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精选10篇)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1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素质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音乐教学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因此,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探讨的问题。
一、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当今世界已经走进民主、自由、开放的时代,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多民族文化相互冲击和影响,形成了大的文化交流圈。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音乐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多元文化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包含着许多含义,在新课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德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马雅可夫斯基也说过:“无论是诗,无论是歌,都是炸弹和旗帜。”可见,歌曲有它特有的德育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善于抓住歌曲的主題思想和音乐形象。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建立明确良好的音乐形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富有情感的声音再现这一音乐形象。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首先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大意,歌词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祖国秀丽风光图,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在这美丽的家园里是多么幸福。
从以上可以看出歌曲的音乐形象是词曲的综合艺术形象,只有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才能渗透德育,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才能使唱歌教学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弘扬民族音乐
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者,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延续也要依靠他们,因此必须大力宣传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要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他们唇齿相依,共同为建造祖国的明天而努力,由此可让学生欣赏最常见的几个民族的歌舞:壮乡的刘三姐、吉林的朝鲜族舞、内蒙的蒙古族舞、新疆的维吾尔族歌舞、西藏的藏族歌舞等,这些民族歌舞特点鲜明:刘三姐的山歌甜美,寓意深刻、比喻形象;朝鲜族的舞蹈柔美;蒙古族的歌舞粗犷、刚劲、有力,犹如骏马奔腾;新疆的歌舞多姿多彩、欢快奔放;西藏的歌舞表演身体常前倾,似有重物扛在肩上。通过在教学中进行上述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了优秀的民族音乐,加深了印象。
其次是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我们民族的乐器比西洋乐器的种类还要多,分有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可让学生了解最常见的乐器如琵琶、二胡等的特点及在民族乐队中的地位。在教学中通过欣赏各乐器所演奏的曲子,如:唢呐独奏曲《打枣》,用唢呐模仿孩子的欢笑声、说话声。它那丰富的表现力,仿佛让学生们看到有趣、欢快的打枣画面;又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它那苍凉、哀怨的音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穷苦和对旧社会的控诉等等。通过欣赏,加深对乐器表现手法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乐器在世界音乐领域的地位,也唤起一些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爱好,为继承发扬民族乐器起到推动作用。
最后是让学生学唱一些民歌。我们的民族歌曲非常优美,光听还不行,还要会唱,如壮族民歌《金樱花开阵阵香》,学生在会唱以后,懂得了一些壮族民歌的曲调特点,也知道了民歌来自民间生活。另外我还教学生唱一些别的民族的歌曲,如维吾尔族民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朝鲜族的《桔梗谣》等,这些歌曲都是优美动听的歌曲,使学生在演唱中感受各民族歌曲的不同特点,让民族歌曲能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在学生的心目中占一定的位置。这样。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能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融合西方音乐
好的音乐作品是不分国界的,让学生在学习本土音乐的同时,也要融西方优秀的音乐,这也是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做法。学生在学习西方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上网收集有关国家的一些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的背景,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外国歌曲,感受音乐无穷的魅力。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新课程中,突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音乐教学中,不只是单纯地教授和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学到美术、语文、数学等相关知识。如教学《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在学生学会歌曲后,可以让学生用画笔画出祖国、家乡美丽的景色,把学生的美术知识运用其中;又如在学习《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时可让学生收集各个国家的有关知识,指出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个洲,还可以拿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位置,这里又把地理知识融会在了里面。通过学科知识的渗透,学生体会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以上四方面的学习。可以使音乐教学更具多元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
音乐常常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音乐是听觉艺术,而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听觉让人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欣赏教学是培养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欣赏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各种音乐语音及表演形式,以审美为核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唤起学生内心体验,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欣赏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获得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内心体验,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得到心灵的净化,另外欣赏教学还应从音乐作品的背景中,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如管弦乐合奏《森林与小鸟》和歌曲《绿阴》,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是:美丽的森林,小鸟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孩子们在树林里游戏„„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那美丽的情景,使学生领会歌曲描写的意境,得到一种美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让学生听一些形象鲜明的音乐,尤其是接近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比较轻快活泼的音乐。如木琴独奏《我是人民小骑兵》,通过形象、生动的音乐,描写出小骑兵的精神面貌;又如《劳动最光荣》这首曲子从小教育学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得到爱劳动的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还可以适当听一些器乐曲。如管弦乐合奏曲《溜冰圆舞曲》、钢琴独奏曲《跳绳》 等。这一类器乐曲的音乐形象都比较鲜明,这时只要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画面理解,对学生进行诱发联想的提问,学生会感到音乐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一种有趣味的活动图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赏具有故事情节的歌曲,如《老爷爷赶鹅》、《蜗牛与黄鹂鸟》,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歌词,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从以上可以看出,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情趣培养的大好阵地。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一改过去单一的“听”的学习形式,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创造能力蕴涵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之中。首先要明白在低年级中音乐创造活动常常是从模仿人手的,在新课标里就提出要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模仿是音乐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学习。如:学习《在动物园里》,老师先让学生理解动物园里有很多动物,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动物的特征,请学生模仿歌词,进行歌词创编,通过创编,学生既唱熟了歌曲,又能展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其次要让学生有充分创造、想象的空间。老师在上课时。