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主体因素(共6篇)
就业难主体因素 篇1
一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转向大众化, 使得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从社会精英人才向普通的知识劳动者进行转变, 传统的“精英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 尽管高校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 市场调节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2.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
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影响和自身利益, 无视自身办学条件, 盲目增设一些热门专业, 扩大招生数量, 结果导致很多高校的专业雷同, 缺乏特色, 又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支撑, 几年之后, 热门不热, 却产生出大量的同类型人才;而对于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冷门专业, 又不能及时改变专业设置, 调整招生人数, 使得毕业生未毕业就先失业, 制约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3. 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
现代教育理念重视的是素质教育, 在继承知识的基础上更看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发, 而我国高校大多重理论轻实践, 对理论知识教授较多, 专业方面知识偏少, 尤其动手能力薄弱, 虽然各个高校也有实验实习, 但多数都是流于形式, 考试也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问答, 都有标准答案, 而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思维和能力无疑是低效率的, 很难符合社会对高价值综合人才的需求。
4.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各个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不高、学校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 难以对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更加个性化和先进的就业指导。对比欧美发达国家, 如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 均按照在校生学费的5%进行拨款, 人员数量要求按学生人数1∶200配置, 分工明确, 不同岗位的人员均要有相关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的学位, 相比之下,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范围和质量仍有相当程度的欠缺。
5. 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要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不但应熟知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 明白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学劳动。而现在我国大多的高校教师, 无论是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还是自身知识水平都与此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校应分析未来的就业趋势, 根据市场的经济产业结构对毕业生的需求走向进行分析, 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为促进招生, 在大量增设“热门”专业的同时不断淘汰就业率低下的“冷门”专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 各专业都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高校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 对自身专业结构统筹规划。
2.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模式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这就需要高校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手段以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取舍, 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维,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使之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 形成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
3. 健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制度
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点就是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流于形式, 而是要真正做到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涯, 建立从提前认识社会需求, 了解国家就业政策, 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日常教学, 积极参与见习实习等多方位一体的就业导航机制。
4. 健全师资力量培养制度
高素质人才的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大学生的就业, 因此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教师的选拔和聘用、岗前培训、鼓励在校教师提高学历并设立学科带头人、增强进修机制、提高薪资待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打造一支能适应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师队伍。
5. 加大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场所, 应负担起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责任。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人才培养体系中, 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学科优势, 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组织有效的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大规模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了大众型的新时代。本文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调整其专业设置, 加强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 以培养现今企业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现实, 产生了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笔者就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高校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秀芝.高校毕业生问题浅析[J].职教论坛, 2007 (10)
[2]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就业难主体因素 篇2
国内外学者对于就业难带来的问题和原因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多数的研究分别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等几个角度来透视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原因( Niall,O’ Higgins,2002) 。
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取决于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与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 Hillage,J. &Pollard,E. 1998) 。
Val Butcher ( 2002) 提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和专业的职业顾问等就业服务。
1. 2 国内研究现状
邢春冰,李实( 2011) 发现,大学扩招使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概率上升,成功找到工作的比率下降。
