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2024-07-08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通用10篇)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1

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

作为一个电子信息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其分支为广大的中学数学教师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眼界和教育手段,它在充分发挥自身高科技的同时不断将教学信息转变为一种生动性、丰富性的多媒体展示形式,通过对传统数学课堂单

一、枯燥的弊端入手,带给广大中学生朋友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而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还是教师授课的好教具,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进行了提升。不过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我国教育界的时间较晚,教师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点思考来进行讨论。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现状

由于我国中学数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对于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而言,依旧存在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完全改善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对新旧理念进行转变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实践验证。而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操作者,在接受这个新鲜事物的时候依然存在两种比较常见的意见,那就是:首先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是一个万能的钥匙,片面的以为只要由了计算机辅助配合,就会有教学“奇迹”出现。另一种观念认为,传统的书本、黑板、教师这种铁三角的教学方式,足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没有必要引进这种劳民伤财的“计算机辅助

教学”,而且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课本学习的注意力。

二、现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应用中的问题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中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一些抽象性问题都可以转变为数学模型进行演示,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旧不能脱离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来放大权给计算机辅助技术,否则将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个别教师过分注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上的丰富多采,而忽略了授课本身的质量和目标。我们必须承认,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确能够最大程度上将传统课本中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进行演示,融合成为一种一体化教材,但计算机也毕竟只是一门辅助手段,过分的追求多媒体效果会影响到学生们的正常思维,最终变成了一场本末倒置的学习事故。所以说,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种我们必须将解决数学问题作为第一目标,而不要过于追求视觉效果。

其次,对于个别知识点,在多媒体授课中往往只注重演示现象、总结结论,而忽略了解释和推导过程。例如,在中学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定理、定论、公式推导等环节,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在多媒体中进行体验,但由于这种课件重视的是现象的演示,可能对知识点的形成、知识点发展过程表现的不足,而导致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薄弱,不仅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探

索能力不足。

最后,仅仅重视演示内容而忽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当面沟通产生了距离,个别教师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忽略了自身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地位,仅仅通过购买相关课件来展开教学。可以想到这种没有经过认真准备的授课过程,导致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点的引导者,而是一个机械的讲解员,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会局限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开展。

三、改进手段

针对上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我们总结出如下应对手段。

首先,要以现代化教学理念来扩充思想。通过积极学习以及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来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认真研究中学数学课本的同时,将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过程和手段,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其次,在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来针对学生的心理开展,在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将抽象转为直观、将数学静态转化为动态动画,化难为易,配合教师的引导和解释来引导学生注意力取向,使得教师摆脱单纯的讲解员这一身份,重回“数学导师”地位。

最后,将中学数学实验融合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数学中。这里提到的数学实验就是将一个数学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元素情景,通过不

同情景的转换和变化来发现问题。《几何画板》的应用则是这种融合教学的代表之一,在这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参与几何实验的环境,学生以研究员的身份来“做数学研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快了教师完善自身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的能力。

四、总结

归根到底,之所以有了这些消极而错误的观念,究其根源在于我们在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教育与数学教育并没有做到无缝连接,数学教师要么由于年龄上的原因,要么因为观念上的原因导致了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鸿沟。而实际上,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与数学教师教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中学数学教育需要高科技的技术支撑,而信息时代下的中学数学教育更是需要与教师紧密结合,方可为学生带来通俗易懂的学习体验。可以说计算机辅助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磨合过程,它们二者应该是相互作用、取长补短,计算机辅助技术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可以考虑到通过“几何画板”、“智能数学教学平台”来满足数学教学过程种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葛丽、胡明涛.中学教学数学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11)

[2]阚丽华.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12(1)-(2)[2]吕慧、田佳丽.多媒体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2(1)-(2)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2

从某种程度上看, 信息技术发展, 是当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同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 有力推动了各项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而且,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仅影响着教育方式, 而且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近年来, 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深入改革, 虽然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 为此, 笔者逐一分析中学信息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的举措, 以此更好地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稳步进行。

一、中学信息技术技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误区。

目前, 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 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 并且受到社会诸多人士的关注。 但是, 信息技术教学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过程中, 却发现不少问题。

