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途径

2024-06-18

营造途径(共10篇)

营造途径 篇1

摘要: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室内景观设计的观赏、空间界定、生态性等功能,进而结合当前我国室内景观设计实际对室内景观设计常用的直接引入法和借景引入法进行了分别剖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室内景观设计,营造途径,功能,手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和装修等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建筑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室内景观设计对于建筑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等方面的影响十分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室内景观设计质量要求也不断加强。做好室内景观设计,能够让人们在室内与自然亲近接触,能够让人们追求一种自然平衡的心态,能够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放松,能够让人们在室内空间中得到更好的休息。因此,做好是厄内景观设计,并探究营造途径非常重要,需要引起设计师们的关注和注意。

一、室内景观设计的功能

1、观赏装饰功能

之所以进行室内景观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设计赋予室内景观环境以更强的观赏性,并且通过相应的装饰来将自然气息融入到室内环境中,使室内环境更加赏心悦目,可以说观赏装饰功能是室内景观设计核心功能。设计者可以使用外界自然事物来对室内进行设计和装饰,提高室内的自然感,并给人营造出较强的室内空间氛围。通过室内景观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室内空间格局,再利用相应的色彩变幻和搭配,给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就是植物,尤其是绿植,常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是室内景观设计所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除了绿植还可以在室内合适的位置放置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花草树木、盆栽或者石景,各种自然景致相映成趣。但是要注意装饰的色彩的搭配性与和谐性,确保室内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元素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在进行室内景观设计时,一定要首先分析建筑使用者的个体差异,对其情感、心理、背景、工作等作出全面的了解后,再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使用者的植被,并合理搭配装饰的色彩和形态。比如对于一些大型的商超,再对其内部进行装饰时大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群,往往会在建筑门口或者其他显眼的位置摆放一些引人注目的植物或者是装饰品,且它们的颜色大多是较为鲜艳的亮色,或者造型奇特,容易吸引人眼球,这也是很多商家招来客户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但是教室、医院、阅览室等的室内装饰颜色大多比较低调,为了避免分散人们注意,植物色彩较为浅显,烘托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2、界定空间功能

很多设计者再进行室内景观设计时都会利用颜色、植物摆放位置和距离等来人为地将室内空间进行划分,以营造出室内景观不同特性,以“隔离”或者是组合出相应的空间。首先,室内景观设计的空间分割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植物的摆放设计来实现的,该方式灵活性更强,而且能够提示声室内环境的美感,室内设计者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个性需求对空间区域进行分隔。其次,室内景观设计的空间界定功能还表现为增强了空间的联系性。设计者利用植物或者装饰品的不同摆放方式、摆放位置或者是摆放密度等,来提升室内空间的通道性或者有意引导人们的关注。比如把一些盆景或者装饰放置在门口或者是通道进口,就能很好的对空旷空间进行填充,而且“水到渠成”的引导人们进出。另外,对于室内一些边角空间,也可以通过放置植物来提升空间美感,既提高了空间使用率,又提升了环境的美感,让人心情舒畅。

3、生态功能

室内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更为突出,因为通过放置植物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与净化。相关数据显示,人类又3/4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用于室内工作和生活的,而且没有休憩和娱乐也大多处于室内空间,因此,室内环境健康与安全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健康环境能够对人类身体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不健康,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室内环境就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破坏。室内植物能够吸收室内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促进空气流通,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室内植物就好比是一个个微型空气净化器或者转换器,提升了空气循环效率,改善了室内环境气候。

二、室内景观设计的创造手法

1、直接引入法

直接引入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自然界中的真实存在的自然景观或者是一些微型景观引入室内,比如一些大型室内场所中山石体、雕像、植被等,会议室内的假山、流水等,这样的设计能够让人们即使身居室内也能切身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而且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方面真切领悟到设计的美,自然的美,令人心灵神往。尤其是当前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人类身心俱疲,人们对于自然的追求和返璞归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加重,城市建设噪声频繁,人们迫切需要新鲜的空气、安静的环境,寻求心灵的净土。直接引入自然环境元素,能让人在室内工作和生活时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环抱惬意,看美景、闻花香、赏精致,帮助人类放缓仓促的脚步,置身自然。

2、借景引入法

借景引入法是我国传统园林造景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将外界自然美景引入到室内或者园区内,“借”外景展现室内情调,以提升空间感,借景手法可以将外界不同的精致融合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区域内,而且远近搭配,错落有致。在实际的室内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选用不同的方式和来营造较强的自然冲击感,将室内与室外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在融合时应当合理协调室外空间的无限性与室内空间的局限性,合理设计,以满足更多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提升室内景观的审美感。但是正是由于室内空间十分有限,很多外界景致难以全部放置进来,此时就可以应用借景法,通过远观景色的方式,打通室内外的通透性,比如借助大小适宜的落地窗或者是透明窗户等,来帮助人们及时感受到外界自然感。

三、结语

室内空间是自然环境的延伸,是自然空间中生态元素的融入。做好室内景观设计不仅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潮流,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是适应国际设计界潮流的一种表现。设计师需要开拓思想、创新观念,探究更加丰富的材料,运用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让室内景观设计更加具有人文性、自然性,让室内空间因为景观设计的融入而更加富有温馨气息,更加满足现代人群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代.浅谈室内景观设计及其营造手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4:90-92.

[2]徐海蛟.室内景观设计及其营造艺术手法[J].才智,2015,35:216.

[3]尚磊,刘兮兮.浅析现代室内景观设计的营造目的及方式[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3,04:116-117.

营造途径 篇2

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

邮编 73400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2004年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考虑三点:第一,推进社会公平。第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第三,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田校长在上期对处室工作进行评价时,明确指出从下期开始学校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创建和谐校园。本期在开校大会上,田校长又郑重指出,创建和谐校园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人通过学习、理解认为,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厚德载物”“和气生财”“和为贵”等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和谐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不是小事大事装作没事,更不是不守规矩、无拘无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应该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与社区间的和谐,是师生与知识的和谐,师生与自身的和谐,师生学校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下面我就从创建和谐校园的意义、特点、途径谈谈个人的理解及看法。

一、创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1、创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具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要走在前面。

2、创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师生身心愉悦的精神环境,所以,创建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创建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公民和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的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学校的育人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公民和高素质人才。

二、创建和谐校园的特点:

广义上讲其特点应是:

1、促进学生和谐成长: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感觉到在学校是快乐的。

2、促进教师和谐成长:让每个教师都有实现理想的舞台,让每个教师感觉到工作是美好的。

3、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学校环境建设是和谐的、学校与家长沟通是和谐的、学校与所处社区环境应该是和谐的。

狭义上讲其特点应是:

1、不再遗忘学困生

长期以来,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对好学校的评价,主要看重这个学校考出了多少优等生,升学率有多高,使得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在有潜力的优等生身上。也使得老师常常有骂学生学、压学生学、赶学生走的现象发生,形成了“满眼是分,目中无人”的倾向。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有这样的镜头:某教育专家在某校听课后发现,整个课堂进行的非常顺利,内容充实、效率很高,学生高高兴兴、教师满面笑容,但每节课与老师交流互动的都是优等生,学困生总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老师也很少考虑和关注到为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相应调整教学内容。这在无形中形成了教育的不平等。而和谐校园的评价机制能够兼顾学困生的发展能力,能够关爱弱势学生,能够回归爱的本质——走近生命,能够克服“满眼是分,目中无人”的倾向,能够实现差异发展。(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分数高不高,但更应关注心情好不好。)

2、不再把教育过程当目的。

“有学生问老师,老师你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题目,这些题目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价值呢?老师答:起码你中考用得上,高考用得上,以后你有了孩子可教给他”。学生如果把学习本身当作目的的话,这对于教师来说,有点悲哀。而和谐校园的本质是学生的发展,这可以促进学生两个方面的最大化:一是在校发展最大化,二是终身发展潜力的最大化。如果说和谐校园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那么最基础层是对学生的关爱,最核心层是教学生做人,最外围层是知识的学习。

3、不再是绝对的师道尊严

几千年来,师道尊严是不变的天理,师生关系相当不平等,演变到现在,师生之间的冲突屡屡见诸于报章。而和谐校园提倡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在于平等。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学生是求学的主体,他们有个人思想,有个人意志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配合,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学相长,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师生关系是良师益友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交费上学,教师教学获得收入,所以师生关系又是交换的关系,教师的义务是为学生服务。因此,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刻苦学习,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最好注解。

三、创建和谐校园的途径与措施。

(一)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平安校园”

建设“平安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重点突出“生命教育”,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全校师生要树立“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附:校园安全事故)主要途径与做法:

1、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要组织人员再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切实排除校内每一处隐患。教育学生随身不带任何管制刀具等凶器。

2、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来访人员的证件核查和登记手续,严防犯罪分进入校园。

3、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积极开展安全自救演练活动。

5、开展创建“平安班级”,“平安年级”的活动,促进和谐班级、年级的创建。每学期开展一次评选“平安班级”,“平安年级”的活动并进行表彰。

6、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由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集体承包教育,针对问题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承担四种角色即:像父母——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学习上鼓励、辅导;成益友——互助友爱、平等相处;当心理医生——多交流、沟通、引导。

(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法制校园”

建设“法制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重点是遵纪守规教育。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推进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环境进程。主要途径与做法:

1、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制度与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的人在完备的制度环境下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如同交通规则一样,没有红灯的约束,就不会有道路的畅通。

2、加强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形成全校师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局面。

3、以师德建设为载体,突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讲团结、讲协作、讲守信、讲友爱、讲宽容的新风。学会“探究、合作、竞争”

4、加强学生的“三德”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在自我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遵规守纪、诚信友爱,宽容谦和的做人原则和处事态度。

(三)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途径,重点是培养读书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读书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读书是发展学生智慧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要崇尚良好的校园读书风气,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主要途径与做法:

1、制定计划,给师生推荐必读书目。

2、举办“读书月”“ 百日读书节”“读书讲座”“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

3、开展创建“书香班级”“书香年级”“书香家庭”的活动。

(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生态校园”

建设“生态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重点是突出文化育人功能。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让学校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个牌匾、每一幅标语、每一块版面、每一堵墙壁、每一句口号“表情达意”,让文化长廊、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花季直播室,各类报刊杂志“触动心灵”。主要途径与做法:

