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2024-10-04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精选12篇)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1

一、前言

大学生就业可以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当今, 受到市场因素、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 因此, 高校应积极做好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措施。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1.缺乏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市场下大学生就业也变得极为困难。就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说, 缺乏与市场发展之间的联系性, 大学生学习的技能知识不适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直接受到用人单位的影响, 从当今用人单位来说, 很多用人单位在聘请人才的过程中, 过度重视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驾照、计算机二级等, 缺乏对学历的重视, 用人单位在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 甚至对性别还存在一定的歧视, 尤其是对女性大学生结婚生子、产假等方面的影响, 更是产生歧视的现象。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扭曲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为了得到铁饭碗、官本位的岗位, 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考公务员, 而这样的岗位用人需求量极小, 使得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未得到这样的岗位, 严重影响到学生就业率。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通过以上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得知, 一些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 缺乏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使得所学习到的技能并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 对此, 要加强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首先, 在对大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 必须做好市场调查, 了解市场用人的需求, 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其次, 根据市场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 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所学习的技能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 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再次, 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可以与一些用人单位之间采取合作的方式, 实施订单式培养, 在实习期间邀请用人单位的相关教育人员对学生展开教学, 充分发挥出用人单位的作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同时也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双赢的目的。

2.加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监管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 但是,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形势下, 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误区, 过度的重视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驾照、计算机二级等, 忽略了对学生学历的重视, 使得一些高学历人才不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能力就被用人单位所拒绝,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 对此, 应加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监管力度。首先, 要做好用人单位的工作,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 要勇于去承认大学生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其次, 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应做好监管, 很多用人单位都急切的需求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 而一些大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成功率, 经常出现仿造工作证明的现象,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逐渐变的苛刻, 因此, 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同时, 也要发挥出政府的能力, 为一些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

3.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应从他们的自身因素做起, 不断转变就业观,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首先, 要加大对学生的精神培养, 比如, 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够在实习过程中一步登天, 而且, 这样的机遇极少, 能够遇到的也微乎其微, 很多大学生抱着侥幸的态度, 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下降, 因此, 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凡事从基础做起, 只有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而且, 在吃苦的过程中也能够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力, 让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再次, 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很多大学生抱着一口吃个胖子的态度, 好高骛远, 使得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并不能结合自身的能力进行定位, 因此, 要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其制定合理的就业规划,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大学生就业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本文主要从几方面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能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有着一定的帮助。

摘要:在社会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招生的人数也在逐渐的增加, 而且增加趋势极快, 用人单位的人才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 同时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扩大招生促进院校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确保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并且采取有效的策略, 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天舒, 周海霞, 刘亚杰.加入世贸组织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02) .

[2]张翠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01) .

[3]胡晓兵, 孙建华.浅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利弊[J].教书育人.2013 (04) .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2

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个体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影响因素集合,既有社会的、经济的、教育政策的,也有学生个体教育成长背景、个性的、心理的、健康的以及价值现等.因此,认识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个问题的表象.本文试图从就业能力贫困、脆弱感、就业排斥、“平民化”趋向等大学生个体影响因素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作分析与探讨.

作 者:佘万斌 熊文  作者单位:四川乐山师范学院 刊 名:山东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SHANDONG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64 关键词:就业难   学生个体   影响分析  

试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

[ 中图分类号 ]F 08:G 40-05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14-02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而此时国内经济受到自然灾害的间接影响和国际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提供岗位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减产和倒闭,对人才的需求也因此缩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严峻。

有学者认为这一切的原因都应该归咎于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的速度过快的缘故,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从2003年的212万上升至2008年的559(见表一),平均每年以近70万的数量递增,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毕业生数量翻了将近两番。

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真的过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有数据显示,直至2007年,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才是26%,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通常达到60%左右,可见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还处于初级水平,还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高校毕业生的特点:起点高,对待遇要求高,而真正能够提供相应待遇的岗位,往往更注重工作的经验值或一定技术要求。对于一般的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相关岗位,虽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有经验的劳动者。所以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这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往往没有自己的特长,福利待遇好的单位看不上,服务行业的岗位又有相貌身高等外在条件的要求。

根据2005年以来的数据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影响高职生的就业的经济因素有如下几个:

一、 经济运行状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情况,间接影响了这些经济实体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一般而言,就业的增长率是和经济发展正相关的,经济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但凡经济发达区域,其就业率都会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1999年教育部唯一一次公布的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当年接受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最多的六个省市分别是:上海、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和浙江,他们的GDP排名分别是:1、5、2、7、9、4;而接受高校毕业生最少的六个省市分别是:西藏、青海、宁夏、内蒙、贵州和海南,他们的GDP排名分别是:29、23、25、16、31、15

一些学者从整个国家的层面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后认为,我们国家步入了一个经济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怪圈。而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就不难看出,这都是因为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足以支撑相应的就业,甚至把本地区的一些就业压力转嫁到了其它的经济发达地区。

由此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还是要发展经济,特别是让那些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提升当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切实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国内就业市场。

二、 利率水平和税收制度

目前,接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还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有活力有激情,发展速度快,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对比较多。但是利率水平过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就抑制了他们的实际用人需求。

倘若国家的贷款利率和税收额度的设定能根据企业单位是否聘用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企业在完成相应的聘用治标后,可以享受低利率贷款或低比例税收,相信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所促进。

另外,除了受聘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大学毕业生还有自主创业这条路子可选。创业是多么伟大的理想,任何一个有志青年都会想过创业,但为何付诸行动之人却如此之少?首先,利率过高,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激情。除了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他们一无所有,要想创业,筹资是首要的。当他们觉得筹资的成本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限度时,他们就会放弃创业,重新选择回归人才市场。其次,税收也是创业者所必须面对的。倘若政府能在贷款利率和税收制度上给予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项目更优惠的政策,相信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会大幅度提高,也就分流了一批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三、 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产出问题

一个家庭每培养一个大学生,所要投入的资金和学生毕业后的收入状况不相匹配。往往要经历很多年的努力才能把投入到子女教育中的资金挣回来。按现在的情况而言,培养一个本科毕业生,每个家庭在其大学阶段至少要投入10万元,而以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月平均工资800元计算,即使不吃不喝,且每年能有20%薪资提升,也要奋斗4-5年才能把之前的投资本金挣回来,许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收入还不如没有太多文化技能的出租车司机。所以,虽然政府和各个学校都鼓励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但始终都回避不了家庭教育投资的产出问题,始终改变不了大学毕业生收入为导向的就业观念。

这个问题对于那些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贫困大学生而言,会显得尤为突出。带着还贷任务大学毕业生,除了要考虑养活自己之外,还必须考虑挣回需要还贷的数额。这也就让他们不得不挑选收入情况较好的岗位。

四、 GDP 增长至上的怪圈

国内政界正陷入一个GDP至上的怪圈,以各地的GDP水平衡量各级领导的能力和政绩,于是,各级政府逐渐被引入一味强调和重视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即便中央政府也多次提出要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仍然不能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被各地政府忽略的现状。偏偏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给当地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当有限,几乎不能给当地的就业情况带来什么改善。

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倘若也把就业情况作为考量各级领导能力和政绩的标准之一,相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会缓和很多。

五、 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市场上对于不同职业类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变化,未来市场对于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量难以得到准确的预测,加上大学生的培养往往要有3—7年的时间期限。以致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难以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待到毕业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也只能面对市场上对于各种类型人才的供求不平衡的现实。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还是要坚定发展经济,从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在利率和税收制度上制定相应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聘用大学毕业生,重新营造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涛.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J].经济师,2008,(5).

