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2024-10-26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精选10篇)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1

最近几年, 随着国家对大学体育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 大学体育的变革程度逐渐加深, 相关制度愈加完善。在此背景下, 田径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相关资料显示, 最近五年, 我国教育部门投资到田径教学方面的资金增加了6.5%, 师生比例也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上升为1:20。教师资源基本可以满足田径教学任务对师资的需求。学生的田径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下面, 我们将集中对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田径教学变革的方案, 以图为我国田径教学的变革提出可操作性高的建议。

一、构建专业的田径教学体系

当前, 我国田径教学的内容大多还比较单调, 基本上只有简单的长短跑,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讲解一下起跑的技巧、跑步过程中如何换气等一些简单的技术, 教学方式基本还是口头讲述和板书教学, 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的变革:

首先,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田径项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田径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在设计田径课程教案时, 应该让其尽可能地多元化, 让其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课程的魅力, 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学习中去。从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 学生只有长时间进行一个或者若干个田径项目的锻炼, 才能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设置田径锻炼项目的时候, 不应该杜绝那些看似危险的田径项目, 比如撑杆跳、铁饼、标枪等训练项目, 它们也是很受当代大学生的喜欢的, 而且只要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 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这些项目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精神。因此, 教师在设计田径教学项目的时候, 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的状况出发, 适当地指导学生开展这些“危险项目”的锻炼。

其次, 创新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让田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提高大学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田径教学考评系统

对大学田径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评, 不但要从学生对田径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为根本标准, 而且还要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进行考察。在当前使用的考评系统中, 多是使用直接考评的办法, 通过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成绩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独依靠学生的成绩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 是非常不公平的, 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 想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考评系统, 综合使用直接考评和间接考评的方式, 利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挑选全面、合适的评价元素构建完善的田径教学考评系统, 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获取更好的成绩。

三、把教学和训练结合在一起

我国大学田径教学的重点一直围绕田径动作打转,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师范生搬硬套教师的动作, 这是一种只注重动作锻炼的教学方式, 而这种教学方式是难以学生掌握到正宗的锻炼动作的。而我国大学田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术。而想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把教学和锻炼结合在一起, 教师不但要给学生师范动作, 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动作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明白只所有这么做的科学原理所在。教师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分析, 把技术技巧和学生的身体技能结合在一起, 构建符合学生自身特征的技术。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应该固守原本的教学方式, 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运动技巧的物理学原理, 鼓励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引导学生通过熟练的动作练习逐渐明白田径运动的本质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努力建立学习型社会, 想要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生存下去并活得更好, 学生就必须努力学习, 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人, 让学生逐渐成长为学习型的人才。而把教学和锻炼结合在一起才是鼓励学生成为学习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联合学习的能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社会中必须有更好的姿态才能更加适应社会。这是未来田径教学发展的最大发展趋势。

四、调整教学顺序, 发挥技能迁移的影响

随着田径教学课时的减少, 田径项目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顺利开展逐渐暴漏出一些问题。田径教师假如按照原来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 很容易造成教学任务拖延, 教师教学时间不够用, 教学内容难以全面展现给学生, 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大学体育教师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按照田径项目的内在规则, 调整田径教学的教学程序, 把所有的田径项目按照锻炼部位和锻炼性质合理分类, 划分为走、跑、跳、投等几大教学板块, 对同一板块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中教学, 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提升田径教学的效率, 有效解决当前田径教学课时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 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鉴于田径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对大学田径教学的培养和需求。当前, 我国大学田径教学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 对大学田径教学的变革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大学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为大学田径教学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程梦影.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10) .

[2]李春雷.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04) .

[3]张杰.高职院校武术课教学改革与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10) .

[4]郑建成.浅析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 (10) .

时代变化与大学英语教学变革 篇2

关键词: 时代变化 大学英语 变革

网络技术这一人类创造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智慧结晶,正在释放着不同凡响的能量,它在改变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呼唤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远变革。当前,刚刚跨入大学校园的“九零后”青年学生已是“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于网络世界敏感和依赖,对新生事物好奇和渴望;他们追求差异、认知多元、富有主见、勇于创新。网络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引擎,正在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也为教师开拓了无限的空间与平台。数字化校园的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便捷性、超时空性等特点,都在预示着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向。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应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并做出积极调整,以满足大量学生群体及社会的期待。网络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概念,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认识“慕课”

纵观国际教育理念,著名学者乔治·西蒙斯于2005年就提出的联通主义原则,在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时间轴上被反复证实其客观性。西蒙斯认为:学习模式应当遵从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化,信息化的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学习的起点是个人的求知欲,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种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供个人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网络——组织)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领域保持不落伍。这与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初衷不谋而合,一切教育改革最终依旧要服务于学习者本身。

网络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改革“破碎的教育系统”的手段应用于学习过程之中,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每门课程学生容量可达数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指的是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凡是有意愿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被接纳进入课堂;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使用客观化、自动化的线上学习效果评价系统,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例如自我调控学习进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参加测试等。其网络模式不仅局限于授课模式,还包括交流,因为绝大部分的交流都会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所以,慕课有别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函授等形式进行的远程教育,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视频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软件等。在这一全新模式下,高等教育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学习体验、生生及师生互动过程等都可完整地、系统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得以实现。

目前,国际上并称为慕课三驾马车的edX、Coursera、Udacity,集合了世界上顶级名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在国内,知名科学传播网站果壳网成立了慕课学院,这是目前国内集合慕课学习资源最大的平台之一。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在酝酿自己的慕课平台与国际对接,例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正如2014年5月央视在《新闻调查》中的报道中提到的,“慕课到底是什么,或许了解慕课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自注册体验一门慕课课程,毕竟站在岸上,我们永远无法去体会游泳者的感受”。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时间与空间的隔阂,仍无法再成为阻止人们学习的屏障。终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人们将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培训。有了慕课,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机。

二、“慕课”与大于英语教学

慕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的同时,也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教育界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一直争议不断。正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语言学习的需求,我国英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依据慕课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分别针对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及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不同类别的慕课课程体系并进行资源共享,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具体来讲,高校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和学术英语(EAP)课程可以由专业课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组成一支教学团队,负责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并进行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和在线答疑。在此基础上,将之前传统的两支相对独立的教学队伍实现重新整合及优势互补,构建新时代下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偏好习惯不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会呈现个体差异,慕课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未必会惠及每一位学生。此外,鉴于教育政策、网络技术、教务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还需审慎、科学地认识、研究和运用慕课。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慕课来了.中国网络电视台,2014.

[2]陈冰冰.MOOC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3

1 现阶段大学教育模式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 大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至于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大多是不被认可的, 只能被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前提条件。这样就扼杀了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具体性及丰富性, 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成为一个单一的盛装知识的容器。这样知识就变成了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体, 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在有限的学时里将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 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 而学生却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 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没能真正吸收和掌握老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教材内容照搬课堂, 学生看书自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1.2 大学教师缺乏必要职业能力训练, 对教学模式改革不够重视

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大学教学质量。我国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小学教师在上岗前都接受了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 而大学教师多部分是博士毕业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校任教, 没有受过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 没有规范地掌握各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大多是通过师承和自我探索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如何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备课、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和高效率地教学, 完全靠自己去摸索。许多青年大学教师在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研究上, 也存在着偏差, 对大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重视度并不高。如今, 判断一个大学是否为高水平大学的主要衡量指标就是其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 不管学校还是教师都集中注意力在科研上, 很少投入精力去关注教学模式的改革。

1.3 不合理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标准

重科研, 轻教学几乎已成为大学的一个共性问题。高校对教师考核的标准是教师的工作量和科研量, 而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考核则比较弱, 因此教师对开展大学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对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教师是否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等科研项目, 公开发表了多少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2 系统变革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教学模式相应地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不应该是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和大胆创新的能力, 这样培养出来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是最大的。

2.1 改变传统的讲授法, 将“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教学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将知识教给学生;二是学生掌握并吸收老师所教知识。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课堂上, 大部分都只体现了“教”而忽视了“学”, 大学教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工作。如何很好地完成教学的另一半工作“学”, 教学模式改革至关重要。

