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营造

2024-05-18

风景营造(精选7篇)

风景营造 篇1

“意境”最初是当作诗歌艺术理论而提出来的, 最早出现在王昌龄《诗格》中, 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随后的刘禹锡提出了意境的特殊规定性:“境生于象外”。苏轼、王世贞、朱承爵、潘德舆等历代文学家、理论家亦对这个问题有所阐发。苏轼评陶渊明诗说:“境与意合”;朱承爵在其《存余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 全在意境融彻, 出音声之外, 乃得真味。”尤其是清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 其整部《人间词话》和《乙稿序》, 中心都是在阐发意境理论, 他提出诗词意境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等区分, 并认为作为艺术中的“意”与“境”二者不可分。艺术意境的创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目标, 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乐诸种艺术门类, 都以意境“超以象外”的内涵为最高追求。从西方传入的风景油画, 也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中国当代油画风景画家更是积极投入大自然, 自觉的把画面中的意境营造作为终极追求, 给当代风景带来无限生机与前景。

二、意境的营造

1. 取景与意境营造

风景绘画首当其冲的便是取景, 画架未立须先四下周游, 古人也有”欲画树先绕树三周”之说, 可见取景对画面境界的生成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画家在这方面有许多成果经验值得我们风景画家借鉴的,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他的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到的三远说即“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我们结合郭熙的《早春图》来看画幅的最上端耸立着两座较大的山头, 云雾遮掩锁其腰, 显得巍峨耸峙, 亦烘托其高远, 造成画面虚实的变化, 意境幽幽;“深远”为“自山前而窥山后”, 观察的视线是曲折的。画的中景部分丛树掩映, 重岩叠嶂, 山石的山腰处和右侧山崖有溪流曲折而下, 流入下面的水潭中, 都给人以深进去的感觉, 故深远应理解为对山水重叠曲折的纵深感觉, 体现了山水的含蓄美;“平远”为“自近山而望远山”给人以冲淡、平和的视觉感受, 《早春图》中近景林木山石刻画尤为用功, 而远景则处理得较为简略, 正如郭熙自言“远山无皴, 远水无波, 远水无目”。在虚实的对比中表现出山水“冲融而缥缥缈缈”的意境。

吴冠中先生对此是深有体味的, 他的风景画脱胎于西洋光色技法又融进了东方审美旨趣, 取景极尽变化, 意境悠远。《涨潮》取平远之境, 宁静平和;《桑园》取深远之境, 透过丛丛树林而依依可见后面的屋舍远山, , 曲幽深远:而《长江山峡》给观者如登临高处“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 , 天地相接之处, 苍苍茫茫, 浑然一片, 烟岚之气迷漫其间, 天地一界, 宇宙整一, 人的心胸和人格情操亦因此而得以豁显得以陶养。

2. 构图与意境营造

构图能产生意境之美。一方面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负阳, 冲气以为和。”可以理解为构图千变万化, 其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必须是和静状态, 这意味着构图经营应合乎情理, 合乎画理, 使画者和观者得以“澄怀味象”。另一方面是构图中圆的运用, 在《吕氏春秋》里有言“精气一上一下, 圆周复杂, 无所稽查, 故曰无道圆。”这种观念反映在绘画艺术上, 首先是强调画面气的流转始终在画面内作圆形运动, 形成一个不外泄的独立的气场。所以构图要在圆形运动的上下左右的首尾之间取得绝妙的平衡, 否则漏气而损势为构图的大病, 必然会破坏画面的意境。庄子又说:“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这是说意境营造的重要一点是要讲究构图的简约含蓄, 要着眼于“意”, 不可拘泥于局部的构图、刻画。而简约含蓄的关键又在于对意境的深层感受, 用意境、意念、情思去表现取得意境与构图的统一。但是要注意简约并不代表构图的简洁, 它只是一种近乎纯净, 不是简单、粗略, 是一种代表平静祥和的心境的构图方式。

陈和西先生的画作很好的体现了他对构图与意境的把握:他的风景画多采用正方形, 正如他自言这是从中国传统艺术样式, 尤其是篆刻印章——方寸之间显示出无穷天地而得到启示。他的代表作品《故园》构图采取正方形, 简洁而生动, 右边一丛树突破地平线冲向天空, 其势在正方形的画面洋溢流动, 与地面相呼应, 谓之圆, 画面平静和淡, 自然天成, 然其中一股流动的气势充盈期间, 谓之寓动于静, 我们欣赏陈和西先生画作, 无不被他作品中生机昂然, 意境悠远的一派田园气息所打动, 这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厚修养及对构图熟练的把握密不可分的。