[2] 郭海宏. 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J].商业经济评论,2008,(5).

[3] 李晓华. 高校扩招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7,(10).

[4] 刘大勇. 基于劳动经济学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经纬,2008,(2).

[5] 沈国其.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社会关联性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篇4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而且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1]。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内容上,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它还要求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具有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就业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广阔的视野。

二、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部门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2]。目前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可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这个矛盾,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

2. 学校因素

(1)专业设置不对口,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大学生就业紧密相关,尤其是地方高校更应该注重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紧密结合。许多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市场潜力脱节,设置专业“追星”现象严重,一旦出现新设专业,就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是盲目上马,一味追求学校局部效益,造成有些专业毕业生过剩,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缺少市场针对性,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慢。

(2)课程体系设置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大都在知识综合化、结构平衡性、发展灵活性等方面不太适应市场的要求,培养出的人才综合能力不强,缺少可持续发展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选拔任用,除对所学专业知识考察外,还要对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应对问题处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体现出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应用性知识严重欠缺[3]。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上存在脱离实际,不注重应用性,只注重专业课、必修课,忽视应用性选修课程、职业培训课程的现象。

(3)非理性的扩招,违背教育规律。许多院校趁扩招之机,大势扩大招生规模,以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不论什么专业,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需要多少,一律扩招,有的专业本来就业形势较好,因盲目扩招,致使毕业生供大于求。学校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与学生增长不成正比,师生比例严重下降,课程安排不结合教师优势,出现教师跨学科专业任课现象,致使教学质量下滑。

(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没有到位。不论是北大、清华等名校,还是一些地方院校,都十分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就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务虚不务实,时间上没有得到根本保障,更不用说时效性,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等基础性能力的培训,忽视对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的实际专业性能力的培养;注重高年级的毕业面试、就业指导,忽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忽视对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校外人才公司合作,进行就业指导市场化运作[4]。

3. 个人因素

(1)综合能力素质不高。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表现出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毕业生,这不仅体现出用人单位对需求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有了新的调整变化,同时还反应出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对自身就业产生了影响。突出表现在: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道德素质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自卑感和焦虑感。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缺乏择业的主动性。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择业中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害怕挫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有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严重影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潜能和才华的发挥。

(3)大学生歪曲了择业价值观。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过程中,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却呈减弱趋势,存在着信仰遗失的反传统、反文化的虚无主义心态,有的学生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地追求。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地域、薪酬、生存环境、单位性质等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不务实,往往担心自己在基层、在艰苦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终身不能流动。

(4)就业知识缺乏,就业意识淡漠。随着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挑选毕业生的形式日趋多样化,除进行口试、笔试外,还要进行综合能力、专业特长、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核,一些毕业生面对就业无动于衷,毫无思想准备,既不研究策划自荐材料、学习面试应答技巧,还不了解国家政策,不具备面试基本礼仪知识,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缺乏大胆投身社会、主动走向市场、敢于参与竞争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万茗.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 2009, (1) :106-107.

[2]谭思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86-87.

[3]刘宏.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 2008, (11) :39.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5

学生:陈琴

指导老师:罗文剑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严峻,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对策建议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大背景

1、对毕业生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尤其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用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而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品德。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致使毕业生要很快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了难度。

2、热门专业依然走俏,部分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调查表明,热门专业(如英语、市场营销等)比起其他专业占有较大优势。在招聘现场,也不难看到公司所需专业“一边倒”的现状。以我校为例,在已经就业的学生中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较多。

(二)自身就业素质存在问题

1、知识转化率低。把知识物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真正要求。然而,据统计,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2、就业理念滞后。毕业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①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②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③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3、价值判断盲目

①攀比与求高心理。在攀比心理影响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

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有些毕业生就盲目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另外,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从工资、福利、待遇到住房到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②自卑与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往往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少数学生,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当然,对就业择业这样的大事,适当的征询意见,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生本人一定要有成熟而理智的思考。俗话说“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毕竟,工作是要我们自己长期亲自去体验参与的,若是缺乏兴趣,势必会影响创新,不利于日后发展。若是对工作有所抵触,后果更为严重。总之,不舒心的工作,对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更要“量体裁衣”。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或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或因时机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个时候往往不正确归因,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其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不利于大学毕业生以后的就业及生活。

(三)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

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与社会需求人才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会有一些专业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

业。

(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政府统筹,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推进,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形式单

一、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培训和效果不尽人意,还普遍存在对学生培训的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的特点。

(五)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突破就业信息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势在必行。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实践部分,应理论联系实际

实习与见习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调研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反映较多的是学生的实习问题。学校没有建立固定完善的实习基地,大多数是自己外出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实习都有一些较普通的问题。如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指导力度不够,实习经费不足等,教学实习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甚至将来的发展。实习工作虽有些老生常谈,但我校实习工作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提高对实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生实习态度;另方面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强实习指导的力度,让学生先具备“用武之才”以更好地去寻找“用武之地”。

(二)大学毕业生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我们今后要一方面抓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抓毕业生技能的提高,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实用文体(如策划书、合同书、会议记要、市场分析报告、广告文本等)写作能力,英语会话能力等都有待提高。

(三)学校就业指导培训有待加强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加强。

三、解学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的对策

(一)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1、把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国家要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把就业率考核纳入对各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评估的体系中。引导和促进高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通过对高校的定期评估,不

定期抽查等方式,促使其提高办学水平、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美誉度,取得社会的认可,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率。

2、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紧缺,其就业岗位多,发展空间大。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舆论上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个大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国家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今年初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等举措,开辟了一条西部和基层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基金,为大学生领办和协办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二)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1、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按院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考核、奖惩挂钩。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全校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重视专兼职业务人员配备和素质的提升,通过校内培训、外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落实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将就业工作经费纳入校、院系两级财务预算。完善由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等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形成“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3、发挥导向作用,加强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质量。高校应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大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校还应在学生专业选择上进行改革,即学生入学后,不急于定专业,按大专业安排基础课,待到第三、第四学年时,由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也可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素质

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转变观念

大学生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用人单位的结构看,大型企业处于转型期,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所以对人才需求量不会很大,而国家公务员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跨过门槛。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发展迅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2、诚实守信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队伍中,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守信用的占了绝大部份,但也有一部分不求实际地讲条件,讲待遇,强调实现自身价值,但唯独不讲信誉,对待工作朝三暮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有的连招呼都不打,既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符合工作岗位的人才

