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等教育(精选12篇)
职业高等教育 篇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全面开展, 高职教育已经从侧重规模、外延发展逐渐向内涵、质量发展转变。职业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 成为各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然而从全国范围来说, 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究竟如何有效开展,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仍是一个亟需思考的课题。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 开展职业人文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开展人文教育,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 教会的只是学生“做事”的一面, 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的教育, 缺乏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 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因而不是一种完整的、健全的, 与党的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极不相称的。因此, 必须尽快改变并逐步扭转这种局面, 在高职教育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 使高职教育不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轨道, 能真正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培养出栋梁之才。
2. 开展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 己经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规模的迅速扩大, 已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 量的扩张己经基本完成。二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得以逐步改观, 由原来的茫然, 不理解、不支持、非议高职教育变为逐步理解、认同、接受、支持高职教育, 这不能不说是巨大且可喜的变化。但由此也带来了深层次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质量、特色、品牌问题,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必然在生存与发展上展开激烈竞争, 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大浪淘沙, 优胜劣汰, 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深刻反省, 务必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 即走质量发展型道路;必然要在强化管理、办出特色、创立品牌上下功夫;必然要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索, 从而自然而然地寻求新的途径和层面, 最终进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殿堂。正如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所认为的那样:“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 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 两者不可分割, 时代的发展趋势必然呼唤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关系到民族的存亡, 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关系到社会的进退, 关系到人格的高低, 关系到涵养的深浅, 关系到思维的智愚, 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3. 通过职业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和职业人文精神。
职业人文教育的功能是综合的, 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 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人文素质。优秀的职业人文素质表现为具备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及交流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精神表现在良好的职业道德上, 如敬业、责任心、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与纪律、毅力与耐心、协作与集体观念等。职业道德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有利于促进一个职业人适应能力的提高, 而这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职业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展职业人文教育, 着眼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人素质和职业人文精神。
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 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虽然取得一些成绩, 但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人文教育水平很不平衡, 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比如,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第一批23个基地53所学校中没有高职院校;第二批61个基地104所院校中有1所高职院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所属单位中, 第一届41所大学没有高职院校, 第二届52所大学中没有高职院校, 第三届61所大学中只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1所高职院校。第二, 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与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明显地不适应, 与社会专业技能人才的素质需求明显不适应。一些院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尤其缺乏以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内容的职业人文教育。
2.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第一, 科学主义价值观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居支配地位, 至今仍对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负面影响。回顾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 科学主义价值观始终占居支配地位。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而产生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经历了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 削弱了大批的人文院系。即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也无不体现了发展经济、服务产业发展的特定功能, 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是其主要教育教学内容, 人文教育自然处于从属地位。近年来, 加强人文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大学人文教育取得了成果。然而,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欠缺的格局并未改变, 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第二,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和目标是:面向地方、行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强调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但许多高职学校在办学中多强调职业技能培养, 而忽视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并未能将职业人文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的高职教育, 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制器”而非“育人”;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关注了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技能性, 忽视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上, 关注显性课程, 忽视隐性课程建设;在学生指导上, 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化和熟练, 忽视学生观察社会、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择业、创业的指导。
第三,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偏差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的问题。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尤其是缺乏职业特色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 人文教育未能紧密契合人才培养规格。大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 按照普通高校的思路安排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活动, 不仅人文教育的开展与专业教学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和矛盾, 而且人文教育内容脱离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起点, 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 效果不佳。特别是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 造成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致使学生毕业后严重地不适应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另一方面, 缺乏激励教师进行职业人文教育的机制。首先高职院校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现在高职学校的院系体制建构, 基本上依据学术领域为分工原则, 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其最主要的工作, 而参与人文教育活动被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牺牲, 所以人文教育就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其次教师们缺乏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的能力。高职学校教师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为主的教师。该类型教师大多毕业于工科院校, 动手能力强,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技能的掌握, 但较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由于该类型教师知识储备中人文知识的先天性不足, 即便在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种类型是以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为主的教师。该类型教师大多毕业于综合院校或师范类院校, 擅长于理论知识的教授, 而专业技能知识较为缺乏, 因此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也有困难。
三、实施切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职业人文教育
职业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知识教育为基础, 以职业性为本质特征, 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和职业人文精神, 是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一种形成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精神的教育活动。
1.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 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其核心是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要素是知识, 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 反映到教育人上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就是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核心要求, 有利于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功能互补, 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 为提高学生职业性素质奠定基础。
2.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现代模式。
在明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之后, 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特点、内容、功能, 构建职业人文教育的现代模式。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实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人文教育新模式。
3. 构建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职业内涵, 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 尽可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把职业技能、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融进高职校园文化之中。开展面向企业和行业的社会实践, 把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4. 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人文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的人文教育评价体系, 有利于确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有利于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教育培养模式。包括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状况的考核评价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考核评价两方面。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建设、职业人文教育课程开设情况、专业课程渗透人文教育情况、第二课堂开展情况、职业人文教育规章制度建设情况、设施条件与经费保障情况、人文素质教育覆盖面及教育效果等方面。
(屈善孝,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副研究员, 北京100024)
摘要: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重心。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究竟如何有效开展,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仍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办学理念、构建人文教育的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人文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人文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3) .
[2]徐公芳.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8) .
[3]王金星.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报告[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
[4]刘继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选择[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8 (05) .
[5]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5) .
