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工作(共12篇)
社会救助工作 篇1
摘要: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 也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 之一。它既是一项事业, 也是一个专业、一门艺术。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 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 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以下从社区工作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工作, 而社区工作就是其中的一种。同时, 社区工作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社区工作是一项事业, 同时社区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在工作过程中更讲求艺术, 所以它也是一门艺术。在社区工作中, 工作者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整个社区的居民。工作者应该在工作中讲求专业技巧,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有效解决、处理社区事务, 协调居民的人际关系, 进而保证社区的和谐、健康的状态, 促进社区能实现良性的发展。所以说, 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 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必须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此外, 社区工作还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必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具体的工作中能踏踏实实, 爱岗敬业。除了有这种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外, 社区工作者对事物的发展还应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能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能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 其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也必不可少。所以说, 社区工作者也是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 他们应该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制定专业性的伦理守则, 通过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进行检验。
1 社会责任感
社区工作者要对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对自己的应用职责也是如此。而每个社区个体, 他们的困弱状况可能是各异的, 但是他们也有生存和社交的权利, 他们也有自尊, 他们也有自我实现需要。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 应该能正视这些问题, 真切的落实为他们的服务, 能够有效的对需要帮助的个体或是目标提供相应的帮助, 能真正的解决一些社区问题, 实现对社会的正能量, 同时也使社区各个方面得到改善, 或是获得应有的福利等。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注重个人小利, 或是注重小团体利益等, 以公谋私。社会工作者在向受助者提供救助时, 在这样的特殊的服务过程中不应该收取其费用, 而是对其进行义务帮助。同时, 社区工作也应该是一项“非营利”性事业, 其主要经费源于政府资助, 或是来源于私人捐助, 而这些经费也必须用于公共福利, 或是用于基础建设等。社区工作者应该有崇高的理想, 为社会做最更多的实事, 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2 平民意识
社区工作项目的确定也都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般都要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同时, 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应该把自己当做是社区的一员, 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 要实现工作中的平等。一般来说, 社区工作都是以社区参与为其基本原则。通过工作能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 能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工作的介入, 有效帮助其解决问题;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 推动社区发展。还要走“群众路线”, 这样社区工作才有发展动力, 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也可以说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民主意识。
3 知识基础
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 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 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 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 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 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 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 (如公共行政学) 、社会学 (如组织社会学) 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 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 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 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 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4 沟通技巧
社区工作者如果能掌握语言艺术或是运用技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社区工作走向成功。此外, 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社区成员对工作者的信任, 进而与社区组织有效融入, 实现合作。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是最为基本的角色要求。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 他们要能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有效沟通和协调, 同时也要与社区成员进行相互学习, 展开工作等。这都需要社区工作者能有语言运用技巧和很好的沟通能力, 此外还应该充分掌握工作伙伴、对象的一些实际情况, 如年龄、职业等等, 这样也方便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对其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实现社区工作目标。
5 组织能力
社区工作也被称为“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通过对运居民的组织和动员, 进而实现社区工作目标。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关计划方案, 之后协调专门机构、整合社区想的团体或机构等, 有效利用一切资源来满足社区需要, 最终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特征就是要积极发掘、组织、协调与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工作者对各种资源都应该熟悉, 并能将各种有利要素进行组合。对社区工作中“供应”与“需求”进行协调和平衡。此外, 社区工作者的组织能力还表现在社会调查、行政管理以及为组织具体专业活动等方面。
6 职业伦理
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伦理由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身规范所规定。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权威机构都制订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Codeof Ethics) 或职业道德守则。Durkhein (译为涂尔干或迪尔凯姆) 将伦理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伦理;另一种则适于特定团体。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属于第二种, 人们称其为专业或职业伦理。专业伦理至少有4种功能:
(1) 指明该专业的核心价值观, 并为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提供具体规范和标准;
(2) 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某些职责冲突或伦理矛盾时, 能够遵循专业伦理守则, 维护专业的原则;
(3) 为社会公众提供理解社会工作专业职责的伦理标准;
(4) 提供一套评价或衡量系统, 评判专业工作的优劣, 尤其用于裁决专业界中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工作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社工”。他们主要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 也是一种专业技术人员。
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社会责任感, 增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 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 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家庭问题、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促进就业困难的人就业、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及老年生活等问题, 提高居民的满意率, 真正做到“关注民生, 服务社区”。
社会救助工作 篇2
一、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抗灾救灾工作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灾害应急体系,完成了《**县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修订(草案),落实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责任制,规范了部门预案的衔接工作
。二是及时下拨救灾款物。上半年我县遭受了风雹灾害,农作物橡胶、玉米、茶叶等受灾面积达1183公倾,成灾590公倾,绝收30公顷,受灾人口51835人,因灾倒塌房屋3间,损坏房屋1342间,直接经济损失372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515万元。灾情发生后,及时下拨救灾款物,解决灾民的实际问题。上半年,拨付救灾救济款191万元,其中:用于民房恢复建设资金133万元,用于灾区和困难群众生活救济58万元,救济人口3640人次;为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发放棉被650床、衣物2500件,救济人数1350人次;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继续做好民房保险工作,完成了《**县农村居民住房保险协议》签订工作任务。1—7月份农村居民住房保险共理赔农户292户,理赔金150075元。
(二)、扩大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覆盖面。严格把关救助范围和救助程序,扩大贫困群众救助面,搞好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衔接工作。1-7月份,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21.05万元,其中救助城市贫困群众53人,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16万;救助农村贫困群众357人,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73.61万元;为农村五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5722人,每人每年20元,共支付参合金131.44元。
(三)、城市低保工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认真落实了低保工作实施细则,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审批、张榜公示的程序,科学操作,规范管理。实行集体审批,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实现了动态管理,有升降,有进出,让困难群众真正享受低保政策。1—7月份,我县共纳入城市低保救助人员达7620户(次),18174人(次),发放城市低保救助金329.26万元。使城市贫困居民得及时救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四)、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低保工作,把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县人民政府2007年9月13日制定出台了《**县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并成立了**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领导小组,县民政局是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于 2007年正式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规范管理,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为目标,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建立健全制度,严把关口,规范运行,将特困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截止2009年6月,全县累计发放保障金达2000.1万元,保障对象从民政救济对象、特困居民扩大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20元的所有农村居民,覆盖了所有收入低于全县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按照不低于每人每年720元的绝对贫困标准确定,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每月30元。保障标准确定后,按照差额补助的方法,结合农村家庭收入的实际,分为一类每人每月40元,二类每人每月30元,三类每人每月20元,经核实一类 4465 人,二类 3825人,三类 4467 人。其中243人新增五保供养对象纳入农村低保。加大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和监督力度,对上报的低保名单进行严格审核,并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调研检查工作。纠正了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上做到了应保的一户不漏,不该保的一律不保的原则,使上半年的农村低保工作稳步推进。1-7月份全县共纳入农村低保救助的农村贫困群众达9665户2万人(包括全县12个克木人村寨326户838人克木人纳入了农村低保),发放农村低保金600万元。发放农村低保一次性生活补贴费7918户2万人次,发放金额128.95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切实保障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五)、进一步落实了农村五保供养救助政策。1-7月份全县共有五保户435人,其中:集中供养18人,分散供养417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工作,认真做好敬老院“三年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今年新建农村敬老院工程两个,其中:**镇敬老院投资350万元,勐捧镇敬老院投资150万元。目前已完
成填土方、挡墙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次加强了勐仑、易武敬老院的内部管理,规范了卫生、饮食、医疗等服务,使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得到较好的服务。
(六)、加大优抚对象的救助工作。严格执行标准,及时发放各种抚恤金,1-7月份,解决在乡老复退军人“三难”(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经费1.3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22.6万元;“三
属”定补2.09万元;发放伤残抚恤金8.79万元;发放在乡老复退军人定补2.84万元;春节慰问军烈属6.51万元;发放两参人员生活补助金47.86万元。认真解决了下岗失业的老复退军人的生活问题。我们对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复退军人纳入了城乡低保范围,患病困难的复退军人给予医疗救助。
(七)、老龄工作开展情况
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674本。其中免费办证353本,截止2009年6月全县持有老年证人数已达3146人。上半年申报10个老年活动项目和1个百村建设项目。认真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补助工作,通过认真核查统计,截止6月应享受补助的老年人80-99周岁达1298人,100岁以上14人。全县应享受老年人健康补贴达1312人,比去年增加237人。共需发放老年人健康补贴金663000元。
