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2024-05-28

致良知(精选6篇)

致良知 篇1

一、良知之意蕴

1、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

良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知道爱父母, 敬兄长, 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 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而得。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和认识本能, 是仁义礼智“四端”之本体, 良知之发扬可以尽心知性知天。不过, 孟子的论述至此而止, 没有进一步展开, 北宋时期的张载也只是提出“良知”概念, 指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 非闻见小知而已”到了明代, 王阳明对良知给予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认为“天命之性, 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 此其至善之发见, 是乃明德之本体, 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至善之发见, 是而是焉, 非而非焉。”良知是德性之知, 是人的德性的本原,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 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是先验的德性本原。尽管历史上对良知有所见解的思想家对其各有所释, 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即认为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 作为德性本原的良知, 人人具有, 无间于圣愚。

2、良知是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良知者, 孟子所谓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不待学而能, 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 吾心之体, 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标准,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的准则。而意念著处, 他是便知是, 非便知非, 更瞒他一些不得”。作为标准良知是人对善恶的直觉, “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其中既有理性的成分, 又由感性的成分。是非和好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理性和感性在对是非善恶的价值寻求上根本是一致的, 如果不一致, 那就是人心受了私意和物欲的遮蔽, 良知作为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是理性感性合一的, 它体现在人身上是全体通透的。牟宗三对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评判很是认可, 认为由于良知是道德存在的基础, 所以才能用来指导实践, 他说:“一切存在都以良知为基础, 道德是说应当, 故一决定, 便有行为出现, 良知一决定, 便要实践, 由不存在而至存在;由此扩大, 宇宙万物亦如此。”

3、作为本体, 良知是人的意义世界的根据

熊十力认为, 哲学的根本在于建立其本体, 他说:“当知宇宙自有实体, 万化万变谓一切行。不是凭空幻现。”, 进一步, 他说“须知本体是圆满至极, 德无不全, 理无不备”, 这个本题到底是什么呢?他解释道:“本体非外在, 当于何求?应答彼然:求诸己而已矣。求诸己者, 反之于心而即是, 其远乎哉?”可见, 人心即为此本体。王阳明有更深的见解, 他说:“良知本体犹如人之心”,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良知生天生地, 成鬼成帝, 皆从此出, 真是与物无对。”他将孟子的先天道德意义上的良知, 上升到了天地主宰意义的高度。进而, 他说:“天地万物离却了我的灵明, 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了天地万物, 亦没有我的灵明。”世界是良知显发下的世界, 良知是显发于世界中的良知, 二者处在一种对象性关系中, 共同构成人的意义世界。

二、致良知的过程

1、致良知的关键在于祛除遮蔽

良知是本体, 致为工夫, 致良知即为本体又是工夫。良知是人人具有的, 但其间又有一个圣凡的不同。圣人的良知是明明白白的:“如明镜, 略无纤翳”, 而常人之良知“是天之灵根, 自生生不息, 但着了私累, 把此根戕贼蔽塞, 不得发生耳。”, “心之本体, 无所不该, 原是一个天, 只为私欲障碍, 则天之本体失了, 心之理无穷尽, 原是一个渊, 只为私欲窒塞, 则渊之本体失了, 如念念之致良知, 将此障碍, 窒塞齐去尽, 则本体已复, 便是天渊了。”问题是“天之灵根”的良知为什么会被戕贼蔽塞呢?王阳明对此有两个层次的解释。其一、从本体上看, “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 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 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凡人虽有先天之良知在, 但不能执中, 或过或不及, 有恶夹杂其间, 不是纯然至善。其二、从本体的发用流行上看, 良知的昏塞还在于“气质”的障蔽。理者气之条理也, 气者理之运用。人禀气以生, 圣愚同是一气, 然气之流行又会有偏胜杂糅处, 气质不美则心体之障蔽后, 不意开明。这种气质的昏弊直接造成“私意”和“物欲”的出现, 使良知失之本然了。

2、如何去遮蔽致良知

首先, 立为圣之志, 即发“存天理去人欲”的决心和宏愿。为圣是王阳明的人格理想, 人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圣人, 只是看你肯不肯去做为圣的功夫。他说:“大抵吾人之学, 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 亦只是志欠真切。”有了为圣之志, 去蔽的功夫才有根, 才能求精求一。

其次, 静时存养, 动时省察。静时存养就是“静坐息思虑”, 即是“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 逐一搜寻出来, 定要拔去病根, 永不复起, 方始为快。”静时功夫就是加强内心的修养, 体认天理, 将心中的不善之念都除去, 此外, 还要在事上磨练。“人须在事上磨练, 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 于是便乱, 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 而实放溺也。”既不可执于静也不可执于动, 关键的还在于“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最后, 把握当下, 扩充良知。王阳明说:“我辈致知, 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 只随今日所致扩充到底, 明日良知又有开悟, 便从明日所致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是说今日识得此为善彼为恶, 则就尽今日之力将恶除去将善培养, 个人要在自己当下的境遇下去把握和扩充自己的良知。且要结合个人的性格特征, 使“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 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三、致良知说的意义