走出教学模式改革困境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 从过去的“以教为主”的传统理念, 逐步过渡到“以学为主”的新理念。教师应该充分掌握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状态, 因为在教学中, 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 也不仅仅是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 更期待获得思想思维上的激发。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最常见的具体事物营造真实场景, 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 逐步启发学生获得正确的原理, 而不是直接告诉把原理灌输给学生。教学模式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应多样化, 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改变教学模式就意味着要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习惯, 运用一些并不熟悉的教学方法, 因此要比仅仅改变教学内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引入了许多全新的知识, 信息量扩大很多, 如果不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把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将更加吃力, 更谈不上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和素质。因此,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问题互动式教学、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 及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

2.2 成立专门的教学中心

教学中心应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整体把握, 了解学校教学的优势和薄弱之处, 能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确保改革质量和效果;中观层面, 教学中心要及时总结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成熟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 发挥其示范作用;微观层面, 教学中心需要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专业指导, 使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并对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常态化管理和跟踪研究, 逐步使教学中心发展成为学校教学的研究、支持和服务基地。 (3)

目前大学青年教师的学历的确明显提高, 但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课堂, 未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还是课下辅导都缺乏相应的经验, 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甚至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准青年教师在上讲台前的岗前培训阶段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如观摩优秀老教师课堂教学, 获得有经验教师的指导, 课堂教学实践机会, 以及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定期讨论与交流等。 (4) 在教学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 准青年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教师行业的角色要求, 在进入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通过教学中心开展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培训, 帮助教师合理、规范、灵活地运用先进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2.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标准

首先,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多元化需求,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部门要多元化。由校内负责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模式, 变为校内外多人共同研究制定的模式。校内主要由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组成, 校外则由优秀教学专家、同类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及不同领域的用人单位组成。其次,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求,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除了包括教育管理者、知名教育专家、同行及学生外, 还应该包括各行各业的专家。 (5) 最后, 教学评价标准和现实的多元化。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要特别强调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个性, 不同的教师, 其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个性特点及成长历程也不同, 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整体评价, 应将岗位竞争优势、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知识更新能力作为评价的指标。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 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也就有差异, 一味地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并不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 应建立多种形式的评价标准, 向国外学习, 努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 来考核学生能力。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课程作业, 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展望

总之, 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 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只有有效的教学模式才会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一个经过系统培训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程度都不同, 选择适当教学模式, 在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穿插一些有关情感、态度和能力等内容,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真理和接近事实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系统变革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注释

11 李勇.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5) :83-85.

22 艾明晶.改革大学教学方法, 知识向能力和素质的有效转化[J].计算机教育, 2012 (19) :42-44.

33 郭德红, 聂建峰.论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系统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2) :36-41.

44 王伟.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2) :455.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4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习模式;变革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一、教育的新模式

在网络时代,教育领域的新生态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远程分配,也就是实现在线教育。这种教育新模式的实现,是建立在我国网络高度普及的基础上的。截至2014年12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应当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共时性和开放性提升教育的广度,形成“互联网+教育”模式。

在网络时代,教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也不再依赖于教师和课堂。全媒体终端连接的多样化网络平台赋予了教与学 “声、像、画、图、文”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网络中共享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

二、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新型媒介成为主要途径

当代大学生最常使用的传播媒介中,网络、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分别高达100%和80%,而传统媒介报纸、杂志的使用率分别仅为40%和20%。数据还显示,95%以上大学生喜欢选择两种以上的媒介来满足自己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其便携性成为大学生社交、娱乐、学习的首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他们首先选择的策略是用“百度”或者“Google”进行搜索,而不是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近期数据显示,74%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为0.5?3小时。

2.网络资源成为重要学习内容

网站门户、APP应用等,共同构建了一个声、像、画、图、文的教育资源库,信息量大,形态丰富,选择多样。Coursera、MOOC、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等都是高水平的开放性教学平台。以Coursera为例,该平台由斯坦福大学教授 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搭建,在数十个领域与120多所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免费在线课程。例如,有意将来从事商务贸易的经济学专业学生,不但可以注册学习经济学相关课程,还可以选择商务英语系列课程,系统学习商务会议、谈判、推介展示、社交网络建立等相关知识,并与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一起进行线上讨论,在线完成作业和考核。国内部分高校还结合自身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需求,搭建了慕课和微课平台,实现课上教学和课下自学的有机融合。

3.学习时间安排更加个性化

长久以来,大学生一般在教室、宿舍或者图书馆学习,除了少部分有着特殊需要的学生自发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学习以外,他们的学习活动几乎全部在校园内进行。传统的学习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课下的自学大多以完成作业为主。而互联网大规模与教育结合以后,学生可以利用门户网站、APP应用等,在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学习。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

网络世界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相对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而是转向更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大学生青睐于从互联网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中选择所需进行“私人订制”式的学习,碎片式和自发性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新特征。

三、教师的角色变化

网络时代,学生对教师讲的依赖程度下降。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潮流,从“讲师”转变为“导师”。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导”的角色。

1.主导课堂学习

“满堂灌”的讲授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氛围上,都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达欲望。为此,大学教师要做好课堂学习的主导,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发起的“对分课堂”就是很好的主导教学模式。该模式将课堂教学清晰地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次课,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听讲,做笔记,自主阅读,写读书心得,并以作业的形式于下次课前提交。第二次课,前一半时间学生分享心得,小组交互讨论,尝试回答教材后相应的习题;后一半时间教师与学生互动答疑,讲授新教学内容。第三次及以后的课堂都按照第二次课的模式进行。对分课堂里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导师”的角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知识内化完成在课堂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引导课外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资源丰富多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众多的资源给学生选择增添了难度,为此,教师的导学作用就格外突出。对于网络资源,教师首先要尽量多了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学生学业关联度如何,收费还是免费等,这些问题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对已知的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再推荐给学生,以提高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的课上学习转化为课下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将知识点的讲解和作业制作成微课并发布到网络上,学生观看视频自学,记录下疑难点,完成作业;课上,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在翻转课堂里,不仅仅扮演了导师的角色,还扮演了互联网学习资源发布者的角色,通过互联网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延伸。

3.指导知识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学习资源的是庞大的,但又是松散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目的性和系统性都不强,容易“东一棒子西一榔头”。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大学生就业潜在的竞争力,也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资源建构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

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为大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对大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师应当理性看待教学方式的转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导师的角色,看到互联网下的自主学习的利与弊,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9(1).

[2]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 2014(12).

[4]杨淑萍,王德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9).

[5]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5

●慕课的起源与本质

慕课起源于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的、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模式, 是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发端于2011年的慕课 (即MOOC) , 特点是大规模, 只有参与者发布的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大规模的才称得上是MOOC, 而且学生可以达到上千甚至上万人;开放, 凡是想学习的只要注册就可以参与, 不受年龄和国籍的限制;网络课程, 不是课堂面对面的课程, 学生不受空间的束缚, 学习可以在网上完成。

●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表面

目前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 开放大学的教师多采用单纯的讲授法, 把教材的内容换了一种形式搬到PPT上, 信息技术并没有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往往是为了运用技术而运用技术, 脱离教学实际。[1]

2.教学过程管理不得当, 缺乏教学评价

在远程教学过程中, 往往疏于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很多教学环节都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特别是教学评价环节。大多数学校基本没有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也通常只体现在期末考试上。

3.师生分离, 教学互动难以有效实现

由于开放大学大部分采用远程教学, 往往是有教师无学生, 从而出现师生分离的现象, 更谈不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但开放大学教师所承担的角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4.开放教育的“开放性”仍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开放大学的“开放”应该体现在它完全打破了教学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但是传统的开放教育在课程设置、招生考试、社会服务、学籍管理等方面没有达到真正的开放, 依然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半开放的探索实践。[2]

●基于慕课的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启示

开放大学相对于传统的高等教育而言, 实质是属于现代远程教育机构, 与其说它是大学不如说是一个平台, 集面授与远程教学于一体, 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公共性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性的学习服务的平台。而慕课是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开放教育资源的最新发展和延伸, 慕课课程与开放大学的远程课程有着必然的交互和联系。那么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能为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什么借鉴呢?

