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创新

2024-08-01

文字创新(精选12篇)

文字创新 篇1

十年磨剑终获认可

2009年, 张可海和儿子张林奇、张铜城的《中国正反万能宇宙大统一科学原理》专著, 正式通过了中国国家版权局相关专家的权威审核和权威认证, 并且获得了《国家版权证书》。2009年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签订了向全世界出版发行的《全球版权合同》。2010年参加了国家版权局在中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作品国际版权交易会”。

这一专著的问世, 是业界对执着研究了30多年的张可海的最大认可。接下来的2011年, 他也因此参加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博览会“国际论坛”;于2012年2月3日央视网《科技中国》将他的事迹和经历录制了《对话中国科学》节目, 同年4月8日与中国科协中国高科技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会, 签订了入编《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年签》第一卷协议。

另外, 张可海的《中国正反万能宇宙大统一原理》, 经过国际版权交易会, 中国国际文化科技产业“国际论坛”和《科技中国》的宣传, 报道和推广, 在科学界, 理论界引起了重大的反响。国家发改委《中国改革报》、《中国科技财富》、《展望中国》等都要求报道该理论发明成果。

执着无悔硕果芬芳

该理论专著, 已经对宇宙学, 物理学, 化学, 数学, 生物学, 语文学, 天文学, 地理学, 社会科学, 管理学, 几何学, 医学等十二大学科领域中的所有一切理论, 都进行了统一学说论述、论证和推导。

业界评价, 张可海理论的重大意义, 不仅在于理论层面, 更在于该理论能够统一物理学, 能够统一宇宙学, 能够统一所有学科所有理论和定律的重大意义, 更在于它比现代任何一个理论都更科学更正确更完善。

霍金在《伟大设计》里说:“大统一理论应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任何学科都能成立。否则的话就不是大统一理论。”张可海介绍, 我们理解了宇宙万物、天地日月都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和思想, 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存在一个宇宙大统一的原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都是不可分割的, 都不能单独生存, 我们人类、动物、生物、植物都不能单独生存, 都必须依靠太阳、水、火、电、大地和空气, 才能生存。所以张可海父子所发明的《中国正反万能宇宙大统一理论》对物理学、数学、化学、语文学、天文学、地理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十二大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和定律, 都能用一个统一学说论述, 都能用一个统一学说论证和推导。

张可海父子该科学理论系列专著, 不但是一个世界级的理论发明成果, 更是一项世界级的文化科技版权产业。可以开发出从图书、科普图书、电子图书、网络图书、数学图书、手机图书、教材图书、教科书、教辅图书、音像制品到电影、电视、动画、动漫等等文化科技产品, 催生一系列文化科技产业财富机器。

张可海父子发明《中国正反万能宇宙大统一科学原理》所使用的论述方法和学说观点,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自成一家科学体系, 自成一家独创学说、原创学说, 是一部实实在在的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的中国科学理论专著和世界理论航母。

科学的成果是世界的, 科学的价值在于开发利用, 所以, 张可海父子愿意用理论版权与全世界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多方面、多行业科技版权合作, 创办全世界大统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院、图书出版中心、教科书出版中心等世界级版权产业。

文字创新 篇2

文字实录

[新闻办新闻局局长、主持人 郭卫民]大家好,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介绍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有关情况。[ 2012-02-02 10:08:17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昨天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也就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下面,我就这个文件的相关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作概略的介绍。[ 2012-02-02 10:08:56 ]

[陈锡文]

一、关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刚刚过去的2011年,面对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业成本快速上升、稳定物价任务艰巨的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奋发进取,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2011年1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强度,农业农村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开门红”。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水利建设和民生改善加快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取得新进展,是本世纪以来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最好的一年。主要表现为: [ 2012-02-02 10:09:22 ]

[陈锡文]一是农业收成好,主要农产品全面稳定增产。去年粮食产量为11424亿斤,增产494亿斤,跃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创造了连续5年过万亿的新纪录。去年的粮食增产有几个显著特点:(1)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2)稻谷、小麦、玉米全都增产,三大谷物总量首次超过1万亿斤。(3)商品粮基地贡献大,13个主产区增产448亿斤,占全国增量的90.5%,特别是东北四省区增幅全都超1成,增产280亿斤,占全国增量的56.6%。(4)主要靠科技提高单产,去年亩产达到688.8斤,亩增25.6斤,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达86%。

(5)去年是在连年增产高基数上实现的继续大幅度增产,这与以往在减产后出现的恢复性大增产有很大不同。同时,其他主要农产品也全面增产。

[ 2012-02-02 10:12:52 ]

[陈锡文]二是增收势头好,农民收入全面快速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增量超过千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增长11.4%,创本世纪新高,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8年较高增长。去年农民增收较快,得益于“三多三高”,即农产品产量多、价格高,农民务工人数多、工资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含金量高。令人欣喜的是,农民收入增幅在2010年超过城镇居民的基础上再次超过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普遍超过东部地区,开始显现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 2012-02-02 10:13:03 ]

[陈锡文]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好,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农田水利建设显著加强,设施农业迅猛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指导农民防灾减灾、使用良种良法的人数创造了多年来的新高,农业生产经营正在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迈进。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乡村规划、环境整治逐步推开,生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 2012-02-02 10:13:15 ]

[陈锡文]四是民生改善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显著提高。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提速。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覆盖97%的农民,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覆盖5300多万人,新农保试点加快推进,覆盖全国60%以上的农业县(市、旗),1亿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2012-02-02 10:13:33 ]

[陈锡文]五是农民情绪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更加完善,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的好形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012-02-02 10:16:16 ]

[陈锡文]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越是形势好,越容易出现麻痹松懈;越是连年增产增收,越容易出现滑坡拐点。大家普遍有“三个担忧”:一是担忧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能否持续,要在高基数高水平上避免出现徘徊反复、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度极大。二是担忧要素价格快速上升、市场频繁波动能否有效应对,要在高成本高风险下继续提高农业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约束极多。三是担忧刚开始显现的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缩小的端倪能否成为发展趋势,要在高增长高要求中不断增进农民福祉、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任务极重。

[ 2012-02-02 10:16:28 ]

[陈锡文]

二、关于文件主题的主要考虑。中央决定,2012年继续发布关于农业农村工作 的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全面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从形势变化看,我们的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今年,我们还要召开党的十八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2012-02-02 10:16:42 ][陈锡文]二是从发展需要看,要稳住明年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也难以为继。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今后务必还要继续强化,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因此,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要靠科技,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更要靠科技。[ 2012-02-02 10:16:53 ][陈锡文]三是从工作指导上看,2004年以来8个中央1号文件,每年通过聚焦一个主题,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促进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赢得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连攀新高、农村民生不断改善的好局面。实践证明,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指向、集中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 2012-02-02 10:17:42 ][陈锡文]总的看,今年中央把1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2012-02-02 10:18:01 ][陈锡文]

三、关于文件的主要内容: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6章、23条。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强调多措并举、多方努力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文件开头部分,在充分肯定今年“三农”工作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困难挑战的基础上,突

出了三个重点:一是“三个绝不能”的工作要求,即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二是农业科技“三是三性”的定性定位,即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三是“三保三强”的总体思路,即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 2012-02-02 10:18:13 ][陈锡文]文件正文部分,有五个大的考虑:一是在文件框架上,重点强化“三大支撑”。围绕明年并着眼长远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在第一部分强调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农业生产之后,二三四部分集中讲农业科技支撑,第五部分讲基础设施支撑,第六部分讲市场流通支撑。二是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三是在“三农”投入上,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四是在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上,集中推出“三条政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五是在新型农民培养上,主要采取“三大举措”,即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对到农村基层工作并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并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让农村每个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2012-02-02 10:18:31 ][陈锡文]文件结尾部分,对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提出了总的要求。下面,我们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012-02-02 10:18:42 ][郭卫民]下面请大家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 2012-02-02 10:18:51 ][中央电视台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想请问陈主任,刚才您介绍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在去年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首次跨上了1万1千亿的新台阶。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央仍然强调农产品持续供给保障能力,下一步我们国家将采取哪些重大措施?第二,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首次超过了1万亿元,在这次一号文件中也再次强调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请问陈主任,今年的投入会不会继续超过1万亿?谢谢。[ 2012-02-02 10:19:00 ][陈锡文]连续八年增产确实是非常不容易,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农业受市场和自然两个方面的影响,要保持稳定发展非常不容易。同时,中国农业的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非常少,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亩的耕地,不到0.1公顷。[ 2012-02-02 10:23:45 ][陈锡文]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刚刚超过50%,有将近一半的耕地是靠天收成的。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去年达到了53.5%,自己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正是针对农业基础还不够稳固的现实,中央反复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注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把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这些年来,中央采取的重大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一、不断地强化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动力。[ 2012-02-02 10:41:26 ][陈锡文]

二、要不断地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三、要不断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您刚才提到,2011年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很多在座的女士和先生都知道,2003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才2千多亿元,到了2011年突破了1万亿元。[ 2012-02-02 10:41:45 ][中国新闻社记者]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包括玉米产量获得了创记录的可喜成绩,玉米产量达到1.9亿吨,但是政府还是通过中储粮购买了大概300—400万吨的美国玉米来补充国内的库存。请问目前的库存情况怎么样?政府有没有计划进一步来增加从美国进口玉米?中央对于今年粮食进口政策有什么趋向?第二个问题,陈主任刚才说中央一号文件去年提到了关于加强水利建设,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具体成果,为什么今年一号文件没有把水利建设放在首位?谢谢。

[ 2012-02-02 10:41:56 ][陈锡文]去年的粮食中玉米产量是历史最高水平,3800多亿斤,就是刚才你说的1.9亿多吨,是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为什么还有进口?有两个原因:

