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2024-08-01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共12篇)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1

职业学校公共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有着明显教学劣势, 尤其在教学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今天, 学校普遍关注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影响, 因此, 生物与其它公共课程教学面临着毋庸置疑的尴尬。结合生物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生物教学的出路在于真正走内涵发展之路, 教师惟有确保“三不”原则才能化不利为机遇, 实现生物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越俎代庖

中职学校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将学生置于自己严密管控下, 使得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学习空间。分析教师上述教学动机, 我们得出的结论近乎一致, 即, 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的种种不放心, 正是由于患得患失心理甚嚣尘上, 教师无论对课堂的控制, 还是对学生的束缚都达到了较高程度。诚然, 我们无法否认职业学校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学习问题, 薄弱的学习基础及较差的学习习惯更是暴露无遗, 但是, 教师不给学生机会调整, 他们如何改正、怎能成长?因此, 生物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过去一味包办的教学惯性中走出来,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促使学生自主成长, 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作相应补充之外, 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自主探寻相关知识, 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同时, 学生对教材以外知识的获取不可能全完合乎逻辑的实践, 更不可能体现完全的系统性, 教师还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指导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从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不照本宣科

生物作为源于并发展于自然界的一门学科, 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学切入点, 尤其要有机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 精选和拓展学生有着深刻感知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素材, 避免单一照本宣科教学形式, 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 在生物科学与自然环境保护内容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取森林植被由于人为破坏急剧减少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例, 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结合生物教学实践, 不照本宣科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 非单一文本教学形式, 即, 文本教学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无论宏观性生物教学策略, 还是微观性教学特征都表明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知识仅仅通过学生阅读文本和教师讲解难以达到学生完全掌握的目的, 诸如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中, 学生难以根据教材描述有效领会其微观世界, 而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则可以达到放大与动态的教学效果, 既增添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 又有效实现了生动的教学效果。诚然, 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职业学校生物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黑板加粉笔的粗糙型教学模式, 要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诸如, 生物模型演示;挂图展示;生物标本呈现;实物展示等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过程, 增加生物教学的形象性, 保持学生课堂持久注意力。第二, 非简单文本知识诠释, 即, 教学内容的外延。生物教材蕴含信息的简洁性以及文本知识呈现的严谨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显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把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 顺畅学生思维的知识进行呈现。

三、不缺失评价

中职学校学生无论在学习进步、情感激励方面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都逊色不少, 但是, 学生的各种压力并未得到应有释放, 他们仍然在家长期待、学校要求、工作预期等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诚然, 急躁与不安并非学生学习的动力, 相反, 它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从此一蹶不振。因此, 学科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排挤压力, 让他们始终以正常心态参与学习、面对未来显得尤其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 正面评价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生物教学中, 教师正面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学生都是爱好表扬的, 尤其公共课程教学中, 教师正面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还可以延伸至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 它不仅能够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保持学生高昂学习热情, 还可以敦促学生有效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调整自己学习策略;正面评价还可以保持教师和学生良好的关系, 缩小师生间客观存在的距离, 使学生从尊重、喜爱教师延伸至对教师所执教课程的关注,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此, 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基础上, 科学确定评价标准, 善于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捕捉学生闪光点, 力争通过正面评价达到鞭策与激励学生生物学习的目的, 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性;评价要始终体现素质教育基本理念, 即, 教师教学评价策略的运用要体现客观和公正基本思想, 只有实现全面而公正的评价才能达到学生信服的目的。职业学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还要求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 以及学生相互评价相互结合, 体现多元评价思想, 以此推动学生关注自我、欣赏他人, 从而实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总之, 生物教学中, 教师应该自觉抵制教学本位主义思想, 通过不断评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效果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生物素养。

摘要:职业学校生物教学中, 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 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参与情形不仅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 而且一定程度上还恶化了师生关系。面对生物教学现状, 教师不仅要潜心教, 还要善于反思, 特别要重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而且还可以拓展生物教学内涵。

关键词:生物教学,照本宣科,思考,评价

参考文献

[1]姜兴明.一堂“下水课”的教学处理及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 2012.

[2]谭永平.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模型方法及模型建构[J].生物学教学, 2009.

[3]张万全.注重思考, 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J].中学生物教学, 2010.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2

1 教学管理的意义

教学管理,是指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工作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工作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学管理,是一门研究教学管理的本质、思想、内容、方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学科,是研究“以教学为中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的教学及其组织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联系的学科。

2 国内外对教学管理的研究

辽宁科技大学的杜会刚在《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探析》一文中提出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并从两个方面对以人为本进行了阐释。

①以教师为本:老师是教务任务的实施者,引导者。这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一个关键原因。而且坚持以教师为本,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务。

②以学生为本:第一,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客观依据,是学校生存之本。第二,高等教育的交易性要求学校要以学生为本。第三,学生的高校发展的根本。学校发展的基础就是学生,而学生也是和外界联系的一个途径。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晏存育、杨益梅在《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对精细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精细化管理强调责任分工明确,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的办学需求,在遵循相应教学规定与原则的基础上,精心地组织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进而完成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规划与指导。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沈丹萍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研究》一文中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①管理机制落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管理问题突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学管理机制大部分还是承袭了原先的.传统经验,机制落后。

②管理手段落后。当今的时代是数据的时代,教学管理中对于数据的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很多院校的系统管理软件都存在得不到及时更新而不能满足教育管理需要的情况,导致教学管理工作中漏洞百出。