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工作岗位的人才,因需求而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真正人才。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点——对大学毕业生的建议

(一)提高自身就业素质

1、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这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空想归位现实的心理反映。先就业后再择业的心理对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而言,是绝对明智的选择。对于应届毕业生,不妨寄希望于积累工作经验以后,获得较好的市场附加值,待各方面都充实提高,羽翼丰满后,实行第二次“就业(择业)”,从而找到理想的单位。在先就业之后,不但可以积累经验,更可以对社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之后再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这并不是说把起始的工作仅仅当做一个跳板,而是把它当成一个积累财富资本的原始股,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自身不断增值,增加竞争的砝码。

2、树立自主心理——“量体裁衣”“凭实力说话

以前通常流行着一种大学生“五靠”的说法,即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

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这种依赖心理,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3、正确的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就像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大学生都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每个毕业生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二)重视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大学生入学就应做职业生涯规划。如果选择了就业,就应该在大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三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通过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三)树立继续学习的观念

用句古话说“学无止境”。就业之后,仍不断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学习是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小的学校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在就业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盛真.机遇与挑战—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6

随着高校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面深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政策了解不充分,社会需求结构性问题、就业歧视、大学生能力欠缺和就业传统观念的误区等问题的因素分析,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思考。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0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是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概括来讲主要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的总体数量、毕业生专业招生人数规模以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因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升到能够接近用人单位的要求。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当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具体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本专业的就业途径等问题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就业方向。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整体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但在就业时却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此类现象不在少数,往往和这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对政策了解不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自身定位,大学生活规划不合理有关系。在大学期间,应该明确各种就业岗位适合什么条件和什么性格的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并在大学期间合理规划自己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快增长,主要表现为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但是,很多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这种现状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深入思考。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跟与企业对人才需要不匹配。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陈旧,在课程设置上,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是需求过剩。主要表现为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但是许多专业招生规模过大,造成人员需求过剩。再次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当前众多高校纷纷实行学分制,即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就可顺利毕业,因此,不少高校学生仍然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即以通过考试为主要目的,课程考试合格就意味该课程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客观背离。

(三)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太过狭隘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单位还是会集中在两类上,第一类是非市场化的单位,包括政府机关和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绝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还是偏向于这些非市场化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一般来说,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不大,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一类则是市场化单位,包括有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在市场化单位工作的风险远远高于非市场化单位,在市场化工作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稳定性不强,而且压力较大。毕竟有冒险精神的人还是很少的,那么,大学生大多选择非市场化单位也就不足为奇了。社会现象表明,现在一方面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捧着简历到处求职;另一方面,全国有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无人问津,招不到毕业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择业过分选择非市场化单位,而非市场化单位本身就是稀缺岗位,这样就造成主客观脱节。

(四)经济发展引起的就业结构性问题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就业状况的改善。首先,用人单位希望能够得到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工,这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为减少成本,用人单位增加了对工作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使得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劣势。其次,用人单位对入职学历门槛要求提高,很多岗位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特殊技能,但由于应聘者众多,致使用人单位任意提高要求,以减少应聘人数。再次,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就业歧视现象也是不可忽略的方面,目前就业市场中较常见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和毕业院校歧视。大部分毕业生遇到的就业歧视首先是性别歧视。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要少,求职过程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社会成本,所获得的职业收入远低于其职业期望。地域歧视和院校歧视也不同程度存在,这反映出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五)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

大学扩招所引起的部分专业教育质量的下降和硬件基础设施陈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教育管理行政化,形成高校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学术氛围不浓、人浮于事的不良局面,身处其中的学子们耳濡目染,对学业形成错误认识,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动手实验能力的掌握,将就业的砝码放在家庭背景和找“关系”上,主观上促成现在的大学生理论功底不佳、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从社会方面看,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理论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对大学生就业解决办法思考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政府要为毕业生要创造尽量公平的就业环境。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是一个很公平的市场,比方说,性别限制,户籍限制,找“关系”等等。这些非正常因素扰乱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造成了就业错位。政府因该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去中小企业就业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其次,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给予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地区就业。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信贷、场地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保障。再次,进一步确立并突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市场分析,培养目标要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2)专业充分发挥好高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老师的作用

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分析当前的就业政策,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指导学生的简历制作,对毕业生在面试技巧和面试利益方面做好培训工作。辅导员要从各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知道用人单位的看重毕业生的哪些方面素质,可以请用人单位的主管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更能增强说服力。发挥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组建多种就业信息渠道帮助毕业生及时获得就业信息,例如,就业信息平台、就业网站、移动飞信,QQ群等。

(3)加强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与前沿性,实现课程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综合,是对专业课的重要补充。第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利用假期,组织小分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第三,积极推进就业实习,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三、结束语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任重道远,本文的分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大学生在做出就业决策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个人发展空间和薪资福利等,而工作稳定性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单位也为绝大数毕业生所青睐。这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及调整错误的就业观念指明了方向。

[1]刘立功,代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2]翁炎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04).

[3]李倩.高校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01).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7

1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意见,基层就业一般包括参加“西部大开发”、“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以及从事县、乡、镇机关和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工作或充实到县、乡、镇的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2]。由于城乡区域经济间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发展相对滞后,所体现出的工作环境艰苦和薪酬待遇偏低等基层就业特点不免使得大学生对此产生抵触。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但大学生基层就业不单是受到政府单方面政策的影响,更需要考虑传统观念、大学生自身能力等因素。由此可见,鼓励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就业不再是政府能够解决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考虑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基层就业单位等各方主体行为决策的复杂问题,受到来自以上4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1.1 政府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毕业生资源配置原则和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国家经济和发展需要,也体现了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3]。但是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基层特别是县级以下单位受财力、编制所限导致工作待遇偏低,与城市单位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加上收入保障制度的不尽完善,使得基层更难以对毕业生带来吸引力。社会舆论导向也是制约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一些大学生及家长对基层就业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传统的“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一次就业定终身”等陈旧观念使大部人对岗位的选择比较狭窄。此外,政府不仅要考虑对大学生群体基层就业政策上的鼓励,而且还要从源头上调整大学生人才的培养结构。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为自身利益盲目的向综合性大学发展,高校专业求全而导致多数雷同,忽视特色造成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供需矛盾突出,而像农村基层需求的教育、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严重不足。政府应当按照市场需求作为引导高校培养人才的风向标,大力鼓励农村急需人才的培养。因此,从政府角度可以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包括国家鼓励政策、收入保障制度、社会舆论导向、人才培养引导、城乡差别。

1.2 高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教育结构调整却相对落后,学校在培养体系上基本按照统一的陈旧教学计划,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注重书本教学而轻视实践环节。如今大学生越来越现实,自己不喜欢或无应用价值的课程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他们不在乎学习成绩,这与高校老师普遍反映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存在着矛盾[4]。由此可见,需要高度关注高校课程体系的完善,以此来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些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现在大学生掌握的理论和知识较为宽泛,但难具有一定的专长和实践能力,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不具有优势。为此有些高校在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采用联合培养或者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得大学生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了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就业问题。

