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思路

2024-05-10

解决思路(共12篇)

解决思路 篇1

本文拟归纳总结解决二项式定理有关问题的常用的思路, 揭示解题的一般规律, 以便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向, 供大家参考。

一、运用通项的思路

凡涉及到展开式的项及其系数等问题, 常是先写出比并化简其通项公式Tr+1=Cnran-rbr, 然后再据题意进行求解。

例1:如果在的展开式中, 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 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

分析:分别求出其前三项的系数, 利用系数成等差数列, 求出n的值, 以确定二项式的形式, 再利用通项公式确定展开式中的有理项。

点评:正确理解有理项的概念是本例求解的关键, “有理项”与“系数是有理数的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赋值的思路

赋值法在求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之和及某些组合数之和时,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 (b+ax) n=a0+a1x+a2x2+…+anxn来说, 由于展开式是关于x的一元n次多项式, 并且此等式对任意实数x都是成立的, 因此在求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a0、a1、a2、…、an之和时, 就可以通过给x赋值, 得到相应的系数或系数和。

例2:若 (1+x) 6 (1-2x) 5=a0+a1x+a2x2+…+a11x11。求 (1) a1+a2+a3+…+a11; (2) a0+a2+a4+…+a10。

分析:先令x=1得到a0+a1+a2+…+a11的值, 再令x=-1得到a0-a1+a2-a3+…-a11的值, 将这两个式子相加减即可得到所求的值。

解: (1) 在 (1+x) 6 (1-2x) 5=a0+a1x+a2x2+…+a11x11中令x=1, 得

又令x=0得a0=1,

所以a1+a2+…+a11=-26-1=-65。

点评:赋值法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系数和的有效方法, 在使用赋值法时, 令a、b等于多少, 应就具体问题而定, 有时可以取“a=b=1”, 有时取“a=-b=1”, 有时也取其他值, 如对f (x) =a0 (x-a) n+a1 (x-a) n-1+…+an而言, 需要令x-a=1, 即x=a+1才能得到a0+a1+a2+…+an的值。

三、方程的思想

例3:在 (ax+1) 7的展开式中, x3的系数等于x2的系数与x4的系数的等差中项, 实数a>1, 求a的值。

分析:利用x3的系数等于x2的系数与x4的系数的等差中项得到关于a的方程。

解:x2、x3、x4的系数分别为C75a2.C74a3.C73a4, 所以2C74a3=C75a2+C73a4, 即5a2-10a+3=0, 解得

点评:已知展开式中若干项系数的关系, 求指数n或二项式中参数的值等问题时, 都可以根据通项公式, 建立相应的方程来解决。

四、转化思想

例4:求 (x2+1) (x-2) 7的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

分析: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分别来自两个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相应两项”乘积的系数。

解: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 (x2+1) 中的x2的系数1与 (x-2) 7展开式中含x项的系数C76 (-2) 6的积;二是 (x2+1) 中的常数项1与 (x-2) 7展开式中含x项的系数C74 (-2) 4的积。

所以x3的系数是C74 (-2) 4+C76 (-2) 6=1008。

点评:转化的思想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在与二项式定理有关的问题中, 主要表现为将三项式的问题、若干个二项式积或和的问题, 转化为二项式的问题来解决。

五、应用思路

应用是数学的归宿, 二项式定理主要应用于近似计算及证明整除等问题。

例5:求0.9986的近似值, 使误差小于0.001。

分析:因为0.9986= (1-0.002) 6, 所以可以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再进行近似计算。

解:因为0.9986= (1-0.002) 6=1+6× (-0.002) +15× (-0.002) 2+…+ (-0.002) 6,

因为T3=15× (-0.002) 2=0.00006<0.001, 所以第3项以后的项的绝对值都小于0.001, 所以从第3项起, 以后的项可以忽略不计, 即

点评:用二项式定理来处理近似计算、余数问题或整除问题时, 通常把底数适当地拆成两项之和或之差再按二项式定理展开推得所求结论。用二项式定理进行近似计算时, 还要根据不同的精确度来确定应该保留展开式中前几项, 舍去其后面的项。

另外, 在证明与二项式系数有关的组合恒等式时, 还要具有构造的意识,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解决思路 篇2

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迄今为止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但再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针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需解决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路,我国各界学者对此也纷纷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城市基本养老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保障还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还不能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即便如此,我国学者对此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例如叶汉雄认为我国在缩小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上具有其可行性。他认为我国有缩小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政治、经济、民意基础以及宏观上的政策支持(叶汉雄.缩小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可行性分析);高君认为城乡二元化和碎片化的弊端,决定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必将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

在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方面,我国学者也给出了他们的一些建议。陈正光认为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统一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由政府强制举办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以及零支柱组成),采取多元化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必然造成人群之间的攀比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多元化制度应该朝向一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为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通过城乡居保、机关事、比单位养老金制度分别与职保并轨实现(陈正光.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朱海波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了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性,并从基本养老保障基金的筹集及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对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进行了制度设计(朱海波.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高君在通过对浙江德清县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第一,深化改革传统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基于身份和人群划分的制度规定,第二,有效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并轨,优化城乡养老保障转续机制,第三,深化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划清财政投资比例,第四,不断完善管理整合,加强基金管理机制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肖金平、林燕按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外在型结合的模式来重构我国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其基本要点是在城镇,把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在结构上分离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全国意义上的现收现付制,可采取税收的融资方式,替代率为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25%。第二个层次为资本化的个人帐户。把从现行基本养老保险中分流出来的个人帐户部分(占工资总额的11%)与企业补充保险合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帐户。在农村,以县为单位建立社会统筹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乡村集体经济,这主要靠乡村工业企业税收中予以照顾或减免。其次,国家财政要拿出一部分。个人帐户部分主要是农民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由国家立法强制。这部分资金必须进入资本市场,实现有效的保值增值。国家对于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待农民60岁以后,按个人帐户的储蓄额(个人缴费及其增值金)逐月发放养老金。并认为此模式是在继承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优势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肖金平,林燕 关于重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二.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均等、公平的思考

平等、公平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亦是如此。周巧红,吉淑英等人在对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中提出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目标是实现全面的机会平等、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均等,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项目包括譬如吃饭、穿衣、住宅、安全、医疗(部分)等生存方面的最基本需求,主要体现在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权益保护状况等方面,其由低到高,依次呈现生理需求、服务需求、安全与社交需求三个层面的递进状态。同时三大需求项目的实现,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紧密联系,其水平与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直接相关(周巧红,吉淑英,徐州全,刘彩丽.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侯志国认为要强化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首先要加强维权,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障力度,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法以及健全社会保障权司法保护机制。其次需要以困难群体为重点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后加大对农村养老的财政支持力度(侯志国.多学科视角下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

三.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作为

我国学者黎民认为政府机制对于养老保障既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其积极方面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规制和税收等强制性的再分配手段取得必要的资源,将养老保障扩大到全社会的范围;第二,政府具有很强的分散社会风险的能力;第三,政府可以克服外部效应和减少交易成本;第四,政府可以运用养老保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局限性体现在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政府干预带来的某种公平损失以及相关的道德风险和政府自身能力的局限。并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障中重点应发挥如下作用:利用特有的合法强制力为养老保障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即提供养老保障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产品;承担再分配的责任,并直接供给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产品,保障老年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增进社会公平;调动各方面参与养老保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促进非正规养老保障计划的发展(黎民.养老保障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行为)。

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上,我国学者苏保忠 张正何认为在立法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权优势,在制度安排方面,政府应关注社会公平,在组织管理方面,政府应推进体制创新,在财力支持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监督管理方面,政府应重点防范养老金的运营风险(苏保忠,张正何.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定位)。

