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精选12篇)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1
摘要: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教师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以及“患者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培养教育上, 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卫校,道德教育
卫生学校是培养医护人员的摇篮, 所以,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成了为医院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基础。
任何国家、民族、企业都有精神支柱, 卫生学校同样如此。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校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文化理念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学校精神, 既是学校的外在精神形象, 也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品牌。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教师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以及“患者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培养上。
卫生学校要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学校是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 也有许多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有教学、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等, 具体到工种和岗位就更多了。这诸多职业的共同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的道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核心的职业道德。
一、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古往今来, 人们对教师用过许多美好的比喻。有人把教师比成红烛——毁灭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有人把教师比成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对这些赞誉, 教师确实是受之无愧的。因为红烛也好, 春蚕也好, 都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教师从来不是富裕的阶层, 他们一直是在清苦和贫寒的条件下坚持工作。这种安贫乐道的品质, 被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传承到今天。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值得发扬的道德风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 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 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对教师来说。他们的最大幸福, 莫过于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才, 并且希望学生都能超过自己。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扬雄在《法言·学行>篇中也说:“师者, 人之模范也。”古人这些言简意赅的话, 都是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教师为人师表, 就是自己的一言一行, 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成为“直观的教科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在工作上为人师表, 就是要不怕困难, 敢挑重担,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就是要有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墨守成规;就是要虚心讲学习, 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不争功诿过。在言谈仪表上为人师表, 就是语言要文明, 摈弃不良的语言习惯, 要讲普通话;举止要端庄, 行为要潇洒, 不亢不卑, 落落大方;就是衣冠要整洁, 神态要自若, 不装腔作势, 不矫揉造作。总之, 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规范。有副对联写得好:“学校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 处处是楷模。”
三、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爱统一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 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对学生的爱, 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 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育上, 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 首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爱心,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但教师对学生只有爱是不够的, 还必须严格要求。教师越是爱学生, 就越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百花园中的园丁, 只管浇水、施肥是不够的, 还必须剪枝和除虫。教师对学生缺乏严, 就不是真正的爱。只有做到严与爱的统一, 才是真正的爱学生。
四、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作为教师,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 尽量做到一专多能, 博学多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 自己必须有一杯水、一桶水。有人曾经这样说过, 教师不是演说家, 但要有演说家滔滔雄辩的才能, 因为天天要讲课;教师不是政治家, 但要有政治家的气度和组织能力, 因为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教师不是作家, 但要有作家的写作水平, 因为要教学生写文章;教师不是运动员, 但要有运动员的体魂, 因为要组织学生的体育活动;教师不是书法家, 但要有书法家的技能, 因为要教学生写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师不是社会活动家, 但要有社会活动家的修养, 因为要同社会上的多种人打交道……
诲人不倦, 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一颗父母心。批评违纪学生要有诚心, 教育后进学生要有耐心, 传授知识要有真心, 听取学生的意见还要虚心。教师没有这“四心”, 就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2
——〈实 验 报 告〉
一、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宗旨,以真善美社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美育是人全面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如决定中指出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成长。”
2、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美育具有开发人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功能,根据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美育对人的右脑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巨大的功能,尤其对发展提高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直接的作用。美育的内容(自然美、精神美)也决定了实施美育必须在自然实践中,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展开。由此可见,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着独到的作用。正如决定中指出的“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对于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中包含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具有激励人主动发展的动因及机制。所以可以充分运用各学科中内涵美的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3、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美好的心灵。实施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从而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
4、学校办学传统的需要
“建设特色学校,培养新世纪人才”是我校多年来的办学目标,在构建 美育教育方面做了些研究和探索,但如何向深层次发展,使之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就要作些科学的研究。从美育和主体性艺术教育着手,创设校园良好的精神氛围,培养新世纪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鉴于以上认识及分析,我校决定进一步强化美育教育,全面推进实施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其定义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美育特色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中,是弥漫于整个校园的以美育人的氛围,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学科、多渠道渗透美。在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在上课时,精心展示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切美的事物,在师生互动中,努力建构美的互动形式。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美。倡导追求教学过程的和谐美、纯朴美、自然美。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达到以美育人的教育境界的过程。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成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坚实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党的教育方针。
3、科学研究依据
(1)196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关于裂脑的系统性研究以及左,右脑功能研究,可提供生理学的依据。
(2)我国学者通过美术,音乐等形式训练培养儿童的实验表明,美育在挖掘人脑的潜能,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3)教育学心理学依据。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实验目标
经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使全校教师形成新的美育教育的理念,建立“以美修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美育框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挖掘美的事物,拓宽美的领域,利用美的因素,探索美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实现“双重(教师学生)”育人目的。深入研究美育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途径。
五、实验内容
美育问题的研究现在在教育领域已经蓬勃地开展起来,但是如何使美育注入新的内涵,使美育真正的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我们后石小学做为“省美育名校”将会认真学习国内外的一些新的美育研究理念,并融合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其它几育的发展。我们将提供高素质的教师,提供高素质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经济来保证深入对美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1、以美促德规范、引导人。
德育和美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教师按照美的规范塑造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承担实施美育的任务。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大量审美因素能使学生透过美而更深刻地求取真。同时,教育过程的审美化可以缓解德育中的机械灌输性,增加自觉和活力。教育中的审美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并推动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
2、以美的环境熏陶人。
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密切,校园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美化自然环境,让校园处处体现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优化人文环境,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新”,新颖,有独创性;一个“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远”,眼光要远,有超前性,随时代发展不落后;一个“高”,层次起步高,体现真善美的要求;一个“严”,严密、细致、质量好;
一个“美”,美观,协调一致,和谐多样,给人美感。
3、以美的教学教育人。
(1)教学,是人们按照教学规律所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是科学,又是艺术。当代教育的发展,又赋予这一命题以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有时代的内涵。教学科学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科学化是教师的一种对美的追求。“以美立艺”,即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教学艺术的规律,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素养。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掌握教学艺术进而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传递具体的直观的信息材料,进行学科的教学。
(3)由于美育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使其左、右大脑的机能得到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各种能力(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因此在学科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运用美育的方法,来促进学科知识的获取及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以美辅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目的。
(4)挖掘学科中美育的内容,运用美的情感来唤起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把学生推上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达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意向。
(5)美育与各学科相互渗透,进行学科整合。各学科都有明确的美育教学目标,都担负着美育的任务。例如,语文要学习关于艺术的美学知识,要认识汉字的结构美、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体育要学习人的健康美和形体美等。运用各学科的内涵的美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通过美的感受体验并运用有关的手段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智力
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以低年级重点陶冶爱美的心灵;中年级重点培养审美的情感;高年级重点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为活动的基本内容。
4、以美的艺术智慧人。
美育的独特作用,通过美育与主体性艺术教育的结合,做到以“美”导“真”、以“美”辅“德”、以“美”促“新”。以艺术作为媒介,引发、释放和发挥儿童的潜在能力,促进艺术教育的内化,切实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每个学生身上。扩大儿童音乐、美术审美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艺术基础,为将来发展建立丰厚的生长点。
5、以美的心灵完善人。
近年来,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已经初步揭示出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极其和谐的状态,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同时又能兼顾到整体,而不损害整体的统一。美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人心灵以本质的定性,也就是要使人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并开发其它各育无法完成的人的各种潜力。
六、实验过程
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在每个学科教学之中我校倡导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创境准备入境美
通过谈话法、歌曲感染,图形展示,结合电视录相、投影仪等电教媒体创境引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师生间教学共振,情感共鸣,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网,显示出课堂教学高效性、入境美。
2、教法新颖形式美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采用尝试法,探究法等,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促进美中启智、美中促学、美中促能、美中施教。
3、挖掘内容展示美
注重挖掘多科教材中美育因素,展示“美”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社会课上让学生体会人类历史美,祖国河山美。语文课上,让学生体会语言美、行为美;美术课欣赏画面艺术美,作画时的创作美;数学课的数学美、图形美;体育课做到场地设计美,队形排列美,广播操的韵律美、和谐美。尤其是音乐课,构建了“创设情境入境美,技能训练和谐美。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教学内容的美感得到充分显示。学生在追寻美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有益于综合素质的形成。
4、情感贯穿体验美
没有情感的教学,永远是枯燥的、乏味的。教师端正、得体的仪表,紧随课堂节奏,内容或激昂、或沉静、或愉悦或悲伤、语言无时不在投入一种情感,时时感染学生,使学生随之而动,充分感受着美,体验着美,达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5、实践创新创造美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给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发挥潜能,动手、动脑大胆实践。
6、多种活动培育美
学校开展艺术周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大自然中寻找美;有机整合感悟美;“文、画”共生
鲜活学生的日记与习作;演绎课本剧,活化教材。
七、实验成果
