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2024-09-24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共6篇)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篇1

一、研究方法

1. 调查法。

我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根据这一优势,对学生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因素以便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2. 文献法。

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找到新的出发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研究保驾护航。

3. 教育实验法。观察与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学生心理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1. 注意状态。

例如:水平二的“跳远”教学中,我做完示范动作后进行讲解:“跳远的动作和立定跳跃动作极为相似,区别在于助跑和起跳动作,……”这时,我就发现有位同学眼神充满期待和向往,但片刻之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沙坑去了。我就把她和其他两名同学叫出来给大家做示范动作,结果她出现了双脚起跳的现象。演示回来时,她低着头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怎么跳的没有别的同学远呢?”,我借机又给大家讲解了一遍动作要领。这次她瞪大了眼睛,听得特别认真。可见,积极的注意状态的巨大能量。

2. 情绪状态。

例如:在水平一“前滚翻”教学中,学生们认真练习向前爬行、左右滚动,他们的情绪很兴奋,一下子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我抓住时机问:“怎样才能向前滚动过去?”同学们踊跃地回答。我及时地总结、归纳技术要点,同时强调学生要控制好蹬伸和低头,才能够安全翻过去。这样就完成了本课教学重点———“前滚翻”动作要领的讲解。在练习中,我发现XX同学却悄悄地往队伍后面退。我走到他身边问:“XX,你听明白老师讲的动作要领了吗?”他说:“我听明白了。可是,老师我滚不过去。我害怕……”说着他眼中泛起泪花。同组同学都过来鼓励刘朋,可是没有成功。我急忙制止了他们,并集合全体学生。重新讲解了前滚翻动作要领,并再次强调了“保护人”的要求。“我作‘保护人’和你一起来再完成一次动作,可以吗?”我问。同学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们……。成功了!同学们都雀跃起来。通过这次成功的练习,同学们增强了自信心,不再害怕前滚翻了。

三、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合理安排体育教学

1. 严格要求,“养成”教育。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强调的是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要求,反复强调,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今后能够在自发、自觉中进行,以保证体育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准备充分,稳定情绪。

上课伊始,学生从安静状态进入到紧张状态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心理到生理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教师在安排准备活动时要有针对性。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利用“明确教学任务”,“适当的准备活动”等不同的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活动。

3. 精讲多练,掌握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练习方法多变。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形式体现“稳、准、狠”。

稳,即为调动好学生的情绪状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扫除恐惧所形成的障碍。动作练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练习注意事项及安全保护措施。在动作练习中除安排好保护与帮助的同学外,还要营造好良好的练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进步的同学要及时鼓励,让其随着成功带来的喜悦,逐步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准,即为讲解是重难点要准确。表现在老师在学生动作练习前,首先要讲清楚动作的要领、重点、难点、易出现错误及注意事项,通过挂图、录像或采用其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在练习中,对于盲目练习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首先要表扬其练习的主动性,避免挫伤其积极性。在鼓励中指出他的缺点,强调练习前要预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个别学生要靠自己的理解而产生的新的练习方法,在总结时要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智慧火花。

狠,教学中控制好练习的节奏。在练习中让学生利用顽强的意志力,来克服困难,做到能在困难面前坚持学习,对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能顽强的钻研,在不断遭受困难与失败情况下毫不灰心。

4. 放松身心,精彩小结。

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放松肌肉,放松紧张情绪,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有组织地结束课堂教学很重要。此时,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教师对教学的组织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音乐放松、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等,保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结本课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表扬好人好事,还要预告下次课的内容、布置作业,收回器材等。

参考文献

[1]吴海宽,刘笙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3页~17页).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篇2

