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措施(通用8篇)
救助措施 篇1
难产指分娩过程发生困难, 不能将胎儿顺利地由阴道排出体外。
1 病因
主要有阵缩及努责微弱, 阵缩及努责过强, 骨盆狭窄和产道狭窄, 姿势不正 (胎势不正) , 位置不正 (胎位不正) , 方向不正 (胎向不正) , 胎儿过大, 双胎难产, 胎儿畸形等。
2 临床症状
难产多发生于超过预产期的怀孕母羊, 表现不安, 不时徘徊, 阵缩及努责, 呕吐, 阴唇松驰湿润, 阴道流出胎水、污血及粘液, 时而回头顾腹及阴部, 但经1~2d仍不产仔, 有的外阴部夹着胎儿的头或腿, 长时间不能产出。随难产时间的延长, 妊娠母羊精神变差, 痛苦加重, 表现呻吟、爬动、精神沉郁、心率加快、呼吸加快、阵缩减弱。病至后期阵缩消失, 卧地不起, 甚至昏迷。
3 助产措施
为了保证母子的安全, 对于难产羊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进行人工助产术, 必要时可采取剖腹产。3.1助产原则 (1) 发现母羊难产时, 应及早采取助产措施。助产越早, 效果越好。 (2) 使母羊成为前低后高或仰卧姿势, 把胎儿推回子宫内进行矫正, 以方便操作。 (3) 如果胎膜未破, 最好不要弄破。因为当胎儿周围有液体时, 比较容易产出, 但当胎儿的姿势、方向、位置复杂时, 就需要将胎膜穿破, 及时进行助产。 (4) 如果胎膜破裂时间较长, 产道变干, 需要注入石蜡油或其他油类, 以利于助产手术的进行。 (5) 将刀子、钩子等尖锐器械带入产道时, 必须用手保护好, 以免损伤产道。 (6) 所有助产动作都不能粗鲁。一般来说, 只要不是胎儿过大或母体过度疲乏, 仅仅需要将胎儿向内推, 校正反常部分, 即可自然产出。如果需要人力拉出, 也应缓缓用力, 使胎儿的拉出和自然产出一样。因为羊的子宫壁较马、牛的薄, 如果在矫正或拉出时动作粗鲁, 容易造成子宫穿孔或破裂。 (7) 在矫正之后, 如果1个人用一定的力量还不能拉出胎儿或者胎儿过大、畸形、肿大时, 就需考虑施行截胎术或剖腹产术。
3.2 助产时间当母羊开始阵缩超过4~5h以上,
未见羊膜绒膜在阴门外或阴门内破裂, 绵羊需要14min~2.5h, 双胎间隔15min;山羊需要0.5~4.0h, 母羊停止阵缩或阵缩无力时, 需迅速进行人工助产, 不可拖延时间, 以防羔羊死亡。
3.3 助产准备
(1) 助产前询问羊的分娩时间、是否初产或经产, 看胎膜是否破裂, 有无羊水流出, 检查全身状况。 (2) 保定母羊, 一般使羊侧卧, 保持安静, 让前肢低、后躯稍高, 以便于矫正胎位。 (3) 对手臂、助产用具进行消毒;阴户外周用5000倍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清洗。 (4) 检查产道有无水肿、损伤、感染, 产道表面干燥和湿润状态。 (5) 确定胎位是否正常, 判断胎儿死活。胎儿正产时, 手入阴道可摸到胎儿嘴巴、两前肢, 两前肢中间夹着胎儿的头部;当胎儿倒生时, 手入产道可摸倒胎儿尾巴、臀部、后蹄, 以手压迫胎儿, 如有反应, 表示尚存活。
3.4 助产方法
子宫颈扩张不全或子宫颈闭锁, 胎儿不能产出, 或骨骼变形, 致使骨盆腔狭窄, 胎儿不能正常通过产道, 在此情况下, 可进行剖腹产急救胎儿, 保护母羊的安全。
皮下注射麦角碱1~2m L。必须注意, 麦角制剂只限于子宫颈完全开张, 胎势、胎位及胎向正常时方可使用, 否则易引起子宫破裂。
当羊怀双羔时, 可遇到双羔同时将一肢伸出产道, 形成交叉的情况。由此形成难产, 应分清情况, 辨明关系。可触摸到腕关节确定前肢, 触摸跗关节确定后肢。若遇交叉, 可将另1只羊的肢体推回腹腔, 先整顺1只羔羊的肢体, 将其拉出产道;再将另1只羊的肢体整顺推回后拉出。切忌将2只羊的不同肢体误认为同1只羔羊的肢体。
4 预防措施
怀孕期间, 保持母羊体况良好, 但不可过肥。对于接近预产期的母羊, 应进行分群, 特别多加照管。准备好分娩场所, 天气温暖时, 可在露天生产, 但必须备有羊棚, 以防天气突然变化。在大牧场, 应备有较大的空气良好的产圈或产棚, 除了干燥及排水良好外, 还应装置分娩栏。在分娩过程中, 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当发现分娩时间拉长时, 即应进行产道检查, 根据反常情况进行助产。
救助措施 篇2
一、总体要求
聚焦特殊困难群体,聚焦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联系帮扶、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措施,强化家庭履行赡养、抚(扶)养和监护职责,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长效帮扶,提高综合保障能力,补齐补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短板,坚决杜绝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
二、工作安排
(一)组织开展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众摸底排查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在“访千企、进万户、找问题、解难题”活动摸排基础上,组织基层工作人员、社会救助协调员、村嫂、网格员、信息员等力量,逐户、逐人走访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众,切实做到底数清、对象明。二是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通过摸排走访,全面、准确掌握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解难帮困,及时处置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建立每天电话联系一次、每周上门探视一次的联络制度,对于行动不便的保障对象,定期组织人员做好卫生清理、环境消杀工作,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三是加强“托底线、救急难”。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抓好特殊困难群体特别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低保对象、孤儿困境儿童等对象生活保障工作,严防出现饿死、冻死、病死等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
(二)完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认真签订特困人员生活照料协议。一是全面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是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的重要举措。要认真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确定照料服务人,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等服务。确定照料服务人时,在充分尊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本人意见基础上,优先就近选择低保、低收入及脱贫户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二是明确委托照料服务内容。督促照料服务人员认真履行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全面落实照料服务内容。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定期探访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了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际生活状况和委托照料服务落实情况,认真处理相关投诉和建议,媒体曝光问题第一时间查处。
(三)持续完善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协议签订制度。在充分尊重老年人意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协议书》、《农村留守老年人委托照护责任确认书》,确保老年人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联系制度。依托村(居)委会,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基础信息比对核查,信息管理动态化,及时更新联络人信息。三是建立农村特殊老年群体探视走访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掌握并记录其生活、健康、需求等基本情况,建立定期走访、探望长效机制。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村(居)委会,积极发挥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中的组织服务作用,增强对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约束力。
(四)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两补工作。一是开展两项补贴全面排查,确保“应补尽补、应助尽助”。依托驻村工作队、村(居)干部、残疾人助理员等力量,对未纳入残疾人两补名单逐村逐户逐人开展排查,加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名单与低保信息系统、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对象名单比对,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改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的工作方式。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符合残疾人两补政策的,指导其提交申请材料;重度残疾人行动不便的,主动上门帮助办理申请材料。残疾证即将到期人员,督促及时更换残疾证;无行动能力的,工作人员积极与残联沟通,帮助更换残疾证。
