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影响因素

2024-06-27

就业率影响因素(精选12篇)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1

1 引言

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经受了历史罕见的考验, GDP依然保持9%以上平稳较快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009年我国就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复苏;二是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三是国内消费需求乏力;四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预期不确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 所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本文参考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 利用近年我国统计数据结合一年多来国民经济的运行数据, 对我国就业人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寻找影响失业的主因。

2 变量假设

Y:全国城镇年末就业人数

X1:全国年底总人口数 (万人)

X2:国家财政决算支出

X3: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亿美元)

3 模型建立与分析

因为是从影响失业的宏观层面考虑, 本文从中经统计数据网上选取1989年至2008年的年度数据, 包括城镇年末从业人员数、年底总人口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对这些指标数据, 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各变量与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相关系数表1。

在系数矩阵中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509, 其他线性相关系数都接近于1, 即与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相关性比较大, 从而客观得到影响我国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因素为:年底总人口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 (现价) 、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进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出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建立模型, 选用逐步回归方法, 经过几次的变量剔除和回归后得到系数矩阵, 如表2和图1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Scatterplot

表2中t的值大于2或小于-2, 因此所选变量对方程有重要程度, 具有较好预测效果。Sig.为偏回归系数为0 (和常数项为0) 的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值, 均小于0.05, 则拒绝系数为0的假设, 即此因素系数有效。对于Collinearity Statistic, 其Tolerance都不接近于0, 且VIF值均小于14, 所以可拒绝它们之间的共线性假设。且从残差散点图可看出大部分观测值随机地落在垂直围绕2和-2的范围内, 预测值与残差值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所以回归方程满足线性与方差齐性的假设且拟合效果较好。从而得出影响失业人数的主要指标为:年底总人口数、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且回归方程为:

Y=-0.607X1+0.12X2-4.890X3-53304.632

其中Y为城镇年末就业人数, X1为年底总人口数 (万人) , X2为国家财政决算支出, X3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 。

4 结论

结合表1、表2及图1, 可看出影响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主要指标是:年底总人口数、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年底总人数是影响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尤其对于中国青年, 由于教育容量有限, 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另一方面, 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经验, 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 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对我国城镇年末从业率的影响也较大,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劳动要素充裕而资本要素稀缺, 导致劳动力剩余现象严重。如果外商投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有业务互补关系, 则有利于东道国扩大就业。外商直接投资以新建和扩建企业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 一般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由于各方面原因, 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还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

国家财政决算支出也是影响城镇年末从业人数关键因素, 这是国家进出口与宏观政策等对就业的影响, 另外,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对城镇登记人数的影响也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 对提高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提出以下建议:

(1) 控制国家总人口;

(2) 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内外资关系。进一步引进外资, 在扩大外商投资规模的同时, 考察其对经济产出、资源环境的影响, 兼顾其就业创造效应, 以及对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做大做强内资企业。限制外资进入市场己饱和、或与内资企业存在明显竞争关系的行业。鼓励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空白领域, 开发出更大的消费市场;

(3) 合理运用中央财政和当地财政的决算支出, 正确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摘要:从影响失业的宏观层面考虑, 收集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 最终得到影响就业人员数的主要指标, 并建立了就业人数与上述指标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 对提高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人数,相关性,回归

参考文献

[1]FORRESTERJ W, Industrial Dynamics[M].New York:The M.I.T.Press, 1961.

[2]ROBERTS E B.Managerial Applicationsof SystemDynamics[M].Cambridge, Mass:Productive Press, 1978.

[4]李杨.西方经济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8) .

[5]徐冬林著.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6) .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2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但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严重不足。

从社会市场需求方面,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对外英语、市场营销、生物工程这些专业毕业生较为热门,但是由于此类院校过多,毕业生人数太多,市场需求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整体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据调查统计显示出的每年不同学校的就业人数已经比前几年下降很多,尤其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即便是211、985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无果之后选择了考研,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职位有几千人在竞争,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指出仅招三五个人,但是投递简历的人却又成百上千的大学生,而且招聘信息中明确规定必须是本科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其实职位所给出的岗位职责是一个专科生就能担任的,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3.大学生就业趋势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示,社会工作岗位在2014年比2013年增加36%左右,而大学生毕业人数方面,2014年毕业生比2013年同比增加了将近130%。毕业生人数增加速度十分迅速,这成为社会上“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双向性,在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也觉得十分困难。实际上,大学毕业生虽然增加,但是企业依然觉得招聘困难,某一大型的事业大内在招聘过程中,每年会招收超过500名员工,但应届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仅为4%左右。另外,一家私人企业老板在接受访问中表示:大学生是企业的骨干,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在每年的招聘过程中,基本上排除了应届毕业生。

基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状,企业为了牟取小利,在招聘过程中给出虚假的招聘广告,开出诱人的待遇,但巧设名目、乱收应聘人员的费用,应届毕业生在试用期结束后就面临辞退的危险。另外,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是有效的信息面却十分狭窄,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4.男女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

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加难以就业。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出仅限男性,有的企业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仅限男性,但是,最后通过的确实男性,并不是因为男性不女性更优秀,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这对女大学毕业生而言难度又增加了很多。就调查显示,男性的就业率要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的学历层却比男性更占优势,学习成绩也普遍比男性好,人力资本几类程度也要高于男性,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所获得面试机会却比男性少很多,最终结果就是女生的就业率远低于男性,无业的持续时间要比男生长很多,总体来看,性别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如果不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必然会为高校、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是现阶段我过高等院校与国家的当务之急。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除了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扩招外,还包括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毕业生自身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缺失、就业体制不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市场对以下几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劳动技能型人才。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可能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些技术型工作。二是农业人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数量及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业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我国的西部、在农村、在基层、在工作条件艰苦的行业急需引进大量知识型人才,帮助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却乏见大学生的身影,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非常小。

(二)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调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虽然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并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压力。

1.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现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逐渐滞后以致错位。此外,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原因。

2.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引导,职业生涯模糊,自立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力较差,这些都对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职业生涯模糊,就业准备不足

其实,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应该对大学四年学习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中,上了大学的很多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没有“生涯”的概念,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

2.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很多大学生没目标、没准备,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忽视了对广博知识的积累和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其次是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我国部分大学生在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完全独立靠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足一半。

(四)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户籍因素、生活需求等,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重。总体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性政策可行性较差。另外,国家关于高校扩招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虽然国家从许多方面为大学生设立岗位,但与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而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多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一)政府部门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总体情况上来说,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的力度,或者说是方式还不够正确,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欠缺。社会应

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实习机会,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政策建设,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就业指导。社会中可以创建各式各样的就业培训机构,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就业规划,帮助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不会对自己的就业感到迷茫,帮助其找到就业大方向。

国家还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创业贷款、创业环境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基层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理想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人事和社会保险事务代理的全程服务。再次是使就业服务深入人心,在开展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特别加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竞争就业的需要。最后是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与团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组织的联系,通过他们调动各方资源深度挖潜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的有序流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深化教学教育改革

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并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使得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增强择业实力。

1.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一是与产业结构结合。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依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二是与发展形势结合。当前,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如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谈创业经历,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创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与实践能力结合。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四是与兴趣特长结合。加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允许确有特长的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五是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必修课,通过“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确定自身的职业方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用请进来的方式,高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驻校园进行现场招聘,或举办大型的招聘见面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企业,促进学 生与企业之间的纤细,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岗位要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方式,定期请用人单位到校作讲座,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课程、专业测评、专业辅导、网上指导等专业手段,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主动创业。简化环节、减低成本,方便快捷地为毕业生办理各种手续,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关系,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培养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依法维权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三)社会通力营造大学生就业支持环境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用人单位、社会与学校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1.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首先,用人单位积极接纳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其次,用人单位用人既要讲究单位的当前效益,又要讲究远期效益。在设置聘任条件时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毕业生的潜力发展。再次,用人单位应加强人才储备,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最后,用人单位应加大与高校的联动程度。相互利用各自的智力、资金和岗位技能优势,共同谋求人才又快又好的发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2.社会媒体要坚持健康的舆论导向

尽管社会媒体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可以还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本来面貌,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社会媒体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舆论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帮助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就业观,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2、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宣传与解读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借鉴。

4、积极传播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通过大型策划与活动组织,为大学生和就业单位搭建桥梁等。

3.家庭成员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对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找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当然,政府、学校和社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重要保障,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努力转变就业观念,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增强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意识,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

1.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

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大学生就应对自身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发掘自身潜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准备。

2.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额希望所在,是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与国家技术社会一道,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积累知识,提升专业性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对生活充满信息和希望。另外,在大学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提高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更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大学生需要给自己做好就业定位,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要目的。

3.提高自主创业的本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尽一切可能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自主创业则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结 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提供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然而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我们不能否认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就业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也要考虑在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动力的,而不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阻力。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现阶段主要的因素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所提出的措施也仅仅是针对已经出现的因素,未发觉的因素依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究,这也将是笔者未来工作与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3

关键词:农村妇女;已婚女性;非农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5-0129-07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两性就业差距逐渐缩减,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女性发挥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长久以来,农村已婚女性的角色仅限于家庭范围内,主要承担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这种格局的形成来自于家庭决策和分工。新家庭经济学中将家庭作为单一的决策单位,家庭中各成员均基于家庭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劳动力的供给。当女性的劳动收益低于男性时,女性更多地选择将劳动时间分配到家庭中,从而逐渐形成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互补性模式[1]。新经济迁移理论则在家庭决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为保证家庭福利最大化,贫困的家庭会将更多的劳动力要素投入到外出就业中,以增加家庭的整体收益[2]。我国现阶段二元结构依旧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已婚女性进入非农劳动市场,不仅从劳动力要素供给层面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3],同时对提高家庭整体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4]。此外,农村已婚女性传统的留守方式,造成与配偶长期的分居生活,也会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和生理健康[5]。改变已婚女性的就业结构,是提高女性自身人力资源价值,缩小两性工资差异,提高女性家庭地位,保证家庭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国内外已有文献来看,农村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的就业选择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是否非农就业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影响因素研究以及留守女性心理和婚姻问题研究,如任晓静对河南省254个农村已婚妇女从事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6],发现当地经济发展、耕地面积和年龄较大等都会导致妇女选择农业生产,而对父母和孩子的照料也是女性留守家中的主要原因[7,8],并且留守妇女面临着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困境[9];二是已婚女性非农就业问题研究,其中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探讨上,涉及到人力资本、家庭收入、配偶工作等多方面,但得到的结果却存在一定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研究集中在某一个地区,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数据较为陈旧,多为2010年前的调研数据;未考虑到不同工作地点的影响等。鉴于此,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7省区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村已婚妇女就业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二元Logit及MLogit模型对其从事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特别关注了家庭中不同教育阶段孩子个数以及配偶工作地点的影响,以期得到更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由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在全国大范围进行的实地走访调研,其中包括了四川、江西、河北、陕西、山东、广西、安徽7个省区。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在确定的案例省中选取2~4个案例县;接下来每个案例县内随机选取6个乡镇,并在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村;最后,在每个村中利用随机抽样法选取1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形式采用入户面对面采访式问卷调查,其中调查问卷分为农户层次和村镇层次,内容涉及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生计行为、劳动力时间分配等信息。本文选取了农户家庭中存在已婚女性的样本,并对信息缺失的农户数据进行剔除,最终选取2 118个有效样本农户信息,其中四川573户、江西489户、河北359户、陕西309户、山东96户、广西160户、安徽132户。