在王阳明看来, 良知是化解一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之争的灵丹, 以及清融社会、道德、精神危机的妙药。“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它多少邪思杂念, 这里一觉都会清融。真个是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

良知还是检验是非曲直, 诚伪善恶的试金石, 是人的观念、行为的指南针, “这些子看得透彻, 随它千言万语, 是非诚伪, 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 合不得的便非, 如佛家说心印相似, 真是个试金石, 指南针。”

致良知不是仅局限于人与人间的道德关系之中的, 它有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其发窍最灵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人心的一点灵明就是良知,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存在状态和境界就是人和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里既有总体宇宙关怀也有终极人文关怀, 是致良知的最终追求和目的。

梁启超说:“王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 他的学问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 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 吐很大光芒。”王阳明是古人, 古人的思想有古人的局限性, 但是, 绝对不可否认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的积极意义。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致良知的学说教我们体验生活, 认识生活, 掌握真正的具体的善, 祛除心中遮蔽, 以求不断的修己安人, 造福社会。

摘要:良知是阳明的生命智慧, 致良知的思想是其一生思想的结晶, 良知是吾性具足的, 致良知的功夫只是去良知所受之蔽。致良知是一个有先后远近的向外推行的过程, 其中有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 使我们能够掌握真正的善, 祛除心中遮蔽, 不断地修己安人, 造福社会。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

参考文献

[1]孟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2]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8.

[3]王阳明.大学问.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6.

[4]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6.

[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6]熊十力.新唯识论[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致良知 篇2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不停地致良知、知行合一 篇3

深入浅出是度阴山外化自己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演讲,在他看来,深入相对简单,但浅出却比较难,“学问和智慧是两回事儿,学问在脑子里,智慧是在心里,智慧可能更接近王阳明的心学。”采访过程中,他也不时用略显傲慢的口气强调这一点:“某种程度上讲,圣人其实很简单:第一,你想给天下人树立榜样、做楷模,你自己所做的任何事一定是所有人通过努力都能做到的;第二,你讲的话一定要让所有人都能听懂,不能只让一部分人听懂。”

度阴山认为心学是在行动上而不是在理论上。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的?

度阴山:我是1979年出生的,我们中学的时候思想政治课有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解释,当时举的唯心例子就是王阳明看花。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说的“心外无物”实际上不是心外没有东西,“物”是事情的意思,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动心,心一动事情就在你心里,你心不动这件事情就在你心外,跟你心发生不了关系。王阳明“心外无物”这个例子非常灵动,我从那时候开始看王阳明的东西。

记者:您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非常畅销,您认为阳明心学在哪些方面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精神需求?

度阴山:实际上,心学在日本一直很火,只不过日本继承的阳明心学已经不是我们中国的阳明心学了。就像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到了中国已经完全不同。

阳明心学在中国突然火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习近平的提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发展越快,精神反而跟不上了。而物质和精神两者都是人类所必需,一旦精神跟不上,它自然而然会被提及。

王阳明心学归根结底是让人把一些正确的道理化为信仰,再把信仰化为本能和直觉。有人一开始坚持某个道理,当依照这个道理去行动遇到挫折时就会缩回来,为什么?因为他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坚信不移,没有化为本能,所以导致了知和行的分离。

王阳明认为一旦你把真理变成信仰,再变成本能,这就够了。本能就像拳击手出拳一样,速度特别快,脑子是跟不上的。

人类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我们的本能,这种力量是我们之所以能活下来,并一直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原因,而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记者:王阳明所处时代和今天不同,今天很多人提倡阳明心学要落地,您怎么看?

度阴山:王阳明心学很简单,就是凭着良知去视、听、言、动,不必再安插多么玄妙的理论。无数人都在说,如何把阳明心学落地,这是痴人说梦。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多么简易明快!你照着它去做就是了,它本来就在地上,你还让它落地,岂不是要让它入土为安?

凡口口声声让阳明心学落地的人,要么是根本没懂阳明心学,要么就是根本不想知行合一,揣着明白装糊涂!

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和灵魂就是“诚意”,也就是真诚无欺地对待自己的良知。最愚蠢的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从来不听从本心。只要每个人都凭良知行动,任何外力都阻止不了。

记者:我们今天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新问题,是否也应该针对这些问题用新的视角去阐释阳明心学?

度阴山:今天遇到的所有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心的问题,王阳明所处的明代面对的也是人心的问题。王阳明心学直指本心,解决的是根本。从古至今几千年,人类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只要仍是科学意义上的人,人性就不可变,人心就无差异,人心无差异,良知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就不会变,阳明心学就适用,就没有必要去改变阳明学。

记者:目前对阳明心学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学术层面,阳明心学更应该融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如何让阳明心学真正融入生活?