接受了4 年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依旧将自己划分到一级劳动力市场,高不成低不就,未能考上大学的少部分高中毕业生依旧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而市场上因大学扩招挤占的潜在技工人口缺失现象,就形成了 “用工荒”( 罗迎2015) 。
宁光杰( 2012)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就业有很强的影响。唐红洁等在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及思考》中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女大学生面对就业,普遍存在压力过大、过度焦虑等不良心理。
通过文献阅读并总结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对于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基本都是将理论建立于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相比而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未成熟,巨大的人口、极其有限的资源再加上特有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的就业情况具有特殊性。
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扩招是就业难的根源之一、实习难堪比就业难和家庭环境在就业当中发挥作用显著。
2. 1 扩招是就业难的根源之一
我国自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高校开始快速扩招,当时毕业生的招生规模为100 多万,2004 年大学生毕业数量增至280 万。2009 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600 万人,达611 万。2010 年达630 万,2011 年达660 万,2012 年达680 万,2013 年达699 万人,2014 年达749 万人。高校毕业人数的快速增长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2014 年 《中国统计年鉴》 显示高中生毕业人数、普通本专科招生数、普通本专科毕业数、研究生招生数以及研究生毕业人数在近几年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按照招生人数可知接下来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依然会逐年增多,可以估计接下来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2. 2 实习难堪比就业难
前人有研究发现,除了性别、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关实习经历可以提高学生在找工作当中的竞争力。于是在上学期间即便学业很重,但高校学生不得不挤出时间去寻找实习,提前步入社会。找实习本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只为得到一份体面的实习,学生也需挤破头。实习生待遇低,且工作认真努力,又不需要给予任何社会保障,即便未毕业,但大多数在校生已经足够胜任实习单位所安排的工作。对于用人单位,招聘实习生的成本远远大于招聘正式员工的成本,所以出现有的企业大量招聘实习生的现象,同时减少了招聘正式员工的数量。
2. 3 家庭环境在就业当中发挥作用显著
近期有实证分析[1]表明,亲友数量、互访频率、父母最高职务、家庭收入水平、亲友财富状况、父亲文化程度这六项因素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取产生影响,且其中家庭收入水平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取的影响力最大。
目前,在我国,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各种关系来调动和支配社会资源,尤其是社会的公共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隐形竞争,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再是大学生个人的事,而成为了一种家庭背景的较量。显然,靠关系来找工作在无形中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
3 建议
3. 1 高校不可继续大量扩招
连续多年的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创新高,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了较大提升的同时,就业市场出现的 “无业可就”以及 “有业不就”的普遍现象让人担忧。虽然大众教育对于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会带来一些帮助,但社会要真正进步,离不开因材施教的理念。扩招虽然降低了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但我们不应该一厢情愿地期待社会选择人才标准的门槛也会降低。3. 2 学校应多与用人单位接洽,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平台,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通过学校出面为学生争取更多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要比学生个人去做容易得多。同时,如果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会更有助于减少学生在找实习单位中投入的过多的成本,学生会有更多时间去看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更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
3. 3 真正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今出现了一种怪状,在学校努力学习且成绩优异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却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部分成绩和表现都不好的同学在毕业后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女生在求职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农村毕业的学生比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更难找到工作。有的时候,甚至户籍和姓名都是毕业生找工作入职前的标准。所以政府应建立一套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在提高高校入学门槛的同时,毕业生进入精英平台的门槛并不因此而降低。
4 结论
近几年来国内的实证研究也渐渐多起来,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学者对就业难产生的原因逐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并能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更为有效和实际的解决方案。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更是劳动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就业难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就业难早已成为全世界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影响因素多样而复杂。然而,像性别歧视、姓名歧视这样的因素是可以通过真正改变国民的意识和素质来逐步解决的。如果我们意图通过大众大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素质,却让性别歧视、姓名歧视、户籍歧视、有家庭背景才是硬道理等并不合理的现象看似趋于合理的话,不得不说,我国的教育是不够成功的。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不再明显,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外学者对于就业难带来的问题和原因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扩招对就业难带来的影响,并认为“实习难”堪比“就业难”,由“实习难”进一步推进了“就业难”。本文还强调了家庭环境是导致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并基于就业市场的复杂性和中国社会文化经济的特殊性提出相关对策,以使就业市场形成良性竞争,国家应在真正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做到人尽其才。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黄娟.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申静,刘格.企业“招聘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探析[J].商,2015(3):34.
[3]蒲攀.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博弈分析[J].现代情报,2015(4):150-153.
[4]杨丁弋.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9):142-143.
