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精选3篇)
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1
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认识的新问题:在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并进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建设,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及收入分化与两极分化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着力加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新结构,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关键词:阶层分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裂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35-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其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的阶层分化。这种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怎样正确认识这种影响,如何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本文将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阶层变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分层结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多样化,中国社会结构迅速分化,社会分层出现了新的变化。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是: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个阶层的基础上,每个阶层内部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成员,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其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化趋势,成分日趋多元化,岗位日趋非固定化。当前大致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工作者、科学技术人员、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1]。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当前也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出现了分层,如农业劳动者、林牧渔业劳动者、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工人、外出打工农民、农村知识分子、农村党政干部[2]。李培林教授认为,改革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发生了深刻的职业分化,“农业人口在很大意义上已经仅仅成为一个户籍的或居住地域的群体概念,而在现实中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工人、外出的农民工人、农村雇工、农村文教科技医疗工作者、农村个体工商业者、农村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干部等阶层。每个群体内部还可以按照收入、财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或职业声望等分成若干次级群体[3]。阶层分化的同时,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有的学者将之概括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等10个阶层[4]。也有学者从利益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层变化,认为已经形成了四个利益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社会底层群体”[5]。
二、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必然引起相应的变化,这对当代大学生难免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阶层分化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对引导大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社会思想观念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6]。从社会思想内容上看,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应时而生,正确与错误交织,积极与消极相互激荡。既有进步向上的思想,又有反动落后的思想。既有正确科学的思想,又有偏颇错误的思想。既有高尚文明的思想又有低级庸俗的思想。从这些思想观念的性质上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元格局:既有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各样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还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既有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也有资本主义的腐朽观念,还有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
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反映了变化着的社会生活。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们对社会理想、信仰、信念建设,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当前必须研究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对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提出了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革发生了四大变化,即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与多元互动的变化,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7]。新时期价值观的变化具有广泛性。在经济生活方面,逐渐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富为荣、义利兼顾,效益至上、开拓进取的价值观。在政治生活方面,逐渐转向官权淡化、敢闯敢干的价值观。在思想方面,逐渐转向实践至上、开放解放的价值观。在人的价值方面,逐渐转向德才并重、注重能力、奉献与获取统一、集体和个人兼顾的价值观。
价值观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选择出现了多样性,人们在生活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取向。从时间维度上看,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从西方输入我国的价值取向。从发展水平上看,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在多元价值取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效率、公正、平等、竞争、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多样化的现实,要求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有效整合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其与社会精神生活活力之间的必要张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何积极有效实现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要求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有机统一,这对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新挑战。
(三)社会成员的分化及贫富差距对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并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的影响值得关注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以收入水平为标志的利益差距在不断扩大。有学者指出,在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72:1扩大到1993年的2.54: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85年的2.24:1扩大到1993年的3.06:1,城乡居民人均商品零售额由1985年的2.29:1扩大到1992年的2.43: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85年的6.03:1扩大到1992年的7.93:1。人们收入差距还表现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的职工之间[8]。在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在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到1979年为0.31,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4年为0.434,1996年为0.4577,已经超过了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9]。人们在利益格局变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别是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主观认知――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们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关注的。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当代大学生获得了比以往优越的成长环境与条件,他们更应该支持改革,但严峻的社会现实却使大学生对改革的认识呈现出复杂性。因为大学生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社会变革的现实与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必然对社会的变化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
