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字

2024-09-19

民族文字(共9篇)

民族文字 篇1

江枫先生的论文《拼形表意———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 (下简称“江文”[1]) 包含许多创见, 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自己稍微有所涉猎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和专业文字为江先生的大作提供些许佐证材料。并以此短文祝江先生80大寿。

一、前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这两句话是索绪尔针对拼音文字说的, 本来明确除外了表意的汉字。但长期以来, 却被我国部分语言学家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当作公理, 当作圣旨, 当作论说汉字落后的根据, 当作是把持反对意见者打成伪科学的法宝。“拼音化———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这一论断也和索绪尔的上述言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后, 不少语言学家醒悟到西方语言文字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的汉语、汉字;不少语文学家开始基于汉语、汉字的丰富、独特事实进行新的探索。可惜的是, 至今中国语文学界真正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并没有正常展开, 某一些执掌话语权的人实际上还在坚持汉字拉丁化, 压制、限制不同意见。江先生以自己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者作风和大无畏的勇士气概写出这篇大作。首先, 他追根溯源地点破索绪尔的话原本仅仅是针对拼音文字的。这一点, 虽然有人早些时候已经指出过, 但作为翻译大家的江先生, 把索绪尔相关言论上下文完整、准确地译介出来 (见“江文”一) , 对于中国广大关心汉字、汉语而又无法阅读索绪尔原著的人, 还是莫大的好处。“江文”三指出的事实重要而又十分耐人寻味:几种中国当代权威辞书都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而两个英文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 倒都没有采信索绪尔这种说法。自然, “江文”最具新意、最重要的还是四、五和结语。他论证了文题所概括的“拼形表意———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 指出“汉字是形源表意文字;西方拼音文字是音源表意文字”。这部分材料是翔实的, 论说是充分的。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一些情况

1. 传统文字的拉丁化风雨。

上世纪50年代, 随着汉语拼音化浪潮,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同样也经历了一次改革风雨。有传统文字的民族, 如蒙、藏、维、哈、朝, 都使用拼音文字, 也曾经考虑过拉丁化问题。文字改革专家通常认为:拼音文字改换字母并不是文字性质的根本改变, 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中国的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如此。先看藏文, 藏文虽然是拼音文字, 字母只有34个 (辅音30, 元音4) , 但拼写形式却不像英文那样的线性, 而是双向的。一个音节的书面表达, 其高度和宽度都不等长[2]p80。这使得藏文拉丁化不那么简单。朝鲜文 (谚文) 虽然也是拼音的, 但历史上其音节一直也是拼组成方块形。这也和英文的线性拼写相距甚远。似乎只有蒙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与拉丁拼音的英文相似处多些。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确实实现了短暂的拉丁化, 都有大约20年的拉丁化新文字试行、推行的时期;80年代中期又恢复为阿拉伯字母的老文字。这被一位著名语文学家称为是新中国文字改革中两次重大失败中的一个 (另一个失败是“二简”的被否定) 。此期间内蒙自治区领导和语文学家抵制了拉丁化, 保持了传统蒙古文的连续使用。我曾经认真请教过几位蒙古语文专家。他们告知:蒙古语言有四大方言区, 内蒙有个四区协作的语文机构。传统蒙古文也具有各方言区通用的特点。由于长期使用, 蒙古文中许多词、词根, 对于使用者已经具有见形知意的特点, 阅读起来比较轻松。蒙古文的书写一般以词根为单位, 相当于词根词。这种词根词一般有独立的意义, 在词典中往往被列为主词条, 书写时用空格与前后分开。这种连写的词根称作“字”[2]p70。新拉丁化蒙文, 将会与外蒙古的斯拉夫蒙古文一样, 仿效英文的分词连写。蒙古学者和民众不愿意把老蒙文改换为这样的新蒙文。说到这里, 我想引“江文”五中的两段话。一段又是江先生从索绪尔的原著里“发掘”出来的:对于常用的和熟悉的词, 其书写形象就获得了表意价值。另外一段是江先生自己的概括:“前缀、后缀、词干, 或者是词首、词尾、词根就是拼音文字经过长时间使用形成的文化积淀, 结晶出来的表意词形, 也是拼音文字演变成形意字符的明显表征”。我想, 蒙文的这个事实当可作为江枫先生的拼形表意的佐证吧。这里的情况在拼音文字里是极为个别的特例吗?其实英文这种最著名的拼音文字, 许多人在阅读时, 也并非都默读后才知道意义。江先生已经发现索绪尔本人是肯定这一事实的。

2. 创制拉丁化新文字。

没有流通较广传统文字的民族则提出创制拉丁化新文字问题。上世纪50年代起, 新中国曾积极为这些民族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据统计, 被正式颁布推行的就有17种之多。这些文字制定, 有着很程序化的方法:语言调查, 确定其音系, 找出全部声母、韵母, 用拉丁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每个声母、韵母, 规定分词连写和标点符号。这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熟的”新文字设计法。许多这样的新文字, 已经有了大约40—50年的历史。按照早期汉字拼音化改革家王照所说:用拼音文字的儿童, “解语之年, 既是能文之年”, 又按照鲁迅先生所说“只要认识28个字母, 学一点拼法和写法, 除懒虫与低能者外, 就都能写得出, 看得懂了”。实际情况如何呢?少数民族地区, 似乎完全没有因为拉丁化新文字的使用而促成文化迅速、广泛发展的局面, 远没有获得拼音改革先哲们所期待那样巨大好处。在许多民族地区学汉文的小学更受欢迎。许多少数民族干部, 包括推行拉丁新文字的干部, 也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汉语小学读书。在1991年,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给国务院的请示里, 明确提出:新文字“效果不好, 多数群众不欢迎的, 应该尊重群众意愿, 不要勉强试行”, “提倡没有文字或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选择一种现有适用的文字”, 不再普遍去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3]p36

3. 汉字式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的少数民族, 特别是那些后来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的民族, 许多都曾经流行过汉字式的民族文字。文献[5,6]有详细的综述。周有光先生给出18种汉字式文字或由汉字演变出的文字。其中除日文、朝鲜谚文和喃字外, 都是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5]。陈其光先生的汉字系文字[6], 含表意字17种 (含日、韩、越3种) , 表音字9种[4]p37。许多产生于唐代, 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唐宋两朝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其他民族和周边国家影响巨大。他们首先借用汉语书面语, 然后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语言, 产生了一批用汉字书写的非汉语文献。为了弥补借用汉字的不足, 在汉字的影响下创造了书写母语的本民族文字。这就出现了汉字文字的支系, 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少数民族的这种汉字系文字基本都没有获得通用的、主导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时, 民间仍有应用。

4. 被忽略了的可能途径。

在上世纪50年代起的拉丁化浪潮期间, 为少数民族创制拉丁化新文字也是浪潮的一部分。因为当时汉字自身已经前途难料、命运难保, 拉丁化就成了当时的唯一选择。当创建和使用中大量未能预见的问题不断困扰的时候, 就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思考。蒙古族语言学家清格尔泰先生 (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人大常委会委员) , 就曾以多种方式提倡“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它很类似日文。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多数与汉语属于同一语系、语族, 语言都缺少形态变化, 语素都大多是单音节的, 这使得“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极可能比日文更好、更有效、更便捷。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是与汉族、其他民族大杂居, 自己小聚居的;许多少数民族方言差异大。这种“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有利于解决方言差异, 有利于紧密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与民族语的关系, 学习民族语的同时就学会了最常用的一两千汉字, 更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语言负担。许多学者指出, 这种类型文字不仅历史上长期存在过, 现今仍能看到它的某种雏形。根据[7,8]报道, 广西有一种用壮语直接朗读汉字书报的方法, 用在向群众读汉字文件, 甚至中小学教学课堂上。广西有的私塾先生, 教授汉文版四书五经, 但自己并不大会说汉语[9]。这表明:像在日本那里用日语教授、学习汉字版中国古典文献的事, 在中国民族地区也并不罕见。汉字的超语言应用, 在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事实依据, 但这却没有被承认。长期以来, 汉字的超语言使用这种现象, 这种方法没有受到承认, 没有受到重视, 没有得到支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就是两片遮挡了某些语言学家双眼的、小小的但“颇有魔力”的树叶。

