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途径(精选5篇)
救助途径 篇1
0 引言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同时,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也在不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1)。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2)。
1 高校贫困生的精神问题更为严重
经调查发现,经济上的资助并没有消除他们由于经济贫困而产生的思想、心理、道德等精神上的“贫困”(3)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贫困生存在着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4)等心里贫困和理想困乏、价值观偏差、道德人格不健全(5)等思想贫困以及社会文化贫瘠。谢桂阳程刚通过研究发现,一部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作为同龄人,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他们都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6)。贫困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有恒性高,兴奋性、幻想性低,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高于非贫困生。
探讨对他们进行精神救助,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巧,把“授之以鱼”的接济式扶贫转变为“授之以渔”的开发式扶贫,不仅是贫困生的迫切要求,更是改善救助内容体系和方法途径的重要渠道,是高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
2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危害更大
贫困生承受经济、学业、能力、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他们会时常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意志和信念,促使他们形成一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表现为冷漠、偏执、郁闷、迁怒、绝望的人生态度,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应该说,对贫困生而言,物质匮乏是他们贫困生活的外在表现,较易解决,而贫困生活对他们的精神、人格完善和心灵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并且这种精神上贫困的影响将更加深刻而持久,更加难以克服,并容易同物质上的贫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精神贫困对贫困生的危害更大。
3 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
3.1 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从根本上做好贫困生的救助工作
现在的助困体系是以“贷、奖、补、勤、助”为主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主。这种“授之以鱼”的简单帮扶方式,缺少救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虽然能使贫困生稍解燃眉之急,但他们的精神贫困、行为困难的局面却很难改变,依然难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所以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摘除“贫困生”的帽子。“扶贫先扶志”,经济帮扶绝不能代替精神救助,经济帮扶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而精神救助才具有长远的效果。
3.2 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不仅对正在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个体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甚至会影响学校整体工作和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救助工作,可以给贫困生和他们的家庭送去温暖,体现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的关怀。不仅如此,以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为中心的精神救助工作的开展,还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的高度,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科教兴国的高度来认识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救助工作的重要性。
4 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措施
为了帮助贫困生在精神上解困,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坚持解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要重视贫困生能力的提升,不仅要帮助贫困生成人,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才,乃至成功。具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1 帮助贫困生学会精神自立,感恩生活
(1)要教育贫困生对贫困的正确认识。贫困其实是人生的一大财富,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贫困的状况,要坚强面对贫困。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教育,努力去避免、克服和改正,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借机培养自己的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机会做好准备。(2)加强对贫困生的“独立意识”教育。注重培养贫困生的心理自立意识、经济自立意识、社会自立意识,加强锻炼自我谋生的技能。同时要加强锻炼他们敢于承担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勇气。要教育他们找机会,不断培养自己的组织、策划、沟通能力,开阔自己视野,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3)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让他们饮水思源,认识到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4)培养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优良作风,更是一种砥砺意志、激人奋进的精神状态。
4.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难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调适自己的心理,战胜心理困扰,以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事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机构通过门诊、电话、网络等途径开展日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让贫困生有倾诉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2)对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而对贫困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和心理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以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同学心理上有异常情况,就要立即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对其进行辅导和治疗。(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普及心理知识,提高贫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程度,教会他们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同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引导贫困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4)引导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群体,相互支持,相互交流,扩大社交圈子,从而可以增强心理适应性,缓解心理压力。
4.3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专项培训,提高贫困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贫困生在某些基础课程上相对于非贫困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在综合素质方面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这些都造成了贫困生在竞争中错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高校有关部门应为贫困生的各项培训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加强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
4.4 引导贫困生加入团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团体的接纳。因为在团体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孤独和心灵上的痛苦,减少恐惧、宣泄自己的愤懑和不快,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同时还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身心品质,从而获得安全感、平衡感和自信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让他们在心理上找到一个“家”。因此,要引导他们建立自信,把自己融入集体,与人交往,培养交往能力,在与他人之间的关心、真实、信任的关系之中,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走出封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及贫困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精神救助在高校贫困生的育人过程中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还涉及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和谐,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高校要切实提高帮困助学的时效性,应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贫困生的行为能力水平,从而为将来通过自我努力解决经济困难打好坚实基础并提供保障。
摘要: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各级政府都采取多种措施,但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帮助,而忽视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的困扰,未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目的,更不能实现教育目标。本文作者在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严重性、危害性和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帮助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引起相关部们的重视,为解决贫困生这个重要社会问题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贫困生,精神救助,途径
参考文献
①《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2009年08月06日.