(八)、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情况:救助生活无着人员36人次,救助金达3万元。
(九)、扶贫挂钩工作开展情况。按期完成尚勇镇南欠村(克木人)62户安居工程项目,投入资金100万元。
二、为加快全县城乡贫困人口的救助面,我们主要做法。
1、认真学习和宣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及《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为了做好城市贫困人口的工作,县政府于1999年制定出台了《**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07年制定出台了《**县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工作开展以来,采取了不同形式进行宣传,可以说做到了家喻户晓,使城乡贫困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
2、严格城乡贫困居民对象申报、审批关,采取听、看、访、查、算的方式入户调查。严格规范城市贫困低保申请、审核、审批、评议、公示等程序,实现了操作程序规范化;坚持个人申请,并对申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经过民主评议,符合条件的家庭,在辖区内进行张榜公布为意见榜,对征求意见榜无疑的填写申请表,上报民政局审批,对证明材料不齐全或有疑问的家庭,重新入户调查后再予审批,再次进行张榜公布为兑现榜,公开了申报、审批程序。做到申请低保要评议,日常核查要评议,退出低保要评议,使评议工作贯穿在低保管理审批的各个环节,在“阳光政策”下操作,增加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在核算家庭收入时一律按实际收入计算,不计算虚拟收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
3、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城乡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
城乡贫困居民低保实行按季审核、按月发放,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调查,审核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是整个低保审批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已保对象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动态管理的一个手段。在对低保对象分类管理时,我们采取低保对象一类、二类、三类动态管理,即:一类是老、弱、病、残、憨、傻、痴、呆等人员,二类是下岗失业人员中年龄偏大、身体差,经常患病住院的人员;三类是比较年轻,有就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类、二类属于长期施保对象,采取定期走访的方式管理,三类人员属动态管理对象,变动较大,采取信息反馈制度,每季度需要提出续保申请,季度入户调查,及时掌握情况 ,及时变更;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4、严把“城乡低保”资金发放关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乡贫困居民低保资金的管理,减少低保发放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按时足额发放,专户运行封闭管理,形成民政、财政一体发放程序,按照《**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方案》进行操作,城市贫困居民低保金当月下拨当月核销,农村低保半年发一次,严格审查审批程序,专款专用,保证低保金按时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5、对城市贫困居民临时救助工作情况
2008年以来,由于肉食价格上涨,我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的指示精神,关心好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组织人力、物力看望城镇困难群众家庭,及时采取临时救助的办法,先后两次下拨资金328678元,第一次按分类救助,六类人员662人,每月每人17元,发放救助金78778元,其它人员1704人,每月每人15元,发放救助金178920元;第二次每月每人10元,发放救助金70980元。县人民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也拿出来50万元进行临时救助,采取食物和货币相结合的救助办法,发放大米18775公斤,油749瓶,资金 260190元,共2366人得到临时救助。这次由于肉食价格上涨临时救助,全县发放临时救助金共828678元,有效地解决了物价上涨给城镇困难家庭生活带来的困难,稳定了民心,今年又建立城市贫困低保家庭廉租住房,共解决城市贫困居民住房困难48户。有效的解决了城市贫困居民的困难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当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居民收入核定难。当前的个体私营企业雇员和灵活就业占了就业市场的大部分,工作极不稳定,而且这一部分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是最低的,核实居民收入的准确依据少;少数单位、企业不愿提供本职工的真实收入情况,部分人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收入和财产状况,而低保工作者无权强制进行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另外现有的政策对低保户的界定不严格,有较大的模糊性。
(二)低保对象“混”低保的思想较重。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部分改制职工心理不平衡,思想消极和偏激,认为“四处奔劳,不如坐吃低保”,贪图不劳而获,嫌弃累、脏、差的工作,主动放弃就业机会,有的对低保存在“不要白不要”的心理,愿进不愿出。
(三)人员编制紧张。我县共有4个社区居委会每个社区5人。十个乡镇,每个乡镇只有一名民政助理员具体从事低保业务工作,同时还兼管其他民政工作,有的民政助理员还兼任出纳、统计、计生等非民政工作。每个社区居委会虽设有从事低保的工作人员,但也都不是“专职”,4个农场也没有配备专职低保工作人员,由于人员紧张,对低保对象无法过细了解,在工作中难免有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今后对城乡贫困人口的管理,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从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情况、家庭收入状况和致贫原因的分析情况看,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办法也不能完全相同,应该因户制定进行解决。
(一)加强再就业管理,实现充分的就业形势。
一是加强就业培训管理,专门成立为城市贫困居民就业服务机构,实行无偿培训、无偿安排就业,并实行跟踪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就业职能部门的平台,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城乡贫困居民低保对象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根据贫困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的不同,根据市场需要,因人而异地开展多类别多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城市贫困居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咨询等方式,向贫困居民传授实用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营销管理知识和名特优产品的种养殖业和加工操作技术,把新的成果、新的技术、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贫困人员,以取得最佳的科技效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工作的力度。根据城乡贫困居民低保群体的实际情况,建成一套便民、高效、务实的就业管理制度,为城市贫困低保对象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扩大社会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增加服务设施,通过兴办家政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等有市场需求的服务项目,为有劳动能力的城市贫困居民低保对象广开就业门路。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对积极参加劳动、自食其力的城市贫困居民低保对象给予优惠政策。对贫困对象短期内(可定为半年或一个季度)的劳动收入可不计算为其家庭收入,在此期间允许其继续享受低保;对一些长期从事险、累、脏等工作的,减半计算其收入,在此基础上符合低保条件的,仍可享受低保。
(二)完善城市贫困人口制度,形成详备的制度体系。
一是科学制定贫困低保标准。按照“最低”和“保障”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发展不断提升低保标准。充分考虑家庭的结构性效应,对贫困家庭的救助不能随家庭成员的增加而简单地增长。二是合理设定限制性措施。有劳动能力的城市贫困对象,如果在一年内累计放弃三次由政府部门或公益性职介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则取消其享受低保的资格。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规定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无特殊原因必须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对无故不参与者,可扣发一定的低保金。
三是不断完善社会化救助体系,城市贫困居民中因病、因灾、残疾等因素致贫的贫困户占一定的比重,这部分贫困户不是通过帮扶就可以走出贫困的,这些贫困户需要通过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其过上正常水平的生活。主要着于完善贫困人口养老保障制度、医疗大病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在各种保险上,对贫困户应有政策倾斜,可以采用政府财政、保险单位、社会募捐、贫困居民共同出资的方式解决。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后,城市贫困人口的专项救助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有关优惠政策,如以大病救助为重点的医疗救助,针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实行教育救助,低保户的住房政策等以低保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规范动态管理,完善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
一是规范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工作环节。继续完善目前由个人申请,居委会入户调查为重点,坚持低保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低保群众监督制度,公开低保政策,同时公开举报单位和举报电话,坚持低保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贫困人口户实名档案管理制度和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将贫困对象分为长期保障对象,相对固定的保障对象和不固定的保障对象,所化分的三类采取不同的动态管理方式。居民代表会议评定,张榜公布,县民政局核实审批的制度。要依靠和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居民小组长和楼幢长的力量,建成一支信息灵通、反应快捷的群众义务服务队。要在居委会形成一套完整的评定低保的工作流程:居民提出申请,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幢长为主)讨论确定,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居民代表入户调查核实,社区居民大会表决,对可享受低保的人员在社区张榜公示,上报居委会,真正形成低保对象情况有变化,真正做到该保的一个不漏,不该保的一个不保。
二是城乡贫困居民纳入城市医疗救助,孩子上学困难的给予临时生活救助解决。三是建立全县城乡贫困人口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贫困人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提高办事效率。
论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社会基础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资源基础;文化基础;观念基础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67-01
一、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可行性。一是社会形势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世纪以来,农村村庄空心化问题、村庄公共品供给问题、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婚姻问题等,都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重要条件;二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客观需要。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使得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不仅具有了可能性,还日益可行;三是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现实呼唤。而在农村,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的事务,它正好契合于国家开展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时代任务,具有社会服务的特性。
二、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创造性转换
尽管农村社会工作开展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不过,具体的实践过程要有一些创造性的转换。笔者在进行《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从不善于向外人求助到形成习惯
农民传统的求助方式是向亲朋好友求助。农民并不善于向外人求助,一方面他们并不信任外人,另一方面,外人提供帮助的渠道较少。如果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民求助的渠道急剧萎缩。在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中,转变农民的求助习惯很重要。对于农民主动的关心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形成向外人求助的习惯,这是农村社会工作进行创造性转换的第一步。
(二)从不愿意解决问题到协同解决
农村社会有一些矛盾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每个村庄中几乎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死角问题,以致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比如产生社会对抗、实施集体上访等。农村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捋顺农村的社会关系,将社会矛盾从隐蔽状态和无解状态转变为公开状态和协同解决状态。这需要长期的工作实践,将断裂的社会关系重新组织,将问题放在不同的场域中协同解决。
(三)从漠不关心到形成公共话题
对他人的冷漠和对公共事务无兴趣是当今农村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重点所在。改变农民长期以来对他人的冷漠,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公共话题,让农民畅所欲言,各自发挥,在其中体现出各自的主体性。
三、社会基础: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逻辑
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逻辑是关于社会基础的,即农村社会工作实践要实现资源基础、文化基础和观念基础三方面的整合。
(一)资源基础
在缺乏视角看来,农村社会是资源匮乏的,对农村社会的服务就是弥补资源上的匮乏。不过,从优势视角来看,匮乏的农村社会总有相对的优势,这些优势正是进行社会工作的切口,帮助农民实现助人自助。农村社会的资源基础就是要充分认识资源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认识到资源的充足与匮乏;另一方面,要懂得统合资源和发掘潜在资源。
(二)文化基础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乡村社会的文化实践中会遭遇困境,主要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农村社会文化与社会工作文化具有一定的冲突,进行农村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调和文化冲突,促成文化共识,达成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农村社会工作的文化基础就是要将社会工作者从既有的文化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对话和文化沟通,尊重对方的文化才能真正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
(三)观念基础
农村社会工作的观念基础就是要以村庄为基础,以农村社会和农村居民为对象,持守社会公正、人文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加强政府与农民间的信任关系和增强农民的自信、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懂得运用优势视角来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加尊重对方并帮助服务对象。
参考文献:
[1]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李锦顺,黄乃文.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1期.