(五)分类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各乡镇及时接领本辖区户籍的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并帮助返乡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讨。对返乡人员中被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其他监护人,报请公安机关责令其履行抚养、扶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妥善安置。对因长期在外流浪被注销户籍的返乡受助人员,要联系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对需要生活兜底救助的,按照个人、家庭实际情况,分类纳入临时生活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困境儿童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对返乡人员中患有重大疾病等易外出流浪乞讨困难人员,及时通报医疗保障部门,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医疗救助。对返乡人员中义务教育学龄段未成年人,联系教育部门及时提供教育帮助。对符合住房救助的人员,住房保障部门要提供住房救助。对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易流浪走失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要落实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帮扶政策。对返乡人员中困难残疾人员,联合残联做好帮扶。
(六)加强对脱贫户、监测户的临时救助工作。对于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各乡镇及时受理、审核审批,做到应救尽救。对于因同一事由造成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持续时间较长的,应转介到其他社会救助范围。对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医治支出增加,申请之日前12个月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及其他救助后,个人自付费用金额仍然较大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可视近一年个人自付费用分段分档进行救助。
三、强化监督,确保各项关爱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认识到做好当前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分管同志亲自抓,民政所长切实担起责任,统筹协调村嫂、网格员、信息员等力量参与,摸清困难群众生活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台账,遇到特殊情况及时上报至县民政局,确保各项民政服务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救助措施 篇3
试点
扩大困境儿童救助范围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介绍,今年,房山区将启动儿童福利分类保障试点,试点核心探索构建“一普三分”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分类保障制度。一普即适度普惠制度,三分即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试点经验是将儿童群体分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4个层次,分层分类由当地政府给予不同的福利待遇。同时,坚持困境儿童优先,在制定政策规划、提供福利服务等方面,优先考虑困境儿童的利益和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扩大儿童福利保障范围,重点围绕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进行分层、分类、排序和定位,进行政策项目设计和组织实施。
据了解,困境儿童主要是指重病、重残、流浪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是指父母没有抚养能力、重残重病、被强制戒毒或长期服刑在押、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无法抚养等家庭的儿童。
“儿童福利救助类似于金字塔,以前的儿童救助主要针对金字塔的塔尖——福利院的弃婴、孤儿,但其实更多的孩子未能包括其中。”李红兵说,房山试点困境儿童救助,显示对儿童的救助已由塔尖开始扩展到下一层——更广大的困境儿童,“它对应着一个更加完善的、针对包括重病重残流浪儿童在内的基本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
去年6月,南京2名女童因父亲服刑、母亲吸毒而无人照管,被发现时已活活饿死家中。此次房山的试点也意味着,南京幼童被饿死的惨剧或将不再出现。李红兵介绍,目前房山正在开展困境儿童的摸底调查,预计两年内完成摸底和制度设计,并将推行试点。
转变
城市家庭寄养将出标准
据了解,北京市农村家庭寄养从20世纪90年代推行至今,已近20年,曾被民政部称为“北京模式”在全国推广。
李红兵介绍,当时儿童福利院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孤儿的养育需求,农村家庭寄养的出现,缓解了机构的压力,也为孩子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5月初,民政部就《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寄养家庭寄养儿童不得超过2人,且无未满6周岁儿童,对寄养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收入水平、健康条件及家庭关系等均进行了详细规定。
李红兵表示,该意见里吸纳了北京家庭寄养的一些经验,也明确了北京家庭寄养的方向。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孤儿传统的重养已经向重育转变,而且是着重孩子全面的教育发展,这也就使得家庭寄养需要调整。”李红兵说,今后,家庭寄养将由农村向城市转化,城市寄养家庭的自身要求、经济状况、家长受教育程度等相关标准都会有所提高,目前针对城市家庭寄养的具体标准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从2009年起,北京市寄养在农村的孤儿已开始陆续被接回儿童福利院,并根据成年孤儿安置政策进行了安置。到目前,已有143名成年孤儿获得安置。
不过,对于城市家庭寄养何时开始推行,民政部门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李红兵同时表示,收养是孤儿养育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可使得孩子更早地回归家庭,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今后民政部门也将采取措施,鼓励和推进家庭寄养转为收养。
不足
设施欠缺,护理人员不足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儿童福利政策尚不完善,儿童养育模式也需要探索革新和规范。
目前,各区县的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滞后,配套设施普遍欠缺,服务功能单一,部分区县尚未建立独立运作的儿童福利机构,未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未解决其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和基本人员编制。
最重要的是,儿童福利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孤残儿童护理员配置比例偏低,特教人员、社工以及康复、医护人员缺乏。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李邵纯说,目前全市儿童福利机构一线的儿童护理员有200名左右,护理员和孤残儿童的比例基本在1:10左右,相当于一个护理员要照顾10个孤残儿童。而按照发达国家的相关测算,这个比例应该在1:3至1:5才是最合适的。
李邵纯说,儿童护理队伍的整体薪酬待遇偏低,也导致了护理员的流动性大,这个队伍如何稳定、薪酬上升机制、晋升机制等是民政部门目前正在研究的。
此外,北京市已率先开展了儿童护理员培训班,并开办了儿童福利院院长和管理员培训班,提升一线队伍的素质。
探访
房山首创“类家庭”式养育
今年新建成的房山区儿童福利院成立爱心基地,为社会力量参与、捐赠儿童福利工作搭建平台。而该福利院最大的创新在于创新了儿童集中养育方式,“我们尽最大可能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在福利院里设立了‘类家庭式的儿童养护模式”。