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自己设计一些教学情景,要从欣赏、赞扬的角度出发,使学生保持创造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多点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如,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多来咪》,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并且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的形式,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另外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顺带地学习音乐创作的方法。如,在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中,让学生通过边学习歌曲,边为歌曲编创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学到了创编音乐剧的一些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较快的掌握了,这比教条式的传授更能使学生掌握和理解。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创造性的音乐学习,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鉴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还处在相对幼稚的阶段,要求教师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有恒心,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慢慢地滋润学生们的心田。一切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做法,都是一定要避免的。
四、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比如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无数个孩子和电影观众流下同情的泪。
五、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磅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六、音乐教育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会刺激神经系统,使感情发生变化,从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在后续学习中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现今,许多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已由原先的单调铃声变为悦耳的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这对师生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七、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除了自身的美之外,其音律运动还可以引发人们种种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富于想象力的人都能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审美就是审美者反映审美对象、产生美感的活动。审美活动可以使人感到人的伟大,看到自己的才智,从而激发自信心、进取心和创新力。音乐审美活动还可以使人通过音乐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进而产生共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熏陶的人不是完美的人。美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音乐教学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创造性的音乐学习,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鉴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还处在相对幼稚的阶段,要求教师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有恒心,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慢慢地滋润学生们的心田。一切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做法,都是一定要避免的。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2
对学生道德品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把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贯穿在计算机技能知识的讲授中,使学生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当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时,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计算机带来的成果,体验着计算机带来的变化,但是,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还存在不足,需要每位学生努力学习并为之做出贡献,从而激发其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和信心;当讲到“二进制”时,告诉学生这一算法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知识结构是学生在校其间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范围和程度。能力结构是指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合作能力。其中也包括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知识与能力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有了知识才可能有能力,然而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真正的能力,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实践。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史”时,我在课前准备了电子管、晶体管等实物,在课堂上对照这些实物讲述各代计算机的特点,使学生获得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在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时,我拆开主机,先让学生观察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拆装。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讲解每个硬件的功能及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授“网络基础操作”时,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在讲授“Print语句”时,先引导学生输入语句Print“P”、“L”、“A”、“Y”让其运行,并观察运行结果;然后将语句中的“,”改成“;”,再让学生观察运行结果;接着用Print语句编制简单的图形程序(如三角形、正方形等),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和“;”的输出差别;最后,再讲解Print语句的各种显示格式。由于上机演示留下的深刻印象,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很容易理解掌握,而且兴趣很高,并积极地编制出人物头像、小猫、小房子等图形程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积极性,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以上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操作、爱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结语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G40-057
引言: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信息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育人员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深入反思,明确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深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信息技术人才。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提升信息技术教育人员素质,创建良好教育环境
素質教育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教育者遵循教育规律以及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人员综合素质对素质教育开展成效有着较深影响,信息技术教育人员需要明确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从而还需要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层面,为教育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育人员需要积极掌握现代化就教育方法,将信息技术教育看做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
在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教育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想要满足这一要求,教师需要提升课堂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以往抽象化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的对学生进行呈现,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举一个较为简单例子,教师在对学生讲述计算机病毒有关知识时,如果教师死板的对学生陈述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以及种类,学生只能对其有粗略化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找寻一些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机中毒后的表现,让学生对其特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影响。