关键词:博客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建议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流方式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EMAIL到BBS再到ICQ,人们的生活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来,博客的兴起再一次带来了人类网络交流方式的新变革,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为捍卫思想文化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与博客相结合,利用其优势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博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如果说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那么博客即是继EMAIL、BBS、ICQ这三大传统网络交流工具之后新兴的第四大网络交流工具。因为,博客所具有的很多特点是传统网络交流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它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更深远的变革。据百度2005年首次披露,在中文互联网领域,博客站点达到了3682万,博客人数已达到1600万。而从博客群体的分布来看,在校大学生占第一位,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不但思想超前,接受能力强,且好奇心强,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思想波动较大,因此,聚百家之长于一身的博客的出现必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一)从传播手段上看,一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以往的网上交流工具并不能像博客一样将声像画与文字交流如此完美地统一起来,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与人分享,它已渐渐成为虚拟世界个体的代言人。而且,它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写”,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为所表达的内容提供声音图像补充,使得观点更明确,表达更清晰,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以说,博客带给我们的是更方便、精准的交流方式,而这一切,都是传统网络交流工具所不能及的。不仅如此,现在的博客还具有MP3、相册、留言板等许多人性化功能,将如此丰富的功能统一于一体,这正是博客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随着技术的 进步,博客的功能也会越来越人性化、多样化,这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博客队伍。正因如此,我们应尽快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博客这一领域,让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新的价值。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使用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教育内容的传播方式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通过视频或一对一交流,这样的教育方式很枯燥,基本属于灌输式,缺乏说服力、感染力,效果不明显。再加上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但如果将博客教育方式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手段上,我们可以摆脱传统的说教方式,运用生动的视频、图片配套适当的文字说明,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将纯理论的东西与生活的实践案例相结合,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视觉、听觉及思维,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二)从传播形式上看,个人性与公共性相结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性

博客又叫空间或SPACE,因为网络中的这个空间是纯粹属于你的,你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添置感兴趣的内容。当然,博客在拥有足够的个性化同时,也不失其公共性,留言板就为大家的公共讨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他访问者可以就你提出的一个问题或对你发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兼容了BBS的特点。当然,你也可以只和博主说“悄悄话”,因为”小纸条”的功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不必参与公共讨论,而这些特点是BBS和EMAIL,ICQ所不具备的。

正是基于博客的个人性,满足了大学生张扬个性的内在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个性化的内容使人们在网络中更容易获得认同感,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博客还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你可以和所有人分享你的观点、感想,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交流的的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博客,大学生可以与辅导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学生往往会对辅导员产生抵触心理,因而不愿讲真话,缺乏沟通,但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之后,摆脱了面对面的尴尬,更容易使人敞开心扉,真正了解到大学生的真实心理。

(三)从传播内容上看,即时性与相对真实性相结合,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博客的日志是按照时间倒序排列的,最新更新的文章一般还会设有提示,访问者可以即时了解到博主的思想动态或是事件发生的最新消息,加上博客的个人性,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一般都是记录作者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不及专业的网站、报刊权威,却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即时性与真实性尤其重要,缺乏时效与可信度的教育就会缺乏说服力,而这一点与博客的特点正好相得益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要面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将博客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教育效率。

二、博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当然,除了上述优点之外,博客也有自身的缺点,这给基于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更加注重个人独立而忽视社会交往,这样容易使大学生沉溺网络,人际关系淡漠,而忽视社会交往,和周围同学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常常与博客”同学”聊天,却很少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言论自由,也使得大学生主流意识淡薄,受一些诸如我行我素、愤世嫉俗、颠覆传统等”新”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少数大学生会崇尚甚至模仿他们的行为,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低俗博客的思想侵蚀一些博客内容低俗,会侵蚀大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麻烦。

三、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博客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博客的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抢先占领博客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博客,精选正面的资料放在博客上与大学生们共享,起到正面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博客讨论

基于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又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受教育者可以有目的地向网上的网点进行咨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者对某个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获得反馈意见,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除此之外,受教育者之间还可以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即活跃了教育气氛,又巩固了教育成果。

(三)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健全博客管理体制

博客在为我们提供了限时、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抵制各种灰色信息,保证博客不偏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轨道,网络立法、行政干预、技术控制都是有必要的信息管理手段。高校应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将其制度化,加强博客的监控和管理,以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的传播,避免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消极影响,使教育成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宋雪飞.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3]杨经录.“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沧桑,2006,5.