注重硬件设备的建设, 忽视了教学运用。 现阶段, 虽然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很多新技术逐步进入课堂中, 例如, 无线传声器和多媒体网络教师等方面, 虽然说一些学校的硬件设备达到一定水平, 但是, 有些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各种信息技术,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教与学之间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 教师都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 但是, 从实践过程中我们便可以发现, 虽然说有些教师已经开始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但是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例如, 有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 便以为是情境教学的重要体现, 在事实上, 在课堂上的情境创设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而且, 在设计活动时, 必须能够准确突出教学重点, 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表达能力素养。 可是,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些教学活动仅仅停留于形式, 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技术本位整合观方面缺乏科学性。

所谓技术本位整合观, 就是过于强调技术的作用, 缺乏理性的态度看待信息技术。 无论是何时, 技术从本质上看都是中性的, 教师不能将信息技术教育看做是一种技术本文整合观。其中教师对于技术本文整合观的错误看法主要体现在对硬件设施过度依赖。 从某种程度上看, 技术是一种双刃剑, 只有科学使用,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若是有技术方面的支持, 便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发挥强化剂的作用。 但是, 如若因为硬件设备的制约, 无法很好地按照教学设计方法进行教学, 则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临时应变能力, 具备排除日常技术故障方面的能力, 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

4.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缺乏。

从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情况看, 很多教师都是改行过来的。 笔者经过调查和研究, 发现具有本科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仅仅在全国占据百分之三十, 并且, 在信息技术教师在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这样就使得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力量缺乏。 在教师的年龄段上, 有很多都是年轻教师, 其流动性强, 这就导致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源不稳定。 此外, 由于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科还是停留在探索阶段, 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科学的教研活动, 这样就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直线下降。

二、关于解决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改革问题的策略研究

1.切实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学的发展, 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就必须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且, 以学生视角选择相应信息技术教材, 才能确保信息技术改革成果最大化。 另外, 在信息技术改革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注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利用全新信息技术, 提升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学习资源利用方面, 可以在教材内容上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从而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造信息技术创新的环境, 进而能够为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提供全力支持。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打破传统信息技术教科书的样式, 在课堂上使用较多的活动记录本和评价手册等方面内容。

2.切实注重教材内容和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整合。

从目前的情况看, 中学生若是没有掌握好各种信息技术知识, 就无法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相应课程, 例如, 在程序设计中必须运用诸多信息技术知识, 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 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样的, 通过教材内容和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整合, 能够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另外, 信息技术教材在教材模块上都有不同的专业知识, 所以, 每位学生必须能够逐步学习各个模块的专业知识, 若是没有学习好各个模板上的专业知识, 则对于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将会造成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是, 教师一定要能够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逐步整合到各个学科知识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 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思想。

3.切实注重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整合。

在中学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能够发挥师范类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其中, 针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 不断调整和改革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性内容。 同时, 对于大学生来说, 一定要不断增加中学教育信息化的内容, 从而可以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 我们必须逐步加大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或者是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授课, 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观摩学习, 从而不断拓展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信息, 切实提升整个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4.实施开放式教学,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从某种程度看, 学生是主体知识的获得者。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必须能够让教师正确对待每位学生, 对每位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 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豪感。 同时,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要求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积极创造良好的主体环境, 从而为知识意义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通过实施开放式教学, 能够使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看待信息技术知识, 促使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另外,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学生之间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交流, 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知识的特点, 设计相应实践操作环节, 利用具体的上机操作和思维方面训练, 使学生学习更多全新的信息技术知识, 使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得到全面发展。

结语

为了深入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从各个角度分析改革中所存在的制约性因素,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摘要:从某种程度上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我国的教育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并且,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成为构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改革中的问题, 详细介绍中学信息技术改革中的解决策略, 从而更好地促使中学信息技术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问题,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燕.“石头做汤”的启示———在Word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分享[J].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0) .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1) .

