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2024-06-30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12篇)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1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界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的内涵。同时,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上, 说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而选择出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的内涵分析

什么是教育资源?我认为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和。而什么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指社会对教育产业的人、财、物的投入, 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的分配。顾名思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就是各级各类高等职业学校用于维持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资源。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资源分配。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分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 政勤人员。教育者又分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 是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水平代表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科研水平。政勤人员又分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 他们是学校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未来高等学校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是影响学校办学的重要因素[1]。

(二) 财力资源。

财力资源是指用于兴办教育事业, 组织教育过程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所投入的财力, 分成“公共品”和“私人品”。财力资源的特点是他不能直接表现, 必须通过物力资源来表现, 人力、物力资源都收财力资源的影响。

(三) 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指投入教育过程中直接满足教育活动实物条件的物质资料总和。分为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环境设施。而物力资源特点是离不开人力资源, 用财力资源来表现。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及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 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 生师比失调。

教师的增长速度缓慢, 而学生在1999年扩招后, 大幅度上升。在2002年, 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最高1:19, 2010年普通高校生师比是1:17.33。这种学生规模迅速增加, 而教师队伍增长速度的相对滞后, 造成了我国高等院校生师比严重失调。

2.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失当。

据2000年统计, 全国高校有专任教师460000人, 其中教授43240人, 仅占9.4%;副教授167900人, 占36.4%。从上述可看出,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严重失当, 而且缺少“双师型”教师, 这种结构是不能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的。

3.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均。教师队伍出现“两头大, 中间小”, 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比重过高, 而中年教师的比例相对较少。

4. 教师队伍学科分布上不均衡。专业课老师过少, 而基础课老师过多的现象[2]。

(二) 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教育经费掌握在行政部门手里, 造成学校行政管理上的费用比重越来越多, 在科研上的经费反而很少。2.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公共资源占用较高, 而使用效率较低[2]。3.投入高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2]。

(三) 物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重要问题

1. 部分设施设备闲置, 利用率不高, 共享程度低。

有的高校院系的一些较高价的仪器设备因为怕学生使用不当而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害, 直接就不让学生使用, 这致使设备的闲置, 也造成了学生无法掌握实践技能, 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

2. 设备管理混乱。在设备管理上, 责任权利不明确, 多家管理, 无人负责, 从而造成只使用不维修, 损失不追究等现象。

三、对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一) 优化政府资源配置。

我认为政府首先应选择出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使参与者和配置主体都有一个参照主体, 是资源可以更好的利用起来;其次, 通过市场引导, 政府调控, 学校自主这三方面, 是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3]。

(二)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 因而“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化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配置, 1.加强高等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2.多招入教师人数, 使生师比达到一个合理的比值;3.鼓励教师定期参加职业培训, 或到企业参加培训, 是我们的教师都能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 优化财力资源配置。

首先, 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制度;其次, 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源, 激发社会投入, 突破教育投入的制约, 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得到最大的空间;最后, 加大挖掘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力度。因为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 理应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应经费。

(四) 优化物力资源配置

合理地用运用学校的设施设备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物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表现。对于高校内部物理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1.从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合理化配置, 要从多个学科和专业的共同需要考虑进行优化配置。2.对于全校性或多个学科实验仪器设备应该向全校师生开放共享, 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得到最大化。3.对于单学科或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应该向着相近学科或专业进行资源整合, 尽可能实现共享和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菲菲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知网2006年9月

[2]张剑, 夏玉成高校内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探析中国知网2008年

[3]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中国知网2006年12月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2

4.1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开展资源分配任务之前,首先要对各个区域的发展现状做出深入调查,明确在开展高等职业办学计划中所遇到的资源缺失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更深入的解决常见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也得以发挥。政府在调控过程中将各个区域视为整体,通过监管职能来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到基层后能够得到运用,促进管理计划全面落实开展。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制定符合区域高等院校办学发展的工作规划,这样在不同的时期才能更发挥监管任务,并提升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实现区域性的综合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还能够帮助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沟通联系,实现资源方面的灵活调用分配,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各个区域的均衡公平发展,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职业学习环境,这符合创新资源配置的初衷。

4.2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和其他办学主体之间的合作

强化合作可以形成基层的资源配置网络,各个高等院校之间通过主动联系能够对自身的办学现状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这一点符合高等院校的办学需求,同时也能够根据常见的资源落实困难问题来学习借鉴经验,达到更理想的资源利用水平,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种合作交流还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实习环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口碑才能够得到认可。高等院校与其他办学单位之间建立合作管理,可以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共享利用,这样做不但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运用,同时在办学计划中也能够相互借鉴经验,确定更符合自身办学发展的道路,在规模扩大方面也能够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现,避免教育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

4.3建立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办学格局中也要注重创新分配的引入,传统的办学体系中经济性并没有得到体现,通过这种多元化格局的创办,可以帮助解决资源之间所存在的运用困难问题。在办学过程中经济性与发展性都是要同时体现出的,这样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下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综合能力也会有更大的进步。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资源运用隐患问题,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交流配合,同时将经济性体现在办学计划中,这样一些民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解决自身发展的财务需求问题,更能够实现规模上的逐渐扩大,符合当今的教育市场发展需求,在同等院校之间也能够减少区域差异性所带来的影响,增大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通过上述文章中所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主要包含了信息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全社会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所有资源综合,是一个参与、维持、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所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在使用方向和投入比例中的一种最佳分配方案。由此可见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夏焰,崔玉平.中国省际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生均经费支出差异及收敛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5).

[2]刘华军,张权,杨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9).

[3]戚瑞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4]张永春.提高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效能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探析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短缺成为了目前首要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资源共享成为关键。因此,资源共享也成为了当今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学校的人数逐渐增多,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成为了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其他临近高校合作,形成了譬如教育资源共享、课程交流、师资交流等多种合作形式,大大提高了高等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为我国高等学校资源共享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资源共享方面,许多高校通过合作,将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延伸,如图书资源共享、讲座等多方面渠道,有效利用了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学生也通过这种资源的整合共享获得了丰富的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各个高校通过在课程上的交流来展示每个学校的特色,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了教育存在的地域性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近期,一些高等学校通过师资力量的共享,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大胆创新与突破,实行教师互聘原则,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资源共享的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外界交流很少,大多数都是自己内部的交流,从而造成了教育创新的封闭性,使得我国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整合,缺乏全局观念。我国的各大院校存在竞争关系,封闭了信息的来源,每个院校都想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与其他院校竞争,极大了地浪费了教育资源,从而使我国的教育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资金缺乏

由于资源的共享需要成本与费用,一些高校难以承担,这就阻碍了高校资源共享的实现。共享平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问题,制约了共享资源系统的运行。

3.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

目前,我国政府对教育资源共享的方针和政策不健全,对资源共享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大大制约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共享。很多地方,只有少数高校进行了资源的共享,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想要改变这一状态,就必须有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需要加大力度,鼓励并完善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三、实现高等学校资源共享的对策

1.强化资源共享的意识

转变传统的意识,以大局为重,多与其他高校进行沟通,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向其他高校学习,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样,既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又使教育共享得到了发展,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很大意义。另外,我们不仅要帮助那些资源短缺的高校,还要强强联合,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消除共享中出现的问题和利益纷争,从而推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资源的共享不是免费无偿的,适当的收费可以激发资源提供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各个高校之间资源共享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正确看待资源共享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竞争明显大于合作与共享。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知道竞争和共享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是可以共存的,竞争可以促进共享的进行。高校在竞争中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不足,从而弥补不足,良性的竞争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另外,共享可以避免发生恶性的竞争关系,实现双赢发展。

