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2024-10-26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精选12篇)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1

摘要:当前教育体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尤其是在辅助教学方面, 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新、奇、特的感觉, 对学生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 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信息技术

当前教育变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重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成为确保素质教育得以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关键。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 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更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果学生没有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即使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也很难应用在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 设计一个新颖的教学环节, 会让学生产生莫大的新奇。例如, 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 利用技术手段加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的素材 (如音频、视频、图片等) , 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集中注意力, 又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教学内容, 一举两得。只有简单的文字、框图的叠加, 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所以长此以往地坚持这种训练, 学生开阔了视野, 慢慢地就会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培养了其独特的创造性, 在解题、写作、绘画等任务面前, 便会很自然地运用这种能力, 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2 重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 特有的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更加形象, 发挥其想象力, 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上的重点、难点, 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特性。

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在运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数学解题时, 便是最好的锻炼机会。在画特殊三角形时, 可以有多种方法进行, 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 思维活跃, 思考着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 并能把这种技能广泛应用到别的学科当中, 举一反三, 提高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4 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 有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例如, 计算机原理中的一些知识, 早期系统中树形目录结构等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不断地分析、思考、学习, 其抽象思维会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 对于学习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5 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网络是新型的传递知识的手段, 打破了空间与地域的界限。有人说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 教会学生使用网络, 就是教会了学生在21世纪生存发展的手段。学习了网络知识后, 学生大开眼界, 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增强了。每次上计算机课, 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根据自己的兴趣, 寻找自己爱看的东西。还利用“搜索”功能, 到网上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6 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是最好的例子。例如, 化学课当中有一节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就可以用Flash制作课件, 白磷燃烧的效果, 水面上升的现象。总结的时候, 再用动态的饼状图形加以描述便会更加一目了然, 让学生既感到容易理解, 又增加了观赏性,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一节普通的课, 利用课件形式展示出来, 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生动形象, 又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完成每节课任务的时候要做到心手合一, 不能有一点马虎, 操作上讲究严谨, 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效果, 如果运用知识有误, 也不能正确地把要展示的效果制作出来。所以, 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 学生便养成了严谨认真的态度。通过上机也会体会到各种功能的强大性, 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而培养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环境下, 还有许多方面工作要做。本文旨在探究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起到了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会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2

关于印发《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条例》的通知

各处室、院部:

经研究,现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主题词:制度 通知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0年9月20日印发

(共印40份)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包括品德表现测评、学业表现测评、文体表现测评、社会实践测评和能力表现测评五个方面。

品德表现测评主要反映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表现; 学业表现测评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文体表现测评主要反映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成绩; 社会实践测评主要反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活动的表现与成绩;

能力表现测评主要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构成和权重为:品德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10;学业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60;文体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10;社会实践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10;能力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10。

第四条

实施综合素质测评必须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是各类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 品德表现测评

第五条

品德表现测评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分、奖励分和扣分三部分构成,即:品德分=基本分+奖励分-扣分。

第六条

品德基本分为50分;品德奖励分在个人原始奖励分的基础上进行折算,即:奖励分=本人原始奖励分÷年级专业最高原始奖励分×50;品德表现扣分等于原始扣分。

第七条 品德奖励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

(一)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者,省级以上加10分,市级加8分,校级加5分(标兵相应另加2分),院级加3分;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社团干部、各类积极分子者(授予奖学金的除外),省级以上加15分,市级加10分,校级加8分,院级加5分;同一学年因相同事迹被不同部门授予同一或同类称号者按最高奖励级别计分一次。

(二)因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拾金不昧等行为而受学校、学院通报表扬者,每次分别加5分、2分。

(三)所在班或团支部,被评为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先进集体或受到奖励的,每人分别加6分、4分、3分、1分。同一单位在同一学年中因相同事迹多次获奖者,按最高级别计分一次。

(四)被评为学校或院安全文明宿舍的,所在寝室每人分别加3分、1分;在同一时间受学校和院表彰的,按最高级别计分一次。

第八条 品德测评扣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

(一)参加非法组织,搞非法宣传,参加非法游行示威或聚会者,扣20分,组织者扣30分。

(二)凡政治学习、组织生活、集会、晨会(升旗活动)和规定必须参加的劳动或集体文体活动不经请假而缺席者,每次扣4分。

(三)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社会道德规范,受学院公开批评者扣2分,受学校通报批评者扣5分,受警告处分者扣15分,受严重警告处分者扣20分,受记过处分者扣30分,受留校察看处分者扣40分。同一次错误行为同时受行政和党(团)纪律处分者,按最高级别扣分一次。

(四)凡因为安全意识不强,而造成不良后果者,每次扣5分。

第三章

学业表现测评

第九条 学业表现测评满分为100分,由成绩分、奖励分二部分构成,其中:成绩分占85%,奖励分占15%。即学业分=成绩分+奖励分-扣分。

第十条 成绩分=本人学年课程分数(或平均学分绩点)÷年级专业学年最高课程分数(或平均学分绩点)×85。各类考试成绩转换与折算参照我院《学分制实施办法》(河职院[2005]24号)。奖励分=本人原始奖励分÷年级专业最高原始奖励分×15,扣分等于原始扣分。

注:学业表现测评的课程为:学生修读完毕的专业标准中所列的所有课程,即所有必修课和任选课。

第十一条 学业奖励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一)单科成绩在85分以上(包括85分)(1分/科); 单科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2分/科);

单科成绩在95分以上(包括95分)(3分/科); 获单科年级专业第一名者(不及格者除外)(2分/科)。

(二)普通专业学生在应用英语能力考试中,过B级者加2分,过A级者加3分,通过英语四、六级者,分别加4、6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四级考试中,过级者加2分,通过六级者加4分。

(三)普通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过国家一、二、三级者分别加2、4、6分;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过国家二、三、四级者分别加2、4、6分。

(四)通过相应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者,按照国家初中高级分别加2、4、6分。

第十二条 学业表现的扣分包括:

(一)凡违反考试纪律,考试作弊者,除在品德行为表现中扣分外,在学业中另扣5分。

(二)旷课扣分:1分/节。

第四章

文体表现测评

第十三条 文体表现测评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分、奖励分两部分构成,即文体表现分=基本分+奖励分-扣分。

