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助途径

2024-07-28

心理救助途径(精选7篇)

心理救助途径 篇1

摘要:现在的贫困学生上大学已经不是难题了, 但是在贫困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根据多年负责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 总结了高校贫困生的受助心理特点, 并探求了心理救助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分析,心理救助途径

高校的贫困生可以说是大学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家庭困难, 不像班里其他学生那样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 而且由于这种贫富差距也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 了解、掌握、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从多方面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分析

1.积极方面

(1) 奋发向上, 力争上游

由于贫困学生成长环境和成长背景的不同, 致使他们在面对自己家庭条件落后的现实局面时产生的心理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学生会将自己家庭贫困的压力化作学习的动力, 并且在受到资助以后, 学习更加刻苦, 他们想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回报学校和社会对自己的资助, 同时, 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在学校和学校周围寻找可以勤工俭学的机会, 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而且, 一般具有这种正面心理的贫困学生在同学相处方面也处理得很好, 并且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欣赏和肯定。

(2) 饮水思源, 感恩戴德

尽管学生家庭贫困, 但是他们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费用和住宿费用都是由自己家庭提供, 但是到了大学, 一般大学都为四年制, 而且学习费用和住宿费用都比小学、中学阶段高出很多, 这对许多贫困家庭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支出费用, 所以常常使这些家庭显得力不从心。但是, 学生却能从父母方面考虑, 他们会觉得父母为了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就算支付不起费用也会心存感激。而且, 学校和社会方面对贫困学生的资助, 使他们更懂得饮水思源, 感恩戴德, 他们想以更好的成绩作为对父母和社会的报答。

2.消极方面

(1) 性格孤僻内向, 自卑心理严重

部分高校贫困生在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后, 会产生一种消极的自轻自贱的心理, 他们会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如别人, 尽管受到了资助, 却感觉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久而久之, 导致这些学生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冷淡, 而且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 总是觉得自己矮人一头, 有了班级活动也不愿意参加, 逐渐疏离班里其他学生。甚至, 有的同学为了掩饰自己的家庭条件开始说谎话, 明明家里经济条件极差, 却说自己家庭富裕, 因此造成自己心理性格上的扭曲。

(2) 紧张敏感, 心情焦虑不安

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以后, 他们会认为这只是解决了临时的燃眉之急, 接下来的学费、生活费应该怎么办, 他们常常会为这些问题担心, 久而久之, 这个问题就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进而神经紧张, 心情也是焦虑不安。某些贫困生还会想, 万一下次考试考不好, 争取不上贫困名额怎么办。如果真的成绩不佳, 他们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之中, 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学校、对不起社会, 进而产生更大的焦虑和紧张感, 这对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3) 任性自傲, 不能正确正视自己

许多高校贫困生在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以后, 觉得这理所当然, 因为自己具备领取贫困金额的条件, 因此也就产生了任性自傲心理, 不能正确对待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帮助, 面对班里其他同学的帮助, 也心安理得地接受, 最终导致自己缺乏自立自强的能力, 缺乏作为一名高校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救助途径

1.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解决贫困生实际问题

贫困生资助体系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如社会部门要与政府部门联合起来, 对各高校贫困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救助;学校妥善落实各项贫困救助政策, 拓宽救助渠道, 如多向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让贫困生凭借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 以缓解生活贫困问题;借助社会各界力量, 如社会知名企业家、社会慈善人士等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金救助, 以增强帮扶贫困生的力度。

2.加强心理辅导, 减轻贫困生心理压力

贫困生与正常学生相比, 心理相对复杂和微妙, 严重则会造成性格上的扭曲和心理上的畸形, 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教育, 对他们心理上产生的问题及时疏通引导, 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帮助他们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以下是我总结的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

首先, 我们应该对高校贫困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有具体的了解, 尤其是对性格内向、情绪低落的学生给予特殊辅导, 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其次, 在对贫困生进行资金救助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自尊心, 避免因为这些资助措施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和情感上的伤害;最后, 高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 如开设心理门诊、建立咨询信箱、设立咨询网站等等, 对贫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试能力, 使其在情感、认知上发生变化, 并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受挫能力, 同时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对自身存在的优缺点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以上是我个人对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分析以及心理救助途径的几点看法和感悟, 在此将我的观点抛出, 望能引起广大读者对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4 (05) .

