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途径

2024-10-14

经典途径(精选8篇)

经典途径 篇1

专家认为, 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素养, 很难“教”成, 靠的是陶冶、熏陶与潜移默化。经典教材中皆是美文, 皆是宣扬嘉言懿行: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蕴含的仁爱美德,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揭示的治学态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体现的高洁情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昭示的不懈追求……这些经典中包含的道理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沉淀。将经典熟诵于口, 濡染于心, 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者的品性和修养。

小学阶段是诵读记忆的黄金时期, 也是精神成长的关键期。开展经典诵读, 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精选典范之作,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经典诗文浩如烟海。教师要精选文质兼美的篇目,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选择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佳作。无论是诗、词, 还是曲、赋;无论写景的, 还是咏物的;从先秦五代到唐宋元明清, 都必须是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传递着永恒的精神, 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享受,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脍炙人口的典范之作。

1.合理安排学习的梯度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由浅入深地安排篇目的学习。配合省、市、县历年“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经典诗文学习方案》, 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安排了不同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原则学习。更重要的是, 承认个体差异, 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2.设置“我来记经典”时间 :语文早读每周安排两次学经典时间;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台”, 在大课间休息时段, 播放“经典美文欣赏”。

3.制订新的教学计划 , 为学好经典铺路 :学校购进大量有关经典诗文的优质图书, 安排学生在不同时间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各个班级建立“图书角”, 由班上师生自愿把家里的名著、经典佳作带到班上传阅;每个学生建立“日积月累”本, 分门别类记录背诵过的经典诗文, 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另外,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经典的学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 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 有机地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真正让经典诗文的学习为教学服务, 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精心营造诵读的氛围

“昔孟母, 择邻处”这句话揭示了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 开展诵读活动需要精心营造诵读氛围。

氛围的营造首先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走进校园, 宣传墙上师生用共同的智慧绘制的古诗文图画, 图文并茂, 意境优美, 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精神启迪。进入教学楼,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等标语, 以及《弟子规》《三字经》等, 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 陶冶学生心灵, 开阔他们的心胸, 端正他们的品行……进入教室, 板报内容更是丰富多彩———这班经典诗文旁注历史背景和诗词解析, 学生课间在这里阅读、赏析、评议、积累;班级的板报设计是学生的古诗书法展览, 透过软笔、硬笔不同方式的演绎, 依稀看到中国书法这门古老艺术发散的艺术魅力;再走进一个班, 字体工整、装饰优美的手抄报经典版顿时展现在我们面前……

除了从视觉上熏陶感染外, 从早晨到校到大课间休息, 直到学生放学, 都有宁静古朴、清新高雅的古典音乐在耳边回旋飘荡, 学生置身于各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中。

三、丰富诵读形式, 提高诵读兴趣

本着“以兴趣为先导, 以活动为载体, 让师生走进经典”的宗旨, 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

1.趣味法学经典 :古诗词意境感很强 ,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因此, 在古诗词诵读中, 我们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 而是制作出生动形象的课件, 把文字放在画面中, 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

大课间休息时段, 由学校统一规划, 班级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的图像, 都是与其学生所处学段相对应的古诗文欣赏。委婉悠扬的音乐背景下, 文字随着画面的更换飘来、静止、再渐渐飘远……一段时间过后, 感觉学生已经能够读图背文了, 忽然有一天, 大屏幕只播放画面, 不再显示诗词原文。然而, 就像音乐爱好者听见熟悉的曲子会不禁高歌一样, 学生也会适时地念出相应的词句。

2.将凝练、优美的经典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 , 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 完善古诗文阅读的情感教育。那抑扬顿挫的声调, 那眉头紧蹙的表情, 那举手投足的姿态……都给欣赏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3.经典诵读与民俗节日相结合, 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习惯在训练中养成, 品格在活动中淬炼。“我的座右铭”主题活动, 学生现场书写经典名言名句;“中秋佳节话思念”主题中队会上, 学生自发编排的情境吟唱、配乐吟诵表演那么深情, 那么生动, 感人泪下; 元旦联欢会上, “诗文接龙”“古诗文知识问答”等节目,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4.喜 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 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 则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课间玩游戏“丢手绢”, 失败受罚的学生都会不自觉地背一首古诗词, 有时小伙伴还会故意增加难度———背一首描写花的古诗, 或者说两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利用语言声音节奏与身体动作的自然合拍, 在跳皮筋、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戏中, 学生边玩边跳, 随着身体运动的节奏, 背诵经典诗词, 融经典的学习于快乐的游戏中, 取得了非凡的记忆效果。

四、增加语言储备, 提高语文能力

经典诵读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广读博览, 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 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1. 知 识在于积累 , 一段时间下来 , 学生的 “ 日积月累本 ”“厚”起来了。长期的诵读熏陶, 逐渐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与能力。可喜的是, 学生作起文来, 妙笔生花。因为, 在写作中可以把有关诗词信手拈来作为写作的引用材料, 并使之联系所写内容, 升华意境、感情, 达到借鉴并练笔的目的。

2.“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 ”中 , 我校学生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全县低年级个人组和高年级集体组冠军, 并代表全县小学生参加市级不同组别的比赛, 成绩优异。

3.经典诗文铿锵的声韵、灵巧的修辞、周密的谋篇无不感 染学生的心灵。生活学习中描写景物或发表议论, 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引出几句经典诗文。更有甚者, 通过诵读经典, 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能够在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 变成自己的东西, 逐渐形成能力。

与经典为伍, 与经典同行。在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 师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归属感, 也大大提高了语文素养。我们坚信, 伴随着学生的人生经验的不断增长, 中华经典就像美丽的花儿, 会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经典途径 篇2

本文意在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谈谈经典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阅读的途径。

