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2024-07-24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精选11篇)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1

2013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 创历史新高, 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年, 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被冠以“更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难题, 也是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 困扰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实质上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阵痛, 催促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 如何更好地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 对我国经济转轨产业结构的转型会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 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状况

我国是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的, 高等教育模式也从培养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2003年是高校改革后的首个毕业季, 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 比上年增加了67万人, 增长了46.21%, 是有史以来最高增长率。至2008年的5年间, 每年新增人数都在60多万人以上, 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 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以来, 新增人数有所下降, 增长率保持在5%以下, 高校扩招12年以来毕业生人数翻了5倍。预计未来5年, 高校毕业生数量还将保持在年均700万人左右 (见表1) 。

(二) 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状况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 从2008年以来, 我国各类出国人员持续增长, 5年间共有143.31万人出国留学, 其中2012年比2007年增加了25.5万人, 增长了176.35%。与此同时, 海归人员也呈增长趋势, 从2007年的4.44万人到2012年达到27.29万人, 5年间增加了22.85万人, 增长了541.64%。除2010年外, 其他年份增长速度均保持在40%以上。其中2008年至2012年底的5年间, 有77.15万人回国, 占所有回国人数的70.70%, 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的3倍。此外, 海归人员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2012年各类回国人员总数的27.29万人中, 自费生25.27万人, 占海归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预计未来5年, 我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 我国也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 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见表2) 。

(三) 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

受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不佳的影响, 2011年起我国经济增长被迫减速, 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 从2013年开始, 我国主动放慢经济增长脚步, 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着重经济结构的升级、产业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是就业岗位需求的减少, 实体经济用人需求增长缓慢, 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新增就业人数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 就业压力增大。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 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也存在差距。另外,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 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不景气, 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和企业转型, 不得不大规模裁员, 同时作为吸纳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业务量明显减少, 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 这些都给大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 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太好。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受全球性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缓慢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10年起源于希腊而波及到欧洲的欧债危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放缓到2013年的主动放缓。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造成我国许多企业收缩、迁移、裁员甚至倒闭, 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二) 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大于企业实际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于:不是毕业生人数总量的供给大于需求, 而是结构性的供大于求, 主要是大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这表现在高校专业设计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 造成某些专业的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另外, 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掌握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 缺乏企业所需的动手能力。这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严重不符, 这些无疑也增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政府机关、商贸企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大学生青睐的行业, 而制造业却少有人问津, 这便造成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的产生。作为人才需求最多的制造业却苦于应聘不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空出大量的工作岗位。这种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行业选择扎堆现象无形中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障碍, 并进一步扩大了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三)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能在一线大城市和大企业发展, 不愿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即使回到中小城市, 他们首选工作稳定、收入高、福利好的公务员和国有企业, 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或基础性岗位就业, 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四) 存在就业流动壁垒

调查显示, 我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 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动的壁垒。由于城乡、东西部地区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 且当前小城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缺乏, 导致大学生区域性就业差距进一步扩大, 造成在大城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工资较高、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健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 即使流动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即从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 反之则很难。这些制度因素都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 而忽略了有更大发展潜力的中小城市。

(五)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严重脱钩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符, 一些高校专业的设计, 并没有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的需求予以调整, 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据调查发现, 一些理工院校的相关实验配套设施严重落后, 甚至早已被淘汰, 而这种结果最终导致社会上呈现出两种局面, 一边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 一边是找不到合适人才的企业。

(六) 用人单位人才制度设置不合理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实际效用, 在招聘大学生时, 并没有从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 而只是一味的要求大学生必须拥有实践经验,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单位, 认为培养员工加大企业运营成本, 对新毕业的学生根本不予考虑。另外, 还存在对高学历的无限要求、用人条件苛刻和性别歧视等问题。同时, 一些企业不但不签劳动合同, 而且随意延长试用期, 相关社会保险福利更是没有, 薪金福利也较低。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高校、政府方面的原因, 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大学生的努力。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更好更快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和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 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 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增长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我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服务业, 这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来带动大学生就业。尽管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 但我国经济基本上还属于制造业经济。制造业目前对我国GDP的贡献率高达45%, 就业贡献率达30%。理论上讲, 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能够带动近70万个就业岗位。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占36%, 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0%~60%水平, 更低于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很落后,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要重点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着力落实和完善近年来已经出台的若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 对吸纳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关于户籍问题, 除直辖市以外, 凡是大学生就业, 所有的户籍地都应放开, 不要给大学生就业创造区域性的矛盾。解决就业平等、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要解决、消除性别歧视的问题。近年来, 国家通过系列政策, 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促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二) 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快调整学科结构,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 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现象, 首先高校应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 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 理性开设专业, 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乱开专业。最后, 学校还需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 对毕业生进行重点的指导、服务、培训和推荐。

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 这种工作的重点可以落实在推行4年职业规划项目上:第一年对入学的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 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 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要, 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 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 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的设计出发, 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及新专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 建立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三) 企业单位要根据本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选人标准, 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人才观, 抛弃用人中的生源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

用人单位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要改变不顾企业实际需要, 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心理, 真正重视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考虑单位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还要多一点社会责任感。而且, 目前正是用人单位吸纳、储蓄人才的大好时机。用人单位要动态调整人才规划, 灵活地处理人才引进、使用和储备问题。

(四)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适当的就业期望值,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全新择业观念, 把就业放在第一位

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 首先要摆正心态,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结合社会实际形势做出理性的预判, 应先就业, 然后再在就业岗位上寻找更大的发展和锻炼。其次, 要积极面对社会, 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当今社会, 学历作为成功标志的观念已转变为能力是人生成功标志, 所以大学生不能只把拥有高学历作为高能力的体现而要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认为, 社交能力、在梯队中的工作效率、信息收集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五项能力, 其中社交能力位列首位。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与他人的交往较少, 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封闭性。同时大学里人际交往相对简单, 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足够的锻炼, 这与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人际交往的较高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但社交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 社交能力是主体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和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教育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二是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以上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 对于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交往实践, 还可以把所学到的社交礼仪应用于实践中去, 将课堂上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将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补充到课堂上去, 不断提高自己文化知识及社交能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2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2010年寒假实践报告

——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一、实践指导思想

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有610万的应届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经济形势持续的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对一直比城里大学生更难就业的农村毕业生更是雪上加霜。基于此本人利用寒假时间做了一些调查,并总结出自己的看法。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二、实践时间

2010年1月18日—1月31日

三、实践方式

在喻屯镇丁庄村、孟庄、小屯等地采访村民、已毕业及未毕业大学生;

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四、实践内容

2010年1月18日在丁庄村采访以就业大学毕业生孙明(化名)。在采访中我了解到,他已经毕业六年了,是由专科升的二本,在非名牌大学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现就职于上海的一家仪表公司,月薪四千左右。谈起他的就业经历,可谓历经坎坷。由于就读的不是名牌大学,父母都是农民,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曾经考过公务员,可惜落榜了。一年后在济南的一家公司做业务员,收入甚微,与同事合租一间小房子。这样持续了两年多,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了这家仪表公司在济南的分公司,待遇提高了一些。后经自己努力工作,做出了优异的业绩,得到领导提拔被调到了上海,生活才算宽裕了。他还告诉我刚毕业时,求职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很大,觉得上大学无用,照样找不到工作。现在才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啊!