(二)分析方法

本文首先对农村已婚女性就业现状做以统计性分析并测算样本组内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已婚女性的非农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集群化处理的二元Logit回归,并对家庭中不同教育阶段孩子个数的影响进行细化。最后,利用MLogit模型对农村已婚女性就业地区的选择因素进行测算。

在某一相同范围内的群体,其个体之间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组内相关性。组内相关性越高,新增加的个体提供的独特信息越少,会导致误差项中存在不可观测的组内相关效应,标准误出现偏误,影响显著性的判断[10]。组内相关程度一般由组内相关系数(ICC)表征。ICC最早由生物统计学家Harris提出[11],Bartko开始将其运用于社会学[12],测量并评价信度的大小。ICC的计算公式为[14]:

上式中:N为分组的个数,M为样本数的平方,nj 为第j组样本数的平方,F为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当ICC的值不低于0.1时,我们认为存在组内相关性,需要在已有模型上进一步采取集群效应方法(Cluster Effect)。

在处理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时,由于将是否参与非农就业设置为因变量,且无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因此选用Logit模型更为有效[10];在农村已婚妇女就业地区选择的影响因素处理中,个体面临5种不同的选择,因此需要利用多项Logit模型(MLogit)进行回归。本文中,将“工作地点为村内”作为参照方案,令其相应系数β为0,从而家庭中已婚女性i选择方案j的概率为[14]:

(三)主要变量设置

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本文将解释变量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人力资本变量、配偶工作情况变量、家庭基本特征变量、经济状况变量及外部环境变量。人力资本变量中除去年龄、民族等常用变量,还增加了“是否为户主”的变量。由于劳动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户主又是家庭决策的主体[15],因此若所考察的已婚女性为户主,则会对其就业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同样,女性的配偶对其行为的影响也较为显著[16],故加入配偶从事行业和地点变量。家庭特征变量中则主要考察孩子与老人对女性工作选择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和老人对已婚女性外出务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17];此外,土地对已婚女性同样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6],故加入了当年的耕地经营面积变量。上一年的消费水平和收入对劳动力决策会有重要影响[18],同时本文认为相对收入的影响要大于绝对收入的影响[2],因此利用村级收入数据计算了农户在村级层面上的相对经济地位。外部环境变量中的地区地形以及路面硬化变量亦对非农就业选择具有影响[19],相关数据均来自村级调查问卷。变量定义及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统计性分析

我们将样本农户中已婚女性主要从事行业及地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分布结果见表2。样本中农业与农林牧兼业的比例达到了总体的85.93%,说明农村已婚女性依旧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活动。

非农行业中工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分布较为平均,而文教卫生相对人数较少,特别是省外人数为0,这可能是由于女性仍是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而选择行业,文教卫生行业相对收入较少,且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此外,农村对文教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机构建设,就业机会不如其他非农行业。

从行业地区分布来看,村内仍是已婚女性的主要选择,其次是省外。村内的女性主要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而从事非农活动的则更多的选择省外作为就业地区。整体来看,不足10%的女性选择乡外作为工作地点,说明大多数的女性还是倾向能够兼顾事业与家庭。

(二)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

由于农户在村级范围内的互通较为频繁,可能出现一致性的几率更高,因此本文以村级为单位进行分组来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2011、2012年家庭非农收入和耕地面积均呈现组内相关,总收入和农业收入的ICC值则在2012年大于0.1,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精准性,防止推断出现显著性偏误,我们仍需在回归基础上进行集群效应处理,并将集群效应固定在村级水平上。

(三)二元Logit回归结果

以农村已婚女性是否参与非农就业为因变量,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其中模型1、2、3分别为无处理、稳健处理、集群化处理的回归结果,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测算了几率比(见表4)。从模型1、2、3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回归系数无变化,但标准误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结果发生显著性变化,说明集群化处理的必要性,若不加以考虑,会导致结果出现偏误。此外,本文还利用STATA11.0对模型进行了正确预测的百分比检验,检验结果正确率为88.44%,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

结合模型4、5结果可以看出:

1.人力资本变量中,年龄每增加1岁,参加非农就业的几率比会降低3.7%,少数民族的已婚女性外出务工的可能则是汉族的0.41倍,这说明年龄越大、少数民族的女性,其非农就业的倾向会减弱。若女性为户主,则其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更高,说明在家庭中户主的决定权依旧占主导地位。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女性选择非农就业的几率会增加6.8%,因此在就业过程中,教育依旧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2.配偶工作情况中的两个解释变量分别在1%、10%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正向影响。其中,配偶从事非农工作的家庭,其已婚女性更容易选择非农行业就业;而配偶工作地点离村距离程度每增加1单位(由村内到乡内过渡为一个单位,以此类推),已婚女性的非农就业几率将增加12.3%。这体现出了“夫唱妇随”的传统家庭行为观念,也是现代农村已婚女性对自我婚姻的一种保护方式。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孩子个数按教育程度进行细分,以观测其对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程度,主要变量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孩子个数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已婚女性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并由负向影响逐渐向正向转变,其中仅学龄前儿童个数对已婚女性的非农选择具有显著负影响。当学龄前儿童个数每增加1个,已婚女性选择非农就业的几率降低34.1%;当家庭中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后,其对母亲非农择业的影响开始起到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说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其对母亲的束缚作用也在逐渐减弱。

(四)MLogit回归结果

根据农村已婚女性的就业地点进行分类,以村内为参照方案,进行MLogit模型非线性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准R2为0.284,此外,我们对“无关方案的独立性”假定(即IIA假定)进行豪斯曼检验[20],检验结果表明均不会拒绝IIA的原假设,并且若去掉参照方案,以剩余方案中观测值最多的方案作为参照方案的检验结果,同样也不能拒绝IIA假设。因此,我们认为模型的设定是准确的。

从回归结果来看:年龄越大的已婚女性越不太可能选择去本村以外工作;给定其他变量,少数民族的已婚女性不太可能选择去省外就业;相对应地,作为家庭户主的已婚女性则更倾向于选择省外工作;

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集中在乡外县内。配偶从事非农行业的已婚女性,其工作地点更有可能选择在乡镇以内,而不太可能将省外作为工作地点;随着配偶工作地点距离村内越远,已婚女性的选择乡外到省外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家庭中随着老人个数的增加,已婚女性选择省外作为工作地点的倾向性越大,对省内的选择则并不显著;而随着孩子总个数的增加,女性不太可能选择本村以外的工作点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同样针对配偶工作地点以及家庭中孩子个数进行细化分析,回归结果见表7。从配偶工作地点与已婚女性工作地点选择的回归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地区的匹配度最高。配偶工作地点与已婚女性工作地点相同时,其变量的影响为正向,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对于家庭中孩子的个数变量,我们依旧按照其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学龄前儿童个数越多,已婚女性越不可能选择省外工作;而高中以上孩子个数多的已婚女性则更愿意到省外进行工作;其他情况下,已婚女性还是更有可能留在村中工作。

四、结 论

本文针对我国7省区2 118个农村已婚女性样本,利用二元Logit和MLogit模型对其就业现状和从事非农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家庭孩子个数和配偶工作地点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论具体表现为:

1.农村已婚女性依旧以从事农业或农林牧兼业为主,从事非农行业的女性也依旧存在能够将家庭与事业兼顾的意愿。

2.无论是进入非农劳动市场,还是工作地区的选择,耕地对女性的束缚依旧存在。

3.家庭中孩子数量对女性的影响已经开始有所减弱,从回归结果来看,孩子的抚养问题对已婚女性而言还是最重要的,使妇女不得不放弃非农工作或减少非农劳动时间来照料孩子,反而孩子长大后的教育问题并不能成为束缚女性留在孩子身边的主要原因,多数已婚女性将已经上学的孩子寄托给家中老人,这也是有老人的家庭,女性容易选择非农行业,并且不在乎工作地点距离远近现象的原因所在。此外,现在农村中的老人多数虽然年龄达到60岁,但是却依旧从事农业劳动,并且愿意承担起抚养孩子的任务。随着孩子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已婚女性反而更愿意离开本村到外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的抚养及教育成本不断提高,迫使已婚女性积极地从事非农工作以增加家庭的总体收入。

4.配偶的工作对已婚女性具有较大牵引作用。就是否参与非农就业而言,丈夫从事非农就业后,会获得一定的经验与就业信息,因此农村已婚女性在非农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就会降低,因而更愿意进入非农劳动市场;就工作地点而言,农村已婚女性与其配偶的匹配度极高,一方面与丈夫同一地点工作,可以节约交通、住房等生活成本;另一方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妇女与丈夫相互帮扶,更有利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婚姻的稳定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当地非农产业部门的雇佣吸收能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及创业等平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特别是重视乡镇或村内文教卫生业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为女性提供了适合其个体发展的就业机会。(2)女性留守农地现象,本质上维持了土地细碎化经营的局面,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因此需要完善土地的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化生产,释放女性劳动力。(3)社区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需要对已婚女性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另一方面需要为已婚女性提供一定基础教育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从业技能,加大其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高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1] Becker G S. 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J]. Economic Journal,1965,75:493-517.

[2] Stark O, Taylor J E.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Economic Journal, 1991,101(408):1 631-1 178.

[3] 张乃丽,刘俊丽. 日本女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 日本学刊,2015(3):120-139.

[4] 石智雷,余驰. 家庭禀赋、人力资本与城乡女性就业流动研究——来自湖北省的城乡调查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2):81-90.

[5] 吴惠芳,叶敬忠. 丈夫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影响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1-20.

[6] 任晓静. 农村已婚妇女农业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254个样本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2009(5):12-17.

[7] 张川川. 子女数量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和工资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11(5):29-35.

[8] 刘岚,董晓媛,陈功,等. 照料父母对我国农村已婚妇女劳动时间分配的影响[J]. 世界经济文汇,2010(5):1-15.

[9] 张原.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供给模型及其家庭福利效应[J]. 农业经济问题,2011(5):39-47.