③考核方式不合理。首先,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上,存在着严重倾向于科研成果、比赛成绩,忽视教学质量的问题。其次,对行政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④管理队伍缺乏建设。目前的管理者普遍缺乏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一般都是在工作中通过传统的方式传承和总结经验,来进行教学管理实践。

3 金都管理学院目前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

随着校企共同体的构建及日常教学合作的不断展开,许多新的情况也不断涌现,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面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现将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3.1 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领取毕业证为导向。而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加强,企业不断渗入日常教学,其目标是以学生胜任企业工作为导向。两种教学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

3.2 考核手段有待改进

以金都管理学院的实训课程考核为例,实训课程考核是根据企业,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调查反馈信息,综合进行评定。这种考核方式有如下问题:

①考核指标单一,无法对不同的课程进行差异化评价,从而无法掌握各门课程具体情况。

②考核主体单一,侧重于教师对教学情况的考核,企业和学生的比重偏小,导致考核结果缺少科学性和真实性。

③考核目的本末倒置。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变成了为了考核而考核,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

3.3 沟通不畅

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天然差异,在校企共同体的构建中,会遇到各种沟通问题。

4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可以做如下改进:

4.1 明确教学目标

校企共同体的基础是学校、企业、学生三者共赢。教学目标不明确,会严重伤害到校企共同体的基础,因此,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笔者建议在充分了解学校、企业、学生的需求后,总结出共性,通过讨论,协商,得出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教学目标,并文字化,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4.2 考核手段的改进

明确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笔者建议针对各个课程的实际情况,增加差异化的考核标准,提高企业和学生的评价权重。同时,为了打消教师,企业,学生的顾虑,可进行匿名考核,提高考核信息的准确性,为发现问题打好数据基础。

4.3 沟通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及时

因为只有我们正确完整地掌握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学校和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常常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因此,笔者建议建立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为沟通打好基础。

5 小结

谈职业学校的创新教学 篇3

关键词:创新教学;“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谈论起教学,我们并不陌生,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早已成为人们的教学习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型,职业教育面临新的考验、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界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制约,职业学校存在生源锐减、入校学生整体素质骤降的现实困难。面对新情况,如何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这是当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就必须深入研究,开拓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德国推出的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使广大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创新意识。下面是笔者对这种新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一、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很多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不足、厌学;而教师也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如何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受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注重教学的结果而轻视教学的过程,而创新教学则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容器,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能得到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管与被管的关系,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学生变成了教学中的主体,其学习方法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而教师则退居到幕后,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学会当主持人和学习辅导者,这就是创新教学所带来的理念转变问题,也恰恰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能力至上”的宗旨。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适时地提出了诸如“三个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转一响(学校围着教学转,教学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市场转,打响学校名牌)”“四个牢固(牢固树立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牢固树立创教学品牌的意识)”等新的创新理念,反映了当今信息社会的办学思想。可以看出,推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关键是人的理念,尤其是领导、教师的理念,只有认真学习,及时扭转理念,才能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二、积极探讨,推动实施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别强调的是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也是一种跨职业能力。它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法、模拟教学法、引导课文法等。其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即教师下达任务书)、独立制作计划、实施计划、成果展示、自测等环节的“完整行为模式”。在教学手段上经常采用较直观的现代化的展示技术,如多媒体、投影仪、大黑板、小黑板、卡片等媒体,使教师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黑板擦、一本教材、一本教案,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呆板单一化课堂教学,形成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色彩和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

以技师学院近期开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活动为例,谈谈创新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要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学科为试点,培训骨干教师。其次,组织全体教师听讲座,进行观摩,开展大讨论,循序渐近,陆续在部分学科及相关教研室试行。最后,将使用创新教学作为教学任务以一定比例下达给全体教师,在全校开展创新教学竞赛活动,明确奖惩,并与教师本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进修学习等挂钩,鼓励教师不断学习,钻研教材,积极开发新的学习领域,推动创新教学的广泛实施。

三、开拓创新,稳步发展

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育人意识,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当然,“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远不止这些,只要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掌握技能知识,都是可行的,有借鉴意义的。同时,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的内容都要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德国才达到30%~50%,国内学校就更低了,但这就涉及到一个学习领域的开发问题,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研究。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4

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 尤其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 更注重“做中教、做中学”。国外的许多教育家率先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注重“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教学做合一”的发展和倡导者。他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 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 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 乃是实学。”并特别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 做中学, 做中教, 做中求进步。这些为我国后来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素材。

迈入21世纪, 世界各国都将培养高素质、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 注重“教学做合一”, 突出各种形式的做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各国的广泛推崇和倡导。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大连轻工业学校时指出, 职业教育应在“做中教、做中学, 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 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总理的这一席话是对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发展, 是对传统职教理念、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 是对当前职教改革成果的经典点评, 为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突出自身特点指明了方向, 对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当前职教课改精神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学校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时候, 应该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潜力是每个教师的教改任务。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它与学生所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密不可分, 要注重工作实践。职业中专幼教专业应充分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协作精神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改革、创新教学理念, 运用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 让课堂“活”起来, 积极开展分小组教学活动, 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美术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创作的能力, 在掌握知识要点及造型规律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创新, 让手工制作课真正成为手、眼、脑协调并用的有趣的创造性活动, 同时与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同学们在“做中学, 做中教”, 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专, 课堂效果自然会非常好。