二、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之处,教育人员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死板进行教学内容灌输。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辨别能力,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现出来,彰显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地位,使得素质教育可以实际落实,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理念
教育人员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对学生讲述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作为一种现代化、前沿化的工具,同时信息技术领域也是一种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产物。在互联网络中存在着海量的信息资源,其中有很多对学习有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我国国情不相符的信息资源。学生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容易迷失自我,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教育人员必须要积极承担起素质教育责任,增强学生的辨知能力,让学生以正确的目光看待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强化学生对不良信息资源的抵抗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育人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依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学习小组划分,要求学习小组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教师所交代的学习任务。因为教师提出的任务中包含众多内容,学习小组需要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只有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才能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突显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学生之间可以更多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对活跃课堂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三)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应用它,教师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是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编写课程表,利用表元计算功能帮助老师统计班级的成绩等。
(四)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家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所以,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装机、处理图像、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编制程序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去尽其所好,使他们学有所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结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体制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课必须面向素质教育,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作用充分显现出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为教育领域发展增加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耿兴慧,尹志云.“读图时代”之信息技术教学探析[J]. 华夏教师. 2016(03)
[2]杨瑞芬.新课改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分析[J]. 亚太教育. 2016(12)
[3]马存林.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 亚太教育. 2016(13)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4
xxdd
实施素质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办学理念和人才标准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摇篮,应当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素,围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速人才成长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就是素质的内在性、整体性、可塑性以及素质教育的科学性。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内涵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它是做人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素质是有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的素质,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就会在生括和工作中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向邪路,误人歧途。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做人处事,如何处理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的各种关系的一种素质。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根基所在,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健垒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崇高理想。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讲,文化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正确树立的基础,是形成良好的心理、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与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基础,是在专业领域内具备更广泛的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投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人的整体素质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通过文化知识学习,文化环境熏陶,文化活动锻炼以及人文精神感染,从而达到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为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3.专业素质
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培养的新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将来要承担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文化传播等各项历史任务,没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做支撑是不行的,大学生应当在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专门领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除了要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当有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
4.身心素质
健康的体魄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现代健康的标准不只是身体强壮无疾病,而是身体与心智同时健康,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学生应追求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应该养成科学的生活规律,做列控制情绪、自我调节、自我激励。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现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应充分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上向既重理论更重能力的转变,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把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说教,转移到以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培养上;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实现由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向以综合表现考察为标准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由教师单向灌输向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方面转变。要寓思想政治教 1
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文化的陶冶。健康精神风貌的熏染要让德育走出单纯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台起来,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他们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体验自身的力量和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以此评价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养,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其实现途径主要有:第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必须在课程体系上进行结构调整,加大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比重。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中去,在专业课教学中融人人文教育,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教育精神。第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握各种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宴际,有谜择地参加各种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第三,丰富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3.改进教学方法