四.相关养老服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我国学者董红亚在对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后,提出我国政府养老服务需要研究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第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明确养老服务含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第二,明确政府、家庭职责,探索构建共担互补协调的养老服务机制;第三,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加快养老机构发展步伐;第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一)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

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养老力量的弱化,政府养老压力的增大。一种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上。我国学者章晓懿认为在养老服务领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有共销模式和合作伙伴模式二种不同的形式。并在对上海市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后指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业已建立,但是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表现出共销模式的特点,而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则已具备合作伙伴模式的特点。尽管这两种合作模式在合作双方的对等性、合作过程的自主性,以及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等方面存着区别,但二种合作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与现实契合,而且任何一种合作形态都会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

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同治理的策略选择上,朱玉知和张雯认为在观念上需注重平衡多元的价值,因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同中包含多种价值,如服务的质量、服务供给的公平性等。每一种价值如果走到其极致都会发生扭曲;在转变模式上,理顺政府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是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在合同关系的管理上,需要改善合同运作的法律环境,并认为起草并签订一份尽可能完善的养老服务合同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顺利实现的首要前提(朱玉知,张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优化治理——基于合同制治理理论的思考)。

(二)机构养老服务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老人,特别是缺乏自理能力的孤残、高龄老人,不得不接受机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在城镇居民养老方式中的比重增加、地位上升。许爱花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养老服务中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经验,提出在社会工作视阈下完善城镇机构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一,坚持养老机构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包括制定养老机构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障老年福利体系的良性运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第二,在社会工作介入方面,做好老人入住机构前的衔接工作以及构建满足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三,倡导积极老龄化,实现余热生辉(许爱花.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机构养老服务)。张迺英和王辰尧通过对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政府购买过程的公平公正;第二,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第三,充分发挥养老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第四,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防止道德风险(张迺英,王辰尧.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它是由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在经历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后,于近年提出的又一种养老模式。我国自2001年起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在对多年来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后,孙泽宇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第二,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第三,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第四,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同时,我国学者杨春通国对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提出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对策与建议:第一,始终如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步伐;第二,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第三,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亿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服务需求;第四,正确处理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会化服务与子女应尽义务、点与面、走出来和走进去、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加快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推进速度(杨春.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孙迎春在对南京市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中提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政府需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多功能,复合型服务社区,建设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并有效整合养老资源形成养老合力,实现以家庭自我养老为基础,开拓虚拟养老服务,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孙迎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

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除此之外江海霞和陈雷将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结合起来,认为政府应引导和促进老年有效需求,在政策上对老年产业加以扶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开创居家养老服务新项目。同时促进老年第一、二及第三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以及发展相关教育产业建立一支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实现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和价值关怀,促进老年产业发展,更好地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江海霞,陈雷.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

五.国际视野

我国学者蔡昉在总结国际相关经验,提出来深化改革的新视角和路线图,认为我们需要把养老保障体制的设计看作是生产性的,而非仅仅是消费性的制度安排,应该从多方位考虑和获取养老资金来源,而不是仅仅将其看作公共财政的责任,应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就业政策相配合的角度,筹划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将养老保障的社会化进行到底(蔡昉.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兼论国际经验的相关性)。

时间银行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卡恩首次提出并创设了时间银行模式,该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践,,但是整体而言$时间银行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任志华和高贵如通过分析时间银行模式及其自身缺陷,继而分析时间银行应用于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再以时间银行模式为基础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模式,最后在新模式下就如何有效应用到我国社区养老提出建议:第一,理论建设方面。我们的学者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的改进时间价值银行模式;第二,政策扶持方面,政府需要在政策上进行鼓励和扶持;第三,制度保障方面,国家机构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时间价值银行的实施形成制度保障;第四,技术支持方面,时间价值银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平台,人们借助这个平台给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同时等自己晚年的时候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人们在这个平台上拥有自己的个人账户!通过个人账户进行时间价值币的储蓄和支出以及转让和赠予等(任志华,高贵如.时间价值银行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应用;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六.参考资料

1.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

解决带电粒子问题的一般思路 篇3

1.“图”——展示对象运动情景,分析对象运动状态和过程

审题明确题中情景,画出示意图(包括受力分析图,轨迹图等),借助图示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景,分析情景中的过程,明确每一个中间过程的特点规律,寻找相邻过程中的关联状态和条件,寻找各阶段物理量的变化与联系,通过抽象或类比、等效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2.“规”——找规律

处理力电综合问题仍然要依据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要将力学的研究方法灵活应用到电场中,如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象法、等效法等等,在对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寻找题设条件与所求未知物理量的联系,选择合适的规律求解。

3.“式”——根据所选规律列式求解

从力的观点或能量观点,依据物理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能的转化与守恒等)列出方程求解,并对其结果进行物理意义上表述或讨论。

另外,力电综合问题的关键是对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切忌漏力或添力,比如:对于粒子,首先应关注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同时要时刻关注电场力F=qe或洛伦兹力f=gvb在具体情景中随物体带电属性(电荷的正负)、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特点。是否考

解析虑粒子的重力,可用假设法判断,如不计重力,粒子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B点,竖直方向上速度必定不为0,与题意不符,故应计重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电场力作用,由于带电粒子向右偏转,合外力应指向轨迹内侧,故电场力方向一定向右,带正电,如图2所示,微粒在匀强电场中受到重力和电场力两个力作用,竖直分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两个分运动相互独立;由于不涉及α、t问题,故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综上分析,要提高求解力电综合问题的能力,一是要在平常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形成一般的分析解题思路,二是要充分利用好题中有效关键条件,进行条件的有效整合,只要平时注意好个人的分析能力的培养,面对较难的力电综合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解决高校负债的思路与对策 篇4

一、加大政府拨款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完全让高校来偿还债务显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合理的。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高校和教育系统功不可没。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性质是国家办教育,高校负债不应单独由高校自身来买单。高校贷款的真正主体仍是政府,高校的巨额贷款是政府和银行互动下获得的,主要用于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因此政府仍有承担还贷的主要责任。有人提出三种方案来解决高校债务难题:第一种方案是政府承担部分贷款本息,余下由高校自己承担;第二种方案是政府承担全部本金和部分利息,学校负担其余利息;第三种方案是政府承担全部本金,学校负担全部利息。 (1) 另外,也可采用政府保证正常经费总额到位同时,以贷改拨方式有计划地帮助高校偿还债务;或转变债务形式将部分贷款转为国债,以减轻财政和高校的压力,有效规避风险;或加大贷款贴息,减轻高校暂时的压力。

其次,地方政府在高校负债中也需担当重要角色。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地方GDP增长以及周围地区房地产及服务市场的繁荣,地方政府应积极解决和缓解高校负债问题。当然,高校不能因此把包袱全推给政府。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加大财政投入,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对高校的拨款投入,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

二、延长贷款期限,促进社会筹款

延长银行贷款期限,缓解短期的还款压力。部分高校考虑到继续扩招的前景、短期贷款利息低、再借款难度不大,选择了短期贷款。 (2) 延长贷款期限以政府信用贷款转换商业贷款,以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期限,缓解短期偿债压力。银行以低息、让利等方式支持高校发展。引进民间资本,尝试建立股份制高校。

三、高校挖掘潜力,开源节流以自救,投资决策要审慎

在开源方面,现在大学每生每年近万元的学杂费,已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继续提高学费的可能性已不大。学校则可以挖掘自身潜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缓解资金困难。