职业高等教育 篇2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乱,而且每天上课和实习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因此,德国的教师不能采用我国的教学方式,只能采取学生问、教师辅导的方法。
其次,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费用。在德国,由于学校没有实习机构,学生到实习机构实习时,路途遥远的学生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而我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校里实习,去实习如同到教室一样方便。德国的学生不但“伤财劳民”,而且长时间开车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国的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推出了“一体化,双证书”培养模式,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培养出来的职校教师不但精通理论,而且能传授技能,教学与实习可以“一气呵成”,打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育模式,消除了理论教师不会带实习、实习师傅讲不透理论的弊端,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学习。
但是,德国严谨的教学方式具有优越性。到过德国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感觉,德国人太古板,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定程序或方法。如果不按其方法去做,他们会不高兴。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不然,那是一种严谨的作风。笔者有过亲身体验,在学习电阻整排焊接的时候,教师的方法是在电路板上装一个电阻,用夹钳夹住,然后焊接,如此重复。当笔者焊接了几个后,觉得用夹钳一个一个地夹住、松开,再夹住、再松开,很费时间,于是将电阻整排安装到位,一次性用夹钳夹住,再依次焊接。教师发现后非常高兴地夸奖了我。所以说,德国人严谨,但并不古板。他们强调学习的过程一定要按部就班,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这不是古板,而是在保证最佳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德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法也具有优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入学。在德国,职校学生从入学前考核开始就是严格的,学生申报学校的时候有面视一关,一般有5位面视考官,由教师、老板、工商会成员组成。面视最短时间30分钟,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对专业感兴趣,感兴趣才录取,对于没有兴趣或兴趣迷茫的学生则给予指点,引导其寻找合适的专业。在我国,没有教师或机构对学生进行入学前的兴趣指导和面视,只有缴费与体检,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做法。那样,就会减少许多由于学生不喜欢专业或兴趣不足而转专业或放弃学业的尴尬局面。
二是处理犯错误学生的方法。在学校中,学生犯了错误,即使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学校也不能开除学生。例如发现学生吸毒,只能与医生配合共同进行教育。德国人的理念是要教育学生走出困境,如果年轻人失去了学校,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而在我国,不要说吸毒,就是作弊也是要被开除的,理由是为了学校的名誉,为了引以为戒、杀一儆百„„,很少会为犯错误的学生着想。开除了学生,只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似乎只是标语。
三是思想教育。在德国,从不强迫学生去做什么,只是告诉学生在一个集体或一个行业中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对待别人,自己做完一件事情,或说完一句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处世能力。这种“待人如待己”的处世思想使德国人很和气、很友善。在这方面我国欠缺的很多很多,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消失了。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必须加强,不能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四是教学方式。在德国,学生上课先自学,然后再讨论,最后得出观点,或请教师进行讲解,或向教师求助。这样的上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都具有很好的口才和表现力。而我国的学生上课最多用的是耳朵,语言表达则缺乏锻炼。当然,教学方式是由国情决定的,国外是小班课,一般每班在25人以下,而我国是大班课,每班少的有四五十人,多的有七八十人。怎样在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深入探讨。
五是鼓励式教育方法。在德国,采取的是鼓励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在一次高中生毕业典礼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光碟,在学校的大屏幕上放映,最后还要拍卖自己的作品。大家笑过之后,有家长用25欧元买走了他的作品,这就是一种实质性的鼓励。德国人知道参天大树是在富于个性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六是“包容式”毕业。德国的职校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培训机构会将其安排在机构里再学习工作半年,并且付学生全额工资,目的是避免学生刚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也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我国也用分配或推荐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做得像德国这样完善。
此外,德国的技能关卡远比我国严格。在德国,每年职校毕业生都要通过工商会的考试,通过者才能领取技能上岗证上岗工作,如同我国的中职生毕业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一样。但是,德国的考试把关非常严格,每个考生要通过理论与实操考试,一般理论考试需要2个小时,实操则由专业而定,例如机电专业,一般考试需要6~13个小时,并且有5个监考教师监考,不存在作弊现象。因此,通过考试的学生都能真正达到技术要求,是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最大愿望就是能一次性地通过毕业考试。而我国现在可谓证书漫天飞,只有初级水平的技术工人却有技师证书,很难想象我国技术证书的含金量是多少。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三年才能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竟然能在一个月之内培养出中级工,半个月之内能培养出高级工。不说是天方夜谭,也足以让人惊诧莫名。
职业高等教育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素养 教学质量 院校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型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对人才的需求也从粗放型、简单型转变为精密型、高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教师的素养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素养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业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查表明,国家公办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依然起到主流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私立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理应是公家办学,但现在私立院校发展有赶超公办的势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办学校体制落后,公办学校依然延续着很多年以前的教育教学体制,老旧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公办院校硬件投入有限,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然后是办学质量,公办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有编制,很多老师不思进取,不追求教学成绩。还有师资队伍,公办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高,思想固化,缺少新鲜的血液加入。最后是考核机制落后,公办学校考核机制相对宽松,而私立学校“针针见血”。这些问题,有些是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解决的,但如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老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师是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每天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普遍是:理论知识有限,学习主动性不高,并且自我约束力较差。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关教学方法,而是应该体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理论够用,重在实践。在讲到某一个工程项目需要相关理论知识补充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作为此类院校的教师,要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假如我是一个这样的学生,老师该如何讲,我才能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下,学生才能明白老师所讲授的东西。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教师业务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教师不要总抱怨学生上课不爱听课,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类学生大多都到了成年的阶段,这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形成时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90后的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思想活跃,他们也希望老师不再是过去传统的教书先生,上课就像和尚念经文一样的枯燥,而是希望老师能和他们站在时尚的前沿,成为朋友,哪怕给他们讲道理,也应该以一种轻松、幽默、和谐的方式进行。
2.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是教师素养的一个体现
职业类院校既然为“职业”二字,那么就要求此类院校的教师应该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工程师、学者。但综观当前我国很多职业类院校,很多就仅仅落实在招牌上了。职业类公办院校的教师虽然学历比较高,但大都是刚刚从公办普通院校毕业的本科、硕士生,他们接受的是公办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育。这些教师自己都没有实践过,可想而知,他们能给学生教授多少职业技能知识。正是以上的原因,现在很多私立院校在招聘相关教师时,明确提出不仅仅需要学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企业实践经历。所以,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职业类学校办学的精神,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师应该在每学年参加本专业企业的相关学习,调研企业当前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把企业的相关职业技能以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信息带回学校。作为学校层面,更应该注重“校企合作”,即:把工厂搬到学校,把企业办在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就是外面企业需要的技能,学生一毕业,马上就可以进入企业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过程。笔者所在的院校正是充分理解了高等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使学校的教育在社会上得到了普遍认可。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这个职业是社会发展的灵魂行业,教师的素养水平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个国家教育的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职业能力再思考 篇4
一、高职教育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 问卷设计内容
调查内容涉及“你目前从事的职业及岗位”、“你认为最重要的会计职业能力”、“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你从事的会计岗位影响程度”、“你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你的职业发展影响程度”、“你认为影响你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会计人员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等系列问题。被调查的179位学生中, 首届中专会计专业学生86人, 首届高职会计专业学生93人中, 目前其职业情况见表1。
根据访谈内容, 如“你认为最重要的会计职业能力”、“会计人员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同时参考国家会计学院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认定标准, 笔者设计了会计职业能力问卷, 具体情况见表2。
(二) 问卷调查分析
从上述显示的数据可见, 80届学生从进校至今整整三十年, 其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少数从事会计和教学外, 大部分在企业、政府机关、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担任主要领导职务。2001届学生实际工作近七年, 其中有60.2%从事会计工作, 有39.8%从事管理、营销、教育等其他职业岗位。80届所有学生都认为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驾驭风险、人际沟通、终身学习、诚实可信等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 绝在多数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选择判断、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创新等能力和敬业精神。2001届学生也一致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综合分析、人际沟通、终身学习能力。这使得笔者对目前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会计教育产生许多思考, 哪些是支撑他们职业发展关键能力, 最能使其适应未来职业生活, 以及继续教育所需要的完善基础是什么?重新审视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职业能力, 对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高职教育会计职业能力内涵
(一) 会计基本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从业能力, 包括与会计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单项与综合知识。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等知识与技能。对于专业基础理论, 不能本着知识够用的指导思想, 而是在基础理论课不减的情况下, 设置宽泛的专业课程, 从两届学生的调查“你认为会计应具备哪些职业知识”结果显示, 所有学生都选择基础会计知识, 80%以上选择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多数学生认为, 对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不仅仅要掌握, 还要熟知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 并理解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应用, 对某一会计领域的会计现象和会计事件进行合理恰当地处理, 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会计基本职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胜任会计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会计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 这种能力强调的是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会计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包括制定会计工作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会计知识、新会计准则等。如会计选择与判断方法: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有很多选择的空间, 有存货计价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下应用, 对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本、利润分析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又如控制和驾驭风险的方法:会计报表体现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什么问题, 有哪些风险, 会计分析的重点和财务决策方法的应用等。会计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 是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会计方法的重要手段, 对会计方法能力的要求是科学思维模式, 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
