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共12篇)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1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心得
实验中心2013年12月
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需要各高校在确立自身的学生培养模式和方案中就体现对于学生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又红又专等方面的要求,更需要广大高校教师在教学内容裁剪和教学方法创新中对于学生实施强有力的引导和影响。同样怀着对于青年人夏花般绚烂的期许,实验中心全体人员系统学习和讨论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感学院的高瞻远瞩,更体会了作为一名教师为国储才的厚重责任。
胡锦涛主席在向中国青年提了三点希望之后,更是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他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此次学习,令我们感触颇深。不只是教学技术的学习、教学思想的提升,更是对于教师责任的再认识,对于师生关系的新思考、对于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的坚实铸炼。教师的天职就是去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教师之所以不能仅停留在一份教职的岗位责任,是因为教师这份工作的社会溢出效益远大于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这就如同今日中国之农业,其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远低于工业等其他产业,但仍为立国之本,并永远为立国之本。因此,胡主席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立而后道生。学院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研讨、将学习方法通过教师向广大学生渗透等工作,是落到实处的,也颇有成效。无论是修齐治平还是经营谋利总需要立身的根基、张目的本钱,教师应该有影响力并要善于应用这种影响力。如此,眼光短浅者,只有专业而无文化者,不能开风气之先者,不能安贫乐道者等,皆不能成为好老师。为师者,不可以不弘毅,不可以不超越,不可以不自尊而厚重其身。
一、爱国守法,身正行范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必须履行的职业行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树立起爱国守法的思想,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的,要像陶行知那样把教育事业当作一项大事业。有了这种认识,才能自觉担负责任,接受重托。
爱国,是一种情怀。它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理解之上,有着对经历了几千年磨难的国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祖国受到威胁时,我们奋起抵抗,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勇往直前。从万众一心抗美援朝,到十里长街送总理,从98年抗洪的风雨同舟,到汶川大地震的民间救援,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那深沉的爱。这样的深情是需要教师培养与拥有的。同样,对教师来说,爱国也是具体的。当我们怀着爱国的心,去讲述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时,当我们欣慰地看到学生因爱国事件激情澎湃的时候,这股爱国主义的热流便奔涌在人们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延绵不绝,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弘扬着亘古不变的精神。
守法,守的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这就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教师应承担的最基本责任或义务。老师应该履行作为教师的承诺,承担教师的职责。《规范》中特别要求教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是针对教师特殊行业提出的要求,个别教师喜欢在课上调侃党的方针政策。这样的结果会使党和政府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影响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公民”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爱国守法是教师应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因为这不仅仅是约束教师的行为,培养教师的情操,更是为了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中受到引导、熏陶。
二、敬业爱生,恪守奉献
教师的敬业,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即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敬业爱生,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着对教育界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
敬业爱生,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尽心尽力和无微不至。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教师生命的给养,讲台是教师生命的舞台。
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教师的高素质是敬业爱生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有激情、有责任心、有智慧。一个有激情的教师,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感受到向上的力量,带动学生积极思维。有责任心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即对待工作认真、敬业、投入,对待学生坦诚、友善、包容、公正,把自己的行动看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自己的价值实现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拥有广博知识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
敬业爱生需要教师自觉的践行,在践行过程中体验,同时也在践行过程中展现。任何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敬业爱生的品质。
三、教书育人,严慈相济
教书必须以育人为本。
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潜心钻研教育学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细心观察学生特点,认真思考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具备一桶水”。不仅是在本专业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在人文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教师都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教师的德行人格不仅是教育工作的前提,而且是教育工作的内在要素,会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行为和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严谨治学,洁净精微
教风决定学风,师德决定教风。经对《规范》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在自己学习、工作和学术研究中砥砺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我们都需要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老师这个称呼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渐内化、由浅入深的过程。甘于淡泊、严谨治学的职业精神若得以推广,则校园教师师德为之一振,校园学风为之一振,推及社会大众,人们精神世界为之一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人浮躁、趋利、诚信缺失。作为一位有内在性追求的教师应当做到不为外面喧闹的世界所干扰,甘坐“冷板凳”。从职业而事业,从外求而内蕴,学术的道路是这纷扰世间超越之道,外不殊俗内不失正之道。
学术是圣神的,故必洁净其心,做基础研究,做理论研究,让学术、大学中能影响社会、引领社会;学术是科学的,故必精微其行,做作大胆假设并小心求证,做社会调研并严密论证,让学术的严格服务于教学的成功。以研促教、以心正行,终得切磋琢磨之玉成。
五、服务社会,风气之先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因而高校教师既要自觉履行教师职责、真情服务社会,又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高校教师是教育者,要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教育者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培养人才是高校教师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把心思花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上,让教育教学促进科学研究,使科学研究支撑教育教学,做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同时自觉担当科学知识的普及任务。高校教师是教育者,师德的表率要求我们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近年来发生的种种学术不端,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学术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了不良的学术影响。高校教师应该做讲诚信、讲规矩的模范,珍惜学术资源,维护学术尊严,恪守学术规范,保持正面的学术形象。
