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赎回之道

2024-09-10

基金赎回之道(共5篇)

基金赎回之道 篇1

一、引言

开放式基金具有灵活申购和赎回机制,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具有相当的机动性,这一特征对于基金的管理人是一种隐性的激励。开放式基金的申购与赎回直接决定了基金的规模,从而影响到管理人所支配的资金,约束基金管理人。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业绩优良的基金现金流入大于业绩较差的基金(Sirri和Tufano,1998)。

文章基于2004年2季度到2012年3季度16只开放式基金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行为进行分析,探寻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具体因素。就开放式基金赎回分析结果,提出稳定基金业绩、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知识宣传、合理化基金规模等合理化建议。

二、我国开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样本及数据的选取

文章选取了2003年以后成立的16只开放式基金2004年第二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主要采集于锐思数据库,对个别数据根据凤凰财经和大智慧软件进行辅助补充和更正。

(二)模型选取与变量设计

1.基金业绩和基金规模的变量选取

文章章选取本期净值增长率(SRR)和累计净值增长率(LRR)两个变量来表示基金的业绩。本期净值增长率即最近一季度净值增长率,累计净值增长率即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本期净值增长率反映短期基金业绩对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影响,累计净增长反应基金的长期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影响。

文章用基金的净值(Value)来表示基金规模。更客观地描述基金单位净值和基金份额的双重变化。

2.被解释变量——净赎回率

计算赎回率是为了撇除基金的规模和交易的频繁程度对赎回行为描述的影响。所以:

其中Re depmtionit表示第i只基金当期净赎回率,Qsit表示第i只基金当月总赎回份额,Qbit表示第i只基金当月总申购份额。

3.其他影响因素

债券指数收益率。由于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总数一定,如果投资于债券的收益率上涨,意味着投资于基金的机会成本增加,那么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自然会使得基金的赎回率提高。文章用上证债券指数收益率来代替债券市场收益率:

其中Bondt为上证债券指数收益率,bt为本季度收盘指数,bt-1为上期收盘指数。

分红。文章不考虑分红次数,但是对分红的金额予以重新审视,分红金额(Dividend)的多寡在一个侧面可以体现出基金业绩表现的好坏。

股指收益率。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指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宏观经济的变化,在下文对模型进行优化时,将会把股指收益率(Index)作为工具变量,对基金净赎回率的自回归性进一步进行研究。

(三)模型假设

假设1:本期净值增长率与基金净赎回率负相关;累计净值增长率与基金净赎回率负相关。

假设2:基金规模与基金净赎回率负相关。

假设3:基金分红金额与基金净赎回率负相关。

(四)描述性统计

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样本基金的净赎回率平均在-0.2%左右,申购和赎回大体相当;短期内的收益率平均为0.04%,长期来看收益率更为可观,有投资的价值,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有效渠道;开放式基金规模平均来看在23亿元人民币左右,集合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有实现规模效应的可能性;上证债券指数代表的固定收益证券收益率比较稳定,但是远低于基金平均收益率,反映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

(五)序列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表示在1%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示在5%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示在10%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由上表可以看出,所有变量原序列为平稳序列。而且经过协整检验,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六)影响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因素检验

为了说明以上因素对于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以下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包含了开放式基金本身相关统计数据:

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表示在1%置信度水平下显著。

可以看出,所有变量在统计意义上都显著,模型的拟合程度也比较高。

为了考虑净赎率的滞后一期对净赎回率的影响,对以上模型进行修改,并增加债券收益率作为外部因素引入模型,进而将模型优化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用GMM方法进行估计,用股指收益率作为净赎回率的工具变量(IV)。

经过验证股指收益率(Index)与净赎回率高度相关而与除当期收益率(SRR)外其他变量不相关。但是,考虑当期收益率对净赎回率很可能具有滞后效应影响,用当期收益率的滞后一期代替,同样得出了较满意的结果,因此股指收益率具备作为工具变量的基本条件。构建模型如下:

针对以上模型作出两个假设:

假设4:净赎回率滞后一期与净赎回率负相关。

假设5:债券收益率与净赎回率负相关。

对模型(4)运用GMM方法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其中***表示在1%置信度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置信度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置信度水平下显著。