一、品种上需要有所调剂。

二、区域之间的平衡。比如说南方地区可能都从东北运玉米,未免比通过海运进口更上算。我想特别说明的是,超过1万亿元的对“三农”的支出,只是指中央财政。如果把地方各级财政都算在一起,大概要在25000亿元以上,去年8万亿出头的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上有25000亿元用在“三农”方面。同时在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每年都是在增加。适量的进口玉米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上玉米供求有缺口,主要是有出有进,我们的一些玉米加工制成品,比如淀粉、酒精有相当数量的出口,消耗玉米的畜产品也有相当数量的出口,综合平衡下来,在玉米上我们还是出口大于进口。粮食的进出口政策没有重大的调整,还是本着调节余缺,调节品种,继续保持适量的进口和出口。[ 2012-02-02 10:42:51 ][陈锡文]至于水利方面,你刚才讲到去年的一号文件强调了加快推进水利的改革和发展。从去年开始,以后十年的年均要投资达到4000亿元。去年,水利建设的总投资完成了3400多亿元,也是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的投资会继续增加。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今年没有把水利放在文件的第一位,这很好理解,去年已经专门为水利发了一个一号文件,总不能年年放在第一位,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2-02-02 10:43:02 ][路透社记者]我一共有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的转基因生产的大米和玉米会不会大量地投入商品化使用?第二,中国是否担心在农业领域会出现用工荒的问题?第三,最近似乎和农民的土地纠纷,造成了与农民关系的紧张,在这方面中国的领导层有哪些考虑?谢谢。[ 2012-02-02 10:43:11 ][陈锡文]关于转基因的玉米和水稻,据我所知,有关部门并没有批准它可以商业化生产,所以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这是第一。第二,关于农业用工荒的问题,我想至少在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出现。因为一方面虽然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增加,现在外出农民工大概在1亿6千多万人,所以农村劳动力有所减少。但是另外一方面,农业机械的综合作业水平在不断提高,去年耕种收三个环节的农业机械综合水平达到53.5%,也是历史最高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劳动力。第三,你刚才讲到的土地问题,确实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方方面面都需要使用土地,所以确实有些矛盾。在土地问题上,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保持原有法律政策的稳定以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对于稳定农村的土地政策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提出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二件事是由农业部牵头,开始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三件事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来研究,提出对土地管理法中涉及到征收农民土地条款的修改。我想这三个工作的推进都会为缓解农村土地各种各样的纠纷和矛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012-02-02 10:43:27 ][北京电视台记者]刚才陈主任提到去年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3.5%,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是每年都在提高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媒体报道说我国目前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线断网破人散,不知道陈主任您如何解释这个现象?今后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谢谢。[ 2012-02-02

10:43:38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唐仁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农业科技创新,尤其突出了农业技术推广。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在前些年确实非常突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基层的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出要求之后,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过改革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供。去年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头指导农民技术推广工作,无论是人数还是力度,应该说都是历史上空前的,也表明了这一点。二是大量的其他服务组织和体系,包括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性、企业性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也明显加强。[ 2012-02-02 10:49:38 ][唐仁健]今年的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能力,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做强主力军,就是经常讲的七站八所。怎么做强有两点:第一,强调条件改善和能力建设。有三个亮点:一是我们讲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一个衔接”是要让基层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因为在基层事业单位五大体系中,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一直是非常低的,平均水平相衔接将极大地激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两个覆盖”,一个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今年要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场)。这个覆盖讲的主要是投入财政资金,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工作经费的问题。一个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要覆盖全部的乡镇,这个钱是发改委的资金,主要是解决他们的办公条件,比如说房屋、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等。[ 2012-02-02 10:55:09 ][唐仁健]另外一方面,文件强调要转换机制,增强活力。要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的条件,落实岗位责任等等,不是说你在这个岗位上可以端铁饭碗。推广的效果和条件怎么样,也不像以前主管部门说了算,需要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来考评。

二、做大“方面军”。农业的科研院所、农业的大学、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等,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他们开展农技推广。在这方面,激励机制很关键。比如说,在农业的院校、研究机构,今后要实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在财税方面,国家将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 2012-02-02 11:01:57 ][金融时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问陈主任,关于中国粮食的安全问题。中国现在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都有所上升,我想问一下这样的国际合作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工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看到近年来一些中国的农产品公司加大了在国外项目的力度,比如在阿根廷、俄罗斯、菲律宾,这样的趋势今年是否会继续? [ 2012-02-02

11:02:06 ][陈锡文]从总量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5亿7千多万吨的粮食在全球粮食总产量中大概占到22%,而去年中国的总人口在全球总人口中大概占19%。刚才问到玉米和大豆的进口,玉米的进出口问题我刚才已经回答了,实际上我们利用玉米转化的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制成品的出口量比进口的玉米数量要多。大豆的进口这些年来确实有比较大的增长,前年中国大豆进口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达到了5480万吨。去年略有下降,是5260万吨左右。大豆的进口应该说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成功范例。由于气候、技术、品种和运输等方面的原因,近期中国的大豆生产的比较效益比一些主要产国要低。中国的大豆单产水平还比较低,农民种它经济上感觉并不划算,所以适当地增加大豆的进口,把过去种大豆的一部分土地替代出来,生产其他高产、高价值的农产品,对当前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是有利的。这种国际合作,是双赢的。[ 2012-02-02 11:04:41 ][陈锡文]至于你说到中国的一些企业开始走出去,在国外租地或者买地生产农产品,这个情况有,但这只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比如说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世界上的几大粮油公司,通常所说的ABCD,他们自己种的地并不多,但是买卖粮食数量非常大。我们还可以到一些粮油的出口国家去设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厂,帮助当地扩大就业,也把一部分企业的利润和税收留在当地。还可以采取技术和经济的援助措施,帮助他们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供优良农产品品种,发展比较适用的先进技术,帮助当地来增加粮食和油料的生产。其实促进现在农业生产不太发达的地区增加粮食、油料的生产,并不一定要运回中国,中国也用不了这么多。我们坚信一条,只要有粮食增产潜力的地方能把这些潜力发挥出来,全球的粮油供给能增加,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所以我想农产品的贸易也好、农业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也好,一定要争取双赢和多赢的格局。[ 2012-02-02 11:13:29 ][新华社记者]请问陈主任,当前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改革当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解决?谢谢。[ 2012-02-02 11:13:40 ][陈锡文]刚才唐主任已经介绍到,我想最主要的是体制和投入两方面的问题。从体制角度来看,要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如果研究成果只是为了去评职称,为了出版著作,实际上对生产的促进就非常有限。当然体制不光是在科研方面,刚才唐主任介绍了,推广方面也有很多体制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稳定具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在中国,研发资金投入占GDP的比重本身就比较低,而农业的比重更低,所以这次文件着眼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但是增加了投入,钱怎么用到刀刃上,还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了体制和投入问题之后,农业技术的成果是要体现在地里面的,是要靠一家一户的农民去运用的,因此还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让他们能够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真正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农业科研成果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 2012-02-02 11:20:39 ][美联社记者]我一共有两个问题问陈主任:第一,关于农业的科技问题。在这次文件中提到过中国要进一步提高粮食的产量,不能够继续依赖使用更多的农药和化肥。中国打算推动的是怎样的农业技术,您是否能给出具体的例子?哪些技术能够激发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最大潜力?第二,您提到要巩固大规模的农田以及农业的机械化,我想问一下什么是大规模的农田?具体有没有数字? [ 2012-02-02

11:21:22 ][陈锡文]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本身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使用不合理可能会带来反作用,所以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非常重要。具体的技术有三个大的方面:

一、化肥农药的生产者、供给者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提供更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

二、是指导农民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单位面积上使用化肥减少大致20%左右,并且实现产量增加、效益提高。

三、采用新技术,特别是在农业中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最经典的例子是中国很多地区所实行的沼气技术,把农作物秸秆、牲畜的粪便集中起来,在沼气池进行集中发酵,既能给农民提供安全、清洁的能源,又增加有机肥来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12-02-02 11:27:19 ][陈锡文]第二个问题讲到关于农业土地的规模和机械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户均经营规模应当逐步扩大。在扩大中国农业经营的规模过程中,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中国人多地少,再扩大规模我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到不了像新大陆国家、南北美洲、澳洲这么大的规模,一家一户种上两三万亩地,相当于中国半个乡的地只有一户农民种。当然,中国各地的地区差别非常大,不同地区农业经营规模差异也很大。如果有机会到东北看,例如在黑龙江农垦农场,有的规模可以和美国、加拿大媲美。总体来说,我们的农业规模一定是一种适度的规模,这个适度就是人地之间的比例关系动态适应。二是土地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一定要建立在农民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不能强制推进。在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像刚才唐主任讲到的,一家一户种的地能有十几亩、几十亩就不算小了,一台机器可以为十家、八家甚至几十家、上百户农民服务,机械的耕作规模、服务规模可以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的基础上,怎么去发展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怎么来提高农业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012-02-02 11:38:05 ][中国日报记者]前些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请问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对“三农”的影响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对策?第二个问题,有评论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国家其实是在依靠老弱妇孺在维持中国的粮食供给安全,国家对于现在农村劳动力,比如说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方面有一些调查结论?我们怎么解决先进的农业技术入户难的问题?谢谢。[ 2012-02-02 11:38:15 ][唐仁健]我们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大,也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城镇化率达到了51%,这是中国社会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对“三农”工作具有极其丰富的政策含义,重点应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农民怎么进城、乡村如何治理三个大的问题:这几年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逐步增加,现在大数是2亿5千多万,刚才陈主任讲1亿5千万是跨地区的。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农村确实有“三留守的问题。今后应该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来加以解决:一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和创新农业的经营主体。近几年的进展非常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超过50多万家,同时,要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要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农民,让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经营。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特别讲到了这一点,今后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包括搞家庭农场,在财税、信贷政策上都要给予相应的支持,这也是WTO“绿箱政策”中很重要的一条。三是要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育专业的、综合的,合作性的、公司性的,政府的、民间的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012-02-02 11:45:19 ][唐仁健]关于今后农民如何进城的问题,这个大家也非常关心。总的来讲,要让农民进城以后能够真正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一是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向。要双轮驱动,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加强新农村,让留在农村的人口也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按居住地常住人口统计,现在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但是如果从户籍人口来讲还有3亿人是农业户籍,大量的农民工将会返回农村。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落户问题。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有1个亿左右,在今后推进城镇化当中应当优先解决的。三是引导农民工和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去年在省内就业的是8390万,增长了10.1%,而出省的农民工是7400多万,下降了3.2%,这说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是一个趋势,今后要引导。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农民进城会涉及到原有财产和权益保护问题,比如原来的承包地、宅基地在集体有的分配权、林地等等,要

保护他们原有作为集体组织成员相应的权利,让他们带着财产进城。乡村怎么治理的问题,总的来讲是要建立立足国情和适应发展需要,建立党组织领导、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充满活力的乡村自治机制,发展各种新的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等。[ 2012-02-02 11:56:30 ]

[香港大公报记者]有媒体报道说中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3千多项,但转化率只有40%,形成规模的不到30%,这种转化率低的问题怎么解决?农业科技存在投入大、回报率低的问题,怎么激发各地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保证农业科技的投入经费?谢谢。[ 2012-02-02 11:56:40 ]