1、美化(美观协调)、绿化(花园)、净化(无土)校园

2、学习、理解、践行楼内的每一幅标语。

3、确定“班级誓言“并加以实践

4、开展建设“生态班级”活动

(五)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文明校园”

建设“文明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综合目标,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是良好校风形成的有力抓手。建设“文明校园”,在营造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环境,形成逢勃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主要途径与做法:

1、坚持国家教育方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培养严谨、良好的教风、学风。

建设“文明校园”要始终把教风、学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体现“爱生、善教”的教风,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献给学生爱心、辅导学生耐心、了解学生细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教育是人性化的举措,教育的人性化说到底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微笑、尊重、宽容、赏识、激励”。

学生要尊敬师长、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形成“乐学、勤思”的学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具体工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达到做人求善、言行求美。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会四项尊重:尊重自己,强调“自信”;尊重他人,强调“感恩”;尊重知识,强调“好学”;尊重规则,强调“责任”。因此,要抓好四项尊重为内容的主题教育。

4、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说“普通话” 讲“文明用语”的活动,从使用“请、您好、您早、谢谢、再见”开始。

5、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年级”“文明处室”活动,通过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年级”并进行表彰奖励来促进活动开展。动员学生,并以学生为依托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活动。

营造途径 篇3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营造环境,措施得力,切实抓实抓好“三个到位”,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领导重视到位。我市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之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市委、市政府每年及时召开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全年的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评定,表彰和责任兑现。

(二)机构人员到位。市委、市政府认真安排落实各级人口计生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近年来,市人口计生局增设科技药具科,并连续三年招录公务员3人;市计划生育协会转为全额事业单位,增设三个事业编制: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开招录七名专业技术人员:各街道办事处成立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科,设置专职计生科长:各社区设有专职计生主任,每个居委会均有2名计生委员,社区计生干部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3%,月平均工资达到1700元,并且全部享受“五险”待遇,报酬落实率达100%。

(三)经费投入到位。我市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增长幅度始终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人均计生经费投入由“十五”期末人均10元提高到30元,2011年我市人均计生经费投入按照23元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并已按时足额到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奖励等所有奖励扶助项目经费每年均单独列入财政预算。

打造服务品牌,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建设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优质服务创新技术品牌,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依法执业,提供资质保障。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经过努力率先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成为市医保定点单位。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设备设施完备,操作流程规范,被自治区评为二级生化免疫实验室。

(二)提升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市区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共有人员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8人,技术人员比例达84.6%。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建立长期进修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进修学习制度,先后派出专业技术骨干42人次到外地和本地医疗机构学习进修,定期聘请北京、哈尔滨等地专家来满讲学,开展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检查,提升了技术业务能力。三年来,完成计划生育手术3000余例,无手术并发症和技术服务事故发生。

(三)加大投入,夯实阵地建设。三年来,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对两级服务机构进行新建改建和设备更新。扎区服务站新建面积达2400平方米,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办公楼重新进行了室内外装修改造。投入200多万元为市区两级服务机构配备了麦迪逊四维彩超、血氧乳腺诊断仪,电子阴道镜、宫腔镜,精子分析仪、听力筛查仪、紧急洗眼器、生物安全柜,麻醉机、洗板机,离心机等医疗设备。为两级服务机构配备四辆服务车,实现了技术服务装备更新换代,推进了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四)规范管理,营造和谐环境。设立导诊指示、意见本、举报箱,举报电话和医务人员简介,公开免费服务项目和拓展业务收费标准,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根据意见反馈内容不断改进工作。制定“医生行为规范”、“服务承诺”和“服务理念”,规范医疗文书,转诊和应急制度,与医院密切合作,建立转诊绿色通道,营造了和谐的优质服务环境。

(五)因地制宜,满足群众需求。市服务中心和扎区服务站根据人员、技术、设备等特点,构建了技术服务管理新模式。一是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市区依托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面向流动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避孕药具发放为主的基础性优质服务。二是在常住人口集中的扎区依托扎区计生服务站发挥“计卫一体”优势,围绕“恋、婚,孕、产”各个环节,实施了“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围产期保健”四大工程。每年定期聘请北京等地三甲医院专家来满开展高质量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为9584人提供了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质服务品牌。

(六)方便易得,供给布局合理。在辖区物业公司,社区门卫,商店、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室等地设立“易得工程”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98个,育龄群众可以在任何一处免费领取避孕药具。上门送药具服务与自行领取、定点发放与流动发放相结合的供给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需求。

(七)促进优生,提高人口素质。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满洲里市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围绕“三前”全面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一是围绕“婚前”开展免费医学检查,婚检率由2009年的18.9%提升至42.6%;二是围绕“孕前”开展免费发放叶酸营养增补剂和免费优生四项病毒检测工作。2011年优生检测人数和叶酸发放人数分别占出生人数的89.36%和100%。三是围绕“产前”运用彩超、实验室唐氏筛查系统等孕期检查和筛查设备开展出生缺陷早发现和早干预。

健全惠民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加大扶持力度,强调综合协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奖励,优惠,减免、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我市制定下发了《满洲里市关于贯彻落实“吉祥草原惠民计生行动”实施方案的意见》《满洲里市独生子女死亡家庭一次性补助办法》《关于提高全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标准的通知》《满洲里市统筹社会经济资源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意见》等多个利益导向政策文件,目前已形成“一费、二补,三金、四扶助、五关怀,六优先”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一费”即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每月5元提高到20元。“二补”即独生子女死亡家庭一次性补助和计划生育干部工作10年补助,先后发放独生子女死亡一次性补助76.45万元,为从事计生工

作十年的121名计生干部累计发放补助金16.86万元。“三金”即生育关怀公益金,长效节育措施奖励金,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奖励金。政府每年投入30万元设立生育关怀公益金,用于关怀特殊计划生育家庭,自2008年以来,我市计划生育关怀公益金累计关怀扶助计划生育家庭1401人次,发放资金6433万元:设立长效节育措施奖,累计奖励113名育龄群众:建立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奖励制度,共有910名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受益,累计发放奖励金54.84万元。“四扶助”一是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进行优先扶助,我市在外来流动人口就医,就业和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同常住人口同等待遇,并做到优先服务,累计奖励流动人口三好学生92名,发放奖励金4.6万元:二是对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进行项目扶助,扶贫办为计划生育家庭安排贴息贷款153万元,在整村推进扶持到户项目中为190户计生家庭提供补贴;三是对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就医给予减免,卫生局共减免医药费用62460元:四是对父母双亡正在求学的独生子女进行资金扶助,目前已发放补助金7.2万元。“五关怀”即关怀伤残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家庭、关怀贫困母亲、关怀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关怀困难计生干部,三年来,全市各级关怀,慰问,帮扶2585人次,发放慰问金及物品合计55.3万元。今年投入11.5万元为计划生育干部和家庭购买了保险。“六优先”即教育,科技,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城建,金融部门,优先考虑照顾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社会保障和服务。目前已为5326户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了各类扶助。

夯实基层基础,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做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不断规范生育行为,维护生育秩序,尽最大努力确保生育合法化。开展统计求实年,人口信息核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实行月跟踪报告制度,坚持“三性”检查,强化日常工作的有效管理、监督和监控。开展“示范社区”创建,规范基层管理,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56万元,为市,区、办,居四级配备专用微机和笔记本电脑70台,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需求,组织精干力量开展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和录入,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发挥人口计生部门优势,协助做好“六普”工作。坚持基础调研先行,开展生育水平意愿、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三大专题调研,科学准确分析我市人口形势动向,服务当前人口发展大局。强化相关部门责任意识,深入探索考核评估体系改革,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手段的有效运用,确保了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流动计生机制

在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上,坚持把“统筹,均等”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属地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

(一)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形成满洲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意见》《属地单位和出租屋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满洲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规定》等有关政策文件,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象、工作程序,服务内容、目标任务、部门职责、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发展。

(二)强化区域协作。形成双向共赢管理网络,积极主动与其它省,市及区内其它盟市、旗县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目前已与37个地区建立了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协作关系,积极探索与流入我市人口较多的重点流出地区进行共同协作管理。充分发挥流动人口PADIS平台作用,及时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录入和反馈,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无盲区。

(三)创新六个模式,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一是部门协作社区化管理模式。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工程创建活动,推行多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构建了城市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平台。二是四化服务重点跟踪管理模式。以信息网格化、岗位职责化,服务家庭化、维权均等化为基准,把好登记、验证、康检、信息四个关口,对重点服务对象实行重点跟踪管理。三是商贸集市一店一员管理模式。以一店一会员为基点,强化集贸商场和店铺的参与,建立流动人口商贸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织动员集贸商场店铺自我管理的同时有效服务。四是以房管人物业配合管理模式。强化对出租房主的管理,并积极协调物业公司配合,充分发挥物业管理人员熟悉住户的优势,破解流动人口登记难、婚育信息采集难、服务管理落实难等一系列难点问题。五是自主负责以业控人管理模式。通过抓用工单位来管理好就业的外来人员,实现用工负总责。六是以外管外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在基层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19个,把流动人口自主凝聚在协会周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口岸城市特点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新路子。

强化宣传倡导,搭建人口文化平台

我市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以传播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为重点。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家庭,积极开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一是创新宣教机制,形成“五个一”的宣教新格局,即“一送”,向不同育龄群众家庭奉送“亲情、惠民、贺婚、贺孕、育婴”计生大礼包:“一请”,将做为宣传重点的“六种人”请到远程教育课堂中:“一问”,向育龄群众问需求、效果和建议,了解群众意见;“一联”,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活动:“一建”,在每个街道办事处建立一个人口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二是建设文化活动宣传长廊、开通人口计生网站和计生博客,创办《满洲里日报》计生广角专栏,建立市委党校人口理论教育培训基地,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的多元化和有效性;三是利用各种载体,通过各种纪念日活动、节假日大型活动、咨询。展览,形成“一办一场”活动阵地,进行广泛宣传。

强化依法行政,形成民主管理格局

一是完善政务公开,推进文明执法。设置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增强人口计生政务和办事程序的透明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在2011年全市案卷评查中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案卷获得第一名。二是开通了12356阳光服务热线,设立了意见征集栏,建立实名有奖举报制度,严格执行《信访条例》,认真处理基层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多年来无信访案件发生,行风评议连续三年名列前6名。三是严厉打击“两非”,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落实自治区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下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和工作内容,联合卫生、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对全市29个医疗,计生服务机构和药店进行全面清查,规范相关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和职业教育,提高自律意识,坚决杜绝“两非”行为发生。