三、关于专业文字的一般概述

1. 关于专业文字。

计算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进展, 提示我们从更广的范围考虑文字的分类。通常语言学家所特别关注的是与各个民族语言关联的那种文字, 如英文、汉文、日文等。在信息技术界称此类为自然语言文字。我把下列的称为专业文字:国际音标系统, 乐谱 (简谱、五线谱) , 棋牌谱, 化学公式, 数学公式, 程序框图, 程序语法图, 电子线路图, 等等。

2. 关于文字的形成和习得。

自然语言、文字的形成, 就社会整体而言, 是人类漫长社会中“自然形成”、“约定俗成”的。就个体来说, 自然语言最初是从母亲那里“不知不觉地”学到的, 而后通过普通教育提高;自然语言的文字也主要通过普通教育提高。

而专业文字, 就整个社会来说, 是在专业技术发展中形成的。其语言符号元素、结构规则, 比自然语言留有更多的个别人物、专家发明创造的痕迹。在许多方面, 专业语言都带有人工语言的特点。就个体来说, 专业语言是通过专业教育习得的。

3. 语言文字的民族性、地域性或国际性、专业性。

自然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民族文字通常总与某民族语言关联。自然语言还有很强的地域性, 方言差异就是一种地域差异。专业文字很少民族性、地域性, 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国际性。一种专业文字, 在专业内是国际通用的, 不分地域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 一种专业文字的初期阶段, 可能在不同民族有不同形式 (如记数法、乐谱) ,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流, 合理的、科学的、方便高效的总是很快扩大自己的领地, 实现国际的统一。

4. 文字的声音属性。

自然语言, 就现今世界上主要语种来说, 都有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专业文字的形、义属性是普遍具有的, 声音属性则有不同情况。一般说来:专业文字与语音无关, 或顶多是弱相关。数学公式可划入和语音弱相关的一类。棋牌谱、化学公式、程序框图、程序语法图、线路图则可以划入与语声无关的一类。它很难用口头语言描述。对这类专业文字, 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 书面表示是第二性, 绝对荒谬。而乐谱的声音属性是重要的、本质的, 但这种声音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音无关的 (无歌词的声乐、器乐) , 也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声迭加的 (配了歌词的声乐、器乐) 。

5. 文字的字形属性。

自然语言文字的字形, 尽管有种种差别, 但都可区分出相对独立的个别字符字形。而平面版式, 都可由线性字符串经过简单的分行、分段、分页、分栏等操作获得。版面表现上主要是单向成行性和整版的大体均一性。专业文字的平面表示, 也有种种不同形态, 但基本上都不是线性的, 基本上都不只是单向成行性, 整版表现有明显不均一性。不同局部间差异性较大。这是专业文字难于与线性的语音完全协调、一致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见《江枫论文学翻译及汉语汉字》235—259页, 华文出版社, 2009

[2]戴庆厦、许寿椿主编《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

[3]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 (1949—1995)

[4]许寿椿主编《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5]周有光《汉字文化圈的文字演变》, 《见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或[2]8—27页

[6]陈其光《汉字系文字》, 《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26—38页

[7]班绍《汉字在壮语中的一种特殊读法》, 《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

[8]张公瑾《文化环境与民族语文建设》, 《民族语文》1991年第6期

[9]谢建猷《广西陆西村壮族私塾所读汉字音》, 《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

[10]尹斌庸、苏培成《科学地评价汉语汉字》,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4

民族文字 篇2

杨长虹

[摘 要]科学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关乎妥善修复保护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大略,本文为此审慎而细致地就标准制订中的诸方面问题作了专门探究。以求在总体思路、指导原则、细则架构等方面有所明辨,并希冀引起同人争鸣,广集众家之智慧,终成此事。[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08)05-0119-03 制订实施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化工作。它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文化部已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适用于汉文的《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这为继而制订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提供了可参见的文本及可借鉴的经验。然而,由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及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和居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产生、流传以及版本特征形成等方面显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时,不可能简单地从汉文古籍定级标准直接进行移植。而要在总体思路、指导原则上,尽可能多地考虑民族因素;在制订细则时充分反映和突出民族特点。同时,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使制订出的标准既能够符合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实际状况,又能够确切体现标准的可控性、适应性、一致性等特定内涵。[1]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我国近30年来包括各民族古籍在内的古籍整理保护事业发展历程,这对理解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迅速发展,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也跃入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中发37号]文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自那以后,我国古籍整理工作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迈向新的进程。1983年,国家民委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座谈会。1984年,国家民委专门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又联合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是年,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列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中。2006年,文化部为推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实施,出台了《古籍定级标准》等若干部颁标准。是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建立由文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总署、宗教局、文物局等部门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是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决定,尽快制订出台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并委托中华民族图书馆负责组织起草工作。综观上述不难看出,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是时代的需要。

1制订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及指导原则 1.1制订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

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基本,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一个基本,即坚持以标准化的核心内涵为基本设计理念,统一标准框架,合理区分等级,科学界定条款,适度放宽准绳。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GB/T 3951—83])也就是说,在实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分级管理中,对大批量不同文种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是一种重复性活动,当中依据的概念、方法被反复应用,而这些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只有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才能达到统一,使业界获得共同遵循的古籍等级管理最佳秩序和由此分享同等政策保护带来的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核心内涵是:①一致性。即对同一属性的事物用统一尺度进行衡量,统一是标准的本质内涵。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汉文古籍二者本质属性相同,都是古籍。所以,定级标准无论在指导原则还是细则上要基本趋向一致。二是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间在定级标准中,不因强调特殊性而各不相同,也应遵循一致性的指导原则和细则。这两个一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共存又不失特点的协调统一。②适应性。即体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的兼容和互换特点。兼容要求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标准中,依据相同细则,彼此不会产生矛盾;互换要求不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点能在少数民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2008(5)·111199·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中都得到满足。③可控性。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中的各个条款应是能够适宜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等级区分的最佳选择,能够充分反映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特点和流传情况。④可操作性。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应简约明了,释解清晰,不生歧义,使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能够比较容易准确地归入相应等级中。

贯穿一条主线。即把高效管理、科学保护、妥善修复及合理利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始终作为制订定级标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明确制订定级标准只是标,而实为加强保护修复古籍才是本。因此,不论在制订定级标准中遇到多么复杂的局面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要以这条主线为取法尺度,权衡利弊。不以枝节所惑,顾以大局为重,细心斟酌,反复推敲,择其善而制订标准。同时,还要着重注意处理好一个关系,即谨慎融通应普遍遵循的标准规则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殊情况相适应的关系;突破一个关键,即努力破解由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版本识别困难等因素造成制订定级标准障碍的关键问题。[2] 1.2制订定级标准的指导原则

制订定级标准的指导原则实际上是制订细则过程中应贯彻始终的通则。汉文古籍定级标准提出三性原则,即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来划分古籍等级,同时又提出不唯时限性,等次上靠、等次下调等原则对等级进行调控。这些原则无疑同样也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制订,只是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点加以灵活处置。(1)历史文物性原则。即以侧重于古籍传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其版印、抄写时代较早,具有珍藏价值;二是指其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实物见证,具有物证价值。(2)学术资料性原则。即以侧重古籍反映的学科内容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精校细勘,文字讹误较少,注疏缜密;二是学术见解独到,有学派特点,系统归纳众说,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方面,资料比较集中、完善或稀见。(3)艺术代表性原则。侧重以古籍版本具有的印刷技术和装帧艺术特征为衡量尺度。价值体现在能够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能够反映古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包括用纸、印制的变化;能够反映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性原则实际上归结了善本古籍的特点。(4)不唯时限性原则。即以侧重古籍的实际价值为衡量尺度,将划分古籍等级第一标准的时限性略其次。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辩证处理古籍产生时限与实际价值关系时,试图做出最佳选择。对此文物家未必苟同,但它的确体现了版本家的藏书观点,反映了古籍不完全同于文物客观存在的事实。(5)民族平等性原则。即以侧重平等看待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产生、流传情况为衡量尺度。它与历史文物性原则有些近似,但含义不完全相同。它侧重强调的是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时应享受平等待遇,即使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字古籍产生在近现代或年代不详需推断而定,它也应该与产生于公元2世纪的民族文字古籍有同等评定相应等级的权利。前提条件是,它先要与本民族存世流传古籍按三性原则、不唯时限性原则以及等级上靠或下调原则进行权衡对比。

