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率

2024-06-12

大学生就业率(共12篇)

大学生就业率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深入实施,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关注, 随之而来的“就业率”造假更是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本文简述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的发展历程, 初步探讨了就业率造假问题及其影响, 并提出了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就业率,造假,建议

高校大学生就业率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 拥有大学文凭, 已不是什么“香饽饽”, 毕业意谓着失业, 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逐渐成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 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造假问题, 使得社会“最后一片净土”也将失去。笔者多年从事高校学生工作, 结合近年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尝试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高校毕业生实现了由分配就业到自谋职业的转变[1]。自此之后,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就逐渐成为评定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准的重要指标。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最初几年, 学生毕业人数不多, 加上社会上工作机会较多, 就业率问题尚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高校实施扩大规模招生以后, 特别是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步入社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变的十分严峻。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试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其方式是通过对大学实行政府调控, 具体做法是将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与其相应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硕 (博) 士点建设、经费投入、高校评估等工作挂钩。另一方面, 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也成了高中考大学的学子和家长们选择高校的主要依据。在大学文凭贬值,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面前, 考大学前先考虑大学毕业就业问题, 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于是, 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的双面夹击之下,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的“造假”现象就应运而生了。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率的“造假”问题

基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大学生就业率直接关系到高校专业的存在和发展, 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除了直接改动就业率数字外, 还通过各种方式弄虚作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假就业协议。私刻公章, 制造出根本没有的单位, 签定所谓的就业协议, 采用这种假就业协议人为制造出学生已就业的假象。 (2) “零报酬”就业。这种方式是学校通过联系一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单位, 以所谓实习期无报酬的名义, 让学生签下就业协议。 (3) 学校自行接收毕业生。这种方式并不是指因为学生表现优异而留校从事教学或科研的毕业生, 而是指学校利用自办企业、挂靠或合作公司的优势, 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但是并不按纳学生就业的作法。 (4) 不签协议不发毕业证。学校利用临近毕业, 学生着急要毕业证的心理, 动员甚至是逼迫学生通过自己或家人的社会关系胡乱签协议, 但是不报到, 实际上并没有就业。 (5) 偷换概念。学校把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以及学生档案转至人才交流中心的毕业生等都计算在就业率内, 借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三、对国家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就业率是确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涉及高校设置与评估、学位工作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率数据失真, 必然会影响到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基于错误的就业率数据,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就会出现偏差, 其后果是影响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 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

就业率成了评价高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一个硬性指标。为此许多高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就业率。比如, 减少甚至取消大四的许多专业课程, 让学生提早开展应聘、面试工作, 期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早日签定就业协议。其后果是, 大四的许多课程没有办法开展。既使有开设的课程, 学生也无心上课, 迟到、早退的学生也不在小数, 学校和老师也默许这种行为。学校的这种作法扭曲了正常的教学体系。另外, 学生交纳全部学年的学费却少学了一年的知识, 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2. 对道德、诚信的影响

高校以造假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其道德影响程度不亚于“学术不端”。社会中的象牙塔, 成了造假的根源。这样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又怎么能让接纳单位放心?高校不仅是知识的象牙塔, 也是道德良知和诚信的“净土”。通过造假建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仅不能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反而会让学校名誉扫地, 也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做学问, 要先学做人”。学校和老师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 将影响大学和教师在后来者学生心中的形象, 更直接影响的是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态度。

四、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的建议

1. 切断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造假的根源

基于前面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分析和探讨, 强调就业率是不明智的。对此, 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就业率统计工作。实际上, 错不在就业率, 错就错在有关教育部门将就业率当作评价学校好坏的一个硬性指标, 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硕 (博) 士点建设、经费投入、高校评估等工作挂钩, 把就业率当做评定学校好坏的硬性标准。学校的好坏, 应该有社会来评定,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部所公布的各大高校的就业率持怀疑态度。那这个数字的统计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 教育部门应该给高校减负, 不能过度强调就业率。让高校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 而不是就业的“推进器”。

2.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监督机制

准确的高校大学生就业率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这一点是肯定的。既使国家不开展这项工作, 老百姓心中也有杆称, 来衡量学校之间的毕业生就业率差异。所以, 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 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才是最重要的。就业率统计最好有专门的统计机构进行, 并且通过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 高校之间以及社会媒体的协同监督, 建立数据审查和申诉与举报制度等, 确保就业率数据统计的准确可靠。

3. 改善教学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

弄虚作假产生的高就业率不能长久。提高就业率的根本在于改善教学质量。高校可以通过改革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高等教育的机动性, 着眼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总上所述, 我们应该科学对待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问题, 不能否定这一统计指标存在的的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宏观调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 取消其做为高校办学条件的硬性规定, 使高校能全身心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 为我国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春霖.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政策[J].发展研究, 2006, 10118-119

[2]侯定凯, 林似非.关于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政策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166-70

[3]史美东.关于高等学校就业率的理性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6) :186-187

[4]黄必春.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几个隐忧[J][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 (3) :17

[5]胡宇辰.试论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监督机制[J].社会科学研究, 2005, 2 (5) :189-191

[6]王永, 褚衍松.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7) :70

大学生就业率 篇2

[摘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时会遭遇到第一学历歧视,他们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这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困境重重: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消极对待求职机会、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消除偏见、学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普通高校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实力是破解这些困境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第一学历歧视;污名;普通高校;就业

一、第一学历歧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之痛

第一学历歧视是指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否则不予考虑。甚至有的985或211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都会因为第一学历不是985或211高校而被拒之门外,即遭遇“学历查三代”的尴尬。早在10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一位应届博士毕业生“hebaiyun”在校园论坛发帖《谈本科非“211”“985”的博士找工作问题》,痛陈部分招聘单位唯“出身论”的用人标准。帖子称,寒窗苦读20余年,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戴上博士帽,却因本科“出身”非985、211高校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此帖一发,立即引发了大众对于第一学历歧视的关注。第一学历歧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用人单位在其招聘条件中明确要求应聘者毕业院校为985或211高校。第二,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的学生将被优先录取。第三,对于非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设置更加苛刻的招录条件。[1]如湖南省发布的《湖南省选调生选拔工作相关要求》中明文写到,长沙市、益阳市要求考生必须是985、211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株洲市、湘潭市、张家界市、娄底市、常德市、怀化市、永州市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要求报考部分岗位的考生必须是985、211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此外,不少用人单位在其招聘条件中明确写出类似“优先考虑985或211高校的学生”“非985、211高校的学生还需拥有**资格证”的字样。甚至48第6期总第345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的学生都可能会享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如海口鼓励企业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对引进人才予以购房补贴,国家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在海口市工作并缴纳3年(含)以上社保的,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政府予以不超过2万元的住房货币化补贴资助。[3]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学历歧视问题,教育部办公厅4月16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严禁发布含有限制“985”或“211”大学等字样的招聘信息。由于反第一学历歧视相关规定的出台,目前第一学历歧视呈现出隐形化趋势,逐渐演变成大学生就业中的潜规则。以前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上会直接注明“重点大学毕业生”的“门槛”限制,但近几年来,随着对就业歧视打击力度加大,这一条件逐渐从台面上消失。无论是对内的文件还是对外的招聘简章,都不会把院校限制写入其中,但“985、211院校优先”基本是一条隐形标准。[4]有的企业表面上不设置关卡,但在简历筛选时对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暗中设卡,或者在面试中以其他理由淘汰非985、211高校的求职者。[5]在残酷的就业市场中,第一学历歧视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之痛。

二、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普通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双重压力

第一学历歧视之所以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工作能力污名。一项有关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内隐污名的研究显示,大众认为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差,而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强。[6]污名是一种标志或标签,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其本质就是对被污名者的消极态度,由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三要素组成。[7]社会大众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刻板印象通常包括专业技能欠缺、工作不认真、没有创新精神、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有偏见的人会赞同这些负性的刻板印象,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产生这样的偏见:“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就是差。”偏见继而导致第一学历歧视行为的发生:“拒绝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指向对象的不同,污名分为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是大多数社会群体对被污名群体持有刻板印象、表现出敌对行为的现象。上述污名现象即为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又称为内化的污名或感知到的污名,是当大众内化公众污名时产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丧失,指的是被污名群体成员将污名化态度指向自身而产生的反应。[8]当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到第一学历歧视,他们势必感知到社会公众对其工作能力的公众污名。久而久之,普通高校大学生也会将这种公众污名内化,从而产生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自我污名,认为自身工作能力不如985、211高校大学生。内化了污名态度的普通高校大学生会将偏见转向自身,赞同有关自身的消极刻板印象:“对!我就是很糟糕,我就是不如985、211高校的大学生。”自我偏见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反应(如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歧视行为。研究也证实,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自身工作能力存在自我污名,即普通高校大学生也认为自身工作能力差,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强。[9]

三、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下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在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之下,普通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困境。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

