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途径

2024-10-17

生态途径(共12篇)

生态途径 篇1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为使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 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 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 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共识概念是: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 基础设施完善, 环境整洁优美, 生活安全舒适,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 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2]。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 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包括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 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 城市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可持续性, 体现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 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 降低能耗, 最大限度获得效益;整体性, 不单独的追求经济效益或是环境的优良, 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 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 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1984年, 江西省宜春市就进行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1年2月有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 占全国比重的80.1%[3]。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 由于前期的发展经验不足, 意识落后和政策上支持不到位, 过度强调发展经济, 导致城市的发展结构单一, 生态基础差, 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容量超出承载负荷, 形成总体环境的低质性。这就为后续的生态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 局部在改善,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 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3.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方式,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

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 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推进全社会厉行节约, 节能减排, 提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自觉性。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4]。

3.2 发展生态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前粗放的传统经济模式, 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能源消耗高, 形成生产系统的弱势性和低效性。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 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

3.3 发展生态技术, 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始终注重科技创新, 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生态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 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 投入少量的能量, 产生较低的污染或无污染, 要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建立好良好的合作机制, 共同研发生态技术对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此外还要吸收、合作、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给生态城市建设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科学的规划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 要把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考虑。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完善规划, 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避免无序发展, 资源浪费, 污染恶化。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 以人为本,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 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5]。

3.5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实施区域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 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关停, 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采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建设清洁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3.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 努力促进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的跨区域流动、优化重组和互惠共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 实现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 必须以科学、发展和变化的观点, 来探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 不断探索、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努力推动城市稳步、合理的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梅红霞.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以淄博中心城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 (8) :31~32.

[2]于洪存, 贾玉鹤.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 2011, 30 (2) :12~14.

[3]李迅, 刘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4) :23~29.

[4]陈文革.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浅析[J].中华民居, 2011 (9) :109~110.

[5]宋俊峰, 周爱萍.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甘肃科技, 2011, 27 (11) :151~152.

生态途径 篇2

陈丰林

2010年第6期 ——生态建设

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实施农村环保“四两”工程(即两清——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两减——化肥施用减量化和农药施用减量化、两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两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着力点,努力探索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途径,使保康农村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风貌。

高点定位,确立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思路.保康县地处鄂西北,是一个全山区农业县,属省定国家级贫困县。全县80%的人口在农村,境内工业企业少,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65.2%。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高点定位,在全面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创建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村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具有保康山区特色的“四园”(生态家园、生态菜园、生态产业园和生态休闲园)模式,扎实开展生态村创建。在创建过程中,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保护较好、有开发潜力的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型生态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好、建有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林果基地的村,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型生态村;对矿产资源丰富、矿区生态修复较好的村,支持发展矿山修复型生态村;对有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村,整合农村唢呐、锣鼓、皮影、剪纸和书画资源,全力打造传统文化型生态村。试点先行,探索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途径

针对各村基础不同、优势各异的特点,我们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每个乡镇确定一个试点村开展创建活动。一是生态家园作基础。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猪圈)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农户用能生态化、房屋庭院整洁化、农业生产有机化、农民生活小康化”进程。积极引导农户正确开展垃圾分类,帮助农户购置分类处理垃圾箱,建设资源分类中心和垃圾填埋场,最终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设计农户生活污水处理沟,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状况;按照“一户一院、一院一景、一景一特”的规划要求,推进庭院绿化和美化,使庭前屋后整洁优美,花草树木错落有序,打造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生态家园。截止目前,全县试点村沼气使用率达到75%,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0%,“一建三改”率达到90%。二是生态菜园作保障。顺应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消费潮流,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为绿色蔬菜的种植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发展户平一亩有机菜园,既满足村民日常消费需求,又为“菜篮子”提供保障,促进农民增收,还使家禽家畜的粪便污染这一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三是生态产业园作支撑。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自家庭院或房前屋后种植花草、瓜果树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注重保护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粮食、瓜果菜生产,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与生活的良性循环。不断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各试点村已初步建立起以核桃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等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四是生态休闲园作平台。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段开辟休闲、娱乐、健身广场,结合村庄总体布局,建设具有山区特色和风格的农村生态休闲园。如尧治河村专门辟地10亩,建设6000平方米的生态休闲园,经常组织开展环保公益宣传、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观看电影等活动,生态休闲园已成为村民休闲健身运动的最佳去处、传承民俗文化的中心场所和传播生态文明的良好平台,满足了山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狠抓整治,展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新风貌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做好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四个重点整治”活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一是围绕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两大难点开展重点整治。对城郊8个村的农户垃圾,统一清运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对其他村的生活垃圾,引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对农村生活污水,实行定期管护,清淤通流,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二是围绕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重点整治。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按照生态农业生产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科学的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的施用量,不断提高无公害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三是围绕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开展重点整治。对全县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围绕缺乏规划、乱搭乱建开展重点整治。我们对生态村村落和农户院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保持建筑风格的整体协调。积极支持有经济实力、有迁建意愿的农户,按规划对土坯房、危旧房进行改造;引导经济实力弱、尚无迁建意愿的农户,按安全、实用、美观的要求,采取刷白墙、压屋脊等形式,开展庭院美化活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如今,全县农村呈现出山清水秀、路畅物洁、清风扑面的新气象,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农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建立机制,实现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突破

我们通过建立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推行齐抓共管,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行政问责制。县委明确提出举全县之力抓好生态县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对生态创建工作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力争

三年内全县80%的村达到国家生态村标准。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采取积极向上争取、吸引社会投资、采取资产置换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为切实加大对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管理力度,我县每个村都建立了环保协会,由协会制定章程,把村民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写进村规民约,村民参与管理,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措施,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规范村民环保行为,使农民自觉地投身到生态建设中来,先后涌现了一批像尧治河、堰垭、中坪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范。尤其是通过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农业发展途径及效益探析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效益

过去20年以来,广西恭城县生态农业异军突起,创造性的开辟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恭城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十分值得推广和普及。本文以恭城县为例进行分析。

1.恭城县生态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本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发展首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恭城县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其次带动了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让广大农民更加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今后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打下了良好群众基础;再次,进一步促进了本县人口结构优化,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为计生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通过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改进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威信力和形象,为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4.结束语

广西恭城县作为不沿边、不沿海、不沿铁路和公路国道的“四不沿”山区县,是广西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新的经济发展路子,不仅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而且也为其他县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可以说,“恭城模式”是走可持续协调发展道路的具体工作体现,十分值得肯定和推广。(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韦复才,周游游.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J].中国岩溶,2013,25(4):282-287.

[2]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恭城县志[M].南宁:西人民出版社,2010,106-161.

