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途径

2024-05-18

解决途径(共12篇)

解决途径 篇1

0谷物干燥概述

谷物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水分, 使其便于贮藏、加工和保证品质。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 收获后的谷物及时干燥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 而且能确保甚至提高谷物的经济价值。

按照热能传给谷物的方式, 干燥可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 或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的组合干燥。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加热干燥的热能都是从物料表面传至内部, 物料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温度, 水分是由内部扩散至表面, 传热与传质的方向相反, 热量传递与水分气化互为阻力, 导致物料干燥时间较长。微波加热干燥则相反, 干燥之初谷物在高频电场中被均匀加热, 干燥过程中谷物内部水分高于外部, 内部吸收的电能比外部多, 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 温度梯度与水分扩散的浓度梯度同方向, 即传热与传质的方向一致, 其传热与传质的速率都大为提高, 使干燥时间大大缩短, 干燥后的谷物均匀完好。微波干燥是干燥的发展方向。

1 贵州谷物干燥现状

贵州谷物干燥目前还是以自然摊晒干燥为主, 其优点是节约能源、成本低、干燥效果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对气候依赖性强、对晒坝要求高、干燥时间长、人工劳动强度大等。如遇雨水多的天气, 只能在室内完成干燥作业。在室内自然晾干因湿度大、温度低, 不易干燥。也有在炉灶边炕干、在锅中炒干, 这两种方式由于过程不易控制而易使谷物过热焦化。还有利用烤烟房干燥谷物, 这种方式在大面积种植烤烟的地方较易实施, 但对全省来说, 大面积种植烤烟的地方并不多, 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普及。

谷物干燥机械在贵州应用很少。1996年的统计数字是:全省共有烘干机42台, 其中贵阳市6台。贵阳市2003年的统计数字:近年推广应用的新型烘干机 (包括上海“三久”39台、福州“三发”3台) 共42台。从数据可见:贵阳市烘干机数量虽然增加了七倍, 但与其水稻种植总面积相比较, 远低于实际需要的数量。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谷物烘干机总数为7000台, 贵州省烘干机总数仅为100台, 不到全国省 (市区) 平均水平的一半, 对阴雨天较多的贵州来说应尽快构建干燥系统, 增强干燥能力。

2 谷物干燥机类型

(1) 低温循环干燥机

在贵州推广的机型主要是上海 (台湾) 三久机械有限公司的低温循环式谷物干燥机, 这种循环式干燥机自动化程度高, 干燥稻谷具有爆腰率低、干燥均匀、干燥成本低等优点。但其结构复杂, 价格较高, 使用维护要求也较高, 而且降水速率低 (0.6~1.0%h) , 每批干燥时间长, 如果收获季节遇到连雨天, 现有机型的干燥效率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2) 仓式干燥机

它与贵州烤烟房类似, 采用固定床整仓干燥, 可以分层干燥, 也可以分批干燥, 还可以进行干燥和仓储共用。虽然它在贵州没有运用, 但对于利用现有条件解决干燥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可以利用现有空房及农户自用热源, 只需作很少投入和改动, 即可构成简易干燥系统。如果进行联户生产, 可构成相对集中的、可完成片区干燥任务的干燥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实施集中供热, 还能达到节能和多用途目的。

3 解决贵州谷物干燥的途径

鉴于贵州气候特征, 干燥机械应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加以解决, 应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尽快在一定区域建立谷物在收割期内能完成干燥任务的系统。干燥系统的构建, 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条件, 既保证产品质量, 也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考虑发展趋势。

(1) 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施机械化的过程中, 由于干燥机械的选择不当, 导致使用干燥机械的信心丧失;二是集中干燥系统构建时机选择不当, 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系统, 由于产权不明晰, 相互扯皮, 致使干燥系统构建失败;三是目标不明确, 规划不成熟, 急于集中供热干燥, 致使系统利用率不足, 受益不足以维持系统运转, 导致干燥系统构建失败。

(2) 能源问题

近期能源利用主要考虑农户自用热源充分利用问题。利用废热预干燥, 再利用主热源进行干燥。燃料方面主要还是就地取材, 煤、沼气和秸秆等。能源的长期规划除考虑当地能源利用之外, 还应考虑新能源的应用, 如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重点是在统一规划的干燥系统中, 统一供热和废热回收利用, 即在干燥房屋选择、风道进出口的选择时尽量集中, 统一热源的供给等, 能起到节约能源、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等作用。

(3) 构建干燥系统的主要模式

在近期内应以农机专业户的形式, 解决较小范围的干燥问题。以小投入、修旧利废、综合利用为主, 充分利用农户自用热源、烤烟房、废弃窑、各种废弃房屋, 土法上马、各种干燥方式结合, 主要解决干燥谷物时摊晒场坝不足和挤占道路问题。

长远规划应以解决较大范围干燥区域为主, 结构形式以农机合作社方式构建。构建干燥系统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1) 以自然村、寨、组为基本单元来考虑服务半径, 保证区域布点的合理性; (2) 服务区域的大小, 以方便运输、能源获取为基本条件; (3) 干燥系统除解决谷物干燥外, 应能兼顾解决其他农作物干燥问题; (4) 在一些粮食主产区还要考虑干燥和仓储一体化, 即谷物干燥后的就地贮藏问题; (5) 干燥、仓储建设都应重点考虑防火和安全问题; (6) 如采用干燥机械, 选型时应注意可靠性、干燥机性能、经济性和干燥生产能力等几个方面。

