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救助(精选7篇)
国家救助 篇1
1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过程
贫困人群经济承受力和健康状况较弱, 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差, 无力承担医疗费用,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病不能就医或就医后家庭无力承担的状况往往导致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发生, 因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 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安排。医疗救助制度是整个医疗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003年11月, 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正式开始实施。2005年3月14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从此, 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在实践中逐步改善。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简称新医改方案)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从开始探索到现在不到7年的时间, 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借鉴国外成熟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及其经验就显得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促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实施, 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 国外典型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
2.1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英国的医疗体制被称为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National Health System, 简称NHS) , 这种体制主要由政府提供医疗保健, 公立医疗系统提供的服务覆盖99%国人。英国1946年《国民健康服务法》规定, 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 无论个人支付能力的大小, 都可以得到免费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国家办医院, 雇用医务人员, 免费提供门诊医疗, 住院医疗和药品, 贫困人口一般只能在国立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国家卫生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和国家税收保险基金。
英国的救助政策详细规定了享受各种资助的资格条件, “NHS低收入方案”可以为低收入者提供相关NHS自费费用资助, 资助数量取决于申请者的收入状况和应付费用, 有费用全免和部分免除两种形式, 如果家庭有成员享受收入救助、养老金补助或待业收入津贴则可以全部免除 NHS相关自费费用, 其他情况则部分免除。经常需要支付处方费者还可通过购买预付凭证节省费用。英国医疗救助有严格的审批机制和约束机制, 一旦查出弄虚作假者, 将处以费用5倍的罚款。英国医疗救助政策的总原则是:有能力承担费用者必须自己支付, 没能力承担费用的可以获得救助。人们的支付能力的标准除了收入等经济指标外, 还考虑居民的健康状况, 需长时间在家卧床护理的患者可享受救助的资产上限最高, 老年人其次, 其他人最低。
这种模式医疗保障水平高, 资金来源稳定, 管理方便, 服务提供的范围广。但这种模式要求国家较强的经济实力, 如果国家投入资金有限, 就难于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由于低收入者在接受卫生服务时选择性较小, 与高收入人群相比, 公平性存在一定问题。这种高福利的政策缺少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 容易造成由于资源的浪费而出现的供给不足。
2.2 新加坡的医疗保健储蓄计划
新加坡于1984年实施医疗保健储蓄计划 (Medisave) , 成为其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一部分, 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性居民及其雇主都必须缴纳公积金, 在他们的公积金账户下均单独设立一个医疗储蓄账户, 其一定比例的公积金供款 (目前为6%) 存入这一账户。1990年实施的健保双全计划也被称为大病保险计划, 是一项低保费医药保险计划, 目的是帮助公积金存户支付顽疾或重病所带来住院费和指定医药费。采用自愿参加原则, 按照共付线和共付比例制, 对投保者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给予偿付。
新加坡建立政府补贴和医疗基金制度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 以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以个人健康储蓄账户为主, 是试图规避福利体制下道德风险以及市场失灵的一种尝试 。但使用个人储蓄应对疾病风险实质是一种风险自留, 不存在社会互助, 应对能力有限。新加坡政府对低收入者到特定医疗机构和特定级病房的就医行为予以补贴。公民到政府建立的18个联合诊所接受门诊医疗, 只需支付50%的医疗费用, 儿童 (18岁以下) 和老人 (60岁以上) 只需支付25%的费用, 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如果在C等级和B2等级病房接受住院治疗, 政府补贴80%和65%的医疗费用。新加坡政府建立医疗基金作为医疗保障的最后安全网。新加坡于1993年专门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 即保健基金 (Medifund) , 为没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的穷人提供专门的医疗援助, 以发挥医疗保障安全网的作用。保健基金是一种信托基金制度, 由政府不定期从财政预算中向该基金拨款, 其利息用于医疗救助。
新加坡是采用医疗储蓄保险国家的代表, 医疗保险储蓄建立在公积金制度上, 以个人责任为基础, 筹资主要采取个人自我积累方式, 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责任, 增强了个人的自我保障及费用意识, 可以激励人们合理利用医疗服务, 减少浪费, 避免了医疗费用代际转移问题。
2.3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
德国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其他特定群体的医疗救助采用政府资助其参加强制医疗保险计划和在其就医时减免自付费用相结合的方式。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 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 用于雇员及家属看病就医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德国医疗救助主要针对加入医疗保险有困难的人群, 采用的形式是由政府资助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如失业者的医疗保险费由劳动局支付, 养老金领取者的医疗保险费由养老保险机构承担。雇员的子女和无工作的配偶不需要交保险费, 也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救助一样, 德国的医疗救助主要对一般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 对高龄、残疾、生育等特殊需求者, 救助标准比一般标准高 50%。投保人的收入一旦超过一定水平, 就将其从原来的救助名单中排除。
对于失业者和退休人员, 保险费用分别由联邦就业中心和养老基金为其缴纳。对于儿童则由政府财政预算资助, 因为儿童被认为是国家的财富, 其健康应由国家来负担。对于艺术家和学生, 联邦政府承担应缴费用的一半。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缴费, 则家庭中不工作的家属自动被纳入到医疗保险中来, 享受同等医疗保障待遇。德国自付费用的多少与个人的收入相关, 政府要求疾病基金在低收入者接受医疗服务时, 为其免除自付费用或设立自付费用的最高限额。这里的自付费用是指由于起付线、共付额和共付比例的设置, 而只能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在德国, 全额免除自付费用的人数比例由1990年的10%上升到2001年的47% 。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强调社会的团结与平等, 德国有统一的疾病基金最低福利标准, 患者只需支付很少的分摊成本。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投保人缴纳保险费主要取决于经济收入, 而享受的医疗保险服务却不因缴纳费用的多少而不同, 从而使得健康人与患者间、高风险者与低风险者间、单身者与有家庭者间、年轻与年老者间、高收入与低收入者间互助共济, 充分体现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性。
3 对完善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有益经验
3.1 制度设计层面的总体经验
尽管各国的医疗保健制度和医疗救助模式不同, 但是上述国家在医疗救助责任承担、救助对象、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特征:一是政府承担医疗救助的主要责任, 负责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救助标准的确定和救助对象的审核, 医疗救助的服务机构的选择和医疗费用结算等。二是医疗救助的资金多数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支出, 在多数情况下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救助对象一般不承担任何医疗费用或少量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三是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人群, 资格核定一般与救助对象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四是医疗救助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直接给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或由政府购买私人医疗服务提供给需要医疗救助的人群。五是医疗救助不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提供医疗保障, 而是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提供医疗保障。六是保障水平是满足救助群体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3.2 以保证医疗服务的享有为目标
各国的医疗救助计划都以保证医疗服务的最终享有为目标。各国医疗救助计划采用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服务或费用减免的方式, 尽量减少低收入者由于收入不足影响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可能性。新加坡对在C等级病房就诊的病人提供80%医疗费用的减免的基础上还提供医疗基金的援助, 使个人自付费用降到最低。英国、德国对符合条件的受助人群实行自付费用的上限限制和减免。德国在政府资助低收入者参保之后, 还通过疾病基金免除其医疗自付费用, 全额免除自付费用的人数比例一度达到就医人数的50%。在2005-2006年, 英国约有54.25万人享受到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 。
3.3 大多采用事先救助方式
医疗救助按救助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先确定受助者, 在其遭遇疾病时由医疗服务机构同相应经办机构直接结算的事前救助方式。另一种是受益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 事先垫付全额医疗费用, 然后再向医疗救助机构报销的事后救助方式。事后救助方式较事前救助方式在医疗服务可及性上要差。从实践上看, 上述各国医疗救助计划除新加坡外多采用事前救助方式, 在疾病风险发生前, 依据收入水平或其他条件确定被救助者群体, 为其提供相应的证明, 该人群患病时直接在医疗服务机构享受相应的服务待遇, 产生的费用由医疗救助计划直接与医疗服务机构结算。同时, 这种事先救助的制度也有助于医疗救助机构通过身份准入方面的审核来控制医疗费用。
3.4 费用控制以控制供方为主