度阴山:还是要大力宣传,比如图书、报刊、影视、新媒体等等。很简单,让一个人知道了王阳明心学,了解知行合一思想,他做事时就有可能去践行知行合一。让一万个、十万个人知道,只要有一千或者一百个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是特别好的现象。不宣传就没人知道这种思想,更不可能有人去实践。

另外,我觉得企业家最应该学习王阳明心学,就像天下和书院总结的“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中最有效率的人生哲学”。在工作和生活中,当你依凭本能做事、知行合一的时候,很多事就会变得简单,人生效率就提高了。而且,依凭本能做事心里会很舒畅,不会那么纠结。

记者:您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里把四句教归纳为三观一论,能不能具体阐释一下您的理解?

度阴山:我个人认为四句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个流程,具体教你怎么知行合一。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王阳明的世界观。一种哲学肯定有它的世界观,一个哲学家肯定要先知道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王阳明认为万物一体,把天地万物都当成我自己心灵的一部分。别人痛苦,我会难受,我可能不会去拯救他,但是我希望他能自救,我会点拨他。

一个人如果把世界看成万物一体,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是正义的。反之,如果你把世界看成是自私自利的,所有人都是敌人,你做的肯定都是恶事。王阳明认为万物一体,别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要先贴任何标签,你只要关注当下,他来的时候你去应对就好了。这就是他对世界的看法,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也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

第二句“有善有恶心之动”是他的人生观。我们的人性是正能量的、恒定不动的,真正催发我们生活成什么样的不是我们的人性,而是七情六欲。人做某件事一开始只是一个念头,最后把事做成了就有了善恶。有些人念头恶了,他可能最后就变成了恶人。所以,在王阳明看来我们的心本来应该无善无恶,不对任何东西贴标签,但是一起念头就有了善恶,念头直接影响了你的人生,你实现了怎样的念头直接决定了你将经历什么样的人生。

nlc202309081207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他的价值观。良知就是,第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第二,感应神速,无由等待;第三,能知是非善恶。所以,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本能的道德感和精准判断力。念头一起,良知即可会做出判定,善恶是非刹那即现,依此判断去行,去坚定无畏的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

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王阳明的“格物”和朱熹的不一样,朱熹“格物”是探究万事万物,王阳明的“格物”是指在事情上正你的念头,格物就是关注当下,在当下的事情上正念头。

记者:知行合一也是一种方法论?

度阴山:对,知行合一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四句教紧扣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理合一,不能心里想一套,行动上却是另外一套。它主张的是表里如一,言行合一,最终归结为知行合一。

实际上“致良知”远远不如“知行合一”接地气,最后的四句教越来越复杂,不知所云。哲学不数理化,你可能研究了一辈子,到最后的成果是最大的,对于哲学,他一开始提出的概念往往是最灵动的。我们谈王阳明心学主要就是谈“知行合一”,多余的都不必提。

记者:王阳明认为“心即理”而朱熹认为“性即理”,这其实涉及到心、理和性三者的关系?

度阴山:宋儒朱熹认为我们人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性,即所谓性,另外一部分是七情六欲,即所谓情。在朱熹看来,情欲最不稳定,必须把七情六欲消灭掉,让真理填充你。王阳明认为七情六欲与生俱来,只要恒定在中的阶段,那么就是天理,所以说他提“心即理”,而朱熹认为人心的两部分中“性即理”,但是情欲不是天理。理学你学得越深内心就越矛盾、越挣扎,因为你不停地向外寻理,外面有些理不适合你,而王阳明心学是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然后去行动。

记者:有专家谈到致良知其实是一种东方的心智模式,你要先笃信不疑才行,您觉得有没有道理?

度阴山:对,良知其实是个先验论,如果有人问,良知到底在哪儿,你给证明一下,王阳明不会给你证明,他只告诉你良知就是存在,你必须相信每个人都有良知。

恶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遮蔽了。所以,每个人都有良知,自己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己一清二楚。

在阳明心学里,没有恒定的好人,也没有恒定的恶人,只要你一个念头是善,你当下就是一个圣人,下一个念头是恶,你就是一个坏人。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停地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个过程应该是持续的。

记者:有人提出要让善念在生态型系统中生存,善念我们可能比较好理解,但如何才能在生态型系统中生存?

度阴山:让善念在生态型系统中真正扎根,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到每个人自己,自己先做到。王阳明的弟子问他:“我致良知,别人不致,该怎么办?”他当时的解释是:“致良知是自己的事,自己致良知自己得到好处。”王阳明所说好处就是可以照见一切“妖魔鬼怪”,如果你自己真的致良知了,就不可能受欺骗。

在一个组织中传播和实践阳明心学,领导者很关键。先从自己入手,带动企业全体员工,从个人扩大到组织,然后再推而广之去影响更多人。这是推广心学非常好的一个路径,而且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 篇4

一、师友辩难法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1]6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私欲,恢复善性。陈来认为,“致良知”首先是“恢复”良知。

