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2024-08-20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共12篇)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1

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比之以往空前发展, 同时,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必备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比之以往也显得更为突出与紧迫。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其中“以就业为导向”, 着意强调的是职业学校应该把促成毕业生顺利就业作为办学的引导方向。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号) 的第二项在强调国务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同时, 则把与这个方针密切相联的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问题提了出来, 其原文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这一段话的逻辑很清楚, 即:要贯彻和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除了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之外, 还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讲到“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的时候, 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问题, 提出得直接而具体:“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 确定教学内容。”

2009年1月6日, 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最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其开篇处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 加强语文实践, 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以上国务院、教育部各类文件虽然有宏观与具体阐述的区别, 但是其核心精神, 或者说重要思想, 会集拢来, 给了我们职业学校一个十分重要的使命和要求, 即:职业学校既要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还必须为它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品味“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这句话, 明确可知:实现“提高其 (学生) 就业创业能力”是目的,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则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所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

这些文件之所以对职业学校提出这样的使命和要求, 乃是因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岗位, 对他们的确有高素质和高能力的迫切要求, 并且这些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精神与物质产品的制造质量和创造水平, 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中这一支队伍的长远健康发展。如果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岗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 显然会使就业产生困难, 即使就业了, 也会影响到工作质量和职业发展。总之一句话, 只有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学生的就业才有保障和质量。

然而, 多年来进入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 其现有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用横向比较的方法整体考察———还不是太令人满意, 一些职业学校毕业生不符合所面临的社会岗位对于他们高素质和高能力的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胜任工作乃至人生发展。

这种实际情况, 可以被笔者为完成一个课题所作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所证实。该问卷调查在某个职业学校展开, 向在校学生发放了300份问卷 (回收291份有效问卷) , 其中有一个“对于自我现有素质与能力的具体评价”的单选题, 这个题目中的“自我现有素质与能力”的描述, 是根据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来同层就业以后应有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确定的。

具体题目和统计结果如下:

单选题 (注:每一题右侧括号内是根据每一个选项选定人数统计而成的百分数。)

1.您对于社会的了解 (社会经验) 所处的程度 (291:3.4 7.6 55.7 30.6 2.4 3%)

A.很广很深 (10) B.较广较深 (22) C.一般了解 (162) D.部分了解 (89) F.毫不了解 (7) 本题弃填 (1)

2.您的动手能力 (主要指制做、操作、实施某项任务) 所处的程度 (291:6.5 25.8 58.1 8.6 1.0%)

A.很强 (19) B.较强 (75) C.一般 (169) D.较弱 (25) F.很弱 (3)

3.您的学习、生活、做事或克服困难的毅力所处的程度 (291:5.8 34.4 55.3 3.8 7%)

A.很强 (17) B.较强 (100) C.一般 (161) D.较弱 (11) F.很弱 (2)

4.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抗压力所处的程度 (291:9.6 27.1 56.7 5.2 1.0.3%)

A.很强 (28) B.较强 (79) C.一般 (165) D.较弱 (15) F.很弱 (3) 本题弃填 (1)

5.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恒心所处的程度 (291:6.2 26.8 58.1 6.9 1.4.7%)

A.很强 (18) B.较强 (78) C.一般 (169) D.较弱 (20) F.很弱 (4) 本题弃填 (2)

6.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耐心所处的程度 (291:8.6 26.1 56.0 6.9 1.7.7%)

A.很强 (25) B.较强 (78) C.一般 (163) D.较弱 (20) F.很弱 (5) 本题弃填 (2)

7.您在荣誉、成功、成绩、失意、挫折、失误、失去等人生境遇面前的平常心所处的程度 (290:6.6 25.2 57.9 9.0.7.7%)

A.很强 (19) B.较强 (73) C.一般 (168) D.较弱 (26) F.很弱 (22)

8.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甘于牺牲、甘于淡泊的精神所处的程度 (290:6.222.857.211.71.4 7%)

A.很强 (18) B.较强 (66) C.一般 (166) D.较弱 (34) F.很弱 (4) 本题弃填 (2)

9.您觉得自己独立创业的能力所处的程度 (291:2.4 19.2 51.9 18.9.3%)

A.很强 (21) B.较强 (56) C.一般 (151) D.较弱 (55) F.很弱 (7) 本题弃填 (1)

10.您的审美水平所处的程度 (291:13.137.145.0 3.8.7.3%)

A.很高 (38) B.较高 (108) C.一般 (131) D.较低 (11) F.很低 (2) 本题弃填 (1)

11.您的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水平所处的程度 (291:1.0 41.9 34.4 8.6.3%)

A.很高 (40) B.较高 (122) C.一般 (100) D.较低 (25) F.很低 (3) 本题弃填 (1)

12.您的创新知识和能力所处的程度 (291:4.822.7 61.5 10.0 1.0%)

A.很强 (14) B.较强 (66) C.一般 (179) D.较弱 (29) F.很弱 (3)

13.您的情商所处的程度 (291:7.6:24.454.68.6 4.5 3%)

A.很高 (22) B.较高 (71) C.一般 (159) D.较低 (25) F.很低 (13) 本题弃填 (1)

14.您的协作意识所处的程度 (291:8.2 38.846.4 5.8 7%)

A.很强 (24) B.较强 (113) C.一般 (135) D.较弱 (17) F.很弱 (2)

15.您的顾全大局意识所处的程度 (291:16.841.9 36.4 4.5.3%)

A.很强 (49) B.较强 (122) C.一般 (106) D.较弱 (13) F.很弱 (1)

16.您的勤奋和努力的表现所处的程度 (291:11.7 33.3 48.1 5.8 7 3%)

A.很强 (34) B.较强 (97) C.一般 (140) D.较弱 (17) F.很弱 (2) 本题弃填 (1)

17.您的遇事敢于担当的表现所处的程度 (291:12.0 40.2 42.6 4.8.3%)

A.很强 (35) B.较强 (117) C.一般 (124) D.较弱 (14) F.很弱 (1)

18.您喜爱发明与创造吗? (291:13.124.443.3 19.2%)

A.很喜爱 (38) B.较喜爱 (71) C.一般 (126) D.不喜爱 (56)

