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2024-09-04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共12篇)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1

数量与质量的平衡、规模与结构的协调以及高校职能与定位的规范等问题,一直是现代高等教育在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系统性问题,特别是对于刚刚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我国而言,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做出合理的策略选择。

一、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系统性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直呈稳健发展的态势,保持着“精英教育”的特征。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相比,高等教育明显滞后,难以满足社会的人才和知识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发展,全国高校的招生量和在校生规模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我国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时代。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内部也凸显出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量与质量的非对称性发展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规模扩张时期,高校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在实施扩招战略之前的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08.36万人,在校生规模为340.87万;[1]而到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量达到506.05万人,在校生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2%。[2]通过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然而,与数量飞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扩招政策出台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政府,而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高校的具体情况缺乏充分、科学的分析,也没有对政策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进行必要、合理地论证,再加之政府在扩招问题上对高等教育施加了过多的行政压力,故在未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高校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政府决策的单向执行机构。另外,受经济利益驱动,某些高校也没有正确理解扩招的社会意义,简单地把扩招视为提升学校实力的手段,结果“许多大学不考虑自身的容量和条件,盲目追求数量,扩大规模……此外,许多大学追求大而全,盲目上新专业,导致大学本来就有限的资源再被稀释”。[3]这种短视行为加剧了扩招对教育质量的消极影响,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遭遇质量瓶颈。

(二)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失衡

从西方国家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样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新兴的非传统高等院校成为大众化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这些非传统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促成了高等教育结构的更新,使高等教育系统由单一走向多元。

反观我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外延式发展”不同,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走的是“内涵式发展”之路。在实施高校扩招战略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结构更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1998年全国本专科普通高校为1,022所,到2006年上升为1,867所,增幅约为82.7%,但同期高校招生量却增长了4倍多,院校建设速度远低于招生增长速度。而且,新办校的规模往往较小,因此扩招所增加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了原有的大学,导致这些大学的规模一扩再扩。这种“内涵式发展”的模式冲击了原有高校的教育质量,严重制约了非传统高校的发展。这种狭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观念制约了现代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使其不能适应大众化的需求,造成了规模与结构的失衡。

(三)高校类型定位与职能划分的混乱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另一个现象是高校的“升格热”,这实质上反映出我国各类高校在职能划分方面存在的混乱现象,“高职高专热心于‘专升本’。升了本就要办成多科性大学,进一步争取评上硕士、博士授予单位,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除少数独立的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外,都争奔一条道,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制定发展战略的目标”。[4这种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各类院校的自身利益,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没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大众化”。[5]今天,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具有明显的多元特征,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地发展,但显然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结构还远不能适应大众化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职能划分不清、发展定位不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二、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的系统性特征

在美国各州发展公立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加州选择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曾经这样评价加州的高等教育:“在对青年人进行大学教育并取得成就方面,加州走在了其他国家和其他州的前面。它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受其鼓励而寻求继续教育的中学毕业生的比例高乎寻常,(加州)给这些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能够接受高级训练。”[6]那么,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规模化: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数量优势

作为美国第一人口大州,加州高等教育规模在全美各州中位居榜首。据统计,2004年加州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37万余,占全国总量的14%。[7]具体到公立高等教育而言,2004年加州的公立高校在校生数为198.7万,占全州总数的83.8%。[7]从历史上看,虽然直到1964年加州人口总量才上升到全美第一,但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州高等教育规模就已经领先于其他各州;30年代,加州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比例达到24%,当时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2%;到1960年,全美高校入学率接近45%,而加州已达到55%。[9]此外,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同样令人惊叹,以1950年至1970年为例,1950年前后加州人口约为1,000万,到1970年则接近2,000万,20年间人口增长了近1倍,而同期加州公立院校的在校生规模则从25万骤增至100余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口涨幅。[10]今天,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加州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该系统的规模优势成为加州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优质化: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特征

加州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同时,还孕育出一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在这个规模庞大的系统中,汇集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加州大学在册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28名,美国科学院院士389名,工程院院士91名。[11]在加州大学系统的10所分校中,除2005年新建成的默塞德分校外,其余9所分校均被卡内基高校分类(2000年版)归入博士/研究型大学之列。在美国各类高校中,加州大学的科研成就以及学术地位是鲜有匹敌的。

在加州大学系统中,伯克利分校的历史最为悠久,其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最为突出。以学科水平为例,根据200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排名,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第3)、教育学院(第6)、商学院(第7)、法学院(第8)等均名列前茅。同时,伯克利的博士生教育如英语(第1)、计算机(第1)、化学(第1)、历史学(第2)、心理学(第2)、社会学(第2)等学科的教育水平和哈佛大学等著名私立大学不相上下,[12]在美国最好的50所公立大学排名中,伯克利居于首位。而与伯克利同属加州大学系统内的洛杉矶分校、圣迭戈分校、伊文分校、戴维斯分校、圣巴巴拉分校、圣克鲁兹分校、河滨分校也均在这50所最好的公立大学名单之内。[13]高水平的学术实力构成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最令人瞩目的特征,也集中体现了这种模式的优越之处。

(三)多层次: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特征

在关于美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中,谈及加州,人们往往首先关注的就是1960年制定的《加利福尼亚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以及该规划为加州设计的州级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总体规划》的引导下,加州成功地创立了美国最大的、最具特色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这种发展途径得到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可。美国教育委员会(ACE)主席戴维·沃德(David Ward)曾评价说:“(加州)这种中等后教育制度——既宽松入学又保持高质量教学与科研的设计——不仅改变了加州几代人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因其他州的效仿和移植而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公立高等教育。”[14]

根据《总体规划》,加州确立了由三个不同层次高校组成的公立高教系统:第一层次是加州初级学院,它面向加州所有的中学毕业生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加州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加州州立学院(后改组为州立大学),它从成绩排名前33.3%的加州公立中学毕业生中录取新生,主要进行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某些学科上可以与加州大学合作开展博士生教育;第三层次是处于系统最高层的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是系统内惟一有权授予各专业博士学位的机构,加州大学从成绩排名前12.5%的中学毕业生中招收新生。此外,初级学院的毕业生可以申请升入加州大学和州立学院继续进行大学三、四年级的教育。根据《总体规划》,加州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职能清晰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为加州实现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平衡提供了保障。

(四)自治性: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特征

《总体规划》不仅为加州设计了一个结构合理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还为如何管理这个体系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对公立高等教育而言,一方面它应接受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管理,应致力于满足所在地区的社会需要,但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被赋予一定的自治权,以保证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当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时,政治家们往往会首先考虑加强政府对公立高等教育的干预程度,而这种做法又很容易损害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和自治特征。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加州选择了独特的途径:自治与协调相结合。根据《总体规划》,加州大学和州立学院的管理权限归属于各自的董事会,董事会拥有高度自治权,依法对学校内部事务进行管理,其他行政机构无权干涉;初级学院由地方委员会管理,并接受州教育委员会的监督。在这些管理机构之外,加州组建了“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后改组为“中等后教育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向高校及相关部门提供财政、功能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咨询,制订加州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计划,但不拥有对高等教育内部事务的管理权和决策权。由此可见,加州各层次的公立高等教育部门从性质上虽属公立,但却拥有了自治或半自治地位,这种自治与协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政府和公立高等教育之间创造了一种权力的平衡,促成了不同类型院校的共同发展。

以《总体规划》为标志,加州最终建立起一个稳定而优异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总体规划》本身也得到美国其他各州乃至世界上很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评价到:“(《总体规划》)代表并创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最先进的成就,加州的科研与教育质量远远超越OECD乃至全世界所有国家。……对于建立在科学技术文化基础上的社会而言,加州逐渐形成的结构框架可能是一种合适的高等教育模式。”[15]

三、系统化: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基本经验就在于它所选择了“系统化”的发展途径,即将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纳入一个统一的多层次系统,各类院校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自身,而且还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利益。二战之后,无论是加州大学,还是加州州立学院,抑或加州社区学院,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院校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院校职能划分不清,学校发展没有明确的导向性目标;院校竞相“升格”,提高学校的教育层次,如初级学院希望晋级为本科学院,州立学院则希望进一步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使学院发展成为可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何其相似!面对公立高等教育领域日渐突出的混乱趋势,为了协调公立院校的发展,1960年加州制定出著名的《总体规划》,将各类院校纳入了统筹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从而确保了这一系统以及构成这一系统的各类院校的健康发展,为加州保持其高等教育的优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由彼及此,我们可以坚定地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走向的策略选择:系统化发展。通过对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现实矛盾,我们应该对如何建设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各类院校的系统化发展有更深一步的思考。