1.课程运行模式

与传统的开放课程相比, 慕课拥有大量的参与者以及海量的优质资源, 更加开放的教育模式使得学习者没有人数、数量以及时空的限制。课程资源会随着学习者不断分享及课程的进程增加, 慕课的出现使得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无处不在。[3]

2.在线教学模式

慕课课程相比于传统的在线课程, 创新出翻转课堂这一理念, 将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在线课件、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多媒资源, 同时强调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注重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

3.师资背景与在线平台建设

开放大学现有的课程组织者基本都是开放大学的教师, 而慕课的提供者大多源自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学者。开放大学的在线课程都依托于“电大在线”平台进行教学活动, 而慕课利用云技术平台, 把教室和学校放在“云端”, 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网上管理, 弥补了传统在线平台的缺陷。[4]

慕课, 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 契合了由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转型的内在需求。幕课带来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是优质资源的共享, 我们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如何对开放大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如何借鉴慕课来改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翻转开放大学课堂, 如何使慕课本土化, 如何把它作为一种自发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跟风。在基于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开放大学的实际, 真正理解开放的实质。

参考文献

[1]罗猛.关于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构建的几个问题[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 (5) .

[2]刘建平, 汪跃平, 等.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2) .

[3]沈珺.MOOC课程与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对比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6

毋庸置疑,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大班授课,应试倾向严重,教材难度过大,教师教法不当,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层次悬殊等等。本文试图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切入,剖析传统的以课本为依托的精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提出具体的革新思路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1 以课本为依托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语言输入量严重不足;应试教育倾向严重;难以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1 学生语言输入量严重不足

大学英语精读课本里的文章难度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并不相称,其难度远高于大部分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学生为了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弄清楚复杂的语法结构通常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词典,留给课外阅读的时间极其有限。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阅读速度不能得到提升,阅读量受到极大限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缓慢。大多数学生疲于应付接踵而来的生词、词组,对文章的理解仅限于皮毛,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深层次内涵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完全受制于课本中语言的形式而无暇顾及语言的内容,基本上处于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的状态。

调查显示:南京大学非英语专业文科三年级学生英语课本学习时间为3.74小时/周,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仅为2.17小时/周(王凌,何宁,2001),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英语课本学习时间为2.14小时/周,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为2.2小时/周(李瑞芳等,200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围着课本转,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以上两所院校属国内一流大学情况尚且不容乐观,其他普通院校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便可想而知了。

1.2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英语最终是要通过掌握这门语言来达到获取信息,与人交流,文化沟通之目的。传统的英语教学及英语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围着课本转”:师生共用同一种课本,课堂上教师教的是课本,课下学生学的是课本,考试考的还是课本。课本知识成为评定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并且几乎是唯一的依据。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单凭基于课本的考试分数来断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因此这种以课本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方面在无形中成为应试教育的温床,更重要的是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及应用功能。

1.3 难以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强制所有学生在大学阶段依然采用统一教材来学语言是不科学的。学生的性格特征、接受习惯、习得方式、英语水平、学习需求本身存在很大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只能是空谈。更糟糕的是试图通过基于课本的测试来要求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达到这个划定的标准,极不现实同时也违背了语言习得客观规律。不仅如此,它很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懈怠和学习动力的缺失。

1.4 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学及测试的各个环节都是以课本为中心,学生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学好英语无非就是学好课本。既然课本规定了学什么,学多少,那么学生自然无需动用大脑思考学的究竟是什么?学的意义何在?采用何种策略学等一系列问题了。既然教师们不厌其烦甚至帮助学生解答小至文章里的生词意思,那么他们又何须再费力气查阅资料甚至进行独立探索性研究?既然课本里已经规定好文章的框架和模式,学生又何须再伤脑筋进行创造性写作?过于依赖课本及教师的讲授无疑会滋生学习的惰性,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2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革新思路

2.1 问题分析

蔡基刚教授(2010)指出:“如果费时低效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在打基础的怪圈里转”。笔者认为打基础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打基础的方式。几十年来国内绝大多数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以精读课为主。传统精读课的特点是:教师只管按照课本一课一课往后教新的知识,学生也只管往后学新的知识。殊不知教并不一定能导致学,学也不一定能习得。表面上看,学生过了四级似乎达到大纲要求的4500个词汇量的要求,但从实际应用来看远非如此。研究表明(Rob Waring,2006),一个生词在人的阅读的不同文本中至少得重复出现10-30次才可能记住它的含义,而要想真正学会一个单词(单词的搭配,用法等)最少也得重复40-50次以上。调查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而精读课本由于篇幅及难度要求所限又无法提供单词反复出现的机会。这使英语教学陷入了“教而不学,学而不习”的怪圈。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学了单词不会用的重要原因在于其熟练程度不够。另外,英语中一些最常用的单词占据了我们日常口头书面接触的很大一部分。根据Nation(2001)的研究,英语中最常用的2000个词族(word family)可以覆盖英语普通文章的85-90%。所以现在大学英语面临的迫切问题并不是通过精读课学习多少生词,而是如何让学生对已学过的旧单词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从熟练语言的角度讲,泛读无疑是最佳选择。

Ray Williams认为(1986)“学习者仅仅依靠上几节阅读课或读几篇文章不能成为熟练的阅读者。要知道每上一小时精读课,学习者至少得再花另外一小时阅读大量简易读物或分级读物来保证阅读量。”

因此,学生光靠上精读课学英语而缺乏大量的阅读就无法消化和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熟练语言便无从谈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十几年学英语到头来依然“读不懂,说不出,写不来”的重要原因。

2.2 革新思路

2.2.1 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大力推广泛读,开展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阅读课内交流”的英语阅读模式,削弱并逐步取消以课本为依托的精读教学模式,同时在基础阶段开设英语人文类选修课,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和社会实践课程(见表1和表2)。

注:精读与泛读的课时比例依照学生英语基础及院校的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英语基础好的院校可以考虑取消精读课。

2.2.2 理论依据

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理解信息,或者是通过接收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材料而习得语言”。他进一步论证了“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写作风格,扩充词汇,掌握语法的唯一途径”(2004)。Willy A.Renandya(2007)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尽管在中学学了六年,英语水平还是接近于不会应用的程度,正是几年不间断的大量分级阅读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Christine Nuttall(1982:168)认为:“提高外语水平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讲那种语言的国家居住,除此之外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量阅读。”国内不少外语专家和学者也强调了大量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黄源深(2007)认为: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极力呼吁加强课外阅读。董亚芬教授(2003)认为“广泛阅读及多读原著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

2.2.3 现实需要

虽然大学英语历经三次重大改革,然而由于诸多因素所限,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整体上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导入,讲解课文内容,做课后练习,讲解练习答案。相对于已经至少学了六年(加上小学是十二年)英语的学生来说,教师普遍讲的过多,学生读的太少。对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我们有理由怀疑此种在课堂上抱着精读课本跟在老师后面按部就班学习英语的模式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否定课堂讲授的重要性,问题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们只能勉强应付日常考试,缺乏使用英语获取信息文化交流的能力。其弊端显而易见:只把英语当成一门纯粹的语言课程来学并未把它作为一门工具。如果说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心在课堂教学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大学阶段若依旧沿用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重复劳作,就好像是吃”回炉饭”,其中意义究竟有多大值得考量。

“英语教学,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重复、费时、低效的状况”(转引自陆俭明,2010),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如果还采取像中学英语精读课的授课模式,那么无非是比中学生多上了两年英语精读课而已。而如果学生能充分利用这两年时间进行大量英语阅读的话,效果将会完全不同,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必然会有很大提高。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迫切需要的并不是多上多少节精读课(因为教并不能导致学),而是如何使已有知识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2.2.4 具体措施

第一,以缩减学时学分的办法逐步削弱精读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精读课只针对少数基础差有补课需求的学生开设。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英语泛读项目(extensive reading program),采取“课外阅读,课内交流”的形式。

具体步骤如下:

1)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需求及阅读兴趣的调查研究。

2)建设班级移动图书室(mobile library),做好英语分级读物准备工作。

3)确定学生英语词汇量所处的级别。以下测试方式可供参考:学生任意翻阅分级读物中的某一页进行阅读,若发现生词量影响阅读理解就要选择低一级别的书(每页的生词量控制在2-3个)。

4)同一级别的学生组成小组以利于彼此间的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进行阅读交流相互促进。泛读课的展示模块里学生就自己阅读的书目进行组间的阅读活动,比如汇报展示,故事会,阅读沙龙等。大家除了分享阅读感悟,交流阅读经验,介绍优秀读物之外,还可以尝试把读过的优秀作品改编成剧本形式表演出来。