[唐仁健]科技转化率低确实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通过四点来解决:一是明确农业科技的性质和定位。中央一号文件鲜明地提出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导向和政策指向,强调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导。二是要文件关于“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规定,充分调动基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科技大户、科技特派员、科技专业户等的“二传手”作用。同时,要完善体制机制,为科技进步提供配套措施。我们相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以后,今后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会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工作会大为加强。[ 2012-02-02 12:08:06 ]

文字创新 篇3

一、在读中教给理解词语的方法,积累语言,培养创新思维的广度

作为语言学习来说,阅读的基本功能就是吸收和储备。小学阶段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要通过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如《晚上的“太阳”》的教学,从复习词语导入,引出上节课学习内容,词语是按照课文中任务的情感线索排列的,学生在准确认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的情感脉络,并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词语的意思来,提供了积累词语的方式,在研读课文重点段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划出具体描写在场人表现的词句,并读出医生的犹豫、爸爸的无可奈何、爱迪生的焦急来,这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读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经过自主感悟才发现的。从中同学们不仅积累了“犹豫” “无可奈何” “焦急” “呻吟”等好词,同时在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仅仅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舞台,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如在理解“犹豫”这词时,通过想象补白,我为学生提供了“左右为难” “举棋不定”这两个词语,不仅加深了对“犹豫”的理解,也丰富了孩子的语言,学生的思维广度也得到拓展。

二、在读中想象补白,体验情感,提升语言,培养创新思维的深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如教学《晚上的“太阳”》一课,我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分两个版块进行。第一个版块是1—3句话,写的是妈妈不能及时做手术,家人的焦虑。通过想象补白,体验情感,提升语言。第二个版块是4~9句,写的是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在第一版块的教学中,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油灯的光线很暗”,结合“犹豫”请学生想象医生在犹豫什么?动作演示“爸爸无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爱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结合“妈妈痛苦地呻吟”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糟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补白当时人物的心情,感同身受其心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沉浸其中去解读、感悟文本,体味出爱迪生在这样紧急的关头仍不慌乱,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积极态度,培养思维的深度。

三、在读中进行训练,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在学习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办法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采用同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把爱迪生的办法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接着拿出箱子、油灯、镜子等道具,让学生摆一摆,议一议,创设一个“小记者采访爱迪生”的情境,思考爱迪生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在摆一摆、议一议的过程中,在创设采访情景的场景中,体会到智慧的内涵。接着进一步朗读课文,通过其他人和爱迪生的不同表现的对比体会爱迪生遇事镇定、急中生智、善观察、会思考也是“智慧”的表现。在课的结束部分并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问学生“你还想了解爱迪生的什么?”,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号走出课堂,到课外继续探究。让学生继续探索爱迪生的其他发明故事,阅读《世界名人传记》《科学家的故事》等等,充分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求知的欲望从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学习探索。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语言也得到发展。

四、在读中进行说话训练,运用语言,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立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语言的发展,必须在感悟积累的基础上,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运用、规范、提高,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立性。认真而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学《晚上的“太阳”》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训练点:首先在复习导入的时候让学生运用词语说一两句话,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复习了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接着,在理解医生犹豫的原因时,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原因,在讨论爱迪生的办法时让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爱迪生的方法说一说,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规范学生语言的表达方式,最后在手术获得成功后,让孩子想象此时爸爸妈妈会怎么说,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在作业中,我也让学生借助词语来讲讲故事,达到复述课文内容的目的。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学生借助这平台提高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文字创新 篇4

一、前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这两句话是索绪尔针对拼音文字说的, 本来明确除外了表意的汉字。但长期以来, 却被我国部分语言学家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当作公理, 当作圣旨, 当作论说汉字落后的根据, 当作是把持反对意见者打成伪科学的法宝。“拼音化———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这一论断也和索绪尔的上述言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后, 不少语言学家醒悟到西方语言文字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的汉语、汉字;不少语文学家开始基于汉语、汉字的丰富、独特事实进行新的探索。可惜的是, 至今中国语文学界真正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并没有正常展开, 某一些执掌话语权的人实际上还在坚持汉字拉丁化, 压制、限制不同意见。江先生以自己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者作风和大无畏的勇士气概写出这篇大作。首先, 他追根溯源地点破索绪尔的话原本仅仅是针对拼音文字的。这一点, 虽然有人早些时候已经指出过, 但作为翻译大家的江先生, 把索绪尔相关言论上下文完整、准确地译介出来 (见“江文”一) , 对于中国广大关心汉字、汉语而又无法阅读索绪尔原著的人, 还是莫大的好处。“江文”三指出的事实重要而又十分耐人寻味:几种中国当代权威辞书都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而两个英文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 倒都没有采信索绪尔这种说法。自然, “江文”最具新意、最重要的还是四、五和结语。他论证了文题所概括的“拼形表意———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 指出“汉字是形源表意文字;西方拼音文字是音源表意文字”。这部分材料是翔实的, 论说是充分的。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一些情况

1. 传统文字的拉丁化风雨。

上世纪50年代, 随着汉语拼音化浪潮,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同样也经历了一次改革风雨。有传统文字的民族, 如蒙、藏、维、哈、朝, 都使用拼音文字, 也曾经考虑过拉丁化问题。文字改革专家通常认为:拼音文字改换字母并不是文字性质的根本改变, 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中国的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如此。先看藏文, 藏文虽然是拼音文字, 字母只有34个 (辅音30, 元音4) , 但拼写形式却不像英文那样的线性, 而是双向的。一个音节的书面表达, 其高度和宽度都不等长[2]p80。这使得藏文拉丁化不那么简单。朝鲜文 (谚文) 虽然也是拼音的, 但历史上其音节一直也是拼组成方块形。这也和英文的线性拼写相距甚远。似乎只有蒙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与拉丁拼音的英文相似处多些。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确实实现了短暂的拉丁化, 都有大约20年的拉丁化新文字试行、推行的时期;80年代中期又恢复为阿拉伯字母的老文字。这被一位著名语文学家称为是新中国文字改革中两次重大失败中的一个 (另一个失败是“二简”的被否定) 。此期间内蒙自治区领导和语文学家抵制了拉丁化, 保持了传统蒙古文的连续使用。我曾经认真请教过几位蒙古语文专家。他们告知:蒙古语言有四大方言区, 内蒙有个四区协作的语文机构。传统蒙古文也具有各方言区通用的特点。由于长期使用, 蒙古文中许多词、词根, 对于使用者已经具有见形知意的特点, 阅读起来比较轻松。蒙古文的书写一般以词根为单位, 相当于词根词。这种词根词一般有独立的意义, 在词典中往往被列为主词条, 书写时用空格与前后分开。这种连写的词根称作“字”[2]p70。新拉丁化蒙文, 将会与外蒙古的斯拉夫蒙古文一样, 仿效英文的分词连写。蒙古学者和民众不愿意把老蒙文改换为这样的新蒙文。说到这里, 我想引“江文”五中的两段话。一段又是江先生从索绪尔的原著里“发掘”出来的:对于常用的和熟悉的词, 其书写形象就获得了表意价值。另外一段是江先生自己的概括:“前缀、后缀、词干, 或者是词首、词尾、词根就是拼音文字经过长时间使用形成的文化积淀, 结晶出来的表意词形, 也是拼音文字演变成形意字符的明显表征”。我想, 蒙文的这个事实当可作为江枫先生的拼形表意的佐证吧。这里的情况在拼音文字里是极为个别的特例吗?其实英文这种最著名的拼音文字, 许多人在阅读时, 也并非都默读后才知道意义。江先生已经发现索绪尔本人是肯定这一事实的。

2. 创制拉丁化新文字。

没有流通较广传统文字的民族则提出创制拉丁化新文字问题。上世纪50年代起, 新中国曾积极为这些民族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据统计, 被正式颁布推行的就有17种之多。这些文字制定, 有着很程序化的方法:语言调查, 确定其音系, 找出全部声母、韵母, 用拉丁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每个声母、韵母, 规定分词连写和标点符号。这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熟的”新文字设计法。许多这样的新文字, 已经有了大约40—50年的历史。按照早期汉字拼音化改革家王照所说:用拼音文字的儿童, “解语之年, 既是能文之年”, 又按照鲁迅先生所说“只要认识28个字母, 学一点拼法和写法, 除懒虫与低能者外, 就都能写得出, 看得懂了”。实际情况如何呢?少数民族地区, 似乎完全没有因为拉丁化新文字的使用而促成文化迅速、广泛发展的局面, 远没有获得拼音改革先哲们所期待那样巨大好处。在许多民族地区学汉文的小学更受欢迎。许多少数民族干部, 包括推行拉丁新文字的干部, 也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汉语小学读书。在1991年,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给国务院的请示里, 明确提出:新文字“效果不好, 多数群众不欢迎的, 应该尊重群众意愿, 不要勉强试行”, “提倡没有文字或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选择一种现有适用的文字”, 不再普遍去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3]p36

3. 汉字式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的少数民族, 特别是那些后来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的民族, 许多都曾经流行过汉字式的民族文字。文献[5,6]有详细的综述。周有光先生给出18种汉字式文字或由汉字演变出的文字。其中除日文、朝鲜谚文和喃字外, 都是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5]。陈其光先生的汉字系文字[6], 含表意字17种 (含日、韩、越3种) , 表音字9种[4]p37。许多产生于唐代, 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唐宋两朝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其他民族和周边国家影响巨大。他们首先借用汉语书面语, 然后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语言, 产生了一批用汉字书写的非汉语文献。为了弥补借用汉字的不足, 在汉字的影响下创造了书写母语的本民族文字。这就出现了汉字文字的支系, 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少数民族的这种汉字系文字基本都没有获得通用的、主导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时, 民间仍有应用。