第十四条

文体表现的基本分为50分;奖励分=本人原始奖励分÷年级专业最高原始奖励分×50,扣分等于原始扣分。

第十五条 文体表现奖励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

(一)代表各级组织参加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每届每项按照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加2、4、6、8分。

(二)在各种体育竞赛中获得名次的运动员,校级第一名加

10分,二至八名分别加8、7、6、5、4、3、2分;省级的获奖按校级的2倍计分;国家级的获奖者按校级的3倍计分;破记录者按照校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另加10、15、20分;院级竞赛获奖者按校级的50%计分。

(三)代表各级组织参加文艺演出或竞赛者,每次每项按照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加2、4、6、8分。

(四)在文化、艺术竞赛中获得名次的演出者,按照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加5、4、3、2分;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加

10、8、6、4分;省级的获奖者按院级的2倍计分;国家级的获奖者按院级3倍计分。

注:社团主办活动与院级活动同级,市级活动与校级活动同等计分。

(五)为文娱演出或文体竞赛做服务工作者(含比赛裁判),每次加1分(裁判1.5分),该项一学期累计最高不超过10分。

(六)长期参加运动队、艺术团(队)训练且表现积极者,每学期校级加5分,学院级加3分,国旗班成员经考核称职者,加20分。

注:特指校级、院级组织的球队或艺术团。

第十六条 文体表现的扣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是:

(一)凡班、院、校要求统一参加的文体活动而不参加者。(2分/次)

(二)比赛中无故弃权,影响比赛正常进行者。(2分/次)

(三)比赛中不服从裁判、不听从工作人员安排(4分/次),辱骂、殴打裁判(8—15分/次)。

(四)破坏各项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者。(2分/次)

第五章

社会实践测评

第十七条 社会实践测评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分、奖励分两部分构成,即能力表现分=基本分+奖励分-扣分。

第十八条 社会实践基本分为50分;奖励分=个人原始奖励分÷年级专业最高原始奖励分×50,扣分等于原始扣分。

第十九条 社会实践测评奖励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

(一)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每次加1分。该项一学期累计最高不超过10分。

注:乐于助人者须提供感谢信或锦旗。

(二)参加无偿献血者每次加6分,参加验血但因体检原因未成功献血者加1分。该项一学期累计最高不超过12分。

(三)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团校安排集体服务除外)一次(1个小时以上)加3分,但该项一学期累计最高不超过20分。

(四)参加校内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一次加2分,但该项一学期累计最高不超过10分。

(五)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中实践活动并圆满完成任务的加20分,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分散实践活动并圆满完成任务的加10分。

(六)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各学院根据学生创业时与专业的结合情况、市场调研情况、创业实施等情况酌情加分,最高分值为20分。

(七)凡要求统一参加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而不参加者,每次扣2分;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无故中途离场者,每次扣2分。

第六章

能力表现测评

第二十条

能力表现测评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分、奖励分两部分构成,即能力表现分=基本分+奖励分-扣分。

第二十一条

能力表现基本分为50分;能力奖励分=个人原始奖励分÷年级专业最高原始奖励分×50,扣分等于原始扣分。

第二十二条 能力表现奖励分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

(一)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者,每篇按市级(指地级市)、省级、国家级(核心、权威刊物)分别加6、8、10分,专科学校学报、本科学校学报分别按市级和省级标准加分;专业学术论文被市级、省级、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采用者,每篇分别加4、5、6、7分。同一篇论文被多家刊物转载或多次学术会议采用,在按最高等级刊物的标准计分一次的基础上,加计2分。同一论文为多人合作者,按第一作者得分高于其他作者的原则进行分配,但总分不能超过上述标准。

(二)在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类技能和知识竞赛,以及展览评比等活动中,参加者(完成全过程)每次加1分,获得一、二、三等奖,院级分别加5、4、3分,校级分别另加

10、8、6分,省、国家级的分别按校级的2倍、3倍计。

(三)在学校学报、校报、团刊上发表文章者,每篇加3分。在学校职能部门或学生组织主办的其他刊物上发表文章者,每篇加1分。

(四)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者,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每项分别加30、20、10分(多人合作者按参加人数平均计分或由当事人协商决定)。

(五)担任学生干部或从事公益性、服务性工作满一年且能

履行职责者,按如下标准加分:

1.校团委会正副部长、校学生会正副主席和正副部长、其他校级学生组织正副负责人加15分。

2.校团委会、学生会及其他校级学生组织干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学院学生会正副主席加12分。

3.学院团总支正副部长、学院学生会正副部长、学生社团正副会长、秘书长加10分。

4.学院团总支和学生会委员、班长及团支书、各学生社团正副部长、校广播站成员加8分。

5.班委、团支委、科代表、舍长、教学学生信息员加6分。6.助理级学生干部可按其担任的组织级别给予相应加分。身兼多职者,按最高职务计分,各职务均能履行职责另加1分。

(六)学生干部不履行职责、工作马虎、同学反映意见比较多的,经团组织决定,可根据情况酌情减1—5分。任职未满一学年者,按其职务等级分数的50%计算,但给予免职的不给加分。

第七章

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第二十三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和部署,学生工作处负责监督和指导,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各学院成立学院、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和职责如下:

(一)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由党(总)支部副书记、辅导员、院团总支和院学生会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结合本院实际制定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 2.组织部署本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3.对各班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

4.裁决综合素质测评纠纷,做好测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工作;

5.审定上报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包括各种登记表格和电脑软件)和评优材料。

(二)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小组由辅导员、班长、团支书、学生干部代表、各小组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做好测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与素质测评有关的其他工作;

2.审核素质测评各方面的基本分、奖励测评分和扣分,上报素质测评有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 素质测评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个人自评。每个学生必须按照素质测评五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地填写德、智、体、能、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得分和扣分。

(二)审核。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小组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审查核准每一位同学各项素质测评的得分和扣分,发现错漏者,有权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更正或增补。

综合素质测评各项得分必须有客观依据,并经相关主管部分核准后加分才有效。即:评优获奖的必须提供证书或奖励文件;参加相关党、团、学组织和相关活动需要加分的,须由主办方提供盖公章的加分条。没有客观依据和学校素质教育部门提供有效加分条的取消加分。