3.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是制约我国资源共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转变政府角色,改变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得高校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主体。只要有了自主权,高校就会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寻求和提供资源共享,解决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然而在资源共享中,政府的推动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政府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4.完善制度的建设,保障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建立和完善有偿共享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在对外服务时缺少标准的收费机制,这也导致了大量教育资源不愿意共享。因此,为了激发和调动拥有教育资源高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参与共享的各个高校都能得到利益,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有偿共享机制。收费标准是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有费用应该主要用于资源本身的维护与开发,将收费标准上报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随时接受上级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和检查。

5.开发先进技术,为资源共享提供支持

我们要重复开发先进技术,为高校的资源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证计算机的数量,实现纸质文献的电子化,完善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高校之间相应数据库和平台的兼容,加强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首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孙瑞琳.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改革

一、引言

从既有的学科分类看本选题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又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但本文作者可能更多的从经济学视角展开以下的论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正面临着存量资本配置不足、增量资本配置不够、配置系统功能不强、以及创新配置制度不力等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正是当今主流经济学所努力探究的问题或主题;当然, 也属于科学发展观讨论的范畴。作者尤其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仅从教育学视角探讨是远远不够的, 很有必要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整体层面进行分析, 才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既有的研究文献虽然有一些相关的研究, 例如阎凤桥、闵维方 (1999) 、赵君 (2000) 、吴永 (2001) 、雷丽珍, 王红 (2003) 、陶宏 (2005) 、温艳 (2006) 、刘宛晨 (2007) 、占绍文 (2008) 等或从高等教育资源优化或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或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成本与效率或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等视角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并提出了增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建议;但总体上来说, 他们的研究或属于管理学视角或属于教育学视角或属于经济学局部均衡视角进行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一般均衡视角, 亦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系统配置的视角展开研究, 以期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的持续、有效和稳定发展。

二、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教育资源通常是指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按照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形态可以划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是指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对硬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又称为无形资源, 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硬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使用或开发其存在价值的资源, 又称为有形资源, 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财力资源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企业及个人为发展高等教育而进行的经费投入;物力资源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发展高等教育中所需的固定资产的投入, 包括教学场地、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以及附属于高校的其他设施等;人力资源主要是指高校师资与管理人员等。尽管高等教育资源具有以上形式和内容, 但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其软资源实质上是其硬资源的引致资源, 其硬资源虽然有以上三种不同的形式, 但是在经济学中可以统称为经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作为非义务教育资源, 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国家不能通过强力方式向每个适龄青年无偿提供, 严格的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及限量制定的招生计划决定了只能选拔一部分学生享受到高等教育, 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入校时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学费, 否则, 仍无法享受高等教育机会和资源;所以说, 高等教育资源在消费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论述的那样, 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并从中获益时, 全社会和其他人也可以从中受益,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愈多, 带给全社会的利益就愈广泛;所以说, 高等教育资源又具有使用的正外部性。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资源既不属于纯公共产品, 也不属于私人产品, 而是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根据该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一定的方式, 通过不同的渠道, 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资源分配到高等教育系统中去, 以实现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功能。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从而使其与社会其他资源配置区分开来。首先, 由于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总体上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状态, 因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资源配置一定具有渐进性过程特征。其次, 由于高等教育, 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具有多功能特征, 因而其资源配置具有包括国家、社会和企业等作为不同配置主体意义上的多层面性特征。第三,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多层面性特征, 因而包括其投资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具有多元性特征。第四, 国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配置制度的实施而实现, 因而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其国家性特征。第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特征。

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和模式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样性特征和多功能性表现, 因而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一个包括政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等多元主体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政府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协调高校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确定战略重点, 协调总体规模和学校布局;政府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最重要的主体既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对高等教育进行宏微观引导, 也可以通过立法、规划、政策和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微观调控。社会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另一主体既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微观配置, 促进高等教育产业的有效竞争;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以及赠予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办学, 并发挥激励和监管高校资源配置效益的功能。高等学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办学法人实体, 本身就具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自我决策、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最基础功能。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多元性, 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既不能为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计划配置模式, 也不能为纯粹的市场配置模式, 而是包括两种配置行为在内的混合式配置模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表现为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的模式, 政府不仅可以直接利用既有的资源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微观配置, 以保障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准公共品特性而引致的市场失灵, 而且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调控方式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当然, 政府在宏观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经济资源的有效功能。至于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的力量对比则主要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之外的经济体制改革。当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市场力量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扩大。

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指的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制度变革或配置规则的转换。从全球来看, 随着经济水平和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过程也在不断进行, 并具有各国或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烙印的特征。就中国来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并具有当代中国特征。

首先, 表现为以增量创新为先导, 逐步演进为以存量调整为突破的过程特征;根据林毅夫关于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选择分析中对增量与存量的划分, 凡“不从对资产存量的再配置入手, 而着眼于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引进越来越多的市场机制的改革”的措施, 统归为“增量”改革;反之, 涉及到现有资产再配置的改革则应归为“存量”措施;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实际轨迹看, 应用这一对概念来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规律也是符合基本事实的。

其次, 表现为以渐进性改革为主线, 激进性改革为辅线的过程特征;大量文献表明,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是以渐进性改革为主线的变迁过程, 实行渐进性改革最初也不是政府的初衷, 这是不以政府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其中与政府初期是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着眼点的良好愿望出发, 期间不断寻求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一致的经济运行体制的实现形式的探索有关, 这对改革者来说完全是一项毫无经验地探索。既然是探索, 就存在风险。这一初始条件决定了探索的形式, 也就是资源配置转换的方式呈现为缓慢、递进、反复的渐进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如此,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也是如此。

第三, 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 转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体的过程的特征;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转换中, 始终存在着政府主导与公众选择的矛盾。政府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公共机构和制度的强制供给者, 因制度本身存在着公共外部性而主要由政府来设计、组织并将成本合理分摊到社会成员之中, 如果政府是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最大己任而实施改革, 即使改革的成本很大但分摊得公平, 改革进程也不会因而受阻;相反, 如果政府客观上造成以维护自身的集团利益为出发点, 即使改革可能带来的愿望是有意义的, 也会引起改革阻力。因此, 政府主导行为的有效性与政府改革的出发点、归宿相关。由于政府主导的有效性还受到来自信息传递的交易费用的约束。由于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与不同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差异性, 政府在决策的成本上所花费的交易费用将越来越大, 以至于仍然坚持主导的成本大于放弃无效管理的成本, 或以改变政府主导方式来应对市场千变万化的主体需求, 这就是制度经济学中被称之为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第四, 以中央集权单一化逐步被以地方分权的分散化替代的过程特征;新中国成立不久进行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之后, 中央政府曾又几上几下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在中央与地方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上, 发生了重大关系调整, 提出高等教育以省统筹为主的原则, 并将中央各部门所属的高校归并教育部或与省内学校合并, 这一举动被称之为第二次“院系调整”。改革开放前后的这两次办学管理权的调整在本质上有所不同, 前者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后者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由于前者的生存环境没有变化, 中央政府可以随意收回下放的权力;后者的生存环境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日益增强, 中央原集中权力的体制已不再适应改变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管理权转向省一级和学校是市场机制内在逻辑与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取向的结合需求。