所谓辩难法,就是与弟子一起相互辩难、共同探讨。早在龙冈书院,王阳明就开始采取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还在此作了《龙场诸生问答》。此后,王阳明在讲学中一直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学术思想的探讨。《传习录》记录了大量的师生一问一答的辩难内容,提问的大多为王阳明的高徒,如徐爱、陆澄、薛侃、欧阳德等,他们提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儒家经典的探讨,也有对儒家哲学范畴和命题的思考,还有对当时学术界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如朱陆异同等问题的探讨,更有对心性之学的阐发。学生或直接向老师发问,或自己阐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再请老师指点;王阳明或许或否,或启或导,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

真理越辩越明,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发扬教学民主,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共识共达“良知”。例如有一段师生论学的问答如下: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1]23

陆澄对心学功夫境界有所体悟,诉诸王阳明。王阳明肯定了其思想,并指出其所悟不透彻,即对致中和功夫中的“中”本体的参悟不深。指点陆澄时,王阳明步步追问,循循引导,师生讨论层层深入,终于使得陆澄认识到要去除私欲,方可到中和的境界。这段对话体现了王阳明开悟学生,使学生从中领会要旨的方法。这种学生问、老师答的一唱一和,体现了心学学术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王阳明教学法的特点,其让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扩充”良知。

明代兴盛书院,当时的“讲会”就像现在的专题讲座,又有点像“沙龙”的形式。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讲会”为王阳明宣传他的“致良知”理论提供了便利。王阳明每为官一方,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他一生中先后在贵州、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江苏等地的几十家书院里讲学,亲自主持“讲会”,前来听讲的学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大江之南,学者翕从”。在书院的“讲会”中,因为学员都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内容是围绕“良知”这个主题进行广泛讨论,这些学员中大部分后来成为阳明学的传承弟子。在“讲会”过程中,不是王阳明独自一讲到底,而是其与弟子一起探讨学术上重要的、有疑难的问题,这种方法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又推动了“良知”学术研究的深入。

王阳明认为,“讲会”讨论,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解释多少学术疑难,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开悟”,就是激发和恢复存在于内心的“良知”。

二、随处点化法

这一教学法类似今天的情境教学法或者叫作现场教学法。王阳明继承了孔子“能近取譬”的教学方法,他常说:“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王阳明特别擅长采用容易理解的浅近事例启发弟子思考,但是,王阳明的随处点化教学法,比之今日的情境教学法更进一步,因为,今天的教师是在课堂中创设或者设计一种情境,而王阳明的情境教学大都在自然环境中展开。比如有一次,于中、国裳陪他吃饭,他说,凡饮食只是要养成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接着他比喻说:“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1]95吃饭为了养身,食而不化,不仅不能养身反会伤食得病。吃饭如此,学习亦然。

王阳明还常常带着弟子游山玩水,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因时因地因景进行点化,比如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出游禹穴:

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1]101

这种应时应景、万事万物皆为教具的教育方法,天然自成,给人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

王阳明的口讲指画、洒脱应答、随处点化,看似平常,其实是他注重自身修养、饱学经书、厚积薄发又兼顾启迪后学、师范世人的体现。这种教学法,自然天成,精妙绝伦,非一般人能为之。

三、顺性导情法

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的弊病,王阳明提出了顺导儿童性情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1]87一般说来,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到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激发兴趣。王阳明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1]87他主张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学法,认为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如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条。

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王阳明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兴趣爱好、天赋潜质,以及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他认为,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

王阳明极力反对“小大人式”的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提出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个性兴趣特长和接受能力来施教。这种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学习。

四、责善改过法

改过从善,教学相长,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此,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阐发,并多方实践。

王阳明认为,人活在世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便是圣贤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对错误要有正确的态度。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2]975那么,如何“改过”呢?王阳明认为,基本方法有两条:一是“反己”,一是“责善”。

“反己”就是自觉地作自我批评,这是改正过错的根本前提。王阳明有一个朋友,不注意“反己”,好动辄“责人”。王阳明告诉他:“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晦责人?”[1]101学习中要自觉地反省自己,这样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知道指责别人,只看见别人的不是,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很难取得进步。当然,对自己的过失,仅仅进行自我反省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反省的基础上悔悟,醒悟到自己的错在哪里,进而自觉地加以改正。

在自觉“反己”的前提下,师生、朋友之间要相互“责善”,就是相互批评和提意见,这是发现和改正过失的重要条件。王阳明指出“: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2]975这里,王阳明不仅提出了师友之间开展相互批评的必要性,而且还指明了批评者应有的动机和态度。从动机而言,这种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忠告;从态度而言,应该是从爱护出发,与人为善的。有了正确的动机和态度,方法也会注意了,就会语言婉转,引导得法。这样,被批评的人听了批评,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认真检查犯错误的原因,并加以认真改进。对于批评者非但不会迁怒,反而会非常感激,这样,才能达到开展批评的目的。如果不注意态度,动辄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必然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对方就根本不会接受,这就达不到开展批评的目的。至于那些心术不正、动机不纯的人,用人阴私以沽名钓誉的行径,只是恶意的人身攻击,根本称不上“责善”。王阳明指出:“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从容,彼将以其渐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恶矣。故凡评人之短,攻发之人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2]976这里,王阳明把“责善”科学地区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动机端正,态度正确,就能达到责善的目的;一种是态度不正确,方法不对头,就达不到责善的目的;再一种是动机不纯,态度不对头,这只能叫人身攻击,不能叫责善。这种分析入情入理,启示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也要特别注意动机与态度。进而,王阳明认为,作为被批评者,也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就是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王阳明本人既是“反己”“责善”教学方法的创立者,也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他主张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笃志力行,勤学好问,与人为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他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好;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犯无隐,而遂谓师生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使吾而非出,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2]976肯定凡批评他过失的,都是他的老师,并怀着感激的心情乐意地接受批评,这是很不容易和难能可贵的!