会计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如团队合作、协调沟通、人际交流的能力, 稳定、冷静、认真、细心、严谨、可靠、敢于坚持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处人处事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 又是基本发展能力, 是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会计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
(二) 会计综合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即关键能力是指会计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 是超出会计职业知识与技能范畴的能力。它是会计方法能力和会计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会计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超越了会计职业、会计职业知识与技能范畴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对新的会计准则、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对整个会计过程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包括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风险管理、合理化建议、经济和法律意识等。从调查中可见, 80届学生中有70%以上认为经济法、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知识等基础知识很重要, 并认为要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 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和管理中去。同时他们还表示, 会计知识更新快, 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更需要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会计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
会计方法能力是指会计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财务决策能力, 会计信息的运用、评价、传递和披露能力, 会计全局与系统的思维, 会计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等。如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会计计量的模式、会计假设、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实务的操作等方面, 都需要有所创新, 会计工作的创新能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从而带动经济效率的增长。这一能力是会计方法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社会能力是指价值观、态度、行为等能力, 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具有自信、积极、勇气、胸怀等态度, 具有善于学习、合作沟通、人际交流、有追寻理想等行为, 具有自我控制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敬业精神, 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崇尚正义、心地善良、意志坚韧等内在个性品质, 具有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人的内在动机等。它是会计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关键能力源于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而高于会计基本职业能力, 是会计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 其强调的是, 当会计职业发生变更, 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 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这种能力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会计人员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 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通常被称为跨职业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会计职业教育中又被称为关键能力。
三、高职教育会计职业能力的思考
(一) 进一步确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指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不仅强调针对职业岗位的操作能力, 还注重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造力等职业素质。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有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 对“工学结合”的理解趋于片面, “高职教育培训化”的倾向日益突出, 使得高职教育中的技能教育过于狭窄。会计教学也不例外, 学生的实践性教育通常是简单的重复记账而缺乏系统的练习, 涉及的会计业务通常是单一的而缺乏综合的内容, 并缺乏情境训练。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能力内涵, 能进一步确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以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二) 理性选择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选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依据。这里涉及到高职会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两个问题,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了会计职业能力内涵后, 就能更加明确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 从而理性地选择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有效地进行会计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根据会计岗位的特性, 会计教学工学结合模式可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加强实践性教育, 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会伴随着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 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统一。
(三) 尽快使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变化
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化快于对理论研究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 劳动力市场需求量最多的既不是仅具有力气而知识、技能含量极低的农民工, 也不是只具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与技能的理论研究型人才。我国目前需要的是大量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某项技能, 胜任某项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 在职业变化加快的当今,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而保持不变, 跨岗位、跨行业、跨职业三大职业变动成为可能。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基本职业能力, 还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 具备跨岗位、跨行业、跨职业的本领, 以适应职业不断变化和劳动市场变化的需要。
(四) 更好地促使学生个体未来职业发展
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是综合的, 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面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 但从笔者对80届学生的多次访谈中发现价值观等基本素质更重要。当被问及“影响你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校友们最多谈及的是价值观, 是诚信、责任、品德等。80届学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集体企业或政府机关到自己创业, 从基层会计到高层管理者等一系列的转变, 支撑其职业发展的, 除了对于机遇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关键能力。注重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兰、甘璐:《会计人才需求及职业能力评价社会调查》,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8年第7期。
[2]Neville Bennett.Elisabeth Dune and Clive Carre:Skills.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职业发展教育职业意识 篇5
确立职业意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教学内容:
(1)职业意识的概念;(2)职业意识的内容; 第一节 职业和职业意识
威廉.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和“劳动的社会分工”的理论,从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促进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分工理论的发展,各产业在专业化的条件下发展迅速,这不仅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生产作业,也产生了不同的职业。
一、什么是职业?
如上所述,职业是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分门别类的生产作业,是劳动分工不同出现的一个概念。职业是五花八门的,只要有要求,就会有人做。简单记忆,就是“众多的社会劳动分工的名称”。
我们经常提到和使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海关、邮电、保险等等是行业,行业中不同的生产作业才是职业。不同职业虽有一些共同的职业要求,但更多的是专门的职业规范。例如“善待他人”是公民要求,是几乎所有职业做人起码的标准。而对于“顾客永远是正确的”就更适合直接面向市场的职业,如果一定要坚持“客户永远是正确的”,那只好在商业谈判时放弃所有利益。必须区别职业的特殊性。这使得不同的职业又有一方面的要求是相同的,那就是都需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
二、职业意识的概念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职业意识首先是敬业精神。敬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充满激情,用极大的热情做人做事。杰克韦尔奇说“如果有那一种品质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们比其他人更在乎”。真正做到完全不在乎的,除了哲学家以外,就是社会的废物,因为他们缺乏对成功的渴望,用“看的很开”的潇洒来掩饰“达到很难”的尴尬。终究是无补益于社会的。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意自己被别人尊重和认可是每一个健康的平凡人的做好工作的最好动机。
一个肮脏的灵魂是永远无法去成就善果的,不管他伪装多高明。敬畏自己的工作,心甘情愿的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把职业、工作作为生命的主要部分,进而全力以赴。敬业的要点是:“遵章守法、兢兢业业、聚精会神、想方设法”
第二节
职业意识的内容 职业意识作为多种职业要素的总和,内容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一一列举,但主要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七种意识”。这一点和用人标准一样,不同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有不同的偏向。诸葛亮是能够称得上“知人善任”的,他有著名的七条用人之计,那就是“问之以是非以观其智,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性,期之以事以观其信,临之以利以观其廉”。考虑不为不周到,但也有错用马谡,痛失街亭之过。所以七种意识之外,尚需要更多的职业修养。
一、诚信意识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企业、一个职业人、市场信誉是可以用价值(金钱)来度量的(信誉度)所谓名牌、品牌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就是这个道理。做一个成功者,首先要是一个信誉良好的人。简单的讲,就是言出必行,即使在兑现承诺时会造成自身一定的利益损失也在所不惜。这也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点。中国古代关于信守承诺的传奇很多,著名的“爱情宣言”大家也许不陌生,“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听起来就让人感动,对照自身,很多现代人难免汗颜。人们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见对于诚实守信的渴望。
二、利他意识
市场经济开始阶段,有关于市场经济“十大关系”的讨论,其中有一种关系是“利人还是利己”,当然二者不能完全偏废。但讨论结果,有专家建议在商品的二重性特征中加如第三性特征,那就是商品的利他性。事实上,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为他人所用的价值,企业的各项利益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完全取决于顾客是否购买你的产品,所以就有了,大家都熟知一句话,“顾客是上帝”,虽然心术不正者往往把上帝作为宰上一刀的对象,他们在制定目标计划时把顾客当上帝,而在执行计划时把顾客当傻瓜。但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商家,充分认识到顾客的不可侵犯性。
顾客是商品的接受者、选择者、购买的决定者,顾客是商家的衣食父母,对待顾客的态度,实质上就是对待自己“饭碗”的态度。市场的回报是公平又残酷的。于是有了著名的营业员守则:
顾客永远是正确的
第二条、假如顾客错了,请按第一条执行
我们可以推广到一般,那就是: 第一条、努力让所有打交道的人满意
第二条、如果别人不满意,那是我们自己还不够努力。
三、团队意识(沟通合作意识)
团队与社会、整体是统一的,但有时又是矛盾的,对立的,所以要正确处理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的是在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应该具备的意识。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经营团队,是由所有员工所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他既由大家来维护、创造,又给每人带来了生活的经济利益与精神满足。维护团队的声誉和利益,不说诋毁团队的话,不做损害团队的事。简单地讲就是:保守团队的商业秘密,积极主动地做好团队中自己的工作,及时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尊重和服从领导,关心与爱护同事,建立团队内部的协作,开展有效、健康的部门、同事之间的合作竞争,互为平台、互通商机、共同进步。
社会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团队协同努力才能取得大的成就的态势。在改造自然,创新人类生存环境的实践中,工作要求在提高,成功难度在加大,对其他人的依赖在升级,团队意识必须强化,一个人不能包打天下,在团队中才能互为平台,共同进取。处理好团队成员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原则却很简单,永远莫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爱和包容是促成1+1大于2的关键。这又需要有沟通的意识和技巧,语言沟通的关键是知道想说明什么?知道想掩盖什么?怎么说?行为沟通的要义是明白各自的目标和需要,怎么做?心灵沟通的根本是观念一致、意识相通,怎么领悟?