由上表可以看出,虽然显著水平有所差异,但是模型的所有变量均在统计上显著,而且工具变量通过了萨甘检验,说明该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是较理想的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模型(6)估计结果显示,本期净值增长率对净赎回率的影响显著且为负相关,累计净值增长率对净赎回率的影响显著且为正相关,假设1部分成立。说明投资者赎回行为受短期盈利的影响左右较大,而且具有滞后效应,前一期的基金收益表现对后一期的赎回率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但是,我国投资对于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表现出异样的赎回行为,累计净值增长率越高,赎回率越高,这样的现象文章认为是源于投资者迫切赎回高增长的基金以获得确定的收益以免遭受损失,或者减少已经获得的收益,从而造成赎回的异象。

基金规模与净赎回率负相关,假设2成立。投资者往往认为大规模基金有更优秀的基金运营团队和基金管理经验,规模经济容易实现,投资者对于大规模的基金具有更大的信心。相似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希望管理更大规模的基金,以实现更大的施展空间。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给投资者一剂“强心针”,坚定了持有份额的信心。

分红作为投资者的重要收益之一,分红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赎回行为,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分红金额与净赎回率正相关,假设3成立。由于开放式基金分红次数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因而分红的次数对于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分红的多寡体现了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好坏,分红多的基金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降低赎回率。

开放式基金滞后一期的净赎回率对本期的净赎回率影响显著,且负相关,假设4不成立。投资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较显著,但是与预期恰好相反,文章认为,这表现了投资者的习惯性“逆向思维”,即与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反向操作,以期获得理想的收益。

债券指数收益率与净赎回率正相关,假设5成立。债券指数收益率代表了固定收益证券的平均收益率,也可以看作是短期内资本的平均收益率,收益的风险相对开放式基金较低,但是收益率也明显低于开放式基金收益率。当债券指数收益率上升时,风险厌恶程度高的投资者在其接受范围内将会把资金投资到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在资本总数一定的条件下,流向开放式基金市场的资金减少,甚至有一部分资金撤回,购买固定收益证券。

为了稳定开放式基金的份额,降低基金的净赎回率,稳定市场行为,文章建议如下:

首先,基金管理人提高基金收益的稳健性,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内控,降低运行成本。这样可以使开放式基金真正成为投资者进行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渠道。对增加投资渠道,减少过度投机有一定作用。

另外,管理人应该适度调整基金规模。由于大型基金在调整投资组合时缺乏灵活性,过度分散化投资会增加管理成本,所以合理化布局基金规模,有利于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其次,投资者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资本市场基础知识,掌握投资基本技能,增加理性投资,减少非理性行为。

最后,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加强基本资本市场知识的普及,抑制过度投机行为,拓宽投资渠道。对普通投资者的闲散资金流向作出正确的引导,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陆蓉、陈百助、徐龙炳、谢新厚.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选择.[J].经济研究,2007(6):39~50.

[2]肖峻、石劲.基金业绩与资金流量:我国基金市场存在“赎回异象”吗?.[J].经济研究,2011(1):112~125.

[3]刘志远、姚颐.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05(2).

[4]尚尔霄、曹学良.基于投资者类别的智钱效应检验与投资行为分析.[N].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5).

[5]陈海燕.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研究.[J].西部论坛,2012(3):95~101.

[6]冯金余.开放式基金赎回与业绩的内生性.[J].证券市场导报,2009(3)

赎回基金的理由 篇2

目标改变用转换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投资目标,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远期的,当目标变化时投资策略也需要相应的调整。比如原来持有债券型或货币型等收益相对稳定的基金,在结婚并拥有房产之后,投资者如果打算为退休养老或孩子的教育基金做准备,就可以考虑赎回现在的基金,转换成波动较大、收益也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品种或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

一般来说,财务目标实现时间越近,基金组合中债券所占比重越大,即使短期内卖掉该基金,由于其净值波动性比较小,也不会承受太大损失。

寻求新的平衡

即使投资目标和资产配置计划没有改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基金组合的资产比重因基本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投资者也可考虑赎回。具体分为2种情况,首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投资者买进重点投资小盘股的基金,希望增加投资组合中小盘股的头寸,但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的转变,导致其股票从小盘股转变为大盘股,那么基金产品投资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它的小盘股持仓比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满足投资者最初的投资设想;其次基金经理发生改变,相应的投资风格也发生变化,如果基金经理不断增加大盘股票的仓位,就会导致最终投资者的个人投资组合中有大量大盘股的头寸。这时需要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型基金赎回以坚持投资的初衷。