五、静坐反思法

静坐反思法常用于佛家坐禅,也可以称作自家解化法或内心体悟法。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得益于自己的静坐反思,他曾在绍兴筑阳明洞,修身养性,自号阳明山人。王阳明继承与发展儒家传统的“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后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修身养性、培养良好道德观的好方法,就是“省察克治”,做到“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所谓“省察克治”,就是反省内心深处的私欲把它揪出来,进行分析批判,连根拔起,彻底铲除。他说:“省察克治之功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1]16在这里王阳明提倡修养的自觉性和彻底性。修养的基本方法即作“格物致知之功”,即是“省察克治”。王阳明主张人的修养要向内用功,不假外求。“格物致知”,关键在匡正意念,端正行为的动机,去掉邪念,以保证行为的正当性。

人的行为受观念或意识的指导,观念不正确,行为就不正当;行为不正当,观念就不会正确。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王阳明非常形象、生动地用猫捉老鼠来形容要抓住头脑中一闪而生之邪念,即不正当的私欲,要毫不留情地把它除掉。防患于未然或防微杜渐就要这样做。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利忘义、见财起意的人,难道不是一念之差吗?不是私欲过分膨胀的结果吗?可见,克服头脑里哪怕是一闪而过的错误观念,是做正派的人、有道德的人的保障。

王阳明的静坐反思法主要用在个人“致良知”的道德修为上,其实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时,都一样有奇效。许多困惑,许多疑难,纷繁杂乱,毫无头绪,无以为解,就静下心,闭目养神,慢慢地黑暗中会出现一丝光亮,接着就豁然开朗。例如,郭沫若年轻时在日本留学,彷徨无助,精神恍惚,一天到晚忧国忧民,事业爱情都失利,夜间噩梦不断,神经极度衰弱,他深感绝望,想到了死。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前一天,偶尔翻看《王文成公全集》,被王阳明一生的曲折经历和伟大贡献所感动,开始模仿王阳明“静坐以明知“”磨练以求仁”,每日潜心静坐30分钟,去除杂念,最终度过了难关,完善了自我,成就了事业。

静修反思法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独立思考,自求自得,不盲从权威。在“尊孔尊朱”无以复加的历史背景下,王阳明反对孔子、朱熹对学术思想的垄断,在客观上起了极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这种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教学方法。

六、知行并进法

王阳明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知行并进,知行合一。他说“知的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又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1]4在强调知行并进的同时,他表现出更加重视行的倾向,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谓之知”的观点。

王阳明坚持学行结合,要求学生在行中去学,把学到的知识再用到行中去。他认为,当时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只是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另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只是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冥行妄作与悬空思索,从不同角度割裂了“知”与“行”的统一,都不能得到“真知”。他认为,学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行是学的应有之义。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1]4学孝,必须按孝道去孝敬父母、服劳奉养;学射,必须拿起箭,对准靶,拉满弓,射中的;等等。王阳明的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王阳明认为,威胁明王朝统治的并不是“山中贼”,而是“心中贼”,而要“破心中贼”,唯一的途径就是扫除当时陈腐空疏的学风,复明圣学并破除士人的“功利之心”,以“知行合一”的“实学”来拯救时弊。他在《答路宾阳》信中提出“郡务虽繁,然民人社授,莫非实学”,以经世致用、治乱亲民为“实学”。因此,王阳明强调学以致用,阐明了学与行的关系:学的实质即是行;学中有行,行中有学,学与行是相辅相成、不可相离的。因为在他看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1]42

致良知 篇5

致良知商业实践案例

胡季强

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董事长阳明教育研究院理事长问四合院:胡总好,看到康恩贝制药第一季度的报告刚刚出来,业绩非常好,恭喜您。胡季强:康恩贝制药(SH600572)2017年第一季报已经发出,净利1.89亿。营业收入下降25%,而净利增长24%。

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底一个超过20亿营收的子公司珍诚医药被出售给了集团,剔除这个不可比因素后,本季度营收实际增加15%。此外,由于医保控制药费和国务院推行二票制等政策变化,重要子公司贵州拜特制药的主要产品“丹川针”营收下降18%,净利下降27%(约减少3300万元)。而其他企业合计营收同比增长23%,净利增长近100%。问四合院:这样的业绩在行业中是怎样一个水平?胡季强:比行业的平均增速要快100%左右,也就是行业增速的两倍左右。