医疗保障制度为控制道德风险引致的过度医疗服务消费, 往往对供需双方进行费用控制, 对供方的控制手段主要是监管和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对需方的控制机制主要为起付线、封顶线和共付保险 。但是, 如果医疗救助计划使用需方控制机制, 低收入者就诊时产生的自付金额将降低其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这与医疗救助机制期望减少低收入群体出现自付费用的可能性的目标相悖。英国、德国等国的医疗救助制依附于主流医疗保障制度, 故多采用供方费用控制机制和身份准入机制相合的方式。对需方主要通过严格控制医疗救助享有资格的方式控制医疗费用。在美国, 采用综合医疗费用控制机制, 包括针对受助者的严格甄别, 提高共付份额和缩小医疗救助福利包, 通过管理型保健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等多种方式。但有证据表明, 这种比主流医疗保障制度更为严格费用控制机制有损于医疗服务质量。
3.5 关注边缘群体
边缘群体指家庭收入高于相应的医疗救助资格线, 但却高出不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虽收入稍高, 但仍难以负担高额的医疗自付费用。从各国医疗救助实践看, 部分国家也对边缘群体提供相应的医疗救助计划, 保证其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德国要求如果低收入者不满足免除医疗费用的条件, 则对其自付费用进行最高额限制, 一般是经过扣除后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变化, 城乡之间和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 形成了城乡贫困人群, 为保障贫困人群的健康, 国家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为更好地解决该制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分析了国外典型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 并结合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展提出了若干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英国,新加坡,德国,医疗保障,医疗救助
参考文献
[1]郭威.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2]马其波.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筹集现况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07.
国家救助 篇2
(2011年10月16日修订)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1.3 适用范围本
预案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发生自然灾害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视情启动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达到本预案响应启动条件的,启动本预案。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1.4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2)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2 组织指挥体系
2.1 国家减灾委员会
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地方的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2.2 专家委员会
国家减灾委设立专家委员会,对国家减灾救灾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为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提出咨询意见。
应急准备
3.1 资金准备
民政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规定,安排中央救灾资金预算,并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中央和地方救灾资金分担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3.1.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3.1.2 中央财政每年综合考虑有关部门灾情预测和上实际支出等因素,合理安排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遭受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地区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3.1.3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成本及地方救灾资金安排等因素适时调整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和相关补助标准。3.1.4 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通过预备费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救助需要。3.2 物资准备
3.2.1 合理规划、建设中央和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形成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按照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救灾物资储备库。3.2.2 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建立健全救灾物资采购和储备制度,每年根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要求储备必要物资。按照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健全应急采购和供货机制。
3.2.3 制定完善救灾物资质量技术标准、储备库建设和管理标准,完善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保障和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3.3 通信和信息准备
3.3.1 通信运营部门应依法保障灾情传送的畅通。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情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3.3.2 加强中央级灾情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地方建设、管理救灾通信网络,确保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时准确掌握重大灾情。
3.3.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备,完善灾情和数据产品共享平台,完善部门间灾情共享机制。3.4 装备和设施准备
中央各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并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等设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明显标志。3.5 人力资源准备
3.5.1 加强自然灾害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培育、发展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3.5.2 组织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商务、卫生、安全监管、林业、地震、气象、海洋、测绘地信等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的现场评估及灾害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
3.5.3 推行灾害信息员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覆盖中央、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的灾害信息员。3.6 社会动员
准备完善救灾捐赠管理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救灾捐赠动员、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完善非灾区支援灾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的救助对口支援机制。3.7 科技准备
3.7.1 建立健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星座、环境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航空遥感等对地监测系统,发展地面应用系统和航空平台系统,建立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模拟仿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天地空”一体化的灾害监测预警、分析评估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展地方空间技术减灾应用示范和培训工作。3.7.2 组织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林业、地震、气象、海洋、测绘地信、中科院等方面专家开展灾害风险调查,编制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制定相关技术和管理标准。
3.7.3 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灾害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减灾救灾政策理论研究。3.7.4 利用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联合国灾害管理和天基信息平台等国际合作机制,拓展灾害遥感信息资源渠道,加强国际合作。
3.7.5 开展国家应急广播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提供灾情预警预报和减灾救灾信息的全面立体覆盖。加快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及时向公众发布自然灾害预警。3.8 宣传和培训组织
开展全国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组织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消防日”和“国际民防日”等活动,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推进社区减灾活动,推动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组织开展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灾害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
信息管理
4.1 预警信息
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水利部的汛情、旱情预警信息,地震局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海洋局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林业局的森林火灾和林业生物灾害信息,农业部的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预警信息,测绘地信局的地理信息数据及时向国家减灾委办公室通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区、市)通报。4.2 灾情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4.2.1 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本行政区域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地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地市级和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接报灾情信息2小时内审核、汇总,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造成死亡人口(含失踪人口)10人以上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同时上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民政部。民政部接到灾情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4.2.2 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每天12时之前向民政部报告灾情。灾情稳定后,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10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并向民政部报告。