[3]刘同军.要重视合作学习[J].数学教师, 2013 (11) .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3

一、正确理解并全面贯彻教学大纲,处理好教学与应考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是指导中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要求我们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当前,由于客观上存在片面以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的高低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现象,致使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学大纲固然重要,但应付考试则更为必要,因而考试考什么就着重教什么。如:考试没有听说题,教学中就放松或放弃听说训练;考试不考翻译题,教学中就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考试题型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教学中就大搞选择题模拟练习。

有的学校为了抓分,甚至改变教学计划,减缩教学进程,大搞应试技巧训练,模拟测试对复习巩固己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成绩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如果单纯搞题海战术,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题的能力外,势必影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

因此,所有教学人员都应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时下中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讲授,脱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实际,不系统讲授语言知识。其结果事倍功半,华而不实,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误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自然发展了能力,后者未能看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殊不知,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给学生讲解必要的语言规律,能帮助他们发挥逻辑思维能力,防止实践的盲目性,使被动单纯的模仿转化为有创造性的独立实践活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语言规则很重要,但不能引导学生生搬硬套,而要训练他们在语言实践中的适当运用。其次,运用语言的熟巧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不断强化,反复操练而形成的。当然,要掌握外语,仅获得语言知识和具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熟巧是不够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具有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人,并不等于已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的任务应是通过传授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以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充分认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读、写的关系

文言文教学中的困惑和解决思路 篇4

要想真正改善文言文教学,必须要弄清楚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那就是文言文学不明白,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句法更是手足无措,即使课堂上老师讲了一遍又一遍。当然,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异,学生有这样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异,学生有这样的困惑很正常。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我们注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法知识的讲解,特别是现在初中阶段基本上不学语法。初中的文言文相对简单,学生语法知识的缺失还不明显。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文言文学习的数量和难度的增加,语法的薄弱就很严重了。你可以说学生理解能力增强了,自然就会明白文言文的意思了。但是语法的不通,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注解以及一些参考资料,可以做课内文言知识题,但如果一旦拿到课外文章便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迁移能力差。最终还是会造成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厌烦。

由于我们现在的教学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而设置的,在文言文的教学上,侧重于传授与高考相关的知识,基本上是一些文言字词和句式,因此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老师讲的乐在其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的互动,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全无体现,语文教学失却了其原来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特质。这种在高考压力下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陈旧,是影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因素。

那么该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面临的现状呢?我觉得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无法摆脱高考的束缚,但可以通过其他的努力引导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

首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今天段老师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积极地参与文本的解读,使课堂显得活泼有趣,不在沉闷。学生的理解得以表达,也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其次,指导方法,授之以渔。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的机械学习只能让学生走进学习的死胡同,而让他们学会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将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呢?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因此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求学生认真的去读。这种读,不仅仅是早自习上为了高考默写的苦苦朗读,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古人的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文言文语言生动凝练,节奏富于变化,最适宜于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除了要语音准桷,句读准确,字正腔圆外,还要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5

中学体育教学是基础体育教学之一,是连接小学体育和大学体育乃至终身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什么样的体育课是最适合学生的?中学体育教育,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储备、智能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体健康诸多人类基本素质的培养。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可以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但是,我国中学体育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场地状况、师资建设诸方面均存在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教育在现今的中学中受重视的程度、大纲教材、场地器材、师资状况等软、硬件严重滞后和缺乏。严重地阻碍了体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功能发挥。

一. 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教材陈旧,重复过多,少运动乐趣,脱离学生实际。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教师依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就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场所。其内容,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构成,各项动作技术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重复过多,小学生学的东西初中还学,高中学习的大学还要学。脱离中学学生实际,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需求。学生上课,除了能够暂时逃避其他学科的压力,起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欲求,对运动乐趣的体验。

上级不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奖金支持,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在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由于需要改革的科目比较多,多数学校领导把教学改革的重心倾向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与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科目上,根本就没有想体育改革是怎么回事。需要的器材不能得到满足,需要相关业的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引进,中学的体育课在很多领导看来就是活动课,学生只是学习累了出来活动下。只要在课上不出现什么问题就是好课了。学校也不会将很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因为搞好体育活动是要发钱的。另外,体育的器材比较容易损坏,更新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器材。这对于开展体育教学产生了困难。