4. 被忽略了的可能途径。

在上世纪50年代起的拉丁化浪潮期间, 为少数民族创制拉丁化新文字也是浪潮的一部分。因为当时汉字自身已经前途难料、命运难保, 拉丁化就成了当时的唯一选择。当创建和使用中大量未能预见的问题不断困扰的时候, 就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思考。蒙古族语言学家清格尔泰先生 (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人大常委会委员) , 就曾以多种方式提倡“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它很类似日文。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多数与汉语属于同一语系、语族, 语言都缺少形态变化, 语素都大多是单音节的, 这使得“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极可能比日文更好、更有效、更便捷。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是与汉族、其他民族大杂居, 自己小聚居的;许多少数民族方言差异大。这种“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有利于解决方言差异, 有利于紧密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与民族语的关系, 学习民族语的同时就学会了最常用的一两千汉字, 更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语言负担。许多学者指出, 这种类型文字不仅历史上长期存在过, 现今仍能看到它的某种雏形。根据[7,8]报道, 广西有一种用壮语直接朗读汉字书报的方法, 用在向群众读汉字文件, 甚至中小学教学课堂上。广西有的私塾先生, 教授汉文版四书五经, 但自己并不大会说汉语[9]。这表明:像在日本那里用日语教授、学习汉字版中国古典文献的事, 在中国民族地区也并不罕见。汉字的超语言应用, 在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事实依据, 但这却没有被承认。长期以来, 汉字的超语言使用这种现象, 这种方法没有受到承认, 没有受到重视, 没有得到支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就是两片遮挡了某些语言学家双眼的、小小的但“颇有魔力”的树叶。

三、关于专业文字的一般概述

1. 关于专业文字。

计算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进展, 提示我们从更广的范围考虑文字的分类。通常语言学家所特别关注的是与各个民族语言关联的那种文字, 如英文、汉文、日文等。在信息技术界称此类为自然语言文字。我把下列的称为专业文字:国际音标系统, 乐谱 (简谱、五线谱) , 棋牌谱, 化学公式, 数学公式, 程序框图, 程序语法图, 电子线路图, 等等。

2. 关于文字的形成和习得。

自然语言、文字的形成, 就社会整体而言, 是人类漫长社会中“自然形成”、“约定俗成”的。就个体来说, 自然语言最初是从母亲那里“不知不觉地”学到的, 而后通过普通教育提高;自然语言的文字也主要通过普通教育提高。

而专业文字, 就整个社会来说, 是在专业技术发展中形成的。其语言符号元素、结构规则, 比自然语言留有更多的个别人物、专家发明创造的痕迹。在许多方面, 专业语言都带有人工语言的特点。就个体来说, 专业语言是通过专业教育习得的。

3. 语言文字的民族性、地域性或国际性、专业性。

自然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民族文字通常总与某民族语言关联。自然语言还有很强的地域性, 方言差异就是一种地域差异。专业文字很少民族性、地域性, 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国际性。一种专业文字, 在专业内是国际通用的, 不分地域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 一种专业文字的初期阶段, 可能在不同民族有不同形式 (如记数法、乐谱) ,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流, 合理的、科学的、方便高效的总是很快扩大自己的领地, 实现国际的统一。

4. 文字的声音属性。

自然语言, 就现今世界上主要语种来说, 都有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专业文字的形、义属性是普遍具有的, 声音属性则有不同情况。一般说来:专业文字与语音无关, 或顶多是弱相关。数学公式可划入和语音弱相关的一类。棋牌谱、化学公式、程序框图、程序语法图、线路图则可以划入与语声无关的一类。它很难用口头语言描述。对这类专业文字, 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 书面表示是第二性, 绝对荒谬。而乐谱的声音属性是重要的、本质的, 但这种声音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音无关的 (无歌词的声乐、器乐) , 也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声迭加的 (配了歌词的声乐、器乐) 。

5. 文字的字形属性。

自然语言文字的字形, 尽管有种种差别, 但都可区分出相对独立的个别字符字形。而平面版式, 都可由线性字符串经过简单的分行、分段、分页、分栏等操作获得。版面表现上主要是单向成行性和整版的大体均一性。专业文字的平面表示, 也有种种不同形态, 但基本上都不是线性的, 基本上都不只是单向成行性, 整版表现有明显不均一性。不同局部间差异性较大。这是专业文字难于与线性的语音完全协调、一致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见《江枫论文学翻译及汉语汉字》235—259页, 华文出版社, 2009

[2]戴庆厦、许寿椿主编《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

[3]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 (1949—1995)

[4]许寿椿主编《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5]周有光《汉字文化圈的文字演变》, 《见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或[2]8—27页

[6]陈其光《汉字系文字》, 《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26—38页

[7]班绍《汉字在壮语中的一种特殊读法》, 《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

[8]张公瑾《文化环境与民族语文建设》, 《民族语文》1991年第6期

[9]谢建猷《广西陆西村壮族私塾所读汉字音》, 《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

让温暖文字让文字平复流年美文 篇5

难得的一个秋阳潋滟,空气廓清的午后,碧空如洗的天空,秋云游冶,如裁剪后的徽宣,将三两行心事倾诉在云蒸霞蔚中。想起沉郁了将近半个月的天气,阴晴不定,一场场秋雨,攻城拔寨般与心情撕扯着,将心情困顿于忧郁的囹圄中,书也读不下去,字也写不出来。面对着潇潇秋雨的濯洗,万般心事诉与谁说,心字成荒,悲秋之感油然而生:并非效颦小女儿家的闺情楼怨,期期艾艾为别离望眼欲穿,轻罗小扇中都是举轻若重的心事繁芜;也并非附属士大夫悲天悯人,心系苍生的闲愁最苦,寄情于诗酒仗剑,走近了渚清沙白的自己,却远去了铁马金戈的涩涩烽烟。面对着满目狼藉的红衰翠减,如浮萍般漂流易散的落叶与花瓣,舞尽最后的风流缱绻,无非从枝头到地面的零落。回想前尘,人生也不过如此,繁华落幕后即是风烟俱静的沉寂,什么千古风流在时光与历史中都变成了稗官野史里按图索骥断肠风月的只鳞片羽,什么万世恩怨也无非换作秦楼楚馆里的话本与弹词,一唱三叹,都付于急管繁弦。人如沧海一粟,却往往都变成了沧海遗珠。一生的情感历练,在时光面前也不过昙花一现,莽莽红尘,即使做一粒尘埃,总也沾染了些许人间烟火气。那些红粉知己,红袖添香,总是可遇不可求,在无始无劫的时光涯岸中,在熙来攘往的人海黄昏里,是何等的缘份使然,才能执子之手,白首不相欺。纵然相识相守,也并非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簪花肥马,鲜衣彩绶,总是趋之若鹜投怀送抱的多,筚路蓝缕,柴篱茅舍,无非门可罗雀不告而别的多。喜欢聆听空山古刹中的暮鼓晨钟,声声入耳,惊醒世间的贪嗔痴慢,还喜欢受教直指人心的话语,微言大义,却苦口良药,铭刻心版。

想化做一朵秋云,自由地与鸟儿游荡天际,想变成一棵繁茂的大树,为弱小的`草木枝桠遮风挡雨。短短的一生,未完成的梦想有很多:想去一趟西藏的布达拉宫,触碰离天国最近的云朵;想与自己的对手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只为几世之中我们曾经做过兄弟与朋友;想更加爱自己的爱人和父母,因为,此生活着就是让他们更加幸福与安康;想读更多的好书,让自己更加充实,写一些不着边际的文章,只为从一而终地喜欢文字……还有,很多很多未实现的愿望,让自己更加努力的去一一实现它们,自己可以容忍自己的庸常,却不能容忍自己的不努力!

文字创新 篇6

关键词 图像 文字 平衡

有幸参加了一个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的题目分别是《九寨沟》《黄山奇松》,都是写景的文章。两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都使用了课件。为了营造气氛,创设情境,课件中都展示了大量风景图片。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用大量的时间欣赏图像,那又怎样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呢?

一、“图像热”的原因及对阅读教学的冲击

图像凭借强大的视听冲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追求快感、即时体验的心理,再加上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关心物质层面的东西,更加讲求实际,不再为形式上的价值和意义而劳神,因此“读图时代”悄然而至,电视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是在电视机屏幕前长大的。我们的老师本身也受到了这种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图像。

由于图像不需要进行逻辑判断,只需要审美判断,这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地会使学生淡化文字阅读,不再深切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而是停留在一种对表层图像的追求上,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化过程中,文字的深刻内涵也会而变得浅薄。

其实,熟知汉字历史的人都知道,汉字本身来源于图像,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就是对事物进行了概括的图像。但是文字并不是图像,随着文字的发展,她与图像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抽象,有了其自身特有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去體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运用图像的魅力。这就不由得使我思考这样的问题:怎么做才能达到图像与文字的平衡呢?

二、达到文字与图像的平衡

在《九寨沟》一课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赛课的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标注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在交流时展示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应按钮,出示雪峰、湖泊、森林的画面,播放了瀑布的视频。学生不由得连连惊叹,被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感受,读读课文,这个教学环节就结束了。

与会听课的老师都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有点“浮”,没有真正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在课后评议中,与会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品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在读中生疑,一般湖水都是绿色的,为什么九寨沟的湖泊中会有这么多颜色呢?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描写,在阅读中发现湖底的石头、湖边的山沟、湖水中倒映的景物都有不同的颜色,再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这时再展示优美的画面,同时让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欣赏画面,最后自由朗读课文。

通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种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法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图像上,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象上,缺乏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第二种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出发,在读中产生疑问,又带着疑问去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由想象构建自己脑海中九寨沟的美景。最后,学生会把自己头脑中的图像与老师提供的图像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这样的感受令人难忘!

三、文字与图像平衡的策略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帮助、指导学生将课文的文字在头脑中变成图像,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要把文字想象成画面,从而感受谈迁为了搜集资料而终日奔波的情景。为了把这段文字变成图像,教者首先引导学生填空: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_______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________,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______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引导学生交流:当你读着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这就把一段文字读成了一幅图像。

同样,我们有时也需要把图像变成文字。《推敲》一文有这样的一个插图:诗人贾岛骑着毛驴反复做着推和敲的动作。这幅图生动地展示了诗人为锤炼文字而苦苦思索的痴迷状态,能够帮助学生领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因此,就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观察图画,然后口头填空:诗人贾岛眉头________,他是在想________,于是他在口中反复念叨着________, 两只手不停地做出________的动作,贾岛对________真是________!