4.2.3 对于干旱灾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进行初报;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后上报核报。
4.2.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减灾委或者民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涉灾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全面客观评估、核定灾情数据。
预警响应 5.1 启动条件
相关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出现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况。5.2 启动程序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决定启动救灾预警响应。
5.3 预警响应措施
预警响应启动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立即启动工作机制,组织协调预警响应工作。视情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
(1)及时向国家减灾委领导、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报告并向社会发布预警响应启动情况;向相关省份发出灾害预警响应信息,提出灾害救助工作要求。
(2)加强值班,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分析评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通知有关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工作,启动与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紧急情况下提前调拨。
(4)派出预警响应工作组,实地了解灾害风险情况,检查各项救灾准备及应对工作情况。
(5)及时向国务院报告预警响应工作情况。
(6)做好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5.4 预警响应终止
灾害风险解除或演变为灾害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决定预警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 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国家减灾委设定四个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Ⅰ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主任统一组织、领导;Ⅱ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组织协调;Ⅲ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秘书长组织协调;Ⅳ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协调。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根据各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6.1 Ⅰ级响应 6.1.1 启动条件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20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00万人以上;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万间以上;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30%以上,或400万人以上。
(2)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6.1.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国家减灾委提出进入Ⅰ级响应的建议;国家减灾委决定进入Ⅰ级响应状态。6.1.3 响应措施
由国家减灾委统一领导、组织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工作。
(1)国家减灾委主持会商,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及有关受灾省份参加,对灾区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2)国家减灾委领导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3)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灾情会商,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及时发布灾区需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必要时,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时评估。
(4)根据地方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民政部为灾区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加强救灾物资运输组织协调,做好运输保障工作。
(5)公安部负责灾区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工作,参与配合有关救灾工作。总参谋部、武警总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请求,组织协调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救灾,必要时协助地方人民政府运送、接卸、发放救灾物资。
(6)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粮食局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组织协调救援装备、防护和消杀用品、医药等生产供应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灾后房屋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质量安全鉴定等工作。卫生部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7)民政部视情组织开展跨省(区、市)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呼吁国际救灾援助,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际救灾捐赠款物。外交部协助做好救灾的涉外工作。中国红十字会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参与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
(8)灾情稳定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开展灾害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并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灾后救助和心理援助。
(9)国家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6.1.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国家减灾委决定终止Ⅰ级响应。
6.1.5 由国务院统一组织开展的抗灾救灾,按有关规定执行。6.2 Ⅱ级响应 6.2.1 启动条件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b.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8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5万间以上,20万间以下;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25%以上,或300万人以上。
(2)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6.2.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国家减灾委提出进入Ⅱ级响应的建议;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决定进入Ⅱ级响应状态。6.2.3 响应措施
由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国家减灾委副主任主持会商,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及有关受灾省份参加,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派出由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或民政部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参加的国务院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3)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与灾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组织灾情会商,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及时发布灾区需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必要时,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时评估。
(4)根据地方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民政部为灾区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加强救灾物资运输组织协调,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卫生部门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5)民政部视情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组织开展跨省(区、市)或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中国红十字会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参加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
(6)灾情稳定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开展灾害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并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灾后救助和心理援助。
(7)国家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6.2.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提出终止建议,由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决定终止Ⅱ级响应。6.3 Ⅲ级响应 6.3.1 启动条件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
b.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30万人以上,80万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万间以上,15万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20%以上,或200万人以上。
(2)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6.3.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国家减灾委提出进入Ⅲ级响应的建议;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决定进入Ⅲ级响应状态。6.3.3 响应措施