转变学科专业划分过窄j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做法,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双向教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广泛利用多种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删减过时陈旧学习内容,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与脱节,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教学。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优秀人才的标准不仅是指学习好、思想好,而且还应该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向学生传授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台理、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综台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学到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和提高,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能力,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精神境界,能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外,还应当努力做到:深入学习和了解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和强化素质教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艺术和方法,及时总结和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用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创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既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又对素质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科学定位。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实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重大决策,是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创新精神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因素的影响。我们的高等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缺乏应有的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
创新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保护浓厚兴趣
兴趣是起点,反映着个体的某种需求,是人从事创造活动的驱动力。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甚至可以使人持之以恒地专注某项工作,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充满兴趣和好奇心的人,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和领域都不会无动于衷,而总是保持着强烈的尝试冲动。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到地上,而不是飘到空中去,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创新精神与情趣爱好是密不可分的,创新过程产生无穷的兴趣,兴趣叉激发人的创造精神。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学生在某一领域萌发的兴趣和好奇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在动力。
2.培养独立个性
创新都是独立的,它以良好的个性为基础。在传统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学生思想和行为举止的统一,重视共性,忽视学生气质类型和人格特征的差异,从而扼杀了学生创新的火花。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人的个性特征是决定其有无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应当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张扬学生的个性。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的个性,营造培养创新精神的民主宽松环境。
3.鼓励大胆怀疑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即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以过去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选择自以为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法,而排除其他一切方法。这种复制性思维方法使思想僵化,制约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一种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往往和传统理论、观点和方法乃至社会权威发生激烈冲突,是否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迈出创新性思维的关键一步。墨守陈规就不会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学习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就是科学研究的重点。耍教育大学生敢于怀疑前人早已盖棺定论的理论和观点,敢于向社会权威发起挑战,这种大胆怀疑,勇于承担风险的科学态度,是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激发进取精神
正确引导学生培养美好的综合素质 篇5
正确引导学生培养美好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一个古老的话题:——五讲四美,如果一个大学生真正做到了事事处处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那么想想吧,茫茫人海里,他一定是一位最有魅力、最有风度、最有气质、最有人缘、最受欢迎、最受同性学习、最受异性仰慕的大学生!辅导员如果把这话说给大学生,相信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少爱美年华、注重自身形象的大学生们在快乐的开怀大笑之后,一定会冷静地思考如何去修身养性,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形象,把最美的年华、最佳的形象、最优雅的风度、最高尚的品质展现给同学们。
毕竟我们的大学生还是学生,也许一时的激情过后,他们会淡忘这些,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学习、检查中不断地强调和提醒。最好是利用班会时间,让每一个同学登台讨论:我心目中最喜欢的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然后班会之后每个同学给自己制定一份《大学期间自身形象塑造计划》,交给辅导员。辅导员可以随时拿出这些计划修正学生日常行为中的不规范之处。相信潜移默化中,我们爱美的大学生们一定会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的。做到这些,我们将不会再看到教室里有随地吐出的泡泡糖,地面上不会再有随手扔掉的食品袋,公共场所不会再有说脏话现象。进而促进我们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风校纪建设,从而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6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校中药科研实践班在科研实践中通过班级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大学生 综合素质 科研实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人独立性地位逐渐突出,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对于自我能力的发展也要求越来越高,这显示出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社会和大学生个体这种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高等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我校中药科研实践班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作出的改革尝试。第五学期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跟着带教老师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的在班级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籍此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及理想信念。为此,我们利用晚点名或班会时间有目的重点展开了以下四个活动:
1、心得交流活动
心得交流活动是我们的重点,每周晚点名或班会上都有同学主动上台去讲我做的是什么实验,用的是什么仪器设备,大家在一起讨论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和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最后结果的判断。之后,同学们更多的是谈自己的感想:通过科研实践,让她对科研有了全“心”的认识,项目的开发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团队之间精诚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科研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的过程;科研实践不仅仅是锻炼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科学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实践让我们明白实验是不可以马虎的,细节很重要,对待实验一定要有认真的好态度。有一个同学说的是自己的经验教训:做实验时,等待过程中跑到其他实验室去了,导致实验失败,受到批评,晚上加班加点重做,为此她感到很内疚,同时也更明白了:对待科研实践一定要有耐心及责任心。总之,通过科研实践,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2、学术交流活动