从以上学生回答的结果可知, 他们的实际状况经过题目中提到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的“衡量”, 存在着相当的不足:

1.您对于社会的了解 (社会经验) 所处的程度———只是“一般了解和部分了解”的分别为55.7%和30.6%;

2.您的动手能力 (主要指制做、操作、实施某项任务) 所处的程度———“一般”占了58.1%;

“3.您的学习、生活、做事或克服困难的毅力所处的程度, 4.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抗压力所处的程度, 5.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恒心所处的程度, 6.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耐心所处的程度, 7.您在荣誉、成功、成绩、失意、挫折、失误、失去等人生境遇面前的平常心所处的程度, 8.您的学习、生活、做事的甘于牺牲、甘于淡泊的精神所处的程度, 9.您觉得自己独立创业的能力所处的程度, 12.您的创新知识和能力所处的程度”这八个问题的“一般”分别是55.3%、56.7%、58.1%、56.0%、57.9%、57.2%、51.9%和61.5%, 均超过了被调查者的半数。

其他八题回答的结果, 也都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在这些素质与能力要求方面存在着较大距离。

整个18个题目只是学生的主观自评, 还不可能把他们置于实际工作岗位和社会人生中客观测评。但是这个主观自评的统计结果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这个问卷调查题目的统计结果应该说具有代表性, 因为:1.被调查的学生算得上是教育大省的较好生源, 而且是来自于全省各地的普通中学;一些省份的普通中学教育质量尚不如这个省份。2.被调查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既有城市人, 也有农村人。这个成分全国各个省份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应是基本相同的。

很显然, 职业学校学生的现有素质和能力, 与国家要求的职业劳动者必备的高素质和高能力之间存在着距离。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距离, 关键要靠各类职业学校的全面教育和培养, 力争使学生真正“合格”地毕业并在就业后能够胜任岗位的要求。

考察职业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途径, 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以公认的“人学”———文学———作为媒介的、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到成效的文学教育, 无疑是职业学校完成这个任务的重要途径, 它一定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

“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中除去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外, 理解起来应该是笔者以上问卷调查之单选题所概括的内容, 即:

1.对于社会的认识和独立担当工作、独立撑起生活的素质;

2.更强的独立创业闯市场的素质;

3.较强的毅力、抗压力, 恒心、耐心、平常心, 和甘于牺牲、甘于淡泊的精神等对应的素质;

4.较强的操作能力 (手上功夫) 以及责任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对应的素质;

5.不断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心理动力, 勇于革新、善于革新, 不畏艰难、不怕挫折, 直到成功不罢休的本领和信念一类的素质;

6.较强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大局意识、团结能力。

归纳以上六点, 有的属于认识范畴, 有的属于审美范畴, 有的属于情感范畴, 有的属于情商范畴。而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这些范畴方面, 恰恰有很强的独特的培育作用:

第一, 文学的认识培育作用

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在种种有意味的形象中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 人性的历史形态, 人的情感、心理、命运等, 较为容易地获取生活层面以上以下的各种认知和体验;同时, 可以通过提供人间万象的直观“图景”令读者悟解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这显然可以弥补职业学校学生在这一方面知识和阅历的不足。

举一个例子。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 (三部曲) 《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帮助下, 学生们可以认识到沙皇统治下的那个蛮荒社会的残酷状况, 从而感受到生活在今天的时代的确是应该加倍珍惜而大有作为的。还可以认识到作品主人公阿廖沙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心灵的挣扎和不屈的奋斗, 从而反观自身在优越学习和生活条件下的种种短缺 (诸如责任心、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独立担当工作、独立撑起生活等等的素质的不足) , 羞愧之余努力进行自我改造。

第二, 文学的审美培育作用。

文学的审美, 是指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景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显示出来的是非爱憎倾向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行为取向等所产生的影响。

从古至今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富有多方面的强烈的审美作用。例如我国的《庖丁解牛》、《张衡传》、《都江堰》、《蓝领之星———解读罗东元人生密码》 (报告文学) 等, 以优美的语言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卓越智慧的能工巧匠的感人形象并且叙述描绘了他们的非凡创举。他们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有很强的美感, 都可以成为将来工作与生产在第一线岗位、主要以动手制造与创造为己任的职校生最适宜的审美对象, 从而激发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行为取向等方面都积极向上努力, 激励他们在第一线岗位的工作与生产中主动追求产品的制造之美和创造之美。

第三, 文学的情感培育作用。

文学的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受众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 以促进受众的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缺失已成为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共性问题。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 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从而实现丰富情感、感染情绪、同化情感、正确表达情感等培育目的。

在我国文学珍品中, 《可爱的中国》、《我爱这土地》、《雷锋之歌》、《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优美散文和诗歌, 以其真挚炽烈的情感歌咏祖国、歌咏英雄, 其实质是歌咏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素质。这些篇章都以情感取胜, 可以感染学生对于祖国、对于英雄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从而使自身的情感修养得到潜滋暗长的提升。

第四, 文学的情商培育作用。

情商 (EQ) 又称情绪智力,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 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 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情商包含了自制、热忱、坚持, 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

被誉为“情商之父”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 (P.Salovery) 的观点, 认为情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 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 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 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它是情商的核心;

2.自我管理, 调控自己的情绪, 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3.自我激励, 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 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4.识别他人的情绪, 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

5.处理人际关系, 调控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1]

“情商”的实质, 应该是一个人立于世上生存与成就事业和良好人生的极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所需要的“情商”, 应该是上文指出的“较强的毅力、抗压力, 恒心、耐心、平常心, 和甘于牺牲、甘于淡泊的精神等对应的素质;较强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大局意识、团结能力”。这是一些职校生突出缺乏的素质与能力, 特别需要利用优秀文学作品给予精心培育。

就文学是“人学”而言, “情商”, 似乎是众多文学名作名著不约而同的表现内涵, 《茶花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飘流记》、《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堂吉诃德》、《百万英镑》等等传世之作莫不如是。

例如著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表现的是海伦·凯勒凭借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 用爱心去拥抱世界, 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 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人生光明面的心路历程。