我校大力加强“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使学生学有所长,学生由原来的绘画到现在的粘贴、石雕等艺术创作,由原来的模仿向自我创造型发展,而且学生的作品形成系列画,有彩笔画,有国画,有剪纸,有粘贴,有石雕等,走进美术展室,琳琅满目的书法绘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了美育研究的成功,那奕奕闪光的奖牌,那一张张来自全国各地,的奖状,证书,都满含着教育者辛勤的汗水。学生的绘画,经常参加各级比赛,并获得奖项,其中有7幅作品收入全国小学作品丛书之中。再现了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在音乐方面,我校又加强了实体建设,投资上万元购进电子琴等乐器,配备了大型鼓号队,使艺术特色一年上一个台阶。我校参加市大合唱演出,多次荣获优秀节目奖,优胜单位奖。各种美术班、音乐队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演,并给予很高评价。大大推进我校艺术工作的蓬勃发展,给我校带来可喜变化。学校呈现四新局面即:学校有新形象;领导有新水平;教师有新素质;学生有新质量。教师们在探索美中品位提高,在研究美中素质发展,呈现出四提升局面即: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研究氛围、合作意识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多次在省、市、区进行大型的教学观摩研讨,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学骨干队伍日趋壮大。涌现出一批省、市、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近年来,我校被评为“东三省美育名校”、“省美育名校”、“美育先进校”,校长被评为美育先进工作者,教师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课,所撰写的美育论文也曾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论文。04年至05年间,连续两年溪湖区在我校召开“溪湖区小学校本课程研发阶段现场会”和“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场会,同时我校近年的教育教学成果倍受新闻界的关注,我校的《探究式多维赏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走出“朝雾暮霭” 扬起课改风帆》等教学经验曾在《辽宁教育》、《本溪教育》、《本溪日
报》等刊物上发表,市教育电视台、市电台、电视台也给予多次系列报道。正是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推动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前进,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
溪湖区后石小学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 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
——〈实
验 报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后石小学
告〉
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 功利性 ; 目标体系 ; 评价机制 ; 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16-02
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阵地,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各类学校的重视。但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加之实践主体错误和偏颇的认识,使道德教育逐渐步入了功利性误区。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客观要求就是找准其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走出功利性误区。
一、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具体表现
1.学校道德教育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在各级学校开设的道德教育课中,只是对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加以重视,却忽视了人的成长过程中其他阶段的需要,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分离及孤立,未能产生合力,从而表现出教育动机具有功利性。
2.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恶化
部分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了目标性失范,处于无序状态。学校道德教育为了与“应试教育”的需要相适应,从而表现出教育目的具有功利性。同时,学校道德教育模式也存有偏差,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教育环节,也逐渐恶化了道德教育的环境,从而也表现出了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3.道德教育主体的市场化
这一表现形式造成了受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功利化,使道德教育的手段具有功利性。当代的学生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等方面可以进行多元化的选择。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竞争和效益已成为道德主体所追求的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主体解放及人的主体性觉醒也发出了号召,对“以义制利,以道德限制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等传统观点产生了有力的冲击。所以,在学生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时,道德行为也表现出了功利性。
二、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功利性误区的策略
1.分年龄、分层次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其接受规范化教育的关键场所,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想使其育人功能及德育教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克服过去的德育目标崇高化和单一化的倾向,根据不同年龄及层次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目标体系。真正做到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逐层递进地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
2.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
学校应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制定道德评价机制,来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措施、教育效果、教育水平和学生的道德行为。通过评定可以对学校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成果进行较为全面地了解和衡量,有利于及时调整和反省自身的行为结果。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所以,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
3.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
道德实践是人们通过一定的道德目的指导,从事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及有善恶价值和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的知性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而学校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道德行为的养成。对于学校的道德建设,一方面依赖于教育,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实践。
学校的道德实践教育主要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将道德实践渗透到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师要对道德情景进行模拟,讲授古今中外与传统道德相关的事例,开展一些富有道德含意的象征性活动,让学校的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对道德实践活动要精心组织。可以开展“三下乡”、“希望工程”等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培养。三是创设良好的道德实践氛围。制定和宣传学生守则,严格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助人为乐。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创设良好的道德养成环境。四是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广和做好广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认证工作。总之,实践是一切的根本,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更是道德教育的根本。
4.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只有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三个方面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促进个人道德素养的养成。在社会教育方面,《公民道德建設实施纲要》已对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详细地阐明,指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以及基本道德规范,并对广大公民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道德准则作出了规定,提出了要求。但是要使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调节作用得到真正地发挥,还必须与法律相结合,使这些准则具有法律化的性质,从而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产生影响力和约束力。在学校教育方面,应将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抓好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德育合力,使其营造出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是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符合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的,既能体现人的个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受教育者在系统教育和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是学生人生当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和家庭的熏陶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环境要民主、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注重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形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打好基础,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卢旭.责任建构与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04):61-63.
[2]赵丽萍.论多元文化时代教师的道德责任[J].教育探索.2009(08):87-88.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 篇4
一、解读生命与道德
1. 生命的道德性
人是社会的人, 离开了社会, 人将是抽象的、孤立的、不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亦不是孤立的、单子式的存在, 而是相互依赖、彼此依存的关系性存在, 它不能脱离人与人的交往、脱离社会而独存。对于任意个体而言, 为了生存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发展, 必须遵循为维持和谐共存而达成的一系列社会准则, 它是人们在社会中行动的指南。这些准则是隐藏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非明文规定、非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一种社会公德。对外而言, 社会准则表现为规范、舆论;对内而言, 它实际上是个体发自内心的自由自觉行为的衍生物, 在无形中揭露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性存在。道德是社会交往的前提, 没有道德的维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脆弱的、不能长久的。因此, 生命不仅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而且还是一种道德性关系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命具有道德性。
2. 生命是道德的源头
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它是人活于世上进行一切活动和价值追求的基础, 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生命去谈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理, 道德亦不能离开生命而独存, 它不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无中生有的东西。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 生命是道德的载体, 是道德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生命, 就没有道德可言。道德应以个体生命的存在为基础, 任何道德规范的制定应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本依据, 无视生命存在的事实是不道德的。“存在先于本质”从人存在的角度说明了, 生命的存在先于从人生活中衍生出来的道德律令, 无视生命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终将不利于个体生命的成长。换句话说, 人们对德性的追求离不开个体生命基本需要的满足, 个体健康的体魄、积极的生命状态, 是个体积极的道德生活的基本保障。[1]因此, 道德源于生命, 以生命为基础。只有源于生命, 为了生命成长需求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有根可寻的道德。
3. 道德影响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人的生命以自由自觉的实践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与生命不是一种单向度的本末关系, 而是双向度的互利关系。道德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不仅来源于实践, 而且又要回归于实践, 指导和支配人的行为实践;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 是主体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价值追求, 它关注的问题是人的价值、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个人的责任和对人生理想的选择等。同时,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并不只是作为内在的品性存留于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 更重要的是作为行动的理念, 彰显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成为个体生命的积极行动。[2]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使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超越自然肉身的存在, 成为一种德性的价值存在,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使生命存在呈现出不同样态, 异彩斑斓, 于五光十色中透出生命的光芒。
二、生命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失落
1. 强制的规范灌输
一般情况下, 个体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协调发展。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把道德教育等同于传授道德规范知识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种从外部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暂时性习得这样那样的道德条目, 一旦脱离了学校老师的监管, 或许那点道德规范也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何谈它的道德教育作用、何谈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种封闭、单一、强制的道德教育, 使学生服从和接受某种固定不变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并塑造与之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致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受到统一要求的束缚而被压抑, 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外在的规范都没能转换为学生自由自觉的行为。不论个体是否意识到, 他们都被成功地挡在了“自由大门”之外, 因而抹杀了生命发展的多样性。[3]这是我国教育的悲哀。因此, 势必要转换教育观念, 把教育从外而内的“强制转化”德育模式变为学生自由自觉的从内而外的“内化”模式, 把道德品质的养成变为学生个体生命自由自觉的活动。
2. 教育与生活的割裂
目前, 我国教育与生活的隔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内容与生活相脱节, 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二是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 失去了儿童当下生活的关注;三是教育中缺乏生活气息, 使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4]儿童沉湎于知识的殿堂, 在科学的世界中遨游, 学着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诸种高深知识。同时, 还时不时听着教师谆谆教导——“知识就是财富”, 让天真灿烂的儿童失去了应属于他们的学校时光, 教育离鲜活的生命世界相去甚远。不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教育赖于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生活这个栖息地, 学校道德教育便失去了生活给予的天然教育素材, 学生便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机会, 生命因此得不到完整的滋养。恰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在一个世界里, 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它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5]
3. 主体地位的错乱
在应试教育仍然盛行的当代, 教育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围绕高考这支指挥棒运作, “教学”的过程纯粹成了“教”的过程, 忽视了学生“学”的自主性, 学生成了知识的傀儡, 大脑成了学生储蓄知识的容器。这种片面强调智育、轻视体育、美育和德育培养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的生命需要, 势必破坏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平衡, 从而培养出的只会是畸形的“怪物”。时代的要求强烈呼唤教育重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主体———客体”关系模式下形成的是单子式的主体, 教师是改造者, 学生被异化为改造的对象, 泯灭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压抑了学生生命的自由、自主、自尊。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是主体”的错误理解, 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共在关系和交往关系。“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 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6]为此, 我们应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的关系模式, 教师和学生作为相互平等的主体, 教师亦是学生, 学生亦是教师, 打破单向度的施教与受教, 注重道德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强调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相互教育以及受教者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 教育要视学生为自我认识、发展以及完善的主动者, 更要把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升生命的质量。
