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2024-11-22

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共9篇)

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篇1

黄荣怀:创客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6-09-18摘要:创客教育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之一,具有促进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潜在可能性。文章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创客运动”的发展过程,对创新能力和智力发展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的特征,探讨了基础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创客教育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采用不同策略,从“玩”中学、“做”中学到基于真实情境的“干”中学可能是其分阶段的方式选择。

引言

创新是全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历来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点。在各国的教育系统中,有的国家专门设立培养创新能力的学校,如日本的SSH(Super Science High School,科学重点高中);有的国家设立专门的项目机构,如美国的项目引路PLTW和德国跨地区特别领域研究(SFB/TR)项目组。不管是专门的以学校教育方式还是以项目的方式,其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15年11月19日,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创业大学+、创客教育、开发微课堂这些方面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创客教育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领域,而创客教育的发展与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创客运动的发展过程,对创新能力和智力发展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础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发展途径。一 创客与创客文化 1 创客的前世今生

“创客(Maker)”这个词被广泛传播要归功于美国《连线》杂志前任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是一类具有一定专门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创新、实践和交流意识的人,他们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下将创意转变为现实[1]。尽管“创客”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普遍接受是近年来的事,但实际上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创客和创造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技术的革新,无不处处体现着广大人民的创造精神。在古代,“创客”们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中国建国初期,面对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1959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争取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伟大号召。这个号召立即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一个农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高潮随之兴起。新中国的“创客”们研制了水稻收割机,大大提高了谷物收割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除此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航模爱好者们成立俱乐部,他们不仅设计了各种实用作品,同时也创办自己的刊物,如《无线电》、《航空模型》等科普杂志,借以交流创意、分享设计原理。

在当下,“互联网+”开启了创新创业的高潮,互联网时代赋予“创客”新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模式。广大创客在3D打印机、Arduino创意电子平台、创意机器人等各种创客工具和技术的支持下,制作了一系列诸如智能家居、植物工厂、机器人乐队等新奇实用的创意作品,并且通过创客制汇节(Maker Fair)以及创客联盟组织的创客赛事进行交流和分享。2 创客文化

创客文化(Maker Culture)是基于技术的DIY文化延伸而来的亚文化,主要体现在利用电子器件、机器人、3D打印、CNC数控工具甚至更为传统的金工、木工和工艺美术,创造新的物品或弥补现存物品的不足[2]。创客文化强调非正式的、网络化的、同伴协助的以及由趣味性和自我实现所激发的共享性学习,并且鼓励对技术的创新应用。创客们勇于尝试在诸如传统金属加工、书法、影视制作和计算机编程等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因此可以说,创客文化就是一种开放共享、跨界、试错和快速迭代的文化。创客社区中的交互和知识共享,通常依托于社交媒体工具形成资源库和信息共享与创意交流的社交渠道(如创客空间)。清华大学李正风教授[3]认为,当下正在兴起的创客运动有四个文化基因,即强调共享和攻克技术难题的黑客文化、让创意变成现实的DIY文化、强调批判性的设计和创造性的跨界合作文化。

创客文化吸引了教育者的兴趣。教育者期望通过创客教育为学生提供一种创新性的、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方式,使得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求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目前我国各省纷纷成立创客联盟,其目的在于为中小学提供一系列的支持,推动创客教育的发展。创客联盟应该考虑如何为更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创客资源,包括创客设计案例、创客工具和材料、创客教师专业培训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民间发起的网上创客资源分享活动和教师研修活动。未来,随着创客联盟的发展,会有更多的社会和企业资源被整合起来,协同推进创客教育的发展。二 智力发展与创客教育的价值 成功智力:分析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智力(Intelligence)起源于拉丁语动词“Intelligere”,指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目前关于智力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1994年,有52位研究者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智力的主流科学》的文章,认为“智力是一种一般心理能力,它包括推理、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概念、快速学习和从体验中学习的能力。智力并不仅仅指书本学习所需要的一种狭隘的学院式技能或应试技能,而是一种广泛而深刻的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4];1995年,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科学董事会(The Board of Scientific Affair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发表研究报告《智力:已知和未知》(Intelligence: Knowns and Unknowns),指出“个体在理解复杂的概念,有效地适应环境,从体验中进行学习,以及进行不同形式的推理、通过思考克服困难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在不同个体间可能是非常显著的,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同一个人的智力表现可能因场合和情境的不同而变化,并且评价的指标也可能不同”[5]。

尽管对于智力的理解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下会有不同,但是在智力层面总有一些相同的要素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斯滕伯格[6][7]认为,人类个体的成功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各边代表一种智力成分,边长因人而异,形成智力的个体差异;三种智力成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如图1所示。

图1 斯滕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三元理论

(1)分析性智力又称成分智力,指对学术性问题的分辨、解决以及计算的能力。分析性智力对于分辨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学校教育中的考试所测试的就是分析性智力。

(2)创造性智力又称经验智力,是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创造性智力的人比具有较低创造性智力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问题,并且在多次解决某个问题之后能够启动自动化的问题解决程序,节约心理资源。(3)实践性智力又称情境智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得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智力主要体现在生存能力与常识的应用,人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文化历史情境进行调整或改变。个体能否对于其所在的环境进行适应以满足日常需求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践性智力的高低。

以上所提到的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是斯滕伯格关于智力的核心论述。斯腾伯格[8]指出,仅仅在其中一个智力成分上有突出表现并不能保证个体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士通常需要在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同时具有较高的表现。本文认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三元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和支撑创客教育的发展。创客教育与成功智力

通过斯滕伯格所提出的成功智力三元理论的视角来反思目前的教育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中所强调和培养的主要是分析性智力,而对于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分析性智力的具体操作流程主要有5步:首先识别和定义问题,第二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第三选取合适的资源,第四监控问题解决过程,第五评价解决方案。分析性智力孕育在分析、比较或对比、评价、解释、判断和批判时,与基于智商的技能高度相关,以解决问题的可表达、逻辑化、组织性和平衡性为典型特征。