(三)公示。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小组经过审查和换算后,将素质测评成绩(含德、智、体、能、社会实践五个单项和合成总

分)用书面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公示一周,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在公示期内对测评结果有异议者,可以向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反映,由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小组进行复查,并在三日之内作出答复。经过复查,确有错漏的,予以更正或增补,并将经审查改正后的结果重新进行公示。

各学院要维护测评结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测评结果任何人不得更改。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复议的,经学院党总支同意,可重新召开测评小组会进行复议。各学院党总支负责受理学生对测评结果的投诉与质询。必要时学生工作处可派人介入相关调查核实工作。

(四)审批与备案。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对各班的素质测评结果和评优结果进行审定,将有关表格及材料(含电子版)送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学生工作处审核,由学生工作处组织相关素质教育实施部门和科室进行会审,并将结果报学校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表彰和存档备案。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综合素质测评每学期(每年的三月和九月)评定一次。学生处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名次,分别按专业或年级学生人数的2%、5%、10%颁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

第二十七条 处罚:

(一)素质测评中弄虚作假(如谎报事迹,做假材料、假证件、假文章,涂改考试成绩和素质测评分数等)、争名夺利、诬告损人者,除给予批评教育外,视其情节在其素质测评总分中扣

6~10分,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学生干部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在素质测评中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者,除责令其退出素质测评小组、给予批评教育外,可视情节在素质测评总分中扣8—10分,情节特别严重者可以给予纪律处分。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优秀学生标兵和优秀学生的评选:

1.有本条

(一)、(二)所述情况者; 2.受校、院通报批评或处分者; 3.考试作弊者;

4.未按时缴费注册(含党团费),又不办理相关手续者。

第九章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适用的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大专学生。第二十九条 各学院可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就本条例规定未够详尽事项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各学院制定的细则或规定必须报学生工作处备案,并不得与本条例的原则精神相抵触。

第三十条 本条例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3

加大信息教育力度,努力创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无论在设备上还是在师资配置上,无论是在课程课时设置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主体性质上,都是处于限制性状态,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加大力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在当代的社会形态的大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科学技术要从娃娃抓起,科学技术要从学校抓起,这是一条不可抹杀的真理。作为育树成木,育人成才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多增加信息课时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尋求机会让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与技能、知识与素质、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让认知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也是在学校这种教育格局中完善和组合知识结构框架,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带来积极的作用。所以,加大信息教育力度,努力创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是有效的完善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一种挑战。在现代技术教育中,学生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解决问题,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新的过程。同时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用信息技术与多种学科进行优势互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形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了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由形象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永远停滞不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要加强与多种学科的有机整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用以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是一块滞后的土地,无论是教育、文化等都处于滞后状态,信息技术更是一片空白。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中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就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技术提高自己。并在学习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能通过有效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达到使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综合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4

对学生道德品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把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贯穿在计算机技能知识的讲授中,使学生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当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时,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计算机带来的成果,体验着计算机带来的变化,但是,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还存在不足,需要每位学生努力学习并为之做出贡献,从而激发其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和信心;当讲到“二进制”时,告诉学生这一算法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知识结构是学生在校其间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范围和程度。能力结构是指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合作能力。其中也包括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知识与能力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有了知识才可能有能力,然而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真正的能力,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实践。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史”时,我在课前准备了电子管、晶体管等实物,在课堂上对照这些实物讲述各代计算机的特点,使学生获得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在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时,我拆开主机,先让学生观察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拆装。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讲解每个硬件的功能及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授“网络基础操作”时,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在讲授“Print语句”时,先引导学生输入语句Print“P”、“L”、“A”、“Y”让其运行,并观察运行结果;然后将语句中的“,”改成“;”,再让学生观察运行结果;接着用Print语句编制简单的图形程序(如三角形、正方形等),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和“;”的输出差别;最后,再讲解Print语句的各种显示格式。由于上机演示留下的深刻印象,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很容易理解掌握,而且兴趣很高,并积极地编制出人物头像、小猫、小房子等图形程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积极性,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以上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操作、爱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结语

河北省综合教育技术 篇5

4、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学科教学,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

如:

5、请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项适合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开展的学习任务,并进行相应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的设计。

如:

6、举例说明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7、请介绍你所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建设情况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根据本校学习环境建设情况说明即可)

8、谈一谈在教学中你是如何选择 “最佳”网络教学资源的?

9、结合你的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博客可以在哪些方面辅助教学。(至少列举3个方面)

10、课件制作过程中有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录音,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使用话筒录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1、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是老师们使用最广泛的课件类型,在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3、学校举行电教课评优活动,张老师认为在这样的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越多越好。而王老师则认为,多媒体看着花哨,其实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还是少用为好。请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4、教师收集与组织学习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15、收集学生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合于收集哪方面的信息?

16、教学媒体、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是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试举例说明教学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17、现在很多网站都设有电子论坛,结合教学谈一谈电子论坛有哪些基本功能?

18、电子邮件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信息交流工具之一,它具有简单、易用和适用面广等特点,谈谈电子邮件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19、根据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特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至少三条)

20、网络学习环境包含三部分: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平台。如酸雨一节课的网络学习环境是这样设计的:

21、电子邮件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请举例说明电子邮件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应用?(试举3例)

22、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课程目标和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是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辅助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结合你的学科教学课例中的教学目标,谈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媒体的方法和作用。

23、Excel是一个常用的电子表格工具,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各种操作。请打开附件“成绩表”进行如下操作。

25、网络学习环境包含三部分: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一个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环境。

29、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与多媒体教室环境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请举例说明。30、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结合你自己的学科教学,你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31、现代化的教学中要运到许多的教学资源,在你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常用到的教学资源有哪些?