三、教学过程中秉承“做中学”和“做中教”

目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呈多元化发展, 有的人认为, 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 把职业教育设计成单纯的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 而弱化职业教育对学生立业谋生和继续发展的培养。温总理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指示, 就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和技能。这种思想与教育改革原则完全相同。具体以“彩球的设计与制作”一课为例加以论述。

1. 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重视教学内容和技能, 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专家,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只是学习手中的现成材料或文本, “做中学、做中教”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从内容的选择到教学形式的确定, 都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指导者, 不断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查阅资料、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首先, 在上这堂课的时候, 不是每个步骤都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 而是让他们先观察彩球, 研究彩球的做法, 通过举手发言的形式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教师再讲出彩球的制作步骤及方法。这样, 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并在初步制作彩球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应用, 进行装饰彩球的制作。先让学生欣赏教师做的装饰彩球, 然后让学生自己创新, 进行装饰彩球的制作。这样, 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实现了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体验为中心的转变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就是一种体验教育。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突出交流沟通、理解与合作。使学生了解到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多样性, 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 体验到人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 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本课中, 教师教授基本制作方法后,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以共同完成作品的方式进行彩球的制作。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再通过师生点评来找到作品的不足, 进行修改、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 培养良好的习惯。

3. 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做中学、做中教”强调教师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和技能, 重要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中运用这种学习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做中学、做中教”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通过实际的做, 小组讨论, 掌握技能, 总结提高, 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之中, 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亲身体验之中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贵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知识是无止境的, 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将来, 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自如, 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四、美术教学理念的转变

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从而感受美, 创造美

其实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 花花草草, 万事万物, 无论是最自然淳朴的, 还是经过人工修饰的, 无不体现了美术在其中。学习美术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不光是学好绘画, 手工制作, 还要应用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着装的色彩搭配, 如何修饰自己, 家具的摆放, 无不体现了品位, 而品位是和深厚的美术功底分不开的。另外, 通过美术的学习,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一, 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书本上的内容是前人的作品, 但时代在发展, 不能总照抄前人的作品, 应该有自己创新的思路, 创造出更新颖更优秀的作品。第二, 要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让学生看到一个事物时, 首先思考这个事物的做法, 而不是教师从头讲到尾, 这样就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三,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源泉, 许多名家的作品就无从而来;没有想象就不会出现毕加索、马蒂斯这些名家的优秀作品。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

3.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而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 师生之间缺少交往、缺少互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便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在教学研究中, 研究的内容也多是教师“怎么教”, 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变得被动、压抑、缺少自信, 自然也就限制了人的创造性。

4.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的渗透

幼教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儿教育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如每次的课前5分钟的板块栏目, 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教学的演示。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儿童对语言的应用、心理素质, 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再配以师生的评价, 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 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总之, 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转变教学理念, 是美术教学进步与发展的象征。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 以“做中教、做中学”的思路为指导思想, 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与学生的岗位相对接, 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摘要:“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育理念就是一种体验教育。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突出交流沟通、理解与合作。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双语教学 篇5

从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概念和关系以及它的必要性、重要性阐述入手,认清双语教学的实质和正确定位,再由浅入深地认识它的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对于加快“双语”教学工作进程搞好双语教学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双语教学,通过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实和理论依据的分析,加强“双语”特别是汉语教学是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少数民族群众越来越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的汉语语言,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就业能力,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和进步。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特别是汉语文字学习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要使少数广大民族教师和学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其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其实施双语教学面临的教育改革,如,师资、教材改革和为双语教学创造良好地氛围和条件进 粗浅地探讨。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母语教学的一种体系。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实施双语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汉语基础,处理好母语与汉语语言的关系。开始阶段,教师讲解学科内容全部用汉语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使母语的使用要逐步减少,能使用汉语的地方尽可能不使用母语,为学习汉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习汉语和进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课堂教学与业余生活和学习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在课外阅读中提高拼读能力,注重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运用,多给学生创造汉语学习的氛围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

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加强汉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实现“民汉兼通”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首先要提高汉语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提高汉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是提高汉语的教学的基础保障。广泛开展“双语”培训的教学科研工作。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学习汉语和强化汉语,为少数民族师生乃至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汉语的环境。教师是双语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要有能力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加工、改造和翻译,用汉语对知识进行全新的认识和定义,把中文的书本知识变为双语知识。这些对双语教师研究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语言水平的要求都很高。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职业学校的汉语教师不懂专业、有些专业教师的汉语能力又比较低,因此,目前能够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存在着数量不足和专业水平不高的矛盾比较突出,培养双语教师已成为开展双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好的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一大难题。虽然在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和学科里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着一定困难,但是强化双语教学是社会历史发展对各族人民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民族进步和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继续巩固母语言教学的同时,应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先导,以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迅速发展为首要目的,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少数民族教师、学生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用人单位的需要。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6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因为其大量开放的资源及便捷的交互功能,能够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系统等。它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课程制作、网上备课、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在线交流、作业提交、在线学习、网上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美国有3000余所大学,都建立了正式的校园网站,近95%的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在网上为学习者提供网上课程、在线课程注册、网上杂志、参考资料、在线交流等服务,并且有近400所高校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基本覆盖了大学和学院的所有专业学科,已基本完成传统教学向基于数字化平台教学的转变。在国外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比较普遍的可利用资源,在各国一些大城市,一般都提供公共的学习平台供市民学习,以OPEN的形式免费开放。