以城镇贫困人口为例,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认识到企业亏损、下岗分流乃至失业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对贫困失业保持正常的心态,但由于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他们由对社会某些现象的不满而萌生一些不利于社会安定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近年来城镇居民“痛苦指数”一直处于高位,1994年为26.9%,1995年为20.5%,1996年为12.2%,如果加上隐性失业率,1996年9月底的“痛苦指数”为28%[10]。在他们诸多的体验中,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是他们的社会公平感。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曾经经历过一个平等程度相对比较高的时代,但这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平等,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获得的。因此这种严重破坏效率的“平等”成为改革的一个主要对象。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政府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政策,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途径先富起来,然后通过补偿的方法使全社会的整体富裕程度提高。这种改革的思路在促进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程度,使社会公平问题日益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据研究发现,在认为近年来生活水平“下降很多”的群体中,无论是对总体社会公平程度还是对具体各个方面社会公平程度的打分都是最低的。这表明这些在近年来利益受到绝对或相对损失的群体,更有可能产生比较强烈的社会不公平感[11]。有不少的大学生就来自这些“利益获得比较少或利益受损群体”。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无视这样的背景,不认真对待这些新的形势,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使我们的大学生自觉支持改革,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社会阶层的分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新结构
相对于过去的二元社会结构,我国当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可以称为“新社会结构”。其中知识阶层、私有阶层、管理阶层都是新兴社会阶层,他们和工人阶层一样都呈现出扩张态势,只有农民阶层的规模在不断缩小。新兴社会群体的阶层化、基本阶层的局部弱势化、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化,是新社会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带来人们地位、观念等各种变化,要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认识这些现象,不能仅仅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判断标准。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阶层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有利于促进社会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激励社会整体进取向上的意识,有利于推动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要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意识形态的认同就是在一定社会中,人们对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等的认可、赞同、支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拥护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入人心、认同度最高的意识形态。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会受到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干扰。对此,列宁指出对群众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群众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人的影响。因为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属于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而资产阶级的思想渊源远远比社会主义久远得多,它经过国家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够相比,因此,列宁强调“阶级政治意识只能够从外面灌输给工人。”[1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会自发产生,即使在建立了人民政权后,那些旧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也不会因为失去其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而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在新形势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从根本任务、指导思想、长远目标、当前工作等方面入手综合治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一要从根本上打牢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深化改革。二要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要从长期的建设目标上,按照“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四要从当前的具体工作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三)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收入分化与两极分化问题
收入问题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出现的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它事关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评价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能不能说我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应该看到,两极分化是一个阶级关系概念,它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基础,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另外一部分人所形成的收入上的巨大差距。阶级社会中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的两极分化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已经基本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所以不存在阶级对抗社会的那种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但当前必须重视因社会成员的收入分化差距过大隐含的不稳定因素。
收入分化是一个分配关系的概念,指的是人们的收入拉开了或正在拉开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16,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是0.212,远远低于0.3-0.4的合理区间。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平均主义现象,逐步拉开了居民的收入差距。现在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仅达到了0.3-0.4的合理区间,而且超过了这个界限。收入分化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针,提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判断,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2][10]闫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6,27,341.[3][8][1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0,128,248.[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5][9]李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02,184.[6]中宣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139.[7]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J].新华文摘,2006,(6).[1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责任编辑:金华宝
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 低碳经济定义概述
所谓低碳经济, 也就是指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提出的一种经济型模式。我国身为发展中国家, 对低碳经济进行发展, 可以说具有历史性作用, 是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保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新能源、清洁能源等逐渐得到广泛利用和推广。
2 用电营销过程中面临问题分析
2.1 电网安全问题
随着用电企业的增加, 用电量也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确保企业供电量满足用户需求, 成了企业经营最为重要的工作。就发达地区而言, 它们的用电量不断创新纪录, 久而久之, 也就会间接的出现安全问题。另外, 夏季是用电高峰期, 用电量差距也相对较大, 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解决好用电情况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因素, 同时, 用电量增加过程中, 其线路、系统的安全性能与否, 也成为关键因素。总之, 电力企业供电安全性是保证用户生命健康的根本, 必须在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 对电力安全性引起高度重视, 以便更好地在社会环境中生存。
2.2 企业形象问题