②教育部通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2010年08月12日.
③苑素梅.试论精神教育贫困大学生精神的重要意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3).
④许若兰,刘宏.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四川心理科学,2002(1).
⑤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⑥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05).
救助途径 篇2
临近中午,火车上有人推着盒饭来卖。正好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于是伸手去摸兜里的钱,这一摸让我心惊胆战,浑身直冒冷汗。兜里空空如也,只有一条被划破的口子,像一只鳄鱼张大着嘴巴。小偷是何时来光顾的,粗心的我全然没有察觉。原以为《天下无贼》的场景只会发生在故事里、电影里,没想到却实实在在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从小到大,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顿时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一下子瘫软在座位上。怎么办呢‘?现在自己身无分文,身边又没有一个亲人和朋友可以依靠,既不能进,也不能退,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就在这时,旁边座位上一位中年男子关心地问我:“小兄弟,你怎么了,看你脸色很差,是不是生病了?”
我摇摇头、想起自己的景况,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中年男子见状,慌忙安慰我说:“小兄弟,你别着急,有什么事讲出来,说不定我能帮上你的忙呢!”
我抹了一把眼泪,抽泣着向中年男子讲述了自己遭遇小偷的经过。我满以为自己的不幸会博得中年男子的同情,并帮助我度过难关,谁知中年男子听后并没有实际的行动,只是感叹着说:“火车上的治安环境不太好,你一个人出门要小心些!”
为了稳定自己的情绪,我打开桌上的饮料喝了几口,这还是上车前父亲专门为我买的。我失神地望着窗外,先前认为美不胜收的风景一下子变得暗淡了。我不敢想象,接下来我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或许只能靠乞讨才能到达学校。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在突然之间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旁边坐着的.中年男子拾起饮料瓶盖,兴奋地对我说:“恭喜你,小兄弟,你运气真好,中了六百元大奖。’
真的吗?我的眼里顿时放射出奇异的光芒,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接过瓶盖一看,果然中了三等奖,奖金六百元。我的内心激动不已,但随即又消沉下来。我沮丧地说:“中了奖又能如何,火车上没有兑奖的地方呀!”
“小兄弟,要是你愿意,你可以将手中的奖盖卖给我。”中年男子顿了顿,又接着说,“不过,我从不做亏本生意,我只能给你五百元。”
此刻,不要说五百元,就是两百元,我也十分乐意。我将奖盖递给中年男子,然后高兴地接过了他支付的五百元钱。有了这五百元钱,我不但不会挨饿,而且去学校的资费也绰绰有余。
也不知过了几站,中年男子从货架上取下行礼,向我挥挥手说:“小兄弟,我下车了,你多保重。”
我也朝他挥了挥手,感激地目送着他离开。就在中年男子下车后不久,我在他坐的位置上发现了一个饮料瓶盖,上面写着“谢谢惠顾”。我再将盖子与我的饮料瓶对照,牌子和缝隙都完全吻合。这是怎么回事呢?