创新能力是智力的最高形式,它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回溯而进行了知识的创造。创造性智力有三个特征:①创生新的想法。创客空间中的学生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实则蕴含了一个基本的想法。②定义新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书本上的问题,也不是老师规定的问题,而是学生基于自身经验所发现的问题。③具备推销好想法的能力。创客们所创造的很多小作品其实是他们推销想法、表达想法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创造性智力孕育在创造、设计、发明、想象和提出假设的过程中,需要创新、灵活、高自我效能感、毅力、对模糊的容忍和非常规的思维,以创新的作品或想法的可表达性、新颖性、迷人性和任务适配性为典型特征。

实践性智力需找到自己与环境的适应性,将知识应用于相似问题,将问题置于真实情境中。实践性智能孕育在使用技术、应用知识、实施任务、部署环境和情境化问题中,与正确应用技术或工具解决问题相关联,以提出的想法与时空条件、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等相匹配为典型特征。

从现实的学校教育来看,大部分教育活动以分学科的形式来开展,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到高中甚至达到十几个学科。分学科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将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创客教育是弥补传统分学科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可以对学生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开发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如图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从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创客空间以及学生的作品来看,大多体现在分析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层面;而在创造性智力的体现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创客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推广,需要深入研究创客教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什么?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兴趣小组还是校本课程实施?是否需要与其它学科相关联?创客教育无论通过何种形式开展,其过程和方法都需要符合基础教育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和科学素养特征。

图2 创客教育是弥补“分科教学”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 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科学素养发展特征的学习方式

创客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进而决定了不同学段创客教育方式的不同。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考虑各个学段学生认知发展、科学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需求。1 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和科学素养发展特征

认知发展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以具体运算为主,到了小学高年级开始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渡,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出现学习兴趣的分化[9]。因此,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只能在直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很简单的问题[10]。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长,问题解决能力逐渐提高[11]。在科学素养方面,小学生开始学习并理解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他们对科学具有天然的兴趣与好奇心,喜欢在具体的事物中进行探究。在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小学生具有较低的数字素养水平,对于影像、动画类数字资源有较高需求,处理和运用数字文本资源的能力较弱,信息化环境下的自控能力很差,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基于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能力趋于稳定,能够学习并理解科学相关的核心概念,具备应用科学知识描述、解释和探究周围世界的能力,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已经具备基本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参与较为复杂的信息化学习活动,但信息环境中的自控能力较弱。

在认知发展方面,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趋向成熟,学生职业偏好初步形成。在该阶段,批判性思维及分析性思维的培养是关键。在科学素养方面,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历史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高中生初步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全面了解,能开展科学探究和提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案。此外,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信息加工和表达,社会化交往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较为强烈,但信息环境中的自控能力依然较弱。基于学生认知发展和素养特征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科学素养特征决定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而决定了不同学段学校创客教育发展路径的不同,如图3所示。总体来讲,小学阶段创客教育应围绕“玩中学”的学习方式开展,初中阶段创客教育应以“做中学”为主,高中阶段创客教育则应强调面向真实问题的学习即“干中学”。

图3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和素养特征的学习方式

“玩中学”的要义在于,强调学习是在玩耍时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儿童在此过程中不仅习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而且开始对社会规则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12]。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玩耍对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玩耍中儿童能够练习自我控制以及习得知识,发展合作等社会化行为[13]。“玩”和“学”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两个自然发生的活动。儿童是“玩中学”的儿童,他们对“玩”和“学”的理解使他们将“玩”和“学”进行自然的整合[14]。因此开展创客教育时,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玩中学”为主。

“做中学”强调教育应“面向社会生活和儿童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使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类似的问题[15]。“做中学”思想包括两个有重要意义的原型活动:手工艺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其中,手工艺活动重视外显的、动手的、具体的、感性的活动过程以及生成外显的、成型的活动结果,如手工艺品、绘画、模型和宣传品等;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原型的“做中学”则强调内在地、反思性的、理性的思维探究过程,重视通过活动生成概念性的成果,如新的理解、思想和观念[16]。“做中学”包括四个活动循环,即具体实践、反思性观察、思考和验证[17]。“做中学”的模式可以提炼为: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构建基础性的知识,发展思维和探究能力[18]。

“干中学”本意是指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的学习。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向成熟,职业偏好将初步形成,原有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应该侧重于面向真实问题和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一种“干中学”的形式。在高中开展的“干中学”应强调学习内容与真实世界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学习内容应该适度开放。四 我国基础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发展途径

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客教育有三种形式的载体:①以创客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基于设计的学习,这种形式强调对创造过程进行深度的体验;②以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或其它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这种形式强调体验创造的方法;③以学科关联模块的形式开展基于体验的学习,这种形式强调建立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结,如图4所示。

图4 创客教育的形式载体

无论是基于兴趣小组、信息技术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还是基于学科关联模块开展的创客教育,都需要从传统的“学院式问题”转向“实践性问题”。“学院式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区别如表2所示,即:前者更倾向于由教师或课本设定的、良构性的、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脱离学生的现实经验,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后者更强调学习者本人对问题进行识别和设计,通常是一些劣构性的、复杂的、需要寻找线索进行解决的问题,并且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往往不止一种。此外,“实践性问题”通常已嵌入或需要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

表1 “学院式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区别

五 结语

本文简要回顾了创客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对创新能力和智力发展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础教育各学段开展创客教育的方式和路径,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

第一,创客教育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之一,具有促进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潜在可能性。创客空间建设需与学校环境、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及文化建设等相互协调。

第二,创客教育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采用不同策略,从“玩”中学、“做”中学到基于真实情境的“干”中学可能是其分阶段的方式选择。

第三,开展创客教育的载体包括独立兴趣小组、综合实践或信息技术类特定课程以及关联学科内容模块三大类,其价值分别为创造的深度体验、创造的方法体验以及跨学科知识关联。

第四,区域创客教育的推进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区域性创客支持服务体系,其服务包括设备产品信息提供、教师经验交流、设计及组织方法分享、设计与创新创造激励机制等。区域联盟是支持服务体系的典型形态。