再如杰出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写的是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 描写老人制服大鱼后, 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作家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 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 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 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 仇视邪恶, 能创造奇迹的象征, 桑提亚哥则是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 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还如伟大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至今仍可作为青少年精神营养的文学精品。小说中的保尔?柯察金既是一名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 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 还是一个在平凡中寓含不平凡的英雄形象。他有倔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 对生活积极乐观, 并且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他反对剥削, 反对压迫, 见义勇为, 大公无私, 不怕艰苦, 忠于职守。他最善于团结人, 为公众的利益勇于献身。他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 他具有鼓舞人的力量。他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了无数陷入困境的人们, 使他们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 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是以往的文学创作中所没有的。指导学生们认真阅读和体验这些经典文学作品, 就等于同许多“情商”优秀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接受优秀人物心灵的“光照”, 让学生们“发育不良”的“情商”之苗得到能量和营养而生长起来。

总之, 在人类创造的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学作品中, 有许多名篇佳作都适合拿来作为培育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材, 使他们将来进入蓝领职业岗位所短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

如果说, 利用文学教育对职校生开展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工作在以往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从而造成了薄弱环节, 那么, 当我们今天认识到文学教育在职校生就业素质和能力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就应该全力加强这一培育环节, 让学生们在具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上得到来自文学教育的帮助, 促使他们在学校里能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从而使“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的目标得到落实, 这样,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才可能得到切实的贯彻。

参考文献

[1]情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05.htm, 2012-08

[2]徐良英, 赵中立.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2

摘 要:在职业学校的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学的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最明显也最重要。为此,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的影响,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职业学校;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9-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17

审美教育一般又被称为美感教育,或者直接简称为美育。关于美育的思想,早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美育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该门学科的特殊性,其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所以语文教学也就更离不开一个“美”字。为此,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其主旨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学习,学会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以及创造美,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那么,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呢?

一、树立自信,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就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为此,在职业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心理,并最终促进学生审美的发展。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之所以缺少自信,一方面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缺少上进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此,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上,教师要注重在日常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断鼓励学生将职业教育阶段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奋斗过程,进而学会珍惜现有的学习时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综合素质,进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择业竞争力,为实现人生奋斗目标及自身社会价值打下坚实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奋斗方向,而且还能调动他们自身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为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塑造自我、充实自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而充分挖掘出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培养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学生的自信心一旦树立,那么他们就更容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也就更容易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并且也在无形中让他们在获得创业、立业能力的同时,不断适应未来社??的发展需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创设良好的语文氛围,开发美点

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法,进而为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有益条件。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开始,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曾有研究指出,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能够既规范、准确、鲜明,又能够讲究艺术美、科学美,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为学生创造出美的语境,进而再现出文章的美感,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通过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审美感知力和鉴赏力的同时,不断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这样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写作也能积极立意,不断创新,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具有审美教育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课上演讲,进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定期举行的一些艺术活动,不断强化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文化氛围。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平台,积极为学生制作一些优质的教学课件,进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文氛围,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利用语文教学内容,激发美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本身就是声情并茂、字字珠玑的美文,这些美文在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感。例如小说人物的形象生动,戏剧表演的精湛,诗歌艺术的节奏美音韵美等,无不饱含美的因素、美的成分。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文章情感的熏陶。毕竟情感作为人们追求进步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利用教学内容不断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调动自身情感,将教学内容进行内化,进而对自己先前相关、相似或者是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产生合理的想象,这样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所以,对于职业语文教学中蕴含的许多美的因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比如引导学生学会挖掘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思想情感,在文字背后所蕴藏的诗情画意,通过文字寄寓的深刻思想等。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鉴别、领悟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和蕴含的美,才能不断培养学生感受美、感知美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课本文章中作者所创造的艺术画面进行内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体验到文章美的所在。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对职业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在职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引导职业学校的学生发现美、追求美,进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3

公共关系学及礼仪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人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社会文明程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存在,但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都脱离不了市场经济的制约,渗透各类组织机构中的现代管理职能和公关礼仪是相似的,尤其是公关能力及礼仪规范已成为一个现代人整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有时还能决定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事业成败。现代的青年人对不良诱惑抵御能力差、好奇心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将学生就业前的时间抓紧,用公关礼仪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水平,明辨是非,尽快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个性,成为现代化青年劳动者。

二、培养公关礼仪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公关学和礼仪学都是就社会这张大网而对人们如何沟通、如何理解、如何塑造自身形象进行研究的科学,因此,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向教科书学习,系统掌握奠基本理论。这需要教师以精练、严谨、富有逻辑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经常阅读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从中品尝、鉴赏、消化吸收。遇到丽辞佳话,名言警句,精彩的段落不妨摘记下来,优秀篇章可全篇抄下。上课时加以借鉴运用,会使学生感到不枯燥,不是白纸上的黑字,而是一门鲜活在自己身边的科学。比如“尼克松、肯尼迪竞选总统”的故事会让学生们明白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服饰在事业上的地位;而“只有一名乘客的飞行”和“伊斯坦布尔的司机”让学生明白无论将来走向什么岗位,你代表的不只是个人,而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只有塑造好自己工作组织的整体形象,才能最终体现个人的价值。总之,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明白,并且使其理解本学科的实质。

其次是要注重公关礼仪的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书本知识更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环境,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通过目睹和体验受到教育,帮助他们建立适应社会关系角色的自信力,例如:中专计算机班在去年就进行了一次实习前模拟找工作的活动,学校给全班同学一个月时间自谋职业,回到学校后写报告谈感受。短短的一个月后,无论是找到工作的还是没有找到工作的都好像变了~个样,仿佛长大了几岁。不但在专业技术学习上较以前肯吃苦了,而且对老师更加的有礼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就连平时喜欢染红发穿奇装的几个同学也悄悄的剪掉了头发,穿上得体的学生着装,这身临其境的感受带出来的变化原因可以从他们的报告中找出答案。有位同学这样写道:“公共关系学和礼仪学实际上与微机课类似,即光读书本不操作是学不会的,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懂得了许多想象不到的东西……”因此,笔者认为多让学生走出课堂,搞一些社会实践不失为公关礼仪教学的好方法。