[2]冒巍巍, 张伟.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及其经费筹措刍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 (09) .

心理救助途径 篇2

亲子心理救助知识解答

灾难来了,孩子有什么反应?您了解孩子吗?作为家长、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呢?

1、孩子对地震灾难有哪些反应

担心父母将死去,担心自己会被孤独抛下,担心灾变会再次来临。

对黑夜、分离或独处出现过度的害怕,会特别黏附父母;对陌生人害怕,伴有担心、焦虑及头痛或抱怨等情绪反应。年纪小的孩子会出现退化行为,如尿床或咬手指,饮食或生活作息习惯改变,不想上学,攻击或害羞的行为增加,做噩梦等。

2、哪些孩子受到的影响最大

(1)直接暴露在灾难面前。比如,被疏散、目击他人受伤或者死亡,受伤并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2)失去亲人和朋友或者亲人和朋友受重伤;

(3)由于灾难引起的持续压力,比如重新安置,和朋友失去联系,失去自己的物品等;

(4)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冲突;

(5)孩子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3、如何与孩子讨论灾变事件

(1)鼓励和接纳孩子讨论事件发生的过程;

(2)允许他们表达因灾变而来的挫折、混淆、害怕及悲伤等情绪;

(3)向孩子保证你会一直陪伴他们,他们会完全的;

(4)孩子不会一夜长大,相信他们会慢慢地变得懂事、成熟、听话。

4、地震之后,孩子最害怕的是什么

(1)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2)和他们关系密切的人可能会有遇难或者受伤;

(3)他们孤单一个人或者和家人分离。

5、面对学生的非常行为我们怎样引导

可以与其他老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对学童多些包容。学童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非正常行为。例如,学童会很黏老师、愤怒攻击其他学童,或出现一些幼儿时期才会有的行为,给予理解和引导,不过分强调对与不对,用转换情绪方法引导其宣泄情绪,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

6、满腔热情想帮助孩子,孩子却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如何引导当发生上述情形时,应确认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尽量避免提到灾害时的场景,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他的朋友,非常需要你的帮助。可针对性地设计多种疏导方法,尽量让孩子与现有的亲人和朋友在一起。

7、非灾区孩子是不是也要心理疏导

有些看了地震救援报道的孩子总是难以控制地胡思乱想,还会经常性地反复地幻想自己经历了地震,被埋在废墟中,很无助、很恐慌的感觉,还会想父母突然离去了,自己该怎么办等问题。

例如,这次地震,观看新闻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常常让人流泪不止。看完之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成人尚且如此,青少年恐怕影响更大。相信这种灾难过后感同身受,所有观众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他们同灾区的给孩子们一样也需要心理疏导。

对于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包括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珍惜生命,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就是无常,接受生命的无常,我们就可能不再恐惧这种无常,反而面对生命会有很多作为。

8、地震之后,跟孩子交流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允许孩子提出问题;

(2)敢于承认有些事情你回答不了;

(3)根据孩子的接受水平来回答问题;

(4)和孩子讨论一些应急计划;

(5)和孩子讨论他们的恐惧,以及看似无关的话题;

(6)限制孩子看到或者听到有关灾情的报道;

(7)告诉孩子没有不好的情绪,在这样的事件面前,很多反应是很正常的;

(8)不要因为发生的事情怪罪自己;