一、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超越性的经典阅读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本身的发展,终身学习观已成为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途径是教师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读书、思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谆谆指出一条建议——读书,“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的确,教师的教育生命中不可或缺书籍的滋养,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本身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师范教育又没有过系统的滋养,阅读书籍相当有限,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工作的繁忙和身心的疲劳,使他们拥有自由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具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大多选择了功利性的阅读:即只读教学案例,读教学技巧的书籍。从教学来看,技巧当然是重要的,没有高超的教育技巧,就没有教育的智慧,这便是把功利性阅读降格为庸俗的实用主义阅读了,这种阅读的唯一结果就是窒息教育的精神生命,扼杀教育的生气。因而教师当前急需要的是超越性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读的书有三类:自己所教学科的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跟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书”,超越性的阅读就是主张教师直接去读这些方面的经典原著。哲学家叔本华曾劝告有志于哲学研究的人说:“只有从那些哲学家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这种超越性的阅读,才能在经典名著中分享前人思想学术成就,积淀底蕴,丰富学养,让自己的内心鲜活,文化气质油然而生,也才能把汲取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永久的动力,从而达到教育的自然之“道”的最高境界。

中学历史教师的经典名著阅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阅读中外史学名著和史学理论著作,深化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二是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尤其是教育学家的经典名著,开阔教育的视野,理解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的规律;三是阅读中外思想史上有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学者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人文经典,构建多元的人文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便于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真正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需要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引导者,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学科研究能力的创新者。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把一味地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材、讲透教学内容便视为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教师潜生的是保守,不求发展的惰性,一些历史教师视专业研究为畏途,不能享受专业发展带来的乐趣。笛卡尔说过:“最具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也同样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一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鼓励和培养读者的好奇之心,求知之欲望,阅读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素养,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因此,研读一本经典名著,就犹如给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块基石,立足于这块基石就可以构建自己的学术思想大厦。这便好似站在巨人的肩上,以他们为思想榜样,学着以他们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问题,观察世界,而这种视角也正是理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动力。教师的这种创新性思维,有利于课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宏观启迪的实施。

三、课程建设与开发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仅是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教师的这种自主决策权力,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对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的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深厚底蕴和学科研究的理论素养。

同时,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也越来越被重视。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反思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追求得出系统的理论,而是借助已建立或获得的理论认识来分析教学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教学反思却必须借助于理论的指导,才能正确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方案。也只有具备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站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基础上,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制定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因此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学反思能力。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研究理论所知甚少,对各种各样的历史观也多是道听途说,或闻所未闻,教育理论的掌握也是一鳞半爪,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阅读一些历史学科和教育理论类的名家名著,从中感受其广阔缤纷的理论世界。因为对于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来说,每一本著作都包含着他们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内涵,阅读之,决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某个思想观点很深刻,很新颖,而是因为这些思想观点是被系统的、严密地论证出来的,认真地阅读,就是与这些名家们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思想对话,体味他们缜密的理论思维过程,增强理论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又能在这些理论的启迪下,孵化出新的课程思想,组合出新的教育观念,嫁接出新的课程策略。

四、拓展和涵养主体精神的特殊意义

经典著作因其丰富的承载力和阅读的特殊机制在拓展和涵养主体精神方面有其独特的影响力。与经典文本的对话,与作品意境相通相融,便能充分感受名家的思想与精神,因为这些文本都是作者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体验付之于字里行间的,读懂了就是一种思想和品德的终极关怀,有益于自身人文品格精神境界的良性构建与灵性启迪。

教师的这种良性的主体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经典名著阅读为教师的形象增添厚重的质感,何况爱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好的品格。教师读书的品格感染、熏陶着学生,师生之间这种精神上的以读书及其趣味为纽带的密切联系,是师生彼此追寻生命价值的支撑,是他们相互的智慧和人格力量的共荣共生。

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除了社会、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外,教师自身的善于调节更为重要,教师不妨在经典名著阅读中有效地进行调节,因为面对经典的博大精深,它要求我们要真正地沉静下来,将宁和怡悦的心境放进书里,任何浮泛燥动、急功近利的心绪都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阅读佳境。同时当我们与文化精华对话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坦荡而宽广,柔韧而顽强,温煦而宁静,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会荡涤一切的浮燥和倦怠,有益于思想的自由驰骋和身心的健康与愉悦。

在充分认识经典名著阅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后,接踵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去阅读。

五、重组时间,为教师的阅读创造条件

有些教师感叹,想读书但无时间。的确,时间资源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授课任务已经很重,除了参与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由于在学校的任务过多、过杂,教师的在校活动中显得杂乱而片段化,穷于应付,缺少时间和精力投入阅读。哈格里夫斯曾把时间比作教师的敌人,他说:“时间是教师的敌人,让教师的期望无法实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他认为必须给教师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并引导他们去读书。

教师的反思和学习都需要时间,学校必须要合理重组教学时间,解放教师的时间,把教师从繁杂琐碎、耗时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实现从“事务型”到“学习型”的转变,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广阔的阅读才有可能。学校要建立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不再让学生的成绩决定一切,要把坚持广泛阅读也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之中,亦或以校本方案的形式督促教师读书。学校还要努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校长要以身作则,同时要安排固定的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努力把学校办作学习的团体。

六、掌握阅读的工具

面对茫茫书海和我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如何掂量经典名著对我们专业发展和教学指导的轻重缓急,价值高下,不妨依据一些工具途径,达到更有效的阅读。

1.走过导读的门径

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读古代之书,不可不知其人,论其世”这就意味着阅读经典,不仅是阅读经典的文本本身,同时也是必须围绕着、簇拥着这一“经典”的一系列“经典阐释”来进行,并以此为门径,进一步认真地研读体验原著,寻微探幽。

2.预备知识的积累

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化发展变迁,以及时代知训技术条件的局限,对于古典名著中的许多内容我们不易做到完整全面的理解。阅读中国古典著作时,我们需具备古汉语、文献学、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古典作品中注意的讳字、特殊的修辞、礼俗和典章用语、方言和语音学的掌握等,理清作者思想,得出一个合乎当时社会情态及作者原意的解释。

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时,深刻理解原著的精髓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预备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一些术语的内涵和转移的把握,方能领略著作的准确含义。

3.构建阅读的理解力

阅读中,主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审美体悟的鉴赏性理解能力

“鉴赏”是对文本的鉴定和欣赏,即主体在阅读时辨别、确定文本的优劣,并由此获得美好的享受,领略其精神意蕴的活动过程。由于经典名著包含社会、历史、宇宙的多种审美因素,是个体审美意识、时代审美意识和人类共同审美意识的复合,使得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审美意蕴丰富,而主体在对这种审美性的感悟、理解和接受中,就是一种鉴赏性理解能力的构建。比如教师在阅读史学名著时,就是通过这种鉴赏性解读,潜移默化地感受史学家的学识风范,以其倡导的思想观念引领自己的行为方式,并最终实现由外烁的被动模仿向内在的自觉体悟的转化的,专业学习与发展也便在这种熏陶下渐入佳境。