就业难主体因素 篇3
一国的就业形势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增速为7.7%。我国的就业市场走势却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是知识性群体,具有选择职业层次较高的特点。但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就业市场需求下降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舆论焦点,被称之为“弱势群体”。
2013年成为“史上大学生最难就业季”,2014年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原因是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过上年的699万人,达727万人。2014年国家主动下调经济增速,这将导致就业市场岗位减少。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2013年青年失业率高于城镇全口径失业率,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2013年第一季度比2011年同期下降20多个百分点,同时大学生占新生劳动力的50%,三次产业用人需求变化与优化产业结构背道而驰。
本文从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就业市场缺陷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影响因素
(一)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这三者都不是同步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为11.4%,我国失业率下降0.1%,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上年持平,2008年GDP增长率为9%,失业率上升0.2%,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5%;2009年GDP增长率为8.7%,失业率上升0.1%,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3%。如今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影响深远,一些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将未来就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他们会选择容易就业的专业。根据《2010年度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为90.2%,最低的是法学为82.3%;2013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比上年减少10%左右。据统计,2012年本科毕业生中工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5.09%;其次是经济学类,为94.77%;第三是教育类,为94.43%。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82.64%;第二低是法学类,为89.26%;第三低是医学类,为92.64%。专业的不同也意味着不同的就业率。
通过对2004—2012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劳动就业弹性及第二、三次产业用人需求比例的统计分析(见表1、表2)得出:
1.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如2012年,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8.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5.6%,而第一产业贡献率只有5.7%。
2.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相差不大,如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3.6%,第二产业为30.3%,第三产业为36.1%,同时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均在上升,但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大于第二产业。
3. 三次产业劳动就业弹性不同,第一产业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正,但是不稳定,近三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就业难度在加大。
4. 三次产业用人需求变化与优化产业结构背道而驰。优化产业结构应当是第三产业的就业需求以及弹性高于第二产业,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由于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降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具体反映是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若按贡献率分配就业人数,目前的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布并不合理。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就业比重和就业弹性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导致我国虽近年经济快速增长而大学生就业率却在下降。而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应鼓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该产业的劳动需求。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缺陷
首先,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不完善,企业与劳动者供求关系不稳定。如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一直高升,中石化为控制成本而与2013年校招千名大学毕业生解聘,但是被解约的那批大学生已经错过了考研、出国以及参加其他校园招聘的最佳时期,这对他们来说是措手不及的,毫无预见性的。同样在2013年四川郎酒集团与大约300名应届生解约。这些事件明显表明大学生就业市场缺少保障制度,就业市场缺少监管。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融资会与大学毕业生签订虚假雇佣合同,或利用大学毕业生对签约知识的欠缺签订侵害大学毕业生利益的合同;有些不法劳务中介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散播一些不真实的招聘信息之后乱收费,甚至有的骗子公司利用网络冒充大型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欺骗毕业大学生。
其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从微观层面上讲,用人单位岗位的数量是一定的,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大学毕业生一般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定期招聘信息。另外,在大学生应聘的过程中企业又很难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面试和笔试了解到毕业大学生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招聘岗位。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大学教育在实践方面仍未明显提高,往往不能直接培养出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在学校和社会的衔接上我国的政府、企业以及大学毕业生三方都有所欠缺。如今的大学生就业一般都会接受上岗前培训,而培训成本一般由招聘单位承担,这使招聘单位用人成本增加,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培训,企业可节省成本。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直接的反应是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使就业岗位减少,不利大学生就业。虽然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第三产业也是具有潜力吸引劳动力的行业。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中小各类外资企业近年校园招聘人数明显减少。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投资项目数在2008年之前保持高位,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数目大幅度下降且维持在低位,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见图1)。