这与前面的.心得交流活动是有区别的,心得交流谈的更多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这个学术交流活动是针对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专业课上哪个知识点比较难,大家没有完全弄懂,哪个同学学得好,弄明白了,就当一回老师,给大家再讲解。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讲解使这个问题逐渐明朗化,也更“立体化”,思路也宽阔了许多。学术交流活动还包括中药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家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寻找答案,一起学习进步,从而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3、读书交流活动
每个同学介绍你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能打动你的情节和大家分享一下。为此我们还举行了读书交流PPT大赛,鼓励同学多读书、读好书。
4、思想交流活动
这个活动有两大主题:一是奉献大讨论。二是热点话题分享。90后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也就是自私自利。女生寝室有矛盾找到我这儿来的十之八九与自我、自私有关,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不喜欢同寝室人的手机铃声,坚决要求她换掉,理由就是一个:我讨厌这首歌。分析原因我想是因为出生在九十年代,家庭生活水平都有了提高,相对来说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家长一般都是顺着、宠着比较多。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与自私自利相对的奉献精神的深刻含义。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信念。通过这次大讨论,至少让同学们明白了人生的追求与崇尚,是以对社会贡献为标准的,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第二个是热点话题分享。热点话题都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就业、恋爱、考研等相关话题。在讨论与分享中,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同学固守自己的说法,不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对于他人的观点,急于批驳,甚至试图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在精神层面上压迫他人接受并认可他的结论。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用一种比较平和且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同学是否要接受你的看法,那是他的事,尊重他的选择,不要强迫。
通过这四个交流活动,我们收获了两大成果:
1、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大家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往班级开会,布置工作 ,教室里前面一二排甚至第三排都是空的,大家只听不说话,不出声,现在就不一样了,开起班会来大家都往前坐,后面空一大块,对班里的各项工作、各个活动,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并协商以达成一致。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之外,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沟通与协调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更富有奉献精神、服务精神,总而言之,在活动中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2、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风
由充满激情、活力、爱心成员组成的中药科研实践班变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有坚强的班委会和集体核心,有着强烈的集体观念,有着浓厚的班级情感。他们有班旗、班服、班规。还以一个班的实力来举办学院的羽毛球赛,从活动策划、设计海报、比赛到最后颁奖,全都是由他们一个班来完成,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分派不同的任务,一些细节问题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整个活动很完美,真正是圆满完成。
我校中药科研实践班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进一步重视班级活动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撑平台。
参考文献:
1、耿振兴,《大学新生班级活动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山东大学,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7
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课程导入,二是学习支持,三是学习活动,四是教学评价,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此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下内容就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导入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起着引导作用
所谓的课程导入是在教学中有着指向作用,深化作用,置信作用和拓展作用。并且课程导入有以下原则:紧扣教材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生活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艺术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在声乐教学中更要遵循着几种原则,才能更好的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犹如优美乐曲中的前奏,精彩戏曲中的序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创造教学情景,揭示教学内容,从而为上好声乐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导入就是起一个指导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及其重要,课程导入使学习声乐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课程。所以说课程导入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起着引导作用。
二、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支持和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起着关键作用
学习支持和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提升和锻炼。老师在声乐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个同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同学天生嗓音比较好,老师就应该针对其同学的嗓音加强训练,有的同学说唱能力比较突出,这时候老师就应该针对其学生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此来加强对他们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对其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对老师也是一种考验,他要求老师不仅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求老师要有创新精神。混合式教学就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进行学习。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设计师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核心,学生要想学好音乐就一定要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掌握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嗓音条件,音乐素质就是在音乐方面敏锐听觉,鲜明的节奏和良好音乐感觉,这就是我们长说的音准,节奏,乐感[2]。要想适应新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尽快的成长起来,必须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发展。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嗓音条件和天赋可以采取几种教学模式。集中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所有的同学集中起来给他们讲理论知识和一些技巧,这样更省时间,更具有效率性;小组练习式是将学生们分成小组以3-5个人为一组,使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结意识,互帮互助更有益于提升学生们的能力;单独式训练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的仔创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声音形象要进行精雕细凿,要求学生突出个人的音质特色,将音乐化的人声与语言完美的结合,进一步表达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能够直接揭示歌曲的文学内容和思想内容,突出个体作品风格,能直接展示歌曲图像和意境[3]。由此看来混合式中的学习支持和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从这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是老师对学习音乐同学做出的评价,评价他们在嗓音方面,说唱能力方面以及实践能力做出全方位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对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之间的评价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他们可以从中看到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学生只有发现自身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去改正,进步。教学评价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的评价,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学生要认真对待老师的评价,写出心得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音乐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以上是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高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非常重视,我们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在声乐教学中要注意对学音乐的同学们的说唱能力的训练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证明,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对学习声乐的音乐同学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混合式训练要求学音乐的同学多动手动脑,勤于锻炼,对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声乐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才,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出贡献。