另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毕业生存在着对应聘单位信息来源不畅、就业技巧缺乏等问题,这将对大学生充分就业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应该不断提高就业专职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5],有针对性的对有志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综上可以看出,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体系、就业指导和合作培养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基层就业。

1.3 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不能够及时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不少大学生仍把自己定位为“天之骄子”,由此提高了他们就业的心理预期,在就业过程当中一味地追求高薪水和高职位,这远远超出了社会目前的实际水平,更忽视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缺乏对农村基层的情感认同。市场经济社会是竞争社会,积累个人竞争资本能够更好的改变自身的就业空间和生存方式,这应该促使毕业生更加执着的追求个人素质的提高[3]。然而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甚至不能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更不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导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差。用人单位也大都反映目前大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很难与岗位所要求的职位能力所匹配,难以找到胜任所提供岗位工作的毕业大学生,出现了大学生求职难和用人单位求人难的尴尬局面,因此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综上,从大学生自身归纳影响其基层就业的因素包括专业技能、就业观念、情感认同和能力素质。

1.4 基层就业单位方面的影响因素

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基层就业单位在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基层就业环境艰苦,工资福利待遇问题一直是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头几年,接踵而来的是面临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有的还需要偿还大学生期间的贷款[6],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工资待遇成了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各项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是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前提,基层就业单位能够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优惠政策,提供一些工资上的倾斜,在职务和职称评定上提供更多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待遇上吸引人才,尽可能减少与城市的差距。

基层就业单位能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才是毕业生扎根基层的长效机制。然而有些用人单位只是在形式上接收了大学生并没有在思想和认识上接纳大学生,不能够真正的放权让大学生参与决策管理,认为大学生在基层并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少已经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感到无事业可做,由此削弱了继续留在基层的信心。在人才需求方面,由于县级以下基本没有国有企业,而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很不发达,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非常有限[6],加上基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已经实行逢进必考的方式,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加,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脱离实际需求一味的抬高学历门槛,造成了人才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从基层就业单位归纳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包括人才政策、发展空间、工作状况、工作待遇和人才需求。

2 模型分析

2.1 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根据上述综合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归纳,如图1所示。以大学生基层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为依据,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鼓励政策”会影响到“收入保障制度”、“社会舆论导向”、“城乡差别”、“人才政策”、“工作待遇”等因素;“人才培养引导”会影响到“专业设置”、“培养体系”、“合作培养”等因素。由此可见,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结合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邀请研究大学生就业管理的专家和指导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后确定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系,如果因素i对j有影响,则表中第i行j列的数值为1,否则为0。比如在研究国家鼓励政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时,专家认为国家鼓励政策会影响到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收入保障制度、社会舆论导向、缩小城乡差别,以及会对基层就业单位的人才政策、工作待遇和人才需求等方面造成影响,因此在其对应的项中填1,其余为0,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大学生基层就业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直接或者间接对大学生基层就业产生影响,从而致使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难以科学有效地判定哪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哪些因素的影响作用程度较小,这应该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给出基于DEMATEL方法的大学生基层就业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大学生基层的影响程度及其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程度。

2.2 学生基层就业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借助DEMATEL方法,分析指标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以及各指标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关系,从而找出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关键因素[7]。该方法是由美国Bottelle研究所提出的运用图论和矩阵工具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直接影响矩阵[8],可以计算出每个因素对其它因素的影响度以及被影响程度,从而计算出每个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

基于模型DEMATEL方法的大学生基层就业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建模基本步骤。

(1)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将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体系中的每一个因素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再将“大学生基层就业”作为总体因素,设为F1,F2,…,F19。

(2)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并与专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构造关系有向图,如果因素Fi对因素Fj有直接影响,则由Fi画箭头指向Fj,即如果有箭头从Fi出发指向Fj,则说明因素Fi对Fj有直接影响。

(3)初始化直接影响矩阵。即用矩阵表示各指标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设n阶矩阵X=(aij)n×n,如果因素Fi对因素Fj有直接影响,则定义aij=1,否则aij=0如表1所示。

(4)直接影响矩阵的归一化。将X的各行求和,设行和最大值为max,令X=X/max。

(5)计算综合影响矩阵。为了分析因素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求综合影响矩阵T。T=X+X2+…+Xn=X(1-X)-1=(tij)n×n。

(6)影响因素分析。考察T中元素tij,计算出每个元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和中心度与原因度。tij表示因素i对因素j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程度。或者因素j从因素i受到的综合影响的程度。T的各行元素之和Tr=(Tr(1),Tr(2),…,Tr(n),)T表明各行对应因素对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影响度。T的每列元素之和Tc=(Tc(1),Tc(2),…,Tc(n),)T,表明各列对应因素受到其他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被影响度。因素Fi中心度为Mi=Tr(i)+Tc(i),表示该因素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大小。因素Fi原因度为Mi=Tr(i)-Tc(i),如果原因度Ri>0,表示该元素对其它因素影响大,称为原因因素;如果原因度Ri<0,表明该元素受其它因素影响大,称为结果因素[7]。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根据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判断出每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程度,再根据中心度可判定出各个因素在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还可根据原因度的大小进一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综上,根据表1所示的直接影响关系,计算出大学生基层就业各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矩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程度及其原因度和中心度,如表2所示。

2.3 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各因素中心度指标,按照大小顺序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因素依次是:能力素质、合作培养、情感认同、工作待遇、国家鼓励政策、人才政策、城乡差别等。这说明在当前政府大力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环境下,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是促使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首要工作,做好与基层就业单位的联合培养或订单培养将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基层的情感认同,使其对在基层建功立业产生一种向往。另一方面,基层单位要不断提高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作待遇,落实好国家制定的各项鼓励政策,尽可能的缩小基层与城市之间的各项差距。其次,根据各因素的原因度分析结果,将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分为2类:(1)原因因素,按照其原因度的大小顺序依次是:合作培养、人才需求、城乡差别、国家鼓励政策、收入保障制度、人才培养引导、就业指导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基层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动因素,应强化此类因素。(2)结果因素,按照其原因度绝对值的大小顺序依次是:情感认同、能力素质、工作待遇、工作状况、专业设置、就业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可以逆向推出影响此类因素的影响因素,以期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例如,以“就业观念”为例,发现“合作培养”、“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引导”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进一步按照主体将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基层就业单位所包含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中心度和原因度求和,以期来宏观把握各主体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程度,如表3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基层就业单位和高校,两者作用几乎相当。从四者的中心度来看,基层就业单位最大,说明作为人才需求者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高校和基层就业单位的原因度都大于零说明三者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是倡导推动者,而大学生自身是被动接受者。

3 结论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受多个主体行为影响的复杂社会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影响。本文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基层就业单位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体系。借助DEMATEL方法,定量的揭示了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及其中心度和原因度,找出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中心问题是能力素质、合作培养、情感认同、工作待遇、国家鼓励政策、人才政策、城乡差别等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基层就业单位4个主体分析,指出政府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推动者,而基层就业单位作为人才需求者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作为推动者地位仅次于政府和基层就业单位,大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参与此过程。

可以看出,作为主要推动者政府更多的需要继续扮演政策制定和监督的角色,而基层就业单位应充分发挥择优用人的主体作用,把承担求职者的实习与培训当成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选拔合适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则应该重视课程体系设置,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作为基层就业被动接受者的大学生应该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积累自己的就业资本,并且充分转变就业观念,在基层就业过程中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竞聘者[9]。

参考文献

[1]刘新民,郭洪波.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19-21.