浅谈农村弱势群体现状及救助途径 篇3
农村弱势群体的弱项突出表现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他们在声望、权力和财产的占有上, 处于高度的一致性, 即弱势。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的概念是不尽相同的。贫困人口当然也是一种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也会首先在收入水平上表现出来。但弱势群体不仅仅在经济收入表现出一种弱势, 更突出的是在社会地位和社会结构上表现出弱势。他们“处在社会边缘,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阳光几乎撒不到他们身上。”
1.1 经济收入偏低, 生活贫困
低收入是弱势群体表现在经济上的首要特征。农村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通常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 甚至低于贫困线。造成这部分人员的低收入性的原因既有自身的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 如:在求职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优势导致的竞争失败, 经济不稳定出现的下岗失业, 身体素质差, 年老退休等。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上的脆弱, 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承受疾病或者自然灾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人均年收入在727元以下, 人均月消费为60.58元。在他们的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中, 食品支出为442.24元, 占60.83%, 衣着支出为65.38元, 占8.99%, 住房支出为118.91元, 占16.36%, 其他用于医疗、交通通讯、文化教育消费等支出为100.47元, 占13.82%。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 他们用于食品开支人均每天只有1.2元, 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推算, 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不可能达到温饱消费标准的, 特别是用于文化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更少。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甚至还相当缺乏的情况下, 这些农村贫困家庭经常是食不饱肚, 衣不保暖, 住房条件差, 接受教育的机会少, 生存极其艰难。
1.2 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弱势群体在经济上表现的低收入性, 使他们的社会心理压力高于其他群体。在传统社会中, 农民的地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之说, 农民仅次于士。在现代社会分层中, 农民的社会地位明显不如以前那么高。他们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职业技能, 年龄的逐渐增长使他们处于劣势地位, 从而造成他们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生活没有安全感, 生活态度悲观, 这些都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政治上, 弱势群体的影响力不高, 想要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改变自身的处境是特别艰难的。这些使弱势群体在心理上表现出高度敏感性, 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信, 甚至感到自己已被社会抛弃。他们有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 在社会中感到无人支持自己。自身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或者焦虑, 甚至是拒绝接触社会。这些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1.3 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经济状况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生活, 农村弱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底层, 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政治, 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也很低。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 强势群体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影响力或者能力, 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权力边缘, 社会政治活动参与较少, 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很小。同时, 这也意味着弱势群体想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极其艰难。要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必须更多的依靠社会力量、社会政策, 和社会保障体系, 从各个方面为其提供社会支持, 保护其权利, 维护其利益。
2 对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途径
2.1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和谐发展的路径
完善我国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和谐发展的路径。许多社会救助工作由非政府组织去做, 比政府做的效果好。救助工作社会化已成为国际惯例, 代表着现代整个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
2.2 加强农村弱势群体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包括计算机网络化建设, 也包含电视、广播、电话、短信、报纸、杂志、图书、信息栏、阅报栏等信息化建设内容。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对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筹建和运营过程中承担起主要责任, 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能摒弃农村中的弱势群体, 必须进一步明确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注意调动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保持渴求发家致富信息的心理。
2.3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制度
各级财政要将用于农村低保和特困救助的政府配套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 实行专户管理, 并视财力增长和实际需求, 逐步加大资金投入, 扩大覆盖面, 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农村低保和生活救助。同时, 要考虑到物价等因素, 适时提高补助标准, 保证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特困救助向农村低保过渡。首先保障规模上要有新突破。相对于农村特困救助来说, 农村低保覆盖面更大、门槛更低, 因而保障对象更多;其次保障标准上要有新突破。由农村特困救助的定人定量救助转为按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核定保障范围和标准;再次按低保程序审查审批, 实行动态管理, 确保应保尽保;最后配套政策上要有新突破, 由单一生活救助转为全方位社会救助。