那么聚焦中国,我国的校园数字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十分重视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国务院在1999年转发了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积极意义

现代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影响非常大。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模式融合在一起,吸收传统课堂教学之长,发挥网络教学的优点,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方便学习者学习。可见,在高校里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效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应用和信息道德,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举全力开展网络教学,既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信息的集成,又是注重学生对网上教学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现代化人才。

2.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网络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网络上的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及时地更新,就像是一个通向无限知识海洋的窗口,总能给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网络信息还能够提供课堂上不能形象表达的知识,提供比教材和其他媒介更丰富、更新颖的知识,与真实、有趣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涉猎更多知识的兴趣。

3.有利于创新教育教学结构

多年来我们提倡教学改革,更多的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涉及甚少。教学模式改革的缺乏,对于调整教学结构不利。开展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人机之间的充分互动,大大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观念,有利于教育教学结构创新。

4.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后,可以方便学生在任何有网络接入的地点不限时地学习,极大地消除学习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必再担心因没有听懂或忘记教师所讲而影响学习效果,可以在任何时间反复点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学习效果。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学生可以听到许多不同教师对相关课程的讲解,可以有效摒除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个别老师的授课而放弃学习的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可更好地汇集和管理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且便捷的信息资源平台,使其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内容,同行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教学经验。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汇总,教师在线与学生互动,提交批改作业,等等,及时发布校内新闻和通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三、网络教学平台可充分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给教和学提供了便利,使教学质量得到充分提高。

1.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习者的积极性,确立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技术上沿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实现性和易操作性,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发展。

2.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资源缺乏的普通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在一些通用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上采取向其他院校乃至国外高校购买或协作开发等办法,使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国外一流高校、一流教授的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促进本校教师水平提高和整体办学实力增强。

3.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传统“班级授课”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扩大学生自主学习途径,提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4.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可以通过留言、发帖和回帖等方式表达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学生有了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晓云.信息技术教学发展与展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7

一、结合学生个人目标, 实施分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使教学“有的放矢”, 有所成效, 就要了解学生的差异, 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 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 他们的人生观已基本形成, 不少学生也有个人奋斗目标。因此, 要想顺利实施分层教学, 必须兼顾学生的个人目标。在开学时, 我通过与学生个人交谈, 摸清各个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水平, 并认真研究所教班级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动态地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 即A、B、C三个组。以我所教的2012级药学 (3) 班为例:该班共有49名学生, 其中女生43人, 男生6人。我将该班学生分为A、B、C三组 (如下表所示) :

学生的个人目标决定其学习动力, 我在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目标, 也就是想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因为一旦潜力得到开发, 学生的人学数习状况肯定就会得性到别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减小其他各种因素的负面A影组响, 激励竞争, 激13发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女, 我告诉学生:这种B组分组情况不是一2成7不人变的, 经过一段女时2间6的男1学习、测试, 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 不如B组中的学生就把A组中的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 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 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 也可以调换到B组, B组成绩退步的学生可以调换到C组。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 上课辅导, 批改作业, 有利于学生反馈信息,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 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落实分层

英语课堂中由于受教材、进度、课时、教学任务等多方面的约束, 分层教学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按照分层教学的要求备好课, 上课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进行分层教学。

1. 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而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层次备课, 并与所教学生的实际相适应。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 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 确定对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分清共同目标和个体目标, 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在使用中专英语试用教材时, 我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共同目标, 再确立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目标。我要求C组学生掌握每单元8~10个单词、词组, 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 基本能完成课堂学习任务;B组学生掌握每单元10~15个单词、词组, 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A组学习掌握每单元的每一个单词、词组, 不仅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 而且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样每个学生都知道分层教学的目的、要求, 在明确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确立各自的学习目标。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 重难点知识讲解时的坡度, 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 但也要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 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当的教学方法。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设计问题时, 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例如在讲解课文时, 设计较容易的Yes-No questions让C组学生回答,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设计较难的wh-questions, 让A组学生回答增强他们的愉悦感。

这样的教案设计, 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 教学任务的完成, 又能做到保尖、促中、补差, 确保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争取以课堂教学为主, 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为辅的方法, 适时地运用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此外,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A组学生以“放”为主, “放”中有“扶”, 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B组和C组学生以“扶”为主, “扶”中有“放”, 重在引领学生学习, 但C组学生必须基本达到大纲的要求。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发挥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我积极引导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要求A组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做到比B、C两组更详细, 即逐字逐句翻译整篇课文, 对于自己认为的重点词组、句型, 利用工具书查出其用法, 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做好记录, 使预习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上, 对于课文中简单的段落请A组中的学生做小老师, 为全班同学讲解, 我在必要时给予指点。这样做学生很感兴趣。A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B、C两组学生对A组学生很羡慕, 跃跃欲试, 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

在课堂教学中, 我还注意对同一练习进行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练习题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 做这类题时, A组学生没有困难, 我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B、C组学生有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我就加强个别辅导, 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

由于学生存在差异, 单靠集体指导是不够的, 要根据教学内容, 分层进行个别指导。一般来说, A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 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作指导:一是让他们多做一些综合运用的题目, 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二是让他们积极参加英语活动,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B组有的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甚至不好, 所以对他们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指导, 并鼓励他们多问问题, 独立思考。C组学生自信心不强, 知识欠缺多, 学习习惯不良, 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教师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开口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 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 对他们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3. 作业与评价。