再次,学习中,公关礼仪老师应积极发现教师中、学生中活材料,用看的见摸得着的榜样去教育同学们。一般的说,一个集体总有几个较为全面发展的排头兵,靠他们引路非常的重要。但是靠少数人还是不够,还应树立一些不同类型的榜样。这样学生们学起身边的真人真事就觉得可靠,也容易学。教师还可以就某一事某一人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分析研究其精神实质和处事方法。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自己遇到同类事情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哪一个方法、哪一个切入点更有好的效果呢?”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扬弃”对待各民族各国文化礼仪。西方道德理论中,重客观世界、讲事实、表现个性才能、竞争进取的求实态度,对于塑造适应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人格品质就有积极作用。

三、针对技校生思想对症下药,把对公关礼仪学习变成学生主动自觉行动

任何学习都是教与学互动的,如果学生不买老师的账,你就是讲的天花乱坠,学生也只认为你讲的是他人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所以要真正的把公关、礼仪学这两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好,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抓住技校生现在最关心什么,想的最多的是什么?然后就这些问题展开来讲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主动性也就有了。

总的来说,教师应用依情、依人而异的方法,做到明理、理清、理通,以理服人,充分体现教师的智慧和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学习公关礼仪对今后的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4

一、感恩的诠释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源远流长, 《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的经典诗句;唐代诗人孟郊有“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篇;《三字经》里有“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的古训。这些思想诠释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浸染在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是知恩图报的。

所谓感恩, 《说文》释义为“感动人心也”。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 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

二、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爱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更是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我认为首先要识恩, 其次要施恩、知恩, 最后受教育者要感恩。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带给自己许多意想不到的感动,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 识恩

感恩的前提是识恩, 通过生活、教材、故事、网络, 学生了解“恩”体会“恩”, 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 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 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 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

2. 施恩、知恩

身体力行地让学生知恩。我曾经遇到这样一名学生, 他忠厚老实、做事认真、性格温顺, 除了行动较为独立、成绩不太突出外, 其他方面都很不错。有一次科任老师气冲冲地把他领到我的办公室, 说他上课看课外书。我了解情况后, 知道他看的是《平凡的世界》, 我没有批评他, 反而称赞他有理想。不过最后我说:“在课堂上还是尊重老师的好, 以后我会找一些好的书籍给你阅读, 不过有一个要求, 你每读完一本书, 必须将你的读后感写出来读给大家听, 这也是对你这次违纪的处罚。”他当时就问我:“老师您为什么不批评我?”我说:“喜欢阅读是一件好事啊, 只是你没有掌握好时间场合, 何况我不是已经惩罚你了吗?”在征得他的同意后, 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了这个决定。在一次次赢得学生的掌声后, 他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喜悦, 过后我又有意让班委会的成员接近他, 慢慢地他开始融入集体, 脸上也有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灿烂笑容。他成功就业后, 在给我的来信中说:“一开始我就知道您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故意的, 我知道这种故意中包含的心血和伟大, 正是您的故意才使我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谢谢您———老师。”

3. 教育者自己要学会感恩

在一个周一的早上,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我们班的学习园地又换新了。看了内容后, 我感动了, 我感觉到为人师的喜悦:被同学们称为烹饪一2班的指航灯、母亲、朋友的那个人是我。这个荣誉我确实受之有愧, 让我震动。我觉得我没有做得那么好, 偷偷擦去感激的泪花之后,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人师表, 并且我也会为这个信念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感谢我的学生了我这么高的荣誉, 也就体会到每个学生的真诚。其实在我和学生之间, 这样彼此感动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只是我想告诉每一个人, 一颗心代表一颗星, 用一颗心去感动另一颗心, 就会拥有满天星。

创客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融合 篇5

常州市虹景小学 朱清

摘要:纵观国内外,创客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蓬勃发展,创客运动也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兴起,各地政府也加大投入,在学校创设“创客空间”,然而创客真的要在学校落地生根,离不开教育,由此如何进行“创客教育”,设立“创客课程”逐渐成为教育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自身实践出发,阐述了创客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融合。关键字:创客教育

创客课程 学校课程

融合

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让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发生一定程度上改变,当然也在柔软的改变着教育,创客教育在创客运动与学校教育的“碰撞”下应运而生。

一、创客教育对学校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学生对校园课程越学越枯燥,越学越没有兴趣,其根源在于为很多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甚至在科学课,一些手工课上也只是千篇一律的拼装或制作某一种东西,孩子们只需按照内容一步步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延续。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根源于杜威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玩、实验和真实探究的成果,其显著特 色是“学习是通过创造可分享的事物的行为来进行知识的建构”。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把想法变为现实,学生在开放的思维中进行创造发明,在实践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学生持续的学生能力,让学生学着有劲。

二、创客教育与课程的结合

创客教育不是教育产品,更多的是教育目标。学校可以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创客空间、创客社团等活动中,结合Scratch、Arduino编程、酷乐宅、3D打印技术等技术为学校创客教育找到切入点。

2009年9月,我校开办“STEAM”课程,学校以“scratch”编程为突破口,在信息技术课上优先与孩子们一起进入“创客”时代,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年段特点与学校特色架构开发“steam”课程,让普通孩子接受创客教育;从学校层面上,也慢慢投入建设适合整班化教学的互动媒体学习的平台、面向学校“精英”开展创客社团活动让创客文化吹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至此我校的创客空间正式成立。在“STEAM”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做中学,学中创,创中学”的教育模式在学校生根、萌芽„„老师们将理念之花带入自己的课堂,活化了课堂,点亮了学生。目前,我们主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创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花文化的研究》是学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当研究遇到瓶颈时创客教育进入校园,扭转了该课程面临的困境。在一节有趣的写作课中,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由于学校花木品种较多,很多学生见过却不知道学名是什么,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如果可以让花儿开口说话,让花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名称、习性。一语激起千层浪,更有同学说可以让花唱首歌,有人摘花时,花会自己报警„„一个个有趣的创意在这一节课的讨论中慢慢的变成了现实。孩子们在业余时间,在学校的创客空间中讨论琢磨,用scratch编程结合酷乐宅进行程序设计,一个一个小创造都慢慢从他们手里创造了出来。更有同学还利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形状与容积,在3D打印课上用3D制作软件进行多功能花盆的设计,并用3D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创客教育在老师们的心中不自觉的弥散,很多老师利用各种平台与技术在学科中进行了整合。例如:我校六(5)班学生在整理笔盒时,发现测量工具有很多,于是就想能不能制作一把多功能的尺,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数学老师后,就着手让大家分组设计自己的多功能尺,同学们经历了多次的讨论、分析、设计最后成功打印出来了。教师在其中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这些开放式的交互活动不仅有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学习即智造” 是创客式的课堂呈现方式,学生在这种“有创意,能设计,敢动手,乐分享”的状态下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中得到启发,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三、创客教育与学校活动的结合