32、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中常用的媒体形式有哪些?如何设计一篇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

3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信息技术课中教学Word图文混排时,可结合语文学科让学生制作作者简介;教学Excel图表制作时,可结合数学统计图表知识制作出气温折线图、超市销售条形图等。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自己是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34、媒体形式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请结合自己任教学科谈一谈你是如何利用媒体促进教学的。

35、博客的功能有信息发布、信息管理、信息共享,请谈一下自己是如何应用信息交流促进教学的。

36、根据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如下三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课程知识;第二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教学工具;第三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生学的学习工具。

结合你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式的应用,谈一谈第二种方式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7、根据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教学媒体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综合媒体四类。请结合你在学科教学中对综合媒体的运用,说出该媒体的教学功能有哪些?

38、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师在某课的知识拓展时,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资源后,要实现师生、生生间问题的探讨,教师应选择什么协作交流平台?请选择一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其优点及用途。

39、根据博客的功能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利用博客辅助教学重点应放在哪里,并说出理由。(至少三条)

40、在互联网上,通常使用搜索引擎来检索教学资源。结合你对搜索引擎的使用经验,写出如何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描写战争的古诗词。

41、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置境——学生体验。请选择一种教学活动类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个拓宽学生知识背景,辅助教学的活动设计。

4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请设计一个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一个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

43、在多媒体教室教授《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音乐老师一开始,准备了一些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的视频给学生看,提高学生对抗日小英雄的认知水平后正式教此歌。请你说说教师这样设计是采用了哪一类“教与学活动”,能实现哪一类型的学习目标。请结合自己教授的学科,也设计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教学活动。

44、《瀑布》一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是“感受瀑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选择了“教师置境,学生体验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活动方式来达到目标。请你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一个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一项学习目标。

45、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

如:以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为例,在教学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可安排此类型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同底同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关系?合作学习---学生交流讨论,并形成小组意见;探究活动---用教

师提供的学习软件,演示操作用同底同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盛沙子,验证猜想,并根据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请接合这一特征,设计一个适合此特点的学习环节,并阐述设计理由。

46、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协作学习的空间。请你选择自己所教学科,设计一个适合协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并阐述设计理由。

49、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学科,设计一次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为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实施的教与学的活动,及资源支持,实现媒体对教学效果促进作用。

50、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结合你所教学所科的课例,谈一谈你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资源?

51、根据你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什么样的课才适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试举例说明?

52、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置境——学生体验。请选择一种教学活动类型,用于实现“过程与方法”类的学习目标,并结合具体学科教学举例说明。

53、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提出一个“知识与技能”类的学习目标,并设计一项“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该目标。

54、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设计一项“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型教学活动,并为该活动选择合适的媒体与资源,最后阐明所选媒体、资源在支持、优化教学方面的作用。

55、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提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学习目标,并设计 “教师置境,学生体验”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该目标。

56、学习目标类型与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过程与方法,一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请你根据例子设计一个教育目标及教育学活动。

57、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学生评价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项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

41、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置境——学生体验。请选择一种教学活动类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个拓宽学生知识背景,辅助教学的活动设计。

4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请设计一个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一个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

43、在多媒体教室教授《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音乐老师一开始,准备了一些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的视频给学生看,提高学生对抗日小英雄的认知水平后正式教此歌。请你说说教师这样设计是采用了哪一类“教与学活动”,能实现哪一类型的学习目标。请结合自己教授的学科,也设计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教学活动。

44、《瀑布》一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是“感受瀑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选择了“教师置境,学生体验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活动方式来达到目标。请你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一个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一项学习目标。

45、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

如:以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为例,在教学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可安排此类型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同底同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可

能会有什么关系?合作学习---学生交流讨论,并形成小组意见;探究活动---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软件,演示操作用同底同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盛沙子,验证猜想,并根据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请接合这一特征,设计一个适合此特点的学习环节,并阐述设计理由。

46、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协作学习的空间。请你选择自己所教学科,设计一个适合协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并阐述设计理由。

49、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学科,设计一次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为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实施的教与学的活动,及资源支持,实现媒体对教学效果促进作用。

50、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结合你所教学所科的课例,谈一谈你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资源?

51、根据你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什么样的课才适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试举例说明?

52、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置境——学生体验。请选择一种教学活动类型,用于实现“过程与方法”类的学习目标,并结合具体学科教学举例说明。

53、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提出一个“知识与技能”类的学习目标,并设计一项“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该目标。

54、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设计一项“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型教学活动,并为该活动选择合适的媒体与资源,最后阐明所选媒体、资源在支持、优化教学方面的作用。

55、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提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学习目标,并设计 “教师置境,学生体验”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该目标。

56、学习目标类型与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过程与方法,一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请你根据例子设计一个教育目标及教育学活动。

57、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学生评价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项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

65、随着网络在教学应用中的不断普及,教师从互联网上收集到的教学资源也与日俱增。资源管理是对资源进得归类、存储、检索与维护等操作。请结合你平时管理教学资源的经验,谈谈如何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管理?参考答案: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6

关键词: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技工院校;专业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36-001

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中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培养的要点

1.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加强单片原理、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让学生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现代汽车电子技术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教师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中应该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特点和重要性入手,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验课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讲解汽车发动机电子喷射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将传感器和控制算法等基础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技工院校教师应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准确了解汽车电控系统。学生刚开始学习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时都会感到很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使得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教师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汽车的各个电子功能系统一一剖析,注重现代汽车电机技术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现代汽车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2.1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国许多技工院校都开展了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重视了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理论发展,而忽略了对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导致技工院校缺乏专业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人才。

2.2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评价机制不全面

传统汽车技术是我国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载体,对我国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常存在教学评价机制不全面的问题,这就导致技工院校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师无法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技工院校现代汽车电子教学的质量。

2.3现代汽车电子教学体系不完善

先进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来源于国外,国外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非常多,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技工院校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理论研究不全面,实际教学存在问题,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的突出问题表现在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普及。

三、完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对策

3.1引进专业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人才

我国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教育部门意识到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育和综合专业素质培训的重要性。引进专业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人才,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致力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为技工院校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促进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3.2构建科学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技工院校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中都没有意识到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性,或者构建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机制不科学、不健全,这会导致技工院校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成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教师无法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改善,长久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技工院校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不利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提高,不利于技工院校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优化并完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体系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意识到提高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活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推陈出新,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将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纳入到中学教学中,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一条光明的道路。因此,技工院校应该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解决,聘请专业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专家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重视技工院校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开展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学术研究活动,有效提高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成果。

