作为孩子的一种天性,既不反对也没刻意支持。他的艺术天赋就这样在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发掘,而不是被埋没和扼杀。而且这样的爱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关兵后来的摄影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帮助作用。其实,不仅是关兵,我们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会有兴趣和梦想,像关兵这样的学生可以说在学校里非常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校由于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至于把学生那些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基本上都剥夺了。这无疑是让人十分遗憾的一件事情。因此,学校作为学生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地方,一定要努力回归教育的本质,切实按照“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升学率为中心”的理念办学。要努力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兴趣,并尽可能地为他们的梦想提供一片翱翔的天空,营造一切有利于学生实现梦想的平台,鼓励学生自由成立各种社团、兴趣小组等,帮助学生托起每一个梦想,并让这些梦想都能一直延续下去,而不是因为与升学和考试无关,就限制甚至是扼杀学生们那些也许对他今后的人生成长可能发挥重要影响的兴趣爱好。
教育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于用一个模式、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作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结果是年复一年,我们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却使那些有潜在特长和能力的学生在我们对分数的追求和强化中渐渐被湮没,直至成为庸才。可以说像关兵这样的学生在一些教师的眼里几乎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在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有的教师干脆只关注那些少数能给学校增光,能给学校带来荣誉的好学生,而把像关兵这样的差生毫不容情地抛弃在了一边。结果本该是关注于学生成长的人本教育却变成了关注于学生分数的应试教育,变成了对学生的选拔和甄别。许多正在发展中、成长中,成绩暂时落后正有待被唤醒、被挖掘、被激励的学生却被遗忘了。而事实上,这些被遗忘的学生恰恰同样是需要被关注被重视的。 因此,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真教育绝不是为了追求学生取得高分,绝不是为了盯着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保护,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合适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都能够找到自己成长和努力的方向。
教育应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唤醒。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只有学生的多元性才能成就教育的多样性。关兵的文化课成绩一般,第一次中考,离录取线差了100多分,不得不复读;第二次中考因为数学、英语成绩太差再次失利,一时间竟找不到接收的学校。但是当他后来加入学校的学生社团“同慧影视工作室”后,他的潜能很快便被激发了出来,而且他正是沿着兴趣这根绳索爬上了拍摄电影的道路,登上了中韩大学生影展的领奖台。这对我们不能不说是另一种启发。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潜在能量,关键是如何发现并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天底下最神圣的教育使命,要做的不只是改变、塑造和训练学生,仅仅盯住学生的分数,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去唤醒,去发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所在,唤醒学生自身的自然沉睡的力量,以实现他们内在的无限潜能,以引发他们灵魂深处的变革。因此,作为教育者,也许我们应该时常记住,真正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应当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将学生潜藏的能力和多元智慧进行“海阔凭鱼跃”的升腾,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调动自身的一切能量和智慧,都能够得到扬长避短的开发,让学生不仅成长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而且能够在某一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彰显出自己人生的灿烂光芒。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紫苑小学)
责编/齐鲁青
浅谈职业学校数学差生的转化 篇7
所谓“差生”是指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诸方面比较落后的学生。这里说的差生特指数学差的职业生。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差, 学习基础薄弱, 且参差不齐。随着普高的扩招, 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来中职就读的学生, 大部分由中考分流而来的。很多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较差, 他们既没有最基本的数学基础, 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比较零碎, 不能把前后的知识点衔接起来, 随着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 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 久而久之, 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 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同时, 由于学生在思想上的放弃, 产生了数学无用论。不少学生不仅数学成绩差, 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从进入职中学习的那天开始, 就认为可以不学数学, 数学对学习技术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思想导致许多学生不用心学数学或根本不学数学。
差生形成的原因很多, 表现各异。我们只有从差生几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分析, 找到教育的突破口, 因人施教, 才能获得成功。
二、差生的心理因素
1.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差生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极易产生自卑。他们由于在学校不受重视而郁闷自卑;他们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爱易悲观失望, 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这是他们常常不敢交际, 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指的是差生对教师的感情悖逆心理。差生因遭家长高压强制或打骂造成恐怖心理, 有时教师出于对优生的偏爱往往处事不公, 容易造成对差生的伤害, 致使差生对教师产生反感, 你说东他往西。
3. 厌学心理
凡是学生都有一个弊病, 不想动脑懒于学习。厌学主要表现为 (1) 数学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2) 注意力分散, 有意注意少, 无意注意多, 微小的外部动因也能使他们呈现明显的分心状态。 (3) 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 复习无恒心。 (4) 对数学不感兴趣, 讨厌数学, 他们往往一提到数学就心烦, 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 学习成绩差。
三、转化差生的方法
1. 谈话教育法