[2]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2):86-90.

[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85-90.

[4]徐黎华,郭梅香.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因素调查与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3):83-86.

[5]刘新民,徐云飞.大学生就业品牌化战略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108-110.

[6]刘秀娟,何玲.农科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率低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89-91.

[7]李洪伟.绿色产品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8(12):47-53.

[8]周德群,方志耕,潘东旭.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116.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毕业生就业绝对量从2000年的107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630多万, 大学毕业生择业自主权扩大的同时, 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 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 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层, 而且这种断层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来说,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二) 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1. 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 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完善尽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 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 学校教育往往是鼓励校内活动而忽视校外活动。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 如何平衡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关系, 成为学校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3. 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传授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工作。然而, 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4. 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如果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工厂, 将大学毕业生视为其产出的话, 那么教育资源的配置则属于其输入部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等的影响, 东西部高校、名牌高校与一般院校之间的就业率存在差异, 这说明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三) 社会方面的问题

1.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就业压力加大

2008年高校毕业生为599万人, 比2007年增加了104万人, 是毕业生总量和增量最多的一年。2010年全国有应届高校毕业生630多万人, 比2009年增加了30万人, 是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2. 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地区分布看, 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 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则难以满足, 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全国毕业生总数的20%。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与措施

(一)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如何使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正确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职业方向, 提高专业技能, 并具备一定的工作实习经历, 应聘时拥有较好的就业竞争力, 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将职业规划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融合,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学校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各年级授课内容要充分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及专业发展特色, 结合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问题, 在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让大学生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中更好地规划自己。我们还应该看到,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政治、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而教育、户籍、社保等制度也存在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国家层面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1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提高求职技巧, 调整就业预期”。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就业观念、就业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 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认识自己, 从而找准自己未来的社会职业角色。

(二)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1. 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意义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必须具备职业规划意识, 转变就业观念,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应该在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后展开, 而且越是低年级的学生, 其自我完善和弥补的空间越大, 自主性发挥的范围也越广。因此, 如果从大学低年级就开始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为起点, 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原则, 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 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毕业发展问题。

(1)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一项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必须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和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因此, 大学生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认真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 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研究表明,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若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 那么这个人就能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80%~90%, 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则只能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20%~30%, 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因此, 大学生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选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 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2) 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 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

调查发现,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 学校应采取措施,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引导大学生尽早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各种职业的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以及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 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职业指导研究中心主任顾雪英指出, 所谓职业规划就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 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合理的职业规划能提高个人与职业的契合度, 而且这种契合度越高, 职业生涯就越有可能取得大发展。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着密切的联系, 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正处于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和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很重要。

2. 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途径

(1) 要让大学生尽早接触、了解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和政策

要让大学生尽早接触、了解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和政策, 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优势、劣势, 借助多方面的信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冷静分析自己真正想要从事什么职业、适合什么职业以及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2)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高校要在新生入校后就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而不是等到学生临近毕业时才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 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相关部门 (如学校心理咨询部门等) 的优势, 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测试,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相关职业。

(3) 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作用

用人单位也可以给大学生适当提供实践机会, 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西方许多国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 而且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他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社会人士到学校介绍本人的工作, 还定期组织一系列模拟实践活动, 凡年满14周岁的学生均可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 积累工作经验。

(三)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 丰富就业指导形式

传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服务, 侧重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 强调就业观的重要性, 属于被动感知, 远离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高校应成立职业生涯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职业生涯咨询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际问题。此外, 还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站, 提供求职、择业信息, 设置论坛供学生交流, 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

2. 规范就业指导的内容

常规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于政策性指导, 缺乏深入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 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 也不可能实施科学的就业指导。因此, 高校应在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基础上, 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专门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等, 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和策略。

3.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1) 构建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都只针对毕业生, 对非毕业生以及就业之外的环节缺乏指导和帮助。而实际上,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针对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目标, 做到重点突出, 从而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以医学院校学生为例。对于大一新生, 应着重进行就业形势的认知及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对于大二、大三学生, 应着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让他们对涉及就业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大四学生, 应注重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培养,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促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对于毕业生, 应侧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 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 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挑战。这种形式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择业能力、求职技巧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另外, 学校还可以定期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 据此调整专业结构, 修订培养计划, 实施“订单式”培养, 实现按需用生、按需培养, 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逐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就业率

一、引言

统计数据显示, 2001年至2015年这十五年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2014年再增加22万达到了749万人, 创历史新高。【1】受国内外经济波动及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升高,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 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态、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层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毕业生自身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学习情况、实践情况、对工作的预期等。面对如此众多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有研究对所有因素进行排序后发现, 大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例最大, 高达45%, 其次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分别占29%和26%。【2】由此可见, 自身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有起着关键作用, 并且, 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部分自身因素从而增加就业几率, 因此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 比如性别歧视造成了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而地域歧视影响了农村户籍学生的就业率;担任过学生干部、参加过社会实践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这些是就业率高于其他学生的原因。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就业指导, 并从毕业生、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二、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一般认为,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基本特征、学习情况、参加就业指导情况、参加实践情况及对工作的预期等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个体基本特征

毕业生个体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性别、户籍、党员、学生干部四个因素。

调查显示, 尽管女生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普遍较男生要好, 但是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远比女性毕业生要多。【4】“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1998到2009这十一年间, 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女生人数增长了两倍, 所占比例由38.3%到47.1%。【5】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62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是:67%的招聘单位提出了性别要求, 或明确规定女性职员在聘用期不能怀孕。【6】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2010年8月发表《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证实:68.98%的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有明确的性别限制, 位居就业歧视类型首位。【7】

就业性别歧视存在的可能原因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失衡, 形成“买方”市场格局, 使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在所难免;女性在资本投入产出上不如男性, 女大学生进入职场后会面临结婚生育等问题, 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劳动生产率较高。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当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毕业生;再者, 相对于男性来说, 女性工作周期短与退休年龄早等特点也致使招聘单位倾向于选择男性毕业生。