在以往的学校活动中,特别是在科技节上,往往是传统项目的天下,“纸飞机”、“科幻画”、“模型搭接”等,没有任何创新,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常此以往,学生对活动的热情不是特别强烈。为此,我校在以学生为立场的理念引领下,积极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校园生活。

在这次的科技节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能,四年级的孩子是体验一下3D打印笔的魅力,感受所见即所得画画的乐趣,孩子们3D打印笔绘制出各种各样,形状不一的作品,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圣诞帽、小麋鹿、彩色眼镜、各式发夹……一个个小玩意在孩子们的手中创造出来。创造源自于生活,五年级的孩子以“未来城市”为主题,设计在你心目中未来城市是怎样的,并用模型设计出来。孩子们组队讨论研究,先写文字,再设计图纸,然后收集身边的废旧材料。经过两周的制作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模型,更有的同学能结合电路知识,实现模拟风能动态模型,太阳能发电模型,还利用个太阳能发电让城市亮起来。创意无处不在,他们从身边一点点的小事中获得发明的灵感,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探索。六年级“智能机器”、“3D打印设计”、“趣味编程”,个个充满了科技的元素。三小时的“创客马拉松”让同学们体现比赛的紧张刺激,同学们在这各自组队,用探索、创造、合作开始了一场与科技的亲密接触。让整个活动中,同学们不断讨论,不断设计,不断创造,失败了再来,不放弃不气馁„„一件件各具特色,充满智慧的作品,就在这手与脑的协作中,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应运而生。

这种创客式的活动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更是一种教育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验着成功,收获着喜悦。

四、创客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的思考

创客教育不同于创客活动,如果只是以活动或竞赛的形式,分布在学校里面,那也只是一场场创客活动而已,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教育中。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会过度偏向与做东西,又或者过度偏向于学,如何找到平衡点是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学生根据所思所想进行设计、创造,鼓励学生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实现目的。其次学校的创客课程不是单单一门课程,而是由低阶到高阶的一系列课程组合。创客教育不是独立的学科,需要系统教材和综合人才,而还能应用3D打印软件、机器人领域、编程等新技术。将这些新技术融入课堂,将技术与教育结合,需要新的载体来完成。光靠几位感兴趣的老师是很难做下去,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一直困扰我的难题。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和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多地方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流失较大,中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工作不稳定等等,而这些情况的发生与中职学校忽视学生素质培养,对学生德育教育疏忽有密切的关联,这要求中职教育将礼仪教育提到工作日程当中,予以关注和重视。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中国礼仪文化是贡献给全世界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1]。实际上,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灌注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当中能够为礼仪教育提供天然的生长环境,让礼仪教育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功能、内容、方式等特征和其蕴含的合理价值对于现代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针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现状调查,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礼仪,这些学生一般集中在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等群体;而大部分学生文明礼仪还有待提高,不少中职学生存在现实行为与礼仪行为不符的情况,首先是仪容仪表不符合规范,存在男生留长发,女生化浓妆,染彩色头发等不符合中职学生身份的情况;其次是存在言行举止不符合行为规范的情况,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的学生不多,出口成脏较为普遍,随手乱抛杂物、乱写乱画行为也同时存在,少数学生还存在打架斗殴、闹事等现象。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品德修养的加强,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云:“不矜小节,终累不德”;但丁曾经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些都说明,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文明礼貌就很难拥有高尚的品格,单纯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二、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现代教育思想,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人才的教育,更加注重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礼仪教育从表面上来看是针对学生言行举止的纠正,而实际上正是抓住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体化情况针对性加强礼仪教育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1、提高对礼仪教育的认识

中职学校礼仪教育落后的根源主要是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礼仪为“小节”,不值一提,但实际上失“小节”,则可能“无节”。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大张旗鼓开展礼仪教育,并且不断强调礼仪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让全体职工和学校领导加以充分的认识,在思想深处意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的现实意义。

2、将礼仪教育课程化

传统文化典籍《三字经》中有云:“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可见学校应当开设礼仪课程,让礼仪课程作为常规课程,而这种方法已经有成功案例,如韩国对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视,在小学和初中开设道德课,高中开设伦理课,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家庭、社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青少年教育中推行儒家哲学,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礼仪教育有很大的鼓励。与此同时,在礼仪课程的开展中,教师要重视创新方法,突破传统讲授模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礼仪课程的兴趣。

3、礼仪教育扩大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礼仪素质要提高,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单凭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加要征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有效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小结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特色,这些要求礼仪教育能够发挥其作用,将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力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这是保证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我国传统礼仪文化有效应用到现代中职教育当中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2]。

参考文献:

[1]路琴.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75-79.

学校教育中的“诚信教育” 篇7

首先教师必须诚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其次,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学校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闭门进行诚信教育显得远远不够。各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再次,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把“诚”和“信’’作为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自省、慎独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诚信的氛围。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建立科学的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操行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及有无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不仅应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操行。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试行“信用档案”,即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证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历练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建立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综合测评、高校录取和参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现实生活中,信用危机正浸渗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诚信的缺失正严重败坏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某新闻媒体曾作过调查,信用危机已成为位居腐败之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了15%,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由于诚信缺失使得人们心理自危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个人失信,贻害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冲突,要建立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诚信体系。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及发展,今后若某人信用违规,信用机制将会令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8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 传统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而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又没有得以重新建立, 使得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混乱。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很高, 他们一部分人不愿意学, 一部分人不会学。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本身就不很好。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很多时候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不惹事生非, 进而学到一定的专业技能上面, 而在如何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上, 认识还不到位, 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自然也不力。尤其是会计专业,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应作为整个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 教育方式单一, 教育内容少。

