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2024-10-15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共8篇)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1

高等职业学校设臵标准(暂行)

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41号文

第一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臵、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 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臵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 课程设臵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 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 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l、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臵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第八条 位于边远地区、民办或特殊类别的高等职业学校,在设臵时,其办学规模及其相应的办学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第九条 自本标准发布之日以前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有关设臵标准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2

设立高职教育学位是高职教育属性的逻辑必然和发展需要

(一) 域外学位制度的实践为我国设立高职教育学位提供了借鉴

从域外学位实践来看, 虽然名称各异, 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高职教育这一层次设立了专门的学位, 如美国的社区学院一般设文科、理科和应用科学三种准学士学位, 应用科学副学士学位课程偏重应用, 多数学生修完后直接就业。这里的应用科学副学士学位就是高职教育学位。英国于2000年2月正式公布的新高等教育资格计划, 在保持传统三年制荣誉学士学位教育规模不变的基础上, 拓展高等职业教育, 增设了两年制职业性的新学位———基础学位 (Foundation Degree) 。在日本, 职业教育机构统称为专修学校, 其中高等专修学校相当于高中层次, 高等专门学校则属高等学校范畴, 仅次于大学, 学制为1~4年, 可授专门学士学位。两年或三年制的初级学院、短期大学以及五年制的技术学院、高等专门学校授予毕业生准学士学位;两年制的专门培训学院授予毕业生技术副学士学位。

(二) 设立高职教育学位是高职教育属性的逻辑必然

笔者认为, 高职教育属性更多的体现在其职业性和高等性的复合上。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 它是具有职业性特点的高等教育, 也是职业教育位阶中的高等教育。从这点而言,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唯一区别就应该是职业性, 至于如何体现职业性特点则是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应该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行学位制度。虽然在学历层次上高职教育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层次, 但在学位制度上高职教育却被排除出去了。也就是说, 高职教育不能授予学位。如果高职是专科层次能说明高职教育仍属高等教育范畴的话, 那么不授予学位的高职教育就很难说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了。因此, 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属性出发, 应当授予顺利完成高职教育, 达到一定学术、能力水平的高职毕业生相应的学位, 以示国家对其知识能力等级的认定。

(三) 设立高职教育学位是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高职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草创、90年代中期地位确立和90年代末的大发展三个阶段, 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已占有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数量的递增却从另一方面反映着高职教育发展的粗放性现状。高职教育应该如何发展成了职业教育学界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之一无疑是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 进而建立有特色的职业学位体系。一方面使学业选择和就业选择与学程证书关联, 有利于确立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声誉, 更广泛地吸引优秀生源;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学位制度的建立能促进高职教育学分制管理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进而全面贯彻高职教育的质量观, 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加大高职教育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其次, 作为高职教育纵深发展的方向, 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根据需要设置了相应的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专业, 并实施四年制高职教育。但是, 现在却没有适合于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学位制度。如果说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不授予学位是约定俗成的话, 那么四年制本科应该授予学位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如果仅以其为职业教育而不授予学位显然有失公平;而以现有的学术学位适用于四年制高职教育则不能显现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因此, 从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角度考虑, 有必要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的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

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暗合

(一) 专业学位教育概况

专业学位 (Professional Degree) 在国外被称为职业学位, 是以某种特定职业为背景的学位,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制度并不是我国原生的, 而是舶来品, 而专业学位更是直接借鉴于英美等西方国家, 专业学位教育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比学术学位教育更普及。如美国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个, 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 占36%, 专业性学位4353个, 占64%。我国从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到2009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种类已发展到19种, 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 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去年3月, 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放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限制, 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等少数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的专业学位教育集中于硕士层次, 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存在许多问题, 亟待解决。

(二) 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暗合

首先, 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暗合体现在两者性质上的互应性。专业学位的“专业 (profession) ”既不是学校里设置的“专业” (英文译作“specialty”或“specialization”) , 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职业” (trades或occupations) , 而是一种“专门职业”, 是一种“有学问的职业”, 它更多的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的, 这种职业有其独特的知识领域, 有严格的入门标准和鲜明的实践性。也就是说, 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 其本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 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1996年7月22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 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这说明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已经开始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如前所述,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其鲜明的职业性, 如果说两者的职业性有什么区别的话, 那就是现在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层次主要集中于硕士研究生层次, 但这显然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本质上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在职业性上是存在暗合的。

