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生活

2024-07-18

解决生活(共12篇)

解决生活 篇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贯彻这一理念,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联系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抽象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并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课堂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数学课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了,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有所提高。

一、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进行数学教学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章节的内容, 不同教师执教, 课堂呈现不一样, 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 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 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阐述, 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鉴于此,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 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用生活化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储蓄的相关知识, 并帮学生进一步学习“利息”的主要内容。这样课堂会更加活跃, 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 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学习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 设计数学活动, 使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的能力, 学生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 教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 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 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利用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的、理性的、标准的数学模型, 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 学生会感受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这样, 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 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 感受到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 教学“植树问题”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 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世界, 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 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学关系, 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 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游泳池的容积。这样,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 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 并最终走入社会, 所以课程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将校内外的生活经验与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来源与依据。在设计教学时, 教师不能受教材的束缚, 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 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尝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总之, 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 切实感受数学的价值, 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数学,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 需要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和积极体验的空间, 将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封闭的课堂中解救出来, 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的数学课堂中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语言,情景,问题,运用

解决生活 篇2

尊敬的领导:

我叫1111,男,现年58岁,中共党员,22222组村民,爱人2222,1958年出生。我们夫妇按照国家政策,晚婚晚育,按国家计生政策生育一男一女。我夫妇一直在家种田为生,本人为1976年入伍服役,在部队当过班长,立过三等功,在执行艰苦的任务中,因山高气候恶劣,导致胃溃炎病。复员后,没有得到政府的工作安置,但我没有报怨,安心在家种田为生。小女儿已外嫁,生活基本自理,没有余力支持。但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我儿在外地淅江打工,别人欺侮他反抗时,将他人误伤致死,被判无期,至今无音信,成为了我夫妇心头永远的伤痛。加上年龄增大,我夫妇二人病痛也相对增多,特别是我的胃溃炎病越来越严重,经常要到医院去治疗,每年需要近万元的开支。因生活所迫,近60岁的我夫妇二人,不得不到外地以打工为生,免强维持生活,村里住的房屋快要倒塌了也无钱维修。为此,特恳请领导特别关心,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不胜感激!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篇3

一、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知识

1.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简单化。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可使数学问题简单化。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是要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笑而不答,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歌,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既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又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

2.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具体化。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抽象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的概念。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较弱,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研究表明,“他们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加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因而在教学新知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比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体容器盛的沙子是圆锥体容器的3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也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为什么要把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积除以“3”。

3.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得以形象化。一些数学只是单调、枯燥、乏味,在教学时如果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趣味化。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通过画邮票、画窗户的操作以及照相机照相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上、下乘客”现象来导入,学生就不会觉得计算乏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

1.联系实际,增强意识。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创设情境,巩固新知。学生在学习了某些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得到巩固提高。例如,教“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根据“5、50、5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且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学生就联想到人民币,分别加上元、角、分,即5元=50角=500分。这时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连起来?”这时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加上小数点,把三个数连起来即“5元=5.0元=5.00元”。这样做既创设了学生乐学的氛围,激发了对问题的吸引力,又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只是解决实际问题,使学过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形成网络。