解决途径 篇2

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 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 纷。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 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 力救济, 由当事人自己解决民事纠纷,主要有避让与和解两种方式;所谓 避让,是指纠纷发生之后,一方当事人主动放弃争执,从而使纠纷归于 消灭的行为。所谓和解,是指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就争执的问题进 行协商并达成协议,从而消灭争执的行为。由社会介?a id=“sogousnap0_11”>解决民事纠纷,渠道主要也有两个:诉讼外调解和仲 裁。诉讼外调解,是指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就争 执的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行为。仲裁,是指民事纠纷的双方当 事人达成协议,一致同意将争议提交第三方,由第三方对争议予以裁断 的行为。仲裁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有协议,且提交仲裁的事项是 法律允许仲裁的事项及促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客观存在。但是仲裁 的对象和范围的特定性,适用面较窄。国家介入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则是民事诉讼。作为一种解决民事 纠纷的方式,诉讼是指法院在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 人的参加下,就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做出裁判的行为。与其他解决民 事纠纷的方式相比,诉讼具有如下特点:(1)纠纷的解决者是代表国家的 法院。(2)纠纷的解决过程有严格的程序。(3)纠纷的解决以国家的 强制力作为后盾。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不同类型的民事纠纷要求不同的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来解 决,民事纠纷的有效解决,在于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能与民事纠纷 的特点相适应。第二,不同的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是为解决不同类型的民事纠纷 而设立的,在消除纠纷解决争议这一目的上,各类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 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不同的解决民事纠纷的 方式,则发挥着不一定相同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双管齐下,法律诉讼调解制度与非诉讼调解制度共 同发挥效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首先,我们先讨论我国诉讼调解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及可能的完善 措施。第一,诉讼调解制度的程序弱化。我国《民法》关于调解 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第二,案外人利益保护不力。由于调解不必完全查明事实真相,就必然存在损害第三方权利的风险, 但是现行法律对案外人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还不完善。第三,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限制了上一级法院的司法监督功能。第 四,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不到有效限制。第四,我国《民事诉讼法》 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工作效率不 高。为此我们可能采取的完善措施有: 第一,强化调解意识。提高 法官的调解意识是加强调解工作的先决条件。第二,规范调解程序,针对程序弱化导致调解工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第三,加大普及法律 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官的调解能力。第四,在司法 改革的过程中,应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对证据制度、诉答程序、初步审理、法官释明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进行相应 的改革。比如截至目前,在我国的法律层面上,释明权制度在民事诉 讼立法中仍处于空白状态,释明权的某些内容仅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 颁布的司法解释中。其次,就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而言,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是法律 调解诉讼机制,对于这一方面,我国民法虽有瑕疵但是基本建全完善,相反,很少有人关注尚待完善非诉讼调解机制。而实际上,这些非诉 讼纠纷解决机制,是以合意为基础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程序, 这使 得纠纷的解决能够避免一无所获的僵硬的选择, 使具有实体上的高 度灵活性和变化性, 并对当事人进行总体补偿,它能较大程度地平衡 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小处,不仅节省了司法成本,也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缓和化,起到一个相当于社会润滑剂的作用,与司法改革是有很密切的关联的。尤其是在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这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庭外和解制度就先得 十分的有必要~如此看来,非诉讼调解机制对于当今社会矛盾不断激 化的中国还是能有所借鉴有所裨益的。个人认为,中国在研究和推行非诉讼调解机制的时候,可以吸取 一些日本的经验,即非诉讼调解机制首先要在法律界,业界和学术界,都要达到一个普遍的共识后再予以试验和推行。所以非诉讼调解机制 应采用多主体的方式发展,提供多渠道的非诉讼解决纠纷途径,即行 政单位,司法机关,律师三管齐下,分担非诉讼调解机制的任务,平衡利益(尤其是律师),同时还不能因为有了非诉讼调解机制就忘记 了完善诉讼机制,毕竟提起诉讼才是社会救济的最后保障与手段。结语 : 随着社会变迁的要求和各国的发展趋势表明,调解等 诉讼外纠纷解决途径将扮演愈来愈重要之角色。在进行法制建设的过 程中,除了应当继续完善和改革审判制度以外,对于审判外的解纷方 式也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不过,我国社会目前的诉讼调解制度的规范 化、制度化水平依然很低,不仅给其解纷留下了相当大的恣意空间,而且不利于调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在对诉讼调解制 度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和经 验,逐步对调解

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进而使诉讼调解制度真正建设 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的

追寻认知途径 促进问题解决 篇3

关键词:知识形成 问题情境 思考程度 内化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涵,联系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预设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分解学生认知的角度,探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经验

学习数学新知是深化和发展所学的知识与经验。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包含各种数学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构成点,引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优化问题知识构成点,积极主动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活动中,把已有的数学经验转化为新的活动经验,进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统计”时,学生已有一些活动经验,如分一分、数一数和排一排等感兴趣的数据经验,已学会了用符号分类进行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经验。教师立足于学生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动物学校进行运动会的活动情境,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各种问题,生1:“参加此次动物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有几个?”生2:“参加比赛的动物有哪些?”生3:“参加比赛的动物各有多少只?”生4:“哪些动物分别参加了什么项目?”学生带着這些问题观看多媒体屏幕,由于小动物的图案快速闪过,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数据,自然而然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数学新知就成了学生的内需。又如,教学“重叠问题”时,教师创设一个想象排队的问题活动情境:在教室中排好一队学生,指出这队中的一名学生在队伍中的位置,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都是第5个,这队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真人排队体验与感悟,再进行画图、摆小棒、列算式等活动,初步感悟了抽象思想。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排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排队中的重叠问题如何解决?从而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经历知识形成,积累活动经验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形成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追寻认知途径时,应着重引领学生亲身经历学生活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实践和合作交流,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体验,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操作、想象、分析、探究与概括等活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学习技能,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怎样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这一过程。先让学生依次把一个圆形纸板平均分成2份、4份、8份,进行尝试性地拼凑成其他的平面图形,学生经过一番拼凑后,逐渐体验了拼组的图形逐渐由不像长方形,到有点像长方形,最后比较像长方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自然而然被打开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把圆形纸板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等,再把这些不同等份的圆形纸板进行拼组,学生就会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图形就形成一个长方形。在这个观察、操作、想象、分析与探究过程中,学生感悟了极限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性、思考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又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出示动物学校举行运动会,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种类收集、整理数据,并记录下来;再思考哪些小动物参加什么比赛项目?根据比赛项目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分类过程、收集数据、记录和整理数据等活动,学生从中分析数学信息,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经过统计并填表、交流后,学生比较统计表的异同,概括出“相同条件下分类标准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教师则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使学生懂得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对相同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分类、去收集与整理。学生经历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深入体验与探究分类统计活动,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获取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建构数学知识模型的能力。