[3]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陈成文.现实农村善治必须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职业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社会救助工作 篇4
随着社会大众日常需求的不断增长, 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保障的日趋完善, 社会工作已经走过破冰阶段, 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 各项社会政策也根据相关社会工作需要逐步出台并随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完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我国是处于年轻的研究领域, 因此, 笔者认为, 二者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 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陈良瑾等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 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专业意义的引入改善了社会福利从业者的行为和态度, 同时也使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善, 根本地提升了人们的福祉和改善了社会福利的品质。
所谓社会政策, 就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 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安全, 改善社会环境, 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公民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风险。狭义的社会政策范围包括劳动苦力工人、生活水平较低的贫民生活;广义的社会政策包括一个国家的国民福利政策、就业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以及相关宗教政策等等。我国的社会政策采用广义的概念。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关系
随着时代进步, 社会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联系日趋直接和紧密, 尤其是伴随国家各种社会福利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分工的组成部分, 在服务贫穷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而社会服务走向专业化。社会工作与政府的社会政策有了更直接和多层面的联系:
第一, 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一般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等为从事服务活动的基础, 即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框架内进行的。
第二, 政府贯彻执行的相关社会工作服务活动也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
第三, 社会政策的“检验者”“实施者”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为政策对象提供最具体、最直接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过程也是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社会工作的一端与社会政策相连, 另一端则与服务对象互动, 因此, 社会政策的可操作性, 会在具体的福利传输过程中得到反映。与此同时, 社会工作的效果反作用社会政策, 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政策不断改进完善的力量。各权力机关 (政府等相关部门) 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者, 期望通过有效的实施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 我国的社会政策在短期内主要需要依靠社会工作去实现。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关系在我国的现状
当前,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的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社会工作日趋本土化, 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密不可分。在这种体制之下, 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基本上依靠行政的形式来体现, 政策、政治和社会工作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社会工作在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 从当前国际发展水平并结合我国国情考虑, 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仍然是相当薄弱的。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工作要更好地发展和有效地发挥作用, 需更注重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内外联系。
从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情况上来看, 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系统。因此, 政府在推进社会政策的同时也加快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此同时, 研究社会政策时应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可借鉴的相关国际经验, 不断探讨适合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只有社会工作完善地不断发展, 相应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更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真正达到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二者融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表明了我国政府对社会发展的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之下, 充分理解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二者的概念和关系, 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政策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社会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则。之所以变得日益重要, 是因为现代的社会问题凸显并增多, 如果没有社会政策的正确引导, 单一地进行社会工作必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相应的社会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社会难以保持和谐稳定。可见, 把握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二者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对研究我国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M].上海: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4, (5) .[1]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M].上海: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4, (5) .
[2]陈墀成, 黄河.社会工作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2]陈墀成, 黄河.社会工作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5
2004年我市范围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6705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8%,绝收面积102885公顷,占受灾面积的39%;受灾人口371922人,占农村人口的52%,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98人;倒塌和损坏民房1357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805万元。
(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下派工作组15个40人次,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接受了审计、人大等上级有关部门近半年时间的延伸审计和监督检查。针对基层救灾物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市局8月份制定出台了《社会捐助款物和救灾物资管理规定》,提高了全市救灾管理工作水平。年初,通过2次调查,制定了全市2004年春夏荒灾民救助方案,采取灾民自救、政府救济、社会帮扶、互助互济等形式,有效开展灾民救济工作。全市发放灾民救助卡3.86万个,实施政府救助12.9万人次,安排救灾款591万元,确保了需救济灾民每人每月30斤口粮。
(三)积极构建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我市切实加强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在4月份启动了灾情会商制度,并建立了灾情会商的联络体系和会商工作人员库。按照《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内容,重新修订了《市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完成《市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市敬老院火灾紧急事件处置预案》的起草工作。确保按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积极引导灾民生产自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向灾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群众树立抗灾救灾意识,自救自立,充分发挥救灾主体作用。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协调,统一组织向修路、采矿、运输、建筑、林业生产等周边市场和外地转移劳动力10万余人;并号召灾民进山采集山产品,从事工商副业,发展庭院养殖和畜牧等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推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积极推进社会捐助工作。在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下,由市区民政部门建立了1处示范性“慈善爱心超市”,对市区特困优抚对象和城市低保人员进行救助。目前,也已经建立慈善超市,其他县的此项工作正在积极运作,可望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处或多处慈善超市。为配合慈善超市的启动,全市认真开展捐助月活动,共接收捐款0.92万元,物资4万件。此外,由于积极争取,得到省厅3个项目22万元的老区改造资金支持。
二、城市低保工作
截止12月末,全市保障人员78743人,月发放保障金497.1万元,累计发放保障金5836.9万元。全市城市低保人均补差达到63元,超过省里要求的人均补助60元的目标。
(一)强化和规范动态管理。继续推进“城市低保规范服务年”活动。今年2月份修订出台《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于4月1日正式实施。各地将保障人员分类动态管理和核查,及时办理增发、减发、停发保障金手续,确保保障人员有进有出,保障金有升有降。截止年末全市比上年新增保障人员6582人,停发5685人。全市各地实行了微机备案和“一户一档”管理,在媒体上公布了热线电话,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处理举报信访,没有因工作失误越级上访问题。
(二)严格资金管理。年初,全市落实地方财政低保资金预算540万元。省拨我市4229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在国家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的情况下,全市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由地方自筹资金按月垫付发放保障金,做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6个县(市)区通过银行、邮政部门全部实现了保障金社会化发放。
(三)切实提高低保水平。按省的有关要求,将提高低保水平工作列入市委“6项利民行动、办好26件实事”实施方案。经过大量的调查测算、汇报争取工作,6个县(市)区均提高了保障标准(目前为市区150元、县127元、其他县市120元),平均上调了17%。同时还实行了分类施保,各地对重残、重并鳏寡孤独、学生和70岁以上老人给予加发10%-20%低保金的照顾。
(四)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按省统一部署,于5月中旬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对象调查摸底工作。据调查,全市低保人员中患大病和常见病人数分别为4203人和15300人,占低保总人数的5.4%和20%,因病致贫人数为35180人,占低保总人数的45%。为进一步推进开展城市医疗救助提供了基础数据。抓住出台《保障办法》的契机,还制定落实了保障人员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法律援助等内容的救助政策。为鼓励就业,对市区主动申报就业收入的低保人员实行了为期3个月“低保渐退”制度。
(五)深入开展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按试点工作要求,民政部门承担领取失业救济期满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低保,和对无力参加养老保险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职工本人按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费的工作任务。主管领导和救灾救济科人员都被抽调到市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任职,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的同时,利用全市试点动员会的机会,对各县(市)区领导进行低保业务培训。同时配合劳动部门对集体企业退休职工进行核定,保证了城镇社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浅谈社会工作 篇6
【关键词】社会工作;生存救助;灵魂洗礼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起源于19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慈善事业。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前,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我国,经过近20年努力,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工作是一个较为普通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做工会委员等。但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它却具有特有的国际上公认的涵义。王思斌给出的社会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1]
那么专业社会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社会工作是生存救助,有人说社会工作是灵魂洗礼,我个人觉得将社会工作归于生存救助或归于灵魂洗礼都是不全面的,他们是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社会工作都涉及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才能这么说,社会工作并没有达到完全的生存救助和灵魂洗礼这样的一个高度。
首先,介绍下生存救助和灵魂洗礼各自的涵义:
生存救助一词,有些也称为社会救济。通常来说,救济是一种消极的救贫济穷措施,基于一种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贫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现为暂时性的救济措施;而救助则更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因此,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主要是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其目标是扶危济贫,救助社会脆弱群体,对象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人群。社会救助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很明显社会工作并不是纯粹的生存救助,而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所以说社会工作是生存救助不是很不科学。
灵魂洗礼,一种宗教仪式。基督教接受人入教时所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将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过。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面对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并不能帮助其洗净过去的罪过,但社会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而案主也在这一过程中也许接受了锻炼和考验。从而双方都得到精神方面的升华。
第二,从社会工作的历史根源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救赎精神和中产阶级的助人精神,在发展中又加入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理念,所以说社会工作是灵魂洗礼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的。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的助人工作,首先是在西方的土壤中萌生的,且多半与西方早期的慈善活动有关。这些慈善活动主要是由教会开展,他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博爱的思想,积极开展保护妇女和儿童、帮助老弱病残的活动。另外,倡导文艺复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极力主张恢复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文化也为以后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学界普遍认为,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为解决当时日益严峻的贫困问题,伊丽莎白政府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开启了政府主持社会救济事业的做法。在这个背景下,欧美先后出现了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的新一代慈善组织,如城市慈善组织协会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1917年美国社会工作的先驱者理查蒙出版了她的《社会诊断》一书,理查蒙将她在慈善组织协会工作和研究多年所得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以"诊断"为重心的个案工作方法,从而奠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从此,社会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正式职业体系进入社会中。从它的起源来看社会工作可以说是“生存救助”亦或是“灵魂洗礼”
第三,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上角度来看,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如果说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培育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那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就是它的核心和特色所在。在价值观上厘清社会工作服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工作的特色及其本质,以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新发展。
而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目标是追求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及需求的肯定是宗教和慈善活动时期的早期社会工作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念是助人自助,就是在帮助别人走出困境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符合“生存救助”的一些价值观念。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服务对象还是社会工作者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灵魂洗礼:社工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且服务对象也在这一过程中也许接受了锻炼和考验也是接受一种洗礼,但也许没有上升到灵魂洗礼这样一个高度。
第四,从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来看,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叶楚生在分析社会工作的功能时指出四点:“保障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安全;维护个人人权,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活力,增进社会财富与安定社会经济;发扬人类互助精神,实现社会公道,促进世界大同。”[2]周永新指出社会工作有如下社会意义:“填补家庭制度不足,调节社会矛盾和不均,促进个人才能发展。他们都认为社会工作既有利于受助者,又有利于社会,并把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当做社会工作的基本着眼点。确实,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3]
归纳起来社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救难的功能,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解困的功能,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机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称之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以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
从这一角度来看,说社会工作是“生存救助”和“灵魂洗礼”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上来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存救助”是属于物质方面的,“灵魂洗礼”是精神方面的。精神方面的要求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亦然,只有先进行生存救助,才能进一步升华到灵魂洗礼。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是基于助人这一目标而存在的,亦帮助服务对象达到自助的目的,故本人认为社会工作在“生存救助”和“灵魂洗礼”方面都兼而有之,但上升不到那么高的程度。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已经有了初步基础,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还很不成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迎接挑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才能发展个人潜能、改善个人生活、调适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最终达到服务对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M].台湾:同泰印刷局,1986.