[10] Greenwald B C A.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Bias in the Estimated Standard Errors of Least Squares Coefficient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3,22(3):322-338.

[11] Harris J A. Pearl and Jennings on Assortative Conjugation in the Protozoa[J]. Science,1912,35(906):740-741.

[12] Bartko J J.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s a Measure of Reliability[J]. Psychological Reports,1966,19(1):3-11.

[13] Liu C,Mullan K,Liu H. The Estimation of Long Term Impacts of Chinas Key Priority Forestry Programs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s[J].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2014,20:267-285.

[14] 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70.

[15] Mincer J,Polachek S. Family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Earnings of Women[M]. [S.L.].UMI, 1974:76-110.

[16] 方黎明,谢远涛.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村已婚男女非农就业[J]. 财经研究,2013(08):122-132.

[17] 程明望,潘烜.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村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94-99.

[18] Stiglitz J E. Selected Works of Joseph E. Stiglitz Volume II-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468-469.

[19] 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 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5):4-18.

[20] Hausman J D. McFadden. Specification Tests for the Multinomial Logit Model[J]. Econometrica,1984(52):1 219-1 240.

Abstract:Using 2118 rural married women sample survey data of 7 provinces in 2012, we measur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married womens employment in China,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job content and the choices of employment areas. Moreover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the family and spouses work place were classified and discussed particularly. The measurement method binary Logit Model and MLogit Model were used to consider the rural married women force participation with cluster effect.The study finds that private capital has significant effect for married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non-agricultural labor market as usual. Furthermore,the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stages has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will of married women engaging i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location. Among them,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women giving up jobs is still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the supporting phase. Besides, spouses working places are highly matched with married womens choices.The study also puts forward policy proposals to promote rural married women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凸显困境

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率在不断出现下滑的趋势, 电子商务专业从2008到2011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1.11%、82%、61.9%、59.82%, 2012年, 对口就业率不到30%。我们也可以看出,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处于困境:随着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下降的趋势, 待业率则出现上升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 我们了解到:首要的原因是电子商务教师教育和实践教育两方面, 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历职称等对就业率的相关性与其它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其次是与全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有关, 经过几年的高校扩张, 毕业生人数持续大规模增长, 中国高等教育正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加之部分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 普遍存在“有业不就”乃至“无业可就”的现象, 说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出现了对接偏差。而这些影响就业的因素除了上面显在因素外, 我们以此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

2 实证调研

2.1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根据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相似课程结构域师资情况, 以及学生所反映的不满意方面, 我们针对典型问题设置了调研问卷。本次调研活动是在教育部批准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100所高等院校中发放问卷, 每个学校发放的问卷中包括2份学校卷、9份教师卷和35份学生卷。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南、华中、西北等地区, 211院校和非211院校。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也作了区别划分:如理工类、财经类、师范类、综合类等不同院校的情况分别作了相关变量因素的统计比较。

2.2 确定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

下面就缺乏专业实习、教师受本专业培训率、本科培养质量、教授授课率、双语教学比例等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作了主要的分析。经统计如表1。

单位:%

2.3 各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分析

(1) 缺乏专业实习对就业率的影响。

由图1可见: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学生对专业实习越少, 就业率就越低。

(2) 教育质量对就业率的影响。

由图2可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越高, 则就业率就相对越高。

(3) 教师接受本专业培训比例对就业率的影响。

由图3可见:教师接受本专业培训比例越高, 相对就业率来说能提高就业率.但是对不同档次的学校来说, 由于教师的素质不一致, 所以教师是否接受本专业培训对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不一致, 因此对就业率的影响也不是一致的呈现同向变化趋势。

(4) 教授给电子商务专业上课比例对其就业率的影响。

由图4虽然能显示出教授给本科授课与就业率有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也不能明显显示教授授课比率越高就业率就越高的现象, 所以教师是否有高级职称对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并没有相关性。

图3教师接受本专业培训与就业率关系

(5) 双语教学对就业率的影响。

图略,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 双语教学的比重越高, 其就业率不会受到其影响的。

2.4 回归分析

(1) 建立影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数学模型。

我们运用线性回归机那里模型, Y=a+bx+c, 影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公式:就业率=103.143-3.283×缺乏专业实习比例+0.823×教师受培训率。

(2) 分析参数对模型的拟合程度。

参数R2=0.969, 说明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 同时这个值与1有一定差距, 也说明影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还有其它相关因素:例如每年的招生人数、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习的态度、对专业实习的认真程度等也有一些关系, 由于本次调研的时间限制和人力制约, 因此难以掌握这方面的数据, 这也是我们未来对学生要做的分析探讨。

3 对策探索与未来发展思考

(1) 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在于“精而强”, 而不在于“大而全”。从统计的数据和教学实践中, 我们都可以观察到电子商务专业性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电子商务毕业生毕业时认为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 大学里开设了很多基础课程, 而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课程则开设得很少, 导致学生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高校在培养“大而全”式的复合型人才, 但这恰恰冲淡了专业的特色, 在与其他专业对比来看, 电子商务毕业生既没有优势也不能在专业方面大显身手。

(2) 企业实践发现问题, 学校课堂解决问题。根据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 在大学和课余时间里对学生加强专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 不然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学校应该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 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做到问题从企业中来, 到学校课堂中去解决。

(3) 培养双师型教师迫在眉睫。高校师资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性要素, 一些高等院校强调师资的科研理论研究能力, 二忽视了实践运用与科研转化能力, 在高校出现了“教与学脱节”、“学与用不符”的现象, 企业高呼人力资源跟不上, 大学本科毕业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状。因此, 要提高学生质量, 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高校应该与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让教师先学习, 再联系企业需求培养对应需要的人才。

(4) 明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从历届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发现:虽然市场需求很大, 但就业并不如人意。学生反馈, 学校传授的电子商务知识面窄。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不明, 而使培养目标的不清晰有关。

(5) 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 应提高教育质量。不同高校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水平方面参差不齐, 实践教学内容缺乏, 学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等, 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高校应该规划好核心课程, 教育部已成立了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陈德人认为, 电子商务核心课程应从多角度开发建设, 包括能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的基础类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类核心课程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更有前瞻性的前沿类核心课程三个层次。同时, 还应与社会、企业加强合作, 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 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需, 为社会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

(6) 引导学生目标定位, 减少盲从。根据本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我发现电子商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是非常迷茫的。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干什么, 能干哪些工作等。像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是很迷茫的, 不知道对哪些专业技能该作努力, 以至于毕业后感觉双手空空, 一无所措。因此, 我们希望高校应该在刚进校的新生就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 让学生目标明确, 定好自己的学习方位, 以便学以致用。

(7) 减少盲目招生, 实行按需培才。虽然电子商务需求是在增加, 但是高校近几年的扩招人数增加得太快, 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市场的正常发展, 人才的质量也有所下降。最终导致供给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所以我们要做到稳而收益高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何俊.就业导向视角下电子商务专业商务素养培育探索[J].教育研究, 2010, (01) .

[2]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 (02) .

[4]李琪, 彭丽芳.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李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7, (12) .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篇5

小。女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 38.9%,从绝对数上 看并不低,似乎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女性就业层次在下沉,相对的女性歧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妇 女就业集中在劳动保障条件差、收入低、劳动条件艰苦的工作。劳动时间长,待遇低,没有劳动保险等等 非正规就业中女性权益极受忽视。

1、女性就业呈现滑波,失业人数逐年增多 2003 年城镇单位女职工由 1996 年的 15.4 万人下降为 12.6 万人,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 38.2%,比 1996 年下降了 1 个百分点。新形势下,女性就业呈现出滑坡趋势。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组重建、减人增效,导致大批职 工从企业中剥离出来,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3 年年末城镇登记实有失业人数 1.93 万人,其中女性 0.89 万人,城镇失业率为 3.5%,城镇失业人口连年增长,下岗和失业人口的激增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在下岗失业的人员中,女性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超过男性。这是因为一些企业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技术的改进,造成结构性失业,女性往往首当其冲被淘汰下来。另外下岗女工再就业比例也远远低于男性,
1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一方面客观上下岗女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缺少专门技术等使其在再就业时择业面狭窄,另一方面 主观上下岗女工的就业观念不如男性主动强烈,加上择业期望过高而影响再就业,长期处于失业状况。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居多,而守家种地的多为女性,农村女性劳动力因文化素质较低、家务负担重、外出流动就业困难多等原因,在向非农业转移的劳动力中 所占比例小,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适合农村女性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更少,从而形成农村女性就业不 充分、劳动力转移困难,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

2、下岗女工再就业困难重重、隐性就业大量涌现 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下岗女工再就业难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就业问题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体制转换所引 起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关系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性别歧视和文化素质密切相关。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下岗女工的岗位少,模式单一,层次较低;再就业后,劳动权益保护不到 位;就业门槛高,再就业劳动力市场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工作能力的歧视;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劳动技 能的提高仍需要一段时间。城镇安置失业人员比例中女性比例大大低于男性,失业女性正规再就业的难度 明显高于男性,大部分下岗女性融入到餐饮业、家政服务业、美容美发、
、保健服务等行业中。与此相对应,失业女性隐性就业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3、由于性别歧视而引发的女性低收入、性别职业 随着中国市场因素的增加和扩展,社会分化的加剧,男女两性在就业方面曾经一度被单位制弱化的 差异逐渐显性化,明朗化,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差距呈日益增大的趋势。企业经营管理和劳动用工 制度的改革,使得女性由于历史造成的文化素质低,就业适应能力差等原因受到的冲击最大,其结果是人 们(包括女性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女性更适于某几项工作,性别职业被强化了。同样,各级部门举办 的各种层次的面对下岗女工的劳动力交流会所提供的岗位,工种不约而同地主要集中在宾馆服务类、餐饮 服务类、营业员、营销员、勤杂工、家政服务等。管理类、技术类的岗位数量少、要求高,完全成为一种 摆设。性别职业主要是一些低劳动技能的服务业,很多的性别职业有着明显外表偏好、年龄偏好。社会转 型时期,性别职业的大量出现,是一种倒退,已经成为妇女就业领域的严重障碍。

4、卖淫业的兴旺和女性犯罪率升高 妇女就业状况恶化的另一直接后果即导致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的产生。卖淫业作为社会丑恶现象之一 一直得到政府的严厉打击和禁止,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而更多的卖淫女都是一些挣扎在社会最 低层的,缺乏最基本生活保障而走投无路的弱女子,包括一些下岗女工。卖淫业的日益泛滥和半公开化,不仅对女性价值观、择业观起到冲击作用,而且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如 疾病的传播、道德的沦丧,对家庭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卖淫业如同一个毒瘤,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