生态途径 篇4

世界喀斯特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2%,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发布最广的国家,总面积达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热带和亚热带岩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八省区,连片岩溶面积达54万km2,该地区人口近1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00万人,是我国最大的边远贫困地区之一[1]。生态重建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难点和技术方案,对新技术和新方案进行集成组装、建立既能恢复生态平衡,又能满足该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同地域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优化模式,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对自然界而言,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二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面对固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合理的重组和调整,重新建立一种高效优化的社会经济体系[2]。

1 喀斯特山区地貌类型和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

1.1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

喀斯特地貌包括4个典型类型:(1)峰丛洼地类型,云南、贵州、广西均有主要分布,石山山体巨大,山势险重,峰丛海拨可达1000m以上,比高可达600m,是生态治理难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人类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2)峰林谷地类型,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盆地的四周。(3)峰林平原类型,峰林低矮,比高一般在50~100m之间,主要分布在岩溶平原,如桂中的大部分地区,是旱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4)残丘陵型,即岩溶丘陵类型。

1.2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特点

1.2.1 生物种质资源丰富,但资源总量却十分贫乏

西南地区植物种类有8000多种,而岩溶山区就有4000多种,其中药用、木本油料、饲料和水果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野生经济动物种质资源也相当可观,其中陆栖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经济动物也有70多种。但岩溶山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9%。

1.2.2 水文环境特殊,形成水土分离的格局

岩溶环境系统的基本特点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都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且降雨量都比较充沛,但由于碳酸盐裸露区溶隙、溶洞等岩溶通道发育,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以及不完善的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同时存在,大气降水快速渗入地下深处,浅部涵水能力极差,地表水(河流)不发育,地表严重干旱缺水。地下水埋藏深,开发利用难度大。如紧邻云贵高原的桂西北地区,年降雨量1100~1700mm,岩溶地貌类型基本上全为峰丛洼地,地面高度在800m以上,峰高洼浅,相对高差150-250m,岩溶发育强烈,洼地密度0.9-2个/km2,该地区除过境河流红水河外,无地表水系发育。岩溶地下水则以管道流为主,多组成羽状或树枝状地下河系统,地下岩溶发育带多在洼地底120-150m深的范围内,地下水埋深50~200m,造成地表水资源极缺,地下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的状况。

1.2.3 地表调节能力差,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总体上看,南方岩溶区岩层的表层,包气带和饱水带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土层薄、植被少,且以灌木为主,涵、保水能力小,在峰丛洼地为主的岩溶区,降雨形成的地表主流汇集洼地底部,由落水洞等渗水通路快速注入地下岩溶管道系统,以致在降水量充沛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严重的农田用水和人畜饮水困难,旱灾频繁。如1950-1980年30年间,全区受旱面积在700万亩以上的有13年次,平均2、3年一次,近年越趋严重。岩溶山区多以落水洞或地下河伏流泄洪排水,在大暴雨期间,洪水量大,排泄不畅,常常造成洼地积水成灾,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洼地排水通道多有淤塞,排水能力减少,致使洪涝频繁。

1.2.4 造壤力差,耕地少而分数,土地薄瘠,水土保持差

岩溶山区造壤能力差,土层瘠薄,是形成裸露石山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构成岩溶山区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层中的不溶残积物很少。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是西南岩溶区的主要地貌类型,耕地呈不连续状分布于岩溶洼地、谷地底部及坡麓中下部,自峰顶到洼底土层厚度呈增加趋势,一般峰顶部裸露少土,土壤多积于溶蚀沟槽中,峰坡土层增厚,一般不超过20-30cm,且连续性极差,多为石牙所间隔,洼地中土层较厚,多为40-50cm,少数厚度在100cm以上。耕地以坡地为主,约占70%,土壤以碱性或中性石灰土及粗骨土为主,熟化程度和肥力差,岩溶渗漏致使土层水肥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1.2.5 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生长缓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岩溶地区多因原生森林被毁,土壤流失,植物生长缓慢,植被结构简化,草本、灌丛比例增加,植物初级生产力低,水源涵养和固土功能严重退化。植被覆盖率长期处于很低的状况,仅为12.9%,土壤裸露,极易受雨水淋蚀、冲蚀,造成土壤流失。据统计2001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27135.0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46%,随着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造成耕地减少和难利用石山面积增大。据报道,我国西南岩溶区岩石风化成1cm土层,约需12000-32000年,而在该区每3年就要剥蚀表层泥土1cm,这就是说,1万年形成的土层1年左右就流失了[3]。

1.3 社会经济特征

1.3.1 社会发展水平低、整体功能差

喀斯特地区是彝、瑶、壮、苗、毛南、仫佬、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社会发展水平低,表现在居住分散,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交通十分困难,市场发育滞后,仍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自然状态,深山野岭,单门独户,自给自足,社会整体功能差。

1.3.2 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

受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经济基本上是处于传统的自然农业状态,个别地方还有刀耕火种习惯,致使该地区粮食长期无法自给,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区水平,年收入不足500元,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区。

2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表现在土地石漠化。通过分析导致环境退化原因和土地石漠化过程,从而探索生态重建的合理途径。

2.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

在古环境岩溶过程中,以贵州为中心发育了四大碳酸盐岩沉积构造,构成了喀斯特石漠化物质基础,而强烈的地质运动塑造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地表切割和地形坡度,形成了以峰丛洼地和谷地为主的地貌结构特征,提供了石漠化的动力潜能[4,5]。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0-21℃,年平均降水量1300~1700mm,碳酸盐岩溶蚀性强,90%的溶蚀物随水流失,而形成1cm厚土壤需1200-3200年,极易形成石漠化景观[6,7]。由于溶蚀作用,形成了众多的溶洞、溶沟、溶隙、漏斗、地下河和落水洞,地表水和地下水二维结构明显,地表漏水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喀斯特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适生植物具有嗜钙性和石生性特点,物种多样性低,系统结构简单,生物量少。这些都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极易退化的内在动力[8]。

2.2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驱动力

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其退化的内在驱动力,而外在驱动力主要来自人类的干扰,二者叠加形成了石漠化现象,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因。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瘠薄,生境脆弱,土地承载力低,为生存起见,人类通过砍伐、开恳、采樵、采矿、放牧、旅游开发、工程建设等方式对本来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从而形成了以人类干扰为驱动机制的“贫困一人口增长一土地退化”的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

2.2.1 人口过快增长超过了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容量

由于历史与民族政策等原因,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在生育上的宽松与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致使岩溶石山地区形成了一个现象,石山比例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石山区人口密度大大高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土山丘陵区[9]。据报道在桂西北地区尚有40万人生活在人均耕地不足0.02hm2的岩溶山区[10],如大化、都安、靖西、东兰人口密度都超过150人/km2,人口的增加造成人地关系失衡、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承载能力降低。而人口的严重超载促使农民毁林开荒、垦植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进一步加剧,据统计,在全区27135.07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8670.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8.81%,而剧烈侵蚀面积达到16816.0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1.97%,如果不采取措施,大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10%的土地在3-5年内将丧失耕种价值,甚至变为裸岩荒坡。2.2.2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现状的突出特征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处于极端贫困状况,而贫困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11,12,13]。以桂西北河池地区为例,目前尚有40万石山区的人民没有摆脱贫困,其中有20万属于特困人口。全地区11个县市,就有10个县市靠中央财政补贴发放干部职工工资,根本无力投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更难重视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这就是说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是不可能得到遏制和改善。不仅如此,为了生存,人们还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土地,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