第五,开展创客教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技术,打破传统课堂、学校和区域之间固有的壁垒,让创客师生能够贡献并分享其智慧与成果,共同促进对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参考文献 [1]安德森·克里斯.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9-23.[2]Wikipedia.Maker culture[OL]. [3]李正风.如何看待中国创客文化[N].科技日报,2015-11-05(2).[4]Gottfredson L S.Mainstream science on intelligence: An editorial with 52 signatories, history, and bibliography[J].Wall Street Journal, 1997,(12):13-15.[5]Neisser U, Boodoo G, Thomas J, et al.Intelligence: Knowns and unkowns[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6,(2):77-101.[6]Sternberg R J.A triarchic view of giftedness: Theory and practice[Z].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1997:43-53.[7]Sternberg R.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5,(2):189-202.[8]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3.[9]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5.[10]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1.[11]Chall S J.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2nd edition)[M].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6:58-59.[12]Whitebread D, Coltman P, Jameson H, et al.Play, cognition and self-regulation: What exactly are children learning when they learn through play?[J].Educational and Child Psychology, 2009,(26):40-52.[14]Docket S.Thinking about play, playing about thinking[Z].Sydney: Maclennan Petty, 1999.[15]Dewey J.The placement of mannual training in the elementary course of study[J].Manual Training Magzine, 1901,(2):193-199.[16]张建伟, 孙燕青.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7):35-39.[17]Kolb D.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84:98.[18]赖小林,丁振源.“做中学”:作为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J].教育研究,2005,(6):89-93.原文刊发于《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2016年第4期。

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产权素质培养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持续攀升, 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传统的就业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校就业需求。为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因此, 大学生创新创业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也是落实建设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 还可以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于是,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但是最近几年的实际创新创业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只有1%的本科生创业成功, 研究生创业成功率也不足5%, 其中, 创新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作为高校, 不但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还需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 提高创新创业者的素质和技能。

一、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知识产权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新能力, 国务院和教育部等均部署了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 并提出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求各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向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创新指导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同年教育部也要求从2016年起各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人才是具备一定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才, 其要具备的核心素质应当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 二者均与创新者的知识产权素质紧密相关, 因为只有创新者具备知识产权意识, 才能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 才可以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此外, 拥有知识产权素质还可以推进创新能力的养成, 只有创新者了解知识产权制度, 才能避免重复研究与开发, 才能形成创新动力。另外, 教育部并没有规定创新创业的具体课程, 因此, 在具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块中, 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教学单元。基于知识产权的素质养成是创业和创新的基础, 因此, 各高校在规划本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时应该增加知识产权的教育内容。

此外, 在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中还具体规定了要改革教学制度, 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 探索将学生发表的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那么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自然要涉及版权法律知识、申报及获得专利涉及专利法律知识, 自主创业也与《商标法》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密切相关, 这些知识只有通过一定课时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实践, 学生才能在具体的创新创业过程中灵活处理知识产权问题。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知识产权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很多高校对知识产权素质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 我国高校虽然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创业计划方面的课程, 但与美国高校开设的系统创业教育课程 (法律、创业营销、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创业企业融资与成长战略、技术竞争优势管理、成长性企业管理等课程) 相比,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多数高校比较重视对学生讲授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团队建设、项目选择、风险控制、融资合作、企业申办等内容, 却忽视甚至缺失了有关知识产权知识的教育, 使得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不知道如何保护和运营自己的知识产权,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如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团队学生的调研中, 大部分学生对于职务发明和非职务方面的区别、专利申请时机、选择申请专利还是技术秘密保护等问题了解不太清楚。再如在专利申请方面, 大学生的技术往往处于试验阶段, 样机尚未制造出来, 他们以为不能申请专利, 从而错过了专利保护的最好时机。因此, 现实的迫切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对创新创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培养, 特别是要尽快开设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课程, 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素质的培养。

(二) 很多高校对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缺乏经验

在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对知识产权素质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很多学校将知识产权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 并没有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有些学校的知识产权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认为知识产权教育就是知识产权法教学, 只重视法律法规的讲解, 而忽视知识产权投资、融资、估价等问题的教学。1多数学校采用的知识产权教材也是五花八门, 有些教材内容难度较大, 采用了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类教材;有些学校采用的教材过于简单笼统, 甚至不包括反不正当保护法和商标法。在知识产权教学师资方面, 有些学校没有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的师资人才, 只能由其他学科的老师临时“客串”承担教学任务, 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只是浅尝辄止;有些学校知识产权老师多注重理论研究, 而缺乏知识产权实务经验,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帮助不大, 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的兴趣。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知识产权素质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 明确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

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不仅要面临选择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 还要学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 学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 学会如何申请商标保护等。因此, 知识产权类课程主要针对有创新创业需求且本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开设。在开始的具体过程中, 要注意将知识产权素质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2开设的目标应为:通过有目的的知识产权融合教育与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积累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 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趣味性、通俗性, 要注意知识产权知识与学生的本科专业背景相结合, 将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专利法知识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

(二) 科学构建知识产权教学模块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产权素质培养, 不同于法学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内容设计, 除简要介绍传统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外, 还要根据学校背景和学生专业, 有针对性地加深某一方面内容的讲授, 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计算机科学课程外, 还要求他们学习创新, 投入创业, 发展团队, 练习写作计划案, 学习商业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再如华盛顿大学开设了《外观设计法学》、斯坦福大学开设了《知识产权在电影中的应用》、杜克大学开设了《音乐的著作权》等课程, 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素质培养。再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优势的学校, 每年有大量的专利申报需求, 这就要求增加专利法内容的讲授。此外, 在知识产权素质培养过程中, 还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获取、管理、投资等有关知识的讲授, 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过程管理意识, 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三) 知识产权素质的培养要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为重点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体系学习过程, 因此在该阶段应该采取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专利文献检索、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等实务内容, 使学生掌握专利实务的一般操作技巧, 结合自己的本科专业对一项专利进行申请策划;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商标注册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实务内容;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组织学生到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知识产权实务部门实习;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和战略规划;鼓励学生创办科技风险投资性企业, 鼓励学生完成自主科技成果的转让与转化实施。