其次, 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存在暗合交点。2002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 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那么, 这种立交桥应当如何建立?其切入点在那里?笔者认为, 专业学位教育正是这一立交桥的互通口。通过设立高职教育学位, 使一批优秀的高职学生能有一张进入高层次职业教育阶段的通行证, 进而逐渐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 为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另一方面, 如前所述, 现有的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 而最为人诟病的则是在职研究生数量过多, 培养质量堪忧的问题。其实, 在职人员也有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的需求, 读研究生并没有错, 而且在职人员就读的主要是专业学位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本来就是建立在一定的职业共同性基础上的职业学位教育。因此, 不准许在职人员就读肯定是不符合设立这一教育制度初衷的。那么, 问题在哪里呢?笔者认为, 问题恰恰就在于现在的专业学位教育集中于研究生层次, 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位体系, 因此, 人们当然会将同为研究生的专业学位习得者和学术学位习得者进行对比。平心而论, 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的不同, 专业学位习得者和学术学位习得者在学术水平上本就存在一定差异 (1) 。如果能设立高职教育学位并将其与专业学位对接, 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职业学位体系, 那么专业学位研究生下面就会有相应的专业学位本科和专业学位专科。这样, 一则有了纵向的对比, 就能体现上位阶专业学位习得者较之于下位阶专业学位习得者有更高的学术和实践能力水平;二则能相对减少专业学位习得者和学术学位习得者之间的横向对比, 有助于共谋发展。

综上所述, 将高职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两个具有共同职业性特点的教育制度相结合, 建立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学位制度, 当是两者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之路。

高职教育学位的名称及设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高职教育学位的名称

对于高职教育学位的名称, 众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综合起来看有副学士学位说、技术专业学位说以及专业学位说。副学士学位说站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这一特点上, 力图说明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也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位制度, 其论者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也是把论据放在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上;而技术专业学位说和专业学位说实际区别并不大, 都是站在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上建议设立适应于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学位制度。鉴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其实将上述观点折中起来也许更为合理, 即将副学士学位区别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 在现有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设立专业副学士学位, 以区别于普通教育专科层次的副学士学位。而在以后的高职教育本科、研究生层次则参考现有专业学位制度, 建立相应的专业学士、专业硕士以及专业博士学位。

(二) 设置高职教育学位应当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法律准备近年来, 尽管《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实施〈职业教育法〉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相继出台, 但还没有一部法律提到如何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问题, 甚至于连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定位都不甚了了。在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中,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复合体。《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职业教育法》并未从宪法文本出发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地位加以阐释说明, 反而出现一些自相矛盾之处。如根据《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同法第十九条又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教育法》将高等教育归入学校教育制度中, 而职业教育则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复合体, 其地位处于相对尴尬的状态。因此, 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保障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需要从立法环节入手, 尽快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制定符合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目标的新的《学位法》, 以取代现有的《学位条例》和《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 并在《学位法》中确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体系。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逐步推行逐步推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 对整个高职教育专业学位体系的建立需要首先在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设立专业副学士学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个高职教育的学位体系;另一方面, 对个体的高职院校应集中力量先在部分办学情况较好的高职院校设置和开展副学士学位试点, 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也可以选择部分经济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先行试点。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 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的类型, 它具有职业性和高等性双重特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却没有相应的学位制度, 不能授予毕业生相应的学位。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特性以及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 借鉴专业学位发展的经验,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设置专业副学士学位, 进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专业学位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副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李进, 樊军.对我国学位体系中增设副学士学位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7) .

[2]毕家驹.外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 (2) :77.

[3]黄蕾, 黄焕山.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二重性”[J].北京劳动职业保障学院学报, 2009, (3) :2.

[4]苏杨, 李建德, 王立东.高等职业教育应回归职教体系发展——基于江西调研的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 2008, (1) :31.

[5]王超, 李均.在四年制高职专业设置“技术专业学位”的初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4) :99.

[6]邹碧金, 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2) :49-52.