三、重视思考程度,实现内化经验

教师要把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综合起来,提炼成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实现解决数学问题。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熟能生巧式的训练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通过学生个体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和内化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动手操作与解题,经历独立思考和个性理解,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地内化活动所得的数学经验,并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实现数学知识模型的建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中位数”时,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这组数据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探讨。教师提出:“根据这组数据的问题背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哪个代表这组数据比较适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再经过比较、分析与探讨后,归纳出对同一组数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归纳或概括出来的结论或许就是不同的,很难判断运用哪种方法的对或错,有时对或错的方法在某种前提下是会相互转化的。又如,教学“植树问题”时,学生从植树活动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进行操作、画图、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由动手实践到画图验证,再到类比推理,运用了抽象的方法突出间隔点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抽象概括出:1.棵树=间隔数;2.棵树=间隔数+1;3.棵树=间隔数-1。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解释和应用过程,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抽象的、一一对应、化繁为简、化归、模型和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环境执法障碍及其解决途径 篇4

1 环境执法概述

环境执法也叫环境保护执法,是指对环境法规的适用,即贯彻实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执法系统,包括环境司法执法和环境行政执法。环境行政执法是指环境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实施环境监督检查,并依照法定程序执行或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直接强制地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1,2]。

1.1 环境行政主体

环境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指在环境行政执法活动中依法行使环境执法权的机构,即环境行政执法机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行政执法的主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环境行政主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对某些方面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上述部门外,其他一些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如环境保护协会、环境监测站、企业内部的环保部门等。

1.2 环境执法相对人

我国境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可能成为环境行政相对人,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中国公民、外国组织或者个人等。其中,企业单位是最主要的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

2 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障碍及原因

2.1 环境法律意识淡薄

环境法律意识在环境热潮中的作用表现为政府和公众两方面的环境法律意识。而当前在我国这两方面的环境法制意识普遍较差,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法律的正确实施。一是我国公民环境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特征,而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缺乏正确的政绩观,重经济、轻环保,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公众参与程度很低。《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者进行检举和控告。而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参与意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4,5]。

2.2 环境立法不完善

一是环境立法上仍有空白。首先是在实体内容上存在着空白。以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为例,目前我国在污染水、噪声管理和控制、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等领域,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律。这种情况使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不尽完整,造成我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环保工作“无法可依”的情况。其次是程序上的空白。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以实体法为主,程序性法律很少,且多分散于各实体法中。目前,除了环境行政复议程序较为明确之外,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调处等方面尚缺乏程序上的法律规定,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难以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环保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由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些规定原则性较强,过于简单、抽象,使实际工作中的环境执法缺乏可操作性,给环境执法造成了很大障碍。如《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限期治理”的对象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但对哪些情形属于“严重污染”却未明确。三是受害人起诉难。由于讼诉主体受限、举证困难以及诉讼成本高等原因,致使受害人在起诉环境污染者时困难重重,给环境司法造成了很大障碍[6]。首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提起环境民事诉讼者必须是人身或财产权益直接受到他人民事不法行为侵害的人,才具备起诉的资格。然而环境侵害的受害者大多是间接的,其农业基础科学所受损失经常是无形的,如果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显然对环境民事侵害的受害人非常不利。其次是诉讼举证困难[7]。现行法律虽然也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但受害人仍需举出受害的事实。而在环境侵权纠纷中,受害人相对于排污者来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很难取得相关的证据。而且环境侵害在明显化之前往往有很长的潜伏期,同时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受害症状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实践中诉讼往往是不充分的。再次,诉讼时效过短。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计算。”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对超过3年的环境民事权利不再予以保护。然而该规定显然是与环境侵害的特征不相适应的。

2.3 环境守法、违法成本倒挂

环境执法成本倒挂是指环境守法成本和执法成本大于环境违法成本的现象。在实际中,我国环保执法常常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轮回。在这种怪圈之中,执法不断,罚款不断,但排污不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执法部门执法成本高,而企业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存在环境执法成本倒挂的现象。企业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由于规模和技术限制等因素,污染治理成本已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污染严重的企业就会通过交罚款的形式继续排放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者甚至把罚款看作是对排污的一种认可。

3 解决途径

3.1 提高全民环境法律意识

加强我国群众环境法律意识,主要有以下3种手段[8]。一是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借助舆论监督的作用曝光违法企业,使其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扩大群众知情权,让他们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质量状况,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排污,对排污费征收企业、行政处罚名单定期予以公告,让群众监督。三是完善环境信访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信访制度,设立12369举报电话并建立电话接听平台,方便群众投诉。要求信访处理公开、透明,指派专人受理群众的投诉,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及时回复,让群众了解执法、参与,从而提升群众对环境执法的信任度,提高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

3.2 完善立法

一是加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建设。区域性环境行政执法标准和尺度不同影响环境行政执法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行政执法地区差异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千差万别。例如,深圳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其环境保护政策就相对严格,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迫于经济发展原因,不得不放宽环境保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使各地的环境行政执法标准和尺度大相径庭。因此,一些地方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如《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超过1 600件地方性环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7期境保护法规和规章。二是增强现行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在进行环境立法时,法律条文不能过于抽象和模糊,注意加强可操作性,便于环境执法人员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和运用。有些需要对法律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者单项法规,如《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还有些需要在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细化规定,如为了明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给予罚款”的具体数额和幅度,需要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行政处罚办法》等。三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所谓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是指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时,允许公众(包括公民个人、集体、社会团体等)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对侵权行为人提起环境民事、环境行政或者环境刑事诉讼的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它通过允许社会中的个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以个体的名义代表自身或社会整体实现保护整个社会环境公共利益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与环境侵害后果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环境公益诉讼的前提既可以是环境违法行为已经造成了现实的损害,也可以是尚未造成现实的损害,只是潜在的损害,有可能发生损害[9]。这里对于环境侵权的成立采用只要有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无论是否产生损害结果,都可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由此扩大了社会团体以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行使环境公益起诉权的案件范围。

3.3 建立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增强环境法律的“刚性”[10]重点建立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补充,有利于构建对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惩罚与震慑的多重防线。一个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既需要刑罚的威慑,也需要民事责任的补偿救济。强化环境违法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既可以弥补行政处罚力度较低,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经济上的代价,又可以对受害者给予民事上的救济,并为恢复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筹集资金,真正体现“谁污染、谁负责”的环境法原则。因此,可以根本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光洙.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朴光洙,刘定慧,马品懿.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国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李恒远.环境法制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宋卫国.影响环境执法的因素及对策[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63.

[6]高京昭,刘书河,唐绍洪.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环境执法与司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75.