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和方向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首先来源于于人们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快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 以期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其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来源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环境系统的变迁, 亦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的变化;毕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仅仅是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的子系统;如果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发生了变化, 其所属子系统也必须发生相适应的改变。再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来源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内部环境系统的变迁。亦即随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其配置力量和配置地位的变化, 以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客体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要素的质变和量变,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既有的制度和规则将被打破,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新的制度和规则将被推出。但不管怎样变化, 当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方向或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态势。

第一,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社会化趋势。

在现代新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下,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体的成长, 各类非营利性组织即所谓的第三部门进入高等教育等公共事物领域, 这些组织展现出自身多样性服务和供给的优势, 不仅与政府分担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责任, 而且形成与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

第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趋势。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趋势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单一方式而言, 它的前提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只有经济形式的多样性和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并存才可能而且才能引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 客观上也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为多元化状态。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增进。

第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趋势。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具有准公共品特性, 因此, 它的配置一方面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实行一定的计划配置, 尤其是某些地区和某些学科。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涉及到高等教育特定服务对象的较高收益率, 因此, 要求直接消费、受益高等教育的地区、社会群体、组织和个人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投入, 对高等教育资源实行一定的市场配置。所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并非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完全市场化, 而是指高等教育资源由过去的更多的计划配置向更多地由市场来配置的转变。特别在我国, 由于计划的惯性, 市场起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所以必需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势。

大学最早出现时,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但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的浪潮真正兴起当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战后,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种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留学生互派、学者互访的数量急剧增长, 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其中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最为活跃的迹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 采取各种政策吸引世界各国学生, 甚至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这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不仅为教育输出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且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各国政治、外交、科技、经贸等各方面。正因为如此, 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采取各项措施, 突出本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并把它们推向世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一方面应积极利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源, 力求在不长的时间里, 使我们一些大学跻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但是, 另一方面, 高等育资源配置国际化的进程也应考虑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能盲目跟进, 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地向国际介绍本国高等教育优良资源, 以便达成真正提高本国大学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

[注]课题名称:长株潭融城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课题批准号:XJK06CZ081。

参考文献

[1]阎凤桥, 闵维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木桶现象”的探讨[J].教育与经济, 1999, (02) .

[2]赵君.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04) .

[3]占绍文.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理论导刊, 2008, (03) .

[4]刘宛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06) .

[5]温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03) .

[6]陶宏.较量—关于教育的资源配置[J].小康, 2005, (05) .

[7]雷丽珍, 王红.混合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J].教育导刊, 2003, (Z2) .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5

论文关键词:公平性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财政如何体现公平,它涉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法规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促进公平就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适时调整。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愈益引发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教育投人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是两个同时并存的制度性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也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从公平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问题

1.高等教育财政投人严重不足。自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连续6年以年均27.2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招生年增长率分别是46.17%和38.15%。同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迅速膨胀,连续6年以年均25.59%的增长率迅速扩大,2008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021.02万人,是1949年的174倍。可见,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是超常的,而同时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没有保持同步增长。

从1993一2002年的10年间,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只有S年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其他5年都低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与此同时,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跨越式下降,2000年增长率是0.66%,2001,2002,2003,20(”年是负增长,分别为-7.83%,-8.47%,-5.87%,-2.7%0

2.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人不足的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在公共财政投人上不公平现象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就是少数重点高校专项拨款数额巨大,国家重点学校政策存在严重公平隐忧。从“十五”开始,国家开始对少数985工程学校投人大量资金,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为代表的一些院校在三年时间内就获取了18亿元巨额资金,而对其他绝大部分学校的投人却在锐减。

我国有限的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使高等学校之间难以平等竞争。从统计数据来看,2001年中央部门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500.23元,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2743.42元,中央部门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地方高校的1.84倍;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人数85%的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57%o很多地方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极少,而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的49%和43%。地方高等学校经费的地区差异更大。部分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费太低,难以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以上的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基本上被“211工程”学校包揽。

不仅如此,同级财政下的高等学校获得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也普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实际上,不但不同财政下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投人差别很大,即同级财政体制下,不同学校获得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级财政往往只对其中1一2所学校进行巨额投人,校际之间的差别也十分严重,这严重违背了公共财政的公平性。 3.高校债务负担过重。目前,我国高校贷款负债运行的情况十分严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一2000亿元。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认为,高校债务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邵鸿说,除去银行贷款,许多债务是通过工程建设方垫资和一些单位的投资,保守估计高校债务4000亿元。

高校负债运行的状况其根本缘由在于国家财政的投人不足。可以说,高校的贷款冲动是在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的`,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幅扩招,虽然按照教育法的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保证公办高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但是国家财政并没有为高校的扩招新投人相应的经费。扩招之后面临的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等问题,很多高校在国家投人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被迫负债经营。

二、促进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思考

1.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法规。教育财政的法制化建设至关重要,是教育财政改革措施和政策得以实行的法律保障。一方面,我们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有关行政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目前教育财政预算被随意更改的现象非常普遍,往往是某个首长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某个项目上马或者下马,预算不仅没有约束力甚至还随着领导的意志而更改,预算实际上形同虚设。这种状况被称为“软预算约束现象”,该现象显然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改进《教育预算执行条例》,提升高等教育预算和决算的层级,并对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和绩效评价体系等进行适时补充与完善。

2.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投人责任。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高等教育事权范围需要重新认定。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事务的特征,它的受益范围也主要在特定区域范围,在此前提下,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高校的财政责任具有相对合理性。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高等教育主要是地方性事务,但某些事务却又超出了地方性事务的范围,如地区差异的协调、教育公平保障等,应视为“全国性事务”由中央政府承担。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不应当根据学校行政隶属关系来划分,而应当根据高等教育事务的具体特征来划分,属于地方性事务的由地方财政承担,属于全国性事务或地方不便履行的事务由中央财政承担。可以预计,未来高等教育财政投人责任分担将出现重心下移,地方政府将负担起高等教育财政投人的主要任务。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是中央财政不可推卸的职责。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力薄弱地区高等教育对公共资源的需求,是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平衡公共教育资源分布的重要途径。

3.改革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的拨款由财政部划拨给国家教育部和其他各部委,再分别由他们分配给各高等学校,地方所属高校拨款由省级财政部门划拨。在当前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管理的新形势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必须依据公开、公平和效率的原则进行改革。实行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公式拨款方式是以体现学校特征(如学生规模和人员配置结构)的公式确定拨款数额的一种方式。其主要优点是采用固定公式,然后选取一些参数,就能决定拨款的数量,既减少了拨款中人为的因素,提高了拨款的效率,又能较好地反映出各类、各地区高校的实际成本,有侧重点地进行拨款。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6

关键词:中国;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目的。通过优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进行高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结合,教师要为大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公平实践的舞台,让大学生去充分的展现自己,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应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应用教学方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改进和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方法显得十分有必要,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问题