由于招聘单位偏爱985、211高校的学生,原本稀缺的就业机会往往被985、211高校大学生所占据,致使普通高校学生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困境。首先,定向招聘让普通高校学生缺少应聘的机会。一些好的招聘单位往往会直接进入985、211高校选拔人才,而进入普通高校的寥寥无几。有调查显示,超九成以上的上市公司都会进入985或211高校进行校园招聘,而进入非985或211高校招聘的单位不足10家。[10]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都会列出与其专业对口的高校名单,其中211高校和985高校等重点高校占据了名单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11]其次,“院校出身”是很多招聘单位简历筛选时重要的隐形标准。有的招聘单位只收985、211高校学生的求职简历,普通高校学生连递交简历的机会都没有。多家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应届生所属院校的等级在简历筛选环节会起到很大作用。不仅是校园招聘,即使是实习招聘,首先都是挑出985、211院校学生的简历,其次才会在这些简历中选择专业对口的应聘者安排面试。[12]不少招聘单位在收简历时首先看高校,985、211,还是省内重点,或者是一本、二本,“简历关”难过是二、三本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求职之困。[13]再次,招聘信息定向投放让普通高校学生可能连招聘信息都接触不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方式上已经由大肆铺开转到了定向投放。以工程岗位为例,公司可以通过某个重点高校建筑学院的就业老师,直接将招聘信息投放到班级群中。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是该校学生,求职者甚至连相关信息也接收不到。[14]由于不是985、211高校学生,连最基本的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新华每日电讯曾评论这一现象时说“如果不是(985、211高校毕业生),对不起,你根本没有入围的资格。既然没有入围的资格,再多证书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证书抵不过一纸学历、学位证书。对于应聘者来说,学校和学历是他们的敲门砖,当他们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时,他们如何证明自身,如何表现自身?”[15]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消极对待求职机会

污名会导致被污名个体自尊降低[16]、行为表现较差[17]。普通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污名会让他们在就业时自尊降低,消极对待求职机会,这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另一困境。首先,污名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求职失去信心。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到了第一学历歧视,屡次受挫以及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自我污名都会导致他们在求职时没有信心,认为自身就是很糟糕。由于担心自身在求职时再次遭到拒绝,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应付了事,甚至主动放弃求职机会。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一说到找工作就灰心丧气,还没开始找工作就断定自身一定会失败;有的学生即使勉勉强强去参加了招聘会,也畏畏缩缩,不积极主动推荐自身;有的学生因为对自身信心不足,错过了不少求职机会。其次,为了缓解污名的负面影响,致使有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失去诚信。由于普通高校学生在求职时会遭遇到“简历关”这道门槛,这让有的学生不惜“铤而走险”“注水”简历(伪造实习经历、学生干部经历和奖学金),以求得笔试面试的机会。[18]甚至有学生认为“简历不造假,十足一大傻”。[19]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却消极对待求职机会,这让他们在求职的道路上更加举步维艰。

(三)普通高校大学生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

污名具有外溢效应[20],即只要个体受到了污名的威胁,那么个体在脱离该情境后的任务中也依然会表现出行为上的损害。[21]虽然工作能力污名是针对工作情境、求职情境而言的,但由于外溢效应的存在,导致普通高校大学生在非工作行为、非求职行为上也表现出行为的损害,最典型的表现是致使他们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虽然大学生求职一般是在大四才开始,但几乎所有的大学生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开始关心毕业以后的工作问题。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第一学历歧视,感受到大众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工作能力污名。加上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一污名身份从一进大学校门开始就固定了,没有改变的可能。于是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感到前途一片渺茫,对未来灰心丧气,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程斯辉指出,校历歧视把人向上的追求与进取定格在求学的学校之身份上,无异于以人生的第一步且对未来无从知晓、无从把握的第一步来判定人的命运。时下,校历歧视正在把人向上奋斗、努力的热情慢慢地扼杀和冻结,许多毕业于非重点高校、非“211”、“985”高校的学生无奈地哀叹:选择只有一次,努力也是白搭。[22]由于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这可能导致他们荒废大学学业,在毕业时专业技能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求职的困难。

四、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下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出路

学变为要上好大学:能上二本的希望通过复读考上一本,能上一本的希望考上名校。[23]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曾指出第一学历歧视不利于社会选拔多样化人才,也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对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24]我国有多所普通高校,985、211高校仅有112所。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765万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军中,普通高校大学生是绝对的主力军。在第一学历歧视客观存在的背景下,探寻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出路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法律保障: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第一学历歧视是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权利的一种侵犯,因此从法律上保障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教授罗和安认为,缺乏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有力的反就业歧视行政措施、健全的反就业歧视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仍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25]当前,虽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有关于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款,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目前,我国的就业平等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项停留在纸面上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立法不完善以及法律实施不理想两个方面。[26]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有关就业的立法,尤其是要出台《反就业歧视法》,从法律上保障普通高校大学生享有与985、211高校大学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和条件。同时,政府加强监管,对于招聘单位将学历歧视隐形化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遭遇学历歧视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救济和帮助,切实营造出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消除偏见: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

作为招聘单位,要消除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不要以校取人。大学生毕业于985、211高校还是普通高校,主要是由四年前的高考分数决定的,这并不能代表其四年后大学毕业时的工作能力。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齐绍平认为,不能说985、211高校的学生就比非985、211高校的学生优秀。[27]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可变因素也还很多,如果仅仅依靠中学毕业时的高考成绩,就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的未来固化下来,既不科学,也不负责。[28]因此,招聘单位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普通高校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普通高校学生,而是要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出德、才选拔标准,通过对应聘者实行严格的考核,择优录取。正如罗和安教授所说,“招人选才时,可以对能力提出要求,但不应对身份做出限定”。[21]

(三)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作为普通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首先,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校要给学生普及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识别和应对就业中的各种歧视(包括第一学历歧视)。其次,提升学生求职效能感。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自我污名,可以通过优秀学生求职成功案例分享、自信心训练等措施提升学生的求职效能感,消除自我污名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步入职场。再次,提高学生求职技巧。如对学生进行面试技巧培训、简历制作培训等;帮助学生分析求职岗位的需求,让学生找准就业目标,并学会针对不同的公司有的放矢。最后,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渐明确未来职业的规划,更早地为就业做好准备。

(四)提升自身:用实力打破污名现象

作为普通高校大学生,面对第一学历歧视,抱怨不公平是没有用的,用实力证明自身才是唯一的出路。毕竟“学校不过是一张火车票,985、211是软卧,一本学校是硬卧,二本学校是硬座,三本学校是站票,专科学校的只能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这就要求普通高校大学生不要自轻自贱,而是要在大学期间扎扎实实提高自身素质,拥有较强的实力才是打破工作能力污名的真正利器。

参考文献:

[1]汪栋、董月娟.博士生就业市场“第一学历歧视”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05):82-85.

[2]唐湘岳.选拔人才,只唯“985”“211”?[N].光明日报,-3-21(1).

上海党员大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篇3

又到大学毕业季。大四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就业、婚恋,她们往往需要比男生承担更多的负担:就业时的性别歧视,就业与恋爱婚姻间难以平衡,社会对大学生陪侍小姐等现象的种种非议……

针对目前公众关心的女大学生就业观、价值观问题,今年6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精确报道课题组通过分层抽样,以进入宿舍楼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复旦、同济、上海交大、上外、华东师大、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华东理工等17所上海高校900余名应届本科女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上海籍女生占39.8%,其余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6月28日数据统计完毕,共回收有效问卷781份。

调查发现,当前上海女大学生在性价值观、婚恋观和择业观等方面,表现出更为自由开放、追求独立,但仍不失传统的总体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问卷含多选项问题,故部分数据比例之和不等于100%。

有节制地理解“敏感性行为”

对于女大学生“被包养”现象,有20.6%表示“对这种行为强烈鄙视”;有20.8%表示“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有56.5%表示“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是自己绝不会这样”;还有2.1%认为女大学生“很正常,自己也可能会走这条路”。

对“天上人间”之类娱乐场所出现女大学生陪侍的现象,有17.4%表示“对这种行为强烈鄙视”;有24.2%表示“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有55.7%表示“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是自己绝不会这样”;还有2.7%认为“很正常,自己也可能会走这条路”。

数据分析发现,就业状况与她们对待“被包养”的态度有联系。对于女大学生被“包养”,52.7%的已就业女生表示理解;而在未就业女生中则有62.0%表示理解,比已就业女生高出近10%。

除此之外,“同居”、“一夜情”、“婚前性行为”等曾经的敏感词,对于现在的女大学生来说都已不再是禁忌。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已不再是时代的主流,如今的女大学生普遍将性行为归于爱情之中。

对如何看待在校大学生同居现象,有69.7%的女生表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这样”;13.2%表示“如果恋人要求的话,自己也可以接受同居”;6.9%认为“同居很浪漫,是加深爱情的一种方式”;10.2%认为“这是不检点的行为”。