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减少,导致出口企业以及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大量倒闭,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以充分扩大就业
第三产业是投资小、吸收快、劳动力吸纳能力大的产业,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还没有第二产业多。因而可以通过多渠道对第三产业进行投入来促进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在政府推动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首先,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应当严格控制好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大力支持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其次,各行业的企业在发展多元化业务时要注重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政府应出台相关鼓励措施,特别是能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企业。第三,规范第三产业涉及的市场,比如金融行业,在大力支持资本市场运作的同时要注重资本市场运作的规范性。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
企业招聘信息要通过多渠道向外界公布,在招聘信息中表明各种相关信息,政府、企业和高校要做好各方面衔接工作,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之时,高校要及时与相关企业联系,同时企业也要与高校做好各方面沟通工作,政府对各种校园招聘信息要做好支持工作。政府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特别是招聘单位与大学生之间已签订劳动合同,若招聘单位突然违约应有相应的制度和法规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完善金融市场机制,防范金融危机
我国是个贸易出口大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国内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要引入风险分散机制,促进金融业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应当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在经济改革大背景下,促进经济向好、向快发展,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结语
就业难主体因素 篇4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 比2007年增加了64万人;200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有30万人, 加上来广东省求职的省外院校毕业生、办理了暂缓就业手续的往届毕业生, 预计今年将有50万的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求职就业[1]。
广东省医学类毕业生总人数2005年约为3 500人 (加上省外医学院校意愿在广东省就业的医学毕业生, 超过4 500人) ;2006年约为3 800人 (加上省外医学院校意愿在广东省就业的医学毕业生, 超过5 000人) 。因此, 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十一五期间, 广东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100万个, 而每年全省城镇需解决就业的劳动力在140万人以上 (2007年已接近180万) , 就业工作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据《南方日报》消息, 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0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 比较近3年的学科分析, 就业率下滑最严重的是医学类, 由2004年的第3位降至2005年的第6位, 2006年降至第11位。由于居最后1位的军事学类当年没有毕业生, 因此, 2006年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实际上在所有学科中排倒数第一。
2 从医学生个人因素来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扩招背景下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 是社会体制、学校教育管理、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主体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说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真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实际就业率下降, 寻找工作时间延长, 预期收入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以及一些毕业生不愿“低就”、“西进”造成的。这里主要从医学生个人因素来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
2.1 就业观念保守, 就业渠道狭窄
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他就业机会, 但医学毕业生大多不愿意轻易放弃临床岗位。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85%以上的医学毕业生首选到医院工作, 绝大多数不愿意改行。对新兴的社区医疗、民营医院等非公有制医疗机构以及医学相关行业如健康服务、医疗器械、医疗保险、医学咨询、医学图书期刊、媒体医学栏目等衍生领域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增加不敏感, 流向单一, 造成一些摩擦性失业或者因首次就业满意度不高而再次失业或隐性失业。
2.2 就业期望值偏高, 就业意向过分集中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存在偏高现象, 就业意向仍过于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2007年, 广东省54%的已就业本专科毕业生选择了在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就业, 其中在广州、佛山、深圳3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到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3。此外, 在广州、深圳、珠海3市就业的外地生源比例最高, 均超过30%。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重叠度太高易造成“无业可就”, 就业意向与现实偏离度太大易造成“有业不就”。
据《南方日报》报道, 2006年8月广东省为期2~3年的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的“三支一扶”在启动招募时拟定招募300~400人, 最后只招到127人, 而各地基层单位申报上来的人员缺口达3 000~4 000人。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 另一方面是不少用人单位又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需求量不大但要求高, 想去的毕业生多但符合条件的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需求量虽大, 想去的毕业生却少之又少。
2.3 敬业精神缺失, 非认知技能有待提高
一项调查显示, 当前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首位要素是敬业精神[1], 其次是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而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高、可塑性强;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这表明, 医学大学生在对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和熟练的基础上, 更要注重非认知技能的培养, 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3 解放就业思想, 增强就业竞争力, 努力提高医学生的就业出路