(9)让孩子谈谈灾难中表现出的好事情,比如相互救助、家庭重聚等。

9、在避难所,家长要注意什么

地震之后,很多人不得不进入临时的住所进行庇护,或者需要重新安置。在恢复过程中,家长的情绪、临时住所的环境和居住时间,是否有朋友或者熟悉的人在身边、在庇护所的活动等都会对孩子在在灾后的心理调适造成影响。在可能的范围内,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有机会见到自己的朋友;

(2)在临时住所,允许孩子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3)保持生活规律性,让孩子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包括尽快让孩子回到学校;

(4)让孩子可以谈论自己感受,仔细倾听孩子的恐惧和担忧;

(5)注意由于重新安置而导致的问题,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6)考虑孩子本身的发展情况和特殊经历。要注意的是,孩子是变化的,他们对于中新安置的反应也会变化发展。

10、家长应怎样与孩子交流

(1)和孩子谈谈他们对灾变后的感觉,也分享你对他的感觉;

(2)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并用他能懂的方式让他了解;

(3)让孩子放心你和他现在都是很安全,也都会在一起,你最好常常向孩子重复这项保证;

(4)抱抱孩子,拍拍孩子;

(5)睡前,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

(6)接纳孩子对失去的玩具、用具,甚至房子的哀悼;

(7)若您感觉孩子在学校会有问题,要与老师沟通,并一同处理可能的问题。

11、家长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

(1)保持镇定:孩子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要从大人那里了解。告诉孩子我们遭遇了地震,受到了很大损失,同时强调全社会都在共同努力攻度难关。向他们保证家人和朋友会照顾他们,生活会很快回到原来的样子。

(2)了解孩子的感受:经历了这样的大灾难,孩子会产生恐惧、惊慌等情绪反应,很多孩子还没有从惊吓中反应过来,要允许孩子们讨论他们的感受或者担忧;耐心地听孩子们诉说。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反应是正常的,每个经过灾难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3)鼓励孩子们谈谈地震:孩子们需要一个机会,在安全包容的环境下,讲出他们的经历。如果孩子不想说话,也可以让他们画画或者用其他方式表达。说出自己的经历对孩子很重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发泄出隐藏的情绪。

(4)良好的处理问题方法:让孩子学着处理地震带来的种种问题。鼓励孩子们用现实、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焦虑,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5)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孩子可以从朋友身上得到支持,减少不安全感,也可以互相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渡过难关。尤其当家长不能再身边或者不能提供帮助的时候,孩子更需要从老师、同学那里得到支持。同时,帮助他人有有助于孩子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12、如何不让成年人的痛苦焦虑情绪影响孩子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亲人和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您自己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那么很可能这种情绪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虽然他们没有将同样的情绪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已受到了影响。家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花些时间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很沮丧或者焦虑,你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能让你觉得有所依靠和安全感。

心理救助小贴士 篇3

从某种程度来讲,地震使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命就此不太相同。如果你发觉你的生活作息明显受到影响了,请降低每天看这些灾区新闻的时间,这不是因为我们不在平、不关心,或者再也不去提供协助。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自己的情绪能量萎缩,我们就没能量帮助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这个时候应该做心情环保的动作,一些放松的练习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我们应该平时多锻炼,睡前做放松和深呼吸的练习,如果有静坐习惯的话,能够打坐20分钟会更好,因为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

心理学研究发现,呼吸有一个特别好的方式,对于疏压特别有用,一拍吸,四拍秉,二拍吐气,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做的时候脑海里面想一个词放松,让肌肉放松下来。连续做上4分钟,就发觉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做了大幅度的调整。

我们当时在灾区看到很多的人听到搬桌椅的声音,关门的声音都会惊慌失措,觉得灾难要再来一次。所以,现在还在四川受余震影响的这些朋友们,如果你觉得,一听到关门的声音就全身肌肉绷紧的话,请你做放松练习,做完以后告诉自己我现在安全很多了,然后让自己慢慢恢复放松。经过几次这样的练习之后,你就会发觉,下一次再听到关门搬桌子椅子的声音,不会再惊慌失措。