基金表现不符合预期

这里也分两种情况,一是频繁调整,投资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不但要交纳不菲的申(认)购和赎回费用而且费时费力,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基金业绩欠佳,二是和上面的情况相反,基金表现超出投资者预期,投资者也可以考虑赎回基金,落袋为安。因为过高的业绩背后可能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对宏观面不看好

宏观经济总是会给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CPI高企等因素也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008年一季度整个市场震荡调整,许多投资者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最近监管层不断出台“组合拳”,但此举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市场信心,有关专家、机构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如果投资者有着比较清晰的投资思想,对CPI指标不乐观,觉得贸易顺差不正常,对经济平稳增长持怀疑态度,那么建议投资者赎回持有的基金。

持有基金承受过大压力

基金赎回之道 篇3

关键词:基金,赎回,行为金融,赎回异象,开放式基金

1 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开放式基金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基金形式。但市场上发现, 当基金的业绩越好, 赎回的情况就越严重, 基金业绩越差, 反而赎回情况减少的异常现象。这个现象主要发生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上, 在成熟资本市场, 变现和相反。业绩越好的基金产品, 净申购率越高, 而业绩越差的基金, 净赎回率越高。通过这样的机制, 就能有效地激励基金管理人提高基金业绩, 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而我国的这种现象, 显然没有体现开放式基金的有点, 对于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2 文献综述

Roseton指出投资者会根据基金过往的表现来选择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对于过往历史数据较好, 业绩突出的基金, 即使它导致投资者发生了暂时性的亏损, 投资者也只会归咎于自己运气不好, 或者市场原因, 而不会归咎于基金管理者本身, 这样大量的基金赎回现象就不会产生。那些过去业绩不是很好的基金, 如果产生了比较好的业绩, 投资者只会认为是基金管理者或者是自己的运气, 而这种运气是不容易复现的, 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基金赎回现象。所以, 如果基金能持续获得较好的业绩, 它的申购的资金流量会大大高于赎回流出的资金流量, 这样导致基金规模不断增长。

Sirri和Tufano发现基金业绩好, 就会引来新资金大量流入, 正相关关系在新资金流入量与基金业绩之间存在。即基金业绩好, 会导致净申购出现。

Barber进行的一项研究是关于美国共同基金的家庭投资者的, 发现确定投资者买入决策的主要变量是, 基金历史业绩表现。这对于卖出决策同样适用, 如果基金盈利则卖出可能性更高, 但资金流人量会更大。净申购, 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会成为业绩较好的基金总体表现。

Vikram Nmlda发现影响基金的回报的一个因素是非预期的流动性需求, 阻止较高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的一个方法是将基金设计成负担基金 (10ad fund) 。

Warther的研究表明, 开放式基金为了限制投资者赎回需求, 而进行一些防备流动性的措施, 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刘志远、姚颐发现影响基金赎回的重要因素有基金业绩增长、已上市时间、分红金额、基金规模、基金类型。

李军等 (2003) 对Vikram Nanda (2000) 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前一因子, 并区分偏债型基金、偏股型基会和全样本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研究。研究表明, 我国投资者“处置效应”和“追涨效应”的心态共存。

谢盐等认为低频率、大额资金的机构投资者赎回, 对开放式基金的危害要比高频率, 小额资金的散户投资者赎回影响大。

赵旭、吴冲锋 (2003) 研究发现国内基金管理水平未达到很高水平, 应在流动性管理经验等方面向美国日本学习, 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促使高流动性需求者向低流动性需求者转化。