3. 色调的把握与意境

通过色调表现意境是油画艺术的特长。客观存在的色调本身, 无所谓情绪与感情, 但它能唤起不同的感受, 如白色给人的联想是纯洁, 神圣黑色给人的联想是死亡, 红色使人激越奋进, 绿色能让人感到平静、深远, 黄色则给人以充满希望和朝气蓬勃的情绪, 而阴暗灰沉的色调又与灾难和恐怖情绪相近。色调的表现力正是以人们对于色彩的视觉和心理感觉为依据, 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的体验来感受不同的色彩。艺术家就是要善于在生活中研究和发现某种色调与情绪相联系的时间、环境、条件, 以便恰当地运用色调抒发情感表现意境。《湘江残冬》为著名风景画家曲湘建的油画作品, 画面使用了一种冷灰色调来表现一种“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悲凉意境, 近景芳草凄凄, 残柳摇曳, 湘水遥逝与天际相接, 上空乌云密布, 阴冷晦重, 使画而显得格外的压抑。这幅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感人效果, 色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画家有改变自然物象的色调, 使主观感情色彩更强烈地流露出来。画面的意境, 往往正是通过主观的感情色调而充分显示出它的动人魅力。

4. 以诗入画与意境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画艺术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即道出文人画诗画结合的标准:在画中体现出诗境, 诗的“象外之象, 味外之旨”的意境美同样被结合进画境中, 这种绘画审美标准很快树立起来, 并且成为元明清各代画坛的主流风尚。“以诗入画”表现了画对诗意境的借鉴以及诗画之间彼此的渗透和融合, 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特征:即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亦是真善美的统一, 这样的作品已经是超越技的境地, 更已近乎道:正像老子所言的“大象无形”, 是深邃幽远的, 是阔大无边的, 亦是令人体味无穷的。

我国当今的风景油画家在学习西方油画之技的同时亦感受到传统文化深厚的道的魅力, 在观察体味自然勃勃生机时, 体味着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体味着宇宙的大道无边和精深幽微。南方著名风景画家张冬峰先生便深谙此道。南方的红土丘陵、荒草灌木, 在他的笔下描绘的生机昂然、极有诗意。有人评价说:张冬峰的风景画无论是技法、形式, 还是感觉、精神, 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趣味, 但又绝不以牺牲或根本就不懂西画特质来换取民族风格为代价。事实上达到这种中西融合的境界, 一直是中国油画风景百年理想的一个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年3月.

[2].《解读风景》.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1月.

[3].孙建平.《风景写生与技法剖析》.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年7月.

风景营造 篇2

一、“边角绿地”的范围

边角绿化范围很广,介于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之间的空地、高架桥柱绿化、天桥绿化、屋顶绿化、墙面垂直绿化、窗阳台绿化、檐口绿化、棚架绿化,还有高架悬挂绿化、停车场绿化等都可以作为边角绿化的目标 。这些绿化中容易出现的边角经常被随意更改用地性质,变成城市中的“死角”。立交桥下的空间被用来当停车场,过街天桥上挂着户外广告,路灯杆上挂着广告旗;社区内,能被硬化的地方都硬化了,边边角角一点不留。

二、“边角绿地”的作用

強调细节,成为城市公共绿地绿化的有益补充;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对陈旧、腐朽的环境起到一定的遮挡、美化作用;起到收集雨水、节约能源等作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加生活情趣的作用。

三、“边角绿地”的植物选择

1.色叶地被植物

作为高架桥下面的绿化,需要喜阴、抗性强,大色块效果好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在树形、色彩、叶丛疏密和颜色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随季相变化而叶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树木在园林中可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给游人在不同时间、不同视觉、不同观赏特性等方面增添游兴。色叶树种在丰富城市自然景观维护生态,体现城市个性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植物:彩叶草、变叶木等。

2.攀援植物

作为屋顶绿化、高架桥柱绿化、天桥绿化、墙面垂直绿化等的主要植材,不仅能完美体现色叶植物的季相变化,还有观花类的植物在花季烘托出强大的色彩感染力。攀援植物是园林植物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由于茎较细软,它们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其它物体向上攀援。这个特性使园林绿化能够从平面向立体空间延伸,增加了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攀援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学价值及观赏价值,可用于降温、减噪,观叶、观花、观果等。而且攀援植物没有固定的株形,具有很强的空间可塑性,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现在已被广泛用于建筑、墙面、棚架、绿廊、篱垣、屋顶等处。代表植物:地锦、蝙蝠葛、扶芳藤、凌霄、冬青、藤本蔷薇等。

3.集栽植物

转角、边缘地带,集栽植物的大色块能突出的体现植物的色相,强调边缘的作用,集栽植物的坚固性和抗性都是边角绿地首选的造景植物。代表植物: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红瑞木等。