作业要求分层次, 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学习在完成练习册习题时, 我要求A组学生完成所有题, B组学生尽量完成, C组学生只完成A类练习习题。这样的练习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组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 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超越自己。

三、关于分层教学的几点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 我深切地感受到分层次教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它确实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效地克制了职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大面积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这为职校提高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拓宽了路子。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分层教学接近学生实际, 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超越本层次的要求, 逐步消除自卑感, 增强自信心, 符合“因材施教”, 发展了个性, 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人数性别学生的个人目标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定了目标, 学生都有达到和超越层次目标的要求、愿望, 学生学有劲头, 一些学生通过努力, 后来居上, 赶上中等生水平。A组10人女有升学的愿望或要求B组22人女有一部分想升学, 可成绩偏差;还有一部分想实习就业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分层教学, 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情感、能力等, 主动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期实践下来, 12药 (3) 班的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C组17人女11男6想两年后参加实习, 毕业后就业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8

关键词:中级职业学校,篮球教学,方法

前言

中级职业学校中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 篮球作为体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应该不断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1、当前我国中级职业学校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

1.1、我国中级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上存在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国民体育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级学校篮球教学的普及, 篮球教学的课程对于大部分中级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而教师的素质不高, 往往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上一直保持着自己先示范学生再模仿的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 发展技能。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兴趣, 缺乏积极性, 教师也就失去提高教学的积极性的恶性循环, 这样就使得篮球教学课程越来越枯燥和机械,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浓烈积极性不高

中级职业学校体育篮球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篮球技能, 因此他们的篮球专业课程会多一些, 并且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也就高一些。但是专业的训练和教程似乎比较陈旧, 与学生期望中篮球的魅力不相符, 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因而积极兴也就不高了, 这样就使得部分热爱篮球的学生流失。

1.3、中级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健全

篮球是一项户外运动, 它需要有足够的场地。在一些学校由于场地、资金、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原因的影响下, 会出现教学器材短缺, 教学设施滞后的硬件设施不够齐全的不良状况。因此, 学校要完善教学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2、中级职业学校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

(1) 制定有效的适合中级职业学校学生篮球教学的训练方法。

对于中级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身体还处在生长的关键期, 身体内部器官及系统已经发育成熟, 他们的都比较灵活, 协调性比较好。同时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制定一套适合中级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篮球训练计划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中级职业学校中不同的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兴趣以及爱好程度都不同, 中级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各自的能力、性别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 并针对不同层面学生的优势以及特点来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因材施教的策略, 从而提高篮球的教学效率。

第一、男女有性别差异, 一般女生的体质不如男生, 同样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上也不如男生, 因此, 教师就可以先把男生和女生分开分成两组。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讲课之前, 设置一些有关篮球的测试项目, 比如, 一分钟投篮、不定点投篮、传球接球、运动绕障碍物等测试对学生进行考核, 这样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能力,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级, 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一般可以十人为一组, 这样有利于管理及学习。

第三、每一小组中可以选出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示范完之后, 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由组长带领练习, 这样可以有利于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 可以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对不标准的动作进行纠正,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教学的改革变化, 中级职业学校体育篮球教学不再是传统上的只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师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不能过分的强调讲解和示范, 而是要通过教师的详细分析和概括等过程让中级职业学校的学生透彻的明白每一个篮球动作的含义, 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愿意探究、勇于实践。同时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 如体育游戏、合作形式等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 向专业化发展。

3.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友好的。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而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由于学生习惯性的被动, 往往感知不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采取有效的策略, 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主动积极的学习, 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 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2、培养学生的兴趣

中级职业学校教师在篮球课堂的导入设计中, 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导向, 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段激烈的NBA篮球比赛,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知名度高的, 学生耳熟能详的篮球明星如姚明、易建联、科比、马刺、杜兰特等的精彩灌篮和球技去吸引学生,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对精彩篮球技术的分解来教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同时课堂上还可以做一些小游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增加学习的兴趣。

3.3、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分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的能力不同程度上的得到提高, 提高课堂效率。自由组合练习则就可以各自取长补短, 在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与其他队员协作去赢得这场比赛, 这样就无意之中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3.4、要注意解决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疲惫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 老师可以在采取讲教结合、搭配教学的方法, 同时也可以将健美操练习运用到篮球教学训练之中, 健美操可以在训练的间歇中进行, 这样就可以通过健美操本身的音乐节奏,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刺激学生的运动神经, 提高训练激情, 使学生继续以良好的状态去训练。在篮球训练疲惫的时候进行健美操练习的作用:可以调动起训练场的气氛,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它还可以调整学生的情绪和心态, 使学生继续参与到训练中。

4、学生要加强体能训练, 不断增强体质, 掌握专业技能

在每一次的篮球比赛中, 不难发现篮球是一项身体对抗非常激烈的运动, 篮球运动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因此, 篮球运动员要不断增强体制才能更好的在比赛中拼搏。体质训练可以从加强学生的速度、灵敏度以及耐力方面下功夫, 可以让学生坚持练习长跑、传球接球、运动绕障碍物等。

学生自身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积极在增强体能上下功夫。要加强对课后的练习, 使自己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中级职业学校应该增加课外的趣味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而且可以大大的加强体质训练, 为篮球教学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课外的趣味练习可以是班级定期的篮球比赛, 也可以是学校组织的各项篮球比赛, 以及校外的各种比赛。学生要积极参与其中, 在比赛中发扬艰苦奋斗, 迎难而上, 敢打敢拼的精神, 并且要积极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结语

总之, 中级职业学校篮球教学作为培养专业篮球人才的基地, 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弘扬篮球精神, 提高学生的篮球专业技能。在符合篮球教学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 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学生也要积极配合老师, 加强体质训练, 提高体能, 掌握专业的篮球技能。随着国民体育素质的提高以及篮球运动的普及, 中级职业学校在篮球人才的培养上肩负着越来越要的责任, 因此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不断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超超.论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河南农业, 2011, (16) .