李曜、于进杰 (2004) 认为, 在一个人看来属于理性的赎回, 在一个群体上则表现为非理性, 存在赎回的外部性。

张家萃 (2006) 研究发现基金费率没有起到阻止赎同的作用。

3 行为金融学对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解释

3.1 处置效应和展望理论

展望理论是由Tversky和Kahneman在1979年提出的, 它与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存在差异。展望理论中价值函数的定义是相对的, 它基于一个参考点, 在这个参考点上的盈亏决定价值, 而不是最终拥有的财富。第一, Markowitz提出, 效用是定义在相对于参考点上的损益, 而不是建立在最终财富的基础上的。第二, 效用函数成S型, 也就是说, 随着盈利的增加, 边际效用递减, 随着亏损的增加, 负效用递减。在图形上的表现是, 在盈利区域, 价值函数凸于Y轴, 在损失区域, 价值函数凹于Y轴。而且亏损区间的斜率大于盈利区间, 表明投资者对亏损的敏感性大于盈利。在行为金融学中, 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规避。第三, 投资者对待赢利和亏损的心理态度是不一样的, 同时对两者风险承受能力也是不对称的, 这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决策的过程, 在图形上就变现为受益凸亏损凹的情况, 即效用函数成S型的原因。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之前, 在心里都会设定一个参考点。在市场总体情况较差的情况下, 很多基金的投资出现了亏损, 甚至有的基金的净值跌破了面值。这时投资结果处于参考点之下, 投资者为了逃避自己投资决策失误的事实, 通常不愿意赎回已经亏损的基金份额, 感觉只要不把它卖掉, 亏损就不会实际发生, 从而避免在心理上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者的行为就表现为对风险的偏好。在另一方面, 因为市场的疲软, 所以此时投资者的参考点会放得很低, 而且因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会对只要基金业绩有改善就立刻赎回的心理预期。这种情况导致基金净值一旦发生回升的时候, 盈利高于投资者预期的参考点。投资者面对着未来可能是亏损可能是赢利这种不确定情况时, 会考虑万一又出现净值回落, 就会后悔没及时卖掉的心理。因为投资者对亏损的敏感度大于赢利, 所以此时投资者将倾向于把持有的基金份额给卖掉, 从而表现为风险厌恶的特征。这种现象在行为金融学中称作“处置效应”。它表面上的原因可能是国内投资者经验不足, 缺乏获得数据的来源, 市场信息无效率,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投资者对国内基金市场的回报情况没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而且缺乏优质的上市企业, 基金投资集中度高, 基金产品也比较缺乏。这些因素对会对投资者产生各种心理影响。

3.2 心理账户

行为金融学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证分析, 发现了一个现象, 被称为“心理账户”。它是指人们在投资过程中, 倾向于根据一些条件把投资分类, 每个类别作为单独一个账户来看待, 账户直接互不影响。其实这种现象与投资组合带来的好处是相冲突的, 投资组合带来的整体资产组合非系统风险的下降, 是对整体投资组合来说的。如果把每一个类型的账户单独作为一个独立账户来衡量盈亏状况, 则不能发挥投资组合的实际作用。在“心理账户”这种现象中, 会为每一笔或者某一类投资设置一个参考点, 资产的买卖决策只会根据每一个参考点单独进行, 而不是已整体的投资组合的情况进行考虑。由于“处置效应”的存在, 就会出现一种情况, 投资者把自己赢利的资产部分给提早赎回了, 而缺不赎回自己亏损的那部分资产。“心理账户”现在得存在会加强“赎回异象”的程度, 而且这种心理相信普遍存在于国内的个人投资者群体中。

3.3 噪声交易

噪音交易者就是缺乏理性的交易者, 他们错误估计风险资产未来收益分布, 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投资决策。当交易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收集信息, 或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去理解已经存在的信息时, 比较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策。由于噪音交易者缺乏明确的信息收集能力, 所以倾向于对一些消息进行过度的反应。这会引来一些交易者故意制造一些虚假信息, 并通过其他投资者的过度反应寻找获利机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噪音交易者对未来收益缺乏明确的预期, 所以趋向于注重短期利益, 而较多情况下忽视投资的长期利益, 这会导致这种意愿从投资者传递到基金经理。这样就导致了基金经理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趋向于迎合投资者的风格的倾向, 造成了很多机构投资者的不正常赎回现象。普遍认为, 机构投资者因为在专业水平, 资金能力上比较有优势, 所以能作出较为理性的决策, 少受行为因素的影响;个人投资者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水平, 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也很多限制, 所以相对来说较难做出比较理性的决策, 受行为因素影响较大。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个体, 较为短期, 热衷于波段操作, 很容易受小道消息的影响是他们的主要行为特征。