——摘自5月27日新浪嘉宾聊天室,台湾92l大地震的亲历者、著名心理咨询师张怡筠的访谈

谦卑是一剂良药

我一直在呼吁的,就是当我们在面对灾区民众的时候,即便是面对一个小朋友,我们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很谦卑,我们要尊敬他们,不要想着我是来帮助你的,我是来救援你的,我用我心理的专业来帮助你——这样的话我们的地位就错了,我们就觉得自己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他们在低的位置,他们会觉察到这个东西的。

如果我是谦卑的、满怀敬意的,想着他们就在这个地方,正好承受了这个天灾,却能够那么坚强地活下来这是值得尊敬的,你就会发觉你的态度不一样了。你所传递的讯号,你身体的温度,你的肢体语言,你的眼神都会不一样。因为他们不需要同情的眼光,他也不需要一些心理学的教条,我就是很卑微地站在他们面前去感受他们的需要,去回应他们的需要。正好因为我们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所以当我们回应的时候可能更迅速一些,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如果说我拥有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但是我的心态是不对的话,不但做不了什么事情,反而会造成二度伤害。

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是心理学专业或者心理咨询师对这些人们的一种帮助,我们还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陪伴。

浅析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途径 篇4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同时,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也在不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1)。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2)。

1 高校贫困生的精神问题更为严重

经调查发现,经济上的资助并没有消除他们由于经济贫困而产生的思想、心理、道德等精神上的“贫困”(3)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贫困生存在着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4)等心里贫困和理想困乏、价值观偏差、道德人格不健全(5)等思想贫困以及社会文化贫瘠。谢桂阳程刚通过研究发现,一部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作为同龄人,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他们都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6)。贫困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有恒性高,兴奋性、幻想性低,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高于非贫困生。

探讨对他们进行精神救助,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巧,把“授之以鱼”的接济式扶贫转变为“授之以渔”的开发式扶贫,不仅是贫困生的迫切要求,更是改善救助内容体系和方法途径的重要渠道,是高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

2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危害更大

贫困生承受经济、学业、能力、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他们会时常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意志和信念,促使他们形成一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表现为冷漠、偏执、郁闷、迁怒、绝望的人生态度,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应该说,对贫困生而言,物质匮乏是他们贫困生活的外在表现,较易解决,而贫困生活对他们的精神、人格完善和心灵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并且这种精神上贫困的影响将更加深刻而持久,更加难以克服,并容易同物质上的贫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精神贫困对贫困生的危害更大。

3 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

3.1 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从根本上做好贫困生的救助工作

现在的助困体系是以“贷、奖、补、勤、助”为主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主。这种“授之以鱼”的简单帮扶方式,缺少救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虽然能使贫困生稍解燃眉之急,但他们的精神贫困、行为困难的局面却很难改变,依然难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所以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摘除“贫困生”的帽子。“扶贫先扶志”,经济帮扶绝不能代替精神救助,经济帮扶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而精神救助才具有长远的效果。

3.2 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不仅对正在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个体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甚至会影响学校整体工作和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救助工作,可以给贫困生和他们的家庭送去温暖,体现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的关怀。不仅如此,以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为中心的精神救助工作的开展,还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的高度,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科教兴国的高度来认识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救助工作的重要性。

4 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措施

为了帮助贫困生在精神上解困,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坚持解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要重视贫困生能力的提升,不仅要帮助贫困生成人,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才,乃至成功。具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1 帮助贫困生学会精神自立,感恩生活

(1)要教育贫困生对贫困的正确认识。贫困其实是人生的一大财富,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贫困的状况,要坚强面对贫困。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教育,努力去避免、克服和改正,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借机培养自己的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机会做好准备。(2)加强对贫困生的“独立意识”教育。注重培养贫困生的心理自立意识、经济自立意识、社会自立意识,加强锻炼自我谋生的技能。同时要加强锻炼他们敢于承担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勇气。要教育他们找机会,不断培养自己的组织、策划、沟通能力,开阔自己视野,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3)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让他们饮水思源,认识到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4)培养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优良作风,更是一种砥砺意志、激人奋进的精神状态。

