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救助

2024-06-26

事故救助(精选4篇)

事故救助 篇1

10月, 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发布《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对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作出了规范, 并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以下简称“救助基金”) 是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 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的一项新制度, 是两年前出台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 (以下简称“交强险”) 制度的补充, 本次出台被怀有急迫心情的人士称作“千呼万唤始出来”。

《办法》规定, 救助基金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 特殊情况下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由医疗机构书面说明理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 应当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

七个路径

《办法》明确, 救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按交强险保险费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

提取比例由财政部会同保监会根据上一年度救助基金的收支情况,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省级人民政府则在幅度范围内确定本地区具体提取比例。

此外, 救助基金的其他资金来源还包括地方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救助基金孳息;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以及社会捐款和其他资金。

和2006年出台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的五大来源相比, 此次《办法》增加了财政补助和社会捐款两项资金来源。

运用规则

《办法》对基金的运用规则进行了明确, 当发生下述情形时, 救助基金垫付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和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当需要救助基金垫付费用时, 首先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在抢救受害人结束后, 对尚未结算的抢救费用, 可以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垫付申请, 并提供有关抢救费用的证明材料。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接到通知和材料之后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将费用划入医疗机构账户。对不符合垫付要求的, 不予垫付, 并向医疗机构说明理由。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 包括人员费用、办公费用、追偿费用、委托代理费用等,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由同级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予以安排, 不得在救助基金中列支。

《办法》还规定,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 应当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有关单位、受害人或者其继承人有义务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进行追偿。

但是, 救助基金垫付的资金额度缺乏明确条文, 尚未规定救助基金的提取比例。只是简单规定, 每年3月1日前, 财政部会同保监会根据上一年度救助基金的收支情况,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 确定当年从交强险保费收入提取救助基金的比例幅度。

事故救助 篇2

新化县交通安全委员会领导:

我是吴圣如,男,45岁,新化县维山乡青树村村民。我于2011年8月14日驾驶二轮摩托车至新化县烟草公司前的主干道上时,被曾游(男,1975年2月18日出生,新化县公安局临时工)驾驶的小车刮翻,造成我和我儿子吴承恩受伤,经鉴定,我已构成交通事故9级残,新化县人民法院已对这次交通事故做出了终审判决,但我和我儿子吴承恩治疗所花费用远远超过赔偿金。现我病情又复发,必须再次手术,因疗伤而欠债的我又无钱手术。故特此报告前来,请求县交通安全员会领导在交通事故社会救济基金中救济贰万元为感!

报告人:吴圣如

事故救助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交通事故事件时有发生。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高于普通公路。因此,研究并建立高速公路交通紧急救援系统,对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预防二次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发达国家在交通事故救援体系、救援网络建设、救援方案决策及急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形成由简单的路面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发展到由多个部门参与的陆上、空中联合协作的立体救援体系。我国在紧急救助工作上的研究刚开始起步,基本实现了“120”与“110”、“122”三者之间信息传递、现场救援和救援转运的协调机制。然而,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路网建设规模基本完成,紧急救援又有了新的功能需求,如何针对整个高速公路路网,对现场的公安、交警、消防和救护资源进行指挥控制,这就需要建立紧急救援信息平台,实现共享各种资源、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帮助处警调度员选择最佳的资源,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的反应。以达到实施救援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极大提高紧急救援的效率。本文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助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案。

2 救助资源数据库模型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助资源数据库以集中的数据平台为主体,建立标准数据接口,实时从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经营者、交通警察、环卫、相关救援组织、医疗、消防等与公路紧急事件相关的部门得到即时数据,并指导这些部门处理应急事件。具体包括:医疗系统资源库、执法系统资源库、高发司系统资源库、消防系统资源库和其它系统资源库,它们分别存储救援所需的救助资源的单位名称、地址、单位网址、电话、传真、通用车辆种类和数量、专用救助车种类和数量、救助人数量等医疗救助资源。救助资源数据库含盖的范围如图1.1。