[7]吴镇柔,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3

[关键词]南京高职校 体育专项课 设置 研究

体育专项课在很多高职院校已实施,但是对体育专项课目的任务的认识还不够统一,有的甚至是盲目地赶潮流。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体育专项课不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它只是有利于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应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和知识,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使学生养成和具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为目标。

一、设置体育专项课的必要性

1.现有教学秩序、内容、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客观教学的需要。对具备现代思想观念的学生来说,目前的教学状况,已很难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要应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注意和重视,从对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教学的内容调查表明:学生在中学时期几乎都学过现有学校体育教材的内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学生在学校的体育学习仍然重复中学时期的学习内容。其结果表现出学生缺乏自觉、积极的热情,课堂教学松散、不严谨,进而影响了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开设体育专项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专项课的内容通常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学生最喜爱或比较喜爱的,因此,上课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积极热烈的情绪和获得知识、技术的渴望,愿意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能集中。学习自觉主动,意志比较顽强,组织纪律也好。

3.开设体育专项课可以促进整个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任何专项技术的学习与提高,都要以基础体力和多种运动素质为前提,学生要学好专项技术,就势必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基础体力的训练。同时,专项技术的提高和交流,又离不开競赛杠杆的推动,并反过来促进运动竞赛的进一步开展。这就形成了课内外有机结合,教学、锻炼、训练、竞赛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使整个学校的体育运动活跃起来,形成蓬勃开展的局面。

二、开设体育专项课的科学性

1.开设体育专项课,对学生进行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利于学生普遍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

2.开设体育专项课,可以深化体育教育,促进终身体育的实现和大批专项运动人才的成长。传统的体育课,由于教材多、课时少,学生学习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而开设体育专项课,学生长时间系统学习专项运动知识和技术,不仅对这些知识和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逐步理解和认识有关专项的基础理论、生物学价值及社会意义。

3.开设体育专项课,有利于克服当前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促进学校的德育和智育及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设体育专项课使学生在自主选择专项的学习和训练中,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全身心地投入快乐的学习活动,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三、从实际出发,五年制高职应积极推广体育专项课

五年制高职应全面推广体育专项课。当前,五年制高职具备开设体育专项课的条件。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指导纲要》把体育专项课列为体育课的课型之一。从高职开谈体育专项课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明显优于普修课。尽管在高职开设体育专项课还有一定困难,对体育专项课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五年制高职开设体育专项课意义重大、科学可行。它将成为当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和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发动机”。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全面推广体育专项课势在必行。

对已经开设专项课的学校调查表明:

1.学生的体育兴趣大幅度提高。经过专项课的体育课学习,当初对体育兴趣不大的学生,绝大多数也开始投入到积极锻炼者的行列中,说明他们对体育有了兴趣。而在这些积极锻炼者当中,专项班学生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普通班。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在意识参与型中,专项班人数占10.6%,普通班却没有。这表明这部分学生对体育有了明确认识,体育价值观初步形成,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不仅能够自己锻炼,还能影响更多的人参加锻炼,这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3.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加强。参加专项班学习的学生,除了每学年4学时的体育基本理论教学,另外还增加4学时的专项理论教学。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使之能掌握更多的锻炼方法,为今后从事这项运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专项课的开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调查发现,在积极参与锻炼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想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结交朋友,提高社交能力,专项课的设置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由于课外活动没有系、班界线,使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走到了一起,满足了学生的社交心理。另外由于专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使校园内的各种比赛更加激烈精彩,除了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篮球、排球、田径等大型赛事外,学生还自发成立了篮球、武术、乒乓、健美、拳击等俱乐部,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活动。参加俱乐部的成员大都是参加过专项班学习的学生,综合班的相对较少。

5.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形成和体育素质的提高。专项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提高技术水平,使之增强自信心,在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如篮球比赛,参加篮球专项班学习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表明他们有着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参与竞争的能力。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在体育运动中往往表现出怕羞、胆怯、缺乏自信等。然而,通过专项课的学习,这种情况大大改善,他们在参与相同项目的活动中,表现出优越感和自豪感。特别是参加艺体、健美班学习的学生,他们对校、系、班级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团体操表演、健美操比赛,以及学校组织的大学生风彩大赛等,表现得非常积极和主动。相比之下,综合班学生这种状况无多大改观。

