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体系

2024-10-03

文字体系(通用11篇)

文字体系 篇1

摘要:退役运动员在职业转换过渡期时, 由于长期从事体育训练和比赛, 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和就业经验, 在退役专业时就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职业转换。针对退役运动员如何进行职业转换, 并根据退役运动员转业安置的方向和需求, 来设置相关的职业转换课程, 本文主要就如何建设职业转换课程体系中语言文字类课程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课程建设,语言文字类

我国运动员的保障体系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逐渐完善, 党和国家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运动员的福利待遇等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和相关部门陆续发布意见、办法等文件保障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医疗保险等。运动员退役时, 相关部门都会安排运动员今后的退役转业安置, 并开展职业转换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多样的学习, 培养运动员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 帮助运动员顺利渡过退役转业过渡期进入新的人生职业生涯。

一、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的方向与课程需求

运动员在退役时面临职业转换和就业问题, 缺乏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和一定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 出现就业方向不清晰、就业障碍和社会不适等问题。退役运动员一般选择的就业方向主要有继续从事体育事业如教练、体育教师等, 进入国家部门、事业单位如体育局等, 自主创业如开办体育公司等, 以及其他转向其他行业就业。

退役运动员选择继续从事体育事业, 留到队里当教练或是去学校当体育老师, 需要退役运动员的专业运动技能之外, 还需要运动员一定的教学能力, 在设置职业转换课程中就要着重培养运动员的教学能力。现在的体育教育提倡体教结合和国际化, 需要退役运动员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具备掌握文化知识、普通话甚至外语等。运动员选择部门、国家事业单位, 进入体育局等单位工作时, 退役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个人综合能力和技能。退役运动员在国家部门、事业单位工作, 需要运动员研究和处理相关部门文件, 还有开展汇报演讲、制作文件等, 退役运动员要有一定的文字运用功底、文书书写能力和演讲能力等。近年随着社会创业热潮的持续, 不少运动员选择自主创业, 主要围绕体育开办体育运动公司、电子竞技体育俱乐部等, 创业需要退役运动员有确切的创业方向和创业目标, 有一定的综合实力和商业知识储备。

二、建设职业转换课程体系的语言文字类课程

(一) 语言训练:普通话、外语

一般运动员都从小和其他队员一起训练, 教练和队员们常常使用方言进行交流, 运动员退役转业就业时需和别人使用普通话甚至外语交流, 运动员转业参加工作也需普通话测试和外语能力测试。在转换课程体系的语言文字类课程教学中, 需要训练运动员的普通话, 纠正普通话发音、为其参加普通话能力测试做备考和考前突击训练等。运动员平时长期艰苦的训练缺乏外语学习,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需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英语是使用最多的外语, 转业课程的英语教学要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和今后就业需要, 教授退役运动员基础英语, 让运动员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英语教学的教学任务是让退役运动员掌握基本英语单词和阅读能力, 听懂简单的日常交际对话, 能与人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对需要参加英语能力测试的运动员进行应试技巧培训。

(二) 文字书写课程

根据退役运动员转业的方向, 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 书写文书、文件、项目策划书等。文字书写课程主要教授运动员各类型文件、文书等书写格式、注意事项, 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和进行各类型文件、文书等的书写。开展文字书写课程教学的同时要求运动员增加课外的阅读量, 多看一些文章、项目书和文件, 熟悉各类型文书的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在文字书写课程中, 适当增加一些书法练习, 不仅可以让运动员写好字还可以陶冶情致。

(三) 语言综合运用课程

在语言综合运用课程中, 针对运动员转业进入社会需要与人交际、谈判和演讲, 课程主要包括演讲、交际和商务谈判三大部分。演讲课程, 理论部分教授运动员演讲技巧、演讲礼仪和演讲规范, 实践部分设置不同的职业情景, 让运动员们根据情景自由发挥来演讲, 培养运动员的临场应变和演讲能力。交际课程包括社会生活交际和职场交际, 社会生活交际教授运动员在实际生活中与人相处和交际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重点教授运动员在职场中的交际, 讲解职场交际的特点、礼仪、人物心理和注意事项。商务谈判课程, 理论课程介绍商务谈判的特点、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 实践课程让运动员根据商务情景模拟商务谈判, 培养运动员的商务素养。

三、总结

从语言训练、文字书写和语言综合运用三大方面来建设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课程体系的语言文字类课程, 基本满足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中对文字功底和口才的要求。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课程体系要从运动员转业方向的实际需求出发, 并符合社会市场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 具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职业素养, 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化, 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艳.吴学毅.关于江西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体系的研究报告[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 (14) :44-45.

[2]李祯.退役运动员职业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初探[J].青年文学家, 2012 (12) :220-221.

[3]李保禄.肖建忠.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0 (4) :101-104.

[4]李燕荣.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 2011 (36) :112-113.

[5]刘笑平.刘涛.文学类课程美育功能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21 (4) :125-126.

[6]李磊.华洪兴.杜韫洁.新时期完善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及路径选择.[J].军事体育学报, 2011.30 (2) :7

[7]王媛媛.“中国语言文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语文学刊, 2015 (21) :106-108.

文字体系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为了学生的明天着想,今年我区决定在初中各年级期末进行口语测试。

一、口语测试的有关操作

口语测试的试题,有区教研室提供样卷,各校也可自行设计。测评评委由本校

教师组成,也可培训部分高年级学生当评委。每个学生先抽题,准备5分钟后参加

测评,测评的时间是3分钟。

二、口语测试的内容

共两部分:一是朗读;二是根据要求说话。

三、成绩评定:按等级评分、1.朗读

(1)朗读正确、流利,语音标准,吐字清晰,感情适度,为“优秀”

(2)朗读正确、流利、语音标准,稍有字眼读不准,有感情,为“良好”

(3)朗读正确、流利、语音不太标准,缺感情,为“合格” 朗读不合格者,允许其自选诵读教材,参加复试,然后给予评定成绩。

2.说话、讲故事

(1)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态度大方,语

言连贯,评为“优秀”。

(2)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介绍得比较具体,说得比较清

楚明白,评为“优良”。

(3)基本围绕话题,勉强用普通话,说不太清楚,有1-2处结巴或遗漏,评为“合格”

(4)基本围绕话题,不用普通话,完全说不清楚,句子不连贯;甚至不

说话的评为“不合格”。不合格者允许补说。

四、要求

学校要把期末口语测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绝不能搞走过场,通过此项测试,提高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对朗读及口头表达技能的培养,改变目前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很差的状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明:本方案共十道题,每组一道,每个同学抽取一道,抽题后准备5分钟就应试。第一组

1.朗读《乡愁》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春夜喜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朗读《陋室铭》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朗读《爱莲说》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朗读《看云识天气》选段: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6.朗读《苏州园林》选段: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7.朗读《马说》片段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朗读《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宋朝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朗读《过零丁洋》和《天净沙》 过零丁洋(宋朝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净沙.秋思(元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朗读《五柳先生传》片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轨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姜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第二组

1向评委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可从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介绍,主要谈自己的优点或长处。2.描述一位你最喜爱的老师。3.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4.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喜欢原因说清楚。5.向大家介绍一位你的家人。

6.向大家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或文章,说清篇名、作者、内容及文章的优点、收获等。7.描述一下你参加今天口试的心情。8.想象一下20年后的你是个什么样子。

9.和大家交流一下近期你听到的一段新闻或有趣的一个发现。10.说一段广告词或讲一个小故事。常规题20题

1.扎根: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长;比喻深入到人群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

2.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3.官宦:泛指做官的人。4.讣告:报丧的通知。5.洧川 : 地名,在河南。

6.钣金: 钢板、铝板、铜板等金属板材,也指这些金属板材的加工。

7.泅渡:游泳而过江河湖海。

8.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也指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9.夯实:用夯砸实(地基);比喻把基础打牢,把工作做扎实。10.哆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11.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12.驯服:顺从;使顺从。13.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14.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15.黄粱梦: 指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16.迥异:相差很远。17.东瀛: 指东海。

18.胆固醇:醇的一种,是合成胆酸和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胆固醇代谢失调会引起动脉硬化和胆石症。

19.阿房宫:秦始皇时开始建筑的大型宫殿,规模宏大。20.校雠:校对书籍文字,勘正讹误

从男文字与女文字谈起 篇3

日本的“男文字”和“女文字”

“女文字”和“男文字”的出现,源于日本假名的演变。众所周知,现代日语的假名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之别。平假名字体类似草书,俊秀流畅,用于一般的书写印刷。片假名类似楷书,庄重遒劲,现在只用于记载 “外来语”。

其实,两种假名都是由汉字演变而来。最初的假名实则汉字。顾名思义,“假名”即“假借汉字”的意思。日本古代并没有书面文字,只有口头语言。“论语”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借用汉字给口语注音或注义,这类被借用的汉字就是最初的假名。这种假名最早出现在日本古诗集《万叶集》中,因此又叫作“万叶假名”。

万叶假名多用于经典著作和官方文书。其字体仿晋唐之风,端正庄重、苍劲有力,极具阳刚之气。因而深受天皇、武士、僧侣、达官的仰慕,渐渐成为男人们的“专利”。到了弘安时代,干脆称之为“男文字”或“男手”了。

万叶假名虽然就是汉字,但因其是“假借”,而且既可借音,又可借义,这就失去了汉字的严谨、规范和简练。比如日本口语中的“啊”音,既可用“安”、“阿”、“爱”等注其音,又可用 “呜呼”等等注其义。“一”音,既可用“衣”、“依” 等注其音,又可用“马叫声”等注其义,这就太繁琐、太随意了。