社会救助工作 篇7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本文所指社会救助,是对于部门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的人,政府等职能机构通过政府自身的救助体系或者发动一定的社会力量来为这些遇到生活困难的人们提供必要的维持生计的物品,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困难的时期。社会救助充分体现了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力量的人性化,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现有的社会救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于那些可能享受社会救助待遇的人们必须要是生活极度贫困的人们,并且他们在较长时间内均没有能力来改善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才能够被列入社会救助的行列;第二,社会救助的对象得到的救助物资只限于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的物资,并不能享受其他任何形式的从优待遇;第三,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帮助受助对象来渡过难关,只能是暂时性的较低水平的救助行为,所以无法帮助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虽然整个救助的制度在不断地演化完善,还是会较多地受到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个较大幅度的跨越。
(二)社会力量的概念
本文所指社会力量是指参与其中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基本单元,社会力量通常以法人或自然人的形式存在,而参与社会救助的社会力量主要是指各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按照发起设立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民间力量自发建立,通过重重的审核来获取合法的组织地位,例如一些地方性的合规性社工组织;第二类是由民间力量自发建立,但是尚没有得到合法机构的审核通过,目前我国民间社会组织大部分以这种形式存在;第三类是由政府倡导成立的并且具有合法的组织地位,甚至带有较为浓烈的地方性官员色彩,例如各地的红十字会等。
(三)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地发展与深入,社会阶层的分化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在社会上更是有不少的群体在各个方面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目前,要解决这些日渐凸显的矛盾,关键是要依靠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手段,依据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战略政策来搞好综合协调,理顺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并且把贫富差距调整到适度的范围之内。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复杂又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广泛地调配资源进行参与,仅仅依靠刚性的制度安排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所有既已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因为它不可能具备社会道德、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功能。只有依靠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部门协作、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与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才能够最低成本地将良性资源的使用效益发挥到极致。
二、以税收手段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补助效果持久性原则
我们从目前已有的财税制度来看,补贴的主体范围已经有所扩大,不仅仅只是救助的对象,还包括实施救助的人群。这就意味着制度的覆盖范围以及执行的力度均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尽管从一定层面上来看,政府政策的制定本意是为了让更多的贫困人民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证,但是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出现偏差或产生极端现象,例如可能会导致受资助的人民失去自食其力的动力,削减他们积极自我救助的信念,形成政府补助“等靠要”的情况,造成恶性循环,无法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国家在考虑以税收手段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时必要靠考虑救助结果的可持久性,最重要的还是能够为被救助人民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其能够自谋其路。
(二)税收手段专业性原则
本文认为尽快提升税收政策的科学性,提升各社会救助机构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专业性水平,对于以税收手段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至关重要。事实上,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尚不完善,没有形成健全的救助帮扶政策和执行制度,社会的整个救助环境也还有待进一步引导与培育。尤其是站在以税收手段来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前提下,整个社会救助体系更是缺乏相应的服务组织和专业机构,所以到底采取何种方式利用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如何能够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还需要专业人士提供合理可行的税务优惠条款的设计,使得税收优惠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税收手段的普及客观性原则
以税收手段来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使得税收手段普及做到客观公正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税收手段普及的客观公正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税收政策本身的客观公正性,要体现出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要明显大于对其他一般企业或组织的税收优惠;第二层面是税收政策实施之后,其具体的执行应当公平公正,不得产生假公济私的情况,使得那些未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或企业也能够享受大幅度的税收优惠,这就会大大折损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第三层面是税收优惠的普及应当强调应各个地方的政策不同而产生合理的差异,不是全国一概而论,在源头上就允许税收手段差异化的存在。
三、税收手段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一)进一步强调税收手段监管的透明性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客观公正性原则,本文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税收监管的透明度。这就要求税务机关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控制制度,以该制度为根据,确保能够以税收手段来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工作切实地贯彻落实,严格地将一些企图寻找漏洞获得税收优惠的企业或组织排除在外,杜绝官场与商场相勾结的违法乱纪等行为。同时,税务监管部门还应当尽可能地对同一监管区域的涉及社会救助的相关社会力量制定一致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得产生同一区域多套标准的情况。例如,可以采用在官网公开发布政策的方法来做到管理标准的统一,增加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力。
(二)动员全社会力量来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相关的规章制度
本文所指健全的法律法规指的是社会力量在参与社会救助的过程中用于明确社会救助范围以及确定社会力量奖励措施等的有关规定。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力量在参与社会救助的体系内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或者已有的规定也是处于较低的层次,其可操作性不理想。鉴于此,要想能够在国家层次出台一部较为系统、完善的社会救助相关的法律发挥,必须要动员全社会来进行完善,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平与质量。
(三)积极宣传与社会救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要培育社会各界人士充分人士与理解社会救助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弥补政府救助不及时且范围小的缺陷。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依靠多样化的渠道来进行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认可力度,并且通过嘉奖救助社会的企业的形式,来让企业从社会效应或者品牌商获得利益,营造全社会参与救助的良好氛围。
(四)规范社会救助的系统性程序,多种社会救助形式与税收手段并用,相互促进
依靠民间力量进行社会救助是以后社会救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企业类型的民间力量,可以依靠税收手段进行最为直接的鼓励,但是对于其他组织形式的社会力量,则可以考虑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政府部门应当研究、制定与引导相关鼓励政策的专业化实施,建立和维护持久高效、稳定严密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管理模式的人性化、多样化以及专业化。税收政策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企业实体或者产生收益的实体,但是目前还有较多的社会力量可能不符合这一实施条件,所以政府应当将其他的鼓励手段考虑进来,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行统筹化激励。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政府要解决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救助的问题,而目前社会力量中资源救助资源较为充分的力量代表就是企业,可见通过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将在极大的程度上推动整个社会救助体系的成长。各个相关企业,也应当及时地从当地税务部门网站上去了解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参与社会救助,享受更为有利的税收优惠政策。
摘要:目前,政府机构是流浪乞讨的人员寻求帮助的最主要对象,然而随着流浪乞讨者等需要社会救助的人数越来愈多、人口越来越分散,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研究如何使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已经成为解决救助问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救助及其相关的概念、税收手段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就如何使用税收手段更好地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税收手段,促进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路径.中国民政.2015(7)
[2]赵杰.立法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中国新闻周刊.2015(4)
社会救助工作 篇8
一、强化城乡机构体制建设, 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保障
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建设的好与坏, 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不论是发达的省 (市) 分, 还是落后的地区, 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不在一个水平上, 救助补贴标准省与省之间, 省内的市与市之间都各不相同。机构设置和管理水平也不一样, 这就造成一个地区一个样的社会救助工作模式。不一样的管理机构, 导致不一样的工作效果。虽然国家政策都一样, 但是每个地方的市场经济发展变化, 以及受地方经济实力影响和政府的态度, 同样的工作有差别, 不同样的工作更有差别。目前, 国内江苏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做法, 给予我们非常好的提示, 加快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建设势在必行。虽然我们已经解决了困难群体很多生活上的难题, 各级民政工作者, 都为社会救助工作赋出了辛勤的劳动。但面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不同身份的人, 在同等劳动条件下, 用最简单的工作程序, 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做好政策解答和说服工作。况且这些群体的知识结构及个人素质, 不能与有文化知识的人相提并论, 我们依然尽最大的努力, 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只有改变现有的状况, 增加工作人员, 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解决基层工作者现有的工作压力。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 把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 通过各级管理机构, 有机的整合起来, 建立一整套的运行机制, 使管理机构同其它社会保障部门一到筑起完整的工作体系, 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使弱势群体困难百姓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
首先, 成立工作机构。就目前现有的管理体制, 从国家民政部到县一级民政局各级社会救助工作职责, 都隶属于民政部门的职能业务范围, 机构编制及在岗人员非常紧张, 没有足够的人员重视这项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成立社会救助事业管理机构, 解决机构设置小, 人员编制少和工作经费不足的局面, 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管理机构, 便于统一管理, 便于统一操作。
其次, 调整工作职责。就目前全国社会救助工作职责参差不齐, 各地的运行模式不一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专项资金, 在使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偏差。以资金划拨工作业务为例, 按其工作职责应该由主管部门掌握, 财政部门按主管部门的意见执行就可以。资金拨付渠道由国家到省再到市, 由县 (市) 区拨付到银行, 由银行按低保户花名册拨款到个人帐户。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职责不清导致工作滞后。这就说明一个问题, 作为主管部门, 掌握不了资金动态情况, 对指导县 (市) 区工作就失去意义。改变这种现状, 要建立完整工作职能,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整管理体系, 由一个部门承担全部责任。既解决了现有人员不足的问题, 又保证了国家大量的资金不被其他部门占用的情况发生。