只有清晰的认识到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声乐教学才能更好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根据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网络为平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学习声乐的学生们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实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摘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本着培养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的目标,本篇文章就是从混合式教学的四个环节来分析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声乐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杰.在声乐教学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音乐大观,2011.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教育;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21-01
学校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音乐品味,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新课程,给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致使学生艺术素养普遍偏低,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高职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而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地贯穿到音乐教学结构中,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高职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大学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还处在“不完善的感知”状态,因此,在于如何培养其感受音乐语言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审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即感受节奏、旋律、韵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能力。音乐欣赏单就感官而言,音乐的外在形式美,能直接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反应,使之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主体的审美要求。
三、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各个学科体系和教学思想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也成为重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着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爱学、乐学。
1、音乐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它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通过巧设提问、启发、对比、讨论、解析和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社会、自然、艺术、生活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理解掌握的音乐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科学认知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主动地网络搜集,进行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在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时,为了更好地感受中国音乐中“意境”的美,在介绍此曲创作背景及技法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及通过幻灯片播放“月夜”、“春江花潮”等相关图片,把音、诗、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此情此景的音乐感染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冲动,激发想象的欲望,在音、诗、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思维不断升华。
2、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在教学中,教师采取音画交融、视听互补、即兴创作等教学手段,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激发起学生更深层的情感反应,达到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四、音乐教育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体现其社会交往价值,通过上课、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1、培养学生自信心。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但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自信,他们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更谈不上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情感艺术,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内心的感受,从“当众、自信、有表情地表现”开始,在自由的表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和勇气。
2、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基石。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关注自我相对较多,因此容易造成“惟我独尊”、漠视他人甚至傲慢无礼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某些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受挫的原因所在,因此,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十分重要。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还应理解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教育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互相尊重的意识会逐步提高,能自觉地以尊重他人的态度投身到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同龄人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互动配合表演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包容,乐于交流,互为依靠。共同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利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会到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4、培养学生的分享行为。为了使学生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被人羡慕时的喜,脱、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等多种内在情感,教育学生重视别人的要求、珍惜别人的赞美,学会尽力满足别人、主动赞美别人,共同分享成功和快乐,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分享、共享是作为集体的—分子必须具有的意识和基本的行为,这种意识和行为将伴随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9
二、在辩论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在通过文字传达出生活美与故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理性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更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认真思考文本写作的整体思路和技巧表达,从而认识到文该如何写、话该如何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不仅会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和整体感知,同时也会通过各种讨论辩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林黛玉进府》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疑问“林黛玉当时不过几岁而已,然而她的言行举止却大大超出了实际年龄应该具有的特征,这是不是曹雪芹在写作上的失误呢?”借此我就以“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主题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主题讨论会。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林黛玉就是个爱哭的姑娘,有理由没理由就会哭一场,实在是太矫揉造作了。”、“林黛玉爱耍小性子,贾宝玉一句错话就会引来几天的冷战。”、“林黛玉过于敏感,别人简单的一句话,她都能咀嚼出好几个意思。”学生的这些看法虽然都有理有据,但是结论多是具有批评的口气,在学生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也有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我觉得林黛玉并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样,她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哭、任性、敏感和小气其实都是出于保护自己的伪装,从林黛玉年龄幼小却寄人篱下的成长背景来看,她的这些反应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相反我觉得与其她姑娘相比,待遇更大方、更有正义、更坚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位学生还给我们举出了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对此我给予了这位学生大大的鼓励,他的观点不仅新颖独特,从他的观点中我看到了其思维的小火花正在快乐的跳动,无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他们思考的能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褒奖。