后来,有许多“学问僧”致力于万叶假名的规范化、“平易”化,于是出现了“平假名”。平假名实则由万叶假名草书并加以规范得来,故又叫作“草假名”。

传说平假名是由曾留学中国的“学问僧”空海和尚(弘法大师)创制的。弘安十年,空海在高野山监督金刚峰寺的营造,口头传授工匠们四句偈语。这四句偈本是汉语,空海将其翻译成日本口语,又用汉字注音,成为四句短歌,叫作“伊吕波歌”。空海把“伊吕波歌”草书,就得到了47个平假名。著名的日本典籍《大和》、《古今集》等最初都是用平假名书写的。

平假名书写圆润流畅,清秀俊美,意态端庄,处处流露出一种阴柔之美,深受皇族中贵妇小姐们喜爱。不久就蔚为时尚,广为流传。又因专为妇女们所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女文字”或“女手”。

至于后来的片假名,是由来华留学生吉备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将万叶假名省略笔划得到。但片假名总归太过呆板,书写又不方便,其使用渐受限制。而平假名形体美观,书写又流利,男士们也信手拈来。其使用日益广泛,后来又走出宫廷和贵族圈,渐渐没了“性别”,最终演变成了现代日文。

近代日语对汉语的深远影响

说来可能让人难以置信,我们现在频繁使用的许多词汇是自西方借道日本传来的,属于地道的“舶来品”。还有许多汉语固有的语汇因为日语的影响有了很大的转变。

比如“进化”一词,译自英语“evolution”。严复最初将其意译成“天演”,较晦涩,很费思量。日本人早先则译成“淳化”、“化淳”、“进化”等等,五花八门。后来,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井上哲次郎将其译成“进化”并编入词典《哲学字汇》,从此以后才逐渐得到统一。这一译法传入中国,国人欣然接受。

“干部”一词源于法语“cadre”。“cadre”也是辗转日本才融入汉语的。在现代汉语中,“干部”已不是其字面意义,而是指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公职的人。这是一种隐喻,类似电影中蒙太奇的艺术手法。但在法语中,“cadre”却是一个多义词。既有“骨干”、“框架”甚至“画框”、“集装箱”的意思,也有“军官”、“管理”的意思。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兼收并蓄了许多西洋文字。“cadre”刚传到日本的时候,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不同的译法。有人直译成“骨干”、“框架”,也有人翻译成“画框”、“画面”,还有人翻译成“军官”、“管理人员”等等。直到上世纪初叶,也是由井上哲次郎将其译为“干部”并编入词典,才逐渐统一为现在的理解。

现代汉语中,“干部”一词可说是无可替代的,很难找到它的同义词。它虽然有许多近义词,但词义都相差甚远。日语对汉语影响之深远,略见一斑。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日交流与日俱增。那时的日本并无“当用汉字”的规定,凡汉字就可直接拿来使用。因此,完全不懂日语的中国人也可借书写汉字与日本人交流。随着来往的留学生、商人和官员的增多,许多日本词汇也渐渐交流融会于汉语。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先贤们都曾率先大量使用日语词汇。

这些来自日本的词汇在国内流行之初,清政府曾明令禁止过。光绪二十九(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学务纲要》里明确规定:“凡通用名词,自不可剿袭掺杂日本各种名词”。

但是,活跃在民众口头上的鲜活语言,岂是清政府一纸禁令所能禁得了的?辛亥革命以后,大量的“东洋”词汇很快流行开来,早已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安时代(即中国盛唐时期),来华的日本留学生更多,他们被称为“遣唐使”或“学问僧”。这些“遣唐使”或“学问僧”使“汉学”更为普及。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记载,唐代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不下13次。仅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徵四年),就有“学问僧”、留学生240余人来华。后来,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光绪中叶,前后达1600余年。

【责任编辑】林 京

文字体系 篇4

一、前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这两句话是索绪尔针对拼音文字说的, 本来明确除外了表意的汉字。但长期以来, 却被我国部分语言学家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当作公理, 当作圣旨, 当作论说汉字落后的根据, 当作是把持反对意见者打成伪科学的法宝。“拼音化———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这一论断也和索绪尔的上述言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后, 不少语言学家醒悟到西方语言文字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的汉语、汉字;不少语文学家开始基于汉语、汉字的丰富、独特事实进行新的探索。可惜的是, 至今中国语文学界真正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并没有正常展开, 某一些执掌话语权的人实际上还在坚持汉字拉丁化, 压制、限制不同意见。江先生以自己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者作风和大无畏的勇士气概写出这篇大作。首先, 他追根溯源地点破索绪尔的话原本仅仅是针对拼音文字的。这一点, 虽然有人早些时候已经指出过, 但作为翻译大家的江先生, 把索绪尔相关言论上下文完整、准确地译介出来 (见“江文”一) , 对于中国广大关心汉字、汉语而又无法阅读索绪尔原著的人, 还是莫大的好处。“江文”三指出的事实重要而又十分耐人寻味:几种中国当代权威辞书都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而两个英文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 倒都没有采信索绪尔这种说法。自然, “江文”最具新意、最重要的还是四、五和结语。他论证了文题所概括的“拼形表意———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 指出“汉字是形源表意文字;西方拼音文字是音源表意文字”。这部分材料是翔实的, 论说是充分的。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一些情况

1. 传统文字的拉丁化风雨。

上世纪50年代, 随着汉语拼音化浪潮,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同样也经历了一次改革风雨。有传统文字的民族, 如蒙、藏、维、哈、朝, 都使用拼音文字, 也曾经考虑过拉丁化问题。文字改革专家通常认为:拼音文字改换字母并不是文字性质的根本改变, 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中国的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如此。先看藏文, 藏文虽然是拼音文字, 字母只有34个 (辅音30, 元音4) , 但拼写形式却不像英文那样的线性, 而是双向的。一个音节的书面表达, 其高度和宽度都不等长[2]p80。这使得藏文拉丁化不那么简单。朝鲜文 (谚文) 虽然也是拼音的, 但历史上其音节一直也是拼组成方块形。这也和英文的线性拼写相距甚远。似乎只有蒙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与拉丁拼音的英文相似处多些。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确实实现了短暂的拉丁化, 都有大约20年的拉丁化新文字试行、推行的时期;80年代中期又恢复为阿拉伯字母的老文字。这被一位著名语文学家称为是新中国文字改革中两次重大失败中的一个 (另一个失败是“二简”的被否定) 。此期间内蒙自治区领导和语文学家抵制了拉丁化, 保持了传统蒙古文的连续使用。我曾经认真请教过几位蒙古语文专家。他们告知:蒙古语言有四大方言区, 内蒙有个四区协作的语文机构。传统蒙古文也具有各方言区通用的特点。由于长期使用, 蒙古文中许多词、词根, 对于使用者已经具有见形知意的特点, 阅读起来比较轻松。蒙古文的书写一般以词根为单位, 相当于词根词。这种词根词一般有独立的意义, 在词典中往往被列为主词条, 书写时用空格与前后分开。这种连写的词根称作“字”[2]p70。新拉丁化蒙文, 将会与外蒙古的斯拉夫蒙古文一样, 仿效英文的分词连写。蒙古学者和民众不愿意把老蒙文改换为这样的新蒙文。说到这里, 我想引“江文”五中的两段话。一段又是江先生从索绪尔的原著里“发掘”出来的:对于常用的和熟悉的词, 其书写形象就获得了表意价值。另外一段是江先生自己的概括:“前缀、后缀、词干, 或者是词首、词尾、词根就是拼音文字经过长时间使用形成的文化积淀, 结晶出来的表意词形, 也是拼音文字演变成形意字符的明显表征”。我想, 蒙文的这个事实当可作为江枫先生的拼形表意的佐证吧。这里的情况在拼音文字里是极为个别的特例吗?其实英文这种最著名的拼音文字, 许多人在阅读时, 也并非都默读后才知道意义。江先生已经发现索绪尔本人是肯定这一事实的。

2. 创制拉丁化新文字。

没有流通较广传统文字的民族则提出创制拉丁化新文字问题。上世纪50年代起, 新中国曾积极为这些民族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据统计, 被正式颁布推行的就有17种之多。这些文字制定, 有着很程序化的方法:语言调查, 确定其音系, 找出全部声母、韵母, 用拉丁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每个声母、韵母, 规定分词连写和标点符号。这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熟的”新文字设计法。许多这样的新文字, 已经有了大约40—50年的历史。按照早期汉字拼音化改革家王照所说:用拼音文字的儿童, “解语之年, 既是能文之年”, 又按照鲁迅先生所说“只要认识28个字母, 学一点拼法和写法, 除懒虫与低能者外, 就都能写得出, 看得懂了”。实际情况如何呢?少数民族地区, 似乎完全没有因为拉丁化新文字的使用而促成文化迅速、广泛发展的局面, 远没有获得拼音改革先哲们所期待那样巨大好处。在许多民族地区学汉文的小学更受欢迎。许多少数民族干部, 包括推行拉丁新文字的干部, 也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汉语小学读书。在1991年,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给国务院的请示里, 明确提出:新文字“效果不好, 多数群众不欢迎的, 应该尊重群众意愿, 不要勉强试行”, “提倡没有文字或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选择一种现有适用的文字”, 不再普遍去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3]p36

3. 汉字式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的少数民族, 特别是那些后来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的民族, 许多都曾经流行过汉字式的民族文字。文献[5,6]有详细的综述。周有光先生给出18种汉字式文字或由汉字演变出的文字。其中除日文、朝鲜谚文和喃字外, 都是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5]。陈其光先生的汉字系文字[6], 含表意字17种 (含日、韩、越3种) , 表音字9种[4]p37。许多产生于唐代, 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唐宋两朝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其他民族和周边国家影响巨大。他们首先借用汉语书面语, 然后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语言, 产生了一批用汉字书写的非汉语文献。为了弥补借用汉字的不足, 在汉字的影响下创造了书写母语的本民族文字。这就出现了汉字文字的支系, 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少数民族的这种汉字系文字基本都没有获得通用的、主导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时, 民间仍有应用。