体育专业老师缺乏。长期以来,中学的体育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教师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安于现状,不思创新,课堂结构永远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理论的传授。考评以身体素质达标为准。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简单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学生地情感,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地功能发挥。专业上的缺乏也是教改后老师“隐性”缺乏的一个表现,这样的学校开展按学生兴趣分项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项目也会比较单一,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上来说都是不合适的。与传统的教学不同,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后更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现有条件所限,有很多学生苦于还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而被迫选其他的项目,其效果可想而知。另外,有的学生明明是选了自己喜欢的项目,可是上课的时候却是其他项目。原因是那个项目选的人太多了,教师也不得不做相应的调整。这种情况的学生也不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项目。表面上看,中学体育教师人数已符合编制要求,学历亦以基本满足,但是体育教学改革以后要求教师的专业性更强了,一些老教师在这方面出现严重的不足。在这段时间他们的教学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另外,一些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们,体育课就是以前的哪个模式,课程改革了,他们还是延续原来的教学方法,只是教的内容由丰富变成了单一的一项,还有就是很多学校以前招聘的老师没有考虑到专业的差异,导致同样专业的老师比较多而有些专业的老师却没有,有一些中学学生比较少,体育老师就相应的比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就只有一两个体育老师,这样的学校开展按学生兴趣分项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项目也会比较单一,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兴趣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路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发展适应新形势的体育教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体育在职教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领导,健全职教系统的体育教学、科研、竞赛体系,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以适应新世纪体育教学的需要。

改革课程体系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中学生是一个比较好动的群体,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较为强烈,兴趣较大,大多数学生渴求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门体育爱好和专长,以备考上大学乃至走上社会之用。然而,每周两节体育课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保留原有体育课大的基础上,增设体育选修课或体育专项活动课。他们对各项运动非常痴迷,热爱有加。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各项活动中。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宣泄,运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课学习各项基本技术,而在活动课中利用充足得时间,系统地专门学习某一项运动技术、技能、技巧,增强其熟练性。有利于学习产生良好地自我锻炼意识和习惯。对参与其它体育项目地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各项运动竞赛储备人才。

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有高尚的师德风范: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以身立教。.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开启学生地心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兼融其他学识和技能。这样教学时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要有较强地教育、教学能力,课外体育活动地组织和训练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广泛地社会交往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较好地体质状况。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地体育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6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动手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科技知识的技术工人,其教学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剖度.加强工作人员管理等等,是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对中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以供参考.

作 者:蒋双喜 作者单位:衡阳市信息网络工程学校,湖南衡阳,421002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710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管理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7

“问题解决”是一种知识构建过程, 是以问题目标为定向的主动思维过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教学问题, 组织、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认识, 以积极探索的态度, 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探究。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发展能力, 培养情感体验。

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1. 提出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提出有价值和意义的教学问题, 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教师要遵循新颖性、开放性、实证性、挑战性和关联性的原则, 精心设计难度适当而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 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递进式的关联, 让学生在澄清认知困惑的欲望中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如:在铜与浓硝酸反应教学中, 我们就以下列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 (1) 浓硝酸分解时生成什么物质? (2) 硝酸分解的哪一种产物能与铜反应? (3) 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 (4) 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 硝酸可能起到了哪些作用?由于有明确的教学问题做导向,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 避免了学生思维的盲目性, 学生得以通过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实验的观察, 分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 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正确地书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 分析问题。

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 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表征, 把待解决的问题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由于高中化学问题一般都比较抽象和概括, 教师必须善于对问题具体化,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 以实现教学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例如:要巩固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我们引入2011年广东高考试题: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 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B.将Na OH溶液缓慢滴入Mg SO4溶液中, 观察Mg (OH) 2沉淀的生成;C.将Mg (OH) 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 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 (OH) 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 加足量稀盐酸, 加热蒸干得无水Mg Cl2固体。对于此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本的实验常识出发, 进行具体的分析。浓硫酸稀释时, 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 并及时搅拌, 故A答案是错误的;溶液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C答案不正确;蒸发溶液应该用蒸发皿, 由Mg Cl2水解, 所以加热时必需在HCl的气氛中加热才能得到Mg Cl2固体, 所以D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B符合客观事实。

3. 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经历和思维方式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辨析问题本质和可能出现的歧义的基础上, 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相应的联结, 通过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对于以下问题:室温下, 将PH=10的碱和PH=4的酸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的PH小于7, 则混合前酸碱的组成可以是 () 。