[4]陈凤云,邹笑天.博客在高校教育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内涵及其意义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因素由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部分组成, 而其中的社会环境因素起着更为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不仅可以影响到大学生在特定时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并且还能够对高校教育活动管理者产生重要影响。从宏观意义上而言,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思想文化环境, 全面包含了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成果的教化传播环境氛围, 对于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其中, 经济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因素, 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品格的形成规模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性; 文化环境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物质精神环境和文化素质环境, 能够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此外, 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互之间可以产生互动性的作用, 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环境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精神品质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可以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主动的影响性, 由于社会上各类政治、经济、文化信息连续不断地与学校环境相互融合着, 因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难以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只有积极健康的社会信息才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而不良、错误的社会信息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环境日渐复杂、高校教育机制日臻开放的大环境影响下, 学校内部教学环境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产生了较为深刻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尤其是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交融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性, 既存在着较多的有利因素, 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状况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1、中西方文化思潮的相互渗透, 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更具复杂性

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在不断发生变革, 思想文化环境趋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模式拓展, 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习俗中融入了较多的西方外来文化、外来理念以及外来世界观价值观, 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因此, 我国高校要在坚持发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对于创新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西方文化具有牢固的经济基础以及独立的国际化进程体系, 在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主要体现在: (1) 西方敌对势力不断翻新其“西化”、“和平演变”中国的政治经济图谋, 企图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改变我国固有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最大限度上谋取利益正不断利用其全球战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 甚至对高校学生的一些思想认识带来了负面影响, 导致其不同程度地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信仰危机, 过度崇拜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3) 西方国家不断采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 依赖于先进的经济技术实力不断更新文化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 对大学生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在全球化思想文化环境下处理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矛盾是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2、高校周围环境的变化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复杂

我国高校近些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了创新,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各个高校由于受到不同地理地域特征、不同传统风俗文化与办学模式的制约, 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与旧体制相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矛盾, 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 (2) 高校后勤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性, 减少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约束力, 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 使得如何利用学生公寓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学习空间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校周围社会环境缺乏安全治理, 各行各业的市场行业都聚集到学校附近, 导致周围的情色暴力影视较为猖獗, 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治安管理与教育。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行与完善, 逐渐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对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还对人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法制意识与效率意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扩展了就业方式, 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模式影响下, 带动了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水平, 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工作的发展。然而, 市场经济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1) 市场经济在学生就业方面倡导趋利性原则和利润优先原则, 容易诱发学生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价值取向, 尤其是诸多企业招聘坚持以证书为根本的录取原则更加增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对全面普及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不良作用; (2) 市场经济强调“金钱至上”, 这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关人生价值观思想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心理情绪, 并且还容易增加学生的心理问题。

4、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在现代化教学中得到了愈加广泛地应用, 不仅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更多的创新途径手段, 并且还使学生的资源信息变得更加丰富, 增强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学生的受教育资源水平。此外, 高校还能够利用网络技术的诸多优点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强网络的覆盖率和实际教学效果。然而,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庸俗性的有害信息影响到了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情况, 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思想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首先, 互联网网络在校园普及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尤其是一些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 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产生了影响;其次, 由于网络本身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 使得部分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 不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开展, 对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产生了较大阻力作用;最后, 网络的诸多数字化特征不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社会舆论监督评价机制, 对其道德意识的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社会环境的策略

1、正确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整体质量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而各个高校要正确应对国际大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快捷性、及时性、开放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 在汲取外来思想文化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越感, 逐渐突出我国悠久文明历史的重要性。而各级党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深化各级师生理论层次和价值思想意识, 突出高雅文化艺术对于倡导建设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环境

各级党和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把高校学生的治安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与学校各个部门负责人明确职责, 尽力完善综合治理评估与监督机制, 并且还要努力完善各项治安预警机制, 净化校园周围社会环境, 依法严厉打击周围黑恶势力和犯罪团伙, 净化美容院、夜总会以及歌舞厅等社会场所, 启动各部门人员强化流动人员管理, 以最大程度确保学生安全。

3、积极倡导主旋律, 不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环境

高校要努力弘扬传播各项正确的舆论导向并结合新闻、文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传播媒介塑造学生品质, 并且还要积极承担各项社会责任, 严厉打击各种低俗而反动的思想毒害学生心灵, 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高校还要切实体现文化建设的政治性、知识性和思想性, 切实建立各类网上交流平台,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4、强化服务观念, 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的服务环境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业指导与后勤沟通服务等内容, 不断完善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 致力于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教师指导队伍,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此外, 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有效机制, 切实做好各项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及其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等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社会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周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基本思路探究[J].知识经济, 2009 (11) .