注释

1 张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智富时代, 2016 (01) :40。

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创客教育 小学教育 创新能力 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28-01

当创客精神和教育精神相互碰撞的时候,创客教育便随之诞生。我们国家对于创客教育的应用还处于发展,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会越来越重视创客教育的发展。当下我们国家针对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适当的改变教育方式来更好的培养下一代。曾经学习为了考试的时代已经过去,小学教育在创客教育的背景下,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因此,对刍议创客教育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指导作用研究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创客教育概述

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精神相互碰撞之后,创客教育便随之诞生。简单的来说,创客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它的发展是由众多思想相结合人产生。我们之所以说创客骄教育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创客教育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小学生好动、好奇、好创造的天性。它是基于创客空间的平台下,以课程为教育载体,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及艺术等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这个环境中具有开放性、资源广阔性、机会多样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小学生具有的性格角度出发来对创客教育进行总结:创客教育对于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的作用,符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用创客教育十分必要[1]。

二、刍议创客教育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鉴于我们国家现阶段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当下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将创客教育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创客教育在小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来进行简要论述。我们对创客教育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指导作用的基本总结如下:

(一)创客教育与学习方式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最为明显的就是的多媒体教材的应用。通过对于多媒体教材的应用,将原来死板的书面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得视听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到了充分的发挥。随着创客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现阶段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2]。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认为应该落实到日常教育的实处。而对于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针对小学生现阶段的教育情况,结合创客教育的理念,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如下的完善,例如在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水的科学”这一张可以这样进行了,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关于水的知识,然或在课堂上面进行展示,或者是将知识做成PPT。这样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学生见识的多,则想法就越多,想法越多创新能力就会随之增强。

(二)创客教育与小组教学方式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方式应用,越来越多。基于创客教育的理论,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教学仪器。例如,在小学课本中“有趣的不倒翁”一课中,就可以让学生到学校的3D打印室或是激光切割机进行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集思广益,不断思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3]。

综上所述,创客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应该得以普及应用。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原动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了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创客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应该引起我们必要的重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坚实的迈出每一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我们应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23-34.

[2]张虹,陈琳.智慧性导向的中小学创客教育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4:11-15.

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篇4

西单小学 韩克勇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培养、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也能抑制、扼杀之。关键看我们将创建怎样的教育体制,实施怎样的育人模式。对基础教育来说,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广泛、深厚的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角色行为。作为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深刻理解教育改革的背景意义,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自觉自愿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从而树立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我认为创新型教师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真挚的教育情感。②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③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④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⑤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和灵活机变的才能。⑥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敢于冒险和批判的精神。⑦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⑧远见卓识。⑨善于组织管理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也应创造适宜创新教育生存发展的小环境。要注重现实环境,即创新教育开展的方式、渠道或途径。这是开展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其实,只要观念转变了,思路开阔了,就可以创造出更多具体的开展方式。虽然,创新素质是与实践活动分不开的,但并不意味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越多越好。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的80%是在课堂里,所以创新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着重促进“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的形成,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在效率上下功夫、作文章,避免舍本逐末的做法。还要注重心理环境,即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真诚、共融的良好氛围。这种心理环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参与这一教学过程的两个主体对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就不是几张试卷能考核得了的。对于知识技能一类短效、显性的内容,可用传统的方式测量,而对于创新素质等长效、隐性的方面,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测评与鉴定。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一次成绩判好坏、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状况,避免教师跟着考核走,学生围着分数转的现象出现。应将学校、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引导出来,彻底改变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创客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融合 篇5

常州市虹景小学 朱清

摘要:纵观国内外,创客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蓬勃发展,创客运动也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兴起,各地政府也加大投入,在学校创设“创客空间”,然而创客真的要在学校落地生根,离不开教育,由此如何进行“创客教育”,设立“创客课程”逐渐成为教育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自身实践出发,阐述了创客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融合。关键字:创客教育

创客课程 学校课程

融合

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让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发生一定程度上改变,当然也在柔软的改变着教育,创客教育在创客运动与学校教育的“碰撞”下应运而生。

一、创客教育对学校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学生对校园课程越学越枯燥,越学越没有兴趣,其根源在于为很多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甚至在科学课,一些手工课上也只是千篇一律的拼装或制作某一种东西,孩子们只需按照内容一步步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延续。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根源于杜威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玩、实验和真实探究的成果,其显著特 色是“学习是通过创造可分享的事物的行为来进行知识的建构”。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把想法变为现实,学生在开放的思维中进行创造发明,在实践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学生持续的学生能力,让学生学着有劲。

二、创客教育与课程的结合

创客教育不是教育产品,更多的是教育目标。学校可以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创客空间、创客社团等活动中,结合Scratch、Arduino编程、酷乐宅、3D打印技术等技术为学校创客教育找到切入点。