3.动手实践,培养能力。要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只是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会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可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白杨树的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懂得运用“比和比例”的只是,先测量一根两米长的竹竿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如果这时刚好是1米,竿长是竿影中的2倍,在同一时间树也是树影长的2倍,知道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只要量出树影长有几米,就能算出白杨树的高。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解决生活 篇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那么数学知识才能成为活生生的知识,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例如,“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课始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圆锥体麦堆说:“农民王大伯在麦场上有一麦堆,想知道麦堆的体积,你们能帮助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计算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思考、讨论,有的说:“把麦堆装入长方体大容器里,量出长、宽、高。”有的说:“把麦堆装入圆柱体大容器里,量出容器内部底面半径和麦堆的高,然后再算出体积。”教师在肯定学生认真动脑思考,方法可行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如果麦堆较大,无法装入一个容器内,或者是一个无法变形的圆锥体铸件,又怎样知道它的体积呢?”学生有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急切地需要探究个中的奥秘。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验,通过讨论、实验、观察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进而推导出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V=Sh/3=πr2h/3。最后再回头解决农民王大伯麦堆的体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整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需要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并首尾呼应,学生的兴趣浓厚、探究的欲望强烈,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基层文化生活亟待解决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富裕,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重视,而农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再现农村风采的关键,尽管农民收入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但缺乏精神文化生活的农村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人说,现在的农村变了,曾经熟悉的感觉淡了,浓浓淳朴的民风没了,这些现实表现的背后,实际上是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农民在农忙之后,业余生活仅仅就是打打麻将、吃吃饭、做点小生意,这与城市的文化生活相比,差距显然。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业余生活,这不仅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缩影,也是一种现实无奈的选择。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许多乡镇都不具备文化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一些街道旁的空地往往就成了临时“活动广场”;一方面是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素材,文化活动少。不是农村农民不想搞文化生活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是缺乏相应的引入机制将外面好的、健康文化活动下乡,广场舞在乡村的盛行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物质虽然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却单乏了;楼房虽然高了,邻里间的交流却少了;环境虽然好了,农村味却淡了。丰富的业余生活,不仅可以增强农民生活的幸福感,而且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要丰富农民生活,必须物质和精神两手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风貌,是丰富农民生活,再现农村风采的基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分步实施。优先考虑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水、电、路的建设等,使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建设体育场、健身广场等方式,让农民在闲暇之余自由选择生活消遣方式。

加强精神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丰富农民生活,再现农村风采的关键。通过设立图书室、教学室等方式,同时整合具有丰富农村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作为智力支撑,搭建区域协作、合作共赢的文化资源平台,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争通过先进的理念和优秀的文化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领新农村建设,再现农村风采。

夫妻生活不协调该如何解决 篇6

我今年30岁,结婚已4年。我和妻子几乎每天都过性生活,但是虽然阴茎勃起很快,但是射精也很快,一进入阴道就射精了。妻子说我没用,要和我离婚。我觉得自己每天过两三次性生活都可以,但就是每次时间都很短。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新勇

新勇朋友:

由于男女两性在性生理、性心理反应上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每个人都可能有着不同的性喜好和行为模式,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性知识,在夫妻生活中只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影响夫妻生活的质量,还可能引发性的不和谐或是形成性功能障碍。按照性学研究总结出的规律,一般认为,相对男性而言,女性从性兴奋到进入高潮所需的时间是男性的几倍,女性还有性欲产生的影响因素更广泛、性反应的区域和最佳刺激方式差异较大等特点。所以,如果在夫妻生活中不注重以情感为基础,漠视夫妻交流和配合,一味地“男性至上”,势必会造成性生活的失败。

解决生活 篇7

案例一人寿保险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一年期的人寿保险规定, 若受保人在一年内因意外事故死亡, 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 而因非意外事故死亡, 则保险公司赔偿2.5万元。假设某受保人群1年内因意外事故死亡和非意外事故死亡的概率分别是0.0005和0.002, 求该人群的死亡率以及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和2.5万元的概率。

二、案例分析

因为该种人寿保险规定的赔偿条件是“受保人在一年内死亡”, 而对此保险公司的赔偿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因意外事故死亡”, 二是“非意外事故死亡”, 且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同、赔偿的金额也不同。因此, 首先要把上述情况作为事件假设, 再利用定理1.1两个互不相容事件A, B (AB=Ø) 之和的概率等于这两个事件概率之和。即:P (A+B) =P (A) +P (B) 求之。

三、案例解答

设事件A={该人群中任何1人在1年内遇到意外事故}, B={该人群中任何1人在1年内死亡}, 那么, 因意外事故死亡的事件为AB, 于是有

事件AB与事件互不相容, 于是

设事件C={该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 D={该保险公司赔偿2.5万元}。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 是在该人群中有1人因意外事故死亡, 即1人已死, 其原因是意外事故, 因此是条件概率, 故有

同理得

所以, 这一人群的死亡概率是0.25%, 保险公司赔偿5万元、2.5万元的概率分别为20%和80%。

四、举一反三

根据调查, 一个城镇居民三口之家每年至少用600元买粮食的概率是0.50, 至少用4000元买副食的概率是0.64, 至少用600元买粮食同时用4000元买副食的概率是0.27。试求一个三口之家至少用600元买粮食或用4000元买副食的概率。