[7]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EB/OL].[2006-12-13]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tent_5478736.htm.

[9]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 篇5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4亿多或20%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态。世界人中学家这样预见,全球人中每年将增加约8000万人,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达到68亿。到那时人中数量和粮食生产之间的平衡将被打破,人类将陷入严重的粮食危机。

要增加粮食,土地毕竟是有限的,提高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根本途径。目前世界上生产的粮食1/4因腐烂、虫害、鼠害而损失掉了。防止这种损失是确保粮食供应所不可缺少的。但现代应用的防腐剂、杀虫剂和杀菌剂或多或少具有致癌性各环境激素的作用,而且溴化钾基杀虫剂对臭氧层还会带来很大的破坏性。

辐射处理是药剂处理的优良替代技术。利用辐射对食品进行照射,既保质保鲜,又节省能源。利用辐射技术可以定向选育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系和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基因突变频率、调控基因变异方向,对于提高农作物的广泛适应性各产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在全世界使用通过辐射改良的品种已经起过2000个。

昆虫辐射不育防治技术,又称昆虫自灭技术,是让害虫断子绝孙的核技术。具体办法是把大量的雄性昆虫经辐射处理,使之丧失生育能力但习性正常,然后有系统地将其投放到空中。这些雄性昆虫将寻找野生雌性交配,将扰乱这类昆虫的繁殖,使之减少到不能自身再维持的和度,进而达到根除害虫的目的。

这是一项在环境上最友好的无公害昆虫防治方法,不存在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外使用该技术在大面积根除地中海果蝇以及抑制非洲彩蝇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应用辐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品种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所有主要农作物。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现状 途径

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所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自古以来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历史的作用,由此可见历史的重要性。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枯燥、乏味、没有意思,尤其是认为历史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没有多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呢?

二、原因分析

学生为什么普遍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呢?原因如下:

1、教材编写不如人意。历史是记叙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历史教科书本应该是由一系列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事件构成的。然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历史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同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而现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不同时期的政治或者不同时期的经济、不同时期的文化。打个比方:以前给学生的是许多散珠子,要求学生最后用线穿成一串项链,而现在给学生的只是一条线,然后让学生再去找珠子穿成一条项链,这样就加大了学习难度。记得一位学者说过:“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而是让人了解它的。”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史学价值的真谛,道出了史学学习与讲授的难度。实际上,“当祖先创造的历史的鲜活形象被人为分割成历史概念的时候,历史本身即被窒息了,教育实践者的主体也被窒息了”。[1]教材的枯燥乏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经过观察,笔者发现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的原因还在于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在现代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师已经不多见了,大多数教师都是充分挖掘教材中历史事件的背景,淡化事情的经过,深刻分析其历史影响,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事实”的做法势必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索然无味。再加上课堂上教师只注重讲解、讲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对学生来说,听课倒成了一种负担,更不用说学习是一种兴趣了。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

3、应试教育左右为难。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进行,要求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高考制度不改革,课程改革只能是空谈,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历史学科从原来的3加2模式到3加文综模式,再到现在的3加大综合模式,所占分值越来越少,致使学生更不愿意学习历史了。

4、实用主义推波助澜。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实用主义日益盛行。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没有用处,即使是文科班的学生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历史只不过是通向大学的一块敲门砖等等,这些思想使本来就很难学的历史越来越没有人感兴趣了。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以上问题我对症下药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挖掘教材,充实内容。教材是权威学者编写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要能够吃透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就能发现教材也有其闪光点,也就能使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教材中缺少的人和事,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穿插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尤其是把一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引入课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现在的高考是3加大综合,那么我们可以把历史事件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改进教法,优化课堂。历史由于距离学生比较遥远,想让他们真正理解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历史学习的最佳氛围是较为真实的历史学习环境。而仅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历史学习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挂图,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的录像、电影,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等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为历史教学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历史环境,也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生动有趣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转变观念,全面发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唯分论”的评价机制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评价方法片面、单一,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情感观念和心理素质等的全方位的评价。新一轮课改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具备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还必须具有道德和人格的力量。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关注学生在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真真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挑战权威的精神,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素质,苦练内功。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没有力量改变教材,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应该认识到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具备比中学历史教材更深更广博的知识,只有对中学历史教材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才能更正确地处理教材,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教书的本质是育人,在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尤其是要多给学生一些独立判断和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探索发现、比较判断、灵活运用。这样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影响学生,使历史这一古老的学科充满活力和生机。

总之,要改变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无法改变教材,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祈成军《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7期。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途径 篇7

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延伸地带,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21%, 全县总人口72.6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66.99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92%。阜蒙县属于辽宁省贫困县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除水资源短缺外, 因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而引发的骨质疏松、尿道结石、儿童大门牙、心脑血管硬化以及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发病率高, 波及范围广。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使农村饮用水源短缺、水质不达标问题日益加剧, 不仅使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 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多年来, 通过实施基本饮水井工程和防氟改水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截止到2005年全县饮水安全人口35.74万人, 大牲畜7.69万头, 占农村总人口的53%;尚有31.25万人饮水未达到标准, 占农村总人口的47%, 其中饮用氟含量超标水0.65万人, 引用苦咸水6.94万人, 饮用污染水1.66万人, 水量不达标12.83万人, 用水方便长度不达标2.43万人,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6.61万人, 其它水质超标0.13万人。

县域由辽河和大凌河两大水系控制,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26亿m3, 可开发利用量3.07亿m3, 目前以开发利用量1.388亿m3, 占可利用量的45.2%。依地下水资源和水质不同, 全县划分为5个区:

⑴县域的西北部、南部地区, 地层岩性多为岩浆岩, 其含水和储水条件差, 多为裂隙水, 单井出水量在10~30m3/d。该区的水质条件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水不安全问题只要是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⑵县区的中部属细河流域, 是工矿企业集中地区。地质岩性以变质岩为多, 地下水较丰富, 天然水质大部分满足饮用水标准, 局部地区含氟量超标。但由于细河受城市排污影响, 地表水严重污染, 化学需氧量 (C O D) 平均值和生化需氧量 (B O D) 平均值分别为433.0mg/L和156.8mg/L, 是地表V类水质标准的10.8倍和15.7倍。河水入渗造成沿岸乡镇饮用水质下降。另一方面, 由于煤炭开采抽取大量地下水, 使地下水位下降, 造成人畜饮水量不足。