在节流方面,第一是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根据预算花钱,不能随意乱花。第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防跑冒漏之弊端;制止公款出国、大吃大喝、滥发钱物、挪用经费等行为;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控制招待费、会议费、用车费等开支。第三是确实发挥审计的监督制约作用,在财务审计方面,要对工程全程审计,不能让小型工程免审;要扭转审计数据多、发现问题多、提出建议少、解决问题更少的局面,做到全面审计、不留死角、重点突出、注重实效,做好经济监控,杜绝损失浪费。第四是强化预算管理,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第五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节约内部开支包括水电费的使用和精简机构、人员开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高校在进行负债投资时,决策要极为审慎。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投资项目须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要,要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应建立教育中介评估机构,对要求贷款的院校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论证。应建立起社会独立评估高等院校绩效的机制,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同时也利于使高等院校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四、高等教育要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可以通过试行“教育券”拨款机制,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国债,建立高等教育基金制度, (4) 引进社会捐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增加学费收入,并带动本国消费等措施多渠道集教育资金。

五、建立教育园区,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投资

目前不少高等院校都采用了各种筹资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以满足社会日益扩大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建立教育园区可以减少政府、学校、社会投资者的投资,将分散在各高等院校的投资集中起来,节约资金。

总之,国家、社会、银行和高校自身要相互配合,制定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各种方式,切实解决高校负债问题,让负债累累、债台高筑、在刀锋上舞蹈、借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的“白条”高校从负债压力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科研和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培养大批高素质科技人员,把沉重的人口负担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注释

1 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

2 洪世久.高校负债发展遐思.大理学院学报[J], 2009 (1)

3 樊文英.高校负债的原因及对策.经济师[J], 2008 (6)

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新思路 篇5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惠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接近20万人,其中约60%能就读办公办学校,仍有40%需要入读民办学校。如何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也享受到公共教育的均等服务呢?惠州的对策是“试行电子教育券制度,不同群体入读义务教育学校,均可通过公共教育权获得补助。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需要视各县区的财力而定。”目前,仲恺区已在全市率先推行电子教育券制度,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学年300元、初中生每人每学年400元。

解读:惠州给外来工随迁子女发放电子教育券,既是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又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值得其他外来人口众多的地区借鉴学习。我国流动人口数目庞大,随之而来的是在户口所属地之外读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其实给我们带来一个法律上的尴尬:《义务教育法》上明确规定,国家应采取措施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但户籍制度、人口流动性等,都使得很多家庭事实上无法享受这“义务”。

惠州给外来工发放教育券,是遵守法律的体现。虽然并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是个好的开端。同时,发放教育券,能够让外来人员更加自由地选择就读的民办学校,有助于促进民办学校的良性竞争,使得它真正成为对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

浅析冷战后国际冲突解决的思路 篇6

关键词:国际冲突;解决;国际机制;第三方介入;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63-02

前言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冲突与冲突解决、国家利益、民族主义等一些基本概念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不同的时代赋予这种概念不同的内涵。冷战结束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国际环境相对和平,但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之间因利益争夺、观念分歧或其他因素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放对性遭遇或相互作用并未减少,突出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国际格局变迁,国际冲突主题由两极均势的结构性矛盾逐步转变为区域内矛盾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等引发的非结构性矛盾,导致冲突形态由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有限的语言象征性冲突、一般性冲突、对抗性冲突和地区性武装型冲突。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加深了国际各行为体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与此同时也扩大和深化了他们之间的摩擦、矛盾。国家间为国家利益展开对战略地域的争夺,直接或间接地插手他国事务,在意识形态领域扩张等都引起国际冲突的发生。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开始积极活跃,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的重点关注问题,导致国际冲突在小范围内经常发生。加上大国经常插手这些小冲突往往变成国际各国普遍关注与参与的大冲突,其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与可控性。冷战后,国际冲突发生的新变化需要我们在解决国际冲突时寻求新的思路。

一、各国应积极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机制

当今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每个国家都拥有平等主权,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国家进行理想选择,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追求有形的物质利益、权利,同时也追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消失,国际社会的均衡被打破。这主要因为国际社会中缺乏有效合理的国际机制来约束。建立合理的国际机制十分必要。

建立合理的国际机制就是要制定出那些指导着国际行为的明示的和含蓄的原则、规范和程序。一个合理的国际机制能够引导行为体的预期,从而促进信息的交流,信誉的建立,由此降低交易成本,使参与者的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国际机制对国际社会的稳定、第三世界国家地位的加强、南北矛盾的缓解以及国际平等原则的主张有一定意义。国际机制可以为国际关系行为角色提供共同享有并有助于提高国际交往能力的资源、组织、模式和途径。它使国际关系更为密切,国家交往更为频繁,从而使国际社会日益繁荣兴盛,全球文化与价值的交流和对话的日益一体化,加强各国彼此了解的途径,从而使世界的和平进程成为可能。同时它使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冲突在“秩序”范围内得到有效解决。国际机制中包含的国际组织、行为原则与法律制度,使行为者的行为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模式得到了自身运转的方式和途径,尤其是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在“程序”的规约下得以化解。当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导致危机发生时,国际机制便充当维持秩序的自发力量来发挥作用。当代国际机制所提供的国际组织与条约体系,以及由此不断增加的信息量与提高了的信息透明度使危机在一定的模式下有条不紊地运作,最后使危机消解。

但是现有的国际机制还有一些缺陷,我们应不断努力来完善。首先,要加强专题性国际机制的建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合作的领域扩大,相互依赖的程度也在加大,冲突产生的领域也在加大。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冲突的发生。因国际冲突的产生原因、类型不同,在解决时就要依据不同的国际机制。国际各行为体在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冲突时必然要寻求它们在这些方面所建立的国际机制,依据它们来约束冲突方的行为,寻找解决冲突的合理方式。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各种专门组织,诸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各专门的组织都制定了自己在这一相关领域的国际准则、协议等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各成员国在这一领域的行为。中俄两国因边界问题一直摩擦不断,但双方以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签署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确定了中俄边界线的走向。于2008年7月21日中俄两国外长共同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勘定了中俄4 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和平解决了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冲突。根据上述中俄两国在边界冲突解决的方法上可以看出,两国主要依据原有的条约、准则,经过和平协商、谈判制定出新的关于这一问题的专门性的解决机制,以此消除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冲突。同时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建立了有效合理的专题性的双边国际机制,并遵循这些机制避免产生新的冲突,若以后产生相关的冲突,这些机制就作为解决冲突的依据。两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其次,在全球、区域和多边等层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国际机制。冷战结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全球性问题的突出,加强和完善全球性的国际机制已成为各个国家的要求。在全球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建立起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新的环境、新的变化与新的要求的国际机制,这也是因为全球性的国际机制在全球化发展中起的作用日益凸显。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自1999年成立至今,本着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宗旨。其主要活动为“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主要讨论正式建立20国集团会议机制,以及如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等问题。与会代表不仅就各国如何制止经济危机进行讨论,也就国际社会如何在防止经济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交换意见。20国集团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国家提供一个共商当前国际经济问题的平台。同时该集团还致力于建立全球公认的标准,例如在透明的财政政策、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领域的统一标准。

冷战结束后,地区内部各国矛盾和利益之争相对突出,国际形势出现了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一些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在局部区域内缓解紧张局势、防止冲突发生、解决已有冲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是特定地区的若干国家,在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共同的利益。因此,它们在和平解决争端、维持本区域和平与安全、保障共同利益及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等方面,有进行协调、广泛合作等积极作用。区域性国际组织不仅可以减少各成员国发生冲突的概率,同时在冲突发生时,可以通过区域组织的力量,力求冲突的和平解决。但是随着各个国家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全球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加剧,区域组织对内部各成员国的约束作用削弱,这就需要加强区域组织内各机制的完善,更好地发挥它在政治方面的职能,调整、促进本区域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专业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第三方的介入