大多“差生”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后进, 某些方面还比较出色。比如某些学生数学学习差, 但专业课学得好, 这就要求我们淡化差生心中的阴影 (数学差) , 增强其信心 (专业课好) , 促使他们产生上进的需要。对差生在数学方面的点滴进步, 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走出阴影, 克服自卑心理,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 理解尊重法
理解是尊重差生的前提, 理解、尊重学生就要关心其成长, 尊重其感情, 维护其自尊。许多事例表明, 即使是极为顽劣的学生, 依然存在一颗渴望理解尊重的心。如班上一差生, 特别爱打台球, 一次上课, 他未经老师允许, 便大声喊道:“老师解错一道题。”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破坏纪律, 而是立即改正了错题, 并表扬他注意力集中, 反应敏捷, 只是在下课后提醒他注意方式。宽容和激励, 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自尊。经过长期教育, 他有了很大进步。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句肯定的话语、几行作业本上的批语、一个充分的信任、一个默认的微笑, 都可以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加油站, 都能拨动后进生上进的心弦, 都可鼓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3. 改变教学方法
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课充满了期待。在数学教学中, 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教学增添了活力。比如, 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 《异面直线》的教学, 概念难理解, 用多媒体教学就形象直观, 学生掌握起来较容易;再就是实物教学, 形象直观, 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容易接受。
4. 降低要求, 减轻负担
对于数学差的学生, 教学过程中应先复习本节课涉及初中的知识, 再组织教学;对有些内容只给出公式或算法, 而不关知识的联系和推导, 对差生只要求会用公式就行;对于数学作业, 应以课本为主, 不做偏题、怪题, 主要做书上最基础的题;在解题中, 引导差生发现解题规律, 掌握解题思维方法, 这样差生就会有所收获。
5. 联系实践开展教学工作
职中学生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专业, 多结合专业实例讲解数学, 让同学们知道其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 通过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在数学教学中, 应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相应的实例。对财会专业, 在学到“等差数列”这一节内容时, 可先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储蓄业务, 包括存款种类、存款利率、利息算法等。让学生明白, 到银行存款有很多种选择, 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 通过计算来确定。因此在授课时, 我先给出了下面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你到银行参加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 每月存入1000元, 月利率按单利0.5%计算, 一年后取出本金和利息的和是多少?
先让学生计算出每月的本利和是多少, 学生认真地计算起来。
然后提问:如果把每月的本利的和构成一个数列, 这个数列有何特点?他们大多数人能发现这个数列中, 相邻两月到期本利和之差相等。于是, 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通过联系实践授课, 学生对等差数列、公差的概念都有了直观的理解, 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印象也很深刻, 比单纯的理论授课要好得多。
浅谈对“差生”的教育 篇8
一、正确认识“差生”的含义
“差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生。现在我们所说的“差生”的内涵有时是指思想品德差、纪律差、学习差、身体素质差, 有时几者相兼。也就是说, “差生”并不是什么都差, 大多数“差生”只是在某一方面落后, 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差生”的影响却是不能忽视的。“差生”教育受到国内外许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关注“差生”同样受到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二、“差生”产生的原因
1. 从内因来讲, 学生自己学习不努力, 贪玩;
对学习缺乏兴趣, 学习方法不适合;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情绪情感不稳定;青少年期的逆反心理;不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遇事不能自我反省等都可能造成学习成绩差, 或者不遵守纪律, 或者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等。
2. 从外因来讲, 遗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智力及身体素质低下;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环境不理想, 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特别是当前黑“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应试教育时期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不全面的、单一的评价标准等都会成为“差生”产生的原因。
总的来说, “差生”的产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然能够找到“差生”产生的原因, 就能够“对症下药”。这为“差生”的教育提供了依据, 也会增强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同时, 也给了所谓的“差生”进步和成功的希望。
三、转化“差生”的几点措施
1. 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 给“差生”制定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
荣誉是人的自尊心的需要, 恰当而又适当地给“差生”以表扬和鼓励, 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在平时, 我们要多找“差生”的“闪光点”, 他们并不是一切都不好, 有的虽然纪律观念淡薄, 但做某项工作很有热情, 勇于负责;有的学习不努力, 但能积极劳动, 不怕苦, 不怕脏, 带头完成任务;有的对班集体不够关心, 但常常能够见义勇为, 助人为乐;有的文化基础较差, 但在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或者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我们应根据“差生”的特点, 给他们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 引导他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进。在班级各项活动中, 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 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 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遇。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促进自身的转化。
2. 尊重“差生”, 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教师对学生尊重, 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我们应公正、平等地对待“差生”, 对他们真心爱护, 热心关怀, 用爱心温暖他们冰冷的心, 尊重他们的人格, 听取他们的意见, 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激励作用。班主任老师应在班级管理中常找后进生谈心, 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 特别是在处理班上重大事情中, 如确定班干部人选或评优时, 都应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只要是合理的, 我们都应认真采纳, 及时改进工作。对“差生”要多几分尊重、多几分理解。这样, 后进生就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改变自甘落后的思想,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 真正使阻力变成了动力, 从而产生激励作用。