⑶县域东部地区, 地形低洼易涝, 地质岩性以变质岩为主, 有部分地区为岩浆岩, 地下水十分丰富。受地形、土壤条件影响, 地表水排泄能力差, 局部形成闭塞、半闭塞洼地、死水泡子等, 是阜蒙县重点氟病区, 地下水含氟量多在1.5~3.5mg/L之间。同时该区也是苦咸水富集地区, 碳酸钙含量大于450mg/L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大于1000mg/L, 碱含量超标。

⑷县域内由于铁矿、金矿的开采, 排放废水产生地下水污染, 形成部分地区饮用水铁、锰、铬等元素超标4~10倍, 水质不达标。

2 评价指标

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的, 即视为不安全。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

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 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3 措施与对策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 国家水利部已将其列入了农村水利第一要务。结合阜新实际, 要按照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 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力度, 提高饮用水水质, 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因此, 必须从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以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程。

3.1 统一规划, 保护水源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制定分阶段实施目标, 人口集中、缺水严重、水质超标严重地区优先解决, “十一五”期间解决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到2015年在阜蒙县农村基本消除饮水安全问题。

在水资源分配利用上, 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安全用水的需要。合理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 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生产活动, 清除污染源。防止超采地下水, 确保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

3.2 政府协调, 多渠道筹资

各级政府作好与饮水安全相关的水利、卫生防疫、环保等部门协调工作, 为工程建设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基本生存条件, 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 在资金筹集方面, 按照中央、地方和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 在上级政府扶持引导下, 收益农户力所能及的投劳投资, 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 吸收社会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仅要用好国家补助资金, 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渠道, 按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 依靠群众, 依托社会, 融合企业,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增加社会投入。

3.3 合理选择供水工程

根据阜蒙县自然地理条件, 境内多为季节性河流, 年内大部分时段河道干枯, 现有库、塘工程多数远离村屯, 供水管路铺设和水质净化所需资金投入较多, 因此, 引水水源利用地表水的潜力大, 应以打井开发地下水为主, 井型以干砌石井、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沉井为主, 井深25~35m。

对于供水范围大、人口多、水源较远、高差大的供水区, 采取自来水供水到户的形式, 调压设备以修建高位水池或安装恒压供水设备 (微机) 为主。对于供水范围小、人口少的村屯, 采取集中供水点的方式。地下水源经技术部门检验附和饮用水标准的, 不可设水质净化设备。

利用地表水源的, 必须进行水质净化, 安装自来水, 供水到户。

摘要:阜蒙县农村饮用水源短缺、水质不达标问题严重, 因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农村人口发病率高, 波及范围广。通过实施基本饮水井工程和防氟改水工程, 采取统一规划, 保护水源, 政府协调, 多渠道筹资, 合理选择供水水源工程等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希望小学闲置问题解决途径探讨 篇8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至2004年15年间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希望小学9508所,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学,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

而现状是,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希望小学沦为“摆设”,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希望小学校舍人去楼空,被废弃或被闲置下来。据公开报道显示,2008年湖北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荒废。陕西延安市宝塔区运行的希望小学有118所,闲置38所。2011年,昆明东川区已建30所希望小学,只有5所在正常教学,25所被撤并或废弃。据统计,全国农村小学(含教学点)数量由2000年的59.8万所降至2009年的30.5万所,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含教学点)数量占2000年的近一半。

1 造成校舍闲置的原因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对于教育的热情和关注度空前高涨。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对《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方便就近”原则的片面理解和误读,大批村级小学一涌而起,这是导致农村地区日后出现大量闲置小学校舍的基础性原因。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城的加快,农村人口骤减,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随迁子女也相应增多,造成村小学生流失。据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资料估计,今后20年,全国每年约有1200多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将保持增长态势。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如今已初见成效,使得农村学生数量减少。生源减少一部分,流失一部分,这是农村小学闲置的最直接原因。据统计,全国农村小学在校生数由2000年的8503.7万人降至2009年的5655.5万人。2001年,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了“村村办学”的方式,开始推行“撤点并校”策略,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校舍闲置。

2 闲置校舍的利用途径探讨

目前闲置校舍的处置利用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教育系统内转化,转为幼儿园、成人学校、教工住宅等的约占13%;二是用于村级公共事业,改为村级卫生、福利、文化等其他公共事业用房的约占20%;三是出租或出手,对交通便利、有处置价值的校舍进行出租或出售的约占17%;四是少数有复垦价值的校园,拆除后归还农民的约占5%;无视闲置或废弃的居多,约占45%。

2.1 设立大学生支教中心

大学生支教是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毕业前的实习时间或者应届毕业生直接参加国家支持西部教育计划,到贫困地区支援教育的行为。随着各类媒体不断的报道、宣传和倡导,生活在城市的人民群众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山区孩子们恶劣的成长环境。由于山区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差,成年人进城务工,老人和儿童留守农村,缺乏现代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以及完善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愿意为留守儿童传递知识,奉献爱心。与此同时,赶赴山区,帮助山区孩子,对大学生也是受益无穷的体验。

大学生支教中心设立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辅助当地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各方面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支教中心为贫困儿童和爱心志愿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消息互通的平台。支教中心建立贫困生档案,方便志愿者有针对性帮扶贫困儿童,同时为支教活动提供固定的场地。

2.2 作为灾后临时避难所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发生。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另外,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在农村尤其频繁,造成的破坏性也非常严重。早在2007年,国家就已经提出要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建设。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薄弱是防灾能力差的主要原因。闲置的希望小学可以作为很好的临时避难所。

因灾倒塌的房屋有90%都是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差。希望小学建成时间较短,建筑结构以及材料都是按照最新规范使用,较山区其他房屋更为坚固。另外,操场拥有广阔的空间,能快速有效的集中村民,便于统一安顿。尤其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操场是最安全合理的临时躲避处。因此,对于已经闲置,且地理位置处在有利于躲避灾难的希望小学,村政府可以考虑按照紧急避难处理办法的规范建成临时避难所。

2.3 改造农家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住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静谧舒适的环境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以乡村为背景的旅游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