4. 被忽略了的可能途径。

在上世纪50年代起的拉丁化浪潮期间, 为少数民族创制拉丁化新文字也是浪潮的一部分。因为当时汉字自身已经前途难料、命运难保, 拉丁化就成了当时的唯一选择。当创建和使用中大量未能预见的问题不断困扰的时候, 就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思考。蒙古族语言学家清格尔泰先生 (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人大常委会委员) , 就曾以多种方式提倡“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它很类似日文。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多数与汉语属于同一语系、语族, 语言都缺少形态变化, 语素都大多是单音节的, 这使得“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极可能比日文更好、更有效、更便捷。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是与汉族、其他民族大杂居, 自己小聚居的;许多少数民族方言差异大。这种“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有利于解决方言差异, 有利于紧密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与民族语的关系, 学习民族语的同时就学会了最常用的一两千汉字, 更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语言负担。许多学者指出, 这种类型文字不仅历史上长期存在过, 现今仍能看到它的某种雏形。根据[7,8]报道, 广西有一种用壮语直接朗读汉字书报的方法, 用在向群众读汉字文件, 甚至中小学教学课堂上。广西有的私塾先生, 教授汉文版四书五经, 但自己并不大会说汉语[9]。这表明:像在日本那里用日语教授、学习汉字版中国古典文献的事, 在中国民族地区也并不罕见。汉字的超语言应用, 在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事实依据, 但这却没有被承认。长期以来, 汉字的超语言使用这种现象, 这种方法没有受到承认, 没有受到重视, 没有得到支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就是两片遮挡了某些语言学家双眼的、小小的但“颇有魔力”的树叶。

三、关于专业文字的一般概述

1. 关于专业文字。

计算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进展, 提示我们从更广的范围考虑文字的分类。通常语言学家所特别关注的是与各个民族语言关联的那种文字, 如英文、汉文、日文等。在信息技术界称此类为自然语言文字。我把下列的称为专业文字:国际音标系统, 乐谱 (简谱、五线谱) , 棋牌谱, 化学公式, 数学公式, 程序框图, 程序语法图, 电子线路图, 等等。

2. 关于文字的形成和习得。

自然语言、文字的形成, 就社会整体而言, 是人类漫长社会中“自然形成”、“约定俗成”的。就个体来说, 自然语言最初是从母亲那里“不知不觉地”学到的, 而后通过普通教育提高;自然语言的文字也主要通过普通教育提高。

而专业文字, 就整个社会来说, 是在专业技术发展中形成的。其语言符号元素、结构规则, 比自然语言留有更多的个别人物、专家发明创造的痕迹。在许多方面, 专业语言都带有人工语言的特点。就个体来说, 专业语言是通过专业教育习得的。

3. 语言文字的民族性、地域性或国际性、专业性。

自然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民族文字通常总与某民族语言关联。自然语言还有很强的地域性, 方言差异就是一种地域差异。专业文字很少民族性、地域性, 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国际性。一种专业文字, 在专业内是国际通用的, 不分地域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 一种专业文字的初期阶段, 可能在不同民族有不同形式 (如记数法、乐谱) ,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流, 合理的、科学的、方便高效的总是很快扩大自己的领地, 实现国际的统一。

4. 文字的声音属性。

自然语言, 就现今世界上主要语种来说, 都有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专业文字的形、义属性是普遍具有的, 声音属性则有不同情况。一般说来:专业文字与语音无关, 或顶多是弱相关。数学公式可划入和语音弱相关的一类。棋牌谱、化学公式、程序框图、程序语法图、线路图则可以划入与语声无关的一类。它很难用口头语言描述。对这类专业文字, 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 书面表示是第二性, 绝对荒谬。而乐谱的声音属性是重要的、本质的, 但这种声音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音无关的 (无歌词的声乐、器乐) , 也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声迭加的 (配了歌词的声乐、器乐) 。

5. 文字的字形属性。

自然语言文字的字形, 尽管有种种差别, 但都可区分出相对独立的个别字符字形。而平面版式, 都可由线性字符串经过简单的分行、分段、分页、分栏等操作获得。版面表现上主要是单向成行性和整版的大体均一性。专业文字的平面表示, 也有种种不同形态, 但基本上都不是线性的, 基本上都不只是单向成行性, 整版表现有明显不均一性。不同局部间差异性较大。这是专业文字难于与线性的语音完全协调、一致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见《江枫论文学翻译及汉语汉字》235—259页, 华文出版社, 2009

[2]戴庆厦、许寿椿主编《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

[3]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 (1949—1995)

[4]许寿椿主编《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5]周有光《汉字文化圈的文字演变》, 《见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或[2]8—27页

[6]陈其光《汉字系文字》, 《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26—38页

[7]班绍《汉字在壮语中的一种特殊读法》, 《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

[8]张公瑾《文化环境与民族语文建设》, 《民族语文》1991年第6期

[9]谢建猷《广西陆西村壮族私塾所读汉字音》, 《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

屏幕文字语言刍议 篇5

这里要讨论的话题,不包括串联词、主持人语言、画外音等电视语言形式,而是指显现在屏幕上,和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共同构成电视节目三大优势的文字语言,也即人们口头上常说的电视字幕。屏幕文字语言,有别于报纸、书刊、网络这些媒介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字语言,只是电视节目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它也以"文字"的面貌出现。因此,它属于一种"另类"文字语言。

一、屏幕文字存在的问题

荧屏文字存在的问题不少,负面影响很大,观众反映强烈。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概莫能外。普遍存在、经常发生的字幕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失准。错字、别字、漏字、赘字等等,举不胜举,常有中小学生写信纠错勘误。错别字的出现,特别是常用字、常识性字词出差错,很容易破坏观众的收看心情,不仅给人以误导,还降低了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评价,也有损电视台的公众形象。如一些诗词名句、成语,在屏幕上竟被弄得如此不伦不类:"亡(王--正确的字,下同)师北定中原日","西出阳关无敌(故)人","大江东去狼逃(浪淘)尽","自古之(知)兵非好战","不战而驱(屈)人之兵"等。有的差错出得很低级,像"内心读(独)白""性格达官(观)""验明证(正)身"之类,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字幕上。

2.缺乏净化意识,造成新的差错。这主要表现在资料引用、老片重播上。过时的、有问题的、不宜再出现的字幕,没有及时处理消除,也一并引用或再次播出了。由于时过境迁,对重播节目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缺乏考虑。这种不加净化、只图省事的做法,轻的形成不必要的"穿帮",影响画面质量,重的可造成事故,犯政治性错误。这方面有的地方是有教训的。"重播重审"不仅要注意画面、内容,也包括对字幕的重审。

3.错用标点符号,混淆名称。有的一"逗"到底,有的书名号、双引号不分,有的该"?"不"?",有的该"!"不"!"。总之,信手拈来,随意为之,不计工拙对错,胡乱凑合。至于人名、地名、单位、术语等,也常有张冠李戴、阴差阳错的情形。这虽是细枝末节,同样反映了屏幕文字粗粝、生硬和草率的一个侧面。

4.同期声字幕,问题尤其多。概括地说,主要是:(1)有闻必录,不加整理,将错就错,累赘粗疏。完全保持了同期声话语的原生态,甚至连"哼、哈、嗯、哪","这个""那个""是吧""的话"之类语病,重复的、不通的或车轱辘话,也一字不改地全盘照录,忘却编辑责任。(2)曲解原意,取舍失据。比如,"现在很多画面非常满,而××的构图空白比较多。"受访者这句话中的"满",本指构图的疏密,字幕上却成了"满意",岂不贻笑大方。这种胡乱会意的"自解",也暴露了编辑人员对常识的无知和综合素质的欠缺。再如,同期声中的"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东南大学",屏幕上却成了"安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轻易地"撤并"了两家大学。

此外,还有胡猜乱译、数字的混用问题。如"勉励"弄成"勉强","拓展"弄成"扩展","扣合"弄成"扣和"。阿拉伯数字、汉字交错,极不统一,如"今年8月十五"、"到1月26号,他已五十周岁",诸如此类,并不鲜见。

在荧屏字幕的技术处理上,也缺乏与节目风格、画面协调一并考虑的审美意识,无论是字体、字号,色彩、位置或出现形式,很少从节目的完美性入手主动选择,而是心中无数,率意为之,显得随意、呆板、失衡等,表达不到位,缺乏美感,效果不理想。

二、字幕差错的成因及对策

屏幕文字语言中的差错、失范乃至混乱,是个见怪不怪的老问题。尽管"根除屏幕错别字"的呼声一直不断,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认识上存在误区,即重画轻文的潜意识在作怪。认为电视节目玩的是镜头,只要镜头语言把握好,其他都不重要。文字嘛,可有可无,最多是辅助手段,有点差错一晃而过,不像报刊那样,白纸黑字,欲辩难逃。这种一好遮百丑,重视镜头语言而忽视文字语言的思想,从领导到编采人员,或多或少都存在。

其次,工作不认真,不细致,粗率疏忽,把关不严。本来字幕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经过责编、制片人、主管领导等多个环节,层层关口,只要任何一关把住,差错都不可能发生。差错之所以能过关出笼,说明我们还缺乏严谨的态度,认真的作风。

第三,文字功力不够,学养不足。自己不能辨识又不虚心求教,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甚至连本小学生常用字典都不备,凭感觉、想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种无知者无畏的心态,能不出错吗?