(一)教学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老套,方法过于单一。很长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没有过多改变,内容陈旧落后,无法与时俱进,应用领域真正体现学术价值课题与例题越来越少[1-3]。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始终采取理论传授方式,黑板加粉笔老旧方法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以练习课和理论课为主,缺少实践性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时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很多高等教育教师教学时还是将教材与自身作为中心,和学生情感交流很少,单纯注重知识传授与记录,缺少必要引导过程,这也让学生陷入尴尬被动地位,留给他们思考空间太过有限,学生创造才能没有施展平台,这对学生创造能力激发构成了非常大的阻碍;三是教学流程太过死板,教师创造性无法发挥。现如今,整体教学阶段,教师在按固定教学大纲传授知识时,其实也是比较被动的,通过固定课时传授固定内容[4-6]。因而,从事教学活动时,教师无法针对学生切身情况还有各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做出改变,更缺少时间与精力分析研究学生感兴趣内容。这势必对教师教学自由构成了限制,教师创造性与能动性受到约束,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生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其一,学生并未意识到高等教育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而且很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使用价值不是很高,缺乏实用性。尤其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严进宽出策略,换而言之,只要学生考上了大学,只要不在高等教育日常教学中掉队太严重,学生就等同于拿到了文凭,未来就业也等于拥有了敲门砖,所以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就跟得上就行,从小学到初中该尽力也都尽了,进入高等教育学习阶段也该放松放松了[7-8]。所以学习吊儿郎当,并不把高等教育当回事。也有很多人认为实际工作生活涉及不到太多高等教育知识,因而忽略了学习数学重要作用,这在思想方面对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构成很大限制[9-10]。其二,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在很多的高等教育考试过程中,笔试占了比较大的一部分,很多考试对大学生的考查中只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考查。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也不注意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习惯,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和意识。另外,教师本身素质也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构成影响。有些教师并未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足够尊重,致使学生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从而限制了其成绩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

二、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填鸭式教学为主,应试型教育占据主流,盲目追求速度的教学理论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完全抑制。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要求高等教育人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大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不”,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大学生能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对问题进行思考。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往僵化保守的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对行为的创新更是比较肤浅[11-13]。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很大,而这也是社会讨论的重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理想甚至个性的发展,通过改革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思想,可使其在学习文化知识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勇气去揭示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大胆创新。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鼓励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展现自己的空间,培养学生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

想要寻找到新時期最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最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中的精华予以继承,可以说继承作为事物发展与延续的桥梁,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方法产生与发展,是伴随教育演变进行的,也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前提下补充与改革而来的,尤其新课改背景下将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精华部分当作改革前提,进而加上自主探索、经验总结与沟通合作等方法,对学生积极学习、勇敢探索与实践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日本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命令学生去学习的主人,而转身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助手。教学方法伴随教育起源而发展,尤其现今知识经济时代,更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涌现出来。所以,对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基础上,再对时代前沿进行学习从而取长补短,进而进入正式课程内容,待新课讲完后再做复习式归纳,达到课堂内容融会贯通,重难点着重学习,对知识才会理解得更为扎实,学习也不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而是真正了解了其中要义,而以上内容正是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以后发展的道路。

(三)学生處于融洽教学氛围中学习热情更高

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课堂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站在大学生角度讲,已经过了初高中接受枯燥教学的过程,结果在大学中还是这样,就会出现厌学现象,很多大学生直接就不来上课,即使来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果与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均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追求完成教学指标、提升分数,这种情况的最大弊端就是使大学生的思维固化,养成了机械式的被动。而实际上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乃是必然,而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教学,而做好实践教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能够让大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来达到创新的目的。日本高等教育主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进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14]。例如:教师可适时适度组织一些小竞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相信会有很多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通过竞赛平台充分展示自己,同时在这样的积极竞争环境中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书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15]。通过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地改进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有利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通过对先进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学习和合理借鉴,相关教育人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从某方面来讲也更有利于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16-17]。现阶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也逐渐开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和实践能力强化的同时,也是践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略,素质教育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体制是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教育实践是教育体制的形式载体,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进一步扩展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深化教育程度,推动教育改革的长远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不断发展与突破,期望我国专家学者结合世界优秀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同时紧密联系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师生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及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同大学生未来就业与生活都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同时发展空间巨大。放眼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现状,不难看出,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还是存在有诸多问题的,虽然已经意识到应用科学教学方法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但短期内进步的幅度依然比较迟缓。因此,教师应该站在我国全面实行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为了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利用更具生动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基于此,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我国教学理念,发展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以此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标准,完成提升大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玮,庄婷婷.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的最新动态——基于五所女子高校的微观考察[J].日本问题研究,2014(05):50-56.

[2]何晓芳,李冲,迟景明.知识经济时代的中日高等教育改革——第五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106-109.

[3]赵幸.中国和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之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4(19):240-241.

[4]董有志.日本高等教育的认可型评价认证——日本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经验的借鉴和超越[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01):74-78.

[5]黄凤羽,彭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04):123-127.

[6]陈曦.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以“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35-39.

[7]施雨丹.使命再定义: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国立大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03):104-109.

[8]张美娟,张婷,王仕密.媒介融合环境下日本出版高等教育现状述评[J].出版科学,2012(01):18-22.

[9]王玉珊.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3):83-86.

[10]许长青.当代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导向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4):47-57.

[11]陆道坤.清末民初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日本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05):71-77.

[12]叶磊.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及其办学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35):15-17.

[13]马岩,肖甦.日本留学生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64-69.

[14]李文英,刘云.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J].日本问题研究,2013(04):80-83.

[15]陈廷柱,孙丽芝.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102-105.

[16]Acomparativestudyonthecurricula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trainingforjuniorhighschoolsinChinaandJapan[J].JapaneseJournalofSportEducationStudies,2012(07):94-95.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7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有些困难和问题甚至阻碍了高职教育进一步的健康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对国民经济今后的有序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共享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各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基础都比较薄弱,经费投入有限,难以全面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将各院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把有限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在不改变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关系、专业类别、基本职能、服务对象的前提下,进行资源重组,并做好潜能挖掘,促其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1 武汉城市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湖北省省会武汉为中心,范围包括武汉以及周边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咸宁等8个中小城市。全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享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将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六个“一体化”为目标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2)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3)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4)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5)推进体制创新一体化;(6)推进招商引资一体化。

2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现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51所,其中绝大部分,即43所坐落在武汉城市圈,这说明城市圈内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从数量上来说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数量上丰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武汉城市圈现有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圈内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由原有的较低层次的高职院校以及一部分成人高校、数量众多的中专、职工大学等转制或升格而成。这些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经费投入往往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要求:在教师的学历构成、校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图书资料拥有量等各个指标方面都与国家教育部要求的标准还有差距。

其次,武汉城市 圈高等职 业院校在 人才培养 过程中,由于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还是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软件方面,其师资力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在硬件方面,专业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等办学条件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这样的软、硬件现状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最后,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小而全”现象,各个高职院校只管自己办学资源的完善,办学资源不能充分共享、导致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某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投巨资购买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建设了非常完善和气派的实习实训基地,却只对本校、本专业服务。由于本校的专业学生人数非常有限,造成整个实习实训基地内部的仪器设备使用率很低,与此同时,有相同专业的另外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由于经费缺乏或者场地限制等原因没有建立起类似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是有的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有的学校却缺乏相似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情况在武汉城市圈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3 对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还是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各校只专注于自身教学资源的建设,对其他学校教学资源的情况并不了解,也很少深入合作,互通有无。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专业建设上还是存在重复建设与相互竞争的问题,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采取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机构、开展各高职院校之间专业共建、课程互选、教学内容街接、学分互认、师资互补等方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建议包括。