4.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难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调适自己的心理,战胜心理困扰,以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事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机构通过门诊、电话、网络等途径开展日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让贫困生有倾诉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2)对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而对贫困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和心理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以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同学心理上有异常情况,就要立即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对其进行辅导和治疗。(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普及心理知识,提高贫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程度,教会他们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同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引导贫困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4)引导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群体,相互支持,相互交流,扩大社交圈子,从而可以增强心理适应性,缓解心理压力。

4.3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专项培训,提高贫困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贫困生在某些基础课程上相对于非贫困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在综合素质方面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这些都造成了贫困生在竞争中错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高校有关部门应为贫困生的各项培训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加强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

4.4 引导贫困生加入团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团体的接纳。因为在团体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孤独和心灵上的痛苦,减少恐惧、宣泄自己的愤懑和不快,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同时还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身心品质,从而获得安全感、平衡感和自信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让他们在心理上找到一个“家”。因此,要引导他们建立自信,把自己融入集体,与人交往,培养交往能力,在与他人之间的关心、真实、信任的关系之中,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走出封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及贫困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精神救助在高校贫困生的育人过程中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还涉及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和谐,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高校要切实提高帮困助学的时效性,应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贫困生的行为能力水平,从而为将来通过自我努力解决经济困难打好坚实基础并提供保障。

摘要: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各级政府都采取多种措施,但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帮助,而忽视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的困扰,未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目的,更不能实现教育目标。本文作者在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严重性、危害性和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帮助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引起相关部们的重视,为解决贫困生这个重要社会问题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贫困生,精神救助,途径

参考文献

①《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2009年08月06日.

②教育部通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2010年08月12日.

③苑素梅.试论精神教育贫困大学生精神的重要意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3).

④许若兰,刘宏.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四川心理科学,2002(1).

⑤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谈谈灾后的心理救助 篇5

1 灾后心理救助的特点

灾害事故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不可避免, 这就造成了受灾人群是一个很广泛的群体, 可以将人群粗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灾难的亲历者, 如灾害致伤致残者;第二类是灾难发生和灾后对废墟现场目击者、灾后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属;三是参与灾后救援的人员如军人、武警官兵、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当地群众、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与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以及关注灾区的群众和电视观众等。可以看到心理救助需要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 因此心理救助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这就为我们心理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灾害造成的伤害不是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就能补救的, 它不像建筑物那样, 既是被摧毁我们也能够把它复原, 但对于受害人心理的救助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心理救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实施的, 不科学的心理救助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因此我们急需一批具有专业知识, 职业素养, 最好有救助经验的专业人员组建专门的救助体系, 制定一套迅速反应机制。因此, 心理救助具有专业性的特点。

2 心理救助对象的症状及救助方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当事人常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 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通常能维持6~8周。在生理方面有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头痛、失眠等;在情绪方面常出现焦虑恐惧、沮丧忧郁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 不能将思维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呈现强迫行为、自责或怪罪他人等。针对受害人的心理病症,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救助措施呢?

2.1 以时间为线索的救助可以采取的方法

灾难刚发生时, 心理救助者的角色是“妈妈”。这时, 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救助并不重要, 而物理意义上的救助就至关重要, 援助者应尽力给当事人提供一切必要的生活保障, 并劝说当事人保持一个稳定的日常生活节奏, 按时进餐, 保持一定时间的睡眠。

灾难发生72小时内, 心理救助者的角色是“老师”。当事人的注意力开始从外在的灾难性事件转移到对自己的内心体验上, 心理结构被破坏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震动, 他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 并会有一些极端的情绪, 最常见的如自责和愤怒, 这时心理救助者就应当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告诉当事人, 这些情绪的心理含义是什么, 它们为什么会产生。