高校教师是研究者,要热心公益,服务大众。高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同时,关心公益,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与百姓心贴心,和大众同命运,平时多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搞调研,真切地了解大众的意愿、大众的经验、大众的需求,在为大众提供及时的和最好的服务中发挥作用,并接受大众的教育。
高校教师是研究者,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主动提供专业服务。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大胆探索,搞自然科学的与搞哲学社会科学的要形成联盟,一起攻关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克服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六、为人师表,志存高远
就当今世界发展而言,教育的地位和意义都在不断的延伸发展着。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不仅仅旨在要求教师的高学历、教学高水平,更是要求能够具备较高的素养和高尚的品德。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教师尤甚。“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还不够,要是一汪清泉。”道理简单得很,但要付诸行动却需要有一种动力,那就是坚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人人如此。身为人师的我们需要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自身的要求就得更高,不止要从专业发展方面努力提高自己,还要从业务水平上严格要求自己,更得从师德等方面时刻鞭策自己。以身作则,学为人师,做好学生的行为世范。不仅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答疑解惑,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要做好表率作用,尤其是作为大学教育中的理论政治思想教育,既要做好理论教育,更要注重道德思想教育,这也是高校理论政治课的真正目的所在。如果一旦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就失去作老师的资格。大学时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培养,我们责无旁贷。
为人师表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规范。学生无时无刻都在用眼睛看着,他们希望看到的老师,不仅是博学的,更应是品德、修养高尚的,或是能给他们带来震撼的心灵启示,也或是使他们情感交集产生思维的触动。因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如果你得到了孩子的信任,那么恭喜你,因为这证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们信任的人,你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你将得到的是他们对你的肯定和不计任何报酬的诚意。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世界的能力、为人处事的方法、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我们注重师德培养,自尊自律,必定会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从自身做起,勤于思索,勤于实践,勤于创新,做一个关心国家和世界命运的人,做一个关心国家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人,做好一名平凡的高校教师,从心出发,以心换心。
规范,是生命修炼。
教育,是点燃火焰。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2
教师的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 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 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称。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对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且教师自身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 积极地进行修养和锻炼, 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我认为, 高校教师应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一、高校教师应积极学习并确立正确的师德理论
教师道德理论是一个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它能够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学生观, 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教育效能感。不但能够让教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 还能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不断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教师只有积极学习并确立正确的师德理论, 才能在工作中辩别是非善恶, 不会迷失方向, 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校教师。
二、各高校应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学习
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要通过主客观因素的协同努力, 特别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 加强自我修养, 不断自我发展和提高而逐步形成的。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 这样才能形成真正完美的师德。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高校教师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地认识社会, 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并抵制腐败道德观念, 深入提高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 增强教师明辨是非善恶和师德评价的能力, 才能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
(二) 向教育家、名师和优秀教师学习
高校教师在提高师德修养中, 要向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教育家, 以及身边的名师和优秀教师学习。所有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 都可以是教师道德理论的具体化, 都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感人的特点, 体现了优秀教师的道德风尚。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所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 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三)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探索学习
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 通过分析思考, 学习其中优良的东西。孔子主张“以人为镜”, 主动与别人的言行得失进行辨别比较, 进而反省自己。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也”, 应善于发现、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提高。
三、各高校应建立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除以上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外, 高校制度建设也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各高校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需要建立并完善能满足其教师自身价值的激励机制体系。往往有效的激励具有很高的促进作用, 比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等。高校应按照相应的原则,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建立教师聘任制度、监督制度、奖罚制度、学生对教师的评议制度等。
四、高校教师应积极进行职业道德实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应是道德实践。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职业道德实践, 能够真正体会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 能够进一步对自身良好师德的塑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增强自律性和自觉性。
(一) 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
作为高校教师, 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这样才能站在更高一层的平台, 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技能。
(二)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高校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 树立良好的教育风气和学术风气, 坚决抵制学术腐败,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 完成作为高校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
(三) 学习和生活中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本身是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后效的过程。在此期间, 高校教师应在学习和生活中, 关心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 发现并纠正其缺点, 鼓励并发扬其优点,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