2010年1月20日到孟庄采访当地村支书询问了他们村近几年考上大学的人数以及就业情况。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近五年他们村共有四十余名大学生毕业,但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尚有十几名本专科毕业上待业在家,只有二十多人找到了像样的工作,其他的跟一般的农民工没什么区别!有三个考上研究生的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在大型企业任职,工资也高。

以后的几天我又到附近的几个村采访了几个在读大学生和待业在家的毕业生,并同几个同学交流了岁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五、实践总结

结合我采访时记下的笔记及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以下实践总结。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农民打工者及其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性

1.农村大学生期望收回教育投资。

在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一名农村大学生四年的学费是25 000元~30 000元之间,生活费以每月500元,一年九个月算,四年也是18 000元,从而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43 000元~48 000元。因此,很多农村家庭为了使孩子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从社会地层到上层不得不倾其所有去供孩子读书,并且把自己的养老都交给毕业后的孩子。因此,农村大学生期望从社会中求得一份比较好的职业来收回教育投资,偿还债务、赡养父母以及为自己将来打算。从而,他们的就业定位会高于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2.当代大学培养模式与农村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农村大学生已经开始把就业方向从城市转向农村,希望在农村建功立业,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或者其他农村地区贡献力量,但当代大学培养模式却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大学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的企业和国家机关,而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则很少,很多农林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是向往一些公司或与之相关的行政机构和研究机构。

(二)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相对弱势

1.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第一,教育经费的不平等使城市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也更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现今比较重视综合能力的用人单位更倾向城镇大学生。2001年,中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 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生城镇为1 955元,农村为1 041元。由此可知,农村初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的不到60%,虽然这些年国家正稳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牢固背景下,这种鸿沟是很难逾越的。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地区歧视使贫困地区大学生很难去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使在重点名牌大学就读的农村大学生比重偏低,即使有在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是就读于非热门专业。占较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大多在非重点院校就读,这一比重在2005年达到了63.3%。同时,高校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录取分数,如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其他地方根本进不了重点大学,更别说农村地方的学生了。这样更使别的大城市中的重点大学效仿实行本地保护主义,优先让本地大学生就读。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更认同“名牌效应”的惨烈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2.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在就业竞争中,城市学生的父母利用自己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却无能为力。北京大学“高度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后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率就越高。①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而北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学历高,职业越好,会让子女在就业和教育上更有利。这种现象更使很多单位的招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对普通公民的欺诈,使单位形成近亲繁殖。而农村大学生呢,父母都是农民,属于社会分层中的最低层,占有资源极其少,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下败北,一次次败北使农村大学生失去对社会公平的信任,对社会怨恨,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3.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学生继续教育难,从而使其竞争力小。农村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或转科三年高教育投资使绝大数学生读本科或专科后就放弃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因为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后已后继无力,急需孩子工作去拿回成本,只好放弃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学习。而城市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任务后绝大多数还有能力去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来提高竞争力。

(三)、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把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工作福利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村大学生的收益。就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较好把握就业市场,使农村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为社会服务。

2.学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人才需求。当代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的矛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只埋头怎么赚学生的钱,怎么多建漂亮的教学楼,怎么提高学校名气而忘了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时代变化来与时俱进的开设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大学可以尝试开设譬如乡村行政学,乡村社会学,乡村经济学,乡村管理学等,直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3.各种用人单位要完善用人制度和招聘制度,杜绝“姻亲”招聘,在招聘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大学生缺乏比较好的社会人际资源,只有杜绝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政府、集体企业和各种带有政府色彩的单位实行姻亲制,才会在这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4.农村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无优势情况下,避开城市大学生,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人员的就业竞争,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农村,去赢取人生。同时政府要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给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工作解去后顾之忧,实现农村与农村大学生的双赢。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需要社会的积极配合,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广大的农村学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发展观,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去。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这就意味着2009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700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寒冬”,大学生集体焦虑。大学生就业成为普通百姓、专家学者、各级政府和社会媒体的焦点话题。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更是为大学生就业谏言献策。

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姚裕群教授认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应该把学校办学、市场用人、学生择业、政府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作为这项工程的掌舵者,政府的调控是基础工程和关键步骤,因此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中,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

1.转变制度层面的观念,解除城乡二元化的制度壁垒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所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走的是“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也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的格局。城市和农村甚至不同区域的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医保社保制度等各种社会福利制度都不相同,城市的各项制度明显优于农村,发展快的地区各项制度明显优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城市。所以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城市,涌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基于大学生就业困境,政府大力呼吁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去基层就业,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农村、基层以及发展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大学生。但是,二元化的制度壁垒如果不打破,所谓的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和基层就业的政策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而无法付诸实践。政府只有转变观念,打破城乡二元的制度局限,从制度化层面上拓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为大学生创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这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有力举措,也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通过各项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消除人为限制毕业生自由就业的障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转变经济结构层面的观念,优化经济产业结构

在我国经济中,产业比例不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地位,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产业农业科技含量低,能吸纳知识性人才就业极为有限。第二产业工业,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技术型(蓝领)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如果产业结构那么渴求蓝领,即便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大部分人还是难逃当蓝领的出路,而做一个蓝领并不一定需要高昂的上大学投资,职业教育就可以做到。

薛涌在《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里指出,自1960年代以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那些高中毕业生能干的大多是服务业中的低端工作。经济平权已经为习惯了从事蓝领的家庭提供了上大学的保证,提供了他们阶层流动的可能性,但是这些劳动阶层缺乏对教育文化的认知,难以逾越的文化障碍使得这些阶层的后代还只能在麦当劳、沃尔玛里做售货员、清洁工等等。

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根本途径,只有把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才能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政府势在必行。

3.转变和高校关系层面观念,成为高校、大学生、市场的纽带

3.1 政府应谨慎调整高校招生计划

1999全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扩招计划,高等教育在中国走向大众化阶段。表1是98—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情况:

大规模扩招必然会有大量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表2是1997—2004年高校毕业生情况:

表1、表2来源:1998年—2001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和教育部学生司有关文件。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Archive_view_53_28832.html.

理论上讲一个国家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是和这个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致的,近十年来我国平均GDP增长率8%左右。由表一、表二的数据以及我国十年来平均GDP增长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政府的扩招计划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

高校扩招的另一个负面效应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部分高校在没有相应软硬件的情况下盲目扩招,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没有竞争的砝码。

普及高等教育固然是好,但政府在调整高校扩招计划时,必须考虑到以经济为首的综合国力的承受能力,2008年10月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在发布会上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这也是教育部首次承认扩招过于急促。高等教育的普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会引发以就业艰难为导火索不利于社会安定事情,例如人们对教育的怀疑,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今年重庆近万名考生放弃高考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2 建立和高校相联系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政府正在努力从各方面逐渐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如包括铁道部、商务部、国资委在内的11个部委共同举办“官办”的13场专场网络招聘会,联手促进今明两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出台相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等等。

但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政府应成为人才市场、高校和大学生间的桥梁纽带。政府应该把市场需要的人才信息反馈给高校,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决定所设置专业、开设课程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的方向。相对于市场而言,大学毕业生是个弱势群体。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定法规规范人才市场,从法制层面上切实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利益。

4.结语

正如本文开始所言,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庞大工程,在这项工程里,政府、高校、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都应担负不同的责任,并不是哪一单方的责任。只有各方都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成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考验。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观念的转变,关于高校、毕业生个人等方面的观念转变还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李长安.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缺失[J].中国社会导刊,2006,(04).