(2)解读过程的反思性理解能力的构建

前文说到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反思性能力的构建,经典阅读中,也需要这种反思性阅读理解力的构建。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并不仅是局限于对经典名著的一味鉴赏,它同时也是对文本的反思性理解,即由“鉴赏者”到“解读者”的演变。解读观认为:文本是一种包含诸多“空白点”的未完成的立体召唤结构,而这些“空白点”就是反思的契机,所谓读书阙疑,便是这一深层阅读的自然结果。我国学界把读书存疑当作一条理解读物的道统,朱熹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阙疑,由疑而问,必须反思,方能形成独立的理解。

自然,经典文本中的内容、形式存在一定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突破权威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不能超越一定的文本限制,同时,经典阅读也有一定的选择性,阅读时同样存在着吸取积极成分,剔除消极成分的选择,批判性的反思能力,同样是要具备的。

(3)个性化生成的创造性理解力的构成

解读是指向未来的创造,经典阅读的核心结果不仅强调的是个性化理解,更要重视的是个性化的生成。解读的目的就是力求在读者与文本的开放式的视域融合中产生新的视域,实现文本定义和读者自身的共同超越。教师在对经典名著的由鉴赏到解读过程中,以反思的姿态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创造性地试探回答这些问题,形成渐进的或突发的思想火花,由这些思想火花再联系教学的实践过程,与教学的反思融为一体,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理解的生成。

总之,“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对于经典名著自在而又执着的阅读,既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为了心灵的惬意。阅读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永恒的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 仓修良主编.中国历史名著评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2] 刘明翰主编.外国史学名著评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

经典途径 篇3

关键词:经典阅读课程,语文教学,农村初中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对7~9 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了12 点要求, 内容涉及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范围等诸多方面, 其中提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仅靠综合课程穿插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 开展有效的经典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农村初中语文经典阅读课程的现状出发, 探讨农村初中语文经典阅读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现状 (以笔者执教的中学为例)

笔者执教的中学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初级中学。为了解阅读教学情况, 笔者在全校范围内发放了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 笔者发现如下不良倾向: (1) 忽视经典阅读, 71%的学生对经典阅读缺乏兴趣, 甚至有22%的学生认为阅读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2) 读物选择不当。不少学生以猎奇的眼光选择读物, 一味追求“奇”“巧”, 侦探故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才是他们的最爱。虽然30%的学生购买了《西游记》《论语》等名著, 但大多是老师或家长要求购买的, 买来后被学生束之高阁, 表示自己曾经阅读过经典名著的学生仅有10%。在这些学生眼中, 阅读是和上网、看电视一样的消遣娱乐方式, 而非学习方式。 (3) 阅读广泛, 但没有计划性, 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只有16%的学生表示会制订阅读计划, 并持之以恒地按照阅读计划阅读书籍, 并做好读书笔记, 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 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呢?

二农村初中开展经典阅读的途径

1.端正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的理论性和工具性都很强。语文学习的内容虽然纷繁复杂, 但是浓缩起来就是“听说读写”。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 说的就是语文和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存在互通性, 阅读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利器。所谓经典阅读, 指的是所有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积淀的精神文明成果。因此, 经典阅读不必局限于文学名著, 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经典名著也可以选取趣味性较强、文笔流畅的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 笔者曾向学生推荐《史记》《山海经》《徐霞客游记》《君主论》等古今中外各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 就是与古今名人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 就是体悟人事变迁的过程, 就是人格健全、心灵成长的过程。一堂成功的经典阅读课, 不仅是阅读技巧的训练课, 而且是学生阅读体验的精神洗礼。虽然语文教材选取了不少经典名著中的名篇, 但是我们应明白一个道理: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取得质的飞跃, 就必须在阅读量上先做文章。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适当选取经典名著中的优秀篇章进行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阅读。许多优秀的学界前辈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 如魏书生老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 大胆压缩课内阅读, 将经典名著大胆引入课堂。在他的课堂上, 中外教育学动态、国内外科技最新消息、各科经典名篇纷纷登场, 学生突然发现没有了现成的“参考答案”, 但从阅读中学会了独立思考。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精心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篇目进行阅读教学, 虽然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尚显吃力, 但是《陆绩怀橘》《王戎钻李》《王蓝田性急》等故事通过笔者的展示, 使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人的生活场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帮助学生克服了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课后, 学生们纷纷向笔者询问是否可以代买《世说新语》和《古代汉语词典》。更为可喜的是,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提高, 其功效也逐渐反映在作文训练中。不少学生在此后的作文训练中也开始引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进行议论说理, 文笔变得生动自然。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会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作为教师, 我们都深知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经典阅读教学中, 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哪些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值得我们推广, 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全面介绍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并提供具体的经典名篇让学生进行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 让学生熟能生巧, 真正让学生的经典阅读在质和量上都获得巨大的提升。

笔者尝试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笔者以《朝花夕拾》中的名篇《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让学生分别操练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指导他们利用略读、默读的方法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指导他们在略读的基础上对一些精彩片段进行仔细阅读, 综合运用批注、摘抄、札记、读书卡片等方式, 力求深度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 加深对经典阅读书目的理解。例如, 为了让学生操练略读, 笔者设置了以下环环相扣的阅读问题: (1) 阿长为何得名?她与鲁迅是何种关系? (2) 文章围绕阿长记录了几件事?在少年鲁迅的心中, 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 (3) 如何理解阿长的“神力”? (4) 从本文中, 你获得了哪些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得到答案, 有些问题却无法直接解答。那些需要探寻得到的答案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未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则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继续阅读文本以找寻答案, 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3.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经典名著, 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在经典阅读课程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阶段来推荐适当的经典名著, 并帮助他们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阅读计划。学生的阅读计划至少应包括阅读目的、阅读时间、阅读书目及章节等内容, 要注意循序渐进, 应摒弃“填鸭式”教学, 阅读书目要少而精, 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在七年级的教学中, 笔者只推荐《世说新语》《尝试集》《朝花夕拾》三本书。此外, 购买经典阅读书籍需花费一定金钱, 阅读经典书籍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最好能够提供多种获取渠道, 为学生及学生家长减轻负担。