2.2.3 自然灾害频繁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区灾害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低温寒害、冰雹、大风等。春旱机率20-60%,夏旱机率为13%-33%,秋旱机率为67%-80%,对粮食等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频繁,洪涝灾害多而大,大都出现在6-7月,出现机率为58~80%,受害面积1~8万亩,主要以江河泛滥及洞场内涝两种形式出现,同时伴有山体滑坡等山体灾害;低温寒害主要是春寒及秋寒,出现机率22%-40%,易造成早稻烂秧、晚稻减产以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损失。此外,冰雹、大风天气出现频繁,机率18%-62%,造成农作物和民房损失,随着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自然灾害表现出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的趋势。

3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途径

充分、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是喀斯特地区打破恶性循环,走出贫困的关键环节,也是喀斯特地区进行生态重建的一个核心内容。

3.1 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科技攻关和综合治理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沉重的人口压力、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喀斯特地区植被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必须引起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国把北方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干旱脆弱区、华北平原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列为六大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综合治理,而对于喀斯特地区这个独特的脆弱生态系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科学研究和综合治理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和贫困日趋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十五期间,国家首个喀斯特生态环境科技攻关项目在桂、贵、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安排了喀斯特生态环境支撑计划在桂、贵、滇实施外,同时还增加了重庆、四川两个示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首个喀斯特生态环境项目973项目也在广西、贵州实施,更为可喜的是国家从十一五开始,把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首次启动100个县开展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但喀斯特地区的高度异质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一些传统和常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这一地区都不适用,需要去探讨,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任重道远。

3.2 环境移民是生态重建最有效的途径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资源需求也随之加大,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环境压力又进一步加剧,环境移民无疑是解决这种状况的最有效途径。1996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广西喀斯特集中的区域—桂西北地区的环江县建立环境移民示范基地,分别对移民的迁出区和迁入区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移民迁出区,人均土地由移民前的0.04hm2增加到0.11h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1160元;森林覆盖率由16%增加到39%。植被覆盖率提高19%;水土流失减少56.20%,地表径流量减少37.30%。在移民迁入区(开发前为荒地),人均土地由移民前的0.04 hm2增加到0.40 h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2180元,森林覆盖率由27.3%提高到68.1%,植被覆盖率提高24.3%,水土流失平均增加13.2%,达到178.6t/hm2,由于采取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尽管迁入区由于土地被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加大,但都在允许的范围内,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度的增加,水土流失正在逐渐减少。

3.3 生态重建一定要与有关工程结合起来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了遏止生态环境退化和恢复重建生态环境,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把生态重建与政府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的环江县实施生态重建项目中,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18.7%,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地浸蚀减少14.6%;地表径流减少8.2%;实施农村新能源—沼气建设后,农民人均薪炭林砍伐量减少78.9%,森林生产增加24.6%,由此减少土地浸蚀23.8%,地表经流13.4%。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3.4 生态重建必须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退化,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生存,人们又不得不对土地等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致使该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必须与该地区的扶贫结合起来,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遏制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才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生态环境的重建工作,从而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论

喀斯特地区普遍面临着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而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如何打破贫困—生态环境退化—贫困的恶性循环,重现秀美山川、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就必须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成因和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揭示生态经济系统失衡导致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成因与机制,从而探讨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总结论述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以及生态环境特点,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了该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针对该地区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现状,提出了喀斯特地区以协调解决人地矛盾,减少生态压力为目标的生态重建思想,并探讨了生态重建的途径和措施。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篇5

生态移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而言,要找准其建设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的方向,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真正以生态移民助力美丽家园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这无疑为宁夏这样的生态脆弱地区指明了转型发展的方向。宁夏地处西部内陆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脆弱、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明显,尤其是西海固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素有“苦甲天下”的称谓。该地区十年九旱,土地瘠薄,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目前宁夏仍有100多万年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这些年来,宁夏在扶贫攻坚中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战略,下决心用5年时间把居住在大山深处的35万贫困人口整体搬迁到新灌区进行集中安置;对生存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群众采取“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方式就近安置;对山区各县统一进行规划整治和“大县城建设”,吸引有能力的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集镇聚集;对移民迁出区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宁夏实际、以生态移民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其一,生态移民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自然和人口压力的双重困境。宁夏南部山区自然资源十分贫乏,除了贫瘠的山坡地外几乎别无它途。尤其是那些分散栖息在大山深处的30多万贫困人口,多少年来几乎与世隔绝。资源与人口双重因素相互作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酷现实,宁夏区党委、政府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举全区之力,下决心把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人口整体搬迁到引黄灌区,彻底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这可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重要工程。

其二,生态移民开辟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广阔天地。为了保证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宁夏在移民安置时即把培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地拓展新兴产业,积极有效地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以迁入中宁县长山头农场的移民为例,当地政府在为移民落实种粮耕地的前提下,还特意安排了种植枸杞和苜蓿用地,尽力扶持迁入移民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业。盐池县、红寺堡为移民统一建设养殖小区,采取政府补一点、移民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扶持发展养殖业。各地在安置移民时都先统一新建好住房,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网点及文化体育设施。为了及早让迁入移民融入当地生产生活,安置地各级党政组织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全方位的技能培训和“一对一”对口帮扶活动。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条件,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迁入地各级党政组织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使移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温暖,坚定了追求现代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其三,生态移民为修复和优化国土空间提供了可靠保障。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实施生态移民的应有之义。宁夏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同时,即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整治项目,狠抓生态系统修复建设。一方面,移民迁出后原有土地用于恢复生态、封山育林、涵养水源,营造“小气候”。另一方面,严禁在移民迁出地进行工业建设和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有效保护,遏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近几年,由于生态植被得到全方位的修复,宁夏南部山区降水量明显增加,适宜作物生长的气候开始形成。可以预见,随着生态功能区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一个环六盘山地区的国家生态公园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其四,生态移民为增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创造了良好条件。宁夏南部山区是回族聚居区,其中

泾源、海原、西吉、同心4县的回族人口都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在实施生态移民的搬迁对象中,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为了便于生活,有利于发展,在移民安置上坚持相对集中,教育当地干部群众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鼓励搬迁移民与当地群众相互融合交流,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仅增进了民族感情,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而且构建了区域内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局面,有力地维护了宁夏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生态途径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途径

一、生态课堂概述

1.生态课堂的定义

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其目的是让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实现真正的统一。与传统的课堂模式相比,生态课堂更强调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兼顾他们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也强调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生态课堂的教学优势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不在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这个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立体的生态系统。”生态课堂就是绿色的课堂,在生态课堂上,师生能够实现共生与平衡,在这样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地展开学习和教学。

二、农村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途径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学培训、专题会议和学习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涵养,加强英语教师对生态课堂理论的认识。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在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中,老师作为知识和阅历都比较丰富的知识的传授者,要主动帮助学生熟悉自己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而学生也要学会尊重老师,从而达到生态课堂所要求的师生间的共生与平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转变教案设计思路

传统的教案设计基本上是依据课本从头到尾进行的,涉及的始终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实际参与的练习比较少。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全程参与课堂的学习,不能把学生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了解学生后再设计教案,让学案、探究、讨论等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使学生全程参与课堂.