四、自律意识
自律意识就是,分清职业与业余的不同,从而在扮演职业角色时,能够克制自己的偏好,克服自己的弱点约束自己的行为。
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但成功者之所以能克服这一弱点,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之外,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讲到,这里稍做解释。有人把不愿意学习或者不愿意努力工作归结于没有兴趣,本身就是对自身弱者的承认,有强烈社会责任的人,是不会允许兴趣左右行为的。“当心中有远大目标时,你会把劳动当成休息”。生活有无穷的乐趣,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工作有无限的动力,重要的是你是否把它当成生命的共同体。
五、学习意识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知识不断出现。每个人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意识、不断充电、吸氧、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促成职业生涯的成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是很简单的,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我们总是提到有些人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主动性,除了责任意识淡漠以外,就是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找不到持久的学习原动力。其实非常明了,学习的原动力就是未来的不可知。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只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大学习的力度。但是,另一方面,未来又是可以预见的,至少我们知道未来进步后的社会对知识要求更新、更多,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想以不变应万变只能是被变化的社会所淘汰。不过学习的方式未必局限于在学校学习,也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社会实践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之一。学校学习的特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为以后学习效率的提高创造基础条件,还有就是它是最经济的事,毕竟在时间交换之下,3年或者4年你会学到也许是前人一生的知识,用3、4年交换一生,当然经济了。
六、服务意识 与利人意识类似,服务也是对他人而言的,不过其强调的不仅仅是在提供商品和劳务时的有利他人的意识,而是包括职业选择、职业合作,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都要具备服务意识。这就不难解释各种职业没有贵贱,只有分工的道理。服务他人特定性较强,服务社会就不一定有特指了。广义的服务是很宽泛的,甚至包括团队合作中为他人创造成功条件和机会。正如对别人的帮助,最大的不是资助他们财物,而是教会他们获取财物的本领,为他们创造获取财物的条件和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会我们做人道理、做事技巧和能力的人要比仅仅供给你财物的人对你一生贡献更大,念及此,对这些人的感恩之心就会发自内心,推而广之,就会形成对整个人类的博爱。
七、责任意识
简单理解责任意识,就是做到位、做最好是分内的事,不需要某种刻意。刚才提到学习工作的动力中社会责任感是关键之一,上升一个高度理解,在观察问题的着眼点、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解决问题的着手点上,都存在责任意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是责任,成就人生、造福人民也是责任。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做出满足需要的事情,因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为什么有的人无所事事,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来体现价值呢?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装着社会。只有把一切的努力都变为责任意识的习惯行为时,才是强烈的责任感。“立善不奖”,是一种更高的责任标准,意思是知道自己在做好事而去做了,没有必要奖励和称赞,只有到了做好事就是一种自觉的习惯,连做好事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察觉时,才是真正应该奖励和提倡人们效仿的。
职业高等教育 篇6
1.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分段贯通式”的实际应用
2.专业设置衔接
3.教学内容衔接
4.教学方式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
中国分类号:G71
近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职业教育有了蓬勃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和高等教育的衔接自然倍受人们的关注。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讨论的是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顺利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对于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目前对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分段贯通式”。即将一所或几所中等职业学校与专業对口的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采取“3+3”的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3年在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合、重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3+3”方式能够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前3年在中等职业学校),有利于降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度,又能减轻高等职业院校的压力;(后3年在高等职业学校),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模式。
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对于如何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些思考:
一、专业设置衔接
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数量比中等职业专业数量少。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农林、资源与环境、能源、土木水利工程、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商贸旅游、财经、维护艺术与体育、社会公共事务和其他共13类270个专业。这些专业所培养的人员能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千余个职业岗位。但是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高等职业学校中很难找到对应或相近的专业,面临转换专业的不得已选择。
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也需要加快速度。尽快修订和实施新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接。建立专业设置信息采集平台,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专业设置的合理化建议,完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统筹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避免重复设置专业,使两方的专业设置顺利衔接。
二、教学内容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制定的教学标准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强调“实用性”,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更侧重“研究性”。同时,两者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
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中注重针对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方式值得肯定。在本校的教学中,尤其是会计专业,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的针对性教学,受到学生的积极拥护。而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延续这样的“证书型”导向,鼓励学生继续追求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既加强了学生对教学的兴趣,也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实用性。以会计专业而言,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一旦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可鼓励学生考初级会计师;而到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可以鼓励学生考取“中级会计师”证书,进而考“高级会计师”证书,甚至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在学校上学期间尝试考注册会计师。两类学校分工合作,中等职业学校注重职业教育的基础类课程,而高等职业学校完成大量的更高等级的专业培训,同时培养学生研究本专业的兴趣和技巧。
三、教学方式衔接
我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大部分教师已经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但高水平的课件制作对于教师的计算机知识的要求较高。而现实是,很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能力上较弱,这也影响到了课件的质量。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较高,如果联合办学的高等职业学校能够将高质量的课件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或者共同研究如何做好基础类的中等职业教育课件,以便顺利衔接高等职业教育接下来的内容,那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会有个很大的提升。
四、教师衔接
新形式下的职业教育对中等学校的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中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较少,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据调查,教师的学历中,中专、专科占大部分,本科、研究生的较少;很多在校教学的教师没有经过进修培训提高;多数教师没有进过企业,缺乏实践经历。
要以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一是要鼓励现有的教师积极去提升自身的学历。二是分期选送教师去高等院校进行培训。三是建立“校企合作”,让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有机会去真正学习体会实际操作技能。四是鼓励教师去考职业资格认证,成为“双师型”人才。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使整体素质有大幅度的提升。
五、招生考试衔接
高等职业学校的对口招生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提升学历到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愿望,但最担心的是毕业后要参加的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能否顺利通过。其实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入学考试的理论型考试应该适当弱化,而真正的职业高等培训可以在入学后再严格要求。像国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规定凡高中毕业生活同等学历都可在高校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取得这种学历就有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资格。这种策略无疑能提供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能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
职业高等教育 篇7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差距比较
1、培养模式比较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学科本位”的培养模式, 强调学科性, 在教学中更注重教学的理论性、基础性, 淡化、忽视实践技能培养, 部分院校过多引导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 没有把职业教育、职业技能、职业定位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目标。
欧美职业教育实施“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 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 还是英国、澳大利亚的“CBET”模式, 即“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定位始终是职业教育, 都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2、课程设置比较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理念是“理论教学占主导”。强调课程本身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 重理论、轻实践, 重基础、轻能力, 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之间、课程设置和岗位群所需能力要求之间出现脱节, 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欧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理念是“实践教学占主导”。以德国为代表的阶梯型课程设置, 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 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为3∶7。以加拿大为代表的模块化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平行设置, 按基础、专业和实际工作需要顺序排列, 突出实践教学主导地位。
3、教学方法比较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被动和从属的。部分高职院校, 虽然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因对新教学方法缺乏研究, 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多媒体课件等于纸质教案的电子版。
欧美职业教育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 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获取。在教学手段上, 综合运用了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
4、校企合作方式比较
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比较弱, 缺乏校企合作的机制, 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所谓“顶岗”实习, 实际就是就业, 基本游离于学校管理体系之外, 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使学校和企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双赢”。
德国和日本校企合作是政府直接干预, 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 对教育水平低、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 减少或停止其财政支持。美国采取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需要, 以合约为纽带, 互通有无, 自由组合, 实施市场化模式下的校企合作, 如硅谷模式。
5、师资队伍素质比较
我国高职院校理论型、教学型的教师多, 技能型、操作型教师少;理论课和文化课教师多, 专业课教师少;教学课时多, 教师数量少, 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 工作强度大, 没有时间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更别说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
欧美等国家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应获得博士学位;二是除外语教师外, 必须有五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同时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在任教四年以后用半年时间去对口单位从事应用研究或实际工作, 以便教师补充新知识, 增强实践能力。学校还从工厂、企业中聘请符合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 作为专任教师的补充。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
1、坚持市场导向,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要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 根据地区产业发展需要, 打破学科界限, 减少课程门数, 建立模块化、小型化课程体系。学校进行课程结构设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 科学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把握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权重, 实践教学学时数平均不低于总学时的40%, 突出核心课程建设和核心能力培养。