以近代学者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为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胡适先生在引入现代诗方面、在倡导文学革命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相对于鲁迅作品的琳琅满目, 中学语文课本对胡适的作品却少有选入。《尝试集》的现代诗通俗易懂, 七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接受。因此, 笔者选取了《尝试集》中的《蝴蝶》《十二月五夜月》《病中得冬秀书》《生查子》等篇目。当笔者在七年级的课堂上展示《蝴蝶》原文时, 学生哄堂大笑, 诗文如下: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有学生直言不讳地指出, 这种打油诗他也能写。笔者一方面指出该生忽视了《蝴蝶》一诗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勇敢写诗, 告诉他们其实大师并不神秘和遥不可及。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后看《尝试集》, 笔者提供了以下几类获取渠道: (1) 向学校图书馆或老师借阅; (2) 班级统一到书店购买; (3) 个人网购。笔者向他们提供了网上书城的链接。 (4) 《尝试集》的电子版本。笔者让语文课代表通过班级QQ群发给全体学生, 让他们可以用台式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4.开展经典名著阅读竞赛, 做到以赛促读

由于课时的限制, 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检查与督促, 学生很容易偏离阅读目标。因此, 教师应运用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 让他们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 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主性。

第一, 不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札记等内容, 表彰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 通过批评或者私下提醒的方式督促学生认真阅读。

第二, 成立班级书报角, 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节、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在经典阅读课上,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组织成立阅读小组, 大家一起读好书, 学会分享好书、分享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 将阅读和会话、写作连接起来。

第三, 经典阅读故事演讲、朗诵比赛。在阅读经典书籍的过程中, 学生记诵了大量的经典故事、名篇名段。作为教师, 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些故事, 做到既有输入, 也有输出, 通过阅读促进会话、作文的训练。比如, 笔者曾以《史记》为例, 组织学生开展《史记》故事演讲比赛。在学生的口中, 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转化为平实生动的白话文, 鸿门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斩白蛇起义、指鹿为马、纸上谈兵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纷纷出炉, 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增加。

综上所述, 由于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条件较落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等, 学生往往对阅读存在畏难情绪, 往往出现忽视经典阅读、读物选择不当、阅读无计划性等问题。我们应立足现有条件, 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下功夫。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方式, 端正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会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经典名著, 学会制订阅读计划;开展经典名著阅读竞赛, 做到以赛促读等途径, 让学生自觉、愉悦地进行经典阅读, 营造爱读、会读、巧读的学风,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3]戴艳梅.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尝试[J].语文教学之友, 2013 (7)

[4]薛文杰.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经典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微[J].读与写, 2015 (13)

[5]唐丹阳.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3 (20)

经典途径 篇4

关键词:《里约大冒险》 人与自然 爱与自由

童话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童话是带着翅膀的语言,是心灵的指导师,是儿童的游戏,是留给孩子们的无尽宝藏。童话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每一则童话的本质,都在于“成长”二字,也就是说每个童话故事,都在讲述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每位读者的人生经历内在的转变和丰盈的过程。回望经典作品,回望著名作家,我们都必须要感谢一位作家E·B·怀特,他用童话带给了孩子们以希望、激励还有无尽的美好。

《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三部作品奠定了E·B·怀特在童话史上的不朽地位。之所以能成为20世纪读者最多、最受欢迎的童话,不仅是因为童话本身带给了我们很多欢乐和幻想,还因为童话的主题带给我们无尽的希望和激励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透过三部作品,我们看到了作家隐藏在作品里的多元主题和多元意义。

一、在童话的叙事结构中构建希望和美好

《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三部童话作品的叙事结构基本上采用了三段式框架,即命运的不幸——和命运的抗争——命运的转变。

《夏洛的网》里的小猪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小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蜘蛛夏洛一句话“我救你”,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给威尔伯赢得了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威尔伯和夏洛建立了最真挚难忘的友谊。在E·B怀特的笔下,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张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读者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吹小号的天鹅》里的路易斯,出生时就是一只哑天鹅。由于不能发声,路易斯不能与其他天鹅交流,它的生活受到了不少阻碍。路易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最终获得了成功。路易斯为了弥补缺陷,它在一个牧场孩子萨姆的帮助下,进学校学会了读和写。天鹅爸爸不惜冒险偷来了小号,让路易斯用小号说话。路易斯经过一遍又一遍、永不放弃的练习,终于学会了用小号吹出了一曲又一曲优美的音乐,并用悠扬的乐声征服了一切。路易斯凭借自己的努力挣到了许多钱,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先后去其他城市演奏小号,闻名全国,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爱人,实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精灵鼠小弟》中男孩斯图尔特生下来像老鼠一样大小,长得也像老鼠。被冻晕的小鸟玛加洛,被救后与鼠小弟成了好朋友。他们彼此帮助,互相都救过对方。可因鼠小弟家的一只猫要伤害她,玛加洛只好不辞而别,鼠小弟知道后很伤心。他为了寻找自己所爱的小鸟玛加洛,驾驶着微型小汽车,向北前进,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爱,冒险之路虽多磨难,但也充满了温馨、质朴和乐观的精神,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爱意。

二、在人物的成长中描绘缺陷也会创造奇迹的惊喜

三部童话作品中,主人公精灵鼠小弟、小猪威尔伯、天鹅路易斯,他们身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天生的缺陷。

利特尔家一直想有个儿子,可是他们等来的结果却是一个像老鼠一样大小,长得也像老鼠的男孩斯图尔特。小猪威尔伯生下来就是落脚猪,在孤独中得到了夏洛的友谊,并逃过了被宰杀的命运。天鹅路易斯生下来就不能发声,没有人听得懂它。正是这些缺陷给主人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磨难。幸运的是,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感悟。