在教育方式上, 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一讲, 班主任有时也讲一下。在教育内容上, 主要是教材上的一些内容, 不系统, 不全面, 不生动。即使是教材上涉及到的内容, 也主要是背一背, 应付完考试也就完了。其实,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以及会计职业技能教育, 更主要的是这些教育都不是死板的, 而是鲜活的。

(三) 社会负面影响大。

在我国现阶段, 传统道德价值受到强烈的冲击, 有的本身也确实失去了意义, 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未完全得以建立起来, 法律制度还远未完善, 有法不依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老实人吃亏的事的确大量存在, 社会上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不正之风十分普遍, 这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十分不利的社会影响。我曾经对学生讲会计人员应如何遵纪守法, 就有学生对我说她的姑姑在一家公司当会计, 工作很轻松, 公司领导也很器重, 其原因就是因为与税务人员关系好。所以她就认为当会计重要的是要搞好与各方的关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 充实教育内容。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和会计职业技能教育全面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即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忠于会计岗位, 热爱会计事业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的艰巨性, 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为以后走上具体的会计岗位打好思想基础。其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 经常与钱、财、物打交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每一个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 其次才是一个社会人。良好的价值观是学生走上会计岗位后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指南。最后还应帮助学生形成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个性, 因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会计工作更是如此, 所以良好的个性对会计人员工作成绩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会计人员必须谨慎执业, 一切工作都必须在会计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会计人员仅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会计工作者的, 还必须要熟悉并了解会计法律法规, 按照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处理会计事务。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将法制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是加强会计职业技能教育。会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要做一名称职的会计工作者, 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而且要有会计以及其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一个对会计一知半解, 连简单的记账算账都做不了的人, 自然也无从谈起会计职业道德了。因此职业技能教育是整个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二) 改变教育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要不断探索现实社会中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新情况, 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中, 切忌一味地讲大道理, 背死条条。既要让学生知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 更要以现实的、身边的、鲜活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 让学生去思考、去判断, 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在教育形式上, 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案例、讨论方式进行;也可以在课外, 通过讲座、征文、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还可以把以前毕业的学生请回来, 让他们现身讲述。会计职业技能的教育, 要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 重学科的完整性轻社会需要的现实性现象, 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育提升, 让学生真正能“干”会计工作, 能胜任会计岗位。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不是虚的, 不是只写在纸上, 说在口上的, 而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是实实在在的。

(三) 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

谈谈职业教育中的欣赏教育 篇9

1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

我所在的职校里有许多学生, 由于未考上高中, 成绩不理想, 家中经济又不宽裕, 被父母硬拉着送往技校学习。这些学生不但对学习没有兴趣, 纪律也差。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 要求老师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在课堂上, 我曾对他们这样说:“我们今天的学习不是为了考分数、取文凭;也不是为老师父母而学, 而是为自己学得一种生存的技能。学习是认真的, 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不仅仅是学知识, 同时也是在学习今后做人、做事的决心、毅力、认真和勇气。大家可能为自己未升入高中而自卑, 为前途而担忧, 但我曾在电视中看到这么一条新闻:在深圳的人才招聘会上, 用人单位明码标价:钳工月工资3200元, 研究生2750元, 本科生1600元。这条信息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具有一技之长、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工巧匠就是人才, 而不一定要读过多少书、上过多少学、有多高的学历。现在我们坐在这里, 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 更多地掌握一种技能——一种一生都受用无穷的实用技能。我们不用羡慕那些上高中、读大学的同学。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我相信只要我们今天努力学习, 明天也一样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将来。看到许多同学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 我对他们也更有信心了。

在完成教学之后, 我经常到同学中间, 和大家一起说话、拉家常。谈学习, 谈生活, 谈常人的苦乐酸甜。通过交流、了解, 发现学生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发现了他们身上许多闪光的优点。我有时候也被他们的纯真、善良和青春的朝气而打动, 为自己不求上进、沦落世俗而羞愧。对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点, 我都当众予以肯定, 如“我发现你是一个勤奋、认真的人, 只要你坚持下去, 将来一定会成功”;“我觉得你很孝顺, 所以要努力学到一门技能, 这样既可以立足, 又不让父母操心”;“你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望, 说明你有领导才能, 只要你学一行精一行, 做什么通什么, 说不定会是个好领导”;“从你回答问题和作业上看, 你是一个爱动脑筋、喜欢钻研的人, 希望你更加努力”……以此引起他们自我欣赏, 相互欣赏,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 从侧面鼓励同学们对自己严格要求,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激励他们努力、上进。

2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职学校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各级普高筛选后剩上的, 基础较差, 对学习极为不感兴趣。针对这种状况, 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措施, 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趣味教学。我们的卫生法律课, 理论性强, 条款多, 如果一味按照教材照搬就显得单调枯燥, 也不好记忆。我了解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就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案例, 融汇在讲解中。学生们都非常爱听, 全神贯注、津津有味, 生怕听掉了。这样学生们既学习了法律知识, 也了解了社会实际, 为今后的人生丰富了自己。二是采用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学一般只有文字与图形, 由于学生的感情知识较少, 教学效果就不够理想。多媒体CAI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它将讲解、演示、再现、比较等方法融为一体, 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画面, 这种形式变化多样的直观手段, 为教育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技术手段, 并能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效率和欣赏效果, 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 从而增加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 以诚相待, 用欣赏和激励, 密切师生关系