据了解,房山儿童福利院位于房山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总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建筑主体为3层,总床位数100张。内设残疾儿童养育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康复中心和医疗中心等,达到区县级儿童福利机构一流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传统的福利院不同,该院内在儿童居住区内按照普通家庭的格局,在楼内划分了客厅、卧室、学习室、游戏室等,而客厅的布置包括沙发、电视、绿色植物等等,茶几上还有各种水果、零食。
房山儿童福利院院长耿红梅介绍,福利院共有60多个孩子,98%以上是重残重病儿童,除去脑瘫孩子、婴儿外,福利院将正在上学以及有认知能力的18个孩子,分到了3个大家庭里,“每个家庭有一个男职工和一个女职工,担任爸爸妈妈的身份,孩子们则以兄弟姐妹相称”。
据了解,这个家庭尽可能按普通家庭孩子的成长方式来照顾孩子,“每天晚上爸爸妈妈会辅导功课,周末带他们去超市、逛街,节假日会去旅游、采摘等等”。
同时,“家长”们也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卧室等。
耿红梅说,通过这种“类家庭”的养育方式,将可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情感发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这种“类家庭”养育模式也将在其他儿童福利机构进行尝试,对于集中养育的孤儿们来说,“‘类家庭养育今后会是主推的方向”。
救助措施 篇4
一、解放区社会救助对象的产生
(一) 战争
战争从来都是难民等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解放战争时期, 战火不可避免要烧到解放区, 在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损失的同时, 也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1945年9月上旬, 国民党想河北解放区大举进攻, 在较短时间内就造成豫北、上党地区和平焊、同蒲沿线30万人家园被毁、无家可归。1946年9月, 国民党军队向冀东解放区发动进攻。9月底, 国民党在冀东占领了10余座县城, 造成的难民达77万。1947年春, 国民党军队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鲁中区10个县被杀害、抓走、拉走的农民群众达14万人, 14个县共有83900头耕畜被抢劫, 造成120万亩土地因无力耕种而荒芜。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发动的重点进攻给边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据统计, 陕甘宁边区90%以上的地区和150万人民惨遭胡宗南军队的洗劫和蹂躏, 损失粮食25万石、牛驴6万余头、农具23万件, 减少耕地360余万亩, 青苗被践踏50余万亩。据不完全统计, 拉夫抓丁或杀害至少4000余人。这些情况造成大量的人民群众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成为弱势群体。
(二) 自然灾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也不例外。解放区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 损耗很大。土地荒芜、河道失修、生存生产环境恶化, 民力贫弱, 抵抗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一遇到自然灾害, 便会造成大量的灾民、难民、饥民等弱势群体。1947年苏北淮海各县连续降雨爆发洪灾, 受灾区域达17县市, 受灾耕地面积达2164万余亩, 占总耕地的67.2%, 受灾人口536万余人, 占总人口的64.13%, 塌毁房屋41250间。1947年陕甘宁边区出现灾荒, 40余万人衣食无着, 仅绥德分区各县饿肿者达万人, 因饿而病死者500余人。1948年, 华北解放区各地均连续遭受程度不同的各种灾害, 尤以冀南、冀中之水、虫、雨灾为甚。使全区平均收成减收22%, 受灾人口约百万人左右, 占全区负担人口约八分之一。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大量的灾民沦为弱势群体。
(三) 战勤
解放区人民为了支援解放战争, 或踊跃参军或负担战勤, 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战勤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客观上对人民的生活、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恢复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以1947年华北解放区济源县为例:公粮负担占农民收入的五分之三;全县两万劳动力中, 4500人参军、出船工2万个、运粮50万斤、运柴草840万斤;20个村男女老幼及小学全体师生看护伤员、洗血衣、割草作铺草等等。由于战勤负担严重, 一些家庭或因劳力缺乏无力耕田、或因公粮负担缺衣少食从而成为弱势群体。
二、解放区社会救助措施与成效
(一) 解放区社会救助措施
1. 有计划地安置弱势群体。
对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灾民, 首先应让他们安顿下来, 这是对他们进行社会救助的第一步。各解放区政府采取的安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发动群众, 在农村统一安置。为安置逃荒的灾民, 各解放区政府派专门干部对难民进行安置, 使之不要沿途乞讨, 生活无助。在安置过程中, 宣传“天下农民是一家”的思想, 提倡互助互济, 并对难民进行处事言行方面的教育。二是政府设置收容所。解放区各级政府除了在农村安置难民外, 还设置专门的收容所收容难民。抗战胜利后, 晋察冀边区在制定难民救济计划时, 曾预计要在全边区筹设难民招待所21个。1947年9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冀中十分区时, 解放区政府组织难民收容所, 收容外逃难民3769人。三是移民就食。在安置逃亡灾民、难民的同时, 解放区政府还采取了有计划的移民就食措施。1948年, 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灾民迁移安置办法”, 仅延长一个县就有移民5000余人,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 发放紧急赈济。
紧急赈济是最传统的救助措施之一, 但也是行之有效非常必要的救助措施。战争和灾荒中的灾民、难民、失业者等弱势群体处于不救不活的状态, 解放区政府必须给他们提供紧急赈济。解放区发放紧急赈济采取了直接发放和以工代赈等形式。解放区政府用于紧急赈济的资金和粮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边区政府直接拨款、拨救济粮;二是结合土改形式, 组织群众收割投敌反动地主和反革命分子的庄稼, 刨地主埋藏的粮食, 并征收富农多余的粮食。如陕甘宁边区至1948年9月共得到救济粮151万石, 救济款陕甘宁边币107亿元。苏北解放区二分区自解放战争以来, 发放救济现金257万余元, 大米30余万市斤, 粮草24623市斤。在进行紧急赈济时, 坚持走群众路线, 重点照顾战争损失严重、生活困难、抗战有功的人员。
3. 防疫治病。
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大的疫病, 战争也极易引发疫病。1945年春, 陕甘宁边区发生疫病, 关中1500多人死亡, 陇东11万只羊和2000头牛死亡。为了防疫治病, 解放区政府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陕甘宁边区政府派出专门的卫生防疫人员, 要求各专属、县级政府各级卫生机关参加当地的救灾委员会, 负责领导各地的疾病防治工作。对缺乏医药的地区, 由政府负责配备药品;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 实行隔离医治;对未发生疫情的地区, 加强预防;另外解放区还加强对牲畜的防疫治病。在解放区各级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 解放区的疫病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 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干预。
战争和灾荒发生后, 灾民和难民情绪极不稳定, 容易产生波动甚至产生恐慌, 因此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干预, 稳定他们的情绪是对其进行救助的前提。在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干预、稳定情绪、做思想工作的工作中, 以解放区各级政府干部为核心的行政力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主要是教育难民、灾民、失业者心态稳定, 进行形势与阶级教育。例如太行五专署针对难民思想混乱的情况, 向难民指出“光明前途一定会胜利, 并且不会很远”。另外政府干部还在难民中选定骨干积极分子进行宣传教育, 推动骨干积极分子再向民众宣传。通过心理干预, 使人们情绪基本上稳定, 精神上得到依靠, 从而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有序进行。
5. 大力发展农业、副业生产。