2009年9月,我校开办“STEAM”课程,学校以“scratch”编程为突破口,在信息技术课上优先与孩子们一起进入“创客”时代,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年段特点与学校特色架构开发“steam”课程,让普通孩子接受创客教育;从学校层面上,也慢慢投入建设适合整班化教学的互动媒体学习的平台、面向学校“精英”开展创客社团活动让创客文化吹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至此我校的创客空间正式成立。在“STEAM”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做中学,学中创,创中学”的教育模式在学校生根、萌芽„„老师们将理念之花带入自己的课堂,活化了课堂,点亮了学生。目前,我们主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创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花文化的研究》是学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当研究遇到瓶颈时创客教育进入校园,扭转了该课程面临的困境。在一节有趣的写作课中,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由于学校花木品种较多,很多学生见过却不知道学名是什么,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如果可以让花儿开口说话,让花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名称、习性。一语激起千层浪,更有同学说可以让花唱首歌,有人摘花时,花会自己报警„„一个个有趣的创意在这一节课的讨论中慢慢的变成了现实。孩子们在业余时间,在学校的创客空间中讨论琢磨,用scratch编程结合酷乐宅进行程序设计,一个一个小创造都慢慢从他们手里创造了出来。更有同学还利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形状与容积,在3D打印课上用3D制作软件进行多功能花盆的设计,并用3D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创客教育在老师们的心中不自觉的弥散,很多老师利用各种平台与技术在学科中进行了整合。例如:我校六(5)班学生在整理笔盒时,发现测量工具有很多,于是就想能不能制作一把多功能的尺,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数学老师后,就着手让大家分组设计自己的多功能尺,同学们经历了多次的讨论、分析、设计最后成功打印出来了。教师在其中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这些开放式的交互活动不仅有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学习即智造” 是创客式的课堂呈现方式,学生在这种“有创意,能设计,敢动手,乐分享”的状态下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中得到启发,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三、创客教育与学校活动的结合

在以往的学校活动中,特别是在科技节上,往往是传统项目的天下,“纸飞机”、“科幻画”、“模型搭接”等,没有任何创新,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常此以往,学生对活动的热情不是特别强烈。为此,我校在以学生为立场的理念引领下,积极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校园生活。

在这次的科技节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能,四年级的孩子是体验一下3D打印笔的魅力,感受所见即所得画画的乐趣,孩子们3D打印笔绘制出各种各样,形状不一的作品,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圣诞帽、小麋鹿、彩色眼镜、各式发夹……一个个小玩意在孩子们的手中创造出来。创造源自于生活,五年级的孩子以“未来城市”为主题,设计在你心目中未来城市是怎样的,并用模型设计出来。孩子们组队讨论研究,先写文字,再设计图纸,然后收集身边的废旧材料。经过两周的制作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模型,更有的同学能结合电路知识,实现模拟风能动态模型,太阳能发电模型,还利用个太阳能发电让城市亮起来。创意无处不在,他们从身边一点点的小事中获得发明的灵感,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探索。六年级“智能机器”、“3D打印设计”、“趣味编程”,个个充满了科技的元素。三小时的“创客马拉松”让同学们体现比赛的紧张刺激,同学们在这各自组队,用探索、创造、合作开始了一场与科技的亲密接触。让整个活动中,同学们不断讨论,不断设计,不断创造,失败了再来,不放弃不气馁„„一件件各具特色,充满智慧的作品,就在这手与脑的协作中,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应运而生。

这种创客式的活动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更是一种教育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验着成功,收获着喜悦。

四、创客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的思考

创客教育不同于创客活动,如果只是以活动或竞赛的形式,分布在学校里面,那也只是一场场创客活动而已,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教育中。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会过度偏向与做东西,又或者过度偏向于学,如何找到平衡点是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学生根据所思所想进行设计、创造,鼓励学生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实现目的。其次学校的创客课程不是单单一门课程,而是由低阶到高阶的一系列课程组合。创客教育不是独立的学科,需要系统教材和综合人才,而还能应用3D打印软件、机器人领域、编程等新技术。将这些新技术融入课堂,将技术与教育结合,需要新的载体来完成。光靠几位感兴趣的老师是很难做下去,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一直困扰我的难题。

创客教育心得 篇6

----创客教育学习心得

2016年4月14日至20日,我有幸到北京参观学习,非常感谢领导给我的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认真聆听了教授们精彩的专题报告,观摩了北京市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的创客教育课堂,参观了中关村的梦想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的创客教育实验室,积极参与教授的互动交流。在这几天里,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教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现将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感悟到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

一、我理解的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创客教育不是某方面知识的应用,而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建设,让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它既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所倡导的创客教育,是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初步融合了科学研究、技术制作、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

其次,作为创客教育的平台,创客空间是要为创客们创新应用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完成一个专业人才的培训。同时,创客们的团队合作,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得到大家的智慧结晶最终变成创新的理论成果,然后在创客空间里,将创意变成现实。

最后,创客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创新与分享的快乐,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成就一个幸福的人生。

二、小学的创客教育

田宝华局长说“创客教育课程的研发与设计,我们仍然也必须要强调:以忠实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为基础,比如小学的科学、艺术课程,比如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些都是创客的基础。创客教育课程的研发与设计,应该遵循不同年龄段的能力成长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操作载体,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成长需求”。

所以:五年级以下以“动手、动脑”为基本诉求,在审美品位方面有意识的打下一些基础;可选择纸艺类课程、粘土类课程、少儿科学实验课程等。五六年级以“创意、创作”为基本诉求,在创新和制作方面可以提出更高要求;可选择建筑木艺类课程、激光雕刻课程、三模(车模、航模、船模)制作课程等。

从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来看,小学阶段,有必要以“产品设计”为主导向,培养小学生“关注”的习惯和“探查”事物的能力,开发求知的本能。

还要建立有效的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实施的地方,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创客空间的整个建设过程。创客空间是青少年中的牛人把创意变成现实的地方,创客空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创想无边,学生的梦想可以在创客空间实现。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便诞生了。可以说,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客教育的关键点是,如何把创客空间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创客空间是创客们制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以及项目协作的场所。对于学校来说创客空间不仅如此,还是课程实施的环境。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创客课程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素:动手做是最重要的,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注重美学,打破年龄歧视,强烈的个性化学习,技术是基本要素,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等。

要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教师必须先于学生成为创客。每一个学科课程都应该是创客课程。教师要提升课程整合的能力,学科内学习需要整合,学科之间需要整合,要让学生学科学习过程要成为知识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蜕变为一个创客型教师。其实,基于推进创客教育的要求,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创客型教师。