最后, 解决实际困难。成立由上而下的社会救助机构, 使各部门之间发挥积极的作用, 与各职能部门、街道密切工作, 各项工作运行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 解决困难百姓实际问题。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 用书面形式给予答复。确保资金的良性运行, 将低保金及时拨到低保户手中,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
二、完善政策体系建设, 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政策保障
在政策制定设计上要科学合理, 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和长远规划, 确保社会救助事业协调发展, 避免政策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作为社会救助实践者和管理部门, 要依照政策认真履行职责, 形成由上至下的完整政策体系, 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式适时更新现有的政策, 使之政策的科学性、权威性、连续性。制定政策科学性, 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 充分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解决好困难百姓生活中的难题;政策权威性。做好与其它有关政策的衔接, 是完成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民生问题, 党中央给予高度重视, 只凭民政部门完成社会救助工作难度很大。在制定政策时要加大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职能, 形成有效的工作力度, 保障社会救助工作顺利的运行。加强城乡统筹, 倡导城乡之间的互助, 逐步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在制定政策时就要考虑到连续性。虽然现有的政策滞后, 但在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 要把握好几个关系:要注重城乡之间的差别关系, 农村的救助标准与城市标准没有统一, 要掌握好政策的尺度, 注重常态救助与临时救助的关系;要注重专项救助与社会救助关系。
三、强化网络体系建设, 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体现
构建社会救助信息网络体系是社会工作的基础性任务, 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运行, 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手段。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化管理服务, 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一方面, 要通过社会救助网络化管理和服务, 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高效运行。从基层的信息录入到审批一整套的运行过程, 即科学又安全, 并在公正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 推动社会化救助工作在阳光下操作, 把所有申请办理低保的过程, 在群众的监督下运行。通过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化, 实现城乡低保救助类别化、医疗救助规范化、社会救助系统化、资源信息共享化。从而实现社会救助由单一向多元, 由各自为政向统筹协调方向发展。省级管理部门结合本省的实际, 不断更新或制定适合本省的相关政策在省域网络上实施;市级层面对政策制定、部门协调、整合资源等方面入手, 统筹全市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核对、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管理办法在市级网络上落实;县 (市) 区层面, 严格按照政策要求, 加强具体组织实施和专职人员管理, 做到社会救助工作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根据, 每项工作都在网络上操作;街道 (乡镇) 层面, 要做好社会救助的统筹协调, 最大限度的使用信息资源, 在网络上审核各种批件, 做到上传下达实施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 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问题入手, 加强社会救助机构体系建设。实现这一目标, 要从理论上、体制上、行动上下功夫。从机构上入手、政策上完善、网络上实现, 只有这样抓落实, 社会救助工作才大有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政.2010.
社会救助工作 篇9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个特殊的农村未成年人群“留守儿童”随之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关注和引导,缺失在情感上的呵护和关心,容易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上的异常,甚至一些留守儿童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他们也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一般而言,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由于受传统救助观念影响,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主要还停留在靠政府给付款项等物质帮助的层面,这种救助主体和内容相对单一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需求了。而专业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优势,把“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用于其中,动员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把物质、精神、心理等多方面救助整合起来,从而弥补传统社会救助存在的不足,改变以往把农村留守儿童视作“问题儿童”污名化现象,并发掘农村留守儿童的自身潜能,让其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邵东县为例,运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救助的对策建议。
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2.1现状
近年来,全国以民政部、教育部为主体积极开展的各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扶持工作,促进了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下达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和若干意见,但对此尚未有明确的制度及具体政策的提出。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把重点放到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从家庭监护、政府责任、教育任务、群团组织、财政投入五个维度着手,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这是首次国务院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出台的重大政策。它不仅提出了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的长远目标,而且还特别强调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这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再以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为例。邵东县社会救助管理局2014年5月24日发布的《邵东县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指出,该县的社会救助工作迅速发展,已经成立了社会救助管理局,形成了由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但其中并未涉及农村留守儿童。报告也指出,随着社会救助体系越来越健全,相应的社会救助工作也相应增加,然而该县缺少乡镇社会救助工作人才,以5000:1的比例远远低于上级文件明确的1000:1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配备比例,并且大多是一年调换,业务无法熟练,从而导致目前许多地方乡镇社会救助工作难以开展,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困难群众没有完全享受到该有的救助。该市在2016年1月12日召开的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虽然提及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及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等有关农民工的相关政策,但对于留守儿童仅简单地提及了关爱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并未指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邵东县多部门、多企业联合开展“一帮多、一帮一、多帮一”爱心助学行动,共帮扶偏远山乡贫困留守学生380人,资助农村留守儿童6372人次,其中1894人次获得过现金资助,1025人建立一对一资助;其余3453人次获得了保暖衣或学习用品。邵东县以共青团员、党员志愿者为首相继开展了爱心书屋、留守儿童亲情视频电话等多项活动,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
2.2主要问题
2.2.1救助理念落后,背离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价值观。首先,传统的救助理念以物质取向为主,忽视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状况,导致其感到被歧视、被排斥,继而产生焦虑、悲观、忧郁等心理问题;其次,有些救助主体会不经意地以“问题儿童”的称号代指农村留守儿童,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感到不被尊重,并产生角色困境和角色冲突,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受到阻断,容易导致一系列不适应社会环境的现象;另外,基层救助帮扶人员自身素质和态度参差不齐,缺乏关怀理念,这导致有些救助对象不愿充分袒露内心,产生对抗心理跟行为,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救助效果。
2.2.2救助主体单一,缺乏社会力量,尤其是专业社工的参与。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当前,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财政经费有限,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方面,特别是留守儿童救助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平,社会慈善事业方面的能力和经验都不足;第三个方面,政府制定政策并负责实施以“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相当缺乏;第四个方面,政府缺乏引导、培育、发展民间救助性社会资源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识,没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们共同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
2.2.3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与农村留守儿童救助现实所需脱节,专业性亟待加强。一方面,邵东县已经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然而,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平均收入几乎高于标准,农村留守儿童均不在“农村低保”、“五保户”制度的救助范围之内。残疾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孤儿救助都归入了特殊人群救助,所以我们需要有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救助的基层经办机构数量不足以及从业人员能力水平不高,社会救助的专业性受到限制。首先,邵东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不足。共青团组织、妇女儿童联合会、村委会等工作人员是现在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另外,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少,对于设置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对社工人员的编制问题也无法准确定位,没有配套的宣传措施和社会参与度,没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以及资金支持不到位,这些都给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介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4救助内容和方式单一,以单纯物质救助为主,缺乏专业手段。一方面,从救助内容来看,情绪不稳定、心情压抑等各种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常见并且非常突出的问题。他们极其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帮助,但是父母外出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容易使他们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心理障碍以及逆反心理。此时的农村留守儿童迫切需要的是精神和心理的救助,而不只是单纯的物质救助,所以传统的救助内容已不能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近年来,邵东县多部门联合多企业对留守儿童献爱心,其中多以现金资助和生活学习用品资助为主,而对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跟困惑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从救助方式来看,仍是以现金、实物为主,辅之以少量的服务援助。“农村低保”等大都以金钱为媒介提供给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援助主要是各种爱心下乡、教育宣传、爱心书屋等,其他服务还比较少。因此专业救助手段的缺乏是有效救助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大弊病。
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措施建议
3.1树立全面、客观、接纳、尊重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回应需要的价值观。社工应本着人性,以谦和的态度真诚地对待他们的问题和需要,通过专业服务及时回应和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除物质以外的其他需求。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树立个别化和不批判的价值观。一方面,即使是提供同一类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也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质对服务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坚持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争取让服务对象自己做出决定,不应直接或间接地强迫他们接受任何决定与服务。因此,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因个人的主观独断和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伤害。第三,社会工作者应该树立接纳和尊重的价值观。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真诚地对待所有服务对象,对其采取宽容和服务的态度,这种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另一方面,尊重不仅意味着对服务对象保持必要的礼节与称谓,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需要和问题进行的倾听、回应,及其在服务过程中真正将他们视为改变的一种力量。因此,对待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要真诚地接纳和尊重,争取走进他们的内心,这样才利于对他们进行更好的救助。
