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知的学校教育(共5篇)
培养良知的学校教育 篇1
〔话题简介〕
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4月18日报道, 韩联社报道称, 韩国沉船上有300多名高中生, 而带领这些高中生出行的一名学校副校长被救出后上吊自杀。警方称, 该副校长52岁, 被发现吊死在一棵树上。虽然没有留下遗书, 但警方称很明显是出于“内疚”。
警方称, 这名姓Kang的副校长上吊的地点选在珍岛的一座山的一棵树上。这座山就在安置失踪者家属的一座体育馆附近。警方称, 很明显, 这名副校长是因为自己被救起, 但仍有200多名学生失踪而感到“内疚”。
据韩国媒体报道, 该副校长曾被警方问询, 情绪低落, 不稳定, 负疚感强烈。
虽然我们不赞同这种不明智的做法, 但他主动承担, 深怀无比的愧疚, 与其心怀负罪, 不如和心爱的学生一同藏身大海的这种教育良知我们怎么看?
培养良知的学校教育 篇2
认真阅读了袁局长良知教育第五周学习小结,感触颇深,自己总是为自己找借口,太忙,教务工作,毕业班班主任,语文课,没时间阅读,没时间感悟,自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做认真,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中,问心无愧,尽己责就够了。读完局长的文章才发现不尽然,每天上课前总是简单的上课起立,自己也是心不在焉的草草了事,自从学校要求师生互相鞠躬敬礼之后,发现学生真的要专注一些,要认真一些了,慢慢也就养成习惯,有时忽略了,学生也会自发的行礼,享受着作为教师的尊严。
今年我上的是毕业班,并且是三校整合之后的第二届毕业生,生源虽然差,但我们班是从矮子里拔出的高子,我又刚刚接手班主任,内心惴惴不安,甚至有些惶恐,总担心不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所以就不断的给学生施压,慢慢的感觉不是个事。扪心自问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太急于求成了,反而适得其反。我改变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会不懂的来问,因材施教,效果好很多,比自己唱独角戏收效甚好,课后作业也是针对今天课堂知识的延伸或是巩固,学生参加提高的更快一些。
到了修文一中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前我总是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里,到了这里之后发现这样的思想已经被抛在时代的后面去了,我不仅要努力工作,更要努力学习,要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淘汰,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要吸纳先进的知识,要面向生活,面向未来,不能做时代的开拓者,也一定要做时代的强者。
一中是一个寄宿制的学校,老师的付出相应的就要多许多,但我们不要只看到我们工作的辛苦,更要看到我们的成果,我们教育的学生一天天的.变化,从刚刚进校时的青涩鲁莽,不爱学习,到今天的认真学习;从孩子们刚刚进校时的成绩到今天孩子们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把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点点滴滴都在我心上,我希望看到他们中考胜利的喜悦,更希望看到他们长大成人,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写的“人”。
做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 篇3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在我们农村的每一个村庄,土法炼铁炉遍地开花。没有铁矿石,而任务又要完成,所以一干领导们便把目光盯到了家家户户闲置的铁锅、铁镐上。据父亲回忆,一般都是大队干部带几个人拎个秤砣满村里转,看到谁家有两口以上的铁锅,把秤砣往锅里一扔,“啪”的一下,废铁就算有了……然后,廢铁被送进炼铁炉,加温熔化——因为没有煤,烧的都是木柴,温度上不去,再加上技术不达标,自然烧不出合格的铁制品来。那时是报喜不报忧的,这废铁只能偷偷地倒掉,于是便有了我所珍藏的这几块……
有了这几块“宝贝”,我经常会拿出来看看,从中感受一下,然后再思考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会炼钢铁,而炼钢铁的原材料确实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有的。所以,炼不出钢铁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谁也不必为此脸红。成不了先进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至少应该保住我们自己所拥有的铁锅、铁镐、铁勺……其实,在这种形势下,自甘落后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即使我们连一克铁都没有炼出来,但这自甘落后本身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贡献。
自从走上教学岗位,我更是时时以此为戒,激励自己做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不浮躁、不浮夸、不冒进、不弄虚作假,无论窗外如何变幻,我只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的路。所以,在没能评上先进的时候,我并不感到气馁;在被发配到边远乡村的时候,我没有怨言;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的绝望。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一份责任,勇敢地面对那一双双无尘的眼睛,这是我们教师所要思考的全部。至于其他,由它去吧!