目前的中职生, 年龄在15-18岁之间, 正处在“好面子”的时期, 特别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褒奖自己。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非常在意, 尤其对当众的表扬和批评格外敏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甚至其品行的因素很多, 有的是天性, 有的是多年养成的性格, 还有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学校和教师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学生中, 绝大多数是要求上进的, 希望通过学习和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甚至对未来充满幻想。但由于年龄小, 思想不成熟, 易受各种现实条件所影响, 没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 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不愿吃苦, 不安心学习。因此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我在课堂上对表现好、用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 多次当众表扬予以鼓励, 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不注意听讲、说话甚至捣乱的学生, 我一般不在课堂上当众点批评, 从不用过激或刺激的言语大批特批, 我会在下课后叫他出来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 并告诉他, 我想信他不会再这么做了。对他们有一点点进步也特意当众表扬, 让他知道, 老师依然在关注着他。这么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一次, 有位同学在课堂上一直说话, 多次注视他甚至不点名地提醒, 均无效果。最后, 我走到他跟前, 双眼凝视着他, 低声缓缓地说, 我想信你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你没有注意到你的言行已影响了其他同学。我知道平时你在各方面做得很好, 在同学中也很有威信, 我相信你在课堂纪律方面也能做得很好。在我说这番话时, 课堂上鸦雀无声, 大家都看着那位同学。他的脸红了, 头低下了。放学回家时, 正好同路, 我们俩谈了一路, 他主动跟我承认了错误, 并坦诚地说, 他也想好好学习, 在课堂上的言行并不是故意的, 只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我理解他, 也相信他。以后我每次上课都很留意, 尽量提醒他。从那以后, 他再没有违反课堂纪律, 与以前判若两人。

职业学校中的素质教育 篇10

近几年来, 职业学校受到生源的影响, 招生较少, 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 普遍存在着情感质量和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尽管语文课相对其他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但是学生普遍认为上职业学校是为了学习技能而不是知识, 没有心情去领会语文课文本身的美感。语文学科是最能实施情感教育的, 我们应该让情感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 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为他们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 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 使其成为技能与知识双优秀人才。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体育运动学校, 与其他普通高中有所不同的是语文教学没有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 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开展情感教育。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 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阶段系统地接受文学知识。因此, 调动起学生对语文乃至文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努力创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 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

在体育学校学习的学生, 多数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差, 或是在普通学校纪律较差, 教师难以管理的孩子。他们不仅仅是学业不良, 而且在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进入体校的学生大多以训练课为主, 文化课为辅, 这样就给他们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即文化课学不学不重要。上课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会说话、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 对老师的授课视而不见, 更有甚者会因为老师的管教与其发生争执。他们对父母、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不理解。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 父亲拖着胖胖的身躯,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步履艰难, 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 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 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赞颂教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在课文中有不少令

果。学生在朗读时会再现课文每段的内容, 遵循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强化理论记忆, 达到表情达意、当堂成诵的目的。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它既千姿百态, 又有规律可循。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无论哪种能力, 要到达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可见, 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 都是以养成习惯为最终目的的, 学生的朗读习惯一旦养成, 就会产生极大的动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也为他人难忘的教师形象, 有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有刚毅、深沉的爱国者韩麦尔先生 (都德《最后一课》) , 有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梁启超先生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这些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赞颂、怀念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之情。在语文教学中, 我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文学习密切结合起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对职场情况有所了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 由于学历较低, 与大学生比起来, 社会上有时不太认可。他们受整个社会就业趋势的影响, 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会很普通, 没有什么发展, 有些人甚至自暴自弃, 从此堕落。人教版选入毕淑敏《我很重要》课文, 文中强调只要我们为光明而奋斗, 每一个“我”都是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这篇关注自信心教育的文章, 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 滋润了他们的心灵。

再如李家同的《那一年, 面包飘香》课文中的面包师傅因为家境不好而辍学, 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 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钻研技术, 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面包师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天生我才必有用”, 只要我们每个人树立自信, 学得一技之长, 将来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 拥有自己的天空。这些课文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生的职业观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导。

三、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金钱是每个学生都要接触到的, 但很少有人真正去留意自己的消费习惯, 特别是中学生, 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树立的关键时期,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纯洁的校园也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学生之间攀比现象日益加剧, 出现了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等问题。通过语文综合性活动《金钱, 共同面对的话题》的学习, 引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计划开支的良好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总之,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 让情感流入他们心中, 滋润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热爱学习, 热爱生活, 为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日后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大庆体育运动学校)

们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庆玲.培养语篇分析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J].基础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生 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向市场,直接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他们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益,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第一,把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地位。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事,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仅仅掌握若干技能,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未必能把事做好。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尤显重要。学校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品德修养到法制教育,使他们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潜在的品质,并升华为稳定的个人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打下思想基础。思想素质教育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挥。学生要做到德智体美健康发展,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第二,必须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职校就读的学生大多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生惯养造成了他们有的自傲、有的偏激、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所以,对职教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格外重视,避免类似马加爵的悲剧重演。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予以指正,帮助学生克服弱点,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要结合所学专业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情境,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新奇感,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第三,专业素质的培养,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

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打好基础。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职业学校要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要适当拓宽专业适应范围,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主体性教育。老师既要当好演员——备好课、讲好课,又要当好导演——指导学生模仿、演练、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第四,重视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很多职校学生缺乏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缺乏合作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可组织学生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开展知识、技能竞赛,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结合本专业到相关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企业的实践过程,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从中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组织专题社会调查,可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树立生存意识,增强危机感,从而增加学习动力。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职业学校不能光注重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在职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教师观念。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在育人态度上,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好“作品”的“材料”,要把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职教工作者,应具有对实施素质教育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在传授好知识、训练好职业技能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职业教育应着眼于素质教育。全体职育工作者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现念,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造就出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

2、钟启泉 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

论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篇12

一、目前职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原因

纵观三十年的职业教育, 我们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已经忽视已久。分析其中的原因, 不仅有历史的原因与制度上的束缚, 还有经济改革中过分追逐物质利益等因素。

1. 误解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现存的问题就是只重视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 忽视了教育的本来要义, 只是注重传授技术, 而且是“职业技术”, 即与职业有关的技术。由此, 一些学校、教师便对技术津津乐道, 乐此不疲, 把技能传授与训练当成了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 甚至是全部, 陷入了唯技术的泥潭, 成了技术至上主义者。从本质上看, 这种价值的深层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兴趣” (technical interest) 亦称“技术理性”, 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的基本兴趣, 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其核心是“控制”。这种注重技术的教育, 只注重其工具价值, 而失去其内在价值。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是培养做全人的职业者。“教育的人文性”是与“教育的职业性”相对而言的, 它们一起构成教育的两种基本属性。教育的人文性是指教育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 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 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教育的职业性是指教育为学生的职业做预备, 为社会的各行各业提供合适的人才, 为国家和家庭培养良好的公民与家庭成员。这样, 注重“技术”的职业教育就走入了误区。在培养目标方面, 操作技术能力代替了全面发展的能力, 其表现是重视技能的训练, 忽视专业基础和文化修养;在课程方面, 只是注重与技术训练紧密的课程, 漠视与人全面发展相关的课程, 尤其是人文教育方面的。