5、妇女社会地位下降,婚姻质量下降,离婚率上升 妇女就业问题而引起的失业、下岗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大多数女性身上失落、委屈、苦闷、焦虑等负面情绪很大。失去了经济收入,家庭问题慢慢出现,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欢乐和和睦,陷 入经济和情感的双重危机中,一些家庭因此而走向破裂,失业威胁着作为经济和社会单元的家庭的稳定,家庭收入的减少使女性不再享有从前的家庭地位和家庭角色,家庭关系和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均受到影 响,女性的自尊受到打击,精神受到损伤。一些家庭由于女性失去经济来源而引发家庭纠纷导致家庭暴力 增多,妇女因经济上依赖丈夫而不得不默默承受丈夫的虐待、殴打、遗弃等,甚至对丈夫的外遇亦采取沉
2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默与忍受,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有资料显示下岗女工离婚率明显高

于一般家庭,婚姻不稳定现象严重,丈夫有外遇比例有所增加,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使缺少宽容、理解和沟通的家庭,最后多以离婚而告终。因失业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女性往往陷入非常困苦的境地,一大批单亲家庭的女性既要养活自己又要抚养孩 子而不得不依赖亲朋好友和政府的救济,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无穷的隐患。越来越多的女青年在长期失业,就业无望的困境中,将婚姻用于交易、或傍大款、或远嫁异乡,或 做“二奶”,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必然导致婚姻质量的普遍下降,各种婚姻纠纷,家庭官司司空见惯,多如 牛毛。重婚、纳妾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女性作为最终的受害者在饱受经济不能自主的痛苦的同时,还要 带着情感上的累累伤痕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因就业引起的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继尔导致家庭、婚姻等一系 列的问题使得整个社会增添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和无法预测的严重后果。

6、妇女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及其与现实的脱节,无法为妇女就业铺设平坦的大道,也是造成女性就 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妇女就业劣势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多方面深受影响还体现在劳动权益受到侵害。业 主对国家制定的女工劳动保护、女工禁忌劳动范围等缺少了解或根本就无视其存在,缺少保护职工劳动权 益的意识。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往往以女工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以 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突出表现在: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女性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加班不加薪;加大 工作强度,使员工超负荷劳动;惩罚性扣克工资,借故减少雇工的收入;低报酬招聘,男女同工不同酬; 随时解雇,不签定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即换新人;违规作业,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而不告知;拖欠工资或 工资不兑现等。一些企业任意提高录用女性劳动者的标准,同等条件下录用男性而拒绝女性,对女性身高、相貌要求挑剔,甚至要求女工在录用期保证不生育等。有些企业将女工劳动保护和妇女保健等开支一减再 减压到最低,甚至缺乏起码的卫生保健条件和设施,女职工哺乳期休长假工作岗位无保障,企业中托儿所、哺育室少,女工极不方便,影响工作和生活,使得女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影响女性就业因素分析

1、历史分工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传统的妇女角色是单纯的家庭角色及由此而产业的其它家庭角色,如母亲、妻子等。女性所承担的责任和所履行的义务亦都围绕着家庭,无须走上社会,担当社会角色,社会和家庭 对女性的期望就是“贤妻良母”。而现代社会的

女性因妇女解放而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扮演着社会和家 庭的双重角色,承担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饱受了双重 角色冲突之苦,尤其是已婚职业妇女在精力、时间、情感、体力等方面不堪重负,很多职业女性在面临事 业和家庭矛盾时,往往难以抉择。“上海市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时,56% 的女性不知如何选择,26.7%的女性选择牺牲事业,13.8%的女性选择牺牲家庭,62.5%的女性希望能 兼顾事业与家庭,这就意味着女性将为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或由此而可能产生的更多的社会问题,如心理 问题、家庭问题等。因为尽管男性也承担着双重角色,但男性的角色间冲突并未发展到使其为之困惑的严 重程度,而很多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男性本位社会对两性社会角色的价值评判,对男性社会成就需求 远高于家庭成就需求,从而对男性的家庭角色持宽容、忍耐和无奈的态度,心甘情愿地挣扎在社会与家庭 所带来的双重重负下,独自品尝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在社会转型期,女性角色冲突又有其新的特点,面对人才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妇女一方面因
3

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 自身素质较低而择业期望值过高形成冲突,另一方面女性因双重角色的拖累而无法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 培训学习的机会,加上女性特有的两个工作效率低谷期即育儿期和更年期,使得很多女性自暴自弃,甘心 在家相夫教子、不求上进,在愈来愈激烈的择业竞争中退避三舍,失去竞争力。而那些想要兼顾双重角色 的妇女,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据调查有 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 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承担了 81%的洗衣服,74%的整理房间和照料孩子,66%的购物、买菜、做 饭等。这种由妻子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家务劳动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分工结构,直接影响了妇女的职业 表现,使妇女并不实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传统的家庭角色直接影响妇女的就业动机,使得以家庭生活 为定向的职业妇女对职业社会的参与客观上有所限制,而主观上消极无奈,因而无法与男性在职场上一争 高地,相提并论。总之,角色冲突不仅给妇女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对妇女就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社会偏见 “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女性不仅承担生活的重压,还承 担着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是显见且巨大的,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然而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一直

受到了深深的压抑和歧视。“红颜祸水”,“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也”,“头发长见识短”等等,无不显示对女性深层的歧视。男尊女卑不仅作为史实长期存在,而且作为一种 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这样的思想观念不允许女性超越男子,对女性的期待仅在于当 好“贤妻良母”。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被一代一代地演绎、传承下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被社会认 可的意识。社会偏见积习难改,因其已经不是几个人或几个群体而是整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即使在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这样的歧视仍存在并表现在招工、招生、毕业分配、住房分配、下 岗及再就业等各个方面。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时,一些单位甚至党政机关在录用时,或明确表示不 要女性,或以种种理由与手段拒绝录用女性,更有甚者,强迫女性立生育保证书之类的合同,职场中的歧 视女性行为对女性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建国以来国家和政府致力于改善妇女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实施男女平等政策,为造就一种新型的男女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较任何国家都更优越的条件,使她们 享有西方妇女几代拼搏努力的成果,然而由于中国妇女的解放不是以自发的性别觉醒并付之努力而得来 的,而是由男性先觉者提出并实现的,使得女性在意识上、观念上仍然存有自卑感、依附心理和弱者意识。基于此,一场引起强烈震动的“妇女回家”和“阶段就业”大讨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观念的历史倒退。“妇 女回家”和“阶段就业”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一种人文关怀,实质上是对妇女社会价值的否定,剥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的体现,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倾向。观念的改变 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发达不等于男女平等,社 会偏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制约和影响着女性就业。正如彭佩云所呼吁的“政府要积极实施有利于妇女就业 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坚决制止性别歧视,开辟适合妇女的就业岗位,扩大女性就业机会,很多单位不愿意 承担女性生育期间的工资、医疗费、是造成女性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社会偏见,真正实现男 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6

1.社会意义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对能够在一线进行加工的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与技术兼备的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同时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用人观念不断变化,企业选人不再只盯着求职者的学历,而更看重实际动手能力。据某权威人才招聘机构透露,如今那些既拥有大学高等教育背景,又有相关职业培训资质的大学生求职者,在人才市场上相当抢手。而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青年失业成为社会突出问题:上海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的青年失业率的上升趋势已经初露端倪。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即失业的现象已经出现。2000年全市失业人群中,青年人的比例已升至46.8%。目前,青年失业重点已经由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向大专、本科毕业生转移,大专毕业生的比例已占到青年失业者的16.2%。2005年《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揭示中国青年失业率已高达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研究人员预测,今后10年,上海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也将提高。2009年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延续性对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对我们在日常就业工作中开拓新思路,寻求就业新途径提出了要求。

2.个体化意义

一个学生背后是一个家庭,学生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稳定与活力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已成为主体的“2+1”家庭结构中,子女的教育和就业问题成为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因此,更好地打造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学生和整个家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影响,是学习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的很好机会。

二、专科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1.背景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状况日趋严峻,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青年的失业率在逐年增高。“找工作投奔无门,找员工难以寻觅”的局面让求职者和招聘单位有苦道不出,虽然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互相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朗,但大学生从就业上岗到真正熟悉行业运作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因此,更多的公司青睐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有理论功底但实践经验缺乏,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要从“学校人”的身份转变为“社会人”,从父母的呵护和校园单纯的环境中走出来,经历社会的风雨。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大学生主流,他们对于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独立承担工作责任存在着恐惧心理,甚至对于工作有逃避心理。

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对工作有基本的期许,希望能够从事相对轻松、报酬优越的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一线操作的技术工人,即“灰领”。传统观念以及家庭的影响因素,使得学生对工作定位有偏差,难以找到契合自己要求的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全社会逐步建立起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就业指导系统。在理论教学向能力本位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就业是检验专科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标准。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及课程设置,并根据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出政策建议及改善措施。

2.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尽管国民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缓慢过渡期,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经济增长要求更多的是低层次劳动力。二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深远。以上海为例,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就业市场上对有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需求量大增,因而使得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去向较好。三是经济发展环境和地域差异对就业产生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就业人群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经济效益好、薪资高地区流动,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2)政府因素。一是政府宏观政策对就业影响巨大。但总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也有正面导向。二是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及个人档案管理与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很不协调,限制了人才的自由转移。

(3)国内外经济环境因素。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市场波动所造成的“蝴蝶效应”对于国内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大。以2009年为例,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的很多相关产业受到重创,进出口贸易、航空相关企业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不少外资单位、合资单位都减少甚至取消了招聘计划。在2009年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局面无异于雪上加霜。

(4)高校因素。学校的口碑与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人才的培养存在滞后性,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向的转变需要一定的周期;高校由于资金投入、场所等限制,学生实践操作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

(5)学生个人因素。

一是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对工作期待过高,定位不准。目前各高等院校越来越强调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树立择业观念,按照就业理想培养自身能力,为自己做好合适的工作定位。但学生就读专科学校往往并不是因为主观上想从事一线操作工作,而是因为考试失常或者志愿填报等问题而“屈就”,所以对于将要从事的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二是对“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缺乏思想准备。以往大学生总被认为是经过严酷选拔的“天之骄子”,属于社会结构中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群,因而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抢手货”,缺乏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三是举棋不定,难做决定。第一次就业对于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常常难做决定。学生对于工作和收入的期望值也与社会实际需要和支付水平有较大差距。

四是缺乏求职经验和面试技巧。很多专科学生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从事一线操作的人,只要踏实肯干就行,对面试过程中如何体现自己的优点,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却并不在意。

五是毕业生存在特殊的心理因素:

①畏惧自卑心理。传统观念对于本专科学生的未来工作有基本的预设:本科学生就应该坐办公室,专科生从事操作工作。基于这样的假设,虽然同属大学生的范畴,但专科生无形中总是觉得比本科学生低一个档次,自卑心理常常作祟。再加上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社会历练,单独面对未知情境时容易产生畏惧和依赖心理。