3. 关心“差生”的生活和情绪的变化, 使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人都是有感情的, 后进生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由于他们常常受到冷眼, 所以外表总是冷谟的。因此, 要转化他们, 必须大力进行感情投资。事实证明, 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 是转化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古人言:“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 才会听老师的教诲, 否则, 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只是徒劳。因此, 应特别注意与后进生的情感沟通, 增进了解。这样, 他们就会消除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 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 对后进生及时进行引导, 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 引导全班同学互相关爱, 增强集体凝聚力, 也有助于“差生”的转化。
4. 定期与家长接触,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也是重要一环, 特别是对“差生”的转变来说更为重要。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接触, 或进行家访,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家庭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差生, 要予以说服,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 严禁体罚和各种高压措施。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建立平等和睦的关系, 对孩子既不溺爱、放任、有求必应, 又不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强加意志。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期望值不能过高, 以免造成子女的巨大心理压力, 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态度, 不断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使他们看到光明的前程。
“差生班”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 篇9
今年两会期间, 教育公平这一长盛不衰的话题又一次被民众提及。就近入学、教师轮岗等诸多举措使得教育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但在政策尚未延伸到的地方, 教育不公平却依然广泛存在。从小学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贴标签”, 根据成绩分出三六九等, 这既过早地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 同时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学生从小就接受这种有差别的教育, 势必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伤害。长此以往, 这类学生的成长道路势必坎坷, 其日后成才的几率也将减小。
单听“差生”这两个字, 民众多半的反应都会是孩子成绩差。的确, 当下的教育环境下, 所谓的优生、差生, 区分的唯一标准便是分数。在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指引下, 学校教育必然只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对除此以外的其他能力, 不关注也不会被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来。从这点来说, “差生班”的存在, 源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 其存在的最终目的, 无疑是以大多数学生的终身发展, 来换取学校当前升学率的迅速提升, 这无异于竭泽而渔。
“差生班”的存在, 本身就是不良教育氛围下的产物。只要教育大环境未变, 评价标准未改, 这类“差生班”依然会变个名字继续存在下去。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是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在, 在此阶段内, 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的做法都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学生还未掌握基本的知识、未形成基本的世界观, 就要被学校以成绩为由进行划分, 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体育差生”教育失误的原因分析 篇10
一、判断的失误
何谓“差生”?国内外教育界对其含义阐释很不统一, 至今没有定论, 但一般来说, 它包含了下述几层意思:其一, 从总体上看, 是指按照教育方针所确定的标准来衡量, 表现为不足;其二, 从局部看, 相对于特定的学校、班级、环境来说, 表现出欠缺;其三, 从动态角度看, 学生个体在其人生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与规定标准比较, 存在不足。另外, 从实践中看, 又往往表现为特定受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 (如上课表现、考核情况等) 与教育者主观愿望 (期望值等) 之间的差距和欠缺。
目前, 就体育学科的角度, 教师判断是否是“差生”的方法主要是看他的考核情况 (如体育达标情况、动作技评情况等) 或者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是否符合教师的标准。这种判断的方法显然过于简单、过于武断了。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关“差生”的称谓不一致。从体育教学方面的期刊中不难见有关“体育差生”的文章, 它们对“体育差生”的提法有多种, 解释各异。如“厌学体育生”, 即指对于体育学习感到厌倦的学生;“体育学习困难生”, 即指在学习行为表现方面发生偏差的学生;“体育差生”, 即指体育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体育行为差生”, 即指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 学生的学习行为经常违背师生所认同的行为准则, 或指由于种种原因对体育课抱有厌学态度的学生, 等等。
我在教学中观察发现, 体育课堂上“行为差生”的错误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寻求关注型。在体育上受到挫折的学生往往会失去自尊, 并错误地认为在体育课上只有成为注意的中心时才会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 才会引起体育老师的注意, 成为注意的焦点。以前我有几个学生, 他们在体育课上总会使用各种方法来吸引我和同学的注意, 但他们这种引起注意的方法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我称之为“过度注意”。第二种是自认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自认为体质差、体育能力不足而经常放弃体育活动, 认为不管自己怎么练习都不会取得成功。他们对体育失去兴趣, 不认为自己可以被接受或多么重要, 希望别人不要来麻烦自己, 经常借故逃避练习, 甚至旷课。第三种是力量抗衡与报复型。这类学生的表现为叛逆、顽固、反抗、玩世不恭, 有的甚至攻击其他学生, 破坏公物, 与教师对抗, 故意扰乱课堂纪律。对于以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的错误行为, 教师如果解决方法不当, 对寻求关注的学生继续忽视, 结果只会导致这些学生加强其行为的强度;对力量抗衡的学生采取惩罚, 只会让这类学生寻求更多的报复;而对于那些自认能力不足的学生采取放弃, 结果是他们将变得更加孤独。
二、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失误