三、生命视角下的学校道德教育
面对传统道德教育“人学空场”的现状, 必须使道德教育返朴归真, 实现生命的回归。因为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是人的生命展现形式。道德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 是尊重生命的特性, 提升生命的善的价值的过程。[7]为了使我国道德教育走出困境, 应变“无我”的道德教育为“有我”的道德教育, 变德育过程的外部灌输为价值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变重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为“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让学生融入生活, 直面生活中的问题, 而不是隔离生活, 在知识的“真空”中进行。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主体间性原则。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 变传统“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 消除学生客观化的弊端, 走向彼此间的沟通、交往与对话。“人生而平等”, 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事实, 为学生生命的完善提供可能。为了培养完善的生命主体, 凸显生命的灵动,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 建立合理的师生观。这需要对教师与学生重新定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 还是育人的“人师”;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 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师生彼此平等, 彼此尊重, 突破纯粹的“授受”关系, 结成朋友伙伴关系, 是学生生命走向完善不可或缺的前提。第二, 改变传统德育“灌输”模式。道德知识的外部灌输导致出现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是常有的事, 可见, 知识的获得并不等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 应把道德知识的学习变成学生自主的需要。因此, 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式德育灌输模式, 纵横时空, 因人而异, 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适时、适地而教。
二是生活化原则。强调引导学生接触当下的现实生活, 走向未来可能的美好生活。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与生活割裂的现象, 例如, 德育内容的抽象化和政治化, 不切合学生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现实。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做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教育产生于人的社会生活中, 源于人的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生活, 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就对教育提出了要求, 明确道德教育的真实“意图”, 它不是为知识而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满足当下的生活需要, 是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但须补充的是, 这个生活不是物质生活, 而是指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意识境界。同时, 道德教育要避免流于书面和形式, 应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 直面生活, 直面人的问题, 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作为现成的教材, 让我们的教育走向真实, 面向学生鲜活的生命世界, 为学生生命的领悟、感动、超越提供契机。
三是体验性原则。强调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共进。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情和意是使知向行转化的催化剂。正是由于情和意的加入, 为学生道德行
高教论坛·2009/8
为的养成提供了可能, 是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基础。因为道德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要从外转向内, 必须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 只有出自真心诚意的行为, 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才称得上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工作, 善于发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适时激励、引导生命的触动, 做一名尽职尽责、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师”。同时, 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 结合德育内容创设适宜的德育情境亦很重要。
综上所述,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主体的、生活的、体验的道德教育, 它以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有鉴于此,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 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回归:
1. 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师生互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大部分时间, 因而教师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关系着生命教育的成败, 毋庸置疑,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 重视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生命素养, 是克服目前生命教育困境的突破口。[8]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应从两个角度加以把握:第一, 培训应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因为“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 不能截然分开, 任何一位教师对生命的关注和认同都至关重要。第二, 对生命的关注, 不仅是针对学生, 亦针对教师自身。不仅要注重培养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同时还应积极引导教师关注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念, 是做好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 因此, 关注学生和关注自我生命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 充分挖掘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偏于一隅的道德教育, 将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因而整合利用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有助于学生道德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其中习得知识、接受教育, 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然而, 人应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离开了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实生活世界, 便成了一个抽象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生活犹如“空气”和“水”为学生成长提供养料, 就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般。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专设的德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各科教学之中, 道德教育还应跨越学校的藩篱,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契机。挖掘蕴含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道德学习环境, 把教育融于校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3. 开设道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是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形式, 离开了参与实践, 道德或道德教育将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但应该注意的是, 道德实践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内, 校外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它是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补充。在校内, 教师可根据德育目标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道德成长营造适宜的德育环境。如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等载体开展教育。在校外, 教师要做好选择工作, 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蕴含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如可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纪念活动等载体, 在教师的指引下习得其中的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近生活去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48-49.
[3]刘坤.关注生命:道德教育的原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0) :51-52.
[4][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8, 23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
[6]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53.
开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论文 篇5
摘要: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新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面临新课题,必须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
关键词:网络;德育;网络道德教育
当今社会已进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少年一代,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越来越受电脑网络的影响。
一、新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面临新课题
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思想较为叛逆。他们独断独行的意念,我行我素的风格,反传统的倾向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多少孩子因迷恋游戏寄生于网吧,又有多少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而以身试法。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为弄到上网的钱半夜偷窃砍死了三人。由于网络的隐蔽性,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因此,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几乎可以不再受到传统首先规范的约束。他们在接受网络教育的同时,也被某些网络的不良信息浸染,以致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如何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所认同的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家园。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或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网络道德是与现实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新型道德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次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是所有网民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种自主自律的道德。网络社会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大家“独善其身”,有别于传统道德的他律道德的自律道德。说它与现实道德有联系,是因为网络道德终究是一种社会道德,网络道德的形成发展不是无源之水,它依然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因而它的构建显然也要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来进行。说它不同与现实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适用的范围是虚拟空间,后者则是适用于实在的物理空间。
三、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
首先,开展网络德育,就是要将德育与网络技术完美地相结合。德育要借助网络技术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内容和发展,能形成德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这就使得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装扮个人空间以吸引学生的视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其次,要继承有生命力的德育手段。比如用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就像传统德育中给学生写信一般。同时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借助时尚的贴吧、论坛、QQ,MSN,POPO等空间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 作为学校,应先调动力量,对学生上网状况作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了解学生上网状况,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可以包括网络知识、上网的目的、上网的态度、及上网的频率、上网的地址等。然后,切实抓好网络道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在同学中开展“网络”利弊观的主题活动,或演讲或辩论。此外,还要注意利用其他德育资源,使德育工作注重网上、网下的结合,相互补充。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越,通过建立红色网站借助BBS电子邮件等不失时机地开展正面宣传。
对学生关系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积极主动地利用校园网,来充实学生的生活,不断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知识需求。只有合理地疏导、正确指导他们上网,才能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
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必须依靠学生在自身的网络行为体验中培养,通过网络竞赛,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把学生的网络行为引上正途,从而使学校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战场。
四、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提高了
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技能水平,技术水平高了,说服力自然不会低。学生崇拜的老师就是比自己先知先觉的。
其次要讲究有效的德育手段。思路对头,还得有方法去实施,能智慧地解决问题,效果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再次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要想养成学生网络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纯网络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心育”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凡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开导学生,才能使德育工作长久有效。
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篇6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进,但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其效果还不令人满意。我们经常目睹着许多令人心痛的现象,使我们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忧虑重重。
现象一:某校组织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大队部选派几个优秀学生,在某老师带领下来到某德育实践单位,装模作样一番,照几张像,留下痕迹,活动就算圆满完成,至于学生否能从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德”就无从考证了。倒是有学生私下议论:“我最喜欢这样的活动了,因为可以不上课,还能到处转转。”可想而知,这样的“虚假”德育能培养出一个有道德心的学生吗?
现象二:早晨校门口,教师和学生时常会碰面,学生都会有礼貌地举手敬礼问好。而这时,我们有些教师是目不斜视,昂首进校园……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辨别能力逐渐提高。面对老师们的一次又一次的失礼,他们是看在眼里,发展到最后,有的干脆看见老师就躲得远远的。我们不是经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可恰恰我们有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现象三:学校举行大扫除,很多学生到水池边冲刷完拖布就急忙地去教室拖地,水龙头开着无人理睬,有学生美其名曰“节约时间”。水龙头哗哗开了一节课,这种现象看着着实让人感到心疼。当下,校园里的浪费现场非常普遍,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却不为所动,非但不反省自己的不良习惯,反而还振振有词:“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的,大家都在这样做。”学生之错,谁之过?