[2]邢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及其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

[3]李俊彪.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04) .

对有嫉妒心理学生教育的案例 篇4

我陷入沉思,这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向我发问时的那一份焦虑、那一份渴望,把我震惊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陷入了“嫉妒”的心理泥沼之中,这是异常性格类型之一,由于嫉妒会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会使她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长此下去,这种扭曲的心理会毁了这个女孩美好的形象。我应该帮助她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调整自我,使其不健康的心理得到有效的遏止。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对她实施了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咨询诊断,明确危害

我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让她倒出心理困惑。她毫不隐晦地说:“老师,你知道我是个自尊心太强的人,我多么希望能在老师和同学们中享有更高的威信和荣誉呀!可是当别人超过我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我说:“这正是你的致命要点,由于你内心攀比意识强烈,心地狭窄,所以对同伴的成功产生嫉妒、怨恨,甚至仇视对方,疏远对方的心态。”接着,我心平气和地帮她分析嫉妒的危害性,让她明确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个芳龄年华的女孩,本应天真活泼、诚实友爱,彼此和谐共处。但却持虚伪冷漠心态,处于互相猜疑和互相提防的焦虑状态之中,这不是作茧自缚吗!”同时进一步让她知晓:嫉妒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如果整日沉浸于嫉妒之中,不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延误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一席话使她顿悟猛醒,为她走出嫉妒阴影迈出第一步。

然后是帮她找出“嫉妒”心理的根源,通过对话向她指出: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人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这个道理。她听着听着眼里闪出光亮,似乎心领神会。

二、引导疏通,调整心态

当她明理之后,急待教师的指导,于是我从以下几点引导她学会心理调适。

1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

我告诫她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在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时,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世界上没有最好。而只有更好,“第一”只有一个。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2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于是我鼓励她要自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这种多思多虑的嫉妒诱因就会悄然消失。而且,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满满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3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我告诉她未来社会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果没有这种正确的竞争意识,就会以嫉妒心理不择手段的。嫉妒是人类心灵的一大缺陷,希望她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能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形成相互学习、和谐竞争的态势。不论谁超越谁,都应正确对待,切忌以嫉妒的心对人冷嘲热讽。我教育她做个不计较个人得失、宽容大量的人,以自己的美好心灵和聪颖的智慧赢得同学良好的口碑。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篇5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调节

1999年国家提出实行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对于中学的体育教师来说,其所面对的是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肩上所担负的任务更加的重要,这些应体现在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过程中。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本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担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

(1)升学的压力。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又正值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发育成熟,突发因素比较多。而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师,身上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而且同样担负着自己学生升学的压力,更加担负着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健康调节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2)体力透支。在现在的部分中学,教师不仅有自己的科研任务,还担任着行政职位,在教学之余还要管理学校的一些事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个别教师因为长时间的劳累,出现了体力透支的现象。

(3)职业竞争加剧。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新鲜血液也融入了教师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无形中也给教师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面对这些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二、影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体育教师学会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创造使人心理健康的条件。

(1)学校压力因素。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体育教师往往不仅要上体育课,还要兼顾几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负担。

(2)中学体育教师自身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不足。总的来看,影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与学校等外部因素,教师自身的因素等,都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但是自身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自己要注意、发现、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另外,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自身因素属于内部因素,离不开教师自己的调节。

三、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

(1)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多多少少遇到一定的挫折和困难,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因此,人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失常,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偶尔出现的心理失常是正常现象,连续的心理失常才是心理疾病。就像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它们就像感冒一样并不是特别的可怕,只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咨询,就能进行自我调节,并且逐渐恢复。

(2)成立教师心理疏导与咨询中心。学校在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成立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咨询中心,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的疏导,真正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在校教师心理所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3)教师要增强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在加强对教师心理监管的外部条件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自己增强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自己的利益、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担心、害怕,以至于出现心理问题,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4)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维护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要善于建立能够自我疏导的心理优势,面对工作、人际、家庭等所引起的紧张和疲劳,要学会用平常心对待,相信一切会重新好起来而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每一个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其生命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 篇6