首先,满足社会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化发展,构建规模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1998年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长期维持在1 0%以下,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脱节,严重制约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开展。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扩招战略,并迅速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该看到,扩招为高等院校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同时也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使高等教育与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加深、知识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民主化趋势的加强,保持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发挥改善国民素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彰显社会民主的作用,仍然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其次,坚持质量为本,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化发展必须建立在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基础之上。从现实来看,伴随着近年来各类高校招生总量的急剧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信力也随之下降。那么,在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构建优质的高等教育系统呢?这一方面要求改变精英教育时代的质量标准,确立以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着重体现人才特色为核心的新型质量观;另一方面,在新型质量观的引导下,各类院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锻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新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再次,明确职能定位,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院校在定位和发展目标上存在同一化的趋势,很多院校为了创建所谓的“高水平大学”而放弃了自身原有优势,片面追求学术性、研究型。须知,一个成熟的高等教育系统,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和后备学术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旨在造就专业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更需要一批专注于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和熟练技术人员的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使各类院校明确自身职能,并依据职能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定位,努力构建院校定位明确、职能分工清晰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系统。

第四,完善院校结构,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化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层次结构,但与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相比,我们仍然存在诸多不尽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层次间的协调合作较为薄弱,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缺乏规模合理的学生常态流动机制,制约了高等教育系统性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应积极完善院校结构,突出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性,加强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衔接,建立起畅通而科学的人才阶梯,使学生获得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选择机会,从而切实履行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层次与类型多样的优秀人才的基本使命。

此外,我们还应注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在政府与高校以及高等教育内部建立起科学的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制度监督。同时,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按照自身规律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2

略论高等教育策划的系统性

根据科学策划的要求,策划已不仅仅是点子、创意,个人的智慧行为,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策划的系统性和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决定着高等教育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策划必须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策划.

作 者:吕志明 LU Zhiming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筹)师专校区策划与现代管理系,湖南,株洲,41刊 名:系统科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年,卷(期):14(2)分类号:N06 N941关键词:高等教育 策划 系统性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3

摘要:本文基于高等教育经典名著《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沿着伯顿·R·克拉克的视角,以组织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形态、协调机制和变革方式等做进行解析,将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权力和总体矩阵直观简明地呈现出来,并从中得出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组织;矩阵;协调;变革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4年教育科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14Y653)

G640

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学者伯顿·R·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是一部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经典名著。作者从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组织的、文化的观点等八个视角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系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其中,克拉克从组织的观点阐述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变革方式和协调机制。

一、用“组织的观点”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缘由

组织分析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社会学学科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医院等各种机构进行研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及企业管理和政府机构的分析家们都纷纷撰文阐述组织的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开始用组织的观点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组织的观点作为一种一般的方法颇受人们青睐,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其次,以组织的观点探讨高等教育系统,和其他章节的历史的观点、政治的观点、经济的观点、科学的观点等相辅相成。此外,从组织角度进行研究,通过确定组织的重要内部特征,把组织的主要特征纳入统一的结构中去,对用其他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有用的帮助。以组织的观点从内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分析,运用得当时可以成为公正客观地评价该系统的一种方式。

二、高等教育系統的构成要素

在“组织的观点”一章中伯顿·R·克拉克探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主要是工作的结构、学术组织的信念和文化、组织权力。

1.高等教育系统内围绕学科的组织的第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工作的结构。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结构严密的劳动分工,协调一致的专门化,以及学者的具体定位,因此,结构成为他们比较物质利益的首要决定因素。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至少可以从四个不同的横断面和纵断面来对其人员进行划分。这四个断面是:在各高校之间,横的划分称部门(sectors),纵的划分称等级(hierarchies);在高校内部,横的划分称组合部门(sections),纵的划分称层次(tiers)。部门是指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院,包括开办继续教育和中学后教育的院校。在每所院校中,也有同样的横向和纵向的区分:横向的组织,即系、讲座和研究所;纵向的是层次,例如研究生是较高的层次,本科生则是低一级的层次。在所有这类区分中,工作结构到处都是一个基本因素。学者们就是在这些工作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二个要素是学术组织的信念和文化。

高等教育以追求高深学问为使命,高等教育组织便是围绕一门门专业知识(即学科)建立起来的学术组织。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学者们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思想风格,有专门的符号及其意义,形成学术领域的 “文化”和社会结构,具有专门的学术交流和探索的氛围及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一些学者在自己的学术探索中对高等教育组织的信念和文化甚至显现出狂热,因为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会把自己的学科和分支学科看得比其他学科高深。此外,学术领域也会产生亚文化,这些亚文化又常常相互冲突,例如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学人员之间与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文化冲突。目前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学科文化和亚文化的出现。

3.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个要素是组织权力。

组织是集中和分散合法权力的一种方式。在高等教育组织集中和分散合法权力的过程中,通过集团内部和外部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形成“集团合作主义”(corporatist)和“半集团合作主义”影响模式。高等教育组织的权力构成如图1所示。

通过集中探讨这三个基本要素,实质上已经把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看做是决定学者甚至学生的行为的一种主要因素。参与者在系统中从事各自承担的任务或角色,各有其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各有其工作动机、行为制裁。

三、总体矩阵

大学教师具有多种成员资格,学者们常常既归属于一门学科,也归属于这一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他们常常同时属于一门学科和一个多学科单位。学者们属于一门学科,又属于更广泛的学术专业。他们既归属于一所特定的大学或学院,同时也归属于全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归根结底,学者既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成员,又是特定学科的专家,这两条成员资格线的交叉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总体矩阵,如图2所示。

高等教育的矩阵是有一定差别的,主要是由于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相对重要性在各国高教系统系统内部和相互矛盾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差别的其中一个根源是重研究轻教学。伯顿·克拉克通过跨国比较来说明此问题。德国高等教育系统自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将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又一主要职能,便形成了以研究占主导地位,达到了忽视教学甚至排斥排斥学院标准的程度。而英国大学又极其重视教学,此外由于科研经费少,对学者的学术造诣酬劳不多,更重视从院校内外控制院校的人们。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研究性大学非差重视专业和专业中公认的成就,大学作为学科中心,并且教授起主导作用,而社区学院则比较注重教学,排斥研究。导致高等教育的矩阵差别的另一根源是重视普通教育或自由教育而轻视专业教育。

四、高等教育矩阵组织的协调模式及其变革

1.高等教育矩阵组织的协调模式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在地方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把学科和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有关人员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方式主要有政治的、官僚的、专业的和市场的这四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协调模式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情况。高等教育中的国家权力分成政治的形式和官僚的形式,这两种协调模式的力度都在加强。各种官僚化的规定多得数不胜数,行政管理人员趋向更加专门化,分配和监督工作也更加专门化。立法委员会、执行机构的高级官员、法院和各党派的正规政治渠道,越来越多地卷入了高等教育领域。此外,专业寡头组织在国家高教系统一体化进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学者们对自身的利益进行讨价还价和游说活动,从而加强了学术组织及其代表性。此外,学校外部的利益集团对高等学校也给予更多关注,并且逐渐介入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的决策,从而形成“集团合作主义”模式。

在上述四种模式中,专业模式是影响最深刻的模式。在国家的协调和地方的控制中,教授们所研究的学科专门知识到处推动地方群体实行自治。学者们在学科和事业单位的双重影响不断扩大。市场调节模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模式。在国家影响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消费市场到处都在起作用,都存在着某种消费者的选择权。在院校市场中,声望基本上成为了交换的主要商品,相对的声望不仅影响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判断,同时还对院校的行动起主导作用。得到高度评价的院校立于整个结构之顶,它们常常引起强大的学术潮流,致使其他院校纷纷效仿它们,走它们的办学之路。在竞争性较强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各院校还努力在消费市场中开辟一块受保护的自留地,以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广大的生源。

2.高等教育组织的变革

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和一体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产生这种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高等学校承担的任务和有关群体的日益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的核心是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矩阵。对于高等教育组织的变革,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变革是运动中的矩阵,其运动是源于围绕学科和院校形成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总体矩阵和各种协调方式。克拉克指出,变革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基层变革,是一种在以基层为主的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矩阵中,通过学术事业自我推动的方式进行的变革,其是一种关键的变革方式。第二,通过劝说进行的革新,由上层机构发起,通过与下层利益集团的支持来推行,因此,上层任务必须与地位同等的人协商,以贯彻他们的意旨甚至命令。第三,渐进的变革,由于高教系统的任务和权力相当分散,因此全面的变革很难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是从无计划的行动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变革,渐进的适应是变革的普遍形式。第四,边界渗透的变革,总体矩阵确保边界角色分散在各大学或学院的不同基层单位,这些边界角色可能与一个更大系统内外的同类角色建立联系,变革是静悄悄地渗透院校的边界,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发生。第五,无形的变革,知识作为一种材料和产品具有不可见性,这是认识学术系统内发生的变化的最大困难,因此,发展思想(如研究中)、传播思想(如教学中)、吸收思想(如学习中),都很难直接在它们发生时看见并做出评价。

五、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组织观点的启示

1.高等教育系统研究应当以学科和事业单位(大学和学院)为重点

当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系统时,它是由围绕一门门的知识的“学科”所组成的学术组织构成,而事业单位则是高等教育工作结构的载体。高等教育组织是围绕学科和事业单位组成的巨型矩阵组织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必须抓住院校与学科这两条主线,特别是要注意学科。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长期以来要解决的主要是体制问题,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研究不够重视对学科和院校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上,即是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没有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

