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道德教育

2024-05-27

学校的道德教育(通用12篇)

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1

教育是人的教育, 是一切为人的事业, 它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学校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同时, 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为此, 教育或道德教育应是以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为目的。然而, 当前的学校教育 (道德教育) 中却存在着对学生生命忽视的现象。在科技理性、知识万能的经济时代, 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其间, 人被物化了, 教育被扭曲成了一种“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工具, 而遮蔽和忘却了教育的本真追求———教人“为何而生”的思考。工具理性控制下的学校道德教育过分注重学生道德知识的习得, 把道德教育简化为“纯知识”的灌输, 忽略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与现实脱节;忽视道德个体的主体地位, 不顾学生自身生命成长需要。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只能说明教师做了多少教育工作, 使学生获得了多少“关于道德的知识”, 但是, 它无法使道德教育与学生发生内在的关联, 影响学生的人生, 形成道德品质, 因而终究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

一、解读生命与道德

1. 生命的道德性

人是社会的人, 离开了社会, 人将是抽象的、孤立的、不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亦不是孤立的、单子式的存在, 而是相互依赖、彼此依存的关系性存在, 它不能脱离人与人的交往、脱离社会而独存。对于任意个体而言, 为了生存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发展, 必须遵循为维持和谐共存而达成的一系列社会准则, 它是人们在社会中行动的指南。这些准则是隐藏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非明文规定、非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一种社会公德。对外而言, 社会准则表现为规范、舆论;对内而言, 它实际上是个体发自内心的自由自觉行为的衍生物, 在无形中揭露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性存在。道德是社会交往的前提, 没有道德的维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脆弱的、不能长久的。因此, 生命不仅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而且还是一种道德性关系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命具有道德性。

2. 生命是道德的源头

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它是人活于世上进行一切活动和价值追求的基础, 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生命去谈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理, 道德亦不能离开生命而独存, 它不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无中生有的东西。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 生命是道德的载体, 是道德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生命, 就没有道德可言。道德应以个体生命的存在为基础, 任何道德规范的制定应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本依据, 无视生命存在的事实是不道德的。“存在先于本质”从人存在的角度说明了, 生命的存在先于从人生活中衍生出来的道德律令, 无视生命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终将不利于个体生命的成长。换句话说, 人们对德性的追求离不开个体生命基本需要的满足, 个体健康的体魄、积极的生命状态, 是个体积极的道德生活的基本保障。[1]因此, 道德源于生命, 以生命为基础。只有源于生命, 为了生命成长需求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有根可寻的道德。

3. 道德影响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人的生命以自由自觉的实践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与生命不是一种单向度的本末关系, 而是双向度的互利关系。道德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不仅来源于实践, 而且又要回归于实践, 指导和支配人的行为实践;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 是主体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价值追求, 它关注的问题是人的价值、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个人的责任和对人生理想的选择等。同时,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并不只是作为内在的品性存留于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 更重要的是作为行动的理念, 彰显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成为个体生命的积极行动。[2]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使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超越自然肉身的存在, 成为一种德性的价值存在,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使生命存在呈现出不同样态, 异彩斑斓, 于五光十色中透出生命的光芒。

二、生命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失落

1. 强制的规范灌输

一般情况下, 个体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协调发展。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把道德教育等同于传授道德规范知识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种从外部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暂时性习得这样那样的道德条目, 一旦脱离了学校老师的监管, 或许那点道德规范也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何谈它的道德教育作用、何谈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种封闭、单一、强制的道德教育, 使学生服从和接受某种固定不变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并塑造与之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致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受到统一要求的束缚而被压抑, 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外在的规范都没能转换为学生自由自觉的行为。不论个体是否意识到, 他们都被成功地挡在了“自由大门”之外, 因而抹杀了生命发展的多样性。[3]这是我国教育的悲哀。因此, 势必要转换教育观念, 把教育从外而内的“强制转化”德育模式变为学生自由自觉的从内而外的“内化”模式, 把道德品质的养成变为学生个体生命自由自觉的活动。

2. 教育与生活的割裂

目前, 我国教育与生活的隔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内容与生活相脱节, 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二是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 失去了儿童当下生活的关注;三是教育中缺乏生活气息, 使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4]儿童沉湎于知识的殿堂, 在科学的世界中遨游, 学着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诸种高深知识。同时, 还时不时听着教师谆谆教导——“知识就是财富”, 让天真灿烂的儿童失去了应属于他们的学校时光, 教育离鲜活的生命世界相去甚远。不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教育赖于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生活这个栖息地, 学校道德教育便失去了生活给予的天然教育素材, 学生便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机会, 生命因此得不到完整的滋养。恰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在一个世界里, 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它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5]

3. 主体地位的错乱

在应试教育仍然盛行的当代, 教育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围绕高考这支指挥棒运作, “教学”的过程纯粹成了“教”的过程, 忽视了学生“学”的自主性, 学生成了知识的傀儡, 大脑成了学生储蓄知识的容器。这种片面强调智育、轻视体育、美育和德育培养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的生命需要, 势必破坏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平衡, 从而培养出的只会是畸形的“怪物”。时代的要求强烈呼唤教育重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主体———客体”关系模式下形成的是单子式的主体, 教师是改造者, 学生被异化为改造的对象, 泯灭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压抑了学生生命的自由、自主、自尊。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是主体”的错误理解, 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共在关系和交往关系。“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 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6]为此, 我们应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的关系模式, 教师和学生作为相互平等的主体, 教师亦是学生, 学生亦是教师, 打破单向度的施教与受教, 注重道德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强调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相互教育以及受教者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 教育要视学生为自我认识、发展以及完善的主动者, 更要把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升生命的质量。

三、生命视角下的学校道德教育

面对传统道德教育“人学空场”的现状, 必须使道德教育返朴归真, 实现生命的回归。因为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是人的生命展现形式。道德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 是尊重生命的特性, 提升生命的善的价值的过程。[7]为了使我国道德教育走出困境, 应变“无我”的道德教育为“有我”的道德教育, 变德育过程的外部灌输为价值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变重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为“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让学生融入生活, 直面生活中的问题, 而不是隔离生活, 在知识的“真空”中进行。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主体间性原则。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 变传统“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 消除学生客观化的弊端, 走向彼此间的沟通、交往与对话。“人生而平等”, 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事实, 为学生生命的完善提供可能。为了培养完善的生命主体, 凸显生命的灵动,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 建立合理的师生观。这需要对教师与学生重新定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 还是育人的“人师”;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 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师生彼此平等, 彼此尊重, 突破纯粹的“授受”关系, 结成朋友伙伴关系, 是学生生命走向完善不可或缺的前提。第二, 改变传统德育“灌输”模式。道德知识的外部灌输导致出现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是常有的事, 可见, 知识的获得并不等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 应把道德知识的学习变成学生自主的需要。因此, 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式德育灌输模式, 纵横时空, 因人而异, 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适时、适地而教。

二是生活化原则。强调引导学生接触当下的现实生活, 走向未来可能的美好生活。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与生活割裂的现象, 例如, 德育内容的抽象化和政治化, 不切合学生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现实。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做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教育产生于人的社会生活中, 源于人的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生活, 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就对教育提出了要求, 明确道德教育的真实“意图”, 它不是为知识而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满足当下的生活需要, 是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但须补充的是, 这个生活不是物质生活, 而是指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意识境界。同时, 道德教育要避免流于书面和形式, 应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 直面生活, 直面人的问题, 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作为现成的教材, 让我们的教育走向真实, 面向学生鲜活的生命世界, 为学生生命的领悟、感动、超越提供契机。

三是体验性原则。强调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共进。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情和意是使知向行转化的催化剂。正是由于情和意的加入, 为学生道德行

高教论坛·2009/8

为的养成提供了可能, 是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基础。因为道德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要从外转向内, 必须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 只有出自真心诚意的行为, 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才称得上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工作, 善于发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适时激励、引导生命的触动, 做一名尽职尽责、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师”。同时, 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 结合德育内容创设适宜的德育情境亦很重要。