解:设事件A={至少用600元购买粮食}, 事件B={至少用4000元购买副食}。于是有

因此一个三口之家每年至少用600元购买粮食或至少用4000元购买副食的概率是0.87。

案例二聘用品酒师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一个人自称能以90%的准确性来辨别两种不同的酒, 并以此提出应推销哪一种酒的建议。为了检验他的辨酒能力并决定是否录用, 公司对这个人进行下面的测试, 让他品尝两种酒9次, 每次品尝间隔3分钟, 并给出辨别的结果。若这个人在9次辨别中至少6次正确, 则录用他。

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上述方法是否能使公司不受冒牌者的蒙骗?

2. 如果他果真是品尝行家, 是否一定能被录用?

二、案例分析

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们假设这个人完全是猜测, 每次品试他只能以0.5的概率正确区分这种酒, 猜测正确的次数是k。那么, 利用二项概型计算公式

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以用题中给定的方法判断该公司会不会受冒牌者的蒙骗。

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们相信这个人有90%的准确性来辨别两种不同的酒, 同样, 通过二项概型计算公式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以此来确定“如果他果真是品尝行家, 是否一定能被录用”的问题。

三、案例解答

1.假设这个人完全是猜测, 每次品试他只能以0.5的概率正确区分这种酒, 猜测正确的次数是k。那么, 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有P (9次品尝中至少6次正确) (9次品尝中有k次正确)

因此, 如果他是完全猜测的话, 只有0.254的希望被录用。

2.假设这个人有90%的准确性来辨别两种不同的酒, 通过计算k=6, 7, 8, 9时的概率, 有P (9次品尝中至少6次正确)

= (9次品尝中有k次正确)

可知, 如果他果真是品尝行家, 一般来说, 他一定能 (99.16%的概率) 被录用。

如何应用代数式解决生活问题 篇8

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面对实际问题时,要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道题目讲了很久我们还是不会,或者记不得.如果我们将这道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马上就能解决,而且记得特别牢.

案例1:在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后,我布置作业就编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去完成: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乘车费每人16元,门票费每人28元,盒饭每盒5元,如果我们班去了a人,那么我们班一共交了多少钱? 当我班有40人参加时,我们班一共交了多少钱?”本来这是一个先列代数式,再求值的问题,当本题放在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之中,就变成一件学生解决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其积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就是为今后的生活服务的.

二、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每道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同学们如果把每一道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2:在比较代数式的值的大小时, 我们可以作如下设计:“一天,爸爸在和妈妈对话,昨天股市先跌后涨,今天是先涨后跌,明天又会怎么样呢?”听了妈妈的话, 小明同学不禁开始思考了,假如涨、跌率都是10%的话,那么不管是先跌后涨还是先涨后跌应该都是不赔不赚的吧. 他把这个想法对妈妈说了,妈妈犹豫了一会,说: “是这样的吗?”他再一想,又不对.于是,立刻反驳妈妈“:不对,无论是先跌后涨还是先涨后跌都是要赔的!”妈妈不大明白他的意思,要求小明举例说明.小明对妈妈说:“假如某个股票的价格为50元,先涨10%,是55元,再跌10%变成49.5元了;如果先跌后涨,50元跌10%变成45元,再涨10%就是49.5元. 这两种情况都是一样的,50元变成49.5元,一股损失0.5元,买多的话,还不亏大了.”妈妈被小明说得一愣一愣的,说: “好像是这样的.儿子,你反应真快,我佩服你.”有了这样的情景,以后我们在做题时就不会不加思考,而是认真地分析,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再进行比较,不会想当然.也不会感到乏味,而是会满有兴趣地进入角色中.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想?

案例3:在学习完上题以后,我们又可以出示这样一题:“某校七年级共有学生79人,在参加植树劳动时,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九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八八折优惠. 问怎样购买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 40×0.9+2×39=150(元);

(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 50×0.88+2×29=146(元);

(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 (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的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三、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同学们思维的发展.

案例4:在进行七年级代数式复习时, 我出示了这样一题:“5.17”是电信日,淮安移动公司推出几项优惠方式,让大家选用.