近年来,在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的鼎力支持下,在呼伦贝尔市人口计生委的悉心指导下,通过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我市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更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营造环境、创新发展,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探索和贡献。

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

小学语文是非常灵活的,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教师应该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效果做充足的准备,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并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语言练习转变成以后写作的根本,一步一步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进而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有激情的讨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奏,适时地让学生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展示课堂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课文里的人物图片,并提问学生通过自己对丑小鸭的理解,认为丑小鸭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让学生去讨论。相信同学看过丑小鸭后,会有很多的感想,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整个课堂的气氛会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在讨论中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进而提升自己。

二、小学语文课堂需要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不受课堂、教材、教学方式的限制,可以把语文学习的内容变得更美好,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学习热情更高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去欣赏诗歌,每到语文课时,教师留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来朗读诗歌,让学生尽情地去享受,去想象诗词歌赋中的意境;其次,教师要合理地、科学地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给学生一点思路,让其更好地想象。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利用夸张的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一幅壮观的瀑布的奇观景象。可是,学生在朗诵中,或许并不能真正地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这时,教师就应把香炉峰瀑布的景观给学生做一个详细的描述,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放开思维去想象,这样教师在教授这一古诗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词,每一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向与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教学目标,从而,慢慢地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探讨、去想象、去讨论,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营造途径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知识;课堂气氛;重要性;营造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56-01

教学实践显示,在不同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是各不相同的。在一个相对压抑严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能有意识地少说话、多笔记,这样虽然有益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熟记,但是很难从根本上发散思维、产生自己的见解,自然也就很难实现学习上的创新了。因此,在担任物理教师以来,我一直非常重视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努力创建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抛开一切顾虑,在物理知识的世界里尽情发挥、肆意徜徉。

一、轻松课堂气氛的重要性

物理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基于物理知识本身相对枯燥的客观原因,也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扭转学生“不懂装懂”的学习心理

孔子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疑惑、“不懂装懂”的学习心理可以说是最让教师们苦恼的问题之一,因为学生们的这种表现很容易让教师错以为没有必要再重复讲解了、可以开展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了。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时常遇到这样一种教学的窘境:有的物理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起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然而当我讲完这个知识询问有没有同学还有不理解的地方的时候,很少有学生、甚至没有一个学生响应我,并且在后来做题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很多学生其实都没有理解知识,在题目的作答上正确率并不高。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不断地反思: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呢?客观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也和学生们在课下交流这个问题,在综合了学生给出的信息和我自己的反思结果之后,我总结出来学生们之所以在课堂上“不懂装懂”,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在课堂上当着其他所有同学的面说出自己的疑惑可能会丢面子,显得自己理解知识方面能力不足。因此即使没有听明白,学生也宁愿保持沉默,在课下的时候再向教师请教。其二,学生在当时可能确实是理解了该知识点,但是只是停留于理论的层面,而做题是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阶段,因此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答题的过程。

虽然我们教师显然不提倡学生的这种“不懂装懂”的学习心理,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是可以理解和体谅的。针对学生的这样一种学习心理,原因总结出来了,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寻求一些既能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又不耽误学生提出疑惑的可行教学策略,而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氛围无疑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在一个轻松舒适的课堂环境中,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就像是和教师随意地聊天那么自然,那么学生就再也不用顾虑自己会不会被其他的同学瞧不起,而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因此,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学生们摆脱和扭转 “不懂装懂”的学习态度,有益于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疑惑。

2、帮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帮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首先,在一个非常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记忆规律和理解知识上面,学生容易陷入一种学习的误区,那就是只理解了知识的皮毛,而不能深入体会物理知识的无限奥妙和乐趣。物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知识,尽管有的课本知识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很多的现象。而且,我们开设这一门科目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在生活中应用这一种知识的能力。其次,教师在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的时候,务必会注意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之后,他们就会更加想要探知物理知识的奥秘,自然就可以享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因此,轻松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帮助学生们切实享受知识学习乐趣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二、轻松课堂气氛的营造途径

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仅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教学智慧,也需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既然物理知识的枯燥性特点是不必避免和难以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讲授方式的逐步完善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如在讲解课本知识的时候多穿插讲解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趣味小故事。比如说,在讲解物体的惯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就多举一些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讲解完这一抽象的知识点之后,我就开始向学生们发问了:“为什么大家在坐私家车的时候都会系好安全带呢?”、“大家在骑自行车的时候,遇到刹车的情况为什么还会往前行驶一段距离呢?”、“遇到公交车紧急刹车的时候,为什么人们都是身体向前倾,而不是向后倾呢?”等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学生们遇到自己熟悉的话题纷纷发表起自己的理解来,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和活跃。这些问题无疑都与惯性有直接的联系,而这些例子也是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总之,我们在讲授一些相对抽象的知识点的时候,要多列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或者是一些有趣味的小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容易,还可以营造一个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途径 篇6

1、参与模式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参与”理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精英政治主导下城市环境的抵触。这一现象的导火索直指战后重建中那些尺度巨大、形象糟糕的建筑, 并引发了人们对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设计与规划思想的批判。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 针对建筑和规划如何改进的立场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态度主要主张的是限制建筑师的事务范围, 更具体的说是改变建筑设计的目标。建筑师不用再专注于每一栋房屋的各项细节设计, 取而代之的是设计一个规模巨大、尺度比拟城市的承重结构单元, 这种单元可以被无限复制并根据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变形, 而建筑则化身为更小的单元体嵌入结构体之中, 并且建筑的单元的具体设计由使用者自主选择。这种思想以尤纳·弗里德曼 (Yona Friedman) 为代表, 他的著作《为家园辩护》影响了建筑电讯小组 (Archigram) 、日本新城代谢派、彼得库克的插入城市等等。第二种态度并不要求改变建筑设计任务, 只是鼓励建筑师在进行设计之初充分重视使用者意愿, 将他们的愿景吸纳进最终的设计结果之中, 并且保持用户对与设计乃至建造全过程的参与。在规划领域, 公众参与的思想在《倡导式规划》、《行动规划》和《选择性规划》等宪章条文中就已经确定为必须环节。在建筑领域, 作为参与式设计的早期倡导者之一, 贾恩卡洛·德·卡洛 (Giancarlo De Carlo) 于1969年发表《建筑的公共性》一文, 表达了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独裁特性诉求, 并希望寻找一种更加自由的设计方式。此后,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 在《住宅制造》 (图1) 等书中也阐述了类似想法并付诸实践。

相对于“参与”, “社区总体营造”概念则出现较晚, 是1994年台湾的新名词与新概念, 源自于日本的“造町”、英国的“社区建筑” (community architect) 和美国的“社区设计” (community design) 等[1]。社区可单纯视为“人们聚居的地方”, 不限于乡村或者都市;“营造”则比“建造”或者“规划”多了几分“文化氛围之形成”的意思[2]。社区总体营造 (以下简称社区营造) 所强调的概念不只是针对地方的物理空间而已, 笔者认为这一概念包含比较庞杂的内容, 既描述了社区营造这项“活动”, 同时也对这一活动的目标、实现方法等提出了要求。笔者认为“参与”和“社区营造”并不能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简单比较, 因为他们并不是同种概念的不同称谓, 而是更类似于“方法”与“目标”的这种关系, 只是在内涵的表述方面这两者相互之间有所交叉。

2、大溪镇——台湾地区建筑师参与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

大溪镇位于台湾岛桃园县中部偏东, 为桃园县第二大乡镇。大溪镇发展兴盛所依仗的大汉溪在大正明治年间逐渐淤浅, 同时由于铁路运输的发展, 航运逐渐丧失优势和必要性, 大溪镇也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商货集散地的功能并逐渐没落。目前大溪镇街屋, 大都建成于日据时期, 特色比较明显。

历史悠久的大溪镇, 社区营造活动最初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负责该项活动的草店尾工作室首先发行“厝边通讯”[3]作为与居民的沟通媒介, 之后, 草店尾工作室协助和平路上的居民成立“大溪镇历史街坊再造委员会” (历史街坊再造协会前身) , 并决定每三个月定期开会一次, 以协商讨论未来的发展。和平路的“居民票选大溪之宝活动”起了示范作用, 使中山路、中央路居民在第二年有意加入此一活动, 这提供了“由单一老街再造, 扩及老城区更新的契机。”大溪居民对于地方的认同感很高, 他们认为大溪的传统木器、老街建筑立面、风景均优于周边其他地区, 而人情味浓厚也是其一大特色。当地居民对于老街的改造活动也颇为满意, 同时也因此感到光荣。这些老街区对于当地居民不再是公共空间, 而是有归属感、认同感的地方[4]。

在大溪镇的社区营造过程中, 建筑师 (规划师) 采用从点到面, 以局部示范带动整体效仿的策略, 主要承担发起者、设计者、组织者的责任。在改造活动中, 建筑师全身心参与到整个社区再造更新的过程中去。建筑师组织投票以及地图绘制 (图2) 等活动引导居民发掘当地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图塑造民众的社区意识。除此外还设置奖励机以制培养民众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后期介入该镇社区营造项目的另一研究机构台大城乡所[5]的工作经验, 建筑师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并无必要保证完全的在场。一方面建筑师本人的工作安排决定了不会长期停留在某一处现场, 另一方面建筑师也要保持自身的专业独立性, 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独立思考。

在社区营造活动的初期, 居民专业知识不足, 对社区营造计划目标的不明确, 还不能完全摆脱建筑师 (规划师) 而独立工作, 因此这一阶段的民众主要是以协同者的身份出现, 帮助建筑师 (规划师) 等专业人士完成协会组织、报刊办理、会议投票等活动, 一方面学习必要的专业建造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讨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熟悉度, 形成良好的社区意识和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 (图3) 。在社区营造活动的中后期, 建筑师 (规划师) 则不用再承担组织者责任, 转而由民众承担。这样通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能力培养, 以达到“empower”[6]的目的, 即让民众逐渐掌握社区环境改造的必要专业知识, 了解社区文化传承对于社区形成发展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台大城乡所的研究生教学课程之一, 学生需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参与某一户人家的改造全过程, 内容包括选址、沟通、模型制作、现场指导等等。通常情况下, 研究所在一段较长时间内 (1至2学年) 会专注于一个社区营造项目, 而学生们所选的地点会位于其中。模型更是要求达到1:10甚至更大的比例, 来表达建造的细部, 这对于学生掌握建筑改造的基本构造知识有巨大的帮助。最终项目完成之后, 学生会以此为案例的建造过程为主题提交一篇论文作为毕业论文。由此, 台湾方面各民间组织对于社区营造活动的关注和重视可见一斑。