4.花灌木

用途广泛的花灌木,用于边角绿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观花为主的灌木类植物,其造型多样,能营造出五彩景色,被视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边角绿地”适合栽植于停车场、高架桥下、围墙旁、栏杆边、三角地带等。修剪是促进花灌木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只有正确地修剪才能使其繁花不断。花灌木通常与爬藤类植物、集栽植物组合栽植,形成高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点。代表植物:杜鹃、山茶、红花继木、紫薇、连翘等。

5.宿根花卉

根花卉是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

宿根花卉是适宜我国地区气候特点的多年生花卉品种,该类花卉中大量的野生品种和已经园艺化的品种经适当管理,能够安全越冬和平安度夏。这些资源的开发应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城市绿化,美化中形成植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宿根花卉比一二年生草花有着更强的生命力,而且节水、抗旱、省工、易管理,合理搭配品种完全可以达至“三季有花”的目标,更能体现城市绿化发展与自然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宿根花卉主要栽培种类有:芍药、石竹类、漏斗菜类、荷包牡丹、铃兰、玉簪类、射干、鸢尾类等。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艳丽,适应性强,一次栽植,可供多年观赏。

6.时令花卉

作为天桥、高架桥美化、花坛、花箱、路灯杆美化的主要植物材料,也是丰富植物造景层次的主要素材之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年可以分4个季节更换花卉,始终保持生机盎然的景象。代表植物:矮牵牛、四季海棠、三色堇、一串红、羽衣甘蓝、万寿菊等。

四、“边角绿地”代表案例分析

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智谷商务园,被佛甲草、金银花等植物覆盖的近万平方米屋顶绿意盎然,吸引着人们工作之余到楼顶去散心。万科朗润园在屋顶上种植四季常绿的佛甲草,每平方米施工成本仅100元左右,后期基本不用养护,但因此可形成2℃的室内外温差,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大连地区低山丘陵地形,城市道路周边裸露岩石现象众多,街边挡墙、围墙、栏杆等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形象。垂直绿化、仿古景墙、阶梯状挡墙结合造景等手法有效的弥补了这类不足。街边绿地的边缘地带、公路两侧,大量的栽植鸢尾、萱草、金鸡菊等宿根花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林立,80%的工厂围墙外都栽植了藤本月季,每到6月,藤本月季盛开,整个城市处于一片花海中,“边角绿化”此时已经不再充当配角,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

五、结语

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要点分析 篇3

1 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分析

1.1 分析风景园林的设计目标

风景园林营造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和气候条件恶化问题, 进而有机结合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而提高现代化绿化城市的建设。风景园林设计方向需要考虑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其中如何减少碳的排放量以及降低园林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而使风景园林不仅能适宜城市的总体规划, 还能具备自然属性和人文气息[1]。

1.2 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方案

过去,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完成风景的营造, 往往忽视了协调园林环境与生态气候的关系, 基于这种情况, 设计方案往往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从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内容就可以看出, 其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 景观布局和生态环境缺乏合理性, 设计内容没有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一起, 甚至还存在一些会破坏当地土地资源环境的设计内容。因此,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内容还需经过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改进, 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方式便应运而生。

2 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设计内容以及要点

近年来,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不断发展, 园林景观的构建策略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风景园林的景观经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 其实际效果已经逐渐符合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园林景观设计本质上是以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生活环境为基础, 从而构建出符合人类审美观的专业性学科。风景园林营造的自然生态特性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低碳理念才能凸显。

2.1 低碳理念的含义

所谓低碳, 是指较低的带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 其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等特性, 主要目的是为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破坏。低碳理念的诞生以及研究是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而开展一系列关于资源消耗、全球变暖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现今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各领域中, 从而改善了全球生态环境、资源分配等问题。

2.2 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设计的内容

站在专业的角度看待风景园林营造设计可以发现,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地整合或排列多种因素及物质元素, 从而布置和编排园林景观中的物体。因此, 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的重点在于园林生态环境的布局和系统管理等。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主要有2个方面: (1) 考虑到材料以及运输过程的低碳特性, 制定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时需要纳入就近原则。 (2)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协调生态环境中各物质间关系的方法, 避免出现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协调, 这样才能让总体园林环境迈入可持续发展路线, 让园林景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2]。

2.3 基于低碳理念的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

选择具备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植物, 以此加强园林景观中绿地的固碳效率, 同时, 为了大幅度扩大园林低碳绿地环境的规模, 甄选植物的种类时应遵循就近原则。另外, 在提升固碳能量时, 还应提高园林景观的欣赏性, 所以, 在选择绿色植被时要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 如落叶乔木配常绿灌木、速生树种配慢生树种等[3]。此外, 挑选园林耗材时尽量选择低碳材料, 降低园林道路建设和景观布设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结语