第三方介入是指国际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冲突的解决,其形式包括安抚、调停、仲裁和判决。作为冲突的一个非参与者,国际组织可以澄清问题,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消除紧张气氛,促进双方的理性对话与沟通,甚至可以解决争端。第三方解决冲突的方式有法律的方式和政治的方式。法律的方式是针对涉及国际法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相关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法庭或是地区性法庭(如欧洲法庭)加以解决。用政治的方式解决国际冲突就是发挥有影响力的第三方或多方在国际冲突解决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第三方或多方的斡旋、调停和仲裁等方式来调节冲突、解决矛盾,最后伴之以冲突方签订反映谈判结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并包括履行和监督协议执行。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第三方要积极发挥斡旋作用,要主张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宗旨,依据各国际机制,坚持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加强第三方介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扩大冲突方领导人和群众的认知层面,支持他们定位于共同寻求相互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采取单方面的行动。第二,建立冲突方之间交换信息和观点的条件,保障沟通渠道;在双方形成与其利益和目标相符的形式以及在形成共同语言时予以帮助。第三,保证帮助冲突方评判局势并探索相互接受的解决方法,向冲突双方解释信息、评估建议,表明可能的决定和协议方案,帮助冲突方改善他们的谈判习惯和技能。第四,必要时帮助冲突方在冲突谈判中“体面”抽身。第五,实现对冲突方相互行为的调控职能,以及监督协议的履行,充当他们履行协议的保证人。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就发挥着作为第三方的大国斡旋作用。中方作为调解人通常参与谈判过程,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方面专注于朝鲜和美国利益中的共同点,并在多数情况下倡导和建立这种共同性。中国作为调解人致力于建立冲突方的沟通渠道,保证冲突方互动,达成一致。同时,随着国际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各国越来越希望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冲突。在解决利比亚冲突时,非洲联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成员,南非总统祖马于2011年5月30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展开旨在斡旋利比亚各派尽快停火和推进政治改革的访问。针对利比亚冲突的升级,国际社会努力寻求政治解决方案,避免外部势力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中巴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呼吁立刻结束暴力,开启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危机。

三、加强集体安全

在国际政治语汇中,集体安全是国际社会以集体的力量慑止其内部可能出现的侵略,维护每一个国家之安全的国际安全保障机制,是“国际关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之原则的推广”,它强调各国安全共享、风险共担、以国际社会之安全求得国家安全之维护。单个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因此需要依靠某种国家的集团,即相对个体而言的集体安全。集体安全就是一批国家构成一定的安全共同体,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国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对于破坏和平的国家实施强制性措施,诸如经济制裁,必要时实施军事制裁。集体安全作为一种安全模式,以压倒性优势权力使得惩罚破坏和平的国家成为可能。加强集体安全,需要加强各成员国的一致性。参与国家必须对侵略的认定有一致意见,对维持现状做强有力的一致承诺。同时安全共同体的权力应当有相当的分布,这样才能对任何可能破坏和平的国家形成威慑。对于侵犯其他国家的政治与领土权利的国家,参与国家愿意使用它们的资源进行惩罚。联合国就是一个集体安全组织。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以禁止战争为宗旨。《联合国宪章》作为各参与国共同遵守的条约,它规定普遍禁止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安理会制定出的决议对各成员国都有约束力。东亚峰会包容了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并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排除其他国家。它通过协调组织内部不同成员的行为而增进互信,减少不信任和安全困境,从而实现集体安全。欧盟各成员国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各成员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上述的几个国际组织都是集体安全组织,其与集体安全的理论相一致。集体安全在解决国际冲突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国际冲突的解决始终是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的核心命题之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冲突发生的因素增多,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国际冲突形态与模式的发展及走向,也影响着冲突应对方式的改变。当今乃至未来的世界中,若目前的状态不发生重大的改变,那么多类型的冲突将作为国际冲突的主要表现状态长期存在,这也是各国应对冲突的重点。我们应主张以平等的地位、克制的态度、互谅的精神、明智的对策、审慎的手段与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冲突,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面对形形色色,此起彼伏的国际冲突我们要积极努力,和平解决,营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4-207.

[2]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3:138-146.

[3][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324-334.

[4]何曜.国际关系中冲突及其解决的理论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6:26-27.

神东网络现状及解决思路 篇7

2010年原4公司合并后,对所属网络进行了整合,从整体上将原4公司的网络进行对接。在对6大核心网络节点进行升级后,形成了公司万兆骨干环网,但公司局域网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网络管理

(1)公司当前关于网络方面的建设缺乏整体性的规划,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及目标;对网络管理的重视度不足,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得到充分执行。

(2)网络管理方式单一,仍然停留在单点管理水平,对网络的整体管理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手段和机制。

(3)网络运行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仍需要根据实际网络状况对整体网络架构及设备配置进行调优:

1)IP地址规划

神东煤炭集团网络建设早于集团,使用的网络地址没有纳入到《神华集团IP地址规划》。在神东网络不断扩大的同时,使得神东网络IP地址容量不足,各个单位IP地址管理混乱,在与其他分公司互联互通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动态地址分配改造

公司局域网采用静态地址分配,内网终端只能手工配地址,使用极不方便,管理难度大,经常导致局部IP地址冲突。

3)VTP不统一

没有统一的VTP域设计,每个交换机的VLAN都不一样,每次加新设备要手工配很多VLAN,增加了维护工作量。

4)生成树问题

神东在用的生成树技术为PVST,这种技术相对陈旧在神东庞大网络系统下,往往避免不了环路的出现,很可能导致大范围断网或网络运行缓慢。

5)基于局域网内的流量限制及其他网络设备参数的调优

神东局域网只是在互联网出口处针对具体协议及应用进行了限制,而在汇聚层、接入层设备缺乏基于流量的控制,导致网络资源被恶意占用等现象,影响整体局域网的运行;整体汇聚层、接入层的的网络设备运行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

1.2 基础设施

(1)网络机房

各二级单位汇聚层、接入层网络机房环境恶劣(如未配置机房、机柜、空调、UPS等),网络机房防潮、防尘、防震、散热等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时常发生设备损坏或设备故障,引起设备下挂范围网络中断。

(2)网络设备

设备陈旧:各二级单位网络设备陈旧、设备优化配置不到位,一些网络设备使用大约十年左右,设备性能及运行状况都已经达到极限,导致网络运行缓慢。

汇聚性能不足:汇聚层带宽严重不足,很多地方都是百兆接口下挂多级交换机几百个用户,导致下挂用户上网速度非常慢。

交换机级联层次过多:部分区域交换机级联层次过多,一个设备出了问题下连范围网络全部中断。

(3)综合布线

施工质量:各单位网络基础建设方面没有健全的监理措施,综合布线无法达到标准,给其后的网络扩容和维护带来困难和隐患。

私自加装网络设备:局域网内私自乱连乱接网络设备现象严重,影响网络结构经常使网络出现环路问题,导致局部网络瘫痪。

(4)光缆敷设

神东煤炭集团局域网建设采取的是“就近”、“易于连通”为原则,光缆放到哪里就把网络连接到哪里,这样就导致各二级单位网络物理拓扑结构不合理、杂乱、层次结构过多,而且光缆没有提供冗余线路,这样就增加了大面积网络中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各矿公寓网络管理

部分矿区公寓使用公司局域网来访问互联网,对于矿区公寓的网络管理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是公司整体网络管理的漏洞之一。

1.3 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管理

公司骨干网络基础设备升级后,与之匹配的网络安全设备及网络安全策略相对滞后,没有相应的安全手段保证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局域网范围内存在很多Ddos攻击、DHCP攻击、ARP攻击、MAC地址泛洪等,导致小范围网络故障频发。

(2)网络行为管理

在互联网审计、网络准入控制等方面神东目前没有相应的管控手段,对上网行为无法进行管控、监督。

1.4 网络维护

(1)人员队伍

公司网络规模逐步扩大,但整体网络维护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各二级单位基本上未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员。