做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但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到这一点!
培养良知的学校教育 篇4
关键词:王阳明,朱熹,质疑,“致良知”,教育论
朱熹明确提出, 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说“:修德之实, 在乎去人欲, 存天理。“”人之一心,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孔孟以来的古圣先贤都是如此主张, 因此是绝对正确, 不容怀疑的‘, 圣人千言万语, 只是教人明天理, 去人欲’。”早年时阳明亦曾师从朱子。但在以后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中, 他对朱熹给予了否定, 并对其在教育界的负面效应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在朱子为学之道成为正统的明朝, 阳明以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 毅然举起反朱大旗, 这在当时的学术教育界无疑是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概述
王守仁 (1472—1529) , 字伯安, 号阳明, 浙江余姚人, 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里致力于弘扬“致良知”教育思想, 王阳明曾明白表示“:吾生平讲学, 只是‘致良知’三字。”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王阳明的“致良知”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有其渊源。他的良知范畴来自孟子, 认为良知是先天固有的东西;在王阳明生活的明代中叶, 朱熹的理学仍在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 但已显示出走向衰落的迹象, 王阳明针对朱子学末流之弊,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致良知说, 把宋代以来的新儒学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何为“致良知”呢?在王守仁的学说中, 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 又是认识的本体, 是道德修养的本体。“致”就是教育。就是通过教育, 使失去的“良知”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上加以恢复。王守仁的发展在于把“良知”与“天理”联系起来了。他说“:吾心之良知, 即所谓天理也。“”万事万物之理, 不外于吾心。”这样, 把天理看做为人心之固有。所以认识不是外求, 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这就和朱熹的“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截然不同了。在王守仁看来, 良知才是认识的本体。只有求得心正了, 一切言行自然会符合封建规范。所以良知又是道德的本体。这样, “致良知”就是认识的过程, 也是道德修养的功夫。他说“:致良知之外无学矣”“;圣人之学, 惟是致良知而已”。
二、从“致良知”出发王阳明对朱熹为学之道质疑之处
1.对朱熹“格物穷理”说的质疑。王阳明18 岁那年, 在江西广信谒见理学家娄一斋, 听其讲述朱熹之学, 于是遍读朱熹遗书, 还与友人按“格物穷理”说去格致之理, 以体认派生万物的“天理”。先是友人对朱子苦心格了三天, 一无所得, 且劳神成疾。自己又去格了九天, 同样毫无结果, 亦劳思成疾。从此对朱熹的“物理”与“吾心”分开的说法产生怀疑。
2.对朱熹“心与理分割”说的质疑。王守仁的“心本体”说, 针对朱熹将“理”与“心”分为两个板块的做法, 对朱熹思想进行批判:繁多杂乱无章、离析不合与破碎及学术方向不明朗, 从而导致“士风日下”, 封建的道德规范不为统治集团内部的人所遵守, 最后酿成了“天下不治”的局面。当时一些空谈政治的人找到了借口——“理本体”, 则渐渐衰落学风也成为了必然, 学者只会玩弄章句, 不求创新。人的思维被朱子的学说禁锢了起来, 阻碍了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向前发展。
3.对朱熹“先知后行”说的质疑。对于知行论, 朱熹的观点是“先知后行”, 他传授给世人的是“先用知之功而后行”。王阳明对此表示怀疑, 并将知与行统一起来, 无先后之说, 王阳明说:知是做的开始, 做是知的结果, 圣学也就只是一个功夫而已, 知与做绝对不能分为两码事。他强调世人要“知道与去做事要一起进行”。