综上所述,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主体的、生活的、体验的道德教育, 它以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有鉴于此,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 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回归:

1. 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师生互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大部分时间, 因而教师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关系着生命教育的成败, 毋庸置疑,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 重视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生命素养, 是克服目前生命教育困境的突破口。[8]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应从两个角度加以把握:第一, 培训应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因为“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 不能截然分开, 任何一位教师对生命的关注和认同都至关重要。第二, 对生命的关注, 不仅是针对学生, 亦针对教师自身。不仅要注重培养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同时还应积极引导教师关注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念, 是做好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 因此, 关注学生和关注自我生命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 充分挖掘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偏于一隅的道德教育, 将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因而整合利用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有助于学生道德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其中习得知识、接受教育, 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然而, 人应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离开了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实生活世界, 便成了一个抽象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生活犹如“空气”和“水”为学生成长提供养料, 就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般。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专设的德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各科教学之中, 道德教育还应跨越学校的藩篱,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契机。挖掘蕴含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道德学习环境, 把教育融于校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3. 开设道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是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形式, 离开了参与实践, 道德或道德教育将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但应该注意的是, 道德实践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内, 校外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它是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补充。在校内, 教师可根据德育目标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道德成长营造适宜的德育环境。如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等载体开展教育。在校外, 教师要做好选择工作, 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蕴含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如可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纪念活动等载体, 在教师的指引下习得其中的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近生活去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48-49.

[3]刘坤.关注生命:道德教育的原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0) :51-52.

[4][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8, 23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

[6]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53.

[8]张素玲, 巴兆成, 秦敬民.生命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7:174.

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2

——〈实 验 报 告〉

一、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宗旨,以真善美社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美育是人全面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如决定中指出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成长。”

2、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美育具有开发人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功能,根据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美育对人的右脑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巨大的功能,尤其对发展提高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直接的作用。美育的内容(自然美、精神美)也决定了实施美育必须在自然实践中,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展开。由此可见,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着独到的作用。正如决定中指出的“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对于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中包含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具有激励人主动发展的动因及机制。所以可以充分运用各学科中内涵美的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3、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美好的心灵。实施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从而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

4、学校办学传统的需要

“建设特色学校,培养新世纪人才”是我校多年来的办学目标,在构建 美育教育方面做了些研究和探索,但如何向深层次发展,使之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就要作些科学的研究。从美育和主体性艺术教育着手,创设校园良好的精神氛围,培养新世纪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鉴于以上认识及分析,我校决定进一步强化美育教育,全面推进实施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其定义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美育特色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中,是弥漫于整个校园的以美育人的氛围,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学科、多渠道渗透美。在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在上课时,精心展示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切美的事物,在师生互动中,努力建构美的互动形式。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美。倡导追求教学过程的和谐美、纯朴美、自然美。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达到以美育人的教育境界的过程。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成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坚实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党的教育方针。

3、科学研究依据

(1)196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关于裂脑的系统性研究以及左,右脑功能研究,可提供生理学的依据。

(2)我国学者通过美术,音乐等形式训练培养儿童的实验表明,美育在挖掘人脑的潜能,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3)教育学心理学依据。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实验目标

经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使全校教师形成新的美育教育的理念,建立“以美修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美育框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挖掘美的事物,拓宽美的领域,利用美的因素,探索美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实现“双重(教师学生)”育人目的。深入研究美育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途径。

五、实验内容

美育问题的研究现在在教育领域已经蓬勃地开展起来,但是如何使美育注入新的内涵,使美育真正的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我们后石小学做为“省美育名校”将会认真学习国内外的一些新的美育研究理念,并融合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其它几育的发展。我们将提供高素质的教师,提供高素质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经济来保证深入对美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1、以美促德规范、引导人。

德育和美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教师按照美的规范塑造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承担实施美育的任务。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大量审美因素能使学生透过美而更深刻地求取真。同时,教育过程的审美化可以缓解德育中的机械灌输性,增加自觉和活力。教育中的审美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并推动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

2、以美的环境熏陶人。

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密切,校园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美化自然环境,让校园处处体现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优化人文环境,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新”,新颖,有独创性;一个“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远”,眼光要远,有超前性,随时代发展不落后;一个“高”,层次起步高,体现真善美的要求;一个“严”,严密、细致、质量好;

一个“美”,美观,协调一致,和谐多样,给人美感。

3、以美的教学教育人。

(1)教学,是人们按照教学规律所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是科学,又是艺术。当代教育的发展,又赋予这一命题以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有时代的内涵。教学科学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科学化是教师的一种对美的追求。“以美立艺”,即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教学艺术的规律,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素养。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掌握教学艺术进而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传递具体的直观的信息材料,进行学科的教学。

(3)由于美育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使其左、右大脑的机能得到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各种能力(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因此在学科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运用美育的方法,来促进学科知识的获取及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以美辅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目的。

(4)挖掘学科中美育的内容,运用美的情感来唤起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把学生推上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达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意向。

(5)美育与各学科相互渗透,进行学科整合。各学科都有明确的美育教学目标,都担负着美育的任务。例如,语文要学习关于艺术的美学知识,要认识汉字的结构美、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体育要学习人的健康美和形体美等。运用各学科的内涵的美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通过美的感受体验并运用有关的手段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智力

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以低年级重点陶冶爱美的心灵;中年级重点培养审美的情感;高年级重点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为活动的基本内容。

4、以美的艺术智慧人。

美育的独特作用,通过美育与主体性艺术教育的结合,做到以“美”导“真”、以“美”辅“德”、以“美”促“新”。以艺术作为媒介,引发、释放和发挥儿童的潜在能力,促进艺术教育的内化,切实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每个学生身上。扩大儿童音乐、美术审美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艺术基础,为将来发展建立丰厚的生长点。

5、以美的心灵完善人。

近年来,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已经初步揭示出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极其和谐的状态,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同时又能兼顾到整体,而不损害整体的统一。美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人心灵以本质的定性,也就是要使人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并开发其它各育无法完成的人的各种潜力。

六、实验过程

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在每个学科教学之中我校倡导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创境准备入境美

通过谈话法、歌曲感染,图形展示,结合电视录相、投影仪等电教媒体创境引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师生间教学共振,情感共鸣,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网,显示出课堂教学高效性、入境美。

2、教法新颖形式美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采用尝试法,探究法等,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促进美中启智、美中促学、美中促能、美中施教。

3、挖掘内容展示美

注重挖掘多科教材中美育因素,展示“美”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社会课上让学生体会人类历史美,祖国河山美。语文课上,让学生体会语言美、行为美;美术课欣赏画面艺术美,作画时的创作美;数学课的数学美、图形美;体育课做到场地设计美,队形排列美,广播操的韵律美、和谐美。尤其是音乐课,构建了“创设情境入境美,技能训练和谐美。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教学内容的美感得到充分显示。学生在追寻美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有益于综合素质的形成。

4、情感贯穿体验美

没有情感的教学,永远是枯燥的、乏味的。教师端正、得体的仪表,紧随课堂节奏,内容或激昂、或沉静、或愉悦或悲伤、语言无时不在投入一种情感,时时感染学生,使学生随之而动,充分感受着美,体验着美,达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5、实践创新创造美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给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发挥潜能,动手、动脑大胆实践。

6、多种活动培育美

学校开展艺术周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大自然中寻找美;有机整合感悟美;“文、画”共生