(1)推出包月的“88—588元套餐”(打出和接听在250分钟内,按88元计费;打出和接听在250—600分钟,按188元计费;……), 且话费给予优惠20%.

(2)月租费30元,打出每分钟0.20元,接听每分钟0.06元.

(3)免收月租费,打出和接听每分钟都是0.30元.

如果李叔叔的手机每月接听和打出电话各在100分钟左右,请你为李叔叔选择一项最省钱的优惠方式. 请你展示出必要的计算.

由于学生对这种手机计费的习题感到十分好奇,因此,均能进行认真的思考,经过合作讨论,最后求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较为合理地使用手机,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四、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

从心理学来看,在生活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一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同学们的这种潜在需要就更加强烈.

案例5:在教学了“代数式的值”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为了节约用水, 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凡用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的,每吨水收费1.8元,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增收50%.小明家4月份用水18吨,5月份用水22吨,这两个月需交水费多少元?如果小明家某月用水a吨,则他家应交水费为多少钱?”学生看了这道题目, 纷纷陷入了沉思,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求出了这题的正确答案:因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每吨收水费1.8元,这样小明家4月份只要 交纳水费:1.8 ×18 =32.4 (元);因为用水量超过20吨的,每吨要增收50% ,即每吨要 交纳 :1.8 ×(1 +50%)=2.7 (元),而小明家5月份用水22吨,则要交水费是:1.8×20+2.7×2=41.4(元);接下来,学生也可以根据a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4月与5月的用水,只是差4吨,但费用相差了9元.通过这题的练习, 既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又使学生懂得解应用题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分析推理.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9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 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 发现知识, 拓宽知识, 运用知识, 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那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出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 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 与生活相结合的, 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例如,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 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 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 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 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离不开数学”, 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 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 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例如,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因此, 在导入新课时, 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 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 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 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 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这样, “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有这样一题“175-98=175-100+2”,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 难以理解, 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75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2元, (应加上2元) .所以, 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 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 激发应用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 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实践告诉我们, 适当开展数学活动, 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 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 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 学校水池的容积等.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 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 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 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

加强课外活动, 拓宽应用的渠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 可以创设条件,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 走向家庭开展课外活动, 了解数学在工业、农业以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余饭后, 节假日均可作为活动时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 进行观察、操作和调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的应用题后, 让学生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家里的日常用电、用水的平滚费用, 以及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又如, 在学习“统计”之后, 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了一项调查性的实践活动, 可调查近期 (一个星期) 的气温变化情况, 可调查自己家里10天以来每天生活支出情况等等, 然后根据调查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在班上召开一个统计信息发布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获得了与自身相关的好多信息, 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 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努力培养小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决生活 篇10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解决策略

近来阅读到多篇关于数学“生活化”话题的文章, 从理念倡导、教材安排、公开课的展示、习题的走向等方面对数学“生活化”进行探讨, 其间批判多于肯定, 主要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于是数学教学中出现了部分教师过度追求数学“生活化”的倾向。笔者也常对此进行细细思考, 认为一线数学教师有必要对数学“生活化”问题有一个深刻、理性的认识, 才能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一、“数学生活化”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

现在,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许多教师改变了观念, 教学时都注意尽可能地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而且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但是也有些教师在这里走进了误区。

1.教师只关注课堂现实性和趣味性, 忽视数学教学目的性、实效性和客观性。教师提倡数学知识要生活化, 就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也不管合适不合适硬往上套。其实, 一些纯数学的知识就不必要生活化, 例如:一些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数学规律性的知识等。也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联系生活实际就行了, 不管学生见没见过, 理解不理解。

2.教师将数学作为单纯的生活叠加, 致使数学教学走入极端“生活化”误区。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走进这些误区, 不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产生误解。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数学,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 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勇攀数学知识的高峰。

二、“数学生活化”课堂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寻求生活规律, 提炼数学方法, 感受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 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1. 为知识应用找到生长点。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使学生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 积极设计应用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 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作用。坚持“返回生活, 实践第一”, 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本的“围城”,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 学用结合, 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又最终为生活服务。讲究策略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必须追求的一个方面。从教育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来看, 在生活中, 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 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一种决策的需要。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同样有这种需求。而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 学生潜在的这种需要就更强烈。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联系实际, 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实现数学的价值。