超过5%的女生承认在大学时代曾与恋人同居。近50%的女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

对“一夜情”现象,70%的女生表示“不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59.2%的女生表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精确报道课题组负责人廖圣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女大学生对于上述现象的宽容,更多意味的是现代人对于个人私密性的尊重。人们认可‘性’性是个人的事情,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

与女大学生宽容的性价值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74%的女生表示自己“从未有过性经验”,而反对“无爱也可以有性”的比例也高达82%。凋查人员分析,女大学生对他人的性选择给予有节制的理解和宽容,但对自己的性选择则表现出相对传统的不放纵态度。

调查结果中还有一个值得解读的矛盾现象,虽然过半女生对“被包养”表示理解,却有71.2%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婚外性行为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应禁止这种行为”。

调查报告指出,即便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大都市中,当今女大学生依然上分看重婚姻。在她們看来,一旦结婚,忠诚十分重要。对爱与性,女大学生们呈现出坦诚但不放纵的态度,表现出性观念的成熟。

近七成女生对结婚表示顺其自然

对结婚的态度,6.1%的女生选择“尽早结婚”;14.4%选择“到一定年龄必须结婚”-3.8%选择“家人催促时再考落’;68.5%的女生认为“顺其自然,可早可晚”;1.3%表示“一辈子单身”;5.9%“没想过这个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06级中文系李薇在接受本刊记者果访时说:“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年龄,婚姻还不是一个必需品,身边的好朋友都觉得结婚要看缘分,宁缺毋滥。”

高学历“剩女”已经成为当下一个流行词汇,41.7%的女生选择“30岁是划定剩女的年龄”;21.6%把年龄上限定为“35岁”。

对是否担心自己成为剩女的问题,仅22.8%的女生表示“完全不担心”,其他被调查者按程度不同或多或少对此存在担忧,其中4%表示“非常担心”。

表示“非常担心自己成为剩女”的受访者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而同济大学女生对此的担心程度最低,这一现象可能与学校环境、男女比例等因素有关。

当问及剩女产生的多种原因时,有65.6%的女生认为是“择偶标准过高”,52%认为是“交往圈子过小”,40.2%认为是“女性个性过于强势”,30.9%认为是“没时间谈恋爱”,29.5%认为是“女性个人条件过于优秀”。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大四女生黄敏说:“我觉得剩女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遇到的看不上,能看上的还没遇到,遇到了没能被人家看上”。

女生程影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不喜欢这种称呼,每个女性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选择,凭什么说没有结婚的女性是被剩下的,难道我们生来就是要被别人选择才有价值吗?”

最近传出广电总局要重拳整治《非诚勿扰》等婚恋节目低俗之风的消息。对“电视相亲节目是否解决婚姻问题的良好平台”,仅8.2%女生选择“是”,91.8%选择“否”。但对“电视相亲节目是否完全是作秀”的问题,36.5%选择“是”,63.4%选择“否”。

择偶:“成优股”还是“潜力股”?

与“婚姻并不是必需品”观点相映成趣的是,本次调查数据显示,65.7%的女生认为“爱情并不一定走向婚姻”。

谈过恋爱的被调查者中,69.3%的人认为“谈恋爱是因为两人情投意合”。在列出的性格、爱好、才能、道德品质、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10项选择男友的标准中,“性格”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将家庭背景或经济条件作为首要择偶标准的女生占10.4%,将其纳入择偶标准前三位的也只有近20%。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有超过70%的女生赞同“金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面对“你恋爱的动机是否为了获得经济帮助”的问题时,只有2.4%的人给出了肯定答案。大多数被访者表示,不愿为了获得经济支持或其他方面的帮助而勉强自己改变择偶标准。

“女大学生在经济和感情上都变得越来越独立。幸福的婚恋让她们向往,

但绝不是她们获取依赖的契机。如果不能达到志趣上的契合和感情上的投合,物质支持并不会让她们委屈迁就。同样,她们也不会出于虚荣心理而勉强置身于一段并不愉快的恋爱关系中。”研究人员黄璐说。

“相比绩优股,我更倾向于潜力股。”复旦大学的林怡婧在接受调查人员访问时说:“只要他有能力、坚韧、上进,我会更愿意与这样的‘他’相伴,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并肩奋斗。”

廖圣清分析说,“女大学生们虽然认同金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但并非一味崇尚金钱。总体上看,女大学生选择男友和配偶的标准,仍然是性格、道德和才能这三者优先,经济和家庭条件的考虑都足排在四、五位的。”

通过访谈,调查人员任玉琛指出,临近毕业的女生的选择倾向未来也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和父母对待择偶标准的潜移默化影响而改变。工作选人,守住收入底线

在毕业以后的去向方面,56.8%女生选择“已经就业”(包括签约、继续读研、创业),43.2%选择“尚未就业”,可见今年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在选择“已经就业”的女生中,52.8%“已经签约”,3.7%“准备或正在创业”,11.6%“出国读研”,29.2%“国内读研”,2.7%选择“其他”。

在对就业的满意度方面,超过1/4(25.5%)的女生为自己的就业情况打了“刚及格或不及格”。

在涉及就业困难的问题中,38.1%的女生认为“找工作很困难或比较困难”,46.4%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难找到好工作”,62%“就业不考虑个人兴趣爱好”。

女生在求职方面考虑的因素表现出极大的集中性。最看重的是“薪酬福利待遇”,有74%的女生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是“行业发展前景”,有56.3%选择。排名末三位的分别是“就业竞争程度”、“社会需求程度”和“工作强度”。这说明当代女性更关心工作能否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工作是否轻松。

对于最希望就业的地区、最希望就业的单位和最希望就业的行业,排名第一的分别为内地一线城市(64.6%)、外资企业或代表处(35.8%)和金融业(21.6%)。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数据不出意料。理想职业=-线城市+金融行业+外资企业,这是为社会普遍接受的等式。

但外资单位、金融行业的高门槛让部分女生感到失望。由于高薪岗位的紧缺与求职者对薪金相对高的要求形成矛盾,越来越庞大的读研队伍,或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自动生成的缓冲带。

对于最看重薪酬福利待遇的原因,复旦大学06级国际金融系的余路解释说,大学学习的知识范围相对狹窄且比较脱离实际,何况每个专业的人数与对口岗位的需求无法对应,所以在择业时往往面临“工作选人”的现状,在海投简历、赶场面试后,大部分人对工作的要求已经到了“忘我”状态,收入是最后一条必须守住的底线。

有13.5%的女生将“考证”作为成功求职就业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之一,其比例超过调查问卷提供的“GPA(绩点)”、“外貌气质”、“在校学生工作”等选项。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多大学生加入考证大军。有33.7%的女生表示“考证”是“大学课余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这个比例仅次于选择“上网”、“娱乐”两个选项。

另一个与就业状况有关联的要素是“政治面貌”。虽然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其政治面貌在求职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党员就业率相对较高。被社会议论更多的专业、生源地等因素与就业率的关联程度却并不太高。

14.9%的上海女生希望离开上海

对“最希望就业的地区”问题,64.6%选择“国内一线城市”,12.9%选择“国外”,5.2%选择“港澳台”,14.9%选择“国内二三线城市”,2.4%选择“县城、乡镇、农村和其他”。上海籍女生中也有4.9%表示“愿意到内地城市就业”。

在接受调查人员采访时,部分出生地在二三线城市的女生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另一部分表示“选择就业地区时愿意随着公司的情况而灵活变通,没必要死守上海”;也有一部分对未来生活在上海的成本表示担忧。

高房价让大四学生一毕业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本次调查中有15.2%表示“哪怕做房奴,也一定要买房”;58.6%表示“如果有经济能力一定要买房”;22.8%表示“买不买房不重要”;1.6%表示“坚决不买房”;1.8%态度不明。

选择“哪怕做房奴,也一定要买房”的女生中,绝大部分(86.2%)也同时表示“最希望在国内一线城市就业”。而“最希望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女生中,绝大部分(91%)表示不当房奴。

大学生就业率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就业率

一、引言

统计数据显示, 2001年至2015年这十五年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2014年再增加22万达到了749万人, 创历史新高。【1】受国内外经济波动及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升高,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 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态、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层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毕业生自身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学习情况、实践情况、对工作的预期等。面对如此众多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有研究对所有因素进行排序后发现, 大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例最大, 高达45%, 其次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分别占29%和26%。【2】由此可见, 自身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有起着关键作用, 并且, 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部分自身因素从而增加就业几率, 因此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 比如性别歧视造成了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而地域歧视影响了农村户籍学生的就业率;担任过学生干部、参加过社会实践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这些是就业率高于其他学生的原因。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就业指导, 并从毕业生、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二、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一般认为,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基本特征、学习情况、参加就业指导情况、参加实践情况及对工作的预期等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个体基本特征