第四,缺乏有效的消灭字幕差错的严格制度,也是原因之一。如何整理字幕、如何逐级审看,无案头准备,无程序要求,甚至交由一般编务人员,简单处理、盲目合成。一旦有错,改起来不是嫌麻烦,就是强调时间紧,往往听之任之。出了差错不当回事,不查找原因,更不追究责任,最多"人人有责,下不为例",差错也就会再出现。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荧屏字幕差错问题,首要的是扭转轻视屏幕文字地位、作用的错误观念,真正像对待镜头语言那样对待屏幕文字,各负其责,严格把关。责任编辑要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做好案头工作,把好第一关。制片人,尤其审片领导,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审片,真正把关,不能例行公事地签字了事,或只"看图"不"识字",让差错顺利通过审片这最后一关。同时,有必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消灭差错的奖惩制度。据说,央视为消灭错别字曾狠下决心,作了严格规定,每发现一个(处),罚款50元;堵住差错的,奖励若干。这不失为一种可行办法,可资各地借鉴。当然,从长远看,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编导等从业人员的文字修养和语言功夫,养成重视屏幕文字的良好习惯,树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是解决好这一痼疾的关键。比较而言,报刊的差错要少得多,差错的"质量"也要高级一些。这和人员素质不无关系。

文字体系 篇6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本身它没有真实的画面、声音,不提供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它是虚拟的,空灵的,特别是对语言感受力不强的人来说,它不过是诉诸视觉的一个个冷硬文字,或诉诸听觉的一个个干瘪语音,甚至是一堆“乱码”、一个看不清或看不见的“模糊世界”。语言文字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读文章必须从语言文字开始;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必须从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开始。教师应如何着力指导学生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呢?那就是加强朗读的指导,让语言文字打通文章与其他艺术类之间的联系,呈现“画面”,还原“情景”。

一、初读文章,“描摹”画面

语言文字其实是最具内涵,最具张力的画面。初读文章,便应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这也应该是我们努力追寻的目标。

“初读”非“粗读”。初读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初读文章时,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这样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心神相通,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如在上《冰花》一课“小童看到的冰花是什么样的?”;《识字2》“你好像看到了哪些美景?”;《盘古开天地》一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神?”;《水乡歌》一课“来到江南水乡,我看到了……”这些要求我们在初读文章就要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立体化,产生形象的画面感,从而在整体上感受课文的语言,把意象中的画面与文字结合起来,然后再通过具体的语言和文字来丰满画面。

二、抓具有画面感的语言,“丰富”画面

语感的其中一个要素是画面感———阅读时能够发挥想象,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这就是对语言的形象感知。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教学时要依托文本进行指导、训练。

哪些画面语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首先,关注生动形象的词语,如《开天辟地》中的“一翻身”、“坐了起来”、“咔嚓”等这些诉诸画面感的语言,学生并不陌生,只要读好,语言文字变成了画面,大神的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再如,上《识字5》“沙滩、贝壳、脚丫;海鸥、海风、浪花;珍珠、鱼虾、海带;港湾、渔船、晚霞”虽然只是词串,但词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展现了美丽的大海。每组词串是同一主题的四幅画面,无疑,一读而过是不行的,要结合词语的含义及课文插图来联想。可让学生分组练读后,说说读到哪一个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不上来,教师可以作渲染和补充,帮助学生与现实或意象中的海联系。理解词语,让画面丰满,丰满画面,让词语具体生动,逐步实现,一说到海,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跃出这样的词,映出这样的景,信手拈来,活学活用。这就是把词语读成画面。

其次,关注画面感很强的语段。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粝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这段文字的画面感极强。朗读时,教师通过三次想象把学生引入一幅延展的图画(一想经历虐杀生灵、高原风雪、雷轰电击时,柳树是怎样的;二想象它撑不过去时,是如何鼓励自己的;三想象它在苦苦撑立时,平原柳树是怎样的。)还原“情景”,进入一种浓烈而不艳俗,高雅而又可攀的两极相融的美。丰满画面,才能读懂一棵柳树,读懂一种精神,悟得人生的一个道理,最终领悟作家遣词造句的独特匠心。

三、关注修辞语句,“补白”画面

我们知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产生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的效果。抓住这些语言,细细品味,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如《北大荒的秋天》:“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里的拟人,突出北大荒丰收的欢乐,如果只是反复朗读,难以体会句子的深意。可以让学生细读后,想象,原野上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地里挺拔的高粱正在“乐呵呵地演唱”。它们在笑什么唱什么呢?是因今秋自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欣慰地笑?是为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民的勤劳而自豪地唱?大豆和高粱真的能发出笑声、演唱歌曲吗?你读了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请学生朗读,读出欢悦的气氛。

这样教学,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反复诵读,体会了词句的真正含义,既培养了理解能力,积淀了语感,还积累了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抓语言的留白处,“再创”画面

苏教版教材不乏表达的留白处,这些会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回味。抓好文本的留白处,对语言文字的画面进行“再创”,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意境和内涵,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言语实践的机会。

如文本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图,一个个意犹未尽的故事背后究竟藏着些什么?一句句点到即止的话语,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画面进行“再创”的好素材。有了文本内容的铺垫,学生的写话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如《蚂蚁和蝈蝈》的第二自然段:“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此时,如果抓住“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蝈蝈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产生丰富“声像”,搭起了学生和文本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文章的意境,走进小动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解读和创造,从而深化了理解,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如《云房子》一文,可启发想象:“小鸟们叽叽喳喳叽叽喳,会干什么说什么呢?”再如《朱德的扁担》一文中:“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可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怎样劝的,朱德又会怎样说。”抓住教材中语言的留白,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虚拟、空灵的文字,再创出画面和情景,就一定能丰富课文内容,激发丰富的情感,进而生成新的语言。

文字体系 篇7

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罗列了西伯利亚草原梳形陶器 (饰有平行直线纹的陶器) 对甘肃齐家坪的原始陶器的影响, 饰有螺旋纹的优质陶器 (最初形成于基辅附近的特里波利耶) , 可能是经过西伯利亚、乌克兰传入中国, 在河南仰韶村重新蓬勃发展起来, 以后又在甘肃的半山地区发扬光大。

从远古时代开始, 人类就在相互共享彼此的文明和智慧。文化的冲撞与交融, 不只是近现代的专利。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 传播空间的巨大变化, 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人们越来越需求精神世界的多元感性满足, 海报艺术中的文字组合设计作为信息传播的交流媒介, 碰撞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 成为最具精神浸透力的传媒之一。

乌克兰和汉语文字的“组合字体”, 就是把某种字体的中文字和乌克兰文字组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的组合。乌克兰语与俄语是近亲, 和中国的文字同样是起源于象形文字, 发展到现在的二维文字 (汉字) 和一维文字 (乌语) , 它们之间的组合编排将会是两国设计艺术共同发展的奇葩。

一维文字及二维文字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视觉图形, 如何解读“读图时代”海报中新图形符号, 如何诠释中国文化, 包容海外文化, 如何吸引更多的关注和选择, 只有“设计先行”。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各类文化的整合, 会越来越体现在文字版式设计中, 并赋予海报更深层次的内涵,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共同理解欣赏并接受, 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起源于图画, 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 形成方块字, 以表意为主, 是独一无二的文字, 它独特的笔画魅力, 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和艺术天堂。乌克兰是斯拉夫字母式语言, 是一种由一定种类和数目的字母排列而成的符号, 两者的版式组合在海报中视觉对比强烈, 风格别致。在设计理念共通共融的基础上有全新的研究方向和很好的运用前景。它们的组合让阅读和解读方式都有本质的改变和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极具时代创新感, 并可以引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 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乌克兰的字母彼此独立, 按一定顺序, 从左到右向一个方向排列构成的。这种排列除了左或右两个方向外, 不会将字母摆排在其他方位或忽左忽右。从平面上讲, 是一种构成和的单向性有序排列的线状文字。而用笔划构成汉字的方式则要复杂得多, 完全可以打破这种规律, 将后一个字书写在前一个字的上面或右下面等地方都可以。汉字笔画不是从左到右呈线状排列, 可能是从上到下, 可能是从左到右, 也可能是混合的。其次, 构成某一汉字的各笔画之间可能互相相交, 而不是互相独立。如果两种文字并置组合, 能够产生富有变化的秩序感, 而且还不乏一些时尚的设计意识, 版面会轻松灵动, 品味和层次更有提高, 形象更富张力, 更加吸引眼球。

乌克兰文字是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 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有强烈的安定、整齐、规律之感。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 故此, 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笔画重叠的汉字来和它组合, 会打破版面这种格局, 形成一种律动的个性化的构成形式, 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中乌文字结合排版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字体符号的并化的排列, 会产生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之感, 同时也有差异性表现。异样性质的文字组合, 产生出的强弱、疏密、动静、轻重的对比, 极具统一变化的效果。

中乌文字排版比例是形的数量结合的关系, 是一种几何语言, 也是一种带有抽象气质的艺术形式。良好的比例关系可以制造出最大的和谐。它们的组合中带点变异, 带点有规律的突破, 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之异, 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其涵义也在当中无限延伸。

乌克兰字单方向进行, 而汉字需要根据具体结构, 来决定起始处和各个笔画的顺序, 笔画是空间上两个部件的叠加, 彰显的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甚至可能是多向的。汉字笔画也是两个方向横向和纵向及多方向摆排, 笔画相交可能会出现三维的布局。乌克兰文的字元是左右分布 (排除字母的形体书写方向) , 因此只是一维的布局。一维和三维的字体组合本身就是一种绝好的创意, 它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所产生的秩序感, 结构感甚至空间感可以集中视线, 其科学性和条理性构建出多种层次感, 让版面有一种活动的跳跃效果, 这正是设计智慧的完美结合及体现。

文字是文明的表征符号, 有鲜明特征。乌克兰文字是以西方文明为实体的字母文字, 中文字是以华夏文明为载体的表意文字, 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两种文字体系的组合显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思想内涵的碰撞与交融, 开辟了一个由不同字体组合延伸出来的可调和的字体组合设计状态。