为了促进医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需要从学校的培养、政策的扶持、市场的推动以及用人单位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这里重点从学生主体的意识形态领域入手, 从主动应对就业难, 提高竞争力方面来探讨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当前医学毕业生要在充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情况下, 不断更新就业观念, 准确定位, 深入挖掘自己的各种资源, 广泛搜集需求信息, 及时主动推销自己, 主动面向市场, 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3.1 提高应变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或者所从事的职业超越了专业的职业群范围, 这就需要其不断充实新知识、新内容, 以形成更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适应职业角色的要求。
比如我校医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尽可能地做好准备, 稳固专业基础, 强化其他技能, 并且经过培训后获得相应的资格证, 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提高技能水平、进行多元化就业探索一种新模式。我校医药类大专毕业生在就业之前, 均引导、组织其参加相关技能资格证的考试。如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考取中高级按摩师证, 医疗美容专业学生考取中高级美容师证、营养师证, 中药学专业学生考取药剂员、调剂员资格证, 护理专业学生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等。
3.2 具备职业风险意识
职业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幻的复杂世界, 医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 具备承担职业风险的勇气。职业生活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中敢于向无十分把握、但有信心的领域问津, 同时在创业中具备风险意识。
对于未来从事医疗行业的医学生来讲, 先期树立风险意识相当重要。如何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如何将患者的病痛降到最低, 在医学诊疗上如何选择风险低效果好的方式、如何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等, 都需对认识医疗行业、履行职责具备全方位的风险忧患意识。
3.3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医学毕业生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社会和医学领域中出现的变革和非常规现象要能迅速适应, 并在变化中做出理智的选择, 合理地引导自己寻求与社会相适应的职业。
尤其从事医疗行业的医生不仅要医治疾患病痛, 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还要负责种种科研项目, 再加上医疗纠纷的一些困扰, 使医生身心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所以对于医疗行业这种非常辛苦的职业来讲, 在学生阶段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 不仅对于自身, 而且对今后面对患者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都是一种事前磨炼。
3.4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现在的社会不是单枪匹马论英雄, 而是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 尤其医学毕业生要想在今后的医学事业上有所建树, 更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医生在医疗行业里不能靠“单打独斗”, 医院也不是医生的“个人工作室”, 在临床诊疗上, 很多疑难的攻关, 都需要医疗工作者彼此间合作, 尤其现代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精细化, 这更加要求医生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 各科协作、共同防治疾患。所以, 一个医学生要在高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对今后较快融入集体、较快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不断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才智有很大帮助。
3.5 加强社交互动意识
有调查显示, 大学毕业生认为在择业时最重要的素质是社交能力, 占56.32%[2]。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掌握必要的社交技巧以处理好人际关系,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医学生堪称“准社会人”, 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 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医学生在校期间应有目的地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 掌握交往技巧, 积累交往经验, 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 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成为名副其实的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的高素质医疗卫生工作者。
3.6 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自主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方式, 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纵观广东省近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自主创业的人数一直很少。2007年广东省自主创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共计564人, 比2006年增加了207人, 但也只占到当年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
医学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拓展了空间, 如与生命、健康、康复有关的预防、保健、咨询、营销等自主创业机会。医学毕业生要突破自身的知识结构限制, 解决经验缺乏、创新能力薄弱和资金不足等问题, 积极利用政府出台的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寻找合适的自主创业机会。
总之, 大学生就业难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 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在市场化的取向上, 任何资本的回报率必然呈现一种趋同的趋势。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在我国才刚刚开始, 所以大学生尤其是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正常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就业难主体因素 篇5
作为培养音乐教师专业的音乐师范类有着非常明显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倾向, 这种倾向使学生存在博而不专, 泛而不精的专业现状, 对于音乐类的知识他们都会涉猎一些, 但真正提高知识的专业度时, 他们则处于劣势地位, 如此的知识构成与能力储备, 使他们无法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相竞争。同时, 对于那些素质教育没有完全普及到位的偏远中小学校, 音乐教师的需求量则少之又少, 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音乐教师。而对于一些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对音乐教师在是否具备高学历或是否参加过国家大赛等方面的要求又很高。面对如此狭窄的就业岗位, 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实状况。
2 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分析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就业意向重视不够