大学生创客教育及知识产权的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篇7

“互联网+”“STEM+”“创客时代”的来临为新时期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构与重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也为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的变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STEAM教育提供了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而创客教育则是在深化项目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二者看似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创客教育,还是STEAM教育,都强调基于项目学习、问题学习和跨学科学习(跨界),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注重动手,注重实践,注重过程,并都强调玩中做、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最终实现玩、做、学、创合一。学生在学习STEAM教育课程和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都是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学生创客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无论是创客教育课程还是STEAM教育课程都有别于传统课程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创客教育不但强调造物,更需要创客们去“智”造,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他们会在“智”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

由此可以看到,通过创客教育能够把学生的学习重点由基于项目的学习转移到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来,通过从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的转变,能够实现从培养学生的单一学科素养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转变,最终实现从培养学生项目学习能力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转变。因此,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完成创新实践。由此可见,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能够丰富王教授的创新思维培训课程。

创客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篇8

【关键词】 创客运动 校园 创客空间 平台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1-007-010

全球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做中学、快乐教育、大成智慧、构造论是创客教育背后的核心理念。

一、创客教育对学校的影响

“创新成果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论文上、实验室里、评奖会上能转化成生产力……”——李景田

现代教育教学已经很好地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对于创客教育进入学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实践的机会明显怎么增多,课程更加的丰富,学生的选择也更多。但是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中的实践动手也不是一样的。

首先,对于创客的产生和理解。2007年,一位计算机安全专家与一位发明专家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 Noisebridge创客空间。随后的数年中,在两位创始人之一的米奇·奥特曼(Mitch Altman)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内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愈发兴盛。

“创客”的英文单词“Maker”,意思是指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群体。创客教育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创新、创业所需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行为,以及活动、课程和环境的总和。

创客很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它有很强的开放性。思想的开放,让很多普普通通没有很高学识的人也可以进行创造发明,思路和方法不拘一格,没有限制和规定。把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创客们。

而作为现代的传统教育的实践课多为科技制作课、手工课、社会实践课,课上会安排一些简单的有答案的拼装试验来作为活动内容,孩子们只是需要一步步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就可以了,从现在看来这样的实践活动没有很好地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手工制作,这对青少年迅速提升科学兴趣虽然有些帮助,但不利于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维,一种可操作、可创造、可创新的思维。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思维的发展。这点是与创客不同的地方,创客的开放性却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看着答案做答案的死板教学。

二、学校创客空间应在什么环境下创设

“支持和鼓励‘创客’,首先要培育好‘创客’滋生的土壤。政府应该加大对‘创客’一组的政策支持,减免税收或提高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额度。”——俞洪敏

在实践方面,由美国引领下的全球创客教育运动正在兴起,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创客由于过度强调制造产品的价值,忽视了对非创客人群存在价值的尊重,可能是一种畸形的技术文化。

创新的东西是一种商机,这种认为的“商机”,让原本的创客变了味道。校园创客空间应该在什么环境下创设?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单纯的喜欢、爱这样创造。学生的每个作品应该说是“无价”的。让学生在一种无利益驱使下的环境中进行的属于自己的创作。这样学生会想的更多更好,而不会因为市场需求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而限制“创客”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 如何成为“创客”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创客”,在创客空间的人应该做什么?怎么想象?空想?幻想?做什么?瞎做?随便做?作为创客的前提前提必须要理解“创客”。如果这一点都理解不了 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创客”。“创客”的任务不是拿出一个新产品,而是对传统思路的颠覆、再定义、再重新构建。

“创客们不在于多厉害的科技产品,而是重新找回丢失的个人创造的快感。”这句话说的很贴切。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过去多年,可中国孩子高分低能的现状并没有完全得到改观。在很多国际科技制作大赛上,中国选手大多数沉戟折沙,铩羽而归。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中国孩子的创意很多,但这些点子大多天马行空,与现实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学生的发明也不符合现有的知识层次。

这些说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仍与学科教材教育脱节。虽然有创造兴趣,但可能大多数由于中考或者高考的压力,让孩子们不得不放弃。

而在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发展众创空间,培育创客文化,是对创新培育的巨大推动,也必将把中国教育推向一个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

创客教育让原本与传统教学脱节的部分慢慢融合接近,虽然不能马上的与世界接轨,但对于孩子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创造,如何去创造。

给予的孩子们机会。让学生们去想象,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孩子们去做。给他们一个“折腾的空间,嘚瑟的平台。”

“创客”不单是一个人,创客团队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团体,创客空间不是一个局限的房子,是一种开放的思想,而创客活动不是出来走走动动的聚会。那创客到底是什么?李克强总理给了这样一个回答:中国推动“双创”(创业、创新),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

[ 参 考 文 献 ]

[1]作者: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现民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李冀红.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02期.

[2]南方日报 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2015-06-30 17:00 .

“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 篇9

在深圳,除了“柴火创客空间”,深圳大学城创意园的“创客”项目也在萌芽。林晓斌 摄

■“创客运动”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同时,也在中国的校园里兴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一些中小学,有的创设了“创客空间”,有的开设了“创客”课程,呵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学生提供“让想象落地”的平台。

■通过“创客”活动和课程,学生们可以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并将想法动手实现。在碰撞、分享的自主、开放氛围中,他们的想象力被激发、创新能力被培养,而这恰恰是当前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

■本报记者 李凌 实习生 王颉

“你知道什么叫‘创客’吗?”“不知道!”“那你OUT(落伍)了!”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热潮的风起云涌,3D打印技术、Arduino等开源硬件平台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热衷于将创意变为行动的年轻人踏上了“创客”之路。这种可以不再依赖装备昂贵的实验室,只通过简易操作的微控制器和编程系统等就可以实现创新的模式,使得基于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创客运动”正在席卷全球。

如今,这种打破专业、技术、人群壁垒的创新模式,不仅已经走入中国,并开始在一些高校及中小学的学生中兴起,甚至走进了课堂。“创客运动”,这一以融合、开放、实践、分享等为显著特点的创新浪潮,将使教育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又将给教育带来何种启示?