2.平衡好教学和学科的关系

由于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相对重要性在各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有一定差别,所以高等教育的矩阵也各有不同。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需要的是:学科全力以赴从事学术研究,大学和学院集中力量从事教学和传播知识。如果教学不再成为必要的话,高等教育领域可能就会停办院校,把每个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点上,就像法国研究院的结构,研究工作与大学分开,放在若干研究所里进行。如果研究成为不再必需的话,那么高等教育中的学科门数就会减少,一般性的主修科目就会增加。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探索高深学问,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正如伯顿·克拉克在文中描述的一样,“由于大学教师培养了社会中几乎全部的专业干部以及在其他地方从事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人才,因此把高教系统看成是关键性专业,即训练所有其他专业的这样一个专业的老家”。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有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种类型,各有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教学和学科的关系。

3.高等教育组织的变革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渐进式的变革

用组织的观点来说,高等学校是一种“底部沉重”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说,在基层的学科和专业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学术事务和学术权力,学院和大学只不过是将众多学科专业进行松散联合的组织。如果改革是合乎规律的行为,那么改革的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基层的学术组织,如学系或学院。先从高等教育系统来看,尽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中央高度集权的惯性依然强大,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次,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形式应是渐进的、稳妥的,而不是疾风暴雨式的激进变革。我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的国家,在制訂高等教育政策时采用积极的赶超战略无疑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但是改革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必须是高校内各学科和专业可以承受的区间之内。这对我国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有重要启示。虽然政府的大力资助、政策的适当倾斜对建设一流大学非常必要,但是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形成不是依靠这些外部的经济刺激和人为的干预一蹴而就的,在很多时候是在学科知识的点滴积累、学科建设的日益完善,是在不动声色的过程中完成的。

4.高等教育组织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从组织的观点探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四种协调模式可知,在专业模式的基础上,市场模式、政治模式和官僚模式也在发挥着作用。此外,各种外部的利益集团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系统之中,与高等教育内部系统形成“集团合作主义”或“半集团合作主义”模式。高等教育组织已不再是完全独立的“象牙塔”,而是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受到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第105—129页.

[2] 郑勇.组织变革视角中的高等教育改革——读《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P15—17.

作者简介

刘明维(198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办学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 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积极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 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加强专业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 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础。

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 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 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这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为此, 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 首先要考虑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要树立“按需开办, 灵活设置”的市场观念, 认真开展市场调研, 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做到“提前培养, 同步使用”;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 利用已有专业优势, 进一步加强建设, 构筑生命力强、可持续发展且具有弹性的专业平台, 寻找经过努力和建设可衍生或派生出的社会急需的新专业, 并进而形成专业结构优势, 所以专业设置与专业口径应该是“长短结合, 宽窄并存”;同时, 要将人才需求预测与就业状况调查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 用“市场有需求、教学有条件、质量有保障、就业有出路”的机制约束专业建设与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 全力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 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 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一线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扶持力度有限的情况下, 学校要积极主动寻求全新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 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式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 也是能否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依托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使教学内容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人才培养规格紧贴企业的需求, 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并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如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的统筹与服务作用, 形成了官产学合作办学模式, 使政府、学院和企业三者之间产生互动联合, 强化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二) 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之路初见成效

目前, 组建职教集团方兴未艾, 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组建模式, 其中, 高职院校与企业、本科院校、同类中 (高) 职院校等的结合, 是集团化办学的几种主要形式, 通过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办学效能。如我校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办学, 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新路。

(三) 实行开放式办学

主要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办校、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管校、开展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立校。一些高职院校在缺少财政拨款的情况下, 按市场法则经营学校, 如通过银行贷款和承建单位垫资等方式, 建起了设施配套齐全的新校区, 通过股份制合作办学等多方筹资还贷;利用学院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合作等, 走出一条多元投资合作办学之路。

三、以就业为导向, 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一) 教学内容改革, 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标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 体现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 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制定各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 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 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 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

(二) 教学方式改革,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 灵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指导、综合练习等教学方式, 采用边学边练、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

(三) 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应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结果具体化。要更加关注发展过程,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要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考核标准, 与国家推行的职业技能考核、专项能力考核、职业资格考核等结合起来, 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证书;对学生知识的考核, 其评价标准应根据课程教育目标来确定, 要反映现代教育质量观, 确立新的与之匹配的考核与评价方法, 并要逐步建立科学多样、适应性强的考核标准。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快“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校, 更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 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渠道。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新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 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兼职和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 参加项目设计, 从生产实践中为学生寻找综合毕业实践课题, 从根本上完成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的转变与提高。

“深入基层、挂职顶岗”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学校可以利用每年暑假等时间, 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 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技能, 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在公司实地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 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丰富了实践经验, 增强了专业技能。

聘请兼职教师, 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兼职教师是高职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加拿大社区学院兼职教师达到80%以上。企业里也不乏博学善辩之才, 要有计划地聘请本地区、本行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本院老师可以聆听兼职专家的讲授, 这无不为成本最低的一种培训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全面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5

混沌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之一。作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齐名的一个重大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混沌理论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即便对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也不例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正是运用了混沌理论。以下先对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和哲学蕴意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出发,试对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

混沌,亦写作浑沌,英文是“chaos”。根据大英百科全书,“chaos”一词来自希腊文“xaos”,原意指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广袤虚无的空间。混沌理论衍生了一支被命名为“复杂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混沌和复杂性的精深思考,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新的秩序,也明白了在无秩序中隐藏着潜在的秩序。混沌理论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一种有序状态的失序允许以相当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秩序,而且无序能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最终是有序本身,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有序都是有价值的或好的。所以,简单的对立的说法如“失序是坏的和有序是好的”应该被避免。

(二)混沌理论的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混沌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把“表现”的无序与内在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融为一体。混沌理论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状态的科学,是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它未对世界的终极状态作出完整描述,不是一门哲学学说,但它为科学与哲学本身的新结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信息,弥补了传统哲学思想的不足。具体而言,混沌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和哲学蕴意。

1.内禀随机性

内禀随机性,或称内在随机性(inner randomness)是非平衡非线性混沌系统产生的类似无规的非周期性行为。强调随机性完全是系统自身的属性,而与外在因素无关。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任何事物都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混沌的机制在于系统与环境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子系统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都会不自觉地导致混沌,只不过混沌的程度不同罢了。

2.初值的敏感性

对初值的敏感性是混沌系统的又一显著特征,此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一只蝴蝶在北京振翅时搅动了空气,也许很久以后能使纽约产生暴风雨。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混沌的特性告诉我们: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初始成长;原因与结果是非对称的,简单的原因可以引起复杂的结果,反之亦然;传统的方法论必须改变,即做到: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3.混沌序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即它是对周期运动的否定,是周期性运动的破缺。混沌研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秩序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已有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混沌序”。它在时间上是非周期性的,在空间上也不规整,蕴含着丰富的随机性,但却绝对不是那种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如果说以往的有序是一种无序性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有序,以往的无序是一种有序因素可以忽视的简单无序,那么,“混沌序”则是一种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都很明显、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的秩序,是有序与无序有机地统一。

二、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及其不足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1)底层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faculty)。(2)中层结构,即第三层级。这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3)上层结构,包括第四、五、六这三个层级。它们是日益包罗万象的行政管理实体。第四层级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最高级层级,即一国的政府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伯顿·克拉克教授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这些矛盾看作是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找出了四类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1]这些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可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混沌。伯顿·克拉克运用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打破以往被多数人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序才为合理的思维定势,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三大层级的矛盾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层结构的分析。窃认为,在高教系统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之中,中层结构恰恰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层级。底层和上层并不是直接产生矛盾的,而是分别通过中层结构的传递而产生或者调和矛盾的。在此传递过程中,矛盾直接演化成了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而中层结构的自身也同样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矛盾。因此,窃认为,伯顿·克拉克引用混沌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系统,在其分析中应该增加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与院校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作为上层结构的系统,伯顿·克拉克对其特征的阐释令人信服:“总之,上层结构的特征是统一,它的最高信条是:系统化,再系统化,不要让任何不规则现象逃过你的眼睛。”[2]相较系统而言,院校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以及相互竞争的个体,则更趋向于松散与无序。

首先,大学自治作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理念的支柱,驱使着大学“摆脱国家和外部集团的控制,寻求自治权”[3]。大学自治要求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大学的任务在于提供最有利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大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模式等等都是大学自主权,属于大学自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写道:“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4]因此,基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出发点,院校相较系统而言,表现出以无序为主的表征。

此外,市场竞争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驱使着院校层级的无序倾向。初始的竞争一般都是无序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必要的规范增加,无序又会走向有序。“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5]如比较欧洲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便可知,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欧洲大学便因过于的有序而失去了活力,而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大学却在竞争中激发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超越欧洲大学而成了世界主导。出于竞争的需要,无序的特征总是在院校层级萌动。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的传统理念还是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来看,院校层级相较系统,以无序特征为主。在与以有序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系统的博弈中,两者的角力决定着混沌的发展变化。