小猪威尔伯幸运地得到了夏洛的帮助,在友谊的浸润下,威尔伯茁壮成长,他不再是一只落脚猪,而是一只拥有“谦卑”“光彩照人”美德的“王牌猪”。威尔伯命运奇迹般地转变。夏洛虽然静静地离去了,但是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真挚友谊还在延续着,在夏洛的后代身上我们看到了友谊的光芒。

鼠小弟斯图尔特虽然弱小而不起眼,但他勇敢、智慧、乐观迎接挑战,一次次的尝试,使他不再是一个想到离家就落泪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名微笑着向未知世界进发的勇士。为了寻找自己所爱的小鸟玛加洛,一路向北前进。故事结尾,鼠小弟虽没找到小鸟玛加洛,但是他说:“我将一直朝北走,直到我的生命结束。”这种百折不挠的追求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更多人知道“追寻比发现更加重要,旅行比到达目的地更加有意义”{1}。

天鹅路易斯奇迹般的奋斗史更是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欣喜。路易斯宣告:“天空是我的起居室,森林是客厅,寂静的湖是我的浴缸,我不能一辈子生活在栅栏里面。塞蕾娜也不能——它不是生来就那样生活的。”{2}它把个人的奋斗和努力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学会了用音乐来表达情感,来感染人,更是用音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E·B怀特在自己的幻想王国里,用宽厚仁爱之心去看待每一个残缺的生命,用温情和善良培育自信的种子,用磨砺来增添生命的价值,并试图从能量的提升中化残缺为神奇,让每一个平凡而渺小的个体焕发出绚丽的色彩。他努力让孩子们相信:有缺陷,但是可爱;有缺陷,也许会创造奇迹!这是E·B·怀特想通过童话故事告诉孩子们的一个生活道理和弥补缺陷的神奇药方。美国当代作家厄普代克曾评价《吹小号的天鹅》说“它的故事给了小朋友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关于成长的寓言”。个体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生命本身看待成长过程?怀特把深奥的哲学话题通过有缺陷的生命个体来生动呈现,并把答案告诉了每位读者。

三、在人物的命运中去探讨成长和生命的积极意义

和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样,怀特的三部童话不仅体现了生态文学中的生态审美原则,也体现了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人文情怀。怀特童话的主题也离不开关于儿童成长与生命的话题。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友谊、涉及奋斗、挫折,生命甚至是死亡。

《夏洛的网》里我们看到了作家对生命主体的尊重和宣扬:生命,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的生命,都是一样平等的,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权利。所以一头相对庞大的小猪威尔伯和渺小的蜘蛛可以成为朋友;作为人类成员之一的芬可以和威尔伯交流感情。《夏洛的网》写道:“芬不错眼珠地看着这头小小猪。‘哦,她轻声赞美,‘哦,看他呀!他漂亮极了。……她小心地关上了盖子。她先吻了爸爸,又吻了妈妈。然后她又揭开盖子,把小猪举起来,让他贴到自己的脸上。”

威尔伯的命运是幸运的。他被拯救了两次——被芬,被夏洛;被纯真,被友情所拯救。因此,当作家写到死亡的话题时,我们看到的夏洛的死已不再是一个悲剧,因为她的生命已经达到了圆满,因友谊无私的光芒而淡化了悲剧的忧伤。就像书中描写的那些苹果树上的苹果,红透了就要熟落,被人品尝一样,夏洛的精神必将被我们一再“品尝”。

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作家直接通过夏洛的语言来表达:“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由此,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意图一览无余。

《吹小号的天鹅》是怀特童话三部曲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童话。这是怀特的童话创作总结,也是对人生的一个总结。厄普代克在此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评论:拥有这本书的人是幸运的。在这部童话里,自由与爱,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故事……这一切,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路易斯面对生命的磨难,永不放弃,终获成功,无疑是关于成长的最佳励志故事。

《精灵鼠小弟》的结尾则充满哲理意味。修理工说:“一个想在旅途中寻觅到什么的人,绝不能走得太快。”“斯图亚特站起身来,爬回汽车,往北方驶去。太阳刚刚爬到他身后的小山上。他凝视着在前面无限延伸着的大地,知道要走的路还会很长。但是天空是明亮的,他感觉自己也正走向正确的方向。”

四、在人物的关系中展现亲情、友情、爱情之美和自然之美

爱,是儿童文学的永远的母题。阅读作品本身就是感受爱、学会爱的过程。

《夏洛的网》有无可替代的友情美,还有清新朴素的自然美。文章最后写道:“谷仓里的生活总是非常愉快的——不管是在白天黑夜,冬夏春秋,还是阴天晴天。它是最好的地方,威尔伯想,这个温暖宜人的地窖里,有絮叨的鹅们,变幻的季节,温暖的阳光,迁徙的燕子,自私的老鼠,固执的绵羊,可爱的蜘蛛,好闻的牛粪,还有一切值得赞美的东西。”

夏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尽微弱的力量织出“谦卑”两个字来帮助威尔伯,并以此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夏洛虽然离去了,但它不仅永远活在威尔伯的心中,更活在了无数小读者的心中。在童话的结尾,作家写道:“威伯从来没有忘记过夏洛。尽管他是那么爱她的孩子们和孙女们,但没有一只新来的蜘蛛能代替夏洛在他心中的位置。”可谓是生命不息,友谊长存。

《吹小号的天鹅》是典型的励志故事,也是感恩故事。天鹅爸爸不惜冒险偷来小号帮助路易斯找到成长的路径,也无疑是伟大父爱的表现。《精灵鼠小弟》斯图尔特的出生,一家人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唉声叹气。相反,鼠小弟斯图尔特的出现,使家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有趣。

综观《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三部作品,怀特用其独特的文字与风格在作品中给读者建构了共同的主题即爱与自由的主题、友谊的主题、生命的主题、奋斗与成长的主题、梦想和希望的主题,也为读者呈现了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同阶段的追求和思考。如果说《精灵鼠小弟》只是开启了人生最初不畏艰险、勇于追求梦想的旅途,那么《夏洛的网》则给我们展示的人生旅程中必然会遭遇的重重困难和波折。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和对死亡的面对,都成为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当然,人的一生离不开友谊,离不开帮助。在友谊的力量下,威尔伯和夏洛的生命意义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现了友谊地久天长的浪漫。而《吹小号的天鹅》则写了人生经历磨难最终成功的阶段。作家通过文字告诉读者:只要坚守梦想,就会迎来人生的春天和爱情,就会转变命运的轨道,实现不一样的人生。