3.4 过度自信等投资者情绪

心理学在实验观察和实证研究的结果中得出结论, 认为人在一般情况下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判断力, 就是说过分高估自己判断的准确率。因为, 人会在处理数据中做非客观的数据处理。当判断成功的时候, 就倾向于把自己的能力认为是成功的原因, 当判断失败的时候, 就倾向于把运气差认为是失败的原因, 这种在认知上的偏差称为“过度自信”。在很多研究中认为, “过度自信”现在在国内个人投资者中较为普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可能是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投资者对投资相关知识获取得较少。在投资中情绪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认为前期“基金”业绩好, 会导致后期上涨空间不大, 而前期业绩差, 则会很可能迎来较大的业绩反弹。另外, 很多非理性的投资者在发生损失时不愿意承认自己投资决策失败的事实, 把原因归咎于运气不好或市场暂时回调, 从而发生“赎回异象”。

3.5 羊群效应

非理性投资者很多时候会引起其他投资者的模仿追随, 即“羊群效应”。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宁愿忽略自己私有的, 有价值的信息, 而追随其他投资者复制其策略。羊群效应在开放式基金投资中是通过基金经理传递的。

4 总结和建议

中小个人投资者, 是我国现阶段投资的主体, 他们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特征非常明显。投入资源研究他们的行为特征, 对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 基金投资市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不理性的投资群体, 通常会导致一个波动性较大的市场, 不利于资本市场发挥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4.1 从政府角度

(1) 完善资本市场。

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 增加上市企业数量, 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 使开放式基金有更多高素质的投资对象, 积极开发金融衍生品来规避风险。当上市公司, 证券品种在质量和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定水平, 基金产品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去克服像投资集中度高等问题, 才能赢得投资者更加充足的信息, 为培养长期投资者奠定基础, 从而更低的赎回率提供保证。

(2) 提高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宣传方面应该着力对开放式专业投资者管理, 可以通过投资资产分散化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比较适合长期投资等理念, 使其更关注长期投资回报, 避免短期的非理性行为。

4.2 从基金管理人角度

(1) 以提高投资者赎回成本的角度, 设计合适的赎回机制。开放式基金不同于传统封闭式基金的地方, 就是它允许投资者随时进行申购与赎回。但这种资金的自由流动的特性, 也给基金管理者带来很多的挑战。如果资金流量太频繁, 还会影响到基金管理人正常的投资运作业务。所以, 需要通过设立一些针对赎回业务的规则, 目的是增加投资者赎回基金的成本, 对流出资金进行抑制。首先, 可以根据投资者赎回的比例来设置不同的赎回费率, 使巨额赎回的成本增加。其次, 可以规定一个对投资者个人账户的赎回比例上限。再次, 设置一个对整个基金规模的一个赎回比例上限, 对其余赎回申请可以延期办理。最后, 设立延后清算制度, 在提出赎回申请到清算交割之间设置有一段时间的资金冻结期, 在抑制赎回的同时也能给基金管理人缓冲的机会。不过, 这些方法与开放式基金随时买卖的特征是相违背的, 需要权衡利弊, 合理设置规则。

(2) 投入更多的资源在研究投资者行为上, 并把研究结果向投资者群体宣传好, 已培养长期投资者为行动目标。优秀的基金管理者除了要具有专业的投资知识和经验之外, 而且还要对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偏差有一定的认识。高比例赎回率在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中的出现, 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的非理性的行为和情绪冲动, 基金管理人应该投入更多精力去了解投资者行为和心理, 多喝投资者沟通, 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而且能培养国内的长期基金投资者群体。

参考文献

[1]Kahneman, Tversky.The psycliology of preferences[J].Scientific American, 1982, 246:160-173.

[2]刘志远, 巯颐.开放式基金的“赎曰困惑”现象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05, (02) .

[3]陈野华.行为金融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陆蓉, 陈百助, 徐龙炳, 谢新厚.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选择——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常现象的研究[J].经济研究, 2007, (6) .