2、突出能力本位, 进行教学改革
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双证教育”模式, 以职业资格为导向, 改革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办法,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整合, 加大职业资格教育的比重,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在做好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高职院校科技开发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为高职教育发展培育更多的增长点。
3、以学生为本, 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体现在教师由教学主导者变为教学推动者、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教师引导和大纲统一要求下, 学生自主选择实践课程模块, 自主确定课程难度组合, 自主选择实践形式和考评时间, 建立自助式、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4、坚持共赢原则, 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下去, 必须坚持“共赢”原则, 即互惠共赢, 风险共担。首先, 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专门管理部门, 通过政策引导、专项考核, 鼓励教师带着课题深入企业交流学习,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交流期间学校给予计算工作量和支付相应补贴, 交流结束根据交流成果及企业满意度列为职称晋升的加分项目。其次, 企业要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和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及考核, 并由专人负责指导顶岗实习学生,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5、提高认识, 抓“双师”建设
高职院校的新教师第一学年不承担理论课教学, 由学校安排到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并要求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或专业技能资格证书, 持“双证”上岗。学校在职称晋升、工作量计算、继续教育等方面以“双师型”为标准, 对“双师型”教师给予政策倾斜, 让教师从主观上重视对自己“双师”素质的培养。此外,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从各企事业单位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承担学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工作, 或者聘任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设计顾问。
参考文献
[1]闫明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 《职业技术》, 2006年7期;
[2]左家哺、彭蝶飞、屈中正,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2期;
[3]张建党、武媛媛, 《美国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历程和启示》[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5年5期;
[4]韩培花、宋秀英、尹丽新,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5期;
职业高等教育 篇8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 传统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而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又没有得以重新建立, 使得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混乱。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很高, 他们一部分人不愿意学, 一部分人不会学。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本身就不很好。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很多时候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不惹事生非, 进而学到一定的专业技能上面, 而在如何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上, 认识还不到位, 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自然也不力。尤其是会计专业,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应作为整个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 教育方式单一, 教育内容少。
在教育方式上, 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一讲, 班主任有时也讲一下。在教育内容上, 主要是教材上的一些内容, 不系统, 不全面, 不生动。即使是教材上涉及到的内容, 也主要是背一背, 应付完考试也就完了。其实,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以及会计职业技能教育, 更主要的是这些教育都不是死板的, 而是鲜活的。
(三) 社会负面影响大。
在我国现阶段, 传统道德价值受到强烈的冲击, 有的本身也确实失去了意义, 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未完全得以建立起来, 法律制度还远未完善, 有法不依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老实人吃亏的事的确大量存在, 社会上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不正之风十分普遍, 这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十分不利的社会影响。我曾经对学生讲会计人员应如何遵纪守法, 就有学生对我说她的姑姑在一家公司当会计, 工作很轻松, 公司领导也很器重, 其原因就是因为与税务人员关系好。所以她就认为当会计重要的是要搞好与各方的关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 充实教育内容。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和会计职业技能教育全面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即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忠于会计岗位, 热爱会计事业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的艰巨性, 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为以后走上具体的会计岗位打好思想基础。其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 经常与钱、财、物打交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每一个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 其次才是一个社会人。良好的价值观是学生走上会计岗位后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指南。最后还应帮助学生形成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个性, 因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会计工作更是如此, 所以良好的个性对会计人员工作成绩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会计人员必须谨慎执业, 一切工作都必须在会计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会计人员仅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会计工作者的, 还必须要熟悉并了解会计法律法规, 按照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处理会计事务。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将法制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是加强会计职业技能教育。会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要做一名称职的会计工作者, 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而且要有会计以及其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一个对会计一知半解, 连简单的记账算账都做不了的人, 自然也无从谈起会计职业道德了。因此职业技能教育是整个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二) 改变教育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要不断探索现实社会中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新情况, 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中, 切忌一味地讲大道理, 背死条条。既要让学生知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 更要以现实的、身边的、鲜活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 让学生去思考、去判断, 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在教育形式上, 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案例、讨论方式进行;也可以在课外, 通过讲座、征文、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还可以把以前毕业的学生请回来, 让他们现身讲述。会计职业技能的教育, 要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 重学科的完整性轻社会需要的现实性现象, 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育提升, 让学生真正能“干”会计工作, 能胜任会计岗位。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不是虚的, 不是只写在纸上, 说在口上的, 而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是实实在在的。
(三) 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
职业高等教育 篇9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就业者获得就业的前提。“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主要包括企业和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是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德国职业教育强调的“双元制”模式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也就是学生每周两天在高职院校接受理论教育,其余时间则要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这是德国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德国职业教育具有规范化的考核制度。德国的考试主要是由教育的第三方———IHK按照标准监督执行,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由工商业联合制订,这样就会保证考试内容的切实实际性。具体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面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负责考试的机构不直接参与教学,这样就实现了教考分离,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与工作性。另外,德国也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按照联邦政府的要求进行设置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时需要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规则进行,这样就会保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行为的规范性,提高实践教学的理论性。
3.德国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资质进行严格的规定,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必须要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同时还对教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且做出了细致的说明,为教师的培养制订了详细的规划,构建了完善的教师个人保障制度,提高了教师岗位的稳定性。
二、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
虽然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与德国“双元制”模式存在相似性,但是相比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绩,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实践教学的规定不同。虽然我国近些年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但是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仍占不到总课时的25%,而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则要求占到45%,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另外,我国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没有硬性规定,这方面需要借鉴德国经验。同时,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观念也不同。德国“双元制”属于一种成熟的教育机制,被德国公众高度重视,并且他们崇尚技艺,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仍停留在工人的层面,认为其属于不光荣的职业,因此人们不愿意从事技工等工作。
2.关于教师队伍的资格要求不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准入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就是只要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就可以,而对于教师的实践操作经验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是德国职业院校对教师队伍的准入有着严格的规定,从事本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老师至少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具有两年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且经过两年见习期学习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成为真正上岗教师。另外,高职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德国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与进修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师必须加强进修以及道德素质培养,而我国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进修以及素质的培养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师培训上存在随意性。
3.实践锻炼教学的管理模式不同。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主要是由高职院校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高职院校根据就业环境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出现专业设置相较于企业用工要求存在滞后的问题,而德国职业教育管理是由政府根据职业标准不断调整的,这样就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另外,实践锻炼的平台也不同。我国学生参加实践主要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而德国学生实践主要是企业,这样必然在技能培养上存在差距。
4.法律制度方面的制定。德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的规定还处于空白。
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区别分析,为切实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良好经验,并且积极借鉴过来,以此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启示如下。