3 . 1 建立协调机构

应综合协调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利益,因为利益协调问题贯穿整个教育资源共享的全过程,不仅影响资源共享协议的达成,而且关系到资源共享的效率。因而,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利益协调方式,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高效的利益协调机构。既要积极运用市场交易方式,逐步提高市场交易在利益协调中的地位,又要根据教育资源共享项目的特点,理性运用政府的行政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各高职院校的积极性,真正建立起城市圈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城市圈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 . 2 开展专业共建

为了避免城市圈高职院校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恶性竞争,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取长补短,统一专业规划,进行专业共建。

3 . 3 开展课程互选

在专业共建基础上,城市圈内各高职院校互相承认课程学分,鼓励学生跨校选修专业课程,实现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

3 . 4 教学内容街接

为保证专业课程互选的顺利开展,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应统一教学计划,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达到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任意的时间都可以方便的进行专业课程的互相选修,而不会出现教学内容的不兼容情况,使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无障碍进行。

3 . 5 学分互认

武汉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应逐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制定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所修学分在学校各专业间、各学校之间以及区域间都可以互认,这样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可以实现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选课。

3 . 6 师资互补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师资也是最为稀缺的资源。高职院校由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所限,很难吸引真正优质的教师资源,导致高职院校师资普遍较为缺乏,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的互补,在资源共享平台机制下,鼓励教师在城市圈不同高职院校互相兼职,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圈内各项建设都朝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相同的发展趋势。因此,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各地方政府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突破狭隘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要根据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资源优势,实行跨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避免本辖区范围内盲目追求高职教育资源小而全、大而全、学校布点分散、专业重复设置、浪费大量资金的现象,建立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为武汉城市圈的融合、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城市圈内各项建设都朝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相同的发展趋势。针对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共享意识缺失、并且缺乏市场机制等因素,影响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现状,提出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采取建立协调机构、开展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课程互选、教学内容街接、学分互认、师资互补等方法,建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以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探析

人力资源管理, 是在经济学与人本理念指导下预测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 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 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 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薪酬支付及有效激励, 开发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优化, 从而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背景

苏州工业职业学院与国内众多高等职业院校一样, 人力资源整体情况是学历层次较低, 管理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 基础课教师数量偏多,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非教学人员呈现膨胀过剩态势, 没能形成人员合理流动和轮换机制, 而管理人员只进不出, 教学与非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益和报酬不成比例。随着学院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以及管理工作的需要, 对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成为学院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然而, 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沿用传统的人事制度管理方式, 仍就停留在行政层面的“人事管理与“档案管理”上, 并没有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过多强调对教师采用行政方法的“硬”管理, 而对如何激励教师的内在动机的“软”管理则重视不够, 激励机制和制度没能取得突破。在对教师的评估方面, 缺少科学性指导, 没有按照类别进行研究, 只凭靠部门领导的阅历和经验制定方案, 或仅仅参照其他院校的做法, 没有结合自身校情实际进行提炼升华。这就导致了对教师评估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

人力资源的开发仅限于组织教师进修、培训与引进高学历教师的工作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合理使用人才, 适时引进人才, 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没有具体明确的措施途径。因此,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学院的人力资源, 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职能转变是学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任务

为改变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提升学院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今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根据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省级示范建设要求, 学院制订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明确了人才强校战略是学院快速提升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省级示范建设要求, 明确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 深化学院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创设“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用人生态环境。让人才的潜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术上的领军人物和教育教学名师以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三、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1. 基于人本管理模式, 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也是实现学院人才强校战略的指导方针。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 紧紧围绕“我在乎你”的学院精神, 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做到重视人、依靠人、激励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关心人, 凸显人的重要性。其次, 把教职员工个人的发展与学院整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诉求, 创造出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倡导鼓励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学习观、成长观和发展观。第三, 学院采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造愉悦的环境条件, 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教职工个体之间需求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教职工的不同需求。比如充分利用学院工会组织, 为每个系建立了教职工活动室、每年为每个教职工准备生日礼物、定期开展教职工家庭活动、假期组织学科带头人与专业骨干教师考察学习以及关心教职工子女读书学习等途径, 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环境留人”。学院通过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坚持学院培养与个人开发相结合, 既重视学院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 又重视每个个体自身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 促进全体教职工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现在教职员工的潜能和专长, 创造出具有学院优势的管理特色, 从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赢得了积极的社会声誉, 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学校进一步发展。

2. 重视教师素质内涵, 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建立教师行为规范, 定期评选师德模范, 营造良好教风。完善并实施以师德为首位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 加强学术诚信教育,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建设良好学术风气。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 杜绝违法违纪现象, 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 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事业心, 引导青年教师教书育人, 引导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发展。加强教师团队意识培养, 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团结互助的合作氛围。通过教师素质内涵建设, 切实解决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促进学校校风和教师教风得到极大的提升。

3.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加大聘任社会兼职教师

重点引进具有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 优先引进学院紧缺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省级以上培养对象。力争五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以上;实施“博士倍增计划”, 力争引进博士20人。制订具有吸引力的配套政策, 创设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保证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大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尝试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职务互兼制度, 探索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长效机制。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度, 优先聘请在行业内有影响的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区域内兼职教师跨校聘用, 实现资源共享。聘请一批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发展顾问或专业建设顾问, 提高学院人力资源整体水平。

4. 加强教师素质培养, 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优先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以“青蓝工程”的实施为重点, 激励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逐步推行新进专业教师必备2年工程实践经历的准入制度, 坚持实施新教师入职的助教制。启动教授培育计划, 通过学术进修、学术活动补贴、学术假期和到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副教授晋升教授职称。继续推进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活动, 每年选派40名以上教师进企业脱产锻炼5个月以上, 力争专业教师五年内到企业实践锻炼至少一次, 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岗前培训达到100%, 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完善分层培养、分类指导制度, 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考核办法, 完善教师职务评聘与业绩评价制度;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优先安排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外出访学、进修和实践, 力争培养较多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不断推进“职业化程度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国际视野宽”的“三化”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京.整合后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师, 2011, (5) .

[2]张伟萍.优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1) .

[3]黎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经济师, 2011, (11) .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9

1.1 慕课的定义。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意为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是以连通主义理论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而形成的开放式教学课程。普通网络课程与“慕课”存在较大的差距,“慕课”有着较强的系统完整性和公众认知度,它是通过免费注册后进行在线学习。“慕课”具有规模性、开放性和共享性三个鲜明的特点。

1.2“慕课”来源渠道。

“慕课”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来源于世界名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同时也有来源于国内一流大学的课程,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截止目前“慕课”大致拥有来之世界各地大学的500门课程,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将有更多的知名大学的优秀课程加入到“慕课”行列中。

2“慕课”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异同

2.1“慕课”与传统高等教育的相同点。

系统性较强是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一大特点,它与大学传统教育形式在此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属于层层递进模式教学,让学生由初级学习者逐渐过渡到高级人才的过程;同时“慕课”与部分大学教育方式一样每节课有相应的课后作业,在学生开始学习某一门课程后都会设置随堂知识小测验,也存在部分课程设立了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2.2“慕课”与传统高等教育的不同点。