第二,建立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言学习中心包括视听室、资料室(纸质及电子资源)、表演室、语音实验室,模拟实验室,旨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模拟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在仿真场景下模拟演练的机会,比如有诊所看病、预定酒店和机票、机场接送服务、新闻发布会、模拟法庭辩论、求职应聘等,学生通过实际演练达到应用语言熟练语言的目的。

第三,开设英语人文类选修课和专业英语课。

大学低年级开设英语人文类选修课,比如像外国文化,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其国际视野。刘润清(1996)在谈到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时说:“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鉴于此,大学高年级可以尝试开设专业英语课,比如科技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课程,加强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择修读。

第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建立语言实践基地。与外单位形成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只有打开与外部的联系,才能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人才,也只有深入实践,才会使学到的语言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实际应用语言来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并促使自己进一步充实还未掌握的知识。

3 结束语

笔者并非一概排斥英语精读教学,只是在长达十多年(包括小学中学)的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后,不论从语言基础抑或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对于大学生来说精读教学的模式都不再适合。如果说依靠精读教学长达十多年都无法打好最基本的语言基础的话(我们需要反思存在的问题),那我们还有何种理由在大学阶段依然继续此种教学模式?是该向这种“填鸭式”的精读模式说再见的时候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进行大量英语阅读,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Graddol(2006)曾预言未来的英语教学“不会再只有一种教学模式,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动机,一种教学大纲,一种英语教材,一种测试方法,甚至一种英语供学习”。诚然,要革新几十年的传统做法绝非易事,需要做好师资培训,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准备。至于大学英语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是通识教育英语(ELE)还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目前学界还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在缺乏实证研究及试点检验之前断然下结论似乎过于盲目。毋庸置疑的是以课本为依托的精读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会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而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旨在开阔视野提升素养的英语泛读项目则是从“学英语”到“用英语学”迈开的关键一步,或许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借鉴。

摘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文章剖析了传统的以课本为依托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指出当前大学英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不是通过精读课学习多少新单词,而是如何让学生对学过的单词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文章建议削减并逐步取消大学英语精读课,开展以英语泛读项目为中心,辅之以人文类与专业类选修课,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为两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7

关键词:后大众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变革

上世纪末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出现了新变化:由强调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精英教育变为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众化教育。近年来, 随着大学扩招的逐年推进及适龄人口结构的变化, 整体高等教育资源明显出现供过于求的迹象 (每年愈演愈烈的高校招生大战便是直接体现) ,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到了后大众化教育时代:停扩本科, 倾向高职。面对新形势, 大学英语教学和其他各学科一样, 必然要积极进行科学有效地变革。以笔者拙见, 大学英语教学至少需要进行两大变革:提高质量, 突出特色。换句话说, 就是要坚持内涵式发展, 准确定位自身, 提升竞争力。

大学英语教学变革的依据

1. 现实依据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提高质量已成为我国高教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 市场对于人才需求有了新标准。另外, 新形势下教学的两大主体——学生和教师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 学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等等都与社会同步变化, 尤其是在个性上倾向张扬、表现、凸显;此外他们接受新事物快, 接触面广, 可谓“见多识广”;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教育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当今大学英语教师面临诸多挑战, 压力与机会同时增加, 必须肯于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再者, 近年来英语专业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改革。

2.理论依据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加强人文教育, 而这正是目前许多高校英语教学欠缺的。《要求》还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包括思辨能力) , 这同样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软肋。

大学英语教学变革内容初探

1.课程设置体系与质量保障

当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各大高校应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育, 建立包括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和素养、人际交流沟通、文化修养、人文素质并行的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竞争力, 在后大众化教育时代立足取胜。

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 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一般包括专业课和公共课 (包括必修和选修) 。但从当今世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 根据笔者所在院校长期实践的经验, 我们认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还应该复合上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职业素养课、创新实践课, 从而培养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构成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立体课程体系, 增强学生整体就业竞争力。例如, 可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开职场情商培养、职业规划、员工素质拓展、大学生创业指导、社会实践、公关礼仪、公众演讲等通识教育选修课,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还可以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加开各种第二专业方向课供学生选择, 使其在主修专业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及未来发展方向辅修另一专业 (如英语专业学生可选修商务、旅游、教育、翻译等第二专业方向) , 开展个性化教育, 从而增加就业筹码, 最终实现一专多能, 成为复合实用型人才。当然, 学术型院校仍应坚持专业课为主的课程设置。

如前所说, 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高教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目前, 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应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实际的教学目标、实用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客观的测评体系。具体来讲, 教学目标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内容上应兼顾传统精华与现代需要, 大胆改革创新, 做到与时俱进, 创建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 编制实用新颖特色教材, 提升院系竞争力;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参与, 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学习策略, 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 辅助课堂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测评体系上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重在检测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以上几方面同时突破才能使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和提高。

2. 教师素质培养与职业规划

教学变革, 教师先行。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除了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具备跨文化教学能力及终身学习的精神, 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号召力。每位英语教师都应把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所在院校及学科的发展融为一体, 在不断地教学科研中实现自身发展, 以承担艰巨的变革任务。同时要积极参与教改科研项目, 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在教学科研中实现自身发展。作为校方, 应该积极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 组建合理教师梯队, 采取内部培养、外出进修、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般来说, 按照所发挥功能的方式教师可以被分为三类:一是讲解员, 二是参与者, 三是促进者。第三类便是最高层次的教师了。作为教师, 应该始终坚持启迪和促成学生自己学习, 同时注意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教育, 有意识地将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 理论充分联系实际, 从而使学习不始于书本、止于试卷。众所周知, 好的教师应该是一名不止教授专业知识, 还应传授健康的心理意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广泛的社会文化, 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指引方向, 实现笔者所在学院倡导的“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的12字方针, 最终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3. 学生能力培养与检验标准

对于外语类课程而言, 学生能力的高低即人才培养质量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检验和判断的标准。众所周知, 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失业率高的严峻形势, 使得该专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走入困境。新时期的形势启示我们, 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学以致用、有探索创新精神的学生。为此, 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熏陶学生的人格, 重视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和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体来说, 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努力变革:

首先, 加强思辨能力训练。多年来, 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失, 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加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长期采取填鸭式教学, 缺乏对学生分析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唯老师是尊, 大多不怀疑所学内容, 更不敢挑战权威。此外, 该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

因此, 笔者提倡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样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变化,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看法;学生积极回应, 主动思考, 畅所欲言, 每次就课堂所学内容或课余生活内容进行思考和辨别分析, 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寓教于乐。这种教学模式就颠覆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形成了交互协作的新模式, 突出了思维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语言教学真正鲜活起来。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为例, 该册书第四单元关于亚历山大和第欧根尼的课文中就有不少古希腊神话中的文化知识和犬儒主义等哲学生活观点, 进行课文讲授时要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 充分发表个人观点, 就当代犬儒主义生活观展开讨论, 从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另外, 思辨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英语演讲辩论课程、研究方法课及专业课 (如语言学、文学、西方思想文化史) 等课程来培养;在练习题或考试题中也可以训练学生思辨能力。例如, 语言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或讨论相关理论的生活实例佐证, 或开辟网上论坛专题讨论, 也可以课前预留拓展话题, 让学生分组调研, 撰写报告, 然后在课堂上演讲陈述, 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辨、实践能力的提高。

其次,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战略高度来看, 英语专业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语言能力的提高固然重要, 但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的提升更不容忽视。因为语言教学既是能力教育,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英语教师应将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在语言教学中, 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感受和领悟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内涵, 使文化内容成为各项语言素质训练的载体, 在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开展以语言技能、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对比意识, 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 从而帮学生树立起明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而言, 教师课前可印发或上传主题相关文化材料让学生预习;课堂上借助视频片断等切入主题后讲解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言形式的学习及应用来感悟不同文化现象和内涵;课后组织深化文化主题讨论或情景表演。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育。首先, 教师要注意课堂上文化导入的方法途径。例如教师可充分借助现代教学设备 (多媒体等) , 结合将要教授内容 (词汇、课文背景知识等) 进行导入。其次, 教师要发挥课下第二课堂的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 组织演讲赛、辩论赛、歌曲赛、戏剧演出、节日晚会、文化艺术节等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 从而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不容忽视的是, 当今各高校英语教师虽然大多数都毕业于英语专业, 但总体而言其文化功底普遍比较薄弱, 因此真正实现上述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目标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 另一方面要拥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修养。所以, 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变革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变革做起。

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后大众化时代, 激烈的招生大战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每一位高校英语教师不得不认真应对此背景下的教学变革。除了政策制度外, 我们主要还应从教学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方面积极变革, 结合职业规划提高教师素质, 大力培养学生思辨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 师生并进, 方能迎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邵春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2001.[1]邵春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2001.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范谊.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框架构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02.[3]范谊.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框架构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02.