我国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发展受到了现代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有利于中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技工院校应该重视中学生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给现阶段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体验。目前我国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技工院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对现代汽车电子教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姚刚,曹元军, 孙长录.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贾宁.学习判断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3]周祥.高效率学习中情绪干扰抑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7

本土文化, 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本土文化凝聚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汗水, 体现了当地的血脉和灵魂。本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新课题, 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把本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 既能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本土的热爱之情。

一、基于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

(一) 江门本土文化介绍

江门 (又称五邑) 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江门的本土文化自然非侨乡文化莫属。侨乡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是岭南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岭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与时俱进等较鲜明的特点, 江门的侨乡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独树一帜。[1]

侨乡文化是中西文化结合的硕果, 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观念文化中首先是以陈白沙为代表的融诸家于一炉, 兼容开放的博大胸怀与精神, 其次是自尊、自信、自觉的觉醒与高扬的主体精神, 爱国、恤民、救民的社会责任精神, 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2]而侨乡的物质文化独具特色且内涵丰富, 主要有以新会葵艺扇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文化, 以“世界厨艺之乡”台山海鲜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 以梁启超故居为代表的故居文化, 还有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为代表的建筑文化等。

(二) 基于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

站在充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高度,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 充分抓住学校第二课堂这一活动载体, 把本土文化教育的有关内容落实到第二课堂活动之中, 开展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 推广和深化本土文化教育的效应,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研究、实践等, 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逐渐丰富学校的素质教育内涵, 使学校素质教育更好地走入生活、走进实践, 循序推进, 实现本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赢局面。

1. 实地参观本土人文景点

江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人文景点众多, 实地参观学习是素质教育活动的首选。以江门故居文化为例, 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名人的故居是被历史所定格的永远的文化风景。[3]通过学生用心观察故居、周边人文环境和陈列展品, 以摄像、笔记等方法收集整理的故居文字资料, 在老师指导下, 由同学们整理并编辑《本土文化教育读本》, 成为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优秀校本教材。其次,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雕楼”也是同学们体验侨乡特色文化的极好阵地。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而闻名于世, 碉楼的设计、装饰风格及室内的家具摆设无不述说着华侨对外来文化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罗马式柱廊、拱门和露台等西式建筑风格, 与室内摆设的祖先神台和彰显儒家思想的对联的传统文人品味, [4]让同学们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强烈对比并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另外, 加拿大村、良溪古村落、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等许多独特的人文景点, 都是很好的本土优秀文化资源, 都可将其有机融合到素质教育活动之中。

2. 毕业设计和课题选题融入本土文化

在毕业设计和课题选题时, 引导学生将“侨乡文化”这个独特的本土资源与专业学习结合作为写作的着眼点, 如“华侨文化与中国英语”“碉楼建筑中蕴含的中西文化思想研究”“跨文化视角下的华侨文化”等, 成为学生选题的重要方向。学院教师参与指导的旅游英语专业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开发对策研究调查报告》获得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受此鼓舞, 挑选侨乡文化作为设计和课题选题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关注本土资源、关注本土侨乡文化成为一种校园新风尚。通过参与毕业设计和课题研究, 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江门侨乡的历史、文化、风情的了解, 也增加了学生服务侨乡、建设侨乡的使命感。

3. 开展本土文化系列讲坛

侨乡文化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精华。学院抓住江门市创建“文化名市”的契机, 邀请知名人士给同学们开展侨乡文化系列讲坛活动, 如梁启超的革新思想、陈白沙的心学、陈垣的现代教育思想等。讲座嘉宾大量列举的贯穿古今中外的生动事例, 图文并茂, 声像俱备, 精彩地诠释了侨乡文化的内涵和精华, 分析了侨乡文化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和侨乡文化的发展趋势, 为同学们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的同时, 对本土侨乡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学们从最贴近的角度, 感受侨乡文化名人的经历、感情, 感受一颗颗与祖国、与民族精神丝丝相连的心, 深刻体会华侨们开放兼容的心态和爱国、恤民、救民的社会责任精神, 增强了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4. 工学结合弘扬本土文化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院积极推行文化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切入点。侨乡旅游人文资源丰富, 外国游客众多, 与学院合作的旅游单位包括碉楼、华侨华人博物馆、小鸟天堂、锦江温泉、梁启超故居等。学院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 从语言、文化、职业技能等角度出发, 主动搭建专业知识、技能与侨乡文化的桥梁, 组织学生通过实习、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担侨乡人文景点的讲解员、导游、涉外接待人员、资料整理和管理人员等, 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表现得到企业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既扩大了学院知名度, 解决了旅游景点用人之忧, 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实现了学院、景点和学生的三赢。基于工学结合的这种素质教育活动, 让同学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与本土侨乡文化近距离亲密接触, 也成为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弘扬本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学生对基于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的评价及建议

为了了解学生对学院结合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的评价及优化建议, 本次研究将调查对象选定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09和2010两个年级213名学生 (他们是特色文化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调查工具是笔者根据研究问题设计的一份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在2011年4月进行, 共发放问卷213份, 剔除无效和空白卷8份, 回收有效问卷205份。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学生们普遍认为学院的文化教育活动比较有特色。认为文化教学应结合本土文化来进行。学生对文化教学对提高人文和专业素质的促进作用持肯定态度。学生希望能结合本土文化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并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素质教育活动形式。另外, 同学们非常希望教师的指导及院系的重视, 说明教师对文化教育活动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 也说明素质教育活动的成功进行和不断深入离不开系部和学院的重视和支持。最后, 同学们希望素质教育活动得到企业和社会更多的支持与配合。调查问卷的结果给素质教育活动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指明了方向。

四、结语

实践证明,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 渗透进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内容, 将很好地解决素质教育活动中的内容枯燥和形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参与素质教育活动, 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对本土文化和专业学习产生了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渴望, 从而激发了学生自发学习的动力, 为自身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应该说, 从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出发, 结合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可以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开展结合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其意义绝对超过它所涵盖的素质教育层面本身。我们相信, 随着对结合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更深入探讨, 今后我们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本土文化素养方面将会有更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兴乐.“侨乡文化与岭南文化”研讨会学者热议文化交集[N].南方日报, 2008-12-16 (JC03) .