1.转变观念,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德国学生很小就具有职业意识,而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职业教育存在反感情绪,因此我国必须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力度,借鉴德国财政政策,实现对职业教育的全覆盖,强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在财政、科技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社会中存在轻视职业技能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属于低端教育,以后当工人会被看不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学习职业技能。为此,国家要改变社会观念,形成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鼓励人们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二是完善高校教育层次设置,鼓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建立分流机制,以此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当然,职业院校管理者要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职业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强化地方经济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2.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虽然我国实施了许多教师素质提升行动,但是与德国相比,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技能不高等,因此我国要着眼于制造强国战略,结合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教育培养机制,国家站在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参加实践锻炼,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要将绝大部分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给予科研者。另外,还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可积极聘请或引进行业专家进入学校,将最新行业发展趋势、最新技术发展特点引入校园,提高职业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最终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毕业便能上岗。
3.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首先,从法律角度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包括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减轻企业压力,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国家要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依据。例如,国家应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细则,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并且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企业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吸纳高职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可以得到税收上的照顾。其次,学校要主动出击,联系企业,在专业设置、教学大纲制订、师资配备、实践训练等方面加强同企业的深度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主的,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找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利益结合点,拓展合作渠道,实现互惠共赢。另外,高职院校也要保证企业的利益,企业是以追求利益为主的,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专项的教育培训,为企业职工开展培训,减轻企业员工培训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4.完善考核机制。我国职业教育要积极借鉴德国考核模式,加大对学生考核中实践环节所占比例。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考核,真正实现教考分离。同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企业的意见,以此培养出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另外,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每次实训都要有实习报告或成果,每个项目都要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应全程监控学生的表现,通过口头提问、项目成果、实际操作等形式考察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主要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考核重点主要是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和掌握的知识技能。
5.建立“大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监管机制。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政府与企业沟通机制的完善,也就是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管理中,因此其职业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也要积极借鉴德国的大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变现在的以政府管理为主,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缺乏沟通的现状,建立社会立体式的管理模式,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然,除上述几种启示之外,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财政政策等方面入手,积极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不断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旭芳,李海宗,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01).
[2]蒲冰远,试论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
[3]辛斐斐,德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1).
职业高等教育 篇10
一、政府层面
政府主导和管理整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办学思路, 政府的支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政府应加强宏观把控。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问题是定位不准, 以张家口高等职业院校为例, 部分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一味地跟随或模仿其他院校的发展思路, 毫无自身特色, 缺乏竞争力。针对此情况, 政府机关应加强宏观政策指导, 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制度, 加强对学校办学监督力度, 从宏观上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 尤其是相关政策要及时颁布, 使学校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和办学方向。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机关要积极利用各种机会为高等院校联系和交流创造条件, 并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使其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政府及自身条件可以明确定位, 把握其发展规律。
2. 政府给予资金支持。
高等职业学院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就是缺少资金的支持。从国家到省市政府机关应对高等院校的资金给予最大支持, 最低限度也要获得和普通教育发展同样的资金支持。通过对张家口高等职业学院的调查, 89%的人选择, 学院发展缺少资金。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 张家口几所高等院校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甚至有部分院校教学条件都很落后, 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 政府机关应根据各个院校的情况给予资金的支持, 使各个院校能更新实习设备, 改善教学条件, 特别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同时,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确保学校学费全额返还高等职业学院, 任何部门不得截留和挪作他用,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社会层面
1. 吸引优秀企业来办学。
优秀企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的重要力量, 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吸引优秀企业来办学, 提高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改变政府办学的单一性。企业办学具有多种优势:首先, 企业了解市场需求, 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市场需求。企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对市场需求了解透彻, 它们能从实际出发, 制订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计划。企业从现实和发展需要出发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确定模式、安排时间, 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其次, 企业有自己的岗位培训基地,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 可以使学生能快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第三,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与职业学院以及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 共同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第四, 政府机关以及学院应赋予企业参与管理的权利实行权责利统一, 通过共同的经济利益机制吸引企业投资办学[3]。
2.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行业办学。
通过对张家口几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 67%学生在没有毕业时就签订了就业合同。这些学生能如此早的签订合同, 主要是学校和行业办学相结合。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行业办学。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现代社会生产、建设与服务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各种高级技能性应用人才。行业办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办学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高职教育, 实现校企联合办学,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行业的资金、设备、技术、实习场所、人力、企业文化等资源, 实现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校内实训与现场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 有利于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职人才。
三、学校层面
1. 目标定位要准确。
通过实地调研, 发现张家口几所高等职业学院办学目标模糊不清, 特别是远期办学目标更是迷茫。学院的办学目标不明确不仅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使学院自身陷入困惑之中。因此, 在学院发展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办学目标, 既要有近期目标, 更要有远期目标。远近结合, 持续发展。
2. 产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 校企合作, 是高等职业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符合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和岗位要求。产学结合, 校企结合就是学院与企业、社会相结合, 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大纲,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的发展要紧密联系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不断更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学结合, 校企结合办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只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训训练, 建立全新的培养模式, 即将学校的办学与行业、企业和社会有效的结合, 使学院充分了解生产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专业技能, 促进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 在办学的过程中可以聘请企业优秀的人才来参与学院的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改变学院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设置, 加快专业开发, 深化教学改革, 夯实发展基础, 满足社会对专业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以技能教育为本的模式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优化专业设置。
通过对张家口几所高等职业学院的调查, 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和规范。因此,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 增强专业适应性, 突出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和时效性。加强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要瞄准市场办专业, 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专业和时效性的就业优势的品牌专业。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持续加大对专业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的投入[3], 创新教学环境, 努力办出专业特色。
四、教师层面
1.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院领导对师资建设具
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首先要加强学院领导班子的建设, 提高领导能力, 加强改革创新意识, 培养战略思维素养和学校管理能力, 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学院师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 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的加入, 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 全面改革吸引优秀企业或行业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按1/3的教师来自于学校、1/3的教师来自于社会, 1/3的教师来自于企业, 构建合理的教师结构队伍, 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 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
通过对张家口几所高等职业学院的调查, 发现88%的教师没有出去参加过相关业务的培训, 7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学历进修培训, 9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同行举行的学术研讨会, 86%的教师没有深入一线企业或行业进行学习等。其主要原因是相关学院的轻视, 部分院校甚至认为高等职业学院不需要高学历人才, 不需要去参加学术研讨会等, 最终导致教师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高等职业学院的发展。因此, 为了高等职业学院高质量健康的发展,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等师资队伍。让学院教师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和实际能力的一条捷径, 从培训种类上讲, 要进行理论水平、实践技能、教育技能、专业技能和学历多方面的培训, 从培训时间上讲, 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 并建立终身培训机制, 以此扩展教师的视野, 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五、学生层面
1. 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对实地调研发现, 74%的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满意。因此, 在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中, 首先, 应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活动,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其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多种有意义的实践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兴趣和创新能力。再次, 通过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最后,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