三、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10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丁克英
【摘要】: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出路,也影响学院的发展。本文针对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缺陷,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坚持学生为本,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学工队伍能力素质和校园文化层次为主要措施,思考探索适合我院学生工作实际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结构的完善与提高是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随着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种种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院学生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对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一、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院学生均为九十年代后出生,多为独生子女.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受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观念等影响,使他们呈现出很多问题:
一是表达能力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作为一项必备素质,但我们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规范的格式去写报告,不能完整描述一个项目运作的过程,欠缺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二是责任感及团队意识不强。团队协作精神体现于细节之中,而 我们学生很多比较固执,个性色彩纷呈,不能善解人意,以自我为中心,如去企业面试时不修边幅,从而失去录用机会;在餐厅或教室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参加社团活动只在意个人得失等等。
三是自理能力和礼仪修养较弱。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文明素养,这是他们独立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学生中抽烟、喝酒、熬夜上网、睡懒觉、缺乏锻炼、做事懒惰等不良生活习惯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不懂得尊重师长和同学,不了解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善掌控个人情绪,不能客观看待社会,制约了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是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形象等职业素养,而我们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主动培养的意识较弱,加之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因而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弱。
二、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我院2008年建校初期是从中专学生教育起步的,目前很多方面仍有着很深的“中专烙印”,而中专学生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学生教育的需要。针对我院学生素质的种种缺陷,应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把“三个学会”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一)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首要任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先师孔子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是做人的根本。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就要紧紧围绕这“八德”开展教育。
一要讲“孝”,即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还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学校、感恩社会,这是大“孝”。
二要讲“悌”,即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和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同学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三要讲“忠”,即要忠于祖国和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还要教育学生“忠”也体现在要忠于集体和自己的职责。
四要讲“信”,即对人言而有信,不失信用。将来服务社会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要有忠有信,不欺不骗;所做的事,有恭恭敬敬的态度,不敷衍了事。
五要讲“礼”,即要熟悉不同场合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做到仪容端庄、服饰得体、举止优雅、表情亲切、言语文明。“礼”还体现在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各种道德规范。
六要讲“义”,即有正义感,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同学、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
七要讲“廉”,即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养成大公无私的品德。
八要讲“耻”,即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误就改,为当所为,是勇的表现。
(二)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从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则存在不少的问题,诸如学习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毅力不够等问题。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向,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一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意愿。学习不仅是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之道,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面临当今社会的种种挑战,根本的措施在于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志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做为生命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要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要告诉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千万不要犹豫,一定要赶快踏出第一步,不能丧失自己的斗志,个人心灵的富有,将是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三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信息社会,各种出版物和广播、电视、函授、网络等等,都是学习的媒介和渠道。只有熟悉多元的学习渠道,掌握多样学习方法的人才更易于开放和进步。
四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外学习。不能把学习与获得学历或文凭画等号,获得学历与文凭以外的学习很重要,只有在获得学历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人,才能够与时俱进。
(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生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普遍和激烈,竞争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了生存和工作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必须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1.自理能力
一要学会心理自理,要会调控自己情绪,能客观看待社会。二要学会学习自理,做到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三要学会生活自理,做到会做饭洗衣、会穿着打扮、会打理财物、会保护自己。
2.表达能力
熟悉各类文种写作格式,表述准确、清晰、简明。能把要介绍的内容讲述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声音明快,语速适中,语调自然,音量适度。
3.团队意识
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同学和朋友,不分地位和资历,平等待人;同学朋友之间互敬互重,彼此包容,善于沟通,和谐相处;要有责任意识,不仅要对错误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团队负责、对团队成员负责。
4.文体素养
在校期间尽可能的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拥有一项艺术爱好,这样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人生品位,受益终生。5.职业素质
对以后从事的职业有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并能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或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健全的职业心理和独立完善的职业人格。