通过分析基于低碳理念风景园林营造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得知, 风景园林景观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维护, 才能保证其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 设计园林景观营造方案时, 应考虑园林的整体布局, 尽量采用低碳环保的材料, 进而完成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的营造。

参考文献

[1]于淼.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 2015 (1)

[2] 范晓群.分析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及要点[J].民营科技, 2015 (8)

风景营造 篇4

1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原则与功能特点

1.1 突出低碳环保的综合效果

低碳景观园林要限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就需要在设计阶段精确计算出各阶段的碳排放量,从而为低碳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营造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在建造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使得各阶段碳的排放量都有所不同,为此设计人员应严格计算,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低碳方案,并在建造过程中对不同阶段,及时将实测的碳排放量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对、调整,从而有效控制好碳的排放量,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低碳风景园林的建设要求与目标。

1.2 突出低碳环保的材质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影响低碳风景园林碳排放量指标的重要因素,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碳友好材料。所谓的碳友好材料其评价指标是碳成本,即材料从生长到应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代谢废物以及消耗能源资源的总和。如果经过一番计算后得出碳成本数值低,则说明该种材料是碳友好材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种材料属于碳友好材料并不代表所有该类型的材料都是碳友好材料,在实际的选购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材料的生产厂家、生产工艺以及地域性差异等指标,从而保障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碳友好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 突出低碳环保的成本控制

园林景观后期维护时所需要的碳成本与前期的设计手法、材料选择以及对园林风景的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园林项目施工期间的碳成本属于一次性成本,但在维护阶段的碳成本则是持续性的,一般可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另一方面,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是持续生长和变化的,但城市园林景观则需要不断地予以完善,以此来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美学观念。这样就要求对园林内的各植物经常性的灌溉、施肥、修剪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养护,由此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景观生态学及发展的原则,利用生态的、可持续的和自维持的方法及手段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将风景园林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控材在相对低的标准之下。

2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与当前各方面的存在误区

2.1 形式表现相对较多

在目前的景观设计中,没有强调在功能突出方面的运用,对于小区居民的活动场所、休闲空间等缺少足够的考虑,在追求外在表现形式上,过分要求外在美的形式展示,让小区景观呈现出单调的艺术空间,不能适应现代小区与当前居民生活、休闲相融合的需要模式,没有构建共融的整体局面。

2.2 人工设计成分较多

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一些现代居住小区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设计时往往将小区中非常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块被移走,原有的涓涓流水被填平……,这样的“人造天堂”实际上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3 低碳风景园林景观营造的要则

3.1 人文景观的融入

园林景观特色河流和湖泊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本次规划也将围绕水这一重要特色,打造出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园林景观。在园林绿化中,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以其不断生长变化的外貌和不同的四季形态组成了园林绿地中流动变化的风景线,使城市景观外貌常看常新。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春季山花烂漫,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都是植物季相的凸现。春:春季应充分利用各种颜色的开花植物,南方露天草本花卉在春季开花的较多,开花灌木的花期也大多在春季。因此城市绿化中应有意识地选择多种春花灌木。常用的有:无忧花、迎春花、连翘、海棠、含笑、樱花、矮牵牛、紫荆等。夏:冠大荫浓的乔木是夏季景观的主角。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如盖的树荫无论对于人们游憩或行走都非常可贵,因此城市绿化中必须选择一定数量的冠大荫浓的阔叶乔木,如合欢、槐树、蓝花楹、木槿、紫薇、琴叶珊瑚、朱槿等是在夏季开花的,更应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在提供浓荫的同时,又为园林绿地增加了色彩。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植物的选择上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力求创造一种充实丰满的氛围,园林中有些树种具有与众不同的果实,可为园林绿地增添情趣。如:秋枫、三角枫、桂花、一串红等。冬:落叶后的树木凸显出枝干的姿态,它们或遒劲或柔美,或古朴或秀雅,如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并利用周围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形成特有的意境。如:樟树、洋紫荆、三角梅、茶花、龙船花、玉兰等。

3.2 城市绿化的融入

在城市建设中,形成园林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全面融入,更好地推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使城市建筑、市民生活与江岸及亲水区产生隔绝,郁江及其沿岸的景观价值因此被长期忽视。将江沿岸规划成城市重要滨水景观带,对两岸的城市段进行景观主题分段,对应不同功能不同人群活动的区域,突出特色,景观建设与防洪、绿化、交通、城市活动相结合,防止岸线私有化,把开放空间、人群或公共活动引到岸边来,建设与城市关系融洽、生态、生产、生活、活跃的水岸。