就教学楼本身结构方面而言,教学楼建筑格局简单,多为框架结构,空间大,修建的时间短并且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便于进一步改造与装修,且改造成本低。就游客体验而言,游客出行的目的是放松身心体验农村生活特色。改造后的闲置小学能满足游客吃住方面的要求。既能品尝农家野味,住得安静舒心,又能感受当地风俗民情,一举数得。从村民角度来考虑,农家乐的建成与运作,势必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某种程度上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可以在农家乐中融入爱心助学的主题,对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加以宣传,并提供助学途径。倡导游客献爱心,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无形中契合了希望小学的办学初衷。

3 总结

由于多数小学校舍资产权属问题不明确,管理混乱,在处置和利用闲置校舍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改造进程缓慢,直接影响改造效果。为确保闲置校舍的处理及改造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一切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稳定的原则。闲置校舍的处置和改造,不仅会影响地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会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整体长远的协调发展。希望小学的初衷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闲置校舍处置的具体方案选择及细节处理方面,一切要以保证农村教育事业稳定为主。(2)确保资产不流失效益最大化原则。乡村政府在处理闲置校舍的同时,要避免资产浪费和资产流失,坚持选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且最利于乡村长远发展的方案。(3)责权划分制度化原则。土地权属不明、资产权属不清的问题,造成普遍的闲置校舍管理缺失。应进行权责划分,各部门各机构各司其职,明确权责。建立有效有序的管理体系,确保闲置校舍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时可, 张娜.对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利用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 2011 (7) .

[2]张宝文.农村中小学闲置资产处置与利用问题浅探.会计之友, 2011 (9) .

[3]李玉松.地方高校闲置老校区利用路径研究.赤峰学院学报, 2011 (11) .

破除二元经济——矛盾与解决途径 篇9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 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存在两个部门, 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 不仅可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 还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 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 传统农业部门得到改造, 二元经济逐渐消失。费景汉、拉尼斯在刘易斯的理论基础上, 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二元经济是介于传统农业经济和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元经济的转换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即为:第一阶段, 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 大量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 存在隐性失业, 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 不会使工业部门工资率提高。第二阶段, 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零, 但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此时, 农业劳动力的移出将会使农业总产出受到影响, 平均农业剩余呈下降趋势。第三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吸收, 出现了转折点, 即完全商业化的农业。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与产生原因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0%以上, 大多数农村人口从事低产出、低收入的农业活动, 城镇和乡村存在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城镇人口多数从事二、三产业, 而农村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相当大。此外, 还存在区域性的二元经济, 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 且近年来这一差距还在扩大。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形成, 一方面来源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政策。中国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实行所谓的“剪刀差”政策, 通过政府扭曲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 创造一种不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环境, 获取农业剩余以补贴工业化。一系列制度造成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户籍制度的存在, 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村人口即使能进城打工, 也无法享有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各项福利保障, 且往往从事最底层的工作, 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按照费景汉、拉尼斯的模型, 仍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第一阶段。长期存在的户籍制度, 对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 产生较大的障碍。

二元经济是中国的现状, 而减少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总体比重是转型的目标, 这一转型的关键问题在于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城市吸纳, 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的转移, 二是乡镇就业, 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吸收农民就业。但以目前现状来看, 这两条渠道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城市吸纳不彻底,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在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 还存在许多矛盾, 下文将详细进行分析。

三、中国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上文中提到, 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在于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长期以来, 为了建立起经济基础, 国家政策上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业部门, 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 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第一, 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这就出现一个矛盾, 如何在保证城市失业人口就业的基础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形成“民工潮”, 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 并且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 并不能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地位是低下的, 无法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所以, 即使城市能够吸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 仍无法解决二元经济的根本问题。

第二,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不能完全依靠城市来吸纳,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能够吸收一部分劳动力。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以大大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有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渐转换。然而, 现阶段中国的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乡镇企业以小企业为主, 只能吸引少量农村劳动力, 此外, 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扶持不够, 很多地方都没有一家标志性的乡镇企业。对农民来说, 第一选择仍是进城打工, 乡镇企业成为一个摆设。

第三, 长期以来, 国家在发展政策上, 是倾向于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的, 近年来, 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 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因素考虑, 国家又加大了对城市经济的扶持力度, 社会保障制度也向城市倾斜。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更加突出。政府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牺牲了农业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民利益严重受损, 使得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进一步加强。

我国二元经济的突出性和不稳定性, 说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矛盾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显著滞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二元结构, 必须要从保护和支持“三农”做起。

四、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破解二元经济的实质是实施城乡一体化, 即使城乡置于同一层次上平等协调发展, 减少发展差距。然而,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不仅要给他们提供住房和配套设施, 还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 许多城市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推进城市一体化, 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 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托达罗模型中不同的是, 既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的二元经济, 还存在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的二元经济, 这一点是中国所特有的。要改变这一现状, 重点在“三农”,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的地位。

上文提到在实现二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 针对这些矛盾, 有如下途径来解决。

首先, 在转换二元经济的过程中, 政府应重视对“三农”的关注, 长期以来, 政府对经济发展有过多的干预, 片面追求非产业领域的升级, 忽视对农业的投入,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日益失衡。政府在政策上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 把建设的重点放一部分在“三农”上, 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 城乡二元经济才有可能逐步转化。

其次, 加快农业市场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进程

在二元经济一元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靠城市来吸收剩余劳动力, 农村本身也需发挥一些作用。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需要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一部分商品性农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农村工业化, 可以实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 是一条较为理想的道路。然而, 乡镇企业发展落后, 即使能够吸纳一部分劳动力, 其待遇也是很差的, 生产率很低, 无法破除二元经济, 而是形成了由城市工业、农村工业和农业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为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 需要加大乡镇企业的改造力度, 推动乡镇企业从“传统工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化, 从而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农村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间的转移, 而且是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 引发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过程。逐步实现乡镇的城市化, 重点发展中小型城市, 既能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又能实现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换, 实现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 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也是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舒尔茨认为, 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关键在于传统农业的现代化, 而传统农业的现代化, 关键在于增加农业的生产要素引入, 并且合理配置。合理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就是农民不仅愿意接受和采用现代生产要素, 而且必须懂得如何最好地使用现代生产要素, 必须学习新的有用知识和新的有用技能。正是这种学习构成了作为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率提高的基础。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 可以使得农民获得驾驭现代生产要素的能力, 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五、二元经济的转换——一种设想