“慕课”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教育资源来源渠道,二、专业设置,三、教学时长,四、学生数量。传统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来源较为狭窄和单一,这由授课教师知识累积和课题研究项目多少决定,以至于教学案例陈旧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在传统大学教育中,往往无形中限制学生只学习本专业知识和部分公共教育课程,选修课设置数量较少且单一化、选择范围较小,从而出现专业垄断现象;大学课堂教学时间冗长,课程时间大多设置为80~120分钟,并且授课知识繁而复杂不利于大部分学生理解学习。对比传统高等教育,“慕课”的来源渠道丰富多样,集聚世界各地的课程,让学生跟多的有机会接触不同教育方式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慕课”的课程设置范围覆盖较广,既有科技学科,又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不再因专业的不同而截断学生对其他领域专业知识获取渠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慕课”的教学时长较短,通常设置为5~20分钟,其更加注重学生理解性、探究性学习,同时课程视频可供反复观看,成为有效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途径之一[3];同时“慕课”的规模性充分体现了它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区别,不再限制于几十、几百人的课堂。

3 高等教育

3.1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着重强调专业教育,随着经济发展与教育制度改革,专业教育逐渐凸显课程设置太窄、太专业化;并且大学教育呈现批量化生产方式,使学生成为高等教育流水线上的生产品,这是由教育规范化、课程设置与填鸭式教学等过程中逐渐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缺少师生交流机会,并且缺乏多样化与个性化并存的教育模式[2]。

3.2 大学生学情分析。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行为、态度、认知方面的表现及结果。它在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及教育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3]。作为有着高认知水平的青年个体得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受到社会肯定,并且有着多样学习多元发展的渴望。然而大学生的学习受诸多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的教学环境观等[4]。在教育新形势下,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受网络信息发展影响下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更能引起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多样化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高等教育发展。

科技创新带动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结构设置呈现多样化与多结构化的特点,同时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致使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客观性。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体现创新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发展伴随着现代化生产,需要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学青年自身能力以及求学要求的多样,促使大学教育模式快速进行改革,使教学模式内容趋向于多样化,课程范围广、种类丰富,然而高校常受限于教育资金,使课程教育多样化的进程缓慢。

4“慕课”对大学教育和教育资源的影响

“慕课”的开发与兴起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巨大的反思浪潮。“慕课”为高等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有效缓解大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在通过在线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条件下,较大程度上教育成本,同时实现多样化的课程教育,并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在此将从大学体制、大学教师、大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慕课”对其的影响:

4.1 大规模开放网络在线课程对高校教育影响重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只有在大学课堂中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考验着具有“惰性”的高校制度,引起高等教育领导层对此深思,有效的促进了大学教育体制的革新。

4.2 在现有的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案例陈旧和枯燥的现象,同时缺少生师之间交流,“慕课”的出现促使大学教师改变教育方式创新和教育资获取渠道,教师们积极学习“慕课”并对其进行深化。

4.3 大学生作为“慕课”最大的受益者。

大学生不再纠结于大学等级不同而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大学课堂提供的知识不再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慕课”作为一种大学教育实现课堂再现,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除大学生所学专业传统基础学科外,它更加有效把握社会市场的多样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更多创新型课程[5];同时对于大学实体课堂中存在问题,可以通过“慕课”可以得到有效的结局。

参考文献

[1]赵迪,李德显.浅谈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孙平.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2).

[3]谭美金,王桥强.湖南省两所师范类学校大学生学情的调查[J].2014(4).

[4]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篇10

1999年我国第一所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大学城诞生, 这种资源共享模式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 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 进行积极的探索, 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由此而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共享模式。

1.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

在“教育大词典”中, 教育资源 (Educational Resources) 被定义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称。教育资源包括5个方面: (1) 学生资源, 也就是求学者; (2) 教师资源, 包括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 (3) 物质资源, 是财力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物化表现, 首先是校舍、教室, 其次是校园、体育运动场地, 再次, 要有一定的教育实验、仪器设备与图书设备, 以及一定的体育器材与日常用品等; (4) 财力资源, 涉及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经费、教育成本和教育投入收益等问题; (5) 无形资产也是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指大学的名牌效应、文化、制度、办学或研究风格等等。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教育部门对其应有的资源打破现有界限, 实行共同享用。它不仅包括师资共享, 而且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和教育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和内容。实施这种共享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的作用, 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1]

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高等学校扩招政策的施行,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越发突出, 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资源共享。

(1)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另外,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增加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高等院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注重结构与体制的合理, 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无限性”和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矛盾的最佳方法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教学资源的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一方面,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竞争加剧,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在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中, 教育资源, 特别是优质教学资源严重短缺。[2]周济部长曾经指出:“优质教学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这方面, 正好可以发挥我们制度上的优越性, 集中建设, 广泛共享。”

(3)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现象

我国高等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单位所有制, 小而全、大而全的设备投入模式,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浪费最大的是仪器设备资源。“在1999年到2000年度, 教育部对56所直属高等院校贵重仪器设备发挥效益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综合评分不合格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实验设备资源使用效益严重低下。这与国家教育资源紧缺状况很不相称。时至今日, 这一状况改变不大。”[3]

(4)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解决目前高校人才不合理流动的现象

由于一些院校办学起点低、教学科研条件欠佳、待遇不高、住房紧张, 使一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背负较重的经济压力, 走下讲台, 从事其他高薪行业, 更多的人则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在社会上兼职、兼课, 即“隐性流失”。这种不合理人才流动模式, 客观上严重影响了这些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制度机制, 以规范教师人才市场, 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 达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要使有限的高校师资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其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 实现师资共享等。

二、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缺乏市场调节机制

我国高等院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办学靠政府, 向国家伸手要钱成为传统习惯, 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上级主管部门。许多高校通过国家的支持, 占有教学资源, 强化自身的地位和优势, 树立学校的形象。因此, 教学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把资源视为部门所有, 宁肯浪费, 不愿共享。另外, 忽视教学资源的动态效果, 缺乏市场机制, 也是制约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因。教学资源共享除了要发挥管理层的积极性外, 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导向和协调机构

由于各高校在规模、类型、层次方面的不同, 对教学资源共享的需求及由此获得的利益各不相同, 资源相对充足的院校, 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而资源相对匮乏的院校, 则强烈希望共享。因此仅依赖各高校自发的去沟通和交流, 显然是不够的。目前赣州市各高校采用的是属地化的行政管理, 不具有专业性的协调管理能力。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导向和协调机构, 从而分属于各高校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整合。[4]

3. 高教园区教育资源共享水平较低

从目前国内的高教园区建设现状来看, 高教园区中各大学之间在地域上还存在严格的地域划分, 管理上各自为政, 显现出简单聚集的趋势, 各入驻学校过多关注自身利益, 不能从高教园区整体出发, 给高教园区资源共享的统一管理带来了阻力。

4. 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比较严重

部分高校过高估计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 在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场所、公共设施等投入上盲目追求大而全, 豪华攀比的心理严重。因而导致资金投入过大, 各类设施闲置浪费严重, 学校的债务负担也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沉重的压力。

三、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选择

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包括三个方面:人才资源的共享、物质资源的共享、人才物质资源的综合共享。笔者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特点, 提出实现资源共享的几种可能模式:

1. 人才资源共享模式

人才是办学的主要与最大的资源。但是, 我国的高等教育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师生比例不均衡, 教师十分紧缺。而在一些重点学校和科研机构中, 人才则存在着浪费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 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人才的单位所有制。人才流动性不强, 使现有的人才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在于:

(1) 跨校选修课程、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实行了学分制的教学改革。一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本地区的高等学校之间实行跨校选修, 学分相互承认。跨校选修课程使学生们能够听到在本校无法听到的课程, 分享到优秀的教师资源,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采用这种方式, 可以使高等院校的名师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同理, 各校可以开展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2) 共享名家资源

评估一个学校的实力, 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师资力量。因此, 在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中, 最宝贵的就是那些在学术上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们。政府和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可以采取名家讲座、名家课程以及名家培训等多种方式发挥名家的作用, 以提高高等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 同时, 各校可以共享学术报告。

(3) 共享校园文化

广义的文化被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5]那么校园文化就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师生共同形成的精神面貌、学校风气和师生价值观念的总和。它表现在物质层面, 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风气。校园文化各具特色, 也正是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才培养出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种特色人才。各校文化通过校方或师生课后多形式的交流与碰撞,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真正实现优质校园文化的互补与共享。

(4) 互相承认学分

所谓高校学分互认, 是指学生除了学习原学校课程之外, 还可以学习其他院校的相关课程, 所得学分可以转换为本校学分, 同时本校学分也为其他院校所承认。近几年,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高教教学等领域出现了一些合作趋势, 其主要表现为在相邻的学校间或大学城内开展合作, 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学分互认主要包括四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区域间、学校间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二是承认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并可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三是建立学分银行;四是改进和加强对于实行学分制的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 从互认、折算、管理和监控四个方面规范学分互认机制的政策保障。

2. 物质资源共享模式

所谓物质资源, 是指办学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如前所述,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既存在着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又存在着结构性浪费的问题, 办学的物质资源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1) 共享教室

教室是衡量一个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有的高校教室不够用, 有的高校还有部分教室空闲。高校教务处在新学年的教室安排时可以联合办公, 根据自身为主、就近共享原则, 把部分高校没有使用的教室纳入高校教室使用紧张的教学计划中。以充分提高教室的使用率。具体运作方式可以考虑引进市场机制, 签订租用合同。

(2) 共同使用实验室、实践基地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2005]8号文件) 精神, 大力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共享。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 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 创新管理机制, 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3) 共享教学研究设备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3 05

高校不但是教学而且还是科研的重要场所, 各高校在现有设备满足自身研究的需要外, 更应充分使其共享, 以达到教学研究设备的高使用率。再则, 在添置新设备时也要从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出发, 制定配置计划, 共同完成设备的购置。

(4) 共享图书馆

作为图书馆事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应该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利用自身优势, 展开多种形式的工作, 有组织、有领导地协调和整合图书馆资源, 合理布局, 充分实现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通用图书证、共享网上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和所在地方图书馆实现共建图书馆共享图书资源, 例如大庆石油学院即采取这种方式和大庆市图书馆实现共建共享, 现实效果非常好。

(5) 共用体育馆

目前高校体育馆的利用率严重不足, 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高校体育馆的建设可以根据地缘关系数校共建一个, 而不应该分散建设。另外, 对于一些小型的体育设施, 比如篮球场、足球场等, 由于利用经常性的特征各高校可以分散操作、各自管理。地方可以把地方上的体育馆建在高校密集的地方, 提高体育馆的利用率, 避免浪费。

(6) 共享校园网络

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专门网络线路和服务器, 这样每年支付费用和维护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地域相近的高校可以实现网络共享:共享网络线路, 共享代理服务器。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筹建校际局域网, 以促进校际之间的深层合作, 并为其他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提供平台。

(7) 共用食堂、宿舍

食堂、宿舍共用要有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高校之间相距不远, 二是高校之间学生用餐卡和住宿证的通用。这是一个比较烦琐的工作, 其牵扯到数个部门的关系, 比如后勤服务公司、宿管科、微机房、财务处等等。因此需由校领导牵头, 多部门通力合作来实现食堂、宿舍硬件教育资源共享。

(8) 共建宾馆、会议活动中心

高校的宾馆和会议活动中心, 并不一定每校都要兴建一个, 更不应该盲目的建大建好。应以高校的本身定位与实际财力而定。这项工作也可通过引进市场机制, 由高校后勤服务公司承建, 各高校以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获取服务, 并且可以对外。

(9) 共享校医院资源

为了方便学生平时看病所需,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医院。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校医院总体状况都不容乐观。医生素质, 服务态度都远远滞后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并且对学生就医要求极其原则, 无一点灵活度。从而导致“小病套公式, 大病不能医”的局面。实行校医院资源共享, 一是能集中优质医资, 整合优质医疗设备, 进而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二是能节省开支、科学管理, 使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因此, 要解决目前高校校医院困境就应着力实行医资共享。

(10) 生态广场、商业街和景观点等综合规划

高校中生态广场、商业街和景观点的建设目的主要就是美化校园, 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兴建生态广场、商业街和景观点却是个劳神费力耗财的事, 在当下高校建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兴建这些特显敏感。遵循“学生为本”的办校原则, 又不能不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首先摆在了各个高校决策层的案头上。生态广场、商业街和景观点等综合规划是在新建大学城或高教园区里提得最多的, 也更好实施。但不在大学城里的高校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就应根据地缘关系适当的进行综合规划。

3. 人才、物质资源综合共享模式

人才和物资资源都是办学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只有两种资源的综合共享, 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我国有关教育政策、教育改革都是为了达成这一要求。

(1) 高教园区的建设

高教园区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硬件与软件资源共享的园地。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高教园区里办学, 可以共享水、电、道路、建筑的基础设施, 共享体育休闲娱乐场所、共享窗口信息资料, 共享生活后勤服务设施等软件资源。在高教园区里软件资源同样可以共享, 可以共享师资, 学生可以跨校选修课程, 各校互相承认学分等。高教园区内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的共享, 能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院校调整

院校调整, 是指政府对现有的高等学校, 根据地域、学科、教育资源的特点, 按照资源优势、学科优势互补的原则, 对原有的教育资源进行结构调整, 重新整合, 从而在原有高等学校的基础上, 把两所以上的高等学校进行合并, 进而打造出强校的政府行为。

(3) 国内留学

“国内留学”是指地处非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欠发达、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高等院校选派优秀学生到教育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高校进行短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国内留学”极有效地利用了我国中心城市重点综合大学的教育资源, 又能成功地提高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6]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95-05-26 (1) .

[2]周绍森.论中国中部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3]潘懋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

[4]何洪涛.赣州市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11

关键词: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区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制约了高等教育公平。

一、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

在区域划分上,本文采用“四分法”。也就是所谓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通过对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比较,从而总结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

(一) 西部高校数量与中东部间差异明显,且重点院极少

2011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按照“四分法”划分的区域,东部共有高校947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39.31%。中部高校数量为634所,占比26.32%,西部为581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24.12%,东北地区共有高校247所,占比为10.1%。东部10个省(区)的中高校数量超过100所的就有5个省, 中部6个省中有5个省高校数量超过100所。东北三省中辽宁省高校数量超过100所。而西部所有省中未有一个省的高楼数量100所。西部12个省的高校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数量的四分之一。

“985”院校及“211”大学都集中在东部,北京、上海数量最多。东部沿海各省数量较多,其中江苏、广东、山东、逝江省“985”及“211”学校的数量位于前列。西部地区则除陕西和四川外,其他各省均无985院校,每省仅有一所“211”大学。西部与中东部普通高校数量及重点院校数量差异明显,高等教育资源未能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二)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不足,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低于中东部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区域布局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的差距上。我国的高等教育采取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的制度,中央财政拨款给部属高校,而地方大学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