(2)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网络维护的范围、责任界定不清晰;网络管理的职能无法体现,对各单位网络管理权利和处罚无法执行。

1.5 互联网出口、服务器区域网络传输

互联网出口利用率不高、安全性不强、稳定性较差,需要针对其总体架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器区域网络,数据处理能力不足,使得部分网络应用缓慢或无法进行。

2 宽带网

2.1 设备

各个居民小区宽带使用的华为公司生产的华为MA5300和华为MA5200,从2003年、2004年购买使用至今,设备相对老化,处理能力不足。

互联网出口线路级联设备思科6506从2001年购买使用至今,处理能力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出口瓶颈所在。

2.2 传输线路

各个居民小区宽带设备到宽带核心设备采用传输系统线路连接,传输系统主要为电话通信系统使用,一般只提供百兆带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小区用户上网需求。

2.3 部分电缆陈旧,衰减较大

小区宽带用户目前使用普通通信电缆上网,部分通信电缆老化严重,导致部分用户网速缓慢。

2.4 业务维护

关于宽带维护业务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缺乏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只是作为电话业务的辅助进行维护。

2.5 业务量估算

目前、办公网用户7200线、宽带用户9300线,总数为16500线,按照每户上网平均使用1M流量计算,共需出口带宽16500M,1G等于1024M,相当于16G,但是由于两部分用户集中上网时间不一致,通过流量设备观察,同一时间上网最高用户数为12000户,需出口带宽12000M,相当于11G,按照最低需求,4G带宽才能满足使用需要,而目前租用电信部门的出口带宽为2G,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3 井下工业以太网

目前井下工业以太网由机电管理部负责管理,信息中心未参与建设及管理;由于井下网络业务的不断扩展,建议将井下以太网业务由信息口统一管理。

就目前了解存在的问题:

(1)网络地址混乱,为纳入公司整体IP地址规划,为公司的整体网络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2)部分井下工业以太网仅连入矿调度室,未连入公司局域网。

(3)关于井下工业以太网,没有统一的管理、维护机制,目前作为自动化的一部分由西安华光进行维护。

4 解决思路

首先,要明确公司局域网、宽带网的发展方向,明确其应当起到的作用,为公司整体网络建设定位。

其次,应当邀请业内的专业公司到神东对网络进行整体的测试评估,为公司网络建设、管理进行规划。(网络存在问题、改进的措施、网络管理策略、维护机制、人员配置等方面)。

再次,近期可对公司网络存在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改造,解决关键问题。

最后,结合网络建设规划及公司网络运行的实际情况,逐步分阶段完成公司网络系统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1)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制度,明确信息中心以及各单位在网络管理中的权责;在当前网络管理人员较少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将原神东煤炭分公司的摩卡网络管理软件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管理效率。

(2)按照集团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对IP地址进行规划,各单位统一采用10.x.x.x的地址段。各个公司按照规模的大小和未来发展情况,分别分配1个C类地址或者D类位地址段。各公司按照分配的地址段搭建本地的DHCP服务器,并分阶段、分步骤、分单位的方式逐步实施避免业务中断。

(3)对公司目前的互联网出口及6大核心节点的运行状况及网络流量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4)在网络设备管理方面,要加强统一配置管理,完成VTP域的统一配置、生成树技术的更新,在汇聚层、接入层设备完成基于端口的流量控制。

(5)加大各单位的机房管理力度,加强对机房的日常维护(防潮、防尘、防震、散热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各单位网络机房进行改造并对其进行考核保证机房的正常运作。

(6)逐步更新老化的网络设备,更新底层设备提高接入层设备的性能及稳定性,替换私建网络的非CISCO设备,尽量减少级联层次,使网络更加稳定。

(7)更改部分单位接入层网络线老化及不合理布线连接方式,对各单位的综合布线进行评估并进行逐步改造,对今后的综合布线进行有效的管控。

(8)针对公司网络安全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建设,信息安全组织和人员须遵照信息安全策略,依靠信息安全技术进行实际信息安全运维操作,主要加强终端安全准入与管理、邮件安全系统、防DDOS攻击系统、入侵检测、网络行为管控等方面的建设。

(9)解决各二级单位的ARP攻击,通过实施DHCP加DAI,对各网络设备及配置进行改造从根本上解决Arp攻击。目前部分设备不支持,已经实施的单位对变更地址有抵触,无法更好地进行部署,重点矿井单位影响设备较多,暂时未进行部署。

(10)推行互联网审计项目,结合神东目前已有设备,逐步推进实名上网认证加强神东内部网络整治。

(11)建立统一的公寓网络管理制度及收费标准,结合实名认证及神东内网计费系统对各公寓楼用户进行统一管控。

(12)加强网管人员的队伍建设,并采用高效的网络维护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13)利用现有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广域网10G环网,将小区宽带系统进行链路的整体平移,增加系统链路带宽,提高系统整体链路性能。

(14)利用最新的瞻博(Juniper)设备替换MA5200,新设备为千兆设备,从而提高小区宽带系统整体性能。

(15)对宽带用户进行入户线路改造,采用光纤到单元+网线入户的模式进行整体改造,最终实现数据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

摘要:神东煤炭公司信息网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规模,在整个神华集团广域网中神东也是重要节点之一,肩负着周边各兄弟公司的广域网接入以及旗下众多煤矿和分公司业务数据的传输。由于神东网络属于自然发展型网络,在网络规模建设初期,问题容易规避,在形成规模以后,各种潜在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网络故障从而影响整体网络的正常运行。分别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局域网、宽带网、井下工业以太网3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房价合理回归的困境和解决思路 篇8

近年来, 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期打压房价, 防止房地产泡沫的破灭。2011年12月9日,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中央再次为2012的房地产调控定下基调。会议指出:“要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 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扩大有效供给,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了要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由此可以看出中央的决心, 意味着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达到预期的、明显的效果。

中央在强调, 学界在讨论, 那么回归到什么样的房价才算是房价的合理回归呢?这个问题一直引起很大的争论。按照国际惯例, 一个家庭六年的总收入可以购买一套房子, 这样的房价才是合理的。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给出了两条标准:一是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二是房价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这个标准也被称为“总理房价”。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合理房价应该是一个“综合房价”。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房产价格“应该涵盖各种不同阶层的住房价格, 包含商品房和保障房, 合理的房价就是合理的房价体系, 就是不同阶层的家庭都能承担得起与其对应的住房”。目前, 在我国主要用“房价收入比”这个专业术语来衡量合理房价。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 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如果考虑住房贷款因素, 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 东西部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等都还很明显, 很难对合理的房价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很多人质疑, 为啥房价收入比的3~6倍被认为是合理的, 其他倍数就不能是合理的呢。同样, 房价要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 这个合理的利润有是多少呢?银监会主席认为银行可以承受50%的降幅, 开发商认为可以承受30%的降幅, 也有人认为可以承受15%左右。这就说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合理利润的理解和实际承受力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所谓的房价合理回归, 其实是一个相当模糊的命题。对这个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不同的标准。

二房价合理回归的困境

解读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大招。第一招:房产税。第二招:普通商品房建设, 或者说保障房建设。第三招:限购令。面对如此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我国的房价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是远没有得到预期。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承认房价远没有达到合理的价位, 房价的合理回归任重而道远。为啥如此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效果不甚理想呢?