A.HNO3KOHB.HCl NH3·H2O

C.H2SO4KOHD.CH3COOH Ba (OH) 2

此题往往有同学认为HCl和NH3·H2O反应生成NH4Cl, 属于强酸弱碱盐, 在水溶液中会水解而呈酸性, PH<7。故选择B。其实, 这一选项显然忽略了弱电解质电离问题。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 只有部分电离, 弱酸 (或弱碱) 的浓度远远大于强碱 (或酸) 的浓度, 等体积混合时, 弱酸 (或弱碱) 过量, 溶液显酸性 (或碱性) 。故答案应为D。

4. 评价与反思。

问题解决并不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只有恰当的评价与反思, 才能让学生明确在问题解决中应用了那些知识, 学到了那些新知识, 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如何防止类似错误的再度发生, 还有没有更便捷的处理方法, 最终解答的结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等事项。有了这样的评价与反思, 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得到丰富和完善, 由一个具体问题向一类问题的推广才能得以实现。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过程。教师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及教学目标, 用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追溯化学规律的动态演变过程。使学生从被动观察、被动记忆、被动理解中彻底解脱,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 而且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 陶秀梅, 兰俊耀.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 2011, (06) .

超级中学问题及其解决方略 篇8

摘要:近年来,“多尖子生、高升学率”的“超级中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超级中学”因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加剧应试教育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在公平与教育规律方面的协调发展。对于“超级中学”引发的教育问题,应通过科学分配优质资源、均衡教育投入、改革高考选拔制度等措施来缓解,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超级中学 基础教育 协调发展

【分类号】G632.3

近年来,超级中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将那些“垄断尖子生,人数以万计,比拼升学率”的中学称作超级中学。笔者认为,超级中学是指,在校生总人数超过5000人、高考一本上线率达50%以上、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学。通过对优秀的生源与其他教育资源的集聚,加以严格的办学管理,超级中学不断创造着高考“神话”。

一、“超级中学”所带来的问题

超级中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协调、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表现。

首先,垄断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阻碍了基础教育公平。

一直以来,超级中学都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体現。超级中学因有充裕的经济支持和良好的师生资源,办学实力雄厚。在这种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状况下,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能享受到最好的学习环境、师资指导并从中受益,而绝大部分学生因缺少优质教育资源而受到不公平激励,逐渐丧失努力的斗志。普通中学无力抗衡也引发了基础教育的畸形发展,严重阻碍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教育公平。

其次,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被削弱。

超级中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普通高中,在于其极优秀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衡水中学这类“超级考试工厂”也正是中国高压应试教育的代表和促进者。衡水中学号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实际上却是建立了一个狭窄空间。这所学校的老师通过严格的管理、高强度的练习和频繁的考试“驯化”学生,通过“激情教育”和“违纪严惩”的方式“催眠”学生,塑造会考试的“好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天性与个性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我国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其三,违背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压抑中学生的天性。

超级中学大多忽视了中学教育的本质,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必须遵循人天赋的能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潜能,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中学的教育目标不该是培养“高分考生”,而应是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教育应当是自然的、愉悦的、春风化雨的,而衡水中学这类超级中学的教学管理却多是机械的、束缚的、生硬的。这样的学校生活禁锢了学生的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以为,超级中学的问题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首先,当地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许多超级中学能争取到大量的政策优惠与高额的教育经费支持,通过多种优惠政策招揽优秀的教师和生源。 如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常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省范围内筛选优秀生源,借预录取之名提前收纳尖子生,还曾提供“上万月薪”、“解决住房”招揽一流教师。 超级中学有着普通中学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

其次,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培养目标。

高考成绩越来越成为政府、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等群体衡量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管理者和老师只为培养出高分考生。报道曾披露衡水中学里厚度超过2米的试卷、边背书边跑步的早,引来了“表面辉煌,实则可怕”的评论。只针对成绩的培养模式,与教育规律相背离,压抑着学生的天性和潜能,自然会加剧应试教育、削弱素质教育的发展。

其三,学生及家长的过度追捧。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或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对于中学,合理的社会评价应建立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之上。但现实生活中,学生与家长对超级中学有着不合理的过度追捧,不惜投入重金将学生送进超级中学,对超级中学的极高评价和过度追捧失去了理性。这种社会心态将严重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超级中学”问题的解决方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合理分配优质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