救助资源数据库还要包含各高速路、高速路入口及路网的基本信息。

资源数据库是联系基础数据库单元与专题应用、模型的桥梁,它储存专题评价、指挥模型所必需的输入输出数据,其功能是根据紧急救助指挥的需要从资源数据库单元中提取资源数据并转换成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格式,最后将模型的输入作为中间结果存入一定的数据库结构中以备查询、检索和调用。专题分析生成的专题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还要求“还原”到专题数据库中,以供其它系统调用。专题数据库的结构、建库技术与基本数据库相同,其数据源主要从基础数据库取。资源数据库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助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最优资源分配与最优路径选择模型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助系统的目标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交通事故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处理的方式很多,系统需要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处理方式)使救助效率达到最高,不仅仅是要求路径长度最短或是时间最少,而是一个综合考虑的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助资源(人物力,财力等)的有限性,人的生命,财产损失,救助资源费用,路线长短,交通拥挤,时间长短等。因此,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助效率最优既要考虑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度,还要考虑寻求最优的路径使救助车辆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到达事故现场,从一个事故救助点到达事故点路径最优但这个救助点不一定有足够的救助资源,而一个救助点有足够的救助资源其到达事故点的路径也不一定是最优的,因此模型的建立应该综合多方面的内容来考虑使救助效率达到最优。本模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考虑。

(1)必须明确整个高速公路路网救助点的数量,每个救助点有多少种救助设备,每种救助设备的数量。这样才能在发生事故时根据救助需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2)资源的调配可以从一个救助点调配资源也可以从不同的救助点调配资源,但必须满足事故点的资源需求。(3)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确定所有救援点与事故点对应路径的权值,权值越小对应的路径最优也就是说资源分配最合理同时从救助点到事故点的救助时间最少。(4)找出既能够满足救助资源需求又能够使救助时间最少的救助调度方案。根据以上考虑的因素,以整个高速公路的交通路网作为建立事故救助模型的平台,在高速公路交通路网分析中,每个救助点、高速公路入口和事故点可以抽象为一个节点对象,两节点之间的路线定为一条弧线段。

假定:给定路网G(V,E),节点V和弧段集E,且定义:(1)应急救助点集L,点l∈L可提供ml辆救助车辆;(2)事故点集F,点f∈F需要nf辆救助车辆;(3)wiv表示路网G中从点vi到点vj(vi∈L,vj∈V)的相应权值之和(这个权值要考虑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4)xlf表示从点l∈L到点f∈F派出的救助车辆最优资源分配与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如式(1):

在模型(1)中事故救助只与救助车的数量以及路径的权值有关系,其中:

救助点派出到事故点的救助车的数目应该与事故点对救助车辆的需求数相吻合。

救助点派出到事故点的救助车的数目不应该超过救助点总的救助车数。

在模型求解时,采用经典的Dijkstra算法求解。Dijkstra算法是图论学中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算法。Dijkstra算法建立在抽象的网络模型上,把道路抽象为网络中的边,以边的权值来表示与道路相关的参数,算法确定了赋权网络中从某点到所有其它结点的具有最小权的路径。权的含义是广泛的,可以表示距离、数量、费用、时间等等。通常把两点之间的最小权称为两点之间的距离(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中的物理长度的概念),而把相应的问题概括为最短路径问题的表达。

4 救助方案的实现

在救助方案生成时,我们考虑将交通事故分成不同等级,将高速公路事故性质等级分为四级:(1)双向交通中断的事故:使整个高速公路双向交通中断,人员伤亡严重;(2)一幅半交通中断的事故:使高速公路一幅半交通中断,人员伤亡严重;(3)一幅交通中断的事故:使高速公路一幅交通中断,人员轻微伤亡;(4)半幅交通中断的事故:使高速公路半幅交通中断,人员无伤亡。

可以根据事故的具体严重程度,设立资源的需求两,在生成方案时,根据事故等级的需求按照救助模型进行资源分配和路径选择。实现流程如图2。

在软件系统实现时,数据库系统采用MS SQL SERVER,开发工具采用微软公司的VisualBasic6.0+MAPX。

结论。通过分析现阶段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的发展及资源需求,建立了高速公路紧急救援资源模型、救助方案生成模型,实现了救助方案生成的流程。采用数据库及GIS技术使高速公路资源实现共享,建立起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信息平台及各部门的联动机制,使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交通事故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