3、大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泰州为例

目前, 大陆地区还没有和台湾或国外“社区营造”相类似的建筑活动开展, 但是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符合中国国情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笔者在2012年参与了名为“江苏省农村现状分析评价及人居环境改善建议”的研究项目。调查中发现, 村庄整治活动由于规模巨大, 难以全面照顾到每个基层点, 很难调动每个村子来寻找适合于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造。政府主导的项目, 在决策阶段居民无参与, 因此在保持村庄特色以及文化传统方面效果不佳。以泰州农村为例, 几乎形成千村一面的景象, 同时也暴露了以下两方面问题。

设计层面, 主要问题在缺乏人文关怀。通过调查发现, 部分年老居民不愿意离开现居房。对于他们来说, 保障房并未提供明显的环境提升, 而搬迁带来的负担显得更加繁重。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是推行统一的环境整治活动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文化层面, 在农村社区环境政治活动结束以后, 由于居民缺乏足够的教育和指导, 无法参与到维持社区后续发展的活动中去, 没有形成“社区意识”。以兴化市东旺村为例, 该村的“千岛菜花节”现由旅游公司承包, 当地村民实际得利较少。村民认为参与旅游节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实惠。可以看出虽然菜花节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可是东旺村村民本身并不是主要受益者。

对比台湾大溪镇社区营造的经验,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在精神层次的目标有所不同, 就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陆方面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探讨, 而台湾地区则很重视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自主设计建造、维护管理的能力, 在不同村镇寻找不同的切入点, 以便于村镇的后续发展。在这方面大陆的“村转环境整治”还是显得较为急功近利, 在长远规划和深层次的文化问题上欠缺考虑。

第二, 建筑师与居民的角地位色不同。大陆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中, 建筑师 (规划师) 是改造方案的设计者。他们缺乏对本地文化、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 在未进行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做出的改造方案, 很可能沦为设计者本人的一厢情愿。居民活动仅限于参与建设劳动、被动享受政府福利, 没有设计参与权与决定权的地位。反观台湾地区, 设计者在“画图”之余, 有能力也有意愿发现“小问题”并提出细致完善的解决方案。同时, 居民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设计建议、并参与到的社区的维护发展中去。

第三, 政府部门 (公部门) 的参与状况不尽相同。在大陆地区, 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投资的环境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居民和设计师只是配合政府完成这一项目。而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中, 政府基本只是担任发起者的角色, 甚至有时完全处于幕后, 仅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少量经济援助, 而将主动权交还给建筑师 (规划师) 和居民。政府主导可以带来的好处很多, 例如充裕的资金技术、较快的建设流程和成果呈现以及较强的执行力度, 但也不免因此而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

结语

没有任何一项制度或者理念是从天而降, 它们都需要靠有志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形, “参与模式”也同样如此。诚然, 在当代中国建筑师 (规划师) 对于城镇建设没有绝对的指挥权, 但他们有专业的视角和学科内部的力量, 即便无法将参与的理念顺利地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之中, 我们也可以在建筑教学的过程中去努力。在台湾地区, 很多研究和设计机构正努力帮助社区走向自治, 最大化地伸张居民的空间权益。这已经成为建筑专业从业者一种有意识的追求。这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 值得大陆建筑师 (规划师) 去学习。

参考文献

[1][美]C·亚历山大.住宅制造[M].高灵英李静斌葛素娟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2][法]尤纳·弗里德曼.为家园辩护[M].秦屹龚彦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7

[3][日]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M].王惠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4

[4]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04

[5]廖敏惠.大溪老街保存之地理意涵[D]:[硕士学位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地学研究所.2003

[6]黄健敏.台湾民众参与的社区营造.时代建筑[J], 2009 (2)

营造途径 篇7

关键词:文人,人文标准,文景合一,形胜,意义山水

文人,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创造者,也是本土人居建设的规划者和经营者。文人参与营造,以独有的才情将自己的“文心”写进人居环境,营造成为他们追求理想、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文人群体参与营造将本土栖居引向新途1)。陕西韩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史之乡”的美誉,其城乡规划与风景营造正是基于本土文化传统长期涵养,进而形成了一种“中国式”栖居的典型案例。那么,文人在韩城地区人居建设过程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文人主导营造所形成的城市、风景与建筑到底有什么内涵?其内在追求是什么?与现代规划设计所秉持的观念有何不同?这就成为本文研究考察的重要方向[1]。

1.韩城城乡建设的“人文标准”

韩城素赋“士风醇茂”“解状盛区”,自大禹起,殷济、尹阳、张士佩、康行僴、左懋第、马攀龙、薛国观、刘荫枢[2]等历代韩城地区的守土者、经营者和建设者,无不是具有深厚学养的文人。他们在经营地区人居建设历程中,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人文使命和人文情怀,就是要使韩城地区人居环境具有化育人文之功能,成为高尚道德情操和文化繁荣之场所。出于这样的用心,韩城地方城乡规划、风景营造就体现了一种本土特有的“人文标准”——文化是否兴盛、人才能否辈出,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规划设计之优劣的准绳2)。

那么,规划设计中如何实现这一人文标准?所谓文教在于人心,而文心则必有寄放之所。无形的人文精神需要通过有形的人居物质要素来承载。如果将韩人整体搬离韩城所在的自然、山川和土地,韩城就不再有两岸雄峙的黄河龙门,没有禹凿龙门的故事,更没有龙门精神的传承;司马迁或许依然会著史立书,但司马迁文化“高山仰止”“望黄河、通秦晋”的雄浑气魄则是另一番风景——韩城就不再是韩城了。韩城的山水不仅是历代韩人生存生活的依托,更是地区人居建设、城乡规划与风景营造过程中,昭示文风、宣导正善之气、塑造礼敬场所的直接舞台。

文人是具有文化知识的群体,他们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浸染,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文人又是最具艺术才情的群体,他们钟情山水、长于诗文、敏于艺术、境界高远[3]。文人主导的人居智慧就在于将自然之“胜”与人文之“盛”统一起来,规划先贤以人文情怀阅读这方山水,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在执着寻觅山水胜景的同时,更为关照其背后自然生命的气象,寻找人文精神的源泉。山川、河流因此而具有了一种格物的意义,风景与文化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形成了“地灵方能人杰,人杰必将地灵”的人居营造理念。“景”是“文”的承载,“文”是“景”的灵魂,二者相互扶持、相互提升,共同构成了“文景合一”的人文传统。

2.韩城人居环境营造的“文人”角色

知县作为“一县之长”,承担着全局视野下,“决策性”“统领性”“关键性”的县域建设使命。根据史料记载,大量韩城地方知县在人居环境营造中贡献卓著,尤以明清时期为甚:如西晋汉阳太守殷济,唐代西韩州治中云德臣,宋代县令尹阳,明代知县周吉诚、全文、王应选、刘泮、左懋第、石凤台、全侯、马攀龙、马春芳、李简,清代知县杨鑑、刘方夏、傅应奎、康行僴、王廷选、翟世琪等等,他们在规划设计中所发挥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县决策县域建设的开拓、定基、立址、功能内容和基础设施,把控方向,初步构建人居环境营造的框架;第二,知县控制县域建设的标准、规模、结构,延承县域建设的官方“定式”、制度、传统等,实现地方人居环境的整体性、共通性、传承性;第三,知县统筹县域建设的申报审批机制、人力资源、资金配给、督工计料、工程进度等,为县域人居环境营造提供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持;第四,知县直接参与县域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在保平安、便民生、施政权、兴教化的县域治理需求下,知县不仅确立“治、祀、教、市、居、通、防、储、旌、游”等多项人居功能,还将这些功能相互统筹,因时变通,巧妙而赋予针对性的落实在以自然和人工构筑相统一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

除了历任知县,韩城当地还有大量“名士”3),如汉代董翳,明代薛瑄、薛国观、张士佩、刘永祚,清代刘荫枢、师彦公、贾宏祚、张廷枢等等,他们中多数曾经在朝担任要职,隐退归乡后,以乡土邑人的身份,进行实践探索,将规划设计作为自我表达、情感抒发、实现天人之道的创作乐趣,使其成为传统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在理念、实践方法、以及理论研究方面的创始人,发挥着核心价值:

文人士大夫确立了本土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创造了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即“如何在天地、山水间经营出一个蕴自然之意象,彰道德之文华的人类聚居场所”。《韩城县志》中有(明)薛亨《省溉效禊二亭记》,涉及县域中南部以澽水出山口为核心向外延展的人居环境营造,详细记载了知县(明)马攀龙对“柿园双亭”的风景发掘和建设。以此为案(图1),文人的规划设计大致展现了在时序逻辑上的几个步骤:

(1)“马公修治渠、道德立民安”——立旨、定基

1539——1543年,明代知县马攀龙自澽水上游白马滩至今县城东南的城固村,修渠31条,灌田5311.9亩,不仅满足了该区域引水灌田的生存需要,更改善形成了良好的宜居环境。“柿园双亭”则是围绕这一环境向外延展,而进行的二度风景发掘和创造。建亭之要义并非在“亭”,它是文人为生民立命,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与精神承载。