为了遏制超级中学“一枝独秀”的现状,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政府有关部门应科学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在严格控制超级中学的招生办学规模的同时,加大对其他办学实力相对薄弱学校的补偿,使教育投入均衡化。

在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学实力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各地基础教育资源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政府与社会各界有必要加强对薄弱对象支持,弥补他们的“先天不足”。中央、地方政府对教育资源的科学调配以及超级中学向普通中学、弱势中学对优秀师资、生源的的开放分享,有助于各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从而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发展。

其次,改革现有升学制度,缓解升学压力。

超级中学之所以会加剧高压应试教育,是为了迎合学生高考升学需要而全力创造高升学率,这种以取得高分为目的的办学模式根源于当下的高考选拔制度。因此想要从超级中学的方面解放学生,就需要改革高考选拔制度,从而摘下超级中学“超高升学率”的光环,突出普通中学的特色与优势。超级中学将“普通化”。

其三,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应推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改革只依据高考成绩作为选拔录取高校新生的高考选拔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随高考选拔制度不断完善,学生将选择进入特色与办学质量俱备的普通高中。故高考选拔制度的改革能逐渐削弱超级中学的影响力与消极作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结束语

超级中学热是我国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现象,它们在培养了大批高考“优胜者”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超级中学的消极影响,提出科学有效并切合实际的策略方法,从而通过改革缩小中学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公平、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篇9

及其解决办法*

刘建秀汤富强郑民欣宁向可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摘要:校企合作在工程硕士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实际,针对课程学习、遴选导师、学位论文等不同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供高校培养工程硕士部门参考。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ster’s Student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LIU Jian-xiu, TANG Fu-qiang, ZHENG Min-xin, NING Xiang-ke

(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School-business collabo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ster’s student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with students’course studies, selection of supervisors and preparation of degree thesis, specific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for improving the situation.Key words: master in engineering;training;problem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已经为我国的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它不同于普通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之处是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1]。近年来很多科研院所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对其培养模式和目标,尤其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和管理、论文设计及回岗后的工作反馈,全面地作了讨论和分析。我们承认工程硕士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并且收到了喜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它依然存在很多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课程学习阶段的问题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方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半脱产方式,部分课程要选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授课。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在课程学习阶段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一些企业希望以工程实际为中心选择课程,而学校则是按工程领域培养人才,并且认为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应比工学硕士生的专业面更广,更需要打好理论基础。这样便出现企业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愿望与学校按人才培养规律打好理论基础的矛盾。

第二,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工程硕士生大部分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出差较多,业务繁重,脱产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导致学习质量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全国各高校大都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都是满天灌,单科独进。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2],让工程硕士生无法消化吸收所学课程,尤其是对那些毕业时间较长、年龄偏大、基

础和专业知识相对陈旧、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感到更难。结果是学生出勤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有些教师讲课脱离实际,需加强工程实践的锻炼和调研。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很高,他们在授课时偏重于理论教学。这种讲课方法对于从实践工作中来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因其工作本身就是实践,而且只有实践,很少有时间探讨这些理论问题。

二、遴选导师的问题

目前工程硕士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和企业各出一名导师,共同指导学生[3]。双导师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吸收校外新鲜血液加入导师队伍,集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于一体,突出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单

一、封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校内外两位导师合作指导、切磋经验、互相交流,有利于工程硕士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并能促进导师实践经验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实施阶段,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导师的遴选问题。高校对硕士生导师的确认,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但是在企业的导师选择上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因为作为企业导师候选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其主要从事一些实践工作,如果按照高校的标准来遴选企业导师,在实施时就会比较困难。况且除了大型企业,一般企业没有足够的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这就难于选出企业导师。

第二,企业导师的作用问题。由于企业导师的人选一般都是各个企业的领导或技术骨干,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或者只是在举行论文答辩时才临时出现,在整个学习阶段和论文工作中,失去了双导师的意义。