毕业生个体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性别、户籍、党员、学生干部四个因素。

调查显示, 尽管女生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普遍较男生要好, 但是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远比女性毕业生要多。【4】“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1998到2009这十一年间, 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女生人数增长了两倍, 所占比例由38.3%到47.1%。【5】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62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是:67%的招聘单位提出了性别要求, 或明确规定女性职员在聘用期不能怀孕。【6】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2010年8月发表《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证实:68.98%的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有明确的性别限制, 位居就业歧视类型首位。【7】

就业性别歧视存在的可能原因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失衡, 形成“买方”市场格局, 使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在所难免;女性在资本投入产出上不如男性, 女大学生进入职场后会面临结婚生育等问题, 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劳动生产率较高。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当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毕业生;再者, 相对于男性来说, 女性工作周期短与退休年龄早等特点也致使招聘单位倾向于选择男性毕业生。

有研究表明地域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这影响了大学生公平有效就业, 农村户籍歧视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8】【9】户籍歧视的制度基础在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城市户籍的学生比农村户籍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城市中, 尤其是一线城市, 毕业生竞相争取的工作单位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业, 但这些单位在招聘中也大多要求本地户籍, 这为城市户籍的学生就业提供了诸多方便。城市户籍的学生就业倾向也一般选择回原籍, 因此城市户籍的学生理论上就业条件好。农村户籍的学生在就业时, 遭遇地域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影响了就业的公平。但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 农村户籍毕业生其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教育支出负担重, 因此农村户籍大学生有更强的就业意愿。为此他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学习, 更加努力地去寻找就业机会, 因此他们的就业率会相对高一些。相反, 更多城市户籍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不很迫切需要孩子早就业, 反而更希望孩子继续深造, 相对来说考研的学生更多一些。另外, 部分城市户籍的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比较高, 也会导致就业概率相对较低。

据统计, 是党员的男生更有利于就业, 是否为党员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加入党组织呈正相关。【10】公务员系统招聘和组织部选调中, 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要求就业毕业生应具有党员身份。国有企业则会隐性暗示党员比非党员毕业生具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党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学生, 无论在思想上、表现上、行动上都是其他学生的典范, 日常生活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党员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毕业生就业的概率较普通学生要高。其原因是, 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竞争担任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并且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而这些都是招聘单位非常重视的综合素质, 所以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 大学生学习情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之一的学习情况, 主要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考取专业资格证、辅修其他专业、英语通过六级。

其中, 奖学金是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和奖励, 理论上认为获得奖学金次数多及每天学习时间多的学生会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并且对职业相关因素认知较正确, 职业发展方向明确, 对专业认可度高, 专业思想稳定,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通过学习成绩筛选竞聘者也在情理之中。

专业资格证书是专业水平实力的证明, 可作为就业、求职的凭证及从事特定专业的法定注册凭证。考取专业资格证书, 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就业层次。【11】但也存在一种情况:考取了专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就业概率反而比较低。原因可能有三:其一, 获得奖学金比较多和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一般对工作的期望值会比较高, 而就业的“买方市场”现实又难以达到这部分同学的就业要求, 所以可能会出现就业概率低的情况。并不是说得到奖学金次数多和考取资格证书不利于就业;其二,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大学的学习期间, 只注重理论学习, 只善于“应试型”考试, 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缺乏有效的实践锻炼, 因而在就业中不具有优势;其三, 没处理好学习和考证的关系。高校中存在“盲目考证”、“考证热”等现象, 有些同学并不是以考促学, 而是单纯为考证而考证, 甚至为了考证逃课, 耽误了应该系统学习的专业课程。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就业率较低。也间接说明仅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学生不太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实力”而不是“学历”和“证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相应提高, 不局限于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辅修其他专业和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面, 可以选择国内企业也可以选择国际化企业。外语水平高的学生在跨国集团企业工作也可以更快得融入工作环境。【12】

(三) 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情况

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能有效提高就业率。大学生就业指导, 其目的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对大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促使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13】作为毕业生, 应意识到目前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 因此只有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与对工作的预期, 合理定位, 通过自己的努力, 借助各种平台, 包括参加就业指导等途径, 才能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状态、职场发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也才能在求职时更有针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 大学生参加实践情况

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就业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了与具体工作接触的机会, 掌握了更加具体的工作内容, 从而增加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同事及领导那里可以获取更多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提高了自己岗位胜任能力, 增加了社会工作经验, 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变通能力、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也使企业降低了录用后的培训成本, 使大学生成功就业增加了一个砝码, 在招聘单位的多轮面试中, 更容易脱颖而出, 找到理想的工作。

(五) 大学生对工作预期

一般来说, 工作预期过高对就业具有负面影响。对工作的预期是指个体为了实现职业理想, 对当前与未来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判断, 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与实际情况, 以有利于自己职场发展为原则, 所形成的对求职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期望。合理的工作预期, 有助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精确定位, 积极乐观地进行就业准备, 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对工作的预期通常用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值来反映, 应届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对用人单位来说能支付的工资也相对较低。求职择业过程中, 毕业生如果不能理性地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实力, 工作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过大, 对工资的预期过高, 反而会使自己错过许多就业机会, 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研究发现, 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源之一。【14】【15】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思考

上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 对大学生就业予以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特从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一) 毕业生自身素质层面

对大学生来说, 想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并端正对工作的预期。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期间的第一要务, 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把专业知识学好, 并做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这才是将来就业竞争中的有利资本。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相应提高, 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面, 也可以更快得融入工作环境。

参加社会实践, 可以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端正对工作预期的态度, 更容易选择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应当理性地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实力。首先正确评估自身能力, 根据自身条件与人才市场状况及时更新观念, 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 而不应过分注重工资水平与地理位置等。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各级政府为吸引人才也先后制定出非常优惠的就业政策, 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果只注重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 容易失去很多合适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 可以先就业后择业, 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实践与社会经验, 提升自身价值与能力, 为今后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 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层面来说, 应该加强教学改革, 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努力创造实践条件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参加就业指导, 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1. 转变教育方式,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学校来说, 一方面要逐渐转变目前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浓厚兴趣, 同时,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目前社会对会计及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已明确, 这就是职业任职资格考试, 比如初级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 这些资格考试为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会计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即是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应与职业任职资格考试紧密相连, 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增加毕业生就业率。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 而要“以考促学”、“学以致用”。并且, 为了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2. 积极组织社会实践

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活动形式有多种:大学生创新计划、学校教学基地的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企合作等。相比于前两项,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近距离地感受企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而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 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企合作常见的四种模式是:顶岗实习合作模式、专业实习合作模式、第二课堂拓展合作模式和企业定向招聘模式。

比如, 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高校自己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各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都是学校提供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除此以外, 校企合作这种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北京晚报2015年5月13日报道:中华会计网校与郑州财经学院、吉林电子信息学院等60多所国内高校签约, 共同开展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有助于学生了解基层情况, 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朱玲等【16】以全江苏省内所有高校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 将参加过社会实践和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比分析, 结论为: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得到最大提升的就业能力是人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而这些能力正是企业聘用人才的准则。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高校在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参观、调研与实习的同时, 应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与有关企业沟通联系, 建立互动信息平台。同时在就业市场开发和维护过程中, 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 提取有效就业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向毕业生公布,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3.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继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来, 许多省市和高等学校纷纷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目前,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开设了各类就业指导课程, 对毕业生的就业活动进行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与服务,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做了大量工作。但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丁燕红【17】基于广东省高校对就业指导现状进行了调研, 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就业指导人员不足、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够系统, 效果不理想;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业网站形同虚设;就业指导讲座名不副实;就业指导服务方式趋同等。由此可见, 当前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非常必要。常彦【18】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应建立双维度体系, 即高校就业指导既要面向学生, 又要面向高校本身,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要实施从进校开始直到毕业的职业生涯指导, 面向高校本身的就业指导要求学校把就业指导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计划等结合起来, 以提高毕业生优质就业率。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生涯教育的理念, 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就业指导模式, 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为毕业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对毕业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强化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使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勇于创业” 的就业观念, 以此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环境层面

加强立法工作消除性别歧视, 并将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此外,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并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 这些措施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1. 政府应改善性别歧视问题

首先, 加强立法工作。性别歧视的根本在于数千年来男权思想对世界的统治, 虽然男女平等的呼声很高, 但男女不平等还存在于各个方面, 这当然也包括职场。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矛盾是造成职场性别歧视的客观原因。在我国并无专门的反性别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 只是在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法典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 比如英国的《性别歧视法》规定:如果雇主在招工简章中注明只招男性, 则违反了性别歧视法, 属于直接歧视;如果附加了不利于女性的要求或条件的, 属于间接歧视。《反就业歧视法》应规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具体形式及责任认定, 规定适当的刑事责任, 增加就业歧视罪的罪名。【19】【20】在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 并完善司法救助途径, 以期逐步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权得到保障。【21】