②盲目从众。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同侪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往往超出父母和家族其他成员的影响。有些学生本来立志学习深造,参加专升本考试,但看到其他同学都去招聘会,参加面试,自己的决心也就发生了动摇;有些学生本来立志进入某行业工作,但看到相熟的同学去参加别的企业竞争,自己也产生了试试看的念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

③焦虑感。近年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原来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很多是到机械制造行业的一线工作,由于传统的汽车、钢铁和航空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招聘计划大幅度缩减,甚至取消。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学生不得不产生能否理想就业的焦虑感。

三、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相比国外许多国家,我国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起步晚且水平和指导形式都有很大的局限。随着对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认识的加深,各高校也都相应地采取了措施,现在不仅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体系,而且开始逐步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新生入学时就逐步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进行有区别的指导,如在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课程,让他们开始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确立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二年级学生把职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起来,为他们创造参加相关职业能力培养的机会;为三年级学生提供如何撰写简历、面试技巧内容的指导和相关入职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拓展就业渠道

(1)政府层面。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指导高职高专就业的政策,加大专科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力度,消除影响就业的壁垒和限制性措施。

(2)学校层面。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构比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动手技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双证型”人才的宗旨贯彻于教学环节的始终;主动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求,不断根据用人单位反馈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开拓多种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形式与机制,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式办学或建立实践基地等。

(3)个人层面。打破“等、靠、要”思想,不仅从学校获取就业信息,也积极通过网络和家庭渠道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针对毕业生特别是由于专科学生在就业中容易表现出的心理状况,在增强就业能力和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让学生都能够找到理想、合适的岗位,是每个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工作者的心愿,也是激励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动力,也希望通过多方协作努力,为毕业生开创更好的未来!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就业率

一、引言

统计数据显示, 2001年至2015年这十五年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2014年再增加22万达到了749万人, 创历史新高。【1】受国内外经济波动及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升高,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 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态、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层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毕业生自身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学习情况、实践情况、对工作的预期等。面对如此众多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有研究对所有因素进行排序后发现, 大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例最大, 高达45%, 其次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分别占29%和26%。【2】由此可见, 自身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有起着关键作用, 并且, 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部分自身因素从而增加就业几率, 因此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 比如性别歧视造成了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而地域歧视影响了农村户籍学生的就业率;担任过学生干部、参加过社会实践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这些是就业率高于其他学生的原因。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就业指导, 并从毕业生、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二、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一般认为,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基本特征、学习情况、参加就业指导情况、参加实践情况及对工作的预期等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个体基本特征

毕业生个体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性别、户籍、党员、学生干部四个因素。

调查显示, 尽管女生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普遍较男生要好, 但是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远比女性毕业生要多。【4】“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1998到2009这十一年间, 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女生人数增长了两倍, 所占比例由38.3%到47.1%。【5】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62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是:67%的招聘单位提出了性别要求, 或明确规定女性职员在聘用期不能怀孕。【6】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2010年8月发表《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证实:68.98%的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有明确的性别限制, 位居就业歧视类型首位。【7】

就业性别歧视存在的可能原因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失衡, 形成“买方”市场格局, 使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在所难免;女性在资本投入产出上不如男性, 女大学生进入职场后会面临结婚生育等问题, 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劳动生产率较高。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当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毕业生;再者, 相对于男性来说, 女性工作周期短与退休年龄早等特点也致使招聘单位倾向于选择男性毕业生。

有研究表明地域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这影响了大学生公平有效就业, 农村户籍歧视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8】【9】户籍歧视的制度基础在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城市户籍的学生比农村户籍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城市中, 尤其是一线城市, 毕业生竞相争取的工作单位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业, 但这些单位在招聘中也大多要求本地户籍, 这为城市户籍的学生就业提供了诸多方便。城市户籍的学生就业倾向也一般选择回原籍, 因此城市户籍的学生理论上就业条件好。农村户籍的学生在就业时, 遭遇地域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影响了就业的公平。但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 农村户籍毕业生其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教育支出负担重, 因此农村户籍大学生有更强的就业意愿。为此他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学习, 更加努力地去寻找就业机会, 因此他们的就业率会相对高一些。相反, 更多城市户籍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不很迫切需要孩子早就业, 反而更希望孩子继续深造, 相对来说考研的学生更多一些。另外, 部分城市户籍的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比较高, 也会导致就业概率相对较低。

据统计, 是党员的男生更有利于就业, 是否为党员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加入党组织呈正相关。【10】公务员系统招聘和组织部选调中, 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要求就业毕业生应具有党员身份。国有企业则会隐性暗示党员比非党员毕业生具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党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学生, 无论在思想上、表现上、行动上都是其他学生的典范, 日常生活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党员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毕业生就业的概率较普通学生要高。其原因是, 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竞争担任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并且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而这些都是招聘单位非常重视的综合素质, 所以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 大学生学习情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之一的学习情况, 主要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考取专业资格证、辅修其他专业、英语通过六级。

其中, 奖学金是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和奖励, 理论上认为获得奖学金次数多及每天学习时间多的学生会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并且对职业相关因素认知较正确, 职业发展方向明确, 对专业认可度高, 专业思想稳定,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通过学习成绩筛选竞聘者也在情理之中。

专业资格证书是专业水平实力的证明, 可作为就业、求职的凭证及从事特定专业的法定注册凭证。考取专业资格证书, 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就业层次。【11】但也存在一种情况:考取了专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就业概率反而比较低。原因可能有三:其一, 获得奖学金比较多和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一般对工作的期望值会比较高, 而就业的“买方市场”现实又难以达到这部分同学的就业要求, 所以可能会出现就业概率低的情况。并不是说得到奖学金次数多和考取资格证书不利于就业;其二,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大学的学习期间, 只注重理论学习, 只善于“应试型”考试, 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缺乏有效的实践锻炼, 因而在就业中不具有优势;其三, 没处理好学习和考证的关系。高校中存在“盲目考证”、“考证热”等现象, 有些同学并不是以考促学, 而是单纯为考证而考证, 甚至为了考证逃课, 耽误了应该系统学习的专业课程。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就业率较低。也间接说明仅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学生不太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实力”而不是“学历”和“证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相应提高, 不局限于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辅修其他专业和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面, 可以选择国内企业也可以选择国际化企业。外语水平高的学生在跨国集团企业工作也可以更快得融入工作环境。【12】

(三) 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情况

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能有效提高就业率。大学生就业指导, 其目的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对大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促使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13】作为毕业生, 应意识到目前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 因此只有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与对工作的预期, 合理定位, 通过自己的努力, 借助各种平台, 包括参加就业指导等途径, 才能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状态、职场发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也才能在求职时更有针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 大学生参加实践情况

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就业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了与具体工作接触的机会, 掌握了更加具体的工作内容, 从而增加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同事及领导那里可以获取更多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提高了自己岗位胜任能力, 增加了社会工作经验, 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变通能力、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也使企业降低了录用后的培训成本, 使大学生成功就业增加了一个砝码, 在招聘单位的多轮面试中, 更容易脱颖而出, 找到理想的工作。

(五) 大学生对工作预期

一般来说, 工作预期过高对就业具有负面影响。对工作的预期是指个体为了实现职业理想, 对当前与未来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判断, 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与实际情况, 以有利于自己职场发展为原则, 所形成的对求职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期望。合理的工作预期, 有助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精确定位, 积极乐观地进行就业准备, 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对工作的预期通常用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值来反映, 应届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对用人单位来说能支付的工资也相对较低。求职择业过程中, 毕业生如果不能理性地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实力, 工作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过大, 对工资的预期过高, 反而会使自己错过许多就业机会, 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研究发现, 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源之一。【14】【15】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思考

上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 对大学生就业予以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特从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一) 毕业生自身素质层面

对大学生来说, 想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并端正对工作的预期。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期间的第一要务, 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把专业知识学好, 并做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这才是将来就业竞争中的有利资本。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相应提高, 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面, 也可以更快得融入工作环境。

参加社会实践, 可以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端正对工作预期的态度, 更容易选择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应当理性地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实力。首先正确评估自身能力, 根据自身条件与人才市场状况及时更新观念, 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 而不应过分注重工资水平与地理位置等。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各级政府为吸引人才也先后制定出非常优惠的就业政策, 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果只注重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 容易失去很多合适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 可以先就业后择业, 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实践与社会经验, 提升自身价值与能力, 为今后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 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层面来说, 应该加强教学改革, 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努力创造实践条件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参加就业指导, 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1. 转变教育方式,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学校来说, 一方面要逐渐转变目前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浓厚兴趣, 同时,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目前社会对会计及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已明确, 这就是职业任职资格考试, 比如初级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 这些资格考试为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会计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即是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应与职业任职资格考试紧密相连, 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增加毕业生就业率。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 而要“以考促学”、“学以致用”。并且, 为了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2. 积极组织社会实践

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活动形式有多种:大学生创新计划、学校教学基地的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企合作等。相比于前两项,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近距离地感受企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而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 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企合作常见的四种模式是:顶岗实习合作模式、专业实习合作模式、第二课堂拓展合作模式和企业定向招聘模式。

比如, 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高校自己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各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都是学校提供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除此以外, 校企合作这种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北京晚报2015年5月13日报道:中华会计网校与郑州财经学院、吉林电子信息学院等60多所国内高校签约, 共同开展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有助于学生了解基层情况, 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朱玲等【16】以全江苏省内所有高校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 将参加过社会实践和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比分析, 结论为: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得到最大提升的就业能力是人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而这些能力正是企业聘用人才的准则。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高校在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参观、调研与实习的同时, 应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与有关企业沟通联系, 建立互动信息平台。同时在就业市场开发和维护过程中, 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 提取有效就业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向毕业生公布,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3.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继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来, 许多省市和高等学校纷纷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目前,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开设了各类就业指导课程, 对毕业生的就业活动进行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与服务,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做了大量工作。但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丁燕红【17】基于广东省高校对就业指导现状进行了调研, 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就业指导人员不足、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够系统, 效果不理想;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业网站形同虚设;就业指导讲座名不副实;就业指导服务方式趋同等。由此可见, 当前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非常必要。常彦【18】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应建立双维度体系, 即高校就业指导既要面向学生, 又要面向高校本身,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要实施从进校开始直到毕业的职业生涯指导, 面向高校本身的就业指导要求学校把就业指导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计划等结合起来, 以提高毕业生优质就业率。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生涯教育的理念, 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就业指导模式, 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为毕业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对毕业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强化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使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勇于创业” 的就业观念, 以此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环境层面

加强立法工作消除性别歧视, 并将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此外,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并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 这些措施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1. 政府应改善性别歧视问题