媒体指的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递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这四大媒体进行的。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信息传递的媒体也发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指的是, 不同与传统的印刷媒体, 以电波和图像传输技术为基础的, 以广播、电视、电影等为形式的媒体。然而, 新媒体的概念也在随社会的变迁不断地充实, 广播和电视已经不再属于21世纪的新媒体, 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更为先进的媒体技术。因此, 在当代, 新媒体主要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新媒体的开放性左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新媒体应用的不断广泛使得人们获得海量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 进而能够接触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一方面, 这样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 扩增知识面;但另一方面, 大学生因为过于强烈的好奇心以及较差的抵御诱惑的能力而相信虚假或不真实的信息, 其价值取向会受其干扰。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困难重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进而形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健康的心理。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不能够理性判断和辨别西方资本主义的观念中的好与坏, 就会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 造成思想政治观念的动摇, 价值观则出现偏移。而传统媒体时代, 大学生只能从课堂、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上接受已经被筛选、过滤后的信息, 接受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但是, 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中传播着多种意识形态, 相互杂糅, 无法做到完全屏蔽, 这必定会给我国长期坚持一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的阻碍。

2.2 新媒体的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 它成为了大学生社交求友、情绪发泄的良好场所, 但同时也导致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以致于没有了现实伦理道德的约束, 而违反了社会道德、无视社会义务, 为所欲为。新媒体的虚拟性一方面保护了大学生的个人隐私, 但是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交往毕竟无法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 长此以往, 就会模糊虚拟和现实的界限, 甚至不能进行虚拟和现实的正常转换。因此, 有些学生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 影响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这一切都使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受到威胁。

2.3 新媒体的共享性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

由于新媒体的泛化性和共享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比如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 部分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有限, 科研能力也不高, 无法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 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沉闷、枯燥, 没有关注到学生对新媒体教学的急切渴望, 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来源和数量自然是无法和新媒体相比较的, 因此学生会质疑其权威性, 降低信任度。当前的教育制度提倡的是老师和学生地位平等, 有着良好的互动交流, 在获取信息方面, 有的时候学生所获得的信息甚至先于或多于老师。因此, 教师要提高新媒体素养,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改进自身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构建校园网络信息监管体系

校园网络信息监管除了要制定严格的新媒体运用法规和条例, 还要针对高校的现实情况制定相关的校园网络信息的制度, 切实保障该制度的严格执行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首先,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 分析其收集、利用管理网络信息的习惯。其次, 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部门应该严格实施信息审批制度, 从信息的源头入手, 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再次, 只有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技术才能保障网络思政教育和监管切实有效。因此, 高校要加大对网络信息监管体系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 努力建设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提高网络监管技能, 及时正确处理随时可能会发生的网络信息事件, 将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

3.2 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大学生的媒体素养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效果。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教育途径, 普及新媒介知识, 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使其对不同的信息有着较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自主抵制不良信息。此外, 还要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能够有助于开阔眼界、和谐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 学校可以有筛选地将新媒体知识加入课堂学习中, 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大学生更全面地接触新媒体, 提高选择和评判媒介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 遵守媒体道德与法律规范, 合理、适度地使用新媒体技术。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制订明确的新媒体信息提供和经营的法律法规, 明确对于散布和传播不良和违法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处罚措施的前提下, 积极支持和鼓励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使新媒体真正做到服务大众。

3.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改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手段。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就是在整个工作系统自上而下逐级传播相关知识。对被教育者来说, 获得知识的途径单一, 信息量少。因此, 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占了主导的地位。借助于新媒体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就能得以有效迅捷的传播, 改变了以往教育者在掌握信息的时间和数量上都占有极大的优势的现象。首先, 要有平等的态度。教育者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性, 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其次, 要实现教育社会化。组织被教育者去到社会中去参观、去熏陶、去感受, 让大家充分体会到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虚拟性和互动性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共享性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 因此要积极探索新媒体使用的正确途径。可以通过构建校园网络信息监管体系, 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等措施, 趋利避害, 使新媒体真正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冯锐, 金婧.论新媒体时代的泛在传播特征[J].新闻界, 2009 (4) .

[2]曾雅丽.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3]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浅析[J].教育评论, 2009 (3) .

上一篇:我家的四大“才”女作文下一篇:桥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