文字创新 篇7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本身它没有真实的画面、声音,不提供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它是虚拟的,空灵的,特别是对语言感受力不强的人来说,它不过是诉诸视觉的一个个冷硬文字,或诉诸听觉的一个个干瘪语音,甚至是一堆“乱码”、一个看不清或看不见的“模糊世界”。语言文字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读文章必须从语言文字开始;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必须从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开始。教师应如何着力指导学生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呢?那就是加强朗读的指导,让语言文字打通文章与其他艺术类之间的联系,呈现“画面”,还原“情景”。

一、初读文章,“描摹”画面

语言文字其实是最具内涵,最具张力的画面。初读文章,便应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这也应该是我们努力追寻的目标。

“初读”非“粗读”。初读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初读文章时,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这样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心神相通,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如在上《冰花》一课“小童看到的冰花是什么样的?”;《识字2》“你好像看到了哪些美景?”;《盘古开天地》一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神?”;《水乡歌》一课“来到江南水乡,我看到了……”这些要求我们在初读文章就要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立体化,产生形象的画面感,从而在整体上感受课文的语言,把意象中的画面与文字结合起来,然后再通过具体的语言和文字来丰满画面。

二、抓具有画面感的语言,“丰富”画面

语感的其中一个要素是画面感———阅读时能够发挥想象,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这就是对语言的形象感知。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教学时要依托文本进行指导、训练。

哪些画面语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首先,关注生动形象的词语,如《开天辟地》中的“一翻身”、“坐了起来”、“咔嚓”等这些诉诸画面感的语言,学生并不陌生,只要读好,语言文字变成了画面,大神的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再如,上《识字5》“沙滩、贝壳、脚丫;海鸥、海风、浪花;珍珠、鱼虾、海带;港湾、渔船、晚霞”虽然只是词串,但词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展现了美丽的大海。每组词串是同一主题的四幅画面,无疑,一读而过是不行的,要结合词语的含义及课文插图来联想。可让学生分组练读后,说说读到哪一个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不上来,教师可以作渲染和补充,帮助学生与现实或意象中的海联系。理解词语,让画面丰满,丰满画面,让词语具体生动,逐步实现,一说到海,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跃出这样的词,映出这样的景,信手拈来,活学活用。这就是把词语读成画面。

其次,关注画面感很强的语段。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粝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这段文字的画面感极强。朗读时,教师通过三次想象把学生引入一幅延展的图画(一想经历虐杀生灵、高原风雪、雷轰电击时,柳树是怎样的;二想象它撑不过去时,是如何鼓励自己的;三想象它在苦苦撑立时,平原柳树是怎样的。)还原“情景”,进入一种浓烈而不艳俗,高雅而又可攀的两极相融的美。丰满画面,才能读懂一棵柳树,读懂一种精神,悟得人生的一个道理,最终领悟作家遣词造句的独特匠心。

三、关注修辞语句,“补白”画面

我们知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产生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的效果。抓住这些语言,细细品味,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如《北大荒的秋天》:“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里的拟人,突出北大荒丰收的欢乐,如果只是反复朗读,难以体会句子的深意。可以让学生细读后,想象,原野上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地里挺拔的高粱正在“乐呵呵地演唱”。它们在笑什么唱什么呢?是因今秋自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欣慰地笑?是为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民的勤劳而自豪地唱?大豆和高粱真的能发出笑声、演唱歌曲吗?你读了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请学生朗读,读出欢悦的气氛。

这样教学,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反复诵读,体会了词句的真正含义,既培养了理解能力,积淀了语感,还积累了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抓语言的留白处,“再创”画面

苏教版教材不乏表达的留白处,这些会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回味。抓好文本的留白处,对语言文字的画面进行“再创”,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意境和内涵,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言语实践的机会。

如文本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图,一个个意犹未尽的故事背后究竟藏着些什么?一句句点到即止的话语,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画面进行“再创”的好素材。有了文本内容的铺垫,学生的写话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如《蚂蚁和蝈蝈》的第二自然段:“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此时,如果抓住“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蝈蝈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产生丰富“声像”,搭起了学生和文本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文章的意境,走进小动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解读和创造,从而深化了理解,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如《云房子》一文,可启发想象:“小鸟们叽叽喳喳叽叽喳,会干什么说什么呢?”再如《朱德的扁担》一文中:“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可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怎样劝的,朱德又会怎样说。”抓住教材中语言的留白,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虚拟、空灵的文字,再创出画面和情景,就一定能丰富课文内容,激发丰富的情感,进而生成新的语言。

文字创新 篇8

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罗列了西伯利亚草原梳形陶器 (饰有平行直线纹的陶器) 对甘肃齐家坪的原始陶器的影响, 饰有螺旋纹的优质陶器 (最初形成于基辅附近的特里波利耶) , 可能是经过西伯利亚、乌克兰传入中国, 在河南仰韶村重新蓬勃发展起来, 以后又在甘肃的半山地区发扬光大。

从远古时代开始, 人类就在相互共享彼此的文明和智慧。文化的冲撞与交融, 不只是近现代的专利。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 传播空间的巨大变化, 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人们越来越需求精神世界的多元感性满足, 海报艺术中的文字组合设计作为信息传播的交流媒介, 碰撞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 成为最具精神浸透力的传媒之一。

乌克兰和汉语文字的“组合字体”, 就是把某种字体的中文字和乌克兰文字组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的组合。乌克兰语与俄语是近亲, 和中国的文字同样是起源于象形文字, 发展到现在的二维文字 (汉字) 和一维文字 (乌语) , 它们之间的组合编排将会是两国设计艺术共同发展的奇葩。

一维文字及二维文字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视觉图形, 如何解读“读图时代”海报中新图形符号, 如何诠释中国文化, 包容海外文化, 如何吸引更多的关注和选择, 只有“设计先行”。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各类文化的整合, 会越来越体现在文字版式设计中, 并赋予海报更深层次的内涵,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共同理解欣赏并接受, 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起源于图画, 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 形成方块字, 以表意为主, 是独一无二的文字, 它独特的笔画魅力, 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和艺术天堂。乌克兰是斯拉夫字母式语言, 是一种由一定种类和数目的字母排列而成的符号, 两者的版式组合在海报中视觉对比强烈, 风格别致。在设计理念共通共融的基础上有全新的研究方向和很好的运用前景。它们的组合让阅读和解读方式都有本质的改变和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极具时代创新感, 并可以引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 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乌克兰的字母彼此独立, 按一定顺序, 从左到右向一个方向排列构成的。这种排列除了左或右两个方向外, 不会将字母摆排在其他方位或忽左忽右。从平面上讲, 是一种构成和的单向性有序排列的线状文字。而用笔划构成汉字的方式则要复杂得多, 完全可以打破这种规律, 将后一个字书写在前一个字的上面或右下面等地方都可以。汉字笔画不是从左到右呈线状排列, 可能是从上到下, 可能是从左到右, 也可能是混合的。其次, 构成某一汉字的各笔画之间可能互相相交, 而不是互相独立。如果两种文字并置组合, 能够产生富有变化的秩序感, 而且还不乏一些时尚的设计意识, 版面会轻松灵动, 品味和层次更有提高, 形象更富张力, 更加吸引眼球。

乌克兰文字是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 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有强烈的安定、整齐、规律之感。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 故此, 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笔画重叠的汉字来和它组合, 会打破版面这种格局, 形成一种律动的个性化的构成形式, 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中乌文字结合排版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字体符号的并化的排列, 会产生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之感, 同时也有差异性表现。异样性质的文字组合, 产生出的强弱、疏密、动静、轻重的对比, 极具统一变化的效果。

中乌文字排版比例是形的数量结合的关系, 是一种几何语言, 也是一种带有抽象气质的艺术形式。良好的比例关系可以制造出最大的和谐。它们的组合中带点变异, 带点有规律的突破, 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之异, 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其涵义也在当中无限延伸。

乌克兰字单方向进行, 而汉字需要根据具体结构, 来决定起始处和各个笔画的顺序, 笔画是空间上两个部件的叠加, 彰显的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甚至可能是多向的。汉字笔画也是两个方向横向和纵向及多方向摆排, 笔画相交可能会出现三维的布局。乌克兰文的字元是左右分布 (排除字母的形体书写方向) , 因此只是一维的布局。一维和三维的字体组合本身就是一种绝好的创意, 它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所产生的秩序感, 结构感甚至空间感可以集中视线, 其科学性和条理性构建出多种层次感, 让版面有一种活动的跳跃效果, 这正是设计智慧的完美结合及体现。

文字是文明的表征符号, 有鲜明特征。乌克兰文字是以西方文明为实体的字母文字, 中文字是以华夏文明为载体的表意文字, 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两种文字体系的组合显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思想内涵的碰撞与交融, 开辟了一个由不同字体组合延伸出来的可调和的字体组合设计状态。

汉字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风格。是文字的艺术品, 有巨大的美感。斯拉夫人早期使用象形文字, 在文字的形成过程中, 受到了希腊字符和拉丁字符的直接影响。乌克兰文字有独特的沉稳、忧郁、坚忍不拔的性格。这两种字体的性格差别很大, 字体大小构成区分鲜明, 明显的对比就使得这种组合视觉上颇为丰富。这种根本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文字并置却显得很统一, 它所体现的简朴现代, 坚固雅致、方正优美中, 所包含的信息容量很大, 恰如它所代表的“文字文化是人民之间心灵沟通最好的桥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产生了这种文字组合, 而这种文字组合反过来升华了这种精神。

另外, 字体组合的表现方式变化多样, 视觉上更有力量, 有一种活力之感。表现形式新奇特别, 表达的主题会很明确。当然设计中的字体最好不要超过二种或是三种。

中乌文字体组合设计的成功与否, 不仅在于字体自身的书写, 同时也在于其运用的排列组合是否合理恰当。如果海报作品中的文字组合排列不当, 拥挤杂乱, 缺乏视线流动的顺序, 不仅会影响字体本身的美感, 也不利于观众进行有效的阅读, 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和对作品的诉求力, 也不利于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和表达设计的概念和构想。文字的设计要服从于作品的整体风格特征, 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 也有传递美的感受的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有了想象才有现实。而如何提高中乌字体整体设计思维能力、创意能力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也是强调创造性设计并树立创造设计的一种观念;以更高的目光、更全面的能力引领中国的设计向国际化迈进, 引领国外的设计走入中国, 是我们当代设计人重大的机遇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在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国和乌克兰一样面临着外语 (主要是英语) 的冲击, 报刊、网络、影视屏幕、广告中大量使用外语词和外文字母词, 我们应密切关注这类热点问题, 加强中文和乌语的应用研究, 做增强两国人民心与心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 推动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先驱者。