五、高校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3
【关键词】践行 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21-02
教师职业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因此,对教师在职业上的要求,尤其是道德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教师是以人际间的信赖关系为基础发挥作用的,动摇这种信赖关系的行为,便会妨碍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一般服从于普遍的道德规范,只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特殊性。即在纵向关系上以尊重基本要求,在横向关系上以平等为基本规范,爱则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派生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
一、把对学生的爱上升为教师工作的动力
把爱作为教师工作的动力,才能使教育工作超越技术的层面而进入学生的心灵。在教育中对年轻一代的爱护并非降低格调,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师生双方的价值和自我的升华。热爱学生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这种力量强烈地影响着学生,造成了对学生起教育作用的最好的气氛。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一)爱的境界。爱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死气沉沉。爱能使教育变成水中盐——有味无痕。教师在学生面前越是不显露自己的教育任务,越是不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而专门组织起来的,那么教育的效果就越好、越成功。不是出于爱,教师就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二)爱的需要。热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每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的内心需要,也是由教师的创造性的探索精神所决定的。只要是热爱学生,教师便总是能够找到好的方法,使学生显示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产生愉快的感情体验等。
(三)爱的考验。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偏爱某一个、某一类学生。诚然,有些学生惹人喜爱,有些学生则不易被人喜爱,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难于控制、存在某些缺陷的学生。一个教师如何对待这类学生,实在是一个教师爱的考验。这些不招人喜爱的学生,多半是错误教育的结果,他们常常是怀有怨恨的、受过创伤和精神折磨的孩子,他们通常不想学习,性格孤辟,很难使人接近。对待这类难教育的学生,回避是不负责任的,他们比别人更需要照顾和温暖、关心和爱护。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并且需要特别有分寸。教师的教育责任就是补偿学生由于偶然的命运而失去的东西。
二、尊重是对教师的一个普遍要求
日常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家长,尊重其他的教师和领导等。
(一)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要做到这一点,不但需要深刻理解一系列人生观的问题,而且要求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允许漫不经心地、肤浅地对待人。尊重学生,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良心,尊重所有的学生,毫不例外地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对教师是有益处的。
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把学生作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品质和职能的体现者,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二是要适度地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是对教师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种要求必须是建立在人性、人道的基础上的,才富有教育的意义。三是要容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独立性,宽容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尊重学生的家长。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是教育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接触,不管家长的个人品质和特点如何,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教师除了道德上的威望外,没有任何别的权力。尊重学生家长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不要把责任推给家长;二是教师要主动、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三是不要在家长面前放大学生的缺点;四是耐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批评意见;五是委婉地、有根据地向家长提出要求,配合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与管理。
(三)尊重其他的教师。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的,不仅只是单个教师,而且还有整个教师集体。在集体中一个教师能增强还是削弱另一个教师发挥教育作用的可能性,要看这个集体中形成的关系的性质如何。如果一个集体中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状况是团结、合作而友善的,那么,这种关系就有益于教育过程。不良的关系会导致经常性的紧张、冲突、顶撞,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不是用于教育和教学工作,而是用于调节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这样必然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
由于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定的政治、道德、教育、美学的观点,都有不同的经验、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而他们又承担着共同的教育任务,因此,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和解决教师间产生的矛盾,而避免更大冲突的发生。
每一位教师要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只要我们教师全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
(四)尊重领导。领导是我们人生历程中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尊重自己的领导,是我们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必须做的。尊重领导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修养,也是被领导认可是实现自我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如何尊重领导(特别是校长),具体要做到:
一是教师要尊重和维护领导的道德权威,其实维护领导的权威,如同学生维护老师的权威,我们天天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需要永远记着,维护领导的权威体现在方方面面,时时处处。
二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帮助领导。尊重领导、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这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因此,下属尊重领导,服从命令,天经地义。自古对错都不是绝对的,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到领导的高度再思考一下,也许会体谅领导的决定。
三是诚恳接受批评,做好本职工作。接受批评时的态度更能验证一个人的涵养和遇挫承受力。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看犯错后的态度及补救措施,在受到领导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你的诚恳态度,不服气、发牢骚的做法产生的负效应足以让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关系恶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做好自己本岗位的工作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即“干一行,爱一行”,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尽力去把它做好。
四是要忠诚于自己的领导。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作为学校的一线教师,忠诚于领导最直接的行为就是融入学校,和学校成为一个共同体。
三、平等是教师成长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在这里所说的平等,特指人格上的平等,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离开平等就很难进行下去。
教师如果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学生就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心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的需要、精神状况等就被忽视了,教师也就失去了爱的交流的途径,使教育丧失其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而变成喋喋不休的说教和服从的要求。