有研究表明地域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这影响了大学生公平有效就业, 农村户籍歧视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8】【9】户籍歧视的制度基础在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城市户籍的学生比农村户籍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城市中, 尤其是一线城市, 毕业生竞相争取的工作单位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业, 但这些单位在招聘中也大多要求本地户籍, 这为城市户籍的学生就业提供了诸多方便。城市户籍的学生就业倾向也一般选择回原籍, 因此城市户籍的学生理论上就业条件好。农村户籍的学生在就业时, 遭遇地域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影响了就业的公平。但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 农村户籍毕业生其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教育支出负担重, 因此农村户籍大学生有更强的就业意愿。为此他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学习, 更加努力地去寻找就业机会, 因此他们的就业率会相对高一些。相反, 更多城市户籍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不很迫切需要孩子早就业, 反而更希望孩子继续深造, 相对来说考研的学生更多一些。另外, 部分城市户籍的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比较高, 也会导致就业概率相对较低。

据统计, 是党员的男生更有利于就业, 是否为党员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加入党组织呈正相关。【10】公务员系统招聘和组织部选调中, 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要求就业毕业生应具有党员身份。国有企业则会隐性暗示党员比非党员毕业生具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党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学生, 无论在思想上、表现上、行动上都是其他学生的典范, 日常生活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党员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毕业生就业的概率较普通学生要高。其原因是, 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竞争担任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并且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而这些都是招聘单位非常重视的综合素质, 所以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 大学生学习情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之一的学习情况, 主要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考取专业资格证、辅修其他专业、英语通过六级。

其中, 奖学金是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和奖励, 理论上认为获得奖学金次数多及每天学习时间多的学生会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并且对职业相关因素认知较正确, 职业发展方向明确, 对专业认可度高, 专业思想稳定,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通过学习成绩筛选竞聘者也在情理之中。

专业资格证书是专业水平实力的证明, 可作为就业、求职的凭证及从事特定专业的法定注册凭证。考取专业资格证书, 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就业层次。【11】但也存在一种情况:考取了专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就业概率反而比较低。原因可能有三:其一, 获得奖学金比较多和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一般对工作的期望值会比较高, 而就业的“买方市场”现实又难以达到这部分同学的就业要求, 所以可能会出现就业概率低的情况。并不是说得到奖学金次数多和考取资格证书不利于就业;其二,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大学的学习期间, 只注重理论学习, 只善于“应试型”考试, 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缺乏有效的实践锻炼, 因而在就业中不具有优势;其三, 没处理好学习和考证的关系。高校中存在“盲目考证”、“考证热”等现象, 有些同学并不是以考促学, 而是单纯为考证而考证, 甚至为了考证逃课, 耽误了应该系统学习的专业课程。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就业率较低。也间接说明仅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学生不太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实力”而不是“学历”和“证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相应提高, 不局限于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辅修其他专业和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面, 可以选择国内企业也可以选择国际化企业。外语水平高的学生在跨国集团企业工作也可以更快得融入工作环境。【12】

(三) 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情况

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能有效提高就业率。大学生就业指导, 其目的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对大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促使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13】作为毕业生, 应意识到目前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 因此只有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与对工作的预期, 合理定位, 通过自己的努力, 借助各种平台, 包括参加就业指导等途径, 才能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状态、职场发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也才能在求职时更有针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 大学生参加实践情况

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就业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了与具体工作接触的机会, 掌握了更加具体的工作内容, 从而增加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同事及领导那里可以获取更多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提高了自己岗位胜任能力, 增加了社会工作经验, 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变通能力、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也使企业降低了录用后的培训成本, 使大学生成功就业增加了一个砝码, 在招聘单位的多轮面试中, 更容易脱颖而出, 找到理想的工作。

(五) 大学生对工作预期

一般来说, 工作预期过高对就业具有负面影响。对工作的预期是指个体为了实现职业理想, 对当前与未来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判断, 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与实际情况, 以有利于自己职场发展为原则, 所形成的对求职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期望。合理的工作预期, 有助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精确定位, 积极乐观地进行就业准备, 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对工作的预期通常用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值来反映, 应届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对用人单位来说能支付的工资也相对较低。求职择业过程中, 毕业生如果不能理性地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实力, 工作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过大, 对工资的预期过高, 反而会使自己错过许多就业机会, 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研究发现, 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源之一。【14】【15】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思考

上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 对大学生就业予以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特从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一) 毕业生自身素质层面

对大学生来说, 想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并端正对工作的预期。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期间的第一要务, 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把专业知识学好, 并做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这才是将来就业竞争中的有利资本。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相应提高, 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面, 也可以更快得融入工作环境。

参加社会实践, 可以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端正对工作预期的态度, 更容易选择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应当理性地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实力。首先正确评估自身能力, 根据自身条件与人才市场状况及时更新观念, 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 而不应过分注重工资水平与地理位置等。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各级政府为吸引人才也先后制定出非常优惠的就业政策, 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果只注重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 容易失去很多合适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 可以先就业后择业, 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实践与社会经验, 提升自身价值与能力, 为今后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 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层面来说, 应该加强教学改革, 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努力创造实践条件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参加就业指导, 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1. 转变教育方式,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学校来说, 一方面要逐渐转变目前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浓厚兴趣, 同时,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目前社会对会计及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已明确, 这就是职业任职资格考试, 比如初级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 这些资格考试为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会计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即是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应与职业任职资格考试紧密相连, 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增加毕业生就业率。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 而要“以考促学”、“学以致用”。并且, 为了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2. 积极组织社会实践

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活动形式有多种:大学生创新计划、学校教学基地的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企合作等。相比于前两项,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近距离地感受企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而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 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企合作常见的四种模式是:顶岗实习合作模式、专业实习合作模式、第二课堂拓展合作模式和企业定向招聘模式。

比如, 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高校自己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各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都是学校提供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除此以外, 校企合作这种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北京晚报2015年5月13日报道:中华会计网校与郑州财经学院、吉林电子信息学院等60多所国内高校签约, 共同开展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有助于学生了解基层情况, 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朱玲等【16】以全江苏省内所有高校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 将参加过社会实践和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比分析, 结论为: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得到最大提升的就业能力是人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而这些能力正是企业聘用人才的准则。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高校在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参观、调研与实习的同时, 应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与有关企业沟通联系, 建立互动信息平台。同时在就业市场开发和维护过程中, 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 提取有效就业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向毕业生公布,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3.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继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来, 许多省市和高等学校纷纷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目前,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开设了各类就业指导课程, 对毕业生的就业活动进行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与服务,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做了大量工作。但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丁燕红【17】基于广东省高校对就业指导现状进行了调研, 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就业指导人员不足、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够系统, 效果不理想;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业网站形同虚设;就业指导讲座名不副实;就业指导服务方式趋同等。由此可见, 当前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非常必要。常彦【18】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应建立双维度体系, 即高校就业指导既要面向学生, 又要面向高校本身,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要实施从进校开始直到毕业的职业生涯指导, 面向高校本身的就业指导要求学校把就业指导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计划等结合起来, 以提高毕业生优质就业率。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生涯教育的理念, 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就业指导模式, 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为毕业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对毕业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强化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使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勇于创业” 的就业观念, 以此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环境层面