构建农村高中英语的生态课堂对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实现课堂上师生的共生与平衡,从而提高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改善农村英语教学水平低的局面。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探索 篇7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技术革新给人类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 异常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与工业革命相伴相生, 人类过分强调自身对大自然的摆布和宰治, 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工具理性使人类对自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可控制的新困境。面对现实的危机和困境, 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然, 理性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概念应运而生。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治国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而大学生是时代的生力军, 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化修养缺失等现象, 使得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界定和逻辑考察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高校教书育人的平台,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以及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 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化素养。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文明认知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等。

生态文明教育所隐含的逻辑是一种纠错逻辑, 人类试图降低姿态, 适当回归自然、一定程度上与自然万物齐平, 尊重自然规律, 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其他物种, 以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有所改善, 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生态文明教育绝不仅仅在乎自然生态, 同时更在乎社会生态, 这使生态文明教育不再是远离人类个体的、只关乎自然环境或其他物种生存的事情, 而是同时关乎人类整体和人类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生存意义。

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探索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加强生态文化的修养,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环保的实际行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新要求。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 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途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从教育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

3.1 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

在课堂上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可以开设生态文明知识的相关课程和定期讲座,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这些课程不仅仅是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简单描述, 更要注重大学生的生态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认识及生态伦理的教育, 并将生态文明课程所学的知识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大局相互关联, 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给予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知识最科学、最理性、最严密的分析和讲解, 拓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面, 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他们的生态文化素养。通过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习惯, 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自觉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这是高校德育的新要求, 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所在。

3.2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的主要空间和环境, 学校能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中, 受到周围浓厚的生态文化的熏陶, 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潜移默化会有一定的提高, 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因此, 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感化学生, 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生态文明的气息, 置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此, 高校应积极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 如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播放有关环境保护的影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等等,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和规模, 提高生态文明活动的质量, 培养大学生自愿参加生态文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将生态文明意识努力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等观念深入人心, 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3.3 加大监督和奖惩力度, 增强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高校应加大监督和奖惩力度, 设立监督机制, 体现惩恶扬善的威慑力, 以此激励大学生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减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破坏行为。目前高校的约束机制还仅仅停留在舆论监督的层面, 没有强制的措施和机制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此, 高校可以在校园和班级的公示栏中设立专门的监督一栏, 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实施监督,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监督, 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管理机制, 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班级板报、校报等形式, 对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能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鼓励。长此以往, 乱扔垃圾、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破坏花草树木等不良行为,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加大监管和奖惩力度解决。在新加坡, 哪怕是随意吐口痰警察都要处以高额罚款。大学由于种种限制性因素, 虽不可能像新加坡这样做, 但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力度, 奖惩手段和教育手段并用, 让人和环境之间更加和谐。

3.4 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实践, 提高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最关键的也是要通过实践完成, 因此,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落脚点是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高校应当多组织一些生态环保活动, 加大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增加活动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提高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念, 不奢侈, 不浪费, 不攀比;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 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养成健康的、绿色的生活习惯, 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随手扔废弃物, 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不践踏草坪, 垃圾分类处理, 夏天室内空调温度打到26℃以上等, 坚持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为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是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更应该成为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中流砥柱。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15.

[2]王民.环境问题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3]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5) .

[4]谢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报) , 2008, (6) .

[5]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 2007, (2) .

[6]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7]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途径分析 篇8

(一) 云南生态化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中。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为重点篇章进行阐述。在这一背景下, 出现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两种矛盾。一是生态环境需求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短缺, 在部分发达地区成为主要矛盾;二是生态富裕和经济贫困之间的矛盾, 如西部地区的云南。这两种矛盾在全国很多地方交替出现, 不仅成为了经济矛盾, 甚至还会引发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云南一方面生态状态很好, 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态服务功能突出;另一方面云南非常贫困, 是生态富裕且经济贫困的典型地区。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从产业生态化角度对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如果云南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能够试点成功, 则可为具有国家战略性生态规划意义上的欠发达地区探索一条实现跨越式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之路。

(二)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状

1.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条件。

云南省生态状况良好, 生物多样性丰富, 存在很多自然生态景观。而生态文明建设又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已呼吁在规范和完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机制的前提下全面融入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建设全过程中。

同时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保留了很多民族特色的元素。包括一些风俗习惯、服饰、景区等, 这些都为云南省加上了“自然”、“生态”的字眼。在这一条件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有了自然的过渡。可以更好地诠释生态文明建设。

2.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 云南省实施退耕还林等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但仍面临生态功能退化的事实, 使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是森林服务生态功能在退化, 没有发挥其应尽功能;其次, 生态区保护力度不够, 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可行性措施;第三是经济贫困, 这一方面体现在云南省的人口过分集中于坝上, 与城镇区没有足够融合。另一方面云南经济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以卖原料和粗加工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 没有抓住生态资源产品的经济效应;最后是政策支持力度与国家补助不充足, 导致资金有限, 特别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较吃亏。

经济生态化简单说就是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经济领域, 融入到经济建设全过程中, 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从根源做起,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于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陈永堂 (2014) 强调了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性, 指出生态工业是根据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立的、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法而建立的一种工业模式。程柯和丁萍 (2008) 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从经济系统角度、三次产业角度、区域空间角度、社会角度和企业角度五个方面分析了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赵春盛等 (2015) 谈论了区域产业转移、跨境交往行为、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对生态安全构成的风险挑战。李泉 (2004) 指出发展生态产业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不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提出应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第三产业生态化等体系层面构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构想。这些文献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概念、框架和模式。但对经济生态化具体发展途径的分析却很少。本文在阐述云南省生态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和产业的生态化布局四个方面比较具体的发展途径。

二、发展途径

(一) 产业的生态化改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云南省面临生态退化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双重挑战, 产业的发展不能再走传统产业模式的老路, 走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未来云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云南省产业生态化改造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对特定空间内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耦合优化, 实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处理好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产业生态化的改造路径:首先是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一般来说传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小, 但同时也没有现代产业的先进技术, 所以可改造的空间较大。可以从生产工艺的改造入手, 重点提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使之与现代产业接轨;其次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利用人为因素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将现代网络融入产业之中, 并形成系统;