受个人对音乐的喜爱、报考时文化分数不是很高以及只要能迈进大学校门, 混下一纸文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学生在高考时报考了音乐专业, 报考的盲目性导致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将来就业何去何从的问题。初入大学后, 考入大学的兴奋感以及高中时期思维模式蜕变得较慢, 很少有学生会思考就业这个问题。当就业指导课的政策充斥耳边时, 当目睹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艰难的寻找工作时, 有的学生开始对就业产生危机感, 一边悄悄地整理着就业信息, 一边加强对声乐、器乐等技术性专业的练习。然而, 具备这种思想的学生却只占很小的比例, 大多数学生仍是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 当就业真正地摆在面前时, 通过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各种形式的考试之后, 部分学生发现原来钢琴的练习并非朝夕之事, 原来声乐的发声并非有副好嗓音即可, 视唱练耳、乐理等大学里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环环相扣, 如果当时自己多学习、多练习, 招聘会中的自己也是一颗闪亮的星, 然而此时却为时已晚。
2.2 大学时缺乏主动的学习意识, 就业竞争力不突出
近年来, 我国音乐人才就业市场仍然存在着“两股道上跑火车”的现象, 即一方面音乐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另一方面音乐专业需求岗位部分闲置, 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当一部分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在校时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 就业能力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主项考试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参加高考时必考科目, 这个主项或是声乐、或是器乐、或是舞蹈等等, 进入大学以后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导致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自己的主项学习, 主项意识的强烈使得学生只是某方面的专才, 他们或是只会唱歌, 不会弹琴;或是只会跳舞;更有甚者, 有的钢琴学生只会弹奏大曲目而不会即兴伴奏, 这些现实是学生缺乏一专多能的体现。然而, 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去处普遍是中小学校, 受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的影响, 这些学校招聘音乐教师时更多的是需要在钢琴、声乐、小器乐、舞蹈等方面通晓的博才, 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无法胜任, 以致施展不开拳脚。
2.3 就业形势不明确, 就业期望值过高
有些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很了解, 以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过高。首先, 毕业生具有强烈的地域观念, 他们凭借自己四年刻苦地练习, 练就了卓越的本领, 因此他们的头脑里存在着总想进大城市、进事业单位、进公立学校任教, 只认正式协议的招聘信息, 不能清楚地看到劳动就业合同背后的就业机率。眼高手低的现状误导学生不愿走进沿海地区新兴的民办学校、农场的公办院校、农村以及偏远的西部地区这些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其次, 各个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其它专业, 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都处于饱和状态, 毕业生认为音乐专业类毕业的学生最理想的工作即是中小学正式编制的老师, 这就形成了千军万马的毕业生去挤公招教师这一独木桥的现象。再次, 虽然国家已相继开展西部大开发、三支一扶等计划从而产生了大量用人计划, 但由于这些地区工资待遇、发展机会、信息流量等条件远远比不上大城市, 很多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前往, 他们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偏高, 期待更多的机会出现在面前, 这种择业意愿与社会对人才需救济的错位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3 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解决办法
3.1 提高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 加快就业的步伐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 练就一身好的本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与多次演出磨练后的成长。因此, 大学四年要采取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较好地建立起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未雨绸缪, 提早为毕业后的就业做打算。如果一再地认为就业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 把更多的大好时光用在吃喝玩乐上, 而不是加强对就业的储备和就业形势与政策的积蓄上, 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十分被动。因此毕业生要尽早地建立起就业危机的意识, 关注市场上对于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 搜集用人单位信息,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在大四期间主动出击, 加快就业的步伐。
3.2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 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 应尽可能地多吸取知识, 积攒经验, 加强主项学习的同时, 提高其它相关专业的技能训练, 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具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音乐优秀人才。
同时, 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或自学的形式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如学生可以深造音乐经纪人专业使自己毕业后可以成为演艺界的经纪人;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学习音乐MIDI制度使自己毕业后可以到电台、电视台等单位从事音乐类节目或背景音乐的制作;可以考取录音师、音响师等职业资格证到酒吧、录音棚等地从事调制行业;可以自学音乐教育学等专业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涉足其他行业领域。总之, 大学期间, 只要具有一颗上进的心, 有一份完整的规划, 主动学习, 在顺利毕业的道路上才会增强就业竞争力。
3.3 分析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期望值
面对今天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学生应该做一名有心人, 知道什么样的答题卡实用, 什么样的人才紧缺, 从而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学习。当前, 随着音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实现, 以往人们概念中那些条件好、待遇好的岗位已趋于饱和, 基层、资源匮乏的贫困偏远地区、非公有制的企业、艺术团体最急需音乐人才。因此, 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式, 调整过高的容易让自身受挫的就业期望值, 从自身的综合素质出发, 从社会需求人才的实际出发, 在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职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 大学生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思路。目前, 在大中城市兴起的音乐热使我国青少年儿单甚至退休在家的老人学习音乐的概率比以往有所增加, 大学生可以通过创办音乐培训学校和私人琴行、私人幼儿园等形式实现就业。
摘要:音乐大众化教育和高校扩大招生的风潮使得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 音乐市场需求量的饱和和毕业生就业眼高手低的现状使得音乐专业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难的现状。旨在从毕业生的思想认识、就业竞争力以及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角度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自身因素
参考文献
[1]杨军诚.跨越就业门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 5.