灾难发生两个月内, 心理救助者的角色是“治疗师”。这一段时间, 幸存者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舒服的身心反应, 并且多数人会试图努力忘记当时的体验, 而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原因, 所以救助者应帮助幸存者充分理解这些反应, 并接纳藏在这些反应背后的悲剧真相, 具体的办法是聆听幸存者讲故事, 可以是一对一的, 即一个心理救助者聆听一个幸存者的故事, 也可以将有同样不幸遭遇的幸存者组成一个团体, 在心理专家的监督下相互倾诉, 充分表达并宣泄这些体验, 这样就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心理干预的最后一个阶段, 救助者是“牧师”。即, 等当事人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所有体验后, 心理救助者可帮当事人做一个哀悼仪式, 对已经失去的亲人和已经不可挽回的生活方式说一声“再见”。

2.2 按照救助对象的不同, 救助方法也存在的差异

对于灾后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救助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 他们会出现特有的反应, 如:对黑夜、分离或独处出现过度的害怕;特别粘附父母, 对陌生人害怕;担心, 焦虑;饮食或生活作息习惯改变做噩梦;头痛或其他身体症状的出现等。针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应该:保持镇定, 了解孩子的感受, 听孩子们诉说他们的感受或担忧;鼓励孩子们谈谈地震, 给他们一个机会, 在安全包容的环境下, 讲出他们的经历, 说出自己的经历对孩子很重要, 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发泄出隐藏的情绪;鼓励孩子们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 相互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渡过难关。

对于灾后的成年人,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抒发心情:不要隐藏感觉, 把情绪表达出来;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 伤痛的感觉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是正常现象;一定好好睡觉、休息, 并且和你的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在伤害和伤痛过去之后, 想办法让生活尽量维持正常;工作和开车时一定要小心, 压力过后, 意外很容易发生。

对于我们的广大救助者同样需要心理救助, 而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或者是不重视。在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救援者在面对惨烈的现场后的表现, 他们在出发前抱着满腔的热情, 但在没有充足心理准备和必要培训的情况下参加到了救助工作中来。在灾区他们往往要承担超常超负荷的工作量, 再加上接触到大量负面景象, 又要避免犯下任何的过错, 内心的压力, 几乎到了崩溃的极限, 再加上情绪上的困扰。极需心理支援与辅导, 所以, 在心理救助中, 往往首先需要辅导消防员, 拯救队员, 甚至还包括心理辅导者在内的救助者群体。为了对灾害直接受害者进行更好更及时的心理救助, 对提前做好救助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更才.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J].灾害学, 2001, 12 (4) :72~76.

[2]邱慧萍.灾难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 (1) :134.

[3]西屏.灾后重建中的“心理救灾”[J].社苑漫步, 2007, 1 (1) :18~19.

[4]白渝.浅谈灾后心理创伤的安抚问题[J].防灾博览, 2002, 5:19~20.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 篇6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通过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到, 高校贫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卑心理。

高校贫困生的共性问题除了经济的拮据外, 最共性的特征就是自卑。大多数的高校贫困生来自于经济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 家庭经济相对贫寒。进入大学后, 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中, 他们发现:多数同学拥有了较为高端的电子产品;穿着名牌服饰;不会为生活费烦恼, 从而将自己的“寒酸”与其他同学做比较。但他们不能坦然面对现实, 积极悦纳自己, 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二) 人际关系障碍。

高校贫困生因为自卑的心理, 直接导致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高校贫困生中有这样一部分人, 他们常常独来独往, 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流, 更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有的同学虽有主观愿望想和同学打成一片, 但是在面对某些同学的无心伤害之语后, 认为自己受到歧视, 过分的敏感, 从而封闭自己。甚至有少部分同学主观上不愿意与人交往, 排斥身边同学, 从而给同学们留下不合群、冷漠的印象。