汉字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风格。是文字的艺术品, 有巨大的美感。斯拉夫人早期使用象形文字, 在文字的形成过程中, 受到了希腊字符和拉丁字符的直接影响。乌克兰文字有独特的沉稳、忧郁、坚忍不拔的性格。这两种字体的性格差别很大, 字体大小构成区分鲜明, 明显的对比就使得这种组合视觉上颇为丰富。这种根本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文字并置却显得很统一, 它所体现的简朴现代, 坚固雅致、方正优美中, 所包含的信息容量很大, 恰如它所代表的“文字文化是人民之间心灵沟通最好的桥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产生了这种文字组合, 而这种文字组合反过来升华了这种精神。

另外, 字体组合的表现方式变化多样, 视觉上更有力量, 有一种活力之感。表现形式新奇特别, 表达的主题会很明确。当然设计中的字体最好不要超过二种或是三种。

中乌文字体组合设计的成功与否, 不仅在于字体自身的书写, 同时也在于其运用的排列组合是否合理恰当。如果海报作品中的文字组合排列不当, 拥挤杂乱, 缺乏视线流动的顺序, 不仅会影响字体本身的美感, 也不利于观众进行有效的阅读, 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和对作品的诉求力, 也不利于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和表达设计的概念和构想。文字的设计要服从于作品的整体风格特征, 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 也有传递美的感受的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有了想象才有现实。而如何提高中乌字体整体设计思维能力、创意能力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也是强调创造性设计并树立创造设计的一种观念;以更高的目光、更全面的能力引领中国的设计向国际化迈进, 引领国外的设计走入中国, 是我们当代设计人重大的机遇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在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国和乌克兰一样面临着外语 (主要是英语) 的冲击, 报刊、网络、影视屏幕、广告中大量使用外语词和外文字母词, 我们应密切关注这类热点问题, 加强中文和乌语的应用研究, 做增强两国人民心与心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 推动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先驱者。

文字体系 篇8

仔细翻看这本经书就会发现其不同于平常经书, 通篇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我们不禁会产生众多疑问, 此经书讲的到底是什么?其实, 这本经书中的简笔画便是文字, 通过简单的图画传递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文字。因这些简笔画传递的是关于东巴教文化的内容, 故将这些“文字”称作为“东巴文”。如若认为“象形文字”是简单易理解的, 仅需对其所描绘的简笔画的意思来进行理解即可读懂《东巴经》, 那便是自作聪明。据史料记载, 东巴文字大约有1600字左右, 而《东巴经》却是个庞大的工程, 有“万卷经书”的称号。如此庞大的工程怎么会依附在一个个小小的东巴文字上发展起来呢?这就要归功于形似而意不同的东巴文字。虽说东巴文字以简笔画形式表现, 但若细节略有差别, 意思就截然不同, 不可完全以理性推理的模式来学习和阅读。基于此, 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传延至今就主要依靠于“世袭制”的东巴, 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沿用至今, 所以东巴文又有被称之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美誉。

一、东巴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东巴文最初是出现在岩壁上, 以岩画的形式来记录, 继而慢慢有所改变, 出现在可以随身携带的木板上, 以木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们开始进行狩猎之后, 便用动物的皮制成书, 作为书写东巴文字的“记事本”。随着物质生活各方面的匹配齐全, 制纸工艺的产生, 东巴文的记载也转战于纸上。东巴文主要是以简笔画的粗线条形式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由此可以看出, 东巴文字的形成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具有极强的象形性。正因东巴文字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随后在大洋彼岸也刮起了东巴风。

在大洋彼岸较早对于提及到东巴文的著作, 是由法国人太伦·拉科佩伦1894年在伦敦出版的一本著作《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 其中收录了部分《东巴经》的手抄本。而法国著名学者巴克 (BOCOT) 教授也造访当地, 随后将此次造访纪实录入《LESMSOS》著作中。而在国内对东巴文字的研究是由以和志武为代表的研究团体共同对东巴文进行研究, 由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对东巴文字做了初步的认知, 对文字结构的构成进行分批比对讲解。但目前的书籍记载并没有明确的关于东巴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特色、突破点的较为明晰的探究。作为艺术设计者, 我们应赋予其新生力, 挖掘其内在潜力和价值。

二、东巴文字独特的视觉艺术

现在的时代是一种快节奏、量产的时代, 一些新生事物成为引领时尚的主流。但并不是时尚主流完全被“新生”所引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这些新生主流反倒是会促使人们对过去的某一个时代、事件、人物等产生“忆”、“怀旧”、“复古”感。所以, 一些文学界、设计界大师如中国文学界的和志武、日本的设计师浅叶克己等人开始对东巴象形文字展开深入研究, 将5000年前就产生的东巴文字进行整理、研究、创新, 赋予其新的含义, 寄予希望。使这种古老的美学开始升温, 慢慢回归到了时尚“T台”。

东巴文对所描述的事物形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他们对所要描述的事物的表现经得起推敲。在对某种物品的某个时间、状态如“空”、“满”、“溢”的表现, 简单直观看是以容器的器壁内“点”的多少、密集度来进行较直观的描述。

“空”字则是在曲线弯曲凹陷的容器内一片空寂、无杂点, 意为没有、空空的意思。又如“饿”字的表现则是线条勾勒出的一个人腹部鼓起, 但腹腔内空空, 指代“饿”、食不果腹的意思。

“满”字则是在曲线弯曲凹陷的容器内有诸多实心小圆点充满整个容器。同理“饱”字的表现则是线条勾勒出的一个人腹部鼓起, 且腹腔内部有许多形如细沙的小点填充满整个腹腔, 意为有食物“饱”的意思。

“溢”字则是在弯曲凹陷的容器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实细小如沙的圆点, 并且顺着弯曲的容器壁内侧向外蔓延开去, 直至容器口顶端溢出来, 给人的感觉犹如刚斟好的啤酒, 啤酒泡沫向外溢出的感觉。

通过以上三个字对东巴文的表现形式、文字的构成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看到东巴文的表现对于美术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基本三要素进行合理的运用, 从而构成文字框架、明确传达所表现的字 (词) 意。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东巴文字的写实性与超强的象形性。

三、东巴文字的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突破一定的局限性, 将东巴文字不作为单个字来识记、理解, 而是将东巴文看作为元素, 运用其中的一个元素或几个元素, 在招贴中加以运用。将东巴文中对于食物的描绘应用到餐饮行业, 在对餐饮行业的宣传招贴、包装上运用, 即能增强产品的趣味性, 又可以运用人的“好奇心”增加对产品的关注度。就如日本设计大师浅叶克己就已经在对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中灵活运用到东巴文字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同时,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有趣的东巴文象形文字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例如在平常以招贴作为媒介进行产品宣传, 会引起人们的好奇, 引发共鸣。在礼品方面书写成祝福语既有“心意”又有“新意”。在日常的电脑、手机等作为聊天“提趣”的形式, 增加情趣, 这不仅有助于烘托气氛, 更增强活跃度。在这里的研究日本要比中国先行多年, 并且现在日本对于东巴文化的热爱也成为了主流趋势。

四、总结

千年以前东巴文的主要职责为记事、纪实性质, 作为东巴教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出现、发展。而今我们除了对于这种远古时代的艺术进行保护之外, 还可以合理开发, 寻求创新, 唤醒沉睡千年的美学, 使之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从而丰富当代对美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丰富我们的视觉艺术和对古典美感知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国瑜, 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喻遂生.纳西东巴形声字研究纲要[A].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G].成都:巴蜀书社, 2003.

[3]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郭贸来.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文字体系 篇9

一、再思文字定义

(一) “文字”一词的比较

汉语“文字”一词, 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约相当于象形和指事这两种六书字体, 是指“形成符号的动机性表达手段” (孟华, 2004:89) 。在英文中, 没有与“文字”直接对应的单词, 常用的是“writing”, 原意为“书写”,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汉字符号和西方字母符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侧重于形和意的结合, 后者则较为单纯地关注于形。在西方语言学界, writing与“言语” (speech, 也有将其译为“口语”) 为同一级概念。David Crystal在他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语言”的两种不同但是平级的表现方法和渠道, 由这两种方法和渠道得到的结果就是“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 (Crystal, 2002:179-181) ;Coulmas则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平级的“交流活动”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 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看作是语言的两种形式。这些术语经常被混乱使用, 导致了文字研究话语圈内一定程度的混乱。在这些情况下, 文字被定义为语言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这与“工具论”在本质上是类似的, 延续了西方关于语言、文字思想的传统, 是典型的索绪尔式等级制文字定义。

(二) 语言中心主义下的文字定义

自索绪尔以来, 在现代语言学的领域, 文字被作为语言的附属品、记录工具对待, 其地位之低与作用功能之高, 形成了极为强烈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反差。这种观点被德里达斥为语音中心主义 (phonocentrism) 或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其历史久远, 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在《费德若篇》 (Phaedrus) 中就提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引用古埃及国王Thamus和文字的创造神Theuth的一段故事, 故事中Theuth将自己创造的文字展示给Thamus国王看, 言称这项发明将能帮助埃及人提升智慧和改善记忆, 但是国王持怀疑立场, 斥之为辅助记忆的工具, 人们一旦采用了这种工具, 就会依赖外在性的资源而不会靠精神上的内省获得知识, 其所获得的并不是真知, 而是伪知识 (Postman1992:74)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中也有“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的论说。语言 (口语, 或有声语) 的重要性远在文字之上, 这跟汉语文化的情况截然相反。索绪尔在特殊的语言学转型背景之下, 作出“文字表现语言”的论断, 将注意力从语文学 (philology) 吸引到语言本体研究上来, 而之后的语言学界却一直遵循着这个说法, 并以之为教条, 一致将文字定义为记录或表现语言的工具, 没有综合考虑世界范围内其他的重要文字系统如汉字的实际情况。类似的还有前苏联语言学家伊斯特林的定义:“文字是有声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 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是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 长久保持, 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B.A.伊斯特林, 1987:10)