鲜活学生的日记与习作;演绎课本剧,活化教材。

七、实验成果

我校大力加强“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使学生学有所长,学生由原来的绘画到现在的粘贴、石雕等艺术创作,由原来的模仿向自我创造型发展,而且学生的作品形成系列画,有彩笔画,有国画,有剪纸,有粘贴,有石雕等,走进美术展室,琳琅满目的书法绘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了美育研究的成功,那奕奕闪光的奖牌,那一张张来自全国各地,的奖状,证书,都满含着教育者辛勤的汗水。学生的绘画,经常参加各级比赛,并获得奖项,其中有7幅作品收入全国小学作品丛书之中。再现了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在音乐方面,我校又加强了实体建设,投资上万元购进电子琴等乐器,配备了大型鼓号队,使艺术特色一年上一个台阶。我校参加市大合唱演出,多次荣获优秀节目奖,优胜单位奖。各种美术班、音乐队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演,并给予很高评价。大大推进我校艺术工作的蓬勃发展,给我校带来可喜变化。学校呈现四新局面即:学校有新形象;领导有新水平;教师有新素质;学生有新质量。教师们在探索美中品位提高,在研究美中素质发展,呈现出四提升局面即: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研究氛围、合作意识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多次在省、市、区进行大型的教学观摩研讨,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学骨干队伍日趋壮大。涌现出一批省、市、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近年来,我校被评为“东三省美育名校”、“省美育名校”、“美育先进校”,校长被评为美育先进工作者,教师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课,所撰写的美育论文也曾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论文。04年至05年间,连续两年溪湖区在我校召开“溪湖区小学校本课程研发阶段现场会”和“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场会,同时我校近年的教育教学成果倍受新闻界的关注,我校的《探究式多维赏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走出“朝雾暮霭” 扬起课改风帆》等教学经验曾在《辽宁教育》、《本溪教育》、《本溪日

报》等刊物上发表,市教育电视台、市电台、电视台也给予多次系列报道。正是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推动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前进,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

溪湖区后石小学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 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

——〈实

验 报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后石小学

告〉

我眼中的北美学校道德教育 篇3

一、以人性化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

所谓人性化的教育,我认为主要指教育本身所显示出的善,或者说教育自身是道德的。教育善性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在我眼中,美加两国人性化的教育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即“关怀”和“尊重”。关怀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比如,大部分学校是早上9点钟入校,对于早到校的学生,学校要求他们在户外活动,而不是进教室自习,学校认为给予孩子充分的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机会是必须的。再如,美国不仅有高质量的校车,而且其独特的校车制度也给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校车在公共交通中有绝对的优先权,如果校车停下来接送孩子,后面的车辆,即便是总统的车也必须停下来等候;作为公务员身份的校车司机,有着良好的素质,他们会尽心尽责地完成接送学生的任务。其次,关怀表现为对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关怀。残障儿童回归主流教育的全纳教育在北美是普遍现象,每个学校都会根据残障儿童的数量配备专职和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对一或二,全天候、全方位地服务于这些学生,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生活。随着英语非母语的孩子在校人数的增多,为这些孩子开设的额外英语教学在北美学校中很普遍。尤其是在加拿大这样一个移民国家,这方面的教育更是细致、完善,使得这些孩子能够较快地提高语言能力,适应学校生活。

“尊重”是教育善的重要体现。在美加学校,尊重学生主要表现为教育者真正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人,给予他们身心发展的自由。身体的自由是思想、心灵自由的前提,在美加两国,学生的身体有充分自由,学生的课堂坐姿,没有严格的约束;学生吃还是不吃,想吃什么和不吃什么,想睡和不睡,老师不能强行要求。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吃饭、睡觉是孩子的身体权力,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而且孩子只要饿了、累了,就会主动去吃饭睡觉。当然,他们也决不会像我国很多学校禁止学生在课堂上喝水那样,剥夺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此外,尊重表现在相信孩子有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满足他们积极探索的欲望和要求。比如,在美国的学前班、幼儿园和学校,都有存放钉子、锤子的木工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些区域进行学习。这在我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担心孩子的安全。他们却认为孩子不仅有保护自我的本能,而且在尝试、探索中也会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学生正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方法和能力,更获得了对自我的信心和希望。美加两国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为对他们独特想法和观点的接纳与认可。北美课堂给我非常深的印象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允许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和争辩,教师决不会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这使得我看到的每个学生,即便是幼儿园的孩子个个都是自信满满。

二、以具体可行的规范去引导学生做有道德的社会公民

美加学校道德教育目标更加侧重于从小处着手,培养每个孩子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行为。为此,他们利用学校这一公共空间,通过具体可行的要求指导学生的行为,使他们从小养成规则意识。

比如,低年段学生教室,通常都有一个告诉孩子进入教室之后该做的事情的图文流程,即挂好书包、然后把作业放在自己的格子里、签到、到座位上阅读等,以此让学生了解进入教室后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从而达到调节和规范教室秩序的目的。在学校公共区域,如饮水机旁的墙上会有图片、文字等,告诉学生饮水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噪声指数应该是多少。在学校的过道上,图片文字会告知学生放学时,如何有序安静地离开学校。这些明确的行为指导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因为孩子认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外显、明晰的行为要求,并要从他们最为熟悉、最接近的生活空间开始。当规范的行为得到不断重复之后,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并且由学校这个小社会空间,逐渐推演到对社区、社会这些更大公共空间的规则规范的遵从,从而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

美加两国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研究性学习在两国小学教育中很普遍,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查阅、研究资料,完成文章写作。教师会明确告知学生如何引用、列写文献,如何标注文献出处。学术规范是评价学生作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学生从小就能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进行论文写作,逐步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相比之下,目前我国学术不规范是学术界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无疑与我们缺乏学术规范教育有关。

三、以道德实践去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行为

社会行动模式是西方道德教育的重要模式,它强调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社会民主生活并形成改变社会环境,影响政府决策和促进社会变革的能力;着重培养公民的有效行动,强调每一个公民应真正发挥其社会作用。所以,美加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现实道德的思考,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并通过不断的践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做义工就是美加青少年非常普遍的一种道德实践,对于小学生,学校会为他们提供做校内义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如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课间操场的管理等等。初高中学生则经常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面向社会的义工活动,做各种社会活动的志愿者;还有学生通过网络,主动联系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并为其提供服务。北美已经形成了青少年占很大比重的义工群体和网络,全方位地服务于大众。在美加的城市公共空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的铁箱和桶,上面写着“FOOD BANK”或“CLOTHES BANK”,就是为救助社会贫困人士而设立的物资捐赠处。这些铁箱和桶也会放置在大中小学校园内,师生们经常会捐出家中富余的物资。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全社会尽自己所能关心和帮助社会贫困人员的意识和行为。

除此之外,学校教师还会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参观政府机构如议会等,让他们从小了解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学校通过社会参与计划和社区问题课程等,鼓励学生关心社区公共事务,引导他们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等方式,主动参与到社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由此,学生逐渐形成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并通过自身的行为积极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社区和社会环境。

美加两国人性化的教育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树立了良好榜样,营造了充满关怀、尊重的教育氛围,学生们身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引领。具体可行的规范要求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得道德教育能够基于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从而变得脚踏实地。道德最终体现为人的实践理性,所以不断的道德践行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思考,深化道德认知,激发和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换。

责任编辑 徐向阳

谈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4

关键词:卫校,道德教育

卫生学校是培养医护人员的摇篮, 所以,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成了为医院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基础。

任何国家、民族、企业都有精神支柱, 卫生学校同样如此。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校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文化理念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学校精神, 既是学校的外在精神形象, 也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品牌。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教师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以及“患者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培养上。

卫生学校要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学校是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 也有许多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有教学、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等, 具体到工种和岗位就更多了。这诸多职业的共同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的道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核心的职业道德。

一、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古往今来, 人们对教师用过许多美好的比喻。有人把教师比成红烛——毁灭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有人把教师比成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对这些赞誉, 教师确实是受之无愧的。因为红烛也好, 春蚕也好, 都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教师从来不是富裕的阶层, 他们一直是在清苦和贫寒的条件下坚持工作。这种安贫乐道的品质, 被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传承到今天。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值得发扬的道德风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 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 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对教师来说。他们的最大幸福, 莫过于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才, 并且希望学生都能超过自己。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扬雄在《法言·学行>篇中也说:“师者, 人之模范也。”古人这些言简意赅的话, 都是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教师为人师表, 就是自己的一言一行, 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成为“直观的教科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在工作上为人师表, 就是要不怕困难, 敢挑重担,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就是要有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墨守成规;就是要虚心讲学习, 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不争功诿过。在言谈仪表上为人师表, 就是语言要文明, 摈弃不良的语言习惯, 要讲普通话;举止要端庄, 行为要潇洒, 不亢不卑, 落落大方;就是衣冠要整洁, 神态要自若, 不装腔作势, 不矫揉造作。总之, 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规范。有副对联写得好:“学校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 处处是楷模。”