[2]黄丽娟.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的责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02).

[3]章洵.解读就业促进法[J].法制与社会,2007,(09).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4

1 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围绕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这一主题,我们遴选了湖南三所开办电气工程专业历史在15年以上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它们是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以及湖南工程学院。我们通过连续三年对电气工程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比较真实的数据。

一是,就业的难度在增大。就业的难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毕业生就业成功的时间在延长。如湖南工业大学,在2013年,在当年的11月,就有20%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而到了2014年,在当年的11月,只有10%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到了2015年,在当年的11月,只有不到5%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在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就业成功的机会的时间也在延长。其二,毕业生就业成功需要的求职机会在增多。如湖南工业大学,在2013年,一次就业机会就成功签约的毕业生比率只有10%,2014年,这个比率降到7%左右,到了2015年,这个比率只有3%。湖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2013年,一次就业机会就成功签约的毕业生比率在15%,到了2014年只有10%,到2015年则降到了5%;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形也基本类似。其三,毕业生就业成功需要借助外力的人数在增长。如湖南工业大学,在2013年,通过家庭实现就业的比率在10%,到了2014年,这个比率达到13%,到了2015年则超过20%。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形也基本相同。其四,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的可能性在降低。比如女生的就业难度显著提高。如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女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比率是70%,到了2014年只有60%,到了2015年则降到45%。

二是,就业的选择面在缩小。就业的选择面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选择的行业和单位数量,还有岗位的数量和质量。如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毕业生可以进入的行业在收窄,进入电网的学生比率在显著下降。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况也非常类同。单位数量也出现不同程度地减少。如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来校招聘电气工程的单位有100多家,到了2014年降到80多家,到了2015年则减少到50多家。岗位也出现大幅度的变化。2013年,提供电气工程的岗位数量超过1000多个,到了2014年降到800多个,到了2015年只有不到300多个。

三是,毕业后就业稳定性在下降。随着进入电网和发电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减少,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其它行业的人数则大幅度增加。这些新兴的就业行业包括制造业、电力设备公司以及服务业。进入新兴就业行业的毕业生稳定性逐年降低。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2013年,有60%的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新兴就业行业,但半年后跳槽的比率达到50%;而到了2014年,65%的毕业生进入新兴就业行业,半年后跳槽的比率达到55%,到了2015年,70%的毕业生进入新兴就业行业,半年后跳槽的比率达到60%。湖南工业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半年后跳槽比率都在逐年提高。

2 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2.1 传统就业部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电气工程毕业生出现的这些就业困境与传统就业部门发生的深刻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电气工程专业传统的就业部门包括电网、发电厂(火电、水电等),但这些年,这些部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电网,过去对于电网子弟是有特殊的照顾政策,相当长时间只要是本科毕业,通过地方电网基本的资格审核就可以成功入职。但从2013年开始,国家收紧了进入门槛,所有进入电网的毕业生都必须参加国家电网的统一考试,并达到达标线才有资格进入复试。我省许多选择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大的比率是电网子弟。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2013年,进入电网的毕业生在30%,到了2014年只有20%,而到了2015年降到10%。而对于电网子弟,2013年到2015年,进入电网的比率从95%降到70%。发电厂,特别是火电厂,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发电厂在逐年缩减,用人需求也在逐年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电气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如进入湖南大唐的难度就在逐年加大。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湖南大唐的比率,2013年在2%,2014年为1%,到了2015年只有0.5%。

2.2 新的就业部门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

对于电气工程毕业生,这几年新兴的就业部门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用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进入制造业的比率在增长。湖南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比率2013年在10%,2014年达到15%,到了2015年则达到25%。但进入制造业的这些毕业生稳定性非常差。2013年,流失率在50%,2014年在60%,到了2015达到65%。分析原因,主要是作为电气工程就业新兴部门的制造业等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其一,岗位主要集中在设备维护和保养部门。这些部门通常实行两班倒,工作比较累,而且比较单调乏味。其二,待遇普遍不太高。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要获得较高工资,需要大量的加班。其三,对于专业的应用不够多。毕业生毕业后非常希望能在工作中应用专业知识,但制造业提供的设备维护岗位对于电气专业的知识应用不是很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满足度不够大。毕业生在比较电网和制造业岗位时,自然而然会对电网岗位情有独钟。

3 解决思路

为了应对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困境,根据这几年我们探索的一些方法,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电气工程毕业生成功就业。

其一,从就业观念入手,转变毕业生固有的就业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毛泽东也强调,“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2]我们应该适应现时代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公开招聘上的新变化以及薪酬待遇上的大幅减少和规范化趋势,并抓住可能代替以往以电网、电厂、钢铁冶金等为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主要部门的新兴就业部门的蓬勃发展现状,从这些新兴就业部门在发展空间、工作安排、薪酬待遇等相对于传统就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出发,从就业的实际获得感入手,让毕业生在取得实际“利益”的获得感的同时,改变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陈旧就业观念,大胆选择新兴就业部门,从而实现更高就业质量。

其二,从现有电网政策入手,提前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随着国家加大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的力度,国家电网公开招聘的力度也相应在加大。这几年,凡是要进入国家电网的毕业生,都必须按照统一招考安排,参加统一笔试和面试。这里面,所有电网子弟概莫能外。这种公开招聘客观上阻断了电网子弟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国网的通道,但却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了进入国网的可能性。通过对这几年国网笔试和面试题目的研究,我们发现,这和现在公务员考试比较类似,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提前培训达到目的的。由此,我们认为,为了增加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国网的比率,可以按照国网提供的考试大纲,由学校出面,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课程资料,在大三就开始提供相应课程的培训,提早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

其三,从毕业生不同类型入手,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毕业生有不同的情形,这是毕业生的常态。我们应该按照不同毕业生的实际情形,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于有着专业提升潜力并立志从事专业研究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前在大三对这些学生提供考研培训和指导,并在其考研准备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方便;对于对专业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前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指导,在未来职业选择上提前提供相应的非专业方面的培训,比如管理技能、人际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其在毕业后可以适应非专业方面的工作需要;对于一直以来处于就业劣势的女生,我们可以提前在大三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辅导,让其改变固有的专业就业观念,比如疏导其接受进入新兴就业部门的一般工程技术岗位;而对于想从事电力行业而可能在将来通过电网公开招聘无法通过考试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其进入电网下面的事业单位或工程建设企业,虽然说可能没办法解决编制,但在工作中一样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并获得相应的可观报酬。