四、体育专项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体育专项课应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作为教学的主体目标,而且要按“德、智、体”全面发展去实现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把“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在教学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技能或只追求增强体质,而是要从学校体育的多功能出发,使专项课、课外活动及“达标”相结合,来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3.对学生进行多项训练,使学生适应社会的体育环境。当学生走向社会,其所处环境的体育备件不一定与所学的专项相符,所以,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多专项、较系统的专门训练,使学生掌握2~3个以上的社会开展较普遍的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以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体育环境。

4.关于体育专项课开设的年限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4

各市教育局,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我厅组织制定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见附件,以下简称《设置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各地、各学校主管部门要依据《设置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不达标的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加强建设、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等措施,实现达标,切实改变部分地方中等职业学校散、小、差的状况,推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规范设置。

二、我厅将于2011年底依据《设置标准》对全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检查,对不达标的学校进行黄牌警告,并限期一年整改,2012年底仍不达标的学校,停止其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

三、自《设置标准》印发之日起,各地新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律依照《设置标准》进行审批,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市教育行政审定批准筹建立项,报我厅备案。学校筹建期为2年,筹建期内,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由批准筹建立项的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于每年5月31日前向我厅提出正式设立申请,由我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我厅行文正式批准学校设置,取得我厅批准设置的学校方具有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未通过评审的学校,其筹建资格自动取消,如继续申请办学,需按上述要求和程序重新进行筹建立项和评审。

附件: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主题词:中等职业学校 设置 标准 通知

抄报:教育部。

抄送: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建厅、编办、人社厅、各区直中等职业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11月16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第一条 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促进学校建设,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精神,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置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三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符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达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

第五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学校章程。学校章程包括: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产和财务管理、学校章程的修订等内容。

第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基本的办学规模。其中,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1200人以上。

第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第八条 应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总用地不少于4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24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体育用地:应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卫生保健、校园安全机构健全,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校园安全有保障。

图书馆和阅览室: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仪器设备:应当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500元。

实习、实训基地:要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

第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配备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管理能力、熟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校领导。

校长应具有从事三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校长及教学副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以及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机构。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应依据《职业教育法》和地方有关法规多渠道筹措落实。学校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师培训和生均经费等正常经费,应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十三条 本标准为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检查、评估、督导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依据。如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用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有新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第十四条 人口少于30万的县(市、区)或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举办的职业学校以及体育、艺术、特殊教育等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900人以上;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45人;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总用地不少于3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18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报刊种类60种以上;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25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1875元。

第十五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5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

(试行)总则

1.1 指导思想和依据

为加强高等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宏观管理,规范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的设置,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要求》。

制定本《要求》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其他相关法规和文件。

1.2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申报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的学校必须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要求,并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的要求。1.3 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已设置和申报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必须符合国家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及医药卫生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医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预测以及可行性论证;符合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和申报程序。3 专业面向

本科中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4 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4.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从事中药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专门人才。4.2 专业培养要求

本科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

4.2.1 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中药七情配伍和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常用剂量;

4.2.2 掌握中药品种鉴定、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2.3 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4.2.4 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2.5 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2.6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4.2.7 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2.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

4.2.9 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2.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2.11了解中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5 修业年限 4年。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6.1 主干学科

中药学、药学、中医学。6.2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分析、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6.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科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22周,并达到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7 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 7.1 教学基本组织和师资队伍 7.1.1 教学基本组织 各门主要课程均应设立相应的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

7.1.2 师资队伍 7.1.2.1 专任教师

开办本科中药学专业,应有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保证公共课程教学外,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至少应配备专任教师3人(包括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人);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35人,已开办中医学专业的学校中药学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医药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不低于60%,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外聘兼任教师不高于20%,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课程不得外聘教师,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7.1.2.2 实验技术人员

每个教学实验室应至少配备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

7.2 实践教学条件

7.2.1 实验室及教学实验设备

应按照本科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包括机能、形态、化学、炮制、制剂等方面与本专业开设课程相适应的实验室及标本室,购置必要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及标本。设备及标本总值不少于400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内本专业计划发展规模,生均不少于1万元。7.2.2 实习基地 应按照本科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教学实习等环节的需要。实习基地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带教教师一般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7.3 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必须拥有门类齐全的中医药图书资料。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4万册,其中中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2.4万册。7.4 开办经费

申报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除上述条件外,另外应投入不少于50万元的专业开办经费,用于专业建设。8 教学管理

8.1 专业教学管理机构与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学校应设立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应至少配备2名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医药知识结构的专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8.2 教学文件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6