中国之所以产生特殊的二元经济, 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关, 长期以来, 对现代工业部门的重视和对农业的忽视造成了两者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同时也造成了城乡割裂的就业现状,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发展失衡。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乡割裂的局面, 主要还是要靠深入农村本身来解决问题。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可以适当考虑将部分乡镇纳入规划区域, 吸收劳动力。发展小城镇, 利用靠近中小城市的优势, 承接城市的技术、产业、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辐射, 承担城市的部分功能。充分利用乡镇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乡镇良好环境, 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吸引外部投资, 真正实现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 沿海特区的建立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 但与此同时, 区域经济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近些年政策方向有所转变, 去年开始的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也将重点放在了农村建设上, 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实现全面发展, 需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逐步转变二元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需要政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实现城乡经济互动。

在未来, 如果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城乡经济互动合作协调, 建立大量特色乡镇,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将会对中国整体经济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实现二元经济一体化, 需要加大力度扶持“三农”, 同时走出中国的特色发展道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 需要城市和农村两个渠道同时发挥作用。只有城乡互相配合发展, 才能从源头上破除二元经济结构, 同时也鼓励农民创业, 当地政府要予以扶持, 多管其下, 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需要各方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林杰, 王金玲.基于新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2]王胜乐.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9) .

[3]秦嵩, 王震蕾.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均衡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 2009. (2) .

[4]潘旭明, 苏力, 李一鸣.城乡一体化与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J].绿色经济.

[5]张安忠.“复合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效应及转换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9, (2) .

[6]姜太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造[J].改革与战略, 2008, (11) .

当代服饰伦理现象及解决途径 篇10

一、服饰与服饰伦理

如果要研究服饰伦理, 就要先从服饰谈起。服饰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也是人外在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1. 服饰的概念与功能

服饰的概念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等衣物和领带、帽子、围巾等装饰性衣物。古人衣物的整体比较保守,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现今服饰的材质、样式不断增多。服饰,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又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 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在古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不同阶层的人士着装要求完全不同, 而且不能有任何僭越。比如礼乐很完善的唐朝, 男性服饰就分为冕服、朝服、通天冠服、远游冠服、具服、公服、弁服、公服、平巾帻服、乌纱帽服、黑介帻服、常服、黄袍、品服这些种类, 女性服饰有大礼服、褘衣、褕翟、常礼服、青衣、朱衣、钿钗礼衣花钗礼衣等。

服装有保健和装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健, 服装能保护人体, 维护人体的热平衡, 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使人在穿着中有舒适感。二是装饰, 表现在服装的美观性, 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因素主要是纺织品的质地、色彩、花纹图案、服装款式等。

2. 服饰伦理的概念

伦理学也被称为道德哲学, 在西方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许多古老的史诗和神话中都有所提及。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用道德现象将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区分开来, 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对人类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积极作用, 可以推动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人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服饰伦理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服饰伦理扎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服饰文化, 蔡元培的观点是:“伦之通例, 非先有学说以为实行道德之标准, 实乃伦理之现象, 早流行于社会, 而后由学者观察之, 研究之, 组织之、以成为学说也。”也就是说, 服饰伦理研究是在人们对服饰自觉或不自觉赋予伦理意义的实践中产生的。就已有的服饰伦理研究来看, “服饰伦理是研究服饰文化中的道德现象与揭示服饰文化社会功能的一门应用科学。”此定义是把服饰伦理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定义的。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饰伦理冲突现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 人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对待服饰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服饰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要求的提高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1. 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

随着南美、亚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崛起, 快时尚的爆发潮已经来临。一次性时尚的文化正在蔓延, 尤其是零售商们不断推出更多的廉价衣服, 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 以诱导消费者不断购买, 人们不知不觉囤积了大量的衣物。但是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废弃服装回收体系, 大量废弃衣物随意丢弃。然而生产这些衣服其实耗费了巨量自然资源, 加上一些生产快时尚服饰的工厂用工条件比较恶劣, 如果人们不改变生产和销售方式, 将大大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

服装对环境和人本身都有污染, 污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服装原料也就是在种植棉麻等植物时, 为控制病虫害使用大量的合成化学药剂、人工肥料等, 对种植的土地及植物都造成污染, 有的植物还会发生变异。另外, 服装产业会造成大量的污水排放, 污染水源, 影响正常的生态平衡。在污染自然环境的同时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残留在服装上, 会引起皮肤瘙痒起疹子、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不良反应。二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 使用大量的荧光剂、柔顺剂等化学试剂, 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衣物上, 使服装再次受到污染。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 也会对服装造成污染。服装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化学制剂, 一旦处理不好, 经过这三重污染, 纺织品的化学品残留的含量一般会超过标准, 这样的衣物直接接触皮肤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有时甚至会致死。

2. 攀比奢靡之风盛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服饰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加之西方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传入中国, 对我国的思想领域造成巨大冲击, 导致攀比奢靡之风盛行。攀比奢靡之风主要造成两点伤害:一是盲目攀比, 许多人家庭条件很一般但是由于虚荣心, 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品质生活而作出一些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例如一个少年因为父亲没有给他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儿子便让父亲在家门外罚站、痛骂甚至逼父亲下跪。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巨大扭曲, 但这绝不是个例。这种事情近些年屡屡发生, 不禁让人深思。二是奢靡之风泛滥, 与服饰相关的就是动物皮毛。虽然近些年也有公益人士大力推广人造皮草, 但是收效甚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把动物皮毛和骨骼作为装饰的习俗, 但绝没有虐待动物或者赶尽杀绝的现象。现在为了满足某些人的需求, 养殖户开始大量养殖兔子和狐狸等皮毛动物, 但在饲养过程中对动物实行虐待, 实在是违反道德。例如为了获得动物完整的皮毛, 把动物关在特别小的笼子里, 除去吃饭喝水几乎不能动;还有的为了获得较好皮质, 对动物进行活剥皮, 手段残忍血腥, 缺乏人道。

三、当代服饰伦理冲突的解决方法

伦理主要通过道德的力量进行外在和自我的两种约束, 外在的就是社会风气、习俗和舆论的约束, 内在就源自自我的内心信念与价值观。

1. 道德约束

道德约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方式,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一是服饰产业, 二是职业服饰, 三是个体服饰。