[2]于洋.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
[3]康爱琪.高校音乐专业扩招的负效应[J].人民音乐, 2006 (5) .
[4]阎宝林.高等音乐教育中供需脱节现象的剖析[J].人民音乐, 2005 (7) .
就业难主体因素 篇6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比2011年增加约20万人,而比2010年增加了近50万人。随着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地增大,就业形势不仅没有减退反而依旧日益严峻。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因素以及就业期望的调查,让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好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利于维护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对择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尽快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为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提供建议。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高校、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对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按其性质划分,大致表现为三种类型,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一般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还存在。同时,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一)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般性就业问题是因为岗位不够,而毕业生就入单位又往往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时就会造成岗位的缺乏,即人多岗位少,基本特征是“人找事”。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就业难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比率还是不够。因此,从理论和实际上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急需大量毕业生。
(二)结构性就业问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本质上是因为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如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与某些工作岗位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具体说来,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主要瞄准的是“985”、“211”大学的学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就会存在一些就业门槛问题。另外,一些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而许多文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岗位相当少,而毕业生相对又多。二是学历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公务员招聘考试要求的学历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则比较明显地呈现弱势。三是不同地区需求反差明显。如省会城市、沿海城市、经济开发地区,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的量越大;越是经济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就业难度就相对大些。
(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未能就业而导致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区别在于: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则表现为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一味地想着找好工作,没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对于一些基础性操作工作往往不愿意从事,即便自己具备从事这项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出于兴趣和爱好不同而不愿意选择这些工作。因此,宁肯待业也不愿去从事这样的工作。根据调查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找一个工作并不难,如果愿意在一线当操作工,就业还是比较容易,而要选择称心如意的岗位相对比较狭窄,高职院校毕业生同样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愿意选择中小企业就业。自然地,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就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就业愿望
大多数同学是比较看好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当然对民营企业的选择占30%,比往年有所增加,5%的同学愿意自主创业。而相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现在公务员报考的门槛很多都已经提高到了本科层次,高职院校毕业生自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可以看出,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
(二)就业心态
面对现在的严峻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整体上不太平稳,在就业的过程中自信心不够。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学历和学识可能就不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因而就很难在就业中获得有利的优势,而且有部分同学甚至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还可能受到一些不公平因素影响。
(三)社会各界招人理念
社会各界招人过程中往往要求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尤其是省会城市的企事业单位更是有这方面的要求,沿海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也有这方面的用人理念,故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就业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占的比例为55%,有18%的认为自己的承受克服困难的能力薄弱,还有15%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不敢肯定,不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用人的经验要求,除此之外还有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四)创业环境
近年来,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少,而据统计,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还是不多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应有的资金,其次还受到一些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创新环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等。
(五)就业指导和能力培训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己在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93%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在就业前接受各种就业指导和参加一些就业能力的培训是有必要的。
(六)经济形势
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些困难,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感觉到就业难,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相继倒闭,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是面向一线岗位进行培养的,更多地是技能的培养,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变化也比较快,刚进去的大学毕业生还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探讨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调整就业心态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调整心态,放低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将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首次就业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关键是心态的转变,对职业的预期值也需要适时加以调整,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加强在校专业知识的学习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一般都需要从事一线具体操作,需要有自己的本领,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具备适应工作的本领和技能,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更加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专业理论尽可能做到全面,提高基础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质。
(三)提高从业品德修养
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道德素养,提高品德修养,增强实践经验。
(四)多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和企业而言是双赢,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五)政府部门应该多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就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大招聘力度。每年通过举办固定人才集市、大型人才招聘、网上交流和公益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着力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同时,建立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
(六)高职院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要按照中央、地方作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从搭建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创新方式提升就业能力、加大力度创新就业服务、完善制度实施就业援助、积极扶持鼓励自主创业等多方面入手,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营造氛围,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