约翰·厄普代克评价怀特是“一位从全方位、多角度揭示生命的歌者,他赢得了让人认真阅读的权利”{3}。面对个体生命的成长,怀特站在理性和爱的高度,透视生命的本质,以满腔的热忱探索生命和成长的意义,传递真善美,传递尊重和同情,他用童话演绎人生与梦想的话题,那就是一切困难都不能令我们放弃,只要我们坚守梦想,勇敢坚定地前行,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一定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怀特曾经说过:“我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因此,在多元化阅读的同时,我们都要铭记的核心意义就是发现、创造与传递“真善美”。

{1} [美]E·B·怀特著:《斯图尔特鼠小弟》,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2} [美]E·B·怀特著:《吹小号的天鹅》,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3} [美]E·B·怀特著:《最美的决定》,张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参考文献:

[1] [美]E·B·怀特.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孔敏敏.对《夏洛的网》的生态学解读[J].安徽文学,2009(11).

[3] 宋燕群.论E·B·怀特的三部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经典途径 篇5

经典是圣贤先哲对自身生活的记录和感悟, 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更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我校进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 食》、唐朝林 杰的《乞巧 》、元代元好 问的《京都 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 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 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 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天都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比如那些咏“梅、兰、竹、菊”的诗篇仍荡涤着人们的灵魂,那些气节歌仍是我们的民族魂;比如那些写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仍能激起我们的共鸣……

我们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从时代背景、地理位置入手,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诵读、表演,吟诵其他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赋得古原草离别》《别董大》……一直到席慕蓉的《送别》),还在课堂上欣赏因《送元二使安西》而谱写的《阳关三叠》,最后整节课在学生合唱的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结束,学生的小脸因文化的滋润而纯净、唯美,听课的老师评价:这节课一定会使学生记忆深刻。

经典途径 篇6

能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

高职教育以培养专业性的职业人才为目标, 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因此, 高职教育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 是对普通高等教育中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反思, 是教育观念的进步。但是,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并非简单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 而是个宽泛的概念, 包括职业工作者从事职业工作需要的各方面能力。教育的终极任务是让人在自然社会和睦相处的文化背景中领略人生的意义。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 从事任何一项专业工作的高级人才, 其所发挥的作用都通过其整体的人格素质表现出来, 若无良好的人格素质, 则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提交给巴拿马万国教育会议的论文《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明确提出:“教育者,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 而不贯之以理想, 则是机械之教育, 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因此, 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技能技术认识领域, 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领域, 而精神领域形成的隐性素质决定着个人的行为, 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中蕴含着基本的道德理念, 是最直观、最具体、最形象地反映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在文学经典作品中得以艺术化地再现与升华, 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处世, 如何自信、自尊、自强、自爱与自立, 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亲和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因此,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文学阅读推广, 发挥文学名著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可以使人文精神通过文学作品中具体可感的形象与生动真实的情节深入学生内心, 从而达到熏陶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内在修养的作用。

能提升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从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层次的角度看, 高职院校大都分布在第四与第五批, 而近几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入学平均成绩在逐年下降。一方面, 由于本科院校的大幅扩招及民办本科院校的崛起, 使得学生与家长在本科学历的光环映照下放弃职业院校, 使职业院校的生源短缺;另一方面,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迟缓, 长期处于“边缘化”的“非正统”高等教育地位, 使得社会、学生与家长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晰, 存在一定的误解, 对其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 不少成绩较好的学生或更适合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放弃了报考职业院校的机会。因此, 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生源的质量分化较严重。与综合类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处于弱势地位, 以语文学科为例, 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总体水平较差, 语言文字的基础能力欠缺, 阅读面也很狭窄, 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字水平甚至还停留在小学高年级程度上, 词不达意、错字别字连篇的现象屡见不鲜, 许多学生不具备语文自学能力, 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迫在眉睫。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不断交往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语言作为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工具, 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表现水平较低, 其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也将受限。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看, 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胜任工作的核心能力之一, 也是各行各业选择人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典文学作品首先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 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语言文字的奥妙, 学会正确表达思想, 并可锻炼学生的口才与写作能力。因此, 在高职院校推广文学经典阅读, 能加强高职院校的语言文字工作, 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水平与应用水平, 这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社会与时代需求的。

能开拓高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急切需要创新型人才, 要培养创新能力, 就应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而想象力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是培养与提高想象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创造性很丰富的科学家, 往往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深的修养, 他在科学上的创造得益于文艺的修养。”通过分析理解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联想与思考能力, 同时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 这些正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技能型工作, 除了有一技之长外, 如能具备一定的技术改进与开发能力, 定能在未来的职业领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多元思维与拓展思维的能力, 以便将来充分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阅读推广途径

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文学阅读推广工作, 应在吸取本科院校已有经验的同时, 结合自身实际,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推广方式。具体的推广途径有以下几种。

建设合理的相关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文学阅读推广活动, 不仅要迎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体现人文性, 还应该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文学经典阅读推广的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职业知识与能力素质教育。条件允许的学校在设立文学基础类核心课程《大学语文》或《文学欣赏》课程之外, 可再配备多门文学课程作为辅助, 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职业素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和专长以及学生的需求, 对文学修养课进行细分, 如《外国文学欣赏》、《诗歌鉴赏》、《文学阅读与写作》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有相应的侧重点。如有的高职院校有旅游专业, 可增加《旅游文学》、《山水诗词》课程, 这些课程融入了职业元素, 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 还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又如, 针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 可以增加贴近该专业的《励志文学》课程, 讲述如《人性的优点》、《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作品;也可以开设《传记文学》课, 讲述如格林斯潘、松下新智等商界巨人的传记故事。针对医护专业的学生, 可以开设《疾病与死亡文学》课程,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与死亡观, 更加人性化地对待病人。在课时不足, 无法开设这些辅助文学课程的情况下, 可将这些融入职业元素的文学作品编入核心文学教育课程的教材中, 在课堂上讲授。在开课方式上, 可采用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方式, 并建立学分制。核心文学教育课程可以必修课形式开设, 辅助类配套课程可根据专业定向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也可将多门辅助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据多所高职院校的经验, 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60课时 (即一学年) 的高职《大学语文》课。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课时安排紧张, 因此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往往被专业课程挤占。学校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作些许调整, 在不影响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设置与课时量的基础上, 将文学基础课程安排在专业课与实训课学习空闲的时段进行, 也可在晚上开设大班教学, 这样既可解决课程安排上的难题, 又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