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 因此, 在就业过程中学院给予相关的指导, 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发挥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首先, 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就业信息。其次, 学院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 了解企业的需求, 积极主动与相关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协议, 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第三,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避免出现期望过高的现象, 也要避免出现急于找工作而看低自身的现象。要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就业, 认准自身价值,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摘要:通过对张家口几所高等职业学院的调查, 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即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五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淑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 2007, (2) .
[2]胡伟, 王晓敏, 郑彩云.国外职业技能培训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
职业高等教育 篇11
关键词:转变 教育思想 探索 职业教育 模式
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将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提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切说明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要意识到这一切,首先要大众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社会意识氛围。
一、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引导公民建立一种正确的成才观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封建史的国家,官本位的思想严重,人们对“人才”的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不能不说有异曲同工之处,金榜题名者,便是光宗耀祖之人。但今天的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社会化的大生产带来了分工的细化,新的职业不断诞生,我们对职业的观念、对人才的观念也该改变了。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已经足以道出职业的多样性和平等性,道出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有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很多职业却不一定。但我国今天的“高职”发展给人一种感觉,是国家为了摆脱升学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而开展的“二流教育”,并且长期积淀下来的“轻薄职业教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非常不利。因而需要树立新型人才观和教育观,让社会形成两个共识: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与研究型、设计型人才同样是宝贵的人力资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类型不同而已。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工艺、尊重工人的社会风气;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和让孩子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很实用,眼下“大学生就业难,职校生却供不应求”的事实,就是有力的证明,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有其可持续发展潜力,继续深造的渠道越来越宽,职业教育在一个人终身职业生涯中有不可替代作用。
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反思高职教育现状,转变教育思想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总体上还是学科型模式,即三个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课程设置上是三段式: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处于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从属地位,演示实验为主,实训实习不是真实岗位上的劳动,而是把理论课堂的讲授变成课外的观察或模仿,与真实的劳动始终隔离;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与理论教学脱节。这些教育思想观念都成为高职教育的诟病,成为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的思想障碍。同时由于高职学生目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问题,这些学生希望能从职业教育中找到成功的出路,如果我们仍然沿袭普通教育中的学科中心的模式,教授大套大套的理论,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的理想失去信心。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然而技能型的人才不是课堂“灌”出来的,而是经过实际训练打造出来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不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途径和标志。因此应转变教育思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职教育模式。
三、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经验,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具有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重要模式,具有广阔的探索创新的空间和前景,将极大地丰富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职业教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有许多高职教育新模式供我们学习、借鉴。
1.目前国际职业教育的五种培养模式。(1)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这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体系;(2)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3)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这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相对独立、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4)以英国为代表的CBET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政府组织专家界定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的内涵,设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负责制订国家职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定标准,将职业教育设计成若干改善实际工作的职业资格项目,项目完成即学习过程完成。(5)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MES以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其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德国的“双元制”。
2.目前我国实践中的几种具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借鉴、吸收和改革,我国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渐渐形成多样化的特色,笔者认为比较现实、有效的是以下四种:
(1)校企结合——学校企业“零距离”。
“校企结合”,是指学校和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2)半工半读——车间建在校园里。
半天在教室上课,半天在车间工作,“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的培养模式被称作“半工半读”。与此同时,工学班严格教学管理,以保障教学计划的完成。
这种模式不仅让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得起学、学得到本领,而且学生毕业后能很快成为企业的生力军。“校企结合”、“半工半读”不仅解决了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上不起学的难题,更是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教育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它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尝试“引企入校”、“办校入企”、“生产教学一体化”等多种“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有效地变实训车间为生产车间,变实训作品为“订单”产品,既利用了资源,又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3)产教合一——围着专业办产业。
经费短缺是职业学院尤其是农村职业学院面临的难题,可推广德国“双元制”办学经验,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与企业联合办学,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办企业,探索产教结合的新路子。
(4)“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制学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专业技术教育,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最后一年到企业,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习,接受职业培训。这要求校内进行教学改革,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原有课程进行重组,改变传统教学理论性、体系性强,而践行、探索性弱的弊端,根据不同专业所相对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模块教学。理论够用为度,实际应用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这样就能减少课堂教学的内容,腾出时间到企业岗位去实习。在新模式下,学校和企业都成为育人主体,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以上几种职业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适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我们也可以把这几种职业教育模式统称为产学结合模式。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产学结合模式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所决定的。它可以按照企业、社会的需要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社会所认可的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结合的开展,职业教育还可利用企业、社会的资源,以弥补职业技术教学资源不足,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合作,从长远来看也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据调查,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如果与职业教育进行产学合作。企业则可以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四、职业技术学院怎样做好产学结合
1.准确定位,坚持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研究需求,了解需求,适应需求,为需求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生命力所在。这里所讲的需求既有人才培养数量方面的,也有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既有教学内容方面的,也有教学方式方面的;既有用人单位的,也有人才自身的;既有近期的,也有长远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努力做到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服务,树立“你的需求就是我的任务”的理念。从地理位置来讲,职业技术学院属地方院校,其兴办应造福一方,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此,就要求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工作中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服务社会作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走产学结合之路,力求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产、管理中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合理定位要求。
2.建立“双向进入、互助双赢”的产学合作模式。为保障产学结合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作为其重要实践者,职业技术学院应建立“双赢”的产学模式,激发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即应保障企业能从中获益。因为企业毕竟以利润最大化为其出发点,还要兼顾眼前利益。譬如职业技术学院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在人才培养上,学院应尽可能满足企业的希望与要求,参考用人单位对学院学生培养意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安排等。
3.加大教学环节改革力度,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要构建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重点。强调职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来设计,课程设置必须从学科体系向以职业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转变。“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的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认知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就业岗位群的适应性。”
在高职专业设置上,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信息,要依据及时准确的产业信息,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研究,创办适销对路的新专业,同时优化课程结构。“突显市场性要求设置专业,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依据,突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定位,突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途径,突显务实性要求建设课程,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内核,突显综合性要求评估专业,是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要求”。
4.加快“双师型”教师队队伍的建设。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由此看来,培养大量优秀的教师理当是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前提。以往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人为地分为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或实训教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往往容易忽视其针对性和应用性。而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又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通过整合教师队伍,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于一身,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训任务,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具体措施:鼓励教师继续教育、多参加各种培训及学习,教师自己也要自觉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切实制订教师转岗位培训计划;改革完善教师的奖励机制等。
总之,产学结合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的产物,它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缺乏特色的窘境,改变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但同时我们应意识到诸多问题等待着解决,成功实施产学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1.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11).
