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设“道德讲堂”

2024-05-15

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设“道德讲堂”(精选4篇)

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设“道德讲堂” 篇1

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设“道德讲堂”

7月8日,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举行“道德讲堂”启动仪式。与会人员有学校德育干部、思想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家长代表。

学校围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教师职业道德有新的提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规范,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成立了以张顺海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立了“道德讲堂”活动形式、活动流程和教育内容,学校重点从强物质、制度、评价、宣传、规范档案五个方面加强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保障,使“道德讲堂”的开设制度化、经常化。

“道德讲堂”开设,必将成为全校师生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课堂,一定会增强师生自身素质,唱响和谐主旋律,弘扬社会文明正气,倡导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通讯员亓和田)

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设“道德讲堂” 篇2

为进一步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近日,三岔中心学校进一步转变思想,通过再次倡议、表彰宣传节约的典型、召开主题班会、张贴宣传画等形式,积极倡导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节约用电。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公共场所的灯由专人负责开关,使用节能灯具;合理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杜绝在宿舍、办公室、实验室等处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

节约用水。洗刷提倡使用容器洗手洗脸不用“长流水”,涮拖把等不过量用水;做到人走水断流,开水原则上只用于饮用;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水。

节约办公用品。办公用纸要双面使用;提倡网络办公,减少宣传用纸的数量;办公室的复印纸等耗材由专人管理,严格控制;爱护办公设备,提倡修旧利废,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节约粮食。就餐时,要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爱护公物。发现损坏的办公设备及教学用品要及时报修;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在课桌及设备上乱刻乱写;不随意移动、拆卸床、课桌、教学设施等设备。

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设“道德讲堂” 篇3

近期,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进行了教职工思想系列教育活动。由该校吴茂胜校长设计专题、撰稿、主讲,旨在提升本校教师综合素质,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该校教职工思想系列教育,通过“热爱我们的家园”、“动!动!动!发展生命!”、“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自主自律,创新发展”、“我自信,我优秀”、“我们的言行,学生的引路灯”、“实力赢得尊重”等七次教职工思想系列教育活动,帮助老师们找到了工作环境的幸福点、身体健康的幸福点、精神健康的幸福点、自律创新的核心点、敬业奉献的自信点、言行举止的标准点、赢得尊重实力点。

学校开设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篇4

学校开设道德讲堂活动方案1

根据《xxx2年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x2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以及xxx2年徐汇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不断提升教师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建设水平,深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向纵深发展,根据徐汇区教育党工委关于《徐汇区关于建立基层道德讲堂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提升教师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打造优质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学校为宗旨,传承“比德于玉,致和求精”的百年学校精神,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传播身边榜样的道德故事,推动先进道德观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诚实守信、致和求精、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道德素质。

二、工作目标

1.倡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廉洁从教”校园氛围,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办好人民身边的学校。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道德讲堂”活动,切实落实“道德讲堂”这个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做好师德建设工作。

三、主要内容

以“四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结合上海市“五种道德模范类型”,以“诚信”为核心,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的道德模范形象,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职业道德建设。

四、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教师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要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掘校内资源,弘扬身边教师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热心服务、乐于奉献的事迹,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师德修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工作要求

1.固定一个标准场所。利用学校会议教室,建立一个“学校道德讲堂”场所。运用多媒体设备,设置背景、LOGO标识,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2.形成一本道德故事汇编。根据道德讲堂的主题内容,选择一批主题鲜明、情真意切的故事,汇编成册。

3.规范道德讲堂流程,开展“五+N”活动。五个一是规定内容,即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N”是自选内容,在完成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添加部分环节,从而丰富“学校道德讲堂”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4、深化《道德讲堂》的效果,受众者要做到“六个我”形式。即“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我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我讲”:宣讲道德故事;“我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我选”,推荐选树先进人物;“我行”,引导教师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效仿,转化行为。

六、组织领导、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 组员:全体党员

七、加强保障,建立“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长效机制。

1、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加强制度保障。

2、加强物质保障,我校要结合实际开辟“学校道德讲堂”场所,并确保物资、经费的落实。

3、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宣讲活动相结合。

4、加强评价保障,我校将积极迎接徐汇区关于开展“学校道德讲堂”活动检查,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师德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及时检查、督促、反馈工作情况,不断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

上一篇:《诗》资料:《平淡中见淳美孟浩然〈过故人庄〉赏析》下一篇:公司迟到早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