1. 房产税改革推进难度大

我国目前已经在上海、重庆两地开始了房产税改革的试点。由于我国产权制度还不明确, 房产登记不清晰, 房产估价系统不完善, 加上房产税自身设计等问题, 导致房产税的实际征收困难重重。大部分民众把房产税视为一种“盗窃”, 认为政府拍卖取得的出让金, 就相当于征收了几十年的房产税了。部分学者也认为房产税征收的基础是房产私有制 (如美国) , 而我国的房产不是私有的, 所以房产税征收不合理。地方政府也害怕房产税的征收会侵犯城市中产阶级, 对推进房产税热情不高。经过一年的试点, 房产税的税基太小, 导致房产税收入不高, 例如, 重庆市一年的房产税收入才接近一亿元, 这和重庆市税收总收入达9000亿元相比显得太少了。过小的房产税收入起不到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作用, 对房价的调节作用也不明显。

2. 保障房建设问题多

保障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但很多地方政府认为保障房建设减少了土地收益和地方财政, 在建设保障房时不愿选择相对好的地段建设保障房。导致大量的保障房出现在城乡结合部和远离城市的地方, 房子虽然说是经济了, 却增加了民众的其他成本, 如出行成本、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就业成本等, 这样的保障房建设的意义何在?同时, 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借保障房的名义给员工提供变向的福利, 很多官员由于腐败等问题, 使得保障房落在了那些行使了不正常手段的人手上, 民众很难得到称心如意的保障房。本应该是给那些无力购买或租赁商品房的中低收入群体, 可是在我国却出现了“负保障”的情况, 就是那些本应该得到保障的群体被那些不该得到保障的群体所挤占, 出现了“低保保富人”的保障错位。再加上保障房上马力度大, 融资困难, 很多项目难以按期完成, 出现了许多的烂尾房, 有的甚至偷工减料, 保障房的质量难以保障。这样的保障房何以惠及民生, 又怎能起到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作用呢?

3. 限购令是一种过渡政策

限购令是一剂猛药, 确实对房价起到一定的打压作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规避限购令实行了一些违规操作, 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限购令实际是一种行政调控, 是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的, 限购令只是在非常时期所使用的非常手段。限购令设计跟户籍挂钩, 就对民众产生了歧视和不公平, 这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也是背道而驰的。同时, 限购令使得一些真正需要买房的人不能买房, 扼杀了部分刚性需求。限购令就像一道大坝拦住了洪水, 但随着水位的上升, 很多问题会很快暴露出来, 限购令只是延缓了问题爆发的时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限购令只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过渡政策。它对房价的打压也是暂时性的和短期的, 在长期内, 限购会对房价的合理回归作用不大。

综上所述,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现了困境, 在短期内房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压。从长期看效果不会太明显, 同时由于政策本身的种种原因, 导致房价很难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位, 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三房价合理回归的解决思路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政府的调控政策很难在长期发挥作用, 因此,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

1. 改革分税制, 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土地是地方政府的饭碗, 有些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占了房价的50%, 不改变土地财政, 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 房价很难降下来。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政府就一直占据着税收收入的大头, 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增长缓慢, 导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出现缺口, 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赖土地这块“金饭碗”。因此要改革分税制, 首先, 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权。目前, 中央政府主要是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把税收返还给地方政府, 但是这其中存在很多问题, 其实可以直接取消共享税, 那么地方政府的收入将会得到很大提高。其次, 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目前我国涉及房地产的税费共计50多项, 应该将这些税费整合成物业税或者房产税, 这样既让老百姓看得明白, 也减轻了征收的难度和成本。把那些不合理的税费都去除后, 会减轻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这样房价才有下降的空间。

2. 改善投资环境, 扶植民营企业, 尤其是小微企业

现在的房价虚高, 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投机。一些民营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由于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无法经营下去而跑来炒房地产。小微企业本来利润就低, 再加上融资困难, 导致小微企业生存困难。小微企业规模虽小, 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有数据显示, 全国共计6000万家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早已超过60%, 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 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只有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 才能使得那些炒楼的资金回归, 房地产市场才能降温。

3.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目前,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实行的是双轨制, 即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要加强制度建设, 使得房地产市场合理化。对于商品房应该交由市场实行调节, 国家应减少对商品房的干预, 由市场自由竞争, 让那些有钱买商品房的可以自由购买, 国家只要控制商品房企业的垄断等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方面即可, 而不应该继续对商品房实行限购。对于保障房, 国家要加强制度建设, 让保障房真正落到实处。既保证保障房按时按量的建设, 也要保证保障房的质量, 同时要保证保障房真正成为一种福利。而不会出现“负保障”和一些国有企业或机关借保障房的名义来提高自己的福利。只有制度建设好了, 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 房价才能日趋合理。

摘要:房价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 这也关系到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房价, 2011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在今年的两会上, 温总理再次强调要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本文在分析现有的房价调控政策的基础上指出房价合理回归的困境,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为房价的合理回归提供理论上的建议。

关键词:房价合理回归,房产税,保障性住房

参考文献

[1]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J].城市住宅, 2012 (2)

[2]唐一爽.浅析房产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价值工程, 2012 (1)

员工心理不和谐问题及解决思路 篇9

关键词:员工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石化企业一些企业员工因为不和谐的心理, 未感觉到新时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和谐的员工心理向企业释放的是向心力, 不和谐的员工心理带给企业的是离心力。因此, 企业应当重视解决员工的心理不和谐问题, 笔者对石化企业员工中心理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不和谐的特征及社会影响

心理不和谐就会形成一些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健康的思维, 甚至不适当的行为。它不仅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不协调, 也表现为在处理事情时不冷静, 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不融洽。心理不和谐的人难以调节自己的心理, 难以客观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 难以平静地接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 对外不适应是心理不和谐的集中表现。

心理不和谐不仅影响着心理不和谐者本人的幸福感, 而且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从而影响社会和谐, 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1、心理不和谐会导致心理疾病, 甚至自毁生命。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越来越多的心理不和谐者演变为精神疾病患者。人类的心灵深不可测, 一旦扭曲, 便会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2、心理不和谐者在受挫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发现, 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一个遭受挫折的人, 容易做出某种攻击行为。事实上, 社会上许多故意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攻击性事件就常常是由心理挫折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所引起的。

3、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包括外在的社会控制和来自人的内心的控制。人的内心的控制是更为有利的社会控制。自我心理平衡就是心理和谐, 自我心理平衡能力差的人, 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 不能正确对待他人与社会, 容易缺乏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荣誉感、耻辱感, 甚至出现以非为是、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的道德心理。

二、石化企业员工心理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

石化企业员工的心理不和谐现象, 既具有石化特性的问题, 也有属于社会共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资收入问题的心理不和谐

众所周知, 石化行业的效益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分员工就认为, 自己为国家做了那么大的贡献, 可是工资与石化效益比起来却相对有限, 这样“不太合理”。而随着近年来石化行业狠抓规范, 企业过去突破政策违规发放的“额外收入”没有了, 这又使收入增幅进一步缩小甚至有所下降, 员工心里就更觉得不是滋味, 并由此日渐萌生了强烈的不平衡感, 工作没了干劲, 做事少了责任心。

2、个人发展问题的心理不和谐

由于石化体制的限制, 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强, 可提供的个人发展与升迁的岗位和机会也并不多。一些在编的老职工多年献身供职于石化,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但因为岗位紧缺、职位有限或因自身年龄偏大、学历略低等因素的限制, 难以升迁、难获发展。长期如此, 少部分老员工的个人心态渐生改变, 丢落了工作中的进取心, 往日辛勤工作的情形也日渐远去, 意志消沉, 情绪低落, 甚至消极怠工。

3、不适应工作环境的心理不和谐

近年来,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 石化行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个别员工适应不了发展形势, 跟不上工作节奏, 对一些有着较高专业和技术要求的工作难以接受, 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有了越怕越不会, 越想学越学不好的现象。由此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想法, 产生不和谐心理。

4、家庭矛盾与社会压力的心理不和谐

一些员工家庭生活困难, 也有的员工家人病重需要照顾, 一些职工夫妻关系不和, 有些员工的子女学习成绩不理想, 等等问题, 这些情况都是心理不和谐的因素。当这些问题无法化解时, 则会让人产生压抑、烦恼、焦躁等情绪。