1999年颁布的通知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尽快形成高等学校专业设置 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并有利于国家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在广泛征求有 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我部对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做了必要的修订。现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所有高等学校(包括国务院部委属学校)。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

(1999年颁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

第四条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 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 设置条件 

第五条 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同)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 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第六条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第七条 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

第八条 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所在地区现设专业及人才供求状况统筹考虑。

第九条 基本办学条件未达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的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

第三章 设置权限 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或审批所属学校专业,应征求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依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核定的专业设置数和学科门类内自主设置、调整专业。

设置、调整核定的学科门类范围外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业目录外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论证并审核,报教育部批准。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设置、调整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报教育部批准。

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由教育部确定并公布。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数和自主审定专业的学科门类,由学校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核定,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业,须考虑所在地区人才需求和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学校在向主管部门备案或申报专业时,须将备案或申报材料同时抄报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第十六条 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不得设置本科专业。

第四章 设置程序 

第十七条 专业审核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由高等学校自主审定的 专业,各校应于每年9 月30日前将审定结果连同专业核定数执行情况表报学校主管部门;由学校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表格于10月31日前核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八条 学校申请设置、调整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应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以下书面材料:(一)学校发展规划;

(二)申请报告(简要说明设置或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和其它情况);(三)申请表(按照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格式据实详细填写);(四)拟设专业的教学计划;(五)其他补充说明材料。

第十九条 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学校申报时间及审批时间由学校主管部门自行确定,但学校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审核结果按照统一表格报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条 由教育部审批的专业,学校主管部门应于10月31日前 向教育部申报,提交专门报告并附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书面材料。

申报目录外专业,还须附专业论证报告、参加论证的专家名单、专业介绍、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情况及其他说明材料。 教育部于当年12月31日前完成审批工作。

第五章 目录外专业的论证 

第二十一条 目录外专业的论证由学校主管部门邀请教育、科技、人事部门及有关单位(不含申请设置该专业的学校)专家、学者组成论证小组进行。论证小组一般不少于7人。论证小组人员名单须在论证前报教育部核准。

第二十二条 对目录外专业的论证应着重论证设置该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包括:

(一)对拟设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二)拟设专业与国内外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比较分析;(三)拟设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主要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主干学科(或主 要学科基础)、基本课程、授予学位;(四)拟设专业的教学计划;(五)拟设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析;

(六)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情况。 论证后,由论证小组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论证报告和专业介绍。

第六章 设置评议机构 

第二十三条 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应设立相应的专业设置评议机构 对拟设置或调整的专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原则上应作为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学校的专业设置评议机构为校学术委员会。校学术 委员会根据社 会人才需求、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等情况,对本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进行评议。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主管部门的专业设置评议机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接受学校主管部门委托,根据国家、部门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现有专业布点情况、申报专业的设置条件,对本地区(部门)所属高等学校申报设置的专业进行评议,为学校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二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 评议委员会由本地区(部门)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计划部门、人事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委员由学校主管部门聘任。

第二十七条 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对申请设置、调整的专业进行 评议,可采取会议评议或通讯评议方式

第二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 评议委员会应根据本规定制定工作细则,其工作细则、组成人员名单及变动情况报教育部备案。

第七章 监督、检查 

第二十九条 教育部对学校主管部门及其所属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指导、检查、监督。学校主管部门指导所属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对新增设专业进行检查、评估。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擅自设置和调整专业的,或办学条件达不到专业设置标准、教学质量差、毕业生长期供过于求的,教育部或学校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顿、调整,情节严重的,可撤销该专业。

第三十一条 对专业设置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造成不良影响的学校或学 校主管部门,教育部视具体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或同时中止其审定、审批专业的权限。

第八章附则 

第三十二条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设置、调整本科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报教育部批准。

第三十三条 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科专业由学校自主确定。学校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的精神,制定相应的专科专业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 自学考试的本、专科专业的设置及调整,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学校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7

关键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

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的行为中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及其合理实现的研究, 是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各种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政府的引导、高校的自我调整, 促使高校在实现其经济动机的同时, 达到优化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目的。