大力发展农业、副业生产是典型的生产社会救助形式, 属于积极社会救助。发展农业生产方面, 解放区的难民和灾民中大部分是农民, 因此把这些农民组织起来从事农业生产不仅能够重新树立他们生活的信心, 而且有助于生产自救, 增加粮食产量。当时主要采取了垦荒灭荒、掀起春耕运动、抢种抢收、消灭蝗虫运动等措施。为了鼓励垦荒, 解放区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如苏北解放区九专属规定:熟荒重开, 第一季公粮不收, 第二季减半, 第三季后照征;生荒开垦免征三年公粮。对于遇到缺乏劳动力、资金、种子等困难的弱势群体, 解放区政府发放了多次贷款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生产自救、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发展副业生产方面, 解放区政府把灾民和难民中的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组织起来, 主要采取了挖菜、种菜、纺织、运输、榨油、做买卖、打短工等形式, 号召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的人们从实际出发从事不同的生产, 较好地体现了自力更生生产救灾的原则。如苏北解放区六分区1948年春建立纺织组690个、榨油组183个、做粉组466个, 共获利粮147万斤。
6. 安置就业。
解放战争时期, 各解放区政府鼓励难民和灾民中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到县级以上政府报名登记, 一边入学深造, 安排工作, 参加边区建设。解放区政府实行劳资两利政策, 大力促进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努力创造就业岗位。
(二) 解放区社会救助取得的成效
解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在政府和群众的相互配合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灾民、难民等弱势群体得到了适当的安置, 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二是解放区大力发展农业、副业生产促进了解放区生产的恢复以及部分地区市场的繁荣;三是稳定了解放区的社会秩序。如陕甘宁边区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下, 经过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 1947至1948年的灾荒得到遏制, 农业生产有所恢复, 已达到战前的80%。
三、解放区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启示
(一)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强调保障人民的利益成为解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东北解放区的执政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动群众不能空喊口号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只有不断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 才能不断扩大执政的阶级基础”。1945年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给东北局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关于群众工作的内容, 指示中也明确规定为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 “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因此, 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 加强对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并注意加强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解放区政府还成立社会救助的领导组织机构, 轻度灾荒由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工作;严重的则设立直属政府的救灾委员会, 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人员保障。1945年7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解放区临时救济委员会宣告成立, 并建立起以董必武、李富春和伍云甫为领导的常设机构, 同时又相继在敌后各解放区设立分会。为帮助灾民度过灾荒, 1947年冬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建设厅下设了生产救灾委员会, 具体负责领导救灾工作。
(二) 不断调整的土地政策以及“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为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提供了经济保障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使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从而为解放区的社会救助乃至全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从抗日战争胜利到1946年颁布《五四指示》, 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从颁布《五四指示》到1947年6月执行《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转变为“耕者有其田”;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在土地革命中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差, 比如侵犯中农利益、打击部分民族工商业、部分地区乱打乱杀现象严重等, 结果引起了广大农民特别是新富农及部分中农的恐慌,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中共中央及时发现并纠正了这种危险倾向, 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后, 全党及各解放区政府开始努力纠偏并使土地革命又回到了健康的发展轨道。在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建立了劳资兼顾的合作分红制度, 制定了劳资双赢的争议处理办法并探索劳资两利的民主管理形式。“劳资两利”经济政策的发展并趋于完善对私营企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从而为解放区社会救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
(三) 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为解放区的社会救助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全面内战爆发后,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指挥解放区军民奋起还击。经过8个月作战, 迫使国民党军队放弃全面进攻计划, 将进攻重点放在山东和陕北。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战争第一年,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12万。1947年6月底,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 收复失地。1947年10月10日, 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 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 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 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军事上的不断胜利, 在精神上鼓舞了解放区人民, 极大地激发了灾民、难民等弱势群体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也为解放区的社会救助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司法所安置帮教社会救助措施 篇5
一是落实社会救助。向刑满释放人员宣传、介绍社会救助政策,协调民政、社会保障等部门给予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刑满释放人员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帮扶、临时救助等救助措施。
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对登记失业的刑满释放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刑满释放人员,给予就业援助。对吸纳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企业,按规定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刑满释放人员,按规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
救助措施 篇6