(2)“登胜寻胜景、飞阁望柿园”——寻胜、梳骨

马攀龙并没有随意选址进行建设,而是首先深入环境当中,试图寻求一块独特的胜地。寻胜之方式也颇为讲究:“公暇,延诸士大夫于岭南青龙阁,阁悬崖,俯瞰渠堰,分流如带,畦苖蓊郁,远达河滨,诚韩邑之奇观也。薄暮言旋,阁径崎岖,公眺河北柿园有茂荫可备游憇。”澽水南岸山岭峰处,已有“龙潭飞阁”之景,亦是韩城八景之一。该处位居崖边高地,可俯瞰周围全域。马攀龙正是基于这个观望点,发现了澽水北岸临河倚山的一片柿园,由此确定了建亭的空间范畴。更为重要的是,不知不觉间,南岸“龙潭飞阁”与北岸柿园已经完成了对澽水及两岸山岭,甚至更远黄河的整体环境把控,并共同组构形成了宏观层面的人居框架,这一框架直接关系到中观层面“柿园双亭”的经营。马攀龙的规划设计智慧,并不在于无端生出一片仙境,而是以特定视角,就特定位置,梳理寻找出环境内容之间的一分秩序,寻天造地设之巧,发掘胜景之所以能够成为胜景的存在基础。

(3)“凿池营二亭,盘磨导经水”——营建、点睛

宏观框架既定,柿园基址已有,进一步的环境建设、人工构筑由此展开:“所市诸民为亭二,前方后圆,俱凿小池,亭后又盘水磨,与方亭前水车遥对,若两翼然。引水绕亭入池,始散之田,不数月落成。”正因为柿园基址在宏观层面的独特,才成就了双亭的标志性和灵性。又因为双亭的设置,柿园环境更具画龙点睛的意味;与此同时,还在亭后设置水磨,水磨的位置显然仍是基于“龙潭飞阁”之高点,在宏观层面确立的,这样才能形成“与方亭前水车遥对,若两翼然”的空间效果;马公还围绕双亭,凿池、引水,进而形成了微观层面的“水、亭、林”的环境单元,进一步凸显着亭之美、亭之趣、亭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攀龙正是站在宏观层面,实施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又基于中观层面,完善丰富微观层面。不同层面之间,总是围绕“双亭”这一核心关键要素,来实施贯通融合的环境整体设计。文人规划设计的智慧实是在大小、高低、旷奥、主次、彼此等辩证关系中,游走穿插、游刃有余、相互关照、共同成就。

(4)“潇洒念羲之,省溉效禊垂;双亭忧乐间,文景千古韩”——点题、凝神、升华

从实体空间建构来看,“柿园双亭”的风景营造已经完成。但就文人的规划设计来看,自然天道与为生民立命,以天下为己任的人道似乎还可挖掘出更为深入丰富的融合之道,亦有更为直接的表达:“节届中秋,寅宾亭上,举觯飏言曰:此地山川耸结,林木丛密,芳馨映带,不亚兰亭。今灏气澄空,清风漾波,激水泛觞,形神萧洒,亦一时胜会也。名此亭一‘省溉’,一‘效禊’,可乎?佥曰:善。复询曰:省溉,则闻命矣。兰亭修禊,今古侈为美谈,但畅叙中感慨,系之今,兹效禊果效其游目骋怀之乐耶?抑效其情随事迁之忧耶?”公莞尔曰:“昔人炉视天地,铜视万物,聚散消息难逃大数,兴尽悲来,竟亦何益?窃谓大块遗我以委顺,无处无可乐之地,一命以上皆有所寄,随在皆分忧之时。吾奚居惟遇胜地,与贤者乐山水之乐;处歉时,与黎众忧□□之忧,如斯而已。无论远者,即此地枕山傍溪,亦足乐矣。当其恒旸水涸也,禾槁于垄,叶枯于枝,汗滴土锄莫可施,瓮抱园灌罕盈畦,公赋罔措,草窃叵测,安得不忧?一旦旻天垂吊,雨随祷应,泉涌蹊谷,水盈沟浍,槁者苏,秀者实,三农望慰,四野帖然,民鲜愁叹之声,官免追征之苦,能无乐乎?惟乐,始见水利之功溥;惟忧,则疏浚之心自有不容缓者。若巡省无所乐,固无自彰忧,亦有时忘此亭之所以建也。”薛子曰:仁不遗民,智不后时。公先事忧民忧,临事乐民乐,又建此亭志不忘,其为韩民虑深且远矣!宜书诸石,以风来哲,庶登此亭者,勿翦伐,勿倾颓,后之效今,如今之效昔,荫庇吾韩,宁有极耶!”[4]

马攀龙和众士大夫在亭中体验着自我经营的风景环境,感知其承载的道。形神萧洒,不由勾想王羲之与兰亭的相互成就。一祭修渠之利,二效仿兰亭之神,分命二亭为省溉、效禊。事出有因,题名响亮而直入心怀。诸士大夫还进一步就古兰亭之忧乐延展今双亭之忧乐,一忧一乐间,省溉、效禊二亭又有了更丰富的人文拓展。马公最后的总结一语道破:“建此亭志不忘,其为韩民虑深且远矣!”“庶登此亭者,勿翦伐,勿倾颓,后之效今,如今之效昔,荫庇吾韩,宁有极耶!”风景与人文再度达成相互成就和融合,文以景而实,景因文而灵。二者之间紧密而真实的联系,在于共同持守的那个道。

此外,韩城文人参与规划设计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汉阳太守殷济和韩城历任知县相继建设形成太史高坟司马迁祠,明代山西河津名士薛瑄对黄河龙门胜景的发掘,唐代白居易建有香山云寺,清代韩城名士刘荫枢修有毓秀桥,形成澽水朝宗之景,清代知县康行僴建有左院棠化、苏岭黛色、园觉疏钟等景。

3文人视野下的韩城人居环境营造方略

文人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骨干,凡文人介入的领域,都会在原来基础上产生重大变化4)。文人参与营造活动,必然会把文化责任和自由心灵带到设计中去。匠人的土木之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山川、河流、诗文便走进了营造世界,形成了新的营造方式、审美价值和空间境界5)。

清嘉庆版《韩城县志》载:“(韩城)西枕梁麓,千岩竞秀;北峙龙门,九曲奔流。诸水襟带其前,大河朝宗于外,崇峦峻岭回环迭抱,封域宅中地造天设,登高而望之,如织如绣,郁郁葱葱,声名文物之盛雄于西京,非偶然也。”[5](图2)历史韩城的规划先贤以寻找县域自然特质和雄奇山水胜境为前提,发掘自然要素的一种意义,进而赋予龙门之“咽喉”、太史祠芝原之“瞭望”、北原金塔之“孤高天耸”、城池基址之“向心”等不同形胜特质的一种基于现实的内涵,并基于这种内涵形成人居功能的依托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县域重要聚落、标志风景和人居支撑建设,总是“依托”于这样的山水“意义”展开。这种“依托”反映出两种内涵——首先,人工构筑总是在寻求与自然地貌、自然形胜特质的“吻合”关系中提点“山水之胜”进而走向风景化。此外,人工与自然要素基于原有山水形胜,建构新的环境秩序,形成一种感官体验,反映一精神内涵,走向人文化。

以韩城城池为例(图3、4),县城是一县之“心”。规划先贤着力于在县域山水形胜中,寻找一个特定的自然空间,一个承载着“心”的内涵的意义山水。于是,县南二十里澽水川道的北部端头位置就成为理想选择,这里“龙发自西北三岭山,层峦叠嶂,逶迤曲折百余里,而邑治适当其落,背枕磅礴之峰,面铺玉尺之案,龙虎环抱,左右均匀,况又黄流东绕,畅谷、陶渠诸水漩洄,诚关中第一佳胜,共称为地造天设者也。”[6]基于这样的具有“心”之意义的山水空间,城池建设将最为“关键”的人居需求提炼出来,明确不同人居功能的内在意义,以及不同功能要素之间的意义的关系,并将这种“意义”和“关系”与城池山水环境对应起来,将处于特定位置的特定人工构筑,组织形成特有的城市空间秩序和人文结构(图5),最终达成了一个西枕梁麓,北峙龙门,黄河东带,重峦峻岭回环拱护,三岭叠嶂于前,背枕磅礴之峰,面铺澽水之案,左右环抱的城市形胜环境。在此基础上,城市一线纵贯南北,窜城池,接山河,城北一气连岗阜,上垒崇塔雄镇,南抵澽水逶迤,毓秀宏阁南桥风;县衙与文庙、城隍庙分居城市主轴两侧,共同构成了城市内在得以运行的精神构架;北原金塔、北城门楼、城中心望楼、主街牌坊、南城门楼、毓秀南桥等构筑物由北向南依次展开,形成了贯通山河、穿连城池的南北环境序列主轴;风云雷雨坛,邑厲坛,社稷坛,新旧教场等建筑,分立于城市四围山水环境当中,在构图上形成了基于城池的均衡布局和拱卫关系[7]。

凡此种种,构成了一个大的城市人居环境格局,一个“山水形胜”与“点睛构筑”相结合的颇具气势的挥毫之作。这一格局首先是一种文态格局,是雄浑山水与博大心胸不断激荡形成的人居环境成果。韩城城池选址及人居建设,总是以对其所处山水环境的形胜选择和人文审视为前提,规划者一直在寻求一种“意义”,将人居与自然、建筑与山水“匹配”起来,达成和谐的“风景式”的人居效果,建构城池的山水环境秩序,体现出韩城历史城市特有的精神内涵[8](图6)。

4.结语

文人是韩城传统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中国自有的规划设计智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个群体的创造。文人规划师从山水“形胜”思维切入,对山水“意义”的体察又是以现实人居功能的合理性为导向,体现出对韩城县域大尺度山水的整体掌控能力、对人居功能的深入理解,必定是以深厚的人文和艺术素养为依托,反映出一种颇具本土文化特色与内涵,高层次的山水空间规划艺术创作方略。经过这种方式,现实的山山水水走入了韩城文人、邑人的心中,“规划”成为了一种“活”的体验,文化温度、历史情怀、艺术观想、生命色彩和理想价值全部融揉于山水中,形成了一种诗意和画意的理想栖居[9]。

可见,文人主导的规划设计特别重视能彰显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承载“意义信仰”的场所和环境6)。营造与人的生活、修养、性情和人生哲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在环境之中表达人生价值。人工构筑并不是营造的主体,而人居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共同交织形成的一种“意义”和“境界”才是文人设计之所以有涵意、耐人寻味的根结所在。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韩城市志[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王树声.“全人”视野下的中国建筑营造意匠[J].时代建筑,2014,01:45-47

[4][清]傅应奎钱坫.韩城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

[5]周若祁.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王树声.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0-73