(二)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依据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做出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的做法, 其宗旨是使产业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承受力和发展产业多样化, 以达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效应最大化的目的。整体来看, 云南省存在的“第一产业不够用, 第二产业不够强, 第三产业不够快”的局面仍会持续。且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原料型和资源型产业, 以初级产品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 再加上生产方式较落后, 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

结合云南实际情况, 给出以下建议:第一, 发展生态农业。进行低碳农业生产, 开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如:大理的烟草、洱海的花卉栽培等都可以提高其附加值;第二, 发展低碳工业和建立循环经济园区。通过对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和新型产业的培育发展来实现低碳工业目的。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在各州市建立循环经济园区, 把循环经济发展贯穿于工业发展全过程中;第三, 大力倡导休闲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景区的保护等来保持旅游业的低碳、健康发展。特别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石林等著名景区的旅游发展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引领云南低碳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四, 优化能源结构。云南有着极为丰富、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的优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应该进一步发展无碳和低碳能源对于比重相对较低的石油和天然气可配合中缅石油天然气项目建成投产, 拓展天然气能源的利用, 构建多元、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 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通知指出, 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 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关于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 主要特征是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

首先, 提升清洁生产与循环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组建技术开发团队, 对生态化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估与监测, 提升旧物回收和垃圾分类的功能定位, 为生态化和可持续发现提供保障。

其次, 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应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要有资源、环保、生态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 以确保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计划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

最后, 加强循环示范城市建设。加强普洱市、曲靖市、易门县、祥云县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县) 和普洱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 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

(四) 产业的生态化布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云南省要实现生态文明发展, 就要具体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的道路。针对云南省的生态资源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并结合国家的主题功能区划, 可以把云南省16个州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集中分成四个区域:碳排放控制区、减碳引导区、零排放发展区、生态碳汇区。其中碳排放控制区为城市化或工业化地区, 其布局对云南省地方经济有重要拉动作用;减碳引导区为城市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形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循环共生的低碳型产业布局;零排放发展区为净排放量接近于零的新兴产业区, 要引进世界领先的零碳负碳科学技术, 发展新型产业;生态碳汇区指重点森林、草甸、湿地、水源保护区。

在每一个区域内, 都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核心。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依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 分别实施不同的产业规划, 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分类管理的产业和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 促使生产空间向更加集约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对策和保障措施

(一) 制度构建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用制度引导、规范、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从而走向经济生态化建设道路。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发挥节能与污染物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减排单位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按照国家下达的能用消费量标准,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立碳排放约束机制和控制目标, 同时建立具有低碳支撑的产业体系、空间模式、生活方式、能源系统, 使低碳发展形成体系。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探索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保护成效和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 争取政策支持

争取生态文明实验区试点, 抓住政策机遇。自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口号就为各省市争相倡导, 但云南要做的不只是大力倡导, 还要把生态文明落到实处, 抓住中央政策机遇, 结合云南自身优势, 努力争取生态文明实验区试点。

争取国家生态补偿, 争取国家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就是在生态补偿方面希望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希望国家重视云南的生态资产。云南保护生态环境、高原湖泊、六大江河等对全国乃至国际局部区域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 生态资产又是很脆弱的, 一旦遭到破坏, 想要恢复是难以企及的。比如抚仙湖、泸沽湖等生态景区。对于这些生态资产的补偿, 云南省能拿出的财力非常有限, 很需要国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程柯, 丁萍.产业生态化模式与保障机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07) .

[2]谷树忠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 2013, 35 (1) .

[3]施本植, 许树华.产业生态化改造及转型:云南走向绿色发展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 2015 (01) .

[4]赵春盛, 崔运武.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省域生态安全风险管理及其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改善途径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设施农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集约经营越来越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各类农业设施面积已超过335万hm2,为世界第一。设施的类型也由以季节性利用的中小拱棚等简易设施为主体,发展到周年可利用的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体(约占各类设施总面积的50%);现代化的连栋温室和环境自动控制系统从依靠进口发展到能够完全国产化自主生产,并在一些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得到推广应用。由于温室大棚是装备水平较高的农业设施,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因此对温室农业的研究一直是设施农业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然而,我国温室园艺在生产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基本功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与结构内在联系,探讨我国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改善途径。

1 我国温室园艺的积极作用

温室园艺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采用设施栽培能提高环境的温度,在北纬35°以上的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的室内温度可达0℃以上,而加温温室的气温可保持在10℃以上,使得冬季栽培变成为可能,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农业集约化程度提高。二是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可以人为调节光温水肥气因子,使作物在较好的生态条件下生长,加上复种指数的提高,耕地产出比露地可成倍提高,农产品产出增加,使农业生产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为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长远的有效途径。三是提高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大田农业生产受到气候所左右,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蔬菜的抗灾、堵缺及贮运能力弱,更是难以克服严冬和酷暑季节蔬菜短缺的矛盾。温室栽培不但在冬季可以通过加温实现反季节栽培,还可以在夏季通过降温措施进行越夏栽培,在南方地区可有效避免夏季的台风、暴雨及虫害对蔬菜和瓜果等作物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对于周年稳定供应新鲜蔬菜,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四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由于温室建造、环境控制及生产投入比露地生产高,但是单位土地面积产量高以及反季节栽培农产品的价格高,因此产出也高。温室经营得好是可以实现高产高效同步。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报道,设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效益在15万元/hm2以上,占设施农业总规模的5%以上,效益在7.5万~15万元/hm2的占20%以上。其中,南京市设施蔬菜效益达12万~22.5万元/hm2,是露地蔬菜的3~5倍。经过高效设施农业的带动,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显著增加。

2 温室农业产生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温室生产蓬勃发展,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及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温室园艺在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 能量投入过高,人工辅助能利用率较低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和人工辅助能。与农田蔬菜生态系统相比,人工辅助能在温室能量来源中的比例要高得多。为了创造温室作物的适宜条件,需要投入大量的电能、机械能和燃料。但是,我国环境控制研究总体上较落后,无论是硬件系统,还是技术都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提高;不少温室经营者对环境合理控制的知识相当贫乏,导致环境控制的能耗很高。目前,温室的投能水平一般是农田的8倍以上,而产量只有一般农田的2~3倍,能量的产投比一般农田低[1,2]。因此,人工辅助能投入过大和能耗高是温室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之一。

2.2 肥料施用量过大,土壤生态问题严重

合理的肥料投入是温室作物重要的增产手段。但是许多温室经营者为追求高产,不合理地加大施肥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首先,由于温室中用肥量大,再加上在覆盖物下不能得到雨水的冲淋,土壤内的大量盐分随水分的蒸发向上运动,在土壤表层聚集,产生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影响作物持续增产;其次,过量的施用肥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会导致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损失的养分加剧了对环境污染;再次,施肥过多影响温室作物的品质,氮素肥料是蔬菜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作物过量吸收硝酸盐可导致其在体内积累,最终造成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此外,随着长期的同科连作,产生土壤的连作障碍,土壤生态问题也随之产生。