加强立法工作消除性别歧视, 并将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此外,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并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 这些措施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1. 政府应改善性别歧视问题

首先, 加强立法工作。性别歧视的根本在于数千年来男权思想对世界的统治, 虽然男女平等的呼声很高, 但男女不平等还存在于各个方面, 这当然也包括职场。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矛盾是造成职场性别歧视的客观原因。在我国并无专门的反性别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 只是在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法典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 比如英国的《性别歧视法》规定:如果雇主在招工简章中注明只招男性, 则违反了性别歧视法, 属于直接歧视;如果附加了不利于女性的要求或条件的, 属于间接歧视。《反就业歧视法》应规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具体形式及责任认定, 规定适当的刑事责任, 增加就业歧视罪的罪名。【19】【20】在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 并完善司法救助途径, 以期逐步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权得到保障。【21】

其次, 将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22】社会化。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生育与退休年龄早。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自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雇员。而生育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 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是全社会都应关注与支持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将女性生育成本逐步社会化, 而不应该由企业承担。比如可以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或建立女性生育基金, 对因女性生育产生的成本给予企业 (部分) 补偿;可以建立和逐步完善退休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并给予法律保障。这些措施可以促使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尽可能公平, 从而逐步消除性别歧视。

2. 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毕业生合理的薪酬水平

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存在薪酬预期过高的现象, 因而影响就业。对这部分学生的建议是:在求职时, 保持合理的薪酬预期, 重点关注未来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而不要过分计较初就业的薪酬高低, 以免丧失就业的大好机会。

当然,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 却是在一味降低薪酬。经过了疾风骤雨式的金融危机和持续的就业低迷之后,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薪酬预期方面变得更加理性, 有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薪酬预期近几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不过, 与大学生薪酬预期一味降低的情况相比, 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更低。鉴于此种情况, 政府首先应监督招聘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次, 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 及时、准确发布薪酬信息, 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准确定位薪酬水平。大学毕业生可根据国家权威性薪酬数据, 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理性选择工作的地域、行业、岗位以及薪酬水平等, 以更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可根据薪酬数据, 评估竞争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调整确定薪酬水平, 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并留住人才,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主要包括:个体基本特征、学习情况、是否参加就业指导、参加实践情况、对工作的预期等几方面, 得出如下结论:个体基本特征中性别和户籍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 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党员、学习优秀、考取专业资格证、辅修其他专业、英语通过六级、参加了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等因素都有利于就业;而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的工作预期是顺利就业的良好基础。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10

如今内外经济增速趋缓,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薄弱,对就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却始终居高不下,而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准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和企业僵持不下,无论哪一方都不肯降低自己的要求。在这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新建偏远校区的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二、大学生就业现存问题

(一)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轨,学生生活圈狭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否可以敏锐捕获到招聘信息对就业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新建偏远校区相对封闭,学生与外界交流有限,这样的环境导致毕业生对招聘信息的猎取能力差,造成毕业生严重的信息片面化,使得学生与大量优质企业的招聘失之交臂。另外,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城市交际圈只有同学和老师。严重的社会资源匮乏就导致其相较人脉广泛的城市大学生来说在择业期就处于劣势地位,这就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二)偏远校区校招企业和实习岗位少

企业在招聘中会考虑到经济成本的问题,由于偏远高校学生数量少,不便于面试和宣讲,愿意来开展专场招聘会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同样的原因,校区与其他高校间的联系少,毕业生也很少去参加其他学校的招聘会,这又大大削减了校区的就业资源,导致毕业生就业方向单一化且处于被动的位置。校区周边的经济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因为条件的限制学生也不能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实习,缺乏实践经验也成为了学生被企业拒之门外的理由。

(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今很多专业是为了给某个行业输送人才而设立,结果毕业生却四处碰壁。归根结底是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悖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广,几乎囊括该行业的方方面面,可是却学得很浅,比如建筑、农业、设计等专业毕业生不经过岗位培训很难胜任工作。还有一些专业因为专业面极其狭窄,毕业生对专业了解存在局限性,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四)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中国高等教育已不是稀有教育,而已经渐渐成了提升素质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已经不再是“沧海一粟”,而是“车载斗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毕业生依然将眼光放在名企、外企,自身能力却达不到理想企业的要求。毕业生对中小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都向往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肯从事基层工作,这就导致用人单位人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所以就业难的原因并不是岗位需求不足,而是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时出现互不匹配的矛盾。

三、学生和学校的改进措施

(一)学生要重视对职业的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的需求为自己确定理想的职业,然后充分利用学校或社会资源,为此职业打好底层基础。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利用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SWOT分析等工具进行一个自我剖析,挖掘出自己性格上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规划职业。最后,利用在校时间扬长补短,提升自己。

(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顺应社会的改变

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大学生对社会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人际交往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所以当在社会上遭遇挫折时经常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学校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我们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各方面能力的增强也会让我们在就业中占据优势。

(三)转变就业观念

我们要摒弃名企憧憬,树立“小平台大作为”的就业观。新建偏远校区一般都建立在尚处于开发或者待开发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校在此建校的目的也是为开发区输送人才。然而,“人往高处走”的思想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大城市的毕业生还是新建校区的毕业生,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只有去大城市工作才是最好的归宿。另外,民营中小企业、城镇等基层单位也是极度渴求人才。所以大学生要改变对“好工作”的认识,适合自己,并且能在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才是真正的好岗位。

(四)学校积极引进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因为校区尚处于年轻阶段,社会认知度不高,学校应该增强企业对校区的认识,把优质企业引进校区,加强校企联系。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不仅仅为了创造财富,更多的是在进行创业策划中增强才干,同时又可以解决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广泛的人文关怀精神,学校也要支持有想法的学生大胆创新。

虽然毕业生就业压力依旧很大,可是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积极为就业做准备的各项实践,端正就业态度,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及时更新就业资源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和学生肩并肩一起面对激烈的“找工作大战”,相信我们一定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政治青年学院学报,2011(01):72-73.

[2]文丰安.大学生就业择业受挫及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12-15.