其次, 将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22】社会化。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生育与退休年龄早。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自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雇员。而生育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 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是全社会都应关注与支持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将女性生育成本逐步社会化, 而不应该由企业承担。比如可以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或建立女性生育基金, 对因女性生育产生的成本给予企业 (部分) 补偿;可以建立和逐步完善退休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并给予法律保障。这些措施可以促使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尽可能公平, 从而逐步消除性别歧视。

2. 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毕业生合理的薪酬水平

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存在薪酬预期过高的现象, 因而影响就业。对这部分学生的建议是:在求职时, 保持合理的薪酬预期, 重点关注未来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而不要过分计较初就业的薪酬高低, 以免丧失就业的大好机会。

当然,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 却是在一味降低薪酬。经过了疾风骤雨式的金融危机和持续的就业低迷之后,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薪酬预期方面变得更加理性, 有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薪酬预期近几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不过, 与大学生薪酬预期一味降低的情况相比, 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更低。鉴于此种情况, 政府首先应监督招聘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次, 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 及时、准确发布薪酬信息, 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准确定位薪酬水平。大学毕业生可根据国家权威性薪酬数据, 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理性选择工作的地域、行业、岗位以及薪酬水平等, 以更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可根据薪酬数据, 评估竞争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调整确定薪酬水平, 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并留住人才,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主要包括:个体基本特征、学习情况、是否参加就业指导、参加实践情况、对工作的预期等几方面, 得出如下结论:个体基本特征中性别和户籍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 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党员、学习优秀、考取专业资格证、辅修其他专业、英语通过六级、参加了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等因素都有利于就业;而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的工作预期是顺利就业的良好基础。

大学生就业率 篇5

天津:09年大学生就业率达91% 与08年持平

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安置应届高校毕业生9.4万人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到91%,与去年持平。

据介绍,今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11.4万人,剔除考研、专升本等因素,需安置就业约10万人。天津市通过多渠道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迄今已举办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招聘会100多场,实现5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就业;通过过渡性安置办法,使3万人获得见习岗位;实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支援西部计划等政策性援助,实现安置1万人;采取降低准入门槛、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措施,实现0.4万人创业。

大学生就业率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实际就业率;高校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48-03

党的十八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做出了思想指引。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进入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急需扩充高素质人才。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储备基地,成为了承载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使命。然而近十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显示,每年的未就业大学生人数(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总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成为当今大学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难题,高等学校也应该把提升高等学校学生就业率作为主要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经过了2014年727万毕业生就业难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5年又迎来了749万毕业生的“史上更难就业季,”“就业难”这个寒冬似乎还没有过去。除了15年毕业的学生外,还有2015年之前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累计需要就业人数可能高达840万,远远超过岗位需求量,同时期创业的人数不足1%。毕业生对首次入职的薪金、岗位及工作环境要求较高,自身的素质、工作能力及稳定性不强,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明显不足。大学生就业质量差,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助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谐稳定,因此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建立以政府、高校为主、社会为辅的三方协力系统,改善大学生就业情况,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深层次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高校扩招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自2000开始的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学生的总数成逐年激增的态势,有数据表明,仅2009年一年的毕业生人数就是2000年毕业生人数的5倍之多,仅2015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就达到749万,然而,就业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使得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大增加。

(二)毕业生择业出现地域性差异

发达城市和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呈上升趋势。随着政府政策的转变,毕业生对发达城市的崇拜依然存在,毕业生对相对发展较慢的地区没有倾向性。根据北方某高校对3000名应届毕业生的初步调查显示,第一志愿选择去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和地区的学生比例高达50%以上,对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的只有不到5%;在就业单位选择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大部分都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对中小企业、私企的选择性不强。供求市场的制度缺失,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工作转换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生和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寻觅,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1],降低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三)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是脱节的,间接导致了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根据中国人才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人才缺口至少在2000万,而同年仅应届毕业生应该是可以满足这个缺口的,究其原因就是,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和社会需求是不符的。除此之外,学科设置的重复性过高、专业性不强、滞后性等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

(四)毕业生个人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符

根据近几年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来看,并不存在毕业生的数量多于就业岗位数量的情况,毕业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应该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比如,就业单位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适应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我们的毕业生表现都差强人意。特别是部分学生还存在眼高手低、骑驴找马的思想,工作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使得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各种排斥,包括对个体自然特征的排斥、以学历和院校为门槛的排斥、以实践经验欠缺为由的排斥、社会资本欠缺带来的排斥等等[3]。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应多渠道改变学生培养策略

1.通过定期市场调研实时调整学生培养方案。高校按照传统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的毕业生,知识含量、行为素质、工作能力等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适当改变学生培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培养方案如何改、怎么改、改的依据是什么,就要以社会变化为依据。根据最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学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适当的进行新课程启用、学科专业融合,必要情况下采取陈旧专业淘汰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应配合高校对就业市场做出客观的调查和研究,明确市场发展方向,制定相应学生培养方案,通过市场需求指导学生培养,培养的毕业生才更有针对性、更具竞争力。

2.模拟活动提升学生就业适应性。提升学生自身就业能力至关重要。目前,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除了因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或者自身能力不足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毕业生初入职场的适应性不强。这主要体现在,工作主动性不强、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估计过高等。因此,在学生进入职场之前,在高校即可开展模拟就业活动,可以通过模拟招聘、模拟办公室等活动,帮助学生改变缺点,提升就业适应性。

3.加强就业市场网络建设。利用新时代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全方位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应该是具有全国性质的网络平台,允许大学生求职、招聘、创业和发展的平台。信息的全面性、反应的迅速性是构建平台的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信息预警机制,以及一定周期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指数,快速反应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趋势,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导向。同时社会应及时针对未就业学生开展失业登记、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等。

4.帮扶特殊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帮助“双困生”(由于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等因素造成的经济上相对贫困、学习上又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就业。以吉林省为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针对“双困生”都有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这样的培训扩展了“双困生”的朋友圈,提高了学生们的就业自信心。对于这样的群体,各高校应根据本学校存在的实际学生困难,出台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如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来帮助学生减轻生活压力、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活动提升特殊群体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各种交流培训活动扩展“双困生”交友圈和信息圈等。

5.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一直以来困扰着高校、家庭和社会,稳定、良好的学生心理情况对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前途问题”,目前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焦虑和困惑的问题,毕业生初入社会,会觉得不知所措,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导向迷茫,这样会导致毕业生工作质量较差、频繁跳槽等问题,甚至会逐渐出现自卑、自负和不平衡的心理。这样的心理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整个的就业生涯,因此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指导,首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要正面、客观的对自己做出评价,明确优点,弥补不足;其次是要依托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长远计划;同时,还要积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1.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日益加大,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尽早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完成就业与择业在当今社会的转变。作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来讲,首先要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有个明确的认知,其次,对课程设置有很好的整体把控,以北方某省属高校为例,就业指导课程自学生大一期间即已开设,从最开始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到职业生涯的策划和管理,再到对就业形势分析判断,最后还包括自荐、笔试、面试的集中引导和培训,整个的就业课程贯穿大学4年,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但是随着创业意识逐步深入学生心中,当前高校急缺的是创业指导课程的导师,因此各高校现在需要培训创业课程教师,迅速进入教学环节。

2.引导学生从就业到择业、创业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大学生想要到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难度的日益增大,创业思想逐步走进了大学生的视野,国家对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很多的扶持政策。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被放在了最明显的位置,同时创业课程纳入到学分建设、允许休学创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也反映了国家对扶持创业的积极态度。

(三)政府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1.扩大学生创业需求信息获取方式。根据对大学生进行的获取方式认知度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知度较高的有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收听电视广播、本科教学各种相关课程,而认可度较低的有省级电子邮件、门户网站的相关信息、省各大局的电话等。这也体现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多数来自于学校和身边的朋友,真正研读国家政策法规的相对较少,因此,高校应主动引导学生阅读政府文件、帮助学生理解文件内涵,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业指导。

2.政府出台优抚政策帮助学生创业。政府应积极改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学生就业。如事业单位公务员,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不缩减录用指标,鼓励大学生当兵入伍,提倡学业优秀的学生进行高层次学习等,通过这些来缓解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国家应该提供相应的小额免息贷款,建立孵化产业基地。对于有志向去西部、农村的毕业生,应在未来个人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目前在高校有“大学生当兵”“三支一扶”“特岗教师”“选调生”等,很大程度上既为国家吸纳人才,又为就业市场减轻压力。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为国家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迫使各高校管理必须尽快顺应就业市场,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各高校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抓内容。各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导下,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力争通过改善教学质量及学科建设,提升高校对就业市场变化的敏感性,自身调整的迅速性,加强政府政策导向的帮扶性,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缓解就业压力,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心理、职业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高质量建设人才。

——————————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Z2):33-35.

〔2〕赵崇毅.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视点[J].经济特区,1995,(9):151-153.