一、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简述

所谓个人的经济动机就是个人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 “效用的来源可以是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 也可以是声望、尊严等其他一些非货币因素”[1]。高等学校作为非营利机构, 其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在于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寻求更多更好的学生。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大卫·科伯在论及高等教育市场时指出“ (高等教育) 这一特殊市场的‘销售者’寻求的是最出色的‘购买者’, 即学生。……‘在大学的生产过程中’, 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投入, 学校需要拔尖的学生, 就像拔尖的学生需要他们一样”[2]。诚然, 通过寻求出色的学生, 一方面, 可以使高等学校获得政府、社会、受教育者更多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 寻求出色的学生可以为学校获得更好的“声誉”并由此进入良性的循环。“高等教育是一个‘成功带来成功, 失败带来失败的产业’。”[2]因此,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效用函数应该为专业招生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设置某一专业所需成本的函数。即:

且有:

表示U与R正相关, U与C负相关。

其中, U—高校设置某一专业的总效用;C—专业办学成本, 主要为分配给各专业使用的各项资源的价值, 但不包括面向全校服务的公共资源的价值;R—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 可以用专业的热门系数 (填报某一学校某一专业的志愿人数与该专业招生计划的差额与招生计划之比值) 来表示。即:

Z为填报志愿人数, 常数K为该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 R值越大, 则表示专业越热门, 生源的数量越多, 质量越好, 该专业录取分数线越高, 该专业在生源市场的竞争力越强。R的大小取决于填报该专业的志愿人数Z, 家长或学生的专业选择直接影响着R的大小。此外,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家长或学生依据劳动力市场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专业的个人收益率等选择理想的专业, 因此, R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某一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基于这一模型, 高等学校在选择进入某一专业时, 在专业办学成本C一定的情况下, 倾向于选择R值越大的专业进入, 即选择热门专业进入;在R一定的情况下, 倾向于选择专业办学成本C值较小的专业进入。

在选择进入的方式上, 根据高校进入新专业采用的不同方式, 进入可以分为“模仿”和“创新”两种方式, 根据进入者原有的专业办学条件, 可以将进入方式分为“全新进入”和“内部调整进入”。一般情况下, 由于“模仿”的方式有现成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 “内部调整”的方式有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资源可以共享, 以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要比另外两种方式容易且成本低。目前, 高校倾向于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 但采用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 很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容易导致高校之间专业“复制”, 因人而设、趋同等现象。

高校选择退出某一专业, 则意味着已经投入的办学成本中一些适应性狭窄的专业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不能为其他专业继续使用的专业办学成本将沦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越大, 退出成本也就越大。而同时这一专业的专业教师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或专业转型的需要, 他们必然反对学校退出自身所在的学科专业。因此, 相比较于新专业的进入, 我国高校退出某一专业不仅难度大且速度缓慢。

综上,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存在, 一方面促使着高校为实现自身的办学效用, 主动迎合和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调整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但另一方面, 任何经济动机都是以追求私利为最终目的的, 这种私利性常常使得高校只注重眼前的短期需求和短期效益, 而忽略专业设置的长期需求和效益, 其直接的后果是: (1) 一些热门的、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大幅度扩张, 而一些就业范围小、收入低的专业则发展缓慢, 通过对2003-2008年教育部备案或审批通过全国高校新设置的专业数进行分析, 可发现哲学、历史学等专业平均每年新增专业布点数只占平均新增专业总数的0.2%和0.5%, 而管理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等专业, 则分别占了16.8%、21.5%和30.3%。 (2) 高校在选择进入某一专业时, 依赖于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资源以及现成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 使得许多高校的专业因人而设, 专业“复制”、“雷同”现象严重。 (3) 在专业的退出上, 退出的沉没成本直接影响着退出的难度与速度, 导致劳动力市场上过多的“高等教育无效供给”和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 促进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合理实现, 发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积极影响, 减少其消极影响, 是高校专业设置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的宏观考察: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

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理论模型, 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与专业办学成本是直接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两大因子, 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从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与专业办学成本入手, 通过对其的调节引导高校专业设置朝着国家对人才需求方向发展。其次, 在不同的专业之间, 通过具体的调控政策,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选择以及改变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 是政府调控的又一措施。