2. 职业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工业化逐渐走向高潮。与之相伴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及追求“生产效率”、“社会效率”的功利主义思潮一度盛行并且蔓延。这在教育上, 尤其是在新兴的职业教育上表现为强调预定目标, 追求教育效率。他们将教育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比拟:“教育是一个塑造过程, 如同钢轨的制造一样。经由这种塑造过程, 人格被塑造成所需要的形态。当然, 人格的塑造要比钢轨的制造更为精密, 而且包含更多非物质成分, 然而塑造的过程并没有两样。”如此, 职业学校就变成“学校工厂”, 学生就是“原料”, 教师就是“教师工人”, 职业教育成了为获得社会理想所要求的“成品”而对学生这个“原料”不断加工改造的过程。许多学校把“短、平、快”作为办学理念, 短期迅速培养大量学生, 仅仅追求的是物质利益与经济利益, 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的短视行为, 完全把与功利主义没有直接联系的人文教育排挤出职业教育体系。

3. 人文学科本身被遗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正值生命中的花季, 对于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整之人格充满向往, 并特别关注自我主体的发展。“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能成为怎么样的人”、“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等等此类问题, 成为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时候他们不仅仅需要学到谋生的技术, 更渴望学习与此相关的人文课程, 迫切希望与教师一起探讨交流相关的问题。但是由于只重视技术的学习与训练, 职业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被遗忘了, 所以学生的精神成长受到压抑, 只能是畸形发展。价值观失落, 理想缺失, 精神空虚, 无所追求也就司空见惯。

二、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

1. 人文教育的涵义

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总体世界由三种不同的基本要素构成, 即“事实”、“价值”和“意义”。这三种要素不同形式上的组合就构成了三类不同的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自然世界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 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支配。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 是由各种各样的事实、事件和价值构成的, 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 或者说是在社会世界之中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构成, 简而言之, 是由价值和意义所构成。与人文世界对应的就是人文教育。杜时忠认为:“所谓‘人文教育’, 简单地讲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那什么是人文精神呢?首先,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 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 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的相容性。其次, 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 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 亦即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再次, 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 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 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第三, 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 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最后,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人文素养是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 没有人文素养, 人就会异化成为物的奴隶, 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2. 追寻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点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 渗透人文精神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在国家政策的层面:必须在国家层面确立职业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 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引领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协会编辑出版了一本面向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名字叫做《学会做事》, 内容是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学会做事》提出了以8个核心价值和33个相关价值组成的体系框架, 目标是为了接受职业教育者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和谐地共同学习、工作。统率全书的中心价值有两点:一是尊重一切人, 包括尊重一切劳动者;二是尊重一切劳动, 包括尊重一切普通劳动。这里的职业教育要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包括身体、智力、心理、精神全面健康与发展。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特别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国家层面上提出职业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与改革方向。所以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完人的培养, 而不仅仅是技术工人的培养, 这种思想在国家层面得到确认。

(2) 在学校层面:职业学校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从而使全员都有人文教育的意识;另外要加强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人文素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应该认识到人文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进而影响教师形成培养完人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应该不断加强教师培训, 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教育知识一起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加强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学校领导还要重视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学校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学校各种教学设施及校风学风等, 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古以来, 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对于培养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因此, 教育环境的建设体现学校的人文修养, 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最好途径。职业技术学校的建筑设计要体现个性, 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训要催人奋进, 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环境要宽容而又富有挑战性, 职业技术学校的各种点缀环境要唤起人们崇高的情感, 陶冶人们的心灵, 给人以启迪。在这样的环境下, 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对人生的关注, 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从而培养起人文精神。

(3) 在课程与教学层面:在课程建设方面, 职业技术学校需要重新审视人文教育的价值、目的和教育方法, 必须高度重视人文课程建设, 必须改变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 将其确定为与技术课程并驾齐驱的课程, 不能将其看作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或者无足轻重的课程。职业学校应进行人文课程开发研究, 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发并创造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人文课程。另外,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技能教育中, 充分挖掘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性, 这也是职业教育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师方面, 必须将人文教育的目的从大量概念、事实、原理及技术的掌握中解放出来, 促进对个体和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反思, 唤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 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 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 切实增强他们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 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在人文教育的方法方面, 教师要坚决摒弃传统独白教学中使用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训练”等方法, 这是由人文知识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文知识不同于技术知识, 作为一种价值性、主观性和个体性的知识, 人文知识所期待的并不只是像客观性知识那样简单的掌握和应用, 而是期望能够引起教师与学习者真正的关注和反思。因此, 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对话教学中使用的“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等。在讨论中讨论各方的立场得以展现, 在对话中对话双方的观点受到碰撞与质疑, 在实践中实践者体验到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在反省中学习者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只有通过这些人文方法, 人文教学才能够克服抽象的、空洞的和无力的弊端, 人文知识才能从“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知识”, 才能从“外在的知识”变成“内在的知识”, 才能从我们学习的负担变成滋养我们人类脆弱心灵、生命和人性的润滑剂。在师生关系层面, 为了实现高效的人文教学, 教师和学生需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都必须拿出勇气、坦诚和耐心, 要能够面对那些自己不敢直面和坦言的东西, 要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困惑、痛苦和无奈。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 摒弃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观, 而将人文素质的发展作为全面衡量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适合于人文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 建立完善的评价框架。

(4) 在社会层面:应该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培养具有技能的工人, 更应该注重具有人文素质的创新性的人才。企业在招聘过程中, 不仅考核其基本的技术能力, 同时不能忽视作为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家长不应急功近利, 追求短期的利益, 更应该看到孩子的长远发展, 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只有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 才能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Grundy, S.Curriculum:product or praxis?[M]London, New York&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 1987:11~12.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6) :14.

[3]Bottitt, F.The Supervision of City Schools, Twelf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1,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13:12.

[4]徐隽.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与追寻[J].职教论坛, 2004 (11) :53.

[5]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国有林场会计监督下一篇:就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