首先, 加强立法工作。性别歧视的根本在于数千年来男权思想对世界的统治, 虽然男女平等的呼声很高, 但男女不平等还存在于各个方面, 这当然也包括职场。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矛盾是造成职场性别歧视的客观原因。在我国并无专门的反性别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 只是在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法典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 比如英国的《性别歧视法》规定:如果雇主在招工简章中注明只招男性, 则违反了性别歧视法, 属于直接歧视;如果附加了不利于女性的要求或条件的, 属于间接歧视。《反就业歧视法》应规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具体形式及责任认定, 规定适当的刑事责任, 增加就业歧视罪的罪名。【19】【20】在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 并完善司法救助途径, 以期逐步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权得到保障。【21】

其次, 将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22】社会化。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生育与退休年龄早。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自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雇员。而生育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 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是全社会都应关注与支持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将女性生育成本逐步社会化, 而不应该由企业承担。比如可以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或建立女性生育基金, 对因女性生育产生的成本给予企业 (部分) 补偿;可以建立和逐步完善退休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并给予法律保障。这些措施可以促使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尽可能公平, 从而逐步消除性别歧视。

2. 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毕业生合理的薪酬水平

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存在薪酬预期过高的现象, 因而影响就业。对这部分学生的建议是:在求职时, 保持合理的薪酬预期, 重点关注未来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而不要过分计较初就业的薪酬高低, 以免丧失就业的大好机会。

当然,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 却是在一味降低薪酬。经过了疾风骤雨式的金融危机和持续的就业低迷之后,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薪酬预期方面变得更加理性, 有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薪酬预期近几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不过, 与大学生薪酬预期一味降低的情况相比, 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更低。鉴于此种情况, 政府首先应监督招聘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次, 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 及时、准确发布薪酬信息, 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准确定位薪酬水平。大学毕业生可根据国家权威性薪酬数据, 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理性选择工作的地域、行业、岗位以及薪酬水平等, 以更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可根据薪酬数据, 评估竞争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调整确定薪酬水平, 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并留住人才,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主要包括:个体基本特征、学习情况、是否参加就业指导、参加实践情况、对工作的预期等几方面, 得出如下结论:个体基本特征中性别和户籍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 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党员、学习优秀、考取专业资格证、辅修其他专业、英语通过六级、参加了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等因素都有利于就业;而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的工作预期是顺利就业的良好基础。

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篇8

一、研究生成功就业案例

1.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求职的坚实保障

支某, 男, 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就业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西安分行。

支某本科时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研究生继续在本校的企业管理专业就读, 主要研究方向是市场调查与分析。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中, 他一直对市场营销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 在本科室的方向侧重于销售管理, 而在研究生阶段主要是针对市场分析相关技术进行学习。在校学习期间, 支某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学习中, 很多同学往往认为企业管理专业过于空洞。但支某认为针对这样的课程应当重视其中的市场调研分析技能及相应的市场分析技术, 这些属于专业的核心技能, 应家与完善的掌握。而相应的如经济学、管理学的课程属于专业背景, 主要的掌握目标是形成相应的专业知识网络, 要求对各部分有基本的认识。由于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有较为正确的认识, 使支某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专业学习以外, 支某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 在研究生阶段还有一年度的公司实习经验。他先后在中华网掌中万维公司担任高级客户经理助理, 在箭牌糖果担任暑期销售部实习生, 在新华信咨询集团担任市场研究员职位。通过实习, 他亲身感受了从一线销售到销售市场管理, 到专职市场研究分析工作的整体流程,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大部分对应工作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对他的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实习中他已经可以与两位正式员工搭档完成市场研究项目。

在做研究生毕业论文阶段, 他协助导师完成部分市场研究项目。在这一阶段, 他运用在咨询公司学习的市场研究技术, 带领7人团队开展客户需求访谈、市场初步研判, 进行市场问卷调研、数据分析, 最终完成市场报告。通过这一过程, 锻炼了他的市场分析能力与团队组织能力。

在求职中, 支某说, 招聘单位通常看重的是应聘者在该领域所受的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能力, 但这些都是难以外话的。因此, 对于招聘单位来说, 一份在竞争对手公司的三个月以上的实习, 或者有意的英语口语能力都尤为重要。同时优秀的口才在面试中很重要, 应聘者可以通过沟通让面试官对自己的某段经历感兴趣, 勾起他和你交流的兴趣。在紧张的面试中学会幽默让大家一笑也可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

最终, 支某获得了箭牌糖果、华旗资讯和浦东银行西安分行的工作offer, 由于对前两份工作的前景并不喜欢, 而放弃的前两份工作机会。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的产品经理职位比较适合他的兴趣特长和自身的能力素质, 并且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所以支某选择了这一工作机会。靠着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支某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过程中获得了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机会。

2.明确目标与充分准备是求职的必要条件

陈某, 女, 商学院金融系研究生, 就业于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陈某是一个专业比较扎实, 知识面比较广泛, 性格坚韧, 不怕挑战, 但也可望安稳的一个女生。因为自己口语不好加上不喜欢外企太紧张的节奏, 所以求职目标没有考虑外企。在了解了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后, 陈某进行了全面的自我评价, 做好了思想准备, 设立了比较明确的求职目标。

接下来, 陈某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求职准备。古人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为了打好求职这场战役, 陈某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

(1) 制作了一份精良的简历。陈某用求职网站提供的简历模板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利用, 准备了两份不同类型的简历, 一份比较简略的 (一页) , 一份比较详细的 (两页) , 根据情况不同分别使用。简历的内容经过深思熟虑, 特别是实习或实践经历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 少见的能突出某方面能力的 (对于应届生, 招聘考察的能力主要有, 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

(2) 建立一个专属的求职文件夹体系。通过文件夹和文件名称记录求职的每一步。如文件夹“081030**集团财务类”, 分别记录了日期、公司名称和招聘职位, 一目了然, 里面的文件全部是与该集团的网申、面试、公司介绍相关的。

(3) 本硕盖章成绩单及各类证书原件、复印件和扫描件, 证件照及生活照若干。建议各类都多准备一些, 并且专门用一个抽屉整理放置。对于证件照是应聘者给HR的第一印象, 非常重要的, 陈某到专门的证件照工作室照了一张正装照。

(4) 身体的准备, 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求职在考研精神力量的同时也是对体制的检验。在求职过程中, 一个健康有能量的身体非常重要, 配合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自信从容的气度, 当你穿上正装后站在镜子前都会忍不住爱上自己。

此外, 她还准备了很多东西:一个不会自动过滤垃圾邮件的电子邮箱, 中英文cover letter, 中英文自我介绍, 开放性问题汇总, 常用求职网站、企业主页的收藏夹等。

笔试是大规模淘汰对手的第一关, 是迈向成功的入场券, 陈某认为必须逢笔必过。公务员考试必须准备, 首先《行政能力测试》非常重要, 其文字阅读、逻辑推断、数学运算等题型经常出现在各种笔试中, 来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另外《申论》部分主要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写法, 是有规律的, 学一学可以受益终身。专业知识的笔试要靠平时扎实的专业基础, 另外在考试之前要把主要的专业教材再复习一下。在面试阶段, 陈某建议一定要摆正心态要自信、从容做最好的自己, 诚实而大方的展示自己, 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微笑。

二、研究生就业指导参考因素

通过以上两个成功就业案例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成功就业案例, 以及对本校研究生历年的就业意向调查的分析, 可以总结出一些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一) 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非经济因素对教育选择的刺激在逐渐弱化, 经济成为影响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1. 较高的教育成本使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避低趋高, 追求较高的薪金待遇。

在当今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发育和居民就业选择自主性的增强, 人们对于教育的选择表现出强烈的经济考虑。[1]就个人和家庭而言, 主要是侧重于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 亦即个人教育成本投入与个人教育收益的比较。因此, 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必然会对薪金和待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就业选择中, 研究生会趋向于经济较为发达和薪金待遇较好的单位, 而放弃一些基层的工作机会。

2. 大的经济环境也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经济环境好,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 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多。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就会呈现一个较好的局面。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 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经济危机下, 很多公司开始裁员, 招聘需求大幅减少。在这种条件下, 企业会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 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 在招聘的时候会对毕业生优中选优。这无疑会增加的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 社会因素

1. 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有直接的影响。

社会资本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间物, 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是否和谐, 不仅取决于双方, 而且其中间联系 (社会资本) 也不可忽视, 因为个体不仅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还有寻求团体合作并获得认可的需求, 这两种需求相互挤压, 这就要求制度应该适应这种挤压状态。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性, 用非正式制度的建设来缓冲挤压是非常必要的。可见, 在正式制度滞后或缺位时, 社会资本来填补“真空”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阶段, 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就业还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社会资本存量不是过多而是不足, 还需大量积累。[2]

当下的研究生学习压力较大, 除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外, 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课题研究上。这使得研究生的人际交往和交流机会较少, 接触面比较窄, 主要集中于共同生活学习的同学, 在生活方式上具有较大的个性差异。研究生与其导师的关系密切, 他们大多自进入校门开始就跟随导师学习、研究, 受导师的影响较大。这些对研究生的择业尤其是择业渠道有一定影响。

2. 就业政策对研究生就业有重要的影响。

政策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其对研究生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 北京的村官政策、大学生支援西部服务基层政策以及大学生创业政策等等, 都对研究生的就业产生了引导性的影响。另外, 一些地方政策也影响着研究生就业。在北京就业市场上, 在京企事业单位的很多职位是仅限于“北京户口”。由于没有进京指标, 用人单位望人兴叹, 京外生源地毕业生苦不堪言。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此压力进一步凸显。

大多数研究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仅有一定的了解, 对当前的研究生就业政策则不太十分关注, 从而导致很多研究生没有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 导致“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研究生没有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3]

(三) 内在因素分析

1. 部分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毕业生感觉自身能力不足, 这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迅速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降有关, 究其原因, 可以归结为:第一, 研究生的自身能力良莠不齐。由于扩招, 很多学校放宽了招生条件;很多研究生读研的功利性较强, 读研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一个研究生学位, 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很多人两三年下来对自己的专业一知半解, 毕业论文的水平也很低。第二, 导师放松了对研究生的要求。很多导师忙于行政事务或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校外身兼数职的导师也不在少数, 而且学生的数量又很多, 所以很多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每位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第三,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研究生教育依然是本科教育的重复, 许多课程没有针对性, 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没有多大的改变。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 单纯依靠这一模式培养研究生已经难以适应新就业形势的需求。

2. 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 造成较大的就业压力

研究生在职业的选择上, 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及经济报酬有较高的期望值, 倾向于高收入、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 回避收入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上看, 首都高校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局限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 就业地区大都仅限于北京和上海。许多专业, 尤其是热门专业, 在一些经济较好的地方已经饱和, 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种供求的严重失衡必然给毕业研究生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3. 研究生就业指导环节尚待加强

学校对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薄弱, 投入较少, 就业信息渠道不够通畅。学校应该尽快建立并完善集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 可以通过形式多样且富有实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研究生构建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念;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培养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加大投入、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研究生就业的就业信息网, 为毕业研究生、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搭好信息沟通桥梁。

研究生就业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充分的就业准备, 而最终研究生成功就业则取决于经济、社会和研究生本身内在一些因素的共同相互作用。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根据外在所具备的条件, 有重点的开展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在就业中存在的不同问题, 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玲, 黄争舸.当前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索剖析及对策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 75-77.