[7]张涛.韩城传统县域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

[8]赵立瀛.陕西古建筑[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营造途径 篇8

一、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中小学的社会生活始于家庭, 家庭的结构、氛围、德操, 潜移默化的熏陶着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 影响着他们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要循循善诱。

家长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家庭环境。但是, 现在的孩子, 所处的时代特点、发展趋势, 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科技迅猛的发展, 都要求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在动态中不断进行调整。家长们要认识孩子成长的身心规律, 按规律引导、教育孩子, 而不是凭主观意愿行事, 要根据孩子的特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使孩子的身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2、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要协调一致。

一般来说, 几代同堂的家庭中, “各级”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方式、方法、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祖辈会是“隔代亲”, 在孩子的生活细节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思维及习惯方面予以较多关注。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青少年儿童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 都要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终极目标, 使孩子健康成长。

3、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要关心备至。

有些家长, 忙于自己升迁、生计, 甚至图省事, 将孩子交给“电视机”“电脑”, 让孩子在“电妈妈”陪伴下成长。放任自流, 不闻不问, 孩子和父母交流少, 语言能力较低, 亲情关系疏远, 情感缺失, 久而久之, 易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如出现恐惧、胆小、自私、狭隘等不良品质, 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 家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同时, 要注意多陪陪你的孩子。

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中小学生, 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小学生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不和睦的家庭会导致小学生孤独, 产生猜疑、怨恨、固执、粗鲁等心理。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 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

校园对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教育从功能上来说就是一种环境的教育, 而形成校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学生群体。

1、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教师是主导。

教师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 教师的行为举止, 待人接物, 说话方式, 穿着打扮都在潜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 受教师的影响, 并按照老师的做法, 限制和调节自己的处事方式。因此, 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 向小学生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 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 教师要坚持科学教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去感染、滋润中小学生天真无邪的心灵。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就是这个道理。

2、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集体是主体。

在学校教育中, 集体生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极大的优越性。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太阳”唯我独尊, 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狭隘。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通过群体互动,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班队活动为主要形式, 坚持开张“五自”活动 (自立、自理、自护、自尊、自强) 、继续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诚信教育”等活动, 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和体验, 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及道德品质。

3、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媒体是利刃。

而今, 以电视、电脑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就如同一柄利刃, 用之得当, 可事半功倍;用之不当, 伤及己身。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狭窄, 大众传媒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网络、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等。若这些传媒内容健康, 会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好奇, 爱模仿的心理特点, 决定了他们会追逐传媒中的人物, 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 成为追星一族。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 则会从反面为中小学生树立某种学习样板, 使中小学生出现品行障碍。因此, 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 使传媒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影响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三、营造奋进的社会心理环境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就是说学生在受学校教育的同时, 也在受着社会教育, 直至最终进入社会和接受社会检验。因此, 社会各界正在或将要为社会进步, 为学生, 为学校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营造途径 篇9

1.县域建设职能与分工

1.1知县——县域治理和建设的守土者

知县作为一县之长,乡野地域的守土者,承担着全局视野下,决策性、统领性、关键性的县域建设使命。如西晋汉阳太守殷济,唐代西韩州治中云德臣,宋代县令尹阳,明代知县周吉诚、左懋第、马攀龙,清代知县傅应奎、康行僴等等(1),他们在规划设计中发挥如下作用:第一,综合性、针对性地决策县域建设的开拓、定基、立址、功能内容和基础设施,把控方向,初步构建人居环境营造的框架;第二,控制县域建设的标准、规模、结构,延承县域建设的官方“定式”、制度、传统等,实现地方人居环境的整体性、共通性、传承性;第三,统筹县域建设的申报审批机制、人力资源、资金配给、督工计料、工程进度等,为县域人居环境营造提供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持;第四,直接参与县域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

1.2风水师——确立县域人居环境空间形局、乡土文化格局的相地者

风水师所掌握的风水学说,用以针对性地解读、建构自然山水环境与聚居的特定意义关系:风水师审视县域山水环境,通过特定意义的认知态度,培补、改善、加强、凸显自然的形式风貌和文化意义。如(金)冷崇在《创建文星塔记》[2]中载:“盖惟宇内有其不及者,而培补需焉。……盖从来奥境名区,天工居其半,人巧亦居其半。……而次章曰:作之屏之,修之平之,启之辟之,攘之剔之,则知人力之培补为不可少云。韩故古雍州域地,龙发自西北三岭山,层峦叠嶂,逶迤曲折百余里,而邑治适当其落,背枕磅礴之峰,面铺玉尺之案,龙虎环抱,左右均匀,况又黄流东绕,畅谷、陶渠诸水漩洄,诚关中第一佳胜,共称为地造天设者也。我世宗宪皇帝御极元年,分府杨公摄县篆,浏览韩邑山水,不胜额喜,苐巽峰微不耸拔,议建一浮屠培补之。上塑魁星,北建文昌庙,而大工未克程也,嗣华阳向公成厥志,谕众僦捐,庀材鸠工,始甲辰之四月,迄丙午乃告竣……”(2)。文中特别强调了在“乘时度势”的基础上,“以培补其不及”的意义。韩城文星塔正是基于“巽峰微不耸拔”的认识,而进行的环境培补,其本身的建筑意义倒在其次了。风水师首先体验、研究、发掘自然山水的“时势”,在顺应“时势”的基础上,以看似微观的改造方式,直接触动自然形势的核心部分,进而达到进一步改观整体格局的妙意。因此,对自然形势的认知和改造方式体现了风水相地者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价值。

1.3文人士大夫——县域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载道者

文人士大夫阶层,作为古代社会的精英,是中国文明的传承者、推进者和创造者。除了前文提到的历任知县,韩城当地还有大量“名士”,如汉代董翳,明代薛瑄、薛国观、张士佩、刘永祚,清代刘荫枢、师彦公、贾宏祚、张廷枢等等,他们作为县域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载道者,进行实践探索,发挥着核心价值:第一,文人士大夫确立了韩城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把栖居之地看成是人文教化之地和培养高尚道德的地方;第二,文人士大夫创造了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即“如何在天地、山水间经营出一个蕴自然之意象,彰道德之文华的人类聚居场所”[3]。例如汉阳太守殷济和韩城历任知县相继建设形成太史高坟司马迁祠,唐代白居易建有香山云寺,明代山西河津名士薛瑄对黄河龙门胜景的发掘,清代韩城名士刘荫枢修有毓秀桥,形成澽水朝宗之景,清代知县康行僴建有左院棠化、苏岭黛色、园觉疏钟等景,等等。韩城文人主导的规划设计特别重视能彰显地方文化价值观和承载“意义信仰”的场所和环境[4]。营造与人的生活、修养、性情和人生哲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在环境之中表达人生价值。人工构筑并不是营造的主体,而人居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共同交织形成的一种“意义”和“境界”才是文人设计之所以有涵意、耐人寻味的根结[5]。

2.县域人居环境营造的传统机制

县域人居环境营造,之所以能够发挥不同社会角色的融合作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同实践途径的融合。官方途径、民间途径、与文士途径既各成体系、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完善人类聚居的需求和环境成果[6]。这三条途径即构成了历史人居环境营造的三条传统机制(4)(表1、图1、2)。

2.1官方传统

官方传统是基于国家治理的需求,而实施的地方县域人居环境营造。县域建设必须落实完善国家统治层面的功能内容,必须遵守由国家制定的法令、规范、制度等。韩城县域建置,疆域界定与划分,城、镇等重要聚落的选址,城池的修筑,行政、财政、刑罚等官署政权机构,文庙、城隍庙等祭祀功能,交通、商市、救济、医疗、仓储、学校、旌表,军事防御,水利治理,农耕田地开拓等内容[7],均在官方传统的控制范畴。这些项目多为官方出资并组织规划营建,构成了县域人居环境营造不可逾越的原则性纲领。

官方传统所产生的主流文化对地方县域人居环境有深远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例如韩城县域聚居和自然山水的特定关系;治署、文庙、城隍庙所形成的统一定式;社稷坛、邑历坛、风云雷雨坛、教场围绕城池所形成的模式等,在黄河流域历史城市中具有共通性。

官方传统是地方州县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的纲领。在官方传统下,知县承担着县域建设由上至下的官方责任,文人、风水师、匠人、乡绅、僧道、民众等均是在知县的带领、控制、决策下,实施县域人居环境营造。

2.2乡土传统

乡土传统是基于民众百姓聚居生存生活的需求,而实施的地方县域人居环境营造。官方传统的整体把控并没有也不能深入到基层民众生活的细枝末节,地域乡土内部自有其丰富的、主动的创造性表达和赋予地区特质的文化传统继承。因此,官方机制下,仍并存着另一条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线索的县域人居环境营造内容和体系,使得“自我家园”建设具有强烈的本能意识和自发性,进而形成了一套包含自然山水、农耕、交通、防御、排水、住宅、祠堂、桥渡、涝池、水井、文化建筑、祭祀建筑、教育建筑、旌表建筑等内容的乡土营造传统。

乡土传统是落实官方传统的支撑力量。风水学说与工匠技艺很大程度上正是在乡土环境中产生、发展、走向成熟,并对官方传统实施影响。堪舆相地、匠作营造在特定地域内部,以师徒、父子等乡土关系进行传承,进而成就了县域人居环境强烈的地域特色。县域建设的官方职能必须通过以大量民众为基础的,独特的乡土传统才能落实。

乡土文化是官方传统、文士传统在县域内部的丰富拓展,是县域人居环境营造的支撑,是产生于民间的、自下而上的独立完备的一套实践体系。宗族乡绅承担着统领作用和管理作用,他们往往是县域内部具体建设的倡导者和发起人。

2.3文士传统

文士传统是基于传统中国特定的文人阶层,而产生的关于人居环境营造的特定实践体系。文人士大夫以循吏与乡绅两种身份,平行渗透在官方传统与乡土传统中,皆处于核心地位,在县域人居环境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士传统以其自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在县域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体现出营造理念的导向性。正是基于文士传统的智慧,才形成了官方传统下的治理之道,与乡土传统下的生存之道。文士传统是县域人居环境不同途径的规划设计灵魂。文人们确立了人居环境营造的基本理念,艺术表达方法与实践途径,他们的智慧更接近于现代意义的规划设计学科。在长期实践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人文与自然、人文与建筑、自然与建筑,相互融汇,相互映衬的人居环境美学表达。这种表达不仅成为文人群体的实践乐趣,更融入官方传统和乡土传统,成为不同途径规划设计的艺术创作范本(5)。