3.2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平台,增强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首先,为了实现切实使弱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帮助的安全网,这里应该有第三方对政府救助工作的监督和介入,社会救助工作是邵东县所需要和亟待引入的。由社会工作者担负起救助、保护弱势留守儿童的主要责任,政府再制定政策、法规以及资金方面积极支持,并对工作效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估。其二,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动员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妇女儿童联合会和共青团等组成的各种正式组织和由慈善机构、爱心志愿者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关怀制度或者是照顾他们的托管中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众传媒作为平台,宣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呼吁社会的关注,形成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社会舆论环境;再次,可以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捐款与结对帮扶等活动。其三,各级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个人开展扶贫济困及社会服务活动。另外,专业社工机构是为农村留守儿童等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重要载体,而民办社工机构又是其主力军,因此,要注重培育民办社工机构,可以简化注册程序,减免税收及提供政策优惠、财政扶持,为社工发展提供便利。
3.3提出并制定专门化的政策与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首先,社会工作要致力于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平等和公正。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反应诉求,倡导更多、更有效的专门化政策和制度的提出,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各方责任进行划分和规范,确保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健康、发展权利进行切实的明确的捍卫。
其次,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有两种渠道:一个是在职培训,一个是学历教育。在职培训主要是面向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者,由民政部门负责。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培养,想要成为专业人才,必须满足一些要求:第一,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各类高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引进的高素质、高品质的专业的、过硬的师资团队;也可以与西方先进的、专业的教育机构合作,借鉴优质经验对现有师资进行再教育。第二,加强专业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实验室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对此我们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第三,对于非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帮其联系与高校社工专业师生跟班,进行学习实践,或者定期将其派出参加各级社会工作师的培训并且进行资格考试;各地民政部门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社工专家、学者对热心于社工的志愿者进行培训,推进他们掌握最准确的社会工作知识以及关于实务的理论指导;也可以邀请模范社工人才进行讲座,分享经验。
3.4丰富救助内容,引入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
首先,以家庭、学校为重点。社会工作者要十分重视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的沟通和交流,要让其认识到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信息交流中心等类似机构的建立可以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沟通;另外,可以对其父母进行专业的指导,指导他们怎么尊重和关爱自己的留守儿女,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利用学校这个平台,把德育贯穿于思想品德课、班团活动以及其他的课程等整个学习过程中。
其次,倡导学校社会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最集中的地方是农村中小学,因此社会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在学校老师和非留守儿童的协助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一方面,可以为那些在心理和行为上有偏差的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特别档案,将其父母电话记录在内,方便及时联系;另一方面,利用学校资源组织“爱心书屋”、“亲情电话”与“手拉手,结对子”等各种教育活动,争取邀请孩子监护人到场参加;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有关安全、生理卫生和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知识宣传讲座。
此外,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救助方法。个案工作可以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调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从而达到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况。对于情节严重、问题较特殊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将两个以上具有共同需求或相似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开展互动性交流活动以达到帮助目的,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分类,然后按需分组。在社区工作中,社区照顾模式尤为突出,它是由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分担责任并且十分重视动员这些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由家庭、亲朋好友、邻居构成的非正规照顾者体系,鼓励其参与,联合正规的社会服务,共同支持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因此,在农村留守儿童密集的乡村可以设立专门的社工组织机构,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社工手段专门负责该村留守儿童相关的各项救助事务。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运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分析邵东县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2]廖益光.社会救助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
[3]盖倩.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社会工作研究——以A县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18.
[4]钟涨宝.农村社会工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36-137.
社会救助工作 篇10
一、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类社会风险将比以往更多。诸如伴随人类改变自然能力的增强, 人类改变社会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社会风险增强伴随社会进步共存。这个思想纬度由于偏于技术层面, 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更多的人注意。直到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人文阐释。吉登斯发挥了技术改变群体稳定程度的思路, 认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生态,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已经产生了具有全球性风险的改变。诸如透过技术革命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独大, 将会引发经济危机, 国际分工体系引发个别国家生态环境恶化等。以上贝尔的技术角度论述和吉登斯制度角度的论述, 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纬度。此后很多人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自己的理解, 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文化之纬。文化之纬的代表是拉什, 他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个体心理感知角度的阐释, 他认为风险感知是一个个人感受很强的话题, 不同人对风险的反应也不同, 进行风险社会研究需要重视不同文化背景研究, 不能单纯套用阶级结构模式。
风险社会探讨了技术因素对人群形态稳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深入到由群体特点变化带来的内部利益博弈模式路径改变的探讨。由于以上两个讨论涉及社会构成的结构和路径两个根本问题, 所以由此引发的诸多讨论, 涉及社会性质的判研, 颇具宏观意义, 对诸多社会学科都有借鉴意义。
二、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档案工作社会责任
(一) 电子档案安全———技术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我国档案工作目前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阶段, 由于是新事物, 在这个过程当中, 很多档案安全风险还没有被档案工作者意识到。此间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 按照风险社会技术纬度的理论, 如果引发群体事件, 他的传播速度将会更快, 范围将会更广, 危害也将更为严重。例如现在很多做假证的人, 竟然声称自己的证书能够在某某网站上找到, 或者更有甚者竟然声称能够在某某权威部门的网站上找到, 这些损害档案工作权威性的安全问题, 如果真的存在, 社会影响当会相当恶劣。由此也给档案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 服务意识———文化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按照社会变革理论, 是社会问题多发期。很多来查档的人本身就是抱着要用档案解决问题打官司的想法才来查档的, 他们的查档要求有的时间久远, 有的复杂烦乱, 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 档案工作者不理解查档人焦虑心态, 以另类的眼光来看来访者, 很容易本职工作没做好不说, 还容易反而和查档人发生冲突, 影响档案工作者的形象。按照风险社会理论文化学派的解释, 风险是个个人感受性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个人的风险图景, 如果我们不理解查档者的内心感受, 很容易触及他的甚至是他们的风险意识底线, 产生冲突甚至群体性冲突。
(三) 化解社会矛盾的管理价值———制度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档案的凭证价值, 有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制度是社会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按照这个说法, 人们求助档案查询, 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也将越发增多。查档要走什么程序、到哪查、查什么这不是非专业人士熟悉的。也正是如此, 档案工作协助管理的价值也体现了出来。在现代社会, 档案工作的价值不应该是仅仅坐等人来查档, 而必将扩展到主动服务管理, 服务社会需要的阶段。由此档案工作的管理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实现。
风险社会是一个新特征类型的社会, 他和以往社会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 这些需要档案工作者引起重视, 完善自身工作, 从而更好的地展现自身的价值。重视档案安全, 注重服务意识, 强调管理价值, 正是由于风险社会来临而增加了新的社会责任内涵于其中。
参考文献
[1] .黎妍晖.论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档案, 2012.05
社会救助工作 篇11
摘 要: 随着返乡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回乡之后的社会适应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通过对江西省泰和县T村返乡农民工的实地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群体中存在经济来源不稳定、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子女教育问题、文化娱乐方式单一等一系列社会适应困境。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从该农村社区文化背景出发,提出了以重建社区文化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挖掘、利用返乡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社区的资源,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社会适应的介入策略。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19-06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截止到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数将近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1.66亿人,在本地从业的农民工超1.03亿人,本地农民工人数较上年增长3.6%,已连续三年增长,这说明我国农民工回流现象明显增加。[1]回流的农民工即返乡农民工,是指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或永久回乡生活的农民工。他们如一群游弋的候鸟流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城市中之中他们被视为“外来者”,往往受到歧视,而返乡后又不能很好适应返乡后的生活。那么返回家乡后的农民工适应状况究竟如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能够为问题的解决做出何种努力,都是本次研究探讨的问题所在。