其四,从开拓新兴就业部门入手,增加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国家电网的大改革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电气工程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巨大的市场前景。这里面,主要是一些新兴电力设备公司、各种新兴电类服务部门、国家在“一带一路”的许多大工程等。作为学校就业部门,应该主动适应这种新趋势,主动对接这些新兴就业部门。比如通过参加各种民营电类招聘会、民营电类展销会、国家“一带一路”推介会等主动了解新兴就业部门的人才需求,在不断提供毕业生的同时开拓新兴的就业市场。

其五,从与老牌电气工程强势院校合作入手,着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在长期的发展中,因为国家的倾斜政策,在电气工程专业就业市场中形成了一些老牌的强势院校。在新时代,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由此,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必须主动去适应这种趋势,并想方设法通过与这些强势院校的合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在湖南,电气工程老牌院校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我们可以借助其通用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就业平台,与用人单位取得亲密接触并获得其合作意向。比如这些院校每年定期举办的双选会和大公司的专场招聘会。

其六,从地方电力系统入手,挖掘毕业生就业机会。地方高校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毕业生的当然出路。地方电力系统在国家电网大改革的背景下,一些电力系统的服务机构和下属关联公司对毕业生的背景开始放松要求,这对于地方高校电气工程毕业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主动和地方电力系统对接,了解其需求,在大三开始通过输送学生开展课程实习实训,让地方电力系统提早了解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大四选择毕业生打好基础。

摘要: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困境。主要原因是传统就业部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新兴就业部门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解决的思路要主客观入手,从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到学校就业部门主动作为。

关键词:地方高校,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5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1引言

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高于理工科学生,这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如何进行文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就成了综合类高等院校就业部门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本文以内蒙古几所高职院校2011年文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为样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希望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工作提出一点新思路。

2 调查问卷结果

2.1 欠缺的素质

临近毕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参加人才招聘会或者收集网络招聘信息进行就业的准备。他们在推荐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查,总结自身的不足。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认为自己最欠缺的就业素质有哪些?”,结果表明:22.56%的学生选择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57.1% 的学生选择了“缺乏工作或实习经验”,4.51%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4.5% 的学生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取得不足”,一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和“承受压力、客服困难的能力不足”。

这种现象说明企业在用工时考虑更多的是员工培训成本的降低。企业更希望员工一参加工作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先熟悉、再适应、后创造的新手。而在校学生,尤其是文科大学生,往往欠缺的就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和组织社会实践的锻炼。

2.2关于就业地域的选择

调查显示,45.86%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17.3%的学生选择了去北京抑或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就业,30.83% 的学生选择了留在大学就读地,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农村工作生活。这说明我国的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依旧存在,教育媒体的引导作用不凸显,没有将需要的人才引入到人才需要的地区,一些大学生只是想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意识到蜗居的现实和竞争的残酷。相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会有更多地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使自我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所以,高校就业指导应起到积极地宣传作用,做好人才分流和大学生择业心理疏导工作,为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平衡做好推手。

2.3关于薪资的选择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资问题上,调查显示:25.56%的学生选择了初次就业的薪资区间在1000-2000元,42.86%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区间在2000-3000元,21.05%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区间在3000-4000元。较少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区间在1000元以下和4000元以上这两档。这说明大学生可接受的意向薪酬更趋于合理化,学生意识到现实条件下能力和薪资的结合已越来越紧密,片面地要求高薪是不切合实际的,唯有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充实自己才是个人薪资能力天平上的有力砝码。

2.4关于择业前最关心的因素

调查表明,毕业生在择业前最关心的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44.36%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28.57%的学生选择了“工作是否稳定,有三险”。做出这样选择的绝大多数是女生,这和文科类学生中女生数量占相当大的比例有关;14.29%的学生选择了“薪酬待遇”, 6.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岗位和专业对口”。只有6.02%的学生选择了“工作条件和环境”。这反映出大学生的择业观日趋成熟,学生更加重视个人的自我发展,并不将经济收入作为首要因素。而让人尴尬的是,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没有优先考虑所学专业,只是以先工作挣钱为首要条件。这要求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积极进行引导,在专业设置上要更多的与社会需求接轨,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5 关于就业前景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对就业前景态度持“有压力但可以客服”观点的占大多数,为接受调查人数的57.14%;认为前景“非常乐观,充满信心”的有23.31%;“非常悲观,不知何去何从”的毕业生比例为16.54%。这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重的现状有很大关系,如果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不理想就会更加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关于如何解决就业困难

本次调查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关于在“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上增加了学生自我表达的内容。学生可以分析社会现状,进行角色转换(如招就主任、校长、市长等)考虑就业难的问题。问卷显示:44.36%的学生选择了“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少”,10.53%的学生选择了“企业的不重视”;8.27%的学生选择了“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剩下的少数学生分别选择了“综合素质低”和“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在“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上,8.12%的学生选择了“职业资格的认证”,23.99% 的学生选择了“了解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14.02%的学生选择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26.57%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14.39%的学生选择了“政府宣传、舆论导向,增加企业对文科大学生软实力的重视”,12.92%的学生选择了“明确自身定位,争取做到人有优我有特”。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不能光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去解决,社会和政府的引导、舆论的宣传也因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文科大学生在择业前也要先做好定位,了解社会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除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外,大学生还要具备勇于面对挫折、提高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来解决困难。要增加就业自信心,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拓展思路,放眼未来,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勇于承担风险,凭能力就业。学校也可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普及课程,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实操性,提高學生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邓晓丹.孟桂云.文科大学生就业瓶颈与职业素质养成[J].现代教育科学,2007.

[2] 熊永忠.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困境[J].教育科研,2008.

浅析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篇6

一、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用人体制的弊端

1.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要求过高

很多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以很多条件作为门槛, 如四六级过级情况、是否是党员、在校期间获得何种奖励, 是否有过工作经验等。这些条件的制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筛选出较优秀的人才, 但大部分的毕业生具有很大的潜力, 只因为没有满足上述条件而被淘汰, 使得他们的潜力遭到遏制甚至被埋汰。

2. 社会就业风气不良

时下整个就业市场都刮起了功利之风, 有条件有关系的毕业生通过各种途径涌向比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 一些有权的中间人利用职务之便以公谋私, 靠办工作来增加灰色收入。这就剥1夺了其他本来有资格有实力的毕业生的升迁与发展, 这种做法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就业市场紊乱, 就业不公平加剧。

(二)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对接偏离

有些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设立与撤销, 急需的专业没有及时设立, 专门的人才不能及时得以培养并输送出去;有些学校的专业内容已脱离社会发展, 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造成了资源与人才的浪费。

2. 高校与社会信息不对称

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尤其是当地经济结构、层次、前景及各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高校的专业教育带有盲目性, 缺乏指导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只能带来就业的分散与滞后。