3县域人居营造的实践特点

韩城县域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并不是个人、单一群体、单一行业、甚至单一途径的独有成果,它是集合了知县、文人士大夫、风水师、匠人、本土邑人、宗教人员、民众等多个群体与行业的设计智慧与建设职能(图3),并同时贯穿在官方传统、乡土传统与文士传统三条途径下的综合历程,表现出以下特点:

(1)本土规划设计是隐含在不同群体的整体性导向与阶段性把控中综合实现的。

虽然并非出自现代意义的规划设计概念,却自有其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运行机制和人员结构。知县作为一县之长,承担着县域发展建设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官方决策与综合把控;宗族乡绅是乡土地域内部,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文人士大夫、风水师(堪舆者)、匠人则是县域人居环境营造在规划设计层面的中坚力量;民众是县域建设的支撑。韩城县域人居营造,更倾向于集合社会广大力量的,有序进行的,自成体系的人居活动。

(2)县域不同群体在人居规划设计中皆有其智慧与贡献。

不同社会角色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立足于不同层面的规划设计环节。正因为古代并未形成独立的规划设计专业和群体,反而发挥了不同行业对于规划设计的特有贡献。如知县针对整体层面进行综合把控,堪舆家针对山水环境层面实施定位,文人士大夫在规划设计层面植入灵魂,工匠实施建设层面的布局、形式、空间落实,民众则承担着地域乡土聚居的具体功能与文化传承等等。营造历程贯穿于每个层面,设计智慧在不同环节皆有发挥。

(3)不同群体的营造智慧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流程。

虽然不同社会角色所行驶的设计职能相对独立,却并不妨碍其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呈现。例如循吏经营与文人创造皆含有关乎风水堪舆的环境形势意识,风水师也承担着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象传达的责任使命,工匠中也不乏大量“舍其手艺,专其心智”的哲匠。作为规划设计的主控力量,文士阶层本身即是通才,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规划设计素养,还发挥着的综合全盘,整体把控的全局观念。各种群体的人居智慧,之所以能够在人居建设中统筹,得源于传统中国共同的“道”——即将人与自然架构在文化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深度融合中,它是人居环境营造在不同环节有机融合,呈现高度统一的凝聚核心。

(4)官方传统、乡土传统与文士传统在人居建设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大传统(图3)作用于规划设计的不同环节并相互关联:官方传统与文士传统需要乡土传统来落实;官方传统与乡土传统皆以文士传统为核心价值;乡土传统与文士传统又以官方传统为纲领。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升华,总是共同作用于韩城县域人居环境营造,进而建构形成本土的地方传统。

4.结语

传统中国人居环境营造所持守的“道”,是一个极其深厚的命题。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无法忽视其在本土规划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基于这个“道”,韩城县域建设集合了不同群体的力量,并相互影响、相互协作,规划设计的智慧正渗透于其中,并形成了本土营造的三条传统机制,官方传统与乡土传统之间,总是渗透着以文人士大夫为主导的文士传统的传道力量——就是要形成规划设计的“方”,正因为有了“这剂药方”,韩城县域人居环境营造才能在本土共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背景下,凝聚熔炼出一种强烈的地方传统和地域特质,并且保证永远不脱离以“人”为核心的人文栖居环境建设[8]。

摘要:挖掘“原真”的中国地方人居智慧,就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探讨规划设计是如何实施的。文章试图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探析韩城县域人居建设得以形成的本土机制。为了明确县域规划设计的实践途径,分别解读了知县、风水师、文人士大夫、工匠等不同群体所发挥的作用,由此提出了本土营造特有的三大传统机制——官方传统、乡土传统与文士传统,尤以文士传统作为官方与乡土营造路径得以并行的内在基因,并进一步总结了韩城县域规划设计机制的特点,证明了一种不同群体、不同传统共同持守、相互融合的本土营造途径。

关键词:人居环境,韩城县域,规划设计群体,三大传统,文人

参考文献

[1]王树声.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清]傅应奎钱坫.韩城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

[3]张涛.韩城传统县域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

[4]王树声.“全人”视野下的中国建筑营造意匠[J].时代建筑,2014,01:45-47

[5]周星.乡土生活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美]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熊茜超译.简明文化人类学:人类之镜[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7]周若祁.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营造途径 篇10

近年来, 内蒙古地区城市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将城镇化率提高到55%的目标, 这意味着以2006年的48%的城市化水平为起点, 平均每年以1.4个百分点的增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每年将转移33.6万左右的非农人口。未来的一段时间, 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必将承担接纳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任务, 其中数量巨大的小城镇 (到2006年内蒙古有小城镇527个) 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关于中国城镇的整体特色的讨论很早就已经展开, 较为代表的是山水城市的讨论。八十年代吴良镛院士在为桂林做城市规划时就提出了“山—水—城”的建设模式, 1990年钱学森又呼吁中国走“山水城市”的道路。这种特色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中国传统城市美学, 并针对当今城市千城一面建设问题的反思, 其核心是从传统城市建设文化中汲取营养, 并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进行强化和传承。具体到内蒙古小城镇, 发掘城市传统, 强化并再造是一条基本途径。然而, 内蒙古相较国内建筑历史文化悠久深厚的地区而言根基较浅, 要在建设中体现城市的特色, 尚需从根源上进行一番挖掘, 从地域和传统中寻找要素和思路才可为当今的建设指引方向, 明确城市特色空间建设的战略。此文以“识地景·解原型·溯历史”入手, 试图在发掘的过程中撷取若干信息作为整体城市空间特色架构的凭据。

二、识地景

所谓“识地景”即要充分理解传统聚居场所在选址或环境营造方面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在内蒙古居民选择定居生活以前, 他们“逐水草而居”, 四季轮牧, 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 择良地安营扎寨。他们在选择屯落地时, 依山傍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最好还能依山靠林。屯落要坐北朝南, 东、西、南面要有开阔的视野, 便于农林牧猎渔等多种经济活动。选择冬营地则更要讲究, 一个好的冬营地应该是敞开的蒙古袍端坐在那里的形状:背后是巍峨的靠山,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向阳背风, 一览无余, 在营地的东西两边, 特别是西边最好可枕山梁。这是传统聚落空间的一种环境意向, 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游牧民族对于聚居空间的营建是有着鲜明的地景认知和地景意识的, 他们强调山水环境的舒适性, 并在营建中主动地选择、利用自然格局。这种意识是否带入到了小城镇的建设中尚不可考证, 但是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几个小城镇的地景中捕捉一二, 以求其特征。图1即是几个普通小城镇的地景格局。

城市西北枕于一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城市东侧有湖泊。北侧有乌兰敖包限定城市北边界以及周边山体的制高点 (见图1a) 。四周被沙丘所环绕, 滦河上游通过沙丘冲击成为平原, 多伦就建在这片平原上。这里虽地处半沙化的草原地带, 但四周却广有水源, 其中上都河和额尔腾河环绕多伦城。多伦淖尔即蒙古语“七水泊”之意。据说古时在多伦淖尔附近有七个湖泊, 现在已经被沙丘所掩埋 (见图1b) 。乌里雅斯太镇背山面水, 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山前腹地。山脉本身对城市形成左环右抱之势, 暖季雪山融水在城市前形成大规模雪山融水湖泊。城市区域依托山势, 北端远以大兴安岭山脉为枕, 近以北山两山顶为依据, 南端近以大兴安岭余脉为双阙 (北山) , 远达雪山融水湖泊, 形成一条西北—东南发展主轴线 (见图1c) 。锡伯河穿城而过。在清代, 这条河就被喀喇沁亲王府喻为环绕王府而过的“玉带”水, 四周山体环抱 (见图1d) 。

从这些简图中可以发现, 小城镇的建设多位于低处, 城镇周围多可见低山环绕, 并大多有湖泊, 与河流相伴。深入小城镇内部,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地景要素, 这些要素的设置和形成与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密切相关。例如在乌里雅斯太镇中, 中央大街和北山的两阙相对, 城市主街和山水轴线重合;乌兰镇、多伦淖尔等很多城市中的王府和喇嘛庙等建筑群的轴线方向都能暗示出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主朝向 (这些历史建筑往往是城镇形成的基础, 朝向比较讲究) ;有的城市外围还有敖包, 这是一种兼具宗教与世俗功能的纪念性建筑, 建敖包的地方多在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 可以标志出特殊的地形和疆界, 强调城市的领域感。

这些具有整体性地景特征和统领性的地景要素是此处小城镇的最大特色, 能否针对这些特征进行城市空间的整体创造对于未来小城镇特色的营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而把握这一特色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明确城市在哪里发展可以强化这一特色, 在哪里保护才能烘托城市的特色背景, 而在哪里创造才能为传统格局提上点睛之笔。对于小城镇来说, 规模不大, 要凸显这些要素, 需要抓重点工程, 抓能够强调传统地景格局的重点项目。有些小城镇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乌里雅斯太镇中央大街的城市改造, 正确地强化了原有的山水轴线, 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骨架;在喀喇沁旗, 当地政府借助穿城而过的锡伯河扩大城内水面, 建立水上公园, 强调了水环境对于该城镇的特色作用, 其他的城市建设则围绕此逐步展开。这些都是充分认知到城市特色自然要素和地景格局的典型创造。这样的创造, 在整体城市设计阶段使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和传统的地景格局相协调, 并使传统的环境认知强化和凸显, 对于特色城镇的营造是具有长远甚至是永恒的意义的。