参考文献
[1]添菩提.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现状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4 (3) .[1]添菩提.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现状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4 (3) .
[2]高昌明, 曹红苹.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障现状及对策, [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2]高昌明, 曹红苹.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障现状及对策, [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3]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救助途径 篇4
宜昌市救助管理站是国家民政部指定的全国91个省际接送救助管理站之一,承担着四川、重庆跨省救助任务和联系武汉及本市区域的救助管理工作。近年来,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我站坚持以创建全国星级救助管理机构为目标,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并倡导救助机构文化建设,依托救助文化建设增强软实力,不断突出救助管理工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2010年12月被湖北省民政厅表彰为“湖北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2010年12月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会举办期间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月,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树立新理念,不断赋予救助文化建设新内涵。
在如今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高新技术日益创新、社会文明和谐共享的时代,文化正从虚拟走向现实,并且以自身强大的魅力构成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语境,并且转换为生产力,日益彰显出它干预经济、覆盖经济、渗透经济、融入经济的本质。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救助管理机构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在“十一五”期间,硬件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但是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难题。救助对象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扩大外延到城乡生活无着的困难群众,范围和人数都急剧增加。基本物质层面的救助已经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他们需要诸如关怀关爱、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精神层面的救助;救助工作人员历经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的变迁,由于单位性质变迁,年龄老化、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日益突出,同时高强度强压力的工作让他们越来越没有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救助工作常年接触社会的不幸的一面,负面因素多积极因素少,缺少一种阳光、快乐、和谐、朝气、感恩的文化;以上种种问题,是摆在救助管理机构的管理者面前迫切需要正面回答并解决问题。如何做到硬建设,软实力管理,成为救助管理者面临着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经过对救助工作发展的认真解读,我们发现并深刻理解到救助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爱的文化。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提高人。基于地域环境、站史站情,我们提炼出了“忠诚、良知、爱”的宜昌救助精神,确立了“发挥宜昌地方特色优势,建设江南园林般宁静幽雅、寓美于景、文化深厚、格调高雅,融童趣、个性于一体的花园式救助站,让救助站成为流浪未成年人和流动困难群众的家园”的建设目标。“忠诚”即对党和人民忠诚,对救助事业忠诚,热爱救助事业,对求助对象真心诚意,尽心尽力;“良知”是做好救助工作的前提,是救助职业的必备条件,是救助工作必备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知耻、知愧、知恩;“爱”是做好救助工作的方法,爱心、善良、温暖,爱无痕,不言谢。这些构成了宜昌救助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成为了鼓舞全站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主动履职、服务大局的精神动力。
二、塑造新品牌,精心培植救助文化新亮点
2011年,宜昌救助站迎来了建站50余年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座总投资2600万元,占地32.5亩,建筑面积5758平方米,拥有救助床位260张(其中成人160张、妇女、儿童100张),规划科学、分区合理、设施齐全、育人氛围浓厚的现代化救助管理机构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站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全站干部职工工作的热情和对救助管理事业的热爱。我们利用新站建设的契机,在建筑屋的玄关位置、结合内外部环境建设最大限度的做到了有机结合。建筑、文化建设、大自然浑然一体。
(一)加强救助文化静态建设,发挥熏陶作用。
救助文化建设有静态和动态之分,而环境建设则是救助文化的静态展现,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此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1、环境建设凸显主题
利用新站项目建设的好机会,我们提出了“古韵、典雅、书香;学园、花园、家园”的主题要求,整个新站建筑风格独特,追求的是一种东方式的古朴典雅,既有江南古韵,又有楚文化遗风。墙面色调淡雅素洁,给人凝重和谐之感,实现了我们追求“建筑古朴典雅,凝重东方和谐之美”的风格,创设出质朴温馨、稳健久远的救助文化环境氛围。为了强化这一主题,我们精心设计了“爱”、“忠诚”、“良知”三处三峡石景观,将夷陵古城文化精粹与宜昌救助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凸显救助机构大爱的情怀和追求。“长青画廊”采用厚重的高档石材,古典的攀爬架伴以四季常青的藤条植物、中华蚊母盆景、景观长椅、三峡石文化,置身其间使人如同在画中,无不流露出轻松、静谧的生活气息。还有以“人间有爱”、“和谐感恩”、“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特色墙壁文化,无不体现着“一草一木都含情,一山一石能说话”,处处皆景的育人魅力。