财政性预算内经费代表地方普通高校的经费水平。2011年,我国各地区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平均值为7967615万元,超过该平均值的省份(直辖市)有十三个,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和辽宁。其中西部地区只有四川、陕西两个作为西南和西北的门户口省份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超过了平均值得。而另外超过平均值的省份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充分反映出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东西部的差异之大。2011年,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经费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高达16389946万元,最低的省份是西藏,仅为1072340万元,极差为15317606万元,超出西藏的经费数量,可见差距之大。极差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预算内经费在地区间的不均衡。

(三)毕业生数量偏少,并且当地就业的数量十分有限

从地区来看,大学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大学生就业集中的区域都是中东部经济发达区域,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西部仍然是大学生就业较少的地区,高等教育没有为西部的开发培养出其所需求的人才。

二、 我國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内涵是不同地区、不同个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机会均等。具体来讲就是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及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目前,我国中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差异明显,影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1.区域高校数量差异明显,影响入学机会公平

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占地面积广,人口多。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现象严重,而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68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5%,人口3.6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9%。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除陕西省和青海省以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低于该数值。我国高考招生实行的是分省定额的方法,高校主要招生生涯为所在省市的生源,因此,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机会受到了影响。显然,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造成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国家其他地区的不平等。

2.区域教学资源不同质,影响过程公平

由于各省区高等教育投入不同,使得各地区高校中的教学资源也不同。国家出台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中涵盖了十大项主要任务,而调查显示,十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扩大中西部学生入学机会“,其次是“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对于中西的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而言,由于区域的环境以及福利待遇上面的差异,西部高校中高水平的教师缺少。高校内优质资源相对不足还表现为硬件设施不够多先进,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西部的学生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影响。

3.部分毕业生就业受阻,影响结果公平

西部高校较少,高校集中度相对较低,大型企业除了到陕西这样的高校较集中的地区举行招聘会以外,其它高校基本得不到这些大型企业的眷顾。这就会造成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就业信息滞后而影响了就业。另外,由于西部高校中“985”和“211”高校偏少,西部高校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常遭遇歧视。尽管,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以及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等。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仍然会将985和211高校作为招聘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甚至有时会实行“一票否决”,使得一些优秀的学子连参加笔试和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西部高校的学生如果去东部大城市就业,由于学校知名度较低、没有社会关系、地域歧视、户口限制,也会比东部大城市高校的学生有弱势。综上,西部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阻碍会高于东部,由于区域高校资源配置上的差异,造成了高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三、 促进教育公平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策

(一) 地方政府要确保高等教育的投入,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教育法》的规定, 切实达到“三个增长”的要求。必须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 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二)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尝试各地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财力有困难的地方进行补贴,使贫困地区的适龄青年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支付的程序及算法要体现公平原则,具体来看要加大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地区的纵向转移支付,并不断推行省际政府间的横向支持。增加过渡性的转移支付金额

的数量,根据各地实际支付能力与全国平均生均经费标准间的差异,给予各地发展高等教育所必须的经费补偿。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保证不同地区的学生享有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机会。

(三) 实现东中西部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可以解决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可以使一些地区资源紧缺程度得到缓解。通过高校间的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类具有共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形成师资互聘的模式,使优秀教师资源在高校间得到分享,也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由东部高校带动中西部高校发展,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从而使由于资源配置问题而引发的教育不公平的程度得到缓解。

(四)鼓励用人单位招聘西部高校毕业生,禁止就业歧视

政府或者高校應该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西部高校招聘毕业生,并为这些单位提供各种服务。对于西部高校的毕业生到异地就业,不得给予歧视。目前,只是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在招聘时不得进行歧视。但是这并没有约束力,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及各地劳动与就业主管部门应该对就业歧视现象给予监管及纠正,使得西部高校在就业时免受直歧视,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http://www.moe.edu.cn/.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17.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篇12

一、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建设需求人才

为保证新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高等院校可以改革传统的专业类别,分析当地特色(如:民族、文化、行业等)并以新疆市场为导向,分析考虑社会发展然后创建丰富的学科专业,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这些专业,为将来新疆(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更多专业的精英人才,使之更好地创建并服务于社会,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分析新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可以发现,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相较传统,学校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是否适合学生将来的发展与学生的工作需求。对此,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应改革学校的传统专业,分析当地学生的就业情况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加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沟通,面向行业了解行业的前景与需求。根据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相关的专业,实现用人标准与目标间相协调,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良好时职业道德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针对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的相关专业,学校可以分析了解新疆教育相关优势专业,拓宽专业的口径,加强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同时使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以防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二、提高师资建设水平,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从当前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可以发现区域教育发展情况良莠不齐,且不同区域间的高等教育质量差距较大。分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以发现,部分新疆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师资匮乏的现象,影响教育水平质量的提升。因此提高师资建设水平,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已刻不容缓。

为提高师资建设水平,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关院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如: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学校教师分批、分专业的进行培训,然后通过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检测。同时考核可以与教师的工资或是职位相挂钩,以此激发教师参与培训考核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主动提升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与能力。另外,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专业型教师在本校兼职或是全职,以此拓宽相关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来源渠道,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同时,学校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前沿动态更新相关学科内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加大对经费的投入,满足职业教育需求

资金投入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促进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步,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大对校园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校园需求各种机制,提高院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改善职业教育的形象与声誉,从而提升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相关该等职业院校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寻求政府的支持,如:向政府申请一笔专项经费完善学校的各项基础健身,提高学校的硬件设备并合理的分配资源(如:增建校内实验室),以此改善原本的校园基础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同时,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提供公费出国深造名额,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前景提供良好的保障。另外,学校可以加大原有的奖学金、补助金力度,并为学生争取交换生的名额,鼓励学生出国深造以此为学生提供良好地发展前景,同时可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提升相关院校的专业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构建校企合作关系

高等职业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即将面临创业、就业的选择,相关学校应考虑到企业与学生就业的密切联系,应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对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与相关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保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提供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相关企业合作设计相关的特色专业,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打造出高质素有特色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大二下或大三上学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带薪实习,如:学校可以通过观察、访问、分析后根据学生的相关专业与相关企业签订在校生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入企业进行带薪实习,在实习期间可以使学生将校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习之后,学生回学校继续进修,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能力。然后,在学生毕业之后学校可以举办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政府学校社会联手,保障教育健康发展

另外,在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为提升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政府、学校与社会可以强强联手,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的积极改革与社会的密切关注与影响下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当地政府部门应意识到目前新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具有的监管、监督的责任与义务,对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如: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并加大对其宣传力度;加强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其次,学校自身应积极改革(制度、教学模式、师资等),创新专业建设(结合当地特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建特色专业),强化师资建设(通过培训、考核、引进专业教师,出国深造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校园规模,加强硬件设备等),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另外,从社会角度分析,政府与学校应加强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为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提升其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与社会的融合度,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为其提供良好地社会环境。

六、总结

总而言之,为保证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前景,相关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建设需求人才;通过提高师资建设水平,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加大对经费的投入,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然后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就业前景。另外学校可以与企业和社会的强强联手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伯,李玉芹.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症结及改革路径[J].教育评论,2015,03:140-143.

[2]李建民.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的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54-56.

[3]吴高岭.关于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105-108.

上一篇:BP神经模型下一篇:深井交岔点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