3.3 低碳化的环保模式

在城市低碳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在确保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有序展开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机械设备的运用,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进而有效控制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产生的碳量,降低碳排放量。除此之外,减少机械设备对植物的损伤,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完成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园林项目建设中,碳成本一般为一次性成本,而在维护阶段,碳成本是持续增加的。为了确保城市功能与美学要求,需要经常维护风景园林,进而需要灌溉、修剪、施肥等管护,就会产生持续的碳排放。针对此种情况而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原则,借助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园林,使其适应生态系统的发展,进而降低园林维护碳成本。

4 结语

因此,在低碳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多种综合要素,尤其是在整个功能的实现中,强调低碳环保的综合理念,并在人文景观、环保意识、施工理念、绿色生态等方面形成多方面的控制,都将有很大的好处。

摘要:在景观园林营造的整体管理上,要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控制,尤其是在整体功能的实现中,要综合对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优势,构建城市低碳环保园林建设的优点,才能更好地突出整个建设的科学化。本文主要结合低碳园林建设的原则进行阐述,并概述当前园林景观营造中低碳理念运用的不足点,进而从多方面阐述低碳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功能和特点与应用要则。

关键词: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特点,要则

参考文献

[1]李佳倩.低碳园林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5(11)

[2] 杜慧霞.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分析[J].建筑结构,2015(15)

风景营造 篇5

1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原则与功能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加快, 快速地提高了各项事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平, 经济发展的快速提升在促进城市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其破坏力度仍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规划建设中比较重视风景园林建设, 因为, 风景园林能够净化空气, 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理念的日益重视, 环保理念一直是风景园林建设向着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的初衷, 低碳风景园林建设就是优化和改进传统园林建设理念的过程, 提升其环保性, 按照城市建设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宜居环境。

1.1 突出低碳环保的综合效果

低碳景观园林要想在建造和使用当中限制碳的排放量, 首先是要精确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 只有这样低碳园林景观在设计和营造中才能通过计算数据控制碳排放量。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 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也就不同, 设计人员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方案, 比较和调整碳排量数据与设计数据, 才能合理控制碳排量, 进而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最终实现低碳风景园林建设的初衷与目标。

1.2 突出低碳环保的材质选择

低碳风景园林的碳排放量是否超标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的建筑材料, 因此风景园林低碳设计一定要以碳友好材料为准。碳成本就是碳友好材料的评价指标, 也就是被选择材料由生长到使用期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材料所消耗的能源的总数;计算出来的碳成本数值低的材料就是碳友好材料。但是一种材料属于碳友好材料并不包括这一类型的材料就是碳友好材料, 这一点需要由生产厂家以及厂家所使用的生产工艺以及地域差异的指标来判断。以此来保证风景园林营造中, 选择的碳友好材料的科学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1.3 突出低碳环保的成本控制

园林景观碳成本的后期维护实际上和园林景观前期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与园林景观管理策略有着紧密的联系。碳成本在园林项目施工当中是一次性成本, 碳成本的维护周期漫长。因为, 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是持续的也在变化, 所以, 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城市园林景观, 使得园林景观能够在不同时期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美学对城市园林的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应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原则进行设计, 通过生态、可持续和自维持的方法与生态系统的变化相适应, 满足风景园林对碳成本的需求, 将碳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要则

低碳风景园林和普通园林的营造过程有明显区别, 低碳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不仅要计算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且还需要提升对新能源的使用率;低碳风景园林, 不仅要考虑到设计规划、材料选择, 而且还要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和设计更新, 以此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2.1 降低碳足迹

严格把关碳评估是风景园林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只有严格控制碳的评估, 才能保证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阶段的维护工作。碳足迹在园林营造过程中会随处可见, 碳足迹也会在人们进行活动中逐步地释放出来形成温室气体。因此, 在项目设计时, 有效的控制与评估碳足迹非常重要。评估不仅在项目规划过程当中要给予重视在项目规划实施后也要进行实际检测, 以此来保证项目朝着生态环境有利的方向发展。

2.2 选择碳友好材料

高科技材料的应运而生, 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所以, 园林设计应以环保型材料为主, 以此来减少碳的排放量。碳材料应用的标准取决于碳成本, 材料在制作和运输过程中, 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碳的成本, 实践证明碳成本越低碳友好材料质量越好, 也就是越友好的碳材料;也是低碳风景园林构建最适合的材料。与此同时一样的建筑材料其碳成本也有差异, 这与材料产地有直接关系。所以, 材料的地域性也是低碳风景园林在构建上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2.3 控制碳排放