1. 重体能技能的提高, 轻学习动机和兴趣之激发。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教学目的性单一, 教学手段简单, 有的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地进行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 缺乏实战的技术组织, 对于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具有好胜心理的青少年来说,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还有许多教师为了应付体育考试和达标考核, 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 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练习机器, 让他们大量、机械地重复练习要考核的项目 (如铅球、耐久跑等) , 学生在经习过程中没有练习兴趣, 为考而练, 丝毫不能激发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之前应让“差生”进行自由探索活动, 结合自身的个体经验, 去发现新的玩法。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差生”活动的积极性、在探索中所获得的新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 在组织“差生”学习基本动作时, 教师不能采用以讲解示范为主的方法, 因为该动作是“差生”不熟悉的, 且难度较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的兴趣, 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 可见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转化工作多么重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 应针对“差生”的个性特征, 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调协“差生”内心的积极心理因素, 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有利时机。如:变换练习方法、改变动作的要素、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等, 使“差生”在参与练习时也能获得成功和喜悦的情感, 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育练习中每一点一滴的成功, 都是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根本源泉, 是树立学习自信心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师应该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练习中能获得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后的快乐, 成为体育运动的胜利者。
2. 重体罚, 轻教育。
体罚学生, 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 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有些教师体罚学生, 是因为其骨子里崇尚“学生不打不成器”、“学生不打不怕你”的观点, 一旦有学生出现“问题”, 尤其是所谓的“屡教不改”时, 他们就会采用“武力”, 使学生尝到肉体上的疼痛, 从而服从、屈服、害怕教师。
现代教育严禁对学生实行体罚, 但允许必要的惩罚。有些教师为了提高班级整体的达标水平, 对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生理有缺陷的“差生”, 盲目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还美其名曰“磨难教育”。殊不知这种不按照科学规律训练的方法, 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行为, 而且这种变相的体罚有时比打骂学生更可怕, 更有隐蔽性。这种体罚为主的教育, 有时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这种“效果”只会是虚假的、暂时的。
对“差生”实施教育的一点体会 篇11
一、掌握学生家境,为做好思想工作奠定基础
一个学生的性格及个人行为与其所生活的家境是密切相关的。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每个孩子的父母情况,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如果能比较多地了解孩子的家长情况及家境状况,就会对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比较客观全面地去审视、去对待,谈话也比较容易切中要害。
二、掌握学生的性格,思想工作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在待人处事上,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含蓄内向,掌握了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谈话就容易奏效。对性格开朗的学生,谈话可以直率,对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谈话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慎重。
对学生性格的掌握,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要在与其他学生的交谈中,去留心发现,留心掌握。
三、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差生”在学生中间,由于文化课比较差,所以常常在老师面前和学习好的同学面前有一种自卑的心态。其实“差生”的智力并不一定差,他们往往在非文化课方面显示着很大的优势。如音乐、舞蹈、体育运动、手工制作及待人社交等方面,“差生”就往往表现得比“好生”棒,尤其是走向社会后,许多在校的“差生”比“好生”有所作为的大有人在。但在学校“差生”的优势却往往被日复一日的文化课学习所埋没。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给“差生”多创设一些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使“差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为“差生”施展才华创条件和机会,还要对其表现出的优点,取得的成绩及时鼓励表扬,以此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自豪感,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把个人的优势和能力自觉转化到文化课学习上。
四、注意师生感情的培养
“差生”往往由于学习较差,纪律上爱出问题,受教师的批评较多,所以“差生”在他们的心理上容易和老师拉开距离,甚至对老师产生“敌意”。师生情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的说教往往是徒劳的。所以,教师在对差生的教育问题上,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很有必要的,怎样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呢?个人的体会是,首先教师要善于主动接近学生,真心愿意与学生相处;其次,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少一点师训,多一点师情和关爱;第三,要对所谓的“差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鼓励。只有当一个学生热爱了你这位老师,你的说教才会在学生的心中有分量、有作用。
五、为差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进步氛围
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尽管差生往往在一个集体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班风,那么他的负面影响力就会失去效力,失去市场。并且还会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改掉身上的毛病。
在抓良好班风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差生的表现,不失时机地进行谈话,谈话要以鼓励为主,树立其进步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委托责任心强、自控力强的同学暗中帮助、“监控”“差生”,以便使老师能全面及时地把握“差生”的情况。
每位老师如同每位家长一样,都希望他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的,只是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的老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罢了。全面地掌握学生情况,客观地善待每位“差生”,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这正是我们从教工作者的共同夙愿!