走在站内,你时刻都在享受着一道道精神大餐:“家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只要心中有目标,黑夜里也不会迷失方向”、“常怀感恩之心,一生快乐无穷”、“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就能成为强者”、“酸涩过后,往往是甜蜜的”„„每一句言简意赅而又触及灵魂的话语,都充满了对受助人员深深的关爱和鼓励,都体现着厚重的宜昌救助精神,彰显着人文关怀,激励着受助人员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七十八幅宜昌名家的书画作品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是宜昌文化的传播,更是救助工作人员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工作人员、受助对象每天在美的环境中享受着快乐,在快乐中自觉保护着环境,并动手创设更优美的站容站貌。
2、环境布置显“三化”
站内环境布置突出“三化”目标:绿化、美化和人文化。让走进站内的每一个人“感受浓郁文化气息,体味书香自然散发”。
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原则,我们在站内环境布置上引入了大量名贵的树木、花草,设有“竹苑”、“桂花园”、“银杏林”,各种奇石点缀其间,走进站内,一派“喜有绿荫伴书香”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按照“精心选择、系列推进”的原则,我们从传统经典的《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中精选教育内容,以四个“主题”(诵古训益身心、读故事承美德、品瑰宝抒豪情、赏美景爱祖国)进行序列展示,让站内人员时刻置身于优秀文化的熏陶之中,让华夏文化之精髓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心中,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功能室各具特色。
如今我站拥有文体活动、图书、阅览、学习、技能培训、计算机教室等10个专业教室。在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每间功能室都有它的亮点。洁净的教室、整齐的摆设、醒目的标语、艺术化且各具特色的墙面布置、或植物装点绿意盎然;或折扇、纸伞悬挂,古朴典雅„„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独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书香味儿,彰显了活泼、生动、绿色的特点;走进每一间功能室,都会让你感觉眼前一亮,怦然心动。
“芳香拂面吹人省,繁花夺目陶心明。”经过大胆实践和不断完善,休息室、功能室文化建设又成为了我站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融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为一体的个性文化。
一幅图画,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文字,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一处建筑就是一面育人的旗帜。花园式的站内环境为工作人员和受助人员创设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一个勤奋的学习环境,它时时处处抚慰着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困难群众受伤的心,塑造着他们美的心灵。
(二)激活救助文化动态活力,发挥引领作用。
在救助文化建设中,环境建设是“硬件”,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软实力”。唯有“软实力”的建设创新,才能激活动态活力,保持长久的引领作用,提升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我们着重在两方面下功夫:
1、队伍锻造炼内功——队伍建设是救助文化软件建设的重点。
干部职工是救助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意识和工作理念直接决定着救助工作的质量。
我们的目标是:推进职工敬岗爱业的优良习惯养成,促使铸成个人的职业动力加油站,保障工作目标的细化落实。工作中,我站以创建星级全国救助管理机构示范单位为契机,围绕“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提升能力”的工作思路,通过岗位练兵、“向徐刚同志学习”、业务知识测试等形式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截止2011年5月,先后安排了15名业务骨干(占全站50岁以下干部职工的95%)分批参加全省救助管理“351”培训班,并及时在全站进行学习体会汇报,收获共享,有效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让每一名职工都能品尝工作的快乐,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追求着“把每天走进工作变成每天走进快乐”这样一种理想境界。
2.榜样引领强行为——制度建设是救助文化软件建设的中心。
救助制度建设作为救助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救助工作的宗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维系救助工作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救助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干部职工和受助人员的行为,才能保证站内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言行的关键环节,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加强救助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名职工学有榜样引领、行有规矩约束,个个都能走上“远有目标可定,近有条件可循”的发展之路。通过开展“向徐刚同志学习”的活动,树立典型,并成功将典型徐刚推介到全市作为“我身边的青年榜样”让全市人民更加了解救助工作,更加了解徐刚。
3、活动凝聚人心——主题活动是提升救助文化内涵的载体。
做好常规救助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坚持通过开展主动救助,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救助文化内涵。
无论是六月护航高考学子、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春运期间农民工救助等专项救助工作还是日常救助中,我站始终坚持服务对象、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三满意”,坚持热心、爱心、诚心、真心“四心服务”,主动履职,及时将党委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救助的对象身边。全市“三城联创”文明指数工作督办会上,市政府领导高度评价了我站主动履职加大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突出作用和积极贡献;2010年全省政法书记会议期间,我站加强街头劝导和主动救助,仅在东山隧道口就三次实施夜间救助,有效保证了我市市容市貌和文明形象,受到原省委副书记杨松同志及与会领导的好评;2010年6月底,我市出现世纪高温,气象部门发布橙色预警报告,我站第一时间响应并认真落实市政府通知精神,启动应急救助预案,组织开展了“送清凉”活动。我站共出动救助车辆67次,人员352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6人,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和物资262件套。炎炎烈日下,我站工作人员冒着酷暑高温,不停地穿梭在城区大小街道,搜寻和救助路边的流浪人员,用爱心和汗水,守护城市的文明。正如许多热心市民评价的那样:就在救助人员用手紧紧握着流浪汉的手,就在救助人员将满脸灰尘看不到童贞的流浪儿童抱进救助车的那一刹那,这座城市,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距离;这座城市,因为我们,让人心中感受到了友好和温情!