问四合院:4月20号康恩贝启动了“新长征1号工程”,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缘起,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知耻而后勇”的举措。胡季强:“新长征”这个概念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关,总书记在2016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中说过,从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新长征。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新长征路已经走了上半程。去年开始进入了新长征的下半程。习主席说,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如果康恩贝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比喻为长征的话,走得并不是很好。康恩贝从1990年的1个多亿,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亿规模,只比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只快了一倍左右,而且缺乏超10亿营收的大品种,因此是一个很平庸的公司。过去的二十多年,由于我的问题,康恩贝错过了太多的机会。从今往后,面对医药产业艰难的黄金时代,我们有机会让我们赶超,我们必须知耻而后勇。

所以,在学习致良知以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启动康恩贝的新长征。我们确定以2017年作为起点,到2049年的33年中,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康恩贝要进行一场新长征,目标就是康恩贝要成为一家代表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的卓越的世界级企业。

经过了差不多半年左右的酝酿,我们确定了康恩贝新长征第一阶段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康恩贝大品种大品牌工程”——我们将用5年时间培育十个销售超过十亿的大品种大品牌。在现有体系和组织架构不作大调整的情况下,实现项目制和指挥长制,跨越原来的组织架构设置大品种大品牌指挥系统,由指挥长对某个产品或某个品牌覆盖的产品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指挥调度。五年的目标是,有1个品种达到30-50亿,有2~3个品种跨过20亿。还有多个品种从现在的一亿、两亿起步到2021年到达10亿以上。

从药品市场和康恩贝目前拥有的团队资源、品牌和产品技术基础来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完全可能的。问四合院:过去不能“力出一孔”的原因是什么?胡季强:通过前十多年的外延扩张式发展,康恩贝形成了一个集团化、多企业、多体系的相对分散的经营格局。集团公司对子公司采用的是高度授权的模式,我们把经营管理权基本上授给了各子公司的老总,由他们独立开展经营决策和运营。同时,部分主要产品的产销则分属不同的子公司,实现内部定价买断。

过去,由于子公司老总本身对自己的使命、人生目标,以及对自己企业所承担的目标和使命不是很清晰,加上以即期为主的绩效考核方法,让他们觉得只要把当期任务完成好,把计划执行好,能够完成或超额完成绩效考核目标,就算万事大吉。缺乏长远目标和长期战略规划。但是,经过去年一年的致良知学习,我发现我们部分高管的胸怀、境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问四合院:学习致良知以后,大家都有斗志了?胡季强:对,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后面的5年、10年、15年,是我们人生最关键阶段,如果再不努力拼一把,就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康恩贝了。

因而,通过推进这一工程,康恩贝给多位子公司总经理提供了一个成就大品种、大品牌的机会,这就是他们的抓手。能力强的指挥长,还担负起多个大品种的指挥长。我们确定了10个大品种,只有7个指挥长,有一个指挥长自高奋勇承担了3个大品种。他发给我一条消息,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生一,这个“道”指的就是从去年到今年大家都在学习阳明心学致良知,明道。一、二、三是说,明年做成一个10亿,后年再做一个10亿,下一年再拿下一个10亿。所以到2020年时,他的团队将完成三个超10亿大品种的任务。也就是说,过去他用了15年的时间,所有品种的销售合起来不到10亿。但是在未来的4年时间里,仅3个品种就要做到40亿销售。5年时间,他要带领公司做到50~60亿。真如白立新老师所讲,因为能量的激发,经营业绩会有5倍、10倍的提升。问四合院:因为大伙儿重新确立了人生志向,所以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吗?胡季强:对。最关键的就是公司氛围在致良知以后发生了很多改变。首先是我自己发生了改变,之后康恩贝的高管团队也在渐渐发生改变。他们开始明白自己要往哪里去,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有了一份崇高感、一份使命感、一份担当精神。

所以,在本次季度会上,我专题讲了企业家精神。我提出康恩贝要打造一批富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者。他们是实际的经营者,在高度授权的组织体系下,他们是所在企业发展的主导者。

如果说,康恩贝的战略大方向是以我为主的领导集体来把握的。那么,某个品种的目标、策略,这个品种到底怎么发展?采用什么模式?都是由他们提出或决定的。所以,如果他们内心的驱动力出不来,光靠你去推动是很难的。这就像孩子不愿意学习,老师再怎么努力教他都没有用。一旦孩子自己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时,你稍微点拨一下,他就进步得很快。所以关键问题就是修复我和团队的关系,通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系列举措,让大家都明白了,他们不是为我在打工,他们是在为自己在奋斗,为自己和家族的荣耀、为康恩贝梦这个共同的事业、为国家民族在奋斗。

通过本次启动仪式,我把“庄严自己、庄严康恩贝、庄严祖国”这份浩然之气传递给了大家。当他们那颗心能够真正庄严起来的时候,力量是一定能爆发出来的。

所以,我把大品牌大品种工程命名为“康恩贝新长征一号工程”,而且明确为上巿公司康恩贝制药未来五年唯一的中心工作,所有工作都要聚焦这个战略重点。

问四合院: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战略举措。胡季强:对,一定要把我们所有的工作重心,把上上下下都聚焦到这件事上来,当大家力出一孔的时候,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当大家的心聚拢起来的时候,这件事就变成了所有人的事,不是某个总经理的事情,不是某个指挥长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大家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通过举行“新长征一号工程”启动仪式,这个目标已公之于众,宣告从现在开始,康恩贝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走好康恩贝新长征的第一步!