三、王阳明对朱熹为学之道的质疑凸显其“致良知”教育论
1.“致良知”可以唤醒人们道德的自觉, 人人可学而为圣人。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 认为“理”并不在“心”外, 而是存在于“心”中“, 心即理”。王守仁的人才观是通过“致良知”, 把人的内在精神, 转化为道德的自觉, 使“学者学为圣人”。“圣人可学而至。”他提出“圣人可学而至”的口号, 作为人们努力的目标。无论中人以上的人, 或是中人以下的人, 甚至“愚夫愚妇”, 只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经过“百死千难”的考验, 对自己作一番存在价值的抉择, 都可以达到“圣人”的目的。要重视教育的方法, 只要根据每个人“资质不同”的情况, 贯彻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懈的琢磨, 进行修身养性的“身心”教育, 皆可以培养成最高理想的人格“圣人”。
王守仁的人人同等天赋论的思想, 在教育上的重要意义, 就是鼓舞了人们向上的心理和要求, 不管做什么行业, 都可以达到最高的水平, 做到人范“圣人”。他的这一观点, 突破了当时朱熹的教育观念, 认为只有读书识字才可以做“圣人”。他一反朱子传统教育以书本知识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 以及有知识就德高望重的观点, 批评有些人以“知识之多, 适以行其恶”。他肯定只要通过尊德性的教育, “圣人”是人人可做的, 人人可学而成的, 在这一点上, 他比朱熹的教育思想前进了一步。王守仁则认为, 平等是先天注定的“, 良知”人皆同具每个人都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做圣做贤之功在于“致良知”。做圣之功, 在于“致良知”。他认为, 做“圣人”最重要的功夫, 就是努力体现那本有的“良知”, 使不为外物所蒙蔽。即是存那“良知”之“天理”, 去那“习染”之“人欲”, 使自己的精神生命纯洁净化。在他看来, 去人欲“习染”之私, 人的心底就光明, 而存得“天理”“, 人欲”自退, 革尽“人欲”“, 天理”自明。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真个是灵丹一救, 点石成金。”真是达到了“所操益熟, 所得益化”了。所以, 他这个所谓仙丹灵药, 就是“致良知”。
2.反对朱熹“格物天理”的道德修养教育观。朱熹认为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理”是先天存在的, 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 他强调要严格地按照这个唯一准绳去做, 要弃“私欲”、存“天理”。他认为“格物致知”是实现方法。按他的理解“:格物致知, 就是知道得很清楚。诚实、善良、修身, 就是要做得很清楚。如果格物致知有什么还没有尽到的, 就是知道这一明德还没有分清楚。”也就是说要世人达到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就要“格物穷理”。而王对朱的这一论调是极其反对的, 他提出“致良知”说。“善”与“恶”的标准要放到社会上去检验, 王阳明的“良知辩证法”就表现在这里。要使“致良知”得到实现, 他认为秉着特定的逻辑关系, 循序渐进, 最终走到“顿悟”;他不赞成“夸夸其谈”“, 终身不行”;他指出, 人得在实际事情上磨练和下功夫才有益, 如果一味地好静, 事情一来就会乱了阵脚, 最终一点长进都不会有, 而且去磨练时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提升自身道德修为, 以达到“致良知”。“致良知”论是他经历了困顿压抑的不顺之境和在朝斡旋、带兵出征的事上磨练后, 最为深切地领悟到了“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的奥理。只有打发“存天理, 去人欲”的程朱良知之说, 才能维护明的统治秩序, 挽救世道民心, 才足以平治天下。可见, 王阳明的“致良知”对于世人摒弃朱熹不务实际、虚无缥缈的道德修养教育观念无疑是起到促进的作用。
3.对朱熹刻板僵死的童蒙教育给予尖锐批评。王阳明从“致良知”的思想体系出发, 提出了他的儿童教育学说。他主张儿童教育要顺应“童子之情”, 从儿童的特点出发, 给予“栽培涵养”。他对蒙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学规、课程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主张, 在这方面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当世程朱理学下的童蒙教育, 那是死板呆气的, 阳明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他说“, 像当下的小孩教育, 每天只知道督促孩子们照着课本的章句模仿, 责备他们检查和约束自己但不知道用礼术来教导之;要求他们聪明但是却不知道用他们最为擅长的方面来培养之, 动不动就对小孩鞭打绳捆, 像对待囚徒一样”, 完全是违反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做的结果, 造成儿童“把学校看做是监狱而不敢进入, 把老师看做是仇敌而不想见, 学生逃避掩饰而来做他们的游戏, 欺骗老师而大行其顽劣之性, 偷盗浅薄庸俗低劣, 日益沦为下流”。