三、发挥新功能,不断促进救助服务水平新提升
现在宜昌救助文化无所不在,每个工作人员、每个只要是识字的求助者来到我站,都能强烈感觉到文化就在他的身边。关键就在于救助文化的培植、提炼,约束人、教育人、感染人、帮助人,激励更多的人去继续培植、提炼、执行,为单位创造更大的动力。由此螺旋式的不断前进,在单位内形成永不终结的文化——行动——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单位文化生生不息。
宜昌救助文化,做到了全员性文化。宜昌救助文化被职工普遍接受的本质,就在于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符合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客观规律,很好地找到了文化和救助之间的关系,文化和单位发展的关系,文化和职工、文化和救助人员的切身利益的关系。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如果他在培植、提炼、执行文化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为个人提升了素质、为单位增加了品质,宜昌救助文化就显示出了他的阳光、快乐、和谐、朝气、感恩。
救助站通过文化建设,每个职工做到了真诚、真心、真干,每个职工成为了救助站这个坚强拳头上的一根指头,坚强有力、骨肉相连。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个愿望。通过文化建设,救助站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也就是达到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老同志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长辈,有爱心、充满智慧、心胸豁达、宽容大度,为年轻人做表率。年轻同志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顶梁柱,有激情、有上进心,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爱,对老同志尊重。大家在一起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关爱有加。谁有困难,大家主动伸出手来帮一把;谁做的不对、不到位时,善意的提醒一声、主动地补位一下。大家明白,没有救助站这个大家,也就没有每个职工的小家。为救助站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就像爱护每个职工的小家一样共同建设好救助站这个大家,每个职工都有把救助站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的意识。珍惜在一起共事、生活的缘分,做到了点亮一盏心灯,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救助途径 篇5
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生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变化,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大幅增加。因此,正视贫困生问题,了解他们的现状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贫困生的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城乡专业10级班级总人数为25人,从性别比例上看,女生多,共16人,占64%,男生9人,占36%。从生源地分布上看,外省人多,其中,3人来自黑龙江省,占12%;外省人数为22人,占88%。外省生源集体中分布在皖、辽、滇、冀、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从区域城乡分布上看,来自乡镇农村的学生占多数,总共有12人,占总人数的48%。整个班级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好,较为困难,每年申请助学金人数较多,分配名额也比较高,达到9—13人之间。申请助学金贷款的人数为5人,年限也比较长,有2年、3年和4年的期限。
二、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存在自卑和焦虑的情绪
自卑是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现,是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而产生担心、紧张的情绪[2]。学生常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已,对个人的前途焦虑万分,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2.存在精神低落和自闭的现象
每个人都渴望与别人正常交往和交流,家庭经济紧张的学生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渴望和同龄人一样,融入这个风华正茂、积极向上的集休,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和大志,有时甚至比其他大学生更加渴望友谊和温暖。但他们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压力,多数选择逃避,因此更多的时候表现出与内心相反的现象。例如,不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也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的现象。在校园里,他们情绪低落、精神抑郁、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会更加封闭,而无心向学。
3.存在敏感和逃避的心理
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较重,较于常人他们往往更加敏感,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更多的时候,他们变得特别多心,对于别人的言行举止过于敏感,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比如,在申请助学金时,通过调查,有些同学是存在实际的生活困难的,但他们并不愿说出来,对于同学老师的好意帮助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因此,在内心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十分渴望与人平等交往的,而不是被人特殊对待。
三、贫困生思想救助途径
1.引导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坚强面对
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处在贫困之中,但不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社会都在努力改变贫困状况,党和政府改革目标和政策就是让全国人民实现富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比如,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制定的关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政策,惠及了600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贫困不是谁的错,它是与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现状相联系的。既然贫困无法逃避,那就要坚强面对。
2.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建立自信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生心理障碍:第一,更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大多数贫困生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应不断展示他们的优点,鼓励引导他们进步,帮助他们逐渐摆脱自卑的阴影,变得坚强。第三,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如大学生运动会、大合唱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创造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使之变得开朗大方,融入到集体中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第四,引导他们的具有“感恩”的心。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感恩,正如那首歌里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回自己”。
3.抓楷模、塑典型,树立精神榜样
提升大学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老师的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需求状态,因为教师的人格、气质、品德、作风等,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成长,通过言传身教给贫困大学生以力量。同时树立学生们中树立自强不息的典型,比如10级班级中的××同学,除了家境困难之外,本人是孤儿,到学校刚报到时检查出肺病,住进医院。她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也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同学为人乐观、勤劳、诚实,乐于助人,参与了学校三年的勤工助学。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从未表现怯懦的情绪,乐观坚强。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样的榜样,我们大加宣传这种在逆境中成长与对待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同学们知道在他们身边困境中奋起的人大有人在,从而更加证实了贫困生虽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以及如何走下去。
4.深入落实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资助贫困学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又往往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大大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能增强学生自主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既要把资助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辅助形式。例如,每年的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工作,从上到下,我们都认真对待,使每位同学都了解到国家的政策与评选条件,鼓励他们申请。作为班主任要摸清“班底”做到心中有数,要时刻更新自己掌握的情况,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变故,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能切实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