文字创新 篇9

仔细翻看这本经书就会发现其不同于平常经书, 通篇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我们不禁会产生众多疑问, 此经书讲的到底是什么?其实, 这本经书中的简笔画便是文字, 通过简单的图画传递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文字。因这些简笔画传递的是关于东巴教文化的内容, 故将这些“文字”称作为“东巴文”。如若认为“象形文字”是简单易理解的, 仅需对其所描绘的简笔画的意思来进行理解即可读懂《东巴经》, 那便是自作聪明。据史料记载, 东巴文字大约有1600字左右, 而《东巴经》却是个庞大的工程, 有“万卷经书”的称号。如此庞大的工程怎么会依附在一个个小小的东巴文字上发展起来呢?这就要归功于形似而意不同的东巴文字。虽说东巴文字以简笔画形式表现, 但若细节略有差别, 意思就截然不同, 不可完全以理性推理的模式来学习和阅读。基于此, 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传延至今就主要依靠于“世袭制”的东巴, 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沿用至今, 所以东巴文又有被称之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美誉。

一、东巴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东巴文最初是出现在岩壁上, 以岩画的形式来记录, 继而慢慢有所改变, 出现在可以随身携带的木板上, 以木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们开始进行狩猎之后, 便用动物的皮制成书, 作为书写东巴文字的“记事本”。随着物质生活各方面的匹配齐全, 制纸工艺的产生, 东巴文的记载也转战于纸上。东巴文主要是以简笔画的粗线条形式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由此可以看出, 东巴文字的形成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具有极强的象形性。正因东巴文字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随后在大洋彼岸也刮起了东巴风。

在大洋彼岸较早对于提及到东巴文的著作, 是由法国人太伦·拉科佩伦1894年在伦敦出版的一本著作《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 其中收录了部分《东巴经》的手抄本。而法国著名学者巴克 (BOCOT) 教授也造访当地, 随后将此次造访纪实录入《LESMSOS》著作中。而在国内对东巴文字的研究是由以和志武为代表的研究团体共同对东巴文进行研究, 由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对东巴文字做了初步的认知, 对文字结构的构成进行分批比对讲解。但目前的书籍记载并没有明确的关于东巴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特色、突破点的较为明晰的探究。作为艺术设计者, 我们应赋予其新生力, 挖掘其内在潜力和价值。

二、东巴文字独特的视觉艺术

现在的时代是一种快节奏、量产的时代, 一些新生事物成为引领时尚的主流。但并不是时尚主流完全被“新生”所引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这些新生主流反倒是会促使人们对过去的某一个时代、事件、人物等产生“忆”、“怀旧”、“复古”感。所以, 一些文学界、设计界大师如中国文学界的和志武、日本的设计师浅叶克己等人开始对东巴象形文字展开深入研究, 将5000年前就产生的东巴文字进行整理、研究、创新, 赋予其新的含义, 寄予希望。使这种古老的美学开始升温, 慢慢回归到了时尚“T台”。

东巴文对所描述的事物形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他们对所要描述的事物的表现经得起推敲。在对某种物品的某个时间、状态如“空”、“满”、“溢”的表现, 简单直观看是以容器的器壁内“点”的多少、密集度来进行较直观的描述。

“空”字则是在曲线弯曲凹陷的容器内一片空寂、无杂点, 意为没有、空空的意思。又如“饿”字的表现则是线条勾勒出的一个人腹部鼓起, 但腹腔内空空, 指代“饿”、食不果腹的意思。

“满”字则是在曲线弯曲凹陷的容器内有诸多实心小圆点充满整个容器。同理“饱”字的表现则是线条勾勒出的一个人腹部鼓起, 且腹腔内部有许多形如细沙的小点填充满整个腹腔, 意为有食物“饱”的意思。

“溢”字则是在弯曲凹陷的容器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实细小如沙的圆点, 并且顺着弯曲的容器壁内侧向外蔓延开去, 直至容器口顶端溢出来, 给人的感觉犹如刚斟好的啤酒, 啤酒泡沫向外溢出的感觉。

通过以上三个字对东巴文的表现形式、文字的构成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看到东巴文的表现对于美术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基本三要素进行合理的运用, 从而构成文字框架、明确传达所表现的字 (词) 意。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东巴文字的写实性与超强的象形性。

三、东巴文字的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突破一定的局限性, 将东巴文字不作为单个字来识记、理解, 而是将东巴文看作为元素, 运用其中的一个元素或几个元素, 在招贴中加以运用。将东巴文中对于食物的描绘应用到餐饮行业, 在对餐饮行业的宣传招贴、包装上运用, 即能增强产品的趣味性, 又可以运用人的“好奇心”增加对产品的关注度。就如日本设计大师浅叶克己就已经在对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中灵活运用到东巴文字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同时,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有趣的东巴文象形文字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例如在平常以招贴作为媒介进行产品宣传, 会引起人们的好奇, 引发共鸣。在礼品方面书写成祝福语既有“心意”又有“新意”。在日常的电脑、手机等作为聊天“提趣”的形式, 增加情趣, 这不仅有助于烘托气氛, 更增强活跃度。在这里的研究日本要比中国先行多年, 并且现在日本对于东巴文化的热爱也成为了主流趋势。

四、总结

千年以前东巴文的主要职责为记事、纪实性质, 作为东巴教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出现、发展。而今我们除了对于这种远古时代的艺术进行保护之外, 还可以合理开发, 寻求创新, 唤醒沉睡千年的美学, 使之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从而丰富当代对美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丰富我们的视觉艺术和对古典美感知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国瑜, 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喻遂生.纳西东巴形声字研究纲要[A].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G].成都:巴蜀书社, 2003.

[3]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郭贸来.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文字创新 篇10

一、再思文字定义

(一) “文字”一词的比较

汉语“文字”一词, 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约相当于象形和指事这两种六书字体, 是指“形成符号的动机性表达手段” (孟华, 2004:89) 。在英文中, 没有与“文字”直接对应的单词, 常用的是“writing”, 原意为“书写”,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汉字符号和西方字母符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侧重于形和意的结合, 后者则较为单纯地关注于形。在西方语言学界, writing与“言语” (speech, 也有将其译为“口语”) 为同一级概念。David Crystal在他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语言”的两种不同但是平级的表现方法和渠道, 由这两种方法和渠道得到的结果就是“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 (Crystal, 2002:179-181) ;Coulmas则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平级的“交流活动”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 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看作是语言的两种形式。这些术语经常被混乱使用, 导致了文字研究话语圈内一定程度的混乱。在这些情况下, 文字被定义为语言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这与“工具论”在本质上是类似的, 延续了西方关于语言、文字思想的传统, 是典型的索绪尔式等级制文字定义。

(二) 语言中心主义下的文字定义

自索绪尔以来, 在现代语言学的领域, 文字被作为语言的附属品、记录工具对待, 其地位之低与作用功能之高, 形成了极为强烈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反差。这种观点被德里达斥为语音中心主义 (phonocentrism) 或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其历史久远, 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在《费德若篇》 (Phaedrus) 中就提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引用古埃及国王Thamus和文字的创造神Theuth的一段故事, 故事中Theuth将自己创造的文字展示给Thamus国王看, 言称这项发明将能帮助埃及人提升智慧和改善记忆, 但是国王持怀疑立场, 斥之为辅助记忆的工具, 人们一旦采用了这种工具, 就会依赖外在性的资源而不会靠精神上的内省获得知识, 其所获得的并不是真知, 而是伪知识 (Postman1992:74)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中也有“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的论说。语言 (口语, 或有声语) 的重要性远在文字之上, 这跟汉语文化的情况截然相反。索绪尔在特殊的语言学转型背景之下, 作出“文字表现语言”的论断, 将注意力从语文学 (philology) 吸引到语言本体研究上来, 而之后的语言学界却一直遵循着这个说法, 并以之为教条, 一致将文字定义为记录或表现语言的工具, 没有综合考虑世界范围内其他的重要文字系统如汉字的实际情况。类似的还有前苏联语言学家伊斯特林的定义:“文字是有声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 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是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 长久保持, 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B.A.伊斯特林, 1987:10)

(三) 符号学视野的文字定义

我国国内语言学界关于文字的定义起初跟西方语言学的结论一脉相承, 统一认定文字是记录语言表现语言的工具。然而,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稳步的发展, 国内也开始积极反思传统的语言文字观, 尤其是在立足于汉语汉字的实际,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 吸取多年文字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教训, 重新审视将西方逻各斯主义和语言学思想用于汉语汉字研究所造成的弊端和不足。汉字, 作为人类现存使用年限最悠久、单语使用人数最多的独特非字母文字, 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跳出语言作为文字定义标准的圈子, 从符号的角度尝试分析文字, 如孟华、黄亚平、陈宗明等, 就汉字符号学写出两本专著, 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批判西方关于文字定义的同时, 国内也有人提出重新考量汉代著名文人扬雄的文字说:“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将此视为更适合汉字的文字定义, “把文字看成直接表达心灵经验 (思想、意义) 的, 比口语更形象化的视觉符号” (曹念明, 2006:28) , 强调文字相对于语言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出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文字是“人们使用由线条 (笔画) 组成的字符集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情绪的视觉符号系统” (ibid:35-36) 。较之于以语言为准绳的文字定义方法, 这个定义实际上将文字的范围扩大到了包含所有书写的表音、表意符号在内, 也不否认文字有记录语言的功能。然而, 该定义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字符集”本身可以指称“文字符号的集合”, 而且与后面的“视觉符号”有重复累赘之嫌;另外, 符号过程 (semiosis) 的完成, 必须有符号释解双方的共同理解作为基础, 所以, 约定俗成 (conventional) 是文字的一个必要前提因素。为了精确起见, 我们可以在原定义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将文字定义为:人类用线条 (笔画) 组成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和情绪的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再思言文关系

对文字的研究, 出发点有很多, 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考古学、传媒学等, 总结起来, 都有两个共同的参照系, 那就是人类思维和语言 (文章中“语言”指口语, 或有声语) 。其中, 语言是一个分界点: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这个问题决定了文字研究的走向。

表中“等级”指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 “记录情况”指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或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记录的“对象”。

现代语言学家已明确地将文字与语言区别开来, “文字并非语言”, 这一点已经在Bloomfield、Crystal、Coulmas、Dinneen等众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得以阐明 (Bloomfield, 2002:298;Crystal, 2002:179;Coulmas, 1989:273;Dinneen 1995:2) 。由此可以得出, 文字不隶属于语言, 语言也不隶属于文字, 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地位应该也必须是相对独立的。根据上表显示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一) 文字和语言不平级