[4]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4]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5]王一普.大学英语教改中的问题与思考[J].外研之声, 2007 (3) .[5]王一普.大学英语教改中的问题与思考[J].外研之声, 2007 (3) .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8

1. QQ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点。

从理论上来讲, 作为新媒介的产物, QQ平台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结果。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 平等性。在QQ平台上,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平等的, 无论是人格还是信息获取的各方面都是一致的。其二, 互动性。在QQ平台上, 师生可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展开分析, 学生可以实现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其三, 即时性。无论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都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现了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突破。其四, 共享性, 在QQ平台上上传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是大家所共有的, 只要你需要, 就可以去下载使用。

2. QQ平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 QQ平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其次, QQ平台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是有效开展沟通的重要途径;最后, 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尤其在规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QQ平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 QQ平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详细来讲, QQ平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有利于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QQ平台, 我们可以获取的思想政治信息是无限的, 种类多样, 内容丰富, 利于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其二,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革新。在QQ平台模式下的交流更加主动、有效、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将会被大大提高。其三, 有利于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的有效性。一旦在QQ平台上发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出现扭曲, 教师可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规避这样的问题,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 保证学生问题的及时解决。

2. QQ平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其一,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阶段, 难以正确认识QQ平台上的不良信息, 从而使得其受到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 可能导致“三观”建设处于扭曲的状态。其二, QQ平台存在的隐秘性, 使得很多没有自控能力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送虚假信息, 宣泄自身对于社会的不满, 刻意侮辱他人等, 养成不良的网络行为, 丧失基本的网络道德, 严重的甚至对于网络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其三, QQ群会被怀有不良目的的人是使用, 使得学生成为其信息传播的工具, 造成大学生非理性行为的养成, 这是不利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

三、如何发挥QQ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从根本上来讲, QQ平台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详细来讲, 其一, 导向性原则。结合QQ平台的特点, 将思想教育导向的理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充分展现出来, 保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其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二, 平等性原则。在QQ平台的使用过程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 对于学生的见解给予引导, 保证整个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其三, 互动性原则。开展教育工作时, 保证教师与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 避免网络环境下的一言堂。

2. 保证QQ平台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其一, 积极构建QQ群, 建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保证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开展自由的交流和学习。对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强化QQ群的管理和维护, 对于在群里发布不良信息者, 坚决要求其退出, 从而保证QQ群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其二, 注重使用QQ空间, 结合其不同方面的功能,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个性、动态一一反馈在这里, 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此方面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动态的关注, 保证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案, 实现对于学生的引导。其三, 高度重视群资料共享机制的建立, 保证上传的资料都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 对于其他方面的不良资料要坚决清除。

3. 不断提高媒介主体的素养和能力。

首先, 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判断能力, 结合其自身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去审视网络事件的真实度, 以便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促进自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 不断鼓励教学者使用QQ平台去开展教学工作,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此基础上去制定对应的方案, 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最后, 不断强化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建设, 倡导绿色上网, 不断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语言, 使得其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 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4. 注重QQ平台的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 将QQ平台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需要建立其长效机制, 从而保证QQ平台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其一, 以岗位责任制去开展QQ平台的管理工作, 保证有专门的人负责QQ平台的管理维护;其二, 积极联合学校社团, 实现QQ平台的联合效应, 使得QQ平台的规模和范围更加的广泛;其三, 强化对于学生日常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动态记录, 为制定对应的教育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将QQ平台使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不仅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了改革和深化。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应该坚持与时俱进, 结合学生的特点, 结合新媒介的发展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 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志同.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2]王昭倩.论新媒体环境下首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 2011, (6) .

[3]代永建, 王峰.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及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11) .

[4]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1) .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9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运行机制 变革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26-05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办馆质量和服务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所谓图书馆运行机制,是指图书馆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行方式及其功能协调[1],决定着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大学办学环境的变化,大学图书馆及其用户所处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学图书馆需要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变革原有的运行机制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和支撑大学的发展。

1 大学图书馆所处信息环境的变化

1.1 大学教学科研环境的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教学科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①大学的教学环境正在全面走向E-learning时代,教育信息资源已经突破了原来以教科书为主导的状况而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态势,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课件、音视频资源、工具软件、研究报告和网络资源等类资源都被纳入到了教育信息资源之中[2];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于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从原来的获取文献线索开始逐渐转变为获取知识线索,对于数据、定义、图表等文献内容及趋势等知识性内容有了更强的需求;③大学国际化程度加速,留学生的国别、数量、质量都有较大的变化,再加上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大学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大学之间合作的日益密切,大学图书馆服务用户更加多元化。

1.2 用户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图书馆作为传统用户核心信息服务提供机构的地位被互联网、搜索引擎、网络书店等不断蚕食,以图书、期刊为主的传统学术资源载体及其数字衍生品只是用户整个信息环境中的极小部分,用户信息环境正进入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含无线互联网)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博客、微博、BBS、诸如Flickr之类的图片分享网站、人人网之类的社交网、YouTube之类的视频欣赏分享网站等都成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3],搜索引擎及其提供的图片搜索、音视频搜索、学术搜索、图书搜索、文库、问答平台等成了用户的首选渠道,OCLC的2011年的调查[4]就显示以搜索引擎为信息查询起点用户所占的百分比已达84%。

1.3 数字阅读和移动访问逐渐成为用户使用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方式

2012年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5]:2011年国民数字阅读的接触率为38.6%,18~40周岁的中青年数字阅读接触率为85.3%,且呈每年显著递增趋势。作为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用户的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恰恰是这一群中青年用户。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和阅读的人群也在迅速增长,2013年1月的国内互联网调查报告[6]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占到全体网民的74.5%,超过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高校学生网民和将来成为高校学生的初高中生网民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澳大利亚学者Mal Booth等人经深入调研认为[7]:2015年手机和无线技术将会对用户与图书馆之间交互和交流方式、查询和利用资源的方式以及利用实体图书馆的方式都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4 开放获取运动对学术交流、教育和资源建设的影响深远

自2002年2月正式发布《布达佩斯宣言》以来,开放获取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截至2012年8月底,金色OA(开放获取期刊)数量DOAJ上登记收录就已经达到8070种,绿色OA(开放获取知识库)的数量ROAR登记的机构知识库数量已达2924个,Webometrics统计的第三方学科知识库数量已达1552个。与此同时,包括开放数据、开放教育、开放学者、开放学术等相关开放获取运动也风起云涌[8],越来越多的教学和研究资源、数据可以通过开放获取的方式免费获得,图书馆作为大学“信息资源购买者”和“专业信息资源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受到了严峻挑战。

2 大学图书馆现有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些大学图书馆为了应对所处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已经开始了一些变革,但绝大多数大学图书馆仍旧停留在“资源为本”的传统运行机制或者以传统运行机制为主的运行方式,其问题主要表现为:

(1)大学图书馆传统运行机制的核心是“资源”。图书馆整个信息流围绕着资源的采集、组织、加工、保存和服务进行。而且“资源”的核心是“书”,虽然馆藏中也包含期刊、报纸、缩微、视听等类型的资源,但“书”占据了馆藏的绝大部分,即便是目前大学图书馆用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已经超过了以图书为主的印本资源,大学图书馆对外品牌和形象依旧是存放图书并提供图书借还服务的场所,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图书馆长期以来“书本位”运行机制造成的[9]。也正是这种固有的对外形象在当前及将来的数字信息环境中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用户只有在图书借阅的时候才会首先想到图书馆;虽然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商网站(尤其是外文数据库)利用了图书馆购买的很多数字资源(用户IP地址在图书馆提供给数据库商的合法范围之内可免费下载),但很少有用户意识到这一点;很多用户,尤其是学校管理层,虽习惯于在网上利用图书馆资源,但因很少到图书馆建筑内借书和阅览,也不了解图书馆近年在数字信息环境中的变化而低估甚至漠视大学图书馆的作用,做出了不利于图书馆发展的决策或建议;大学图书馆正在沦为学生的自习室;用户对于图书馆员的印象停留在图书借还等低智力劳动,造成图书馆员地位不高,待遇不佳,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

nlc202309021732

(2)大学图书馆传统运行机制是一种过程化的机制。过程化机制是“书本位”的直接体现,从图书采访、编目、典藏,到图书流通、阅览、咨询,图书馆内部的机构设置大多也是围绕“书”进行,技术系统也主要是以图书管理为主的集成管理系统。虽然随着资源类型的增加,大学图书馆普遍增加了期刊部(报刊部)、视听部、数字化部等内容机构,通过增加内部机构或拓展部分机构功能的方式,组织多方面的力量进行了资源建设,但面对包括博客微博资源、Wiki、手机短信等全媒体时代的数字教育资源,也仍然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和高效管理的需要,再加上OA资源的不断增加、编目等业务外包工作的开展以及知识服务所需资源配置和服务方式的调整,大学图书馆需要打破纯过程化的运行机制,调整内部机构的设置,以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和管理。

(3)大学图书馆传统运行机制又是一种内向收敛性的机制。该机制下,图书馆以组织自己馆藏、提供自己资源为核心,一切以方便内部管理为主要目标,像图书分类排架在内的许多工作和规章制度都是延续了原来藏书楼或闭架管理时的一些做法,对于无法被自己馆藏及自己能力所对应和满足的需求就心安理得地排斥于自己的任务之外[10],给用户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而且在其整个运行过程中,起始点一般是要用户适应图书馆资源内容和服务方式,就是进行的读者培训,主要也是教会用户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一些非常复杂的“专业”知识,而不是根据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因此,即便是经过了培训,用户有信息需求的时候,还是先使用操作简单的搜索引擎。内向收敛的运行机制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对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很容易将“头”埋在内部实际工作之中,不太注重“对外宣传”,尤其是出于与其他信息源竞争的需要进行自身优势的比较性宣传,这就造成了用户对数字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已有重大变化和所做的努力了解甚少,影响了自身形象和发展。

3 大学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

2011年,Brian T.Sullivan发表了《2050年大学图书馆尸检报告》[11]一文,以预言者的姿态为大学图书馆敲起了丧钟,虽有些“危言耸听”,但却充分证明了大学图书馆需要根据大学及用户信息环境变化不断变革和调整自己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变革原来“资源为本”的运行机制为“服务为本”的运行机制。

“服务为本”是一种面向服务的运行机制。它要求大学图书馆所有工作的重心和导向都转向服务,围绕服务设置内部组织架构和制定规章制度,围绕服务采选和组织资源,围绕服务安排馆舍,围绕服务设计各类服务平台,围绕服务建设人力资源队伍。“服务为本”机制中“服务”内涵在当前及未来信息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责仍旧是大学图书馆功能的一部分,但已不是核心的功能,除少数大型大学图书馆需要承担更多包括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保存功能外,大部分大学图书馆的保存功能则主要限定在本馆特色馆藏;大学图书馆需要彻底改变原来“借还印本图书场所”的功能形象,承担起2002年《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版)》中要求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并在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中拓展和延伸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如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服务、技术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12]等。

“服务为本”的运行机制是一种以“用户”为核心的外向拓展型机制。它要求以“用户”作为大学图书馆存在与发展思考的起点,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获取和组织资源,从“用户”信息行为规律出发设计和开展图书馆服务。即从用户当前及未来数字信息环境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大学图书馆能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与用户其他信息源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市场竞争者”的身份融入到用户数字信息环境中思考竞争对策、开展相关服务,并根据用户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服务。当然,“服务为本”机制中“用户”的内涵也需要拓展,当前,很多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用户”还只限于来到图书馆建筑和网站主动享受服务的“到馆用户”,还需要将服务“用户”拓展到“利益相关者”[9],包括全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体学生、教职工,甚至包括相关校友和部分高校之外的用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激活各类图书馆的潜在用户。

4 大学图书馆运行机制的主要变革策略

4.1 深入研究大学及用户的信息环境,持续关注用户需求与行为变化

“资源为本”内向收敛型运行机制下的大学图书馆将主要精力用于书报刊等印本资源的购买、编目、借阅、数字化、保存和管理以及对所购买数字资源的用户使用进行的培训等工作,不关心用户信息环境及用户信息需求变化,对于用户信息行为也知之甚少。因此,在向“服务为本”运行机制的转变过程中,大学图书馆就需要确立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而用户导向的关键在于了解用户、尊重用户、服务用户,需要去观察用户的环境,发现契机,发现服务[9] 。对当前大学信息环境的研究,不但需要大学图书馆对本校教学科研环境尽可能客观的观察、对本校中短期发展规划的认真解读和分析,还需要调研国内外有关大学教学科研环境、发展趋势,其他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环境扫描和发展定位等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用户信息环境及其需求行为的变化,则不但需要了解相关机构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比如国内互联网信息中心每年所做的各类调查),了解各类研究成果对信息服务行业(含图书馆)用户需求和信息行为的调查与分析,还要采用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日志分析、跟踪试验等方法对本校用户持续、多角度的调查和分析。“服务为本”运行机制下,大学图书馆对大学信息环境、用户信息环境及需求行为的调查工作需要常态化,甚至要成立专门部门定期和持续进行这项工作。

4.2 构建面向全媒体时代的资源建设体系

大学图书馆用户信息环境已逐渐走向全媒体时代,不管是传统的图书、报刊的印本资源,还是已经数字化或数字原生的电子图书、电子报刊、音视频资源、软硬件工具、科学数据、图片、课件资源、博客资源、Wiki资源、OA资源、案例网站、学校历史等都已经是大学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经常使用的资源。要想满足用户的日趋多元化的资源需求,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需要突破原有相对单一的资源建设体系,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将教师学术博客作为资源收集整理对象、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收集整理资源时建立的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和投稿指南数据库、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对历史活动文件及重要规章制度的收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图书馆收藏管理的资源内容正在多元化。而且,随着OA资源的增加,大学图书馆作为资源购买者的作用将逐渐降低,将有更多的精力去采访用户需要的其它资源。该资源建设体系下,大学图书馆也有可能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收集整理种子、钱币、服装、器皿等实物资源。总之,全媒体时代只要是用户有需求的资源都有可能被纳入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体系。

nlc202309021732

4.3 打造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机制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用户利用的主要资源,大学图书馆近些年来也通过购买和本馆的数字化建设构建了大量的数字馆藏。但由于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用户的参与,数字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还不够理想。相关研究[13]表明,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比普通的用户调查更能深入的了解用户需求,更能大幅度提高用户的使用率。Web2.0技术的普及培养了用户的参与意识,锻炼了用户的参与能力,用户能够自己参与创建资源。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包括:(1)在数字资源采购中引入用户推荐购买、按需购买、按需印刷、按使用付费等用户参与方式;(2)在特色资源建设中,邀请用户捐赠自己的数字化资源(有些确实是在市场上通过商业手段无法买到的)、参与特色数据库相关专业资源的遴选和整理,按照用户习惯的方式进行资源描述和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建设,让用户对数字化资源进行OCR识别和纠错等。当然,要想让用户积极地参与建设,就必须研究影响用户参与的因素,建立包括用户分类和重点用户寻找机制、用户激励机制、用户可参与项目宣传推广机制、用户管理和技术支撑在内的保障机制。