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海上救助指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救助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风险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提醒遇险的船员、船东和海上救助人,在救助信息传递、方案制定、力量调派和指挥及现场操作中密切配合,安全圆满地完成各种救助任务。
关键词:救助双方救助现场风险对策
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占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大陆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随着海上运输船舶数量的增加,发生人员落水、碰撞、搁浅、爆炸、失火、翻沉等危险情况的船舶数量也随之增加。海上专业应急救捞队伍处置上述船舶危险情况的任务越来越重,救助船舶现场救助中的风险越来越多。海上救助(marine salvage)又称海难救助,指外来力量对遇难船舶、人命或货物的救助。救助船舶在救助中的风险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船舶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及其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破坏等危险的组合。
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由于海况恶劣、海区环境复杂、船舶遇险信息不明、救助决策受船东影响、救助危险货船、参与国际救援等等使得救助船与遇险船同时处于危险境地或者救助过程中受第三方影响,采取措施不当等,均可能给救助双方造成严重后果。海上救助的指导原则: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最准确的信息情报;以最科学的决策,制定最完善的施救方案;以最有效的手段,配备最精干的救助力量;以最满意的效果,回馈最迫切的社会期望。
第一,海上遇险信息的传递是救助成功的基础
在救助过程中加强遇险船舶、救助船舶、搜救协调部门之间的联系,搜救协调部门应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信息,并加以核实确认后再进行传递。由于有关部门未将遇险渔船的位置信息及时核对、更正,使得参与搜寻的专业救助船舶处于危险境地。同时,不准确的遇险信息导致遇险船得不到及时的救助,也使得遇险渔船情况更加危急。
所以,遇险船舶要及时准确的发出遇险报警,搜救部门要对遇险信息及时核实,并迅速通报,救助船舶尽可能掌握准确的遇险信息,提前采取措施做好救助准备,以“最快捷的方式得到最准确的遇险信息,是救助成功的基础”。
第二,首先抵达的救助力量措施得当是救助成功的关键
先期抵达现场的救助船舶和指挥人员对现场具体的、较准确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科学的评估,做出客观具体的判断,得出反映实际情况的结论并提供给后方的指挥部,如果对险情判断遇到困难或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时,应及时向后方的指挥部报告,以便得到岸基救助专家会商指导,做出正确的救助方案,从而避免因错误判断,失去最佳救助时机,对救助船舶和遇险船舶造成的额外风险。
如果现场情况难以掌握,应考虑到首先救助遇险人员,这需要救助双方密切配合,尽快使遇险人员脱离险境,之后根据事态进一步变化,采取措施救助财产和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第三,救助行动实施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对策
一、恶劣的气象和海况使得救助行动充满不确定的风险
在大风浪中,救助船和遇险船都要面对恶劣海况带来的危险,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1船舶埋首和尾淹;
2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稳性的下降;
3是谐摇运动和横摇运动;
4大风浪拖带存在的被拖物偏荡、断缆、推进器被缆绳绞缠等的风险。
在大风浪的海上拖带过程中,缆绳传递带拖缆存在很大的难度,缆绳带好拖带过程中,在以往的海上拖带救助过程中,多次发生拖缆断掉,甚至出现救助船推进器被绞缠,使得救助船失控出现险情的情况。为了防止拖带过程中发生断缆,救助船舶会对主拖缆进行了防磨处理,遇险船舶也应该派人就地值班,对缆绳经过导缆孔的部位采取包扎等防磨措施,观察缆绳变化情况,及早通知救助船,采取缓慢放缆调整拖缆长度、逐渐调整航向、慢速加车等措施防止断缆,并有效控制遇险船舶。条件允许后,拖往安全港。
二、遇险船舶船东为了自己利益选择主机功率较小船舶实施救助造成新的风险
小功率的救助船因船型小,抗风能力差,在大风浪救助过程中处于劣势。船东仅考虑自身的利益,选择小功率救助船实施救助,不仅延误了施救时问,错过了最佳的施救时机,更增加了遇险船的危险程度,使得救助方和被救助方均处于危险境地。
在接到遇险信息后,专业救助部门应根据遇险船舶的吨位、长宽、型深及装载情况和遇险性质等情况结合当时的海况做出基本的判断,不能盲目地按照船东要求进行处置险情,避免造成救助船舶也因为抗风能力不够,陷入险境,应及时与遇险船船东进行沟通,及时调整救助方案,调派更大抗风能力的救助船舶前往,确保先到的救助船和遇险船舶的安全。
三、遇险地点周围海域环境复杂,救助所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救助船舶在水域环境复杂的海域实施救助同样要面临很大的风险。遇险船舶往往因为风大、操纵失控、迷航等各种原因进入养殖区,在这种情况下救助船舶前往救助,也要面临螺旋桨被绞缠、舵被渔栅卡住、海底阀被堵等众多风险,严重的也会造成救助船舶自身处于失控的情况。2009年6月11日1536时“北海救131”轮采取措施,成功救助误入养殖区的一艘巴拿马籍散货船“RUBY CREST(红宝石)”轮,当时船上有22人,由于渔区海底情况复杂,救助船与遇险船舶配合采取了如下做法:
1抵达现场前与遇险船舶及养殖户取得联系,尽量了解养殖区的详细情况。
2抵达现场后派专人对此水域进行实地察看。
3为了克服拖缆长度不够,采取卸扣连接缆绳,给卸扣加绑救生圈的方法防止其下沉,对卸扣进行了包扎避免卸扣钩挂养殖物处理等措施。
4为了可以顺利接拖,安排专用送缆艇送缆,以避免缆绳打结或与养殖浮漂缠绕。
5调整遇险船吃水差、收短缆绳、调整航向等方法抑制遇险船偏荡。
四、能见度不良条件下搜寻救助所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近几年起,全球气候变异,中国沿海不存在所谓的雾季,已经没有明显的雾区转移的规律,几乎全年海上都有雾,根据国内外多年事故统计,船舶碰撞事故中60%一70%是雾航中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危害。
由于能见度不良,搜寻遇险目标时视线受到限制,仅凭视力很难发现附近目标,这时救助船必须把驾驶台的门窗打开,并保持安静,以便听到附近的声响,并利用雷达协助搜寻遇险船舶。
当遇险人员在听到附近有船经过时,尽量利用当时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发出声响,或者采取增大雷达反射的措施,或者在VHF上定时发送明语广播,提高被救助船搜寻到的机率,以利于救助船舶尽快寻找到自己。
nlc202309020553
五、冰区环境中救助双方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实施救助前,救助船应调整船舶的吃水和吃水差,适当压载,保持1—1.5米左右的尾倾,使得螺旋桨尽可能的没入水中,防止螺旋桨打空,保护了螺旋桨和舵不受损伤,使得船舶有较好的破冰能力、并提高稳性,但要防止尾倾过大对救助船的操纵性有所影响。换用低位海底门,防止近水面的碎冰进入主机冷却系统,阻塞冷却管系,影响主机的正常运转。
抵达遇险船附近,对难船附近的冰区面积及冰层厚度进行评估,根据海图的水深及潮流情况选择冰层较薄的位置接近遇险船,选择冰层较薄的航线将遇险船舶控制住并拖离现场。由于浮冰在海流的影响下存在一定的漂流速度和方向,使得救助船和遇险船遭受厚冰层挤压,可能导致船体变形,甚至沉没,所以一旦抵达应尽早采取措施,实施拖带救助。
六、对危险及化学品船舶救助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1救助危险化学品船
专业救助船舶平时除了加强救助船员对化学品船舶救助的专业训练,丰富危险品船灭火经验,掌握各种化工产品的特性,并能够熟练的查找《国际违规》,了解特殊危化品的特性,同时救助船应配备必要的防化和防火专业设备。对于危险化学品船舶的救助,在船舶抵达前,要通知遇险船舶根据现场状况,做好人员撤离准备,抵达后尽早将大部分的遇险船员接下,可能时可以将拖缆带上,拖航过程中,遇险船舶上留守的人员要密切关注遇险船舶情况,并做好留守人员随时撤离的准备。
2救助油船
由于油船的油柜分布情况复杂,管路众多,所以在采取救助措施前先油柜的分布情况,着火点及船舶的存油等了解清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若油轮着火为点在生活区,起火后迅速蔓延至机舱,为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救助船抵达现场后对其进行降温冷却,并在达到降温之后迅速改为泡沫灭火剂灭火。遇险船员应该在弃船之前尽可能做好易燃物的隔离、燃油舱通气孔的封堵、机器设备和机舱风机的应急切断等,为救助船舶灭火作业提供便利。