现如今,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也就间接的导致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获得, 而严重忽视自身形象。企业竞争中, 有些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 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 虽然能赢来较多的经济效益, 但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说, 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信誉。从另一方面来说, 如果企业发展中拥有良好的形象, 不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还会获得更多用户的信任, 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现如今用电申请程度相对复杂, 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用电, 因此, 供电企业还需为客户制定创新型策略, 在为用户缩短申请时间和流程的同时, 体现个性化优质服务, 确保供电质量。总之,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 还应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保供电质量、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以便促进可持续发展。
2.3 营销管理意识及人员素质问题
就目前而言, 大多数电力企业的用电营销管理意识都相对薄弱, 管理机制也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社会环境, 并且,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电力企业没有将自身观念进行转变, 间接的导致用电管理存在不灵活、负荷差距大等现象的出现, 严重影响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一般情况下, 企业员工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尤其是电力企业人员, 他们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到用户对企业的印象。同时, 对于需求量较大的用户来说, 他们通常在乎的是售后服务及电力企业的信誉问题, 如果企业员工和用户交流过程中比较随意, 存在沟通问题, 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形象。因此, 必须对自身企业员工进行素质上的提升, 以便在确保与用户良好沟通的同时, 拓宽市场环境, 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3 低碳经济条件下用电营销策略
3.1 树立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属于垄断性行业, 受国家保护, 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 也就致使企业没有前进的动力, 员工营销意识差。然而,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力企业所受到的保障也就逐渐消失。那么, 该如何借助自身实力来促进发展, 成了电力企业发展、经营中的主要任务。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企业员工树立营销理念, 将企业发展和员工经济紧密连接在一起, 转变传统供电模式, 将用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立全新的营销理念, 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3.2 建立信息平台
用电营销中所建立的信息平台主要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和总结, 以便充分了解用户用电需求。并且, 借助互联网技术, 还能在将用户作为出发点的背景下, 建立范围广阔的系统, 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 可对用户进行系统化分析, 适当的建立营业厅和服务专线, 改变传统信息闭塞现象。通过对营销信息平台的建立, 不但能分析用户需求, 还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3 注重生产安全
伴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 电力企业供应面临诸多挑战。因此, 这就需要生产过程中格外关注安全问题, 毕竟历史上因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数不胜数, 电力企业必须从中吸取教训, 将生产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生产中出现违规现象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 以便更好地维护安全生产。另外, 生产过程中还应认真检查各个生产环节, 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 将安全问题放置在每个环节中,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安全性。
3.4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新时代下, 必须培养专业素质高的营销队伍, 以便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具体内容为: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 电力营销员工不仅要掌握自身岗位工作内容, 还需充分掌握税务、法律等相关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将传统客户上门的服务习惯进行转变, 可适当的走出营业厅, 主动去招揽客户, 形成主动把握用户需求的习惯;建立竞争机制, 即根据营销员工业绩情况进行奖励, 多劳多得,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促进用电营销团队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当前, 低碳经济的广泛应用, 间接的促使电力营销逐渐向低碳转变。由于我国的用电营销存在安全、企业形象缺乏等问题, 导致低碳经济无法在用电营销中落实到底, 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 对用电营销策略进行总结, 并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从而促进用电营销的健康发展。
摘要:现如今, 我国的用电营销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还面临诸多问题, 比如:电网安全问题、企业形象问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此, 必须借助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如:树立营销理念、建立信息平台等。下面, 本文将从低碳经济定义概述、用电营销过程中面临问题、低碳经济条件下用电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用电营销,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丽.低碳经济背景下用电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 2011, 28 (20) :23.
[2]韩汉贤.低碳经济背景下用电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 2014, 22 (03) :412.
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3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的增大, 传统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对毕业设计 (论文) 改革的呼声时有出现, 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究竟该如何改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尝试对高就业压力背景下毕业设计 (论文) 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本科生增长较快与指导教师不足之间的矛盾
1999年开始, 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 我国高校总共招生108万人, 到了2006年, 招生人数已经达到506万人, 是1998年的4.68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师生比也发生了变化, 据统计, 1995年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为1:9.83, 2006年的师生比达到1:17.93, 其中, 2002年的师生比达到最高水平, 为1:19, 这一比例远高于专家提出的发达国家最佳师生比1:14。
招生人数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 指导教师时间、精力有限, 指导学生人数越多, 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 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
1.2 找工作与毕业设计 (论文) 时间冲突的矛盾
按照传统惯例, 毕业设计 (论文) 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 而这一时间段也恰好是就业的关键时期。进入大四, 除了极少数毕业生能在第七学期找到合适的工作外, 大部分学生都要面临找工作。到了6月, 部分教师考虑到学生毕业和就业, 不得不降低标准, 向学生妥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 毕业设计 (论文) 的高要求与学生相关经验不足之间的矛盾
毕业设计 (论文) 作为一项初具独创性的科研工作, 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对于大部分没有真正从事过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经验缺乏。调查显示, 不少学生在毕业设计初期确定选题后根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下手, 没有及时和指导教师沟通, 等到有了初步成果后, 指导教师却发现实验方式或格式规范完全不符合有关要求, 整个毕业设计 (论文) 都要修改甚至要重新来过, 这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相关经验不足, 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 (论文) 的工作效率, 在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