二、道德教育出现了某种偏差
以上类似的道德缺失现象不胜枚举。面对道德教育中尚存在的储多不道德现象,我们不禁要大声问:“我们到底应该拿什么来占据学生的心灵?”笔者以为,当下学生思想观念受到不良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出现了某种偏差:
1.学校道德教育起点错位———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在现行的德育管理中,传统的、加上形式上不断翻新的道德教育活动使得师生穷于应付,不能不说管理者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只是道德教育工作实效仍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忽视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如,有学校的德育管理中出台了若干纪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不许”“不准”字眼随处可见,唯独缺少“允许”,校园文化缺少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而一些学校深受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驱使,常有意无意地为学生创造或提供这样或那样的“虚假教育”,道德教育的苍白势必会让学生出现“言行不一”“道德虚伪”“双重人格”。同时,当前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社会大环境下,学校道德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德育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副科”。有些学校连思品课都不正常上,即使课程表上有,但教师在成绩分数面前,只能无奈地选择上语文课、数学课,也因此削弱了日常教学中每一位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也削弱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家庭道德教育信度缺失———学生缺少成长关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德育的缺失主要源于家长们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教育思想。目前一些家长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大环境下,热衷于孩子的学习、分数、请家教,而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认为只要不犯大错就行,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过分的溺爱下,道德约束力逐渐减弱,变得自私、任性、脆弱。另外,高年级的孩子青春期将至,叛逆心理加重,父母常与孩子发生冲突,感情出现隔阂,家长无力管教。有的家长干脆对教师说:“老师,孩子我就交给您了,他听您的,我说什么都不管用呀。”家庭道德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力。
3.社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缺少生长环境。社会道德环境是个体道德成长背后的“一只看不见的推手”。我们社会人理应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但现实中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还是互相脱节,不能拧成一股劲。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孩子心灵中,如,黑网吧、暴力游戏、夜总会、高档名牌、成年人的消极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三、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可见,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1.塑造道德精神气质———道德教育重在激励和唤醒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的道德文化,学校的精神气质能直接作用于儿童的良好道德精神的形成。我校从文化细微之处入手,“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幸福童年”“生态文化”“书香校园”的道德文化建设理念,开拓了学校道德教育新局面。
(1)构建书香生态文化———营造德育外显氛围。笔者学校的“文学校园”儿童文化生态环境已经初步形成,以“生态阅读”为切入点,把绿化、美化、德化、净化、文化整合在一起,赋予了学校生态文化丰富内涵。教学区每条长廊上悬挂“习惯”“礼仪”“品格”名言警句的宣传牌,另外,在遍及校园的巨石上,凿字铭文,传意达理,力求每一个角落都能以其优雅的格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师生获得人文的熏陶,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所有这一切,真正贴近学生心灵并为学生提供了小学6年生活最人性的理想德育资源。
(2)确立新德育工作观———塑造教师良好形象。提高德育工作者思想素养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首要前提。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教师智慧讲坛、师德演讲、专业阅读等活动建立道德型学习组织,牢固树立每一位教师都要参与德育工作的教育意识。我们提出“教师的微笑就是写在脸上的德育;教师的倾听就是写在心里的德育”的德育工作观,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是一名德育工作者。
(3)选择性校本课程文化———锻造学生道德品质。学校成立了“小黄鹂”少年宫,以多彩的“课外小社团”活动为着力点,在足球、篮球、艺术、文学、科技、阳光体育游戏活动等方面大胆实践,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如,我们以“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自创的40多个不同的体育游戏项目锻造着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学校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倾力打造大课间带动小课间的“手拉手”活动,通过传唱学生、教师自编的“课间文明童谣”活动,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在选择性“小社团”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获得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的发展,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endprint
(4)开辟电子屏幕文化———打造实用的宣传平台。学校大门口广场上的大屏幕是开放式宣传平台,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道窗口。我们每月播放精心制作的PPT,展示教师和学生们的活动照片、取得的荣誉等,如,我们把在常熟市自编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少儿足球健美操“足球少年”录像通过大屏幕播放,家长、学生、老师们都产生强烈的震撼,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所学校的老师、学生真棒!”电子屏幕文化隐含着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氛围,润“物”细无声。
2.树立生活化道德观———道德教育重在贴近和融合
我们的孩子身上暴露的道德缺点很突出,这难道是孩子真的不懂尊敬父母、老师?不懂得节约?不是,事实是学生懂得很多,但在行为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正反映了当下一些道德教育的问题: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道德教育要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入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根据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紧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走向知、情、意、行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1)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审视自己。作为学校道德教育重要渠道的德育课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容小觑。这些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是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审视自己,发展自己。如,笔者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时,播放了校门口放学情况的录像片段,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自我行为”进行审视。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表现进行讨论,所有的学生在认识上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品德课程的目标才可谓真正得到落实,从而产生强大的道德自我约束力量。
(2)让学生在日常的德育细节中潜移默化。道德规范,只有当它们能被学生自觉地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时,只有当它们能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内化”。在日常生活的德育细节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树立身教重于言教意识,积极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如,学校规定,老师要主动问候学生;升旗仪式上,教师也要站好队、行注目礼、大声唱国歌;学生、班级要评阅读之星、书香班级,我们教师首先要参评“书香教师”和“学习型办公室”,并张榜公布结果。潜移默化中,学生也有了良好的自觉行为。
(3)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境遇中体验生活。真实而具体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的体验性活动,有助于触动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道德生命,直至建构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学校每年举办“爱在六月”献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捐赠出各种玩具、书籍、文具等用品进行义卖,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影响广泛。近两年,经常有学生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到邮局自愿认购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爱心包裹”捐给全国各地的贫困小学生;2013年全体师生共认购“爱心包裹”80件。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获得的道德体验是深刻的、具体的、实用的,这样的道德教育也才是刻骨铭心的。
3.架好人生的支点———道德教育重在习惯和坚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一个极好的支点。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应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确实感到德育有用,德育就在身边,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
(1)确立“分支点切入”的新思路。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基”指导思想,确立划分了不同年级的道德教育支点。低年级学生以“习惯”为支点,中年级以“礼仪”为支点,高年级以“品格”为支点,分年级、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专题性道德教育活动,增强了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学校坚持开展“四面流动红旗”评比工作,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人心。道德教育从最常规的习惯抓起,抓得具体,抓得实在。
(2)拓展“合作互补共赢”新空间。习惯养成,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活动,主动为家长提供各种教育服务,并向家长发放《不良习惯的矫正策略》等有关指导学习资料,家长反响甚好。另外,德育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一个畅通的学校与社区双向信息反馈系统,开展了“小甜橙在行动”“小小法制宣讲员”“社区公德小标兵”等一系列和社区共同参与的活动,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延伸到校外,拓展了“互动双赢”的道德教育新空间。
学校教育就是培养人。不管是为了什么,我们教师都应遵循德育为首的育人准则,真正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并不缺少品德的认知,而是缺少品德目标引领和德育体验活动。或许《除草与种庄稼》的寓言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迪:一位哲学家把弟子带到旷野中,询问如何才能除掉杂草,弟子们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连根拔,可付诸实践总是收效甚微。一年之后再相聚,弟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杂草丛生的地方长满了谷子,杂草早已不见了,这才恍然大悟。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只有在孩子心田里种上美好的“庄稼”,让美德占据学生心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教育问题。
信仰缺失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篇7
所谓信仰常常与宗教联系到一起, 以为本文主要是探讨宗教与道德教育的某些关联。其实不然, 我所指的信仰是广义的信仰, 是指人们对某种具有长远的、终极的意义或价值的向往、追求, 甚至身体力行的一种信念, 表现在社会中主要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状况和价值追求。
信仰是对某种终极价值的关怀。终极关怀不仅探讨宇宙的本原, 探寻万事万物的根源, 而且寻找人生最高价值之所在。但是, 就其实质、核心来看, 终极关怀主要追索的是人生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寻求的是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虽然说没有信仰在某种程度上说恰是一种“信仰”, 但这种信仰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和价值, 故不在我所谓的这个信仰范围之内, 以下论述都是基于这种界定。
二、信仰缺失的表现
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糅合道、释思想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况。儒学“执着的追求人生意义, 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的体认、追求和启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它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和安身立命的归宿。从而它使传统的中国人有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共识, 因此社会稳定, 合力巨大。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并继续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世俗化”、“物质化”、“物化”, 它所不断追求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 包括物质的, 包括制度的, 但对人们的存在状态、精神状态这些“形而上”层面的东西不予考虑或顾及很少。人们的精神饥渴灵魂失落的程度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也越来越深。