参考文献

[1]Asset Oriented Modeling(AOM)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事故救助 篇4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社会救助基金 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7.050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于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该套法律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地区立法并予以实施,它是对汽车责任险的强制补充。在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也明确了要设立这一基金并提及其设立的重要性,希望对我国交通法律予以丰富的同时,也做到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关怀与保护。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法的立法运行现状

我国除在2004所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首次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外,还在本法案的第75条规定了基金垫付责任的3种情形,并同时在第98条中规定了救助基金的资金来源途径。再配合2006年国务院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对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制、资金来源途径、提取比例、垫付范围以及费用支给时间限定等等事项的法律性完善。

所以从已明确的法律规范内容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搭建起道路交通事故的社会救助基金法律框架,但实际上关于运行这一法案的管理实施主体机构依旧还相对模糊,这导致了社会救助基金的实际运行管理办法并没有同步出台,对我国的相关法律法案发展推进极为不利。2008年以后,全国各地区开始逐渐实行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的暂行办法,希望明确该管理机构的构建形式与建设方法、基金来源、追偿代位等内容。

二、道理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法律的相关完善思考

基于我国目前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法律的管理模式及机构相对欠缺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以社会法律及各项体制完善的角度来谈一谈完善这一法律法规的相关对策思考。

(一)拓宽资金来源途径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第25条就规定了其资源主要有4种基本来源途径:从强制保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未办理强制保险车辆的罚款、社会救助基金、社会捐赠。但仅仅依靠这4个资金渠道也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拓宽资金来源途径确实也是近年来业界必须思考和谨慎对待的问题。

1.可以从交通违法罚款中提取相应的份额。就目前来看,由交通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交通事故依然是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最大阻碍。所以应该从交通违法者的罚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份额纳入到社会救助基金中,不但能够拓展其救助基金的来源渠道,也能树立端正的社会主义基本理念。

2.可以从燃油税中提取一定比例份额纳入到社会救助基金中,这种资金来源是相对稳定可靠且便利的。因为缴纳燃油税是机动车必然要付出的一部分成本,当机动车行驶时间越长后,它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就越高,所以应该按照机动车行驶距离的长度来提取相应比例的燃油税,这样能够较大程度确保投保人因为增加成本而适当减少驾驶,进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

3.要优化社会救助基金的初始资金来源。因为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基金来源渠道还是存在过于狭窄的问题,所以应该建议将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的营业税返还给社会作为救助基金。另外按照暂行办法中的第4条规定,也要扩大市政府的预算安排、并依据法律收取小汽车号牌的选号费和交通事故责任方的赔偿费用,包括社会救助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等。总而言之,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这一方面,一定要做到合理界定,确保该渠道始终保持流通与足够宽阔。

(二)做到“两个规范”

1.规范社会救助基金运作模式:根据我国《财团法人汽车交通事故特别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中的第7条规定,对于特别补偿基金的运用除了在支付其业务所必须支付的费用之外,还应当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经营,它主要包括了存放于银行、购买国家国库券、金融债券、转让定期存单以及购置不动产等等,另外还有投资一些国家财政部所批准的特别补偿基金项目。以上这些基金运作模式对于规范社会救助基金机制、实现特别补偿基金的保值增值都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认为该救助基金的运作模式还应该适当拓宽范围,多考虑从平衡资金流动性与安全性所衍生出的各种问题,实现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用的进一步合理化,主要有3点:一是针对具有高流动性的资金部分,建议该部分应该以现金或是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二是针对具有相当流动性的部分,该部分建议投入到货币市场中,主要用于对资金的短期拆借,同时将其作为银行可转让的大额存单存在;三是指具有中长期可用于储蓄和投资的部分,这部分基金可以作为定期存款、国债券或者股票证券存在与市场中,它也应该成为国家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增值保值的关键部分。

2.规范社会救助基金救助程序:考虑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案中并未赋予交通事故受害人在社会救助基金方面的直接请求权,而是仅仅将“垫付通知书”作为启动其救援基金补偿程序的必要条件,所以实际上这一标准在裁量权赋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它并不利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生命财产及其合法权益,应当首先确认并赋予他们有效的基金直接请求权,同时对他们的申请救援程序加以法律规范,在出示本人身份、经济状况、交通事故伤残状况的基础上,配合有效证明文件再经相关保险公司调查核实后才能在民政部门审查生效,最后再由保险公司支付交通事故补偿。