第三,学校导师的层次问题。现在学校导师方面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指导工程硕士学生的比例逐年在减少。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师资也出现紧缺,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因其自身科研任务非常繁重,有的还担任行政工作,因此目前承担工程硕士生指导工作的,主要以副教授为主。这意味着工程硕士生难得在著名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课题研究,这是企业所不希望的。二是在工程硕士导师队伍中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比例越来越少。

第四,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之间在协调上存在问题。学校导师相对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无法解决学生带来的实践性较强的问题,而企业导师正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这时候就会出现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协调问题,两者协调好是互补,协调不好就可能相轻,不利于对学生的指导。

三、论文阶段出现的问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高校培养出的工程硕士生质量好坏直接体现在硕士生所做的学位论文是否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了工程硕士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攻克科学技术难关的能力等[4]。因此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一,论文选题。根据有关规定,工程硕士的论文课题必须来自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要求论文选题内容来自企业生产和科研实际,能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去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难题,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在选题方面,学校对创新有一定要求。而作为企业,它的主要标准是能用于实践,最终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益。企业认为工程技术革新一般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他们认为,只要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便是理想的工程硕士论文选题。这些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课题,其学术水

平可能存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解决好学校和企业在选题上的矛盾。

第二,论文写作。学位论文要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下完成,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其时间均不少于1年半。但是在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些要求有时很难做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两位导师之间或学生与两位导师之间的三方交流,则由于种种原因而并不顺畅[5]。然而,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这种交流对学生能否提交一篇优秀论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论文答辩。有些学校在进行工程硕士的论文答辩时,答辩组成员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抽调的人员组成,这时有可能出现答辩组不能客观评价论文质量的情况,一般是要求过低,即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论文就行,最终的结果是只要参与答辩的都能通过。另外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毕业率,也会变相降低论文标准,最终使其质量很难达到硕士的水平。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

(一)课程问题

由于工程硕士与高校其他硕士性质不一样,它培养的是直接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属于订单式培养。因此在开设课程方面,就要结合其特点,多开一些与工程实际相关的课程,对一些基础课程(如数学、自然辩证法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课时应该适当缩减。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结合工程硕士生的特点,提倡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工程硕士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考核可采用写读书报告、写论文、搞设计的形式[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参与和实际动手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师问题

在企业导师的遴选上,除了要有一定的标准外,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企业确实没有符合标准的导师人选,可以聘请其他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6],这时该企业可以选出一名经验较强的本企业技术人员与聘请的高级工程师一起作为企业导师。这样做既方便了与本企业沟通,还对本企业尽快培养自己的导师有很大帮助。企业还可以按工程领域成立工程硕士生指导小组,实现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对于企业导师来说,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间分配上,企业可以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为企业导师减轻其他工作方面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导师的职责。

(三)论文问题

对论文的选题,企业希望研究生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如果按照学校的选题标准,这些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课题则难以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面临的问题除了发现知识外,更多的是如何应用当今已有的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去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工程问题,其实质是知识的应用问题[7]。由此可见,只要精心指导,工程硕士以工程技术改造为课题作为学位论文,其学术水平同样能达到要求,因此在选题方面还是以企业的标准为主较好。

在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学生、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的三方交流机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

为了防止工程硕士论文的答辩走过场,应该在论文答辩前对论文实行盲审,其方式是在论文答辩前将其送审稿交由校外的专家进行评审,并由这些专家写出评审意见。只有盲审通过才能参加答辩。盲审保证了对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真实性。

总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尚需做许多工作。要继续收集企业、学生、学校对工程硕士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使工程硕士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冰,沈岩,康飞宇.工程硕士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及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2]陈子辰,沈满洪.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的十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9). [3]高述珉,沈岩,刘惠琴.校企合作培养应届推免工程硕士生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

[4]陈皓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 [5]张海英,汪 航.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5).