1.没有平等,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善意的论战关系,而只能是屈从和信赖的关系,这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2.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家长的积极配合,真诚地交换在教育上的想法和“秘密”。教师对家长颐指气使,就会丧失一股教育的力量,使教师变成孤家寡人。
3.没有平等,就很难有校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尊敬和友善的关系。没有平等,校长就不能认真对待教师的批评意见,就会想方设法报复提意见的教师,这样一来校长的道德威信就会扫地,工作无法开展。
四、修身立德、言传身教是教师的一种专业要求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德育是核心,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勇于重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建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果断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五、终身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还应具有刻苦研究,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和进修。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实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努力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假如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许佩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雅斯贝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篇4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这份事业,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规范》还提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全部工作。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关爱学生就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凡事要求学生不要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学习心得 篇5
其次,是对孩子无私的爱。教师要热爱孩子。“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幼儿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爱孩子就意味着尊重,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个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得角落——人得自尊心。我觉得热爱幼儿要面向全体,尤其是个别性格特殊的幼儿,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多表扬,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幼儿面前批评。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也感受到生活也有阳光。
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要加强学习,不断进取,出色的完成工作。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水平。坚持从严治教,提高自身建设,在教学上要多加探索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艺术。
(一)不断学习,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主动、积极地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幼儿人格,真诚关爱每一个幼儿,做孩子们的朋友、妈妈。
(二)加强服务意识,保教并行。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幼儿教育重在保教并行。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自命清高,真正融入到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动向。
(三)学习阳光心态,做阳光教师。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每天的琐事,闹中取静,学习幼儿的好奇心,积极探索发现幼儿的纯真心灵。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篇6
学习心得体会
民族小学 沐晓艳
近日,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学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通过学习,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深有感触。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师德师风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深刻体会到:师德贵在诚。师德是教师之魂,德成业则立,德劣业则垮,一名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应突出一个“诚”字。心诚则事成。
1、要有精诚的敬业精神。
有人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辉和重要,所以每位教师从自己准备执教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2、要有诚恳的治学态度。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兴趣广泛,一专多能。自身要有比较高的文化修养,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面有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就是教师如何把学生教好,这就是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的教法。教而得法则事半功倍,教而无法则事倍功半。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要再作井底之蛙,墨守成规。我们也不能以已经获取了较高学历而一叶障目,放松学习。否则我们将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获取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教改、教法上下功夫。
3、要有坦诚的博大胸怀。
作为教育者,应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火热的心肠,善于尊重、理解、爱护我们的教育对象,以建立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4、要有赤诚的无私爱心。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对孩子充满爱心,与孩子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幼儿的冷暖,体察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把自己当作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能自觉自愿地向你诉说心中的喜与悲,喜欢入园,喜欢你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不仅能增强孩子克服困难,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并会对幼儿的智力、品德、个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5、要有“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是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思想基础。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单位的荣辱、单位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时时、事事、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才不会犯错误,才会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你的事业中。提倡“以校为家”,就是要我们在单位树立节约意识,从点滴做起,把在家里养成的节约习惯在单位里发扬光大。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都能“以校为家”,那我们就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师德师风,那我们的学校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6、要多做贡献不贪名利。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幼儿,不怕吃苦,不计较名利。学校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应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即: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效果显著。平易近人就是要做到和蔼可亲,拉进与孩子和家长们的距离,让他们有信任感、放心感;严中带慈就是要做到严与爱相辅相成,严中有爱、有理、有方、有度;公平待人就是要做到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上不偏私,要有平等、一视同仁的观念;效果显著就是要做到工作方法恰当、质量高、效率快、有成果,从而在社会上树立我们幼儿园全体教师高素质的良好形象。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7
【篇一】