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由于影视节目的普及及学生阅读品位的局限性, 不少高职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不高, 阅读心理不成熟,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 阅读水平也有待提高。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能积极干预并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 提高他们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首先, 讲授文学课程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列值得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书目, 并在课堂上讲授相关作品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讲究授课语言的艺术性与技巧性, 还要讲究授课内容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使自己的课程变得富有感染力, 赢得学生的喜爱, 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所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阅读兴趣。其次,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讲授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 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比如, 可让学生学习比较阅读法、提要阅读法、悬疑阅读法等阅读方式, 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再次, 在阅读较生涩难懂或艺术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时,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最后,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突出, 可以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推介职业导向性较强的经典文学阅读书目。如可向医护专业的学生推荐经典文学作品《鼠疫》、《癌症楼》、《第六病室》等, 通过阅读这些彰显职业元素的文学作品, 既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又可使其明确职业规划, 从而促进其职业发展。

采取多样化的文学教育方式文学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 应该推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可根据实际情况走向社会, 使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外出考察参观, 通过旅游胜地的游览、文人故居的参观、历史古迹的游历学习, 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 了解文人墨客的思想经历, 从形象可感的社会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经典文学作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名家来校开设文学讲座, 借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知识, 热爱阅读, 并从中汲取古今中外语言文学的精髓。学生社团可以组建文学社, 组织有文学兴趣的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社团活动,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文学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益和乐趣。另外, 还可以进行校际阅读经验交流, 通过文学课程共享、图书资料共享、讲座共享及文学社团交流等形式, 让各校学生在阅读交流与学术交往中共享阅读资源与教学资源, 让更多的高职学生热爱文学阅读, 让经典文学作品陪伴他们成长。

营造书香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营造优雅、愉快的校园阅读文化能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 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让文学以其独特的人性化、感性化与情理化特色内化学生的心理, 达到宁静其心志、净化其心理的目的, 这对阅读推广活动也至关重要。学校图书馆要发挥重要的宣传优势, 利用图书馆宣传栏、海报及网站向广大学子推介好书和新书, 开设文学展评及新书推荐园地, 建立书友会和读者沙龙, 让图书馆这个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发挥最佳作用。此外, 学校还应组织相应的活动鼓励文学阅读, 比如, 不少学校在每年4月份响应“世界读书日”号召, 在校园内开展“读书节”活动, 学生在“读书节”期间纷纷阅读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可以将此项活动纳入经典文学阅读推广工程中, 让更多学生在“读书节”活动中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领域“重专业, 轻人文”的现象, 本文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以及开拓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个方面, 论述了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文学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专业特色, 提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推广途径, 旨在使人文精神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单一专业能力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典文学阅读,必要性,推广途径

参考文献

[1]别敦荣, 黄爱华.从边缘走向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煤炭高等教育, 2002 (5) .

[2] (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3]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同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教教改论坛文集 (2002年度) [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经典途径 篇7

诵读经典古诗文在中小学已开展的如火如荼, 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据调查, 目前我市的中职学校90% 的学校尚未开设这一活动。中职学校虽然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蕴浅, 而他们三年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 而岗位职业素养是要求从业者在“做人”中“做事”, 因此, 人文素养的培育迫在眉睫。

我校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 大多数同学把早读时间和课间时间用来收看电视节目、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校园广播站播放着流行歌曲, 学生精神萎靡, 上课昏昏欲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的是,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 有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 侵蚀着这些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还比较粗浅的中职学生。为此, 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活动, 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经典作品选读原则

中华经典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孝经》《唐诗宋词》等启蒙学读物, 但是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由于这些古文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 其内容和形式毕竟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相隔太远, 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 所以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取舍。首先我们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 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其次, 选取比较简单的, 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对于读经活动来说, 要让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 就要求学习内容具有可读性, 要有文学性、艺术性。因此那些缺乏文采、说教性太强的内容我们可以不选取。

二、学科整合, 融为一体

(一) 诵读与语文课的整合

在每次语文课前的3 分钟, 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读经诵典, 一年后可积累160 多首古诗词。在语文课堂上, 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全诗慷慨豪放,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诗歌感情跌宕起伏, 大开大合。如果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解, 学生是不会精准地把握这种感情基调的, 如若配上音乐背景, 学生就会读得酣畅淋漓, 同时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根据学生喜爱流行的歌曲的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上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 学习积累经典的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 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 诵读与艺术课的整合

古贤圣人的经典名篇, 虽然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历史久远, 离学生生活太遥远, 单纯的背诵记忆, 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怎样让学生爱上枯燥乏味的经典作品呢?将经典的古诗词插上音乐艺术的翅膀, 如演唱岳飞的《满江红》, 李白的《将进酒》……还可以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改编成街舞的说唱词。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舞蹈中积累了经典古诗文, 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与经典诵读的完美结合。

(三) 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班队会活动并非常规的课堂教学, 它的关键是“活动”, 而经典诵读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难以拥有常规课堂教学时间, 我们除了在实验班利用早读、课间、课外等时间开展, 还融入了主题班队会活动。如我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 引入《三字经》部分内容:“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 替父亲暖被窝, 中职生更应懂得感恩父母,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体谅父母, 少让他们操心, 多为他们着想, 多与他们沟通, 多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体会父母的艰辛, 尊重父母的劳动, 做到不浪费, 不乱花钱, 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感悟中华国学经典的同时, 领悟做人的真谛, 这比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中空洞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 且更有说服力。

三、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诵读经典名篇, 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的号召, 我们借助学校广播站这一平台, 每周二诵读《三字经》, 每周四诵读《弟子规》, 并先后做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系列特别专题栏目, 其目的就是营造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育人氛围, 让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热情辐射到整个校园。

四、教师文化涵养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诵读、监督、评价过程中, 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古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到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 不是追求一种时尚, 也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一种根植于心的理念。