由国家减灾委秘书长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及受灾省份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派出由民政部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3)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与灾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并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有关部门组织领导新闻宣传工作。
(4)根据地方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民政部为灾区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加强救灾物资运输组织协调,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卫生部指导受灾省份做好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工作。
(5)灾情稳定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指导受灾省份评估、核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并根据需要开展灾害社会心理影响评估,组织开展灾后救助和心理援助。
(6)国家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6.3.4 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6.4 Ⅳ级响应 6.4.1 启动条件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
b.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c.倒塌房屋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5%以上,或100万人以上。
(2)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6.4.2 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决定进入Ⅳ级响应状态。6.4.3 响应措施
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视情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3)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与灾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并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
(4)根据地方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民政部为灾区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卫生部指导受灾省份做好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工作。
(5)国家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6.4.4 响应的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决定终止Ⅳ级响应,报告国家减灾委秘书长。6.5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信息发布形式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发布等。
灾情稳定前,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减灾委或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发布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安排等情况。
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6.6 其他情况
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标准可酌情调整。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 过渡性生活救助
7.1.1 重大和特别重大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及灾区民政部门评估灾区过渡性生活救助需求情况。
7.1.2 财政部、民政部及时拨付过渡性生活救助资金。民政部指导灾区人民政府做好过渡性救助的人员核定、资金发放等工作。
7.1.3 民政部、财政部监督检查灾区过渡性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定期通报灾区救助工作情况,过渡性生活救助工作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绩效评估。7.2 冬春救助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7.2.1 民政部组织各地于每年9月下旬开始调查冬春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会同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
7.2.2 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人员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基本生活困难和需求,核实救助对象,编制工作台账,制定救助工作方案,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7.2.3 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或民政、财政部门的请款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情况,民政部、财政部确定资金补助方案,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受灾群众吃饭、穿衣、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
7.2.4 民政部通过开展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政府采购等方式解决受灾群众的过冬衣被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评估全国冬春期间中期和终期救助工作的绩效。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部门落实好以工代赈、灾歉减免政策,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
7.3 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尊重群众意愿,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助、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7.3.1 民政部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倒损住房核定情况,视情组织评估小组,参考其他灾害管理部门评估数据,对因灾住房倒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7.3.2 民政部收到受灾省(区、市)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的申请报告后,根据评估小组的倒房情况评估结果,按照中央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标准,提出资金补助建议,商财政部审核后下达。
7.3.3 住房重建工作结束后,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应采取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对本地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上一级民政部门。民政部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绩效评估情况后,通过组成督查组开展实地抽查等方式,对全国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7.3.4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督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重建规划、选址,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做好住房重建工作。
7.3.5 由国务院统一组织开展的恢复重建,按有关规定执行。
附则
8.1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监管
建立健全监察、审计、财政、民政、金融等部门参加的救灾专项资金监管协调机制。各级民政、财政部门对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特别是基层发放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跟踪问效。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配合监察、审计部门对救灾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8.2 国际沟通与协作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救灾交流,借鉴发达国家救灾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我国自然灾害防范与处置工作。8.3 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表现突出而牺牲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4 预案演练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协同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8.5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应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后报国务院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根据本预案修订本地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8.6 制订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民政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8.7 预案生效时间
国家救助 篇3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人权保障;公平正义;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
随着被害人权利保护观念的增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已成为当前各国刑事司法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保护被害人权利的普遍趋势。我国正处于刑事犯罪高发阶段,出现了庞大的刑事被害人群体,他们中的部分人因为受犯罪侵害而导致生活困难,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饱受精神和物质损害双重打击的刑事被害人,当他们手握“法律白条”时,不仅需要国家严惩罪犯的精神抚慰,更渴望得到解决生活困境的国家救助。
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和谐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诉求
人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固有的或应该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现代法律制度诉求的基本目标。
在刑事案件中,人们普遍认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对象,易受到来自国家公权力的侵犯,因而应从制度上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被害人来说,则认为将被告人绳之以法,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却没有看到一些被害人因受犯罪侵害而致的生活困境,或者看到了却又无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被害人在受到重大的利益损失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要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获得物质上的赔偿或者救助。生存权是人的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受到了威胁都无法保障,谈其他权利又有何用?