本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了新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担。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爱岗敬业。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干。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其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整个人生也是残缺不全的。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关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三教书育人。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和榜样教育学生。”也就是说,身正方能影子不斜。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四为人师表。
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学生年龄小,不具备分析事物好坏的能力,他们往往是学习时连同教师的行为习惯也一并学了去。教师的行为举止,得起到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为师者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五终身学习。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句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作为教师则停滞不前,当你的“一桶水”已经给完的时候,你还能拿出什么?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所以,不断的学习,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人格上的挑战。特别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真正称得起是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名受家长欢迎、学生喜欢的合格小学教师!
【篇二】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新规范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我想这正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篇8
1、新师德规范对教师的要求更加具体全面,在继承了传统的优秀师德的同时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条款,很多新内容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在做,这一次明确提到了师德规范中来了,我们应该做的更好更规范。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辅助学生的成长,要把师德体现于具体行动中,强化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强调热爱学生,同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教育事业,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篇9
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10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证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务必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我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我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就说最引人注目的“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平时工作中,我们学校都是十分重视的。忽视学生生命的保护,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地震灾区的无数教师在地动山摇的瞬间,尽力用自我的躯体去庇护学生让世人感动。我想如果自我身处其间,必须也会这样奋不顾身的,因为那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对学生,我们就像父母。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用心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应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应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资料。“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应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向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持续良好的效率。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礼貌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教师不是神,感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我的情绪。当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个性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我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好处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无愧地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誉,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其底线。了解《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新出台的背景好处,之后重点就《规范》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等六大块资料进行了解读。认为《规范》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指导性要求和整体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职责”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情操、修养、尊重他人”是教师师德的外显因素。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校领导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两点期望和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能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二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11
关于“保护学生安全”:我认为,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属于社会公德而不仅仅归于教师职业道德,成年人,不管其社会职业角色是否为教师,只要不是道德低下的人,都会自觉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对于“保护学生安全”的新增内容,我非常赞同,因为教师是除了家长,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批教师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献出了生命,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是教师,也会为了救助孩子奋不顾身。为保护学生安全献出生命是崇高人性光辉的体现,是这些伟大教师自己的选择,但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教师应该为保护学生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平等的。
关于“抵制有偿家教”: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个人观点,如果是家长的主动需求,教师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并不影响在校的本职工作,我认为无可厚非。这和为了多赚钱养家,多打几份工一样的道理。但如果是在课堂上不好好教学,利用职务之便,强迫学生到家里补课,并向学生收取费用,则应该严肃查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 篇12
楚雄市东城幼儿园 教师:张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为此我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教育
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
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用爱呵护每一位幼儿。
三、爱幼儿
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幼儿的“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幼儿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月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10-21
参加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10-29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外兼职教师聘用及其管理制度07-01
学校教师学习心得12-10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论文05-20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08-04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10-15
2022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08-20
咸阳职业技术学校研修学习心得体会10-24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现状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