▲ 七位指挥长接受胡季强董事长授牌并合影

问四合院:您刚刚提到,新长征一号工程既打破了组织格局,也打破了心灵格局?胡季强:心灵格局,刚才讲了,就是通过致良知,使大家的心灵之门打开,不再为一点点个人利益而工作,不再为自己的私人小目标而工作。而是把自己的工作跟祖国,跟康恩贝的事业,跟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全对接起来,这是心灵格局的突破。

组织格局的打破,算是我们的一个创新。康恩贝作为一个集团企业,内部有些交叉分工。比如说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公司,销售又是另一个公司。从种植到加工,从成药生产到销售,是一个产业链条,这个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过去是由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负责的。

我们此次推行项目制和指挥长制的目的,就是要突破原来的组织架构,使得指挥长能够从全产业链等三个维度,对一个大品种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管理。

问四合院:指挥长可以调动所有的资源?胡季强:是的,把所有相关的权力都授予他。这三个维度包括产业链,业务流程以及产品生命周期。

第一是全产业链。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指挥长要去了解、调度和管理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就跨出了原来的组织架构。

第二,全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就是从研发、技术、生产、营销、市场,再回到研发的这么一个闭环,全程调度、全面监管。

第三,产品的生命周期。一个中药其实可以做一百年、两百年,甚至上千年都可以,但这并不代表它可以一劳永逸。从生命周期角度来讲,如何使某个品牌、某个产品既是传统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内在技术、内在品质如何不断改进?它跟消费者如何互动?它的使用范围如何扩大?等等,从各个角度,来对一个大品种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所以我提出来,全产业链,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要交给指挥长。由指挥长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指挥体系,集团会配备专职人员来让他协调和指挥整个过程。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组织格局。

▲ 白老师讲话,并为康恩贝祝福

问四合院:这应该算是一种组织创新吧?胡季强:对,这是一个创新。当然我跟他们讲过,如果条件成熟时,最好是在他的组织体系内去实现系统指挥。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目前的组织格局是通过并购重组历史形成的。所以,我们采用指挥长制度来突破过去的组织格局。这个创新的关键所在于绩效考核体系。以前是各公司内部单独考核,现在指挥长有权对这个大品种工作流程当中的任何人进行考核,集团公司给指挥长的权力包括考核权、否决权、人事建议权或者任命权等。

我们要求每个子公司都把这个1号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全力以赴、全力保障,大家保持目标一致,没有部门之间的分别,没有公司之间的阻隔。随着这个制度的不断完善,康恩贝就会形成一个独特的发展体系。白老师说,康恩贝的这种体系建成之后,既有民营企业不具备的优势,也有国有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为什么呢?一般而言,民营企业是高度控制体系,老板都有很强烈的控制欲。而康恩贝则不然,是高度授权的体系,这跟一般的民营企业有很大差别。但是这种高度授权的体系,如果没有子公司老总的强大自我驱动力,不就是放羊了吗?过去几年,康恩贝没有做大做强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实行指挥长制度,这些指挥长必须拥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思维。当他们的力量一旦发挥出来的时候,康恩贝就不再只有一个企业家,而是一群企业家在经营。

相比国有企业来讲也有优势,国有体制下多元分散的集团体系,它的第一把手的权威性往往不够,缺乏有效激励,而且决策效率低下。而这些方面我们有优势。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可能把国有公司的毛病克服掉,把民营企业过度依赖老板一个人的毛病也克服掉。我期待,从上市公司到集团,在未来5年、10年当中,能培养出五到十个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经营团队领袖,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可以大大的向前推进。

▲ 王如伟总裁代表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指挥部介绍方案 问四合院:我特别注意到,在本次启动仪式上,您提到一号工程的产品有两个:一个是大品种大品牌,另一个就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者。胡季强:对。现在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成就他人。以人为本,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创新产品,提供服务,推动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些长期跟着你的人才提供一个成长、发展的空间。

所以一号工程,既能够做大品种,又能培养出一批人,在发展实践中,在市场竞争中,打磨出康恩贝新长征路上的将军方阵,建设“康恩贝梦之队”。

致良知 篇6

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即为老师教导学生,至上而下施予学问;育,养子使作善也,意即为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良善美好。那么教育则是师为生传道授业解惑以达到使其良善美好的程度。千百年来我们始终秉持着这一认知,教育的出发点从上而下,老师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工程师所施为的对象——学生,被要求,被改造,被指导,被引领。