由于国家垄断了侦查和追究犯罪的权力,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由此导致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以至成为“被刑事司法遗忘的人”。他们因犯罪行为受到的种种痛苦只能由自己或其家人默默承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努力争取,但往往缺乏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其身心有可能再次遭受伤害,形成所谓的“第二次被害”。被害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悲惨境遇会使其对犯罪人或其亲属及社会产生极强的怨恨心理和不满情绪,在其得不到公力的有效救济时,朴素的复仇心理极可能会使他们不计后果,对犯罪人或其亲属,甚或向社会进行报复,实施犯罪行为,导致从被害人转化为犯罪人。因此,国家对被害人予以救助会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被害人的创伤,防止被害人“第二次被害”和向犯罪人转化,有助于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被害人的人权保护已显得尤为迫切。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
作为法律制度追求的一种价值来说,公平、正义、平等在内涵上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乃是一种“善行”,且寓于某种“平等”之中,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利益是正义的主要目标[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正义的法律是符合自然和理性的法律,正义在于强者救济弱者,因为根据自然和理性,每个人都能获得其应得的东西[2]。在刑事案件中,当被害人由于犯罪行为的侵害而陷入生活困境时,其经济地位已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当被告人无法赔偿时,国家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被害人予以一定的救助,这是正义的应有之义。
国家只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是否有违平等呢?我们认为,对刑事被害人救助是为了实现实质的平等。宪法意义上的平等保护,是指在同等条件下所有人都享有其生命、自由和财产受国家平等保护而不承担多于他人义务的一项权利,这主要是指形式意义上的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以人为本就不能只单纯强调形式意义的平等,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实质意义上的不平等状况。对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而言,我们更应该倡导实质意义上的平等观念。
有些情况下需要我们牺牲形式意义上的平等才能达到实质的平等。“合理的差别待遇”是平等的应有之义。对刑事被害人而言,在获得国家救助方面就存在着一种“差别待遇”,即刑事被害人获得国家救助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被害人都能从国家获得救助。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对被害人作不同处理,存在着形式上的不平等。但我们判断一项制度是否合乎平等,关键在于看它的有关“差别待遇”的规定是否具有合理性、正当性,是否是为了实现实质公平或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就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而言,国家基于社会正义的考虑,从人道主义出发去救助那些因受犯罪侵害又不能从犯罪人那里获得赔偿而陷入生活困境中的被害人,是想通过给被害人一定的物质帮助,实现他们作为社会平等成员的意愿,从而达到实现社会正义的目的。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差别待遇与追求实质公平的目的之间具有合理的关联性,因而这一“差别待遇”是合理的、正义的。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具体设计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在加强理论研究和对各地立法及司法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以最大程度的维护司法和谐,彰显人文关怀。
(一)救助对象
从已经确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来看,救助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救助对象为所有犯罪的被害人。作这种规定的国家或地区较少,典型的如加拿大刑事被害人补偿法规定,对于不论是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还是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被害人或被害人的近亲属都享有国家补偿的请求权。
2.救助对象为暴力犯罪的被害人或其亲属。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被害人补偿法将救助对象限定为在暴力犯罪中生命、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如最早确立这一制度的新西兰《暴力犯罪被害人补偿法》规定的救助对象为:凡因特定的暴力犯罪而受伤害或死亡者之遗属。日本《犯罪被害人等给付金发放法》规定的补偿对象限于故意以暴力犯罪造成死亡、重伤的被伤害者或死亡被害者的家属。有些国家还规定,只要刑事案件能够引起和身重大伤害后果的刑事被害人都享有国家救助的请求权。
3.除了对暴力犯罪被害人补偿外,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把因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如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精神病人)的行为遭受损害的被害人也作为救助对象。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在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起步阶段,对救助对象进行适当限制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宜将救助对象限定为在暴力犯罪中遭受重伤、残疾、死亡的被害人和受其扶养的人。
(二)救助范围
1.以对被害人的人身损害救助为原则,精神损害救助为例外。通常情况下,只对被害人因受暴力犯罪侵害而致的人身损害进行救助,但在有些特定情况下,如性暴力犯罪而致被害人重伤、因受暴力犯罪而导致精神病的,被害人不仅在身体上受到严重损害,更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国家从人道主义出发,应抚慰被害人的精神创伤,对其精神上的巨大损害予以一定救助是必要的。
2.救助范围的确定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和参照国内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欧洲补偿暴力犯罪被害人公约》规定的补偿具体范围包括被害人收入的损失、医疗和住院费用、葬礼费用及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我国在确定救助范围时,可参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造成被害人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支付医疗费、残疾补助费和受其扶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费,对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支付丧葬费和受其扶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费。救助金额应充分考虑被害的性质及受损害的实际程度、犯罪行为对被害人和其家庭生活的实际影响来确定。
3.明确救助的最高限额。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应以扶贫助困为宗旨,而不是完全补偿被害人的损失。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对救助金额应当作最高限制。我国应对被害人受伤害的医疗费、死亡的丧葬费以及被害人扶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费等作出最高限额的规定。鉴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对此最高限额不宜由国家统一规定,而应授权由各省级政府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但同一地区内不应存在城乡差别。
(三)救助资金的来源
对于救助资金的来源,各国、各地区的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专项基金。美国被害人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和对罪犯的罚金。日本犯罪被害人补偿经费由政府逐年编制预算支付。我国应设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国家预算。这部分资金可考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并随国家财力的增强逐年适当增加。国家预算应作为被害人救助基金的主要来源。
2.对犯罪分子的罚金以及没收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部分。尤其是盗窃、抢夺、抢劫、诈骗等侵财型犯罪,犯罪率高,与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并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这些侵财型犯罪,法院应当判处相应的罚金。国家将其中的一部分列入被害人救助基金是可行的。
3.服刑罪犯强制劳动收入的一部分。对于监狱生产收入,可考虑在上缴国家财政之前提取一部分纳入国家救助资金。
4.各类社会捐助。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可以说是国家的一项福利事业,因此可以接受个人及法人的捐赠。基于国家救助的人道主义价值,一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人会积极捐赠。
(四)救助机构的设置
各国对救助机构的设置也有区别。如英国由设在内政部的刑事损害赔偿委员会负责实施救助;日本由设在司法行政部门的公安委员会负责实施;美国由设在司法部的犯罪被害人办公室负责实施;我国台湾地区则规定由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检察署负责实施。
我国学术界关于救助机关的设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救助机关应是法院;二是认为救助机关应为民政部门;三是主张设立专门的救助机关。笔者认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不仅仅是单纯的司法行为,同时与行政行为联系密切。为了保障救助的公正性,应实行裁决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建议救助的裁决机构为法院,而救助的实施机构为民政部门,即在民政部门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由其负责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使用。有些刑事案件的情况较为复杂,因救助要考虑到犯罪的性质、被害的具体情况、犯罪人有无赔偿能力、被害人自身有无过错、责任大小等因素,由法院做出裁决,既有利于节约国家成本,又能体现司法裁决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论国家行政机关参与的强制救助 篇4
一、强制救助基本概况
(一) 一般海难救助构成要件
一般救助的提供和接受必须自愿[1]。主张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无报酬请求权的学者据此认为国家海事机关有维护船舶航行安全的职责, 他们对遇险船舶的救助是有法定义务的, 因为不符合海难救助构成要件中的自愿性。[2]
但也有人认为上述观点是对一种错误认识。自愿性只是狭义的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 国家主管机关的海难救助情况复杂, 不能简单的划到狭义海难救助的体系中, 故无法以“自愿性”或“法定义务”来阻碍其报酬的请求权。
(二) 强制救助的构成要件