(三) 大学生自身缺乏就业的前期准备

1. 个人能力欠佳

大学生的求职能力是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说专业技术能力是一个孤独求败的武林高手的杀手锏, 那么求职能力就是擂台上的一次自我广告和自我营销。大学生不会包装和推销自己不能不说是一个悲衷。任凭你满腹多少经纶, 那种怀才不遇的酸楚只有自己清楚。

2. 缺乏良好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存在的问题, 表现为高不成低不就。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争相前往大城市里收入高、职位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企事业单位。一些中小城市、规模不大但却很适合一些人的单位却很少被问津, 这样的趋势导致部分企事业单位就业“过热”, 不利于地区间资源的分配和经济的谐调发展, 同时也影响就业市场的就业秩序和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研究

(一) 构建合理的用人体制

1. 大量吸收有潜力毕业生

能量越大就越不稳定, 高端人才往往凭借着能力优势受单位和环境的制约很小, 受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影响却很大, 频繁的跳槽会使用人单位投入的财力和精力付之东流, 也会造成人才储备断档, 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用人单位应考虑在合适的条件下大量吸收具有潜力的毕业生, 这部分人比较踏实, 在工作环境和待遇能够比较好的被满足下, 他们往往会长期的工作在一个单位且保持一个良好的业绩。

2. 整顿就业市场, 提高服务质量

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目前就业市场的权钱交易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遏制不良之风的蔓延。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环节的运行。“近亲繁殖”等问题一方面影响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 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其他许多优秀的人才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二) 明确高校教育目标

1. 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 人才培养应当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开办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内容, 大力贯彻素质教育。

新老专业中理论与实践环节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大学课堂要与中小学教育区别开来, 要体现出大学学习的自主性, 互动性与创作性, 根据办学层次及定位, 形式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下大力度抓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

作, 切实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深入到教学计划中, 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性、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将整个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培养过程, 既能使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尽早感受到就业变化带来的紧迫感, 又能使毕业生有一个适应阶段以提前作好相关的准备。

(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就业实力

1.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应具有就业的紧迫意识, 书到用早方恨少, 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 博览群书, 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 实践出真知, 大学生应在实践方面锤炼自己, 包括动手能力、自我推销能力、交际能力与协作能力。

2. 保有平和的就业心态。

就业市场瞬息万变, 海量的就业信息与各地面试奔波考验着每一个毕业生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 更考验着心理承受力, 毕业生应该具有耐心, 坚信道路虽然曲折的, 但前途光明;其次, 女性大学毕业生自身要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以市场为导向, 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发挥自我优势, 以主体的姿态努力寻求就业机遇。

参考文献

[1]梁树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分析指导[J].消费导刊, 2009 (1) .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7

关键词:就业困境,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 面临就业和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膨胀。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65万人, 比去年增加16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该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家庭幸福和高校办学, 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2016年5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如何保证大学生平稳毕业、实现就业,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 在史上“最难就业季”背景下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并进行对策分析, 无疑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具体表现

经济新常态下, 结构性不平衡正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为突出的特征。主要在供需结构、就业领域、专业方向和就业区域等方面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1.1 供需结构性不平衡

供需结构性不平衡, 并不是说真的供过于求, 而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错位, 呈现结构性不平衡。一般大学毕业生经过高等教育, 对自身期望较高, 对于工作待遇、薪酬要求也比较高, 热衷于事业单位、公务员等, 但这种有编制、工资待遇高又有保障和发展前途的工作机会毕竟有限, 而其自身能力有限, 也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了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员工的局面, 呈现出就业的“双重缺口”困境。

1.2 专业领域不平衡

无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家长, 在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存在着“偏重白领, 轻视蓝领”的倾向, 专业选择上多倾向于选择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热门专业, 而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则门可罗雀, 导致专业人数分布不平衡现象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一大怪状。其实, 所谓的“热门”、“冷门”专业并无绝对的划分,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部分所谓的“热门”专业反而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年, 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等六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较低, 而且美术学专业已经连续3年都被亮“红牌”专业。而这些专业中, 不少专业就是当初高考报考时备受家长和学生青睐的“热门”专业。

1.3 就业区域不平衡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他们更倾向于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去工作, 而对于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不愿意去。而随着国家中西部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旺盛人才需求。据调查, 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5届的55%。其中, 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46%上升为2015届的48%。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从58%上升为61%。

此外, 高等院校的分布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一般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大城市。据统计, 在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 全国先后有117所高校跻身中国大学百强。其中, 仅仅北京 (23所) 、江苏 (14所) 、上海 (9所) 、陕西 (8所) 、湖北 (7所) 和广东 (7所) 六个省市就占到总数的58%。高校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 直接带来了就业区域上的不平衡:北京、上海、广东等区域人才供给充足,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高校分布较少, 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2 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成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 (信息技术、教育和医疗等) 发展强劲, 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制造、建筑等) 面临挑战。《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排前十位的就业行业中, 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比例快速增加, 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下降。脱胎于传统“精英教育”我国高校由于体制、意识等多方面的桎梏, 在学科和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动机和能力, 从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结构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结构之间出现了结构性不适应。

与此同时,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 由此也导致不同区域对人才需求在数量、质量、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上的不均衡, 再加上高校人才培养缺乏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 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2.2 单位因素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正处于“买方市场”时期,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过高, 一般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的需求, 如, 工作岗位只需要专科生即可, 但是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最低标准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 用人单位还会增加很多门槛条件, 如:专业成绩、英语四六级,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党员等, 用人单位实际标准进一步提高。他们不仅要求大学毕业生学习成绩好, 还注重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还要求大学毕业生对工作有有责任心, 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甚至有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如“性别歧视”、“身高歧视”等各种用人歧视现象。由此导致很多有潜力的大学毕业生, 尽管其本身综合素质非常优秀, 但因为外在原因而没有办法顺利就业。

2.3 学校因素

我国的高等教育脱胎于精英教育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更加注重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 而面向应用型需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此外在教学方式也存在着“重理论, 轻实践”的倾向, 一般采取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 导致培养的学生学习成绩好, 但实践动手能力差。

另一方面,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配备不够, 缺乏必要的科学系统的职业培训和指导。现在大部分高校, 专业就业指导人员配备比例远远达不到要求, 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 只针对毕业生, 而忽略大一、大二的在校生, 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很模糊, 也没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进入毕业生, 面对就业压力, 好多学生不愿意积极面对, 有种消极反抗心理。同时, 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 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职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职业指导人员数量与质量不足、职业指导课程不受重视……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指导工作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

2.4 大学生自身及家庭因素

2.4.1 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心态

现在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是被宠爱的一代, 学生独立能力差, 不能吃苦, 对于就业缺乏良好的心态, 导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都希望去大城市岗位稳定, 收入高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 对于中小城市单位及私营企业单位无人问津。大学毕业生只选择高收入又轻松的工作, 对于待遇差以及比较辛苦的工作不愿意去, 宁可选择在家待业。所以大学生就业差, 不是指大学生完成找不到工作, 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也就是选择性的失业。