4.4 构建面向用户的资源组织和利用机制

不管是图书的分类编目方式,还是图书的排架方式,亦或书目检索及其他数字资源检索所依赖的MARC资源组织方式,“资源为本”运行机制下的大学图书馆资源组织方式都是面向馆员的,主要是便于馆员对资源的管理和帮助用户进行查收查引、定题检索和科技查新等咨询类工作,用户利用其还需学习专门知识,不够方便。大学图书馆需构建面向用户的资源组织利用方式,即在图书馆资源组织和利用实践中使用用户熟悉、用户方便的方式。比如,面向用户的图书分类法,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放弃传统分类法(杜威分类法)而使用用户更为熟悉的书业标准与通讯分类法BISAC或附加元数据和分面型(主题)浏览与传统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分类法进行改良,以改善用户寻找图书的体验[9];再比如,一些大学图书馆正在引进和实施诸如Primo、Summon这样资源发现系统,也正在利用谷歌等搜索引擎类似简单快捷检索资源的方式提供用户熟悉的资源利用方式。

4.5 建立面向用户的主动服务机制

“服务为本”运行机制下的大学图书馆还需要转变原来被动的服务方式为主动服务方式。这些主动服务方式主要包括:通过对用户的定制信息及其使用图书馆的历史记录信息等的分析,主动为用户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资源和信息;根据用户利用资源的时间、地点、设备等情景信息,经过科学的计算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源,由于移动设备单人单用,移动互联网下的大学图书馆情景化信息服务将更加准确和高效;开发和提供嵌入用户个人信息环境的工具,用户不需要脱离个人生活学习工作流程就可以直接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如河海大学图书馆在该校本科教学管理系统中无缝嵌入的资源查询功能[14]、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用户广泛参与社交网社区嵌入的资源查询功能等;以OpenAPI等方式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公开给用户,用户可以利用自己的系统或工具通过这些开放接口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的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如剑桥大学图书馆已开发了15种以上的用户可以调用检索利用本馆相关资源的OpenAPI[15]。

4.6 重构满足发展需求的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

“资源为本”运行机制下的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面对新型信息资源和信息需求时,显得缺乏活力和效率低下,需要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重组[16]。重组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大学图书馆功能的拓展,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服务、技术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等功能需要通过设立相应[16-17]表明,“服务为本”运行机制下的大学图书馆内部机构能打破原有层级化的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转变,以“学科馆员”、“知识产权馆员”、“自动化系统支持馆员”、“对外宣传馆员”之类岗位馆员作为基本网络节点,以工作组、委员会、工作团队之类的动态、虚拟的“组配式”和“即刻呈现式”工作组织形态为网络连接线,超越实体图书馆和学院、系、专业等组织机构的条块分隔,根据学科知识分类和服务标准等具体工作需要组建不同的“高效团队”,灵活集成相关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提供相关服务功能。重组后的组织架构其服务的渗透性和活力将大大增强。

4.7 构建完善的对外宣传机制

在图书馆是大学用户基本信息服务支撑的年代,用户对于图书馆依赖使得图书馆基本上不需要对自己进行过多的宣传。如今的大学图书馆,已经被放置到充满竞争的数字信息环境中,图书馆必须建立的完善对外宣传机制。大学图书馆对外宣传的目标就是重树互联网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品牌,打破用户“图书馆只是借还书场所”的固有观念,告知用户图书馆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以及这些资源和服务相比互联网上其他信息来源的优势,告知用户本校图书馆在数字信息时代所做的各种努力和能够发挥的作用等,使用户对图书馆重新定位。大学图书馆的对外宣传需要成立相应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立宣传的中长期规划,分阶段、有侧重的展开宣传,而且这种宣传要尽可能利用各种途径,不但包括传统的宣传海报、校内相关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图书馆开设的各类信息素质课程和讲座等场合,还要包括用户经常出没的虚拟信息环境,比如网络论坛、社交网络、手机图书馆的短信等。采用的方式则可以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短篇,甚至开发相关游戏等,通过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图书馆的新品牌形象,达到满意的宣传效果[3]。

参考文献:

[1]邢春光,董颖.“文献中心型”、“馆员中心型”和“读者中心型”图书馆——从运行机制看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J].图书情报工作,1998,(2):13-15,46.

[2]Staley D J,Malenfant K J. Futures thinking for academic libraries higher education in 2025[EB/OL].[2012-12-23].http://www.ala.org/mgrps/divs/acrl/issues/value/futures2025.pdf.

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篇10

这次培训活动,收获很多,体会颇丰。今后笔者会进一步整理思考自己这次考察培训的观感和收获。在这里,笔者只从大学的功能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并且对大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冲击与改变,谈一些肤浅的感受、认识和思考。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界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IT、互联网等)、教育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现象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各大学都在未雨绸缪,制定各种战略规划,并且以不同的方式适应和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首先,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IT和互联网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经处在知识和信息的包围之中。大学的知识权威已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现在,人们不一定到大学学习,就可以获得知识。人们通过IT和互联网,还可以从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等许多其他地方获取知识。这不仅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形成了革命性冲击,而且开始有人怀疑大学教育的实际效能,即大学传递的知识是否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就大学外部而言,人们即使不到大学,也可以获得知识;在大学内部,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也已经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教师从学习的组织者开始向学习伙伴的角色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无论是墨尔本大学,还是悉尼大学,都在改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空间结构,力图构建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网状空间方式,以适应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学习进程。再如,麦考瑞大学正在策划建设可以由机器人查阅图书的新型图书,进一步方便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

既然学习可以在大学之外获得,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获得,那么大学就应该把这种学习方式整合在高等教育之内,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效能。例如,墨尔本大学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新的要求,即通过社会参与和合作学习,在促进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领导力。该学校设立了“学生参与和领导力项目”(The Melbourne Experience:Student engagement&leadership programs),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学习,加强与社区和公民社会的联系。

澳大利亚各个大学,都关注学生的国际经验。学校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知识转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学会交流和获取实践性知识;提倡学生走向国际,增加国际性学习的经验,树立多元文化观念,做所谓“全球积极公民”。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提出的教育理念或口号是:“全球教育+全球联网=全球机遇”,可见他们对国际化的重视。

其次,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的人员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教育资源尤其是学术人才的国际流通和留学生数量的激增,不仅使大学师资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使各个国家的大学变成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场地或空间,多元文化成为一流大学的常态。澳大利亚大学都非常关注他们的国际排名,其背后的动力就在于国际竞争以及教育资源与市场分额的争夺。

——大学的国际化最明显地表现在留学国外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在近几十年,到其他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有250万人在其他国家留学,这其中主要接受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主要集中在讲英语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而主要生源输出国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大学的国际化也表现在教师队伍国际间的流动明显加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学生到发达国家攻读学位,这就使许多人选择留在这些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研究条件非常优越,另一方面也是考虑薪水和生活的因素。实际上,不仅发展中国家的大学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甚至连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也面临美国等国家的人才竞争。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他们也在采取一系列政策,吸引澳大利亚籍在北美获得博士学位且颇有成就的学者回国工作。

——年轻一代的学者,特别是有成就的学者,更愿意采取灵活和弹性的方式工作。他们不愿在一所大学工作一生,而是希望增加多样的国际化经历。有些学者采取半年固定在一所大学工作,另外半年到国际上其他大学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模式;有的采取每一、两年就更换工作,在不同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流动。

——大学的国际化也表现在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传播,人们几乎可以同时共享同样的课程理念、教材、案例、教学方法。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现在的远程教育和远程学术研讨活动,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视频加以实现;另外目前中国许多大学在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把西方教材作为补充参考教材;许多人都在尝试双语教学,并且大胆尝试国外的教学方法。

第三,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和大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学生数量的激增,使大学从过去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变成了公众普遍需求的公共服务产品。一方面是社会对大学有卓越学术研究和教育的期待,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青年涌入大学。近年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实际上,澳大利亚同样是在最近几十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1956年,澳大利亚只有34,406名在校大学生,可是到2006年数量已经达到984,146人。

这几年,国内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率明显增高,对大学事务的评价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在澳大利亚也存在。原因就在于,过去只有少数人读大学,大家对大学校园内的事情不怎么关心。可是,现在多数家庭都有子女在大学读书,学生读书是否“物有所值”就成为普通公众的话题。过去少数精英读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岗位没有问题;可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何满足这些学子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需要,就成为一种新的压力。因此,除少数一流大学之外,其他大学不得不考虑向更具有职业定向的培养方式发展。譬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大学仍然坚持宽口径、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墨尔本大学进一步把近100个本科生专业归并为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工程、商业和音乐六个学位,以便进行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发展通用和跨学科的技能(gener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skill),而把学术和职业发展方向的教育延后到研究生阶段解决。但是,澳大利亚的其他大学大都已趋向于比较职业化的培养。