三、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爱统一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 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对学生的爱, 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 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育上, 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 首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爱心,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但教师对学生只有爱是不够的, 还必须严格要求。教师越是爱学生, 就越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百花园中的园丁, 只管浇水、施肥是不够的, 还必须剪枝和除虫。教师对学生缺乏严, 就不是真正的爱。只有做到严与爱的统一, 才是真正的爱学生。

四、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作为教师,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 尽量做到一专多能, 博学多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 自己必须有一杯水、一桶水。有人曾经这样说过, 教师不是演说家, 但要有演说家滔滔雄辩的才能, 因为天天要讲课;教师不是政治家, 但要有政治家的气度和组织能力, 因为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教师不是作家, 但要有作家的写作水平, 因为要教学生写文章;教师不是运动员, 但要有运动员的体魂, 因为要组织学生的体育活动;教师不是书法家, 但要有书法家的技能, 因为要教学生写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师不是社会活动家, 但要有社会活动家的修养, 因为要同社会上的多种人打交道……

学校的教育制度 篇5

一、校内

1、每学期开学前,学校组织专人检查校园不安全隐患,一经发现,能清除的坚决清除,不能清除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2、开学以后,把“学习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制订新学期个人安全措施。

3、利用每年安全教育日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4、在校期间始终把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工作抓实抓细抓紧。因为许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行为不规范造成的。

5、严格执行作息制度,不许过早到校,上课期间不得私自走出教室,更不许走出校园。

6、学生放学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上学只能走校门,不许抄小路、翻围墙。

7、学生课间活动,不许爬走廊栏杆,不许在走廊上作剧烈活动,上下楼梯要互相谦让,不许越位和拥挤,更不许扒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

8、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只能做学校允许的既有益于健康又文明的活动,不许舞棍弄棒、追逐打闹。

9、学校门卫一般不允许社会闲杂人员在校门口游荡,更不允许随便进入校园;校内师生不许随便引校外人员和外校学生进入校内。

10、学校有施工队时,学校一是要求施工队增设保证师生安全的防护设施,二是严格要求师生不得随便走近或进入施工现场。

11、校内组织的各项义务劳动,都必须把保证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12、无论谁在学校开办的食堂、小卖部,学校都严禁他们向师生出售腐烂、变质和不卫生食品,谁造成事故谁负责。

13、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防疫任务。若社会上发现流行性疾病时,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请防疫站同志向师生进行防疫知识报告;若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必须休学治疗。

14、总务处要经常检查学校的卫生设施、电教器材、体育器材,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修复,该报废的坚决报废,保证师生安全使用。

15、一般情况下,教室北侧窗户不得拉开,需要拉开时,必须关紧纱窗;需要擦玻璃时,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与监护下进行,不允许攀上窗户擦洗。

16、各任课老师不得随意驱赶学生。上课期间,不许把犯有错误的学生赶出教室,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采取严肃批评、说服教育,给予出路,不许让这些学生单独回家叫家长,严防矛盾激化,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17、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认真组织,严格管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18、由班级、级部、学校组织的一切校外活动,都必须严密组织,置安全工作为第一位,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防止由于组织不力而发生意外事故。

19、节假日期间,要建立值日巡逻制度,以保证学校财产安全。

20、机动车辆一律不得私自进入校园。

二、校外

1、在上、放学路上,不准随便在路上追逐,更不准私自到路边厂区和施工现场。

2、教育学生不得随意购买流动商贩的.小吃和玩具,以便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和防止各类疾病的发生。

3、教育学生提高警惕,防止犯罪分子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上、放学路上要结伴而行,不吃生人所赠送的食品。不要生人所赠送的玩具,不单独跟生人结伴而行,发现行迹可疑人员,应想法告诉老师、家长或公安部门。

4、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不爬沟上崖,不上树、不到井边、河旁、危房、危墙等一切危险的地方玩耍。

5、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6、不经家长同意,不随意购买、燃放烟花爆竹。

7、自己不玩火,同时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弟弟、妹妹和其他小朋友玩火,以免引起火灾事故。

8、要做文明的游戏,不舞棍弄棒,攀高爬低等不文明而又不安全的游戏。

9、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恶语伤人,以避免由于自身的言语和行为不文明而引起的被人打或械斗,以致于危及个人安全。

10、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不能吃腐烂变质的食品,在没有防护措施时,不接触患传染性疾病的人,不进入有传染性疾病的疫区。

三、交通安全

1、每年的三、十月请交警大队交警为全校师生作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报告会,会后组织师生讨论查找交通违章的人和事,以事究其危害,以此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2、由于值日老师不负责,而在校园内造成的交通事故,要追究值日老师的责任。

3、由于学生值日或其它原因造成学生单独放学时,要求学生坚持“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原则通过公路。

4、各任课教师原则上在放学以后,不能随便把学生留下,若因工作需要留下时,原则上该教师应把学生送回家。

5、学生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只走人行道,不进入快车道,不能任意跨过公路,在规定的路口跨过公路时,也要坚持“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原则;更不允许追、投、扒过往车辆。

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6

争议源自层出不穷的公共道德失范现象。

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自南京“彭宇案”开始,老人摔倒“扶不扶”迅速成为一个困扰全社会的难题。此后,“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无人敢扶致老人死亡”等报道,引发了许多人内心的诚信焦虑。“以怨报德”似乎推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善有善报”的道德教义,产生了一种致命的公众信任危机传染力,让想保有良知的人开始为事故后面纠缠不清的责任而担心并放弃善行,也给一些无良之人推卸社会责任找到了借口,“救人有风险,出手须谨慎”成了他们不语的心声。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规避还是强化

许多人深信,“老人倒地不扶”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普遍,病根在于社会道德的滑坡与社会互信的缺失。中国社会高速转型,正经历着“道德的阵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道德底线,而大量鲜活的事例让“老人倒地扶不扶”变成了全民的纠结与恐惧。“扶我卡”并不能让公众的社会信任完全回归,难以扶起“跌倒”的社会道德,学校教育也无力回天。青少年阶段正是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不能让他们的人格进程受到狭隘价值观的束缚,更不能让他们过早地宣誓为这种信仰而奋斗。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在学生家长中尤其普遍。2014年12月初,我们以本校和邻校562名学生家长为对象,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内容为填空题:

(1)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小悦悦事件”和几起“救人反被诬”事件,您认为这些事件是否说明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滑坡?

(2)如果您某一天在路上也碰到了跌倒的老人,您是否会主动上前把他(她)扶起来?

(3)如果您的孩子在路上主动扶起了跌倒的老人,您会是什么态度?

(4)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加强道德教育对净化社会风气能否起到重要作用?

