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烂漫(通用3篇)
蒲公英的烂漫 篇1
日本的春天,是个樱花的世界,虽然樱花年年开,没有什么新奇。然而,当真的置身于一片粉红的花海中,欢歌笑语,举杯邀朋的时候,那乐趣是无法言语的。难怪日本人对于赏樱花总是乐此不疲,每年还有那么多旅人,一直跟随花开的最前线,从一月到五月,从南到北,从冲绳跟到北海道。
上野公园是日本最大的公园,日本的春天,东京的四月,就能看到鲁迅小说里提到过的这里,真的非常美丽纯洁壮观!虽然樱花和东京都没有能够留住鲁迅,但他还是以文字赞美了樱花:“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另外,千鸟之渊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观赏樱花的地方。因为湖面形似千羽鸟展翅欲飞,而得来此名。湖边的山坡上,碧绿的湖水与粉若云霞的樱花相映成趣,一阵一阵,风儿吹过阵阵花香,宛如一副轻描淡写的水墨画。
新宿御苑也是东京都内有名的赏樱花的名所。但是与以上说到的上野和千鸟之渊又有风格上的反差。新宿御苑充满现代化的气息,鳞次耸立的高楼大厦,浮动在花丛如海之间,更别有一番味道,形成自然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感,赏心悦目!
其实,还有很多美丽的樱花景所,非一时之语可以说完的。
春天是美丽的,樱花是更美丽的。追逐满天盛开的樱花,在美丽的花瓣雨中跳舞,唱歌,再顺便看一下鲁迅笔下提到过的上野樱花,何尝不是一场真正的日本之旅呢?
蒲公英的烂漫 篇2
我的童年是彩色的,有美丽的蝴蝶,在我不算清晰的记忆里,那像是飞舞在风中的美丽花朵。
我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孩子,什么爬树、玩沙子,甚至连都干过,我还有一群同伙陪我一起疯。
在我小的时候,大概是六七岁的样子,那时候才一二年级,我还没去池州,农校还是农校,没有修建的好的小路和大屏幕,菜园子都还在,栀子树都还在。最喜欢在夏天的下午,叫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农校里的小花园里玩,在那里有一棵很大的`大树,枝繁叶茂,枝干粗得我们好几个孩子合抱都围不起来。
树上没有虫子、蚂蚁之类的东西,几个孩子就迈着小短腿、小短手,一下子就爬了上去。我一般爬得最高,阳光透过树叶中的缝隙,在我的身上印下了一个个小小的光斑,微风一吹,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光斑也随之在我身上跳起了芭蕾,引得小小的我看着这一幕“咯咯”直笑。
大树粗壮,但也有着柔软而坚韧的藤,孩子们坐在树上,小腿轻微摆动,藤条也随着摇动,像秋千一样,带着孩子们摇晃,像婴儿时的摇篮,妈妈用手摇动摇篮,唱着童谣,哄我们入睡。这棵树像一个大人一样,支撑起了我的童年,给了我无尽的欢乐。
再到后来,这棵树不知怎的,就倒了,几乎是连根拔起,听大人说是被风吹倒的,但不论是怎样的原因,大树还是倒了,虽然它看起来是那样青翠,但它还是倒了。
我和伙伴们都很伤心,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大树的前头插上三根树枝,向着大树跪着拜了三拜,我父母看到了这一幕却哭笑不得。
大树倒了之后,虽然还会去玩,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去我爸爸的学校里玩,高高的天梯——只有我一个胆子大的敢在上面爬来爬去,还有铁链子吊起来的铁秋千——我爸总是把我推得很高,我毫不害怕。
有一次,我站在秋千上荡秋千,后面的朋友把我往前一推,我一个没Hold住,就华丽地从秋千上“飞”了下来,还好当时没有荡很高,而且是落在草堆上,只受了点皮外伤,当时的我正“优美”地趴在地上,盯着与自己的头不到10厘米的石块吓得发愣,连哭都没哭一下,直到爸爸听见朋友的哭声而跑过来,我才缓过神来,眼泪汪汪地看着爸爸。
读《烂漫的天空》有感 篇3
这是一本“精巧、美味“的书,我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我喜欢它的故事,更喜欢它书中每一个故事饱含的道理。
杨红樱阿姨写的《寻找快活林》,主要讲了狐狸一家从来没有快活过的原因是:从不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朋友,总是怀疑别人会害他。如果这些做人的道理狐狸一家都明白了,那它们肯定会找到属于它们心中的那片“快活林”的!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却教育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不能只想到自己,要先为别人着想,这样,快活林你就能找到啦!
《风的故事》讲了:风儿用她那真诚的一颗心帮助了我们。当小男孩放不起风筝时,风儿帮助了他,把风筝送上了高高的蓝天。当乌云布满天空,大地一片漆黑时,风儿把乌云吹跑,让大地重新充满了阳光。从而告诉我们:我们也应该有颗美丽、真诚的心,热情地对待他人,帮助他人。在别人需要关爱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人感受到快乐。这样我们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帮助。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育我们从小养成做事不马虎的好习惯,长大了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不要和没头脑一样,以为小事马虎没关系,碍不了做大事,如果真的在一件大事里面有一点马虎的话,后果会很严重哦!另外,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寻找快乐,如果成天不高兴,处处和人顶着干,那么,不仅事事做不成,而且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