首先, 强制救助无需得到同意即可实施。
其次, 实施强制救助的机构是海事管理机构, 是对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 由国家配备公务人员, 国家财政拨款建立和维持, 负有保障国家管辖水域内船舶和其他海上活动安全等职责。[3]如救捞局、海事局、搜救中心以及港口消防队等非营利性的国家事业单位和机构。强制救助对救助标的也有要求, 被救物应该得到法律承认, 不仅有内容上的限制, 而且在位置上也必须是处于一国的内水、港口、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内。显然处于公海上的遇难船舶和财产不是救助的标的。
二、“NANCY”轮反映的强制救助法律适用问题
“NANCY”轮海难救助, 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外籍船舶实施的带有沿海国行使权力保护其权益性质的“强制救助”。[4]该案中, 韩国船东与烟台港监就救助报酬问题以及是否应当适用中国海商法产生争议。韩国船东质疑强制救助以及强制救助的报酬的法律依据。
此案折射出的就是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一种现象, 在我国海域面临沉没危险的外籍船舶, 船东有时会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弃船而走, 不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不得妨碍主权国家海上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等义务。这种船舶是否属于设施强制拖带救助的客体, 是否可以适用我国《海商法》的规定并且获得救助报酬, 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三、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权利义务、职责范围
海难救助中, 海事机关的职责首先体现在应急处理, 其责任可通过如下方面来衡量:获得险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决策措施的明确具体性。其次是对搜救行动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以及搜救结束后海事机关应当对后期工作进行的监督。但是我国现有规定对国家主管机关实施的强制救助中各方责任义务还不明晰, 存在如下缺陷。
强制救助作业存在的缺陷之一在于权利和法律责任均未明确, 《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条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对责任界定的不具体会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很多弊端, 例如对调动国家主管机关的积极性, 以及对提高救助行为的有效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 这样的法律制度不利于平衡海难救助中国家主管机关和被救助人之间的利益。
缺陷之二在于对内河水域的强制救助作业上, 其地位在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重要。但是相应的法律却不够完备。体现之一是调整内河水域强制救助活动的法律适用存在问题。在目前调整强制救助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中, 目前唯一适用的是《内河安全条例》, 但其规定较为粗疏难以操作。法律不完备的体现之二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 内河水域强制救助作业的法律关系得不到有效调整。同时, 内河水域的强制救助作业还存在诸多法律空白, 例如, 国家主管机关控制的强制救助作业中, 参与救助船舶不履行或消极履行救助义务, 国家主管机关能否对其进行处置如果能, 法律依据何在如果不能, 又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被救助方[5]
缺陷之三在于国家主管机关实施强制救助后的报酬请求权的问题。尽管《海商法》第192条规定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从事或控制的救助作业, 救助方有权得到补偿, 但是海商法的私法性质和其对船舶的定义的限制, 都使得法律适用上出现矛盾, 同时如何通过国家主管机关提供的海难救助“服务”来计算救助报酬, 这种“服务”又如何与无报酬的法定义务区别, 我国法律无明文规定。[6]
四、总结
首先, 针对我国内河水域的强制救助作业, 可撤销对《1989年救助公约》做出的保留, 扩大其法律适用。
其次, 《海商法》对船舶的定义, 导致了第192条适用问题上的矛盾。因此可以重新定义或是另以条款声明前面的定义不影响第192条的适用。这一点可以参照英美国家等对作为海难救助客体的船舶的界定, 它们均采用“广义原则”, 不论其种类、是否为政府公务船和军事用船, 均属于海难救助客体船舶的范围。[6]
最后, 我国法律对强制救助作业中国家主管机关的法律责任的规定还不够完善, 同时对其没有履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有瑕疵的情况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方面的规定还需细化。
摘要:国家主管机关从事的海难救助制度因其主体身份的特殊性, 其救助制度也比较特殊, 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对当前我国法律制度下国家主管机关从事的海难救助中强制救助进行剖析, 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强制救助
参考文献
[1]司玉琢.海商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55.
[2]赵月林.残骸强制打捞清除法律制度之研究[D].连海事大学博士论文, 2007.
[3]梁磊.浅析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法律责任[J].珠江水运, 2009.07:49-51.
[4]刘刚仿.海难救助客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5]张胜春.我国现行强制救助作业的法律特征及缺陷[J].中国水运, 2008.04, 08 (4) .
小型微型企业救助获国家政策出台 篇5
2011年10月13日 08:56 来源: 东方早报
国务院火速出台9项措施 向小微企业“开仓放粮”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出台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要求加大信贷、税收支持力度
■ 金融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 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
■ 财税支持: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
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适当提高贷款不良率容忍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六条 金融政策和三条财税措施
六条金融扶持政策
●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
●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
●细化对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
●促进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三条财税扶持政策
●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三年内免征小微企业印花税。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
●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更多运用间接方式扶持小型微型企业。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部分涉企收费。
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增速
首先是要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会议提出,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贷款监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用于小微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其次,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除银团贷款外,禁止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严格限制银行向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除了银行信贷外,会议提出要拓宽小微企业其他的融资渠道。包括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产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并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
征税减半延至2015年
国家救助 篇6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保障刑事被害人人权的需要
人权既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 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还是一种实有权利, 其体现了现代法律的精神。我国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 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 首次将“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律概念,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由党和政府提升为国家, 从而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党和政府的意志上升为人民和国家的意志。在现行刑事诉讼政策下, 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由于司法的关怀不够, 其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又在追诉犯罪的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 成为司法制度的受害者。因此, 人权保障不应该只关注被追诉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同样要关心无辜的被害人的人权。
基于恢复性司法的理念, 犯罪行为发生后, 司法需要恢复的不仅是社会正义与秩序, 更应包括受害人利益。虽然《刑法》第36条规定了由于犯罪行为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 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 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并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对被害人的求偿权予以保障。但在目前的刑事司法审判实践中, 即使刑事被害人获得了程序上的公正判决, 却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力非常低, “空判”、“法律白条”现象明显, 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不少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由于遭受了犯罪侵害而导致残疾或者死亡, 除了因身体受到伤害需要长期医治或者因丧失劳动能力而失去经济来源外, 原本由其抚养或赡养的近亲属也顿时陷入生活的困境, 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 甚至家破人亡。而社会救济缺乏保障, 具有不确定性, 局限大, 实质的利益失衡迫切需要国家对刑事被害人进行经济救助, 以解决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困难, 修复被害人的创伤, 恢复社会秩序。