从服饰产业层面来说, 现在的服饰产业还有许多弊端, 以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为主要问题。由于“快时尚”的服饰购买生活方式的流行, 人们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而且“快时尚”不仅倡导快速还有廉价, 消费者购买次数和数量都大大增加, 人们不知不觉在身边囤积了大量的衣物。但是我国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废弃服装回收体系, 或是相应的捐赠体系, 大量废弃衣物随意丢弃, 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道德约束可以作为制定行业标准的重要依据, 在减少对动物、植物和土地的伤害的情况下,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保低碳地生产, 加强产业内的有序竞争,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建立废旧衣物的回收体系和捐赠体系, 变废为宝。

从职业服饰来讲, 道德约束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行业对服饰的要求并不一样, 根据不同行业的伦理要求, 制定不同的职业服饰。文艺行业要求职业服饰优雅漂亮, 一线工人要求职业服饰舒服耐穿, 行政行业要求职业服饰得体方便和大方。所以为了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 有必要建立职业服饰要求办法, 对职业服饰进行规范, 这样既可以增加工作时的效率, 不会因为服饰问题分心, 又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提高员工的向心力。

从个体服饰来说, 道德约束主要体现在个体服饰要符合大众审美, 既体现个性又符合社会价值观和道德风尚。不标新立异,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反对奢靡之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服装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一件衣服不能仅仅拥有保暖、遮羞的作用, 还要体现生活质量、审美和以人为本。现在我国奢靡之风、攀比之风流行, 一定要加以重视, 不能听之任之。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警示名言, 道出了历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教训。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60多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但这种追求并不是正当和合理的, 人类自身的追求造成大量动物的非正常死亡, 是极其可怕的事情。所以现在要大力推广人造皮草, 对滥杀虐待动物的行为要加以处罚, 屡教不改者要从严从重处理。

四、结语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必须加以重视。伦理学是对道德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说, 服饰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对服饰伦理的探讨有助于为社会伦理的发展提供参考。虽然我国现在的服饰伦理还有许多的问题, 如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攀比奢靡之风盛行等。许多学者也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管是道德约束, 还是反对奢靡之风, 都对服饰伦理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9.

[3]黄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医疗纠纷诉讼解决途径的完善 篇11

一、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统一赔偿标准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赔偿实行二元化的赔偿标准:因为在诉讼中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造成因医疗事故获得的赔偿的标准低于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其他医疗损害获得的赔偿。赔偿标准的二元化现象引起了司法实践中案件处理人员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过程中对于过错赔偿额度把握上的逻辑混乱,对轻过失不构成医疗事故严重程度的案件进行高额度的赔偿而重过错构成事故案件进行低额度的赔偿,对审判实践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司法公信力遭到严重质疑。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统一赔偿标准。

二、科学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或者一个法律制度的确立都需要经过多方考证,在确立有关医事法律制度时,医学科学的特殊性也必须是首要的一个考证因素。医学科学的特殊性要求,分配举证责任时不应过度加重医疗机构的责任,而应由就诊者与医疗机构合理分担。医学科学到目前为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经验科学,很多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都是来源于经验的积累。虽然现代医学已获得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医学科学自身的局限性,医学仍然面临很多未知的领域。这种未知性决定了医学研究有着不能完全预测、不可能完全解释清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很多临床症状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定治疗方法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都尚无定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疾病不断增加,传统性疾病的菌群和病毒也逐渐产生耐药性或变异,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也越来越多样化、非典型化,加之各种医学检查设备的误差、患者配合的程度等等,这些都使得医学活动的风险性增加。很多疾病是用科学解释不通的,最起码以现在的知识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医疗职业这一特殊行業的高风险性使得诊疗中的许多风险难以避免,将患者在求医过程中需要承担的一切风险由医方来承担是不公平的。

三、统一鉴定标准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纠纷医学鉴定来说,相关医疗法律、法规中并未给予统一的规定,存在着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社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的司法鉴定的二元化现象。因此,必须从实体法上统一医疗纠纷的医学鉴定。同时,法律上也没有规定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的效力高低问题,这样使得医疗纠纷重复鉴定、多头鉴定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医疗纠纷案件审理的困难局面。

由于体制原因,医学会在资金、人员等方面与卫生行政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免造成其对医疗机构存在着一定的行业保护现象,这样使得医学会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的独立性、中立性是难以保证的。应当改变现有不合理体制,促使医学会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中独立出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仅仅规定了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鉴定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没有提及医学会的责任。需要将医学会纳入司法行政机关统一管理,使其依照《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取得司法鉴定机构资格,对于医学会作为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责任明确予以规定。

目前实行的医疗事故鉴定集体负责制存在很多弊端,为保证医疗纠纷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应当抛弃集体鉴定制,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参加鉴定的专家应当就鉴定的医学专门性问题进行积极充分的讨论,限于医学的复杂性和个人实践经验不同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鉴定人的不同意见应当在鉴定书中注明。持不同意见的鉴定人应当在鉴定结论书上签名。这样既可以加强鉴定人的责任感,又体现了鉴定人保留不同意见的权利。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规定鉴定专家的出庭作证义务和鉴定实行集体负责制,所以以往我国的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几乎都不出庭作证。为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和正确性,笔者认为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司法鉴定人原则上应当出庭作证。但鉴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证人出庭的保障制度,所以要求鉴定专家一律出庭作证有时恐怕会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59条的规定,在鉴定专家出庭作证确有可能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情况下,法官可将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异议和法官需要了解的问题形成书面意见送交医学会,由医学会组织通知鉴定专家对问题作出书面解释和答复。

四、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医方和患方往往对损害事实和医疗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各执一词,法官往往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储备,对事实不能加以判断,这时就需要借助相关医学专家从医学专业技术角度来判断医疗纠纷中存在的损害事实情况及医疗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发表明确的专家意见以便帮助案件的事实认定和审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使案件事实认定接近客观事实,寻求司法公正。普通法系国家不存在中立的鉴定机构,诉讼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专业性问题时由双方当事人各自聘请医学专家作为专家证人发表专业意见,为己方服务。我国属于大陆法系,但随着普通法系当事人主义模式积极因素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影响,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导地位的提高,为了弥补我国现行医疗纠纷鉴定体制的缺陷,规范专家意见活动,实务界和学界不断呼吁引进专家辅助人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解决的途径 篇12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 (镇) 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2条规定,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 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上一篇:.NET体系结构下一篇: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