(二)院校与学科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院校层级在与系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无序;但若与学科相比较,它却摇身一变,变作了管理者的身份。从系统的要求中附加而来的威权以及自身治理的需要,使得院校在面对学科之时,更多地倾向于有序的特征。

在以松散无序为主的学科结构面前,大学扮演坚定的领导者以及有序的管理者角色。对此,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在其《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一书中有相当周到的论述:“经常地,所有大学往往只是对外部压力和机遇作出反应(甚至是反抗),而不是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它们往往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重视‘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6]因此,“大学计划的实施经常被教师和工作人员抨击为官僚作风”[7]。以“自由”为名的大学教师一般“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8]。“很多教师对将大学与公司及政府机构相提并论非常恼火,他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无政府运行状态极为自豪。”[9]现实的情况是:在学科的面前,院校扮演了“系统”的代言人的角色;学科的无序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抗系统的有序,而是表现为与“系统”的代言人——院校的对抗上。

(三)院校自身的有序与无序

从以上分析可见,院校作为中层结构,因其角色及职能的缘故,使得其本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占优势的到底是有序的逻辑,还是无序的逻辑?似无定论。究竟是以有序的逻辑为主更能促进大学的发展,还是以无序的逻辑为主更为大学增添活力呢?世界各国情况也并不一样,只能说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国家,其有序的特征会相对更强,但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其无序的特征可能会更加突出。但这又不是绝对以及一成不变的,初始的无序也会导致有序,初始的有序也会走向无序。事实上伯顿·克拉克所用的美国的研究生层级大学的建立过程的例子用在此处颇为适合:当时美国新兴大学为了在长达200年之久的学院地盘上为科研和高级职业培训谋取一席之地而自由地进行实验、模仿和竞争。在这场无序的竞争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脱颖而出,老牌的哈佛大学吃了苦头,有名望的教授纷纷离哈佛而去,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别处的著名教授在调换工作时,也不再选择哈佛。随着研究生院的普及,各高校界定了新的任务———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上级行政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混乱的竞争和随波逐流的行为竟然导致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局面。[10]最初的无序导致了有序,并且是更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有序本身。

参考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6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行业化、技能化、国际化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BY66);陕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基于行业化、技能化、国际化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企业动态决策实战模拟项目的设计”(JG070101)。

【关键词】决策模拟系统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2-02

从目前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来看,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新的方法的引入,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决策模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突破性的方法,它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环境与事件的描述,模拟了一种接近市场的真实情境,因此属于一种复杂动态的案例教学。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下的决策行为,从而实现了教学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转变观念、综合运用,训练心理素质这一更高层次的飞跃。

一、背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软件公司已经开发了此类管理模拟软件,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等。在国际上,最著名的工商管理模拟是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从1996年开始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参加的队伍逐年增多,有力的推动了工商管理模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在国内,最先由部分高校从国外引进一些企业经营决策方面的模拟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模拟的是国外的企业,使用起来有所不便。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探讨和开发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模拟软件,使工商管理的模拟教学在国内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从目前来看,在一些条件具备的高校,工商管理类的实验项目多是以工商管理类某门专业课程教学为目的的上机实验,如经营决策模拟实验,财务决策模拟实验、项目投资评价模拟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等。这些做法也使得目前的模拟教学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这些模拟教学往往是以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主,更多的是对某些课程所教授知识的检验和管理决策方法的理解;这就忽视了管理决策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决策中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管理决策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过程,还包括决策过程中的人的心理、行为和认知模式的共同作用。

第二,以单个课程内容为目标的模拟,不能有效的锻炼学生在复杂、综合环境下分析、判断的能力。目前单项的模拟系统比较多,缺乏综合性较强的模拟平台。综合系统应包括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资源流程的各个典型环节以及典型职能 ,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和供应、生产、销售、研发、质量、设备、服务、财务、信息等内容。

第三,现有模拟系统多是具有固定决策期的多阶段离散系统,具有比较确定的决策点。而实际决策时间是不确定的和动态的,这就要求模拟系统应是连续的动态系统,系统应能按内部模拟时钟连续运转,决策点不确定。

第四,由于模拟软件的非自主研发,许多模块固定,难以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实践的发展进行更改。另外由于无法知道系统参数的设计,对系统了解难以深入,对模拟中的问题、现象缺乏深入的理解。

第五,市场上软件售价高昂,为高校教学的使用制造了瓶颈,难以普及。

第六,许多模拟依赖于硬件环境,对实验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应用。

所以,从以上背景及问题出发,以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管理能力提升的训练以及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MBA教学及企业培训为目标,开发既能用于课堂教学环境下又能满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的方案。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考虑到该校主要依托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办学特色,通过市场调研以及选取近十年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数据进行分析,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环境与实践的描述,模拟了一种接近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情景。

二、房地产企业决策模型系统介绍

本系统模拟了三个房地产市场和三种房地产产品,模拟者通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考虑房地产企业决策相关因素,最终对每种产品在每种市场上的定价、供给量、营销投入、研发投入等做出合理决策,最终以总净利润和决策时间两个主要因素衡量决策效果。

该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突破性的方法来培养管理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式下的决策行为,从而实现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转变观念、综合运用,训练心理素质这一更高层次的飞跃。

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模拟者功能模块和管理者功能模块,具体实现功能如图1所示。

硬件要求:计算机主流硬件配置,宽带网络连接。

软件要求:

(1)服务端

服务端计算机用来配置虚拟服务器,要求服务端计算机具有固定的IP地址,Windows XP SP3系统,IIS5.1软件,IE6或者以上浏览器;或者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IIS6.0软件,IE8或者以上浏览器。

(2)客户端

客户端计算机主要是供模拟者登陆模拟系统,要求客户端有IE6或者以上浏览器。

本系统运用团队竞争的方式,重视在交互决策下决策产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系统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决策水平,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压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总结

决策模拟系统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培训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辅助工具。如今,模拟系统己越来越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老师所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商业模拟竞赛正逐渐成为未来管理教育与培训的趋势。从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市场来看,由于商业模拟竞赛系统所具有的团队合作性、竞争性、经济性和趣味性,决策模拟竞赛教学和培训的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

为使教学培训更加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的主要管理业务流程,包括企业战略、生产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战略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等流程进行调查了解,抽象企业管理的关键决策变量,建立有针对性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此类流程模型和竞争模型。这可以成为未来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文理,季星,杨善林. 在管理中学习管理的教学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2-33

[2]李明国.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计算机模拟企业竞争,《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1(2)

[3]余毅.计算机模拟技术在企业决策管理培训中的应用,《当代经济》,2000(6)

[4]季星.基于Multi-Agent的商业模拟竞赛系统的设计及构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年12月

作者简介:

周勇(1969—),女,管理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戚靖(198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系统分析 篇7

教育家Burton Clark (1994) 曾说过“大学的含义和目的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她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 同时通过保持自身的连贯性及名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正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革, 在新的阶段将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调整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因此,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进行详尽的系统分析, 了解目前高等教育系统管理方式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识别影响改革的关键因素, 并最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基于此,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进行系统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演化系统, 即高校能够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修复, 从而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宝立, 卢彩晨, 2011) 。由此可知, 无论高等教育系统如何演化, 如何发展, 其最根本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服务 (胡涌, 等, 2009) 。具体的服务形式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两种。这两种形式都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且存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1.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系统最为重要也是首要的目标是培养人才, 其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任。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需求越来越迫切,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2.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系统另一重要的任务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科技人员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新产品, 提供新服务的过程。我们当前正在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 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实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进而到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高等教育系统较之其他社会部门汇聚了更多的科研人员, 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据统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出的优质科研成果已经占国内优质科研成果的60%以上 (胡涌, 等, 2009)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系统在科技创新上的作用, 必须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和促进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系统的科技创新功能, 这需要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更加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现状及特征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转为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以省市级管理为主。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将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所亟待解决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 从1999年扩招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伴随的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各层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郑志来, 等, 2009) 。具体表现为: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高等教育中公办和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并不能准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种人才的真实需求;即使了解一定的需求, 但由于行政体制等原因, 仍不能灵活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很多高校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并没有较好地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求。因此, 高校应充分转变观念, 实施能够适应大众化教育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

在科技创新方面, 虽然高校较其他社会部门具有更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还相差甚远, 远远不能支撑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此外, 高校中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生产力, 并没有较好地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 并没有发挥出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首先, 高等教育中的权力结构并不十分合理, 高校与政府过多的博弈以及目前的行政体制均使高校很难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其次,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 行政权力过大且过于集中, 学术权力只能起到参与或补充的作用, 无法形成决策权,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 目前高等教育中对于科技创新人员的考核机制并不十分科学, 竞争机制也并不十分完善, 并不能对高校教师及学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甚至有可能会削弱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分析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 其系统内部所涉及的要素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上述相关利益主体[2] 之间的博弈将决定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和方向。