学界对于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考察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过程,以生命历程观把返乡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相串联,从而形成对其社会适应的整体把握。[2]另一方面是将返乡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划分为经济、社会、心理三个维度,考察返乡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回乡后的社会融入及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3]从时间维度、在微观层面考察返乡农民工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的适应状况,从而形成对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总体特征的认识。前者注重对个体的研究,有助于清晰地掌握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更多细节;后者从宏观的视角,整体把握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横向剖析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差异。
目前对农民工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研究相对较多,而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属于农民工社会工作研究的一部分,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有学者就农民工社会工作的具体领域和专业介入做出了提纲挈领的划分,将他们分为就业、教育、培训等具体领域和社会福利、社区服务、重点人群等不同方法和群体的介入模式。[4]其他研究则以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为主,包括以工人社区为工作模式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强调社会工作赋权的重要性;[5]以家庭工作、政策引导、社区及企业三者共同支持为介入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工作支持研究,强调社会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作用;[6]以制度内动态服务取代西方静态服务模式的城市农民工社会工作新模式研究;[7]以经济、社交、心理三个适应方面为介入点,讨论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介入的价值与途径的研究,强调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社会工作教育与综合专业方法的运用;[8]以增权理论为指导的强调政府建构符合农民工切实政策需求框架的农民工社会政策研究;[9]以综合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研究;[10]以社会工作增进农民工社会功能并扮演多种服务角色为主题的研究。[11]由此可见,对于农民工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和城市社会融入,这与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环境必然相关,也与宏观的治理背景相关。这部分研究有着强烈的城市中心色彩,把农民工社会工作的介入同城市发展密切相连,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民工的主体性。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立足农村社区的农民工社会工作研究。包括以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价值认同介入为主题的研究,强调身处乡村的农民工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恢复正确的自我认同;[12]以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为主题的研究,强调综合方法的运用使返乡农民工摆脱困境;[13]同时也有基于缺乏视角下的提高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14]可见,对于返乡农民工社会工作的研究,是以农村社区为主要场域从多方面帮助返乡农民工个体摆脱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但多在现代性思维的指导下强调返乡农民工的不足与劣势。总体来说,返乡农民工社会工作研究不仅要联系城市社会工作,还要注重运用农村社区与返乡农民工个体所具有的优势和资源 。
二、T村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现状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调查地点为江西省泰和县T村,文中的资料主要来自于2014年4月在T村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的深入访谈。期间共访谈返乡农民工13人,男性10人,女性3人。依照信息强度,本文选取了6个访谈对象作为深入分析的案例,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T村返乡农民工存有四种社会适应问题。
(一)经济来源不稳定
通过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回乡之后收入来源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没有固定工作和农业收入不高。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后不能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他们往往通过在村里打零工的方式获得经济来源,这与他们在城里相比落差明显。同时,未能获得固定收入也与他们缺乏农业劳动技能、乐于享受舒适生活相关。
案例1
Lzm,28岁,男,返乡前在广东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回乡期间帮助父母种地。在谈到回乡的收入时,他说:“在家中种田,毛收入5亩地是一万五。在外打工的话,两夫妻一年能收入四万左右。在家种田很辛苦,在外打工赚得多。父母老了他们还会种田,自己也不会种田,不知道怎么种。打工的收入还是比种田的高。”
案例2
Lsb,24岁,男,返乡前在广东从事服务业的管理工作。谈到自己回乡的工作时,他说:“在家工作主要是帮人家做建筑,刚开始也学习、工作了三年,现在主要是砌砖和粉刷墙的活,工资是100块钱一天,还是比较低的。这个工作也不固定,现在是和一个村里面的老板包工做活。回家后也会种田,自己家里还有4亩田,因为小时候种过田,所以回来后就学得很快。现在种得少一些也不会累,但是怎么说农活还是累,谁也不愿意种田,可在家里面也没有办法。”endprint
可以看出返乡农民工离开城市,他们熟悉的谋生手段便失去了用武之地,种田只是他们的权宜之计。经营农业收益较低,农村缺乏非农就业机会是经济来源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主观方面来说,返乡农民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未适应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变,导致了他们经济来源不稳定。
(二)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社会支持系统,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返乡农民工虽然回到家乡,但是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依然缺乏。因为他们在打工时形成的社会关系不能在空间上转移,而家乡原有的社会关系可能生疏,不能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在城市生活中业缘交往圈的消失成为返乡农民工情感支持缺失的一个方面。
案例3
Lll,29岁,男,回乡后一边帮着亲戚做油漆活,一边在家里种地。回家后他依然怀念一起打工的工友:“自己一直做的是家具厂的工作,交朋友交到现在手机里只存了一个人的号码,那是我在湖南的一个厂子里干活时遇到的一个朋友。当时和他吃了许多苦,他也给了我许多支援。与他认识是因为一次分货时打架,后来我们一起打工七、八年,有福同享一起吃苦。最困难的时候,两个人流浪用五毛钱买了一双筷子。这个朋友交的很值,现在还有时联系,但是比较少了。”当问到家中有没有类似的朋友时,他说:“家里面也有着这样的朋友,但是当时打工回来也是同学间聚会一下,工作中也有朋友,但都是工作方面交的朋友。”
来自家庭亲人、邻里挚友的支持是他们外出打工的动力和依靠,而回到家乡未能很好地建构、延续这样的支持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尤其是精神心理层面带来影响,使他们心理上或停留于过去的打工经历或焦虑于未来生计。多次“打工—返乡”的经历造成返乡农民工生活时空的多次变换,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零碎而不确定。
(三)子女教育问题
返乡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也存在适应问题。外出打工时子女多由家中长辈照料,可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回乡后并不能给子女在学习上过多帮助。他们通过打工经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农村当中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T村与另外一个村共用一个小学,而初中和高中则需要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就读。在这样的环境下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父母教育角色的缺失和教育能力的不足。
案例4
Yns,女,37岁,在广东打工10年后回家务农。在谈到子女的教育问题时,说道:“自己虽然赶上了好时代,但是也没有读到书,出去了就发现还是有文化好,一般的普通员工挣不了多少钱。儿子在家里淘气,想着不能不让他读书就回来了,初中的知识自己也帮不了他。他也喜欢看书,集上有卖书的他就蹲在那里不走了,看的都是一些小说之类的,学习上面的书他也没看多少。现在就是回来管他,想让他上高中。他要读就会供他读,但就看他自己知不知道要读书了。”
案例5
Hns,女,44岁,2006年后一直在外打工,因办理手续返乡。谈及教育时她说道:“家里面有三个女孩,老大、老二上了大学,老三高中毕业就结婚了。老二现在在武汉,在准备考研究生。因为她去招聘发现还是没有好工作,就准备读个研究生。她还准备考会计师和教师证。也不知道这个研究生好不好考,最近她很忙又是带家教又是要考试的。自己现在没有牵挂,就是担心老二的前途。现在自己还能干得动,就想着能帮一把她们就再帮一把。她们的事情自己也不明白,但是会支持她们的选择。”
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关心和陪伴,在陪伴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教育子女基本生活常识,也要关注子女个体发展的诉求。而返乡农民工对于教育比较注重结果,如能不能考取高中、考上大学,忽视了子女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比两个案例可以发现,返乡农民工在子女未成年时焦急于子女的学业,并尽可能为子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在子女成年之后父母又会表现出更多的宽容性,乐于支持子女的选择,表现出了返乡农民工对待子女教育的被动性和无力感。
(四)文化娱乐方式单一
返乡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单一,具体体现为村中公共文化空间缺乏和代际间交流较少。T村由于缺乏活动场所,返乡农民工只能在村委会旁的一间小卖部中进行夜间娱乐活动,而形式则以打牌、观看电视节目、谈天为主。村委会也有小型的阅览室,但几乎没有人去阅读。回到家中,也多是观看电视节目,少有互相之间的串门拜访。同时根据观察,村中的年轻人也很少与年长的村民交流,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之间很难有共同语言。
案例6
Lxd,38岁,男,在广东和上海一共打工12年后回乡务农。谈到回村后的生活时他说:“与村里其他人的关系都还好,现在村里也是一个一个地生活,和邻居的关系也不错。晚上回来就是看看电视,或者去商店里和他们打牌,自己喜欢打牌,也没有其他事可以做。”
返乡农民工返乡后娱乐文化单一,不仅是由于村中的公共文化空间不足,同时也是受到消费主义文化影响。返乡农民工在农村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却缺少娱乐设施,容易产生越轨行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返乡农民工不关心村中公共事务,使村庄整合力下降。返乡农民工原本就长期在外,回乡后又不能通过闲暇生活融入村庄,那么在社区的适应方面则会产生消极影响,造成返乡农民工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
三、以重建社区文化为目标的介入策略
农村社区是返乡农民工生活的主要场域,也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具体实务的天然平台。依照张和清以社区为本的观点,农村社区作为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的世界,正好处于个人 、家庭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在潜移默化中形塑个人、家庭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与此同时,个人能动性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社区氛围乃至自然社会环境。[15]具体到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当中,以社区建设为主的社会工作既要保持稳定也要一定程度的革新,[16]不仅要尊重返乡农民工所生活社区的传统,也要依照社会发展的潮流作出改变。
(一)现实背景endprint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指出,城镇化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体现了中央在观念上对于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保留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转变。[17]这样的顶层设计为实现以社区文化重建为目标的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宏观话语支持。与此同时,T村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历史文化悠久,且作为宗族性村落,存在实践中的宗族活动仪式——上灯。该仪式作为本地宗族传承的宗族活动,强力整合了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T村宗族祠堂保护完整,本地村民善学能工、文化底蕴深厚,又多具备木匠技艺。本村居民和当地政府部门也正在为宗族祠堂申请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这一系列本地文化传统资源不但为加强本村村民的联系提供了纽带,[18]也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切入点。①
(二)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范式,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其基本信念包括:(1)优势,案主本身具有的潜能包括体验、天赋、社区资源等内容;(2)赋权,即探求人们和社区内部的力量,为家庭、机构、社区资源的连接提供机会,让案主远离自己的思维定式;(3)抗逆力,即个人自我纠正取向,是弯曲而不折断或弯曲之时可以反弹的能力;(4)成员资格,即一种身份参与权力;(5)悬置怀疑,即悬置对案主的怀疑,从信任案主的角度去建构一种新型的专业关系。[19]总之,社会工作中的优势视角强调在看问题时应关注案主的优势和能力,强调每个个人、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主张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案主优势和潜在能力的挖掘方面,要特别强调与案主之间的平等、合作和互助关系。
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场域是农村社区,他们不可能过多借助于外界帮助来实现社会适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返乡农民工自身、家庭、社区来寻找适于问题解决的资源。优势视角关注返乡农民工所能够拥有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激发潜能的方式实现其返乡后的社会适应。