2.4.2 家庭溺爱环境

家庭溺爱环境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习惯性包办孩子的一切, 孩子也习惯性地依赖父母。大学生毕业, 很多父母早早地为孩子安排了工作, 或者为孩子安排了他们以后的道路。大学毕业生, 对于找工作都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有的甚至对于毕业工作很鄙视, 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环境比较好的大学生, 无论父母还是大学生自己都倾向于先待业, 等待父母找到一个收入高并稳定的工作单位, 或者待业出国等。

3 高校就业指导机制改革

(1) 高校专业设置应紧密联系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与时俱进, 对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对于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还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如组织能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等, 注重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学生就业意愿、长期合作单位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不断了解、追踪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分析社会需求与高校学生实际能力供给之间的差距, 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最新信息, 不断缩短学生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让学生面临毕业, 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能尽快的适应社会工作模式。

同时, 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分布在大学的每个阶段, 不仅要关注毕业生就业, 要从大学生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从大一开始, 让每个学生制定大学生职业规划, 并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 来加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以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

(2) 高校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连接点, 是产品和市场的连接点。高校作为单位和毕业生的连接点不仅要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 为用人单位推荐其需要的毕业生, 也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 如组织校园招聘会, 用人单位宣讲会, 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有个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双方一个选择的机会。同时,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 从大一开始, 培育自己的“学生产品”, 包装自己的“学生产品”,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择业观。并且, 就业指导不仅是针对应届毕业生, 也是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人社部: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就业压力大[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2-29/7777149.shtml, 2016-02-29.

[2]张迪.“最难就业季”再现[N].中国城市报, 2016-05-16.

[3]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 2016, 39 (5) :159-163.

[4]林晓新, 游少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以惠州学院服装系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 19 (2) :83-84.

[5]屈雪琴.基于期望偏差的“大学生就业及企业用工”失衡的研究[J].中国商论, 2016, (12) :188-190.

[6]新华网.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就业重心发生啥变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r/2016-06/13/c_129057939.htm, 2016-06-13.

[7]索红.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5 (7) :10-12.

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8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就逐步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仅2014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就有727万人,如果加上2013年及之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则需要1000万以上的就业岗位,新增就业人口的显著增加最终导致了与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可以预计,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另外,据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青睐于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同时由于求职的大学生人数激增,用人单位在选择求职者时就有了很大的空间,这样就会使得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提高,因此2014年被称为“史上就业最难年”。

二、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毕业生自身定位与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首先,在1999年扩招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属于 “精英式教育”,大学生都是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方式考进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那个年代,考上了大学就等同于找到了一份高薪、稳定、体面的好工作。但是扩招之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到就业市场,导致竞争激烈。但是不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 “精英式教育”阶段,还没有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使得毕业生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不愿去基层工作,不愿接受压力大、工资待遇不高的工作,忽视了自身的职业发展,一心想找一份在大企业的工作。

其次,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对自身的性格特点缺乏准确判断,不能全面分析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自身的职业兴趣等。所以,大学生们在择业前不妨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等方式对自身的性格特点、 兴趣、特长等作一个深入的剖析和总结,以便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同时,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很多大学生会因此而感到自卑和沮丧,甚至想要放弃。其实就业既是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经受社会考验和磨砺个人意志的过程,受到挫折后,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和充分的自信与勇气,认真分析失利的原因,然后调整目标,争取更好的机会表现自己,要始终抱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信念,积极面对自己的求职之路。

再次,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岗位的过程中一味追求专业对口,这样就人为缩小了可选择的行业与领域。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专业技术性岗位对专业有严格的要求,其他很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并不高,并没有将专业放在比较高的位置,很多就业岗位更为追求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最后,由于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普遍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忽视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毕业生眼高手低,实际操作能力弱,专业知识单薄,严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高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怪象。

2、用人单位不科学的用人理念

首先,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用人单位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但不是所有单位的所有岗位都需要高等人才的。同时,由于人才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 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最终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为了标榜自己注重人才的引进,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顾实际需要,盲目提高用人标准,过于追求高学历,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找研究生。

其次,很多用人单位追求“招之即用,用之有效”的用人原则,缺乏人才储备意识,觉得大学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不能立刻胜任工作,需要有一段较长的培养时间, 才能创造出经济效应,因此不接收应届毕业生,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就造成毕业生求职的困境,没有岗位工作经验就没法从业。从目前的供需市场看,用人单位明显处于处于强势地位,很多企业都存在不遵守劳动法规的现象,如用工制度不合理、缺乏基本的社会福利、起薪较低、升幅不大,这都不利于吸引高素质的毕业生就业。

3、错位的人才培养结构

首先,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的是专业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更多地专注于专业理论知识讲解,而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重视不足,忽略了对大学生自身创造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自我教育,最终导致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差。

其次,高校一般是当学生入校时就已经将大学四年的课程都安排好了,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机动性。高校教育中的专业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滞后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导致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缺乏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不了解企业运作、企业架构和业务流程,缺乏系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最后,部分高校还会出于一些如经济效益的目的,超计划招生。这些都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与社会发展对复合实用型人才需求不匹配的原因,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的不对等,从而使得毕业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使得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的同时,就不得不面对失业。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

在人才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大学生必须要合理定位自身的优劣势,理性选择用人单位。首先,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明白考上大学只是为就业做准备。大学生从入校的那一刻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明确进入大学不是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开始一段新的学习历程,从大一就要着手职业生涯规划。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面试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以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越来越直接, 大学生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就越来越迫切。学校要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认清自身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特点与不足,并针对不足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从而能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掌握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与法规, 学习一些求职、面试等方面的技巧,作好求职择业前的准备,适应社会职业需求,处理好择业、就业、创业的关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2、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在用工方面的引导,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帮助企业制定合乎企业发展要求的招聘条件,不过高或过低地招聘人才,帮助企业制定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要既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又能避免产生人才的浪费。适当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政府应当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去西部,去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工作,在这些工作中锻炼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缓解一、二线城市的就业压力,又可以使得基层能够聘用到高新技术人才,从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此外,出现就业压力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的人才, 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不了解招聘信息。因此,政府要通过建立统一的人才供求数据平台,使得供需双方都能够在此平台上查找符合自身要求的对象。

3、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阵地,还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高地。高校不但要接收学生来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还要将培养的学生输送到社会上去,为社会创造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高校也应该将目光投向市场,不断引入最新的知识成果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需要高校为其提供根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瞄准社会需求的,这也是导致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需求方的需求为导向,同时要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积极组织有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的指导工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对职业规划教师的培养,使这方面的教师拥有更加熟念、更加专业的业务技能。对学生的引导不能仅仅关注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学生思想方面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所以现在的大学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需要增加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形成全体教职工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良好局面。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篇9

一、大学生就业遇到的三个问题

现今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尤为严重, 在校期间个个自我感觉良好, 在离开学校不久的工作岗位上很多人都会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的马虎而闹笑话。因此, 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大学生就业之难究竟难在何处。

(一) 高校扩招相关专业人数过剩

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不仅仅是学生数量大幅度的增加, 同样高校数量也相应地水涨船高。各高校为了提升学校实力不断开设新专业, 这就使得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数量繁多, 学科质量参差不齐。这一现象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严重后果, 具体如下:

第一, 大学生专业知识不精。教育的大众化总是有得有失, 数量上的提升不等于质量的提升, 原本小教室的探讨演变成现在大教室的一言堂, 其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 相同专业学生相对过剩。由于高考扩招高校数量也在不断地扩张。大众化专业的设置已成为高校的必选。虽然保证了国家的招生计划, 但在未来的几年里同专业的毕业生会因为数量过多而找不到工作。

第三, 潜在的社会不良影响。由于高校扩招, 入学门槛的降低这意味着很多过去考不上大学的同学也加入到了毕业后的竞聘行列中。只要你的家庭有一定的背景, 他们就会因大众化教育而得益。问题是社会的工作岗位是固定的, 显然没有背景的学生就被无情地拒绝在就业大门外。

(二) 毕业生实际办事能力的欠缺

如今招聘者往往不在意你的学历多高知识掌握多全, 他们在意应聘者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没有企业愿意浪费自己的资源, 企业和单位都希望自己招聘的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什么大学生的素质没有达到预期, 原因如下:

第一, 思想意识上的放松。高考是我们国家最严格的考试之一, 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经历这样残酷的考试, 谁都体会过高考时的辛苦。毫无疑问高三学生是最苦的, 也正因为高三的拼命努力学习让所有的学生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 当他们一进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加上师兄学姐给自己灌输的大学生活, 他们会了解到大学的学习环境是如此的轻松。此时他们将自己过去所有的学习状态全部丢掉了。针对这点, 大学生心里最清楚, 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绝对不会比一个高中生的学习时间长。

第二, 学科考试制度局限。大学生在学校所有学习的评判都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 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对这门学科的绝对认定。成绩合格就算学科完成, 反之则不过。由此看来现存学科考核的评定关键是分数, 这样死板的考核方式早已不适合时代潮流。死记硬背早已是大学生的法宝, 凭借记忆就能过的考试, 这样的考试分数能代表一切吗?这样的高分能说明这门学科掌握得很好吗?明显这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 要抱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以及思维定式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大学生在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上有不足, 因此在择业时应首先考虑自身不足, 正视困难与挫折, 调整就业期望, 使之符合社会实际需求。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的需要是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 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与自我特征, 调整心态, 正视现实, 冷静妥善择业。这当然是一名成熟实在的大学生应有的态度。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业观陈旧, 他们把进大城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作为首选;而需要人才的乡镇企业、农村、西部及艰苦的岗位却少有人问津。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曾一度被人们看作是天之骄子, 高考也被当时所有年轻人认为是跳龙门的道路之一。很多大学生都有着一种优越感, 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因为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在未来择业过程中早早确定了价值取向, 那就是一定要找体面的工作要找拿钱多的工作。有一个问题被忽略了, 这就是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大学生早已不是稀缺品, 现在稀缺的是优秀大学生。一边用人单位招聘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另一边是大学生苦于无奈没有理想的单位, 这种自愿性失业的现象日趋严重。

二、当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 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又要具有前瞻性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专业的调整, 专业面不能太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应有一定的前瞻性, 不能只依据3-5年的市场状况来决定一门专业的存废, 现在冷门的专业将来可能市场需求很大, 现在热门的专业将来也可能变成冷门。同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 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 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 使得专业设置更加优化。在人才培养上, 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 加强各学科的融合, 建立学用结合的培养体制, 依据企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决定性环节,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应该成为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推动者和主导者。一是启动新一轮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实现宏观调控;二是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三是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 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四是突出学校办学积淀和学科专业特色;五是通过不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升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 加强大学学习阶段的能力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学习的基础, 高等教育的最大特征是专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通过专业教育的形式来实现的,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 让大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能培养其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发学习思维, 养成学习习惯。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优劣, 对于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 克服就业的被动局面至关重要。

1、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对其能否顺利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但当今时代科技发展以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知识爆炸时代, 仅靠大学四年所学已远远不够。所以, 当代大学生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下去, 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刻苦探求新知, 加快知识更新, 用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全新的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使自己不断地完善其不足, 满足新时代的人才要求。

2、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取胜条件。

所谓综合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所拥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职场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实现就业, 大学生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同时为了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还必须拓宽知识面, 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要尽可能去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 并且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积累处事办事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和职业变化而使得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3、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条件。

现行的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中, 必须始终突出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时代的更新保守陈旧的思维必须抛弃。同时必须明确“社会需求是导向, 能力培养是核心, 学生发展是根本, 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把创新思想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中。所以在进行创新教育中要特别注意把握意识、思维和能力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要鼓励大学生勇于探索, 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力求达到统一。创新思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与转换, 大学生除了掌握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 还要学会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大学生应力求更多地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让创新的成果作为就业创业的良好开端。

(三) 调整毕业生就业预期和实际招聘间的心理落差

要调整毕业生就业预期和实际招聘之间的心理落差, 完全消除心理落差难度很大, 因为造成心理落差的原因本身没有错误, 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其实是好事情, 有了目标才有动力。这里需要明确大学生现现阶段不仅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同时也要给自己留好后路。竞争的激烈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做好下一步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在心理上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准备接受现实安排的一切。为什么大学生不愿去做层次较低的工作呢, 除了自身放不下自己曾经接受过高等教育这样的一层因素, 其实还有一层因素影响着我们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任何家庭不会以自己孩子的工作是工人而感到骄傲。所以社会、家庭及大学生本人对于就业问题上存在偏差。因此, 必须更新观念, 提倡劳动没有贵贱之分, 劳动光荣的就业观。我们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社会上的一切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式, 到基层已经成为现在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005年国办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其中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一系列的转变都在告诉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目前的形势, 摆正自己的定位, 努力为今后胜利积攒资本。

总之, 2010年的就业形势依旧是不容乐观的, 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接受现实的社会安排,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做规划, 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最终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发光发热。显然作为跨世纪的同龄人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却是曲折的。社会各界都为我们出谋划策, 但是外因毕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我们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大学生要规划好人生目标, 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兴趣爱好, 成为跨世纪的人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2]、梁国胜.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N].中国教育报, 2005 (9) .

[3]、刘建新.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4]、读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DB/OL].人民网, 2009-03-11.

[5]、陈晓平.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以SD大学为个案[D].苏州大学, 2007.