2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细则构想 ●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佉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书籍。

(2)明代及其以前刊刻、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文书籍。

(3)明代及其以前写、抄保存较为完整的察合台文书籍。

(4)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刷,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籍。

(5)清顺治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文书籍。

(6)清乾隆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规模宏大,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

(7)清代及其以前以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刻印、抄写的孤本书籍。

●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怯们卢文、焉耆一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的残本或残页。

(2)明代至清乾隆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刊刻、抄写的书籍。如,察合台文写本、抄本;明永乐年间的女真文书籍;八思巴文抄本;回鹘式蒙古文书籍;托忒式蒙古文写抄本:满文印抄本;藏文印抄本:傣文贝叶经写本;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刻印、抄写较早时期的残本或残页。

●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清嘉庆至清宣统三年的各少数民族文字抄本、印本。

(2)难以断代,但推定或公认年代早于民国,且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

●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1912年至1949年,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刻印、抄写,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珍稀书籍。

(2)1949年以后,抄写或影录已亡佚的少数民族文字珍稀书籍。3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细则构想说明

●关于一级的划分

(1)唐五代以前(10世纪上半叶前)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有怯们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吐蕃时期的古藏文等。这些古籍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分别在甘肃敦煌、新疆吐鲁番、西夏黑水城遗址等地考古发现的,大多流失国外,国内保存凤毛麟角。北宋至元代(10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下半叶)产生、印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有回鹘文、契丹文、古藏文、察合台文、女真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2008(5)·112200·文、西夏文、老傣文等,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珍如拱璧。故应该定为一级。(2)元至明代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藏文书籍;元至明代的八思巴文刻本;明代及其以前刊刻、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文书籍;明代抄写较为完整的老傣文书籍;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文书籍。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刊印、抄写的各少数民族文字鸿篇巨制书籍;清代及其以前印抄写的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的孤本书籍;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刷,具有特殊装帧形式和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这些古籍的文物性、学术性、艺术性价值都很高,且传世稀少。根据三性原则、不唯时限性原则及民族平等性原则,均应定为一级。

●关于二级的划分

(1)根据不唯时限性等次下调原则,将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怯们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的残本或残页,定为二级。

(2)明代至清乾隆六十年(1368年—1795年)刊刻、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在存量上同一级古籍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增加,但仍为稀世罕见,且年代相对久远,传承今世,实属不易,故应定为二级。当然,已经上靠一级的明代至乾隆六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除外。

●关于三级的划分(1)清嘉庆至宣统三年(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总量要超过清乾隆以前的总合,但是与汉文占籍相比存量仍然很小,特别是其中一些民族,尽管历史上很早便产生了文字,可流传至今所能见到的古籍却是鲁殿灵光,天水之遣,不可多得。故而将此时期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划定为三级应是明智之举。

(2)难以断代,但公认早于1911年以前,且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和保持传统印装、抄写特征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应定为三级。作如此考虑缘由有二:一是古籍定级首要遵循的标准应是以成书年代为尺度进行衡量,但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不注成书年代的书籍非常多,所以必须有所变通,否则无法操作。二是此变通不能随意为之,如果不加限制,肆意分级,势必会违反定级的基本法则。所以,面对不注年代的书籍应尽量根据内容仔细判别,推定其大致年份,划入相应等级。对于实在无法推定,但专家公认早于民国,且是孤本、稀见珍本的可划入一级;传世较少、残缺较多的划入二级;其他应全部划入三级。这样可尽力避免古籍错划级别,又能使珍本民族文字古籍受到应有重视。

●关于四级的划分

(1)划入四级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为普通古籍,其下限定在1949年以前,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写抄本很多,大于印本,它反映了少数民族书籍的传承特点和文化传统。也就是说,1912年至1949年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三性原则判断,未必不是最具代表性且今世所存较为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字传本。二是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疆,社会发展相对滞缓,所以,以传统方式产生传统书籍这种情况延续比内地及沿海地区时间要长一些。故这一时期刻印、抄写的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均应定为四级,以便妥善保护。

(2)有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是1949年以后抄写或影录的,大多属已亡佚的少数民族文字珍稀书籍。按三性原则及不唯时限性原则,也应定为四级。但是,这一情况不能随意延伸。以上仅是理论层面的大略探求,在实际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时,免不了会在一些条款定夺上遇到较为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远非区区千言所能一一辩明。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存量上、版本鉴定上有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直接影响定级条款尺度的权衡与设置。二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种众多,不可能希冀有通晓所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通才,将定级标准制订工作全部包揽,一通到底。只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汇聚一起,紧密合作,充分协商,达成共识,才能制订出符合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实际情况并在实际应用中经得起检验的定级标准。

[参考文献]

[1]黄润华,史金波.少数民族古籍版本学———民族文字古籍[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杨慧漪.《古籍定级标准》中的“级别等次”和“四原则”释评[J].图书与情报,2007(5):89-91,96.

[作者简介]杨长虹,男,中华民族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赵晏彪 民族情怀在文字中觉醒 篇3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民族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满族作家赵晏彪。现在,他还兼任全国少数民族影视题材遴选委员会秘书长、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审评委员会委员,致力于探索、繁荣少数民族影像事业。

他曾在散文集《真水亦香》中写道:“为文学、为民族、为祖国,我将询问一生。”30年来,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他都有所获,从皇城根下的风云人物到文笔细腻灵动的生活散文,再到满族人物传记、少数民族电影剧本,他始终坚持创作激情,同时也秉持着心静如水,思绪似泉的写作状态。

曲折之处拥抱文学

儿时的赵晏彪体弱多病,为了改变身体状况,他成为少年体校的一名运动员。也许是满族人天生能征善战的血统,再加上赵晏彪的刻苦勤奋,很快,他成为某区四百米纪录的保持者、北京市中长跑前三甲。他的教练回忆说,没想到,他会成为作家。

高中毕业后,赵晏彪被学校安排到北京郊区顺义县插队。临别前,父亲送了他两本书:一本厚厚的《康熙字典》,一本《诗词引用解析》。每有空闲,他就一页一页地背诵父亲送给他的这两本书。而这,成为他创作积累最初的记忆。

插队的日子虽然苦,然而每天早晨五点,他和同屋的体校同学依然准时起床跑步,风雨无阻,冬夏不歇。直到今日,晨练仍然是他的习惯。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赵晏彪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报考了北京体育学院(现为北京体育大学)。然而,由于通信地址有误,他始终没有等到期待中的复试通知书。看着体校的队友 一个个踏进了大学校园,他羞愤极了,便将自己关在屋里,借笔纾解愁肠,一首又一首的诗歌脱笔而出,竟然写满了整整四面墙。

1978年春,体育路走不通,他只得选择了回城,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被分配到中国化学工业部下属的某研究院。但同是被分配到研究院的10余人,有的去了实验室,有的当上了干部,而他却被分到了车间。他的失望与低落,母亲都看在眼里。她问儿子:“你有自己的梦想吗?”赵晏彪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喜欢文学,想当作家。”

这时,他抬头迎向了母亲的目光,却听到了令他终身难忘的话:“想当作家,就要付出努力,要多读书,多写多练习,别怕失败……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管你成功与否,不要泄气,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一个人能成功,他做事的风格一定是坚持到底,半途而废不是我的儿子,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母亲不仅没有质疑他的梦想,还鼓励儿子努力坚持。那一刻,赵晏彪的胸膛如熊熊烈火燃烧沸腾。1980年代,正是文坛创作的又一高峰期。赵晏彪开始白天专心工作,夜晚在楼道里装了200瓦的大灯泡,通宵阅读写作,夏天时常被蚊子咬,冬天时常冻得不敢坐下。