(三) 符号学视野的文字定义

我国国内语言学界关于文字的定义起初跟西方语言学的结论一脉相承, 统一认定文字是记录语言表现语言的工具。然而,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稳步的发展, 国内也开始积极反思传统的语言文字观, 尤其是在立足于汉语汉字的实际,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 吸取多年文字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教训, 重新审视将西方逻各斯主义和语言学思想用于汉语汉字研究所造成的弊端和不足。汉字, 作为人类现存使用年限最悠久、单语使用人数最多的独特非字母文字, 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跳出语言作为文字定义标准的圈子, 从符号的角度尝试分析文字, 如孟华、黄亚平、陈宗明等, 就汉字符号学写出两本专著, 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批判西方关于文字定义的同时, 国内也有人提出重新考量汉代著名文人扬雄的文字说:“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将此视为更适合汉字的文字定义, “把文字看成直接表达心灵经验 (思想、意义) 的, 比口语更形象化的视觉符号” (曹念明, 2006:28) , 强调文字相对于语言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出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文字是“人们使用由线条 (笔画) 组成的字符集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情绪的视觉符号系统” (ibid:35-36) 。较之于以语言为准绳的文字定义方法, 这个定义实际上将文字的范围扩大到了包含所有书写的表音、表意符号在内, 也不否认文字有记录语言的功能。然而, 该定义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字符集”本身可以指称“文字符号的集合”, 而且与后面的“视觉符号”有重复累赘之嫌;另外, 符号过程 (semiosis) 的完成, 必须有符号释解双方的共同理解作为基础, 所以, 约定俗成 (conventional) 是文字的一个必要前提因素。为了精确起见, 我们可以在原定义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将文字定义为:人类用线条 (笔画) 组成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和情绪的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再思言文关系

对文字的研究, 出发点有很多, 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考古学、传媒学等, 总结起来, 都有两个共同的参照系, 那就是人类思维和语言 (文章中“语言”指口语, 或有声语) 。其中, 语言是一个分界点: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这个问题决定了文字研究的走向。

表中“等级”指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 “记录情况”指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或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记录的“对象”。

现代语言学家已明确地将文字与语言区别开来, “文字并非语言”, 这一点已经在Bloomfield、Crystal、Coulmas、Dinneen等众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得以阐明 (Bloomfield, 2002:298;Crystal, 2002:179;Coulmas, 1989:273;Dinneen 1995:2) 。由此可以得出, 文字不隶属于语言, 语言也不隶属于文字, 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地位应该也必须是相对独立的。根据上表显示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一) 文字和语言不平级

将文字看成具有他律性 (heteronomous, heteronomy) , 从属于语言, 居于次位 (secondary) (N觟th 1990:261) ;语言为一级符号, 记录、反映思维, 文字为二级符号, 记录、反映语言 (陈宗明, 2001:8) ;语言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 (高名凯、石安石, 1987:186)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工具;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 (叶蜚声、徐通锵, 1991:173) ;甚至有人说文字隶属于语言, 等等。这类观点最早应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spoken words (ta en to phone) are the symbols of mental experience (pathemata tes psyches) and writt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spoken words.” (Derrida, 1997 (1967) :98) 就是说:“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多年来, 这种观点在中西方学界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导致文字的研究从属于语言学, 甚至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整体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符号系统, 文字系统具有表现整体语言的使命, 看起来它们各自和相互的价值不用冒被埋没的风险,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 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 (索绪尔, 1980:46-48) 。

(二) 文字和语言平级

二者是两个平行的记录、反映思维的符号系统;文字和语言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互为符号, 这也就是文字有时“遮蔽”和“投射改变”语言的原因所在 (孟华, 2004:33) ;文字, 是平行于听觉符号的视觉符号, 记录思想情感 (Jean, 2001:12;曹念明, 2006:35-36) , 等等。这类观点, 是近些年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语言文字观。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经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发现并批判了这种思想下语言文字观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文字理论:文字“不再表示一种主要能指的不一致的复制品, 不再表示能指的能指, 文字概念开始超出语言的范围” (德里达, 1999:8) 。他以“分延”的文字观代替了索绪尔式的“等级”观, 文字在呈现语言的同时, 也否定了语言, 因为文字的在场, 必然是语言的不在场;同时, 文字呈现自身, 是以语言的形式, 模拟采用语言的结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记录语言”, 事实上, 文字以语言的结构或方式呈现自己, 所得到的只是语言的摹本, 而并非原型, 这个原型是不在场的 (孟华, 2004:28-29) 。德里达的理论之提出, 处在特殊的反逻各斯主义背景之下, 所以, 可能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文字虽然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总的来说, 它终究不能完全代替语言;而且对不少语种来说, 字母文字描写、记录语言的功能仍然是既成的事实, 德里达的理论改变了一叶蔽目的“文字仅仅为了表现语言而存在”这样的论断, 但没有改变字母文字的这种表音事实。

三、结语

文字的定义并不一定能够用语言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 已经相对独立于语言的听觉符号系统之外, 但是又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 呈一种双螺旋式平行关系。此在彼缺失或不在场的情况下, 行使意指作用, 表现思维, 传递情感。在使用文字的文化中, 两种符号系统之间应是一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或者真的就如索绪尔所说,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 (索绪尔1980:46-48) 。

摘要:文章从符号学视角重新审视文字的定义, 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 认为文字是和语言同级的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者在各自的符号过程中既相对独立, 又相辅相成。

文字,心灵的眼睛 篇10

我以为,写作,是一个青年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人文素养提高的最佳途径。不说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这些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就是大家熟悉的李镇西和薛瑞萍,我们不都是从《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和《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等作品中领略他们的教育风采和教育智慧吗?与这些名家、特级教师相比,述而不作,眼高手低,是我们教师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透过此,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普通教书匠与教育名家的差距所在。

写作,是创造和创新的慧眼

写作,也就是写文章,是用文字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实践活动。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写作就是创新。这是写作观念发展的最高形态。我们知道,写作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它不仅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探讨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要把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外化为文字、图表和符号等,从而最终实现写作的目的。”(《论创新思维与写作教学改革》(毕耕))全国特级教师万平也说:“文字是有力量的。”“从文字中,我们能嗅到春天的味道,感受到花朵的芬芳,触摸到水的纯净;人间真善与美,从文字中,我们温暖如掬手有余香。”这种“文字的力量”,不正是一种创造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一个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已有的经验,照本宣科,那么,你在学生面前,必将有哑口无言的困窘和迷茫。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会质疑问难,最终只能是一个混饭吃的教书匠,而不能成为一个名师、名家。你不会借助语言文字去思考适合学生的最好教学方式,不会运用思维的武器去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你就永远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理解水平上。“当你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时候,此时此刻的你就因为文字而定格为永恒(肖川语)。”肖川教授所说的记录,就是写作。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和创新的过程,在写作中,你要对收集到的材料,必须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以便寻找规律,弄清本质。搜集和研究材料的过程,不仅是感官的活动过程,而且还是能动的思维过程。只有充分运用直觉、联想、想象、分类、比较等创新思维方法,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本质联系。在不断的写作中,你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将日臻完善。写作,是创造和创新的慧眼,是你的力量之源。

写作,是专业成长的一座桥梁

毫无疑问,教师专业成长的路有千万条,个人研修、同伴合作、专家引领,这些路子都是大家共同认可的。而我以为,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你必须走过一座桥梁,那就是潜心写作。

教师的写作当然不完全同于作家的写作,教师的写作,有对学生所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常想,一个优秀的体育教练曾是一个著名的运动员,而一个语文教师为何就不是一个写作能手呢?个中原因,想必大家都明了。那就是,体育教练凭的是硬功夫,他要用自身所掌握的高超技艺,给运动员提供示范和演示。而我们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诸如如何开头结尾、谋篇布局,如何通过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何说理论证、阐明事理等等,讲得可谓头头是道,口沫横飞。可是,教师自己却没写过下水作文,没投过稿,更不用说没在报刊上发表过作品。“述而不作”,语言和词汇就不能在我们的大脑里生动起来,久而久之,自然就眼高手低了。不能给学生以写作示范的教师,他的形象在学生眼中也会大打折扣。北京的全国特级教师程翔说:“一个善写作的教师才能够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否则,只能隔靴搔痒。与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相反,如果教师写得一手好文章,常把自己发表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甚至用自己的作品当范文,那么他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非常高大,对学生的激励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辰生在“世界中小学汉语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颁奖大会上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问题出在教师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是教师授课的方法和指导作文的教学水平。”正如罗辰生所言,教师授课的方法和指导作文的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专业的硬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硬功夫靠的就是长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得来。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为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说,为促进专业成长,你必须将你的思考“定格为永恒”,成为你内在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品质,你必须拿起笔来进行写作,而要使你的思想与时俱进,你又必须如饥似渴地去阅读,唯有阅读才能使你“站在巨人肩膀”上。薛瑞萍,她“不间断地读书”,“不间断地反省与思考”,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上孜孜以求,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果实。只要看《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两本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她是多么地专业、专注、平和、满足、从容、淡定。由此,她把语文教学做成了学问。她说:“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可以说教学也好,班级管理也好,没有什么可以难住我的。”有勇气说出这句话,源于她20多年不间断地读书所积蓄的底气。

苏霍姆林斯基在《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中说:“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进入周转”,在我以为,就是实践运用,也即写作,我们的阅读所得才能变成活的“词汇”,活的思想。

阅读,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思考,让我们站得更高,而写作,必将让你的专业水平炉火纯青。

写作,是体验人生幸福的鲜花

在世界范围内,教师是一项令人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岗位。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师工作的紧张和繁忙、单调和重复、社会地位和个人情感等密切相关。许多教师日复一日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和教研活动等,每天都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因此,极易造成精神的忧郁和孤独,体验不到教学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一个每天生活得郁闷和对教育事业毫无兴趣的教师,又如何能引领学生去笑对人生呢?