三、解原型

所谓“解原型”是对传统聚落进行剖析, 看有无若干空间模式可为当代城市设计所演绎和运用。

(一) 游牧庄子的聚落特色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聚落形态为游牧庄子, 其最小的单位是蒙古包, 这是适应于游牧生活的单体建筑形式。游牧生活最小、最基本的人群构成是家庭与牧团, 人们往往以家庭或家庭集团为单位进行游牧活动, 因此, 多个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游牧社会最基本的聚落单元——游牧庄子, 这是一种较小规模的游牧单位, 蒙古语称为“阿寅勒”。这种游牧形式一直保持到现代, 不但是蒙古族的放牧形式, 也是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草原游牧区的放牧形式。在古时, 还存在一种比“阿寅勒”更大的游牧单元, 这种单元是在“阿寅勒”的基础上形成的, 称为“古列延”。这种较大的聚落形式是为了适应牧战结合的生存方式而产生的, 单元内, 蒙古包以环状排列, 核心区是长老居住的地点, 周边是各个家庭单元。这种蒙古包—阿寅勒—古列延的模式构成了一种“复合组团”, 是草原聚落的“原型”, 既适应了草原的自然环境, 也适合了游牧的社会生活。这种“复合组团”的聚落形式使得聚落和草原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是与大自然的“共融”, 也是游牧聚落特有的空间形式。

游牧和城镇生活很不相同, 但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可以延续发展的, 上述聚居空间中的“复合组团”和与自然“共融”的空间体验即可为当代城市设计所演绎。

(二) 利用“复合组团”模式塑造城市与草原共融的城市新区——以乌兰镇城市设计为例

乌兰镇是一个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普通小镇, 近些年由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小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之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 未来10年预计该镇人口会由当前的6万增加到8万。旧城的居住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而且还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 需要制定新的城市规划进行土地外扩, 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小城镇外扩发展必然选择在经济上最为合理的城市边缘地带, 这是一个较为敏感而有特色的地带, 外可接触到草原, 内又和旧的城市建成区相连, 现有大量未经规划的建设片区和闲置土地。这样的地带采用什么样的空间发展模式才能对草原小城镇整体的空间特色有所贡献呢?体现整体特色自然要抓住最为重要的特色资源, 该镇有良好的山水环境, 适量的历史遗产, 但是并不能对传统城市格局起到决定性影响, 因此, 这一地带的特色建设可以被利用的最大的资源是周边广阔的草原, 而无城市传统轴线等其他地景要素可凭借, 所以考虑设计一种新区和草原“共融”的形态, 作为新城市空间营造一个途径。设计借鉴传统聚落“原型”, 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复合组团”的空间模式进行演绎。此处的“复合组团”是一种混合功能的组团, 以居住为主, 组团内部配置完善的设施, 将容纳两万人的居住空间分散成几个独立的组团。将文化和服务设施布置于组团靠近旧城一侧, 以此促进新旧区域的共享, 而组团与组团之间设计大片的草原, 模仿与草原相融的空间意向, 这些草地应进行专门的规划和维护, 还可建设小型的人工季节性湖泊, 形成草原较为常见的“水—草”景观, 并提供日常生态用水。每个组团的外部进行适当的防护林营造, 几个组团靠近旧城区的一带作为带状公园, 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生态文化走廊”。将组团与组团、旧城与新区有机相连 (见图2) , 这是一种建设区与外部空间环境整体营造的设计模式, 最终形成空间共融。

四、溯历史

所谓“溯历史”, 即追溯草原小城镇发展的历史, 以求在历史中发掘特色的空间元素作为设计依据。

(一) 草原小城镇兴起过程及空间特征

从游牧到定居, 再到小城镇的兴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说来, 促成这个地区小城镇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是因宗教而兴。这和清政府将内蒙古地区划入中国版图之后利用喇嘛教进行治理有关。政府于此大兴喇嘛庙, 很多城镇是先有庙后有城, 城市是因宗庙宗教节点作用的发挥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典型的例子是多伦淖尔;第二是由农垦自发形成。清代的内蒙古大量接纳中原地区因土地紧张而迁入的居民。这些人口大量积聚在交通便利的地区, 随后商业逐渐发展, 形成集镇, 最终形成城镇;第三则和建制有关。清代统治者认识到农耕区域的管理和妥当处理农耕、游牧区域各种矛盾的重要性, 将内地的行政建制推广于内蒙古东、西部农耕区域, 在人口稠密、初具规模的农耕中心选择统治的中心地点进行建设, 久而成镇。

这里小城镇的形成虽然历史不长, 但是追溯每个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过程, 并对照显存的城市遗迹都可以发现一些特色的历史空间。这些特色空间在规模不大的小城镇中至今仍保持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城市中喇嘛教特色空间较为普遍。这与蒙古族长期信奉喇嘛教有关, 同时也和清政府利用喇嘛教治理内蒙地区的政策有关。

第二, 有相当数量的城市有王公府第。清代蒙古扎萨克王公是内蒙古封建统治阶层的最高层, 他们享有清廷给予的种种封建特权, 具有很高的地位。扎萨克所驻之处常建有王府, 这类王府是蒙旗政权中心, 这些王府 (包括闲散王公府第) 往往对小城镇的形成起到基础的作用。

第三, 城市多有商业移民聚居区。这里繁荣的城市商业多是由距离内蒙古最近的山西和直隶的商人带来的, 这些人于此建立了商业建筑和会馆, 形成商业移民聚居区。

第四, 多宗教、多民族空间特征较为明显。北方草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区域, 草原地区民族构成的复杂性, 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他们的宗教也很多样, 如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等。多元文化和多样的宗教信仰为草原城镇带来丰富的空间构成, 喇嘛庙、清真寺、敖包等等宗教建筑往往于一个小城镇中并存。

在城市设计中应能将这些特色的空间加以整合与重构, 使其为整体城市空间特色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对多伦淖尔特色城市结构为例详细阐述。

(二) 构建历史空间骨架, 提升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色——以对多伦淖尔特色城市结构为例

1. 多伦淖尔城市发展过程

多伦淖尔是有记载的内蒙古形成的最早的小城镇。这是一个因宗教而兴起的小城镇, 其形成过程是其最大的特点。

早期的多伦淖尔, “地势广漠, 无树木, 厥上沙蹟。昔时不过一小市镇耳。”康熙平定葛尔丹后, 在多伦淖尔举行了“多伦会盟” (1691年) , 之后于此修建汇宗寺, 带来了第一批居民——营建寺庙的匠人和僧人, 他们大都居住在寺庙周边。寺庙建成后, 内蒙其他地区的信徒常常来此祭拜, 城镇流动人口增多, 商品交换发展起来, 内地商人也逐渐于此经商、定居, 久而形成城市。到康熙四十年 (1701年) 形成了“南北长四里, 东西广二里的市区和街道十三条”, 到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 发展成为汉商市镇, 到1713年康熙皇帝到此巡幸, 看到“居民鳞比, 屋庐望接”的景象, 不禁赞叹道:“俨然一大都会也。”多伦淖尔逐渐成为了漠南蒙古地区的宗教、政治、商贸和文化中心。

除了因寺而兴的城市特征, 多伦淖尔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城市空间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共融发展的历史事实, 留下了众多丰富多彩的历史建筑——来自直隶、山东、山西、宁夏一带的伊斯兰教信仰者于此经商, 修建了六座清真寺;汉族商人出资修筑了许多道教庙宇, 著名的有三官庙、付魔宫、碧霞宫等, 其中三官庙为直隶商人扩建, 形成了后来的“直隶会馆”, 而伏魔宫则由山西商人扩建形成了“山西会馆”;另外还有祭祀孔子的文庙等一些文化建筑 (见图3) 。

2. 整合历史空间要素提升多民族、多宗教共融的城市空间特色

此小城镇的最大特色显然在于丰富的历史空间, 但当前的城市发展对于这些空间的利用和整合不够, 使得这些重要的历史元素“孤岛化”, 对城市整体特色的营造的贡献不足。对于这样的小城镇, 努力强化其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色应成为设计的主要目标, 这就应尽可能在设计过程中整合这些重要历史元素, 形成一个网络骨架, 进而引导城市建设, 使其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统领。对于此案例主要的空间策略有两个, 第一是找寻“隐性发展轴线”。所谓隐性轴线, 是在现状的城市结构中不明显, 但对于城市整体特色空间的形成可以起关键作用的空间框架, 这是需要在现状城市中进行发掘的。多伦淖尔最能起到城市空间控制作用的是汇宗寺, 该寺建设最早, 规模最大, 因此以该寺为基准的轴线应该成为整合城市特色资源的主轴线, 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带动周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城市更新, 逐步将其营造成有文化氛围的、能和历史建筑有机协调的特色地带 (见图4) 。第二, 则是要整合南部历史建筑密集区的宗教和文化空间形成特色的网络骨架作为空间发展的基础, 传承不同文化建筑和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充分保持和发展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征。为一种以历史建筑和历史空间为基础进行整体空间架构的设计策略, 将现有的点状的要素转化为带状地带和网络骨架形成整体的特色框架, 城市发展在这样的特色骨架上展拓和延伸以防止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结构的消失。

由图4看出, 以汇宗寺为核心, 向南开出一条隐性的文化轴线, 向南延伸过湿地后可以古城西侧沿河路为轴线, 贯穿全城南北, 将汇宗寺和旧城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长远的城市发展轴。这条线的北端是以汇宗寺及其周边的待开发的新区域, 中部是生态湿地核心区, 南部则可以此线带动旧城东侧一线的开发。对于南部旧城内部大量历史建筑则以网络连接成为公共空间, 而将这些核心历史建筑作为周边小区域的特色核心。

四、结语

从上文简略的叙述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内蒙古小城镇的一些共性, 如丰富的山水环境, 大量民族性、宗教性空间, 以及清晰可见的传统城市轴线、方向与领域标志等。要进行整体的、有特色的城镇空间设计就需要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强化和创造。创造整体特色的途径很多, 此文提供的仅仅是一种从传统出发的途径。论述的重点主要在整体城市空间架构方面。而要真正的形成特色城市, 仅仅是大尺度的空间骨架是不够的, 而更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 建筑风格、公共空间面貌等等都要纳入。但整体空间战略和特色空间骨架是一个基础, 之后才可渐进深入, 逐步雕琢。

城市建设应努力在满足发展需要的同时强调城市的地域色彩, 若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地推动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草原小城镇的出现, 一个更具文化韵味和地域魅力的草原地带则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test/2006-07/10/content_331802.htm

[2].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2004/11

[3].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4].陈寿朋.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们出版社.2006/6

[6].宝力格.草原文化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7

[7].刘文锁 王磊.敖包祭祀的起源.西域研究.2006/2

[8].乌云格日勒.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9].姚明辉.蒙古志.卷三都会.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海文出版社.1966

上一篇:蒲公英的烂漫下一篇:CFG施工中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