浅谈对体育差生的教育转化 篇12
为了弄清楚差生形成的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便有的放失的改进教学, 增强差生素质。我跟综调查了医学影像技术2007级1班 (50人) , 举行了10个差生的座谈会。根据座谈会收集的信息整理, 这些差生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厌食型”。这类学生怕苦、怕累、怕脏。在体育课中, 身体素质练习不仅枯燥无味, 而且又苦又累。上课前干干净净的服装, 课后就变得脏兮兮的。这类学生讨厌上体育课, 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这种学生共有4人, 占8%。
第二类是“绝食型”。这类学生怕伤、怕晒黑、怕得皮肤病。在体育课中有些项目对身体素质要求高;有些项目对抗激烈, 危险性很大, 伤害随时有可能发生。在单、双杠上做练习时容易摔伤致残;足球比赛在激烈的对抗中, 身体接触很多, 易被撞伤, 不敢参加体育锻炼。这种学生有3人, 占6%;另一种是怕在强烈的阳光下上课, 容易将白嫩的皮肤晒黑, 甚至得皮肤病, 他们遇到大热天上体育就旷课。这种学生有3人, 占6%。
第三类是学习目的不明确。
2 对差生的转化教育
2.1 对“厌食型”差生的教育转化
(1) 对怕苦、怕累差生的教育转化。差生欲想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运动中的苦和累是必经之路, 这符合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揭示的运动训练适应———不适应———适应的生理学依据。苦和累是人体在运动中的正常感受, 它是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人体刺激作用后的正常反应。人体只有经过这种苦和累, 由适应———不适应———适应的生理感知过程, 才能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要使同学们明白, 只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点苦和累是可以欣然接受的。
(2) 对怕脏学生的教育转化。在体育活动中, 尤其是比赛中, 由于环境卫生和运动产热的原因, 锻炼者难免出汗和沾染点灰尘和泥沙。要使同学们明白, 只有参加体育锻炼, 才能增进身体健康。运动中身上的汗水、灰尘和泥沙等脏东西, 在运动后可以经过简单的清洗就可除掉的。
2.2 对“绝食型”学生的教育转化
(1) 对怕伤学生的教育转化。受伤是痛苦的, 无为的受伤是不值得的, 怕受伤是正常的心理。但是因为怕受伤而不上体育课, 不参加锻炼也是不对的。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消除差生的顾虑心态。教会他们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 以及采用的安全措施, 预防运动损伤, 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 对怕晒学生的教育转化。皮肤对人体起着保护作用, 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而维生素D主要是皮肤受到阳光或人造光源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阳光中的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 皮肤中的维生素D增高, 胃酸分泌增加, 还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钙、磷和镁的含量上升, 对身体健康有益。阳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还能增强钙和磷的吸收, 进而影响人的生长;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可见, 在风和日丽的晴天, 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对人的健康是有裨益。以上这些知识要向学生讲清楚, 再则老师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上课, 到阴凉处上课, 条件具备的到室内场馆上课。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学生怕晒黑、怕得皮肤病而“绝食”不炼的行为。
3 对差生的教育转化技巧
在教学中, 分解法教学是辅导差生练习的有效方法。分解法教学就是把复杂而又完整的技术动作, 分解成若干个部分, 逐个学习, 逐个解决, 然后再合成练习。这样差生能接受, 能完成教学任务, 也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 老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 对差生要有耐心, 要有热情, 要善待他们, 使之能感悟到老师在真心诚意的关心教育他们。当他们在学习中有一点进步, 取得一点成绩时, 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以鼓励他们自觉上好体育课,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进取精神。那10个差生经过教育, 思想素质、身体素素和技能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考核均已达标。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善待差生, 他们是会进步的。
参考文献
【职业学校的差生教育】推荐阅读:
职业学校的价值观教育11-13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08-20
农村职业学校教育06-02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06-17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06-29
职业学校礼仪教育07-10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10-02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06-25
职业师范学校创业教育08-12
学校职业健康教育制度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