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因此各级政府承担着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财力、物力和其他条件的责任, 需要高校反过来为其所制定的政策、经济目标服务。而高校基于自身因素以及发展战略也具有自我目标, 由于相关利益主体均进行分散式决策, 极有可能形成各自目标不一致而反复博弈的现象。同理, 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企事业单位均具有其各自的目标, 仅学生群体而言, 其目标就是多元化的, 比如在接受高等教育后, 一些学生需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 而另一些则可能继续深造, 等等。当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或目标不一致时, 就会出现相互博弈的现象, 从而构成了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过程中的权利结构。

我们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例来说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将决定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和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不匹配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众所周知,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就曾经指出, 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必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因此, 企事业单位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使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在此博弈过程中, 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只要能够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机制, 并为其提供政策保障就能够缓解上述矛盾。而高等院校借此机会可以获得政府和社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 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能够保障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使其目标趋于一致。由此可知, 明晰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使其目标尽可能地趋于一致, 将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2.外部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因素, 不仅要分析系统的内部因素, 更要考虑其外部因素 (环境) 的影响。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与环境内进行分析, 即要将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

第一,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 经济基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 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同时, 高等教育又反过来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而目前人才与科技恰恰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两类关键因素, 因此高等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

第二,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等, 为高等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而高等教育则通过培养人才, 传播知识与文化来反作用于政治 (陈浩, 马陆亭, 2011) 。与经济对高等教育的物质支持不同,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且影响程度也更为深刻。实际上, 中国的高等教育受政治 (政策取向) 的影响和制约远大于受战争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受政策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远大于受经济的影响 (米红, 2003) 。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制约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变化, 如果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 必须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并从中获得支持。

第三,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文化具有一种深层次的潜在互动关系。它与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相比, 文化的影响更加隐性, 更加普遍, 不容易被人们所觉察和把握。高等教育肩负传承、创造知识与促进文化发展的使命。文化的繁荣不可能离开教育的贡献。但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受到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之中, 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之中,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系统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因此, 高等教育自然在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管理体制与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综上所述, 高等教育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制约并为之服务。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不仅仅只是对外部环境的被动反馈, 而是在综合外部环境、自身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博弈抉择和主动反馈。高等教育系统所追求的是系统目标、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议

1.明确改革目标

我们在实施任何的改革前, 都应明确改革的目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目标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在改革目标指引下, 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

现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规模、形式以及所教授的内容均由政府的行政部门制定,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自由发展, 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或是创新的技术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不能较好地匹配。因此, 在未来的改革中, 应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向宏观控制、监督的方向转变。明确界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的权责范围, 切实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3.协调好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方的关系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各方的权力划分不是非常明确。在改革过程中, 不能忽视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 只有清楚地了解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才可能采取相应可行的方式来协调好各方的利益。

4.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将受到多重压力的影响。在改革过程中,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一利益主体或是某一种因素的影响, 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内外部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在系统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综合因素作用下, 高等教育系统根据自身的内部因素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高等教育系统处于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中, 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自身内部因素的不同均会对改革的过程和方向产生影响, 从而造成改革结果的多样性。因此,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目标, 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当前, 必须与十八大精神相一致。此外, 还需要协调好改革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合理地界定各方的权利、职责与利益。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根本目标;分析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及特征;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分析了相关利益主体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对管理方式改革的影响;最终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教学质量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名词的复合词语, 高等职业教育也是结合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学习。是在我国80年代初期形成的短期职业大学的衍生物, 通过短期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通过以单一的发展方向为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 增强社会实践和专业操作性, 属于一种科学研究和直接操作之间的技术型人才培养院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泛, 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建立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在其发展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教学督导评估系统

(一) 教学督导评估系统

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是根据我国教学督导的相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制定的一系列校内监督、管理、检查、评估、指导的系统, 从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管理, 以实现我国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 我们可将教学督导系统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校内课堂教学进行督导。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教育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等进行监督和指导。对校内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进行督导。通过监督、指导的方式使教师教育的方式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展得到提高。第二是对学校整体教学运营情况进行督导。通过教学督导系统的监督和指导, 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公正、规范的进行, 为学校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促进学校的内部发展, 带动我国教育水平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二) 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功能

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营提供保障, 其中主要职能是将教学督导定位于为校领导和校内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有利的信息, 为教学的运行做出重要的贡献。其根本功能是维护日常教学有序的进行。因此, 在建立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时必须在校内教学范围内进行展开, 明确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职能和责任[2]。教学督导评估部门是学校管理中单独设立的一个部门, 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分支, 不能以偏概全, 使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功能产生偏差, 从而影响其根本作用。教学督导主需是进行校内信息反馈和监督, 不能够干预或滥用职权, 对校内的工作进行管理和调整。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实践的原则

(一) 坚持公正原则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实践过程中主要是对校内的教学内容、管理内容等进行评估。因此, 在评估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 采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讨论, 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估, 按照实际规定和学校的教育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评估, 从而建立专业、完善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

(二) 坚持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主要是指对校内教学内容的目标进行确立, 明确学校内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3]。并对已经建立的相关目标进行监督和判断, 将目标的实用性、合理性信息进行总结, 最终服务于教学运行。根据校内教学任务和国家教育理念制定教学目标, 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进行建立和督导, 使学校的教学更具有目标性。

(三) 坚持监督原则

教学监督评价系统的建立主要目的是行使其监督的职能。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守监督原则。监督原则主要包括对校园工作进行合理的定位, 不能越权进行管理。在监督评价系统中只具备监督的职能, 并不具有管理的职能,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坚持监督职能, 发挥自身的作用, 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信息。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改进建议

(一) 建立校内教学督导评估文件体系

教学督导评估文件体系主要是指校园内部教学督导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 其中包括督导内容、督导范围、督导职能等。可以通过建立各种教学督导评价表、教师督导评价表、教师技能督导评价表、实践教学评价表、任课教学评价表、教学能力评价表等对校园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进行统计和评估, 将准确的信息进行反馈, 方便校园的管理[4]。在评估文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出了可以进行具体的评估表格制定还可以根据校内的教学发展方向和教学理念制与校内管理部门进行协商, 制定出合理的督导评估配套奖惩说明, 给予督导系统的判断的职能, 帮助督导系统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二) 采用电子教学督导评估系统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电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系统中引进新的电子评估系统, 建立校内督导评估门户网站, 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督导评估表的填写。利用网络技术将复杂、繁重的教学督导内容转变为数字信息。将数学模型运用于电子评估系统, 从而提高教学督导系统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减少校内相关督导部门的人员使用, 为学校节省人力和财力, 从而提高校内的教学指标。

(三) 完善教学督导评估机构

传统的教学督导评估机构主要是采用校内教师进行对督导工作的建立和实施, 具有片面性[5]。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可以建立校园督导评估系统、系 (院) 督导评估系统、专业督导评估系统。其中校园督导评估系统主要是以校长和校园教师组成的督导评估系统;系 (院) 督导评估系统是由系 (院) 的指导员和学生部干事组成的师生督导评估系统;专业督导评估系统只要是由学生部干事和专业内部学生组成的学生校园教学督导系统。通过三个教学督导评估机构的建立对学校的日常学习和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从而更加全面的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总结

本文对教学督导评估系统进行概述, 了解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职能和作用, 并且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实践进行总结, 概括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系统实践的主要原则为公正原则、目标原则、监督原则。在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建立校内教学督导评估文件体系、采用电子教学督导评估系统、完善教学督导评估机构, 从评估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机构三方面进行完善,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理念,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晓华.从教学督导到教学视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05 (01) :42-44.

[2]刘雨涵.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的通知[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8 (02) :50-59.

[3]周彦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评估工作的优化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7 (08) :51-53.