1985年,赵晏彪的散文《幽州书屋一瞥》在《北京日报》副刊上发表,其他文章也陆续见诸报端,而他也顺利调入《北京工人报》并加入北京作协。在《北京工人报》工作时,赵晏彪负责编辑“红叶”副刊。“红叶”以大作家的稿件为主,影响力大、传播广泛。很快,他便成为副刊圈子里的名编。随后,赵晏彪被“挖到”《中国化工报》,担任《文化周刊》主编。

在他担任《文化周刊》主编的8年时间里,赵晏彪组织了众多的名家稿件。“编辑的过程不仅是我学习的过程,更是提高创作水平的过程”,赵晏彪一直行走在编辑与写作的双轨路上,佳作不断。他的小说《孝顺》获《北京晚报》小说大赛优秀奖并入选中学语文补充教材,他的散文《玉兰花瓣》获首届北京写作节大赛一等奖被选入初高中课本。

一路走来,母亲始终温润如玉,在他最迷茫无助时给予他支持与鼓励,他写下了《母亲的哲学》,一起收录在他的另一部散文集《真水亦香》中。

辉煌的延续

由于赵晏彪长期生长在北京,周围都是汉族同胞,他自己并没有觉得“满族人”的身份有何不同。直到2007年,赵晏彪被调到《民族文学》杂志社,才开始关注自己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他一面陷入回忆,一面和记者分享:“满族人是渔猎民族,有他们的优点,比如渔猎时的铁律‘不猎杀幼崽和孕兽、打渔不用密网、伐木不伐幼苗’。虽然这是一个偏远的小民族,但曾两次入主中原。这些成绩离不开满族人的优点,而这些优点也渗透到许多优秀的满族人当中。”

赵晏彪的曾祖父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北京大观楼电影院,后因“驱逐鞑虏”,曾祖父失去了电影院,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变得清苦,但却始终秉承“懂礼、守信、讲德、与人为善、宁愿别人负我,我绝不负别人”的为人准则。

赵晏彪的父亲更是一位非常善良、宽宏的满族老人。他的父亲十几年坚持救济家中揭不开锅的同事老齐。老齐曾经哭泣着感谢父亲的帮助,却又在“文革”时期反口哭诉父亲的“恶行”、甚至举棒挥向父亲。对此,父亲却一点都没放在心上,只是说“恨不止恨,唯爱止恨”。耳濡目染,赵晏彪的文字,充满着善良与美好,大度与从容。每一个文字都带着温度与氧气,既温暖清冽、又滋养心灵。他曾写下散文《父亲的毒酒》,讲述父亲的经历与淡然。

随着对自己的民族越来越深的认识,赵晏彪决定回去寻根。没想到,2009年哈尔滨寻根祭祖之行,他遇到了自己第一个想要书写的满族杰出人物——衡焕儒。

在哈尔滨拉林满族镇,赵晏彪心怀敬畏走访了各个满族乡,为写作积累素材。偶然通过满族住持释果杰,他知道了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御苑满族联谊会会长衡焕儒——一位站在改革开放潮头的农村建设者、愿意自掏腰包解寺庙燃眉之急的慈善者、带领乡亲走向富裕却几经起落的满族书记。

回到北京后,他与衡焕儒会长一见如故,相聊甚欢。历时10个月,报告文学《衡焕儒风雨六十年》完成。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读后评道:“这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却不是一本逢迎时尚之作;这不是一本花里胡哨、谀词满篇的‘歌德’之作,而是一部朴素平实、带领我们领略深刻人生的作品;再次,这不是一本浅尝辄止之作。”

谈及与衡焕儒的相识相交,赵晏彪深有感触:“衡焕儒曾说的一句话,我特别感同身受‘作为满族人,不能一直在说我们的祖宗,祖宗的辉煌不代表我们,过去的耻辱也不代表我们,我们只代表现在、代表自己’。所以,我们也应该书写现在。我要把优秀的满族人物记录下来,让他们的辉煌成为一种延续。”

始作俑者

2009年,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赵晏彪受邀作为民族电影展的专家参加筹备会。会场上,大家讨论了少数民族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赵晏彪发言时,直言不讳:“民族电影展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搞法,第三届之后就会搞不下去了。现在我们播放的影片大都是五、六、七十年代的片子,明年播放八、九十年代的片子。后年呢?以后怎么办呢?还有什么可播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编剧队伍、自己的片子。”

看着大家疑惑的眼神,他继续说:“要有自己的片子,首先要做剧本、第二步要能够拍电影、第三步才能说你的电影节能办久远。”大家听后一片哗然,纷纷质疑,做剧本?谁懂剧本啊。拍电影?钱在哪儿呢?当听到赵晏彪提议办剧本征文大赛时,又质疑“能收得上来吗”?当赵晏彪回答:“中国作协和《民族文学》就是不缺作家,只要有好小说,就可以改编剧本,而且现在有许多作家在创作剧本,以《民族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做支柱,跟北京市民委合作,搞一个全国少数民族体裁的剧本征文,我保证不缺剧本,一至三年是剧本征集,三到五年内一定可完成从剧本到拍摄出我们自己片子的飞跃。”有的人嘀咕,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牛颂是当时民族电影展的主席,他听了赵晏彪一席话非常激动,对赵晏彪说:“我支持你,咱俩就这么干了!”说干就干,电影展结束之后两人相见恨晚共同商量了许多细节。一番调研商议后,由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在2010年顺利推出,经过赵晏彪与同事们的协力宣传推广,第一年就收到了200多部剧本,最终评出了5个电影剧本奖、5个电视剧本奖。

从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开始,已经有几部优秀的剧本被制作成电影。获奖剧本蒙古族电影《德吉得》被选为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特别推荐影片,并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扶持名单。

随着少数民族电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地少数民族作协和作家们的呼声越来越高,2013年10月,由国家民委、中国作协牵头立项的重要文化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赵晏彪与牛颂负责核心组织工作,并设立了公益版,为每个少数民族制作一部电影;升级版,将优秀的、获奖小说改编成电影、走进院线;国际版,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制作、推出剧本,拍摄电影,扩大影响力。

“《夜莺》就是我们第一届少数民族剧本遴选的优秀剧本,由我国和法国的一流团队共同制作,还获得代表中国内地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资格。”尽管赵晏彪的语气平静,对过往成果讲述得云淡风轻,但是民族电影经他的努力实现了如此的飞跃,令人闻之心生敬意。由于资金问题,21个没有影像的少数民族剧本仍然没有突破,赵晏彪四处打报告,无奈之下亲力亲为,写出了三部中篇小说,包括哈尼族的《哈尼飞燕》、水族的《鱼图腾》、仡佬族的《西迁轶事》。

如今,有人说起“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始作俑者,赵晏彪、牛颂也”,更多的是褒奖之意、赞叹之情。赵晏彪关于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目标——“让文学有出路,让电影电视有素材,让导演有好本子,让观众有好的影片看,形成一条真正的文学影视产业链”,也如嫩芽冲破新土般充满着活力与生命力。

约赵晏彪主编是件难事,他每个月平均出差两三次,几番打电话约他都在外地。尽管他一年有多半的时间在外讲课、组织笔会、基地挂牌等活动,他却总是早起晚“耕”,潜心创作,始终不辍。正如他的“人生三境”一样:好友者,不以生死易心;嗜书者,不以忙闲作辍;为文者,不以顺逆改志。今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和少数民族体裁中篇小说集即将出版。

提到民族、提到创作,赵晏彪总是格外轻松欢畅:“作为作家,他的使命,是创新与创造,是激励与热爱,是扬善惩恶,更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是作家的职责。我曾在巴马县溶洞中看到几千年才形成的晶体,很美丽,很壮观。文学亦贵在坚持,坚持下来就会像晶体一样。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我的文字会留下多少,但一定是一种生命不息、创作不息的状态。”

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篇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 中, 提出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对待中国语言文字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在《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年) 》的第二章 “目标和任务”中, 也指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在当前全国上下广泛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形势下, 我们民族语文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做好民族语文工作。