2.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职业教育研究,2006,(3).
职业高等教育 篇12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句话:办学目标的全球化、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德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不仅着眼于学校、国内, 而且立足欧盟、放眼全球, 紧跟欧盟和全球对人才规格、质量的需求, 把学校、教师和学生放到欧盟和全球的环境中熏陶和磨炼。以下两方面, 尤其是“双元制”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1.“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 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的“双元”, 意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动手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 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1]
在“双元制”教育中, 德国的企业担负着职业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在某种意义上, 企业的职责比学校的职责更重要。
首先, 企业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 大约60%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 大约40%的时间是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从中可以看出, 企业的技能教育是“双元制”的主体, 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是服务于企业技能教育的。
其次, 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大部分经费。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的来源渠道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其中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负担 (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 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 购置培训设备并负担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但“双元制”中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 企业除了负担自己的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 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学费、实验费用和生活费补贴。给予学生的生活费补贴多少与具体的行业有关。
2. 政府与行业协会参与管理。
“双元制”教育中的管理是由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进行宏观管理, 各行业协会进行考核, 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和培训的三层负责制来进行的, 即“双元制”教育中的企业教育部分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对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 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考核与证书颁发, 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 等等, 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由州政府负责管理。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负责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等要求。“双元制”中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各州的文教部制定, 它的基本教学要求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的理论和专业教育, 深化企业实践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企业培训教学要按照联邦教育部和有关专业部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 包括确定教育内容、时间安排及考核办法等。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但没有统一指定的教材;组织实施教学的职业学校和企业是根据大纲的要求由主讲教师来具体安排教学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成为相应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主要为综合高中、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和企业办培训中心或学校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 上世纪6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社区学院是被美国各州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颁发的最高学位是学士, 主要招收走读生, 学生所支付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远远低于四年制学院或大学。据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 美国社区学院在校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44%, 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 开放性办学。
当今美国社区学院中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欢迎。据统计, 它培养出来的学生75%能迅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是社区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性办学指导思想显现在各个方面:首先, 它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而且具有开放性的特色。由于科技不断进步, 经济发展极为迅猛, 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社区学院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极其重视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 以及人才需求的预测, 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 及时增设社区需要的专业、课程, 停办内容陈旧、缺乏生源的专业;同时在课程中经常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内容, 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2]
2. 重视实践性教学。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普遍建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安排上以实际应用为方向,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特别强调实践课程和活动。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美国的社区学院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特别是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它们通过聘用兼职教师的办法来解决并保证教师队伍中实践教师的比例。通常情况下, 社区学院的教师主要承担通用课程的教学和日常教学管理, 承担实践课程所需的大多数教师一般都通过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外部人员兼职, 这些兼职教师都是从社会、企业各部门中聘用的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3. 校企合作。
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极其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 社区学院通常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与企业协作教育, 为企业培训职工, 以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合作。这些合作方式, 对学生本人而言, 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企业而言, 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和扩大未来可供选择的高素质新增劳动力来源;对学校而言, 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场地和人力等教育资源, 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社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三、德、美两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美两国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 转变教育观念, 加大经费投入。
我国长期受着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重“学”轻“术”, “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根深蒂固。要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短时间内是有一定困难的, 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是复杂的、艰难的。当前,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中, 办学条件好一些的专科院校差不多都在努力升本科, 带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大学”之类的院校也在想方设法去掉“职业”二字。避开“职业”, 攀附普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剩下一些本来办学条件就差的学校早已困难重重, 哪有精力和热情去深化改革。在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方面, 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采取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级拨款为主, 社会和企业合理负担为辅的经费投资体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虽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但有限的拨款对于学校建设与发展来说, 简直是杯水车薪。因此, 政府要舍得花钱办教育, 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更多地参与和支持, 解决高职院校维持与发展的经费问题, 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2. 调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已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 院校与企业已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院校融入社区 (即地区) 经济, 面向社区、服务社区, 发展社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院校根据当地经济特点设置专业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和课程计划, 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3]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参差不齐, 绝大部分地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十分薄弱, 企业与院校缺乏沟通与联系, 从而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 企业对所需人才缺乏足够的认识, “人尽其才”、“量才录用”的意识没有形成。有的企业甚至认为:现在到处都有大学生, 何苦还用高职生。不只造成企业的“学历高消费”, 同时未能做到“人尽其才”, 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损失与浪费。其次, 多年来, 企业长期受到“国家培养, 我用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影响, 从未意识到企业还有培养人才的义务与责任。最后, 多数企业目光短浅, 没有意识到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 而是错误认为:企业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妨碍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德、美两国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要改变我国落后的职业教育现状, 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广泛实行产教结合, 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指导院校的教学工作, 帮助院校随时展开专业教学论证, 研究专业课程设置, 或调整教学内容, 或更新培训计划;院校还应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充当学院的兼职教师, 用以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企业向学校提供劳动力市场和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 院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劳动力大军, 两者互为依托, 共同发展。
3. 实践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能力培养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 从各环节上予以保证。专业的设置要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 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定吸收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和指导,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修改。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要加强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走上工作岗位。为此要下大力气搞好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 并引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 还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全体教育者更新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党庆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J].职业教育, 2007.12, (A) :7.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77-278.
【职业高等教育】推荐阅读:
高等职业学院05-2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07-19
高职高等职业教育05-19
政法高等职业教育06-09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07-30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08-13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08-26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09-03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09-04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