〔3〕肖云,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7):80-83.

大学生就业率 篇7

一在当今大学生中流行的几种主要错误就业观

1.“一步到位”的就业观

所谓“一步到位”, 即大学毕业后一次择业即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专业对口、收入稳定、待遇不菲、前景广阔、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就业问题, 一锤定终身式地实现理想就业, 是与分步择业和应急就业完全不同的一种就业方式。一步到位的就业之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慢慢找不着急, 不理想不就业”的就业观

这种观点认为, 第一次就业一定要起点高, 身价才高, 起点低, 身价就低, 刚毕业时较年轻有时间慢慢找, 不理想就不就业, 一旦就业就失去了择业机会。“这山望着那山高”, 挑剔攀比, 以致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忽视了择业的分步性, 把择业当做一次完整的过程。

3.“独立创业才是最佳就业”的就业观

时下有些大学生, 受一些媒体的误导, 认为进单位或公司供职是一种平庸的、没出息的就业, 是不想当“将军”, 只能当“士兵”的就业, 只有自己开公司, 当老板, 做将军, 即独立创业才是最佳的就业模式。并对此冿冿乐道, 锲而不舍。这种观点的错误, 在于过低地估计了独立创业的难度, 过高地估计了刚毕业大学生的能力, 以及忽视了当前各行各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以致于独立创业屡屡失败, 而又不屑于做一般职位工作, 好高骛远, 只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而不知道“要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将军”的道理。

综上错误就业观, 可归结为把应急就业与理想就业相混淆了;把一步就业与分步择业相混淆了;把一般就业与独立创业相混淆了。

二应明确的几种就业观的区别和联系

1.“应急就业”不是终身就业, 也不是理想就业

笔者这里所说的“应急就业”, 是指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 先找到一个自己能胜任, 且能满足生存所需并为自己今后择业打下一定基础的普通工作岗位的首次就业, 是一种“权宜”式就业。“理想就业”是指一个收入颇丰、行业前景广阔, 而且专业对口、理想志趣相符的如意职位, 是可以作为自己终身职业的工作。应急就业是理想就业的准备, 基础理想就业是应急就业的目的和归宿。

2.“分步择业”与一步就业并不矛盾

“分步择业”, 是指人的一生可做多次择业和就业的逐步选择, 由低到高、由劣到好、由差到优分几步或几个阶段, 最终实现理想就业的“分步择业”模式。它与一步到位就业的目的一样, 都是寻求理想就业, 但不同的是, 它是分步实现、逐步提高, 而不是一步到位、“一锤定终身”式的就业, 所以说两者是不矛盾的。当然, 分步择业也不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式地不断“跳槽”, 永无稳固的岗位思想, 而是向着自己的理想就业目标不断接近, 一旦实现理想就业, 也就完成了分步择业的过程。

3.“独立创业”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形式

“独立创业”是一种有别于一般就业形式的一种更高级的就业, 是指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风险意识也强且资金财力较雄厚、能自负盈亏的毕业生, 自己独立创立公司, 自己当老板的就业模式。这不是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可效仿和实现的就业模式。这种通过独立创业实现理想就业的模式, 最好是在有一般就业的基础之后才可尝试。

三当前大学生应选择的正确就业途径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提出, 当前大学生毕业后应选择的最佳就业途径, 应该是“应急就业—分步择业—理想就业”模式。也就是说,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专业技术尚不过硬、行业知识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不深、资金财力不足的情况下, 先应急就业, 获得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 取得一席立足之地, 维持自身的生存之后, 待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遇到一定的机会, 再分步寻求更好的职位, 进行分步择业, 最终实现理想就业。既不能抱着一次就业和“一锤定终身”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不能采取慢慢找不着急, 不理想就不就业的消极做法。而是以积极的态度, 锻炼成熟的姿态, 分步实现的步骤, 向着理想就业的目标前进。

以上观点, 望能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大学生就业率 篇8

(一) 就业自信心太差, 自卑感太强

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比男大学生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原本男女都可胜任的岗位也被某些招聘单位限定为“只招男性”, 这种现象强化了某些女大学生的性别自卑感。尽管她们很优秀, 学习成绩、社会活动、工作能力等方面也有不少骄人之处, 还是会在应聘时产生比男同学更多的心理困惑和焦虑体验, 导致一些女大学生在应聘之前过分强调自己缺乏经验和能力, 夸大自身的弱点, 虚拟一些未来工作中的困难, 谈应聘则心惊胆颤, 更加的谨小慎微, 无疑影响了她们应聘时的表现和成功率。

由于封建意识的隔代影响, 多数现代女生的个性特点中仍有一定的自卑情结,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就更容易出现稍遇冷落便退缩的情况, 别人语气重一点, 让她等的时间稍微长一点, 甚至让她多填几次表, 多跑几次腿儿, 她就胡思乱想, 自我认定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并不自觉地去强化这一群体的内心痛苦, 逐渐产生社会退缩心理, 从而放弃行为努力, 形成交互抑制, 即:越想就业成功, 就越怕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败情景, 把应聘视为失败的过程, 观望而不敢实施应聘行为。

(二) 就业盲目分析过多, 理性尝试太少

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女大学生就业要求过于苛刻的不平等现象, 如果女大学生自己本身就存在着对自己的认知偏差, 缺乏勇气, 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代女大学生也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完善自我, 以弥补社会在提供就业问题上的不公平待遇, 但往往矫枉过正, 限制了自己的行动。比如:1.对工作单位中人际关系复杂, 怕自己应付不来的负面影响考虑太多;2.自认为没有竞争实力, 没有面对冲突、化解冲突的能力, 害怕自己会在工作中受到别人的排挤;3.那些挑战性较强的工作岗位, 更使她们谈“虎”色变。

(三) 就业依附心理太强, 独立性太差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 女大学生们普遍具有依赖心理, 带有回避择业责任的倾向, 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 怕吃苦, 怕付出, 寄希望于家人帮她谋取一份好工作, 希望得到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 从而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 忽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在求职时担心自己竞争不过男同学, 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 往往使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这种畏难心理使其坐失就业良机。

(四) 就业期望值太高, 自身能力不足

据华东五市2007年12月份进行的一项择业意向调查显示, 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明显比男同学高, 42%的女同学找工作倾向于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 37.1%的女同学找工作倾向于高收入……特别是那些大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女学生, 在择业时给自己设定了不少“门槛”, 坚守着以防“自降身价”, 求职时往往过高估计自己。而用人单位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不愿录用, 所以造成当事者高不成低不就。

目前的就业难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难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与学生就业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 而不是大学生没有工作的机会, 女生也一样。

二、完善自身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 发挥自身性别优势, 把握机遇

女生找工作难, 不能只看到用人单位的原因, 也要看到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种种因素中, 关键的是实力, 只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 即使你是女性, 一样能找到比男性好得多的工作,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 虽然对一些身体素质要求较强或是风险较高的职业, 男性有优势, 女性在某些行业求职也有不少自身的优势, 作为女生,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 分析并确认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据此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较男生优越, 适合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女性温和和善解人意的特点, 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公关等工作;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 从事文字整理、编辑及教育工作较为出色;女性往往普遍具有温柔、和蔼、容易沟通、感情丰富且善于体谅别人的特点, 在社交场合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 知识能力强, 个人修养好, 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 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也仍能坚持长期工作等。女大学生要充分展现女性魅力, 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求职择业策略, 把握住自己的择业机遇, 善于发挥自身优势, 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方向。

(二) 了解用人单位期望值, 主动出击

作为用人单位, 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呢﹖当今企业在招聘中最理想的人才就是专业成绩出色、能力过硬、社会经验丰富、创造力强、具备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人, 女生也无妨。当然更愿意接受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同其他商品一样, 是由自身价值和市场需要共同决定的。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必须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 主动推销自己, 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就业时一旦抓住一个较为合意的机会就不应轻易放弃。其实有不少表现不算突出的女大学生, 找到的工作也比较一般, 但她们懂得珍惜机会, 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做出了骄人成绩。

(三)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自强不息

女大学生在心理、生理、性格上同男生有着一定的区别, 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 女大学生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 扩大专业适应面, 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社会适应力, 最好有一技之长, 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实际上, 女大学生无论在学业成绩还是专业发展上, 都可与男同学媲美, 甚至某些方面比男生还更胜一筹。只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客观的原因, 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却处于劣势, 许多方面都难以与男生相提并论。因此, 女大学生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 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 展示自我, 从而获取择业的成功。

很多女生找工作责怪母校不是名牌, 其实“出身”不重要, 专业和学校都是次要的, 企业比较看重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责任心、求知欲望、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无论是“专业”、“名牌大学”还是“工作经验”, 最终都要去和发展机遇、个人的努力寻求对称。