2.3 成本大幅提高,生产风险大

随着设施栽培向高档化发展,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同时成本也大幅提高。由于不少温室经营者不懂得如何经营温室,采用露地栽培中的大宗作物、常规品种和传统种植方式,产量不高,产品价格低,导致温室投资回收期延长,风险变大。因此,如何改善系统的结构,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温室生产积极性,是关系到温室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 温室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我国温室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是系统能量流动、物质流动和价值流动不合理所致。其原因,固然有技术研究和推广上的不足,但与我国在温室系统研究方面的严重滞后也密切相关,尤其是将温室作为一个系统,在研究作物生长与温室环境的关系、温室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基础上,研究整体功能的发挥与温室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还少有报道。实质上,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与价值增值等基本功能与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不同温室结构可以达到相同的功能

温室生产就是通过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增进土地因素生产潜力,增进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初级生产力。虽然,不同结构的温室改造环境因子的方式不同,但都能不同程度地调控作物生长环境。如同样是为了提高冬季保温性能,现代化温室可以通过锅炉热水管道、燃油炉和热风机等加温设备来达到适宜的环境温度,而单栋塑料大棚则可以通过增加中小棚和保温幕,采用多层覆盖的方式来实现。

3.2 同种温室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功能

农作物生产受到的不利环境因素影响来自多方面,所以人们要利用同种结构达到不同功能,如单栋塑料大棚,在冬天起到保温作用,主要用于喜温蔬菜的生产;而在夏天将321` 裙围揭开后可用于防止台风暴雨的侵袭,若在上覆盖遮阳网就形成了遮阴棚,用于夏季叶菜生产;在大棚外覆盖防虫网则形成了清洁蔬菜的生产场所。因此,要利用温室条件,把环境调控到植物适宜生长的范围,使之周年都能用于农业生产,克服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

3.3 温室物理结构越复杂,则功能越完善

各种类型温室内环境调控结构差别很大,导致环境调控能力相差很大。一般地,塑料大棚没有主动的增温和降温设施,只能进行简单保温降温,对极端温度天气却无能为力。而在现代化程度高的智能化温室则配备有主动调节的设施,所有环境因子(如室内温、光、气、湿、热和营养液养分状况等)的监测、传感及调节都由计算机综合管理和自动控制。有的系统还可对生物体质量、大小和形态进行非接触式和非破坏性监测,从而根据生长信息对温室环境进行动态综合控制[3]。温室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可控制的因素也越多,控制程度就越高,可选择的调控策略就越科学,因而产量越高。

3.4 生物结构与温室功能相互影响

温室生产的目的是获得高产和高效益。其中,作物种类和品种选择、播栽期的确定、茬口安排的方式等生物结构因素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生物量产出和农产品的上市期等,从而影响能量流和价值流等功能。同时,温室的生物结构受到物理结构的影响,如简易的塑料大棚,没有加温和降温设施,只能进行春提前、秋延后等超季节栽培。而随着温室的进化,在现代化自控温室中可以进行周年的反季节栽培,长季节、高产量的黄瓜和番茄等周年栽培的温室专用品种也应运而生。因此,温室物理结构的变化导致生物结构的变化,而生物结构的优化更带来了温室功能的改善。

4 改善温室结构的途径

影响温室系统功能的结构内容包括温室框架结构(物理结构)、栽培植物结构(生物结构)以及生产资料和环境调控成本结构(投入结构)等3个方面。所以要提高系统的功能,也必须从这3个结构方面进行改善和优化。

4.1 改善温室的物理结构

4.1.1 因气候条件制宜

适宜的温室结构直接影响到作物的高产和温室运行成本。高架温室冬季保温性差,加温成本高,在我国北方难以立足;双层充气膜温室充气成本高,使南方地区冬季本来就不足的光照更加不足,不适合使用。因此,研发适合各地不同气候区域的温室结构是提高温室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在温室结构设计上,北方地区以冬季保温为主,抗雪灾能量强;华南地区以夏季通风散热为主,且要抗台风暴雨;长江流域一带的亚热带地区则必须以增加冬季的保温性能和降低夏季降温的成本相兼顾为原则。江苏大学和上海农业机械研究所等单位在消化吸收以色列塑料连栋温室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创新,采用流场数值分析技术、有限元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技术等,优化设计了适合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的温室结构。如设计锯齿型和顶部全开型的温室通风结构,使夏季通风性更好;设计双膜结构和新型密封结构,冬季保温性更高;优化屋面的形状、主副顶拱和天沟结构,提高了抗风和雪载能力。2008 年的南方百年一遇的暴雪灾害中,通过以上创新设计的温室无一倒塌。

4.1.2 因栽培植物制宜

温室结构的设计要适合拟定要栽培的主要作物种类和所采用种植方式的特点。不同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对温室结构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温室高度要求上,种植果菜类栽培,特别是长周期果菜、高大的观叶植物等,或者多层架式栽培和柱状无土栽培等,生长空间大,要求温室的高度高;而种植叶菜类作物、普通花卉和观赏植物,采用单层栽培等,则对温室高度要求低。温室高度的增加,相应地一次性建筑成本投入增加,而且加温的成本也要相应增加。反之,种植矮秆植物也不能把温室高度降得太低,否则影响人在室内的操作和夏季通风降温。因此,温室结构设计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制定相应的温室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

4.1.3 因经济条件制宜

不同类型温室的造价相差好几倍,运行成本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根据各地以及各用户或用户单位的经济条件来决定温室的结构选型。现代化配有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连栋温室,其环境调控程度高,土地利用率高,作物生产力高,但是投入的水平也高。在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对国外引进温室的消化吸收,我国已经能自行设计制造现代化温室,价格比进口的要低30%~50%,但作为生产价格较低的农产品的装备, 400~600元/m2温室造价仍然是很高的。因此,只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在大城市的郊区应用,或作为各地现代化农业的示范用途,不能把现代化温室作为装饰品,一味贪求高档,造成成本过高,运行能耗无法支付,以致温室再生产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单栋塑料大棚以及北方的日光温室在近期将仍然是主要的温室装备产品。

4.2 改善生物结构

1)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作物布局,通过品种结构调整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温室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布局,原则上要以一室一品的专业化生产为主。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也容易使劳动者掌握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施主要作物在土壤和基质栽培中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但是温室的品种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习惯种植的作物市场销售不畅,或看好某些品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和效益时,进行适时的作物结构调整,要以灵活多变的种类和品种调整来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要搞好上下茬作物搭配。