[5]饶育蕾, 虎.行为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基金赎回潮引发股灾 篇4

本周,次贷问题还在不断浮出水面,除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都不断爆出信贷紧张或投资亏损的坏消息,投资者仍然无从判断次贷风暴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大,投资信心极度脆弱,拋股套现和赎回基金的愿望有增无减。在全球股市恐慌性下跌中,过去3个星期市值“蒸发”了数万亿美元。拋售潮还将持续多长时间,面对日益扩大的美国次贷黑洞,没有人能说得清。

前期升幅骄人的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股市在这种套现压力加大的环境下成了基金们的“提款机”。事实上,亚洲受此次次贷风暴影响很小,没有处于风暴中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日前表示,相信拥有2.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亚洲国家能够抵挡次贷风暴。

目前投资界对包括港股在内的亚洲股市的后市有较大分歧。最为乐观的要数摩根士丹利,其研究报告指出,虽然次贷问题很可能令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时间持续到2008年,并会拖累欧洲以及商品生产商,但对亚洲市场影响有限,因为亚洲市场资金充裕,上升动力持续,所以相信亚洲股市调整已近尾声。里昂证券则认为,次贷问题恶化,令环球信贷市场紧缩,意味着企业盈利见顶,经济活动将大受影响,市场不怕风险、光赚不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法国巴黎亚洲策略员也认为,央行相继出手救市,是亚洲市场短线调整的重要信号,亚洲股市仍有10%的下跌空间。

虽然香港银行次贷投资有限,金融体系足以应付这次风暴,但资金高度自由进出的香港股市也再度成为基金抽资的牺牲品,港股市值“蒸发”超过两万亿港元。昔日基金最爱的中资股备受沽压,表明基金已经到了要钱不要货的地步。市场普遍认为中资股受到非常不合理的沽售,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香港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短期仍有下行空间。但对中资股的中长线投资价值,却是普遍认同的。摩根大通亚洲策略员莫爱德认为,美国信贷市场收紧对亚洲市场影响有限,而中国基本因素良好,有足够能力应付美国进口需求下跌等的影响,所以建议增持中资股,不过,美林证券建议,在波动市况中,避免持有高市盈率的国企股,其相信一些经营业务范围单纯在内地的股份,抗跌力会较强。

赎回基金别忽视持有期限 篇5

要是综合基金持有时间分析来看,赎回基金,并不只能关注基金净值的高低,还要考虑基金的持有期限。如果不考虑基金的持有时间,有时在净值略高的时候赎回基金,反而会比在净值略低的时候赎回基金更不划算。这是为什么?因为基金持有时间影响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的高低。如果在开放式基金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相关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因此,赎回基金可别忽视了持有期限。

投资基金的两种付费方式

购买基金有两种付费方式: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投资者在认(申)购基金时就支付认(申)购费用的方式叫前端收费;后端收费是指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暂不付费,而在赎回基金时补交费用。后端收费所补交的认购费用和赎回费用会随着持有基金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持有基金的年限越长,收费率越低,一般按每年20%速度递减。也就是说后端收费会比前端收费更省钱。因此,一般的基金购买者都会选择后端收费。后端收费的好处是:一是能节省认(申)购费用;二是能节省赎回费用。

持有时间如何影响费率

在采用后端收费模式的前提下,基金持有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的高低。持有基金的年限越长,费用率越低。

一、持有时间对认(申)购费率的影响。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认购费率和申购费率就越低。以2005年3月份发行的某只基金为例,该基金依据持有时间的不同将认购费用分为四个不同的档次:

二、持有时间对赎回费率的影响。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率就越低。以2005年11月7日开始发售的某只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为例,该基金赎回费率根据持有时间的不同而分为如下3个档次:

考虑持有时间下的基金投资收益对比

基金投资收益率与所支付的基金费率成反比,但不同比例增减。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越高,基金投资收益就越低;反之,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越低,基金投资收益就越高。

我们看看以下这个例子。基金投资偏好者李老板,在2004年11月6日,以后端收费的方式申购了21万元的B基金,申购当时的基金净值为1.05元。该基金规定:持有基金在1年以内的,申购费率为1.5%;持有时间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申购率费为1.0%;持有基金在1年以内的,赎回费率为1%;持有时间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赎回率费为0.5%。

上一篇:内因分析下一篇: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