[4]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07 (04) :5-10.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9

“供用电系统”是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综合应用“电路、电子、电机”知识, 构建电力系统知识体系, 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够用、实用”的知识平台, 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 确定了“立足岗位、工学结合、突出应用、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基本原则。围绕这一原则, 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建设双师队伍[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突出应用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 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 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 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 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 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3]。

依据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对电力行业人才规格需求的调研, 确定了“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 参照供电公司的《技术岗位规范》、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对“供用电系统”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 确定了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把“供用电工程”分解为“供用电系统”、“供电设备”、“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三门课。针对岗位需求, 调整“供用电系统”的内容, 增加供配电系统接线、工厂供电, 删除了电力系统调频、稳定;精简不对称短路部分内容, 突出实用性;按照专业技术应用性原则, 增设限制短路电流技术措施的内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 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满足生产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突显了高职教育特点。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 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按照工学结合本质,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围绕这三个环节, 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4]。

在教学环节上, 从整个专业教学角度审视课程需要的实践环节, 将课程与实习、实训视为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发挥“供用电系统”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 设计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工学结合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前, 设置认识实习、电工基础实训, 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理论学习和提升之后, 设置专业电工、电气运行、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等职业性实训, 让学生把理论带回现场, 进行知识的应用, 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在实验、实训内容开发上, 提出将实验、实训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使三者相互渗透, 密切结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 开发潮流仿真、倒闸操作、无功调压仿真、短路模拟等课内实验;设计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等集中实训项目。课内实验和集中实训相配合, 使理论、实践教学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 围绕工学结合这一目标, 构建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 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 体现了“供用电系统”课程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思想, 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深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讲、演、练”一体化教室, 如电气运行讲练室等, 在讲练室对倒闸操作等教学内容边讲边演边练,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提倡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如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片等, 使它们和传统教学手段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探索网络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课件、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启发式教育,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某些知识的讲授上, 采用追溯法, 带领学生回到“问题被提出的年代”, 设想“在当时的条件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类比法, 提高知识理解力:用车上货物突然增加会导致行进速度下降类比电力系统无功负荷突然增加会导致系统电压水平下降, 解释无功负荷增加与系统电压水平下降的关系, 让抽象的概念在直观教学中被理解。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不仅教会学生“该怎么做”, 更是训练他们“去寻找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培养学习能力, 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乃至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加强考核方式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是教育测量的工具, 不仅是对学习成绩的评定, 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向的引导。考核方式改革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加大过程考核力度, 采用口试、考查作业、写小论文、分组互测、讨论、试讲等方式, 激发学习主动性。笔试考核以测试应用能力为主, 提出理论考试以工程概念、工程计算为主, 不出偏题、怪题、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使课程教学改革向微观层面推进, 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 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四、以突出应用为核心, 建设教学资源, 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 通过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建设中, 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视学生为学习主体, 针对学习主体建设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结构形式上注重整体学习环境的创设, 建设课程基本信息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参考书目、教案、教学课件、课后习题及解答、教学软件工具、课程素材库等。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实现了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网上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资源设计、网络化建设, 改变了教学资源不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现状, 发挥了其指导学习的作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是教学活动正常有效进行的保证。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关键。以突出应用为原则编写特色教材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开展了应用性教材建设, 编写了富有高职特色的《供用电系统》教材。在教材编写中, 始终坚持“突出应用”的原则, 即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践服务, 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 以应用为目的, 力求使学生“明基本概念、懂基本原理、强实际应用”。教材内容中删除了繁杂的理论推导, 突出实用计算, 增加了应用性练习。改革后的教材内容, 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后续专业课构筑了“够用、实用”的知识平台。

五、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目标, 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实施新教师培养导师制

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 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保证课程改革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5]。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重视培养新教师, 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教学队伍建设中, 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目标, 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教师工程实践制度, 教师要到现场工程实践半年时间, 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 获得工程师职称。通过工程师任职能力培养, 建设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了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及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满足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在课程教学梯队建设中, 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实行导师制。导师制即一名青年教师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培养。新教师按规定应在实验室、实训基地或生产现场锻炼两个学期, 培养他的实践能力, 满足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实施导师制的新老教师要按照《新教师学习手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的计划落实培养工作, 使新教师在两年后胜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并能够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作用。新教师的培养机制保证了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供用电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树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构建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 摸索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完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编写了突出应用的特色教材, 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还带动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 提升了专业教学整体水平, 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改道路。以“立足岗位、工学结合、突出应用、培养能力”为基本原则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建设双师队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突出应用型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 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供用电系统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函[2006]16号.

[2]温希东.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 2008, (6) .

[3]廖哲智.高职课程建设的反思与探求[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3-14) .

[4]雷正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1) .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10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始终贯穿其中。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少子化和老龄化与人口迁移带来的高等教育人口流动,致使人口因素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总量大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双重压力,以及未来人口规模与人口迁移双峰叠加的严峻考验[1],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若不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显著改善,我国将难以发挥潜在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难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教育、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便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关系,把握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既是科学决策、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也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为现代决策服务的客观要求。

国内学者基于系统科学的方法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苗红(2004年)基于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混沌控制优化模型[2];杨欢(2005年)构建了带有AHP约束锥的DEAHP评价模型,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3];邹阳、李琳(2008年)运用改进S型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等教育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协调函数,用模糊数学思想的协调度指标测度各地区的协调水平[4];毛盛勇(2009年)选取2006年31个省市的横截面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分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5];彭怀祖、王建宏(2012年)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矩阵的DEA评价模型,综合运用DEA模型,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对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价[6];高耀、刘志民(2010年)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明显增强[7]。此外,还有诸多对省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等[8,9,10],但鲜有将人口因素纳入其中,并对系统协调发展进行多维度评价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基于系统科学的理论,将人口系统纳入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等方法,从其发展水平、单个系统的有序度及系统间的协调度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

(一)指标选取

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指标体系,并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比性、系统全面性及可操作性原则,构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反映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8项初始指标,涵盖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绝对量、相对量以及教育发展投入量;反映经济系统发展的6项初始指标,以及与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6项人口初始指标。其中,生师比、文盲率和总抚养比为负向指标。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选取2005和2010这两个年份各系统发展指标的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演化进行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的相关数据直接引用或者间接计算而得(见表1)。其中,2005年的人口数据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2010年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为消除初始指标数据在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别,本研究采用Z-Score标准化数据转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数据。Z-Score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二、定量方法与模型

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系统之间协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更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协调发展程度,在对各系统的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立足高等教育发展,拟从单个系统的有序度、两系统间的协调度及三系统综合发展协调度这三个层面对其协调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发展水平的评价是对系统进行协调发展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有序度和协调度则是进一步对系统间协调发展演化状态的定量判断,通过构建单个系统的有序度和系统间的协调度模型来进行相应的评价分析。

(一)各系统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为了全面反映初始指标的信息,选取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全分量模型,将原来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重新组合成新的少数几个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当k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即可确定各系统的主成分。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到反映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见表2)。

由表2可知,2005和2010年的前4个因子分别反映了93.12%、91.32%的信息量,因此分别选用4个主成分因子(F11,F12,F13,F14)作为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以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式:

同样的方法,可以分别计算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根据高等教育系统、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以此来衡量各系统的基本发展水平。

(二)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系统发展的协调度模型,是用来衡量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性的度量,是对系统协调发展演化状态的评价。根据哈肯(Haken)协同学的役使原理(1),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机理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变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和规律[2]。因此,仅研究少数序参量变量的方程就可以确定系统的演化行为,这里选取指标体系中各系统的主成分作为序参量。

分析以上协调度模型(式5),可得如下结论:

(1)u1j(ej)-u0j(ej)∈[-1,1],刻画了系统sj从t0到t1时段中“在多大程度上变得更加有序”;

(2)θ=±1,代表协调度数值的正负,若θ=-1,则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中至少有一个未向有序方向转化;

(3)cm∈[-1,1],取值越大则说明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若cm-∈[-1,0],则说明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向无序方向转化,即可认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从t0到t1时段处于非协调发展状态。

三、定量结果分析

(一)各系统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综合得分是衡量各系统发展水平的量值,根据各系统综合得分计算式可得计算结果(见表3)。

数据来源:根据各系统综合得分计算式计算而得。

从各系统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分析,高等教育综合得分居于前列的是北京、上海、江苏,其次是山东、浙江、天津,再次是广东、陕西、河北、辽宁。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环渤海、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地区,且除陕西外,均处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区划的优化开发区腹地。其中,浙江和辽宁的各项高等教育指标发展相对均衡;北京、天津、上海的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和每十万人口拥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这两个指标占有绝对优势,高等教育相对规模较大,其人口和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也较高,三系统均处于高水平发展;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的毕业生数和招生数这两个指标优势凸显,高等教育绝对规模较大,且河北高等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广东则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及东三省的人口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主要是因为就业人员比重指标凸显,而东三省的总抚养比较低,人口发展负担相对较小所致。

相反,西藏、青海、宁夏、贵州的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发展水平均处于最低层,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人口发展负担过大,其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其余省份。其中,青海、宁夏、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而西藏则是经济相对超前发展,高等教育与人口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主要归因于国家长期对西藏的扶持偏重于经济发展,集中表现于投资率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高,但其教育投资力度仍然相对薄弱。

数据来源:根据系统有序度模型计算而得。

(二)单个系统的有序度分析

有序度是反映系统有序化发展程度的度量,有序度数值越大,说明系统的有序化发展程度越高。根据有序度模型,计算得各地区的有序度数值(见表4)。

纵观各系统的有序度数值表,从整体平均水平来看,2010年各系统的有序度比2005年略有提升,各系统均向有序化发展;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最高,高等教育系统次之,人口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最低。虽然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最高,但2010年与2005年相比,高等教育有序度的提升速度最快,人口系统则相对较慢。其中,河北、河南、湖南、广西、新疆的人口有序度明显降低。此外,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数值普遍高于人口系统,且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差值比高等教育系统与人口系统的要普遍偏小,说明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有序化程度相对匹配,2005-2010年间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普遍呈现缓慢的有序化发展,而人口系统则不然。由于就业流动而带来的人口迁移规模和迁移方向的不确定性,致使人口系统的有序化波动较大,有序度数值偏低。