其实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崇尚“工具理性”的过程, 没有对“价值理性”施以必要的关怀。但人的存在是不能没有终极价值、终极关怀的, 这是“价值理性”的任务。当我们把世俗化、物质化作为终极的目标和意义时, 我们就失去了价值的引导, 失去了理想的空间。虽然过着外表浮华的生活, 但内心无比空虚、寂寞, 成为现代性行尸走肉和精神乞丐。
筅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慧
传统中国文化的“泛道德主义”与目前我们的“道德缺失”“信仰真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以前“做道德人”、“行道德事”是大多数人的目标。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是“唯道德主义”的, 这可以说是人们的信仰, 人们在它的指导下实践着道德。但现在, 对“道德是什么”“道德应是什么”人们无法回答。道德对人们的“软约束”已不再具有很大的效力。道德的“软领域”不是法律、法规的范畴。现在存在着一些想通过强制的手段来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想法或建议, 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德行?是被强制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真正具有道德, 这是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信念, 一个行为的指挥棒, 一个主体的设计师。强制的方法具有功利性, 也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 而是一种伪道德。
三、信仰缺失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信仰缺失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以及实效性的提高,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 学校道德教育缺失对意义的追寻
有人分析, 中国人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 出现了“意义危机”, 而“意义危机”最终导致了道德缺乏、道德迷失。“意义危机”表现在三个层面的精神迷失。首先是“道德迷失”;其次是“存在迷失”, 也就是儒家重要思想内圣外王的不合时宜, 也就是人们不能通过内圣达到外王。因此“内圣”即加强自己内心修养, 达到“圣”的境界首先受到人们的质疑, 因为不能“外王”即使“内圣”了又能怎样?逐渐地人们就不相信“内圣”, 也不去使自己“内圣”, 也就是不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行、道德修养, 不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不进则退, 久而久之, 必然会导致道德虚无, 道德迷失;再次是“形上迷失”, 也就是不再具有终极的意义和价值, 也可以说是信仰迷失。人们的生活失去了方向, 失去了目标, 失去了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痕迹, 信仰不再引导、约束个体。既然没有终极的评价, 那么人就没有具有道德、实践道德的必要。因此, 道德就逐渐被忽视、冷落, 最终也促成了道德的迷失。这种“意义危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 的迷失, 而这“意义危机”最终导致了道德的迷失, 所以, 信仰的缺失是导致道德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这是人的存在的两极。现实世界的意义性与人的道德密切相关, 而未来世界的意义性则与个人的信仰和希望是分不开的, 人存在的两极把道德与信仰联系起来了, 两者不是孤立的。信仰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目标, 我们需要的不是它的实在性而是它的超然、形上性。要论证上帝是实在的、客观的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 信仰是无需证实的。信仰作为终极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它指引着个体日常生活。
“意义不仅可以成为生活的目的, 而且可以成为幸福的原因。”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信仰决定的, 甚至可以被看做信仰。信仰为生活确定了目的, 提供了方向, 信仰的实践意味着生活目的的逐步实现, 也是幸福的源泉。信仰可以说是意义的集合体。有了大量的意义存在幸福也就拥有了自我。可以说,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意义, 没有真正的幸福。
“道德作为美好生活的理由, 它最终可以归纳为生活的意义问题, 因为再没有比生活意义更高的道德问题。伦理学寻找的至善, 以及人对信仰的迷恋, 在本质上都是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信仰的选择和确定伴随着意义追问的解答, 相应的意义判断标准也会随之而产生。在某种程度上说, 意义的获得, 也就实践了道德。这不是一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而是相伴产生的。在意义追求和获得的过程中, 必定体现道德、实践道德, 而道德的实践是意义获得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没有道德的实践也不会产生意义。
2. 学校道德教育忽视对生命的关怀
信仰是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 而对个体来说没有比生命更终极的东西, 所以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生命关怀。“关怀生命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关怀生命存在价值, 这是前提条件;关怀生命的创造价值, 这种价值是衡量生命价值大小的标准;关怀生命的超越价值, 这是生命的升华和生命价值的最高表现。”“关怀生命存在价值”这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和推动力。但“关怀生命的创造价值”却有不妥之处,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 生命价值不存在高低、大小之分, 生命都具有平等性, 包括动物、植物的价值也应与人拥有相同的平等性。我们应提“尊重生命的创造价值”, 但并不是因为这种价值是衡量生命价值大小的标准, 而是因为这种价值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但同时我们也就看到“生命创造价值”有时也存在弊端, 如:人过分改造自然、人过分把人与自然界脱离开来等。所以, 我们应谨慎地对待生命的创造价值。另外“关怀生命的超越价值”有可能与“生命的存在价值”发生冲突, 这时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问题了。如“舍生取义”是对“关怀生命的超越价值”的实践, 但“舍生”意味着生命的消失、生命的不存在, 既然生命都不存在了, 那就无所谓生命的创造价值和超越价值, 那么这种实践对生命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但是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对“生命关怀”几乎只字不提, 以致存在许多浪费生命、不爱惜生命的现象。有很多人未意识到或体会到生命的时间性。有人根据人们的时间意识、生命意识把人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洪水之前的人类, 一种是大洪水之后的人类。而中国人属于前者, 没有时间观念, 没有生命危机感, 认为时间是极大富有的, 生命是无限的。这是对生命的误解。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缺乏相应的引导。
3. 学校道德教育失去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正是由于学校道德教育缺失了对终极意义的追寻, 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学校道德教育得以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道德的不完善性, 即存在更高的道德追求、道德境界。只有知道什么是道德的, 什么是不道德的, 什么是更好的, 学校道德教育才能进行相应的引导。由于信仰的迷失, 整个社会陷入了相对主义, 甚至是虚无主义的困境, 没有绝对的道德与不道德、好与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都排斥别人的价值追求。每个人的价值追求都是终极意义上的, 都是完成了的, 都是绝对的,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提升。这就消解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因为没有终极的评价标准。
学校道德教育应追求终极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超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上帝死了”, 人们自己成了自己的信仰。唯有“我”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并且“我”是世界万物唯一的, 也是终极的评价标准。人失去了信仰的超越性、形上性, 也瓦解了终极的意义和价值, 使学校道德教育不可能, 即使存在所谓的学校道德教育, 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总之, “信仰教育为道德教育设定最终目的, 信仰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权威化、神圣化和本体论说明。”缺乏信仰的引导, 学校道德教育不可能有序、高效的开展, 因此重返对信仰的关注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5.
[2]薛晓阳.希望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73、75.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篇8
一、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1.肯定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也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政府层面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在学校层面上加强以品格教育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首先,美国政府充分肯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对学校道德教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历届美国总统在竞选演讲时都提到了对美国教育的预期规划。第36任美国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认为:“在学校读书时, 我就领悟到一个伟大的真理。我们国家所有问题的答案———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这个词就是‘教育’”[1]。美国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Bush) 也把品格教育看成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每年十月中旬在白宫专门召开由总统夫人劳拉(Mr 5.Laura Bush)主持,小布什总统、 教育部长佩奇(Rod Paige)、前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以及一些学者和学生代表参加的主题为“品格与社区”的研讨会。小布什总统强调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加强品格教育,重视普遍价值的教育,还要通过社区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奥巴马总统延续了美国历任总统重视教育的做法,任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张。
其次,美国学术界对学校道德教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对于学校道德教育,美国曾经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重新肯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逐渐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学校长之一,丹尼尔· 科伊特·吉尔曼(Daniel Coit Gillman)在担任霍普金斯大学校长时非常强调培养合格人才对大学的重要性,主张办好大学靠的是“Man,Not Buiding”,他认为:“大学的要旨并不是纯粹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激发兴趣、阐明方法、发展能力、增强道德辨识力”[2]。在道德教育模式上美国学术界也先后经历认知发展、价值澄清、理性建构、社会行动和体谅教育等多种模式的演变,充分反映了美国学术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视。Robert V.Bullough Jr.通过对TATE 《教育与教师教育》(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杂志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整理后指出,教师不但应该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对象,教师本身还应该作为道德影响的施加者而出现,因此,教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道德职业,认为:“教师的行为、思考方式都包含道德的意义”[3]。
再次,重视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美国社会典型的治理模式是法制,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也深深融入了法制的元素,通过法律来治理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道德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的确立,美国各州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来保障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处于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于1983年出台,改变了过去由地方学区开设课程的惯例,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课程标准。1991年制定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强调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1994年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提出了美国教育十大举措,指出要加强公民教育和品格教育。2001年小布什政府通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强调将品格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包括“A.同情心;B. 公民美德与公民的责任与权力;C.公平与正义;D.尊重;E.责任感;F.可以信赖;G.奉献”[4]。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出台了《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规划》,美国至此开始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热潮。
2.坚持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引导
历史上,美国曾经对多元文化持排斥态度,主张将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融合为符合美国特点的一元文化,“熔炉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克雷夫克尔就认为美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将来自世界的不同移民熔合为具有共同特质的美国人。二战后,随着民权运动、女性主义运动、非主流文化兴起,美国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认为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居德·格美尼斯认为:“美国不是一个熔炉,二十一首交响曲,所有民族谱写着各自个性化的、独特的音符,并且将这些音符以与其他民族相和谐的方式演奏出来”[5]。多元文化的兴起对美国教育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尊重非主流,强调不同民族、性别、种群的学生之间的平等性的教育理念得到贯彻,促进了美国学校教育的民主氛围的培育。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强大影响下,美国教育界一度非常排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任由学生自己在社会的多元思潮中 “游荡”,这也是造成战后美国青年成为“颓废的一代”的重要原因。