三、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把培养社会需求、家长满意、综合素质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质就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本领的培养,因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贴近学生成长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师资师德建设和基础投入,注重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培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转变教育工作理念,完善学生工作思路
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沟通的桥梁、教育的有效手段。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较为厌恶理论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常常被当做落后生看待,自尊心和上进心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打击。如果我们不能在教育中避免触动他们脆弱而敏感的心,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教育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院学生德育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是从生活、学习、发展等各个方面切实关爱学生。
二要树立服务意识。我们过多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强调管住学生,让学生听话。学生工作者做的较多的是“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机关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学生除了服从学院规定而别无选择。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性和个性的抹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独立人格、盲目服从或抗拒管理;出现极端或者引起某些心理障碍。我们要明白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还是学校教育的投资者,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合法消费者。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过去管理学生为主,转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决困难为主上来。三要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从2008年我院第一届学生开始,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学生、管住学生,主要的精力围绕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做工作,虽然开展或尝试了一些教育活动,但是收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在校三年应该接受哪些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没有认真分析和梳理;二是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开展哪些内容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没有认真研究。所以,要科学的制定我院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规划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形成切合我院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
(二)从提高教育能力入手,抓好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我院学生工作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系行政副主任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组成。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这支队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也比较强,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能力比较弱,不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和学院发展需要。主要原因,一是个人学习研究不够,能力提高不快。由于我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一些对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管理学生事务的职责,而让学工人员成为代职者,甚至连学生的课堂秩序、阅览室、电脑室、食堂用餐秩序、卫生管理等都需要学工人员的组织和参与,致使他们很难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导致对思想素质教育的本职工作缺乏学习和深入的思考研究。二是学院政策导向有偏差,从我院建校初期,学院对这支队伍的工作要求,强调最多的是“管”,弱化了“教”和“育”。
首先,学生工作的重心应从“以管代育”转到“以教为主”上。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已满足学生日常工作的需要,当前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基本管理靠制度,日常管理靠学生”的思路,基本可以完成学生管理工作。把学工队伍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教育和服务上,符合现阶段我院学生工作的实际。
其次,要提高对这支队伍教育能力的要求,把会不会开展学生教 育、能不能做学生思想工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这支队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第三,学院要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提高教育能力的培训。要充分认识到学工队伍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人成才,直接关乎着学院的建设发展。
(三)认真研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考评制度 从2008年建校开始,我院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一直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偏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重的本质特征,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我院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对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制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使学生通过接受在校三年的德育教育和培训,能够达到懂得如何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其次,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作为学工队伍考评的主要指标。要弱化学生日常性纪律管理在学工队伍月、学期和学年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强化学工队伍在教育能力和教育实效方面的考核比重,以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衡量学工人员的工作实效。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工作 校园文化是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院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院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院建院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以校园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文体活动场地简陋,素质拓展缺经费、少场地,青年教师人文素养不高、服务意识较弱等等。
首先,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要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方向,从机构上给予落实,从人员上给予保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拓宽活动领域,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校园社团,拓宽第二课堂的领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术到社区去服务,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延伸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又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既能锻炼才干,接受教育,还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等,这是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的根本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根本是“爱”。我院从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到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只有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坚持以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我院学生工作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期望、社会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吴海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赵居礼,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荐阅读:
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07-12
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10-24
音乐对学生的教育功能11-23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作用08-26
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06-27
学生素质培养小学教育07-22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10-26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07-19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