2)根据温室结构优化种植模式,通过田间结构调整挖掘生产潜力以获得最大产出。由于一年一大茬的长周期黄瓜比周年两茬黄瓜两茬生菜的常规种植模式产量高30%~40%。因此,在冬季有加温设施的温室内,同一作物应该选择长周期的品种,以提高周年的产量。在高架的温室内,种植低矮的绿叶蔬菜或盆花等植物时,要考虑多层栽培或立体栽培,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率。

3)提高环境调控能力进行反季节栽培,通过时间结构调整变更收获期以得最大收入。进行反季节栽培,要提高环境控制的能耗。由于反季节栽培的农产品在稀缺季节上市,市场价格高,因此价值转化效率高。但是反季节栽培需要温室具有较高的环境调控能力。如目前面积最大的塑料大棚,在冬季主要是作果菜类的育苗场所,待到来年开春后进行“春提前”栽培。如果采用三棚五膜(即大中小棚膜,加盖地膜和小棚外保温幕)的方式,在极端含量的天气下使用炉子和电热加温等简易加温装置,番茄就能进行越冬栽培,比“春提前”番茄早上市30天以上,其产出投入比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3 改善投入结构

在固定资产(即温室框架结构)投入一定的前提下,重点是要改善生产资料的投入结构和环境控制。

4.3.1 协调生产资料投入结构

生产资料除了种子种苗以外,主要是肥料和农药两大类。首先,要协调养分投入结构。各地温室生产中注重施用氮肥,轻视磷和钾肥,造成氮肥过量,利用效率下降,面源污染增加,土地的可持续生产力下降,所以要注重N,P,K的协调;同时要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协调,即土壤碳氮比的协调,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其次,要协调有害生物防治的投入结构,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如果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多投入生物农药和黄板诱蚜等物理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通过健康的生产方式培养健康的植株,生产出内在质量高的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蔬菜,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4.3.2 改善环境控制投入结构

现代化温室产业发展快的城市和地区的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在环境控制程度高的现代化温室中,生产的目标必须是高产量而不是低的运行能耗,只有高产量才能有高产值和高效益[4,5],才能使高投入得到高的回报。但是环境控制能量投入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寻找合理的投入量和投入结构。作物生长是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目前生产上环境控制能耗主要是在温度的控制上,而其它方面的控制能耗很少。事实上,在晴天光温条件适宜的条件下进行CO2施肥,在连续阴雨天的情况下采用移动式补光,都是促进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在温度控制上,大多数温室都采用经验值设定法,没有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达不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而有些温室为了减少运行能耗,采用临界值控制法,则更不能使温室的增产潜力得到应有的发挥。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发展,主要从宏观上阐述了我国温室园艺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不足,分析了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改善温室的物理结构、改善生物结构和改善投入结构将有利于优化和改善我国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功能。

关键词: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萍萍,毛罕平.论我国现代温室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C]//发展中的中国工厂化农业—工厂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41-146.

[2]葛晓光.我国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技术创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3.

[3]王耀林,张志斌,葛红.设施园艺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

[4]蔡象元,张文斌,李汉卿.上海市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效益分析[J].长江蔬菜,1999(11):33-35.

生态途径 篇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面对资源储备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天的大学生群体将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领导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

从世界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我们的农业文明阶段还是工业文明的阶段,都是以对环境的掠夺为代价换来的发展。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资源储备量减少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课题。而我们所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怎样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何寻求一条既要保护环境也要经济发展的道路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现阶段要研究并且解决的。而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我们在现在与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承担着生态文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建设的重大责任。如何从自己所在的领域出发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点贡献不光是中国的大学生也是世界的大学生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学校,只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加大生态问题的研究力度,拓宽大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认识的广度,才能帮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好的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发光发热,更好的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庞大的人口基数都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雪上加霜的是一直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输出拉动经济增长,使得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让一些外资企业把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建到了我国,以上的情况都使得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与越来越脆弱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们依然落后,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也使我们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而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严峻矛盾也给我们未来的建设者与领导者,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得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个人前途以及最大化的自身利益,一心关注经济建设,很少关注我们周围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于我们的建设者在谋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生态意识所造成的恶果。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要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避免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因建设者的环保意识淡薄所造成的悲剧再一次重演。

一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相融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使大学生们形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大学生活中接受最先进的理念,开始逐步的了解社会,储存知识,锻炼能力,时刻为真正步入社会,做出一番成绩而准备着。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让大学生——未来社会的继承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学习,来了解生态文明,在未来的社会中,才能真正建设生态文明。

1 生态文明教育能更好地拓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的教育,只有注重道德的培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是让大学生们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之上,树立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为生态意识。用高的道德素养来保护生态,用保护生态来提高道德素养,使其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2 生态文明教育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国家的强壮,社会文明的提高,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在未来社会有立足之地。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同时,给大学生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帮助大学生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大学生们以人类与生态的高度统一为出发点,认清人在自然界的位置,认清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明确对自然的责任和任务。并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懂得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让大学生认识到发展不单纯的在说经济的增长,也要求社会文明的进步,通过学习,让大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

二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21世纪人才辈出,“绿色”渐少。对生态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现今,各高校师生们也都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部分高高校已经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使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1完善课程的设立

设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生态文明教育作为21世纪新的课程已经在各大高校中逐步建立,但是授课对象主要针对林学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公共课程,就可以使一些非林学专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培养。从“什么是生态文明”到“怎样去保护生态”、“怎样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建设生态”,从而最终达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对生态的观念有所转变,认识到自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必将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必将食到自己种下的恶果。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应该集多种课程于一体:

(1)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让大学生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通过环境教育来引导学生们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

(2)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道德课。

道德素养,决定人的意识、行为。提高生态意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生态德育观念,用道德规范行为。最终通过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学习,使大学生们整体道德素质提高,生态文明得以发展,并且增强国家的整体社会文明。

(3)开设相关的生态法律教育课。

中国是法治国家,在大学课程里让学生们懂得保护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普及学生们对生态文明的法律意识,了解哪些行为不可为;哪些行为受到保护;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态,建设文明。

(4)开设实践教学课。

带大学生们到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实践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并通过实践课程,考核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知识的引导者与传授者,教师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教学能力,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学生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必然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在进步,观念在发展,教师需要用不断的学习来自我提高。高校里要尽可能多的给教师提供学习新理念的机会;对老师授课进行听课并设立优秀课程评奖制度;要求教师集体备课,来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课题申报发挥教师们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文明行为。把教师建设成业务精,知识硬的师资队伍。

3 加大对校园建设的投入

加强校园生态建设,打造校园生态文化。古语说:“环境造就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是对学生及老师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学习、工作,才更能起到时刻警觉的作用,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体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爱护校园环境,保护校园环境做起,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4 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一切理论或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只在课本上谈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才有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检验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需要通过实践证明。大学生会因为实践过程而体会深刻,也会通过实践验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减少大学生在毕业后,投入到社会文明建设中花费时间寻找路径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吴俊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林智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实践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生态途径 篇11