[2]吕胜根.侨乡文化+白沙文化=江门特色文化[N].江门日报, 2011-04-13 (A10版) .

[3]谭乐生.对话侨乡文化名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1.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8

教育的本质并不只是教授知识、让学生用大脑记住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学会做人、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这种能力的学生出了校门, 在社会上很容易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掌握知识但不会运用知识的人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但由于固有的、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缺陷, 并不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因此, 必须从旧的传统的考试模式中解放出来, 通过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较好地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

一、旧的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按考试模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课的考试主要是以学期期末的闭卷笔试形式为主, 考查课的考试有时则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这种考试方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 轻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创新能力的考查, 过分强调期末考试成绩, 没有或很少兼顾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 以致于使学生养成平时松松垮垮、考前紧张突击、考中抄袭作弊、考后抛在脑后的不良作风。

(二) 考试内容机械、呆板, 题型不科学

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 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 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题型也以客观题为主, 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简答题型多, 综合分析、思考、操作类型等主观题少。

(三) 考试重结果、轻过程

旧的考试模式一考定终生, 重结果、轻过程, 对学生的成绩的考查往往具有片面性,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课上并没有认真听讲, 反而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而平时表现挺好的学生, 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四) 无法评价学生的真实专业水平

因为专业课程的特性, 采用旧的考试模式无法将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考题中充分体现出来, 并且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的特点, 可能会导致平时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成绩反而不如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 旧的考试模式往往不能评价职校生真实的专业水平。

(五)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旧的考试模式的考试过程, 不能考查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尤其对于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职校生而言, 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实践分析

(一) 考试内容要符合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 他们学习的侧重点在于精通一门技术, 这并不意味知识并不重要。对于本科而言, 职校学生的在校时间短,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往往不如本科生。但职校学生往往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 这是他们的优点, 在考试的时候则要重点突出这一点。如在笔者教授的《普通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考试中, 除了通常的基本知识考核内容外, 笔者加大了技能部分考核的比例, 如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 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看到的内容属于何种地质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影响、经历了怎样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而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会背理论, 真正碰到实际问题就不知该如何来进行分析解释了。这样的考试对教师要求比较高, 需要教师在平时授课时, 不只是讲授书本的理论知识, 而是要在课前收集大量实际资料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通过实例教会学生如何对这些实际看到的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解释。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 是经常看到的, 所以还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真正理解了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后, 有一种“哦, 原来如此, 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那么深奥, 我也可以像专家那样解释这些现象”的喜悦感。如在讲到《地下水的地质作用》这一章时, 笔者就结合我国著名的桂林山水、石林地貌、重庆奉节天坑等来讲解, 学生不仅很快了解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天坑形成的原因, 而且也很快地掌握了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同时也复习了前面所讲的风化作用和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二) 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实行全过程性考核

以往考试, 学生的总评成绩一般都是平时占10%, 期末占90%, 或平时10%, 期中占20%, 期末70%, 而平时的实操、实习分数体现很少, 通常并于平时成绩中。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出勤率、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实, 可将学生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 (占35%) , 包括课堂参与情况即上课发言情况 (5%) 、作业 (10%) 、纪律 (10%) 、出勤率 (10%) 等;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提高作业率、出勤率和课堂纪律。经过试验对比, 这几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二是学期中的实习测试成绩 (占35%) , 可根据不同课程内容进行若干次, 实习测试成绩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为主。三是期末综合考试 (占30%) 。

考核方法的改变, 不仅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变班级的学习风气, 在全班形成一种争超赶先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之下, 班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调动。平时不努力、不认真听课、应付考试的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 改革成绩评价方法

改革旧的成绩评价方法, 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具体表现。对职校而言, 现如今的教学应改变就有的知识考核方法, 侧重于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对知识的考核远远不如对能力的考核重要。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往往就可以轻松通过对知识的考核, 而简单的记忆则应付不了对能力的考核。对职校学生而言,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更容易转化成生产力。

三、进一步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由于各自特点不同, 教师可根据本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岗位需求, 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论文形式、开卷考试形式、实地考察形式、操作实践性考试、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

例如, 在《矿物岩石学》的考核中, 根据岗位需求, 笔者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依靠肉眼鉴定常见矿物、岩石并能正确地进行描述, 避免让学生背诵大量枯燥的名词、概念等, 实现与今后实际工作的紧密对接。

考试形式多样, 但每门课程采用哪种方式来进行成绩考核, 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必须与相关的教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 考核方法一旦确定之后, 将方法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向学生具体说明, 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考核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也使想要获得高分的学生做好准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一定的调动。

四、实践效果评价

事实证明, 在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以后,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往让教师头疼的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有了明显的改善,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均可以较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 同时增进了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了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

摘要:通过对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并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提出了对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议, 以期能改进职校生学习的现状以及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存在问题,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郑广华.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新尝试[J].河南教育:高教版, 2007 (9) .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试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教育部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历史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也需要同步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不仅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在学生管理中引入综合素质测评,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同步提高。

一、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1.强化综合素质是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伴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步伐,企业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用得上、沉得下、留得住”的人才,就必须按照教育部立德树人的发展思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

2.提升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综合素质是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通过提高综合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就业。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通过对药学系794名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走访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方面显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学生自身情况和外界社会影响共同造成的。

1.思想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定位、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专业技能的传授,对于人文素养类课程涉猎较少。在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日趋明显。90后高职大学生个性鲜明,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强,但是在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理想目标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接收调查的药学系学生中有25.6%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30.3%的同学承认自己在考试中有过作弊现象,47.5%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带有功利性,更有63.1%的同学对未来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等。

2.专业素质

从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78.4%的学生只看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专业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学以致用,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加之校内实践条件难以跟上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学生缺乏实操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另外,65.6%的学生不愿意去生产、销售等一线岗位工作,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就业契合度存在严重偏差,导致学习兴趣低落,专业素质进一步下滑。