[2]虞大鹏, 赵世涛, 栗斌.社会资本、协作型竞争与我国城市的发展[J].城市问题, 2002 (5) .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9

如今内外经济增速趋缓,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薄弱,对就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却始终居高不下,而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准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和企业僵持不下,无论哪一方都不肯降低自己的要求。在这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新建偏远校区的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二、大学生就业现存问题

(一)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轨,学生生活圈狭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否可以敏锐捕获到招聘信息对就业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新建偏远校区相对封闭,学生与外界交流有限,这样的环境导致毕业生对招聘信息的猎取能力差,造成毕业生严重的信息片面化,使得学生与大量优质企业的招聘失之交臂。另外,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城市交际圈只有同学和老师。严重的社会资源匮乏就导致其相较人脉广泛的城市大学生来说在择业期就处于劣势地位,这就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二)偏远校区校招企业和实习岗位少

企业在招聘中会考虑到经济成本的问题,由于偏远高校学生数量少,不便于面试和宣讲,愿意来开展专场招聘会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同样的原因,校区与其他高校间的联系少,毕业生也很少去参加其他学校的招聘会,这又大大削减了校区的就业资源,导致毕业生就业方向单一化且处于被动的位置。校区周边的经济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因为条件的限制学生也不能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实习,缺乏实践经验也成为了学生被企业拒之门外的理由。

(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今很多专业是为了给某个行业输送人才而设立,结果毕业生却四处碰壁。归根结底是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悖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广,几乎囊括该行业的方方面面,可是却学得很浅,比如建筑、农业、设计等专业毕业生不经过岗位培训很难胜任工作。还有一些专业因为专业面极其狭窄,毕业生对专业了解存在局限性,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四)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中国高等教育已不是稀有教育,而已经渐渐成了提升素质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已经不再是“沧海一粟”,而是“车载斗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毕业生依然将眼光放在名企、外企,自身能力却达不到理想企业的要求。毕业生对中小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都向往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肯从事基层工作,这就导致用人单位人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所以就业难的原因并不是岗位需求不足,而是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时出现互不匹配的矛盾。

三、学生和学校的改进措施

(一)学生要重视对职业的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的需求为自己确定理想的职业,然后充分利用学校或社会资源,为此职业打好底层基础。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利用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SWOT分析等工具进行一个自我剖析,挖掘出自己性格上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规划职业。最后,利用在校时间扬长补短,提升自己。

(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顺应社会的改变

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大学生对社会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人际交往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所以当在社会上遭遇挫折时经常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学校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我们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各方面能力的增强也会让我们在就业中占据优势。

(三)转变就业观念

我们要摒弃名企憧憬,树立“小平台大作为”的就业观。新建偏远校区一般都建立在尚处于开发或者待开发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校在此建校的目的也是为开发区输送人才。然而,“人往高处走”的思想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大城市的毕业生还是新建校区的毕业生,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只有去大城市工作才是最好的归宿。另外,民营中小企业、城镇等基层单位也是极度渴求人才。所以大学生要改变对“好工作”的认识,适合自己,并且能在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才是真正的好岗位。

(四)学校积极引进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因为校区尚处于年轻阶段,社会认知度不高,学校应该增强企业对校区的认识,把优质企业引进校区,加强校企联系。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不仅仅为了创造财富,更多的是在进行创业策划中增强才干,同时又可以解决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广泛的人文关怀精神,学校也要支持有想法的学生大胆创新。

虽然毕业生就业压力依旧很大,可是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积极为就业做准备的各项实践,端正就业态度,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及时更新就业资源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和学生肩并肩一起面对激烈的“找工作大战”,相信我们一定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政治青年学院学报,2011(01):72-73.

[2]文丰安.大学生就业择业受挫及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12-15.

[3]魏森安.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社会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4]曾凯欣.论大学生创业权益的法律保障[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 篇10

大学生就业可以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当今, 受到市场因素、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 因此, 高校应积极做好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措施。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1.缺乏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市场下大学生就业也变得极为困难。就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说, 缺乏与市场发展之间的联系性, 大学生学习的技能知识不适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直接受到用人单位的影响, 从当今用人单位来说, 很多用人单位在聘请人才的过程中, 过度重视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驾照、计算机二级等, 缺乏对学历的重视, 用人单位在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 甚至对性别还存在一定的歧视, 尤其是对女性大学生结婚生子、产假等方面的影响, 更是产生歧视的现象。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扭曲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为了得到铁饭碗、官本位的岗位, 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考公务员, 而这样的岗位用人需求量极小, 使得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未得到这样的岗位, 严重影响到学生就业率。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通过以上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得知, 一些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 缺乏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使得所学习到的技能并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 对此, 要加强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首先, 在对大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 必须做好市场调查, 了解市场用人的需求, 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其次, 根据市场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 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所学习的技能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 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再次, 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可以与一些用人单位之间采取合作的方式, 实施订单式培养, 在实习期间邀请用人单位的相关教育人员对学生展开教学, 充分发挥出用人单位的作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同时也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双赢的目的。

2.加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监管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 但是,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形势下, 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误区, 过度的重视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驾照、计算机二级等, 忽略了对学生学历的重视, 使得一些高学历人才不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能力就被用人单位所拒绝,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 对此, 应加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监管力度。首先, 要做好用人单位的工作,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 要勇于去承认大学生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其次, 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应做好监管, 很多用人单位都急切的需求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 而一些大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成功率, 经常出现仿造工作证明的现象,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逐渐变的苛刻, 因此, 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同时, 也要发挥出政府的能力, 为一些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

3.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应从他们的自身因素做起, 不断转变就业观,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首先, 要加大对学生的精神培养, 比如, 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够在实习过程中一步登天, 而且, 这样的机遇极少, 能够遇到的也微乎其微, 很多大学生抱着侥幸的态度, 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下降, 因此, 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凡事从基础做起, 只有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而且, 在吃苦的过程中也能够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力, 让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再次, 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很多大学生抱着一口吃个胖子的态度, 好高骛远, 使得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并不能结合自身的能力进行定位, 因此, 要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其制定合理的就业规划,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大学生就业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本文主要从几方面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能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有着一定的帮助。

摘要:在社会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招生的人数也在逐渐的增加, 而且增加趋势极快, 用人单位的人才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 同时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扩大招生促进院校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确保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并且采取有效的策略, 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天舒, 周海霞, 刘亚杰.加入世贸组织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02) .

[2]张翠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01) .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11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选择

最近美国国债降级,美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经济预期,欧洲债务危机,国际股票市场跌幅较大,全球市场不稳定,受此波及中国股市也相当不稳定。这将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这影响下形势日益严峻。近年高校规模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大众化,贵州省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而贵州地处西部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东部比较滞后,大学生就业机会较欠缺。东部沿海地区人才需求饱和,同时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人才吸引力较低,导致贵州省大学生就业供需失衡。

1、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后,大学生就业机制由国家分配变更为自主选择就业。而贵州省受此政策的影响下,高校招生人数快速上升,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加。但是贵州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恰逢经济结构转轨,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高校毕业生。贵州省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不平衡,遭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才饱和,省内大学生吸引力不够导致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需求与地区市场人才需求失衡。同时大学省选择就业行业比较窄,大量涌向工作轻松待遇高的行业,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1)就业机会相对比较稳定,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高校扩招后,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局势愈演愈烈。

从以上数据可知,从2005年开始贵州省每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出现井喷,但是就业率比没有随着毕业大学生人数增加而增加,甚至就业率却一直徘徊不前还出现下降现象。每年大概5~6万毕业生到就业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再加上往届未就业或者跳槽大学毕业生扎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生就业率和收入超过金融危机前得水平。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的上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相关。同时,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期待的升高是原因之一。尽管金融风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开始减小,但是目前美国国债降级,欧洲债务危机,国际股票市场时降时升,全球市场不稳定,将会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我国当今经济面临滞涨,国内消费水平购买力依然比较低,通货膨胀影响较大,CPI上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每年社会提供的空缺的岗位是相对稳定,但是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是逐年增加的,以至于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社会现象,与经济增长的需求出现巨大的差距。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和当今大学生现有素质和技能之间的严重脱节,用人单位不愿意花过多的成本招聘培养应届毕业大学生。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2)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地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内,而就业选择省外的人数逐年上升,呈现贵州大学生逐渐选择省外就业的趋势。

从以上数据显示出:省内就业比例人数依然很大,而省外就业比例也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信息传递的及时而增加。相对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都较弱,属于人才净流出地区。

因此贵州省大学生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域面临两难的境地。由于贵州省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就业市场供给的工作岗位低于贵州省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量,而东部沿海的就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也是困扰着高校毕业生。

(3)高校毕业生选择的行业面较窄,选择就业的集中在轻松、待遇较高的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行业,减少选择适合自身职业的机会,加剧毕业生就业困难。

由于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使得大量的毕业大学生盲目的追求高工资高福利轻松,工作轻松稳定的工作。如大学校园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窝蜂的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诸如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等一系列争取国家铁饭碗的考试,希望自己成为当今的红领阶层。或者是一味的进国企跨国企业工作,导致水涨船高。有的毕业大学生没有根据自身实力看选择适合的职业,不愿意深入基层,不愿呆在小企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同时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开拓进取,勇于闯荡的精神。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了1.5%,这说明大学毕业生敢于创业冒险自主创业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

2、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高校毕业生个人的主观因素,高校教育存在的结构问题,用人单位落后的用人观念和就业信息的滞后。

(1)自身因素中个人能力与就业观念、就业期望不相匹配。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致使其就业过程中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毕业生素质与就业选择岗位不匹配。毕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高但是实际运用到工作岗位的能力比较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时间较长。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积极争取到实习单位上学习,过多时间待在象牙塔上,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就业后的心理压力。

综合素质不高。如今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但是有些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四年的大学时光都是一混而过,浑浑噩噩,大学毕业文凭含金量低。最终导致应聘时无真材实料不被用人单位看中,使得自己选择就业的机会很少,不得不从事与自己学历不相符的职业。