促使当地空气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有2方面, 一方面是石化能源在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中会有一定的消耗而产生二氧化碳;期间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会相应地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构建低碳风景园林时, 首先, 应按照小规模结构进行设计, 选好合适的位置, 尽量减少设备的使用, 确保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此来提高土壤植被和空气环境质量。

2.4 减少风景园林中的温室气体产生

温室气体的产生来自多方面, 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交通运输工具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虽然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但是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项浩大的工程, 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 风景园林建设中, 应该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规划和设计风景园林, 以此减少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温室气体。

2.5 降低维护过程中的碳成本

低碳风景园林所涉及的碳成本、设计方案以及维护管理措施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都有一定的关联。在风景园林施工中, 会一次性产生碳成本, 但是维护风景园林却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园林景观优美环境的长期保持, 离不开园林植被与园林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植被与设施, 维护园林势必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果设计师能够掌握园林设计原则, 那么, 势必会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 园林设计要尽量发散思维, 保持设施和植被多样化, 通过立体画设计用草地替代人工草坪, 以此来减缓碳的排放量, 达到美化园林的作用和提升园林的使用年限。

3 结语

综上所述, 风景园林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项目, 对于城市未来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 风景园林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 美化城市环境, 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建设还能够进一步改良人们的生活环境;文章概述了低碳园林的建设意义, 分析了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的特点和风景园林营造要则, 以此来体现低碳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樊佳奇.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分析[J].江西建材, 2016 (3)

[2] 何小娥.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微[J].中国房地产业, 2015 (8)

[3] 许伟柱, 钟志强.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现代园艺, 2015 (13)

风景营造 篇6

一、园林景观铺装的功能

1、空间界定

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样式的变化体现空间界线, 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暗示, 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比如两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通常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 或者通过同一种石材的尺寸及线脚变化, 工艺区别来制造不同的效果。其造型需求的同时也具备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例如为游人提供休憩的空间, 为车辆及人流提供引导和区域划分。

2、视觉引导

在园林设计中, 经常采用直线形的线条铺装引导游人前进, 还可以通过不同铺装的色彩、质感和肌理来暗示使用空间的差异和变换, 使人按照不同园林铺装的差异化提示使用满足自己功能的园林空间。

3、营造意境

良好的铺装景观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主题的增彩作用, 利用铺装图案强化意境, 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这类铺装使用文字、图形、特殊符号等来传达空间主题, 加深意境, 在一些纪念型、知识型和导向性空间比较常见。园林铺装既可以作为主景的背景, 起到衬托主景、突出主题的作用。

二、园林景观铺装的材质和类型

园林铺装的类型丰富, 园林铺装可以其多种多样的纹样形式来衬托和美化环境, 增加园林的景致。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 而纹样有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变化。不同的纹样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铺装若能给步行赋与节奏感那将是大受欢迎的。我国园林铺装常用的材质和类型有:沙、碎石铺装、砖铺装、人工草坪铺装、嵌草预制砖铺装、彩色混凝土铺装、砂岩铺装、水刷石混凝土铺装和步石铺装等, 其被广泛用于道路、广场、运动场等各种活动场地, 丰富了园林铺装的应用范围。

三、园林景观铺装的设计要素

1、铺装的颜色

铺装的色彩在园林中一般是衬托景点的背景, 除特殊的情况外, 很少成为主景, 所以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如果色彩过于鲜艳, 可能喧宾夺主。甚至造成园林景观杂乱无序。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 暖色调热烈, 冷色调优雅, 明色调轻陕, 暗色调宁静。色彩的应用应追求统一中求变化, 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2、铺装的构图

形式是园林铺装的图案或样式, 往往尊重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 方式方法采用点线面的重复, 交错等。在景观营建中, 铺装的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 增加园林的景色。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 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另外, 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 (如住宅楼板) 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地砖或瓷砖, 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其它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烈的静态感。

3、铺装的尺寸

尺度是影响园林铺装整体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 指园林铺装的尺寸与其场地环境的大小比例关系。路面切块的大小, 拼缝的设计, 色彩和质感等, 都与场地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材料适宜大空间, 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马赛克, 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

4、铺装的质感

铺装的质感是由于人对素材结构的感触而产生的材质感, 不同铺装材料的肌理和质地对空间环境会产生不同影响, 给环境带来轻松、温馨、开阔、舒适等不同感受。利用质感不同的同种材料铺装, 很容易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达到和谐一致的铺装效果。

四、园林景观铺装的生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态型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方向, 园林铺装的生态性问题也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使得铺装材料种类不断丰富。目前许多园林采用的铺装材料使人与自然有机的结合, 例如:木栈道、草绳钩边, 生态透水性铺装包括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及透水性地砖等。