另外,油轮在发生碰撞后,货油泄漏,会造成海上大面积的污染,针对这种险情的救助,要首先采取堵漏措施,减少油品的泄漏,并计算船体强度,判断拖往浅水区搁浅的可能性。2009年4月8日,“利华6”轮与“长呆”轮在距连云港正东160海里黄海中部水域发生碰撞事故,导致“利华6”轮右舷机舱破损进水,机舱燃油泄漏,并且随时可能沉没,一旦沉没可能引发所载4500吨货油泄漏而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当时因船体破损严重,处于半浮状态,正确的适拖评估是此次成功救助的关键。在制定拖带方案时,必须避免盲目拖带造成“利华6”轮受力失衡而加重破损,导致其加速下沉,并全面考虑了拖带船舶、拖带速度控制、拖带效果连续观察、拖带过程中污染清除等。拖带速度严格控制在2—3节,拖带状况良好,缓慢提升拖带速度至5节。拖带过程中,多艘船舶护航,严密监控“利华6”轮船体、漂浮状态及吃水变化情况,携带足够数量的吸油毡、围油栏等清污设备应对溢油情况的发生。由于准备工作及施救方案科学、充分、细致、全面,最后成功完成此次救助任务,并保住了船舶和货油。
七、渔船救助中存在的风险和对策
渔船由于其船型比较小,抗风能力差,防抗恶劣天气的意识及通讯设备匮乏,而海上的渔船多,外形相似,这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困难,所以在实施救助前,相关部门要尽可能提供遇险船舶详细信息,包括外形、通讯频率等,如天气允许尽量选择直升机接救伤员。
2009年12月01日051 5时,一名渔民头部被绞网机打伤昏迷,情况危急,渔船正以9节速度开往石岛,请求救助。由于受伤渔民伤势重,“北海救201”轮载医生立即前往接救,在救助船舶和医生抵达前,渔船船员要对受伤的人员采取止血等必要的急救措施,避免失血过多,在救助船抵达现场前死亡。相关部门对从事在渔船上工作的人员加强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紧急救助知识的培训。在救助船实施救助受伤渔民的过程中,渔船要积极的配合,争取最短时间将受伤人员转移。
八、国际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对策
各国政府都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对所负责的搜救区域内发生险情的外籍船舶、船员负有救助的义务。根据双边或多边协议,应请求,也会出现国际上的救助合作,救助的过程及救助效果对双方的外交关系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2007年5月12日15:00时许,韩国籍“金玫瑰”轮在渤海湾口以东海域与圣文森特籍集装箱船“金盛”轮发生碰撞,
“金玫瑰”轮沉没,船上16名船员下落不明。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所属的四艘专业救助船和三架专业救助飞机海空联合救助力量紧急出动,全力搜寻失踪人员。
国际救助搜寻救助除了要确定搜寻救助方案、调集适当的救助力量外,还要及时通过媒体将事实真相和救援的进展情况予以公布。按照国际通常做法和双边协议进行通报,并相互配合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安置工作。
第四,救助结果达不到最迫切的社会各界的迫切期待风险
一旦险情、危机发生,遇险船舶的公司及船员的家属会对政府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海上情况复杂多变,一旦救助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就会造成家属和船公司对救助船舶包括救助部门的不理解,甚至出现反感情绪。通常一旦事故发生,家属的情绪都要经历一个拒绝、愤怒、讨价还价、悲痛、接受的过程,所以家属的安抚工作同样不可忽视。这是救助船舶和参与海上救助的各部门要面对的社会风险,救助过程中要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将救助进展情况向媒体公布,满足媒体和家属对救助进程的关注,必要时将救助过程的录像资料向家属公布,以获得家属的理解。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海上运输将越来发达,参与海上运输的船舶种类、数量都逐渐增加。船舶所遇到向险情种类、遇险的性质也不尽相同,上述的船舶遇险情况只是险情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潜在的危险情况等待进一步的探究,“中国救捞”作为国家海上的专业救助和抢险打捞队伍,一贯秉承“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在海上险情发生的关键时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参与救助的救助人和遇险船舶,包括双方的保险人在内,在海上险情发生后,要充分沟通,相互理解,快速处置,化解险情,
“救人是第一位的”,尽快使遇险的人员和船舶等财产脱离险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救捞大事记》,(2007/2008/2009/2010)
2.《海上救助实用指导手册》,交通部救捞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在
3.《船舶消防手册》,迟双龙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在
4.《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应对水上事故行动方案》,2007年
5.《船舶操纵》,陆志才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
6.《船艺》,郑经略等著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3年
救助措施 篇7
1.1 取得的成就
东海救助局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于2004年, 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得救助船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率有了提高, 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四合一”综合考核奖惩办法, 该奖惩方法大大提高了船容船貌, 航行事故也有所减少。
所谓“四合一”综合考核奖惩办法就是:把船舶训练考评 (占考评标准总分的40%) 、船舶设备考评 (占考评标准总分的25%) 、SMS (即安全管理系统) 运行考评 (占考评标准总分的25%) 、船容船貌考评 (占考评标准总分的10%) 四项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出台了单船年度最高奖金147000元、单船最高处罚主要责任人13500元并离岗培训的滚动重奖重罚政策, 重拳出击, 综合考核。
1.2 存在问题
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不能防止一些救助环节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 发生概率较高的事故包括:救助事故、碰撞事故、航行事故、机损事故、车叶被缠事故、训练事故、断缆事故等等。
2 管理模式的评估
2.1 取得的成就
自东海救助局2003年建立以来, 其领导干部不断在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 并共同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使得东海救助局在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改善, 逐渐解决了一些在刚分家时产生的管理上的混乱和矛盾。同时, 东海救助局以锐意进取的精神, 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改革, 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 有中国救助特色的管理办法 (如“四合一”综合考核奖惩办法等) , 使得东海救助局的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2.2 存在问题
2.2.1 部门间协调程度应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 各个部门之间相对独立, 很少进行沟通, 本部门对于其他部门的了解相对较为匮乏。其原因是因为救助局实行的是向上统一, 严格执行的是上层领导的命令, 在组织结构中属于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有如下缺点:
(1) 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 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 工作易重复, 工作效率不高。
(2) 若职能部门授权过大, 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 职能部门缺乏弹性, 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 可能增加管理费用。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困难, 程序繁琐, 导致效率的降低。
所以东海救助局在组织管理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使得部门间的协调程度较差。
2.2.2 管理制度的柔性化程度应该加强
调查过程中发现, 一些制度的制定比较刚性, 缺乏柔性, 使得任务执行过程中管理程序繁杂, 缺乏应变能力。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要使制度设计更好地符合救助行业的特点, 在管理上对程序性制度要更多地体现柔性化思想, 在遇到某种突发情况时, 既能满足制度规定的要求, 又能对情况做出迅速地反映。