亚里士多德将抽象的正义划分为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 矫正正义要求使受到破坏的不平等的境况回复到最初的平等状态中去。在刑事案件中, 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后其原有的分配正义遭到了破坏, 为对权利进行再分配, 矫正正义开始发挥其功能, 由犯罪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给予被害人赔偿。但如果被害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从犯罪人处得到适当的赔偿, 国家就应该给予救助, 以恢复被害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实现矫正正义。因此, 正义是国家救助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 国家救助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恢复被破坏的正义, 使这一制度中的各种因素, 均达到合理而有序的状态, 以消除不平等的状况, 使正义得以实现。 (1)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和谐社会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 司法的和谐不仅要追求程序上的公正, 更要追求实质上的公正, 既要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也要协调好当事人个体之间、当事人个体和社会、国家之间的利益, 使各种利益最大限度地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正是平衡刑事被害人、被告人和社会三者之间利益的重要制度。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有利于控制和减少犯罪。犯罪发生之后, 犯罪人、公诉人和被害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和矛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在处理犯罪问题时, 必须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利益和矛盾。被害人学的研究结论已经证实, 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角色是可以转化的。犯罪被害人在权利被侵害后, 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被侵害权利恢复的欲望, 他们希望国家严惩罪犯, 同时也希望得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的、道义的支援。如果国家怠于保护和救助被害人, 被害人则可能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容易造成被害人与犯罪人、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对抗情绪, 造成被害人对社会正义的扭曲理解, 从而使其为了自身的被侵害权利恢复而对他人造成侵害, 甚至走向报复犯罪、对抗社会的道路。由此,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来说, 国家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被害人, 对其被侵害了的权利给予应有的法律救济。
刑事被害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 有的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的侵害, 生活艰难又不能从犯罪人和国家得到必要的赔偿和救助, 便会到政法机关、政府部门上访,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这不仅有违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社会和谐理念, 更给行政、司法机关, 尤其是法院的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因此, 无论从司法层面, 还是从社会管理层面, 都迫切需要建立一项新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制度既是一种心灵抚慰, 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帮助, 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情。这一制度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 有利于帮助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解决生活困难, 对于减少涉法涉诉上访、减少社会对立情绪、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 并因此蒙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之后, 不仅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形成势不两立的尖锐矛盾, 且在被害人及其亲友与犯罪人亲友之间、与犯罪人所属社会阶层之间形成新的矛盾。国家给予被害人以适当的救助, 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三、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传统的报应性司法根植于人性的报复本能, 具有一定的正义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公众惩罚犯罪的正义要求, 但这种正义不是实质上的, 也不是彻底的。报应性司法理念因忽视了对加害人和被害人权利的平等保护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使得恢复性司法理念呼之而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理念, 也是对正义追求的必然结果。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司法正义和社会公平。正如最高法院前院长肖扬所言, “如果没有对困难群众、困难群体特殊的制度保护, 法庭就容易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 强者和弱者在形式正义面前会很难获得实质正义的平衡”, 只有用有力的制度彻底消弭司法案件中被害人 (弱者) 一方的生存忧虑, 才能通过最小司法成本的付出来确保最大限度的司法正义。与此同时, 因刑事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公平损害也因此得到“修补”。 (2)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也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 保护公平正义。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执行到位率普遍较低, 法院的判决得不到执行, 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文书权威也受到了严重挑战, 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和法院判决的严肃性。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对处于生活困境的被害方予以救助, 可以避免被害方为获取赔偿而与加害方“私了”, 从而依法保护被害方与司法机关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事求是地揭发、控诉犯罪行为, 配合司法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可以增强被害方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和对司法决定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化解其疑虑和不满。另外, “在司法程序上, 被害人虽然有义务配合警察或者检察官侦查犯罪, 但是被害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最起码的满足, 其履行作证等法定的义务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3) 同时, 被害人的困难并非其自身造成的, 而是外力所加, 是他人刑事犯罪造成的后果。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以国家名义维护和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蕴涵了有损害就有救济, 被告人、被害人权利保护并重等法治精神, 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四、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适应刑法现代化改革的需要
(一) 是平等保障刑事被害人和犯罪人权利的需要
平等保障刑事被害人和犯罪人的权利是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建立的首要价值取向。刑事诉讼制度以程序正义追求人权保障, 但是实践中人权保障却不知不觉地偏向了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 被害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虽然有一致之处, 但作为被害人利益是具体的, 不能因被害人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抹杀被害人利益的独立性。追求控、诉双方的平衡, 不仅仅是要强调被告方与国家专门机关的平衡, 还应寻求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平衡。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追诉的地位, 于是人们对其人权保障问题往往格外重视。事实上, 相对于犯罪人而言, 被害人也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因此,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既要包括对犯罪人的保障, 更应包括对被害人的保障。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是依法保障被害人权利的一种积极探索, 也是实现刑法现代化的突破口。
(二) 是实现刑法社会防卫功能的需要
建构国家、犯罪人和被害人三位一体的刑事领域新视界, 充分实现刑法防卫社会的刑事政策诉求, 是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重要价值所在。 (4) 传统的刑事法律理念一直将罪行关系的主体界定在国家和犯罪人之间, 认为刑事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 因而强调通过公诉与裁判惩治社会秩序的挑衅者, 而忽视了将被害人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刑事法律以解决冲突、恢复法律秩序为其价值目标, 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把以犯罪人为中心的刑事法律制度、刑事政策回归到真正实现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的相对平衡上, 切实完善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 是以人为本刑事司法理念的根本要求。
(三) 是刑事司法价值取向回归本位的需要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 犯罪是一种违反国家法的行为, 犯罪人所造成的损害是针对国家的损害, 其所涉及的主要是国家与犯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因此刑罚是犯罪人为其犯罪所应当承受的负担或付出的代价。一旦犯罪出现, 国家将按照罪行法定的原则科以惩罚, 一旦服刑结束, 犯罪人则得以回归社会。” (5) 如此“国家———犯罪人”的单向度思维忽略了国家与被害人之间关系的考察, 如果将承受危害的主体限于国家, 就难以摆脱“国家———犯罪人”的二元结构模式, 有失公平正义。事实上, 犯罪所危害的对象既包括国家法益, 也包括个人法益, 既包括有形的物理伤害, 也包括无形的精神伤害。由此, “国家———被害人”维度的对被害人实施国家救助的制度就有了建立的逻辑起点。
摘要:和谐视野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保障刑事被害人人权的需要;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是适应刑法现代化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和谐,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
参考文献
①郭振强.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法理依据[DB/OL].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8/18/370096.shtml, 2009.08.18.
②王艳.“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价值超于“救助”之上[DB/OL].中国法律信息网.http://www.law-star.com/cacnew/200701/160020655.htm, 2007.01.23.
③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08.
④马嫦云.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J].法学论丛, 2007.10.