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家长们的观点完全与社会思潮吻合,这在我们预料之中。对于第三个问题,有78.6%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对孩子主动扶起跌倒的老人表示了强烈的担忧,有的家长甚至恳求学校“千万不要”培养这样的道德观,“千万不能”倡导这样的行为,告诫学校“那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也是在坑家长”。对第四个问题,三分之二的家长认为,净化风尚的主要力量还是成人社会,学校的道德教化“也许能教育出好学生,但不可能教育出好社会”。所以,还是应当以“教书为主,育人次之”。

精神成长需要向善的力量引领

难道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真的到了人人自危、道德沦丧的程度了吗?学校教育面对不良的道德现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相关教育,还是选择隔岸观火,“躲进小楼成一统”?答案不言自明:学校教育是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放松对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养成,必将导致社会道德的真正沦丧。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身和谐发展。只有人个体的和谐,才有社会的整体和谐,因此,个体成员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这也正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旨意所在。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立的城堡”,进步的社会思潮和不良的社会现象会不可避免地“泥沙俱下”涌入校园。学生,尤其是心智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会在耳濡目染后,在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唆之下,被社会上局部的落后和个别的恶德所影响,动摇本来就不牢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混淆黑白,甚至误入歧途。当此背景下,尤其需要学校和家长、社会携起手来,帮助他们厘清是非,追求理想的人生和善行。从国家角度来说,只有当承载民族期待的孩子们都能拥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都能成长为厚德、博爱的人才时,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有发展的前途。

从“道德恐惧”走向“道德自觉”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就是一份执著的信念和崇高的价值,在任何一个信仰缺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都是一种难得的敬畏,更是一种理性的追求。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提醒我们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所以,学校必须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道德体验过程,并经常享受到追求美德、拥有美德的荣誉和骄傲。而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从对学生生命发展负责的高度来认识道德教育的价值,从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角度来认识美德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如果学校能和家庭、社会携手,共同营造道德教育的氛围,道德养成就会收到更加显著的效果。

(作者单位:灌云县教育局

江苏连云港 2222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篇7

一、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1.肯定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也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政府层面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在学校层面上加强以品格教育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首先,美国政府充分肯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对学校道德教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历届美国总统在竞选演讲时都提到了对美国教育的预期规划。第36任美国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认为:“在学校读书时, 我就领悟到一个伟大的真理。我们国家所有问题的答案———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这个词就是‘教育’”[1]。美国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Bush) 也把品格教育看成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每年十月中旬在白宫专门召开由总统夫人劳拉(Mr 5.Laura Bush)主持,小布什总统、 教育部长佩奇(Rod Paige)、前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以及一些学者和学生代表参加的主题为“品格与社区”的研讨会。小布什总统强调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加强品格教育,重视普遍价值的教育,还要通过社区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奥巴马总统延续了美国历任总统重视教育的做法,任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张。

其次,美国学术界对学校道德教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对于学校道德教育,美国曾经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重新肯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逐渐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学校长之一,丹尼尔· 科伊特·吉尔曼(Daniel Coit Gillman)在担任霍普金斯大学校长时非常强调培养合格人才对大学的重要性,主张办好大学靠的是“Man,Not Buiding”,他认为:“大学的要旨并不是纯粹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激发兴趣、阐明方法、发展能力、增强道德辨识力”[2]。在道德教育模式上美国学术界也先后经历认知发展、价值澄清、理性建构、社会行动和体谅教育等多种模式的演变,充分反映了美国学术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视。Robert V.Bullough Jr.通过对TATE 《教育与教师教育》(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杂志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整理后指出,教师不但应该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对象,教师本身还应该作为道德影响的施加者而出现,因此,教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道德职业,认为:“教师的行为、思考方式都包含道德的意义”[3]。

再次,重视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美国社会典型的治理模式是法制,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也深深融入了法制的元素,通过法律来治理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道德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的确立,美国各州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来保障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处于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于1983年出台,改变了过去由地方学区开设课程的惯例,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课程标准。1991年制定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强调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1994年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提出了美国教育十大举措,指出要加强公民教育和品格教育。2001年小布什政府通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强调将品格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包括“A.同情心;B. 公民美德与公民的责任与权力;C.公平与正义;D.尊重;E.责任感;F.可以信赖;G.奉献”[4]。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出台了《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规划》,美国至此开始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热潮。

2.坚持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引导

历史上,美国曾经对多元文化持排斥态度,主张将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融合为符合美国特点的一元文化,“熔炉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克雷夫克尔就认为美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将来自世界的不同移民熔合为具有共同特质的美国人。二战后,随着民权运动、女性主义运动、非主流文化兴起,美国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认为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居德·格美尼斯认为:“美国不是一个熔炉,二十一首交响曲,所有民族谱写着各自个性化的、独特的音符,并且将这些音符以与其他民族相和谐的方式演奏出来”[5]。多元文化的兴起对美国教育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尊重非主流,强调不同民族、性别、种群的学生之间的平等性的教育理念得到贯彻,促进了美国学校教育的民主氛围的培育。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强大影响下,美国教育界一度非常排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任由学生自己在社会的多元思潮中 “游荡”,这也是造成战后美国青年成为“颓废的一代”的重要原因。

针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美国学校教育中开始纠正价值中立主义的观点,探索共同的价值观,试图引领多样性的文化来塑造美国特征。亨廷顿认为:“美国国内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和西方构成了威胁”[6]。同时也认为“当一国人民富裕起来了,其价值体系中,除了发财致富以外,还必须有某种东西敦促人们继续创造财富,永不满足,而‘这种东西应是永不满足的价值观’”[7]。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经历了二战后的衰落与沉寂以后,重新开始注重文化之间的整合,引导和塑造建立在不同文化之上的共同的价值观。在《为品德而教育:我们的学校怎样教育尊重与责任》 一书中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利克纳(Thomas Lickona) 认为:“即使在文明冲突、价值多元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普遍认同的价值”[8]。那么,到底该如何整合多元文化呢?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柯尔伯格主张在不同的团体中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也引导人们在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民主生活;罗尔斯则提出了“重叠共识”的概念;亨廷顿则坚持用统一的美国信念来实现国民认同。

美国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延续和继承了美国的历史传统,又适当考虑到了当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现实,大多强调了对于文化差异的包容性。例如,在1992年,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association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lopment)提出民主社会的六种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可信赖、尊敬、责任心、正直、关心他人和公民意识”[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将诚实正直、可信赖、责任、团结等12种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Lander大学则将公正、礼貌等作为本校学生共同遵守的“共同核心价值观”。主张共同价值观对道德的引领,为美国实现二元价值观教育范式的转变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战以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从一元到平行再到二元的价值观教育的转变。而正因为在平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多元文化下价值观的引领而造成的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才认识到在尊重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形成整个社会都要遵守的共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整个社会凝聚起来。而二元教育范式的核心就是让受教育者“保持与原生文化的纽带,同时又能在另一文化当中自如的发挥作用”[9]。

3.优化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

社会舆论氛围、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至关重要,美国历来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很好的管控,积极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道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积极为学校道德教育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网络出现以前,对学生道德建设影响最大的是图书、广播和电影,美国政府认为娱乐带来的道德进步和道德坠落的风险共存,正确的娱乐方式可以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平和公民觉悟,而错误的娱乐方式则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因此,制定了严格的电影和广播准则。美国著名学者乔尔·斯普林在其名著《美国学校教育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就列举了其中的三条原则,分别是:“广播和电影要起到提高观众道德水准的作用,不能同情罪犯;积极引导正确的生活标准,树立先进人物,倡导美好生活;积极维护政府和法律的形象”[10]。通过这些规则, 积极约束广播、电影和图书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形形色色的新思想和种类繁多的各种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电影成为这些思想和观念表达与张扬的最直接方式。在适应时代变迁,尊重自由的同时保护儿童免受电影的不良影响成了美国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电影分级制度并且将这一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这一制度根据电影的语言、主题、暴力程度、裸体程度、毒品使用场面和性场面等分为大众级、普通级、限制级和禁止级等几个级别。例如,“PG-13级(Parents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就不适合13岁以下的孩子观看。对于图书,明确规定有些内容是不能够出现的, 例如恐怖暴力画面等。对于电视,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电视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衰落时期,美国政府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积极发挥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的作用,诞生了《芝麻街》(Sesamev Street)等一些列优秀的电视节目。

网络出现以后,以其广泛的普及性和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美国政府非常关注网络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颁布了《儿童网上保护法》(Child On line Protection Act, 即COPA)、《通讯行为端正法》 (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即CDA)、《儿童互联网保护法》(Children’s Internet Protection Act,即CIPA) 等法律,为未成年人免受色情视频的影响构筑了一道防火墙。例如在CIPA这一法案中,规定“图书馆必须安装技术保护措施,使得青少年在上网的时候链接不到淫秽色情内容和其他一些有损青少年健康的音频信息,否则,该图书馆无法获得联邦政府E-rate及LSTA等项目补贴”[11]。200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将为未成年人提供付费的色情影视视为犯罪行为,根据这一法律, 美国家庭和学校普遍使用网络过滤器对网络内容进行过滤,以保护孩子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4.将道德教育融合到公民教育中来