2.2.3 管理作风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东海救助局是事业型单位, 承担着东海区域海上的救助事业, 是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所从事的事业性质近乎是公益性的。所以其管理作风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要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5个方面不断锤炼自己, 把管理队伍乃至整个东海队伍建设成为高素质的队伍。
3 救助文化的评估
3.1 取得的成绩
东海救助局一直坚持以“准军事化管理”为切入点, 加强对机关、基层单位、船舶的管理, 积极探索具有组织特色的军事化管理模式, 建立了适合实际需要的海上救助训练机制和训练方法, 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组织精神文化方面, 东海救助局倡导“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 救得下来”的工作理念, 提出“和谐救助”的组织文化构建设想。在救助工作中努力贯彻黄菊副总理“冲得上去、救得下来”的批示和原交通部长张春贤“三精两关键”的指示精神。建局6年, 广大救助船员能充分发挥“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助精神, 待命船舶和岸基值班人员的救助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高, 为完成好救助任务提供了较有力的保证。
3.2 存在的问题
(1) “准军事化”救助管理理念, 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要真正形成作风顽强、纪律严明、运转高效、奋发有为的新局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尤其是员工作风纪律的加强迫在眉睫。“准军事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理念, 不能停留于表面, 更应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准军事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
(2) 组织精神文化方面, “平均主义”、“大锅饭”等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思想仍根植于部分干部职工的头脑里, 滋生工作惰性, 影响工作效率。部分岗位干部职工缺乏忧患意识。
(3)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传统提法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组织文化在一个组织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协调功能。而目前东海救助局组织文化的口号“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反而使一线救助人员对于救助危险性的恐惧程度大大增强。这句话本身目的是为了让一线救助人员勇于奉献, 不畏艰险, 完成国家的救助任务。但目前来看, 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正面的效果。
4 改进建议
4.1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4.1.1 争取与其他救助单位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以最经济与科学的方式实现海上救助信息的相互传输与利用, 实现与相关海事部门进行的信息即时传输。例如:救助局可以和船务公司的船舶信息库搭建平台, 在船舶遇险后可以更容易地查找遇险船舶的具体信息情况, 缩减从其他途径获得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提高获得信息的准确程度。
4.1.2 加强对求救信息的评估与甄别
东海救助局的搜救中心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对从各类不同信息源获得的求救信息进行评估、甄别。在全面掌握搜救资源, 科学合理地调配搜救资源, 以免发生由于信息不全面、准确或信息更新不及时等原因, 造成救助船舶赶赴失事海域执行救助任务带来重大资源浪费。
4.1.3 着手建立东海救助局救助资源库
收集可用于海上救助的相对静态的救助力量, 以及来自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和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的可用于海上救助的动态救助力量。为提高救助资源库信息的可靠性, 录入救助资源库的信息必须逐条核实并落实及时更新的手段。
4.1.4 加快远程可视会议项目的建设
远程可视会议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东海救助局可以利用这一技术, 使总局与下属各个救助基地之间实现远程交流和指令的传递, 避免各个基地负责人每个月来往总局开会, 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工作效率。
4.2 调整组织结构, 完善管理体制
东海救助局的组织结构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逐渐由直线制转变为混合制。为了实现救助时对指令高度服从以及增加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 可以由各部门抽调1到2名员工组成一个协调部, 让他们到各个部门进行岗位轮流, 了解各部门业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熟悉, 由协调部承担起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任务, 并进行业务指导。例如船队在对某种物资需求申报中, 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 原因就在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从而增加了管理中的程序和环节。因此, 可以由新组建的这个协调部门来将这一系列的上报与审批功能简化为一个环节, 由其代船队向别的部门沟通并完这些工作。这就是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项目管理的模式。
4.3 救助文化精神提炼
根据东海救助局行业特征并结合东海救助局救助文化现状分析与评估、东海救助局救助文化识别与发展规划研究相关内容, 建议对东海救助局救助文化精神提炼如下:
热爱救助、以人为本;同舟共济、奋不顾身;
科学施救、快速有效;开拓创新、和谐发展。
具体说明为:
热爱救助、以人为本。
东海救助局的特有使命决定了“热爱救助、以人为本”必将成为该局组织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全局确保救助中心工作地位, 坚持救助为立局之本、坚持动态待命值班制度, 坚持没有救助就没有生存空间的思想, 坚持“训练、值班、安全”就是日常工作的理念, 融入救助, 热爱救助, 保证救助。以人为本, 救助事业是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
同舟共济、奋不顾身。
为忠实地履行社会公益职责, 出色地完成人命救助和一系列重大应急抢险任务, 在关键时刻发挥国家专业救助队伍的关键作用, 东海救助局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牢记东海救助人的神圣职责, 同舟共济, 团结协作, 奋不顾身,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冲得上去救得下来”。
科学施救、快速高效。
紧密围绕人命救助中心工作, 实施科技强局战略, 科学高效地运用先进的救助船舶、救助设施和救助技术, 快速反应, 科技攻关, 切实提高海上搜索遇险单元的效率和准确性, 切实提高大风浪中以及其他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现场救助能力和救助效果, 依靠科技闯新路, 争分夺秒救人命。
开拓创新、和谐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开拓创新, 实现和谐救助。将“开拓创新、和谐发展”作为东海救助局救助文化精神内容组成部分与“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相符。
摘要:2003年6月28日, 交通部组织实施了救捞系统体制改革, 交通部所属的北海救助局、东海救助局、南海救助局以及烟台打捞局、上海打捞局、广州打捞局正式成立, 在交通部救助打捞局的统一领导下, 承担各自辖区救助与打捞的职责,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救捞网络, 标志着我国救捞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救助与打捞从此步入了发展的快速轨道。在成立6年的岁月里, 东海救助局在安全管理、管理模式、救助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和发展。在充分肯定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安全化管理、管理模式、救助文化进行评估, 为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安全管理,管理模式,救助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富民.对救捞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浅析东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R].救捞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