[2]张宏书.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05) .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9

一、要改变“以知识的教授者为主”为“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学生发展”

要想推动我校化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如师讲, 学生听,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兴趣和处理信息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改变学习方式, 是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如学习《氯气的用途》第一节, 在前面《氯气的性质》学习的基础上, 老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需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氯气的用途》是怎么学的”、“学了什么”等训练。从此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得到了“自主”后的满足, 学习化学的信心有些增强。对于合作、探究性的课程和复习课, 可由学生走上多媒体讲台, 老师回到学生中去, 谦虚地聆听“小老师”讲课。从中老师即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了解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又感到自己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学习的主体意识从心灵中建立起来。在新课程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研究式学习改变,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老师要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老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学生在老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旨, 学生的感情、意志、兴趣、性格方面不太受老师的关注。教学方向, 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 都由老师决定和负责, 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在新课程中, 老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老师作为推动者, 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协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方向, 并确认和找到到达目标的最佳路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战略和发展能力;建立丰富的教育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征, 为学生提供各种方便,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确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育教学气氛;与学生一起共享他们的激情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二、要改变“以教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素质教育为主”

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中, 老师把新知识教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上。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发展, 老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 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

三、抓概念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及时抓住机遇, 把学生引向创新。如讲《摩尔》时, 由于摩尔一节概念多, 又比较抽象。同时, 又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可能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教学中, 在注意概念的科学性的同时, 应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如“摩尔的定义”: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在讲解这个概念时, 首先明确指出, 前一句是讲述“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它是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后一句是摩尔的衡量标准。指出关键字、词是“物质的量”、“单位”、“每”、“阿佛加德罗常数”, 然后再分别详细解释。尤其是要强调指出“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 它和中学所学的“质量”、“时间”、“电流强度”一样都是物理量。既然它作为一个物理量, 必然就有单位, 因此摩尔便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这又证实了摩尔的定义中前一句话。在讲衡量标准时也要联系质量、电流强度等物质量,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1安培呢?再联系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 那么, 多少才为1摩尔呢?然后指出“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阿佛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23。这样, 学生便会很清楚地理解掌握摩尔的定义及1摩尔物质到底有多少个微粒, 就像很清晰地了解多少为1千克、1安培一样。随之而来的疑问便是阿佛加德罗常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时老师就要讲述化学史中有关阿氏常数的知识, 以便提高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告诉学生计算过程, 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四、充分运用形象、恰当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讲摩尔的量纲时讲到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 (以下简称阿氏常数) 个微粒, 阿氏常数=6.02×1023。如:摩尔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为了说明6.02×1023是个多么大的数值可举例, 假设有一个微生物, 每分钟可喝进10个水分子, 那么6.02×1023个水分子要喝1.15×1018年, 可见6.02×1023是个多么大的数值, 同时又说明分子之小。还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6.02×1023的数值之庞大。假设现有6.02×1023个稻谷, 求质量是多少, 若分给10亿人, 每人可得稻谷的质量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实例, 让学生加深理解。

五、转变师生关系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 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传统教育中, 师生关系直观形象点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如果把它拟人化些, 可以归纳成都专制的、单向的与服从的关系。这也有它的好处, 这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方便, 特别适合我们大班教学。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学生有问题不敢提, 有意见不敢说, 只能无条件地服从, 即使老师说错了, 也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 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六、转变教学任务观

对教学任务观的认识大略经历了三个层次:

1. 教学生内容。

它以书本文字表现出来, 把教学任务理解为教书, 老师只为完成任务而上课, 从不为学生发展服务。

2. 教学生学会。

这个层次比前一种理解要深一些, 老师不仅满足于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

3. 教学生会学。

这一层面的教学过程要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而且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这显然对学生终生发展很重要。

中国小学教育实践, 是上世纪80年代初关注方法策略指导的 (我想小语“能力训练”的创立82年, 可能是基于这个背景创立的) , 经历了十几年, 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作了很多的探索。但掌握了很多的方法, 就能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吗?这里有一个对方法选择运用的问题。于是90年代, 和学习方法指导相关联, 提出学习策略的指导, 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技能加以不断选择和调控, 不仅包括方法技巧调控, 还包括学习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上的调控。

七、要改变“以验证性地实验为主”为“以研究性实验为主”

1. 采用多种手段, 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学化学, 让师生参加与实验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注重实验, 启发兴趣, 激发求知欲。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加强实验教学, 不仅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老师要事先准备好实验学案, 在实验学案中, 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 (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 注意将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的能力的要求渗透其中。实验课堂上, 教师要把实验完全放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猜想、去探究、去实验, 自己只起到巡回指导和监督效果。

2. 扩展实验探索的机会, 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做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展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实验教学过程中, 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 如新课标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续的尝试, 提高学生研究才能。