就业观念落后。贵州省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保守。没有冒险意识和敢于闯荡的精神,一味的迫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就业,不敢在私营企业就业和自己创业,担心福利待遇不能等到很好的保障。风险与回报并存,所谓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正值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时期没有敢于拼搏的精神,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前途堪忧。

就业期望过高。贵州高校毕业大学生都希望留在贵阳或者是省外大城市,或者是进入政府机关,高收入高福利待遇单位,没有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客观条件的约束,只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自己的物质精神需求,脱离实际情况,导致自身就业选择上走入误区。

(2)高校教育存在结构失衡导致高校大学生素质降低,就业技能较

低,就业指导匮乏。

高校教育规模扩张。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大学生招生人数剧增,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285万增加到2007年的608万,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从2001年的75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004万人。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但是质量的提高却未能跟上量得增加,同时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与市场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的速度产生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失衡。针对急剧扩张的大学生数量,很多高校纷纷设置成本低成效明显能迅速吸纳大学生人数的专业如人文社科专业,但是对于理工科研投资成本高的专业招生人数并无明显增加。同时专业设置、专业招收人数脱离市场需求,当计算机、法学、生物等专业的市场需求饱和时各大高校依然在此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导致报考热门,专业就业连年爆冷,使得学生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最终高校大学生陷入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到就业无从选择或被别人选择的恶性循环中。

高校毕业指导匮乏。贵州省高校缺乏系统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以我自身为例,我们只是在大一学期接触了四节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我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我们也不能正确的设置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时莘莘学子走向社会的信息桥梁,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帮助自己了解自身、选择合适的职业、设计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3)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狭隘制约着高校毕业生发挥自身才能,挫伤大学生的锐气,迫使大学生不得不从事与自己学历能力不相符合的行业。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导致人才浪费。如今用人单位没有根据岗位的任职资格,岗位的技能要求任用合适的人。利用招聘高素质人才来获取噱头暂时提升用人单位的知名度,致使人才闲置。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技能或者是名牌大学毕业择优录取。一些技能性要求低的岗位如文员,销售员,客服类等没有必要要求那么高的职位都纷纷要求高学历大学毕业生。最终导致贵州省内大学生望而却步。

其次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的意识。用人单位希望能够迅速找到有几年工作经验大学生,即招即用,不愿意花成本和时间给应届毕业生培训。使得应届毕业大学生显示出缺乏经验的劣势,在就业市场上频频碰壁。

(4)就业信息渠道不流通致使就业信息滞后,高校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

由于贵州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缺乏就业信息平台,缺乏大型的专业人才交流市场,人才招聘信息交流相对比较滞后。地处省会城市贵阳还能够就地理优势快速的接受到招聘信息,但是在地级市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未必能及时收到信息。

3、高校毕业生就业解决方案路径选择

(1)调整个人心态,正确的衡量自身的实力结合专业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当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时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来选择工作。层次分析紧密地与高校毕业大学生选择就业的主观判断和推理联系起来,为毕业生就业选择过程进行量化描述,避免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机会较多时逻辑推理失误,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一致性检验;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0.055,因而C.I.=0.056,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同理均小于0.1,因此通过一致性内检验,认为各层次排序权重都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为了计算各方案对目标值的权向量,进而构建组合权向量。假定上述各属性按列组成的矩阵为B0:综合上述所计算出来的权重,可以计出组合权向量;

由此可以得出方案P1对目标而言具有较大的权重,故应该选择方案P1,即工作1。

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改变个人的心态,从自身实际出发,需要综合考虑自身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前景相结合。从而调整个人心态,不盲从社会就业趋势,根据个人情况改变落后的就业观念,调整心态,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个人技能,将个人需求与工作要求两者相结合,选择自己合适的工作。

(2)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提高专业与市场需求联系。

重新设置高校专业,与市场需求紧密保持一致,协调发展。缩小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招生人数,扩大市场潜在需求大的社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储备量。

(3)高校应大力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良好的就业方向。

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对在校大学生有步骤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对学生逐年进行深化的就业指导,及时传递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专业就业前景,让学生充分意识就业的严峻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与市场就业需求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把自我就业期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有效避免供需矛盾。

(4)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有效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

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长期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人才,高校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或委托培养协议,使在校大学生清楚自己的专业与未来职业的要求。避免就业时盲目选择。同时用人单位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使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要求,加强自身社会实践技能的提升,弥补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实践的鸿沟。而用人单位也能够转变用人观念,不盲目追求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大学生。最终为大学生就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高校可以长期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用人单位设立人才供需洽谈会,人才招聘会,为在校毕业大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就业信息,让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能宣传用人单位提升知名度从而实现共赢

(5)加快促进贵州省人才交流市场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多元化信息。

就业率影响因素 篇12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变动情况

从最早开设本专业的东北大学首届毕业生来看, 毕业30人就业率100%, 主要去向为:考研、出国9人, 占30%, 到社区从事社会工作的13人, 占40%, 其余8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国家公务员队伍 (考试) 和事业单位。笔者通过西部某高校2005届毕业生就业的抽样调查显示, 受调查者49人, 25人参加工作, 占51%, 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通过一些关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有12人, 占总数的24.5%, 12人考取研究生, 占24.5%。而在直接参加工作的这部分人中, 从事营销、市场开拓工作的有15人, 占工作总人数的53%, 从事与公共事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工作的没有一人。而考研的专业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和其它专业。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数据, 无论是211高校, 还是一般高校, 200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率区间均为C+ (75%≤C+<80%) , 在管理学科门类中, 低于档案学专业, 排名靠后。由此可见, 本专业的就业水平较低, 就业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性差, 没有能够体现本专业的就业特色。

2 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的主要因素

2.1 毕业生供求失衡是就业率低的关键因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院校增长快速。1999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对该专业的招生, 教育部原本想由上述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 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 但由于办学门槛较低, 高校自主办学, 特别是各省属高校教育部难以控制, 因此, 各地一窝蜂地开办该专业。到2000年, 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 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 2003年有220多所各类高校招该专业本科生, 而目前增加到302所, 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本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0000-20000人。但是,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 自身存在富余人员, 许多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 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 高门槛的准入限制, 加上需求本来就少, 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本专业就业困难。

2.2 专业显示度低

由于宣传不到位, 从政府、企业到普通民众, 对该专业知之甚少。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国家公务员招录中, 很少有政府部门招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即使有的招录职位与本专业很吻合, 也没有列示该专业。这种现象在市 (县)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中更普遍。这使得大部分毕业生只得报考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 而这些职位往往报考的人数特别多, 竞争惨烈。同时, 教育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只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行政管理, 而没有公共事业管理, 因此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 面临着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不平等的竞争局面, 也使得许多毕业生只有选择相近的专业, 甚至转行报考其它专业。本来企业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经济体, 由于对该专业的不了解, 造成毕业生失去大块就业市场。

2.3 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合理

目前该专业培养方案五花八门, 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专业教学范式。由于该专业覆盖面广, 大多根据已有的学科基础来设置专业课程, 如师范类院校以教育学科为主;而综合类院校和工科类院校, 多依托经济管理专业设立, 课程设置总体上文理科平分秋色, 既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又要学习线性代数等, “文不文、理不理”。同时, 多数高校教学实践基地缺乏, 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与社会现实差距比较大。笔者对本专业2002级、2003级的毕业生在关于专业设置满意度和实用程度的调查显示, 近7成同学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 对他们的就业没有带来优势, 因为学习的很多课程都是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在对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程度上劣势非常明显, 常常因为专业特点不突出而造成障碍。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有大的调整, 主流意见是增加实践性课程在总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2.4 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就业心态较差

部分学生忽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 智商高情商低, 并且对公共管理职业准入证书方面不够重视, 造成毕业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影响就业。同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部分学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比较高, 十分看重单位经济效益、工资收入、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好坏等。但是这些条件不是通过简单的面试与个人的了解就能全面掌握。这样导致这些同学在求职时贪大求全, 错失良机。如2002级某同学就因为当初找工作时考虑太多, 而错失了一个有潜力的汽配城的总经理助理一职。

2.5 教师队伍水平低

现有的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堪忧。真正的专业教师很少, 而转行的教师太多, 多数学校是在原行政管理、政治学和经济管理等学科整合师资而来, 一些领导认为专业课门槛低, 大肆安插关系好但专业关联度低的人员滥竽充数, 形成教师人数少, 职称学历结构低的格局。随着学生人数的剧增, 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在岗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和时间很少。大部分老师缺乏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经验。教师水平的低下, 严重影响了学生竞争力的提高, 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提高就业率的路径选择

3.1 以质量求生存, 科学规划人才培养规模

各高校应该牢固树立专业人才质量第一的理念。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应该提高本专业准入门槛, 严格审批新开办的院校, 另一方面对已开办的院校进行专业评估, 达不到评估标准的学校, 取消其招生资格。同时, 结合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情况, 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需求增长趋势, 科学确定招生规模, 力求人才供求平衡, 切忌不顾社会客观需要, 盲目下达招生指标, 人为制造虚假繁荣假象。

3.2 多途径提高专业显示度, 创造平等宽松的就业环境

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从业教师应加强对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多向社会推介专业特色, 提高专业美誉度和显示度, 使用人单位家喻户晓。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加强协调, 在各级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把该专业纳入招录范围。建议教育部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增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对符合条件的院校赋予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对于在比较艰苦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就业的学生给予优惠激励政策, 通过全社会的通力协作, 为本专业毕业生创造一个平等宽松的就业环境。

3.3 多管齐下培养创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首先, 凝练专业培养方向, 这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涉及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管理、城市和农村事务管理等很多方面, 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 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专业培养方向。其次, 科学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构造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规律, 突出主办单位的专业特色。再次, 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高度重视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培养富有创造性和广泛适应性的人才。最后,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广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高年级大学生可采取导师制方式, 通过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撰写和实践单位挂职训练等方式, 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他们创新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端正就业心态

激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与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 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帮扶、非政府组织等活动,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应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多参加公共事业管理职业资格考试, 获取进入用人单位的通行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职业发展前景, 毕业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既要避免孤傲心理、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的心理, 又要克服急躁、焦虑、自卑、依赖、不公平等不良心理, 能正视现实, 勇于竞争, 不怕挫折, 客观地认识自我, 明白自己的兴趣,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合理定位, 找到切入社会的起点。

3.5 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可以从国内外招聘高水平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尤其可以聘用公共事业管理实践部门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各高等院校需要建立动态培训机制, 制定本专业的师资培训计划, 实施师资培训工程, 让教师走向高水平的国内外大学进修提高, 走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获取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教学素材, 全面提高本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凌、杜宝贵.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50-51.

[2]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公布2008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EB/OL].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网, 2009-06-03.

上一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论文下一篇:后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