国家救助 篇7
一、激励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员工积极性不高。
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大部分员工是救捞体制改革时由救助与打捞单位划拨而来, 部分人员创新意识不强, 进取之心不足, 主动作为不够。
2. 帕金森定律“组织之病”。
帕金森定律是组织中的官僚主义或者官僚主义的一种别称, 它源于英国学者C.N.帕金森所著的畅销书《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此定律常用来解释和分析效率低下的组织的各种现象。帕金森定律指出, 如果不称职的行政官员在领导岗位任职, 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也存在这种组织病, 局机关从二级单位“借人”及二级单位从船舶“借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帕金森之病便形成。
3. 薪酬体系激励不足。
薪酬结构难以体现能力、责任等因素, 分配还不合理, 薪酬激励和杠杆作用不明显, 打破“大锅饭”思想的力度不够。工资结构中虽然设立了绩效工资部分, 但所占比例不大, 其他部分份额过大, 同级岗位中活的部分偏小。
4. 人员晋升激励渠道狭窄。受事业单位职数和编制的严格限制, 员工的晋升渠道不多, 也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二、激励机制构建原则
激励机制构建, 最终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实现组织目标, 使组织利益最大化。构建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1. 时间原则。
国家专业海上救助单位员工个性存在差异性, 对受激励要求不一样, 在员工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激励, 效果才能最佳。比如, 员工晋升与其意愿相悖, 其激励效果就不明显。因此, 组织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选择适当的机会和环境。
2. 公平原则。广征民意, 出台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公之于众, 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 做到机会均等、奖惩一致、实施公正。
3. 需求原则。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人的需求是递进的, 激励是个持续性的过程。采用适宜的奖励方式以满足员工的需求十分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完整的激励机制链条的各个环节都产生动力。
三、激励机制构建举措
激励人力资源的方法很多, 通过双因素激励理论等, 并结合当前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工作的性质和人力资源的现状, 提出以下措施。
1. 关爱救助船员, 加强人文关怀。
救助船员从事着急、难、险、重的值班救助任务。因此, 应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 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资源。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人力资源作为稀缺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加强人本管理, 更多关心一线救助船员, 建立以人为本的机制。在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加大力度, 对基层员工给予更多的关爱。
2. 强化绩效管理, 健全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的主要作用是激励、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组织任务完成、推动组织良性发展。因此, 应深入开展综合绩效管理, 强化绩效意识, 丰富考核方式,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增强整体活力, 用绩效考核去消除“好人主义”“平均主义”, 真正把绩效考核与待遇结合, 与加快事业发展结合, 与促进干部成长结合, 与提升管理水平结合, 逐步实现管理水平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转型升级。第一, 构建救助特色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建立绩效标准体系, 运用一定的手段和尺度, 进行测量和考核反映其工作的实际效果, 从而奖优罚劣, 促进改进工作, 提高管理效率。尤其应突出完成救助重大任务及重要项目考核, 不需要面面俱到。避免过多的定性考核, 以规避在考核中主观主义。第二, 采用多种形式。要防止过于单一的绩效考核方式, 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平衡计分卡、KPI考核法、360度考核等现代考核指标办法, 加大信息化考核力度, 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突出质量考核、重点工作考核。第三, 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是通过对组织成员在某一段时间所完成工作的评估、考核, 对于个人来说, 是一种激励作用。考核的结果主要用于评先评优、奖金分配、干部选拔任用等,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促进组织任务的落实。笔者调研发现, 一些员工认为, 现在的绩效奖励不多, 很多人认为这个待遇差别吸引力不大, 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取, 如果这样, 绩效考核就没有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第四, 考核要公平公正。绩效考核事关对员工的奖金福利、个人前途等, 事关组织的效率提高。因此, 考核要公平进行, 严格遵循相关考核程序, 实事求是考核, 确保考核出员工的实际业绩。考核结果要公开, 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 分析不足, 也让其他员工共同监督, 这样才能起到监督激励作用, 通过促进个人工作效能提高, 促进组织整体能力的提高。
3. 完善职务晋升机制, 拓展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
第一, 探索建立职务、职称两条线同步走制度。据报道, 2014年深圳市检察院检察官进行了职业化改革, 实行人员分类管理, 建立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和独立薪酬体系, 200多名处长、科长放弃行政职务。通过改进人员职务和职称的关系, 给予职工更多的机会, 更多的盼头, 在职务受职数限制时, “开通绿色通道”, 可以为年轻的员工以激励鼓舞。第二, 探索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对于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员工, 在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 先给予非领导职务, 待有实际岗位后再作调整。让职工个人的发展与岗位的结合更加紧密, 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第三, 制定选拔干部机制。选拔干部首先要有好的机制, 促进内部良性竞争, 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激发出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
4. 调整薪酬分配制度, 精神物质双鼓励。
国家专业海上救助单位是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 目前不可能大幅提高单位工资总额。因此, 可动用的财力资源十分有限。应通过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 加大薪酬分配浮动比例, 充分体现按综合业绩分配原则, 科学发挥好薪酬的激励功能, 激发员工主动作为, 开拓创新;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探索弹性薪酬制度, 加大绩效工资比例, 克服平均主义, 适当拉大收入差距, 向关键的岗位倾斜。人既是经济人, 也是社会人, 国家专业海上救助单位的员工享有的工资及住房补贴等, 物质需求无大的后顾之忧。因此, 除了物质激励外, 还可以采用精神激励, 如广泛开展“救助明星”“管理能手”等评先评优活动, 切实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 将会起到激励加速器的作用。
四、结语
建立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人力资源科学的激励机制, 需要理论指导、多措并举, 才能最大限度使人力资源增值, 发挥最大潜能, 为国家专业海上救助事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6.
[2]斯蒂芬·罗宾斯.为什么无法激励员工?[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5 (3) .
[3]赵瑞希.深圳:检察官职业化改革进行时[J].半月谈, 2015 (6) .
[4][美]克林格勒·纳尔班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53.
[5]孙柏英, 祁光华.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