[6]、丁玉伟, 李杨, 赵强.构建功能性就业评价系统, 推进高校就业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8 (2) .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篇10

关键词:独立院校;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1.独立院校大学生有限的就业和择业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健全的人格、与人沟通、对工作倾注激情、较强的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方面,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单一专业倾向的人才培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但是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一方面,专业的偏差、就业能力欠缺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上的欠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也使许多学生有专业能力而无“市场能力”。金融危机不仅给低端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也逐渐波及到高端劳动力市场,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跳槽的企业管理者、下岗再就业者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成为应届大学生强有力的竞争者。

2.明显不足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个人所能掌握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即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也称非智力因素)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大学生能力中的关键,解决问题能力成为专业能力的基石。在市场能力方面,为了找到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了解现有的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和供求结构,了解所聘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了解自身就业能力,同时还要求大学生提升自我推销的能力。然而,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失业率增加,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下降,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代我国大学生最为缺乏的三项素质。说明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还欠缺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我国高等教育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社会需求人才标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二、独立院校毕业生自身的特殊困境

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用人单位往往用“贴标签”的眼光来看待独立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以较低的高考分数进入大学,被视为基础差,自律能力不强,虽然和一本的学生一样经过了四年大学的学习,但是所获得的知识以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一种看法使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在本来就严酷的就业大环境中更处于不利的地位。

独立院校毕业生自身的“不作为”也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四年的大学生活大部分独立院校的学生并没有因为高考中的不如意奋发图强,而是继续一种较为松散的学习状态。因为笔者在独立院校工作,通过对身边的学生观察发现,他们到课状况极差,课间或者业余时间爱好抽烟、喝酒、打游戏。很少有人能真正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家庭优越感,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培养出一种踏实、勤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无形中也就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出路分析

1.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在招聘会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毕业生出示的成绩单中,独立院校的毕业生成绩明显不如一本学生,当然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有不可逆的因素,但又有多少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我们应当反思。

2.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现在用人单位在很大程度上以品行道德为用人依据,独立院校的学生更给当下社会一种眼高手低、自我约束能力差、道德素质较低的印象。知识高低有差异,但是行为习惯、态度品德应该齐头并进,做好这些肯定是有益于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的。

3.转变就业观念

三本的学生应该放低就业姿态,并不能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和一本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竞争相同的工作。应当着眼于自己能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把自己所学用在对自己发展有益的地方,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要树立可以吃苦、敢于吃苦的精神,这样才能理性就业。

参考文献:

[1]李艳.浅析新时期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阅读,2012(11).

[2]张冬青.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基本解决思路.青年与社会,2012(6).

作者简介:李丽芬,女,1973年生,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工程师。

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篇11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较为艰难。就业难问题并不意味着不能就业以及找不到工作, 而是指相对就业难。和男生相比, 女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是充满曲折的, 落聘的现象比比皆是, 遭受冷遇和失败的经历比较多, 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在对广东省本专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中, 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女大学生曾因为性别原因曾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 个别甚至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被拒达十次以上。

(二) 就业质量低, 就业层次不高。就业质量低, 指的是女大学生就业层次较男性低, 对应的是就业后的总体工资水平也较低。调查发现, 即使是同样性质的工作, 女大学生的工作以及其他福利会比男性毕业生要低。在民营企业中, 女大学生的工资比男性大学时每月要低400元左右, 国企的现象类似于民企, 在外资企业当中, 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女性升职的几率远远小于男性职员。在这种日趋恶化的就业形势面前, 由于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很多女生被迫降低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心理契约, 而选择低于预期的工作就职, 结果也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二、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一) 国家经济形势的消极影响。就目前来看,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形势很严重, 以及受通货紧缩政策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仍然很缓慢。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 当前形势是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局势的。从国内各省市以及高校掌握到的毕业生供求状况实际得出的结论来看, 后金融危机造成的长期延续性的负面影响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外部因素之一。而随着我国每年毕业生参加就业人数屡创新高, 在宏观就业形势上来看, 就业人数的总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 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 性别歧视以及对女性的偏见影响。在人才市场中, 性别歧视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在应聘过程中, 不同的竞聘者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时, 或者是不同文化和能力层次的人得到相同的待遇时, 就是一种歧视现象。而我国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 特别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以及劳动力市场供需比例不平衡的制约, 女大学生遭到性别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一般情况下, 很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女人一旦有了家庭, 特别是生育孩子以后, 在事业上就容易分心, 不利于单位的发展, 反而会成为用人单位的经济负累。由此可见, 性别歧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大学生毕业求职的绊脚石, 对她们今后的生活以及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 女大学生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经历了婚恋和生育过程后, 家庭负担比较重, 这种“男主外, 女主内”的世俗观念, 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再就业和发展。

(三)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错位。绝大多数的大专院校在设置专业时, 没有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人才的市场定位严重出现滞后性。一是我国培养人才只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模式陈旧, 使用的教材很多还是多年以前的, 教学内容也基本没有更改, 与时代的发展不相符, 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要求更是差距太大。这种现状造成了女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很高, 而实践能力差强人意, 这与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大专院校设置专业之前, 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 使专业设置严重落后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 缺乏预见性。这种专业设置与就业的错位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很易成为就业市场的“弃儿”, 而处于性别劣势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就更加困难了。

(四) 自身就业观念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就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供需比例不平衡, 而很多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还存在着较狭隘的一面, 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知识缺乏。女大学生在校成绩较优秀, 但这种优秀只局限于专业课的知识, 在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方面却相当匮乏。在求职面试时, 往往显得应变能力较差, 尽管在校期间得到一大堆证书, 如英语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二是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女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 片面追求稳定, 如对公务员、教师和国有企业的岗位情有独钟, 但这些岗位的竞争是相当大的, 并没有太大的胜算。三是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心理准备。很多女大学生都不想从基层做起, 而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是从基层做起的, 非常看重基层工作的经验, 这体现出女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定位有问题, 不能实际考虑现状问题。

三、应对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策略

(一) 加强对女大学生群体的关怀。各级政府要做好规避性别歧视的宣传工作, 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继续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 并将其上升为政府的决策, 通过政府相关职能的发挥来保障女大学生的各种权利。家庭教育中, 监护人要摒弃女儿“富养”的旧观念, 不能对子女的事情大包大揽, 要引导女孩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 自立自强。作为学校, 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培养女生的人文素质, 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二) 高校加强课程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使之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在高校教学内容中增加职业素养的相关课程, 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为女大学生就业做好服务工作, 根据性别进行分类指导, 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 尤其是挫折心理做好疏导, 通过保障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体现高校对女大学生的人文关心。

(三) 女大学生要树立新女性形象, 提升就业竞争力。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女大学生的观念要与时俱进, 摆脱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禁锢。女大学生自身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战略方针, 自立自强, 树立女性独立的意识, 在学校中充分抓住机会, 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对一部分毕业的高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独立意识较强的女大学生在今后的职场中, 其表现和发展前景要明显好于依赖型的女生。因此, 女大学生要想获得就业上的成功, 必须树立新女性形象, 发扬独立作风, 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主宰自己的人生。

(四) 转变思路, 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女大学生应该树立“先就业, 再择业, 后创业”的就业观念, 只要用人单位愿意接纳, 可以先就业, 以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当有了足够的经验以后, 再行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是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 这样一来, 就业成功率也比较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及知识更新换代加快, 工作的不稳定性也越来越明显, 跳槽或再就业的现象屡有发生, 因此, 女大学生要在时机成熟时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 只有树立这种就业观, 才能真正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在20世纪80年代, 由于国内高学历人才的稀缺, 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一片大好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就业难成了女大学生面临的困境。这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阵痛, 也是高等教育普及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 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也需要女大学生自己去不断调整自我, 从理念上和行动上作出相应的改变, 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才能实现自我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上一篇: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下一篇:时间节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