当然,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办法有很多,一些专家提出了很可贵的意见,比如摆正自己的心态、修正自己的人生期望值、参加必要的文艺体育活动和多与他人沟通等。而我以为,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最有效的对策是广泛阅读和潜心写作,尤其是通过写作这一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消除职业倦怠,体验人生的成就感,体验人生的幸福。

我曾经写过一篇《笔——舞蹈的灵魂》,在文中我深情地赞美:笔,是生命的魂魄,是人类如影随形的一个幽灵。而对一个作家来说,笔更是怒放的花,奔腾的水,清新的空气和一轮鲜红的太阳。笔有形,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然而,笔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然于物外。笔尖下的文字,是生命中另一个更真实更细腻更完整的自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的劝诫还在历史的长卷上熠熠生辉。而今,我们只能从书页中看到他的慈眉善目,但他的“仁爱”之心,已如一支横亘天空的长笔,让后人时时仰望。在我的意识里,笔已与生命连为一体。生命,因笔下的文字而精彩而血脉偾张。我们做教师的会因学生会意的眼神而自豪,也会因学生金榜题名而欣慰,但是,我要说,当你在万籁俱寂中用笔在文稿中画下最后一个句号时,你的心中会有一股发自肺腑的通体愉悦,当你的文字变成铅字,那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纸张,更会让你感到创造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因为阅读和写作,我们还能结识到许许多多身边的、远方的朋友,而“人生最可贵的是有几个有头脑的朋友”。这些朋友是你的财富,朋友之间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火花,是可以燎原的火把。写作是寂寞的,寂寞中升华思想。写作又是温暖的,你的灵气和才气将在那么多的心田里引起共鸣。你难道不觉得写作是幸福的吗?

教师写作,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 刘伟林

文字体系 篇11

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此后《语言文字应用》很快成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期刊之一,记录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的起步与发展,成为见证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如今《语言文字应用》已走过20个年头,对其20年来所发表的文章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基本概貌和发展轨迹,对刊物本身也有积极意义。

《语言文字应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语言文字应用学术刊物,国家级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杂志刊登语言规划、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还追踪报道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学术报告、书评、笔谈、资料等。本文以20年(1992年第1期~2011年第4期)《语言文字应用》所发表的1413篇文章①为统计样本,从内容分布、作者人数、篇章性质、文章种类、所用方法、资料来源和学术规范七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文以先提供数据再进行分析的方式对相关内容作全景式纵览,这样也许能把20年来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及刊物的发展轨迹看得更加清晰。

二 数据与简要说明

(一)内容分布

自1994年第1期起,《语言文字应用》根据内容将所刊文章进行分栏,形成若干研究板块,本文统计以此为基础,对部分类别做适当调整。如1999年第1期《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原刊归为网页追踪,本文归入语言教学。统计结果见表1。

《语言文字应用》从1992年第1期到2011年第4期,共有文章1413篇,内容涉及30多个领域。尽管所涉领域繁多,但并非平均分配。20年来,计算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话推广、词汇研究、语用研究、汉字研究、语言规范和语言规划等,始终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板块,合计比例高达80%左右,其余20多个研究领域作为临时板块约占20%。这一统计结果与刘艳春(2005、2010)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

(二)作者人数

作者人数包括独著、二人合作、三人或以上和课题组,其中课题组一项包括委员会。本文在统计中以实际参研人数为准。如1992年第1期《“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研制与实践》一文,署名“孙修章”,但文中所述内容是包括作者在内的整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统计中将其归入课题组。有的文章在题目下标注了某某课题组,同时也署上了执笔人姓名,如2011年第1期《关于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调查报告》,署名“普通话审音工作宣传与意见征集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为“王敏 姚喜双 魏晖”,本文也归入“课题组”。有的文章是一个大课题中的子课题,也以课题组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显示,《语言文字应用》中独著占74.88%,集体合作占25.12%。其中,前十年独著占80.79%,集体合作占19.21%,后十年独著占68.94%,集体合作占31.06%。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正在由“单兵作战”的研究局面向集体攻关研究格局推进。

(三)篇章性质

篇章性质包括偏重理论建构与探讨和偏重解决实际问题两类,前者如《再论汉语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后者如《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统计结果见表3。

《语言文字应用》所刊文章中偏重理论建构与探讨的文章一直占主体,平均比例为68.22%,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仅占31.78%,且有逐渐下滑趋势,前十年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占36.30%,后十年已下滑至27.23%,下滑了约9个百分点。

(四)文章种类

文章种类包括介绍性文章、建设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其中介绍性文章指着重介绍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的进展等。建设性文章指提出自己的发现、观点、理论、方法或如何解决某些问题等。评论性文章指就某些著作、理论、观点或方法等的讨论、评介或商榷等。统计结果见表4。

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建设性文章为主,在1413篇文章中,建设性文章有1149篇,占81.32%。介绍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分别占8.84%和9.84%。从历时发展来看,评论性文章在前后十年中的所占比例比较恒定,而前十年的介绍性文章明显多于后十年。

(五)所用方法

在1413篇文章中包括介绍性文章、书评和研究性论文(包括书评之外的其他争鸣文章),本文所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研究性论文。研究性论文主要有三大类型:经验总结型、理论分析型和实证型。统计结果见表5。

(1)经验总结型。

语言文字应用强调的是应用,实践性很强,将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语言文字应用》中这类文章402篇,占32.68%。

(2)理论分析型。

指作者带有明显的理论意识、理论追求,不满足于具体做法的描述。具体又分为两类:A.理论构建类,如李明洁的《流行语的符号本质及其意指结构》(2011年第4期);B.理论借鉴(或理论应用)类,如张日培的《治理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规划》(2009年第3期)。《语言文字应用》中这两类文章共计420篇,占34.15%。

(3)实证型。

指用调查、实验、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的类型,依靠数据说话是其主要特点,因此一般认为科学性更强。《语言文字应用》中这类文章有408篇,占33.17%。

总体来看,三类文章比例较为均衡,基本各占三分之一,但发展趋势各异:经验总结型呈下降趋势,理论分析型走势恒定,实证型逐年上升。见表5和图1。

在实证型研究中,有的是定量研究,有的是实验研究,有的是个案研究。在1230篇研究性论文中个案研究数量极少,且在20年中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没有将其放入列表。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在数量上有非常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见表6和图2。

(六)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中的实地调查包括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问卷、抽样和测试等,“其他”一项则包括文献报刊资料、网络资料、举例等。统计结果见表7。

《语言文字应用》中来自实地调查的资料占18.94%,来自语料库的占8.70%,其他占72.36%。从历时发展来看,前后十年的变化比较明显,后十年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语料库,其比例相比前十年都几乎翻了一番。

(七)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如有无参考文献、引文是否注明出处等。孙德金认为“学术规范已经成为判定论文有无学术性或学术性强弱的一个尺度”②,因此我们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统计。对文献的参考在文章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显示:(1)在参考文献中列出;(2)在附注中列出;(3)在附注中列一部分,其余列在参考文献中;(4)在夹注或脚注中列出。统计时把握的标准是,只要是上面4种的任何一种都算有参考文献。统计结果见表8。

前十年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有参考文献的占60%,后十年有参考文献的比例已升至94%,参考文献数量也从前十年的平均每篇5条升至后十年的平均每篇11条。这些数字说明,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推进,研究者的参考文献意识逐渐增强,学术研究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 分析与思考

(一)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内容广泛,主攻方向明确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正在努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内容分布上,它通过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有效配合,既突出了重点,又顾及了全面,在反映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主攻方向的同时,也起到了配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调整语言文字研究方向等作用。

一个学科、一个方面的研究的发展,需要两个相互推动的条件:(1)社会发展的需要,(2)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重要平台。比如,面对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人对现状不满,中学语文教师也希望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如语言习得规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特点、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教材的科学化、考试的规律等,《语言文字应用》共发表了该方面文章142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实际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成果。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涉及30多个领域。从1994年起,《语言文字应用》以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形式,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基本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杂志编者对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本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显示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话推广、语言规划与规范等作为基本板块,共发表相关文章700多篇,充分显示了该时期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和研究的主体内容与主攻方向。临时板块,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宣传、报道国家重要的语言文字政策或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大事件,比如1998年第1期“祝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的系列笔谈、2001年第2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系列笔谈等。第二,及时调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方向,指引研究道路,比如1995年第1期的笔谈《寄厚望于应用语言学》(许嘉璐)、1996年第3期的《关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与学风的思考》(吴继光)等。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还具有及时反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点、追踪报道国内外语言文字研究热点的作用,这一特点无论在基本板块还是临时板块都有所体现。前者如自1997年以来我国进入语言文字工作的第三个阶段(陈章太、谢俊英,2009),“对语言进行监测和研究,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把语言视为重要资源”“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等,成为这一阶段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李宇明的《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陈章太的《论语言资源》(《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1期)、张先亮、谢枝文的《生态观视野中的汉语言和谐》(《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等文章都非常及时地反映了上述内容。后者如1999年第1期的《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徐娟等)、2011年第4期的《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戴曼纯)等,都及时地对国内外语言应用研究热点和焦点进行了报道和追踪。

(二)研究者跨学科合作与集体攻关的研究形式日趋凸显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且有逐年上升态势,这既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应用性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又与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正在转变观念、跨出围墙直接相关。