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10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与症结所在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有农民收入问题、税费负

担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农村金融制度问题、粮食流通体制问题,还有农村市场消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以及农民自组织等等问题。乍一看,怎么会冒出这么多问题来,使人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当前农业、农村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近期才产生的,有许多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了,不过那时问题还没有累积到现在这种严重程度。另外,从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其中有许多问题是相互关联,存在着衍生关系。比如,农民收入问题与税费负担、劳动力转移、土地市场、金融制度就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与粮食流通体制、农村市场消费等密切相关。因此,在陈述“三农”问题时,不能简单地罗列问题,应该找出事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核心问题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症下药。我认为,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目前“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三农”问题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假如说过去有“三农”问题,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农产品供给问题,或者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三农问题已经从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消费和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城市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要相对落后。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自1998年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虽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向农业和农村投入了大量资金,明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但是,在利用财政资金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向城市投资多而对农村投资偏少。例如,1998年至2002年国家连续发行建设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约为1897亿元,占28.7。2003年,国家又发行国债1400亿元,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为445亿元,占31.8。就是这2300多亿元,还包括了大江大河工程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等,而这些投资直接受益的是全社会,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在国家集中大量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后,使得城市公共品的供给和现代化水平上了好几个台阶。和国外比较,目前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差,甚至还超过一些国家。可是,由于农村投资少,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这里,如果仅以基础设施供给状况衡量城乡发展水平,那么当你进入中国的大中城市就好像到了发达国家,相反当你进入中国的农村又好像到了发展中国家。这种城乡反差既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增长也远远落后于城市。从1990年到2002年,城市集体和个人名义投资增长了14.6倍,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了5.5倍,城市比农村增长速度快1.7倍。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1990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9,年均增长4.48,比80年代增长速度(8.4)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由慢变快,13年里居民收入增长了159.8,年均增长7.6,增速是80年代(4.5)的1.7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与农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比如,1985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的1.86倍,1990年为2.2倍,1995年上升到2.71倍,到2002年高达3.1倍。2003年,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9,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23倍。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从1993年到2002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上增长了2.58倍,而县及县以下仅增长了1.87倍。到2003年农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是城市居民的1/3,消费差距比80年代扩大了40以上。由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导致其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例如,在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2003年又进一步降到35(见下表)。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12.92亿人口中,有9.37亿农民在紧缩投资和压缩消费,势必会

给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困难。可以肯定的讲,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面对城乡发展差距,有人提出,目前中国的农村状况比过去恶化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差。这种说法有些偏激,甚至对农村缺乏起码的了解。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但是为什么三农问题又突然变尖锐了呢?关键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扩大到了某种限度,给人的感官视角造成了异常刺激,引起了社会部分群体的心理失衡,危及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85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比较表年份农民收入(元)市民收入(元)城乡比乡为1农民消费(元)市民消费(元)城乡比乡为1农村市场()1985397.6739.11.86317.4673.22.1256.51990686..31510.22.20538.11278.92.4053.219951577.74280.02.711310.43537.62.7040.020002253.46280.22.791670.04998.02.9938.220012366.46859.62.901741.05309.92.9937.420022475.67702.83.101834.36209.93.2936.720032622.08472.03.231943.36510.93.3535.0因此,我认为“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收入、消费和劳动力转移方面,核心体现在生存和发展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三农”问题呢?我认为是由制度和结构造成的,是由我们的制度设计缺陷和结构转换偏差引起的。首先从制度看,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用计划经济、依靠行政力量造就了一个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们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在改革进程和制度安排上偏废了农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把主要改革精力从农村转到城市,集中在宏观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对农业、农村的体制改革重视不够,造成了许多问题积重难返。第二,农村制度的变迁受到了抑制。列举四个方面的例子:

1、土地不能市场化。城市扩张、修筑公路和开发区建设侵占了大量农村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以低价强制性从农民手中征用的,造成巨额土地收益流失。

2、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限制,基金会撤销,民间借贷不合法,造成农村金融从资金总量和机构双重供给不足,使农民长期陷入贷款难的境地。

3、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限制非国有的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

4、城乡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形成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造成越是基层政府财权越小、事权越大,这引起基层政府向企业和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再从结构演变方面分析。结构转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结构转换会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国家在九十年代以后的结构转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不利的。为什么?一方面,工业的过度扩张,导致了非农产业在大量抽取农业、农村资源的同时,排斥大量劳动力进入,造成农民占有的资源和财富份额下降。另一方面,受结构转换的影响,财富过度向城市集中,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因此可以讲,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的差距扩大趋势,既是由市场经济变化引起的,也是由于一些宏观政策不当和制度安排偏差造成的。

上一篇:高考数学的解析几何下一篇:波西杰克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