(一) 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 促进信息的畅通与对称

社会的发展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 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派生对教育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供需信息决定性地影响着高等学校做出进入或退出某一专业、扩大或缩小某一专业规模的选择。为此, 政府应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定时免费公布信息, 在高校、学生及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1.定期公布全国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区域的专业布点总体情况代表了一个地区的专业结构。所谓专业结构是指专业的类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组合方式。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学校专业人才的供应情况, 反映了该区域教育系统的功能。因此, 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既是各种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的重要依据, 也是高等学校进入或退出某一专业、扩大或缩小招生规模的决策依据, 因此, 政府应每年或隔年公布全国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

2.准确收集、反馈和公布各专业的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反馈包括就业率的反馈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反馈。教育部自1999年开始公布直属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 并取得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所公布的就业率“注水”或“掺水”现象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反馈上, 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有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反馈机制,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及时反馈毕业生流向的岗位、薪金等信息, 而这些信息作为市场信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需求情况。但在我国, 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跟踪调查尚处于空白状态, 因此, 如何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反馈机制是我国政府应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做好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和预警工作。为进一步帮助学校和学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信息,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如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当地的产业政策, 搞清楚哪些是主要产业, 哪些是支柱产业, 哪些是新兴产业[3]。同时, 结合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状况对未来一个时期市场的人才需求做好预测和预警工作, 便于高校、学生和家长对各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做出尽可能科学有效的决策。

(二) 转变角色, 充当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战略投资者和布局者

为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政府应首先改变自身角色, 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直接管理者中解脱出来, 转变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战略投资者和布局者, 通过各类政策引导高校自觉主动地朝着政府拟定的方向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 尤其是财政政策, “财政机制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稳定器和改革与变化的重要杠杆”[4]。它使各种权利的表现成为现实, 虽然经济手段不是影响大学权利结构和行为的唯一因素, 但确是唯一的、具体的、定量的、可控制的因素。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方式, 这种拨款方式, 体现了学校之间享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 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 这种方式没有体现出政府拨款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 无法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效率目标。因此, 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应区分不同类型与层次专业, 采取差别调控的政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根据不同维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 按照学科性质可以把专业分为基础专业和应用专业, 依据专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基础专业、长线专业和一些新兴专业, 由于投资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 毕业生就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等原因, 日益受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冷落, 如:农学、纺织、国防军工等专业。对于这类专业, 政府应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 想办法使其“升温”, 如通过设立国家专项经费、特别津贴和提高生均拨款等方式给予学校财政帮助, 降低学生学费标准, 提供就业优惠或保证政策吸引优质生源。对于一些热门的应用专业和短线专业, 为防止专业人才过剩, 造成资源的浪费, 则要进行适当的“降温”, 政府可以降低生均拨款, 提高学生学费标准等控制专业的布点数。通过“升温”与“降温”并举, 实现专业数量与结构的均衡分布。

三、高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的微观考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我调整

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 围绕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效用函数的两大因子R和C, 微观层面考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我调整, 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专业选择, 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增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

1.高校应做好信息的提供与收集, 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信息对称是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和高校科学设置专业的首要条件, 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对称不仅是政府也是高校首当其冲的任务。在提供信息方面, 高校应准确公布学校各专业生源的报考和录取比例、录取分数线、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 供其他高校、学生和家长参考;在信息收集方面, 应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收集专业人才的供需信息, 加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论证, 做好各专业人才的预测工作。

2.推迟专业选择的时间, 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为解决考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问题, 高校除了提供尽量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供家长和考生参考外, 还可推迟学生专业选择的时间, 即学生入学学习一定阶段后再定专业进行分流培养。推迟专业选择的时间, 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于“刚性”的弊端, 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合理性, 降低了高校专业设置的风险, 同时也在高校内部建立了专业竞争机制, 促进专业的优胜劣汰, 通过学生的选择促使“夕阳专业”退出和这些专业教师的转型及自我升级。

3.发展高校战略联盟, 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办学之路。专业办学成本是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又一因素, 但高校以育人为目的, 不可能成为“成本最小化者”, 只能通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 提高专业的办学效益。实施战略联盟策略是高校应对资源短缺,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对应于企业的战略联盟, 高校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 (或高校与其他特定组织、机构) 之间, 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战略目标, 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5]。根据联盟的对象, 我们将高校战略联盟分为校企联盟和校际联盟。