(二) 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探索欲望, 提升生活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 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 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1. 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 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赋予数学生活化。

2. 引导学生在熟知的材料中增强直接经验。

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问题时, 总常考虑教师教的方便, 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只考虑生活, 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最贴近的生活。明明有条件联系自己身边的事, 结果农村课堂联系的是城市生活、国外生活, 可联系自己生活的却联系远在天边的生活, 这自然是隔靴搔痒, 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践证明:当数学问题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激活学生创造灵感。

数学贴近生活, 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性材料,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以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认识, 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

3. 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问题时, 只喜欢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来代替学生对生活的见识和理解。上课一味包办代替, 或唱独角戏、满堂灌, 或让少数学生争台面, 多数学生做陪客, 不敢放手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理解自主探索。

初中写作的“伪生活”及解决策略 篇11

一是初中写作整体上内容的同时雷同。在批改一篇关于母爱主题的作文时,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发现,全班52名学生竟有35名学生的作文情节雷同:母亲情急之下背着自己去医院看病;竟有22名学生笔下的医院相同:都是石井医院。他忍不住打电话去该院,才知道他的学生全部写的是虚假的生活,因为医院答复是:这几天,没有你们石井中学的学生来看病啊。某年关于毅力主题的高考写作,也曾出现了雷同的故事情节:很多考生“不约而同”地写父亲早逝,母亲卧病,自己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

二是初中写作个体上内容的长期沿用或套用。在乡下外公废弃的库房里,广州市培英附属外国语学校一名学生看到蜘蛛织网。后来,这个蜘蛛织网的故事情节就经常进入他的初中写作。写母爱的时候,他用这个故事情节;写毅力的时候,他用这个故事情节;写乐趣的时候,他用这个故事情节。有一天,语文老师质问他:你怎么老写蜘蛛织网?难道你的生活中就没有其他事情吗?他嗫嚅了半天,才说:当时母亲夸我善于观察。关于写作材料的来源,我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6.48%的学生会在写作时沿用以前用过的材料。还有研究者发现,在大型考试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部分语文教师下发几篇精心选择的不同类型的范文,以供一些不爱写作的学生考时套用。这种急功近利的写作教学,只能产生大量的“伪生活”写作。

三是初中写作区域上内容的部分错位。分析历年广州中考作文的材料来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生活材料和农村生活材料的比例并不匹配城市考生与农村考生的比例。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农村考生没有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而是屈从于以城市教师为主体的阅卷评价体系,写了一种想当然的、当然也是不熟悉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农村考生写想象中的城市生活,城市考生写现实中的城市生活”的材料来源现象。当然,这部分农村考生笔下的城市生活,构成了广州中考作文中典型的“伪生活”。

如何解决上述初中写作中的“伪生活”问题?我们的策略是:在“大语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真实写作”为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以“观察”“体验”“感悟”等写作行动为训练路径和实践路径,挖掘好阅读教材、其他学科、校园之外等写作元素,拓展生活空间、增加生活内涵,积累写作内容、激活写作灵感。

第一步,以“观察”为中心,做好“观察训练”和“观察实践”,增加初中写作的生活积累。

观察是“真实写作”的起点。只有观察,才能获得鲜明、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体验”准备外在因素。

语文教师要挖掘好阅读教材中的“观察元素”。首先,要界定好阅读教材中“观察元素”的内容。凡是描写的段落,不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是“观察”的直接反映。如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典型的教学单元是第三单元(含《春》《济南的冬天》《风雨》《秋天》《古代诗歌四首》),典型的教学课文是《紫藤萝瀑布》,典型的文段是《看云识天气》中的第一段。语文教师要从“观察”的角度分析阅读教材,并分解阅读教材,找到关于“观察元素”的教学内容,建构关于“真实写作”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好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结合上述典型的教学单元、教学课文、教学文段,进行关于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等观察训练,进行关于观察对象的形声色香味等角度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第三,要以“观察日记”的作业形式,驱使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延伸,并养成观察的习惯。当然,布置“观察日记”的作业,要进行渐进式的系列化训练,做到观察对象要从近到远、作业字数要从少到多。