针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美国学校教育中开始纠正价值中立主义的观点,探索共同的价值观,试图引领多样性的文化来塑造美国特征。亨廷顿认为:“美国国内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和西方构成了威胁”[6]。同时也认为“当一国人民富裕起来了,其价值体系中,除了发财致富以外,还必须有某种东西敦促人们继续创造财富,永不满足,而‘这种东西应是永不满足的价值观’”[7]。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经历了二战后的衰落与沉寂以后,重新开始注重文化之间的整合,引导和塑造建立在不同文化之上的共同的价值观。在《为品德而教育:我们的学校怎样教育尊重与责任》 一书中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利克纳(Thomas Lickona) 认为:“即使在文明冲突、价值多元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普遍认同的价值”[8]。那么,到底该如何整合多元文化呢?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柯尔伯格主张在不同的团体中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也引导人们在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民主生活;罗尔斯则提出了“重叠共识”的概念;亨廷顿则坚持用统一的美国信念来实现国民认同。
美国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延续和继承了美国的历史传统,又适当考虑到了当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现实,大多强调了对于文化差异的包容性。例如,在1992年,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association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lopment)提出民主社会的六种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可信赖、尊敬、责任心、正直、关心他人和公民意识”[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将诚实正直、可信赖、责任、团结等12种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Lander大学则将公正、礼貌等作为本校学生共同遵守的“共同核心价值观”。主张共同价值观对道德的引领,为美国实现二元价值观教育范式的转变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战以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从一元到平行再到二元的价值观教育的转变。而正因为在平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多元文化下价值观的引领而造成的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才认识到在尊重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形成整个社会都要遵守的共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整个社会凝聚起来。而二元教育范式的核心就是让受教育者“保持与原生文化的纽带,同时又能在另一文化当中自如的发挥作用”[9]。
3.优化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
社会舆论氛围、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至关重要,美国历来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很好的管控,积极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道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积极为学校道德教育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网络出现以前,对学生道德建设影响最大的是图书、广播和电影,美国政府认为娱乐带来的道德进步和道德坠落的风险共存,正确的娱乐方式可以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平和公民觉悟,而错误的娱乐方式则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因此,制定了严格的电影和广播准则。美国著名学者乔尔·斯普林在其名著《美国学校教育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就列举了其中的三条原则,分别是:“广播和电影要起到提高观众道德水准的作用,不能同情罪犯;积极引导正确的生活标准,树立先进人物,倡导美好生活;积极维护政府和法律的形象”[10]。通过这些规则, 积极约束广播、电影和图书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形形色色的新思想和种类繁多的各种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电影成为这些思想和观念表达与张扬的最直接方式。在适应时代变迁,尊重自由的同时保护儿童免受电影的不良影响成了美国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电影分级制度并且将这一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这一制度根据电影的语言、主题、暴力程度、裸体程度、毒品使用场面和性场面等分为大众级、普通级、限制级和禁止级等几个级别。例如,“PG-13级(Parents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就不适合13岁以下的孩子观看。对于图书,明确规定有些内容是不能够出现的, 例如恐怖暴力画面等。对于电视,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电视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衰落时期,美国政府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积极发挥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的作用,诞生了《芝麻街》(Sesamev Street)等一些列优秀的电视节目。
网络出现以后,以其广泛的普及性和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美国政府非常关注网络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颁布了《儿童网上保护法》(Child On line Protection Act, 即COPA)、《通讯行为端正法》 (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即CDA)、《儿童互联网保护法》(Children’s Internet Protection Act,即CIPA) 等法律,为未成年人免受色情视频的影响构筑了一道防火墙。例如在CIPA这一法案中,规定“图书馆必须安装技术保护措施,使得青少年在上网的时候链接不到淫秽色情内容和其他一些有损青少年健康的音频信息,否则,该图书馆无法获得联邦政府E-rate及LSTA等项目补贴”[11]。200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将为未成年人提供付费的色情影视视为犯罪行为,根据这一法律, 美国家庭和学校普遍使用网络过滤器对网络内容进行过滤,以保护孩子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4.将道德教育融合到公民教育中来
美国的公民教育延续了古希腊公民教育的优秀传统,与古希腊强调公民勇敢、稳健、高尚、公正等优秀品德相同,美国公民教育中除了热爱国家、 公民权利和义务之外,还包含着诸如公正、平等、诚实和隐私等价值观。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公民需要具备的“知识、 技能和品行”,这种内容决定了美国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公民教育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因为只有符合道德相关要求,例如尊重和宽容他人、尊重法律等,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同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的公民。鉴于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美国学者Anne Colby使用“公民和道德教育”这种合成词。
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青年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集中爆发,出现了与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 “非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彰显个性的同时损害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引起了美国青年的价值观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各级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规定了美国学校必须在9~12年级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育辅助计划》,都将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的教育改革开始以世纪之交为契机,为21世纪美国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而改革教育。1991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教育走向未来的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文件提出了2000年全美六大教育目标,其中第三条就规定“美国的每所学校要保证所有的儿童具有应付挑战的能力,并会合理用脑,使他们为做有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可见,美国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良性互动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
二、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学校道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期,这既来源于美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巨大进步,也和道德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一代具有责任心和服从感、爱国家的公民密不可分。就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来说,表现在对于外来移民和具有外来移民背景的人员的美国国家认同的教育方面。在移民的入籍仪式上就要求移民放弃对以前国家的忠诚,遵守美国的宪法,在必要的时候保卫美国的国家利益等,通过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外来移民往往很快就变成“香蕉人(Bananaman)”,产生了对于美国国家的强烈的认同感,“对我的国家、我的共同体的忠诚———始终是一个核心的美德———逐渐脱离了对那个恰巧统治我的政府的服从”[12]。可以说,金融危机、恐怖袭击、对伊拉克战争等重压之下,美国人民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没有出现上世纪60、 70年代那样的大规模的反政府骚乱,学校道德教育居功至伟。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9
为了解现代医学生对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情况, 了解我校进行入学教育后对学生思想状况、学习及生活的影响状况。笔者对2000级、2001级、2002级共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500份, 收回答卷500份, 有效率100%。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 调查与分析
1.1 入学前学生教育情况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学生以前没有集中进行入学教育。只有4%的学生是通过教师讲解了解文明礼仪知识;20%的学生通过电视了解礼仪知识;76%的学生通过书本了解文明礼仪知识。在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教育的调查中, 4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4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调查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对所学专业的影响中, 50%的学生回答帮助很大, 4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 10%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帮助。为了解学生的劳动卫生意识情况, 我们进行了调查, 80%的学生能做到学校的卫生要求, 基本能做到的占18%, 不能做到的占2%。我们对新生军训的效果进行了调查, 45%的学生认为军训对成长帮助很大, 46%的学生认为军训对成长帮助大, 只有9%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
表1显示: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很有必要。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 对新生而言非常重要。首先, 它可以帮助新生适应中等医学教育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迈入中等医学教育的大门, 新生将面临许多的转变, 如学习方式的转变、心理状态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进行入学教育有利于学生迅速地完成这些转变。其次, 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 可以帮助新生快速地了解专业情况, 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业。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任务, 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蓝图。
1.2 新生对入学教育内容的选择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是适合学生要求的。安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80%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很有必要;对新生的卫生要求主要先从制止不文明行为、不乱扔果皮、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主动拣起纸屑、不乱泼脏水等做起, 大部分同学表示能做到。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主要从学校发展史、老校友讲话、参观实验室、参观校园环境、新老生结成联谊班级、开好第一次班会等方面进行教育, 96%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专业帮助很大。新生军训最佳时间长度的调查中, 76%的学生认为7天为最佳。
2 建议与对策
综合前面的调查, 笔者认为新生来自四面八方, 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及方式、语言表达、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让他们走到一起, 对每位学生而言, 遇到的都是新同学, 如果在这时能够抓住时机, 正确引导, 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将会为以后班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 班主任如果不能很好把握时机或在教育环节上出了问题, 将会给以后的班风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我们建议加强如下教育。