三、解决石化企业员工心理不和谐的主要方法

员工心理状态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员工心理和谐、心情舒畅, 会促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反之, 则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 集体观念、团队意识淡化, 最终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 对石化企业员工中存在的种种心理不和谐现象, 应及时采取对应的方法尽快解决。

1、教育辅导。

教育辅导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手段。就现实情况看, 心理和谐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不健康、保障心理和谐的重要方式。因此, 要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 就要求石化企业各级领导和人事、政工、教育培训部门加强对员工的心理教育。可以多向员工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使员工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心理状况并对一些苗头性的情况及时控制与改正。可以下发一些心理学书籍, 让员工掌握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

2、真情疏导。

真情疏导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方式。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应及时了解和发现员工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 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对于员工情绪激化或消极引起的不健康心理状态, 应积极疏导、耐心劝导, 努力纠正员工的心理偏差。在疏导的过程中要动真情、用真心, 让员工切实感受到温暖, 从而转化思想上、情绪上的波动。

3、文化引导。

文化引导是促进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文化是否和谐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表明整个社会的心理是否和谐, 同样,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和谐也能表明这个企业的员工心理是否和谐。所以, 应该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 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心理和谐。

4、价值倡导。

要提高员工的心理和谐水平, 就要在石化行业内提出积极、鲜明的价值观念。在这方面, 石化行业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 如认真学习并大力倡导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这一简单明了的价值判断标准, 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最近提出的“共创共享”理念, 则鼓励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力与创造力, 使员工认识到只有共同努力工作奋力拼搏, 才能更好地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促进石化企业员工心理和谐的思路

要促进员工心理和谐, 还应对症下药。针对石化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进行分配制度和员工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

1、在收入保障方面, 要稳步提高工资待遇, 进行员工分配制度改革。

应加快分配制度改革, 在新的分配政策中真正体现岗位、责任、贡献等因素, 将收入与职工的工作成效及贡献紧密挂起钩来, 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改变目前“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 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内不同性质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更着眼未来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措施, 不断缩小编内与编外人员的收入差距, 逐步消除聘用员工中存在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

2、在员工发展方面, 要积极开发员工发展通道, 进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每个人都有发展与进步的渴望。特别是当自身能力具备一定水准时, 这种愿望会变得强烈, 而当发展空间受限时, 个人的心理会产生泄气、失望等多种消极情绪。因此, 要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 就应当切实做好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 为有才学、有能力、肯做事、会做事的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力度, 为各层面、各类型人才的发展提供空间, 让优秀的人才都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与可能。

3、在人员管理方面, 要严格业绩考核管理, 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管理不严格、松紧尺度不一、管理工作不到位, 都可能会使员工不满。因此, 要促进员工心理和谐, 还要切实抓好员工队伍建设, 加强考核管理。考核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聘用人员, 对在编员工也要同样进行考核。考核中应该同尺度、同要求, 避免编内、编外两种考核、两套标准。

4、在正常工作之余, 要切实关心职工疾苦, 积极主动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

应当及时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 对哪些职工生活困难、哪些职工心理压力大、哪些员工子女上学有困难、哪家父母身体不好等情况, 都要心里有数。在全面了解这些信息的同时, 要经常性的与那些存在困难的员工沟通, 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 消除他们的忧伤或悲观情绪。

小产权房问题解决思路探析 篇10

(一)小产权房的内涵

小产权房是指在城市郊区或农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开发商合作在本村集体土地上集中建设农民住宅楼,除用来安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外,还以较低的价格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销售的房子。

(二)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的二元土地制度。一方面,两种形态的土地权能存在双重标准,集体土地所有权能在实际上屈位于城市国有土地。国家通过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用途做了严格限制,造成“同地不同价”。另一方面,国家又未对集体土地、宅基地上房屋流转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小产权房有空可寻。

2. 小产权房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供给和需求的共同作用

一方面,我国二元的土地制度造成了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巨大的收益悬殊。不仅农村土地上生产农作物的收益与城市土地修建房地产的收益相比微乎其微,而且,农民在土地征收后快速增值的过程中得不到合理的利益补偿。因此,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绕过政府,自行开发建设小产权房,促使小产权房供给的产生。

另一方面,我国住房需求旺盛,且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保障性住房却严重供应不足,始终无法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缺乏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的严重失衡,高房价成为小产权房需求的巨大推动力。

3. 地方政府对政策模糊和管理缺位是导致小产权房产生的外部原因

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在小产权房管理上严重缺位,成为小产权房违法建设和交易的制造者和实际推动者。小产权房在房地产市场中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从局部地区、个别城市扩展到全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难辞其咎。

二、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思路

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和社会公平,而且解决得好,可以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思路。

(一)短期内,分类有序的治理现有的小产权房

1.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耕地的18亿亩红线已经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而且修建小产权房占用的农用地多在城市周边,其肥沃程度是贫瘠山区无法相比的。因此,对于那些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小产权房,必须坚决打击,予以取缔,恢复耕地原貌,并对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罚款。

2. 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房屋,从法理上讲不同于耕地,它的建造是合法的,只是在交易环节不合法。因此,对于村集体组织在宅基地上建造的符合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房屋,应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组织向国家具有相应验收资质的机构申请验收。对于建筑设计、房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竣工验收的相关标准的,颁发房屋验收合格证书。

根据自愿原则,愿意补缴相关费用的,由购买小产权房的非本村集体户籍的购房者补交一部分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费用和相关税费后,国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授权的集体用地使用权证书,将其纳入商品房管理体制。对于不愿意补缴的,村集体退还原购房者购房款后按商品房出售。

但验收不合格的小产权房,通过维修可以达到入住标准的的,由修建小产权房的单位组织维修,然后重新申请验收;无法补救的,必须坚决拆除,恢复土地本来用途,没收开发商、村委会等获利单位和个人的所得,并处以罚款。

3. 对于在除宅基地以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建造的房屋,虽然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是强行拆除势必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保障性住房供给缺口,而小产权房与“保障性住房”存在功能交叉,客观上满足了部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起到了部分住房保障的功能。但由于没有合法的定位,其监督管理出现真空。因此,对该类小产权房的治理,应将其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征收为国有土地,通过货币补偿、产权调换等手段对已出售的小产权房进行回购。政府回购小产权房后变更其性质,将其纳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管理体制。政府对申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标准的原住户,愿意继续居住的,补齐相关资料后有优先选择权,与住房保障部门重新签订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按照其购房款与转性时同地段商品房价款的比例(包括土地价款)与政府按份共有房屋产权;不符合经济适用房居住条件的,其房屋由政府回购,作为经济适用房出售或作为廉租房出租给符合申请相关保障新住房条件的人。

(二)从长远看,要完善土地制度,加强社会保障

1. 对我国单一的土地供应模式进行创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自由入市进行流转的制度。赋予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权利,实现集体土地和城市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

2.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形成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以“优房”驱逐“劣房”,降低小产权房的吸引力。

解决思路 篇11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育现状 教育改革

引言:新千年以来,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幼儿教育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但在广阔的西北大地,农村幼儿教育这一块却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因为近几年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并且逐步放开了城乡户籍限制,方便了农民工子弟就近入学,让城乡适龄儿童平等的接受教育。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大中城市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相对于大中城市出现的“入园难”等问题,相反的,农村幼儿教育却面临着教育规模不断萎缩、在幼儿园的绝对人数不断下滑等一系列问题,农村传统的幼儿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现状一:乡镇幼儿园发展相对滞后