在各种体裁、各种方式中,日记是“真实写作”最好的体裁和方式。语文教师要用好日记教学的手段,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开始写作训练,一是驱使学生不断积累真实的客观材料,二是驱使学生自然形成真实写作的习惯。

第二步,以“体验”为中心,做好“体验训练”和“体验实践”,积淀初中写作的生活底蕴。

体验是“真实写作”的关键点,是“观察”与“感悟”的结合部,是主观对客观的审视和提炼。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以及经历去审视客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并提炼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判断。

语文教师要挖掘好阅读教材中的“体验元素”。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咏雪》中,谢家儿女观察同一种客观“雪”,却有不同的主观判断: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种主观判断的差异,反映了观察者不同的个性:兄子粗犷,在男性体验中,只能实现盐与雪在颜色的和谐统一;兄女细腻,在女性体验中,能够实现盐与雪在颜色、形态、美感诸方面的和谐统一。兄女的个性判断,是沿着求同的思维寻找到过去的个性体验:过去,她一定观察过“柳絮”,研究过“柳絮”的特点,并形成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碰到“雪”,一下子就激发了她关于“柳絮”的个性观察,形成她“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个性判断。因此,体验不仅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还是过去和现在的碰撞。

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关于“体验”的思维训练,即要运用求同的手段,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例如,教学《咏雪》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雪”除了像“盐”和“柳絮”外,还像什么?然后记录学生的答案,并进行比对和分析。进行关于“体验”的思维训练,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头脑中关于“观察”后残存的深刻记忆;其次要引导学生比对和分析,驱使学生再次体会关于“观察”后残存的深刻记忆。

第三步,以“感悟”为中心,做好“感悟训练”和“感悟实践”,激活初中写作的生活灵感。

“感悟”是“体验”的深化与提升,是主观对客观审视和提炼后形成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既包含了对已知的总结,也包含了对未知的预测。不论是渐悟还是顿悟,最后“感悟”都会形成“一种科学的世界判断”。这种“科学的世界判断”形成的瞬间,也就是灵感产生的瞬间。

语文教师要挖掘好阅读教材中的“感悟元素”。“感悟”出现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结尾,表达形式一般是议论与抒情,如在初中教材七年级(上)《荷叶 母亲》中,冰心用前7段写“观察”,用后2段写“感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无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该文中,“观察”是长期的,“体验”是隐晦的,“感悟”是忽然的(即顿悟):“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除了明确“感悟”出现的位置外,还要分析“感悟”和“观察”的联系,更要挖掘“感悟”和“体验”的联系。“体验”强调的是“思考”的过程,“感悟”强调的是“思考”的结果。长期的深刻的“体验”,必然形成一个“思考”的结果,必然上升为“感悟”。为此,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长期的深刻的“体验”。语文教师要运用好“日记教学”的手段,以“心理日记”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感悟实践”。长期的深刻的“体验”,用长期的深刻的“心理日记”的形式来呈现。只要这种呈现持之以恒,那么“感悟”就会水到渠成,创作灵感就会随时闪现。不过,创作灵感稍纵即逝。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灵感,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记录灵感。

解决生活 篇12

(一) 政府制度方面

社会养老保障本应该是很好的保障网。目前我国基本建成城乡养老保障体系。但是城乡待遇差距不同, 发展程度不同。新农保的保费筹集以“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资助为辅, 国家予以政策支持”为方法, 大多老人自身的经济水平不足以支持他们选择更高等位的保险待遇, 晚年收入依靠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低档位的保险金仅能维持老人日常开销, 根本不足以应付伤病、灾害等的发生。

(二) 老人自身条件方面

1. 经济来源。

农村老人主要的收入来源仍旧是农耕为主。当然, 外出务工子女会在一定程度上补贴生活费, 这既没有规定保障, 也不占主导地位, 毕竟外出务工, 子女在工作地也需要生活, 并不能将所有的经济收入作为赡养费。