(三)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之中,对于返乡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需要从他们此刻所处的环境中认识,注意综合方法的运用。以社区文化重建为目标,在其具体介入过程中,则可分别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中的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
1.以改善返乡农民工经济问题为主的个案工作
在重建社区文化的目标下,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个案工作,应当聚焦农民工个体。个案层面的介入需要引导返乡农民工将目光聚焦于当下,通过运用优势视角挖掘返乡农民工身上的潜力和过去工作的有益经历,增强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改变对现有生活的态度,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农业生产或通过就近就业等方式实现多元增收,从而解决返乡农民工生活来源的问题。可行的步骤有三步。首先,社会工作者调查返乡农民工现有经济水平并分析原因,了解的内容包括目前的经济条件、以往工作经历、今后工作需求等。其次,将具有相近工作经历以及需求的个案分类,根据返乡农民工掌握技能的高低以及经验,联系附近的工厂。最后,对需要提高工作技能的个案,帮助联系附近职业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对有意愿从事农业的个案,联系村委提供农资等帮助,对于有意愿开展个体经营的个案,联系上级政府部门提供费用减免等优惠条件。
2.以提供社会支持、改善子女教育为主的小组工作
在返乡农民工群体之间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并改善子女教育问题。T村外出打工者以家具制作为主,回乡后又多种烟草。社会工作者从实际需要出发,可以成立家具技能交流小组、种烟互助小组、宗族文化资料整理小组、妇女互助小组、留守子女教育关爱小组等。一方面,以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的内容作为小组活动的内容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另一方面,由于小组互动的实际性在改善返乡农民工社会支持、子女教育的同时,还能为解决其生产问题提供帮助。将以互助交流、文化资料整理为主的小组作为凝聚返乡农民工社区意识、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提供社会支持、建设社区文化的载体,可解决返乡农民工社会支持缺乏问题。开展留守子女教育关爱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从父母和子女两方面入手,不仅要引导父母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亲子互动,还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坚强的人生价值观,并通过辅导的方式增强其学习能力。在小组工作中,主要是发挥返乡农民工自助互助能力,并以此建设互助团结的社区文化。
3.以改善返乡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为主的社区工作
在社区工作的介入层面中,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村中传统资源,包括以祠堂为核心的物质设施资源以及以传统仪式为主的宗族文化资源。社会工作者借助以上资源,可以用开展社区庆典和社区晚会的文化活动形式丰富返乡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考虑成本和时间等因素,社区庆典内容应当以宗族文化为主。以上灯仪式为例,将该仪式作为社区庆典,以宴会的形式在祠堂中举行,邀请相关嘉宾参加。这不仅能增加活动的吸引力,也加强了效果,丰富了返乡农民工的生活。在庆典的组织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充分依靠村中宗族文化精英,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发挥其协助作用。同时,可在村委会院中举办社区晚会,其形式可以包括老少联欢晚会、节日纪念晚会等,社会工作者此时要积极动员返乡农民工走出家门,参与晚会,和村民互动联谊。不论是社区庆典还是社区晚会,社会工作者都应从本社区的优势资源入手,使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更符合本村实际,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改善返乡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
四、小结
返乡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返乡农民工的队伍会不断壮大。他们的社会适应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通过对江西省泰和县T村返乡农民工的实地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存在经济来源不稳定、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子女教育问题、娱乐文化方式单一的社会适应现状。
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注重从案主自身发掘潜能,促进问题的解决。经过分析发现,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可以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从返乡农民工生活的社区入手,联系返乡农民工个体、家庭和农村社区,以重建社区文化为目标,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化解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中的问题,组织返乡农民工返乡后的生活,挖掘和利用返乡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社区的文化资源,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社会适应。在此,社会工作者必须澄清角色并谨慎遵守专业价值,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同时,应当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关注。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化解不仅需要返乡农民工自身和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民政机关、社会组织等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的资源支持和有效合作。endprint
①这里指泰和县宗族村落中的宗族“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既合乎传统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组织结构形式”,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空间。例如,宗族祠堂的保护既有村民的主观意愿,也有政府的客观支持,这不仅保护了文化古迹,也为专业社工的介入提供路径。关于该地区文化传统及其变化参见钱行、谢维杨的《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http;//www.gov.cn/xinwen/2014-05-12/content_2577889.htm.
[2]张世勇. 返乡农民工研究:一个生命历程的视角[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3]袁松, 余彪, 阳云云. 农民工返乡的生命历程——以湖北沟村为表述对象[J]. 青年研究, 2009(4): 1-11.
[4]关信平 .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需要、内容及主要领域[J]. 学习与实践, 2010(4): 91-99.
[5]王海洋.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工作介入——以D市为例[J]. 社会工作, 2012(5): 42-46.
[6]唐鸿铃, 齐芳.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工作支持研究[J]. 社会工作, 2012(11): 77-79.
[7]童敏. 制度语境下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的新视角——从静态直接服务到动态关系服务[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11-17.
[8]王俊恒. 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6): 144-147.
[9]顾江霞. 农民工社会工作的政策框架探析——基于增权的视角[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65-71.
[10]彭惠青, 李佳蔓.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就业服务的途径和策略[J]. 科技创业月刊, 2014(5): 129-131.
[11]李真, 李涛, 刘倩. 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功能与角色[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18-27.
[12] 陆阳. 浅析社会工作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介入——以重庆市铜梁县A村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0(7): 109-113.
[13] 陈家家. 社会工作对返乡农民工的介入[J]. 河南农业, 2009(15): 59.
[14] 方红日. 社会工作视野下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与就业能力[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8): 41-42.
[15] 张和清.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 [J].思想战线,2011(4):38-39.
[16]方萍. 社区建设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J]. 社会工作, 2013(4): 55-61.
[17] 马光远.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J]. 经济导刊, 2013(12): 89-90.
[18] 钱行,谢维杨.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02-304.
[19]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2007:202-204.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工作 篇12
一、社会工作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社会工作是科学和艺术的混合体, 揉合了科学与艺术的特质。更贴切地形容, 社会工作可以说是在方法上科学化, 在态度上艺术化 (Skidmore, Thackeray, &Farley, 2000) ;又或者是一门应用人际关系科学的艺术 (Bowers, 1972) 。
科学的特色是强调客观性, 追求以事实验证建立知识。作为科学, 社会工作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包括取自心理学, 有关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知识;取自社会学, 有关社会结构与运作的知识;最重要的是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概念与理论。由于社会工作关系被定位为交往技巧的理论基础, 所以应当把社会工作关系归纳在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内。同时, 社会工作关系的理论, 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工作的信念影响。
艺术的特色是重视主观性, 全凭个人直觉与感受作判断。作为艺术, 社会工作有一套完整的信念。这套信念没有科学根据, 不能以客观事实验证它的对与错, 但它是社会工作的道德标准和方向;同时, 亦为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方法提供取向。在「艺术」的范畴内, 需要讨论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观, 和与服务对象交往的原则。
社会工作的交往技巧, 是社会工作知识与信念的结晶品。我们可以下图表示三者的关系:
由于社会工作技巧建基于知识和信念, 所以它既有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但同时亦有信念的主观性和直觉性。社会工作者不但要认识社会工作的知识, 还要能认同社会工作的信念, 和充份利用自己的直觉和感受。
而和谐社会建设要实现和谐地来处理矛盾, 需要矛盾的各方采取积极的对话和沟通的行为, 这正是科学和艺术的混合的社会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教育联会对社会工作的目标有以下的界定:
作为一个专业, 社会工作致力于促进人类的福祉, 减轻贫穷, 协助人类避免遭受压逼。社会工作获得公众及机构授权, 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专业。因应社会工作所关注的范畴, 这门专业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下运作, 并有以下的四个目标:
1、透过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完成任务, 预防和纾缓不幸, 及运用资源。最终目标是要提升、补救、维持及促进他们的正常功能。
2、透过策划、制订、推行社会政策、服务、资源运用及程序活动, 满足人的需要和支持个人潜能的发展。
3、透过组织或行政层面去倡导社会或政治行动, 促使制订适当的政策, 提供服务、资源和程序活动, 以协助处于危机的组别充权, 并提升社会公义和经济上的公平对待。
4、发展并测试与上述目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美国的国家社会工作者专业协会, 对社会工作的使命则有以下的解释:
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宗旨是促进人类的福祉, 协助所有人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 尤其是着重协助那些弱小无助、受压逼和处于贫穷的人充权。社会工作的由来已久的特质, 是把焦点集中于个人在社会中的福祉, 和社会整体的福祉。社会工作着重的, 是所有造成、引致及响应生活中的问题的环境因素。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努力去促进社会公义及社会转变。他/她能体察不同文化和族群的差异, 并致力于消除歧视、压逼、贫穷、及其它种种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社会工作的活动包括直接提供服务、组织社区、督导、咨询、行政、倡导、社会及政治行动、政策制订及执行、教育、调查和检讨。社会工作者寻求提升人的潜能以响应他们自己的需要;同时, 亦促进组织、社区及其它社会建制对个人的需要和社会问题作出响应。
总的来说,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和其环境, 就着人与环境的运作, 及二者的配合, 补救其不足, 预防问题的产生, 及提升其功能, 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从社会工作的目标可以看出, 社会工作更注重从实践中创造和谐, 这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Malcolm Stuart Payne, 《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5年。
[2]宋林飞、朱力:《社会工作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年。
【社会救助工作】推荐阅读: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10-15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11-05
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计划07-22
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解说词07-08
某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9-01
社会力量救助07-17
社会医疗救助08-10
照护社会救助06-18
社会救助改革09-18
社会救助权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