经典诗词已经犹如一条河流浸润在学生们的心田,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和思想道德境界。这一活动也推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营造了书香校园氛围。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从而全面提高整体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韧, 师钦, 曾佐希.高考考点突破——古诗词鉴赏强化[M].北京/兰州:中国书籍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经典途径 篇8

( 2013年) 9.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子曰: “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论语·卫灵公》)

2孟子曰: “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上》)

( 1) 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答: 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 2) 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

答: 【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 2014年) 9.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 《论语·里仁》)

2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2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注: 1不处: 不享有。2一介: 一点点小东西。

( 1) 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

答: 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

( 2) 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 《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要正当; 《孟子》选段立足于“义”和“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

从以上两年的经典考题来看,试题的主要导向性为:第一,考查考生阅读文化经典的能力,能够阅读清楚文段,把握内容,体现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第二,通过《论语》和《孟子》的比较性阅读,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比较思考,在思考中吸取儒家思想的精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目的是以考促读,作为一个弘扬文化传统知识学习的指向标。

现实与目标的矛盾: 弘扬传统文化并学以致用是中学语文经典名著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前高中学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在所在城市三所不同级别的达标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中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热爱了。在关注喜爱程度上,多数学生把经典的阅读排在小说、散文、诗歌之后。超过85%的学生表示高考如果不考经典名著,在生活中根本不会关注。教师布置的经典阅读内容,仅有30‰的学生能完成。更多的学生只是把经典名著的学习当作考试的工具,谈不上热爱、思考与研究。通过了解还发现: 课业负担过重; 教材中,经典学习的课本知识相对零散; 教师在经典教育教学上缺少系统性、连续性; 知识导入渠道单一并与现实脱节; 缺少学习的形象载体,缺少学习传统经典的氛围等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开拓新的思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点燃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要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本学科教学资源,把经典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论语》与《孟子》的解读与学习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为例,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教材中,各个时期都有孔、孟的影子,其实单篇个体,很多人都不陌生,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学生也能背上几句,缺少的是一根线把它们串联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形成对孔孟思想完整的印象。一旦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 五册必修为了考虑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选的关于孔孟的文章仅有《寡人之于过也》和诗歌散文鉴赏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及必修一后名著导读提到《论语》,重大篇幅都体现在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的相关选段,例如《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等文章。如果按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接触这两部经典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经典名著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把两部经典名著的内容按不同分量放在每堂课的课前,利用3—5分钟诵读一段经典并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一种学习惯性后心理上就会慢慢接受经典阅读。时间拉长加上系统性整合,就会使学生慢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行为上的转变。

二、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政治、历史等涉及传统经典文化学科的教师较多,可以通过各学科对《论语》等传统文化主题的共同研究和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解读经典思想,向学生传递优秀文化。同样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历史教师可从古代史《诸子百家争鸣》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角度,来解读经典思想的碰撞和儒家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而政治教师可以用哲学思辨的角度,客观看待与解析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要求与社会作用,从而让学生能辩证地分析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强大作用。而同样是解读经典《论语》,语文教师除了践行字词积累、文言翻译,了解基本内容等工具性功能外,分析主题思想,结合现实展开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所以,如果教师不把经典名著学习看成是单独语文教学的任务,而是把经典名著看成是各个相关学科知识的一个交结点,改变孤军奋战的局面,那么通过各学科的通力合作,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必将有明显的提升。

三、把校园文化作为经典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中注入经典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经典解读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灵魂,各学校的校训及校园文化很多来自于经典,在具体解读中注入了时代的血液,如果能深入解读校园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与内涵,不仅能增加学生爱校、爱国、爱真理的情感,而且对经典名著教学来说也是一条很好的解读途径。例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来自《论语》中子夏的言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思想时刻激励着复旦学生。经典就是现实哲理的沉淀。同样的,作为高中学生,应从校园文化中去解读经典,如果教师组织引导到位,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经典的良好渠道。例如某校的文化核心是“协和”,其校训是“协爱正德,和美善真”,相关“协和”的字眼在校园中处处可见,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每天可见的字眼当中通过经典解读来加强传统思想的教育。通过校训的来源: 《书·尧典》: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及其所表现的儒家和谐思想,让学生了解到其中很多的文化理念就来自传统的儒家思想,“协爱正德,和美善真”等字眼融入了儒家“仁、礼、智、廉”的基本思想,在践行校训要求的同时,其实就在学习传统经典思想,通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充分解读,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拓展挖掘经典教育渠道,有效利用地方社会人文资源,从社会寻找学习素材

生活处处皆经典,社会中处处是经典思想的渗透,只要用心,经典名著的学习可以立体、生活化。例如,笔者所在的城市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笔者曾经因为经典名著的学习组织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访问某某古镇,研究古镇文化”实践活动中,先让学生在《论语》和《孟子》中找到“仁、礼、孝”的相关语录和内容,并在了解古镇某名人的生平和事迹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经典充分解释人物事迹所包含的儒家思想,深刻领悟儒家“仁、礼、孝”等文化的内涵; 同样的,在“参观某纪念馆,学习英雄事迹”活动中,学生们运用儒家经典很好地诠释了一位民族英雄“忠、义”的思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经典名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刻板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立体可感的思想,学习经典名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另外,校园文化很多是相通的,在突出个性的同时有许多共性,例如这座城市的另外两所学校的“孔子文化”、“崇德文化”也同样有儒家的思想内涵。通过各学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学生传统经典底蕴的目的。

五、巧借“东风”,搭建经典名著学习的新平台

近年来,很多地区都开展了传统国学教育活动,国家与社会希望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语文经典名著教学也可借助这股东风,把经典名著的学习植入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经典文化的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例如,在近来全国各地举行的“道德讲堂”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为“诵一段经典”。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可以把经典儒学的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思想境界。另外,“穿汉服、诵经典”“经典诵读比赛”“学习经典名著小论文征集”等活动,也是可选择的教育平台。

【经典途径】推荐阅读:

纠错途径07-14

自学途径07-16

提高途径10-14

加工途径05-09

教授途径05-11

具体途径05-13

高效途径05-14

解决途径05-18

引导途径05-18

内化途径05-18

上一篇:机械支撑下一篇:绿色食品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