(三) 自尊、敏感心理。

高校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表象各不相同:有些贫困生能够客观地看待周围一切,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尴尬的现状。他们刻苦学习, 获得各种奖学金;思想上要求进步, 积极申请入党;努力参加勤工助学来解决生活费紧张的问题等, 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提高自己的自信, 从而表现出自尊、要强的一面。但有些贫困生却表现得过分敏感。他们对其他同学讨论的话语, 习惯性地与自己的尴尬处境对号入座, 认为同学们说的就是他。这种敏感的特征还表现在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周围同学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主观认为同学们给予的关心和帮助是在嘲笑、怜悯自己, 甚至对他人的友善帮助表现出冷漠的排斥和坚决的拒绝。

(四) 抑郁心理。

因为贫困导致心理抑郁的高校贫困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他们的抑郁主要表现在:当理想和现实无法达到一致时, 时常产生莫名的情绪低落;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有时易怒、焦虑;还表现为对异性仰慕而苦于自己的现状不敢表白, 不敢接近, 更害怕表白后担心自己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而产生男女情感抑郁心理。

(五) 强烈的嫉妒心理。

高校贫困生的个人表现常常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高校贫困生中存在很多学习拔尖、各方面表现都出类拔萃的学生;一是极少数高校贫困生成绩非常差, 心理问题极其严重, 自闭、自卑[1], 并且具有强烈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往往源于自己家境的贫寒。在看到有些同学每月生活费花销在千元以上, 拥有品牌的高端电子设备, 穿着名牌服饰, 打扮得很时尚、前卫, 并且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时, 他们内心充满强烈的嫉妒, 常常会抱怨社会的不公, 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 经常用言语贬低他人, 显得愤世嫉俗, 个别同学还会通过搞破坏来发泄自己的嫉妒情绪。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救助对策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 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高校贫困生所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基于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自卑、人际交往障碍、敏感、抑郁、嫉妒等心理问题, 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来改善、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素质。

(一)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 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是实施心理救助的组织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结合大学生实际, 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 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根据这一要求, 首先, 高校必须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起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设立校级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配备专门的心理治疗师。其次, 在校级专职机构的指导下, 培养院系级心理咨询员, 指导心理咨询员掌握一定的专业心理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做到源头预防和干预。再次,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通过主动的关心和谈心活动可以及时掌握这类同学的思想变化和情绪变化。一旦发现这些学生表现异常时, 院系心理咨询员和校级心理咨询师便可以及时进行干预, 及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正确面对现实。

(二)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心理救助的思想保障。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贫困生群体自主、自强意识。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专业的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客观评价、积极悦纳自己以及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而引发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以及多种思想教育途径, 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他们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做好入学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是顺利进行心理救助的重要保证。由于高校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 他们承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在融入大学生活的同时, 也融入了与原先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城市生活中。面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瞬间变化, 陌生感、恐惧感加上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使得他们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如果这些压抑的情绪不能被释放, 必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 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后, 率先做好入学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 进行筛查, 从而及早发现问题, 制定心理疏导方案,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因此, 入学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与否的前提和保障。

(四)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是实施心理救助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当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制度, 积极开展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以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首先, 校专门机构通过创设一种特殊的、充满理解、关爱和信任的情境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里释放情绪, 促使他们客观、正确地评判自我, 从而通过团体活动提高自信心。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同时, 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别的心理辅导。针对不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特点, 有的放矢, 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困惑。其次, 心理咨询老师“平时工作中要注意适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要主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高校贫困生发出邀约, 亲切的面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受谈者感受到被他人关爱和重视。再次, 高校应积极地、定期地且有针对性地对高校贫困生开展各类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例如, 开展“树立正确恋爱观教育”、“正确处理学习与爱情”教育以及就业前的心理辅导等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专题教育活动,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进行正确指导, 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自信心[2]、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高校贫困生因贫困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人际交往障碍、敏感、抑郁、嫉妒等。对此, 高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 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咨询师;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入学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定期开展心理辅导, 积极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心理救助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9) .