3. 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才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的科学, 明确目的指导好学生实验课, 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主要环节。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学生实验。规划教育教材中的各种实验是学生验证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本人认为有条件的职业学校最好把演示实验全部改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技能主要有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技能、实验操作的技能, 学校首先要做好实验活动指南。

八、要改变“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为“以个性化教学为主”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 我们不能压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以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问题和矛盾,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 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 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中, 集团备课是一种模式, 上课用一种方法, 考试用得分为标准, 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教学任务不符合学生实际, 且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的培养, 导致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现在,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阶段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关注去了解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这一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教师了解、尊重每位学生独特的气质、智力、特长、爱好, 当然也包括由于特殊环境、经验造成的不良习惯和品性, 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 使每位学生都能促进认知、涵养德性、珍爱生命、发展个性。可以说, 个性化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独特个性而设计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总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施在个性化为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化的主线, 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而真正形成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互联系的学习方式。

摘要:教育变革时代的老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实施, 提升老师素质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 而老师素质的提高则需要通过老师学习得以实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实施在课程决策层面是拟定的课程方案得到落实的过程, 在师生层面是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否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10

一、开放型教学模式需要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美术教育的核心是教师, 一切以教师为轴心, 以教材为半径, 以传授绘画技能为主要目的。在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 为了适应开放型教学的需要, 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变化, 必须从“高高在上”的讲坛上走下来, 学生需要的是朋友般的老师, 被动接受状态的师生关系, 已不能被新时代的学生所接纳。所以教师要能试着走进学生中间去, 通过引导、询问、交流的方法, 树立一种新颖的导学关系。

要让设计课教学充满活力, 教师还应该是个创造型的教师, 既要夯实基础, 又要吸取美术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 在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 发现并采用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方面要很好地研究新教材、新观念, 灵活运用新方法、新知识, 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 接受新思想, 在实践中勤于思辨, 勇于创新, 敢于改革, 捕捉教学灵感, 对教学闪光点要及时进行积累、总结。只有这样, 才可能成为真正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美术教师, 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美术人才。

实用美术设计的诸多课程, 从形式到内容都充分体现“实用”性, 都对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教师决不能囿于一份教材和“三尺讲台”, 而是应该让学生立足生活, 源于实际, 进而学习和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广告、装饰、产品造型设计作品, 只要留心观察, 有许多成功的作品值得借鉴学习, 如果“照本宣科”、“闭门造车”是绝对学不好实用美术的。在开放型教学中, 教师要试着做“导演”, 有序地引领学生脱离教材、跳出教室, 不断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有新的发现, 同时, 教师也要试着做“演员”, 通过一系列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互动的气氛中学会动脑, 敢于提问, 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开放型教学模式倡导新型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是较为明确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 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在讲“室内设计”单元时, 为了激起学生兴趣, 并引发学生密切联系生活,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 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列举出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室内设计作品, 分析它们有何特点并加以评论。学生在此问题的带领下, 都开始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环境设计作品, 并对这些作品认真研究, 总结成败, 提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修改意见并拿出修改设计方案, 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点评, 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 认真钻研、大胆实践的学习习惯, 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 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某项共同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美术设计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同时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包装设计》单元时, 可以让3~5个学生组成一个课题小组, 分别到本地一些著名食品企业进行市场调研, 然后由各组自行确定设计主题, 拿出设计草案, 进行充分讨论, 听取意见, 确定设计方案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制作完成系列主题包装。在此过程中, 学生互助合作, 集思广益, 教师善于发现学生思维闪光点, 适时点评指导, 定能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他们创作激情和成功欲望。

倡导探究学习, 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美术设计学科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 比如色彩原理、创意构思等, 又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 去使用新材料, 开发新工艺。比如在《肌理制作》单元教学时, 教师要给学生示范一些常见材质的肌理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肌理是由物质材料性质表面纹理和材质感形成的视觉效果, 初步形成平滑与粗糙、光亮与吸收、软与硬、有纹理与无纹理的区别。教师在选择具体教学内容时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在作业布置的时候要具有灵活性,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要求探索各种特殊材质、特殊手法的肌理表现方法。在作业指导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途径, 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 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开放型教学模式强调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既懂审美、又能创新、重在应用”是实用美术人才规格的总要求, 由于美术设计学科专业细分十分具体, 每个专业类别要求掌握的操作内容繁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模块教学法”, 强调教学的整体性, 实践性, 此法一般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阶段, 确立主题。对于所要从事的教学课题, 教师要有精心的准备, 首先紧密联系实践, 利用大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图文资料, 并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和基本概念, 明确设计定义, 要求、方法步骤。要掌握本课题的历史沿革, 现状及发展要求, 同时了解经济、社会以及地区状况对该课题的影响和制约, 了解本课题代表性的作品、风格、流派等。

第二阶段, 市场调研。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大量的市场调研活动, 围绕主题收集信息资料。这样做, 学生一方面增强了感性认识, 同时又获取了大量资料信息, 对相应的材料、价格、同类作品有了深入了解, 为以后的创作设计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 构思创意。此阶段要求学生设计多项方案, 多方征求意见, 然后优选一套方案进行制作。在此阶段, 教师应当好参谋与观众, 适时地给学生设计方案以恰当的评价, 对好的设计, 体现学生思维独创性的灵感火花应予以褒扬、肯定, 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并以资他人借鉴。