[2]王祖毅.构筑海上人命安全的“钢铁长城”——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建局五年纪事[J].航海, 2008, (3) .
[3]孙富民, 张建新, 杨军, 段学薇, 范晶.东海海域救助统计, 分析与对策研究[R].第五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论文集, 2008.
救助措施 篇8
关键词:救助船 岛礁 方法 安全
0 引言
基于岛礁区水域环境较为复杂,救助船在其环境中开展救助作业存在较多的风险,因此只有科学地、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这些风险,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才能保证救助船舶在岛礁区开展救助作业的安全。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专业救助船在岛礁区救助遇险人员的施救方法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总结,旨在指导救助船舶在此类救助作业中能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关作业风险,完善此类救助预案和风险评估,在今后的救助实践中,科学加以评估和防范,全面提高救助船舶科学救助、安全救助水平。
1 岛礁区水域的特点
水域礁石多,浅滩多,渔具多,障碍物多;
航道狭窄弯曲、可航水域有限,水流复杂,流向、流速变化大,有些地方有漩涡流;
水深变化不规则,水深处流急,水浅处流缓;
潮差大,经常有数米的涨落差;
岛礁间的狭水道存在风管效应,且风向、风速随航道弯曲、水道分支、地形高低变化较大等。
2 岛礁区水域救助的风险
岛礁区存在的水文、气象、地理及渔业作业特点,决定了对航行船舶构成巨大的事故风险,尤其是对于救助船舶,经常面对待救船舶或遇险人员处在非习惯航道和可航水域中,经常被动地漂移到大量障碍物和浅水区,需要冒极大的风险接近遇险标的。救助船存在的主要风险有:
2.1 触礁事故
水域内各类礁石繁多,尤其是不明形状、底质的暗礁危险更大。船舶为了避开浅滩和渔区,迫不得已把航线制订在离开礁石较近的地方通过,但一旦发生流速流向、风速风向突变,或者紧急避让船舶、渔网、渔具等,或是对陌生水域了解不足,或是分心和疏忽,就会瞬间发生触礁事故。
2.2 搁浅事故
以笔者所在救助局责任海区为例,其特点为沿岸水深普遍较浅,临近岛礁区的水深更浅,能够供救助船舶可航的水域常常呈沟形特征,一旦海底发生移砂,测量不及时,或者发生流速流向、风速风向突变,或者紧急避让船舶、渔网、渔具等,就会发生搁浅事故。
2.3 缠绕渔网事故
我国渔民通常以岛礁为住家之处,岛礁区水域常常是他们养殖捕捞的习惯区域,不仅大量布网捕捞,还常年有海带养殖,网箱养殖等固定养殖区,船舶盲目进入极其危险,势必造成各类损失,并常常发生螺旋桨缠绕事故。夜间进入更加危险。
2.4 碰撞渔桩等航行事故
渔桩由铁质或木质结构,常年布设,结构坚固,航行时与渔桩发生碰撞既损坏渔桩又会使船体受损,固定网箱的渔桩受损还会造成养殖水产大量流失,经济损失巨大。
3 岛礁区水域遇险的种类及施救方法
3.1遇险区域统计
笔者统计了所在救助局近5年岛礁区水域船舶的遇险区域,大体可分为两种,即本地型和输入型。
本地型遇险,是指遇险事故直接发生在岛礁区水域,遇险人员或设施需要外来援助,帮助其脱离险境。
本地型遇险常常是人员或设施本身在岛礁区作业、驻留,在突发情况下遭遇灾难,这种遇险大体分为以下几种:船舶翻沉;船舶搁浅触礁;船舶失去动力;人员落水;作业人员撤离;岛上居民伤病送医;汽车、飞机溅入水中等。
输入型遇险,是指遇险事故发生在其他开阔水域,受海上风流作用而漂移至岛礁区水域内,救助船舶实施救助、搜寻作业时需要进入岛礁区进行。这种遇险包括船舶翻扣漂移;船舶失控漂移、走锚;人员落水漂移等。
3.2事故发生的性质
笔者统计了所在救助局近5年岛礁区水域船舶的事故发生的性质可分为如下几种:船舶或设施在岛礁区翻沉、搁浅、触礁、失去动力、螺旋桨缠绕、对海底或沿岸设施构成危害;人员落水(溺水);作业人员紧急撤离(包括井架作业、工程船作业、网箱竹排养殖作业、垂钓者被困等);岛上居民伤病送医;汽车、飞机落入水中等等。
3.3施救手段及方法
目前,我国专业救助力量对岛礁区遇险人员的施救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救助直升机、救助船艇和潜水打捞。这三种救助手段在使用场合和时机各有不同,在实际救助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和设备优势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直升机在人员搜寻与援救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潜水打捞在水下救助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涉及专业的不同,这里主要介绍船艇在救助岛礁区遇险人员的方法。
3.3.1遇险船舶或移动设施发生搁浅、触礁、失去动力、螺旋桨缠绕、对海底或沿岸设施构成危害等情况时,救助船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拖救,将上述发生事故的船舶拖离事发危险地点,转移至安全水域,并协助其固定船位。这样,在救助财产的同时救助遇险人员,尤其是在恶劣天气和大潮差情况下,及时施救非常重要。对于螺旋桨被缠绕的船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派遣潜水员解缠,恢复其自身动力。二是接走遇险人员,在不具备拖救条件,或者情况危急时,使用大船强靠遇险船、出动救助艇、使用船吊等方法,将遇险人员及时转移到救助船舶上。
3.3.2船舶发生翻扣事故时,救助船舶应迅速抵达事发现场,对事发现场周围实施搜寻救助的同时,应尽快释放救助艇,使用铁锤等工具敲击翻扣船,排查被困生还者。
3.3.3海上在遭遇台风、寒潮大风等恶劣气象海况时,海上工程作业人员,或是网箱竹排上养殖作业人员需要撤离危险现场,岛上居民发生伤急病情况时需要及时送医。这种只需要接送人员的救助,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使用直升机救助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在确需船舶救助时,由于岛礁区水深的限制,尽可能出动救助艇摆渡遇险人员。在确实紧急情况时再采用大船直接靠泊接人。
nlc202309032121
3.3.4人员落水(溺水),人员落水事故发生后,常常首先需要搜寻,使用直升机是最有效的搜寻手段。需要动用船舶搜寻时,救助船舶在可航水域实施仔细搜寻的同时,应释放救助艇对浅水区、渔网区、靠近岛礁的交界水面进行搜寻。
3.3.5对于从大桥坠海汽车,飞机失事坠海的事故,船舶除海面搜寻救助外,还应及时组织潜水打捞单位,实施多渠道多手段救助。
4 岛礁区救助的风险防范
①岛礁区救助前的准备。事先研究航海资料。配备岛礁区的新版大比例尺海图、航路指南、水文气象资料,收集经验介绍,详细研究待命点辖区的岛礁区特点,包括风、流、水深、可航水域、礁石、障碍物分布、导航标志等,熟悉航海资料上介绍的各种信息。对配备的航海资料要及时订正。
收集岛礁区实际信息。利用动态待命机会,有针对性的巡航岛礁区,实地测量岛礁区的水深,海水变色情况等并与海图对比。掌握渔网、渔具分布情况,渔船习惯作业区域,岛礁区周围设施的分布等,及时记录发现的信息,并在海图上标注。
制订岛礁区可能发生事故的援助预案。了解待命辖区岛礁区的特点,船上事先评估本区域最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故,需要哪些援助,事先制订救助预案,配备必要的救助器材。如岛礁区是经常有船通过的狭水道,又是渔船习惯布网的区域,发生螺旋桨缠绕事故就会较多。
②进入岛礁区前和在岛礁区航行,必须经常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注意天气的突然变化,如风、雨、雪等。检查驾驶台设备和机舱设备,要求全部处于备航状态。航行中船长应多派人手,加强瞭望,集中精力,专心航行安全。调整好雷达量程,注意灯浮、灯标、叠标等的信息,时刻掌握自身船位。水流湍急处,要根据本船的船速,考虑在强大的流速推压下能否控制自己的船位,防止被推向浅滩或礁石。
③注意水深变化,必要时连续测深,防止水深突然变浅发生搁浅、触礁事故。
④防止渔网缠绕发生事故,指派了头人员,观察渔网分布情况,备好双锚,夜间应开启扫海灯探明渔网。
⑤在外海发生事故的船舶或其他设施,应尽可能在外海完成救助接拖作业,防止漂移至岛礁区后发生搁浅、触礁等次生灾害。进入岛礁区施救应尽可能释放救助艇救人。
5 对岛礁区遇险人员救助的建议
对救助船舶来说,岛礁区救助存在着诸多风险和困难,尤其是水深的限制,提高岛礁区遇险人员的救助效率,应该考虑专业救助设备的改进和提高。
5.1提高救助艇的救助能力。分析岛礁区的特点后不难发现,当船舶无法进入事发水域时,营救遇险人员的责任完全依靠救助艇,目前我局的救助艇还存在诸多不适用性。建议建造抗风浪等级更高,能够容纳担架,防止渔网缠绕,防碰撞能力更强的救助艇。
5.2船舶规模均衡合理配置。建议尽早设计制造吃水较小,功率较大,旋回能力较强的新型救助船舶,适应岛礁区的人员救助。
5.3添置移动式测深仪。在救助船舶进入岛礁区受限水域时,施放救助艇携带移动式测深仪在可疑区域探明水深,救助船尾随深入。
参考文献
[1]朱玉柱.赵德鹏.黄晓丽.海上救助工作中救助船舶的优选原则与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9,04:48-51+64.
[2]何荣辉.大型救助船海上人命救助方法及注意事项小议[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2:28-29.
[3]余文杰.救助船舶接近落水人员操纵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9:48-49.
[4]张建新,郑超.海上遇险人员搜救方法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