[3]魏森安.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社会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4]曾凯欣.论大学生创业权益的法律保障[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师资队伍;资金投入

一、引言

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共同愿望。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给学生自己的就业带来压力,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和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因此,探讨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职业期望和职业定位出现偏差,高职院校的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然而有些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进入了高职院校也不愿意学习专业技能。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学业,支付了高额的学费,而就业市场较低的薪资使他们陷入困难。另外,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竞争意识也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就业市场方面。主要表现为就业市场不规范,一方面,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缺乏全面的了解,对高职学生存在着偏见,这在无形中给高职学生的就业带来了障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合理的人才战略和人才高消费现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也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3.高职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特色,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不强。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较低。

4.资金投入方面。例如,数控机床、汽车修理等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比较好,但是设备的购置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而有些学校资金投入不够,使得学生缺乏实训环境,实际操作技能掌握不够,影响他们的就业。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为了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事实上,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对技工类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扎实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在岗位上努力工作,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2.规范就业市场。一方面,就业市场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公平选择,公平计酬,防止权力和利益等因素参与到人才的选择,防止用人单位低成本使用人才。另一方面,要规范就业市场的中介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护高职学生的切身利益。

3.突出高职教育专业品牌。高职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要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增加实验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比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突出高职教育专业品牌,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4.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重视对优秀教师的引进,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等,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做好教学工作,培养优秀的学生准备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从企业引进人才来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因为企业往往有高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人才的引进,可以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5.重视资金的投入。高职教育的发展,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政府要重视高职教育,为高职学校在基础设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个人捐资助学,加大对高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高职教育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6.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卡,构件信息共享平台,将学生和就业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单位招聘人才提供便捷的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性格特点、特长等准确进行职业定位,为学生正确的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必要的指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学生自己、高职院校、整个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学生、学校、社会都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整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丽.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不稳定因素及对策[J].时代报告,2011(12) .

[2]杨哲.浅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3]汪文首,刘大中.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4]赵秀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篇12

(一) 残疾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存在不合理。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岗位选择、规划存在模糊的认识, 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适合、喜欢或者说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哪些工作, 但谈到未来工作环境、薪酬、内容确要求甚高, 可以说是目标明确, 如, 工资大于五千, 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轻松无任务、每逢节假日休息, 完全是想象主义, 与实际毫不结合。因此, 当前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就是来自于残疾大学生自身过于传统、保守的择业观以及对自身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虽然也有部分学生为追求梦想的实现, 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或是放弃大企业工作机会, 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去发挥自身的能力。但与其相比, 更多的普通残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国企单位, 将择业的选择对象放在对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报考方面, 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工作, 来谋求未来长时期工作的安定。但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毕业后经过长期的考试准备以及漫长的考试结果公示、面试、审查等待时间, 往往一般的学生都积累一定就业经验, 顺利实现就业一年时间, 这些报考的学生还处于等待阶段。加之近年来我国采取紧缩的公务用人政策, 公务员招考人数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务人员的学生比例逐渐降低, 一旦落榜, 不仅又要重新开始面对就业选择, 与应届生相比自己的年龄条件处于劣势, 与往届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经验, 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 认为自身在大学阶段得到了众多教师、同学的认可, 表现优异, 来到社会上也理应受到企业的重视, 从而一心寻找大企业工作机会, 甚至在进入大企业之后, 对上级没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满。

(二) 社会文化欠缺包容性。

就残疾大学生就业而言, 社会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送孩子外出求学读书的目的, 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传统观念, 很少考虑孩子的个人成长。进而最终导致个别家长以工资多少、工作环境好坏、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级别等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有出息, 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话说,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开放择业观, 仿佛只是停留在口头, 社会对于残疾大学生放弃高薪职业, 选择从事基层工作的态度, 大多是不认可的, 认为是对人才的浪费。如, 最近再一起引起社会高度热议的北大才子陆步轩, 在年近50岁又再次放弃铁饭碗, 重操卖肉旧业, 一时之间社会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 使得那些选择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 由于外地户口的限制, 不能与本地户口残疾大学生一样, 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普惠政策。外地残疾大学生短期内在无法解决户口问题的情况下, 只能选择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较为宽松的地方进行就业。总之, 社会包容性的欠缺, 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学生最初的就业梦想, 使学生不得不为了满足他人的眼光, 而对自己的就业观、就业类型作出“社会化”的调整。

(三) 社会人才供需方面的问题。

社会人才供需问题, 包括人才供给与需求。一是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 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总数呈历年上涨趋势。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会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 高校各专业的不合理性调整, 使得高校的学科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其知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学校能够保证其培训人才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但竞争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等教学之外的内容, 仍然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硬伤。二是高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的人工, 一些生产企业为调整产业结构, 甚至多次作出裁减员工的决定, 相比较那些一般人才, 企业更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机械化的高精尖人才, 但那些人才毕竟是少数的, 大多数还是那些不出众的普通人才。岗位数量的减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发激烈。此外, 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 由于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 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商来到本地进行商业开发, 就业机会的稀缺也直接导致了本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降低, 从而导致本地区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愈演愈烈化发展。

二、残疾大学生就业的保障策略

确保残疾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实现, 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更是关乎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集多方力量构成合力, 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性措施, 为其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一) 完善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残疾大学生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都是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作用之下, 由于学生个体不能与就业环境实现良好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能够在充足的心理准备下踏入社会, 缩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时间, 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社会工作环境中去, 帮助残疾大学生顺利成长, 实现就业。具体而言, 一是教师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 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二是教师应加强心理调节技能的锻炼, 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 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教师应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 教师应在就业指导中, 加强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变化, 根据学生的求职心理, 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行教育引导,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优缺点, 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及时纠正求职过程中的不良心态, 正确对待求职中的苦难与挫折,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创新就业方式。

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人才数量激增的社会现状, 面对社会有限的人才需求量,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 转变传统就业思想, 创新就业方式, 以创业代替就业, 已经成为时下残疾大学生的新选择。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 作为信息化网络时代重要产物的电子商务, 不仅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而且其低门槛、低投入的创业优势,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其行列中去。为此, 高校创业教育也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 关注时下热点潮流, 通过对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的研究, 结合本专业特点, 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本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去, 来革新学生创业理念、拓展学生创业途径。如, 时下流行的微商、淘宝网店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创业形式。

此外, 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 其可能涉及到销售信用、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此, 为保障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能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从政府的角度而言, 要注重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 为电子商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应积极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的程序加以规定, 保证电子商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此外,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 对市场上的不良竞争行为和贸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为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 推动残疾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的协同提升。

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不仅要求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而且也要求残疾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 因此, 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开展, 需要将就业观念教育与就业能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从就业观念方面来看, 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 残疾大学生群体也已经真实看到和感受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就业压力, 因此,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成为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事实上, 残疾大学生群体却普遍具有着就业价值观模糊, 并过度看重短期利益在自身择业中的地位。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残疾大学生很难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明确的方向并获得长远的发展, 因此, 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对自身作出客观的认知与评价, 并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重视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职业选择与自身特长和爱好的结合, 从而确保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力;二是从就业能力方面来看, 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其中, 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所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反映, 这项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用人企业所重视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这项能力的培养中,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者开展专项课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自身表达能力的机会, 并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则是学习型社会对残疾大学生素养提出的重要要求, 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因此, 高校应当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 不断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则是学生在就业之后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这是因为许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只有如此, 才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为此, 高校有必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社会活动, 或者鼓励学生在假期进入企业直接体验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 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融入集体、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吕卫华.就业实现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商业时代, 2006, 25

[2]杨鉴淞, 刘严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8

[3]刘佳音, 车蔷薇, 吴晶.大学生就业与薪酬预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6

上一篇:戏剧传承下一篇:重组人白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