一、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社会和谐、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 共有120种以上的语言和33种文字。各民族语言曾长期被各民族所使用, 是各民族生存、发展必不可缺的交际工具。语言不仅是构成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而且是民族的一种重要资源。凡有母语的民族, 不论民族大小, 都会热爱自己的母语, 都与母语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且都还具有维护自己母语、捍卫自己母语使用权利的天然感情。民族平等, 自然包括语言平等;对民族的尊重, 自然也包括对语言的尊重。而且,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语言是民族特征中的一个最为敏感的特征, 语言和谐了, 有助于民族和谐、社会和谐, 语言不和谐, 就会引起民族矛盾, 甚至会引起社会不安定。

我国语言关系的主流是好的, 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其案例举不胜举。如:分布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基诺族, 是一个只有两万余人的民族, 但他们至今仍稳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 而且母语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他们相信自己的母语今后三四代都不会衰退, 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政策。基诺族又是全民兼用汉语的民族, 母语与汉语在使用上互补。基诺山和谐的双语生活, 既保证又促进了基诺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又如:分布在中缅边界怒江州片马地区的景颇族茶山人, 只有二百余人, 虽然处在多民族的包围之中, 但他们还普遍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茶山语。茶山人还普遍兼用汉、傈僳等其他语言, 成为具有几种语言能力的多语人。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环境, 转换使用不用的语言, 形成了一种宽松有序的、多语和谐互补的语言生活。

二、必须增强全社会的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

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必须增强全社会的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人们虽然天天都在使用自己的语言, 但对语言的重要性并非都会认识到位。许多人对“社会和谐、民族和谐”能理解、接受, 能很快就认识其重要性;但对语言和谐却不易很快就理解、接受, 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缺乏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

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在使用功能上存在“三性”:资源性、感情性、长期性。资源性, 是指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工具, 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工具;感情性, 是指各民族对自己的语言都有天然的深厚感情, 都热爱自己的母语;长期性, 是指语言有其稳定性的一面, 会长期被使用。即使是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少数民族语言的“三性”也会继续保持下去。但当前存在一些不符合语言保护的认识。如:“时代进步了, 少数民族语言的消亡已成趋势, 保护和抢救有什么价值”,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与经济一体化是背道而驰”, “少数民族语言功能小被汉语代替是必然趋势”, 等等。因而, 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全社会具有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要使人人都认识到, 不管是大语言还是小语言都有大小不同的资源, 都要予以保护。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里, 要形成一种自觉尊重别的民族、别的语言的社会风尚或公共道德, 任何轻视、歧视别的民族、别的语言的现象都要受到抵制。

必须正确认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功能的变化。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 使用人口极少的少数语言或杂居程度很高的语言, 会出现衰变, 甚至会出现濒危。这是客观事实, 是多民族国家语言关系演变的自然趋势。中国如此, 世界各国也是如此。面对这一变化, 要采取什么对策?应当认为, 即便是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 对待多民族的语言关系, 仍然要坚持保护的原则。

三、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双语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语外, 还要学习国家各民族的通用语——汉语, 母语和通用语构成一种“互补兼用”的双语关系。

“两全其美”是解决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所谓“两全其美”, 是指对待少数民族的双语, 既要保护他们母语的使用和发展, 又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使用通用语——汉语, 使得母语和通用语在现代化进程中分工互补、和谐发展。“两全其美”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 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友好团结, 符合各民族的愿望。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越来越感到学习国家通用语的重要性, 对学习通用语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深深体会到, 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有利于不同民族的交流, 有利于接受新知识, 有利于走上致富的道路。学习通用语, 是民族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并有其历史的承接性。可以预计, 我国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潮在今后将不断会有新的发展。

我国的民族情况、语言特点十分复杂, 北方和南方不同, 民族人口多少不同, 内地民族和边疆民族不同, 加上历史情况和现时分布的情况不同, 解决我国的双语问题必须根据不同民族语言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对号入座, 绝不能只用同一模式对待, 更不能按一个模式“一刀切”。在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问题上, 要善于倾听本族人的意见。

学校的语文教育如何安排, 是少数民族十分关心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族的意愿, 安排好母语和通用语的学校教育。

四、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必须弄清我国的语言实际情况和理论问题。当前, 加强语言实际的调查和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论研究十分重要, 势在必行。

要开展语言国情的调查研究, 弄清我国各民族的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语言国情不清, 就难以制定符合实际的对策。要分批、分地区建立和完善语言资源库, 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保存语言, 特别是濒危语言。

必须加强民族语言文字中的理论问题研究。如:怎样认识我国各民族语言的关系, 怎样认识多民族国家中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的关系, 怎样认识母语和兼用语的关系, 怎样估计现代化进程中小语种的生命力, 怎样认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现象, 怎样认识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关系, 等等。

民族文字 篇5

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字提供展示空间

过去论及中国古文字,一般会想到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等.其实这仅是中国古文字之一部分,是汉字系统的古文字.中国文字以汉字为主体,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更引人注目的是汉字在几种古老文字中是惟一延续不断使用、传承至今的文字,目前仍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文字之一.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在文字创制、使用、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文字博物馆的建立无疑将会对汉字的科学展示、深入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作 者:史金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8(5) 分类号:H12 关键词:文字博物馆   汉字文化   系统工程  

民族文字 篇6

一新世纪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新发展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四川省三州地区报业改革走向深入,三家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版面由四开小报扩版为对开大报;栏目设置与内容安排更富于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技术设备上都使用彩色胶版印刷机出版彩色报纸;发行量大幅提升,实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为该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阿坝日报》藏文版——全国藏区第一张对开彩色大报

该报创办于1953年6月,是新中国创立的第一家自治州级藏文机关报;先后为周二刊、周三刊,均为四开四版,主要面对州内发行,90年代末发行量为700多份。…新世纪以来,该报实现了由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由黑白版到彩色版的大跨越。2002年11月实施编采系统全微机化,是全国首家全微机化的藏文报纸;2005年1月又率先使用彩色胶版印刷技术出版对开彩色大报,是全国藏区第一张对开彩色大报。目前,该报为周三刊(周二、四、六出版),分为要务版、经济新闻版、综合新闻版和文艺版,每期发行5000份。稿件的来源既有翻译的新华社的新闻稿,也有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以及国内外400多名通讯员的来稿。在全国藏文报新闻评比中多次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副主编丹泊(藏族)入选2000年第四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该报坚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为维护全州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随着大九寨旅游精品的开发,亦为贯彻“旅游富州”方略起到积极作用。

(二)《甘孜日报》藏文版——五省区统一发行的藏文大报

该报前身是1954年8月创办的《康定报》(藏、汉合版),1956年10月更名为《甘孜报》(藏文版、汉文版);期刊历经不定期、五日刊、周二刊、周三刊、周六刊前后8次调整,均为四开四舨,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行量近4000份。2003年元旦更名为《甘孜日报》,藏文版改为对开大报,成为继《西藏日报》藏文版、《青海日报》藏文版之后的全国藏区第三张对开大报。目前,该报为周三刊,对开四版,主要栏目有“建设团结”、“民主”、“富民安康进行时”、“康巴短笛”、“格萨尔故里”等;内容中新闻要务占60%,文艺、通讯等其他内容占40%;每期发行5000份,发送到全藏区,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统一发行的地区性大报。稿件以本报编辑、记者翻译、采访为主,社会各界来稿为辅,办报质量较高;特别是“康藏人文”、“五彩云霞”等文学副刊,在五省区藏文报中享有盛誉。该报覆盖全州15.3万平方公里,在促进全州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凉山日报》彝文版——全国唯一的彝文报纸

该报创立于1978年元旦,原名《凉山报》,1984年元旦更为现名,是新中国首家也是唯一的彝文报;刊期经旬刊、周刊、周三刊、周六刊4次改进,均为四开四版,90年代发行量为3835份。…新世纪以来,该报朝着地市州盟报方向发展。2001年被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省报业协会评选为“优秀产品”;2003年改版,新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知识及专家领导谈小康》《学习贯彻十六大开辟山区致富路》《新时期彝族文化发展足迹》等栏目,提升了办报质量;2008年元旦改为对开彩色大报。目前,该报为周六刊,对开四版;覆盖凉山17个县市,昭觉、布拖、普格、金阳等8个县配备了专职或半专职彝文通讯干事,有彝文通讯员500多人;稿件来源于社会各界,翻译和投稿各占一半,其中新华社内容翻译占34%,彝文投稿占29%,凉山汉语新闻翻译占21%,通讯员来稿占13%,其他约占3%。固定栏目有《政策问答》《工作研究》《新闻调查》《农家顾问》《生活参考》《民族与法制》以及《团结》文艺副刊等,2009年发行量为5470份。