将文字看成具有他律性 (heteronomous, heteronomy) , 从属于语言, 居于次位 (secondary) (N觟th 1990:261) ;语言为一级符号, 记录、反映思维, 文字为二级符号, 记录、反映语言 (陈宗明, 2001:8) ;语言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 (高名凯、石安石, 1987:186)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工具;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 (叶蜚声、徐通锵, 1991:173) ;甚至有人说文字隶属于语言, 等等。这类观点最早应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spoken words (ta en to phone) are the symbols of mental experience (pathemata tes psyches) and writt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spoken words.” (Derrida, 1997 (1967) :98) 就是说:“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多年来, 这种观点在中西方学界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导致文字的研究从属于语言学, 甚至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整体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符号系统, 文字系统具有表现整体语言的使命, 看起来它们各自和相互的价值不用冒被埋没的风险,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 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 (索绪尔, 1980:46-48) 。

(二) 文字和语言平级

二者是两个平行的记录、反映思维的符号系统;文字和语言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互为符号, 这也就是文字有时“遮蔽”和“投射改变”语言的原因所在 (孟华, 2004:33) ;文字, 是平行于听觉符号的视觉符号, 记录思想情感 (Jean, 2001:12;曹念明, 2006:35-36) , 等等。这类观点, 是近些年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语言文字观。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经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发现并批判了这种思想下语言文字观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文字理论:文字“不再表示一种主要能指的不一致的复制品, 不再表示能指的能指, 文字概念开始超出语言的范围” (德里达, 1999:8) 。他以“分延”的文字观代替了索绪尔式的“等级”观, 文字在呈现语言的同时, 也否定了语言, 因为文字的在场, 必然是语言的不在场;同时, 文字呈现自身, 是以语言的形式, 模拟采用语言的结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记录语言”, 事实上, 文字以语言的结构或方式呈现自己, 所得到的只是语言的摹本, 而并非原型, 这个原型是不在场的 (孟华, 2004:28-29) 。德里达的理论之提出, 处在特殊的反逻各斯主义背景之下, 所以, 可能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文字虽然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总的来说, 它终究不能完全代替语言;而且对不少语种来说, 字母文字描写、记录语言的功能仍然是既成的事实, 德里达的理论改变了一叶蔽目的“文字仅仅为了表现语言而存在”这样的论断, 但没有改变字母文字的这种表音事实。

三、结语

文字的定义并不一定能够用语言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 已经相对独立于语言的听觉符号系统之外, 但是又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 呈一种双螺旋式平行关系。此在彼缺失或不在场的情况下, 行使意指作用, 表现思维, 传递情感。在使用文字的文化中, 两种符号系统之间应是一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或者真的就如索绪尔所说,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 (索绪尔1980:46-48) 。

摘要:文章从符号学视角重新审视文字的定义, 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 认为文字是和语言同级的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者在各自的符号过程中既相对独立, 又相辅相成。

回到风景的文字 篇11

《妙法自然》的创作精神是: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尽美”,神情内容上追求“尽善”,进而发扬、传递书法艺术的美学。策展人刘小康和陈俊良史无前例地召集世界五大汉字使用区的40位平面设计大师,以董阳孜的24帖书法字发想、融合,全新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240张海报作品,并邀请产品设计师跨界开发出一系列文创商品。

被誉为日本“天皇级”设计师、82岁高龄的日本平面设计协会理事长永井一正以手绘的卡畦伊免宝宝包围董阳孜的“爱”字。现居德国的中国设计师何见平,以机械而规则、密如织网的细线,试图再现运笔行墨的轨迹。该展最年轻的台湾新生代设计师陈普则把董阳孜写的“乐”字变身为可爱的小怪兽,不时操练着“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设计师们每人创作6幅海报,各自探讨不同概念,表达新的涵意。

《妙法自然》的展览空间,由建筑师陈瑞宪操刀。擅用简单线条蕴含深刻寓意的他,用书法习字的九宫格概念,将空间以交叠的层层黑色帷幕创造出立体版的九宫格。这基础的点线面构成的量体是空间的原型,而人活动的轨迹就如同书法的笔划,行进在九宫格之间。其中,每一格就是一个独立展间,四面展示着来自国内外平面设计师们的作品。行走在全黑的、仿如浸润在墨汁之中的巨大帷幕走道,窗外微微幽光洒进,在空间与书法之间,有了结构性的相遇。

文字创新 篇12

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此后《语言文字应用》很快成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期刊之一,记录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的起步与发展,成为见证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如今《语言文字应用》已走过20个年头,对其20年来所发表的文章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基本概貌和发展轨迹,对刊物本身也有积极意义。

《语言文字应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语言文字应用学术刊物,国家级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杂志刊登语言规划、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还追踪报道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学术报告、书评、笔谈、资料等。本文以20年(1992年第1期~2011年第4期)《语言文字应用》所发表的1413篇文章①为统计样本,从内容分布、作者人数、篇章性质、文章种类、所用方法、资料来源和学术规范七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文以先提供数据再进行分析的方式对相关内容作全景式纵览,这样也许能把20年来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及刊物的发展轨迹看得更加清晰。

二 数据与简要说明

(一)内容分布

自1994年第1期起,《语言文字应用》根据内容将所刊文章进行分栏,形成若干研究板块,本文统计以此为基础,对部分类别做适当调整。如1999年第1期《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原刊归为网页追踪,本文归入语言教学。统计结果见表1。

《语言文字应用》从1992年第1期到2011年第4期,共有文章1413篇,内容涉及30多个领域。尽管所涉领域繁多,但并非平均分配。20年来,计算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话推广、词汇研究、语用研究、汉字研究、语言规范和语言规划等,始终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板块,合计比例高达80%左右,其余20多个研究领域作为临时板块约占20%。这一统计结果与刘艳春(2005、2010)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

(二)作者人数

作者人数包括独著、二人合作、三人或以上和课题组,其中课题组一项包括委员会。本文在统计中以实际参研人数为准。如1992年第1期《“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研制与实践》一文,署名“孙修章”,但文中所述内容是包括作者在内的整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统计中将其归入课题组。有的文章在题目下标注了某某课题组,同时也署上了执笔人姓名,如2011年第1期《关于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调查报告》,署名“普通话审音工作宣传与意见征集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为“王敏 姚喜双 魏晖”,本文也归入“课题组”。有的文章是一个大课题中的子课题,也以课题组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显示,《语言文字应用》中独著占74.88%,集体合作占25.12%。其中,前十年独著占80.79%,集体合作占19.21%,后十年独著占68.94%,集体合作占31.06%。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正在由“单兵作战”的研究局面向集体攻关研究格局推进。

(三)篇章性质

篇章性质包括偏重理论建构与探讨和偏重解决实际问题两类,前者如《再论汉语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后者如《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统计结果见表3。

《语言文字应用》所刊文章中偏重理论建构与探讨的文章一直占主体,平均比例为68.22%,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仅占31.78%,且有逐渐下滑趋势,前十年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占36.30%,后十年已下滑至27.23%,下滑了约9个百分点。

(四)文章种类

文章种类包括介绍性文章、建设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其中介绍性文章指着重介绍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的进展等。建设性文章指提出自己的发现、观点、理论、方法或如何解决某些问题等。评论性文章指就某些著作、理论、观点或方法等的讨论、评介或商榷等。统计结果见表4。

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建设性文章为主,在1413篇文章中,建设性文章有1149篇,占81.32%。介绍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分别占8.84%和9.84%。从历时发展来看,评论性文章在前后十年中的所占比例比较恒定,而前十年的介绍性文章明显多于后十年。

(五)所用方法

在1413篇文章中包括介绍性文章、书评和研究性论文(包括书评之外的其他争鸣文章),本文所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研究性论文。研究性论文主要有三大类型:经验总结型、理论分析型和实证型。统计结果见表5。

(1)经验总结型。

语言文字应用强调的是应用,实践性很强,将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语言文字应用》中这类文章402篇,占32.68%。

(2)理论分析型。

指作者带有明显的理论意识、理论追求,不满足于具体做法的描述。具体又分为两类:A.理论构建类,如李明洁的《流行语的符号本质及其意指结构》(2011年第4期);B.理论借鉴(或理论应用)类,如张日培的《治理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规划》(2009年第3期)。《语言文字应用》中这两类文章共计420篇,占34.15%。

(3)实证型。

指用调查、实验、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的类型,依靠数据说话是其主要特点,因此一般认为科学性更强。《语言文字应用》中这类文章有408篇,占33.17%。

总体来看,三类文章比例较为均衡,基本各占三分之一,但发展趋势各异:经验总结型呈下降趋势,理论分析型走势恒定,实证型逐年上升。见表5和图1。

在实证型研究中,有的是定量研究,有的是实验研究,有的是个案研究。在1230篇研究性论文中个案研究数量极少,且在20年中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没有将其放入列表。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在数量上有非常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见表6和图2。

(六)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中的实地调查包括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问卷、抽样和测试等,“其他”一项则包括文献报刊资料、网络资料、举例等。统计结果见表7。

《语言文字应用》中来自实地调查的资料占18.94%,来自语料库的占8.70%,其他占72.36%。从历时发展来看,前后十年的变化比较明显,后十年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语料库,其比例相比前十年都几乎翻了一番。

(七)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如有无参考文献、引文是否注明出处等。孙德金认为“学术规范已经成为判定论文有无学术性或学术性强弱的一个尺度”②,因此我们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统计。对文献的参考在文章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显示:(1)在参考文献中列出;(2)在附注中列出;(3)在附注中列一部分,其余列在参考文献中;(4)在夹注或脚注中列出。统计时把握的标准是,只要是上面4种的任何一种都算有参考文献。统计结果见表8。

前十年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有参考文献的占60%,后十年有参考文献的比例已升至94%,参考文献数量也从前十年的平均每篇5条升至后十年的平均每篇11条。这些数字说明,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推进,研究者的参考文献意识逐渐增强,学术研究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 分析与思考

(一)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内容广泛,主攻方向明确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正在努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内容分布上,它通过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有效配合,既突出了重点,又顾及了全面,在反映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主攻方向的同时,也起到了配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调整语言文字研究方向等作用。