在阳明的眼里, 本是想让孩子向善的而却把他们往坏的路上赶, 此种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行为, 是绝对得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的。当世把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仅仅作为知识来灌输。阳明谈对童子进行良知之教。阳明指出了他比较合理的教育办法。首先为顺着孩子的志意循循善诱。说道“:估计孩子们的意志情趣, 喜欢嬉戏而害怕严厉, 就像花草树木在发芽的时候, 让它们舒适则枝丫就会长得好, 摧残与阻挠它们则就会凋敝。”然而亦非让其放纵, 是顺里带逆, 逆里带顺, 顺其自然, 逆其柔和, 这样让孩子不认为是辛苦, 容易接受。再次是用爱之心熏陶, 多给点他们鼓励, 让孩子们的心里感到欢喜, 感受鼓舞, 然孩子们一定是积极上进的。最后是适应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水平, 于教育之深浅上与教学内容上要剩有回旋。阳明说“:和他人讲论学问, 也必须要根据不同的人分阶段讲授”“、考量他的资质, 原本是可以接受二百个字的, 而就只可以教他一百个字, 经常让他们感觉到其精神力量是有剩余的, 然他们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亦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阳明生动地说道, 就像小小幼芽就被浇上一大桶的水是必然要淹坏它的。也就因阳明有此批判精神, 使得他的教育思想别具一格, 也就因为这样使得那个时候的各书院“不及阳明诸书院也”。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 2007.
[2]赵士林.心学与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3]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培养良知的学校教育 篇5
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即为老师教导学生,至上而下施予学问;育,养子使作善也,意即为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良善美好。那么教育则是师为生传道授业解惑以达到使其良善美好的程度。千百年来我们始终秉持着这一认知,教育的出发点从上而下,老师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工程师所施为的对象——学生,被要求,被改造,被指导,被引领。
这似乎没什么不好,因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单纯如白纸,一无所知,所以他们需要接收掌握丰富知识的老师的教导来学习知识,所以他们也更需要已经具备成熟世界观人生观的成年人的引领以防行差踏错。
然而在这个世界日益信息化,一体化的时代,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异样的声音,他们来自教育方式不同的国外,来自我们正在抽芽生长想要开出特立独行花朵的青少年,来自社会变革对每一个终将会踏入社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需求。
溯本追源,我重回前人们总结的回答,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共通,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单方向输入,而是一个了解与帮助塑造的过程。
伏尔泰曾说过,天赋的力量要大于教育的力量。诚然如此,一个天性活泼的孩子,要他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当一个图书管理员,只会令他感到憋屈,而没有天性的促使,他亦无法更好地完成工作,一个不擅长数理运算逻辑思维的孩子,硬是要他去编写计算机程序,大量的训练或许会使他担任部分工作,但永远无法激起他对工作的热爱。但是我想,尽管伏尔泰将天赋和教育的力量进行比较衡量,但二者并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强扭的瓜固然不甜,而玉不琢也难成器,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求一条使二者统一的教育之道。