(三)系统间的协调度分析

立足高等教育发展,考察高等教育分别与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以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以此来衡量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设定高等教育-人口系统协调度为cm1、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为cm2、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度为cm3,根据系统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各地区的系统间协调度(见图1)。

从系统间协调度变化来看,协调度取值范围相对集中于[-0.5,0.5],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波幅较大,区域差异显著。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的系统间协调度cm1,cm2,cm3均为正值,说明它们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均向有序方向转化,但协调度的绝对值偏小,预示其协调程度较低;除此而外,其余地区的则至少有一个为负值,说明至少有一个系统未向有序发展,整个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仍处于非协调演化发展状态。

根据系统间的协调度数值计算结果,对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演化进行区划:(1)若cm1,cm2,cm3均为正值,则归属于“协调发展演化区”;(2)若cm1,cm2,cm3中有一个为负值,则划归为“轻度失调演化区”;(3)若cm1,cm2,cm3中有两个为负值,则划归为“中度失调演化区”;(4)若cm1,cm2,cm3均为负值,则划归为“重度失调演化区”。其划分结果如下:

从协调发展区划来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演化不容乐观,仅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这5个省市处于协调发展演化的范畴,且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协调演化阶段,其余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处于轻度和中度失调演化发展阶段,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则处于重度失调区。

二、定量方法与模型

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系统之间协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更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协调发展程度,在对各系统的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立足高等教育发展,拟从单个系统的有序度、两系统间的协调度及三系统综合发展协调度这三个层面

2005年高等教育综合得分=(45.97F11+26.37F12+11.20F13+9.58F14)/93.12(式1)

2010年高等教育综合得分=(43.43F11+26.45F12+11.24F13+9.21F14)/91.32(式2)

同样的方法,可以分别计算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根据高等教育系统、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以此来衡量各系统的基本发展水平。

(二)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系统发展的协调度模型,是用来衡量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性的度量,是对系统协调发展演化状态的评价。根据哈肯(Haken)协同学的役使原理(1),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机理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变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和规律[2]。因此,仅研究少数序参量变量的方程就可以确定系统的演化行为,这里选取指标体系中各系统的主成分作为序参量。

对于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S,设系统Si(i=1,2,3)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

ej=(ej1,ej2,,ejn),其中n≥1,i∈1[,n]。不失一般性,假定

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ej(l+)1,ej2,,ejn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由此则可以

e对S的有序度u()ÁÂÁÁe为:ÁÂ

计算

(式3)

u(e)∈[01,]可以说明e对SÁ有ÁÂ序的贡ÁÂÁ

献程度。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集成,便可

(2)θ=±1,代表协调度数值的正负,若θ=-1,则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中至少有一个未向有序方向转化;

(3)cm∈[-]1,1,取值越大则说明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若

cm∈[-,1]0,则说明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向无序方向转化,即可认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从t0到t1时段处于非协调发展状态。

三、定量结果分析

(一)各系统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综合得分是衡量各系统发展水平的量值,根据各

e,系统综合得分Á计算式可得计算结果(见表3)。

β≤,Âe≤α表3 2005Á和20ÂÁÂ10年Á高等教育、人口和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数表e,e,的取值Á,eÂÁÁÂÁ

e对系统S的“总贡献”,即系Á统的有Á序度,计算式如下:计算

ÁÁ

u(e)=∑λu(e)(0≤λ≤,1∑λ=(式4)ÂÃÂÃÃ)1ÃÂÂ

==ÂÁÁÂ

其中,λi为各系统的序参量

e的权重因ÁÂ

子。同样,u(e)∈0[,]1,u()取值越大,Á则Áej对ÁÁe

系统的“贡献”越大,系统有序的程度越高。

基于系统有序度的定义,建立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设定2005年为

t,各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Á

研究的初始时刻

u(e),(,1,2)3,2010年为整Áj=ÁÁ个系统在发

度为

展演变过程中的时刻t1,系统有序度为

u(e),(j=,1,2)3,系统间的协调Á度ÁÁ模型cm为:

(式5)

其中,

分析以上协调度模型(式5),可得如下结论:

数据来源:根据各系统综合得分计算式计算而得。

从各系统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分析,高等教育综合

(1)u(e)-u(e)∈[-1]1,,刻画了系ÁÂ统ÁS从Át0ÁÁ到1t时得分居于前列Á的是北京、上海、江苏,其次是山东、浙

段中“在多大程度上变得更加有序”;江、天津,再次是广东、陕西、河北、辽宁。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环渤海、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地区,且除陕西外,均处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区划的优化开发区腹地。其中,浙江和辽宁的各项高等教育指标发展相对均衡;北京、天津、上海的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和每十万人口拥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这两个指标占有绝对优势,高等教育相对规模较大,其人口和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也较高,三系统均处于高水平发展;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的毕业生数和招生数这两个指标优势凸显,高等教育绝对规模较大,且河北高等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广东则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及东三省的人口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主要是因为就业人员比重指标凸显,而东三省的总抚养比较低,人口发展负担相对较小所致。

相反,西藏、青海、宁夏、贵州的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发展水平均处于最低层,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人口发展负担过大,其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其余省份。其中,

青海、宁夏、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而西藏则是经济相对超前发展,高等教育与人口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主要归因于国家长期对西藏的扶持偏重于经济发展,集中表现于投资率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高,但其教育投资力度仍然相对薄弱。

(二)单个系统的有序度分析

有序度是反映系统有序化发展程度的度量,有序度数值越大,说明系统的有序化发展程度越高。根据有序度模型,计算得各地区的有序度数值(见表4)。

纵观各系统的有序度数值表,从整体平均水平来看,2010年各系统的有序度比2005年略有提升,各系统均向有序化发展;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最高,高等教育系统次之,人口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最低。虽然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最高,但2010年与2005年相比,高等教育有序度的提升速度最快,人口系统则相对较慢。其中,河北、河南、湖南、广西、新疆的人口有序度明显降低。此外,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经济系统的有序

度数值普遍高于人口系统,且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差值比高等教育系统与人口系统的要普遍偏小,说明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有序化程度相对匹配,2005-2010年间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普遍呈现缓慢的有序化发展,而人口系统则不然。由于就业流动而带来的人口迁移规模和迁移方向的不确定性,致使人口系统的有序化波动较大,有序度数值偏低。

(三)系统间的协调度分析

立足高等教育发展,考察高等教育分别与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以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以此来衡量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设定高等教育-人口系统协调度为cm1、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为cm2、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度为cm3,根据系统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各地区的系统间协调度(见图1)。

从系统间协调度变化来看,协调度取值范围相对集中于[-0.5,0.5],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波幅较大,区域差异显著。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的系统间协调度cm1,cm2,cm3均为正值,说明它们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均向有序方向转化,但协调度的绝对值偏小,预示其协调程度较低;除此而外,其余地区的

则至少有一个为负值,说明至少有一个系统未向有序发展,整个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仍处于非协调演化发展状态。

根据系统间的协调度数值计算结果,对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演化进行区划:(1)若cm1,cm2,cm3均为正值,则归属于“协调发展演化区”;(2)若cm1,cm2,cm3中有一个为负值,则划归为“轻度失调演化区”;(3)若cm1,cm2,cm3中有两个为负值,则划归为“中度失调演化区”;(4)若cm1,cm2,cm3均为负值,则划归为“重度失调演化区”。其划分结果如下:

从协调发展区划来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演化不容乐观,仅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这5个省市处于协调发展演化的范畴,且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协调演化阶段,其余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处于轻度和中度失调演化发展阶段,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则处于重度失调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国家优化开发区腹地,发展优势明显,而中西部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口系统的综合发展则普遍滞后。

2.经济系统、高等教育系统、人口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依次序降低,但均向有序化发展。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序化发展程度相对匹配,有序度相对稳定,而人口系统波动稍大,有序化程度较低、有序化速度较慢。人口系统发展的低水平及低速有序演化将成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阻力。

3.区域系统间协调度差异显著,除少数发达地区已迈入协调发展的范畴,且处于较低水平的协调发展阶段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仍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失调演化。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程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区域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普遍较低、差异悬殊,协调演化漫长艰巨。

(二)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不协调,拟建议从高等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与人口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演化三方面来消除不协调因素。

其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演化过程,重点关注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依据差异性原则切实发挥地区的经济区位优势,提升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部分欠发达地区应借助政策援助促进高等教育优先发展,如西藏、宁夏、贵州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可以通过东西部高校的对口援助计划,提升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人口的协调发展演化。

其二,高等教育与人口系统的协调演化过程,着重提升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加快其发展的有序度,倡导建立区域高等教育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预测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及就业迁移趋势,尤其关注部分人口大省的人口流动变化,加强高等教育与人口系统发展状况的监测。如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的人口有序度相对较低,通过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编制教育生命表,预测高等教育人口的迁移变化趋势,适时引导其有序化发展。

其三,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演化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建立适应协调发展所要求的“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诸如对于协调发展演化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发挥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的明显优势,带动人口系统与之协调发展;对于重度失调演化区,借助国家相关的西部经济发展倾斜政策,出台高等教育发展的配套制度,加快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此外,通过分析各系统自身发展特点,结合高等教育与经济、人口发展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建立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发展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系统间协调发展演化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高等教育科学决策与相关政策方针的有效实施,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与信息司.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上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2.