3.能力素质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不仅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也就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量。从对药学系学生走访了解的结果看,85.1%的学生人文素养差,对人文知识的获取意识不强烈,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另一方面,整个学校人文意识不够浓厚,缺少学术和人文教育氛围,也造成了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25.6%学生甚至不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能力素质锻炼途径单一,这更加重了能力素质的落后。

4.身心素质

90.4%的学生认为经历高考后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就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网络聊天、游戏娱乐当中。虽然国家近年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学生体育爱好较少、课程教师也要求不高,这些都成为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同样,由于社会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留守经历、离异家庭这些日趋普遍的现象都使得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失衡、抗挫折能力差、情绪波动强,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虽然每年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测试都可以反映出部分学生心理状况的亚健康状态,但是由于心理问题具有表象不明显,潜伏程度深的特点,因此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也是潜在的。

三、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效果及相关建议

从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药学系在2014级部分班级中试点实施综合素质测评细则,将同学们在校期间的各项行为都同综合素质测评联系起来,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方面的测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评奖评优的公开公平公正。通过实施,药学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多个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不过在试点过程中发现现行的测评细则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生职业纪律意识明显强化

随着“依法治校”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对规范大学生文明行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将法治意识同职业纪律、岗位规范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学生的品行、学习习惯、考勤纪律、卫生等多个方面的测评,使得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各项活动时有规可依,有规可循,职业纪律意识在此过程中得到明显强化,学生违纪违规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要加强对于测评分数的监督,避免部分班委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造成新的违法违纪问题出现。

2.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明显增强

由于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都有相应的加分,获得名次又会有额外的加分,因此试点班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班级活动的开展由之前的辅导员推动开展转变为学生主动参加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也为了争取获得名次,充分投入到活动准备过程中,目的性更加明确。但是,在测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参加活动,目的是为了锻炼自身的能力素质,而非单纯的功利性。同时,每月一次的综合测评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参与积极性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因此对于各项分数的比例权重仍需要在试点中进一步探索。

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由于综合测评结果与各类评优评奖、奖助学金挂钩,在评比过程中避免了很多主观因素干预,因此学生对于获得各项奖励更加有掌控度。要想获得各项奖励,学生在日常学生生活中除了在提高专业成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行为的规范、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也能够通过对自己的校园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目前学生活动主要侧重于公益文化类活动,对于专业和职业方面活动涉足不多。虽然目前药学系已有部分学生社团和技能比赛致力于这一方面的发展,但是学院整个大环境还需要改善。因此,可以考虑在进行综合测评时引导学生多关注于专业和职业相关的活动,实现校企文化对接,构建与专业对接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辛绍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4-125.

[2]叶春林.发挥大学生社团功能拓展就业渠道[J].企业家天地,2009,(10):147-148.

[3]王丽秋.高职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有效培养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247-248.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 篇10

一、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 配套设施落后

目前, 很多学校出现配套设施不足的现象, 这种有计算机无网络的现状会导致教师只能安排正常的理论教学, 却无法将实践更好地运用在实践之中, 而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的是技术性与实践性, 配套设施的落后会对教学大打折扣, 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2. 观念滞后

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 老师、家长、学生都会重视与中考、高考有关的课程, 而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程, 在“素质”与“前途”相比之下, 大家都选择了“前途”, 并且在这种不重视的态度下, 学校设置了较少的课时, 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根本没有关注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因此, 这种观念就会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进一步提升。

3. 教学模式单一

观念的陈旧使信息技术教学依旧沉浸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 老师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 这样机械式的灌输, 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不用说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了, 同时, 教师把实践课的任务仅仅理解为是开机房, 之后便是学生放任自流的安排, 打游戏也好, 聊天也罢, 时间到了, 学生走人, 老师也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种模式下的教学, 如何能满足得了教育的要求?

4. 教材编排不合理, 缺乏考核制度

目前, 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内容出现了严重重复的现象, 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反反复复地安排同样的教学内容, 这一点就违背了教育规律, 这样不合理的编排怎能将素质教育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同时, 考核制度的缺乏, 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度, 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就会使教学管理松散, 课堂纪律没人管, 学习氛围不浓厚, 学生积极性严重下降, 这些不良后果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信息化时代, 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安排是形式所趋, 但是, 初期的实践, 不免会出现上述现象, 因此, 基于问题的出现, 我们要及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才是硬道理。

1. 学校重视度不够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为了增加学生考上重点学校的人数, 中学学校更加注重升学率, 而忽视了我国教育的精神, 即素质教育。因此, 仅是将教学形式走完, 老师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 学生带着可学可不学的状态进入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最终的结果就是, 学生无动力地学习将会严重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 教材问题

陈旧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长时间的不更新, 就会使知识与现实脱节, 同时也会直接阻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的限制, 使部分学校根本不会向学生传授基本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 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学上, 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就会遏制信息技术教育的前进。

3. 资金的不合理利用

开设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 很多学校没有将教育资金投入到信息教育的设备配置上, 从而阻碍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教育, 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农村, 学生连最基本的开启计算机都不会, 更别提上机操作了, 资金的不投入使得原本分配不均匀的设备再次受到压缩, 让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截, 未来的发展如何追赶。

4.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我国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普遍偏低, 原因在于, 其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技术教师待遇不高, 因此, 学校为了完成上级的安排, 不得不聘用兼职教师, 这就会使教师教学没有激情,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这种恶性循环只会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走下滑路, 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不建设强大的教师队伍, 信息技术教学的存在完全没有意义。

三、解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对策

1. 改变观念, 满足教育之需

随着我国教学的不断改革, 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学校应该按要求完成上级下发的文件, 以负责的态度面对师生,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模式, 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 以高度的激情来提升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功能, 以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 教育事业的发展,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学习。

2. 增加基础设备, 满足教学之需

计算机数量少, 网络覆盖率低, 是学校教育基础设备不足的表现,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调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 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 也可以向社会招募, 通过各种方式将信息化设备注入学校, 满足教学之需, 提高学校、老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3. 更新教材, 不要与现实脱轨

时代已经阻止不了信息化的进入,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形势所趋, 因此, 教材的更新是符合现实需求的, 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信息技术虽然是一门副科, 但是, 信息化水平的高与低是衡量我们素质的标准之一。因此, 不要让自己的无知阻碍发展, 掌握好信息技术才是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万季雨.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4) .