在农村幼儿园主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我所工作过的幼儿园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幼儿教育物质条件相对落后,教育设备相对陈旧。尤其在一些有助于开发幼儿智力的益智类设备缺口极大,而一些教育设备的落后缺乏,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直观的给幼儿讲述,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相对于大众城市的幼儿教育,农村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极其不相适应,地方政府也对这块重视不足,投入不够。

现状二: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在农村,幼儿园以公办为主,师资成分比较复杂,既有一些有二十几年教龄的老幼儿教师,她们的平均年龄在40~45岁之间,剩下的一些主要是一些接受过专业的幼儿师范教育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这两类人,前者可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儿童的心理行为更加了解,再加上本身也有自己的孩子,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有一定的预见性。后者虽没有前者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她们都接受过专业的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相对于前者,她们的理论知识很丰富。在实际工作中,前者因为家在本地,成家立业较早,生活状态基本稳定。而后者可能会因为一些结婚、工作调动等问题流动性较大,再加上近几年城乡收入的拉大、生活质量等问题,她们更愿意到大中城市去发展,从而造成二者比例失调。前者的教育观念较落后,教学行为缺乏理论指导,年龄跨度缺少层次配置,间接影响到农村幼儿教育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

现状三: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西北农村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其幼儿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县财政和幼儿园收取的少量学杂费。但由于长期以来,地方经济落后,财政积累不够,预算内经费长期不足,导致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没有稳定来源。另外,因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滞后,以及人们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问题,也导致了社会上多渠道的筹措资金也困难重重。再加上近年来大量入园适龄儿童流向大中城市,生源下降,学杂费这一块的收入减少,让本就拮据的经费更是雪上加霜。

综上三点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在农村幼儿教入中普遍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些是我的切身体会,有些是在参加培训时,和一些外县的同事交流的想法。我就这三点再说说我的解决思路。

思路一:拓宽社会办园渠道

地方政府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在城镇规划中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在城镇改造和城市小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规划,利用各种资源安排。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举办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也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要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思路二:缩小规模,发展精英教育

针对近年来入园适龄儿童的减少,幼儿教育要进行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根据摸底数据,合理控制教学班规模,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我们必须要寻求一种自然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使每个孩子在享受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为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是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生理在不断的发育、发展,幼儿园的活动应促进幼儿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小班化的教学环境,由于人数的减少,每一个幼儿受到教师的关注机会大大地增加了,从而极大地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而通过教师与幼儿的频繁接触,建立起一种犹如类亲子关系。因此,我们力求利用这种有利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互动上尽量做到人格上平等、能力上帮助、交往上尊重,以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为前提,让教师通过适时、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帮助孩子健康发展。

谈“过度”包装设计及解决思路 篇12

大自然是生活的灵感来源, 人们从大自然里学习各种包装物品的方法。利用自然材料加工制作的物品包装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优点, 但已显露出无法满足大生产、大消费的时代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消费方式显现出快捷、方便以及自由的要求与特征, 批量的商品要求迅速、安全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因此包装就显得更为重要, 商品在多数时候必须依靠包装去吸引消费, 包装的职能逐渐从原来简单的保护商品外观发展到兼顾推销商品的职能, 包装设计要求能够鲜明、直观、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 成为在激烈的商品市场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关键。

一、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包装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 基本上改变了“一流产品, 二流包装, 三流价格”的局面。包装行业从一种分散落后的行业, 发展成一个拥有一定现代技术设备、分类齐全的完整体系, 其显著特点是包装设计行业的国际化、包装商品市场的全球化, 不同国家之间同行业的相互关联及依存程度也越来越明显。相比较国外的包装业来说, 我国在该行业的整体状况还是比较薄弱的。

目前, 对于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有的商品在包装上刻意增加层数, 追求附加价值, 缺少实际用途;有的商品包装主次不分, 往往刻意采用高档稀有的包装原材料, 来提升商品的价格, 其中以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尤为明显。由实木、金属制成的包装盒, 经过精心设计, 雕刻加工, 内衬精美的绸缎, 有的“附赠”不同档次的礼品, 造成在流通环节中不同程度的浪费, 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过度包装的表现及潜在危害

过度包装 (Over Package) , 是指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等。一般认为, 包装物的价值超过被包装产品价值的1至2倍, 就称为过度包装。中国消协曾明确指出, 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的, 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

一是浪费资源。包装所用的原材料如纸张、玻璃、塑料、橡胶、钢铁等, 都属于自然原生的材料几乎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度用之于包装, 又缺乏相应地回收利用环节, 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是污染环境。过度包装产生较高的成本, 这些耗费大量资源的包装物, 最终会变成生活垃圾, 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 而在体积上更是达到1/2之多, 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

三是诱发奢侈之风, 危害企业发展。过度包装催高了商品价格, 如近年出现的天价月饼、洋酒、保健品等, 诱发了社会的奢侈之风, 有悖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过度包装的节日礼品搭配着贵重的有价礼券、礼品, 大开贿赂之道, 助长腐败行为。另外, 这样的包装模式隐性地鼓励不正当竞争, 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 无疑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适度地进行包装设计

一是提倡运用循环式包装材质。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耗包装原材为30千克/年, 相当于消耗将近两百万棵树木。我国每年可用于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再生资源中, 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要求下的必然趋势, 倡导长远的和谐发展模式, 最终实现“最优生产, 最适消费, 最少废弃”。在包装工业的未来发展中, 企业要建立这样的责任感, 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 选用无毒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的原材料进行包装。

二是通过立法手段限制过度包装。从最初的有关于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关注开始, 到“两会”上浙江团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希望制定和完善商品包装的法规和标准, 解决目前商品过度包装、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为此,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公告, 对月饼等有关商品生产流程做出规定, 其中明确规定了其他商品不能与月饼一起搭售。该标准也对月饼包装、成本等细节做出具体规定, 要求每盒月饼包装成本不高于零售价的20%, “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等现象将受到遏制。另外, 我国国家质检局于1998年开始实施《包装标准消费者的需要》, 其中对虚假包装提出了原则性的限制, 但还是缺少合理化包装的专业标准、过度包装的界定标准以及对过度包装的处罚标准等, 逐步地完善这些措施将会有效改善这些问题的产生。

三是进行有益环保的消费引导, 树立正确的包装观念。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的严重紧缺, 尤其是我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较低, 因此生产厂商和消费者都应树立起环保、节约的生活观念, 正确理解包装的基本功能。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引导是一个很重要的建立过程, 国家环保部门、民间环保组织、教育机构以及媒体应加大对绿色包装的宣传和教育, 从环保和绿色消费方面对消费者传输基本的消费原则, 能简则简、能易不奢, 让消费者树立这种自我意识, 自觉地拒绝过度包装商品, 优先选购循环材质, 从消费的环节杜绝过度包装的流行, 以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综上,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建设的历史阶段, 可持续发展和构建节约型社会是目前的一个紧要问题, 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解决过度包装,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消费习惯, 倡导绿色环保的包装设计思想, 以更好地促进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摘要:包装设计作为体现现商品价值和使用途径的手段, 在消费市场中具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是受到企业和设计师关注的重要环节。包装是商品特性、消费心理、品牌理念的综合体现, 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求, 而过度包装的现象也存在于这一行业之中, 背离了商品本身应有的功能, 以至于让包装价值高于商品, 造成在材料、加工、消费等方面的放大和浪费。本文针对包装的原则与过度包装的种种方面进行了分析, 倡导绿色环保的包装原则, 以更好的促进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过度包装,绿色,节约设计

参考文献

[1]杨福馨等.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9.

[2]武军, 李和平.绿色包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5.

[3]王润球, 周柏林, 刘琴.论过度包装治理的路径选择[J].上海:中国包装工业, 2003.1.

[4]爱德华·丹尼森, 冀晓红.绿色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11.

上一篇:权益成本下一篇:水工金属结构防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