美国的公民教育延续了古希腊公民教育的优秀传统,与古希腊强调公民勇敢、稳健、高尚、公正等优秀品德相同,美国公民教育中除了热爱国家、 公民权利和义务之外,还包含着诸如公正、平等、诚实和隐私等价值观。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公民需要具备的“知识、 技能和品行”,这种内容决定了美国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公民教育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因为只有符合道德相关要求,例如尊重和宽容他人、尊重法律等,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同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的公民。鉴于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美国学者Anne Colby使用“公民和道德教育”这种合成词。

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青年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集中爆发,出现了与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 “非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彰显个性的同时损害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引起了美国青年的价值观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各级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规定了美国学校必须在9~12年级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育辅助计划》,都将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的教育改革开始以世纪之交为契机,为21世纪美国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而改革教育。1991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教育走向未来的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文件提出了2000年全美六大教育目标,其中第三条就规定“美国的每所学校要保证所有的儿童具有应付挑战的能力,并会合理用脑,使他们为做有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可见,美国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良性互动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

二、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学校道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期,这既来源于美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巨大进步,也和道德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一代具有责任心和服从感、爱国家的公民密不可分。就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来说,表现在对于外来移民和具有外来移民背景的人员的美国国家认同的教育方面。在移民的入籍仪式上就要求移民放弃对以前国家的忠诚,遵守美国的宪法,在必要的时候保卫美国的国家利益等,通过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外来移民往往很快就变成“香蕉人(Bananaman)”,产生了对于美国国家的强烈的认同感,“对我的国家、我的共同体的忠诚———始终是一个核心的美德———逐渐脱离了对那个恰巧统治我的政府的服从”[12]。可以说,金融危机、恐怖袭击、对伊拉克战争等重压之下,美国人民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没有出现上世纪60、 70年代那样的大规模的反政府骚乱,学校道德教育居功至伟。

新环境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篇8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开始变了,对于我们这些学校里的中学生思想形成是个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想谈谈关于学校如何做德育的五点想法:

1 用礼仪做新德育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孟子等礼贤人士的笔下,在四书五经的记载中,无不闪烁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智慧与文明。我们老一辈无人不会诵读那脍炙人口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教,父之过……这些传统文化的积累到底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不能不让人思考。

古之敬鬼神,内心对鬼神的那种信仰、敬畏的虔诚之举在现在看来,的确滑稽可笑。然而笑过之余,试问一下现在的人们,又有什么是值得,是可以让我们在内心能加以敬重的东西?这不是宣扬迷信,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要有一个信仰,要有敬畏,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孔孟之道也一直是我们中华儿女遵循的立世之准则,要让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言行有一个发自内心的评判与准绳,就需要孔孟之道,宣扬中华礼仪应该成为学生教育的突破口,至少目前可以做到,电视中就有专门关于礼仪讲座的节目。

在我们学校里增设一个专门的礼仪课程,与生活相紧密结合,增设一门课程,看似占据了学习时间,但文化可以影响人,文化可以塑造人,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同时学了可以用,用了有收获,有提高,走到哪里,都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个人素质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2 用学科做巧德育

我们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小学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仍然是以学生的考分决定学生是否能升入上一级学校,教育体制没有德育评价,缺失了对学生德育的关注,甚至在清华大学出现了用硫酸泼熊事件,加之我们实际的教学情况是受各学科的特点限制,或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老师只是精心研究教法学法,研究知识的传授,很少去探寻所授内容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性,更加难以去认真思考将这些道德如何加以实施,达到最撼动人心的育人效果。

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也就是说不能把德育任务完全交由思想政治课承担,每一科在道德教育上都应该有不同的价值体现。所以要求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挖掘教育资源,学科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挖掘本学科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资源;二是教学过程必须与道德教学同在;三是德育评价必须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四是道德学习必须对学生起到触动作用,这样,一改过去传统的重智偏德,德智分家、高分低德的现象,在潜移默化中,将知与德统一,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

3 用生活做德育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德育的理念,即“让道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态度养成为表征,以情感和认知相互影响彼此发展促进为发展过程,以形成丰满的道德人格为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大大改变了传统专设德育课程的面貌。“强调在真实、开放的生命感受中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虽说这些构想已蕴含在大纲和教材中,但它毕竟是一种教育理念。所以笔者认为,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德育资源最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专用的教育课程也好,挖掘学科中的德育点也好,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真正遇到真正困惑的东西,只有让学生亲切可感,也才有可能真正引起他们内心的触动。每个学生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德育活动记载卡,记录自己在学校或社区各级各类的有组织或自发的德育实践活动,并把他作为成长记录档案的资料之一,作为评先表优的依据。用生活做德育需要社会的配合,生活中有道德的榜样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如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让这些英雄成为学生心中的道德模范。

4 用良心做好德育

一个老师首先应该有一种大爱,要非常有爱心,而且,这种师爱,更应该是一种母性的爱。谁都知道,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最深广的、最博大的一种爱,它是发自内心的,愿意为孩子牺牲一切的,它不虚假,不做作,所以它伟大,它感人至深。如果真的能具有这种大爱,这种视生为己出的慈母之爱,那这个教师本身也一定具有超强的道德魅力,这种人性的光辉足可以影响几代人。

5 用特色做活德育

要把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得深入人心,做得卓有成效,能真正起到感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想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我们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设置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道德体验,一定是深刻的,长效的,值得回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在知识教学、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都大量地渗透有德育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反而效果不好呢?首先是德育的形式太单一,太陈旧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符合德育对象的特点,不切合社会的实际,甚至回避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不被德育对象所信服;其次是相对而言,德育工作还比较急功近利,对该项工作的特殊性还缺少本质认识,许多问题急在一时,浮在表面没有触及事物本质和德育对象的情感世界。从德育形式的角度分析可以改进的方面很多,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形式的活泼多样,将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这是德育规律要求的,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智慧要用智慧去启迪,人格要靠人格来塑造。教育是事业,需要我们献身;教育科学,需要我们求真;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创新。只要用心,用心去做,用心去对待这份事业,我们托起的一定是一片灿烂的蓝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挑战,网络媒体的发展,单纯的教师说教与学生看到的社会现象越来越矛盾,难以令学生信服,寻找新的德育教育突破口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正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试图探讨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教育。

走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四个误区 篇9

误区之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它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向学生传授道德。譬如, 有的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完全按照上语文课的字、词、句、章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 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 直到背熟为止。因此有人把这种德育方式称为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指的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其问题在于将德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 方法上偏重于理论说教与灌输, 评价上用分数衡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此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同样是认知、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等的那一套”。

道德教育固然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范需要解释、记忆, 这是传授道德的基础, 但是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看待, 特别是在传授方式上不能完全按传授学科知识的那种方式去传授道德。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背会几条道德规范, 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去实现其道德行为。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那只能是课堂上讲解的道德理论同一回事, 而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能收到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教育的结果也证明了:知识水平的高低与道德修养境界的高低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晓之以理, 而更主要的是动之以情, 最后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它需要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 应从“知识”转向“故事”, 从“灌输”转向“对话”, 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 从“感悟”转向“践行”, 从“受爱”转向“创爱”,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误区之二:片面追求升学率, 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 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

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看来, 学校的关键是抓好学生考试的成绩, 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个形式, 搞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获悉上级德育工作检查时, 立即制作条幅、编写宣传板报并让学生背几条道德行为规范应付上级检查。检查团走后, 又恢复原样, 这不能不给人一种作秀之嫌。正如有人所形容的那样, 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 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育人不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育,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之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否则, 我们的教育将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相背离。

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 也不是用“摆形式”、“走过场”所能完成的, 更不是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进行的自然增长。它需要学校行政管理者, 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项工作, 肩负起学校的历史使命。通过真抓实干, 出主意想办法,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 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误区之三:普遍利用虚拟的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 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 消除不了现实中的道德困惑