天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礼物,它是既存的客观事实,不可更改。那么要使教育和天赋相统一,就需要我们的教育之道去适应天赋,需要老师去亲近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懂得学生,就像花木匠需要熟知每一种花木的脾性特点才能相待有别地浇水、施肥和松土,只有当每一个孩子的天赋禀然被老师熟知于心,才会知道怎样去引导帮助他们发展自己。
亲生,犹如明灯照雾,既指明了老师的方向,也点亮了学生的未来。
教育对一个人影响作用的大小和该阶段一个人学习的知识量往往成反比,一个人在幼儿期间,认知能力有限,学习的内容简单而量少,但这一期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却十分巨大,许多影响世界至深的名人都曾说过,使他们成功的因素里,绝大多数都在幼儿园期间得到。人之初,如璞玉,可塑性最强,幼儿老师如何才能做好把好这至关重要的一关呢?小孩子未受社会规则的太多约束,往往天性流露,一派率真,他们很难规规矩矩地听受老师说的话教的事。那么老师要怀着一颗耐心、一颗慧心、一颗爱心去与之接触。一颗耐心包容孩子的任性懵懂与无知,一颗慧心敏锐地察觉孩子的心思,而这一颗爱心,最为重要,孩子大多稚嫩柔弱,任何粗暴的、不耐的和冷漠的态度都会给他们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心灵阴影,甚至伤害,成年人在社会的磨砺中往往又不知不觉中会带有这种神情气质。什么东西可以对抗粗暴武断,什么东西可以恒久忍耐,什么东西可以消融寒冰冷漠?答案再清楚不过,只有爱。难怪有教育家称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爱是最温暖的春风,最甘甜的泉水,最不可或缺的空气,在爱的氛围中,孩子和老师的距离被拉进,理解被加深,信任被巩固,即使是最羞涩的小孩,也不会吝于将他们心中的箴言悄悄告诉他们信赖爱戴的老师,而怀有一颗爱心的老师,亦会诚待这一份稚嫩的真心。关系往往是相互的,在这种互进互推的进程里,何愁无法亲近学生呢?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能使离开学校的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结合幼教的实际,我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个小孩子在离开我们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能在各方面应对他下一阶段人生的“完美”的孩子,而不是只是一个做算术很厉害,或者能比别的孩子多背两首古诗的孩子。
这种完美是相对的完美,是我们幼儿园所应该所必须要使小孩子达到的至善境界。这种境界当为一些人的品性和认知能力。花木固有原型,但园丁不可不有所为。作为一种群体性居住生物,任何人类都具有社会性,我们不能任其完全地自由生长,对缺点坐视不理,对优点不管不顾。在亲近了解孩子之后,我们应当要做的是顺应天性,保护天赋才能,发扬其优点长处使其更好,指出缺点弱势加以改正。一个勇敢而毛躁的小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敢于上课发言表现,自己做的事情诚实而担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停下来想一想,或者求助于朋友师长,而不是急躁躁地一头撞上去的孩子。一个聪明而自私的小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学习能力强,课外书也爱看,得到玩具糖果愿意分出一部分和小朋友们分享的孩子。一个富于行动而缺乏条理的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做家务做作业课外活动都积极参与,但搞得清楚重点的孩子。这应当是幼儿教育的至善境界,而我们亲生,正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教育之道,应本着一颗赤诚之心,以爱为本,亲近学生,以臻完美。那么幼教之道,便是本着三颗心——耐心、慧心、爱心,和孩子打成一片,使他们走出幼儿园的时候,成为一个各自活泼天性而能为人称赞的好孩子。
教育之道,诚心,至诚,亲生,而止于至善。
【培养良知的学校教育】推荐阅读:
良知的呼唤优秀作文10-26
一位共产党员的良知10-01
读《论语》有感--教师的良知与尊严06-26
做一名有良知的医务人员08-03
致良知05-28
企业良知07-26
致良知07-08
良知与职业07-12
预测高考作文题目:永远的责任,永远的良知05-17
用良知击退罪恶杂文随笔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