2.1 加强法制纪律安全教育
现代学生思想活跃, 敢作敢为, 适应能力强, 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较差。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利用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 先后开展了“与文明握手, 向陋习告别”、“当合法公民, 做文明学生”活动。一方面, 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治安处罚条例》等有关法律规章, 让每位学生与学校签订《人身安全合同书》;另一方面, 我们请法院法官、交警二大队的领导来校作报告,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知识, 进而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2.2 利用军训实践活动, 加强纪律作风教育
针对学生的自由散漫、缺乏纪律等观念问题, 对学生进行军事集训, 并把学生军训作为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律作风教育的主渠道。在组织学生学好军事项目、掌握一定军事常识和国防知识的同时, 组织学生参加军事化的队列、风纪训练, 到部队参观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严谨作风和优良的纪律性。通过对学生实行军训, 广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现状和环境, 把握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是通过师生的实践活动经历史的选择、沉淀、凝练而成的, 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 是时代精神的折射, 是师生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意识和风格, 是职业理想、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体现。校园精神往往以校旗、校训、校徽、校歌、校报、校史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 我们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 让学生了解我校历史、校旗、校训、校徽、校歌、校报等。另外让学生参观实验室、图书室, 了解学校环境。教学楼上镶挂的标语, 走廊上的名人名言, 大门口的白衣天使雕像等, 这些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奋发向上, 勇于进取, 对新生起着引导、感化、约束、激励和凝聚作用。
2.4 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医学生要完成学业,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专业, 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才能在3年的学习时间学会更多的知识, 学好专业,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为母校增光添彩, 用对祖国乃至对人类的贡献回报母校。因此, 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 效果显著。通过专业思想教育, 大部分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进而上升到热爱自己的学校。
2.5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整洁卫生反映了社会、个人的道德风尚。医学生应该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为环境的美化尽义务。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 而且要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既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勤浴, 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卫生整洁, 又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 讲究个人卫生, 不在公共场所乱扔乱吐、乱写乱画, 发现地上有垃圾主动打扫, 敢于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
2.6 加强文明礼仪修身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礼仪日益成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我校在新生中开展礼仪教育, 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青年学生的礼仪水平, 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具体措施。
每年新生入校都请高校礼仪专家, 讲解礼仪知识, 同时加强礼仪训练, 让学生养成礼仪习惯。针对学生礼仪方面的薄弱环节, 主要抓好2个方面的训练:一是优雅举止的训练, 即训练站姿、坐姿、步姿、表情、手势、致意、鞠躬、介绍和自我介绍、递物接物、进出房间等10项内容, 这是平时人们交往中的基本举止;二是礼貌用语的训练, 使用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同时,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常规礼仪从学生的日常举止、服装发型、礼貌待人、集会等10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深深懂得, 学生行为的养成, 光靠教育和要求是不够的, 还要有一定约束力的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因此, 我校在进行礼仪教育和训练的同时, 制定了一系列监督、检查、评比制度。检查评比结果与评“三优”及德育量化分数挂钩, 激励学生自觉遵守礼仪常规。
3 思考与实践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教育以期达到学生了解生活环境, 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专业兴趣, 强化专业意识, 调整好心态, 尽快适应中专学生生活。要培养良好的班风, 建立良好班集体, 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 师生之间、新生之间要相互了解。开学之初, 第一次师生见面, 班主任给新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要求班主任衣着大方得体, 行为、语言文明, 态度和蔼可亲。班主任要知道每一位新生的家庭电话号码、家庭成员的详细情况, 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每一位新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姓名, 指导新生迈好入学教育这一步, 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
其次, 要以母亲般的关怀使新生顺利度过想家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 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 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理接触, 多接触、多交流, 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新生刚离开父母来到新的学校, 开始了第一次独立学习和生活, 有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能很快融入新集体;有的则不然, 陌生的环境, 想家是必然的。学生想家的问题种类繁多, 因为学习、生活、水土不服、同学之间的陌生等等。一个班有多少学生, 班主任就有多少份牵挂。班主任要用母亲般的关怀, 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工作,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善于观察、耐心倾听、平等交流,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学会理解和宽容, 使学生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中, 给新生家的感觉。
第三, 开好第一次班会是诸多“第一”中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发言, 制定好班会的主题内容。通过第一次班会就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佩服, 甚至是崇拜。在第一次班会上, 班主任向学生提出的希望是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 也为集体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 班主任要坦诚地介绍自己的工作原则和班级建设的构想, 班会的主题如“实现3个转变, 做合格中专学生”, “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新姿态、新面貌”, “调整心理, 适应中专生活”, “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谈谈对新班级的看法”, “讲讲自己到新学校的决心”, “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希望”等。在班会中应体现出对学生的信任、期待和民主, 给每位新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新生用发自内心的话语尽情表现自己, 达到增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的目的。班主任对新生的表现要给予充分肯定, 对每一位新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可信, 班主任真好, 老师的讲话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等等。使新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产生班级荣誉感。通过班会, 新生都有收获, 师生相互了解, 相互认识, 激发学生之间的积极竞争心态, 打破师生之间陌生的藩篱, 打开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 使新生的相识过程变成一次教育过程。
浅析中职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的特点 篇10
1. 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1.1 骨骼
青春期骨骼、脊柱、盆骨、长骨的生长发育都与正确的姿势有密切的关系,正确姿势由于内部器官的正常发育有关。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并促进血液循环,骨细胞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有效的促进骨的生长,促使骨的结构改变,增强隔得负重和抗压能力。
1.2 肌肉
骨骼肌的发展是缓慢的,在达到峰值约30岁,根据不同时代的发展情况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对低年级要强调课外休息的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运动量的能力也逐渐提高,但仍需注意强度的合理安排。态的青少年做太大强度、长时间运动负荷是不合适的,因为那时的纵向生长的骨骼和肌肉,固定关节力量还比较薄弱,过重的负担会引起关节损伤和阻止骨生长。16——17岁是力量增长较好的时期,负载和成人接近但尚未成熟,尚未达到最大肌肉活动,因此不能进行最大负荷的练习。在肌肉的发展过程中大肌肉比小肌肉发达,所以青少年增强肌肉的活动,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促进小肌肉的运动。
1.3 机能方面
青少年的心脏工作能力还较差,血压较低,肺活量小,速度快,浅不均匀,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因此,在这个时候不适合大负荷训练,耐力和静力拉伸练习,用手臂支撑身体重量的运动和呼吸和动作都不适合长时间。
1.4 神经系统方面
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差,兴奋性强,抑制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易于分散,可塑性较大,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也容易消失,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耐力素质不稳定。因此不能以运动成绩作为青少年训练负荷的依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做培训计划的反应。可以以练习和强度较小的游戏交替进行,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切忌盲目追求成绩,对身体形成伤害.
2. 青春期男、女生发育特点
在青春期前,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小,青春期开始后区别会越来越大。由于女孩青春期较男孩大概早两年开始,女孩在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方面领先,但最后,无论形态发育,功能开发,男性优于女性。
2.1 身体形态方面
在身体形态方面,男生比女生的平均身高要高,肩宽,盆骨窄,下肢长;女性平均身高低于男生,肩窄,下肢短。男女各区分为三态,即男性为典型男性、一般男性和接近女性;女性分为典型女性、一般女性和接近男性。根据不同的身体形态,确定不同实践内容。
2.2 身体机能
从青春期开始,男性的肌肉力量渐渐超过女性,而且越来越明显。女性肺活量小,肺功能较差,心脏小于男性,血容量较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都较低。
2.3 女生生理期的体育锻炼
对于女生生理期能否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要因人而异,对于月经期自我感觉良好,能够继续训练而且没有不良反应的可以继续参加体育锻炼,但仍然要避免剧烈的跑跳及增加负压的练习。可以安排较轻松的活动,比如慢跑、徒手操等。但对于平时身体较弱,月经反应明显,或有痛经问题的同学,在体育课上就要暂停体育练习,但需要轻微的活动,比如慢走,这样可以改善盆腔内血液循环,调整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以减轻症状。
对于学生运动员,应了解运动质量的变化,性能和月经规律。月经失调应考虑调整运动量过大或是运动时间过长。有些学生的训练,在月经期间表现为兴奋性升高,这种情况可能比平时的运动成绩好些,一般情况下还应坚持不在月经期做剧烈运动,尤其是激烈的竞赛日程。
3. 青少年心理特点
由于无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男生都占有优势,所以青春期男生在速度、力量、耐力上都会优于女生。所以在安排体育练习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有所区分,不能强求一致。要向学生适当讲解身体发育规律和现象,鼓励女生积极锻炼,正确对待,促进腹肌和骨盆肌的发展,使全身得到发展。另外青春期男生倾向于强烈的独立愿望,喜欢模仿成人,他们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活动量大,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对他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伤害事故,鼓励他们全面发展,避免过度迷恋比赛。
总之,体育课上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方面的教育,多讲解体育锻炼方面的常识,以及对运动损伤和运动疾病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对学生多观察、多询问,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等,以保证体育的卫生监督。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都有其年龄特征,男、女同学的生长发育也各趋于不同,利用好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会使体育锻炼呈现更好的效果,反之,如果没有控制好练习内容、强度以及手段,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还有可能引起运动损伤等负面的问题。
关键词:青春期,生理,心理,体育锻炼,卫生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华忠.如何上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J].青海教育,2010,Z3.
[2]吴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04.