金武刚(1999)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C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样本,对语言学研究进行了统计。在语言学的117篇文章中,独著107篇,占91.45%,课题组方式为0。2005年刘艳春对《语言文字应用》11年中发表的852篇文章做了统计,其中独著689篇,占80.9%,课题组方式45篇,占5.3%。本文对20年《语言文字应用》中1413篇文章进行统计,独著1058篇,占74.88%,课题组方式86篇,占6.09%,加上二人合作、三人或三人以上合作的,集体攻关的比例合计达到25.12%,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且有逐年上升态势。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往往需要综合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难以用单一方法来完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客观上更需要团队合作与集体攻关。许嘉璐曾经感慨地说:“要提倡合作的精神、团队的精神。‘单兵作战’,这是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和需要。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关键性课题往往需要跨学科、多单位合作、多人参加。但是现在不但学校的围墙跨不出去,连系或教研室的界限也难以打破,其甚者门派森严,同一研究室中也彼此封锁。”③前十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集体攻关合计比例不足五分之一(19.21%),而后十年,通过集体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接近三分之一(31.06%),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正在打破枷锁、跨出围墙,逐步实现跨学科的通力合作与集体攻关。

(三)理论建构与探讨的研究居多,问题解决导向需增强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内容上包括两头:一头是理论,一头是应用。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高举的虽是“应用”的大旗,但却十分重视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语言文字应用》应该注意二者结合中的“解决问题”导向。

从《语言文字应用》20年来所刊发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其对理论的重视。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分别从语言学习与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语言文字规范、语言规划、辞典编纂、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各自的规律、方法和原则。如佟乐泉的《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讨》(1996年第1期)从心理学角度比较了“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的利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把识字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常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要顾两头。一头是解决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一头是发展学术。近20年来我们“偏重理论建构和探讨”的文章始终占主体,“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也许是学科发展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特有现象。但是我们觉得,接下来《语言文字应用》要注意两者结合的导向,因为对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而言,解决实际问题是更基本的,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四)评论性文章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介绍性文章前后十年的比例变化,与我国应用语言学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直接相关,建设性文章一直是研究的主体,则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学科整体尚处于初期阶段的必然。《语言文字应用》一直比较重视学术讨论与争鸣,但这方面文章的质、量双向提升,仍是今后应该努力加强的方面。

我国应用语言学以1999年为界,之前处于学科的起步阶段,之后处于学科的发展阶段。在一个学科的起步阶段,对其主要内容(如学科性质、定位、理论、方法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说明和介绍会相对多一些,进入到发展阶段,介绍性文章会相对减少,建设性文章会相应增加。《语言文字应用》介绍性文章和建设性文章在前后十年中的比例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特点。建设性文章始终占据《语言文字应用》的主体版面(80%左右),这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总体而言尚处于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所决定的。

《语言文字应用》一直很重视学术讨论与争鸣,龚千炎曾在创刊号中提出:“将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学术上不搞‘一言堂’。不同观点的文章,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都可以在本刊发表。”④创刊至今,这一思想得到了相应体现,比如关于语言是否属于生产力范畴,1993~1994年刊登了好几篇针锋相对的文章。然而,该类文章的质、量双向提升,仍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比如,从总体数量上看,20年《语言文字应用》共发表文章1413篇,评论性文章仅有139篇(书评58篇,其他争鸣文章81篇),还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从质量水平上看,赞扬的多,批评分析的少,似乎成了我国书评的通例,而其他争鸣文章有的也需要在学术态度和分析层次上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五)越来越重视数据、定量和实验,个案研究有待增强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始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数据,越来越重视定量和实验方法。个案研究一直很少,这可能是今后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理论意识和理论追求,这一点不仅在前面的篇章性质中有所体现,也体现在20年来理论分析型文章始终占三分之一强。这一特点与《语言文字应用》杂志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理论研究的编辑思想直接相关。应用最忌讳的是凭一时经验或只重个别事例而不注重理论规律的“实用主义”。在应用领域,研究者遇到的对象千变万化,如果没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极容易导致“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又产生了一堆新问题”的情况,因而需要理论的彻底性。《语言文字应用》不仅在收文上重视有理论深度的文章,还专设“语言文字应用理论”板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研究者的理论意识,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一开始就具有相当浓烈的理论色彩。

在研究类型中,经验总结型文章由前十年的46.46%下降到后十年的19.81%,与此同时,“实证型”研究由18.69%上升到46.70%,其中定量研究和实验方法分别由前十年的17.17%和3.87%上升到后十年的45.12%和11.32%,主要分布在语言规划、普通话推广与测试、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和儿童语言研究等领域。个案研究一直很少,需要加强。

(六)来自实地调查和语料库的材料性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语言文字应用面向社会的学科性质决定其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而对语料库的建设和利用也成了信息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实地调查和语料库前后十年的比例与规模变化,说明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调查和语料库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研究中努力践行。

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中使用实地调查资料(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问卷、抽样和测试等)的研究文章比例已经由前十年的12.63%升至后十年的24.84%,而且深入实地调查的力度和样本规模也越来越大。以2011年第1期的两篇文章为例:向音、李峰的《军事领域言语社区研究》,资料来源是作者的1099份有效问卷;柴省三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听力测验构想效度研究》,资料来源是全国7828名考生的实测数据。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对现代科技的利用,对语料库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前十年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的占5.56%,后十年已升至11.64%,比例翻了一倍多。语料容量也在不断扩大,以亿为单位的语料容量陆续出现在有关的研究中。比如杨玉玲的《“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2007年第4期)利用的是拥有1.645亿字的清华大学语料库;侯敏的《2010年度新词语解读》(2011年第4期)利用的是拥有10亿字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

(七)规范意识增强,学术研究正朝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伴随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应用》的学术规范意识日益增强,学术研究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比如,从参考文献来看,前十年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有参考文献的占60%,后十年已升至94%,参考文献数量也由前十年的平均每篇5条升至后十年的平均每篇11条。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也由前期的不够规范逐渐走向规范和统一。比如,前期的很多参考文献标注序号不统一,如1994年第4期的连续3篇文章,参考文献序号有的标注为①②③(如第96页),有的标注为1.2.3.(如第100页),有的干脆不标序号(如第108页)。1997年起《语言文字应用》对参考文献标注序号加以规范,统一为[1][2][3]……。前期也有一些附注或参考文献的内容不完整。如1996年第3期第93页的“附注”:“本文所引用的广告语,来自以下书刊:1.《现代广告全书》(杨荣刚等主编)。2.《广告语典》(费立群、温玉洁主编)。3.《企业实用广告写作指南》(李学勤主编)。…… 9.《应用写作》1992年第2期。”上述参考著作只给出了作者和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都没有,而所列的期刊,只给出了期刊名称和出版年期,至于参考的是该刊中的哪篇文章、作者是谁、所在页码多少等等都没有交代。

从文章的其他部分来看,也逐渐由前期的不够规范向更加规范发展。比如,前期有些研究性论文有摘要、关键词,有的没有。从1999年开始《语言文字应用》统一了封面,也开始有中英文提要和英文标题,但不是每篇文章都如此,如1999年第2期,有的文章有中英文提要和英文标题,有的文章就没有。1999年第4期的第一篇和第三篇文章都有中英文标题和提要,第二篇文章英文标题没有,中英文提要也没有。直到2002年,《语言文字应用》的文章格式开始全面规范,趋于统一。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附注、参考文献等等,在2002年第1期“封三”的“来稿注意事项”中逐一做了规定与说明,从此《语言文字应用》的每篇研究性论文都有了比较统一的格式与规范标准。

当然,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语言文字应用》在规范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各板块的名称设置从历年来看就不够统一。如有关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的文章,有的年期将其分别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板块,如2005年第1期、2008年第4期;有的年期则将其设置为一个板块,如2007年第2期、2009年第2期。再如,有关法律语言的文章,板块名称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如1996年第4期、2007年第2期;有的设置为“语言与法律”,如2002年第4期;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研究”,如2005年第3期;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学”,如2006年第4期、2008年第4期等。

四 结 语

自《语言文字应用》创刊以来,于根元、王宁、卫志强、朱峰、萧国政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过回顾与述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见解。在杂志创刊20周年,笔者从上述七个方面,通过对其刊发文章的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试图为同仁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资料。有的只是提供一个数据以供参考,不一定某些数量上升就好,下降就不好,数据的升降与否,有时是学科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定表现,有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从前面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在过去的20年里,《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其自身也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而愈加成熟。相信在下个20年,会有更多高质量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在这块沃土上问世。

摘要:《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已风雨兼程20年,对此间其所发表的1000多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对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作全景式纵览。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内容广泛,主攻方向明确;研究者以学术建设为主,集体攻关日趋凸显;对实地调查和语料库的重视与利用,加速了实验、定量等研究的发展;从经验向实证推进过程中,研究者的理论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学术规范也日渐加强。个案研究、“问题解决”导向和学术评论的质量双向提升,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今后需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范围,研究形式,研究方法,学术规范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谢俊英.语言文字工作稳步发展的60年[J].语言文字应用,2009,(4).

[2]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9.

[3]金武刚.定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一项来自3199篇论文的内容分析[J].社会科学总论,2003,(1).

[4]刘艳春.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刘艳春.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6]王宁.语言文字应用的广阔天地[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7]卫志强,何元建.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8]萧国政,李向农,汪国胜.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开拓与进取[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9]于根元.《语言文字应用》五年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10]禹永平.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广阔天地[J].语言文字应用,1994,(1).

【文字体系】推荐阅读:

图形文字07-20

网页文字05-09

文字教材05-11

文字符号06-09

解读文字06-26

文字输入07-03

文字改编07-11

文字创新08-01

文字排版08-01

文字交流08-02

上一篇:司法责任下一篇:动力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