二新世纪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字报纸面临的困境

四川省三州地区报业经济总体不发达,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不仅发展历史曲折(历经多次搬迁、更名、出版周期调整),且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因此在当前区域传媒多元共生、争夺受众的现实环境中,三家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正面临着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消亡的严峻形势,这事实上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所共同面对的生存难题。

(一)市场狭小,读者下滑

三家报纸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懂得藏/彝文的大/中学校师生、干部职工以及已扫盲的农牧民,不仅市场狭小且读者群正在萎缩,原因如下:一是三州地区群众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文的积极性下降,由于藏/彝文的社会使用面较汉语窄,升学、招工用不上,挫伤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媒介生态变化巨大,三大电视工程实施后及“5·12'’灾后重建后电视覆盖大幅提升,如2010年阿坝州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达91.8%,2009年10月起四川电视台开播的“康巴藏语卫视”丰富了藏区的文化生活,此外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也在中心城初步发展,严重挤压了报纸的生存空间;三是新的媒介环境中民族文字报纸显现出某些劣势,例如单纯依赖邮局订阅、报纸创新缓慢、版面和信息量少、时效性较差、对农牧民生活影响不大等等。

(二)发行量少,覆盖面窄

三家报纸发行量极少,增速缓慢,且本民族人口的覆盖面较低,如《甘孜日报》藏文版发行量为5000份,该州藏族人口82.31万人,每千人拥有量仅为6份。究其原因,首先是发行渠道窄:一是主要依赖公费订阅或赠阅,征订难度大,如甘孜州2412个行政村中95%以上没有征订《甘孜日报》藏、汉文报,90%以上乡村学校、98%以上的宾馆饭店、茶坊酒楼、旅游景区、车站等公共场所也很少见到;二是几乎没有零售,普通农牧民尚不具有订阅报纸的经济能力,《甘孜日报》藏文版全年订费75.28元,《凉山日报》彝文版72元,《阿坝日报》藏文版48元,普通读者较难承受。其次是邮政投递困难,三

州地区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区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气候和地理状况恶劣,邮政投递很难到位,1998年邮政部门改革之后,区乡邮电所纷纷收缩,贫困地区报纸投递更为迟缓,对于读者订报和看报的热情影响很大。

(三)收支倒挂,经济亏损

三家报纸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办报模式,依附于汉文版报纸出版,处于“经费国家拨、亏损汉文版补”的封闭状态。《甘孜日报》藏文版的全部经费、《阿坝日报》藏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主要经费都来源于州级财政拨款,而其广告经营尚属起步阶段,基本没有广告收入和其他创收,发行收入也较微弱;另一方面办报成本高:一是报纸印刷费用高,二是记者采访成本高,三是报纸投递费用也很高。因此,收支不平衡造成了三家报纸的长期亏损或持平略亏的困局。例如《凉山日报》彝文版凉山州每年财政拨款45万元,而仅印刷费就支出60万元,加上其他支出,每年亏损近百万元,主要依靠汉文版的广告收入来填补。发行量小、经济收入少、办报成本高这三个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成为少数民族文字报纸难以突破的“怪圈”。

(四)人手紧缺,揽才艰难

首先是现有人手紧张,目前《阿坝日报》藏文版有工作人员15人,《甘孜日报》藏文版有18人,《凉山日报》彝文版有23人,人手基本不够用,同时近几年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的本民族文字通讯员的数量也在减少;其次是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办报人员中新闻科班出身的较少,新闻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不高,对办报质量提升有一定制约,同时由于经费紧张,各报在人员学习和培训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再次是报社最急需的高学历采编人才和报业经营管理人才难以引入,三州地区区位偏僻,地理条件恶劣,生活艰苦,信息闭塞,而该地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较全国落后,有效的激励机制远未形成,大学本科以上人才引入率和本地人才回归率逐年下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对人才吸引更是天然屏障。

三新世纪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解困思路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维系民族情感的双重价值,因此办好民族文字报纸既是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也是优化区域传媒生态、提升传播效能的必需。改善三家报纸的“边缘化生存”状态,大环境有赖于地方政府加强重视和经费扶持、地方学校藏/汉、彝/汉双语教学的持久开展以及普通群众对本民族语言学习的再认识,报社自身也应积极转变观念,谋求发展。

(一)树立信心,走向市场,开发成长空间

由于城乡间“数字鸿沟”巨大,网络媒体短期内无法成为农村的“主流媒体”。诚如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所说的,“报业市场过度依赖中心城市,广大城镇和农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开发”,主要面向城镇和农村读者的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尚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报业市场化改革令少数民族报业也从中受益,作为龙头的汉文版党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大增加,区域权威性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也应像汉文版党报那样树立信心,走进市场,积极开拓发展空间,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目前三家民族文字报纸在本自治州的发行量和覆盖率都极低,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同时相邻的藏、滇、黔、青、甘等省区的藏族和彝族与三州地区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为其将来异地扩张提供了可能。

(二)找准定位,培养读者,突出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应定位于一份“让少数民族读者喜欢的报纸”,充分运用民族语文的文化性和民族心理接近性稳固老读者,既能满足藏/彝文读者和双语读者的信息、文化诉求,也重视培养“80后”、“90后”的新生代读者。一是突出民族性和贴近性,大力开发汉文报纸尚未触及的领域,增加信息量,能让读者“愿意读”;二是注重使用富有民族语言特色的用词方式和表达方式,注重民族语文表达的可读性和易读性,能让读者“喜欢读”;三是强化民族文学、文化副刊,培养本土文化“明星”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让读者“热爱读”;四是增强便民实用性,设置与读者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性、服务性栏目,让读者“读了还有用”;五是增强时代感,版面包装要把民族风情与现代气息相融合,内容上可适当翻译当前流行文化,提高参与性,将来可提供在线阅读,让读者“方便读”。

(三)苦战征订,开拓渠道,讲究发行艺术

现行体制下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自身缺乏商品意识,只重采编而不重发行的弊病必须改变,要采编和发行“两条腿走路”,采取保证、开发、扩大的发行策略。首先是保证传统征订渠道,提请上级主管部门加大重视力度尤其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征订的政策扶持,在已征订汉文版的稳定读者中发展征订民族文字版。其次是开发征订“空白”,《甘孜日报》藏文版征订集中在州级部门、县级机关、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今后可向广大农村开发征订;而《阿坝日报》藏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主要订阅在农村,今后则可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同时三州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可以考虑在中心城市、旅游城市的宾馆、饭店、茶坊、商场、景区、车站适量征订投放,作为打造优质旅游环境的一部分。再次是使用必要的推销手段,让读者认识和信赖。最后是提高报纸发行效率,保障发行到位。

(四)改革机制,延揽人才,培养基层通讯员

首先,报社用人机制的改革最为关键,应根据地区人文环境和报业发展需要逐步转变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奖惩机制和福利保障机制,真正能用事业、感情、待遇和市场规律来吸引和激励人才,例如将来可引入“造星”机制,塑造“明星记者”、“首席记者”等。其次,报社应与省内新闻院校结成联盟关系:一是通过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资助本民族优秀生源就读新闻院校,保障其返乡效力;二是联合民族高校新闻院系及藏语系、彝语系,开设民族语文新闻传播课程,适量培养藏/汉、彝/汉双语新闻人才;三是鉴于当前新闻院校实习、就业资源匮乏,可与其建立长期“实习(实践)基地”,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四是和新闻院校建立经常性的交流互访关系,既能推动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又能及时选才。再次,坚持培养基层通讯员,在机关干部、乡镇干部、学校老师、高中毕业生甚至农民中发展能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通讯员,以备选拔记者。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年鉴·1999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出版社,2000:660.