生态透水性铺装有许多好处:

第一, 生态透水性铺装能够保护地下水资源。生态透水性铺装通过本身与铺装下垫层相通的渗水路径将雨水直接渗入下部土壤, 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对于城市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第二, 采用较好的生态铺装材料, 可以很好的调节地面温度, 有效的缓解“热岛效应”

第三, 生态透水性铺装有城市防涝的作用。生态透水性铺装地面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 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非常适用于沿海城市。

五、结语

园林景观铺装的设计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园林铺装既富于艺术性, 又满足生态要求, 同时更加人性化, 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美在于和谐, 园林景观铺装规划建设中的优美、空间的充裕应得到更多关注, 园林景观铺装如何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 实现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的统一, 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 提升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的品质。

摘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景观铺装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文作者从功能、视觉效果、生态等方面介绍了园林景观铺地的营造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景观铺装的文化内涵, 最终创造出以人为本、人地和谐的景观。

关键词:园林,景观,铺装,营造,生态性

参考文献

[1]陈丙秋、张肖宁:《铺装景观设计方法及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

[2]毛培林:《园林铺地设计》,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王波、李成:《透水性铺装与城市生态及物理环境》, 《工业建筑》, 2002, 32 (12) :29~31。

[4]《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0901。

风景营造 篇7

关键词:风景林,改造,规划布局,营造技术,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马尾松、湿地松造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敬亭山森林公园, 林种比较单一, 再加上2007年松材线虫病大面积发生危害, 马尾松被除治且造林不到位, 山上山胡椒灌木、山脚矮小竹种已成为优势种, 森林林相差。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回归大自然, 到森林中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态愿望不断提升, 合理调整森林结构, 改善森林景观已是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宣城市政府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敬亭山森林景观改造提升。

1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地理概况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宣城市区水阳江畔, 地处东经118°37′30″~118°45′0″, 北纬30°57′30″~31°2′30″。东邻皖赣铁路, 南以宣古路为界, 西、北分别与宣州区古泉镇和开发区接壤, 总面积2 009 hm2。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属黄山山脉, 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 山峰挺拔秀丽, 绵延5 km以上, 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势, 最高峰 (翠云峰) 海拔324.1 m。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下部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 海拔在50~100 m之间。境内土壤属红壤土类黄红壤亚类, 土层深厚, p H值为4.5~5.5, 呈偏酸性, 土壤质地较黏。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中亚热带北缘气候类型, 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 光、温、水气候条件优越。

2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现状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区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植物带。因受战争及人类生产活动影响, 地带性植被已破坏殆尽, 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 全面恢复森林植被, 公园已是满目青山, 郁郁葱葱, 但由于2007年的松材线虫病大爆发, 使占50%面积的马尾松林遭到毁灭, 砍伐殆尽, 加之森林恢复工作未按设计做到位, 山胡椒、野竹等灌木繁衍迅速, 森林公园以往色彩斑斓、林相整齐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目前主要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针叶林。由于大面积马尾松被砍伐, 现存面积较少, 主要是由杉木、国外松组成, 形成一定的森林景观。二是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是森林公园现有林相较好的森林植被类型, 主要由杉木、国外松、枫香、木荷、檫木、栎树、香樟等组成, 面积小。三是阔叶林。主要由檫木、枫香、山胡椒落叶树种组成, 冬季林相差, 集中在翠云庵周围。四是杂灌木林。林分较低矮混杂, 敬亭山山脊是山胡椒, 山下是野竹, 亟须进行林分改造。五是竹林。主要以毛竹为主, 小块片状分布, 面积不大。六是茶园。主要分布在森林公园北面山脚岗地, 长势较好, 带状分布。

3 规划思路与原则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已是AAAA级旅游景区。宣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3年时间把敬亭山打造成为AAAAA级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风景林改造的实施, 特别是四季景观序列的营造, 将全面提升森林景观效果, 使敬亭山变成“诗山花海”, 成为市民和游客向往的胜地。

3.1 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森林为理念, 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前提, 以合理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森林景观为目的。采用“近自然林业”的森林经营模式, 因地制宜, 采取补植、改造、抚育等措施, 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风景林, 将敬亭山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森林景观和谐、特色鲜明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3.2 规划原则

3.2.1 生态性原则。

以模拟自然的手法, 利用优良乡土植物营建舒适健康的生态环境, 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 以达到植物与植物之间, 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 植物与道路、山水、建筑环境之间关系和谐、系统稳定、功能高效的目的[1,2]。

3.2.2游憩性原则。

以自然、野趣的景观, 科学、生态的技术, 将山水田园风光融人其中, 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游憩林的景观格局。