首先, 校企合作是解决高校资源短缺和专业退出沉没成本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新专业的进入和原有专业的退出, 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均要发生变化。这些新资源的获得和原有资源的处理是阻碍“朝阳专业”进入和“夕阳专业”及时退出的最主要因素。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是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 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多由行业企业提供, 教师多数聘任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专、兼职结合[6]。在我国, 校企合作已经提出多年, 但企业的参与力度不足, 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学校、企业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为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学校应主动走进企业, 了解企业需求, 主动开放企业所需的资源, 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其次, 校际合作则可以有效实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具体来说主要有: (1)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互通有无, 避免专业设置的低层次重复, 减少高等教育的“无效供给”; (2) 突破学科专业设置的办学空间, 各联盟高校之间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 取长补短, 打造各高校自身特色专业; (3) 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 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如通过教师互聘, 学分互认, 网络图书资料互借互换等, 减少高校专业设置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出, 降低专业办学成本; (4) 开展联盟高校之间的教师专业活动, 通过教师互聘或提供教师在联盟学校之间进修的机会, 帮助教师在原有学校原有专业退出后重新就业或专业转型, 降低教师对“夕阳专业”退出的阻碍。

4.构建专业群, 走专业集群化发展道路。一般来说, 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 以某一学科为主线结合而成的一个集群[7]。由于专业群内的专业具有共同的基础技术与能力要求, 通过专业群的构建, 可以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统筹利用, 将各专业分散的实验、设备、设施资源整合为系统的专业群资源, 将分散的师资整合形成专业师资团队, 在提高专业办学实力的同时, 实现资源的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专业办学成本。为此, 高校应通过构建专业群, 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 在学科的交叉渗透中, 不断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M].王业宇, 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5.

[2]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5.

[3]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151-156.

[4]伯顿.克拉克, 等.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 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308.

[5]胡艳婷.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8) .

[6]徐秀萍.基于集群理论的高校专业设置[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6) .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对策

[作者简介]唐继红(1966-),男,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重庆4000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28-02

一、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

(一)专业设置的总体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3l所,占全市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1所(市教委主管7所,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管理12所,公办民助2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另有13所本科院校、7所独立学院和2所成人高校办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2010年,独立设置的3l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学生为35048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部属、市属高校,不含成人高校和军队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22%;招生人数为58803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35.84%;全市制在校生为146871人,占全市53所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8.5%,校均规模4735人。

31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235个,其中7所院校专业设置数不到10个,18所院校专业设置数在11-29个之间,6所院校专业设置数超过30个。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全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设置的235种专业占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专业的28.5%,覆盖全部19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覆盖率100%。专业结构分布见表1。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专业设置不均衡,同质化严重。一个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其高等教育资源特别重要。目前重庆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设置不均衡,同质化严重。

由表2可以看出,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最多的前十个专业中,有4个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中排在1、6、9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布点多,设置重复,就业率低,是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建议严控招生规模或建议停止招生的专业。相反,相关部门经过数据统计分析,预测未来5年需求量最大的旅游管理类、电气类、机械类等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却只有一个专业进入前十位。

2 专业设置不能充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如何紧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不能够为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如表3所示,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材料工业等方面,专业布点和设置专业的院校数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重庆市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所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并未充分体现服务地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陆续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重庆市先后有6所院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已有2所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6所院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4个,重庆市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7个,分布在9个专业大类,但直接服务于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的专业只有10个,仅占重点建设专业的32.3%。

二、对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从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未来发展提出“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314”总体部署,到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重庆市的改革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重化工三大板块,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大力发展会计、法律、评估、设计等中介服务业。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高职教育最终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专业设置也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一)以就业为导向,围绕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产业群设置专业,服务城乡统筹和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要从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依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论证,优化学校的教学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围绕重庆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产业群设置专业。

(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导,规范专业设置,促进高职教育专业健康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2006年出台了《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在2009年全市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工作会议上,市教委牟延林副主任和高教处领导就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申报与重庆市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鼓励申报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的专业,鼓励申报填补空白的专业,对满足条件的民办院校设置专业采取政策倾斜。市教委应该积极开展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和指导,本着“优化结构,择优设置、控制数量,适度发展”的原则,修订完善《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不接受全市布点超过lO个的专业申报评议,专业布点在5-9的严格控制设置,专业布点少于4个的支持申报设置,规范专业设置。

(三)改革高职专业设置评审办法

上一篇:第一次考砸的作文500字下一篇:电工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