让想象落地的校园“创客”们

“有个同学身患残疾,不能行走,所以我们特意为他研发了这个意念控制可移动机械臂,这样他不用起身也可以拿取物品了。”浙江大学大四学生张宁在2014年“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营的决赛现场,向观众一边展示一边介绍。迄今为止,他和他所在的团队已经研发出包括意念对抗赛车、脑控风扇灯、脑控Wifi视频车等多项意念控制类产品。

而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北京分赛区现场,来自人大附中团队的学生们设计出光线可视化与可交互的电子乐器,北京四中团队则设计出了一款新型智能储物柜,获得了北京赛区优胜奖。

灵感的火花在他们的头脑中碰撞和迸发,这些学生将灵感化为行动,发明和创造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新颖产品,踏上了年轻的“创客”之路。事实上,现在的校园里,这样的“创客”越来越多。

“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创客:新工业革命》一文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将“创客”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们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所以又有人称他们为“玩创新的人”。如今,全球出现了越来越多 的“创客”,“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免费或廉价的新技术产品,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方面。

“创客运动”的兴起,与3D打印技术、Arduino等开源硬件平台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这些个性化、前沿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门槛,创新和创造不再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在装备昂贵的实验室里的“专利”,普通人,甚至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中小学生,凭借这些低价的创新工具,利用3D打印技术和开源硬件等,也能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在克里斯·安德森看来,开源创新、个人自生产是“创客运动”最重要的标志。

“清华创客空间”创始人之

一、清华在读研究生毕滢就是一位年轻的“创客”。他从大一开始自学视频后期制作,后来接触图像处理,并参加了清华的科研训练项目,在此过程中,他对科技和创新的兴趣越来越浓厚。2013年8月,他与几个同学一起成立了“清华创客空间”。毕滢说,当初成立这个社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零基础的同学用简单的技术实现创新想法,并帮助他们重视科学和设计的结合。

“我以前就发现,很多同学有很好玩的想法,想要去实践,但找不到合适的平台,所以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帮他们入门。”毕滢说,“清华创客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硬软件开源社区,任何专业背景、零基础的同学,包括文科生都可以参与。“以前的科技创新社团大多是闭门造车,只有少数固定成员参加,我觉得这样不行,我们一定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现在,“清华创客空间”每周都会组织各种活动,例如每个创意周末会开放硬件工作坊。与传统的硬件培训讲座不一样,硬件工作坊会定一个有趣的主题,提供一些互动装置,让参与者动手制作,例如制作“会呼吸的笔”。这样的活动趣味横生,任何人都可以快速上手操作。

西南交通大学“创客空间”创始人李君与毕滢有着类似的理念。他认为“创客空间”不是一个社团,而是学生的科创中心,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服务。因此,他们经常组织分享会、工作坊、挑战赛、“创客集市”等活动,并组织一些公开课,如3D打印公开课。

李君认为,在高校做“创客空间”,定位很重要。与社会企业不同,高校的“创客空间”旨在“呵护学生的想法和创意”。他说:“目前,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有想要保护学生创意的想法,但是往往没有好的落脚点。而‘创客空间’恰好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

不仅在高校,一些中小学也有了“创客小组”或“创客空间”。在各式各样的“创客”活动中,学生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参与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有趣产品。例如,宁波实验小学“创客小组”的成员就在课上和老师一起制造出了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仅可以点头挥手,还可以扛举重物,甚至会自动吹泡泡。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学生杨东麟也是一名小“创客”。他三年级就开始接触电路焊接,上初一时开始学习智能控制以及编程,初二接触“比特币”,初三发明了路面积水远程报警及自动排水系统,开始有了自己的发明专利。今年,他就是凭借这个发明专利,参加了2014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第一次去创客空间,我就爱上这个地方。现在我常去那里参加活动。”杨东麟说,“有一次,我在活动人群里有看到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那次活动是全英文的,没字幕,但他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惊讶。我忍不住感慨,‘创客’要从娃娃抓起。”

“创客”给教育带来何种机遇

近年来,随着诸如3D打印、开源软硬件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创客运动”风起云涌。事实上,“创客运动”降低了创新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中。人人创新,全民创造,这样一个创新大潮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

“创客运动”发起者之

一、《Make》杂志创始人戴尔·多尔蒂认为,“创客运动”可以给教育带来一些很好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事务部教育事务总监朱文利对此的描述更为具体:“如果学生在一个很自主、很开放的空间里学习和创造,加上技术支撑和老师支持,他可以充分发挥创意。这样的环境还能更好地激发他的兴趣,培养他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此外,这个过程也培养他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年基础教育版地平线报告里,“创客空间”作为促进基础教育学习变革的数字策略之一,被选入未来5年内影响基础教育12项关键技术的大名单。专家们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最迫切的趋势之一是回归到真实世界的学习。而“创客空间”或者“创客教育”,是真实世界的学习活动之一。

“我觉得‘创客空间’可能是一个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平台。”“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说。在他看来,“创客”文化和活动对教育来说意义很大:通过“创客”活动,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并且学习将一个想法从无变有,并慢慢实现,而这点恰恰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

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博士也认为,中国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缺陷很多。他在主题为“科学、艺术、创新能力”的讲座上说:“这可能与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有关,加上高考主要是靠背书和做题,不靠动手,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而“创客运动”,作为一项人人可以参与、鼓励将创意变成行动的创新活动,恰恰能够弥补传统教育忽视兴趣和动手能力的缺陷,让孩子们“玩创新”、自主探究,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培养其创造的能力。

“‘创客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兴趣培养以及对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激发非常有益。”中国福利会上海市少年宫副主任冯耀武说。他在去年寒假举办过“小创客冬令营”,在这个短期集训中,他发现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大,并且对新技术萌发了浓厚兴趣。“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初一男孩,他参加完冬令营后,用压岁钱买了个激光测距仪,一心想要研究其中的原理。前几天,他还把家里的数码相框给拆了,把里面的电路板拿出来,说要和我一起研究。”