长期以来, 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在虚拟道德情境中进行的, 即教师或学生在设想或创设一些道德情境, 然后通过大家讨论, 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 事物演示, 角色扮演等方法,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规范。这种方式有其优点, 它比单纯的道德理论说教所产生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它毕竟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 已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碰撞, 并在进行比较、选择中受到一定的道德启迪。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虚拟的道德情境它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模拟, 无论是语言描绘的道德情境, 还是戏剧性的角色模拟都是一种假设。模拟毕竟是模拟, 它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特别是当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它就不像模拟情境中那么简单, 它会产生实际的道德冲突, 无论其是否解决了道德认识问题, 都无法立即导致道德行为。因为虚拟道德问题并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行为的要求, 也不提供实现道德行为的环境和条件。

在现实中, 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是真实的。真实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实现道德行为。这种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不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断。第二,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道德冲突最终没有解决, 道德行为没有呈现, 所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止。第三,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恰当地引导或者得到环境的支持, 道德冲突得以解决, 道德行为呈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全部实现。第四,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坚定有力地支持道德行为的实现。

在以上的几种情况中, 第三种情况最具有教育价值。此时, 教师的道德点拨会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并且会使学生对特有的道德规范记忆犹新, 收到其他方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当然, 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冲突需要教师恰当的设计, 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判断不同学生道德认识的道德行为方面的临界点, 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 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反思。

误区之四:学校道德教育中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 忽视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

在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对道德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往往强调比较多, 对道德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却轻描淡写。这种教育方式, 使道德个体不能把道德行为和自己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导致道德理论说教远离个人, 不能使道德个体主动地产生道德教育上的共鸣。

从社会、国家角度讲, 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确, 只有公民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 才可以使国家安定、社会有序, 否则, 社会、国家就会成为混乱、动荡的局面。从这个方面看, 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规范、约束和要求, 应该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但是, 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对单方面有益的事情, 而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它既有利于国家、社会, 也有利于道德个体。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只有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够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社会秩序才会井然;从另一方面看, 只有每个公民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他们的个体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并且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最大。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诚然, 社会中确实有极个别人采取的是不道德行为却取得了一些利益。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理性分析。我们应该从长远利益来看, 看这种人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的利益能否长久。现实告诉我们, 这些人往往是沾了小便宜吃了个大亏, 得到了暂时的利益, 失去了长远利益。轻者, 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重者, 不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而且同学朋友唯恐躲不及, 甚至受到法律的惩处。

在道德教育中, 我们不能忽视道德和个体的关系, 特别是道德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反, 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多角度认识道德行为与大我、小我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道德教育, 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当然, 学校道德教育上的误区还不止这些, 它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我们期待学校道德教育尽快走出误区,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能, 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双凤, 韩景云.走出知识德育的误区.江苏大学学报, 2005 (01) .

[2]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新华文摘, 2005 (13) .

学校德育视野中的经济道德教育 篇10

一、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经济伦理教育发展的背景和迫切性

经济伦理学的产生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这是建立在不同于以前价值观基础上的新学科。当时很多企业在生产中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肆意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 忽视生产安全问题, 销售不合格产品, 这些不道德行为屡经媒体曝光后, 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映, 并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这一运动极大地唤醒了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 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合道德”的信念。这些问题促使学者们思考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经济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1997年, 著名的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出版了《经济伦理学百科辞典》, 标志着经济伦理学成为学术界公认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当今中国通过改革开放, 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一影响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变革首先表现在经济伦理基础上的社会变革。作为德育工作者, 必须要积极适应这种社会变革, 更新德育观念。

1. 要彻底摒弃传统封建的落后观念。

经过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国, 形成了许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保守观念, 如宗法血缘和等级观念, 乐天知命, 与世无争和小富即安的思想, 重仕轻商、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意识, “父母在、不远游”的孝悌观念等等, 至今在国人中仍有着历史惯性和根深蒂固的影响, 迫切需要彻底摒弃。这种思想对学生德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易于束缚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使青少年形成被动型、依赖型、服从型、甚至强迫型的道德人格, 虽然可以一时见效, 但从长远看, 必然导致麻木、脆弱、甚至虚假、叛逆的道德人格。

2. 要革除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

如对政府、单位的依赖思想, 只提倡竞赛不崇尚竞争, 耻于言利, 缺乏效率等。市场经济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 实行自我约束,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以主体意识, 讲求等价交换, 公平竞争, 唤醒了人们潜在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 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 从而有利于人的独立创造意识的形成。这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 思考未来, 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为道德的主体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应引导学生直面市场经济的弊病。

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因素, 同时, 在当今中国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主流道德还未形成的情况下, 受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 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于青少年而言, 其主体意识增强, 但自控性和自主性较差, 在缺乏正确引导下的情况下, 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 表现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唯我独尊, 我行我素等。市场竞争的严酷也引发少数人利欲熏心, 不顾法律制裁、道德谴责, 采取不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 从而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 致使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必然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学校, 对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这些表明, 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其正面和负面因素都对青少年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 从而也说明了加强学校经济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学校经济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经济道德教育是现代德育的重要任务, 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经济道德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观, 主要包括:

(1) 不仅通过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而且应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社会中, 市场经济只有同社会的政治制度、精神文明达到最佳的结合状态, 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如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追求物质利益, 往往导致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纵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以及“弱势群体”缺乏保护和救助、贫富差距悬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道德危机”和“社会病”, 就是市场经济局限性的充分反映。为了避免市场经济本身的负效应, 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为青少年新道德教育创造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 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 (2) 社会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经济道德教育还应让学生了解生态道德观这样一个全新的观念。马克思说过, 文明如果自发地发展, 而不是自觉地发展, 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依赖生态关系的平衡, 如果只要物质利益的获得而忽视生态环境, 对自然资源任意索取, 人类的经济活动无疑会走上“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路, 劳民伤财,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应对青少年进行经济道德教育, 重视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人类不能仅仅被动地局限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 这种意识还不能解决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邓小平同志曾讲过, 要相信人类自身的创新力量, 人们要创新条件, 改变条件, 突破自身的局限性, 进行环境创新。人类应在良性的生态循环中寻找对人类发展的支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为经济发展准备后劲,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的良性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物质和技术层面上的保障。只有这种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人类需求的矛盾。

2. 现代德育更应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经济伦理教育, 培养他们的勤俭、公正、平等、守信、惜时、效率等道德品质。

勤俭是指不铺张浪费, 在生产中合理节约资源和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 开发新能源。要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养成良好习惯, 如及时关灯, 爱护公物等。经济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讲究公正、平等。只有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 人们才能讲究“诚信”, 没有公正、平等, 就不会有“诚信”, 人们也无法彼此信任、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一个“诚信”丧失, 缺乏公正、平等的社会里, 正常的市场经济很难建立起来。惜时, 就是要使青少年学生真正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一定的时间内, 掌握尽量多的知识, 做尽量多的工作, 这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也是自身生命的扩张。讲求效率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 在一个必须面对竞争的年代, 高效是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 花同样的时间, 获得较大的收益, 这就无形中提高了效益, 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同时也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 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经济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确立学生主体性德育思想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 这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外部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青少年进行经济道德教育,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要强调青少年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普遍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培养人的中心地位, 重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外在的目的, 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 关键是形成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2.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反对单纯的灌输, 让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单纯的灌输是一种强制、封闭、僵化的教育方法, 它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 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 以强制手段硬把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 这种方法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时出现迷茫、困惑, 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而且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 发展个性, 重视学生的智慧、潜能, 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中国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 在教育中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就无法实现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中国通过几次教育改革,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得到重视, 但由于传统文化及教师观念难以转变的原因, 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3. 经济道德教育在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同时, 还要重视生活化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

传统德育往往不顾及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背景, 进行理想化道德教育。道德发展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生活本身就是对人们进行教育, 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受什么样的德育, 就会有什么样的德育。现代德育要走出困境, 就应回归生活,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也是道德教育的途径和目的。

以上分析的几点, 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而学校德育要适应这种变化, 必然要对青少年进行现代经济道德教育。这体现了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必将成为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吴德勤.在经济与道德之间——对三种价值观的评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5-8.