心理救助途径 篇7

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 经济压力。

近年, 国家和社会对普通高校贫困生问题高度重视, 通过完善助学政策和体系已基本缓解其经济压力。相比, 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大部分省份独立学院贫困生不能正常享受国家助学贷款, 很多资助普通高校贫困且成绩优异学生的奖助学金也与独立学院贫困生无缘, 社会资助更是凤毛麟角。高昂的学费及不完善的经济救助体系使独立学院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贫困生而言, 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弱势地位更明显, 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 易形成更加偏低的自我认知, 导致自卑、苦闷、抑郁等不良心理。

2. 学业压力。

通常独立学院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 他们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兼职或家教, 学习时间的减少和身心疲惫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同时,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习基础较差, 其毕业压力比普通高校贫困生更大。此外, 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 综合能力较低, 在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学科的学习上困难重重, 要通过与学位挂钩的外语考试及计算机考试困难很大。

3. 就业压力。

首先, 独立学院仍是新生事物, 其毕业生还没有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其次, 很多用人单位仍把有无奖学金视为毕业生是否优秀的衡量指标, 而独立学院贫困生在校期间为解决生活问题忙于兼职打工, 学业往往不够优秀, 许多奖学金也因此与他们无缘。再次, 当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仍极不完善, 任人唯亲、自己人效应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很多毕业生就业时, 父母能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打点社会关系, 而家庭贫困的毕业生却只能靠自己。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他们极易感情用事, 抱怨社会的不公, 却不知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去寻找理想的职位, 极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4. 人际交往压力。

由于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差异巨大, 独立学院贫困生往往很难融入到大集体中去。他们往往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 不愿公开自己的贫困身份。为掩饰自身的困境和弱点, 不敢与同学深交, 怯于参加集体活动。同时过强的自尊又使他们过于敏感, 害怕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 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内向、孤僻、冷漠, 甚至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

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救助对策研究

1. 完善资助体系, 缓解经济压力

(1) 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不断上升, 需进一步加深资助力度, 拓宽资助覆盖面。

(2) 学院加强宣传,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吸引社会资金设立各项奖助学金。

(3) 社会坚决践行教育公平原则, 保证独立学院学生能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具有获得国家、省政府奖助学金的权力。

(4) 学院充分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同时充分利用独特的家长资源, 拓宽校外勤工助学渠道,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强自立的机会, 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

2. 加强三观教育, 树立正确贫困观

思想道德教育是塑造人高尚的思想品德, 完善人道德心理人格的重要手段。学院需不断优化思想道德教育队伍, 依赖优秀的思政教师与贫困生进行积极的沟通,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 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邀请优秀贫困生或曾经贫困的成功人士到学院作演讲, 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学会化贫困为前进的动力, 确立在困境中掘起的奋斗目标。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心理咨询体系

(1)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从知、情、行三个层次开展系统、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了解心理发展变化规律, 掌握心理调适、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拥有健康心态。

(2) 针对贫困生特点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共性问题以团体咨询活动方式进行统一辅导。个性问题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咨询, 帮助他们更好地缓解心理压力, 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 如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 尽量减少贫困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

4. 引导健康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独立学院应注重加强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反对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现象, 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引导学生营造和谐团结的校园氛围, 消除对贫困的歧视, 使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消除封闭、自卑等不良心理。

总之, 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其独特的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任何一种单一手段都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多管齐下, 从多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保证独立学院贫困悡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顺利进行。

摘要:独立学院贫困生所处客观环境独特, 其心理问题由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压力等因素所导致。需从经济资助、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保证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救助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宝泉, 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 (2) :67-68.

[2]樊云.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6, 8 (3) :4-7.

[3]李献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学校健康教育, 2005, 21 (11) .

【心理救助途径】推荐阅读:

救助途径06-22

救助措施07-20

救助分析05-28

国家救助05-31

执行救助05-31

医疗救助06-09

事故救助06-26

海上救助07-05

大病救助08-09

救助工作08-18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