(四) 认真做好求职准备, 规划人生

在求职过程中的规划和准备, 是为了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 根据社会需求提高就业实力。女大学生们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态度, 自如地应付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必须做好能力准备、思想准备、心理准备, 增强心理承受力和科学预见能力, 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 自暴自弃。要知道, 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 (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 应该把挫折看成是磨炼意志、锻炼能力的机会, 放下思想包袱, 认真找寻失败的原因, 结合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调整目标, 争取更多的机会。

(五) 树立正确择业理念, 自我保护

首先, 要降低职业偏好, 包括就业地区、行业和岗位的偏好, 以拓宽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机会;其次, 不要过多地张扬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 而是把个人的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就业前准备的最重要内容, 用实力去取胜;再次, 要有敏锐的社会性别意识, 善于发现和敢于抵制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行为, 保护自己应有的劳动合法权益;最后是增强自我就业意识, 敢于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

求职择业的过程, 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既要有知识和实力, 还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勇气。作为女大学生, 要坚持自尊、自强、自信、自立。首先, 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 要敢于竞争, 克服自卑、胆小、怯弱等不良心理状态。其次, 在行为上, 要保持热情、端庄的仪表, 切忌羞涩、撒娇、忸怩, 或过于泼辣、随便, 无所顾忌。

求职择业的过程, 也是一个全面发现自己的过程。每个人的差异很大, 每个公司差异也很大。你如果不努力亲身去实践、去了解、去适应, 很难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在任何机会面前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多参加应聘实践, 在应聘中排除一些来自于自身的负面思维, 努力把握机会, 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成功往往建立在多次反复的尝试和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郭秀芬等.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9.

[2]王春光.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经济师[J].2006年, (1) :98-99.

大学生就业率 篇9

(一) 过剩的热门专业人才

随着前些年几个热门专业的出现, 如法学、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 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报考, 现在来说还是热门专业, 虽然就业市场需求量大, 但这些专业毕业的人更多, 就业市场已经超过饱和,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供应大于需求现象。

(二) 收入与希望值不符

很多本科毕业生, 特别是名校的毕业生, 刚刚毕业踏入社会, 天真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没有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希望自己的薪水高一些, 从而不屑于相对较低薪水的一些企业。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往往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 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三) 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明知大学生是公司将来的栋梁和骨干, 离开大学生的企业没有发展。但是, 由于应届大学生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 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大学生, 如何获得工作经验, 这是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目前, 大学生的素质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自己的专业课并不熟练;二是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 这样沟通合作的能力就有问题;三是择业期望值偏高。期望值偏高是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够完全认识自己, 他们的实际能力又偏低, 这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同时, 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渴望“孔雀东南飞”, 希望到收入多的沿海城市淘金, 却缺乏到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有调查发现, 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37.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 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7.3%;对月薪的要求上, 选择2000-4000元的毕业生就占58%。这都说明众多毕业生的眼光很高, 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二) 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时有很大问题, 专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高考指南”或是网络上都标明了“高考热门专业”。其中就包括了法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等。而按照相关专家的统计预测, 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律师人才等。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在慢慢向市场需求靠拢, 甚至像社会工作这样的专业也已开始超前设置, 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不能保证每个专业都与社会需求相符。

(三) 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应过于需求”, 用人单位也逐步提高了就业的标准。与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上就没有多少优势了。同时, 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会优先录用国立院校的毕业生, 这让不少毕业于二级学院的毕业生吃了苦头。一位叫杨吉华的博士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说, “他虽然凭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但因为没有显赫的第一学历, 不是重点大学出身, 求职时处处碰壁”。在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本科生数量急增的严峻形势下, 研究生也在扩招。不少用人单位招募员工动不动就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这使更多的本科生不得不投身于考研的洪流中。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策略探索

大学生就业之“坚冰”待破, 而“莫道今年春将尽, 明年春色倍还人”“取火莫若取燧, 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3月13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 温家宝总理三次引用古诗文, 向处于金融危机阴霾中的中国释放融融暖意, 为高校毕业生点燃了新的希望。

(一) 深化体制改革,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就业

目前, 中小企业的发展, 急需大量的人才, 这是毕业生就业的很好渠道。另外, 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工作创造条件,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为毕业生到基层单位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 建立和完善求职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 实现双方供需的资源共享。在毕业生就业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应抓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统一的需求信息库, 提高毕业生的信息化利用率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 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 合理置换冗员

1. 要根据需要引进大学毕业生

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 按需择人。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是高层次的人才, 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是中低层次的毕业生。只有恰当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做到量才适用, 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 要加强人才储备, 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阵地, 虽然许多企业面临着冗员的问题, 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 没有高层次人才,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不强, 竞争力就低下。因此, 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培养大学毕业生, 加强人才储备, 调整人才结构, 同时合理置换不能适应岗位的冗员, 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 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 深化教学改革, 使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要

高校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发展变化的就业市场,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地预测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大力发展有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

2. 加强就业指导,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座谈等多种形式, 加强毕业生求职的择业指导, 帮助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择业的合理目标。同时, 要广开渠道, 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做到既了解学生, 又熟悉用人单位, 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 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 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而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 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 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姚玉舟代表认为, 政府要构建好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比如制定出台更为优惠的人才政策,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和基层就业;让免费创业培训走进高校;推行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建立院地合作机制等等。民盟中央一份提案指出, 大学生“就业难”有一个深层原因, 即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生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国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 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必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增长和教育改革。只有经济增长了, 才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更加“适销对路”, 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 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自身素质

1. 注重综合技能的锻炼, 提高整体素质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 毕业生要想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 必须主动地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 自主创业, 建立大学生创业载体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 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 也可与企业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在创业的锻炼中,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总之, 就是让学生深入市场, 深入现场, 深入实际地去办实业、搞经营, 感受当代企业的创业氛围, 增强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 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在今年两会上, 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部分,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极大, 经济水平还不高,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 我国的就业问题一直就比较突出。再加上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 就业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在高校毕业生“市场导向、政府控制、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下, 无论是大学生择业, 还是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由市场主导就业的事实实际上已经确立, 这种机制也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更需要大学生调整观念, 找准就业定位。充分认识自我, 做好就业决策。努力学以致用, 在尽可能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前提下, 注意培养自己的形象、气质、性格、表达能力等非专业特点。

就业观念必须转变, 只要大学生从专业、薪金、地域等一些无形的框框中解放出来, 就会发现大学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就业要着眼国家需求, 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能向企业索取什么, 而是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文东茅.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1]文东茅.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2]杨宜勇.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2]杨宜勇.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

[3]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7 (4) .[3]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7 (4) .

[4]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8 (2) .[4]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8 (2) .

更新就业模式, 提高学生就业率 篇10

随着近些年大学的不断扩招, 毕业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 近几年的毕业生每年都在同步的增长着。而又因为前几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使得很多企业很多岗位都呈现出饱和的现象, 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不断地下降。

对于目前的就业压力来说, 其在近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因为城镇劳动力越来越多, 而企业都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对人才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使得每年大量的毕业生都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

对于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 存在着很多的因。而对于大学生, 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并不是很多。并且对于大学生来说, 很多人都想从事脑力劳动, 但是我国目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都分布在服务行业。这就导致服务行业找不到人才, 而大学生却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1. 大学毕业生走向基层

对于大学生来说, 在毕业之后, 可以进入到城乡基层进行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对其本身进行锻炼。并且对于这些进入到乡村的基层大学生来说, 政府还会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补贴。

2. 毕业生可以去中小企业进行发展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小企业, 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一项比较常见的选择了, 但是在中小企业进行就业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很多的限制。为了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在这些企业中得到就业, 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措施对其进行鼓励。

3. 鼓励学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完成就业

对于大学生来说, 其在毕业之后可以选择以自主创业的方式来完成就业问题,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 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是一项很不错的选择, 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就业问题做到了有效的解决。若是在创业成功之后, 还可以提供一些岗位出来, 给其他的毕业生也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使得他们的就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对于大学创业方面, 政府给出了很多的优惠措施, 使得大学生创业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三、以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来提高就业率

目前存在着很多的高校都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 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岗位, 并且还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 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企业的一些环节进行了解, 对其毕业之后, 顺利地进入到企业进行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这种模式的使用, 让大学生就业渠道有所拓宽, 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1. 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双方共同获益

在人才供需环节, 存在着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而又有很多的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去处, 企业给出的原因就是对于这些应届毕业生来说, 其本身缺乏着实践操作经验, 不能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独立地完成工作, 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才能给他们培训到位。而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难, 对于他们来说, 很少有机会去进行锻炼, 一般情况下都在学校完成知识的学习。所以, 根据企业与毕业生双方存在的问题, 所以高校就需要更改就业模式, 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 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 就可以为日后的就业提供保障。对于企业来说, 其与高校签订相关的实习协议, 使这些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在企业进行学习, 在今后对这些人才的使用上, 他们能够做到更快地满足需求, 对企业有着很大的利益。