2. 生活压力。

主要包括日常农活、照料子孙、日常家务、心理状况与精神需求这几方面。农村并没有“退休”的概念, 多数老人需要照顾自己以及子女的耕地, 直到“干到干不动为止”。然而由于老人身体机能不断下降, 使得他们对此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且, 有的老人需要承担照顾孙辈的责任。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衣食住行以及教育。这在加重了老人经济负担的同时, 也是对老人的身体状况的考验。不可否认的是,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的孤单、寂寞的状况, 尤其是对一些独自生活的老人而言;外出子女长期不在老人身边, 老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需要自理, 随着身体素质的下降, 各种疾病接踵而来, 日常家务显得更加繁重, 会分担老人很大一部分精力。这在其他事上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老人心里方面, 我国的养老传统是承欢膝下, 儿孙满堂。留守老人显然没有办法达到这一点。老人长期与子女两地分居, 两者联系变得更少, 调查人群中, 多数人用电话保持联系, 但通话时间都不长。有的子女认为打工地教育质量比本地好, 将孙辈带到自己身边。农忙时子女会回来帮助父母抢种抢收, 待不了两天就回去。在这种情况下, 亲不能颐养天年, 子不可侍奉父母, 老人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脆弱, 不免会感到萧瑟、寂寞。

(三) 社会方面

老人生活基本局限于当地的村委会。多数老人不愿意出远门, 然而, 当地的一些娱乐设施本就少, 而且并不是说全为老年人设计, 造成即使有的老人想要去娱乐, 却没有相应的设施的现象。调查中发现, 多数老人的娱乐节目多为唠嗑, 打麻将, 打扑克, 看电视, 下棋等, 在农忙时根本没有时间玩乐。此外, 社会上对老人的关注也不多, 调查中, 没有老人得到过社会上的团体的帮助。只有极少数的老人得到过村委会的帮助, 这些帮助多为金钱帮助。

二、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增加医疗投入

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重要责任。城乡养老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 建立公平平等的养老保险制度, 确保真正需要保障的老人的基本生活。同时, 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支出, 增设农村医疗设施,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真正实现老有所医, 有病医的起。针对不同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可以在相同的观念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 适当简化养老保险金缴纳与领取的程序, 并安排村委会对老人进行专门的讲解, 力求让老人明白, 理解。

(二) 自身养老观念

经济的发展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之而来的, 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变得淡化。对子女而言, 父母养育孩子不容易, 到老时本应享受天伦之乐, 即使不在父母身边, 也应该尽孝心。比如将自身经济收入一部分定期汇给家中老人, 定期与老人通话, 请邻居或村委会帮忙照看, 有急事时方便及时通知。有孙辈的尽可能的多带孙辈回家陪老人, 缓解老人孤单寂寞。对于老人自身而言, 除了提倡老人在闲暇时多运动, 增强自身抵抗力, 也要适时改变老人的思想观念, 理解在务工子女, 放宽心, 安享晚年。利用村内基础娱乐设施, 多参加集体活动, 培养自己的乐趣, 提高自身养老素质, 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三) 提倡良好社会风气, 并建立基础娱乐设施

社会上多宣扬“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等的思想, 对父母有赡养义务是每一个子女的责任, 子女有义务让老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不可以让经济的发展而冲散了中华传统文化;法律上, 为常回家看看做了保障:2013年7月1日起, 不回家看看将属于违法。我们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 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政府也可以在一定政策上支持私人养老机构的建立, 对于有补助项目的机构, 设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其运行进行监督与定期检查, 将老人的感受也纳入考核范围内。注意适当放权, 而不是将养老机构看的过紧, 没有自主经营权;财政拨款以及社会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 大力建设农村基础娱乐设施。在物质上保障老人的娱乐节目, 以追求更好的心里认同感。村委会也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 比如在村内成立关爱小组, 定期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家中进行义务关照。

当然,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农村子女外出务工, 对所在城市发展、农村经济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大的环境下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社会为老人提供的各种保障都需要依靠社会再分配, 只有这块蛋糕越来越大, 各种养老制度的完善才有物质基础。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在不断增长。本文从阜新市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出发, 总结讨论出一些农村留守老人现存问题, 并对此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存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社会资源网构建研究.吉林工商学院报, 2010.

[2]张军.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挑战与出路.当代经济管理, 2012.

[3]张梅.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基于豫东张村的实证分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

上一篇:牙根吸收下一篇:信息化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