走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四个误区 篇11

误区之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它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向学生传授道德。譬如,有的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完全按照上语文课的字、词、句、章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直到背熟为止。因此有人把这种德育方式称为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指的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其问题在于将德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方法上偏重于理论说教与灌输,评价上用分数衡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此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同样是认知、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等的那一套”。

道德教育固然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范需要解释、记忆,这是传授道德的基础,但是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看待,特别是在传授方式上不能完全按传授学科知识的那种方式去传授道德。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背会几条道德规范,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去实现其道德行为。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那只能是课堂上讲解的道德理论同一回事,而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收到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教育的结果也证明了:知识水平的高低与道德修养境界的高低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晓之以理,而更主要的是动之以情,最后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它需要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应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从“感悟”转向“践行”,从“受爱”转向“创爱”,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误区之二: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

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看来,学校的关键是抓好学生考试的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个形式,搞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获悉上级德育工作检查时,立即制作条幅、编写宣传板报并让学生背几条道德行为规范应付上级检查。检查团走后,又恢复原样,这不能不给人一种作秀之嫌。正如有人所形容的那样,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育人不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之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否则,我们的教育将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相背离。

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用“摆形式”、“走过场”所能完成的,更不是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进行的自然增长。它需要学校行政管理者,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项工作,肩负起学校的历史使命。通过真抓实干,出主意想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误区之三:普遍利用虚拟的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消除不了现实中的道德困惑

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在虚拟道德情境中进行的,即教师或学生在设想或创设一些道德情境,然后通过大家讨论,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情境,通过音乐渲染,事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规范。这种方式有其优点,它比单纯的道德理论说教所产生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毕竟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已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碰撞,并在进行比较、选择中受到一定的道德启迪。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虚拟的道德情境它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模拟,无论是语言描绘的道德情境,还是戏剧性的角色模拟都是一种假设。模拟毕竟是模拟,它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特别是当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它就不像模拟情境中那么简单,它会产生实际的道德冲突,无论其是否解决了道德认识问题,都无法立即导致道德行为。因为虚拟道德问题并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行为的要求,也不提供实现道德行为的环境和条件。

在现实中,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是真实的。真实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实现道德行为。这种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人现有的道德认识不支持道德行为实现,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断。第二,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实现,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所以,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道德冲突最终没有解决,道德行为没有呈现,所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止。第三,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所以,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恰当地引导或者得到环境的支持,道德冲突得以解决,道德行为呈现,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全部实现。第四,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坚定有力地支持道德行为的实现。

在以上的几种情况中,第三种情况最具有教育价值。此时,教师的道德点拨会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并且会使学生对特有的道德规范记忆犹新,收到其他方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当然,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冲突需要教师恰当的设计,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判断不同学生道德认识的道德行为方面的临界点,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反思。

误区之四:学校道德教育中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忽视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

在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对道德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往往强调比较多,对道德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却轻描淡写。这种教育方式,使道德个体不能把道德行为和自己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导致道德理论说教远离个人,不能使道德个体主动地产生道德教育上的共鸣。

从社会、国家角度讲,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确,只有公民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才可以使国家安定、社会有序,否则,社会、国家就会成为混乱、动荡的局面。从这个方面看,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规范、约束和要求,应该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但是,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对单方面有益的事情,而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它既有利于国家、社会,也有利于道德个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只有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够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社會秩序才会井然;从另一方面看,只有每个公民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他们的个体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并且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最大。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诚然,社会中确实有极个别人采取的是不道德行为却取得了一些利益。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理性分析。我们应该从长远利益来看,看这种人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的利益能否长久。现实告诉我们,这些人往往是沾了小便宜吃了个大亏,得到了暂时的利益,失去了长远利益。轻者,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重者,不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而且同学朋友唯恐躲不及,甚至受到法律的惩处。

在道德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道德和个体的关系,特别是道德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反,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多角度认识道德行为与大我、小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道德教育,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当然,学校道德教育上的误区还不止这些,它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我们期待学校道德教育尽快走出误区,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能,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成双凤,韩景云.走出知识德育的误区.江苏大学学报,2005(01).

[2]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新华文摘,2005(1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12

基本特点

———最无私。要搞好家长委员会建设, 除了学校大力支持之外, 一位有境界、素质高、热心于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学生家长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家长参加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是最无私的。的确,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是没有任何回报、不讲任何代价的, 是天下最纯粹的、不带有任何金钱色彩的教育。

———最快乐。家长委员会作为一种自治组织, 家长的参与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这一特点, 意味着家长参加学校各种教育工作, 对其价值具有最大的内在认同;参与本身带给他们的,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是最快乐的一种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体验。

——最丰富。一所学校, 教师资源是有限的, 而家长资源, 从数量上讲, 往往是教师数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种资源相对于教师资源而言, 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每位家长的职业、人生经历不同, 占有的社会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的人生财富不同。因此, 家长资源对于学校教育资源而言, 是一种巨大的补充, 是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最可持续。与教师资源相比, 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具有变动性, 会随着学生的变动而变动。一批家长随着学生的离校而离校, 必然又有一批新的家长伴随着新生的到来而到来。正因为如此, 家长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而多样的可持续性特点。

———最和谐。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以亲情作纽带, 必然呈现出和谐融洽的教育生态。

开发原则

对于家长委员会建设, 有些校长有不同的认识, 担心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异己和对抗力量。我认为,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 关键是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同心。学校与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这就是都希望学生好。作为学校, 没有哪所学校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的未来;作为家长, 没有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 学校与家长是完全一致的。

———同德。没有哪位家长不关心孩子所在的学校, 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所在的学校越办越好。在办好学校这一点上, 家长与学校具有天然的一致性。这就使家长与学校具有了“合作共事”的天然基础。

———同向。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 家长与学校做到同心同德容易, 做到“同向”, 即对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共同追求的教育, 要完全达成一致并不容易。学校与家长应在育人为本上形成共识, 在尊重规律上形成共识, 在依靠科学上形成共识。要追求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同向”, 最好的办法是让家长广泛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并在参与中引领家长、在参与中让家长感悟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 等等。

———同行。有了内心共同认可的教育方向, 家长就容易找到与学校教育共同着力的领域、时间和空间。在家长委员会组织下,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有“三个领域, 两个时空”。所谓“三个领域”, 即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提升自身教育素质;所谓“两个时空”, 即让每一位家长有序地走进学校,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也就是说, 要把家长所联系的广泛的社会资源, 变为学校可以有序利用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走进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

———同育。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而且在这种参与中, 家长与孩子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社会意义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 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 一方面, 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 成就了自己。在这里, 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 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 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爱孩子。如果说, 母子之爱、父子之爱是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之爱, 是人类一种天然的本能的话, 那么, 当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 有序地走进学校, 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这种爱由“血缘之爱”逐步为具有广泛社会学意义的“人文之爱”所取代, 这无疑是一种具有社会化意义的爱的升华。

———爱自己。参加家长委员会工作, 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家长在释放、表达对孩子爱的过程中, 也在充分表达和释放自己的生命智慧。每一位家长走进学校, 为孩子、为学校奉献自我的同时, 也在感受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他们走进学校, 为学校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爱心, 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在学校教育中体现, 他们的生命尊严得以在学校教育中维护。

———爱家庭。家长委员会建设具有家庭和睦的社会意义。打开学校一贯紧锁的大门, 让家长走进学校, 走进学校的教育生活, 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世界, 给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更增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此带来的家庭关系的和谐, 必然让家人更加感到家庭的温馨, 增进对家庭的爱。

———爱学校。随着家长更多地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必然加深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与认同, 让家长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当今中小学生的特点、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等等。这些会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爱, 会对学校产生更多的积极认同, 会越来越热爱学校。

———爱社会。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 这些家长今天在小学开展志愿服务, 明天就会走进初中, 后天就会走进高中。在这个长周期的工作链条中, 家长委员会的大舞台培育的是全社会的志愿者精神, 家长必然会从“小爱”走向“大爱”, 从“爱孩子”走向“爱社会”。

上一篇: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下一篇:采伐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