这似乎没什么不好,因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单纯如白纸,一无所知,所以他们需要接收掌握丰富知识的老师的教导来学习知识,所以他们也更需要已经具备成熟世界观人生观的成年人的引领以防行差踏错。

然而在这个世界日益信息化,一体化的时代,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异样的声音,他们来自教育方式不同的国外,来自我们正在抽芽生长想要开出特立独行花朵的青少年,来自社会变革对每一个终将会踏入社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需求。

溯本追源,我重回前人们总结的回答,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共通,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单方向输入,而是一个了解与帮助塑造的过程。

伏尔泰曾说过,天赋的力量要大于教育的力量。诚然如此,一个天性活泼的孩子,要他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当一个图书管理员,只会令他感到憋屈,而没有天性的促使,他亦无法更好地完成工作,一个不擅长数理运算逻辑思维的孩子,硬是要他去编写计算机程序,大量的训练或许会使他担任部分工作,但永远无法激起他对工作的热爱。但是我想,尽管伏尔泰将天赋和教育的力量进行比较衡量,但二者并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强扭的瓜固然不甜,而玉不琢也难成器,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求一条使二者统一的教育之道。

天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礼物,它是既存的客观事实,不可更改。那么要使教育和天赋相统一,就需要我们的教育之道去适应天赋,需要老师去亲近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懂得学生,就像花木匠需要熟知每一种花木的脾性特点才能相待有别地浇水、施肥和松土,只有当每一个孩子的天赋禀然被老师熟知于心,才会知道怎样去引导帮助他们发展自己。

亲生,犹如明灯照雾,既指明了老师的方向,也点亮了学生的未来。

教育对一个人影响作用的大小和该阶段一个人学习的知识量往往成反比,一个人在幼儿期间,认知能力有限,学习的内容简单而量少,但这一期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却十分巨大,许多影响世界至深的名人都曾说过,使他们成功的因素里,绝大多数都在幼儿园期间得到。人之初,如璞玉,可塑性最强,幼儿老师如何才能做好把好这至关重要的一关呢?小孩子未受社会规则的太多约束,往往天性流露,一派率真,他们很难规规矩矩地听受老师说的话教的事。那么老师要怀着一颗耐心、一颗慧心、一颗爱心去与之接触。一颗耐心包容孩子的任性懵懂与无知,一颗慧心敏锐地察觉孩子的心思,而这一颗爱心,最为重要,孩子大多稚嫩柔弱,任何粗暴的、不耐的和冷漠的态度都会给他们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心灵阴影,甚至伤害,成年人在社会的磨砺中往往又不知不觉中会带有这种神情气质。什么东西可以对抗粗暴武断,什么东西可以恒久忍耐,什么东西可以消融寒冰冷漠?答案再清楚不过,只有爱。难怪有教育家称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爱是最温暖的春风,最甘甜的泉水,最不可或缺的空气,在爱的氛围中,孩子和老师的距离被拉进,理解被加深,信任被巩固,即使是最羞涩的小孩,也不会吝于将他们心中的箴言悄悄告诉他们信赖爱戴的老师,而怀有一颗爱心的老师,亦会诚待这一份稚嫩的真心。关系往往是相互的,在这种互进互推的进程里,何愁无法亲近学生呢?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能使离开学校的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结合幼教的实际,我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个小孩子在离开我们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能在各方面应对他下一阶段人生的“完美”的孩子,而不是只是一个做算术很厉害,或者能比别的孩子多背两首古诗的孩子。

这种完美是相对的完美,是我们幼儿园所应该所必须要使小孩子达到的至善境界。这种境界当为一些人的品性和认知能力。花木固有原型,但园丁不可不有所为。作为一种群体性居住生物,任何人类都具有社会性,我们不能任其完全地自由生长,对缺点坐视不理,对优点不管不顾。在亲近了解孩子之后,我们应当要做的是顺应天性,保护天赋才能,发扬其优点长处使其更好,指出缺点弱势加以改正。一个勇敢而毛躁的小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敢于上课发言表现,自己做的事情诚实而担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停下来想一想,或者求助于朋友师长,而不是急躁躁地一头撞上去的孩子。一个聪明而自私的小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学习能力强,课外书也爱看,得到玩具糖果愿意分出一部分和小朋友们分享的孩子。一个富于行动而缺乏条理的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做家务做作业课外活动都积极参与,但搞得清楚重点的孩子。这应当是幼儿教育的至善境界,而我们亲生,正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教育之道,应本着一颗赤诚之心,以爱为本,亲近学生,以臻完美。那么幼教之道,便是本着三颗心——耐心、慧心、爱心,和孩子打成一片,使他们走出幼儿园的时候,成为一个各自活泼天性而能为人称赞的好孩子。

教育之道,诚心,至诚,亲生,而止于至善。

上一篇:技术进化论下一篇:良性发展煤炭工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