另外,学生数量的增加显然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而且无疑也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但是,却使学校追求卓越的目标受到一定限制,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于较高的学术标准的要求,而且社会也不需要这么多纯粹以学术研究见长的人。各个大学都面临这种矛盾需求的压力。

第四,大学的组织方式也在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变革的冲击。西方大学有自治的传统,一直标榜学术自由。现在,科学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这引起公众对大学使用资金是否有效率的担忧,政府也因大额拨款而逐渐加强了对大学的监管。这就是说,公众对大学的运行及教育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大,从而也引起政府对大学的监管和政策引导。譬如,教育质量一直是西方大学内部的事情,外部的影响也只是该大学的社会声誉问题。可是,澳大利亚政府最近相继成立了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局(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和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The Australian Council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加强对大学教学质量的规范、指导和管理。

另外,由于知识形态的改变,即社会不仅需要大学提供纯粹理论性的知识,而且更多地需要与实际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性知识和本土性知识,因此,大学越来越多地聘请公司、银行、企业等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从事教学活动。大学逐渐渗透进许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校长公开让教职员工接受一些企业精神,以提高大学的效率。行业和大学之间的鸿沟正在被填平或双方正在编织更加密切的互动关系。

教师队伍流动性的增加,灵活的聘用制度就应运而生了。悉尼大学新任校长斯宾塞就认为,可以让有些学者四个月在悉尼工作,而其余的时间可以到世界任何地方工作。

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学费的提升,都强化了学生的维权意识。学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实现,自己交的高额学费是否物有所值。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学现在都接受甚至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如许多大学的学术委员会都有学生代表(一般是本科生1个名额,研究生1个名额)参与,而且他们与其他学术委员具有同样的权利。

最后,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大学的功能也发生变化。各个大学都无一例外地提出社会参与、全球联系以及通过知识转移服务社会的大学新功能。希望通过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双赢,并且通过互动激发知识的新发展,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好处。

墨尔本大学提出大学的核心功能或活动,已经从原有的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作为第三功能。该大学不仅增设了“知识转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功能是宣传知识转移,联系和发展伙伴关系,向媒体发布知识转移的消息),甚至在教师晋级和提薪时,也从传统的考核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态,增加了与社区、社会和国际的联系以及参与知识转移的第三项指标。知识转移的动机是:分享新思想、新观念,从而促进社会变化和技术发明;与非赢利组织合作,参与公共讨论和政策研究咨询;出售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学校认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对社会的责任,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创造价值的机会。墨尔本大学还新设立了“校长知识转移奖”:每年推选4位优秀奖,每人给予5,000澳元的奖励;每年设10个知识转移项目,5个访问学者项目,每项都是资助10,000澳元。评选条件如下:必须是知识领域的转移和社会服务,这种参与及知识转移反过来对教学有益处,对大学和合作伙伴都有益处,而且应该是长期、稳定、密切、持续的合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悉尼大学也成立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研究所(Sydnovate),聘任一位以色列企业家作为主管。建立这个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以知识、专利和咨询服务参与社会,为研究者和企业、研究成果和社会需求之间牵线搭桥,改善社会的经济表现、经济效二高率、健康和福利,参与公共争论,扩大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研究性咨询,提升文化生活。显然,这类似于我们提出的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在当代社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且拥有多重目标的复杂组织,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当代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也许,这些功能在大学一产生就都以或明或显的方式存在了。但是,对这些功能的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大学功能的演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关注教学;第二阶段关注教学与科学研究;第三阶段,才认识到大学应该同时具备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些发展阶段,基本上与大学功能突现的历史相重合。

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大学的初创时期,这个阶段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从中世纪修道院的基础上开始出现现代大学的雏形,由于最初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牧师,因此该阶段的大学主要的任务是进行教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特征。在这个阶段,学校主要的学科是神学、哲学,尽管也出现了某些应用性的学科,如法学和医学,但这个时候的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牧师和神学家。像澳大利亚这样的殖民地国家,基本上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历程。譬如,建立最早的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开始都是从哲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开始的。像澳大利亚的大学副校长(DVC)兼教务长(Provost)一职,权力比较大,所有学院(faculties)的院长都要对他负责,向他汇报。我感觉,这显然是从以教学为单一功能的第一阶段延续下来的,但这的确保证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这种组织架构仍然值得我们参考。

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洪堡塑造的德国大学为代表,在这个阶段,大学把科学研究的功能与教学或人才培养的功能结合起来,建设了最早的研究型大学的雏形。其中,历史学家兰克所开设的研究课,不仅把历史提升到“科学水平”,而且成为全世界大学仿效的榜样。从此之后,大学不仅具有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功能,而且学科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许多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如电学、光学、工学、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等等。由此,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惟有具有科学研究传统的大学,才能培养出适应工业时代的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精英人才来。

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美国的大学为代表,其显著特征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增加了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与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这样一来,使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社会的需要结合了起来,大学就具有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功能。大学通过服务社会来寻找动力,社会也需要大学的服务而获得智力支撑。在这个阶段,大学如果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就没有办法找到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因而其学术研究就无从谈起;如果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那么人才培养也就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只有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大学才能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来,从而达到引领社会发展的目的。

既然当代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拥有多重目标的复杂组织,所以只有有效地整合这些目标,才能有效地发挥大学的功能。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的功能逻辑与其历史发展的逻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实际上一直存在于大学发展的全过程,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功能的方式并不一样。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存在合法性的基础,是大学永不腿色的底色。随着新的功能的显现,人才培养的功能并不是被削弱了,而是以不同的形式而得到加强了。譬如,科学研究功能走向前台之后,必须具有科学创新的教学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服务功能凸现之后,只有加入服务社会的过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为保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所要求的条件,本身却逐渐成为大学的一个主要功能,而且一旦科学研究的功能凸显,那么其研究水三平也就深深地影响其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大大提升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社会本来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培养人才本身就是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研究的成果最后必定也能够惠及社会。这个功能的凸现,使服务社会成为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既拓展了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广度,也加深了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深度,强化了大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另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大学实际上扮演了这个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并且也深受这个进程的影响。在当前,国际化已经成为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品质和影响的重要途径和要素。大学学者国际流动和留学生的跨国流动不仅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且也培育了可以自如地进行跨文化工作的人才,进而通过对各种差异文化的理性分析和把握,使大学成为各种文化冲撞的实验室,由此扮演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推进器、文化冲突的减压器和文化融合的加速器。在文化冲突、选择、整合和创新的过程中,大学扮演的文化引领者的服务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越来越明显了。

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给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首先,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将可能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因此,传统的象牙塔式纯学院派的大学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能够多元整合公共资源和各种人力资源的大学将成为优胜者。大学的自治传统会受到公众和公共领域的评判和监督,大学与政府、社区、企业的互动将越来越频繁而深入。

其次,大学依法办学的传统依然是高等教育有序和平稳发展的保障,因此法制化仍然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之基:澳大利亚的大学的建立,政府的拨款,大学的组织架构,都是依照一定的法案实施的。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无论如何变化,都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或通过修正法案来突破原有的限制。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再次,大学的教与学方式将可能变得更加多样而富有挑战性,因此,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演变成为教师、学生、社会各业有专长的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大大改变和拓宽。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因为与西方讲英语国家的大学相比,往往仍然有灌输的传统或习惯。我们在授课时,往往全面而细致地讲解,而且往往把答案给学生阐释清楚,生怕任何学生不能理解每一个细节。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全面,可是这也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和动力。悉尼大学校长说,过去告诉学生答案并且将其讲清楚的教授是好教师,而现在决不告诉学生答案的教授才是好教师。

然后,大学发挥功能的方式将可能变得更直接介入或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因此,传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功能将日益与社会服务的功能内在地联结在一起。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参与和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性探索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由于这个进程实际上从美国开始而且以其为典型,所以,澳大利亚大学同样以美国为主要的学习和参照对象。悉尼大学采取措施从美国吸引人才,而墨尔本大学的所谓“墨尔本模式”也是以美国的理念为基础而设计的,而且他们都毫不掩饰这一点,甚至以此为荣。这让我们想起,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学者都到德国留学,且以此为荣。

上一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下一篇:历史课中的目标教育