(三)明确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基本救助条件

相对于台湾地区的《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我国大陆地区的相关救助基金立法规定还是稍显简陋,所以目前有必要对它的基本救助条件进行改进式的梳理和重新界定。

就以社会救助基金的救助情形为例,它就应该被划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保险人无给付义务。该种状况还要分为两类:肇事机动车无法查明状况和肇事机动车非被保险车辆状况。如果是前者这样的肇事机动车无法查明状况,且该车辆已经投保第三者机动车责任强制险,那么就说明保险公司是存在责任转嫁嫌疑的,所以本文认为应该将将其确定为肇事机动车无法查明,而并不是肇事机动车逃逸。如果是肇事机动车非被保险车辆,则要遵循《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法规中的第24条“肇事机动车没有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交强险”为该社会救助基金中的一种救助形式。所以这一规定就自然排除了某些保险期间到期后未续保的肇事机动车,此时社会救助基金就会对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救助,改变受害人在肇事事故中较为被动的地位。

2.保险人没有支付能力。如果肇事责任机动车保险人的保险公司丧失支付能力,进而无法面对从赔偿义务人处获取相关的损失赔偿,即保险公司破产倒闭的状况,就应该将这一部分肇事事故赔偿列入到社会救助基金的救助范畴内,通过社会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同时也弥补在法律这一层面所存在的纰漏。

(四)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相关代位追偿权利

这一点主要是避免受害人在事故赔偿中获得双重赔偿,从而确保侵权责任人所承担的损失赔偿与基金财务保持收支平衡关系。同样在我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第24条中就规定,如果社会以救助基金的形式先行垫付了受害人的人身伤亡损失(医疗费用、丧葬费用等),那么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是有权利向肇事责任人追偿的,这就是法理上的代位追偿权,它是一种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转移。本文认为,关于代位赔偿权这一法律规定在我国还不够完善,所以有必要围绕它对以下3点问题进行相关完善优化。

1.追偿对象。虽然在保险条例的第24条中明确指定了代位追偿对象是道路交通事故主要责任人,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这一规定却显得非常狭窄,这就使得某些情况下该救助基金的代位追偿权是无法有效行使的。所以就追偿对象这一方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并完善对该权利的管理办法。

如果肇事机动车没有投保第三者责任交强险,应该继续向交通事故主要责任人追偿,而且该责任人的范畴也要扩大,将无权使用人也列入到追偿对象范围内。

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出现肇事机动车逃逸现象,则要在查明肇事车辆是否投保后,以保险公司作为追偿对象。如果是未投保车辆,则还是要继续追查交通事故责任人。

如果肇事机动车已经投保,但是追偿对象不具备支付能力,则要由社会救助基金向保险人的破产管理人追偿保险保障基金,以补偿受害人损失。

2.追偿范围。在交通事故发生以后,救助基金要求在补偿受害人之后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而对受害人补偿所产生的利息,以及调查肇事逃逸案件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也应该向事故责任人追偿,但实际上这一规定在不同国家地区也是不同的。以德国为例,他们在本国的《汽车保有人强制保险法》中对该要求是持支持态度的,事故责任人应该补偿受害人及救助基金机构所付出的一切费用。但在我国台湾地区则持相反态度,他们认为事故责任人在肇事之后所补偿的范围应该转移给社会救助基金,而事故责任人所要补偿的范围应该是固定的。本文认为社会救助基金机构在补偿时起所产生的利息应该一并向事故责任人及其保险人进行申请,这样的做法是合理的,它一方面能够起到稳定基金财务运作的作用,也符合社会公平原则。

3.对追偿权利的落实保障。考虑到事故责任人的赔偿能力并不明确,所以按照《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中的第39条,应该启用特别补偿基金,吊销事故责任人的驾照并停止其办理车辆异动。这是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条例要求。本文认为它是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借鉴的,因为在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中就应该规定交通责任人在偿还全部补偿金额之前,应当通知其并执行驾驶执照等相关证件的吊销,同时也停止其办理任何车辆过户手续,这样对明确事故责任人,保障社会救助基金代位追偿权的落实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总结

上一篇:FTTH模式下一篇:现代农业科技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