[2]凉山州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1999年凉山年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60.

[3]宋建斌.中国报业年鉴·2009[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9:569.

[4][8]马锦卫,等.四川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应用情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

[5]阿坝州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75.5%、91.8%[DB/OL].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httla//www.sc gov.cn/zwgk/zwdt/szdt/20101 1/20101123 1086043.shtml,2010/11/23.

[6]甘孜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DB/OL].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tjgb/201004/1 1242_3.html.2010/4/14.

[7]钟克勋.康巴地区民族新闻传播的掣肘与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

[9]白润生.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214.

[10]祁晓玲,等.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使用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J].全国商情,2007(10).

从日语文字构成看日本人之民族性 篇7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互相影响, 不但都属亚洲人长相一样, 连文字也有相同之处。很多根本没学过没看过日语的人, 当第一次看见日语文字时都会吃惊地说:“这是日语还是汉语?怎么一半我都认识, 日语挺简单吧。” (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田中是日本人) (王さんは晩ご飯を食べる/小王吃晚饭。)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 都有讲一讲的冲动, 所以, 本文简述一下日语文字的构成和由来, 以及文字背后所体现日本人的民族性。

1 日语文字的构成

日语文字主要由汉字、假名 (平假名和片假名) 和罗马字母三部分构成。

1.1 日语汉字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范围以1981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为标准, 共1945字, 构成了现代日本所使用的汉字的基础。

汉字组成的单词如:学校図書館手紙靴貿易経済娘

1.2 日语假名

日语共46个平假名, 片假名与平假名发音相同写法不同。

平假名如: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たちつてとなにぬねのはひふへほ

片假名如: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サシスソタチツテトナニヌネノハヒフヘホ

1.3 罗马字母

罗马字母就像汉语里的拼音, 日语104个发音都能用罗马字母拼

读出来。a i u e o (为五个元音) ka ki ku ke ko sa si su se so ta ti tu te to na ni nu ne no ha hi hu he ho ma mi mu me mo ya yu yo ra ri ru re ro wa wo (其他是辅音分别与五个元音相拼) 。

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是由一种符号组成, 日语却是三种, 令人不得不心生疑惑, 日语文字为何如此复杂,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日语三种文字的由来。

2 日语文字的由来

2.1 日语中的汉字

日本史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 日本最先出现的文字是汉字, 大约在弥生时代中期, 约公元一世纪初期 (中国汉朝) 。另根据《古事记》《日本书记》正式文字记载, 汉字最初传入日本是始于应神朝 (中国汉朝) 。也有史学家认为是三世纪后半叶起 (中国魏晋时期) 。一直到假名的产生,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内容都是用汉字记载的, 可以说是汉字的专用期。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 且为一般学者用以著书立说, 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文字。虽然汉字在日语中历经使用, 取消, 再使用的艰辛历程, 最终还是稳坐江湖老大的地位。不但如此, 日本人还创造了很多汉语词汇, 并回到汉字的发祥地中国, 数量惊人, 反过来对中国的影响不亚于当年汉字对日本的影响。

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如果从我们每天所听、所看、所写中剔除这些词汇的话, 那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法律、科学、美学、哲学、艺术、政府、方针、人气、料理、物语、干部、共产党、进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刨学、病理学、美学、新闻、思想、悲观、乐观、世界观、人生观、人道主义、投降、抗议、自认淘汰等等数不胜数, 全来自日语。从这一点上就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吸收先进知识, 并使其发扬光大的精神。

2.2 日语假名的由来

当汉语成为日本人主要文字后, 日本人不满足于此, 于公元8世纪末至10世纪的平安时代初中期 (中国宋朝) , 先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创立了片假名 (イエオカシウサツトラリルレロ等等) , 后又简化汉字草书创造了平假名 (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たちつてと等等) , 日本历尽坎坷, 终于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如简单列出日本文字演进程式的话, 那就是从汉字→万叶假名→片假名→平假名的演进过程。大家会注意到从汉字传入到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字的主要时间段正是中国汉、隋、唐时期, 而这三个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此时向中国派遣大批遣隋使和遣唐使, 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 他们学习的同时, 不断消化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东西, 又同时把他们变为自己的东西直到现在。

2.3 罗马字母在日语中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又把视线转向世界的西方, 因为此时的西方各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工业革命使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 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时在日本也酝酿着一场革命, 日本开始改革开放, 打开国门, 引进大量西方先进的政治, 经济, 文化, 这就是明治维新运动 (1868年, 此时中国清朝) 。那么体现在文字上的变化就是外来词语大量涌入, 这些外来词语主要用片假名来表现, 发音和原有发音极其相似,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几乎都是外来语。如:

コンピューター (kon pyu ta) computer计算机

アドレス (a do re su) address地址

プログラム (pu ro gu ra mu) program程序

インフルエンザ (in hu ru en za) influenza流行性感冒

インフレーション (in hu ree syon) inflation通货膨胀

アジア (a ji a) Asia亚洲

カレント-ニュース (ka ren to nyuu su) 时事新闻、新闻报道

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比例越来越大, 甚至有一些日本人设想把日语全部直接译成英语。虽然此种设想很难实现, 但也反映了日本人对世界上先进东西的渴望。同时在日语中还出现了罗马字母。罗马字母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象拼音一样拼读日语假名, 能够迅速拼出假名的读音, 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在学习日语之初能迅速掌握日语假名的发音。另外日本人的护照, 给外国人写信时地址, 用电脑打日文之类的也用罗马字母。例如日本人的姓氏田中, 汉字是田中, 假名是たなか、罗马字母是tanaka。没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看了既认识汉字又能发音。欧美人则根据罗马字母发音也能读日语。还有大家熟悉的日本各种产品的品牌名称, 比如汽车品牌:丰田TOYOTA本田HONDA马自达MAZDA尼桑NISSAN铃木SUZUKI。又比如日本电子品牌:索尼SONY尼康NIKON夏普Sharp卡西欧CASIO佳能CANON。

日本是一个输出大国, 它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而大部分国家说的是英语, 如果这些品牌写成日语或汉字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就说丰田吧, 日语汉字是豊田, 假名是とよた, 罗马字母是TOYOTA。很明显罗马字母的表达更能与世界接轨, 更能被人们接受。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日本人勇于吸收新事物, 并开拓创新的民族特征。

3 小节

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促近人类文明的发展, 日语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更新, 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把外来的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使用, 并加以改造, 发展成为自己的东西。日本人这种勇于吸收, 善于利用, 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摘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它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体现出使用它的人们的最深层的东西, 就是民族性。从日语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们能够发现日本民族勇于学习吸收, 勇于开拓创新, 兼收并蓄的精神。所以, 本文通过对日语文字构成的研究, 着重阐述日本民族的这种精神, 希望对日语爱好者有益。

关键词:汉字,假名,罗马字母,民族特征

参考文献

[1]洪仁善.战后日本的汉字政策研究[M].商务印书馆.