一个学科、一个方面的研究的发展,需要两个相互推动的条件:(1)社会发展的需要,(2)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重要平台。比如,面对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人对现状不满,中学语文教师也希望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如语言习得规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特点、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教材的科学化、考试的规律等,《语言文字应用》共发表了该方面文章142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实际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成果。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涉及30多个领域。从1994年起,《语言文字应用》以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形式,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基本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杂志编者对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本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显示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话推广、语言规划与规范等作为基本板块,共发表相关文章700多篇,充分显示了该时期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和研究的主体内容与主攻方向。临时板块,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宣传、报道国家重要的语言文字政策或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大事件,比如1998年第1期“祝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的系列笔谈、2001年第2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系列笔谈等。第二,及时调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方向,指引研究道路,比如1995年第1期的笔谈《寄厚望于应用语言学》(许嘉璐)、1996年第3期的《关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与学风的思考》(吴继光)等。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还具有及时反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点、追踪报道国内外语言文字研究热点的作用,这一特点无论在基本板块还是临时板块都有所体现。前者如自1997年以来我国进入语言文字工作的第三个阶段(陈章太、谢俊英,2009),“对语言进行监测和研究,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把语言视为重要资源”“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等,成为这一阶段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李宇明的《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陈章太的《论语言资源》(《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1期)、张先亮、谢枝文的《生态观视野中的汉语言和谐》(《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等文章都非常及时地反映了上述内容。后者如1999年第1期的《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徐娟等)、2011年第4期的《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戴曼纯)等,都及时地对国内外语言应用研究热点和焦点进行了报道和追踪。

(二)研究者跨学科合作与集体攻关的研究形式日趋凸显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且有逐年上升态势,这既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应用性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又与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正在转变观念、跨出围墙直接相关。

金武刚(1999)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C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样本,对语言学研究进行了统计。在语言学的117篇文章中,独著107篇,占91.45%,课题组方式为0。2005年刘艳春对《语言文字应用》11年中发表的852篇文章做了统计,其中独著689篇,占80.9%,课题组方式45篇,占5.3%。本文对20年《语言文字应用》中1413篇文章进行统计,独著1058篇,占74.88%,课题组方式86篇,占6.09%,加上二人合作、三人或三人以上合作的,集体攻关的比例合计达到25.12%,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且有逐年上升态势。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往往需要综合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难以用单一方法来完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客观上更需要团队合作与集体攻关。许嘉璐曾经感慨地说:“要提倡合作的精神、团队的精神。‘单兵作战’,这是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和需要。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关键性课题往往需要跨学科、多单位合作、多人参加。但是现在不但学校的围墙跨不出去,连系或教研室的界限也难以打破,其甚者门派森严,同一研究室中也彼此封锁。”③前十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集体攻关合计比例不足五分之一(19.21%),而后十年,通过集体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接近三分之一(31.06%),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正在打破枷锁、跨出围墙,逐步实现跨学科的通力合作与集体攻关。

(三)理论建构与探讨的研究居多,问题解决导向需增强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内容上包括两头:一头是理论,一头是应用。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高举的虽是“应用”的大旗,但却十分重视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语言文字应用》应该注意二者结合中的“解决问题”导向。

从《语言文字应用》20年来所刊发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其对理论的重视。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分别从语言学习与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语言文字规范、语言规划、辞典编纂、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各自的规律、方法和原则。如佟乐泉的《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讨》(1996年第1期)从心理学角度比较了“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的利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把识字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常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要顾两头。一头是解决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一头是发展学术。近20年来我们“偏重理论建构和探讨”的文章始终占主体,“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也许是学科发展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特有现象。但是我们觉得,接下来《语言文字应用》要注意两者结合的导向,因为对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而言,解决实际问题是更基本的,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四)评论性文章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介绍性文章前后十年的比例变化,与我国应用语言学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直接相关,建设性文章一直是研究的主体,则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学科整体尚处于初期阶段的必然。《语言文字应用》一直比较重视学术讨论与争鸣,但这方面文章的质、量双向提升,仍是今后应该努力加强的方面。

我国应用语言学以1999年为界,之前处于学科的起步阶段,之后处于学科的发展阶段。在一个学科的起步阶段,对其主要内容(如学科性质、定位、理论、方法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说明和介绍会相对多一些,进入到发展阶段,介绍性文章会相对减少,建设性文章会相应增加。《语言文字应用》介绍性文章和建设性文章在前后十年中的比例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特点。建设性文章始终占据《语言文字应用》的主体版面(80%左右),这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总体而言尚处于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所决定的。

《语言文字应用》一直很重视学术讨论与争鸣,龚千炎曾在创刊号中提出:“将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学术上不搞‘一言堂’。不同观点的文章,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都可以在本刊发表。”④创刊至今,这一思想得到了相应体现,比如关于语言是否属于生产力范畴,1993~1994年刊登了好几篇针锋相对的文章。然而,该类文章的质、量双向提升,仍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比如,从总体数量上看,20年《语言文字应用》共发表文章1413篇,评论性文章仅有139篇(书评58篇,其他争鸣文章81篇),还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从质量水平上看,赞扬的多,批评分析的少,似乎成了我国书评的通例,而其他争鸣文章有的也需要在学术态度和分析层次上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五)越来越重视数据、定量和实验,个案研究有待增强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始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数据,越来越重视定量和实验方法。个案研究一直很少,这可能是今后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理论意识和理论追求,这一点不仅在前面的篇章性质中有所体现,也体现在20年来理论分析型文章始终占三分之一强。这一特点与《语言文字应用》杂志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理论研究的编辑思想直接相关。应用最忌讳的是凭一时经验或只重个别事例而不注重理论规律的“实用主义”。在应用领域,研究者遇到的对象千变万化,如果没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极容易导致“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又产生了一堆新问题”的情况,因而需要理论的彻底性。《语言文字应用》不仅在收文上重视有理论深度的文章,还专设“语言文字应用理论”板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研究者的理论意识,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一开始就具有相当浓烈的理论色彩。

在研究类型中,经验总结型文章由前十年的46.46%下降到后十年的19.81%,与此同时,“实证型”研究由18.69%上升到46.70%,其中定量研究和实验方法分别由前十年的17.17%和3.87%上升到后十年的45.12%和11.32%,主要分布在语言规划、普通话推广与测试、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和儿童语言研究等领域。个案研究一直很少,需要加强。

(六)来自实地调查和语料库的材料性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语言文字应用面向社会的学科性质决定其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而对语料库的建设和利用也成了信息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实地调查和语料库前后十年的比例与规模变化,说明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调查和语料库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研究中努力践行。

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中使用实地调查资料(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问卷、抽样和测试等)的研究文章比例已经由前十年的12.63%升至后十年的24.84%,而且深入实地调查的力度和样本规模也越来越大。以2011年第1期的两篇文章为例:向音、李峰的《军事领域言语社区研究》,资料来源是作者的1099份有效问卷;柴省三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听力测验构想效度研究》,资料来源是全国7828名考生的实测数据。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对现代科技的利用,对语料库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前十年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的占5.56%,后十年已升至11.64%,比例翻了一倍多。语料容量也在不断扩大,以亿为单位的语料容量陆续出现在有关的研究中。比如杨玉玲的《“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2007年第4期)利用的是拥有1.645亿字的清华大学语料库;侯敏的《2010年度新词语解读》(2011年第4期)利用的是拥有10亿字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

(七)规范意识增强,学术研究正朝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伴随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应用》的学术规范意识日益增强,学术研究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比如,从参考文献来看,前十年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有参考文献的占60%,后十年已升至94%,参考文献数量也由前十年的平均每篇5条升至后十年的平均每篇11条。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也由前期的不够规范逐渐走向规范和统一。比如,前期的很多参考文献标注序号不统一,如1994年第4期的连续3篇文章,参考文献序号有的标注为①②③(如第96页),有的标注为1.2.3.(如第100页),有的干脆不标序号(如第108页)。1997年起《语言文字应用》对参考文献标注序号加以规范,统一为[1][2][3]……。前期也有一些附注或参考文献的内容不完整。如1996年第3期第93页的“附注”:“本文所引用的广告语,来自以下书刊:1.《现代广告全书》(杨荣刚等主编)。2.《广告语典》(费立群、温玉洁主编)。3.《企业实用广告写作指南》(李学勤主编)。…… 9.《应用写作》1992年第2期。”上述参考著作只给出了作者和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都没有,而所列的期刊,只给出了期刊名称和出版年期,至于参考的是该刊中的哪篇文章、作者是谁、所在页码多少等等都没有交代。

从文章的其他部分来看,也逐渐由前期的不够规范向更加规范发展。比如,前期有些研究性论文有摘要、关键词,有的没有。从1999年开始《语言文字应用》统一了封面,也开始有中英文提要和英文标题,但不是每篇文章都如此,如1999年第2期,有的文章有中英文提要和英文标题,有的文章就没有。1999年第4期的第一篇和第三篇文章都有中英文标题和提要,第二篇文章英文标题没有,中英文提要也没有。直到2002年,《语言文字应用》的文章格式开始全面规范,趋于统一。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附注、参考文献等等,在2002年第1期“封三”的“来稿注意事项”中逐一做了规定与说明,从此《语言文字应用》的每篇研究性论文都有了比较统一的格式与规范标准。

当然,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语言文字应用》在规范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各板块的名称设置从历年来看就不够统一。如有关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的文章,有的年期将其分别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板块,如2005年第1期、2008年第4期;有的年期则将其设置为一个板块,如2007年第2期、2009年第2期。再如,有关法律语言的文章,板块名称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如1996年第4期、2007年第2期;有的设置为“语言与法律”,如2002年第4期;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研究”,如2005年第3期;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学”,如2006年第4期、2008年第4期等。

四 结 语

自《语言文字应用》创刊以来,于根元、王宁、卫志强、朱峰、萧国政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过回顾与述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见解。在杂志创刊20周年,笔者从上述七个方面,通过对其刊发文章的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试图为同仁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资料。有的只是提供一个数据以供参考,不一定某些数量上升就好,下降就不好,数据的升降与否,有时是学科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定表现,有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从前面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在过去的20年里,《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其自身也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而愈加成熟。相信在下个20年,会有更多高质量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在这块沃土上问世。

摘要:《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已风雨兼程20年,对此间其所发表的1000多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对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作全景式纵览。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内容广泛,主攻方向明确;研究者以学术建设为主,集体攻关日趋凸显;对实地调查和语料库的重视与利用,加速了实验、定量等研究的发展;从经验向实证推进过程中,研究者的理论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学术规范也日渐加强。个案研究、“问题解决”导向和学术评论的质量双向提升,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今后需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范围,研究形式,研究方法,学术规范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谢俊英.语言文字工作稳步发展的60年[J].语言文字应用,2009,(4).

[2]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9.

[3]金武刚.定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一项来自3199篇论文的内容分析[J].社会科学总论,2003,(1).

[4]刘艳春.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刘艳春.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6]王宁.语言文字应用的广阔天地[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7]卫志强,何元建.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8]萧国政,李向农,汪国胜.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开拓与进取[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9]于根元.《语言文字应用》五年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10]禹永平.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广阔天地[J].语言文字应用,1994,(1).

上一篇:酒店业网络营销探究下一篇: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