[2]汪丞, 周洪宇.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报, 2013 (1) .

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11

常态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达到“轻负担,高效率”目的,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实践。

一、常态课中,抓好课常规是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关键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研究发现:“人的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 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步入新的学期,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信地、微笑地度过校园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常态课中,我校面临的困境是班额大,学生多,学生浮躁不好管理,特别是室外课,学生一心想着玩,出了教室,心情愉快,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提出要求是关键,我们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让学生明白今后应该怎么样上好体育课,我的做法是课前铃响后教室里要安静,如做不到罚在教室里多坐一会,或不走出教室,在教室里学习,再如站队说话,不遵守纪律,都要受到相应惩罚等,当然,老师只要看到学生有一点进步,特别是学困生,就要抓住时机,个人、班级都要表扬。如何使课堂中的常规,快速进入正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我的经验是在教室里先教会一些队列队形的课常规,如:立正,稍息,向前看齐……,再就是和放学路队积极结合,按个子高低,让学生站成四路纵队,并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号,四个人一个号,依次往下排。总之,只要养成好习惯后,再开始下一个内容。上课教师就会觉得轻松,愉快,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技术教学上,及时发现学生技术上的欠缺,弥补不足,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看到学生分享运动快乐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在分享这份快乐,享受其中的过程。

二、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重要手段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国家体质健康要求测试,坐位体前屈,50米跑,还有一分钟短跳绳等项目,仅两个月的时间,教学任务要求必须抓好课常规,还要让学生练习考试内容,老师的责任重而艰巨。教会这些内容,特别是短跳绳难度很大,我仔细观察了学生,一是不会甩绳,两个手举在肩上,从后往前甩,绳子都搅在一起,能跳起绳子吗?二是甩绳和跳起同一时间做,这就是不会跳绳的方法。我给孩子们形象的说,小跳绳还要“走路”,一定要想小跳绳走完路才能回家,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三是甩跳一次,手背在后面,无法进行下一个甩绳动作。通过以上错误动作的纠正,我给学生编说的跳绳歌谣是,甩绳(小臂屈肘手做甩绳样)——听(打在地上绳子的声音)——跳(并脚跳起)——再甩绳——再就是老师抓着不会跳绳的同学的胳膊,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儿歌,这样反复练习,许多学生就学会了短跳绳。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有效的体育活动

要让学生速度快,跑得好,跳绳跳得个数多,不但要协调,还要耐力好。我的做法就是从养成教育和耐力入手。训练耐力教学是比较枯燥的, 50米的折返方法,就是让学生跟着队伍依次跑完八条线, 跑步中要求整齐,中等速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学会跟队,培养集体主义荣辱感。再如常态课中学习立定跳远教材,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教学中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打下基础。2、学会屈膝、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这项活动,首先,给学生的意识里要贯穿,跳得高,才能跳得远,小青蛙就是跳远冠军,我们要学它用力摆臂蹬腿,学会正确的蹬地起跳,特别是重心前移,全蹲在地上(纠正个别学生半蹲),还有的学生因力量不够,单脚起跳。有效参加此项活动,还可以四人一组,开展比赛活动,老师定好标准,跳到什么位置为优,什么位置为良,什么位置为及格或不及格。还可以两人一组比赛,跳得远的再找跳得远比赛,看谁胜出同伴多。从中建立自信,差的学生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常态课就是打好基础的课,一节课一个内容,或几节课一个内容都可以。如短跳绳,立定跳远,软式垒球(纸球、沙包也行),各种球类,可以一到六年级反复学习,反复实践,也可作为课课练的项目,安排在大课间活动中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教材烂熟于心,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总之,常态课就是做好体育工作的基础,从2014年修订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可以看出,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身体素质,虽然学生体质在某些方面有下降的趋势,肥胖人数、和营养不良人数呈上升趋势,但我们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可以重新塑造。“轻负担,高效率”是我们追求的梦。边学习、边实践、边研讨、边反思!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重视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12

一、运用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化学能给人以知识, 而化学史更能给人以智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化学史, 积极创设探究情境,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究问题, 可以使其保持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感。这样一来, 教师所教给学生的知识, 就不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与此同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追踪化学发展的轨迹, 还会使其获得一种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 增强他们的主动求知精神。比如, 在讲述活泼金属能够跟酸起置换反应而放出氢气的一段内容时, 教师可以结合当初许多化学家认为活泼金属是“氢的化合物”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 后来又是怎么纠正的, 用什么实验才能验证活泼金属究竟是化合物还是单质等等这些问题, 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化学发展的进程之中, 缩短他们与知识间的距离, 并同化学家们“一起”去主动探索。

二、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无数事例说明, 科学家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创造思路都体现在了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过程中。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摆脱经验型研究的束缚, 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 并据此规律大胆预言了当时一些未知元素的存在, 为化学发展的系统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科学家的求知精神以及他们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讲解, 并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在帮助他们掌握方法, 培养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运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化学发展的历史, 也是一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反复激烈斗争的历史。因此, 教师若能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化学史, 将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普利斯特里和舍勒都在拉瓦锡之前独立发现了氧, 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前进一步就可以揭开燃烧现象的本质, 否定已流行了近两个世纪的“燃素说”, 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然而, 由于他们二人都是“燃素说”的忠实信徒, 结果将这一发现真理、否定谬误的绝好机会拱手让给了拉瓦锡, 演出了一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导致的科学悲剧。由此看出, 利用化学史中活生生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极其有益。

另外, 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亦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 在化学的发展中都有骄人的成就。从古代火药、造纸术的发明, 到近代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从商代高度发达的冶金技术, 到1965年牛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合成。这些光辉的成就和卓越的贡献, 如果被我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将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不难看出, 将化学史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

四、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往往会僵化地认为教科书中给出的都是正确的、无疑的, 从而严重地抑制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 禁锢他们的思想。而课本上的东西虽然都经过实验的验证,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 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补充、修正和发展。如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镭而使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发生彻底的改变这一事实的教学, 可以令学生认识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相对性, 从而使其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良好作风和科学态度, 培养他们的钻研创新精神。

上一篇:惠民方法下一篇: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