1.4 教师的高期望与学生积极性不足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老师, 教师希望学生有一定独立科研能力和积极性, 能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但是从实际调查数据看, 只有27.4%的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设计 (论文) , 并尽力取得好的成绩, 其他学生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投入太多精力来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 其中, 有47%的学生表示较重视, 但是没有足够精力去取得好成绩, 更有24.5%的学生是抱着“只要能过关不影响毕业就行”的态度。由此可见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现是不能让指导教师满意的。
1.5 指导教师工作考核标准与实际付出不成正比的矛盾
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量计算时, 基本上是以学生人数为依据的,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假如所有的学生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话, 以最终论文成绩为标准评判教师的工作付出无疑是最公平的方式, 然而事实上,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我们姑且称之为“优秀生”;相反, 专业基础一般、科研能力欠缺或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称之为“普通生”。“优秀生”指导起来得心应手, 往往花较少的精力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 而“普通生”往往需要指导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 而结果却不一定能很好。由于这种付出和产出的不成正比, 导致很多教师更喜欢多指导几个“优秀生”, 也不愿指导“普通生”。
2 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建议
就业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重大, 无论是政府、学校都把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然而高就业压力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冲击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如何在高就业压力背景下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是各个高校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 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既不能墨守成规, 一直延续以前的做法, 也不能过于激进, 否定它的价值。调查数据显示:60%以上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 (论文) 还是有必要的, 50%的学生重视毕业设计 (论文) , 但是没有精力认真完成。由此可见, 开展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还是有必要的, 只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来确保其整体质量。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 除了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对毕业设计 (论文) 进行规范化管理外, 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对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进行灵活调整, 以多样、灵活、人性化的方式适应当前的形势。结合我校实际, 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2.1 对毕业设计 (论文) 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目前毕业设计 (论文) 时间安排大致为:在第七学期中期 (11月份) 启动, 要求在学期末 (1月份左右) 把选题发到学生手中, 第八学期初 (3月初) 开题, 5月份答辩, 6月中旬完成二辩工作, 时间安排比较紧凑。
如果对毕业设计 (论文) 时间进行调整, 安排在什么时间更为合适?对2009届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学生意向主要集中在第六、第七、第八三个学期, 其中14.5%倾向于第六学期, 43.2%的学生倾向于第七学期, 19.6%的学生倾向于第八学期, 由此可见, 第七学期相对合理一些。毕业设计 (论文) 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对于在一辩、二辩中未能达到毕业设计要求的学生可以在第八学期进行三辩, 这样就有足够的修改时间, 从而减少因为指导老师怕影响学生毕业和就业而被迫降低毕业设计 (论文) 标准的现象。
2.2 分批指导, 解决指导教师一次性指导任务过重的问题
目前可以通过错开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安排时间, 指导教师分批进行指导的方式缓解指导压力。具体而言, 对于部分指导教师紧缺的专业, 毕业设计可以按照班级或自愿的方式进行分批, 第一批在第六学期期末启动, 第七学期完成, 第二批在第七学期中间启动, 第八学期完成。
2.3 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启动初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工作
调查显示, 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没有相关工作经验、选题难度较大、相关文献资料少、时间精力不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占了23.6%, 是比例最高的一个。大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初期会有一个迷惘期, 部分学生因为不懂得规范, 做了很多无用功,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 建议在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开始时对学生进行相关工作的简单辅导。调查显示, 68.6%的学生认为该项辅导很有必要, 20.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4%的学生不清楚, 只有5.7%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这说明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 相关工作的简单辅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避免该项工作流于形式, 辅导方案一定要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最好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辅导方案。对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辅导可以采取两种途径, 一是按照专业特点, 由富有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做一个专题讲座, 把毕业设计 (论文) 全部流程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梳理, 把每个步骤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一讲解给学生;二是可以按照专业编写一个毕业设计 (论文) 常见问题警示册, 由本专业指导老师把近几年毕业设计 (论文) 中最常见的问题归纳整理, 以醒目的方式印刷出来, 在毕业设计 (论文) 启动时发给每一个学生, 并由老师进行简单讲解, 使学生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2.4 完善指导教师工作考核机制
如前文所述, 由于指导教师工作付出和收获的不成正比,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 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2.5 条件成熟的专业可以考虑出台毕业设计 (论文) 多样化的制度
毕业设计 (论文) 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途径, 是一种手段, 并非最终目的。既然是手段, 就应该有可替代性。教学模式改革不只包括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也应该进行大胆的探索。建议在条件成熟的专业中试行多样化的毕业设计 (论文) 制度, 制定相关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 允许学生用其他同等形式的成果来替代该学分, 经专业组织专家认定, 学校核准后获得相关学分, 以此作为常规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有益补充。
3 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扩招带来的高就业压力也是当前各高校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 整体质量的前提下, 采取更多样、更灵活、更高效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 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摘要:高校扩招导致的高就业压力给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如何在高就业压力背景下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是各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采用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毕业设计 (论文) 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就业,毕业设计,对策
参考文献
[1]曹建文, 魏新莉.本科毕业设计的问题及其改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72-90.
[2]唐湘宁, 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198-199.
[3]楼盛华.浙江省高校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抽评结果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4) :121-124.
[4]程航东, 靳永铭等.严格管理努力探索不断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72-74.
[5]呼汉卫, 刘正远, 张茂仁, 陈阿梅.保证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394-396.
【阶层分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计划09-07
分化问题论文07-31
当代中国贫富分化问题10-23
两极分化及应对策略06-24
新的社会阶层06-19
社会各阶层对大学生村官看法调查问卷10-10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总结11-16
农民阶层10-17
不同阶层08-26
工薪阶层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