第四阶段, 设计制作, 此阶段最为关键, 是将设计者的方案变为现实的阶段, 最终作品是否成功取决于几个因素:设计方案、操作性可行程度、材料及工艺水平等。此过程要鼓励学生尝试, 允许失败, 学生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过程, 才能不断提高创作质量, 最终提升创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应严格把关, 要求学生制作必须精良、准确、要充分体现设计意图, 形成的作品应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双重功能。

总之, 实用美术课程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别于传统的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创新教学思路, 拓展教学空间,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必将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 在职业学校实用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采用开放型教学模式, 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强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探究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探析职业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 篇11

一、探析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阅读兴趣不高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欠缺,给阅读理解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对英语学习有排斥感,多数学生英语阅读的主动性和持久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在阅读时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2.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缺乏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许多英语教师面对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厌学的状况感到无耐,他们只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备课,上课,讲语法,讲重点,来完成教学任务;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认知能力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教课堂学显得沉闷、枯燥,学生不爱参与教学活动,被动上课,被动完成作业,有的甚至连作业都完成不了,更谈不上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3.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

职校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有意无意地将英语转换成汉语,这样会延长理解过程,放慢阅读速度,不利于培养语感;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于看得仔细,注意文章的每一个词汇,对每句话的意思能明确,但却忽略了文章的主题;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边看一边查词典,把不认识的词逐个地搞明白,这样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容易形成依赖的习惯,结果事倍功半。

4.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够丰富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层次差距较大,教材内容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所选的阅读文对职业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难度有些大,话题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所读的内容缺乏兴趣。而目前市场流行的一些阅读资料也主要是针对普通中学学生而编写的,职业学校学生的数量较少,出版单位很少在职校生的需求方面下功夫,大部分资料主要是针对有升学需求的学生来编写,因此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资料很少,学生主要是靠阅读教材内容为主,相应的一些背景知识就了解的不足,也给他们的阅读带来困难。

二、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1.明确学生的阅读障碍

职校生英语阅读障碍主要来源于如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的英语基础语言知识差,如英语单词、英语短语词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积累不多,语法规则搞不清,阅读过程中不能使用语法知识来理解一些较复杂的语句,影响到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认知。第二,学生的阅读量太少,缺少一定的阅读技巧,不知道如何寻找文章的关键点,哪里是主题句,哪里是细节。如何猜测和预测下文的寓意。第三,缺少对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给阅读的猜测和预测带来障碍。另外,学生对英语阅读缺少自信,无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继续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到阅读能力的进步。

2.针对学生的阅读障碍制定教学方法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阅读障碍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差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时机渗透语法知识,对一些长句难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而不是单纯的灌输语法知识,否则会让课上得枯燥乏味;针对学生词汇量少的问题,教师应多给学生总结一些巧记单词的方法,或利用课余时间记单词,增加词汇积累;针对学生阅读量少的问题,教师应想办法从其他资源中寻找整合一些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材料,布置给学生,最好是一些学生容易感兴趣的资料如幽默故事、体育新闻、歌星影星的背景资料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此外教师还应多给学生补充一下课文的背景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讲课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感到学习很枯燥乏味,很难提高英语阅读兴趣,学英语的潜力得不到开发。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老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讲者,而学生是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督促者。英语老师应精心设计和备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主动获得知识和技巧,提高英语水平。新课程还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指导他们积极探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优化阅读材料

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 篇12

关键词:活动教学,职业学校,德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德育课教学应由“以知识为本”转移到“以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在活动教学中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实现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和内涵

活动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谓活动教学是一种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德育课中实施活动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是德育课实施活动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自主参与和自我感悟,激发道德情感。同时,学生也须树立积极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二)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德育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知与行相统一要求教师在活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感悟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二)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则

合作探究学习是德育课实施活动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采用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将课堂活动的空间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有助于促进集体与个体的共同进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活动教学在职业理想的作用中的应用

“职业理想的作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职业理想的作用,理解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本节课我实施了活动教学,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诗文组、采访组、竞猜组、故事组和案例组。本节课的活动教学的各个任务安排如下:

(一)诗文配乐,情境导入

诗文组配乐齐诵流沙河的《理想》。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情境导入教学,不仅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文的优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畅谈自己理想。

(二)案例分析,职业指导

采访组展演两个职场案例的视频:案例一是采访我校优秀毕业生张定国,案例二是播放《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卓君的“田埂上的梦”。通过两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分析,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导向、激励和调节作用,而且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引领学生感悟生活,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三)关注社会,名人竞猜

竞猜组述说几位名人的职业理想,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让其他小组竞猜。名人竞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悟和体验,将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四)明星传奇,励志提升

故事组讲述了周杰伦从服务生到天王巨星的传奇人生,分析了周杰伦职业理想的实现,在于他具体务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用学生喜爱的明星作为德育活动案例,容易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感悟明星成名的艰辛和努力,传递正能量。

(五)多元评价,励志行动

活动教学采用多元化激励性评价:评价主体有学生和老师;评价项目有课前任务、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评价方式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价结果不是评优劣分等级,而是点赞和鼓励。

在本课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了活动过程,使德育课堂发生了三个可喜的变化:(1)教学内容由枯燥变生动。案例故事由各小组自己选择,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2)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变“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3)教学时空由封闭变开放。活动教学不拘限于课堂,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

活动教学将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蕴于活动过程中。实践证明,活动教学有利于改变学校德育实效性低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进步,活动教学应在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大力倡导。

参考文献

[1]孙涛.德育中实施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2]邵敏霞.活动化教学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1(5).

上一篇:文字创新下一篇:智能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