2. 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多项选择

对于这种校企合作的实习模式来说, 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学校来说, 其可以将那些收集到的企业对学生进行公布, 然后学生可以根据其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在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最后, 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报名, 使企业完成对学生的挑选, 继而企业与学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协议, 学生在企业这段时间, 完成其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期间, 有很多的学生, 在学习阶段边学习边工作, 等到毕业的时候, 就可以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对于不愿在企业进行工作的学生, 其毕业之后仍然可进行选择, 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 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四、实现预就业的模式来提高就业率

因为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而对于企业来说, 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很严重的竞争情况, 这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与挑战。因此, 为了使大学生就业率得到提高, 我们可以建立毕业生预就业的就业模式来增强就业, 这让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并且可以使学校教育与企业进行接轨, 让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对于选择的时间得到有效的降低, 这对双方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1. 预就业模式让学生的盲目性得到了降低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而对于预就业的就业模式来说, 就是对毕业生的盲目性做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对其自身目标进行确立, 使其能够快速地提升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对工作的完成能力, 使毕业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这给高校在做好就业工作的过程中提供了一条道路, 使企业在对人才的招聘过程中, 能够做到有效、快速, 并且对培训所要投入的成本也可以得到降低。

2. 预就业可以使学生学习专业与社会需求做到相适应

实行预就业的就业模式, 可以让毕业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 可以让毕业生在此过程中对企业有所认识, 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确定, 使得在开展工作的时候, 能够做到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做到相适应。

预就业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了实践过程, 使得学生的就业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加强教学实践, 这也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基本要求, 使毕业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就具备工作能力。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直困扰着很多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使得很多人对于大学的重视度有所降低。对于企业来说, 其中有很多都在抱怨大学生素质降低, 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 为了对大学就业问题做到更好的解决, 来提高就业率, 就需要改变其就业模式。增多就业模式,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并且增加一些与企业结合的就业模式,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 让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险峻, 让就业问题成为每个高校毕业生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解决就业问题上, 我们应该摆脱原有的就业方式, 对就业模式进行更新, 对学生就业率做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并提出一些新的就业模式, 使得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可以进行多元化的选择, 解决其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就业模式,大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松懈不动摇全力以赴地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 (21) :5.

[2]钟媛, 刘健, 于静.关注“四业”,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2 (03) :37-39.

大学不虚报就业率怎么活? 篇11

不许大学虚报就业数据,教育部发文容易,但大学执行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试想,大学为什么不惜作假去虚报就业数据?搞清楚背后的动机,才能看清问题的关键。

这些年,为了尽快提高受高等教育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在教育部门的倡导和力推之下,高校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扩招。普遍的状况是,把原来的几个专科技校合并在一起就可以组建一个大学;原来的专业学院,设几个不同的专业就可以升级成为一个综合大学。为了办成一个综合大学,原来的理工农医学院,都纷纷扩建新校区,申办文科专业,结果专业重复,没有特色,满大街都是行政管理、工商管理、金融管理、房地产管理的学生;为了办成一所综合大学,几乎所有学校都不惜以银行高额贷款来扩建新的校舍校区,校园个个建得其大无比,硬件设施堪称世界一流。

校园扩建了,学生成倍地招进来了,但教育环节和教育质量管理如何?重复性的专业设置和低质量的教学管理,制造了大批无专业特长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产品。再加上就业环境不断恶化,一毕业就失业的人数必然逐年增加。但是,学校要还贷,要搞福利,要维持运营,必须要有钱。不是总能听到大学校长因为自己终日为弄钱而奔忙的抱怨吗?大学为了弄到钱,就必须要让自己在政府、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面前保有一个“光彩”的形象。为了钱,就要关心学费;为了多收学费,就要增加入学人数;为了维持尽可能多的入学人数,就要绞尽脑汁地宣示和证明自己的就业率如何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如何好。这恐怕就是中国大学(尤其是二三流大学)的行为通则。

教育部可以发文禁止就业作假虚报,但大学是否能够遵行,那取决于大学校长们的胆大程度、“多管闲事”的人们的举报强度和教育部“执法”惩处的力度。也许,在教育部的反复强调下,大学也可以不虚报就业率,但大学的生存困境如何解决呢?那才是中国大学的真问题!这难道不需要教育官员反思检讨么?

大学生就业率 篇12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西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转型必然带来新技术的发展、就业需求量的减少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必然带来新技术的创新, 新型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下降以及传统产业部门的衰落, 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这是因为, 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型产业的兴起。产业社会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提高, 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劳动力的需求量, 特别是对人力资本比较低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同时,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 传统产业的衰落或发展减弱, 新兴产业的兴起, 必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层次产生影响, 导致传统产业就业量的减少和新兴产业就业需求量的增加, 必然要求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转型, 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与产业结构的转型相适应, 才能培养产业结构转型所需要的人才, 才能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型, 为产业结构转型培养合格的人才, 才能实现“教育是对未来进行的重要投资”的目标, 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二、产业结构转型对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 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没有竞争优势。

西部高等院校是中国高等院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能主要包括培养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服务西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传承文化。经过100多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 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优化, 具有政府创办的公办高等学校, 也有私人投资的民办高等学校, 出现了办学层次性, 既有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共性又有西部地区高等学校不可替代的个性特色。但是, 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 专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长线专业, 特别是师范类专业为主, 而新兴产业, 如计算机、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新材料和新能源专业起步晚, 基础薄弱, 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院校相比, 办学理念落后、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学历层次低, 影响力差, 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比较欠缺, 不能为西部地区大学生提供就业核心竞争力, 因此, 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二) 薄弱的基础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西部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比较好, 但大多数地区, 特别是分布于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 边疆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比较落后, 因此, 这些地区的受教育者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不能平等享受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在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 经过高等教育的教育和训练, 具备一定的素质, 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地区差距, 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素质差距, 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 西部地区大学生和东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虽然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市场的挑选, 但隐形的差距仍然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三) 区域发展因素的影响。

由于受生产要素禀赋的影响,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产业结构为主, 如传统的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 以煤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以矿产为主的冶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等。这些产业大多数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 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 而西部地区发展新型产业的能力不足, 进一步增加了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 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只有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培养符合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发展的合格人才, 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同时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 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必须使培养的大学生能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的素质必须具备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应用技术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然而,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西部高等学校条件的限制, 西部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应用技术能力比较差, 缺乏对职业体验、专业实习实践不够, 学习能力不足,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能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 致使就业率比较低, 就业层次不高。因此, 必须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从当前来看, 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充分就业,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促进西部大学生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充分就业, 提高其就业能力,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作用, 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创办人民满意的西部高等教育。

(一) 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就业包括大学生就业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规划、指导、鼓励、支持和宏观调控作用, 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转型时期, 对主动适应支持产业结构转型的高等院校给予支持, 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招生计划进行科学规划, 对在西部地区,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边远山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支持。同时, 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力度,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大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力度, 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西部地区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 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的投入, 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为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奠定前提基础。

(二) 西部高等学校要积极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

1. 创新专业建设机制, 形成和发展优势特色学科。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进行计划管理, 根据专业就业情况审批招生计划, 对各高校、各专业进行计划招生。但西部高校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学生就业、社会需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等要素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 对于初次就业比较低、又不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 按一定的比例逐年递减招生计划。除传统特色专业和少数民族特色专业外, 初次就业率连续3年比较低, 不适应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的专业, 视情况隔年招生;增设符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和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型专业, 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学科发展, 开展课程建设, 形成应用技术型培养模式, 加强实习和实训工作, 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培养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和民族工艺创意产业等的发展需要的一线高层次应用技能人才,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入手,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形成应用技术型培养模式, 主要构建具有新型学科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学科、专业知识厚实、管理工作技能先进、复合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个性特征鲜明五种能力。构建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模式, 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模式、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模式和专业方向知识教育;构建管理工作技能培养模式;构建管理人才复合能力培养模式, 具体构建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创新能力模式, 构建提高管理人才必须的英语素质、计算机素质、普通话素质等;通过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提高应用技术型管理人才的经历、经验和体验模式, 提高学生的经验素质、经历素质和成果素质, 构建了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个性特征模式。

3. 构建学科知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 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 增设应用性、技能性的课程,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增加相应的课程,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专业技能、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提高就业素质、提高应用能力的机会, 从而提高西部地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 迎接严峻的就业挑战。进一步加大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进一步加大实验室配置投入, 国家和各省教育部门要加大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教育公共服务的配置, 投入实验专项资金, 西部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产、学、研”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毕业实习、就业见习、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实践、实习的效率, 提高西部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与产业结构转型相适应, 西部高等学校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要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和意识。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学改革, 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深入研究产业转型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 建设好与应用技术型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 整合资源围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积累创新服务, 建设同区域产业发展和专业集群对接的、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 集教学实验实训、技术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孵化转移推广与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 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四、结语

上一篇:近代文化侵略下一篇:品牌资产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