[2]苗红,郭捷,慕静.“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与预测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05).

[3]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4]邹阳,李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08(03).

[5]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05).

[6]彭怀祖,王建宏.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J].江苏高教,2012(01).

[7]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J].复旦高教论坛,2010(03).

[8]严全治,苗文燕.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03).

[9]谢热桑沫.青海省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05).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11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孕育到发展,从决策到实践,时间较短,由于处在探索过程中,曲折和偏差在所难免。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外部原因

1、政府部门定位不准,政策法规支持不够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政府部门扮演的角色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制,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支持力度不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定位的认识不准确,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是为高考落榜生提供的“次高等教育”。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仅限于推迟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甚至把它作为短期拉动消费的权宜之计,或者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文革”前的中专教育。某些政策法规对高职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2、认识不到位,鄙视技术的心态阻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中国历来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这一传统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社会、家长和学生轻视“稼墙百工之艺”,鄙薄职业教育,而对学术性大学情有独钟。要改变它,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二)来自职业教育由身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及管理,普遍采用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未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没有按职业岗位的分析去创新教学。缺乏长远规划,对学校规模的确定缺乏清醒认识。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定位不明确,不能体现出高职办学特色。

2、职业教育总体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数量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制约。一种较为合理的职教发展规模首先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对应、平衡。其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数量还必须与质量发展相统一,确定适度的职教发展规模与速度,避免盲目性。

3、师资队伍不适应教育的需要

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或是在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办起来,或是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举办,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与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数量不足;(2)学历达标率低;(3)结构不合理;(4)年龄结构失调;(5)职称结构失调。职业教育的师资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就像“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稳定、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仅有合理的发展规划、政策的倾斜,同样很难达到理想的职业教育目标。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从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因此,培养目标为: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既要遵从教育规律,也要考虑市场需求,需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

(二)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认清自身的优势与缺点,了解企业的竞争环境,确定企业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样,一个职业学校要在当今激烈的教育中求生存与发展,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如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维修能力等,又包括一般能力,如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生产能力等,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意志能力和健康心理等。“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应变能力三部分,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理论知识面宽,内容够用为度,基本技能基础要厚、要实;专业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做“弹性化”的处理,以适应经济和科技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同时,在课程体系上,对原有课程实施“删、减、改、并”,基础课程精选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增加工程问题和管理方面的实际内容,削枝强干,减少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部分,合并相关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2、以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目的改进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实践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技能的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场教学,创造出课堂里学生“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实践较强的课程,可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方法,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理论教学,也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自编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和CAD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彻底改变依靠黑板、粉笔、模型、挂图进行教学的状况,使教学变得生动而形象,易于理解。这样,不仅能增加教学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弥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不足,降低教学成本。

(三)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特征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依托行业和企业。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主要形式有: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吸引企业投资办学;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工作,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等。产学合作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一方是人才的输出者,另一方是人才的接受者,校企双向参与,共同构建产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作用表现为:它能为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有效地跟踪最新技术,有助于解决校内实验设施和实训基地不足以及“双师型”教师缺乏等许多实际问题;能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篇12

我国成人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在校生人数日渐庞大, 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面对庞大的信息量, 如何充分利用紧缺的资源, 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 已成为制约管理乃至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瓶颈。因此,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 开发成人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对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 使管理、教学、输出融为一体,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教学管理的升级。笔者结合某高校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管理模式, 设计出成人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将繁琐的数据交由计算机处理, 减少人工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系统需求分析

某高校成人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招生录取、数据统计与整理、学生学籍档案的建立和整理、学生学籍异动的处理、毕业生资格审查、毕业生数据上报、教学计划的审核、教学课程编排和考务安排等方面, 现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共开设35个本、专科专业, 学历教育在校生约6000人, 但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仅有5人。由此可见, 管理人员的负担非常重, 所要处理的信息内容非常庞杂, 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已基本不适应形势的要求。而成人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 规范统一学生信息, 便于对学生各种信息的汇总和统计。

根据业务的需要, 系统需具备以下主要功能。第一, 系统要提供学生基本信息的维护功能, 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此项功能及时添加、修改和删除学生的基本信息, 确保学生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 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批量或零散处理在校生注册, 实际了解学生注册到校情况, 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第三, 系统能够提供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发生的学籍、专业、专业方向等变动情况, 管理人员可灵活的根据不同异动学生的情况进行审核、管理, 学籍信息不断得到有效的更新和统计。第四, 系统能够提供打印输出班级学生名单、学生证、学籍表等各类花名册功能。第五, 系统向任课教师开放网上录入成绩, 向学生开放网上查询成绩功能, 并能根据成绩汇总结果生成补考学生名单, 提供直观的成绩统计分析数据, 让教学管理员及时了解教学质量。第六, 系统能够按设定的毕业条件自动审查学生是否具有毕业资格和获得学位证书的资格。

3 系统功能设计

据此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相应的功能分析, 该系统主要由学生登录、教师登录、教务员登录、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成绩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八个模块组成。

3.1 学生登录模块

此模块主要是学生用户了解相关信息的窗口。由个人信息浏览、个人成绩查询、课程查询、网上教学和用户信息维护5个子模块组成。学员凭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 能够浏览个人基本信息, 查询已考过的各门课程的成绩, 查看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 浏览和下载相关教学课件讲义、课件视频资料、案例、作业、作业答案等信息进行“网上学习”, 根据需要重新设置新的登录密码。

3.2 教师登录模块

此模块包括成绩录入、网上教学和用户信息维护3个子模块。成绩录入模块

向老师提供成绩录入界面, 网上教学模块管理授课教师上传的课件、教学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 用户信息维护模块向老师提供重新设置新的登录密码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

3.3 教务员登录模块

此模块包括教务管理、成绩管理和用户信息维护3个子模块。此模块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教学系的教务员。教务管理模块包含教学计划的申请、课程安排和考试安排。成绩管理模块可以录入成绩, 还能够查询如单个学生的成绩, 班级成绩, 专业成绩等各类成绩并生成成绩单。用户信息维护模块向教务员提供重新设置新的登录密码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

3.4 学校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本模块由教学系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校外教学点信息管理和班级信息管理5个子模块组成, 主要是对学校基本的硬件设施 (如教学系、校外教学点的信息) 和软件设施 (如教职工信息、专业信息、班级信息) 进行管理。每个模块都具有增加、删除、查询和打印功能。

3.5 学籍管理模块

此模块包括学生学籍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和毕业资格审核3个子模块。学生学籍管理主要是学生基本情况的管理, 为其他模块提供学生信息数据。学生学籍管理模块统计在校生基本情况并能够打印各种学生名册、学生证、学籍卡等。学籍异动管理模块处理学生异动的申请并及时对各种异动状态数据进行统计核对。毕业资格审核模块根据设置好毕业的条件自动根据毕业条件判断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条件, 同时提供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打印功能。

3.6 教务管理模块

此模块包含课程设置管理、考务管理和专业计划管理3个子模块。课程设置管理模块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审核各教学系教务员提交的本系各专业的课程安排并自动生成课程表。考务管理模块审查各教学系考试课程的设置, 对设置不合理的考试安排退回给各教学系, 待所有考试计划审核结束后, 系统自动汇总生成考试安排表。专业计划管理模块审核各教学系提交的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审核之后, 相关的执行计划就会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

3.7 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管理对于学生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此模块主要由成绩审核、成绩处理、成绩维护和成绩统计4个子模块组成。成绩审核模块对面授老师录入学生成绩的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之后成绩一般是不能更改。成绩处理模块能够通过过滤条件筛选出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名单, 并自动统计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人数生成不及格名单。成绩维护模块对学生审核通过入库的课程成绩进行更改, 改动的记录在系统操作日志中有详细的记录。成绩统计模块, 同时, 此模块还能课程的成绩的查询和打印功能。成绩统计模块具有分数段统计、综合统计和不及格门数及课程统计三项统计功能。每项统计功能都能够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进行统计。

3.8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是提供给管理人员日常维护管理系统运行的工具, 主要包括、操作日志管理和数据备份和恢复3个模块。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授权, 操作日志管理模块记录系统运行情况, 数据备份和恢复可以有效的防治数据的丢失。

4 系统开发

本系统采用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平台, 以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系统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 应用了模块化层次化设计、和页面输出缓存等开发技术。该系统开发后进行调试, 运行稳定。

5 结束语

上一篇:自动化系统方案下一篇:坦克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