但是,由于“创客”本身的运作规律和市场关系密切,很多人对“创客教育”持有保留和怀疑态度。因为,一个成熟的“创客”除了需要通过行动实现创意,还需要通过众筹平台(网络群众集资平台)筹集资金,并且借助企业生产将产品投入市场。这样的运作流程,让很多人将“创客”等同于创业,因此会产生疑问: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进行“创客教育”,是不是意味着让他们过早接触创业概念呢?北京景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吴俊杰并不这么认为:“我们需要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校园的‘创客空间’和各种形态的课程正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创客空间’非常类似于学习科学理论学者十分推崇的‘桑巴舞学校’式的学习环境,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一起学习和协作,伴随着简单的规则,生成复杂的内容,创生新的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培养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培养不出的人才。”吴俊杰说。在他看来,现在的社会非常需要一个能够发现别人需求、有一定品位完成设计和营销的人才,而这正是“创客教育”可以做到的。

特别是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以个性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建立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传统班级讲授知识的授课制,显然已经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吴俊杰认为,第一、第二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目下降是教育显得捉襟见肘的一个原因,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成为压垮班级授课制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意味着教育必须培养一个可以玩转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的全才,至少他应该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协助他工作的人。这正是“创客运动”所能带给教育的改变。

不过,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中国当“创客”是很有压力的。杨东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由于中考或者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和学校都更看重学生的成绩,他们担心做“创客”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杨东麟在中考前也曾多次被班主任劝说,班主任希望他少花点时间做科研发明,否则可能会考不上好学校。

但是,杨东麟认为,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冲突。“以我自己为例,我小学读的是北京市芳草地小学,初中读的是八十中,中考是推优生,高中考上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全是靠自己考上的。这足以证明搞创新和学习并不冲突。”

“创客”课程开发路在何方

在欧美国家,“创客教育”已经渗透在日常教育中,很多学校都设置有专门的创客课程,并开设学生“创客空间”,给学生实现“让想象落地”的平台。

在中国,“创客教育”也慢慢被一些学校接受,并且被引入相关的课程体系。同济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孙效华介绍,该学院不同层面的课程里有大量交互技术或“创客”的内容。她说:“最初只有专业设计课涉及交互技术和‘创客’内容,但现在我们将其推广到了基础课中。”

孙效华介绍,现在学院的大一新生一入校就有开源硬件与编程等课程,这样可以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们消除对技术的畏惧感,并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了解技术将给他们日后的创作带来什么可能性。

“我校有一个可供大家做开源硬件项目的空间,可以提供类似‘创客空间’的条件。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实验室。”孙效华说,学院在教育的培养方案、体制和平台建设上,都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和发明的可能性。

对于“创客教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付志勇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创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教育从以前的“老师让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自己想要学”。他还高度评价了自己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参观时看到的由学生自己开设的创意课程:“这样的课程给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是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方式。”

除一些高校外,当前很多中小学里,“创客空间”和“创客”课程也取得了发展和进步。浙江省温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谢作如介绍,该校早在2008年就由一名高三学生建立了“创客空间”,现在还在运作。此外,谢作如还自主开发了不少“创客”方面的新课程,例如“互动媒体技术”和“Arduino创意机器人”等课程。

在探索“创客”课程方面,冯耀武也做了一些尝试。他说:“我们打算把这个课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创造思维训练;第二部分是技术储备;第三部分是探索式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一些主题内容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不过,吴俊杰认为,培养“创客”式学习方法相对容易,但是相关的课程建设并不容易。作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创客”老师,他和谢作如已经开发了很多开源课程,即公开课——他们把这些课程拍下来,免费放到网上。吴俊杰说,愿意无偿贡献自己设计的“创客”课程的老师还有很多。

1993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他写给钱学敏的信中这样描述未来的教育:“我在想,中国21世纪的教育是要培养18岁的大成智慧学硕士。具体讲:第一,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第三,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这样的人是全才。我们从追求培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走到19世纪中叶的理、工、文、艺分家的专家教育,走到20世纪40年代的理工结合加文、艺的教育体制,再走到今天的理工文结合的萌芽,21世纪我们又将回到培养全才的教育了。这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专业。这是全与专的辩证统一。”

“如果我们从‘创客运动’的角度重新审视大成硕士的观点,会发现18岁的大成硕士可以在‘创客空间’中培养出来,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都有这样的‘大成硕士’。”吴俊杰表示,也许“创客教育”可以培养出钱学森先生所言的这种将创意和技术完美融合的全才。

吴俊杰对未来的“创客教育”充满了想象。他说,理想的教室环境是一种颠倒课堂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教室周围是电子图书馆,学生可以根据精选视频和社区资料自学,教师负责组织标准化考试以判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情况,而教室的中心则是讨论桌、加工工具、实验仪器和展示平台,学生基于具体的项目,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在协作中综合运用知识、提升情商、了解自我、学会生活、明确人生定位,以寻求巅峰体验和自我实现。

显然,“创客”课程以及“创客教育”的未来还存在很多未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正如谢作如等探索者所言:“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柔软地改变教育。”

【词条】

创客运动

“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一般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可以说,“创客”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创客空间”就是为“创客”提供的实现创意,以及交流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

“创客”最早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Fab Lab的出现使得发明创造不再只局限在拥有昂贵实验设备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也就是说,普通人也可以进行发明创造。Arduino等开源硬件平台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创新的门槛,这款由意大利“创客”马西莫〃班茨发明的创新工具,目的是方便学生们创造各种新奇发明。它是“创客”们最易操作的微控制器和编程系统,那些甚至根本不懂编程的人,都用它做出了各种新奇产品。任何人都可免费下载其设计原理,再制造自己的版本。如今,市场上只卖20美元,人人买得起,且使用插件便可轻易增加新功能。

在技术得以突破的情形下,有组织的创新应运而生,“创客空间”以及各种基于社交网站和软件的开源社区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创客运动”的兴起。“创客”在自制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直接求助开源社区。比如,知名3D打印机制造公司MakerBot开设网站,为“创客”提供3D打印设计的共享平台,安卓系统也已九成实现开源。

上一篇:五下教学设计下一篇:担当优秀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