3.2.3 经济性原则。

通过合理科学地选择植物类群, 将苗木生产、林果生产和休闲观光、田园意趣结合起来, 实现林木的直接经济效益, 提升区位经济功能。

3.2.4 层次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上, 实行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针叶与阔叶相结合;二是在空间布局上, 根据生态敏感区的特点, 按水源涵养林、防火林、环保林、风景林配置不同的森林典型模式;三是在森林效益上, 营造生态经济型、生态防护型、景观生态型等各不相同的森林典型模式。

3.2.5协调性原则。

与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

3.2.6 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原则。

根据建设内容、实施难度、地理位置和资金状况, 合理安排分期建设任务, 确保改造有序、按期完成[3]。

4 规划布局

根据敬亭山森林资源现状, 按照抚育和改造施工类型, 将敬亭山森林植被规划布局设计为抚育区、一般改造区、重点改造区及茶园特色经济林景观整治区。

4.1 抚育区

该区位于敬亭山宛陵湖水库区域, 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良好, 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只要进行封山育林, 并对现有林分进行抚育采伐, 清除林内枯死木、病虫害木以及风折、雪折木, 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改良林内光照和通风条件, 增强林分抗性, 对小面积残次林补植乌桕、枫香等观叶树种。

4.2 一般改造区

该区位于敬亭山发射塔北部和东北部山坡, 区域内为杉木、国外松林及少量檫木、枫香。林相虽好, 但疏密不均匀, 杉木、国外松成片单一栽植, 应见缝插针, 补植一些常绿、落叶阔叶树种, 使之既有丰富层次又有季相变化。

4.3 重点改造区

4.3.1 一峰至净峰南面上半坡纯山胡椒林。

面积约300 hm2, 由于马尾松成片砍伐, 山势陡峭, 补植不到位, 落叶山胡椒疯长成林, 导致森林结构单一、无层次感, 一到秋冬季节, 给人枯黄的视觉冲击, 景观效果差。改造时以栽植常绿树 (红果冬青、木荷等) 为主, 在山脊游步道两侧林间播撒耐阴草本花卉, 形成春季山花烂漫、夏日绿树成荫、秋季色艳果香、冬天绿意依然的森林季相景观。

4.3.2 古昭亭景点周围20 hm2范围内块状分布的毛竹林及人工栽植的蜡梅、国外松林。

中间被灌木林分割, 只要对磨盘山的灌木进行林分改造, 补植毛竹, 保留大的常绿、落叶阔叶冬青、檫木树种, 使块状竹林连成一片, 即可与相邻的龟山国外松林、蛇山腊梅林组成梅、竹、松景观群落。

4.3.3 灌木林。

因山脚下成片的马尾松林被砍伐后造林失败, 野生竹疯长, 杂灌丛生, 对此类无价值次生林可进行全部伐除, 全面造林, 栽植观花、观叶的玉兰、桂花、乌桕、山合欢等, 多树种常绿、落叶穿插混栽。

4.4 茶园特色经济林景观整治区

敬亭山北面山脚下人工栽植了200 hm2的茶叶, 为使单纯经济林改造成田园风光经济林, 可在其中散植或丛植一些常绿、落叶阔叶树种, 如香樟、樱花、桂花、乌桕、红果冬青、紫薇、茶花、红枫、银杏、玉兰等。通过增加森林林冠层次, 可以提高森林观赏性, 既不影响茶农经济收入, 又能使景观丰富多彩。

5 营造技术

5.1 林地清整

造林整地前用割灌机、油锯清除杂灌, 保留已有的冬青、香樟等树种。在游客活动较频繁的林地, 清理的杂灌应运出景区, 否则有碍观瞻且不利于森林防火。清理完毕, 根据苗木规格确定造林株行距及植穴大小, 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通过近2年实践, 在景区清理林地杂灌, 人工清理效果优于机器 (挖机) 清理, 机器清理形成的土堆 (杂灌和土混合物) 不美观且易造成水土流失。此外, 人工清理还能保留有观赏价值的映山红等植物。

5.2 造林与抚育

采用带土植苗造林, 栽植时先填表土, 后填心土, 分层覆土, 层层踏实, 浇透定根水。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 每年5—6月和9—10月各除杂灌1次, 并与扶苗、补植、除萌、施肥相结合, “三分栽七分管”, 抚育是关键[4,5]。

参考文献

[1]吴春燕, 秦华.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44-245.

[2]喻艳, 蒋敏.基于SWOT的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6) :67-68.

[3]李蕾, 郭峰, 王鑫.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 :184-186.

[4]李春生.郑州市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3 (1) :22-23.

上一篇: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下一篇:园林景观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