[3]左安池,李润梅.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06.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11
学生 生态道德 教育 社会发展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教育在我国发轫以来,政界、学界、教育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起点和较为迅速的发展。经历了平稳起步、迅速提升、有序拓展等发展阶段以后,随着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研究、教育与实践的高潮。由此可期的结果是:极大地推动传统生态道德思想的发展、生态道德观念的深化和生态道德行为的进一步落实。因为“教育体制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有创意地生活在自由自我的世界中。如果这个自由自我的世界可以恰到好处地生成,并巧妙地融合人们的志趣、精力和社交,就可以影响、感染和帮助人们从工作和繁琐中解脱出来。那时候,自由的自我不仅仅是一段生命,而且是一段有质量的生命”[1]。这种有质量的、自由自我的世界必定是属于“生态人”的。
“生态人”是相对于“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等传统意义上对人的本性规定的一种对人性的重新塑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应然。笔者认为,“生态人”与其它几种人性的规定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内在一致性或者互补性,而与“经济人”之间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或者鲜明的分水岭,某种意义上,它们之间有着对立的一面,这给我们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传递着怎样的信号呢?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一难题,找到兼容的线索呢?这些是当前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的有效时点和有待逾越的难点。
一、抓住时点,教育并帮助学生切实成为多责任主体
从主体间性的视角看,生态道德教育有教育者的积极施教,也有受教育者的自主教育以及主体间的相互教育和学习;从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依据看,其传播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从教育目标来看,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形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等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使他们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并内化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道德行为的一种德育活动[2]。从根本上说,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具有生态道德、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智慧和自然生存能力的理性“生态人”。因此,考察我国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演变过程,探寻其中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当前更好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及时点意义。
1.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诠解,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把握生态文明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达到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三是进入人类文明的高级社会形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如此的文化意蕴和素养内涵,学生义不容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积极的姿态、睿智的行为、果敢的勇气做一个实践者而不是空谈者。
2.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志愿者
也许我们亲历的逆生态遭遇最能触动我们的环保神经,然而,生态道德蕴含的远远不止环境保护,还涉及深层次的资源、能源以及社会生活其它方面的问题。严峻的生态现实引发我们深刻思索,树立忧患意识,重视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我们应把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时点,重新构建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其中,使生态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缺乏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的,学生应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
3.做生态家园呵护的卓越理智者
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质工程,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人们物质、文化追求的物质铺垫,所以,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如果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发展,那么摧毁的将是人类的未来家园和种种梦想。因此,人类应从生存的高度,加强生态道德修炼,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的价值观,同时加强行政和法律的监管,下大力气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各类因生态环境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二、直面难点,帮助具有多重人性的学生寻求与社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难以落实、难以奏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缺乏生态道德教育传统有关,也与学校的课程设置、重视程度、教育方式、学生的态度等不无关系。改变这些现状是势所必然,然而障碍和困境必须面对。当我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审视的时候,我们不免为因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摧毁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担忧。因此,为了实现“美丽中国”,我们必须培养包括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道德自律精神。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应当形成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承担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直面难点,帮助学生在多重人性中寻求最佳契合点和最恰当的生长点。
1.如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
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我党行动指南的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伦理要求,其基本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可持续的协调统一,它要求我们发挥人类特有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要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维护生态平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要使学生既看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利,也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真正认识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使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必须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谋求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
2.如何使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表明生态道德内在地成为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生活中,二者却沿着不同的方向走着二分的道路。如何突破难点将两者融为一体,是当前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应有追求。这既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在新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3.如何促成具有“复杂人性”的和谐个体的形成
多年来,我国学者以西方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人性假设进行了中国化诠解。徐嵩龄先生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提出了“理性生态人”[3]概念,李炳炎教授提出“科学经济人”[4]概念,丁永祥教授认为“生态人”具有充分的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他们的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生态原则为规范,按照生态的道德、智慧和原则做事,追求生态性生存。他们拥有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生命的过程性[5]。凡此种种,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兼容多种人性,塑造理性的复杂个体。我们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亦不可偏离如此旨归,在其价值指引下,探讨促成这种复杂人性的形成,这也是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应然目标。
三、寻求突破,助推学生生态道德知行的转化和信念的加强
人类适应环境“主要是靠学习的过程,而不是靠本能决定的”,因而“人类从有生命开始,就必须面对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做一抉择”[5]。因此,仅仅有了生态道德的认知和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是促成其行为的转化和正确的价值选择。我们知道,理念只有遇到行为才能检验出正确与否、坚定与否,而行为只有在坚定的、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可见,知是知,行是行,彼此渗透才是最美的风景。因此,促成学生生态道德的知行转化和生态道德信念的加强,始终是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如何寻求突破,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融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实现生态道德观念及行为的全方位渗透和多渠道拓展
加强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在课程资源整合与优化上下功夫,既要重视利用校本教材,又要重视校外社会性的课程资源;既要注重显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情意和理智两个方面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互性和现代性,真正懂得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永恒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一些良好的道德教育传统,当前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只要将这些道德行为习惯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可传递价值。为了促进学生良好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我们一要结合课内教学,开展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采取任务式、项目式课题研究模式,让学生真正感觉社会生态道德方面的温度,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也可以从本校实际出发,围绕生态校园、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出谋划策。还可以以社团活动、志愿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二要结合相关节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学生不仅是一个掌握先进文化的群体,更是一个肩负传播先进文化重任的群体。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好生态道德的宣传工作。三要发挥学生所长,发动其参加力所能及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通过问卷、访谈、摄影、办展览、节目、新媒体宣传等,既教育学生,又推动生态文明的创建工作;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活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效应环生。
2.调整消费和生活观念,引导学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待消费和生活
学生是我国较大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主体,消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行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住这一环节实施生态行为教育应成为学生生态道德有效教育的突破口。在学生的消费生活中,倡导节约、绿色、环保理念。在落实消费行为时,必须有理性的、道德的前提附加,从而引导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消费格局。譬如,制定生态消费计划是造就学生正确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前提,因为没有哪一种长期正确的理念和行为能够缺少科学细致的安排。再如,选择生态产品也是一个重要导向。计划也好,选择也罢,其生态型的实现都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社会责任感,一切计划、一切选择均难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手。因此,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养成系于一体,二者相辅相成。
人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然而,人的自由发展脱离不了一些关系的束缚,比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就很深刻,有时还很武断。总之,我们要放眼长远,关注我们生存的基础,关注我们的未来,以一种经常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系统,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约翰·古得莱德.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阂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2(2).
[3]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李炳炎等.“科学经济人”新概念的逻辑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走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四个误区 篇12
误区之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它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向学生传授道德。譬如, 有的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完全按照上语文课的字、词、句、章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 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 直到背熟为止。因此有人把这种德育方式称为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指的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其问题在于将德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 方法上偏重于理论说教与灌输, 评价上用分数衡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此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同样是认知、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等的那一套”。
道德教育固然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范需要解释、记忆, 这是传授道德的基础, 但是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看待, 特别是在传授方式上不能完全按传授学科知识的那种方式去传授道德。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背会几条道德规范, 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去实现其道德行为。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那只能是课堂上讲解的道德理论同一回事, 而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能收到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教育的结果也证明了:知识水平的高低与道德修养境界的高低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晓之以理, 而更主要的是动之以情, 最后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它需要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 应从“知识”转向“故事”, 从“灌输”转向“对话”, 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 从“感悟”转向“践行”, 从“受爱”转向“创爱”,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误区之二:片面追求升学率, 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 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
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看来, 学校的关键是抓好学生考试的成绩, 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个形式, 搞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获悉上级德育工作检查时, 立即制作条幅、编写宣传板报并让学生背几条道德行为规范应付上级检查。检查团走后, 又恢复原样, 这不能不给人一种作秀之嫌。正如有人所形容的那样, 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 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育人不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育,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之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否则, 我们的教育将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相背离。
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 也不是用“摆形式”、“走过场”所能完成的, 更不是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进行的自然增长。它需要学校行政管理者, 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项工作, 肩负起学校的历史使命。通过真抓实干, 出主意想办法,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 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误区之三:普遍利用虚拟的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 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 消除不了现实中的道德困惑
长期以来, 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在虚拟道德情境中进行的, 即教师或学生在设想或创设一些道德情境, 然后通过大家讨论, 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 事物演示, 角色扮演等方法,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规范。这种方式有其优点, 它比单纯的道德理论说教所产生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它毕竟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 已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碰撞, 并在进行比较、选择中受到一定的道德启迪。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虚拟的道德情境它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模拟, 无论是语言描绘的道德情境, 还是戏剧性的角色模拟都是一种假设。模拟毕竟是模拟, 它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特别是当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它就不像模拟情境中那么简单, 它会产生实际的道德冲突, 无论其是否解决了道德认识问题, 都无法立即导致道德行为。因为虚拟道德问题并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行为的要求, 也不提供实现道德行为的环境和条件。
在现实中, 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是真实的。真实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实现道德行为。这种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不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断。第二,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道德冲突最终没有解决, 道德行为没有呈现, 所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止。第三,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恰当地引导或者得到环境的支持, 道德冲突得以解决, 道德行为呈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全部实现。第四,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坚定有力地支持道德行为的实现。
在以上的几种情况中, 第三种情况最具有教育价值。此时, 教师的道德点拨会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并且会使学生对特有的道德规范记忆犹新, 收到其他方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当然, 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冲突需要教师恰当的设计, 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判断不同学生道德认识的道德行为方面的临界点, 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 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反思。
误区之四:学校道德教育中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 忽视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
在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对道德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往往强调比较多, 对道德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却轻描淡写。这种教育方式, 使道德个体不能把道德行为和自己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导致道德理论说教远离个人, 不能使道德个体主动地产生道德教育上的共鸣。
从社会、国家角度讲, 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确, 只有公民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 才可以使国家安定、社会有序, 否则, 社会、国家就会成为混乱、动荡的局面。从这个方面看, 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规范、约束和要求, 应该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但是, 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对单方面有益的事情, 而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它既有利于国家、社会, 也有利于道德个体。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只有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够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社会秩序才会井然;从另一方面看, 只有每个公民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他们的个体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并且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最大。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诚然, 社会中确实有极个别人采取的是不道德行为却取得了一些利益。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理性分析。我们应该从长远利益来看, 看这种人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的利益能否长久。现实告诉我们, 这些人往往是沾了小便宜吃了个大亏, 得到了暂时的利益, 失去了长远利益。轻者, 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重者, 不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而且同学朋友唯恐躲不及, 甚至受到法律的惩处。
在道德教育中, 我们不能忽视道德和个体的关系, 特别是道德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反, 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多角度认识道德行为与大我、小我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道德教育, 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当然, 学校道德教育上的误区还不止这些, 它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我们期待学校道德教育尽快走出误区,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能, 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双凤, 韩景云.走出知识德育的误区.江苏大学学报, 2005 (01) .
[2]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新华文摘, 2005 (13) .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推荐阅读:
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01-03
论营养与卫生学教育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影响07-20
安全卫生教育08-30
口腔卫生教育08-14
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工作计划07-01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08-29
卫生保健教育07-25
职业卫生安全教育08-29
中等职业卫生教育09-25
心理卫生教育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