关键词:森林抚育 检查 森林质量 生态

森林抚育是进行科学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优化森林空间结构布局、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为重点体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精神,在指导思想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科学经营、积极培育、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抚育的综合效益,最终实现森林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森林抚育的现状。

首先是造林密度过大,缺少抚育,致使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林分质量较差,林相不整齐,林分单位蓄积量偏低,生产力低下。其次是由于经营方式粗放,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表现在林业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小、有的油松林从未进行过任何抚育措施,林分密度分布不均,乔灌混杂,与优势树种争水争肥,影响了林分的正常生长,丞待抚育,致使林地生产率低。林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低,大多以初加工为主,林产品档次不高,原料消耗量大,导致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再次是抚育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投资回报时间较长,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林农对森林抚育投资少,使森林抚育无法按照开展正常的招投标、监理等工程质量管理来实施,直接影响到抚育质量和后备资源的培育,从而制约着我国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森林抚育职能部门

强化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健全森林抚育主要职能部门,加强森林抚育工作,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功能,积极探索森林抚育管理体制和模式。

2 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的可行性。

在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中确立的一系列规章和政策 。 加大对中幼林抚育和加强速丰林建设,可以始终让森林保持较高的固碳能力,极大发挥碳汇作用。进一步提高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認识,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碳汇的宣传,推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尽早启动低产林改造工程,加大抚育力度,提高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增加森林碳汇,为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3做好抚育间伐管理。

虽然间伐抚育对林木高度影响不显著,但是抚育间伐对林分树种组成尤其是目的树种或优势树种组成产生显著影响。抚育间伐不但提高了林分质量,而且抚育间伐对改善试验林地健康状况作用明显。 森林抚育可降低各径级林木数量和林分密度,扩大单株林木生长营养空间,提高优良和生长旺盛期的林木比例和林分生长潜力,降低受害木比例,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4调整结构,合理利用林地林木资源

对有严重病虫害、冻害和旱死树的林分要及时进行防治或者更新树种;对不接果实的山杏树进行嫁接大扁杏、太阳杏、家杏;对造林密度过大的杨树中幼林进行合理的抚育间伐,搞林药间种,林下养禽等;对造林密度过大的油松中幼林进行抚育间伐,同时可在油松纯林内栽植山杏营造混交林,对造林后从未进行过抚育措施的油松近熟林以上的林分进行修枝、割灌等抚育措施。以保护资源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突出抓好经济效益的提高,以改生态林为生态经济林为发展方向,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逐步建立起具有强大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生态经济林型工程建设。

5严格执行森林抚育的检查内容及技术标准

(1)检查抚育作业面积。根据上报完成面积,通过现地核实确定其实际作业面积,通过质量检查评定其合格面积。核实面积是指现地核实确定的实际作业面积,包括合格面积和不合格面积;合格面积是指作业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核实面积。

(2)割灌除草检查。检查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灌木、藤本、杂草是否割除,是否保护珍稀物种及有生长潜力的幼苗、幼树。

(3)修枝检查。检查修枝高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林分卫生条件是否得到明显改善。

(4)抚育剩余物处理检查。是否按照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要求进行了场地处理,抚育剩余物是否分类运出或平铺、按一定间距均匀堆放。

(5)检查验收要对森林抚育任务完成、抚育质量、抚育设计质量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计算:面积核实率 ,面积合格率,核实面积合格率。

6森林抚育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林业部门加大对森林抚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补贴力度,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抚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宋孟欣;侯贡献;师军杰;司长征;王奇;;加强森林抚育与提高森林碳汇浅析[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线发行:同方知网(北

2辛力;森林抚育对不同林分类型结构及健康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北京33

3陈昱杉;李顺龙;;基于低碳经济的森林抚育经营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0年06期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4徐桂生;;论森林抚育的意义和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

谈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的途径 篇12

一、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和谐互动

生态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不断主动参与课堂,参与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参与。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1 Unit 2 Growing pains这一单元时,教师以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实现和谐互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成长的烦恼,可以说与高中生的年龄阶段相符合,因而很容易与学生达成情感共鸣。首先,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旁边标注:“Am I useful? Would I be happier if I were someone else? Am I lonely?”紧接着,继续呈现第二张图片,以小女孩为中心,中间标注growing pains,发散出independence/study hard/ misunderstand/loneli-ness。看到这里时,学生互动的欲望开始激发。其次,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和谐互动:“Q1: Do you have similar experiences? Q2: What are your growing pains?”学生围绕这两个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开始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经历与看法。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时参与其中。最后,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随机抽查学生。“T: What are your growing pains? S1: I feel loneli-ness. I don’t know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Sometimes, I don’t want to make new friends with others.”此时,教师利用转问,将对话延续,让班上的学生解决这名学生的问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情境调动兴趣,促进师生交流,构建了生态化的英语课堂。

二、优化英语教学,构建生态课堂

(一)多种方式,渲染英语学习氛围

生态化的课堂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氛围的建设需要教师借助各种手段来实现。可以用挂图,营造生活氛围;可以用音乐,渲染学习氛围;更可以用语言,创造学习氛围等。教师可以融合多种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心理暗示,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 2 Sports events这一单元时,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渲染学生氛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与奥运会相关,教师以2008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为背景,优化英语教学。首先,课堂开始,教师播放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曲,并利用幻灯片轮回播放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情感,带动英语学习。在图片的刺激、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始增强。其次,教师开展brainstorming活动,让学生快速说出自己知道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随着教师一声开始,学生竞相说出:judo、boxing、skating、skiing、sailing、basketball、football等。这样的课堂是生态化的课堂,因为学生主体得到突出,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与习惯。

(二)探究学习,营造和谐交流环境

新课改极力提倡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发挥;通过探究,课堂交流环境被营造起来,学习氛围非常浓厚;通过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在构建生态化的高中英语课堂时,教师要以探究学习,促进构建进程。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3 Unit 3 Back to the past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探究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次探究问题的设计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设计的。有人认为很多地方还非常贫穷,缺少基本的生活保障,因而认为没有必要花钱去保护文化遗产。为此,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如下:“Do you think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 Give your reasons. If you were the mayor of a city, what would you do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modern city?”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究学习。第二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学生可以以“市长”的身份进行设想,提出合理化的保护文化遗产的途径。通过探究,和谐的交流环境被营造起来,助力学生的语言学习。

三、设计扮演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生态化的课堂是学生潜能得到极致发挥的课堂。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促进学生语言学习效果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其他潜能的发挥。此外,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还能让语言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例如 :在学习牛 津高中英 语Module 7 Unit 3 The world onlin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过于沉溺网络的危害。本次角色扮演活动是结合当前很多高中生沉迷网络而无可自拔的情况进行设计的。要求:请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自主设计情景,并利用表演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要求突出“过于沉迷网络的危害”。在这这个任务中,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情景需要的人物角色,自主设计对话。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开放、不受束缚的,因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中学教育中的倾听艺术下一篇:化学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