[2]孙满绪, 编.日语和日本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校庆丛书编委会.日语教学论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民族文字 篇8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是集标准科研、计量、认证、试验检测和标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基础研究实体, 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核心研究机构,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从事中文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

在中文信息技术领域, “中文”一词并不局限于汉字, 还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和历史上中国各个民族在全国或局部地区曾经使用过的文字 (即中国古文字) , 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整个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 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和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开展, 陆续制定了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彝文、朝鲜文等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水平相比内地和汉字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目前, 一些仍在使用中的少数民族文字缺少甚至根本没有信息技术标准, 更无从谈起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化应用, 这些文字的使用地区与汉字使用地区之间的确存在着“数字鸿沟”, 有被信息化社会抛弃的危险。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方面主要采取了两项有效措施:一是以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为平台, 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夯实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二是借助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 利用少数民族文字软件开发专项, 解决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基础关键软件的研发, 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

2 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

自2004年起,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在原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 相继组织成立了藏文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4年3月) 、维哈柯文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5年11月) 、蒙古文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5年12月) 、傣文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6年8月) 和彝文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7年12月) 。各少数民族工作组由中央直属科研院所、内地信息技术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领域专家、技术人员组成, 根据少数民族文字和地区信息化发展需要, 由基础到应用到逐步开展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这种各方协调、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 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并迅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各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成立后完成并已颁布实施的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共有70项、已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制定中的标准29项, 另外还有近20项标准也正在预研申请中。近几年, 经过各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的努力, 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得以立项制定, 一批少数民族信息处理技术人才得以培养, 少数民族文字标准工作组成为开展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和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基石。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特色, 在国际上亦具有领先地位。各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情况见表1。

在已有五个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的基础上, 2009年9月起,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还组织人员多次走访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州, 采用与当地信息技术主管部门、民族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及少数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开展座谈, 到当地软件开发单位调研等形式, 对朝鲜文和壮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进行调研, 根据需要开展相应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3 电子发展基金少数民族文字软件开发专项

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管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 (简称电子发展基金) 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 用于支持软件、集成电路产业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领域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项资金。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原信息产业部在2005年度“电子发展基金”设立了“藏文软件开发专项”, 安排专项资金3 300万元, 支持藏文信息技术标准体系、藏文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藏文操作系统、办公套件、互联网软件、电子政务、电子出版等基础性和支撑性软件系统等项目的开发, 取得一批丰硕的成果, 使得藏语言文化的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藏文软件的成功研发与普及推广应用提升了藏族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继承和发展藏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与关怀, 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藏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藏文软件开发专项”中,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所不仅承担了“藏文信息技术标准”、“藏文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两个项目的研发, 还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组织了对整个专项13个子项目的验收 (2007年8月) 和各专项的科技成果鉴定 (2008年5月) 工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所在出色完成“藏文软件开发专项”任务的同时, 对专项的成果及研发单位组织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工作, 切实发挥了部直属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作用, 受到了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全面宣传“藏文软件开发专项”的成果, 2010年3月18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藏文软件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总结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隆重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等国家领导以及中央统战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民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报告会, 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3家藏文软件研发单位和青海、甘肃、四川、上海、新疆等省市区的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在京的藏文软件用户代表共100多人也参加了会议。

在2005年度电子发展基金“藏文软件开发专项”成功组织实施的基础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8年开始计划组织“维哈柯语言文字软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组织维哈柯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的力量, 对“维哈柯语言文字软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调研工作给予技术支持。经深入调研,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9年度电子发展基金中安排3 000万元支持包括维哈柯文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标准符合性检测、操作系统、办公套件、互联网软件、电子政务、电子出版等基础性和支撑性软件系统等项目的开发。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所主持承担了维哈柯文标准体系建设项目, 并参与了标准符合性检测平台建设等其他项目。“维哈柯语言文字软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计划今年完成, 目前各项目进展顺利。

在2005年度电子发展基金“藏文软件开发专项”和2009年度电子发展基金“维哈柯语言文字软件开发及产业化”成功组织实施的基础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又组织实施了“蒙古语言文字软件开发及产业化”第一期专项, 对“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完善及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开发”等4个项目安排了800万元资助,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合作承担了“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完善及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开发”项目,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而后,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划在2011年度电子发展基金中再次安排2 200万元设立“蒙古语言文字软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二期, 对蒙古文基础软件开发就产业化再次给予支持。

通过电子发展基金藏文软件开发专项、维哈柯文软件开发专项和蒙古文软件开发专项的实施, 切实解决了相关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基础软件的研发、信息处理标准体系建立和信息处理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困难。通过这些专项的实施,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 缩小了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与内地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数字鸿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从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民族文字 篇9

一、各民族情况简介

1. 基诺族

基诺族语言的传承方式基本上是采用口耳传承代代相接的方式, 但要特别提及的是, 基诺族的祖先为了方便记事, 有类似于楔形文字的符号, 还有类似于结绳的记事方式, 虽然, 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这样的方式了, 但是作为一种符号存在, 也丰富了基诺族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 普米族

通过走访发现, 部分普米族居民使用的不是普米族语言, 而是与生活地区相对应的白族语言。但其白语与大理地区的白族居民使用的白语, 仍存在一定差异, 可能是保留了普米语发音特点的缘故。通过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 在民族混杂的聚居地, 主导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以忽视的。

3. 白族

白语的在白族聚居区虽然有较大的影响力, 但白语使用比例还是在递减。一是因为白族青年定居在外, 其下一代缺乏语言环境, 使之失去了白语的习得能力。二是因为外来人员的介入, 使而现代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了冲击了白族的原始文化。三是因为家长为了标榜身份而拒绝使孩子学习白语 (不说白语更像“城里人”) 。

不难看出, 白语的失落与民族意识的薄弱有关。

二、情况综合总结与分析

1. 西南无文字少数民族语言保存现状

(1) 以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进行保存, 但在现代文明的冲撞下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失落。

(2) 受影响较大的民族文化圈影响, 开始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但并不影响其民族文化的保留, 和其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3) 为了方便交流, 少数民族开始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 出现多种民族语言并用的现象。

(4) 民族语言中开混入汉语语言成分, 民族语言的纯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

(5) 民族语言的使用程度与当地经济情况成为反比, 现代文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方其使用人数越少, 出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自然过渡。

2. 少数民族地方语言及其文化保存的渠道

(1) 以民族文化为宣传点, 通过旅游产业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这一点在大理白族地区十分典型。为了突出白族的文化因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大理地区的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 如大理古城的复修, 喜州民居的完善等。商业文明在一定程度激起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虽然说现代文明的冲撞是民族文化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恰当使用也会有促进效果。

(2) 系统的文化产业链发展方式

这一点在基诺族聚居地区比较突出, 基诺山政府采用按比例开放旅游区的模式。基诺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体系的管理方案, 固定开发一些村庄, 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方式, 同时推出一系列旅游附属品, 整个旅游发展, 规划有序, 层次分明, 在便于管理的同时, 增加了旅游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3) 底层群众的自发保护模式

以普米族为典型代表。与政府组织的方式不同, 这一模式是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由民众自发组成的。这一模式对于民族文化发展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 一方面, 它是现代设备为辅助手段, 民族文化有主动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 商业因素介入的成分较少, 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文化的完整性与纯粹性。

三、相关建议与意见

1. 在政府政策方面

(1) 宣传力度与手段的加强。政策出台之后, 宣传方面较为薄弱, 使得有效的政策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加强宣传力度, 并辅助以多种形式的手段, 如文艺下乡等民族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达到宣传目的, 使民族对于自己文化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对于政策的可行性有足够的了解, 这样才能发挥基层力量, 才能达到宣传的意义。

(2) 政策与方式的借鉴与交流。通过上述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 不同的无文字少数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发展都有着相对独特的发展渠道, 所以,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加强文化交流, 吸收与借鉴有效的民族文化政策,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2. 民族聚居村落方面

民族聚居村落是民族原始文化的保存地, 也是民族文化失落的脆弱环节, 所以加强此方面的民族文化建设, 也很重要。

(1) 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当地的稀有文化, 提高非物质文化对于外界的抵御能力2。

(2) 调动当地群众, 进行自发的文化传承, 如建立民族歌舞队, 或是创建民族文化交流基地, 民族文化中心, 或是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

(3) 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相应调节, 如录制歌舞视频, 或是制作民族文化宣传片, 如果有条件可以制作相对专业的民族文化记录片。

3. 少数民族民众方面

(1) 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 同时将自己作为一个文化源, 带动周围的民族进行自觉的民族保护活动。

(2) 自觉增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 提高民族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 积极创新, 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方式的建议。

在快餐文化与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独创性显得尤为珍贵, 这些被夹在缝隙中的文化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发现, 而无文字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手段也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与发现。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的选择机制, 适应机制以及参与机制都丰富的可参与性3, 我们应当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 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争取更多的空间。

摘要:关于西南无文字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传承, 本文从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的介绍, 综合分析与总结, 以及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几个方面行进介绍。

关键词:基诺族,普米族,白族,文化状态,发展建议

注释

11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B/OL].HTTP://WWW.CNKI.NET/, 2008-04-30/2013-03-19.

22 .张文芝.试述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及对策.云南档案[J], 2013 (9) :10-15.

上一篇:综合电气距离下一篇:工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